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精选12篇)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1
2012年, 银监会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 对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提供了具体指导意见。今年6月, 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 发出了“推动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的口号。同年7月, 国务院办公厅“国十条”发布, 提出扩大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业, 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金融租赁公司和消费金融公司等金融机构。自此民营资本逐步开放。
在此后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国务院公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 再次提到“推动尝试由民间资本发起设立自担风险的民营银行”。为此, 全国各地纷纷掀起了申办民营银行的热潮。目前, 全国已达27家机构向银监会递交了成立民营银行牌照的申请, 首批10家民营银行的名额已经下发至各省, 并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登记名预核准。
面对着民营银行的建立机遇和热潮, 作为一名成熟的经济人, 对它必须要有一个客观清醒的认识。
一、我国建立民营银行的充分必要性
“民营银行”是由民间资本控制与经营的, 权、责、利统一的现代金融企业。民间资本建立民营银行一个很重要的动机就是希望搭建一个资金平台, 为中小企业和三农融资提供服务便利,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经济学家张曙光也认为:应放开民间金融, 如果外资能进入金融市场, 民间资本也可以进入。目前, 已有多国外资银行打破中国商业银行业单一国有垄断, 现在更需要民营银行的加入以实现金融机构多元化竞争格局。
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营金融机构独特的市场化产权结构和经营形式决定了其具有机制活、效率高、专业性强等一系列效益优点。因此, 民营银行是中国国有金融体制的重要补充, 对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金融体系具有重大意义。民营金融机构的建立必定会促进金融市场的公平竞争, 促进国有金融企业的改革。建立一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民营金融机构将有助于我国金融业参与国际竞争, 缓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对国内金融业的冲击。
二、建立民营银行的积极意义
一方面银监会会对民营银行的注册资本、贷款规模等方面予以限制, 获批控制有限牌照;另一方面民营银行定位于服务社区、小微企业、三农的地域性社区银行, 网点规模和业务类型都比较少, 局限于一定范围之内, 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不存在明显交叉和竞争, 甚至具有查漏补遗的性质, 所以对于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的冲击微乎其微, 相反还更具有积极意义。
首先有利于打破国有大行垄断, 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目前商业银行在贷款方面依然是卖方市场, 垄断着金融领域的高利润项目, 许多中小微企业很难在银行中获得所需贷款, 以至于各种地下钱庄蔓延。由于民营银行的主要股东都是民营资本, 且未来的定位以区域性的银行为方向, 业务则侧重小微企业、社区和三农服务, 能够更有效地满足特定企业的贷款需求。
其次有利于规范民间借贷, 发挥真正的金融中介职责。从金融结构来看, 民营银行这种内生于民营经济内部的金融制度安排效率是最高的。当前中国频频爆发民间借贷危机, 主要原因是在追求高收益的资金盈余贷款人和资金短缺的借款人中间, 缺乏足够多的发挥金融中介业务的银行, 放宽民间资本成立银行的门槛, 可以有效规范引导民间资本的流向, 从而提高我国金融资源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效率。
三、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融合的发展思路
资本的所有权属性, 只能说明它的产权归谁所有, 而不能说明它能不能进入某个行业。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不是由资本的属性而是由资本的运行规律所决定的。在经济运行中, 产业资本壮大了, 就必然会按照它的趋势和规律流向合理的高利润的地方———金融业, 就必然导致它与金融资本的融合。其他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证明, 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融合, 将会带来经济上的良性循环和互动, 带来资产质量与经营效益的提升。
随着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 民营产业资本与银行资本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也是经济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对于民营银行的发起者来说, 其资本的进入可以丰富自己的盈利渠道 (商业银行在中国金融业的资本回报率仅次于信托行业, 母公司可以通过经营银行来获取高额收益) , 同时这些实体产业还可以通过设立民营银行来更好地发展产融结合, 满足企业壮大本身的投融资需求。
目前获批设立民营银行的幕后产业资本有阿里巴巴集团、腾讯、苏宁云商和红豆集团等, 尤其是“互联网+金融”为代表的强强联手创新模式, 将居民理财“时间碎片化”、“资金碎片化”的特点, 利用互联网渠道的独特优势, 把金融做得风生水起, 如“余额宝”对接的货币基金、百度推出的理财计划“百发”和新浪建立的“微银行”等, 互联网金融大潮风起云涌。
四、民营银行将会面临的挑战
1、内部风控能力的建立
民营银行作为市场化的金融机构, 具备两个十分重要的特征:首先是自主性, 民营银行的经营管理权 (包括人事任命权等) 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干预和操控, 完全由银行自己决定;其次是私营性, 即民营银行的产权结构主要以民营经济成份为主, 并以此最大限度地避免政府干预行为的发生。也恰是由于民营银行的自主性和私营性, 对内形成了各种经营风险。
假若没有完善的内部风控能力, 对内进行有效监督, 民营银行往往会因此出现以下问题:一种是股权过于集中, 从而造成少数大股东控制银行, 股东贷款过量并出现异常, 就会引发危机。有研究表明, 民营银行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股东贷款, 而那些国外失败的民营银行有一个共同特点, 就是股东一开始就企图利用银行来圈钱, 希望为自己的企业搭建一个融资平台;另一种情况是, 股权过于分散, 股东人数太多, 如果彼此利益又相互冲突, 那么会造成事实上的经理人控制。由于银行经理人掌握着经营权, 并处于信息优势地位, 他们很可能为自身的短期利益去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而一旦投资失败, 绝大部分损失将由股东来承担, 当投资失败金额超过股东承受规模和能力时, 继而风险就将转嫁给存款人, 这样将会产生极坏的社会影响, 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危害。
2、外部监管机制的压力
世界银行曾经对其他各国家进行系统调查, 并给它们的金融监管水平进行了评估。结果证明, 那些发展民营银行以失败告终的国家, 监管水平的得分均较低。这说明金融监管机制健全与否与民营银行的成败也有着密切关系。目前, 地方版《试点民营银行管理办法》 (讨论稿) 已经完成并报至银监会审批, 有望很快推向全国。
根据管理办法, 民营银行起步阶段, 首先将是有限定的区域性经营, 即使批准全国经营, 其起步涉及的也只是少数几个地区, 不能全面跨区异地扩张, 这样一来, 未来民营银行的经营也势必困难重重。然而在监管指标上, 将与全国性的银行一样, 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的有关规定, 都要受到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存贷比等约束, 这对小型民营银行来说是个无形的压力。
负债经营的特殊性决定了银行的健康发展必须以健全的监管机制为前提。这一点对于民营银行尤为重要。民营银行的资本金主要来自民间, 其对利润最大化有着更为强烈的追求。在此情况下, 民营银行从事高风险运作和金融创新的冲动也就更强烈。因此, 根据风险不同, 我国也将借鉴英国、中国香港等地的银行准入规定, 根据风险不同对民营银行实行三类牌照:吸储类机构 (即全牌照银行) 、非吸储类机构 (即有限牌照银行) 、自有资金放贷机构 (如小额贷款公司等) 。就算是拿到了全牌照, 特别是在未来银行破产制度建立之后, 在存款的拓展压力上也天然地难以与大中型银行竞争。
3、资本融资瓶颈的压力
银行业面临严格的资本监管要求, 民营银行自开业运作起, 持续的融资压力将会如影随形, 银行融资的渠道无非是一线市场和二级市场, 而上市还遥不可及, 那么最终又涉及股权的问题。如若不依靠外部融资, 民营银行做大做强的过程将十分缓慢。
五、结束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 处于这个时代, 民营银行的发展有利也有弊。有利的方面可以加以发挥;不利的方面也可以通过加强对民营银行内部管理和外部控制, 加以遏制。
对于蹒跚起步的民营银行, 我们要带着呵护之心, 构建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社会宽松环境:一是积极进行制度创新, 注入民营银行发展的正能量:消除对民营银行的所有制歧视, 给予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 适度放开民营银行的业务经营范围, 提高其获利能力, 并在成立初期给予适当税收优惠。要加强立法、执法力度, 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严厉惩处企业和个人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 保障民营银行的合法权益;二是完善社会信用制度, 形成有利于民营银行发展的良好社会信用环境。当前社会信用缺失, 全国性、区域性企业及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完善, 民营银行的经营将面临巨大的风险。目前继江苏、四川、重庆三省市试点之后, 央行个人信用报告网上查询服务试点扩至九省市, 增加北京、山东、辽宁、湖南、广西、广东六个试点省市, 这是一个好起点、好现象。
最后, 还要加强银行业自己的自律约束和舆论约束。金融监管是一项系统工程, 只有政府的监管机构监管是远远不够的, 还必须有相应的行业自律监管系统和社会舆论监督系统, 这样才能共同防范民营银行的道德风险, 营造一个民营银行诚信规范经营、健康良性发展的外部约束环境。
摘要:发展民营银行现已成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点, 它的出现引发了国内外经济界人士的关注和热议。当前, 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本文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 以期给我国金融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民营银行,积极意义,资本融合,挑战
参考文献
[1]许南:民营银行的市场生存空间及进入选择[J].金融理论与实践, 2005 (6) .
[2]孙峥、刘继模: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制度经济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 2006 (1) .
[3]银行民营化不被看好, 业界权威反对过度开放银行业[EB/OL].中国财经信息网, 2002-12-24.
[4]上市公司为何一窝蜂办银行:追求资本高额回报[EB/OL].中国经济网, 2013-10-07.
[5]李萌萌、李勇:商业银行信息披露法律制度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05 (5) .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2
21世纪是网络经济不断发展成熟的时代,作为新经济重要特征的网络经济,打破了传统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产生了新的经济模式和经营理念,改变了原有的服务模式和竞争规则,从而带来了传统银行业务的重大变革。电子银行是网络经济与现代商业银行相结合的产物,它开辟了新的交易处理方式、产品营销方式和客户服务方式。与传统的银行服务相比,电子银行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以客户为中心,从客户需求出发,为客户提供更多个性化和人性化的金融服务;不拘泥于时间、地点的限制,提供随时随地的服务;能提供大量准确的信息和高效及时的服务;能通过各种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使银行经营方式更趋向于科学和集约,给银行带来新的生机,注入旺盛的生命力。
一、电子银行对银行业的挑战
1.迫切要求商业银行更新经营、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
电子银行具有覆盖面广、客户操作灵活、依靠网络技术、操作的无纸化、虚拟化等特征,使银行原有的管理观念和业务运转方式发生着本质的变化。对此、显然不能简单地套用现有银行的业务和管理体系。比如,应由网点的扩张转向网络的扩展;需要更新银行的服务理念,深化服务标准,调整机构建设、成本控制、管理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等思路,主动扬弃、升华管理制度。更重要的是,以开放、接纳的心态对待这一新生事物。
2.安全与风险防范更为复杂
安全与风险防范是传统银行业经营“三性”之首位要素,在电子银行时代这一要素并没有淡化。这是因为它面对着开放、虚拟、管理松散和不设防的互联网,时刻经受着黑客、网络技术的挑战与考验,具有风险传输快、影响面广等特点,还有来自银行内部人员的操作性风险。与传统银行安全问题集中、具体、风险防范环节多等相比,显得更为复杂。这些问题,是发展电子银行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3.对我国银行业的宏观监管和调控方式提出的新问题和要求
监管和调控的目的是理顺社会行为,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监管和调控也要自觉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工作方式。1998年3月,巴塞尔银行业监管委员会就针对全球电子银行和电子货币的发展变化,及时把它纳入银行监管的范畴,推出了《电子银行与电子货币活动风险管理》的报告。很显然,面对电子银行的出现和电子货币时代到来,我国对银行业的现有监管和调控方式亦要及时适当调整,发挥其规范和保障作用。否则,只会束缚这一新事物的发展。
二、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影响 1.电子银行是商业银行优化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
在构建现代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进程中,必须要解决低效机构多、集约化经营水平低的现实问题,必须要正视低端客户占用资源多、客户综合贡献度偏低的现状。而目前最有效的对策就是通过发挥电子银行的渠道分流和价值提升作用,推动传统业务流程改造,优化网点的分布结构和客户结构。
2.电子银行是提升商业银行经营效益的有利保障
事实上,发展电子银行的最大意义在于其带来的巨大的间接效益。一方面包括竞争新客户、稳定老客户、带动相关业务发展所产生的附加价值,这部分价值是大量的有形和无形价值的集合,无法准确分割估算,我们称之为“纯隐形效益”;另一方面是分流业务,降低成本带来的间接效益,因为是可以计算的,我们暂且称之为“显隐形效益”。3.进一步增强核心优质资源客户占有能力
电子银行业务发展要以核心客户为基础,瞄准能够带动全行效益的源头客户,确定电子银行主攻方向。首先,通过重点发展大型支柱型产业、公共事业单位、证券和保险行业四种客户关系,提高对市场核心资源的占有能力。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提升为核心客户服务的能力。其次,积极发展中小企业客户,通过创新产品与服务方式,满足客户在结算、融资及理财等各个环节的个性化需求,不断提高目标客户的满意度和贡献度。尽管电子银行具备同时满足高、中、低端客户需求的能力,但是在发展策略上仍要采取以效益和效率优先的原则,在加快电子银行业务应用普及工作的基础上,要重点营销中高端个人客户,全面提高中高端个人客户使用电子银行的比例。中高端个人客户往往具有较强的资金管理和投资理财需求,因此在电子银行的营销策略方面,要在电子银行营销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重点营销投资理财类产品吸引中高端客户。
三、发展商业银行电子银行业务的对策
1.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电子银行业务发展。
电子银行业务是现代商业银行的发展方向,必将是未来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之一。商业银行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电子银行业务,努力转变经营方式、增强盈利能力、实现战略转型。要在营销网络加强电子银行业务的组织机构建设,并在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的基础上,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开展联动营销、全员营销,提高电子银行业务特别是网络银行的客户数、交易量、提升人工网点替代率,加快电子银行业务的发展步伐。
2.加强领导管理,落实各项管理措施
商业银行各级经营管理者要把电子银行业务作为加强客户服务手段、丰富产品功能、拓展市场的有力武器。要充分利用电子银行业务,建立多元化的业务分销渠道和新的效益增长空间。同时在物质、人员、技术、业绩考核方面给予政策倾斜。但在加快业务发展的同时,一定要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落实各项管理措施,形成统一的电子银行业务规范、业务流程和业务标准,保证电子银行业务的稳定健康发展。
3..加大宣传力度统一宣传口径
商业银行在电子银行产品宣传中,应以网上银行为宣传重心,采取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站等多渠道的交叉宣传和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多产品的集中宣传等手段,形成本行电子银行产品广告系列,不断扩大本行电子银行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努力形成本行的品牌产品。
4.健全营销机制,构建立体营销格局
一是建立专业营销队伍,丰富营销手段。对不同的客户实施不同的营销策略,确立以差别化产品和差异化服务为高端客户提供贵宾化服务,为中端客户提供特色服务,为低端客户提供便民服务的营销策略。二是以阵地营销、媒体营销、交互式营销、户外营销、广告招贴等方式,构成立体营销格局,以不断丰实的营销手段,使电子银行产品深入人心。三是完善售后服务,做好市场培育。首先把服务放在第一位,通过多种形式的优质服务,唤醒睡眠客户,激活盲点客户,努力减少客户流失。四是对客户指定专人负责,提供客户随叫随到的跟进式服务,妥善解决客户在使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通过与客户的紧密接触,贴近用户,查找问题,改进产品,完善功能,树立品牌,培育市场。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3
关键词 中资银行 国际化 人民币国际化 企业“走出去”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1中资银行国际化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尤其是大型银行境外业务发展迅猛,国际化布局不断加快。截至2014年6月末,国内六家大型上市银行(工、农、中、建、交、招行)境外资产合计达8.7万亿元人民币,是2009年末2.7万亿的3.3倍,自2009年末起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30.4%。境外业务贡献度持续提升,六家行境外资产、收入占集团比例普遍较2009年增长了一倍,税前利润占比也有了显著提升。而从服务网络看,六家行的网络基本覆盖全球主要经济体和金融中心。其中中行、工行境外机构网络均已扩展至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
尽管中资银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但仍面临不少挑战。一是与汇丰、花旗等老牌跨国银行相比仍有较长的路要走。根据联合国贸发会议2001年提出的跨国公司国际化指数(对海外收入占总收入比率、海外资产占总资产比率、海外当地员工数占总员工数比率三者赋予相同的重要性,取平均数),国内国际化程度最高的银行为中行和工行,分别达到20%和5%左右的水平,而国际化程度较高的汇丰银行、渣打银行、花旗银行和德意志银行均在60%左右,差距明显。二是跨境并购有待检验。近年来,中资银行多通过并购方式实现快速扩张。并购有利于快速扩展网络,但整合难度和潜在风险较大,能否顺利实现预期目标还有待市场检验。三是不管是自设机构还是并购,国际人才储备不足、不同地域文化带来的挑战等都是各行共同面临的跨国管理难题。四是业务发展较为单一,尚未形成主流影响力。
2中资银行国际化面临三大机遇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人民币国际化的提速和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以及中国“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发展大型跨国金融机构,“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要求,中国银行业国际化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黄金机遇期。
2.1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为银行国际化奠定基础
经济是金融的重要基础。从历史来看,大型跨国银行集团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大国崛起。如上世纪60年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发达的经济体,全球大型银行多出自美国,当时全球最大的十家银行中,只有两家非美国银行。花旗银行即是典型例子,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其海外银行业务全面扩张,到20世纪80年代,它已在94个国家拥有1490余个分支机构,海外资产和收益占到全部资产和收益的60%。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中国经济实力大幅增强,为中国银行业跨国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未来一段时间,大力促进对外投资、“一带一路”战略、自贸区建设等,将给中国经济注入新的活力,为中资银行的国际化带来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2.2中国企业“走出去”创造需求
李克强总理在出席2013年夏季达沃斯论坛时表示,未来5年中国对外投资将超过5000亿美元。“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了发展中国大型跨国公司和跨国金融机构,走出去战略将进入加速发展期。这意味着,中国企业“走出去”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在此过程中,将衍生出大量的金融需求,包括项目融资、并购贷款、咨询服务等。对中资银行而言,这是难得的机遇。
2.3人民币国际化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美、欧、日等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货币国际化是东道国银行业跨国发展的强大助力。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样将推动中资商业银行的国际化。自2009年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以来,人民币在外贸进出口结算中的使用比例大幅提升,2013年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量已达4.63万亿元,分别是2009年、2010年的1200倍和9倍。当前,人民币成为全球第七大支付货币和第九大外汇交易货币,在国际信用证和托收交易等贸易融资活动中的使用份额位列全球第二。这些数据显示,人民币在贸易、投资、交易等领域应用日益广泛,与人民币相关的金融产品将更加丰富,全球的金融市场也将因此更加多元。而中资银行有望成为最大的收益者,进一步加快国际化发展步伐。
3对中资银行国际化经营的建议
3.1挖掘具有潜力的市场,完善网络布局
尽管中资银行纷纷加快“走出去”步伐,但其境外布局与我国的实体经济需求仍不匹配。截至2013年末,中国已经上升为全球第一贸易大国、第二对外投资大国和第二吸引外商投资大国,与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均有贸易往来,在全球近180个国家和地区开展直接投资。与此相比,各银行境外机构、资产和经营收入的分散性和覆盖面则较为滞后,特别是在南美洲和非洲地区。从长远来看,中国对外贸易投资的持续增长,将为银行业国际化之路创造巨大的发展空间。中资银行可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中国企业“走出去”路线图,以国际金融中心和有潜力的市场为重点,加快全球分支机构的设立,进一步加快海外业务布局,优化全球服务网络。
3.2以人民币业务为基础,丰富产品服务
人民币业务是未来中资银行海外业务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也是未来中资银行打造海外业务核心竞争力的着力点。中资银行需要抢抓机会,紧跟人民币国际化时间表和路径,倾斜资源,相应调整海外资产摆布,发挥既有优势,形成良性循环。加快人民币产品的创新和开发,丰富海外人民币产品体系,进一步满足客户的金融需求,打造人民币业务的主渠道银行角色,在服务人民币国际资本流动与循环方面发挥关键的作用。
坚持综合化金融服务,针对“走出去”企业日益多元的服务需求,深入分析当前业务的空白或不足,不断提升全方位的服务能力,特别是在投资银行业务、银行保险业务、外汇交易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全球交易银行等方面,形成新的竞争力与市场合力。尤其是对于“一带一路”、中非合作等一大批战略性大项目,中资银行应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强跨境和多元化穿透联动,为客户提供“组合拳”式的金融解决方案。
3.3丰富扩张手段,加速国际化进程
随着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中资银行应更多采用并购、合资、参股等方式,进一步熟悉跨国并购这一打造世界级大型跨国银行的必修课。因为相对于自设机构,并购具有较大的宣传效应,有利于快速拓展海外业务和融入当地主流市场。在当前绝佳的战略机遇面前,需要采取并购手段,快速抢占市场。当然,并购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整合难度和潜在风险大,要求银行具备较强的跨国管控能力。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实际进行,综合运用代理行合作、自设机构、参股、合资、并购等多种手段,梯次推进国际化进程,稳妥构建本土与海外互为依托、适度多元的国际化业务布局、地域布局。
3.4大力培养国际化人才
银行跨国经营最大的挑战在于其复杂性,每个国家都有独特的经济周期、政治风险、金融监管环境和市场竞争格局,中资银行的国际化要想真正做大做强,必须要打造一支实力强大、熟悉当地语言文化环境的国际化经营队伍。 具体来讲,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继续完善外派、交流机制,鼓励中国员工到国外工作。可适当借鉴汇丰等机构国际管理人才培养经验,通过多业务条线、多地区的培养方案,储备一批能在世界各地胜任的人才。二是强化激励机制,吸引东道国优秀人才,逐步增加海外分支机构本地化员工的比例,降低人力资源成本,融入当地主流市场。
3.5提升全球综合管理能力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4
但是, 纵观国产手机这几年的发展, 在骄人业绩的背后, 国产手机的发展却依然停留在产品促销的“原始”阶段, 市场占有率的量变并未带来真正意义上产业发展的质变。细细分析, 国产手机量变未带来质变的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 核心技术的缺乏。
缺乏核心技术, 导致“贴牌”大行其道, 始终处于产业链的末端。即使是在国产手机取得极大发展的今天, 各手机厂商也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 那就是缺乏核心技术。3G手机的呼之欲出, 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 必然会使未来的手机市场呈现出更加多样化、个性化的局面。这种综合服务中带来的复杂性以及在标准争夺中的不确定性也将为市场格局的变动带来了充分的空间。但同时, 也为众多手机厂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可这又恰恰是我国手机厂商“心中的痛”。如果不及时掌握核心技术, 国产手机厂商也许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个机会的流失。
其次, 利润率的大幅下跌。
手机产业的大好形势, 引得众多家电厂商纷纷试水淘金。整个国内手机市场也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供远大于求的状况。可以肯定地说, 手机市场的价格大战已经“山雨欲来”。而价格战无疑将导致国产手机产业利润率的大幅下跌减。此外, 高额的采购成本极大地摊薄了厂商的利润, 技术环节上的薄弱使得国产手机厂商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部分的利润流进了美国、日本、韩国等企业的腰包。这也是尽管国产手机在销量和市场占有率上有明显增长, 但销售额并无显著增长的原因。
再次, 渠道与供应链体系方面出现问题。
高库存量加剧国产手机企业的崩盘危机。高库存量对手机业来说非常危险, 因为芯片及软件更新的速度很快, 因此手机的价值如果不能得以迅速实现将很快流失。过度供给逼迫手机制造商及零售商必须减价出售。而随着手机产量的扩大将使市场竞争进一步激烈, 产销之间的矛盾将呈现更加扩大的趋势。过剩的产能将导致价格和利润率的大幅下降, 从而引发全行业危机。同时, 在管理与运营体系跟不上的情况下, 高库存量还容易成为渠道窜货的诱因。
第四, 黑手机的存在抢占了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
由于黑手机是定位于价位上的中、低端, 黑手机的存在与国产手机形成了直接的竞争关系, 根据CMP咨询的有关数据统计, 国内黑手机至少占到了25%左右的市场份额, 尽管有人说黑手机的生存与发展会给国产手机以某种启发, 但不可否认的是, 黑手机的存在大大压缩了正规国产手机厂商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最后, 市场炒作的热情高过技术研发的投入导致了国产手机的急功近利。
虽然缺乏核心技术, 但国产手机厂商却不约而同地把“追求时尚”放大为竞争制胜的关键因素。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国内的手机厂商, 特别是从家电进入到手机领域的厂商, 依然还沉醉于“争标王、打广告”的路线。大量的广告投入造成国产手机企业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而真正对技术研发进行投入的企业却少之又少。
针对以上国产手机企业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国产手机阵营还应该充满信心, 迎接挑战, 相信在未来的竞争中, 会有一批国产手机厂商品牌成长起来, 挑起大梁。那么, 国产手机厂商怎样才能抓住机会迎接挑战呢?我们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 要打造实质意义上的手机产业联盟, 加强厂商间的合作, 根据竞争的需要, 实现企业整合、兼并以增强整体实力。据业内人士分析, 虽然国产手机的市场份额扩大, 但绝大多数国内厂商还没有形成与国外品牌对抗的实力。而国外品牌在与国产品牌的对抗中, 向来都是以规模取胜的。因此,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 规模发展是国产手机厂商提高市场占有率、保持企业健康成长的法宝。
第二, 增强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技术仍然占据手机产业的主导地位。“贴牌生产”只是手机产业发展初期的一个过渡阶段, 国内企业需要尽量缩短这个过渡阶段, 启动技术杠杠, 突破高端领域。目前, 全球手机业的新发展给国产手机提供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这也就为制造商提出了更广义的技术要求, 国产手机厂商需要不断充实优化宽带数据中的内容, 不断拓展服务领域, 才能满足用户不断发展的需求。而这一切, 一方面是通过自身积累的方式, 从一到多形成自身的产品核心技术与研发能力;二是考虑通过与产业链专业厂商甚至与竞争对手合作的方式来增强技术与研发能力。
第三, 积极应对手机生产能力过剩的威胁。国内手机生产能力过剩已经成为近几年来不争的事实, 国产手机厂商应该积极调整产品结构, 合理调配、整合生产能力, 淘汰自身落后、过剩生产能力, 充分利用优势生产能力, 以求提高产品精品率, 在市场增长的过程中, 合理规划、利用生产能力。
第四, 充分利用3G发牌的机遇。3G让手机市场充满期望, 在3G牌照发放之前, 国产手机厂商需要做好市场定位, 与相关上下游厂商包括 (电信运营商) 紧密合作, 做好技术、产品、市场与服务等方面的准备, 以期在可能到来的3G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5
字数:2476 来源:银行家 2016年10期
字体:大中小 打印当页正文
目前,我国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在中央到地方的大力推动下,未来五年我国钢铁行业将走出困境,行业经营结构将出现较大分化。在此过程中,行业风险积聚且呈扩散趋势,商业银行挑战与机遇并存。
未来五年我国钢铁行业将逐步走出困境,经营结构面临分化
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逐渐提高,五年后有望脱困
国家制定的用五年时间再压减1亿~1.5亿吨粗钢产能的目标以及今明两年压减央企10%左右钢铁现有产能的计划将有效改变我国钢铁市场严重供大于求的现状,钢铁价格有望逐步止跌回升。随着房地产、机械、汽车等下游需求的逐渐恢复,钢企销售收入有望提高。同时,从2005年下半年起,我国钢铁企业加大了降本增效力度,主营业务成本与三项费用呈下降趋势。由于高度重视以销定产,钢材库存居高不下的局面得到了缓解,下降趋势明显。因此,未来五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盈利能力将逐渐恢复,企业有望脱困。
大型龙头企业转型升级加速,将形成3~6家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旗舰型企业集团
按照规划要求,“十三五”期间,我国钢铁行业将形成3~6家能够引领行业发展的旗舰型企业集团,意味着大型龙头钢企将进行深层次的转型升级:一是产品结构升级将加快,产品线覆盖的深度与广度将得到大幅提升,市场份额将继续大幅扩大。二是大型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将增多,强强联合将催生符合现代大规模生产要求的旗舰集团,生产成本将继续下降。近期武钢与宝钢的战略重组揭开了这一序幕。三是大型钢铁企业集团走向国际市场步伐将加快,产品出口与跨国并购都将催生国际一流的大型钢铁企业集团。通过强身健体与走出国门,未来五年我国钢铁行业集中度将大幅提高,行业的竞争格局将由目前的自由竞争向垄断竞争过渡。
中小型钢企生存空间变窄,部分将陆续被市场淘汰
2015年,我国大、中、小型钢企的数量比重分别为3.8%、11.2%和85%,仍以中小型为主,整个钢铁行业尚未进入规模经济的良性发展轨道。对化解产能过剩,不少中小钢企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大型国有钢企的产能降下来后,自己可以搭上钢价上涨的顺风车,继续经营甚至盈利。实际上,本轮化解产能过剩的根本目的是督促企业提质增效,一但大型钢企的生产成本因规模化生产优势的不断加强而大幅下降,中小钢企原有的价格优势将不再存在。同时,随着我国人口红利逐渐丧失,中低端产品可能面临被国外更低成本、市场成长性更好的产品替代的风险,而产品质量低劣、环保短板、资金短缺等缺陷将进一步压缩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部分企业将陆续被市场淘汰,以下三类首当其冲:一是不符合环保、能耗、质量、安全、技术等法律法规要求的企业;二是是长期亏损、资不抵债,市场竞争力难以提高的企业;三是与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不一致或不能融合、企业发展空间严重受限的企业。
钢贸行业将受到较大冲击
在我国工业化的早期,形成了钢厂管生产、钢贸管销售的流通体制。但是,随着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等现代技术的应用,生产者直接为终端客户提供服务成为可能,钢厂加快了从产品生产商向综合服务商的转型,销售更加重视自有的直供和分支机构。在此背景下,传统的钢贸行业不再具有批零价差与终端客户资源的优势,生存空间将大幅收窄。自2012年钢贸危机发生以来,全国的钢贸商数量已经从20万家缩减至10万家左右,上海近70%、全国其他地区近30%的钢贸商已退出行业,专家预测,未来三年内,我国还有三分之一的钢贸企业要倒闭。
钢铁行业风险积聚且呈扩散趋势
面对严峻的经营形势与即将发生的结构分化,我国钢铁行业未来五年风险积聚且呈扩散趋势。信用风险在钢贸、钢厂积聚
2012年,随着华东地区钢贸企业的资金链突然断裂,钢贸融资危机浮出水面且呈不断恶化之势。2013年上半年,仅在上海各级法院开庭审理的针对钢贸商的金融借款纠纷就超过600起。由于全国范围内大量的钢贸贷款资金被挪用到商业地产、购买矿产,或者转移至海外,甚者充当了PE(私募股权)、VC(风险投资)的角色投资更加高风险的行业,这次钢贸危机的广度和深度前所未有并延续到现在。2014年,钢厂融资危机爆发,呈现金额巨大、连环违约等特点。信用风险在钢贸、钢厂大量积聚。
经营风险将沿产业链、不同规模企业以及区域扩散
前期将向焦炭、铁矿等钢铁产业链上游行业扩散,后期将向汽车、机械、造船等下游行业扩散。钢铁行业出现的严重的产能过剩目前已经传导到上游的焦炭、铁矿行业。2015年我国焦炭行业产能利用率仅为65.2%,企业亏损面高达70%;铁矿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只有65%左右,85%的小型矿山处于关停状态。后期,随着钢铁行业去产能落实到位,钢铁价格上涨将增加下游行业的生产成本,汽车、机械、造船等产能结构性过剩行业的盈利水平将受到负面影响,经营风险加大。
从“僵尸企业”向小型、中型钢企扩散。钢铁行业的产能过剩与政府、银行应对不及时产生了一批“僵尸企业”。未来五年,由于中小钢企生存空间变窄,部分将陆续被市场淘汰,叠加“僵尸企业”的破坏因素,经营风险将从“僵尸企业”向小型、中型钢企扩散。一旦一批“僵尸企业”违约,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造成一系列中小企业的违约,放大金融风险。同时,积极稳妥处置“僵尸企业”是此次去产能的重头戏,一但“僵尸企业”的市场退出通道被打通,其他被淘汰的中小企业也会顺利退出市场,市场优胜劣汰的进程将加快。
由西向东扩散。目前我国“地条钢”生产十分猖獗,西部地区新疆、陕西、甘肃都是生产大省,东部产钢大省河北唐山、辽宁辽阳、江苏徐州、连云港等地也有部分生产。随着国家查处“地条钢”力度的加强,生产企业纷纷关门歇业,经营风险迅速从西向东扩散。加上2016年以来,钢价上涨导致中小钢厂复产增多,1~5月,河北、江苏、山东三大产钢大省产量不减反增,去产能举步维艰,东部地区的风险也在积聚。
商业银行挑战与机遇并存
资产质量下行压力加大,潜在风险不容低估
2015年以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逐季上升,钢铁、煤炭等产能过剩行业占比较大。从发展趋势看,未来五年钢贸、中小钢企的恶劣处境;焦炭、铁矿、汽车、机械、造船等上下游行业的经营风险以及钢铁行业风险的区域扩散将继续加大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下行压力。尤其值得担心的是,目前不少经营单位对钢铁行业信贷风险的严峻性与扩散特征认识不足,盲目乐观地认为五年后随着行业脱困,所有企业的偿债能力都会逐步提高,现有的信贷风险会自动化解,个别单位还在冒险开展钢贸融资业务,主观导致信贷资产潜在风险加大。
退出难、逃废债成为化解存量资产风险的大问题
行业困难时期银行对信贷资产减持加固的措施难以得到企业的配合,不少贷款只得被动延期,坐视其恶化而无可奈何。更有甚者,近期借化解产能过剩逃废银行债务的现象频繁出现,主要方式有:采取抽空原单位,组建新法人的办法甩掉包袱,轻装突围,使银行债权悬空;假破产、真逃债,使银行讨债无门;大量采取联保、互保方式取得贷款,出了问题都不认账,这些现象在中小钢贸、钢厂中较为普遍。
当前的被动局面暴露了商业银行风控管理的缺陷
一是经营战略存在误区,大额信贷资金盲目流向投资热点行业。在地方政府鼓励投资钢铁热情高涨之时,盲目参与投资,不计后果地扩大信贷规模,导致出现问题覆水难收;二是贷款的调查和审查偏重微观企业分析,忽视宏观与行业分析,对国家三令五申的行业风险缺乏足够的重视,盲目跟进贷款;三是信息不对称,风险预警体系建设滞后。一家银行往往无法准确掌握一个集团的所有关联企业在所有银行的授信及风险全貌,难以分析和把握其总体经营发展情况。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曾经被各家银行竞相争抢的优质客户可能一夜之间就变成了不良贷款大户,而银行却知情有限和滞后。
大型龙头企业代表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有大量的金融需求
一是产品结构调整与产品线的丰富完善需要一定的研发资金、启动资金与生产资金,对固定资产、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增加;二是强强联合的兼并收购与战略联盟将对并购贷款、银团贷款、投行业务产生较大需求;三是企业走出去将产生全球资金管理服务需求、跨境贸易“结算+融资”服务需求、跨境风险管理服务需求;四是企业集团的多元化经营使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非钢业务产生较大的融资需求;五是大量的钢企职工将有银行卡、消费信贷、保险等零售金融业务需求。尽管大型龙头企业目前的资产负债水平较高,但通过资产重组与增发股份可以增强其资本实力,未来盈利水平的提升将增加其现金流,企业的整体偿债能力与再融资能力都将得到提升。
提高资产运营能力,防范信贷风险扩散
建议商业银行对钢铁行业实行“有退有进”的信贷结构调整和业务发展策略,严格把控产能过剩引发的融资风险,适时、适度寻求新的业务拓展空间,盘活资产,促进客户结构优化和业务发展。
完善预警机制,把握最佳退出时机
一是超前研究产业、行业、企业和产品的发展趋势,建立行业预警信息指标体系,及时揭示风险;二是全面收集国家和相关部门的预警信号,密切跟踪有关部门及行业协会发布的信息和风险提示,提高对行业信用风险的识别能力;三是组成全行相关部门参加的风控小组,根据预警信号,分析研究最佳退出时机与方式;四是钢铁等产能过剩行业的风险预警要定期化、动态化,防止出现断层。
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抓住风险源头和重点及时详细排查,调整中小钢铁企业信贷政策
当前钢铁行业的风控重点是防范行业性、集群性风险的蔓延。对此,要抓紧时间进行全行钢铁授信业务的检查,重点是中小钢贸、钢厂的虚假财务报表、同行业担保、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情况,钢铁行业供应链风险,上下游相关行业的风险,对资产质量要做到心里有数。在此基础上,针对中小钢贸、钢厂制定专门的信贷政策措施,杜绝风险的蔓延。
建立严格的行业准入标准和强制退出机制
一是结合自身风险偏好、信贷行业分布特点,科学设置行业融资标准与限额,对钢铁行业实行严格的总量控制;二是对于国家明确规定退出的和经营不善、信用等级低、规模偏小、技术落后、担保措施落实不到位、不符合环保政策及产业政策的企业和项目,持续减持加固,规避信贷风险;三是对目前出现和即将出现的三类中小型风险企业与僵尸企业,要建立资产减持和强制退出机制,采取一切有效手段确保银行债权;四是按照国家要求做好呆账核销和抵债资产处置工作,有条件时实现不良资产证券化或批量转让。
围绕盘活资产,抓住机遇,适时、适度发展业务
一是加大对龙头钢铁企业集团兼并重组的金融支持,充分发挥信息、资金上的优势,以“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其他金融资产服务”创新的金融工具和组合方式,帮助企业形成更有效率的组织架构和生产经营规模,淘汰落后产能;二是充分发挥“国际化、综合化”优势,加强境内外机构联动,提升跨境、跨市场服务能力,积极为钢铁行业中综合实力和履约能力较强的龙头企业和优势产能提供“走出去”金融服务;三是对于钢铁行业面对的市场销售新领域,拓展供应链融资和低风险业务,把一些潜在需求通过金融服务转变为现实的有效需求,促进产能供给与需求的平衡,助推钢铁行业消化产能;四是通过以上增量业务,盘活存量资产,提高整个钢铁行业的资产质量。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6
[关键词] 智能手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6) 12-0076-02
由于数字蜂窝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不仅具有尺寸小巧、携带方便、通话清晰、可以发送短信、拍照等传统功能,而且具有独立的操作系统,用户可以自由安装第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软件,还可以通过移动通讯网络或WIFI来接入无线互联网络,可以随时随地享受文字、图像、语音、视频的传播盛宴。智能手机给人们的思想、行为、观念、生存环境带来了一次彻底的革新,也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目前,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已经基本普及,既丰富和便利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也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重要的影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一 智能手机与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调查
2016年6月课题组在沧州师范学院、沧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沧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三所高校对大学生的智能手机的某些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为本科学生300人,专科学生100人。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沧州师范学院200份,其余每所学校100份,收回有效问卷36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对于大学生来讲智能手机的作用尤其是对于学习的作用、课堂使用手机的情况、主要使用的媒体类型和上网服务类型等问题,目的在于了解智能手机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发生影响的主要方式,以此来透视其对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产生的影响。
在被问及手机的主要作用时,有70.1%的学生选择了“消遣娱乐”,只有29.9%的学生选择“学习认识”。当被问及“智能手机对你的学习是否有促进作用”时,只有14.9%的学生选择“作用很大”,67.7%的学生选择了“有一定作用”,17.4%的学生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两道题目说明,学生们清醒地认识到手机被有意识地用于学习的程度是有限的,主要是有意识地被用于了消遣娱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此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只能顺应,不能强迫。
当被问及“是否在课堂使用过手机”时,有42.4%的学生选择“经常使用”,有47.5%的学生选择“偶尔使用”,只有10.1%的学生“从未使用”。关于“课堂使用手机的原因”,32.6%的学生选择“查找老师问题的答案”,20.1%的学生选择了“突发紧急情况”,有多达54.9%的学生是由于“课堂枯燥,打发时间”,而选择此项的在文科的学生当中竟然高达70.1%。这两道题目表明,学生在课堂上使用手机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而使用手机的原因却主要来自学习以外的原因或由于课堂学习的无趣。显性的课堂教育很难解决某些特定的困难,如学生的逆反情绪所带来的消极反应。
当被问到“主要使用智能手机的哪几种媒体类型”时,有多达77.5%的学生选择“手机QQ”,近72.5%的学生选择“手机视频”,选择“手机微博”和“手机微信”的都占到约40%。当问到“主要使用的手机上网服务类型”时,有约67.5%的学生选择“在线聊天”,约62.5%的学生选择“在线影视”,有近42.5%的学生选择“搜索引擎”,约35%的学生选择“在线阅读”。这两道题目说明教育者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依托的手机媒体首先是手机QQ,其次是微博和微信;可以利用的教育方式排在第一位的是在线聊天,其次是在线影视,再次是在线阅读。
在被问及“自认为对网络信息的真伪鉴别能力如何”时,32.6%的学生选择“较好”,62.2%的学生选择了“一般”,5.2%的学生认为“较差”。在被问及“对待不知真伪的网络信息如何处理”时,57.3%的学生选择“保持怀疑,果断删除”,42.7%的学生会“当作消遣,不予理会”。这两道题目说明大多数大学生对于自己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的评价相对乐观;对那些不知真伪的网络信息他们虽然没有有意识地选择“不管真伪,积极转发”,但也表明这些信息会对他们产生相当的影响。他们当中可能有人“保持怀疑”,有的“不予理会”,但对于大量网络信息的轮番轰炸,大多数学生还是保持了一个比较积极至少是容忍、接受的姿态。说明无论是否有意识,他们还是认定这是借以了解世界的重要和必要的途径。
二 智能手机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智能手机在大学生中的基本普及和在他们生活中须臾不可缺少的地位,说明了智能手机已经成为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甚至成为很多学生用来了解外部世界的主要途径,给高校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
第一,智能手机可以成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上述调查显示,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课堂灌输、思政课老师的教导等容易引起他们的厌烦和逆反。有些话如果是老师在课堂上讲的,他们会觉得无趣也无用,但同样的话如果是无意间听到、看到的,或者从影片、书籍中获得的,或者从好友的空间那里“捡”来的,他们可能觉得很有道理。而智能手机在学生的手中,主要是有意识地用来消遣娱乐和情感的交流,而不是有意识地去学习,更不会主动用于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隐蔽性、渗透性、非强制性等优点,因此,智能手机这块阵地,首先应当由高校的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来占领。让他们在使用智能手机来打发的时间的时候,无意间接受了以另外一种方式提供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者有意识地参加了学生无意识的“自我教育”,喜闻乐见,避免逆反,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第二,可以利用智能手机开拓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根据上述调查结果,既然大多数的学生自认为对网络信息的鉴别能力是一般或较好,说明他们大部分还是保持了一个比较积极的姿态来接受信息的轰炸。那么,教育者可以设计、开发大量的产品在网络上对大学生的智能手机进行轮番推送,花样翻新,使大学生在看似被动但也容忍地接受了这些产品的过程中接受了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比如,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经典作家的诞辰纪念日,推送有关的小故事、名言等,在倍感亲切的只言片语之间,了解了伟人,教育了自己;例如,在重大历史事件的纪念日可以推送给大学生红色影片,在他们百无聊赖之际可能顺手点开就观看了,了解了历史,教育了自己;再例如,在国家重大节日、地区或学校有重大活动的时候,学生由于对此节日或活动很关心,也可能有兴趣了解一下相关的知识,此时,可以向大学生的手机推送相关的系列知识讲座,如此等等。教育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来的这些系列产品,貌似篇幅短小但内容精湛,貌似杂乱无章其实花样翻新,系统的知识、正统的价值观念以碎片化的、看似随意的方式呈现出来,比较适合智能手机的特点,也比较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
第三,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来增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手机媒体的传播形式为“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可以方便、快捷、全面地开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通过手机,大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发生在身边的好人好事、校园内的突发事件,也可以通过手机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有助于大学生理性地思考问题,从容地辨别事情的真伪。根据调查的结果,手机QQ、微博和微信都可以成为有用的教育平台,教育者可以利用在线聊天、在线影视、在线阅读等形式来有目的地施教。正确、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通过手机快速、准确地在大学生中传播,大大提高了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 智能手机给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
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用为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开辟了新途径,但信息技术和交流方式的发展,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使舆论和思想传播的环境更加复杂,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第一,“去中心化”加大了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通过智能手机的使用大学生接受到的信息更加多元化,信息的发布和传播更加自由,这种“去中心化”的趋势增加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也就是说,教育者费尽心机、用心良苦提供的任何信息,随时都有可能性被淹没在多元、多样、随时更新、难辨真伪的信息海洋之中。如何使得这些信息在不引起学生逆反的前提下得到学生的特别关注并为他们所接受就成为问题的关键,这也是教育者面临的最大的困难。这就需要注意教育目标的隐蔽性和教育内容的渗透性,教育过程的非强制性就必然要伴随教育过程的长期性,还要不断提高信息本身的质量,包括真实性和趣味性,还要把握好发布信息的时机,正好是他们需要的,最起码是可以有兴趣随手打开看一看的,合时宜的。
第二,手机、网络所创造的世界具有很大程度上的“虚拟性”,这使得大学生参加现实世界的活动减少,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要接近学生的现实,就需要通过智能手机贴近他们“虚拟的现实”,但还必须拉着学生回到真正的现实当中,这也增大了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手机网络毕竟只是了解现实世界的“窗口”,而不是现实世界“本身”。它虽然在很多人的生活中已经重要到了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实世界毕竟要大得多。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我们要培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在通过智能手机了解世界之余,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通过现实的社会实践改造社会的能力。所以,教育者应当有意识地使智能手机具有这样的指向功能,指向社会实践,让学生从喜欢关注“虚拟世界”,到关注并参与到改造世界的现实运动中来。
参考文献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7
所谓手机电视 (Mobile TV) , 就是利用具有操作系统和流媒体视频功能的智能手机进行内容传输, 在手机上实时观看电视节目。与通过下载观看的手机视频相比, 手机电视最大的特点是实时性, 用户对节目的接受和观看跟传统电视一样, 基本是同步的。2004年4月, 中国联通在全国范围内推出“视讯新干线”移动流媒体业务, 与国内12家电视台达成了合作协议, 为视讯新干线提供内容, 其中包括央视频道、凤凰卫视等多套节目。同年12月天津联通开通掌上电视, 利用CDMA移动网络, 在手机上成功了实现流畅清晰的视、音频传输效果, 受众能轻松收看中央电视台、天津卫视和其他省市上星20套电视节目。从此, 手机电视显露出广阔的前景。自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相继推出手机电视业务后, 手机电视业务离人们的距离越来越近。如今, 移动运营商们不仅把手机电视业务视为移动数据业务新的增长点, 而且将其视为3G网络的主打业务。从全球的情况来看, 各国的主要移动运营商都积极致力于发展手机电视业务。目前, 手机电视业务的实现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利用蜂窝移动网络实现, 如美国的Sprint、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公司已经利用这种方式推出了手机电视业务;二是利用卫星广播的方式, 韩国的运营商采用这种方式;三是在手机中安装数字电视的接收模块, 直接接收数字电视信号。
显然, 由于手机用户普及率高且自身具有携带方便等特性, 手机电视业务显示出了比普通电视更为广泛的影响力。近几年来,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积极利用高新技术发展新兴媒体, 精心组织并联合多方面力量建立了中国移动多媒体广播CMMB体系, 在关键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立、产业化推进、覆盖网络建设、业务开发等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圆满完成了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供服务的任务, 得到了社会各界和中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为更好地推行CMMB技术, 让更多的用户早日使用上这一技术。中国移动和中广传播进行了全面合作, 中国两大自主创新的技术TD-SCDMA和CMMB进行了深度合作, 形成了现在的“CMMB手机电视”, 之前的手机类的非CMMB电视产品, 称为“手机视频”。CMMB是通过卫星和无线的数字广播网络向7寸以下的屏幕电脑, 比如说手机、移动终端和小屏幕的电脑等提供的服务。它是具有我国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先进技术, 建设全球最大的移动多媒体的广播电视网络, 致力于为亿万中国人随时随地提供无所不在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信息服务。2010年中国有500多个发射点, 已经完成了全国300多个城市的基本覆盖, 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覆盖网络。CMMB业务大致分为:广播电视频道类的业务、政府的应急广播的业务、数字内容的业务等三类。广播电视频道类的业务应用于央视和部分省市电视频道的播出;政府的应急广播的业务已经被列为国家应急广播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由于手机可以随身携带, 当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 可以为各级政府能够作为一个非常好的应急信息的传递通道。同时, 应急广播信息既有文字, 也可以有声音、图像, 它是比较完整的多媒体的应急广播;数字内容的业务则可以播发城市交通的路况信息、随时收到股市的信息, 包括汇市、黄金、期货等, 是一个比较综合的财经信息传递平台。
看电视, 对绝大多数人来说, 还是离不开电视机, 即使地铁、公交车上的移动电视, 在人们看来似乎也只是把电视机由房间挪到了车上。实际上, 过去很多普通手机也能通过上网的办法来收看电视节目, 但是需要按照流量来收费, 昂贵的价格让很多人接受不了。而今具有CMMB功能的手机电视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接受信号, 不受带宽限制, 收费更便宜, 内容更丰富。随着用户增多, CMMB未来推出的节目不仅仅是目前所看到的几套电视节目直播, 一条新的多媒体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手机新媒体的迅猛发展, 以至于有的媒体人直接称呼它为“第五媒体”。所谓“第五媒体”, 是传播学者们对继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这几种传播媒体后, 手机新媒体出现的称谓。手机新媒体包括手机报、手机电视等业务。虽然人们对这个“第五媒体”名称还有较多争论, 但一致认为, 手机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媒介, 它发展的迅猛之势正令人目不暇接。笔者认为, 当前手机电视的角色应该是作为广播电视触角的新平台和延伸, 手机电视和传统广播电视之间存在着融合、共存、合作与挑战的关系。
2 手机电视与传统广电媒体在竞争中融合、在融合中共生
我们要研究传统广电媒体和手机电视的共融和发展, 首先要看到这两种媒体的自身优缺点, 从中找出它们相互融合发展的途径。作为传统广播电视媒体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制作团队、丰富的制作经验、成功的市场运营模式、固定的收视听受众人群;其劣势在于:受以家庭为单位的收看模式影响较大、不同时间段对收视率影响较大、地方台频道覆盖率成为发展和生存的瓶颈。而手机电视优势在于:手机随身携带, 即时信息无论是点对点, 还是点对面都可以在动态中传播, 更加突出了信息的时效性, 受众可以随时随地收看自己喜欢的节目;其劣势在于:受众人群还有待进一步培养和发展、适合手机电视收看的节目少、智能手机相关技术还有待提高、收费标准能否为广大用户接受。另外, 内容上手机用户首要选择的电视节目类型是新闻、电影、娱乐和音乐, 用户的提及率均在60%以上, 其次用户还希望能够通过手机看电视剧、天气预报、综合节目和体育等节目类型。
适合传统广播电视节目与手机电视收看的节目的差别表现为:大众消费者向分众消费者的转换, 大众化需求向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转换。受手机屏幕、电池容量、收视时间、收视适应度的影响, 使得手机电视不可能照搬传统电视内容。内容是灵魂, 没有内容, 手机电视就谈不上发展, 因此手机的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实到“内容为王”的经营策略上来。在新闻资讯方面, 手机电视需要搭建自己的内容创作团队进行手机电视节目的创作。手机电视节目应向短小、精炼、信息量大、个性需求强方面发展。目前由于手机电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 手机电视业务也仅仅是提供一些传统电视的直播电视节目和点播节目, 没有摆脱电视的传统内容形式, 手机媒体与传统媒体提供的内容产生了同质化。现实中,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没有考虑对手机电视适用的节目, 就市场上存在的节目内容类型与数量来看, 内容提供商没有按照手机这个媒介的特色提供相应的内容产品, 也就是说还没找到合适的内容进行传播, 这是手机媒体成长的一个关键问题。如果手机电视内容局限于娱乐类短片, 甚至生活资讯服务较少, 商务应用和互动性节目基本上没有开展, 那么没有目标消费群愿意买单的丰富的内容, 手机电视发展的道路将会很坎坷。这里就需要广播电视媒体转变思路, 将手机电视作为扩大覆盖率和提高收视率的途径, 利用专业的制作团队、丰富的制作经验, 提供适合手机电视的节目, 特别是在精品栏目和电视剧上下工夫, 以关注热门文化为基础, 针对不同的人群力求节目形态创作的分众化。
3 未来手机电视发展的导向要求
由于信息时代受众需求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所决定, 可以预见未来手机电视节目中, 除新闻资讯节目外, 来自社会公众自拍自导的爆料性、娱乐性片源将会越来越多, 互动节目也将占播出比例越来越大。鉴于手机电视将成为重要的文化宣传阵地, 各级宣传广电部门要树立融合开放竞争合作的理念, 积极通过通信网络提供广播电视内容服务, 扩大手机电视节目覆盖范围。要做大做强央视国际、新华社、中央广播电台、国际广播电台等国家级手机电视阵地, 注重培育地方手机电视龙头, 以健康的内容、一流的技术、主流的声音来抢占新兴媒体阵地, 形成手机电视正面舆论强势。同时, 要多渠道、多方式地宣传手机电视业务, 尽最大可能提高用户对手机电视业务的认知度, 最大程度地扩大手机电视业务的潜在用户规模。那么如何加强手机电视节目的舆论引导作用, 打造“内容为王”呢?一是要保证内容的正确性。手机电视应避免色情节目、特别是杜绝一些别有用心者恶意制造的政治谣言或利用群体性事件兴风作浪的敏感信息, 是健康发展手机电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宣传、广电部门要把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监控摆在最重要的地位, 主动加强对内容的监管, 确保手机电视的正确舆论导向。二是要保证内容的丰富性。手机电视业务发展最终还是要落到“内容为王”的经营策略上来。没有目标消费群愿意买单的丰富的内容, 手机电视是寸步难行的。要充分开发传统电视内容产品的价值, 同时要根据用户需要“度身定做”制定用户喜爱的节目。三是要保证内容的互动性。手机电视受众的个性化必须带来内容需求个性化, 突出内容的个性化、娱乐性、适用性和品牌性。除体育娱乐类内容外, 还应生产受众点播的个性化内容。手机电视提供的新闻也应该是可以互动的, 用户在收看新闻的同时可以通过网络对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 订制不同种类的新闻。电信运营商应打造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手机电视品牌节目, 一方面可以加速推广其手机电视业务,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电信运营商的品牌知名度。四是要保证内容产业性。要最大限度地放开市场准入, 统一体制性环境和政策性环境, 主导内容生产和终端消费市场的整合, 引导手机电视内容产业链条向上端和下端的不断延伸。要发挥广电企业是传统内容提供商的优势, 积极整合广电自有的版权节目内容资源的同时, 制订合理的分成模式, 充分把电视制片商、电影制片商、MTV制片商吸引到合作阵营之中。最大程度地调动SP的积极性, 鼓励他们开发手机电视业务内容, 真正使“内容产业”和“创意产业”良性互动, 促进手机电视内容制作的繁荣和产业的兴旺。
4 结语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8
1 商业银行有关贸易融资业务方面面临的机遇
第一,商业银行有关贸易融资方面的业务主要指银行为进出口商所提供的和进出口业务相关的所有融资活动,基于目前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为整个国际贸易融资领域带来了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机遇,同时也给商业银行贸易融资领域多层次和全方位创新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二,根据商业银行贸易融资方面的总体发展趋势来看,逐步开始从低风险结算方式向高风险结算方式发展;由单个业务环节向多个业务环节延伸;从静态风险管理向动态风险管理延伸;从单笔业务融资向综合性融资发展;从客户授信向代理行授信延伸等。
第三,国际贸易融资中商业银行越来越加强与物流公司、信保公司和外资银行之间的战略合作。通过与物流公司、信保公司以及境内外银行等第三方机构建立跨行业或同业战略合作关系,商业银行拓展了企业获得贸易融资的途径,使企业在财务缺陷、抵质押物及担保不足的情况下获得银行融资。
第四,在流动性宽松、市场利率下行、监管政策调整的情况下,商业银行将积极拓展低成本核心负债,稳定负债业务发展。另外,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商业银行可大力开展贸易融资业务,抓住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机遇,结合企业在对外工程承包、海外项目开发、开展跨境投融资等多种对外经济行为的需求,加大对“走出去”企业的支持力度,包装整合对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跨境项目贷款、对外担保等服务。
第五,我国的商业银行大规模开展贸易融资业务始于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中国进出口的飞速增长,贸易融资业务发展迅速,多数中资银行已经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国际贸易业务产品线,贸易结算业务占银行比重也越来越大。贸易融资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主要的业务品种之一,其发展对商业银行有着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2 商业银行有关贸易融资业务方面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第一,外资银行有关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团队大多都是国籍多元化成员共同组成的。这些团队成员对于国家化视野,还有海外成熟操作方面的经验等都占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对大型跨国集团进行服务的时候,由国际化人才所组成的团队能够更加合理地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方案以及沟通。与此同时,外资银行有关贸易融资团队在我国国内一般规模不大,但是招聘人员个人所具有的综合能力通常较强,不但可以独立开拓相关贸易融资业务,同时还可以配合银行内部有关客户经理进行各项业务,实施各项市场化战略。
相比较来说,大部分国内银行有关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团队组成过于本地化,不具备多元化背景;实际的工作范围仍然是将本行内部相关规程作为指引,不具备国际化视野、市场敏锐度以及在产品方面的创新能力。
第二,我国贸易融资业务在有关创新方面依然存在很大的问题,对于创新能力上的欠缺以及创新实效不够及时等问题都为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带来了很大的风险。若想要有效维持贸易融资业务所具有的主导地位,切实满足进出口企业在银行融资业务方面的需求,就必须要不断地进行产品创新、渠道创新以及流程创新,从而优化和改善客户体验,增强市场竞争力。
第三,通常来说,海外分支结构较为完善的商业银行,对于海外银行或者是政府主权风险方面的接受广度更高,进而可以有效促进境内外贸易融资业务发展。就国际结算及贸易融资业务来说,海外分支机构可以成为本地贸易企业对海外市场信息以及客户资信进行了解的跳板。与此同时,海外分支机构也能成为商业银行在当地发展的触角,可以帮助商业银行更敏锐、更有效地洞察当地具体的市场情况,从而合理控制市场风险。如今,我国商业银行对于海外方面设立的分支网点虽然不断扩张但覆盖面有限。就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来说,其市值能够在全球银行业相关排名当中居于前列,但不足之处是其大部分资产均在国内。特别是在印度以及巴西等新兴发展中国家仍然缺少相应的分支机构,使得中资银行对于此类次发达相关国家政治风险、客户风险等方面把控能力有限,从而导致业务份额向外资银行的流失。
相比较来说,大型外资银行对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方面都设有相关的分支机构,从而支持其进行全球业务配合,而贸易融资业务同样也需要全球网点方面的配合来更高效地完成。除此之外,很多外资银行在全球主要经济体方面都设有相关的贸易融资团队,其在客户信息共享、系统支持、专业化视角以及全球化专业运作方面具有优质、更前沿、更成熟、更高效的运作和经验,促使市场优势更为显著。
第四,贸易融资具有低资本占用,高综合回报的天然特性。大部分贸易融资产品的银行风险资产权重普遍低于一般贷款,占用银行风险资产少,可使信贷结构更为合理,降低总体风险,属于资本节约型产品。目前,流贷贸易融资化的趋势已经凸显出来,可以预见到,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快速推进和新监管标准的落地实施,这一趋势将会更加显著。
第五,商业银行在有关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发展过程当中,强化和同业、第三方机构等其他有别于贸易企业机构的合作,也是应对转型挑战的必要渠道之一。拓展和外资银行以及信保公司等方面的业务合作对于贸易融资领域产品创新、客户挖掘和业务提升等方面提供了更广阔的机会。总而言之,商业银行有关贸易融资方面的前景非常广阔,有待相关人员的开发与研究。
第六,商业银行人才培养更加国际化、专业化。外资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在中国贸易结算市场总体份额不大,但是其人均利润贡献率却远远超出了中资银行人均利润贡献率。人才优势是其利润率指标占优的根本因素。未来中国将是一个国际化多元化的经济体。提高自身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升其国际化视野,才能为未来国际竞争做好人员的储备。
3 结论
当今世界经济正发生着复杂深刻的变化,全球经济在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融资格局也在快速转化。我国目前已经成为国际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打造外向型的经济新格局是大势所趋。商业银行作为经济发展重要的参与者,更应该审时度势,积极进行海外布局,紧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完善国际贸易融资产品种类和服务水平,积极应对新挑战。
摘要:基于经济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新常态”发展,商业银行面临经营环境的全面转型。大力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正是顺应了商业银行的转型方向。目前,贸易融资领域突破性的创新产品、全新的运作模式等方面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了新的理念与视野。文章针对商业银行有关贸易融资业务方面的机遇以及挑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旨在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机遇,挑战
参考文献
[1]范建强,胡铁宁,姚年勋.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12(6):107.
[2]王雪,王满仓.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竞争态势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6):132.
[3]范建强,胡铁宁,姚年勋.国有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3(12):157.
[4]田波,谭方元,贺迪.中外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比较及其原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33):106.
[5]郭中华.新常态下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5(35).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9
1 后金融危机产生的背景及中国经济的特点
2007年3月13日, 以美国第二大次级抵押贷款机构———21世纪金融公司因濒临破产被纽约证券交易所停牌为标志, 美国正式爆发了次贷危机。2008年9月15日, 拥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公司宣布破产, 美国的次贷危机迅速演变成一场来势凶猛的金融风暴。以此为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严重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随即揭开序幕。随着这次以次贷危机为根源的金融危机的爆发并席卷世界, 世界各国相继采取措施, 从2008年年底全球以超常规刺激政策应对经济危机, 包括中国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 德国推出47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 法国推出3600亿欧元的救市方案, 尤其是美国一系列的救市方案, 使得金融危机很快过去, 经济缓慢复苏。到2009年年底, 全球金融市场已经基本恢复到雷曼兄弟倒闭之前的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 全球经济进入了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所谓的“后金融危机时代”, 是指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后, 全球经济触底、回升直至下一轮增长周期到来前的一段时间区间, 可能是两年、三年抑或八年、十年甚至更久。虽然世界经济已经企稳, 已经度过了最恐慌的阶段, 已经止住了下滑的趋势, 但是将进入一个较长时期的危机善后工作的艰巨性和复苏的反复性的时期, 表现为当前欧美经济的起起伏伏、欧洲债务危机的反反复复、汇率的涨涨跌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起大落、经济复苏前景的忽明忽暗等。
以美国次贷危机为根源的金融危机实际上是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严重脱钩, 虚拟经济无限放大, 不断放大金融信贷的杠杆率, 最终因需弥补经济的破灭而引起的全球金融危机。虽然恐怖和可怕, 但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有限, 所以这场危机还不到两年, 世界经济已经走出经济的低谷, 走向了缓慢复苏, 中国经济更成为世界金融危机中复苏的亮点。截至2010年7月, 我国已经实际利用外资583.54亿美元, 比2009年同期增长20.65%。到2010年年底, 我国财政收入达到8.3万亿元, 增长了21.3%, 财政赤字比预算减少了500亿元;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 增长了10.3%, 超过预期目标2.3个百分点, 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那么, 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具有的特点:
第一, 美国大打货币战争, 大印美钞, 人民币面临被动升值和主动升值的双重压力;第二, 当初为了化解金融危机, 提振经济, 实施了数万亿元的经济复苏工程, 形成货币投放过多, 流动性泛滥, 面临通胀的巨大压力;第三,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过去一个时期是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 国民收入中分配这一块相对控制比较紧, 一方面国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要求日益高涨, 而另一方面扩大内需也切切实实需要提高国民的分配比例, 加薪的呼声日益高涨。
2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挑战
虽然在这次全球金融危机中, 中国也不能够独善其身, 给中国经济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但在中国政府果断经济措施实施后, 尤其是新增4万亿元投资计划, 使得中国经济成为此次金融危机中的亮点。中国银行业在这次救市计划中也受益匪浅, 截至2009年12月末, 我国境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973.3亿元, 比2009年年初减少629.8亿元;不良贷款率1.58%, 比2009年年初下降0.84个百分点。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和余额“双下降”的同时, 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境内本外币资产总额为7.88万亿元, 比2008年同期增长26.3%。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达到1550.2%, 比年初大幅上升385.7个百分点。随着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及中国经济在全球金融危机后的亮点表现, 又因为国际收支顺差矛盾持续积累后有向物价上涨扩散的趋势, 通货膨胀风险趋于上升。2010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一季度CPI上涨2.2%, 二季度CPI上涨2.9%, 三季度CPI上涨3.5%, 四季度CPI上涨4.7%。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 (CPI) 一路高歌, 2010年11月达到了5.1%的高位, 12月份虽有所下降, 依旧高达4.6%, 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且2010年1—7月的CPI为3.5%, 早已超过此前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2.25%的水平。随着CPI的一路走高, 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在逐步增强, 使得中央银行不得不于2010年10月20日、12月26日和2011年2月9日、4月6日起先后四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 一年期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达3.25%和6.31%。这是央行金融危机爆发以不到半年时间内连续四次小幅加息。面对今后一个时期持续温和通胀及央行持续小幅加息的经济环境, 我国商业银行将如何应对?这是已经上市和正在谋求上市的商业银行不能不考虑的热门话题。
当前经济金融形势仍然十分复杂, 中国银行业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从经济形势来看, 全球经济缓慢复苏, 且失业率高企
国内经济增长方式和结构调整使宏观经济面临较大不确定性。欧盟、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开始出现复苏迹象, 但仍面临财政赤字高企、失业率居高不下等诸多问题, 全球经济复苏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10年全球就业趋势》报告指出, 2009年全球失业率比2007年增加了0.9个百分点, 达到6.6%;年轻人失业率高达13.4%, 与2007年相比上升了1.6个百分点, 这是1991年以来升幅最大的一次;美国和欧盟都在10%以上。2010年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仍然保持在10%左右的较高水平。目前全球经济的复苏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结果, 是“无就业增长”的复苏, 因此, 基础很不牢固。
由于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全球贸易景气度仍在低位徘徊。根据海关统计, 2010年中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9727.6亿美元, 比2009年同期增长34.7%。其中出口15779.3亿美元, 增长31.3%;进口13948.3亿美元, 增长38.7%;贸易顺差为1831亿美元, 减少6.4%, 虽然进出口量和进出口额都比2009年同期有较高的增长, 但对中国而言, 出口环境仍不理想, 外需疲弱可能成为常态。一方面是我国经济的外贸依存度已经达到60%以上, 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特别之大;另一方面是各国政府正在计划, 或准备实施, 或已经实施的贸易保护措施130多项中, 有70多项针对中国。同时, 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10个发达国家2011年、2012年两年是选举年, 出于转移国内政治压力等目的, 必然强化贸易保护措施。
国内实体经济虽然企稳向好趋势明显, 但仍存在下行风险。进入2010年, 中国经济延续了2009年整体回升向好的态势, 在2009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8年增长8.7%的情况下, 2010年国民经济主要各项经济指标普遍实现快速增长, 全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9年增长10.3%。但由于当前中国经济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时期, 且因为世界金融危机已经进入缓慢复苏时期, 中国经济已经彻底走出了金融危机, 刺激经济发展的政策陆续推出, 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针对过早退出必将影响脆弱的经济复苏, 继续实施刺激政策又容易积累流动性, 增加通货膨胀风险, 造成资产价格过高和通货膨胀压力加大, 使得国内实体经济仍存在下行风险, 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的微妙变化也将对银行业经营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2.2 从金融市场来看, 国内外银行业竞争加剧
国际金融市场上, 经过金融危机考验的国际大型银行, 未来将展现出更强的业务竞争力和风险掌控力。国内市场上, 外资银行的加速进入, 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数量的增加及资产规模的扩大, 至2009年年底, 在华外资银行营业机构数近400家, 资产总额近2万亿元。与此同时, 外资银行经营业务不断扩大, 至2009年年末, 获准从事金融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的外资银行机构近60家, 外资银行已经成为中国国内市场的重要竞争者。民间资金融入正规金融体系, 大量原存于地下的民间借贷组织改为小额贷款机构, 同时, 随着2009年银监会《小额贷款公司设立村镇银行暂行规定》的发布, 大量私有资本性质的小型农村金融机构纷纷涌现。此外, 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等的高速增长, 都使中国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从地域上看, 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加紧县域布局, 外资银行已进入县域市场,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发展迅猛, 如今的农村金融市场已非彼时之“蓝海”。尽管如此, 由于“三农”金融需求及风险的复杂性, 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仍显不足, 发展空间巨大。从产品和服务上看, 商业银行摆脱产品同质化竞争的诉求强烈, 产品创新和服务创新层出不穷。
2.3 从银行业经营发展来看, 诸多潜在风险需要加紧防范
(1) 房地产行业贷款风险隐患上升。2009年, 房地产市场逐步复苏, 房地产贷款的投放力度不断加大, 截至2009年年底, 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余额7.33万亿元, 同比增速达38.1%。随着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逐步增加, 2010年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业务中的不审慎行为加剧, 房地产开发贷款的风险链条效应或将重现, 信用风险隐患上升。随着房地产调控向深度推进, 房地产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房地产行业贷款信用风险上升。
(2) 地方融资平台等重点领域信贷风险显现。根据银行业2010年6月底自查数据显示, 目前全国有接近4000个各级政府投融资平台, 2008年年初, 各种投融资平台的负债总计1万多亿元, 到2009年年中, 则迅速上升到5万亿元以上, 2010年6月底地方政府平台公司贷款余额超过7万亿元, 其中绝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各级地方融资平台授信总量较大, 集中度较高, 风险管控不足, 地方融资平台信贷隐藏较大风险。这不仅加大了地方政府的债务负担, 而且贷款都集中在回收周期比较长的基础设施领域, 也增大了贷款的集中度风险。此外, 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条件已经具备, 银行资金的流入需要给予极大的关注。
(3) 流动性风险压力增大。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人们说一个银行具有流动性, 一般是指该银行可以在任何时候以合理的价格得到足够的资金来满足其客户随时提取资金的要求。银行的流动性包括两方面的含义: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生损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较低的成本适时获得所需资金的能力。当银行的流动性面临不确定性时, 便产生了流动性风险。因后金融危机时代通货膨胀的风险开始显现, 造成负利率赶走定期存款, 使得“短存长贷”出现及其产生时间错配并发症, 并且在短期内很难以改变, 造成存贷款期限结构背离加剧, 银行业金融机构平均流动性比率有所下降。最新数据显示, 国内银行业中长期贷款占比, 已由2008年6月末的51.6%上升至2010年9月末的60%;而定期存款占比由2008年6月末的40.7%下降至2010年9月末的38.2%。银行业金融机构流动性比例由2008年12月的49.8%下降到2010年9月末的43.5%。在此背景下, 通过存贷款来监测银行流动性水平的“精确度”已达到“日”的程度。
(4) 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带来资产表外化潜藏风险。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入, 资本市场越来越成为资金融通的重要渠道, 作为资金融通重要的渠道理财业务, 从2004年上市后就成为各商业银行竞相角逐的市场。2006—2008年, 银行理财产品发售数量一路上涨, 到2009年更是达到了7566款, 募集资金达到了5万亿元, 2010年1月—4月信托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高达1.88万亿元, 银行理财业务呈现“井喷”式发展。在人民币理财产品的初创期, 投资方向基本为银行间国债、央行票据、货币市场基金等固定收益工具。此后, 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利率的走低以及资本市场的走强, 商业银行纷纷探索新的理财产品运作模式。一是借助信托平台进入股票市场、产业投资市场。二是与外资金融机构合作推出结构性理财产品, 实现覆盖全球市场的投资管理。尤其是QDII的推出, 打通了人民币海外投资的通道, 扩大了资源配置的半径, 理财市场上出现了大量与利率、汇率、股指挂钩的产品。同时各银行间为了获得更多的收益, 银行方面大幅增加风险相对较低, 收益相对稳定的信托贷款类产品, 并把银信合作理财作为银行间信贷腾挪的手段。部分银行业金融机构又因为为规避资本监管、计提拨备等要求, 将存量贷款、新增贷款等转出表外。虽然贷款已转出资产负债表, 银行依然承担贷后管理, 到期收回等实质上的法律责任和风险, 却因此减少资本要求, 并逃避相应的准备金计提。一旦理财产品未来出现支付风险, 银行就会对企业给予贷款支持。这样看似风险低的表外融资立即转为表内, 构成商业银行的一大隐性风险。
3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难得机遇
衍生于金融危机的国际经济金融格局变化、我国“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施以及由危机带来的世界经济和中国经济监管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都给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利因素。
从国际经济形势看, 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一是新兴市场国家增长强劲。在美欧经济可能陷入长期疲软的情况下, 尤其是美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进一步下降, 以及世界贸易和投资数额的持续扩张, 美元国际结算货币的霸主地位、美国国际金融市场作为全球配置资源中心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美国金融体系的国际地位逐步下降。与此同时, 中国、印度、巴西等新兴市场国家正在以稳定的增长势头, 2010年发展中国家作为整体以5.1%的速度增长, 其中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增长率约为6%, 而发达国家仅约为1.75%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值为1.3%) , 由此可见, 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增长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推动作用。二是全球银行业竞争格局重新洗牌, 中国银行业的地位有所提升。根据英国的《银行家》杂志2010年7月发布的全球1000家大银行排名, 中国共有84家银行跻身全球1000家大银行之列, 其一级资本占1000家银行一级资本总额的8.9%, 而税前利润则高达1000家银行利润总额的25.39%。
从国内经济环境看, “十二五”规划对中国产业进行调整, 在产业调整过程中必将为银行业发展揭示新的增长点。一是中国原有的不合理经济结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需求旺盛和核心资源、技术、商业网络、人才缺乏的条件下很难实现转型。而经济危机则以一种残酷的方式对这一国际、国内格局的打破, 为国内产业升级、梯度转移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外在的推力;为国际上中国企业兼并、获得市场、资源、技术等“走出去”战略提供了机遇。根据汤森路透亚太区2009年并购季报显示, 全球其他地区并购活动在2008年均出现回落, 交易额下降29.6%至2.9万亿美元, 而同期中国并购活动仍保持强势并飙升至历史新高的1596亿美元交易额, 较2007年跃升了44%, 2009年这一趋势将得以延续。二是“十二五”规划中加强了消费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得个人消费信贷领域机会凸显。电子银行等新型金融服务渠道、电子商务等全新的金融消费模式将迎来较快发展。在区域布局上,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受到更多的重视, 或将令商业银行借助城镇化建设的契机, 扩大个人消费信贷市场份额。三是“十二五”规划中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的投资力度, 使得“三农”领域潜在金融需求释放。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将释放出大量的农村金融需求。积极推进农村金融产品、机制创新, 不断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 必将为商业银行创造新的业务空间。四是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转移、升级带来新的机会。经济圈、经济带的构建以及城市群区域发展格局的进一步确立, 将打造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 为商业银行业务发展提供新的支撑点;产业转移和升级也将为商业银行改变现有金融格局带来难能可贵的机会。五是国家产业、行业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十二五”时期, 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或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点。短期来看, 为银行开展国际、国内业务提供很多新的机会;长期来讲, 一个更具发展潜力的市场主体的出现会为银行带来更小的风险、更多的业务、更高的收益。
从监管环境看, 国内外银行业监管更为严格、审慎, 有利于银行业的平稳健康发展。金融危机推动全球金融监管改革迈出巨大步伐, 中国银行业将面对一个更加成熟的金融环境。为弥补金融监管体系存在的缺陷, 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各国监管部门在本次危机爆发后均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具体来看, 一是强调宏观审慎监管, 防范系统性风险。例如, 成立跨部门委员会, 以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识别和监控、协调各监管机构关系;构建逆周期的监管机制, 以缓解银行体系亲周期性的负面影响。二是强调全面监管, 扩大金融监管范围, 弥补监管漏洞。三是强调国际监管合作, 完善国际金融监管框架。四是加强银行薪酬监管, 约束过度投机行为。五是更加注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保障。六是加强监管约束力度, 例如提高金融交易信息披露要求、限制过度杠杆、反避税等。从国内环境来看, 一是金融市场深度和广度的改善。中国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同中国经济发展水平是不相适应的, 金融市场存在很多断点, 这也造成了大量金融资源的外流和货币配置的错位。危机的冲击使这种供需的不协调表现得更为明显, 也为金融广度和深度的改善提供了动力。比如更多规避汇率、利率、价格风险的衍生工具的出现、人民币债券市场的活跃、对财富管理需求的增加等。中国银行业将会从目前的以传统的存贷业务向全面、多层次发展, 提高赢利能力和风险的管理能力。二是银行将面对更成熟的客户和更大的市场。优化产业、重视科技的问题自不必说, 关于企业资本运营的问题在中国也不少, 比如长短期限不匹配、投机股市等现象, 危机中很多有名的企业因此垮掉, 它们也将作为反面教材来提高企业的资本运营能力。同时, 对内需的忽视也是一直以来的政策失误之一。在当前的刺激计划和后续的政策调整下, 广阔的内需市场必将逐渐启动, 为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业务机会。三是政府也从次贷危机看到了很多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这必将促进中国的金融监管更稳健、更科学。其他的比如人才吸引等方面也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总之, 面对金融危机, 我国银行业既要坚定信心, 加强对危机的应对, 最大限度地降低危机对我们的影响, 同时又要学会用辩证统一的思想方法去分析问题、研究方法、制定对策, “危”中求“机”, 坚持做到“既审慎又积极”, 审慎应对挑战, 积极把握机遇, 国内银行业就一定能够顺利度过经济严冬, 保持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志峰.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及对策——从与97金融风暴对比的视角[J].国际金融研究, 2009 (2) .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10
1 金融危机是银行并购的机遇
银行并购对象增加, 金融危机在历史的长河中使金融机构进行重新整合。据统计显示, 受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 美国已有40多家银行无法经受重创而先后倒闭。随着金融危机的加剧, 市场预测将会有更多的银行遭受打击, 并为潜在并购交易奠定基础。根据ThomsonFinancial的统计, 2008年一年全球银行业的并购交易数量和金额直线攀升, 只四季度银行并购交易数量已经达到500起, 并购交易总额创历史纪录, 这表明在金融危机不断深化的条件下, 银行业并购交易在不断增加。相对于资金实力比较充足, 资产质量相对稳定, 寻求拓展境外机构网络, 融入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国商业银行来说, 金融危机孕育了百年一遇的机遇。
机会一:银行并购减少竞争对手
在金融危机冲击下, 大量曾经在全球银行并购市场上的大型欧美银行后院起火, 基于自身财务困境的压力四处寻求资金, 许多金融机构开始收缩业务, 将精力集中于主要业务, 对于其他交易已经无法分心。一些国际金融机构竟然开始变卖资产。例如, 苏格兰皇家银行在公布其2008年创纪录的241亿英镑巨额亏损的同时, 也宣布将转移20%左右的资产 (约2400亿英镑) 到一个非核心部门, 并在今后3~5年内处置或核销这部分资产。同时该行还将进一步重组业务结构, 使银行业务主要集中在英国本土并使全球业务运营更集中化经营范围则有所缩减。花旗集团也因陷入财务危机而开始瘦身, 旗下的经纪业务部门与摩根史丹利公司进行了合并, 并计划进一步出售部分资产。这些国际性金融机构的退出一方面降低了并购竞争的激烈程度, 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中资银行在并购交易中的议价能力。
机会二:东道主市场壁垒门槛降低
金融关系国计民生, 所以许多国家都对国外资本并购本国金融机构进行了限制, 但国际金融危机环境中, 政府为了稳定经济、降低银行风险, 经常适当降低门槛, 吸收外资投资。1993年墨西哥金融危机爆发, 政府取消外资银行的管制措施, 国外银行大量涌入, 导致银行业发展迅速。目前外资银行资产占银行业总资产的90%以上。2001年阿根廷金融危机之后也对外资全面开放了银行业市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 很多受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都调整了此前较为严格的外资银行进入限制。有关人士认为,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很可能导致金融业新一轮准入限制的放松。
机会三:银行并购成本下降
一般而言, 银行并购需要付出一定的并购成本才可以获得对象管理层和原有股东的支持, 投资者的信心严重不足, 市场对银行存在资产损失的顾虑使得银行股票的账面价值降低, 对象的管理层和股东对于交易价格的评估也显著下降。表示金融危机环境中银行的并购成本将下降。例如, 2007年马来西亚Maybank收购印度尼西亚国际银行 (BII) 时支付的溢价水平高达65%, 市净率为4.3倍;招商银行收购香港永隆银行所支付的溢价水平为市价的76%, 市净率为2.91倍。2008年以来, 随着次贷危机的持续蔓延, 全球主要市场股票价格大幅下跌, 很多证券交易所主要股票指数跌幅超过50%, 全球银行业估值水平也随之大幅下降。资本市场悲观情绪浓厚, 投资者信心严重动摇, 市场对于银行潜在资产损失的担忧导致大量银行股票在账面价值以下交易, 并购对象的管理层和股东对于交易价格的期望也显著降低这说明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并购的交易成本将显著降低机会四:引进国际人才的成本下降
金融危机导致金融机构大批倒闭或陷入低谷的时候, 也对金融行业的再就业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困境中的金融企业多选择裁员以降低成本。中国的金融机构能够用较低的成本吸引海外高端人才, 特别是华裔人才。据初步估计, 本次金融危机中美国金融业失业人数将超过20万人。高端金融人才的缺乏成为制约中资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瓶颈”。而这场金融危机则为中资商业银行创造了吸引高端金融人才的绝佳机遇。中国金融机构可以用相对较低的成本吸引海外高端金融人才, 尤其是华裔背景人才。
2 金融危机影响下银行面对的挑战
在剧烈动荡的金融环境下潜在并购对象的选择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以及把握合适的并购时机, 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挑战。
挑战一:并购交易的尽职调查
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是尽职调查。在金融危机环境中, “有毒资本”的识别和定价是尽职调查的核心。许多金融机构持有大笔的次债产品, 在当前的市况下这些金融工具可能大幅度贬值, 或者已经没有市场价格, 但在并购对象的资产负债表上有较大的余额, 我们必须关注其会计方法, 确定其是否足额提取了减值准备。在行业选择上, 应该侧重于比较熟悉的商业银行领域, 避免跨国经营风险和跨行业经营风险叠加;在规模选择上, 建议从中小规模的并购交易开始, 逐步积累跨国经营管理经验, 不宜仓促开展大规模并购, 以免在交易失败时造成重大损失。在当前环境下, 中资商业银行可积极关注一些大型跨国金融机构的资产剥离计划, 选择适合自身发展战略的并购对象。
挑战二:并购的决策和审批程序
国际资本市场的并购交易经常会以公开招标的形式进行, 这对于中资银行的决策程序和决策效率是一个挑战。通常境内商业银行并购境外金融机构, 需要董事会、管理层、银监会、股东大会、外管局等有关部门审批, 程序复杂, 投资境外金融机构需要向当地金融监管当局报批, 不确定因素多。在开展并购交易尽职调查的时候, 对并购交易涉及的境内外审批程序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 及时与有关机构进行沟通并做好安排。就法律法规的模糊地带进行确认, 争取在并购决策和审批程序上的支持。值得注意的是, 境内外监管要求的差异是跨国并购无法回避的事实, 一些国家虽然放松了外资银行进入的门槛, 但往往在高管人员选用、董事会成员构成, 以及外资拥有当地土地、贷款对象方面有一些特殊的要求, 必须充分了解当地的经营环境和监管要求, 做好适当的安排。
挑战三:并购后的全面整合管理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11
【关键词】大数据 信贷业务 数据挖掘 关联分析
人类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电子产品的爆发式增长,随之而来的是海量数据的产生,即我们所谓的大数据。大数据是指具有数量巨大、多类型、不同结构化程度、不均衡价值密度、不一致动态特征、不同应用处理特征等特点的信息集合。2006年全球产生的数字化信息量大约16.1万PB,约是历史上图书信息总量的3000倍。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美国政府将大数据视为强化美国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把大数据研究和生产计划提高到国家战略层面。2012年3月,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投资2亿美元启动“大数据研究和发展计划”,这是继1993年美国宣布“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后的又一次重大科技发展部署。美国政府认为大数据是“未来的新石油与矿产”,将“大数据研究”上升为国家意志,对未来的科技与经济发展必将带来深远影响。
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了机遇
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业务,是利润的主要来源。传统的信贷业务,是商业银行的信贷员在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生产销售等情况的基础上,以资产进行抵押或者第三方担保等发放贷款,在这个过程中,许多环节必须依赖信贷人员的职业经验判断,虽然有风险管理员的全程监督,最后由信贷审批委员会审批,但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还是大幅度下滑。中国银监会发布的《商业银行主要监管指标情况表》显示:截至2013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升至1%,创两年高点。
信贷资产出现坏账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信贷人员的专业能力问题;职业操守问题;客户不诚信问题;国家法律不够完善问题;国家经济大气候问题等等。在借贷的过程中银行和企业的博弈,银行处于不理的地位,银行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银行只是凭借企业提供的材料进行贷与不贷的决策,风险是显而易见的。
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了机遇。我国的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客户群和网点网络,每天产生海量的客户账户交易信息,另外,我国的商业银行都拥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因此,在大数据时代是处于比较优势地位的。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拥有的数据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开发信贷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利用聚类分析法对信贷客户进行细分,从而为不同的客户开发不同的信贷产品;利用关联分析法对客户进行交叉营销,从而最大限度提高客户的贡献率;利用分类法识别优质客户,为优质客户可以放宽贷款的条件,提高贷款的额度,从而提高优质贷款的比例;利用孤立点法,分析贷款客户的异常行为,对可能出现的贷款损失进行预警,对客户进行及时的跟进服务,
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和贷款使用情况,发现异常可以及早采取行动,最大限度地降低贷款风险。
在这方面,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为商业银行做出了榜样:它借助大数据技术自动分析判定是否给予企业贷款,全程不进行人工干预,截至目前阿里巴巴已经放贷300多亿元,坏账率约0.3%左右,大大低于商业银行。在相同的市场环境中,有如此的巨大反差,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这是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数据分析战胜基于经验分析的普通专家的例子。
虽然在大数据时代,商业银行处于有利的地位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仍然面临严峻的挑战。
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带来的挑战
(一)数据结构单一、不够完整
商业银行的数据主要是客户账户的交易信息,客户的个人身份信息等大多是结构性数据,而在大数据时代,大数据中的结构性数据只占15%左右,还有85%的数据是半结构性数据和非结构性数据。因此,商业银行要利用自己连系广的特点,利用代理服务等和电力公司,自来水公司、煤气公司、电讯公司等公用事业单位进行信息共享,广泛收集一切和客户有关的信息,利用代理淘宝等互联网商家付款的业务,和电商交换客户的消费信息等数据,和导航服务提供商合作,获取客户的交通信息,和医院交流客户的健康信息,从法院的资料库获取客户的合同信息、判决信息,还有大量的法庭调查信息等等,在大数据时代,你只有获取尽可能详细的客户资料,你才可以了解你的客户,然后更好地服务客户,在这场以大数据为背景的信息战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缺乏专业人才
大数据带来的是一次革命,它不仅颠覆了我们以往的许多传统观念,而且,对我们的知识结构也将是一次革命,以往的专家如果在大数据浪潮面前如果不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也将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而对商业银行来说,最棘手的问题是缺乏人才,因为大数据对人才的要求与以往完全不同,国外给出了一种全新的称呼叫数据挖掘科学家,他们要懂统计学,会编程,懂专业知识。
三、解决办法
一是要普及大数据知识,树立大数据观念,为数据挖掘奠定思想基础。通过讲座、培训、派人进修等方式,在全行上下形成一种大家都来学习大数据知识,利用大数据知识为银行增效益的氛围。
二是在银行的日常工作中要有大数据观念,在客户信息的录入方面要准确,完整,在有关客户属性的设计方面要体现数据挖掘的观念,考虑数据挖掘在概念分层等方面的便利性。
三是进行相应的组织机构调整,建立有数据分析师,电脑工程师,和各专业人员组成的团队,为数据挖掘奠定组织基础。大数据时代的数据挖掘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跨部门的工作小组共同攻关,才能建立比较科学合理的数据仓库,同时开发出适用的挖掘工具,把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变成现实的生产力,为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服务,为提高商业银行的效益服务。
四是全方位收集数据,建立一个统一的数据仓库,为进一步的数据挖掘奠定物质基础。商业银行要建立自己的数据仓库,一方面把以前的历史数据以科学、合理的方式导入数据仓库,另外利用银行联系广泛的优势,和关联企业进行数据共享,把关联企业的数据也要导入数据仓库,建立涵盖客户方方面面信息的数据仓库,然后在此基礎上进行数据挖掘,挑选优秀的企业作为信贷业务的目标客户,克服传统上银行等贷款客户上门的做法,主动出击,既满足优势企业的资金需求,又为银行创造效益。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 篇12
一、利率市场化现状
(一) 利率的决定方式市场化。
中央银行以及国家在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 只能对利率进行宏观调控, 不能再使用强制性的手段对利率进行控制, 这就使利率的决定方式市场化。
(二) 利率风险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后, 中央银行以及国家不能直接对利率的高低进行调控, 而是根据市场来决定利率的高低, 市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不可控, 利率随着市场的需求来进行调节, 就导致利率的风险市场化。
(三) 利率控制权归市场所有。
在利率市场化前提下, 商业银行可以根据供求关系变化对利率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 且不受中央银行和国家的控制, 从而使利率的控制权归市场所有。
二、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一)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机遇。
我国商业银行一直以来在利率的管制环境下生存, 经营模式相对来说比较简单, 经营管理的水平也相对来说并不高, 严重导致了商业银行对于金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后, 使商业银行在存款利率方面有了更高的权利, 有利于商业银行开展各项金融创新业务, 提高商业银行的管理水平和对风险的意识。
1、有利于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利率市场化后, 银行的传统业务有了一定程度的下降, 促使银行增加了更多的新型金融产品。一方面商业银行获得了较高的自主定价权, 从而提高了商业银行对金融产品的创新;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也随之提高。所以, 商业银行需通过进行有效的金融创新来规避风险, 才能更好地使资产增值保值。
2、促进完善金融市场的形成。
利率市场化最实质的目的就是将金融市场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 最终形成一个完善的金融市场。在完善的金融市场中, 融资工具品种多样化, 金融市场主体有充分的竞争意识, 并且使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更加完善。
3、扩大商业银行自主权。
利率市场化以后, 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自主权, 使商业银行独立自主的对经营进行控制。这样做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 充分考虑收益、成本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另一方面商业银行可以优化负债结构, 从而降低经营成本, 能够促使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发生改变。
4、推动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为适应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商业银行就会主动推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 使自身的经营战略转型。在经营理念上, 要将商业银行变为一个价值导向型的模式;从业务模式上, 应该努力分担经营风险;在资金运营上, 在以经济效益为基础上决定负债的规模和程度, 从而使商业银行进行经营战略的转型, 加强自主定价和利率风险管理的功能, 从而提高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
5、优化商业银行客户结构。
利率市场化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商业银行更加关注贷款市场的趋势, 根据客户和银行之间的业务往来进行盈利状况和经营状况分析, 从资金成本、管理费用以及违约成本等方面来确定不同的利率, 对于风险较大的客户投以较高利率作为补偿。
(二)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提出的挑战。
虽然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一定的机遇, 但在一定程度上也给商业银行提出了新的挑战, 因为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各个商业银行间产生竞争, 从而对商业银行产生更大的影响和冲击。
1、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利率定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阶段, 我国商业银行在贷款风险的定价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首先, 贷款风险定价意识相对比较薄弱, 商业银行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针对客户的需求来进行贷款风险定价, 存在着盲目的定价竞争;其次, 贷款的风险定价机制还不够完善, 大部分的商业银行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贷款定价机制, 并且贷款定价机制和评价体系并不健全, 导致商业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十分程式化;最后, 在目前商业银行中对国际先进的贷款定价理论和模式知识熟悉的专业性人才非常少, 使得贷款风险定价专业人才十分稀缺。
2、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的传统经营模式带来冲击。
商业银行一直以存贷款作为主要的业务, 其信贷方面的额度和利率都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 利差较高, 这是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 商业银行只需吸收存款以及发放贷款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这是一种比较单一和简单的传统模式。
随着利率市场化以后, 一方面商业银行除了银行存款以外资金的投资渠道变得越来越多, 商业银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条件下经常会调高存款的利率来吸收更多的存款;另一方面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 许多企业在银行信贷中的议价能力不断增强, 使得商业银行难以大幅度提高利率。所以, 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中, 虽然获得了更多的自主定价权, 但是其传统模式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冲击, 利差在逐渐降低。
3、利率市场化对中小型商业银行带来更大的影响。
对于大型商业银行以及外资银行来说, 因为其强大的资金实力, 科学的管理手段和高素质的人才导致利率市场化的影响相对来说比较小, 但是对于一些资金较少, 业务模式单一的中小型商业银行来说, 随着业务模式的不断复杂化, 利差的不断缩小, 以及对于风险的管理水平不高等方面, 就使得中小型商业银行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4、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贷款风险评定提出更高的要求。
在传统利率管制模式下, 利率相对稳定, 银行资产负债的波动较小, 而利率市场化之后, 银行的存贷款利率由市场的供求关系所影响和决定, 预见性较差且变动较大, 从而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在利率市场化的初期, 利率整体水平的上升使得企业的贷款成本不断加大, 许多企业会采取其他的融资渠道;另一方面一些信用程度较差的企业为了规避经营失败的风险, 大多会选择商业银行进行贷款, 从而给银行带来信用风险。
三、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一) 逐步提升贷款定价能力, 降低贷款信用风险。
在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中, 商业银行必须逐步提升自身的贷款定价能力, 降低贷款的信用风险。如果贷款定价过高, 就会在贷款市场中处于劣势, 失去市场竞争, 反之就会使商业银行的利润不足甚至出现亏损的现象。所以, 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定价机制, 才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 降低因为价格和风险的不匹配导致的损失。另外, 由于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结构尚不十分合理, 在贷款的过程中一味地关注信用风险而忽视了利率的风险。所以, 在利率市场化之后, 商业银行不仅要积极主动地关注利率风险, 更要实施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 从根本上规避风险。逐步提升商业银行的贷款定价能力, 降低贷款信用风险, 从而提高对利率风险的掌控能力。
(二) 积极发展商业银行中间业务。
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市场化的最佳选择就是积极开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但是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相对来说还比较落后。要想增加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就需要增加产品的种类, 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范围, 深化相关的金融产品的创新和改革, 不断提高商业银行的收益, 同时商业银行还需要不断的开发新市场和新客户, 分析市场的发展趋势, 设计出符合我国消费的有特点的中间业务。
(三) 稳步推进商业银行金融创新。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市场化进程在不断加快, 商业银行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并向新的发展模式进行转型。对商业银行的金融产品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发展, 是商业银行金融创新的根本, 不仅需要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还要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地推出适合客户发展的新产品, 从而一步一步地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四、总结
总之, 利率市场化是一把双刃剑, 不仅给我国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 增加了银行之间的市场竞争。所以, 商业银行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就需要逐步提高贷款定价能力, 降低信用风险, 积极地发展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 并稳步推进商业银行的金融创新, 才能使商业银行不断向前发展。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变化及金融危机的影响, 利率市场化已成为改革的趋势, 这在为我国商业银行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从现阶段利率市场化现状出发, 分析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 从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手机银行的机遇与挑战】推荐阅读:
民营银行的机遇与挑战08-18
《挑战“手机依赖症”》有感06-19
投资银行的中国挑战10-20
数字银行的前景和挑战09-04
邮储银行手机银行宣传08-25
中国银行手机银行营销09-11
农村手机银行07-30
民生银行手机银行业务09-12
农村手机银行发展05-28
手机银行技术发展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