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2024-10-11

课程体系研究论文(通用11篇)

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篇1

一、体育课程的基本要求

在学校的体育课程中,和普通的文化课程相比就是其兴趣化的内容较多,学生活动的范围也较大。在课程中,学生的交流互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和文化课相比都较多。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但是,怎样能把这些动态因素进行结合,让它们产生最好的效果,这就需要对体育课程体系进行不断完善,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设就要满足不同学生对于体育的需要,制定不同的体育课程来激发学生的潜力与学习欲望。体育课程体系的广泛含义就是需要以学生为主体,进行互动教学。学生在教师的教导下,通过彼此的帮助与学习,来完成体育教学的目标。

二、当前学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不完整

随着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也越来越一体化。但是在快速普及的背后,暴露出目前学校教育体系的不完整,主要体现在教育网络覆盖的程度有限、素质体育教育的效率较低、教育系统不够完善以及教师的教学不够规范。同时,在学校的体育综合管理建设中,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规范进行指导。在当前专业型知识为指导的发展理念下,综合教育管理体系的不完整也是致使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不能完善的重要原因。

(二)学校体育教学效率低下

在体育教学的效率方面,目前很多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够端正,对课堂效率无法进行正确的判断,导致在体育课堂中经常出现错误,对学生产生很多不必要的损伤。由于各大私立学校对于专业型体育教师的需要,让很多还没有专业知识的人员进入体育教育工作中,他们在工作中没有用专业的角度进行分析与实施,进而影响了体育课堂中的服务效率,间接性地影响了体育教学体系的建设以及教学效率的提升。

(三)课堂教学模式的不系统

在课堂教学不够系统的背景下,不正确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效率都会对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产生很大的影响,进而对体育课程的整体教学效果产生不良效果。目前很多学校在教学模式中没有使用科学合理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无法得到专业的体育知识,对于体育课程的开展和课程体系的建设出现了负面作用。

三、完善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对策

(一)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

想要建立科学的体育教学体系,就要明确目前体育教学的目标。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就要了解此项活动课程出现的后果或者情况。应该在课程开始之前,设计正确的课程目标、技术目标、情感目标等教学目标,并且要了解开展的体育活动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体育教学的过程和结果对于普通的文化课来说有着较大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教学环节的连续性、课堂活动的主体参与性和教学效果的实时反馈性。因此,要按照学习任务来制定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规划以及学习目标。

(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率

首先,要把教学目标和教学的规划内容进行统一,这样能更简单地对课程的进度进行控制与调节,并且教师要把握好当前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制定出符合实际需求的教学方法,进行实践性教学,进而提升对于教学目标的认识,做出最合适的教学规划。

其次,在制定好的教学计划的安排下,教师使用目标选择对于教学的方案进行完善,并且让它在进度不改变的状况下继续进行深入的实践。在设计教学的方案时,需要按照教学的进度进行安排,并且按照实际的状况进行合理的调节。

最后,由于体育发展的形式是不断变化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掌握好教学的效果,了解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多种方面来进行完善,实现对于教学过程中整体的掌握,有利于课程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三)开展体育体验式教学课程

只有开展体验式教学课程,建设综合教育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减少由于教育水平问题而导致的学生体育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产生。首先,学校应该提高对于学生体育基础的培训,让他们能够全面地、多方位地进行体育活动。在保证学生体育素质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运动潜力。其次,在进行体育课程的学习时,也要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际体育能力,确保学生真实的运动能力。最后,在普通文化课程的同时,开展体验性活动教学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方式,让学生在提高文化课程学习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身体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身体素质会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完善学校的体育课程体系十分迫切。本文针对我国目前体育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希望能够推动我国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进一步建设,让体育教学能够开展得更好。

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之后,学校的体育教学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青睐。但是目前,我国的各个高等院校在“健康首位”以素质教育为原则的课程开展过程中,遇到了许多的模式及体制限制的问题。立足于我国现阶段学校体育课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希望能够促进我国的高校体育课程更好地开展。

关键词:学校,体育课程,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何劲鹏.学校体育课程体系生命化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韩印华.新中国学校体育目标体系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

[3]汪治江.对南京市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篇2

数学建模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文章提出了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界定了数学建模教育活动概念的内涵,设计了数学建模课程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并阐述西北大学在数学建模课程体系建设和开展数学建模教育活动方面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内容及效果.

作 者:贺瑞缠 辛小龙 He Ruichan Xin Xiaolong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数学系,陕西,西安,710127 刊 名:高等理科教育 英文刊名:HIGHER EDUCATION OF SCIENCES 年,卷(期): “”(5) 分类号:G642.4 关键词:数学建模   课程体系   教育活动   实践效果  

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篇3

关键词:台湾;课程体系;教材体系;衔接

中图分类号: G42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4-131-2

0 引言

台湾地区自1998年课程改革之后,一直十分重视大、中、小学各阶段的德育课程和教材衔接问题,在有关道德教育的法律规章和指导文件中,也多次出现要求做好德育衔接的表述。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效衔接,在纵向上要求大学、中学和小学三个不同学段构成层次分明、螺旋递进的有机系统;在横向上则要使德育目标、内容、途径方法、评价等方面构成相互贯通、协调发展的要素系统。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当前我国台湾地区的道德教育已构建了一个整体的德育体系和网络,大、中、小学德育之间实现了横向贯通、纵向衔接,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形成合力,有效地推动了德育目标的达成。

1 德育课程在目标衔接上具有一贯性和层次性

根据《“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课程纲要总纲》的总体规划,台湾基础教育阶段的德育内容相对集中于《社会》课程,而在2009年颁布的《“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社会领域课程纲要》中明确规定了基础教育阶段《社会》课程的十大教育目标:

①了解本土与他区的环境与人文特征、差异性及面对的问题。

②了解人与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之多元交互关系,以及环境保育和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③充实社会科学之基本知识。

④培养对本土与‘国家的认同、关怀及世界观。

⑤培养民主素质、法制观念以及负责的态度。

⑥培养了解自我与自我实现之能力。

⑦发展批判思考、价值判断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⑧培养社会参与、做理性决定以及实践的能力。

⑨培养表达、沟通以及合作的能力。

⑩培养探究之兴趣以及研究、创造和处理资讯之能力。[1]

台湾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非常注重与上一阶段的目标实现衔接,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中规定,其教育目标要延续“国民”教育阶段的目的,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提升普通素质教育,增进身心健康,养成术德兼修之现代公民”[2]的内容。同时,为实现高中阶段的教育目的,进而提出“须从生活素养、生涯发展及生命价值三层面辅导学生达成下列目标:

①提升人文、社会与科技的智能;

②加强逻辑思考、判断、审美及创造的能力;

③增进团队合作与民主法治的精神及责任心;

④强化自我学习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态度;

⑤增强自我了解及生涯发展的能力。”[3]

面对教育改革的需要,2004年台湾颁布了《品德教育促进方案》,进一步确立了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目标:“增进学生对于当代品德核心价值及其行为准则的思辨、推理、选择,进而认同、欣赏、实践与反省之能力”;“引导并协助全校师生于对话沟通及共识凝聚的民主历程中,使校园成为蕴含正义、关怀与正向纪律气氛的道德社群”;“提升家长、社区对于品德教育重视程度,并促使其与学校教育产生相辅相成之功效。”[4]

总体上看,台湾大、中、小学德育目标的制定兼顾了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的需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指导性和实践意义,目标内容既层次分明、阶段划分清晰,又保证了衔接的紧密性。同时,注意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采用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螺旋上升的模式制定目标,基础教育阶段德育目标定位在贴近学生的年龄和生活实际,并逐渐侧重于“国民”基础品德的构建,高中阶段的德育目标则更多关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的初步确立,而大学阶段的则注意侧重于建构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

2 德育课程体系衔接兼具稳定性和灵活性

台湾地区的道德教育在基础教育阶段主要由社会科的课程集中体现,以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的理念为依托,以人文素质教育为外在表现形式,实现“协助个人发展潜能、实现自我、适应环境并进而改善环境”的目标。在高中阶段,担负主要德育任务的课程是《公民与社会》,同时设置了选修和必修课程并采用学分制,增强了各校在课程设置上的自主性,还注重结合学校和地方的文化特色来进行道德教育,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个性发展空间。在课程时数上,相比于基础教育阶段固定每周两节《社会》课程,高中阶段采取的学分制则相对增加了道德教育的时间,既考虑这一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也顾及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德育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有所增加,德育的途径与方法也更具弹性。

在大学阶段,德育课程设置更具多样性,各高校以通识中心为管理机构,依据本校的发展理念和特色,充分发掘校内外的德育资源,将正式课程与非正式课程相结合,并注重通过校园软硬件设施的建设、校园多元文化氛围的营造,以及师生关系等方面的潜在影响,实现品德教育的效用。

此外,作为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地区在基础教育和高中阶段都设置了《综合活动》的课程,一以贯之地强调实践活动在学生道德养成过程中的重要性。在侧重点上,两个阶段相互联系,但也各有不同。基础教育阶段的综合活动着重引导学生将道德认知外化为道德实践,在实际活动中加深对德育知识的理解;而高中阶段则重在通过班级、社团、学生会等组织活动,具体实践道德教育的内容,以探究道德本质,掌握道德判断方法,增强反思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

大学阶段的道德教育虽然在课程设置上并未开设“综合课程”,但对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活动更为重视,各高校通过设计、引导和规划一系列实践活动,促使大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反思、合作、信任、尊重,锻炼并增强大学生的协调沟通、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规划领导等能力。例如,台湾大学推行“服务学习”活动,要求大学生必须做到一定时数的志愿者工作才能毕业,鼓励学生在服务性工作中将道德认知转化为社会行动力,进而养成“负责、自律、勤劳、服务、合作互助”的美德。

3 德育教材体系衔接具有统一性和渐进性

自道德教育模式由分科教育向综合设科模式转化以来,台湾地区的德育教材在内容上逐渐体现出统一性、整体性、综合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各学段在德育内容上的联系更加紧密,更加注重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道德教育的客观规律,由浅入深地全方位地开展道德教育活动。

改革之后的台湾德育教材摒弃了原先按照学科体系的逻辑展开的内容安排,取而代之的是以九大主题为中心,将多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进行交叉整合,并贯之以现实问题的编排方式。在横向上打破了各学科之间的隔阂,将不同领域的学科知识进行了有效衔接,有利于德育内容与学生经验之间的扣合。

在纵向上,德育内容的编排始终以渐进性的九个主题为核心贯穿于各层次的道德教育,不同层次的内容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有所侧重的培养学生的认知、思辨和行为能力。以“权力、规则与人权主题”为例,台湾“国小”阶段主要通过举例讲授和模拟自治活动使学生懂得与自己有关的权利和义务、明白选举和任期制的功能、认识“政府”主要组织的功能、“民主政府”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国家”的组成和目的等等,初步形成公民意识和了解公民责任。

高中阶段的德育教材在延续上一阶段的目标之外,进一步深化学生对于公民社会的认知,扩充教学范围,着重强化学生的公民教育。《公民与社会》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又划分为六至八个主题,涉及心理、社会、文化、政治、道德、法律、经济、永续发展等多方面公民基础知识。

台湾地区的大学德育在内容上十分注意与高中阶段的紧密衔接,包括生命教育、法制教育、人格教育、性别教育、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等多样化的内容,并且倡导德育内容的生活化,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相联系,使道德教育更“接地气”。例如明道大学,在教材选用上包含了国学经典、国际视野、史政法哲、人文艺术、知识管理、自然科学与生命科学、体育和风雅等八个方面的内容,既体现了德育学科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也满足了大学生的社会生活实践需要,为培养民主社会的现代公民奠定了基础。

4 德育方法衔接具有多样性和立体性

中小学课改之后,台湾教育工作者对如何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了一系列探索,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下认知与实践常常出现脱节的现象,未能培养学生达到“知行合一”的程度,公民教育的实效性很差,导致德育目标难以实现。课改之后,中小学德育摒弃了以往教条式灌输的德育教学模式,转而以认知启发、问题讨论、省思实践为基本教学方法,并引入了诸如价值澄清法、角色扮演法、道德两难法等新的方法。在不同教育阶段,注重采用与学生身心发展过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并由低到高螺旋上升的发展,教学形式也随着学习阶段的提高和学生认知水平的提升,呈现出越来越丰富多样、要求越来越高的递进趋势。

台湾各级学校还十分注重采用隐性教育的方式进行德育活动。无论中小学还是大学德育,各级学校都充分利用日常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文化现象,包括社会文化、传统观念、组织管理、礼仪规范等,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渗透式的道德教育。基于同样的隐性教育理念,台湾各高校将有关德育的学科知识与各类学生活动、校园文化结合起来,提出并践行休闲教育、活动教育、实践教育等多种道德教育形式,倡导“无灌输的道德教育”。

参 考 文 献

[1] 台湾“教育部”.“国民”中小学九年一贯社会领域课程纲要[R].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2] 台湾“教育部”.普通高级中学课程暂行纲要总纲[R].http://teach.eje.edu.tw/9CC2/9cc_97.php.

[3] 台湾“教育部”.品德教育促进方案[R].2009.http://ce.naer.edu.tw/policy.php.

高校创业学课程体系研究 篇4

在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发展较晚,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缓解社会矛盾的需要,同时也是应用型高校的应用型课程的有益尝试。创业教育分为狭义创业教育和广义创业教育,狭义创业教育是传授关于创业的知识与能力;广义创业教育是一种创新思维的培养。本文所研究的创业教育主要指的是广义的创业教育,即培养人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的教育。创业教育课程也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创业教育课程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创业课程体系;广义的创业课程体是指高校有计划,分步骤,制定创业体系,由创业思维的目标,创业学习方法和创业文化氛围组成的,来指导青少年创业规划的媒体。显然,与狭义的创业课程相比,广义的创业课程既包括课堂内的,也包括课堂外的;既有教学计划内的,也有教学计划外的,他突破了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概念不以教师和课本为中心,使学校教育活动克服了以学科、智力为转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缚,在更广阔的范围内选择教学内容。

1 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现状分析

我国的创业教育还处于刚刚起步阶段,由于体制不同,不可能一味仿效国外的创业教育经验,而在国内,还没有可以广为借鉴的成功案例,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对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目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1 缺乏创业教育观念

近几年创业教育越来越受重视,但是,对于创业教育的必要性,根本目的认识不足,很多学校现在开设的创业讲坛,创业大赛,往往处于功利性目的较强,很多大学生对创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课程;管理类专业开设的《创业学》课程,很多只是选修课,而且教学内容大多停留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目标上;高校就业指导中心开设的《就业指导课程》,偏向于就业选择和创业项目的评价上;这种将创业教育停留在创造财富提升个人价值的层面上,没有上升以社会责任和价值观的高度上。因此,高校不应忽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基础,要在学习创业技能的基础上,对高校学生、高校管理部门、家长都需要在观念与理念上进行研究与梳理。

1.2 缺乏完善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很多高校在新生入学时开设了《就业指导课》,工商管理类的专业开设了《创业学》课程,在教材中,涉及到管理学、心理学、经济学的内容,主要内容包括了创业团队选择、商业计划书的编写、企业融资、创业运营与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知识,在课程中穿插些创业技能或者创业案例,作为创业教育课程的核心“创业精神”的体系来说,大多停留在专题讲座或职业规划与指导的层面,未能将其作为一门体系化的课程来讲授。缺乏系统性、可操作性,脱离本学科专业,与专业教育、基础知识关联性不大,导致了创业教育千篇一律,没有针对性,使学生失去在高校期间专业知识积累的优势,因此改革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育体制已经势在必行。

1.3 缺乏具有创新思维的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建设是课程建设的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是保障高质量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由于创业学在我国没有独立的学科,没有开设创业类相关专业,因此就没有接受过系统训练的,具有理论和实践素养的专职创业学教师来担任课程的主讲教师。在高校开设的创业类课程主要由经济类和管理类的老师开设课程,或者依托学生处就业指导中心、团委开设些讲座、创业比赛和创业大赛,理论知识的培训多于实战技巧的介绍,大多数授课的老师缺乏系统的创业教育意识、创业经历和创业实战经验,因而导致了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效果甚微。

1.4 缺乏创业的保障体系

学生、学校、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尚未形成,大学生缺乏相应的政策保障和创业资金支持。为支持大学生创业,国家和各级政府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涉及融资、开业、税收、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诸多方面,但是大多数大学生对创业政策不太了解,政策透明化程度应该予以提高等,政策扶持的宣传力度不够,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首先应该提供些优惠政策和融资服务政策,其次是提供场地等硬件扶持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等。据调查,一些创业的大学生认为政府设立的大学生创业基金在执行层面还存在着不足,如一般大学生创业基金申请期限为1-3个月,但加上公司执照等手续的办理,必须经过10个月,时间过长。另外,现有的大学生创业基金主要资助科技型的创业者,从事第三产业的创业者要获得大学生创业基金的资助则显得十分困难。

2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

2.1 CPE三段式课程培养模式

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特点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在吸收传统课程培养模式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要,探索与试行CPE三段式课程培养模式(图1),其基本内容为:(1)前三学期为基础核心课程培养阶段,按综合教育和学科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基础核心课程模块,即Core Coures;(2)第四-六学期为专业课程培养阶段,按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与拓展课程设置专业课程模块,即Profession Coures;(3)第七、八学期为创业就业课程培养阶段,根据学生创业就业发展需要,设置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即Employment Coures,它又可分为职业群集课程模块、拓展提高课程模块和创新创业课程模块。

2.2 就业导向课程模块基本内容

就业导向课程,是根据学生创业与就业发展需求,按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去向,设置职业群集、拓展提高以及创新创业三类课程模块(表1)。就业导向课程模块的选课与教学一般安排在第七个学期进行。学生应根据其创业就业和个性发展需要,从就业导向模块中选择一个或两个模块进行学习。

2.3 注重创业教学实践

上述CPE创业课程体的重点在于就业导向型课程的设置,而创新创业课程又是就业导向课程模块的核心,因此在进行创业知识教育的同时,必须增强创业实践教育,实践教学要达到系统化与系列化,在创业实践教学中将课程的实践教学分为四类,课内实训(包括专项实训课程和骨干课的实训部分);课外校内实训(学生第二课堂);专业见习和毕业顶岗实习(如表2所示)。高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和课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中了解和掌握创业的规律和特点,以及创业主体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生得到了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3 创业教育课程保障体系

3.1 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念

由于收到传统的教育观念的影响,我国大学生的认知教育比较狭窄,对待创业的态度仍然是被动、消极的。因此应该转变教育观念,第一,要由知识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变国务院于1999年6月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确定素质教育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长远方针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共同理想。因此教育要由以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转变为以人为本,注重健全人格,综合素质的教学要求;第二,由传统的就业教育向择业教育转变,我国自1998年高校扩招以来产生了大规模的就业问题,高校学生就业压力增加,高校一度把就业教育课程作为必修课,而教育的本质是育人,就业教育正在向突出创新意识,自主性强的择业教育过度。

3.2 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创业教育重点在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意识,第一课程重点在于按照创业学课程教学计划的要求,教授些创业理论知识,要在传统的创业课程上向个性化发展,比如开展些创新思维、创业管理、投资入门等课程学习,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导向,课堂要提高参与性的教学;第二课程重点在于邀请些业界人士开展创新创业的指导性讲座,借助于国家级、省级、校级各项创业大赛为平台,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和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形成以第一课堂为依托,第二课堂为补充的实践体系。

3.3 注重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是培养高校内部的专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把好招聘关,选聘些具有创业教育教师要求具备的素质是相当高的,他们除了具备创业教育的专业知识、较强的课堂讲授能力、创业科学能力之外,还需要拥有创业实践指导能力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在师资队伍组建上,一方面,应该严格规范教师的招聘机制,以保证创业教育教师一开始就建立在较高的起点之上,为以后的工作开展提供良性的基础条件,同时对在职担任创业课程的教师要“走出去”,到企业中挂职锻炼,同时接受一些专业化的培训;另一方面,要“请进来”,聘请具有成功创业经验的企业家来担任职业讲坛的兼职教师和客座教授,传授创业经验,使学生能近距离接触创业。

3.4 组建职能化的保障体系

创业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应用于实践,鼓励学生自主创业,因此必须在学校建立相关的职能机构,推进创业教育。在高校应该依托学生管理组织成立创业教育中心,创业教育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创业基金,为学生提供创业咨询、创业指导、创业信息提供等,创业管理部门与教务处、科研处还可以开设专项的创新类课题的申报,把创业与科研、教研相结合,组织各种创新比赛,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质,实现学生的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

总之,有效构建大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有赖于树立大学生正确端正的创业观念,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素质,更要培养高校内部的专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创业素养,使创业课程的教学最终应用于实践,使之形成良性职能化的保障体系。

摘要:文章从分析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的概念体系入手,提出了现今创业学课程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创业观念、注重创业课程的师资队伍建设、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组建职能化的保障体系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创业,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陈章旺.大学生模拟创业平台体系的构建研究——以福州大学为例[J].价值工程,2011,(35).

[2]梁波,郑炳章.对创建新型河北省大学生创业联盟的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12).

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篇5

关键词:大学体育 考核内容 评估办法 成绩评定

1 概述

足球运动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体系中受众最广,最受学生欢迎的项目,是贯彻“以人为本”、“终身体育”教学思想的重要教育媒介之一。本课程遵照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结合大学体育课(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实际情况,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科学锻炼的方法和全新的理念。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运动的认知水平和体质健康水平。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足球的教学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全面贯彻实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足球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观察、判断、反应等能力和思想道德品质,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手段和方法,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并具备一定的体育人际交往能力。形成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体育爱好与特长,全面开展素质教育,掌握科学锻炼身体、正确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的方法。

2 大学体育《足球》课程教学内容研究

大学体育《足球》课程教学内容分为理论教学部分与实践教学部分。

2.1 理论教学部分 通过理论部分的学习,使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足球运动场地、规则、裁判法及足球运动的基本技、战术有一定的了解。培养和提高学生团队集体意识。

2.2 实践教学部分 通过实践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足球项目基本的技、战术的基本知识,锻炼学生的身体机能和意志品质,养成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了解锻炼身体的正确方法,不断增强体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通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贯彻与落实,在课程中通过进行身体综合素质的练习和评定,使学生通过测试,更好的了解、完善自身的身体机能、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

3 大学体育《足球》课程评价体系研究

3.1 考核内容与标准研究

3.1.1 颠球。①进行方法:受测人连续三次颠球,三次颠球数量之和进行达标评定。颠球动作要求以脚被正面为主,两脚交替进行,颠球过程中可用身体其他部位进行调整,每触球一次,做一次计数。②评分方法。90分-100分:30至35次。80分-89分:25至30次。70分-79分:20至25次。60分-69分:15至20次。不及格:15次以下。

3.1.2 短距离传接球综合技术评定:。①进行方法:两人同时受测,相距10至15米,以合理技术完成传接球,每人传球15次,视其完成技术动作的合理性和熟练性进行技术评定。②评分标准:90分-100分:传接球技术动作合理、准确、熟练,传球时脚法运用规范、自如,传球线路及落点准确,动作无明显失误。80分-89分:传接球技术动作合理、准确、熟练,动作较自如,传球线路及落点准确,动作无明显失误。70分-79分:传接球技术动作较合理,传球线路及落点较准确,动作有轻微失误。60分-69分:传接球技术动作一般,动作不甚连贯,传球线路与落点有一定偏差,动作有2次以下失误。不及格:传接球技术动作不合理,动作生硬,不协调,传球不准确且有较多失误。

3.1.3 30米中距离传球。①进行方法:设置一直径5米,有明显标志的圆形标志物,受测人于30米外将球传出,使传击球的第一落点落入该圆圈内,传球次数为每人6次。②评分标准:100分:入圈6次。90分:入圈5次。80分:入圈4次。70分:入圈3次。60分:入圈2次。不及格:入圈1次。

3.1.4 定位球射门。①进行方法:受测人位于正对球门20米处,将球射入球门且球的第一落点跃过球门线,射门次数为每人6次。②评分标准。技术评定:50分:技术动作准确、连贯、协调,射门时摆腿、发力充分,球速快,线路直,且命中率高于5次(含5次)。45分:技术动作准确、连贯、协调,射门时摆腿、发力充分,球速快,线路直,且命中率一般(2~4次)。40分:技术动作准确、连贯,射门时摆腿、发力较充分,球速较快。35分:技术动作较正确、连贯,射门力量一般。30分:技术动作一般、动作不甚连贯,射门力量一般。不及格:技术动作不正确、动作生硬、不连贯,球速过慢且命中率低。达标成绩:50分:射中6次。45分:射中5次。40分:射中4次。35分:射中3次。30分:射中2次。不及格:射中次数低于2次。

3.2 大学体育《足球》课成绩综合评定 制定大学体育《足球》课考核成绩结构时,考虑到目前高等院校体育设施有限,学生相对较多,在实施教学时,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地阻止,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组织学生完成好教学工作,同时,也要求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予以主动支持和配合。课堂上应保持良好的组织纪律和团队精神,建立互帮互助,团结进取的学习氛围,使体育教学效果达到最佳。这既是对教学的促进,也是对学生集体观念和品质的培养。因此,学生教学班在教学过程中的整体状况和班级作风,也按10%的比例,被列入学生期末总成绩的评定中。其次,学生的出勤状况也作为一项评定内容被列入学生的期末成绩。最终,学生体育课的成绩由学生考核成绩、平时成绩、教学班集体纪律加分以及学生出勤成绩构成。

4 大学体育《足球》课程评价体系研究的几点思考

①研究考核方法,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对考核方法的研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学与考核,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两部分,考核是对教师和学生教学完成情况的检查,也是对学生在整个教学中综合表现的评定,考核内容和方式中的不足,也反映出教学内容和方式中的不足,因此,完善考核方式和内容,最终目的还在于完善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质量。②促进教学的规范与统一教学考核,是教学各环节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部分。一方面,它是教学活动总结和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另一方面,它又影响着教学内容和方法的确定与改进。考核内容和标准的建立,是以教学内容为统一前提的,它必须要求我们统一教学目的,逐渐规范教学内容,使教学的各环节相互衔接,趋于合理。③便于教学效果的评估我们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完善和提高教学内容和效果。而统一的考核标准,是我们提高以上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和指标。首先,在统一标准下的考核,才能更加统一地对学生进行横向比较,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比较不同学生、不同班级在教学过程中的差异,从而得到相关的各项教学数据统计,总结教学经验,总结教学不足与薄弱环节,便于教师横向比较、相互交流教学经验,总结教学经验,总结教学不足与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院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教体艺[2002]13号.2002,8.

[2]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教体艺[2002]12号.2002,7.

[3]曹艳霞,诺日布.综合性大学体育学科发展现状研究[J].价值工程,2011(29).

作者简介:

构建资产评估课程体系研究 篇6

资产评估本质上讲是为特定评估目的, 依照相应的程序法规, 由专业评估人员使用专门方法, 对特定资产的价值进行分析估算的行为。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中国经济改革的深化, 我国近些年的重大产权交易不断出现。但我国大多数从业人员未接受系统专业的资产评估专业高等教育, 这导致了我国资产评估队伍学历低、理论水平较贫乏、专业性较差的现象, 一定程度影响我国资产评估结论的质量, 阻碍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进步发展。因此, 加快我国资产评估专业学科建设、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中国教育的首要课题。

2 人才培养特色与目标

资产评估的专业人才培养应遵循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 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形成具有专业特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型课程体系。构建资产评估课程体系的前提是明确其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资产评估专业的核心培养目标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较强、具有优异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2.1 扎实的基础课程

资产评估属于一门集综合性、基础性、交叉性于一体的学科, 因此其运用需要大量知识积累。资产评估专业高等教育的前提是构建坚实的基础知识教育平台, 最大限度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掌握基础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 从而满足资产评估专业的多学科性。

2.2 较强的实践能力

资产评估是一项具有较强实务性与技术性的服务, 其特定决定了资产评估专业人员应具有很强的实践能力。资产评估人员是否合格可通过实践能力的强弱来体现, 通过资产评估系统理论学习, 学生应掌握的时间能力主要包括:独立学习、操作、思考和自我检查的能力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熟练的口语与阅读能力;运用所学内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运用计算机进行数据收集、数据分析的能力等。

2.3 高尚的职业素养

资产评估具有公正性、准确性、专业性的行业特点, 因此评估人员不仅应具有扎实的素质与执业技能, 而且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与职业道德水平, 能够依照国家法律、法规、评估准则做到公正、独立、客观地执业, 以独立的第三方角度维护各方当事人利益与合法权益。资产评估专业高等教育应将专业教学与职业道德有机结合, 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 通过外在教育将职业道德内化为学生的自身需求。

2.4 优异的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的前提是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领悟, 对个体行为进行的概括, 同时还是对通识类、职业能力的综合提升。资产评估人员只有熟练掌握基础理论知识, 熟悉资产评估准则, 才可满足资产评估行业对人才的需要。若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 会导致毕业生无法进入评估行业。所以, 高等教育的重点是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学习专业知识、增加职业素养。

3 中国资产评估专业课程定位

建设我国高等教育资产评估专业的课程建设的首要前提是对专业进行定位, 以使资产评估专业有别于其他关联专业。依照资产评估专业的课程体系培养目标, 资产评估专业是以会计学为核心基础, 结合经管精髓、文理科交融的综合性学科;同时, 需要多门学科理论做基础, 高综合性、专业性、实践性的专业。

3.1 会计学作为核心基础

资产评估的最初设立目的是为会计人员提供计价的依据, 因此资产评估与会计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产评估虽已从会计行业脱离成为独立的分支, 但会计仍在评估结果与评估依据中起到重要的反映作用。所以, 从科学角度着眼于财务管理、资产评估和审计等专业均为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

3.2 文理工知识相互交融

随着经济的发展, 资产评估业务不断宽泛, 涉及到建筑工程、房地产、机械设备、珠宝文物、无形资产等多个领域。因此, 资产评估的学科建设应建立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与经管理论的基础上, 同时还需要社会科学教育、自然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三者间相互交融配合, 构建文 (为何做) 、理 (依据什么来做) 、工 (如何做) 互相渗透的课程体系。

3.3 实现课程经管融合

资产评估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专业, 其知识范围涉及经济、税收、管理、统计和金融等学科。从经济学角度看, 经济学的发展建设影响着资产评估的理论建设和发展, 为其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从管理学角度出发, 资产评估是反映公共资源和自然资源是否被有效配置的一面镜子;同时, 资产评估结果与管理学科交融。

4 资产评估课程体系构建

笔者认为, 资产评估专业的课程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

4.1 资产评估通识课程体系

通识教育指从基础知识出发, 逐渐向高层研究的提高过程, 而资产评估的专业问题也是建立在基础知识上, 以掌握基础作为出发点的。通识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的一般规律和一般技能,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文化素养的同时, 也提升了学生所必备的自然科学、哲学、工具方法科学与社会科学以及体能教育、道德教育、艺术素养。

4.2 基础课程体系构建

简历资产评估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时, 笔者认为应改变传统学科设置方法, 以实际问题为导向, 将跨学科课程纳入资产评估课程体系中。采用重组、整合的观点来构建课程体系, 可强化各学科知识的交融, 最终达到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熟练运用。资产评估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统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和市场营销学等。

4.3 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通识课程和基础课程注重学生的宽度教育, 专业核心课程则注重学生的深度教育。专业核心课程是资产评估专业教学计划中和核心部分, 也是资产评估专业进行专业实践学习的基础。资产评估核心课程主要包括:财务会计、资产评估原理、审计学、机电设备评估、建筑工程评估、无形资产评估、国际评估准则 (双语) 和企业价值评估等。

4.4 专业选修课程体系

为体现模块灵活设置原理, 本专业应设置较多专业选修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自由性”与“个性化”发展。因此, 促进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得到发挥, 既提升专业能力, 又满足了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要。专业选修课程主要包括:财政学、工程经济学、机械与工程识图、有资产管理、房地产评估、财务报告分析、评估师职业规范和珠宝收藏品评估等课程。为适应市场的灵活需求, 专业选修课是就业性课程的体现, 可供学生依据个人兴趣爱好自由选择, 体现不同就业方向的特征。

4.5 专业实验课程体系

资产评估作为一个综合性强、专业性高的服务活动, 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在课程设置中, 高校应注重资产评估专业的实践性教学。课程立足于现实问题, 对某一问题或事件进行探索式教学, 让学生学会以评估理论为依据解决实际评估问题;高校应建设资产评估实践教学基地, 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

5 结语

笔者认为, 我国资产评估教育应以培养中级技术人才为目标, 而非终极教育。所以, 各大高校应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制定适合社会需求和评估行业发展所必须的课程, 在规划教学计划、优化课程体系的基础上控制总课时数;既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又培养学生掌握“做人”的基础教育。

总之, 资产评估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是一项动态工程, 需要不断的构建与完善, 任重而道远。笔者在此仅对其体系构建进行初探, 仍需要今后的完善和发展。

摘要:随着近年来资产评估行业飞速发展, 资产评估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着巨大的选择和挑战。在高等院校建立一套资产评估专业课程体系, 对专业人才培养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资产评估课程体系,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玄永生, 王建中.中外资产评估准则发展之比较[J].财会月刊, 2011, (03) .

[2]边静慧.论资产评估原则[J].经济论坛, 2011, (01) .

Java课程教学体系研究 篇7

目前国内许多高职院校根据市场人才需求, 开设了JAVA方向的软件技术专业。JAVA课程是软件技术专业JAVA方向的核心专业基础课, 是一门实践性和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直接影响着JSP技术、J2EE架构技术等课程的学习。但目前高职院校Java课程的教学中, 普遍存在课程体系陈旧, 没有脱离传统学科教育的框架, 实践性环节不足, 导致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能力普遍较低, 教学效果不佳。基于这些情况并结合高职院校特点, 提出了JAVA课程教学研究方案, 重点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案、教学方法。

二、教学方案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符合教学规律, 既不能脱离学生实际学习能力盲目拔高, 也不能丧失课程实践性要求高的教学特点而弱化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

1) 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学生应掌握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语句、控制结构、面向对象知识以及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使学生认识到Jav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风格以及实践在本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熟练使用Java语言编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无论以后在学习、工作中使用什么语言编程, 都能灵活应用这些思想和方法的能力, 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今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2) 能力培养目标

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熟练运用Java语言的编辑调试环境, 能编写常用的Java应用程序。

具备Java项目开发能力。

3) 思想教育目标

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与敬业精神、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

Java程序设计在授课内容上要求学生掌握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理解Java语言基础知识; (2) 学会创建类与对象的方法; (3) 了解常用类、包、接口等内容; (4) 理解异常处理机制; (5) 了解多线程机制; (6) 了解输入/输出流机制; (7) 学会编制简单的GUI程序和Applet小应用程序; (8) 初步掌握Java访问数据库技术。

3、教学方法

目前高职院校的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也尝试采用了一些新颖的教学方法, 但是总会有局限性, 例如:启发式教学, 虽然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但对学生的软件开发能力并没有太大的提高;实例驱动法, 为了加强学生的Java语言编程能力, 但实验的内容往往局限于课本上的简单例子, 仅能起到验证语法正确性的作用, 没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当然很多高职院校在学期末都会安排1~2个星期的实训, 但实训的内容大多取材于过去的资料文献, 或是教师根据教材与教学内容构想的, 与当今企业实际的运作方式和业务流程存在严重的脱节, 使学生脱离社会、远离企业。为解决上述问题, 采用模拟企业运作流程的企业项目导向教学方法进行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企业项目导向教学采用源自企业的项目结合教材改良成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项目, 同时将企业软件生产过程融入到课程教学中, 模拟企业运作流程。

(1) Java课程教学设计

以一个完整项目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其前提是项目须来源于企业, 并具备鲜明的时代感和实际的功能需求, 制定周详的项目计划, 有效地利用一个学期充裕的时间, 不断研习和吸收当今计算机软件开发的新技术, 使学生身临其境, 站在用户的角度审视软件, 从而进行科学的总体设计与模块实现, 逐渐学会和养成良好的编程风格和编程思想, 既提高软件开发技能, 又增加有关专业知识, 对软件开发流程形成系统的认知和理解, 此法可大大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并为很快适应社会的选择与需求, 奠定扎实的基础。

(2) Java课程授课项目的选择

由于教师授课企业项目直接影响其教学过程, 也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因此, 教师授课项目的选择至关重要。Java程序设计课程一般仅开设一个学期, 在选择项目时, 必须考虑项目的规模和难度, 项目过大, 教师只能抽取其中小部分讲解和辅导, 影响授课的完整性;如果项目难以完成或技术含量过高, 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自信心, 可能使得部分学生知难而退;但如果项目过小或过于简单, 就很难激发学生学习Java的热情。项目规模的大小选择应适中, 既要包括Java语言的基本语法知识, 又要体现数据库管理、面向对象等实用性强的内容。基于以上要求, 授课的项目应来源于企业, 授课教师从企业得到项目资料, 以教材为基础对项目进行逐层分解找出项目中与教材每一章吻合的知识点, 对项目进行适当改良, 实现企业项目与教材的统一。避免选择的企业项目完全脱离教材影响教学效果

(3) Java课程授课项目的分解

授课项目的实现要体现整体目标, 而我们的授课时间分散于一个学期, 这就势必将大的项目, 根据授课进度计划, 逐层分解为一个个可实现的子任务。项目分解时要采用递进的方法, 将各种知识点、重点及难点分布于具体的子任务中,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实施, 这样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又能让学生有成就感。

(4) 学生分组轮岗的实施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 篇8

高等职业院校的基础课程中数学课是相当重要的一门,无论是工科类、经济类、还是管理类专业,数学课对于学生将来专业的学习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目标、原则、结构方案、具体措施和评价体系等方面,对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加以阐述。试图在高职数学课程改革方面有所突破。

1 传统高职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职数学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生源素质急剧下降,数学基础普遍不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大大折扣,大多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1.2 课程内容偏多,微积分,线性代数,偏微分方程等面面俱到,

内容的陈旧,并且过分强调数学文化及数学体系,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教材内容不适应专业的实际需求,少数教材引进了些许实例,但往往也是附之皮毛、一笔带过。没有突出高职以实用为度的特点,课程内容与专业结合不紧密,导致学生不会应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实际问题,没有突出数学知识在专业学习中的应用功能。进而产生“学数学无用”的观点。

1.3 数学老师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在教学过程中与学生专业

不能很好的对接,对于实例也不能很好的深入讲解,泛泛而谈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

1.4 课时偏少,很多学校数学只安排一学年,每周四学时,采用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教师教不完,学生也学不完。教学效果差。

2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

我国高职教育的总目标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等应用性、技能型人才。数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目标必须与总目标相适应。

2.1 高职数学课程目标首先要满足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和以

开发人力资源、为劳动力个体的职业生涯更好的发展为目的,实现培养技术应用性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

2.2 把数学中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和数学建模方法等实际问

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借助数学软件求解数学模型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等。

2.3 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发展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数学素

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3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原则

基于第二点课程体系改革的目标,在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3.1 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数学先形成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所以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必须科学、合理,符合逻辑,不能背离数学学科的内在逻辑。

3.2 基础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数学教育对学生培养的基础性作用是巨大的。注重基础性的同时要突出高职数学体系结构的开放性

3.3 职业性和创新性原则相结合

高职教育以就业为导向。职

———————————————————————

业定位是高职教育生存的基础,体现职业性是其重要特征。

3.4 统一性与发展性相结合

重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在内容的选择、体系的编排上可以统一要求。数学课程体系还必须考虑为学生今后转岗、深造、终身发展奠基。

4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

4.1 本着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渗透数学建模思想,采取模块教学

数学建模是数学知识与应用能力共同提高的最佳结合点,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和接受不断涌现的新概念、新思想和新方法,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实践能力。

4.2 注重“应用性”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职数学教学中,把抽象、繁琐的理论直观化、简单化,让学生易于接受。加深了学生对这一概念的理解,而且也利于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4.3 积极采用多媒体现代技术的教学手段

通过教学手段现代化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兴趣。多媒体这种现代技术进入课堂后,使学生获得知识的效率更高,印象更深刻。当然,适当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充分发挥各自所长,会使数学教学效果更加完美。

4.4 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开设数学实验课,其目的是培养学生数学建模及数据处理能力,使其在不断的应用与探索中领会数学与现代高新技术的完美结合,并获得现代科技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数学素质。

5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改革必须要完善评价体系

教学形式及目标的多元化,考核形式也相应地采用多种形式进行,一方面可以确定课程达到目标的程度,另一方面可提供课程进一步完善与改进的依据。

5.1 多种方式评价

比如开卷、闭卷相结合,口试、笔试相结合,还可以有论文、答辩等多种形式;不是以单一的考试成绩定“终身”,而是多方面地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

5.2 综合评价

学生进行分组,共同进行分析问题、资料查找、团队协作、实验取证等,让每位学生共同参与,并让学生与学生,小组与小组之间共同评价,在评价方法上体现综合化,主要对综合知识与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5.3 科学评价

为了科学评价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处理考核成绩时可以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

6 结语

高职数学课程体系的改革正在全国各高职院校中全面进行。只有改革教学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才能顺应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才能培养出既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能运用其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高建,黄廷祝,干泰彬.提高“微积分”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8,(1).

[2]赵艳辉.浅析高职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J].辽宁高职学报,2005,(6).

课程体系研究论文 篇9

一、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对象

1.本科学生

从2007年10月~2011年12月, 对2006级一个学期、2007级两个学期、2008级与2009级本科生四个学期、2010级三个学期和2011级第一学期的男、女生体育必修课 (体育必修课1~2学年修完, 每学期1学分, 共4个学分) 所有学生进行了体育实践课程分层次教学体系的建立和新的健康理论教学体系的实验工作, 共计18000余人。

2.体育教师

授课体育教师28人, 其中, 男教师16人, 女教师12人 (教授5人, 副教授8人, 讲师14人, 助教1人) 。

(二) 研究方法

实验法、调查法 (问卷调查法以及座谈调查法) 。

二、分层次教学体系构建与学生评价

(一) 分层次教学项目的选择根据学生意愿、教学场地和师资条件等综合因素确定

本次课改对实践课教学项目的选择, 是在充分考虑大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的同时, 根据对体育教育场地的项目、数量和教师资源等实际情况的综合考量而确定的, 《分层次体育课教学大纲》设立的教学项目为15项。经过8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与学生选择, 能够经常开课的体育教学项目为:身体素质课、乒乓球课、网球课、篮球课、排球课、足球课、健美操课、瑜伽课、形体课、太极拳课;偶尔开课的体育教学项目为:交谊舞课、艺术体操课、跆拳道课、散手课、拳击课等。具体的开课形式:第一学期固定开设身体素质必修课, 按照男、女生分班上课;第二、三、四学期分层次自主选项体育必修课。

(二) 创建分层次自主选课《体育课程教学大纲》, 综合考量、科学创建专项技能教学课程的层次

专项技能教学课程层次的创建始于2008年2月, 当时根据学生专项技能学习能力和身体素质状况;根据专项教师对不同性别、不同项目、不同技术以及学习的难易程度等基本教学规律的了解;根据部分教师对课堂按层次分组教学深入研究的成果;根据多次按专项分组讨论形成基本意见后的结果等依据而进行分组。经过8个学期技能课的教学检验, 结果显示86%的教学项目的层次划分是准确或较为准确的;另有14%的层次划分不够准确的项目, 在2011年12月修订教学大纲时做了部分调整, 将部分不符合学生学习需要的层次进行了删除或调整, 使之更加符合本次体育教学课改的设计目标 (见表1) 。

1.专项技能课程分一至三个层次。专项课程最多三个层次, 最少一个层次。分别从低到高依次排列为普通班、提高班和高级班。所有层次都是从低到高有序递进排列。

2.专项技能课程层次的适用学生人群: (1) 普通班开课的对象为没有学习过专项技术或没有专项技术基础的学生群体; (2) 提高班开课的对象为学过专项普通班或有一定专项技术基础的学生群体; (3) 高级班开设的对象为学过专项提高班或专项能力达到提高班水平的学生群体。

(三) 分层次专项技术教学内容层次递进、合理连贯

专项技术分层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确定是根据专项的技术特点、难易程度、男女学习技能上的差异, 以及通过技术学习逐渐培养学生对项目运动的兴趣等方面进行考量, 并依据基础为主、难易适当、由浅入深、层次连贯、步步提升、系统掌握等基本原则进行合理取舍。经过4年的教学实验和修订, 基本实现了普通班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主要基本技术, 学生课下能够运用专项技术进行健身锻炼与娱乐活动;提高班教学目标, 全面技术学习与技术合理运用相结合, 打下坚实的技能基础, 具有自我训练能力、基本规则和喜爱所学专项运动;高级班教学目标, 全面掌握专项技能, 掌握专项理论和基本规则, 具有一定的竞赛能力, 成为经常锻炼的体育项目。如, 乒乓球男、女不同教学层次教学内容的对比 (见表2) 。

(四) 创建不同层次、不同专项、不同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的体系

分层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 是创建分层次体育教学体系中最难和最重要的核心环节。准确、科学的技能评价体系的建设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专项技能的学习兴趣, 使学生追求正确技术技能的掌握, 并经过课上和课下的反复努力找到合理运用技术的重点和关键点, 提高学生专项技能水平和专项健身能力, 使学生成为终身的运动者。技能考试的分层次考试内容和标准基本达到了建设目标, 促进了专项技术教学质量的提升 (见表3、表4) 。

(五) 分层次体育课程的评价体系多元化

分层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的建设过程中, 在多元性、全面性、准确性和过程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和实践研究, 力求在每个学期的体育考核中, 能够从全面、立体、过程和态度等多个方面反映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综合能力。现在分层次体育课程考试的每个层次考试都包含课堂考核、身体素质考核、技能考核和体育理论考试四项内容, 每项具体考试包含的内容和占总分的比例为:

1.课堂考核内容与标准占总分的10%, 制定了详细的课堂考评标准;

2.身体素质考核内容占总分的20%, 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 按照体质测试标准评分;

3.技术考核内容与标准占总分的50%, 一般为两项技术考试内容, 按层次确定考试内容和评分标准;

4.体育理论考试内容占总分的20%, 由专项理论和体育基础理论两部分内容, 统一集中试卷考试。

(六) 创建分层次体育实践课电子版教案, 已形成特色

本次课改特别重视不同层次实践课教师课时计划撰写的质量管理。为了高质量地建设一批体育精品课、省体育评优课、体育精品视频和教学团队等教学需要, 经体育教学部领导班子研究决定, 本次课改全部采用《电子版教案》撰写教案, 设计了统一教案格式模板, 采用B5纸打印。由教研室主任组织编写《电子教案撰写规范》, 对不同类型的教案、不同教学的内容、不同组织形式与教法、撰写格式与要求等都做了详细的说明。为此召开了两次《电子教案撰写规范》讲座与讨论, 并将讲座的PP T放在教研室电脑中, 供教师随时查阅和观看, 为今后所有教师规范地撰写电子教案提供了基础参照文本。经四个学期的反复检查、多次修改, 60%以上的教师的教案逐步定型为图文并茂、内容翔实且具有特色的体育课课时教案。

(七) 构建完整的专项体育理论和基础体育理论教学体系

1.体育专项理论教学大纲

(1) 专项体育理论项目:篮球、排球、足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艺术体操、交谊舞、素质、羽毛球、拳击、散手、跆拳道、形体、太极拳。

(2) 专项理论讲授的主要内容: (1) 球类:起源与发展;对健身运动的作用与意义;怎样学好;场地与器材介绍;技术技能与应用;战术与应用;提高健康程度;了解竞赛规则、组织比赛的方法;会欣赏。 (2) 身体素质类:身体素质的概念;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的关系;素质与生活能力的关系;五项身体素质的概念、作用、练习方法、练习的注意事项、对健康的作用。 (3) 形体课类:起源与发展;形体训练的练习内容、方法、种类、任务、作用;生活中的练习方法;形体训练的意义和作用;如何进行形体训练;形体训练对气质的作用;形体与服饰的关系。

(3) 专项分层次篮球理论讲义要点案例: (1) 普通班:了解篮球运动起源和发展概况;介绍场地与器材;篮球运动对健身的作用;如何学好篮球;掌握篮球运动的特点, 介绍基本技术要点与练习方法;介绍竞赛基本规则与裁判法。 (2) 提高班:介绍我国现阶段CUBA的发展概况、赛制及特殊规则;介绍篮球运动常识, 专项运动损伤及预防;介绍篮球规则及裁判法;三对三篮球规则。 (3) 高级班:介绍NBA比赛规则;重点与FIBA规则区别;介绍现代篮球战术攻防体系;人盯人攻防, 区域攻防, 混合攻防;介绍篮球欣赏;重点如何观赏与获得比赛资料途径。

(4) 专项体育理论授课学时和形式:每个学期和每个层次都是2学时;任课教师同一专项学生集中上大课, 上课时间根据教室空课时间而确定。

2.四个学期体育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1) 四个学期教学学时与内容 (见表5) 基础体育理论教学内容是根据对学生问卷调查结果确定, 然后经过课题组教师的深入研究, 对部分内容进行调整和补充, 特别是在四年的理论教学实践中, 不断剔除对大学生健康影响不大的内容, 填补了一些目前国内外的健康理论和研究成果, 基本达到了能够吸引学生阅读和提高学生学习健康基础理论的兴趣。

(2) 编写每个学期教学讲义, 形成独立的、有特色的教学体系

本次课题研究共完成授课讲义编写10份20余万字。编写教师根据实际讲授发现的问题, 经过讨论和研究后, 提出改进意见, 再进行全面修订, 经过4次修改, 现已完成独创的、完整的健康体育基础理论教学体系的建设, 特色鲜明, 具有较高的指导体育健身活动的科学性作用。

基础体育理论讲义撰写力图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将比较深奥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变得简单易懂, 吸引学生, 使学生能够轻松读懂, 并能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健身锻炼。

(八) 学生对分层次教学的评价

1.开设分层次体育课程深受学生欢迎

分层次体育课教学深受学生欢迎, 经过4年多的教学实践、调整与整合, 形成了完善的体育教学体系, 已经成为学校特色教学的组成部分。有95.91%的学生认为, 分层次体育课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为不同体育能力学生群体接受体育课教学提供了层次上的多种需求, 初步实践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思想。

2.分层次体育课开设的教学项目基本瞒足了学生对体育教学的需求

分层次体育课教学项目经过多年的开发与整合, 在分层次教学大纲中共开设男、女教学项目15个, 其中, 乒乓球、网球、篮球、排球、足球、素质、形体、健美操、瑜伽、太极拳等现在常设教学项目, 占整个教学项目的66.67%;剩余为偶尔开设的教学项目, 占整个教学项目的33.33%。在整个课题研究中, 不断地想方设法增加时尚的、喜闻乐见的层次教学项目, 扩大学生选择分层次体育教学项目的范围。在2010年课题问卷调查中, 78.96%的学生认为分层次教学基本满足了学生对体育教育的需求。

3.开设素质课和在评价体系中加入素质考试得到60%以上的学生肯定

对于在第一学期开设体育素质课, 学生和教师对此争议较大, 争议的焦点在于素质课枯燥、运动量大、学生不爱上、教师不好教。为了求证学生对素质课的认同程度, 本问卷特意设此问题进行调查, 结果是60.09%的学生认为应该上素质课, 加不加无所谓的为13.51%, 只有26.40%认为不应该开设素质课。对此, 体育部应加强素质课师资建设, 采用多种练习内容和方法, 提高练习的趣味性与娱乐性, 做到练习与休息合理搭配, 并准确讲解每个练习的方法、要求、作用和用途, 用有目的、有计划、多方法、多内容的素质练习来提高学生的自觉性。

4.学生认为体育课成绩评定合理

学生对体育课考试成绩评定的满意度为89.17%。体育课成绩评定内容和标准在4年时间里经过修订和调整, 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定内容和评分标准的局面, 形成了统一规范、层次多样、考核全面、重点突出、内容详细、标准准确的考试标准, 同时运用技术考试促进学生的课下锻炼, 实现以考促教、促学良性提高。

5.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评价较高

学生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的评价表明, 教师的教学能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见表6) 。

三、结论

(一) 构建了分层次教学课程的系统教学文件。创建了分层次的技能课教学大纲、教学进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日历和电子教案等系统的教学文件;创编了分层次2个学时的专项理论教学大纲和专项授课讲义, 以及按学期设计的16学时的基础理论教学大纲和8个基础理论讲义。计划为大三和大四学生开设健身技能与健身知识运用课程和保健知识理论选修课程。

(二) 学生对分层次教学课程设计和教学的评价较高, 实现了教与学资源合理配置的最大化。

(三) 分层次体育教学的设计与实施, 完成了针对学生体育能力、体育知识、技能运用和学习技能需求与类型的多种不同群体, 给他们设置了1~3层次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考核标准、具体要求和办法, 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建设。

(四) 分层次教学发挥了高校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能动性, 同时, 提高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构建了高校“和谐”体育教育崭新的体系。

四、建议

(一) 分层次教学授课项目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增添, 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体育教学需要。建议通过各种开发和增加时尚、易开展、普及性强的体育教学项目。

(二) 专项理论和基础理论在讲授能力上需进一步提高, 改变分层次实践课强、体育理论课弱的现象。

(三) 教师要坚持认真施教, 严格教学规范, 深入研究不同层次的教学方法, 狠抓重点和难点, 突出个别指导和因材施教。

参考文献

[1]周光明, 彭红军.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构建“和谐”教学新模式—高校分层教学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7.6.

[2]刘小丹.分层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的可行性探讨[J].湖湘论坛.2006.2.

[3]张晓云.基于差异性的分层教学理论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6.1.

[4]朱菊良.体育分层教学的实践探索[J].教育科研论坛.2011.5.

力学类课程体系优化与管理研究 篇10

关键词:力学 课程体系 平台课程建设 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1(c)-0146-01

为改革本科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内容,加速构建应用型大学本科教育教学体系,学校按“上手快,后劲足”的要求,按学科大类设置平台课程并加速建设,促进平台课程精品化。

1 建设目的

按照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按学科大类进行人才培养和组织教学工作,整合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夯实和拓宽学生的基础,增强学生的发展后劲。

整合与优化校内教学资源,构建学科大类教学平台和实验平台,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2 建设内容和范围

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主要针对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纵向和横向两类课程。

纵向平台课程建设包括两大类专业:一是属于不同学院、专业方向不同的专业,如机械工程、船舶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二是同类或相近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工业工程、工业设计、土木工程、港口与巷道工程、测绘工程等。建设重点是:一方面要整合不同专业的教学资源,统一教学大纲,统一组织考试等教学环节;另一方面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形成若干统一的模块,形成特色明显的模块化、网络化精品课程。

3 学科平台课程的模块设置及建设目标

3.1 模块设置

建设前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由建筑力学、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等若干门课程组成。

建设后基础力学类平台课程仅由工程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组成(见表1)。课程门类、层次明显减少。教学管理、档案管理、资源利用得到优化。

3.2 建设目标

(1)教学条件建设

①建立完善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明确基本要求,突出重点、难点;

②建立齐全的教學文件档案,包括教学任务书、教学日历、教案、多媒体课件、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试题库、历届《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力学》考题等;

③建立和严格执行互相听课、教研活动(每学期2-3次)等制度,包括研讨教育思想和观念、教学法,开发CAI课件,分析考试情况等;

(2)教学改革

①课程内容改革既要注重使学生能建立扎实的力学基础,又能加强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②在采用多讯道教学手段的同时,根据授课内容采取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在不增加课时的情况下,加大教学信息量;

③严格考试要求和评分标准,坚持课程组统一(背靠背)命题、流水作业评分,实现学生整体考试成绩呈正态分布,并进行考试方法改革和探索,实行闭卷和开卷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4 建设程序

争取通过学校运用项目管理方法,加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与管理。学科平台课程建设程序如下。

(1)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教学改革需要,提出建设学科平台课程的需求。相关学院根据建设需求,推荐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工作责任心强的教师(一般应为教学团队首席教授)申报学科平台课程建设项目。

(2)项目申报人提出学科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相关教师进行认真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院批准。

(3)学校组织有关专家对项目申报人提交的平台课程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审核,经专家审核通过后正式立项。

(4)学校根据《平台课程建设合同书》对建设项目进行进度管理、经费管理和质量管理。

(5)各学院根据学科平台课程建设实施方案,结合所设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需要,选择相应的学科平台课程模块,制订所设专业的“本科综合培养计划”。

5 建设成效

教师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原来的单班授课改成合班,既节省了开支,又优化了资源。

硬件资源得到充分调配,教室使用率得到优化,实验设备利用充分,网络教学更加合理。

管理资源趋于规范,教学档案条理清晰,便于操作。

参考文献

[1]钱令希,钱伟长,郑哲敏,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力学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

[2]孙训方,胡增强,金全心.材料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进展 篇11

(一) 有些学者关注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理论基础。罗尧成、谢安邦 (2008) 指出, 探讨研究生教育的本质属性, 明确研究生教育的知识特点, 确定研究生教育课程的编制方法, 是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必须解决的三个理论问题。学术探究性、建构主义、课程审议可分别作为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开发的本质论、知识论和方法论基础。

(二) 不少文献对我国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措施。谢安邦 (2003) 指出了我国现行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及面临的问题和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的原则性框架:完整性、前沿性、层次性和个性化。赵文平等 (2004) 指出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高校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素质教育表面化和形式化;创新实践和教学资源配置不足、不当;创新对人才知识结构的高要求与课程学时过紧等问题。提出要树立创新意识的课程观;要总体规划, 加强基础理论与基础知识的比重;在课程体系设置上采取“知识点—知识模块—课程体系”的模式;对课程体系重新划分与归类, 倡导研究生型课程建设和个性化培养等策略。罗尧成 (2006) 对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 指出目前研究生课程体系存在以下问题:课程体系要素“本科化”色彩较浓;课程设置要求“统一化”倾向突出;课程体系结构“学科化”特征明显;课程实施过程“弱学术化”倾向较强;课程体系编制“科学化”程度不够。罗尧成 (2005) 进一步提出关于课程体系建设的建议: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应与学制的调整紧密结合;实现本硕、硕博课程的一体化设计, 保障课程体系的层级性;优化公共基础课程的设置与教学, 提高课程教学效果;增大任选课程比重, 构建研究生个体课程体系;重视跨学科课程、研究方法类课程和前沿性课程;“避免统一化, 突出差异性”, 应成为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准则。

(三) 当前文献注重对国外研究生课程设置特点的考察与借鉴及中外比较研究。张三强 (2006) 指出借鉴美国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做法有助于我国研究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曾智洪等 (2005) 以重庆大学等国内高校和哈佛大学等美国高校为例对中美研究生课程设置进行了比较研究。常运英 (2006) 指出日本研究生课程设置具有综合化的特点。张喜梅 (2005) 介绍了新世纪美国理工大学研究生教育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特点与经验。张喜梅等 (2008) 进一步比较了我国与美国理工科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与成功的经验, 并为改进我国理工科大学研究生课程体系提供建议和对策。

二、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视角

有学者基于二元化视角专门对研究生课程体系进行了研究。黄昆梅 (2005) 指出, 以培养学术性、研究型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要朝向应用性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为博士阶段学习做准备的过渡性转变, 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内容不仅必须压缩、精简、更具实用性和系统性。张民宪, 丁康 (2006) 指出我国现行研究生学制不利于人才培养的多样化、不适应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 硕士生可分为学术型、课程型和职业型进行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要拓宽口径、有前瞻性和弹性, 处理好专业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个性化学习的关系。周叶中 (2004) 认为应该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 确定不同的课程结构, 设置不同的由学生自选的课程模块组。吴世农等 (2005) 对MBA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 认为应该对MBA选修课程进行重新设计, 通过“精中间、延两边”的方式, 将课程体系调整为三大模块:经理人职业素质训练模块;管理知识课程学习模块;创新知识课程学习模块。

有学者专门分析了研究生课程体系对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陈花玲等 (2005) 介绍了西安交通大学研究生院近期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重点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具体改革方案、建设研究型课程、组织精品课程大讲堂的必要性及其具体实施方案等进行了论述, 并期望通过这些改革措施, 对于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罗尧成 (2009) 指出, 研究生创新是个体在自身优势知识结构基础上的进一步突破, 只有打破统一的研究生教育课程设置, 形成真正个体化的课程体系, 研究生个体创新目标的实现才有可靠保障。王忠伟、陈鹤梅 (2006) 认为创新课程教学是培养研究生创造能力的必然要求, 当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存在以下误区:人才培养层次不清晰, 课程教学内容区分度不明显;过度强调科研能力训练, 轻视课程教学;过度强调课程体系和内容的系统性, 忽略了课程教学的创新性;课程内容的滞后性与教学方法的单一性。刘泽双等 (2009)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我国目前研究生创新教育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并论述了研究生教育在国家创新体系各个子系统即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中发挥的独特作用。

三、未来的研究方向

(一) 现有文献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大多数是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特点, 忽视了我国研究生教育由单一化走向二元化的趋势。随着我国研究生结构的变化和应用型研究生比重的进一步增加, 分别探讨这两类研究生的课程体系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了。我国研究生的规模扩大, 应用型研究生的规模同样在扩大, 因此从二元化视角探讨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是顺应我国研究生发展趋势的需要。国务院学位办主任、中科院院士杨玉良 (2009) 指出, 截止2008年上半年, 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已累计招生86.5万人, 其中学历教育招生24.6万, 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28.4%;在职攻读招生61.9万, 占专业学位总体招生数的71.6%。与国外相比, 我国应用型研究生的比例还比较低, 尚有进一步挖掘的潜力。杨玉良 (2009) 指出, 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美国硕士专业学位获得者的比例已占整个硕士学位获得者人数的55%以上;2003年至2008年期间, 英国每年授予的专业学位的学位数占授予研究生学位总数的比重平均为75%左右;我国当前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模过小, 仅占硕士学位的10%, 未来将加大应用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力度。因此, 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已经开始由原来的单一的学术型研究生转化为二元化模式:即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并存。通过对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 有利于发现这两类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缺陷,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和创新这两类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对策。

(二) 以往的研究忽视了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的研究。要完善我国研究生课程体系, 首先必须要明确研究生培养的目标, 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是其中一个重要目标, 因此探讨两者的关系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 以往对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 重视研究研究生课程体系的建设, 忽视了对研究生课程评价的探讨。提高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核心工作, 分析研究生课程体系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要建设创新型国家, 需要培养大量的创新型人才, 因此, 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显得非常重要。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的核心就在于培养模式的创新 (李盛兵, 2005) ;另一方面, 课程体系的建设与评价是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课程是教学活动内容和实施过程或方式的统一, 是实现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主要途径。然而, 要创新研究生课程体系必然要遇到一个问题:如何改进研究生课程体系才能更好地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探讨研究生课程体系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关系, 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

(三) 以往的研究以定性分析为主, 忽视了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未来的研究应该适当运用统计分析法, 更多地从定量的角度进行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有助于对问题进行多角度的研究。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 探讨了我国课程体系的研究进展。文章首先分析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内容, 其次总结了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研究视角, 最后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上一篇:应收款证券化下一篇:幸福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