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共12篇)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1
高校教学秘书是高校教学管理的最基层工作人员, 地位很容易被忽视, 但是在教学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是不能被忽视的, 从另一方面说教学秘书的工作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某个院系的教学管理秩序。因为教学秘书和全院的所有职能部门都有联系, 这些部门包括教学院长、教务处、总务处, 任课教师和学生等, 在这个工作圈中, 教学秘书整天都在向各个部门协调各种各样的关系和事宜, 处理诸多的繁琐工作, 因此怎样提高教学秘书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效率是我们长久以来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影响教学秘书工作效率的原因
(一) 工作的复杂性
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量非常大。第一项工作就是每一位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教学管理方面的事宜, 从新生刚入校的新生注册-学籍信息-上课-选课-网上评教-各种考试报名-考试成绩-毕业论文-毕业资格审核, 中途还有可能出现选修、缓考、补考、重修、请假、转学、退学、休学、复学等诸多工作。第二项工作就是任课教师每门课从上课到结课的运行管理工作, 详细的工作包括: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录入课程信息-设置开课计划-上报考试安排-教师停串课-期末考试出题-试卷的批改与归档。从工作内容上来看, 学生教学方面的主要工作都是由教学秘书来承担, 这项工作有一定的规律性和突发性, 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对比较繁琐。从工作时间上看, 教学秘书的工作很容易被很多工作都堆在一起, 从而造成千头万绪, 不知如何下手的后果, 这样最终会影响到工作质量。
(二) 工作中有发生教学事故的可能性
高校教学秘书岗位很容易发生教学事故。教学秘书在教学管理工作中, 每一项工作都不容忽视, 尤其是各类上课和考试通知, 因为很多的通知和资料的汇总都是有时间限制的, 如果错过了, 就没有办法补救了。因为很多事情都是和师生的切身利益有关系的, 必须做到事无巨细, 不允许你出任何错误, 否则就会有教学事故的发生。教学秘书每天都处于紧张的工作环境中, 时刻小心的工作, 生怕什么时候出现教学事故。在这种紧张的工作状态和环境中, 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从而影响工作效率。
(三) 自身素质不齐、能力不一
高校教学秘书的师资结构一般有三部分组成, 一是留校的优秀毕业生;二是经过聘任后无法授课的研究生;三是高校某些部门被取消后, 调到秘书岗位的原工作人员。这样一来同一岗位的教师素质就会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出现差异, 这一点主要表现在对秘书工作的领悟力和和理解能力, 能否准确无误的将学院各部门所布置的任务传达下去。在能力方面, 大多数秘书上岗前基本都没参加过和秘书有关的培训, 工作后, 每天都周旋于日常杂乱无章的琐碎工作, 这样只是为了应付工作, 而在工作过后更没有做相应的总结和研究, 这样时间长了, 教学秘书都会厌倦这种枯燥毫无挑战性的工作, 在工作上毫无创新可言, 自己毫无见地, 不能很好的总结经验教训, 更何来提高工作效率。
二、如何提高高校教学秘书的工作效率
(一)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高校教学秘书的协调能力和沟通能力对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一定的作用。高校教学秘书在脾气和性格方面必须要随和, 不能因为工作复杂就出现对教师或学生说话语气生硬的状况, 这样会影响教学管理工作, 时间长了也会被排除在工作岗位之外。
(二) 强化办公自动化能力
在日常的工作中, 教学秘书经常会写一些总结。例如教学通知、期中或期末工作总结、教学设备申请和会议记录, 如果一点文学功底都没有, 写起材料来会觉得难以表达、无从下笔, 这样会影响工作效率。还有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教学秘书必须要掌握, 那就是office办公自动化应用, 因为工作中必须使用到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库和网上办公系统, 这些系统的熟练操作会提高工作效率。
(三) 培养灵活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
在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中, 每每都会出现影响工作的不利因素, 更会出现一些偶然突发的状况, 比如说上课时多媒体教室的门钥匙找不到, 这时必须要找一个可以上课的教师, 而不能让学生在走廊里面等待大声喧哗来影响其他班级的课程, 很多突发事情都可以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这种灵活的处理关系还可以应用于处理教师关系和学生关系上, 教学秘书起到协调和缓和矛盾的作用, 这样也会提高工作效率。
(四) 本专业知识面的拓宽
教学秘书往往都不是本专业科班毕业的, 所以她对所从事教学管理的某一个系的专业课知识和课程设置往往很陌生, 这样就会影响到教学管理中的人才培养方案设置和课程安排的工作, 而且在日常安排学生教学管理工作上也会力不从心, 给人一种门外汉的印象。所以教学秘书最好在上岗前都会有本专业相关知识的培训, 经过培训我相信教学秘书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 提高教学管理的工作效率。
总之, 如今高校的教学秘书已经不单纯是一个学院或者系里的工作员工, 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她们更像一个大管家一样, 管理所有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工作, 她们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教学秘书应该有规律的做出工作总结, 总结上一段工作中犯的错误, 把好的方法保留, 应用到以后的工作中, 寻求工作中的捷径, 提高工作效率, 以不骄不躁的热情来迎接每天的工作。
摘要:众所周知, 学校是培养学生的摇篮, 而大学更是培养学生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 而高校教师的能力高低决定于学生在专业课各方面的能力, 所以几乎所有高校都只注重专业课教师的培养, 而忽略了一群更重要的群体, 那就是时刻为学生和教师服务的高校教学秘书, 因此, 加强高校教学秘书能力的培养迫在眉睫。高校教学秘书能力的提升有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 所以对学生能力的提高是一个间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校教学秘书,工作能力,方法
参考文献
[1]马隽.论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素质及提高途径.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杨文.浅谈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几点问题.中国轻工教育.
[3]刘琳.试析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秘书工作.世纪桥.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2
指导:朱宁生 作者:*李昊伟 组员;刘昱
音乐已成为许多人的休闲娱乐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懂得欣赏的人,都会喜欢上音乐。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从庞大的留声机到轻便的walkman,从创新的MP3到现在的音乐手机,人们听音乐的方式千变万化,越来越普及,于是许多人开始喜欢边听音乐边工作,因此话题就出现了,有的人认为听音乐会提高效率,有的人则持反对态度,我们小组就对此进行调查研究。
首先本组进行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初步研究,在我们发出的120张调查问卷中收回64张,范围是在南京一中高中年级进行,其中约有64%的人有边听音乐边工作的习惯,并且在这部分人中,百分之百的人认为听音乐会提高效率,此外还有没有此习惯的人群中,另有14%的人持相同观点,并且双方观点明显对立。
我们继续深入研究发现,超过50%的人更倾向于在做有关理科一类的任务听音乐,但双方比例非常接近。有90%的人喜欢听舒缓,幽雅的音乐,也有大部分的人听个人所喜好的音乐,不到10%的人喜欢听重金属,激烈的音乐。
在做调查问卷之后,我们小组,又到网站:百度以及google的论坛,知道等,进行相关内容的搜索。我们得到如下信息:
德国达姆斯德特科技大学的心理学教授莱恩哈德-莱奇纳近日指出,一边工作一边听音乐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但收听何种音乐则因为男女性别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研究显示,女性一边工作一边听快节奏、动感十足的音乐有助于提高她们的工作效率,而男性则最好听一些节奏舒缓、有利于放松神经的音乐才能保持最佳工作状态。然而这种差别是由于人的生理上的差别,男性的血压比女性的高,男性需要较为平静的音乐就;以控制情绪,从而提高效率。
此外英国有报告说,有些孩子在电视开着的时候,或收音机在播放音乐的时候做作业效率更高。学生们反映说,背景音乐使他们更容易集中精力,这可能是因为背景音乐排除了其他干扰,或“树起了一道声墙,使得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同时,音乐还起着陪伴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做作业时的孤独感。
为了印证上述报道,我们做了实验,该实验范围是南京市不同学校的高一学生,共50人,分布在一中,南师,金中,南航,中华,五中,十三中,二十九中几个学校。在测试中,我们发现,有76%的人在听音乐长达20-30分钟后,记不起所听的歌,也就是说,在较长的时间后,大脑对音乐的刺激降低,且基本没有反应。我得到初步结论,所谓听音乐影响效率并非是听音乐,而是在音乐播放过程中排除其他噪音的干扰。
笔者想起曾经看到的一篇文章,当人长时间的处于噪音中,大脑将渐渐接受,不受刺激,进入“无音”状态,大概如此。
但是在本小组实验中有发现,在做重复劳动时,听较短时间的音乐,效率明显提高。而同种情况下,在做具有创新的劳动时,则会降低,根据德国那位研究者思路,我们推断:在做重复劳动时,听音乐可以刺激大脑,使其较长时间处于兴奋状态。而在做具有创新的劳动时,需要冷静的思考,冷静的情绪,听音乐较不适宜。
我们还在研究中发现,听音乐最好用音响设备,40~60分贝,听与脑电波相符的音乐最为适宜。
影响学生学习英语效率的因素 篇3
学生学习英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教师,家庭的影响,还有学生的自身因素。
一、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在进行西方节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西方国家的文化背景了解很少。随着节日的西方化,学生对圣诞节略知一二,可提到节日的由来就一无所知了。还有传统的西方节日复活节,愚人节等几乎一无所知,使我甚是不解,同时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究其原因西方文化普及不够,学生知识面窄,影响了语言的教学,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使教学难度增加。在生活中应多方面让学生接触西方事物文化,让学生耳濡目染,有利于英语的学习。
二、教师的影响
每位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能力及教学方法不尽相同。但是每位教师都要全身心投入到教学中去。鼓励学生走出学英语的第一步Open their mouth ,speak English ,帮助学生提高英语水平,同时教师自身也要努力地去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改进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还要灵活多样适应不同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对初中生要多采用直观教具,配合听说训练,注意生动形象;教学环节安排要紧凑而有节奏,做到动静结合。例如,可多采用如实物教学、看图说话、表演等方式让学生有充分的机会表现自己。根据学生机械性模仿记忆的特点,可以加强句型训练,培养他们整句学习的习惯。随着年级的提高及学生心理的变化,教学方法要多运用机械训练与语言再造相结合的方式,在形成不同概念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相对应的交叉联想。要多创造英语语境让学生应用。这样,我们就有可能解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害怕心理,排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去掉或克服那些消极的因素,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以消极的。怎样对待这些影响,变消极为积极?教师应起指导者和辅导者的作用。但学生则应对环境因素作具体实际的分析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就一定会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三、家庭的影响
父母的英语教育理念。儿童二语习得和成人一样存在个体差异(Stewart,2003; Cummins,1994),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外语环境下目标语的学习资源有限,而父母的英语教育理念和个人能力决定了对该资源的开发力度。关于“让孩子学习英语的意义”这一问题,不同家长的答案不一:出于功利性或“升学”需求的占多数,少数出于内在驱动力,即对英语语言本身和其文化内容感兴趣。有的家长教育孩子视英语学习为“一种乐趣”,有的家长则教育孩子视其为“一种人生经历”。因此孩子学习英语的效果也就不同,是因为其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接近后者。这表明儿童二语习得有其内在的规律,而且儿童对语言的兴趣主要是自发的,功利性动机在儿童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转化为内在驱动力。从学习效果上看,功利性学习动机的儿童获得的往往是考级或获奖证书,在语言上表现为考试指定范围内语言理解或表达方面的不同强项,而有内在驱动力的儿童收获的是对文学和音乐的欣赏或独特的思维方式,表现为有一定深度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的家长坚信自己在中国培养孩子能力的可能性,认为“儿童不应该像成人那样正式学英语,应重复母语的沉默期效应,以听和体验为主”;由此可见,尽管家长都认识到了为孩子提供语言环境的重要性,但由于他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和对儿童二语学习过程的理解不同,所提供的语言输入内容和输出方式相差较大,学习效果迥异。另外,受访家长反映,学校的英语课程仍以应试为主且效果不佳,所以他们对社会办学的依赖性很大。整体说来,家长、学校和社会办学机构对儿童英语教育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和标准,以至于形成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局面。
四、学生自身因素的影响
1、智力因素及语言天赋
智力是一般可以認为是人的各种基本能力的综合,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至于语言天赋,有语言专家认为,它应包括四种能力:语言编码能力、语言感受能力、语言记忆能力、推理能力。
2、英语的学习动机和兴趣
英语学习动机就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原因和目的。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用途十分广。目前社会上不善人学习英语,有人为了通过考试取得文凭,有人为了升职,有人为了出国,也有人为了了解英语国家的社会或科学文化,也有人对英语本生产生兴趣。具有深层动机的学生通常对英语学习表示极大的热情。自己总是想方设法多学些英语知识。
作为教师应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自身条件,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并在教学上采用有效的措施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状态和个性的差异采取必要的措施及给予学习策略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争取学习上的最大成效。
护理管理者对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4
关键词:管理者,护理,工作效率,影响
本文随机抽查50名护士, 探讨护士长的工作对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提高护理工作效率的影响。与其交流并对结果进行分析, 表明护士长的工作对护士能否做好护理工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
本院从事临床工作的护士, 年龄20~48岁, 平均年龄34岁, 均为女性, 学历为大专或本科, 护龄1~38年。
1.2 方法
随机抽查本院50名护士, 通过问卷方法, 调查的内容包括护理人员的年龄, 工作年限, 学历, 薪酬, 对工作量及工作的满意度, 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的看法, 以及护士长如何工作才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 充分发挥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高效率地完成护理工作是这次调查的主要目的。
笔者从事护士工作22年以来, 体会到护士长不仅是本领域的学科带头人, 负责本科室的人力、物力的调配指导工作, 而且还应具备良好的交流与沟通能力, 从而可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减轻护士的压力, 才能高质量的完成护理工作。
2 结果
70%护士认为护理工作量大, 收入低;13%护士认为各种人际关系沟通困难;17%护士认为缺乏职业的安全感, 信心不足。所有接受调查的护士都认为护士长的工作能够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减轻工作压力, 从而促使护士愉快、轻松地完成本职工作。
3 讨论
目前, 我国许多公立医院都面临着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人力编制短缺的不合理现象。解决工作量大的问题, 就是增加护理人员工作量大, 护士的压力也随之产生, 那么作为护理管理者的护士长, 应该为一线护士提供良好工作环境和最佳的心理状态。护士长采取一种平易近, 人民主式的管理, 倾听护士的心声, 经常关心护士, 与护士交流, 理解支持护士的工作, 使护士即使感觉到身体疲劳惫, 但心情愉悦, 这对减缓护士的工作压力, 高质量完成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3.1 关心、爱护护士
护理工作有其特殊性, 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互融合的工作。护士每天面对着身体上受尽疾病折磨的患者及患者家属, 患者渴望护士具备精湛技术的同时, 还需要用微笑的服务, 人文的关怀去安慰因病魔而带来的心灵伤痛。那么在超负荷的工作量下工作, 身心疲惫的护士去完成这项工作, 肩负着很大的压力, 能否圆满地完成护理工作, 护士长起着一定的作用。护士长目前也不是单纯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有一部分时间要从事临近护理工作, 这样与护士直接接触的机会多, 能够亲身体验护士的工作强度, 从护士的利益出发, 切实地关心, 爱护护士。尤其是长期值夜班的护士睡眠不好, 神经衰弱, 肠胃功能欠佳, 护士长尽可能的安排好护士休息, 使护士有健康的身体, 充沛的精力去工作。可以每年有计划地安排护士旅游、外出学习等, 培养工作以外的兴趣爱好, 比如电脑、健身等, 使护士疲惫的身心得到充分调整, 同时释放压力去更好的工作。
3.2 调动护士的积极性
护士长是帮助护士发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并制定改进的方法, 使护士明确自己的发展方向, 不断的完善、发展自我, 通过各种学习充实自己。但忙碌的护理工作使护士没有时间了解护理发展的动态, 这就需要护士长及时向护士提供各种信息, 如晋级, 各种学习班等。这样护士长需要公平的对待每一位护士, 使每位护士都有自己发展的空间和平台, 尽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对自己的发展前景充满乐观的态度, 还可以通过晋升、奖励等方法激励护士, 用我们优质的服务获取患者和家属的肯定和信赖, 得到社会的认可。促进护士对自己崇高职业的认可, 调动护士潜在的积极性, 高效率地完成护理工作。
3.3 协调各种关系
护士长良好的工作作风和交流能力可以给护士创造一个和谐的工作氛围。有效合理的利用人力资源使护士和护士之间, 护士和医生之间, 护士和患者之间, 以及护士和后勤人员之间的各种人际关系和谐发展, 从而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良好的人际关系, 可以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轻松愉快地工作。
3.4 消除恐惧心理
护理事业的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切为了病人,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 要求护士不仅要做好打针, 发药等日常护理工作, 还要作好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以及人文服务, 而且负责书写大量的护理文件, 处理大量的医嘱等。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 社会的发展使人们对护理服务要求水准的提高, 护士产生恐惧的心理压力越大, 担心与医生之间的关系不融洽等。那么作为护士之一。护士的直接领导者护士长, 应该及时了解护士的心态, 督促并组织护士学习专业知识, 提高专业水平, 特别是加强独立处理紧急情况和急救能力;同时学习法律, 法规知识, 从而增加自我保护意识, 增加自信心, 消除恐惧心理, 减缓工作压力, 积极、乐观地从事自己所选择的职业。
3.5 加强管理者的凝聚力
护士长是护理团队的管理者, 是护理质量控制的核心人。提高护士长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技巧是充分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提高护理质量的前提。而护士长应该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化周围人群用真挚的情感关心、爱护每一位护士, 努力营造一个和谐、温馨、团结向上的团队, 使团队的成员在团队中相互鼓励、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齐心协力地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4 结语
护士长是推动护理事业发展成功的重要人物。护士长合理的宏观调配人力、物力, 掌握良好的交流与沟通的技巧, 经常了解护士的心理变化, 听取护士的意见和建议, 改善护理的工作条件, 加强人文关系, 从而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 为护士选择护理工作无怨无悔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蕊, 王玉玲.实施人性化护理管理, 减轻急诊护士心理压力[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6) :34.
[2]金润仙.运用心理激励机制, 提高护理管理质量[J].护理管理杂志, 2005, 5 (7) :34.
[3]闫丽华.护士长与护士沟通本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 14 (2) :98.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5
前言
伴随着高校的迅速发展,自主办学的增加,高等教育开始更多的和市场经济产生关联; 同时随着高校教育模式的多元化管理,学校开始更加注重学生的社交和管理水平,因此许多学校开始开展业余活动、晚会等,让学生自己组织和举办社交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些课外经济活动数量不断增加,也让高校的财政体系日趋复杂,从客观上提高了高校内部审工作的重要性,增强了学校对于内部审计的重视。
1.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现状分析
高校内部审计其实就是对高校经济管理的监督,是为了保障高校经济、避免出现经济违法违规现象而设立的监督管理部门。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和合并院校的出现,高校经济发展更加多样化,但是内部审计模式却依然止步不前,已经无法适应高校的发展速度,因此出现了审计效率不高、审计部门如同虚设,无法起到监督管理的现象。
2.影响内部审计结果的因素
影响高校内部审计结果的因素有许多,主要包括有: 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审计工作人员不独立性、审计部门内部力量薄弱等; 这些因素从一定程度上阻碍和制约了内部审计的发展,削弱了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功能,使内部审计无法更好的服务于学校。
2. 1审计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一般都是与财务部门设立在一起,合署办公,他们偏重于对财务的管理,忽视了审计监督的作用,并且这种模式也形成了“自己审计自己”的现象,减弱了审计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其次,部分高校也有将审计部门与纪委监察部门设立在一起的,他们注重对财政的监督工作,但是由于两个部门在一起办公,容易造成职责的混淆,职能定位不明确等现象,影响审计的监管效率。故合理设立审计部门,保证审计部门的独立性是开展高校审计工作的前提。
2. 2审计工作人员缺乏独立性
审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主要是指审计工作人员与被审计工作单位是否存在利害关系,是否相对或绝对的独立。对于现今高校的内部审计来说,审计人员隶属于被审计单位,他们直接受被审计单位领导,故他们的审计会受到相应的限制,也会受到主观情感的影响。作为一个监督检查的部门,难免会有工作人员会报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对于在审计中发现的问题选择忽视,这就会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的公正性。
同时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与被审计的部门也都存在相互制约关系,无法相对独立。例如人事部制约着审计人员的职务晋升、调整; 财政部制约着审计人员的工薪、奖金等; 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到审计的结果。所以,审计工作人员的相对独立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
2. 3审计内部力量薄弱
现如今,内部审计部门作为高校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门之一,却还没有得到相关院系的重视。对于审计人员的配备不足,是影响内部审计结果的关键。内部审计是一项工作量巨大且十分细致的工作,审计涉及领域比较宽广,不仅需要对整个学校的财务收支等状况进行仔细核实和检查,还要对高校内部建设和物品用资的采购做审计,这就需要具备充足的审计工作人员。但是目前许多高校对校内职务都以精简为主,所以在审计人员数量上存在严重不足; 在审计人员的选择上高校多以内部选为主,从各个职能部门抽调出来,这些人员并非专业的`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监督审计知识,工作效率较低; 同时他们曾经隶属于别的部门,会造成对原部门的监督和管理,容易产生主观感情,影响监督结果的公正性。
在参与审计的过程中,审计的程序和质量控制没有严格的制度管理,审计人员无法按照规范进行审计,必然会造成操作不当或不够完善,直接影响到审计结果。
3.提高内部审计效率建议
内部审计作为高效管理体系中的重要部门,如何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使其在高校管理中充分展现自己的作用,促进高校经济的发展完善,是现在多以高校面临的巨大问题。
3. 1建立独立审计机构,借助外部审计力量
高校审计工作如果想要发挥其监督管理的主要作用,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就必须使其独立开来。借助外部审计力量,选择委派外部审计机构对高校内部进行审计,使审计工作人员更加独立,与被审计部门不在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可以从实质上提高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从而发挥更好的对内部进行监督检查,完善高校的经营管理。
3. 2定期公示审计结果
审计工作的开展,其最终目的是规范被审计单位和工作人员的行为,完善高校的经营管理; 定期的审计结果公示,可以让被审计单位和部门发现自身的不足并进行改善; 同时定期公示审计结果,也会提醒部门工作人员,使他们明白自己是被审计的个体,从而规范自身的行为,起到提醒和警示的作用。
3. 3提高审计工作人员办事效率
高校内部审计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工作内容宽广、政策性强,这就需要参与审计的工作人员更加专业; 在选用审计工作人员时,需要他们对法律法规、部门管理和计算机知识等具备相应的基础;进入到部门之后,要结合实际工作,定期进行规章制度、专业知识的培训; 积极鼓励和安排审计人员进修学习,不断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
3. 4完善审计规章制度
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效率,就必须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将审计工作细致化、规范化。审计规章制度需要遵守国家内部审计的规范准则,结合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确保审计工作质量不断提高,增加工作效率。
3. 5建立内部审计激励制度
建立内部审计激励制度,合理的物质和精神奖励,是对审计人员工作的认可和肯定。有激励才会出成绩,这是很多企业在发展中最常用的措施,成效也最为明显; 将激励制度与高校审计工作结合,是内部审计的创新之举,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
4.结语
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是完善学校内部管理体系的关键,是规范学校各项行为的准则; 它并不只是对学校内部工作人员的监督检查,同时也是对高校的监督,使国家可以更好的监管各个高校的发展,避免学校出现违法违规的现象,促进高校教育体系的进步。现如今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还处在发展阶段,还需要不断地创新和完善,这就需要政府和学校增加对内部审计的重视,增强对审计工作的管理,从而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质量,体现内部审计存在的价值,更好的服务于高校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柏传军。浅议高校内部审计模式的创新 [J].皖西学院学报,,04:126 - 128.
[2] 葛涛。基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高校内部审计风险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3.
[3] 张皓洁。关于创新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模式的思考 [J].现代经济信息,,16:145.
[4] 孟丽青。我国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创新的思考 [J].经营管理者,2010,12:268.
分组教学对英语课堂效率的影响 篇6
【关键词】分组教学 英语课堂效率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2-0104-01
分组教学是英语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是学生开展积极互动的平台,也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的关键措施。在英语课堂上,运用分组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运用分组教学的形式,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分组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
一、分组教学对英语课堂效率的影响
(一)分组教学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英语课堂的分组教学中,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将从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者,在发现知识与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消除学生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体验知识探究的乐趣。在分组教学的模式下,课堂教学模式将发生转变,由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中心,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开展交流与互动,在英语口语交际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与运用能力,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其学习的能动性与自信心。
(二)分组教学能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分组教学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多种多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为学生创设不同的言语交际环境,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相互的交流与沟通,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分组教学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平等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平等的、相互的,为了小组在整个班级中的排名,无论是成绩好的学生还是后进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大胆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提高自己的言语表达能力与自信心,调动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三)分组教学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
在分组教学中,学生可以在灵活多变的小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习动机,在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下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自信心与成就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生可以通过体验、感知、参与、实践和合作等方式,实现小组任务目标,使学生感受成功,体验知识学习的成就感。小组合作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堂英语课教学效果的优劣,成功的分组教学需要师生共同创造,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总而言之,分组教学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学习氛围,将小组合作学习目标转化为学生个人的学习目标,在积极主动的实践中,体验英语学习的乐趣。
(四)分组教学能提高学生英语成绩
作为一门语言学习课程,英语课中掌握知识和培养能力的途径不应仅仅局限于教师的讲授,还包括学生的练习与实践。分组教学加快了教学的节奏,增强了英语学习的广度和密度。在不同的合作形式中,学生通过组练、对练、单练等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合理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与竞争意识,在合作与竞争的过程中逐渐提高所有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
二、提高分组教学有效性的举措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
构建结构合理的学习小组是开展分组教学的前提与基础。英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心理特点,结合具体的英语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分组教学计划。教师可以通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熟悉英语教材、广泛阅读参考材料来充实分组教学的学习内容;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认知能力、年龄特点、思维特点和知识基础为科学分组打下基础;通过拟定分组教学计划,为具体的分组教学与合作学习提供计划指导。
(二)订立有效的小组合作规则
由于大多数学生具有生动活泼的性格特点,因此课堂气氛一般是非常活跃的。英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订立一套分工明确、行之有效的小组合作章程,通过合作纪律规范学生的行为,使分组教学更加的规范与高效。在面对秩序混乱的课堂环境时,教师要提示学生小声说话,通过表扬纪律好的小组为全部学生树立学习的典范;在组员分配角色时,要在每一个小组内选出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整体工作,选出记录员,记录小组讨论的进程,选出发言人对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归纳总结。通过不同角色的设定,使每一位小组成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通过组员之间的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的力量,有效完成分组教学任务。
(三)科学的分组教学实施
科学的分组教学实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环节,也是分组教学的核心内容。英语教师应在合理引导、科学分组的基础上展开分组教学,并在小组交流与讨论的过程中有效调控教学进程。在分组教学的实施环节,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当好分组教学的引导者、合作者与组织者,在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正确的评价与反思
在分组教学之后,正确的评价与反思是提高分组教学效果的关键,也是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应组织学生共同对分组教学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通过学生之间的评价、小组之间的评价、教师对小组的评价,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教师对分组教学要做好教学反思,对分组教学过程做出客观性、科学性、发展性和过程性的反思与评价,认清教学过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从正反两个方面激励和鞭策自己,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三、结语
在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英语教师要不断革新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分组教学提高英语课堂的教学效率,并不断改进、不断总结,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特点,选择切实可行的分组教学形式,在结构合理、规则有效、科学实施的基础上有效开展分组教学,并做出正确的评价与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把合作学习与自主学习有效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井英.实行英语分组教学 全面提高教学质量[J].教育界,2010(05)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7
一、影响审计工作效率的因素
(一)审计队伍素质不强,基础薄弱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审计内容和范围的不断增加,审计职能对所从事的人员应该具备的业务知识要求也不断提高, 审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不仅要熟练掌握财会知识,还要了解基本建设、物资采购、法律法规、商品价格等等各种知识。而现在的审计人员大部分所学的专业都比较单一,要么是专门的财会人员,要么是专业的工民建专业,或者是法律专业,没有形成一支综合型、复合型的人才队伍。这就导致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准确识别良莠,对各类被审人员利用自身熟练的业务水平从中作弊的情况看不出或拿不准,现翻资料,现学现问, 使问题迟迟不能披露,这必然推延时间,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二)选用审计方法不当,浪费资源
审计方法是贯穿于审计过程始终,衔接各项具体工作的纽带,审计人员采用正确方法,就可以及时查清问题,取得充分有效的审计证据。而实际操作中,如果对审计项目不能做到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将各种方法结合运用,一味追求齐、全、深,逐页看凭证,泛泛抄写数字、资料, 顾此失彼,因小失大,抓不住主要问题和主要矛盾,浪费审计资源,降低审计效益,从而制约审计效率提高。
(三)法律法规不熟悉,定性不准
审计依据就是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时判断经济活动合规性、 合法性、正确性的准绳,是提出审计意见、做出审计结论的客观标准,是加快审计任务顺利完成的关键。审计依据的种类很多, 包括法律、法规、计划、合同、业务规范、会计制度等等,审计人员因自身所学限制不可能掌握与审计对象有关的所有政策,因此在审计过程中,要么是不知道依据,到处收集、寻问,认定不准,难以一锤子定音;要么是不能全面、历史、辩证地使用审计依据,造成对套用的法规依据产生模棱两可的看法,无所适从,欲用不得, 欲弃不舍。延误时间,错误判断,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四)论据不能说明问题,取证乏力
收集、鉴定、综合评定审计证据,并据以做出审计结论和意见的过程,不仅是审计实施的过程,也是审计人员对审计对象认识不断深入,并逐步对其评价的过程。审计按要求取证,是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前提。在审计中由于取证不慎重,因而有时取得的证据不真实或者只凭被询问人的口证取得旁证,证明质量不高。为避免审计风险对证据要进行复查,这必然费时、费力,影响审计工作效率。
(五)审计手段较落后,不能适应监督的需要
目前,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大部分还是手工操作,没有形成全国性的联网审计,审计手段相对落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各行各业为了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都在开展信息化建设, 审计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监督手段,为了开拓工作领域,提高工作质量,更好地行使“免疫系统”的职能,必须与时俱进,紧跟被审计行业的发展。当前,审计工作一是缺乏相应的审计软件,无法实现审计工作的流程化、标准化和规范化;二是审计队伍中计算机和信息系统专业人才比较缺乏,难以对信息系统工程的成本和造价进行核实;三是信息化建设属于新兴产业,国家还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也没有相应的造价信息,造成信息化审计无据可查,无本可依。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效率,不能实现“信息工作基础化,基础工作信息化”的工作目标。
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几点对策
(一)努力建设审计队伍,提高人员素质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优秀的审计人才是做好各项审计工作的基础,只有懂本行,拥有过硬的业务能力,凭自己的实力、技艺、智慧、毅力去拼搏,才能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财经方面存在的问题,才能规范他们的管理行为,使被审计单位口服心服。因此建设一支过硬的审计队伍,是审计事业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要选好用好人。二是要培育审计人员高尚的职业操守。三是要加强业务能力。要采取业务培训、岗位练兵和实践锻炼等方式,不断提高审计人员查找发现问题的能力。如何“强素质”?笔者认为学习是关键,应做到“三个结合”,一是定期培训与自学相结合;二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三是应用法规文件时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审计人员素质提高了,审计工作就能得心应手,审计工作效率也会随之提高。
(二)正确运用审计方法,提高审计效益
审计方法分为两大类,即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不同的审计方法,在审计投入与产出方面的作用是不同的,如抽查法适用于业务量大,允许一定审计风险存的项目,详查法适应于业务量少, 需要做出准确审计结论的项目,分析法适用于侧重经济管理和经济效益的审计项目。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运用科学的分析、推理和判断来决定应该使用的审计办法,形成正确的审计结论,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益。
(三)及时掌握审计依据,保证定性准确
法律、法规、制度等是审计工作报告最后定性的重要依据,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审计的核心价值观也提出了“忠诚、依法、公正、廉洁”的要求,因此,作为经济运行的监督者,审计人员更要知法,守法,对待每一个审计项目要严肃认真、严谨细致、严格执法,时刻把神圣的职责放在心中。日常工作中一要重视各类法规制度的收集和整理,发挥专职与兼职法规机构的作用,指定专人收集文件,收藏、借阅进行登记并有手续, 保证文件、法规的存在性;二要正确地运用审计评价依据,要做到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兼顾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要用历史的眼光评审已经过去的审计事项。三要以书面文件为准。引用依据时,必须查对原文,不能单凭记忆,防止歪曲文件精神。只有选择最恰当的审计评价依据,提出切合实际的审计意见,做出正确的审计结论,才能提高审计效率。
(四)密切联络双方关系,创造和谐环境
被审计单位的配合和支持是按时完成审计任务的外部条件,审计小组成员在审计期间,应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办事,遵守职业道德,严肃审计纪律;要主动向被审计单位征求意见;办理审计事项时,做到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以良好的自身素质取得被审计单位的信任。只有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配合默契,审计业务核对及交换意见等工作才能顺利完成,从而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五)加强理论研究,创新审计手段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8
关键词:教务员,工作效率,人才培养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立校之本”, 也是高校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 可见高校教务工作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教务工作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过程, 是保证高校人才培养正常开展的基本前提。科学规范的教务管理工作则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现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的根本保证。二级学院的教务工作是学校的基层教学管理体系, 处于高校教务工作的第一线, 教务员是二级学院教务工作的主要执行者, 教务员的工作成效直接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产生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制, 二级学院教学管理人员有主管教学副院长 (系主任) 、教务员等。教务员主要是协助教务处和院长做好校、院的教学管理与组织。教务员属于最基本、最直接的教学管理协调层次。教务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是为领导的决策服务, 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服务。因此, 研究影响教务员工作效率的因素、提高教务员工作效率以及工作热情成为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一个重要课题。
一、教务员教务工作的现状分析
教务员处于二级学院教务工作的前线, 是连接学生、教师以及学院领导的桥梁。就目前高校中的教务员队伍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容乐观。教务管理队伍普遍存在队伍人员更新快、专业结构不合理、业务综合素质不高及服务意识淡薄等四个方面的问题。二级学院教务员的工作任务量非常大, 工作容易出现纰漏, 一旦出现纰漏会出现教学事故, 对教务员的心理造成非常大的压力。此外教务员的工作不能量化与绩效, 很难体现其个人价值。另外二级学院教务员地位不高、待遇较低、晋升无望、职称难评, 还要面临学院领导布置的其他任务。因此许多教务员不愿干教务管理这一行。目前高校教务员队伍与负责专业相符的很少, 在教务员队伍中有些人是从其他学院或部门转岗来的, 有些是人才引进照顾家属安排来的, 大多数被安排进来的教务员缺乏工作进取心与热情, 只是被动地接受任务, 工作效率较低。教务员队伍中有些是本科生或研究生, 有些教务员年龄偏大, 工作主动性的差异造成教务工作参差不齐。另外绝大多数教务员不能适应学校人才培养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提高。教务员必须能熟练使用计算机进行日常教务管理、信息处理工作, 又要懂一定的教务管理知识。目前教务员不仅承担着大量教学事务性的工作, 日常工作十分繁忙, 没有时间和精力外出培训、进修学习, 同时必须兼顾学院领导以及办公室主任的各类日常事务的处理。因此教务员基本上是在被动地完成任务, 无法实现高效率的教学管理和服务。很多教务员对教务工作缺乏认同感。目前高校普遍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 基本上形成了“科研是亮点, 教学是任务”的认识。教师队伍中的这种倾向性, 加剧了普通教师以及领导对教务工作的不重视。高校教务工作就是常规的事务性工作多, 难以看到具体、直接的标志性成果, 对普通老师来说晋升职称用处不大, 对于领导来说体现不出二级学院的年度工作亮点。很多二级学院基本上对教学的要求就是不要出现教学事故, 在教学管理方面“不求有功, 但求无过”的想法非常普遍。由于部分高校和学院领导对教务管理工作的不重视, 导致学院对教务员工作的认同感不高, 个人价值在学院的大家庭中得不到体现, 从另一方面影响了教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制约了教务员教务管理工作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二、提高教务员工作效率的途径
保证高校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需要一支科学、严谨、高素质、有创新精神的教务管理队伍。我们认为要提高高校教务员工作效率必须从两方面入手:第一, 上级领导与广大教师要转变观念, 重视教学与教务工作, 提高对教务员工作的认同度;第二, 教务员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 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
1. 转变观念, 重视教学与教务工作, 提高对教务员工作的认同度。
高校要转变观念, 从本质上认识教务员工作的重要性。一些高校认为教务员队伍的知识层次不是很重要, 造成很多高校的教务员本科学科的偏多, 而且往往是安排引进人才的配偶担任教务员岗位。这种现象使得教务员的岗位得不到相应的重视与认可, 其工作效力很难提高。因此教务主管部门以及广大教师要转变思想观念, 从本质上认识教务员岗位的重要性。二级学院要加大宣传力度, 使广大教师支持、理解教务员的工作, 使教务员工作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 使教务员自身的价值得以体现, 增加教务员工作的乐趣与主动性。另外教务主管部门与二级学院要注重提高教务员的工作待遇, 为其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职称晋升的机会, 使教务工作者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信心。教务工作不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工作, 它是遵循高层次人才培养规律的系统工作。教务工作虽然繁琐, 但是还是可以根据教学规律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古人云:“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要提高教务员的工作效率, 科学适用的教学管理软件必不可少。教务处要根据自身高校的教学特点以及办学规模引进一套科学的适合自己的教务管理软件, 在软件的采用上要不断调研、完善, 请教务员多提意见。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学生人数急剧增加, 教务员工作量也随之增加。因此, 要利用合适的教务软件来开展教务管理工作, 减轻教务员工作负担, 提高教务员的工作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建立正负激励、考核机制, 达到做好做坏不一样的效果。另外要建立合理的教务员职业发展机制, 使教务员的职业发展有多种选择。这样可以使教务员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管理之中, 提升教务员的工作效率。
2. 加强学习, 提升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
教务员的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二级学院教务管理的水平。提升教务员素质必须从思想上入手, 不断加强学习, 提升综合能力与素质, 增强服务意识。教务员必须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修养, 这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教务员的工作主要是服务, 服务于学生、教师以及学院领导。这就要求教务员必须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 树立为广大教职工服务的理念, 从而保证本职工作完成的高效性。高校教务员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 要把自己的工作当成一种事业, 踏踏实实做好教务工作, 不断地学习、总结。教务员自身要从根本上转变思想观念, 认识到自身对整个学院教学工作的重要作用, 从内心树立服务意识, 无论何时都要保持细心、耐心和恒心。作为教务员, 要不断学习, 善于积累经验, 全面提高素质与能力, 适应高校教育发展的需求。合格的教务员必须具备宏观管理、系统管理、教育学、心理学、哲学、计算机应用及数据库运用等方面的知识, 可以说包罗万象。因此要求教务员要与时俱进, 不断学习相关的知识, 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 并根据实际情况为我所用。另外由于不同二级学院教务工作的特殊性以及专业的差异性, 教务员不仅要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课程, 同时应该参加高等教育发展与高等教育教学管理方面的系统培训, 适当增加计算机应用及数据库运用等方面的知识培训, 以便在现实工作中能够有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教务员工作涉及教务处、教师以及学生, 接触人非常多, 每天大量的学生已经让教务员难以招架。教务员在做具体教学管理工作时, 首先要做到互相尊重, 无论面对上级主管部门还是广大任课教师以及分院学生, 如果不能协调好这些关系, 教务员的教学管理工作就很难展开。在具体事务安排中, 不仅要讲究原则, 而且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尽量为广大教职工以及学生创造方便。办公室同事之间要相互帮助、互相关心, 努力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 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教务员工作较为繁琐, 怎样高效地、愉快地工作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既要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工作, 又要勇于创新探索新的工作思路与方法,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9
经济责任审计在政府治理中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在公司治理中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都比较薄弱。2011年7月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发布了《内部审计实务指南第5号——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这为各类组织制定相关制度或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经济飞速发展和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完善公司治理机制,提高公司治理效率,是现代企业管理研究的重点。
本文基于当前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最新研究动态,以湖南省制造业为样本,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各衡量维度实证探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司定性治理效率和定量治理效率的影响,为学术界对我国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研究添砖加瓦,也为湖南省制造业公司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和公司治理提供参考。
二、研究假设
对于开展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公司,对其实施效果不能单单从某一方面采用某一个指标进行衡量。为了更全面、更准确地衡量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本文将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以下六个维度进行考虑,即:
1. 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经济责任主要是指各种责任人在经济方面应承担的义务。经济的本质是一种权利和义务的互动关系,它基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社会生产方式形成。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就是指在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级管理人员为实现公司目标、保持公司健康快速发展而应承担的经济责任。根据不同的标准,内部经济责任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领导人员的管理活动内容,内部经济责任可以分为会计责任、财务责任、法纪责任和社会责任;根据领导人员承担责任的程度,内部经济责任可以划分为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鉴于经济责任内容的广泛性以及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展审计工作之前,要清楚界定各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范畴。只有清楚地划分领导人员的责任,才可增加领导人员的责任意识、自我约束意识和职业意识,促使领导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从长远利益出发,督促下属员工以最小化成本实现公司收益最大化。同时,公司清楚界定各级领导人员的内部经济责任,还可以起到警示作用,督促领导人员遵纪守法,减少经济犯罪行为,降低公司损失。
2.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是指在开展审计工作时的执行力度,它贯穿整个审计过程,是实现审计目标的保证。当公司制定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规章制度、明确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后,内部审计人员就可以按照规章制度开展审计工作,以实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监督和评价职能。审计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从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时,可以及时发现管理人员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上报给相关领导,并一起探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由此,不仅可以降低公司目前已面临的各种风险,还可以起到预警作用,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优化公司的内部控制。
3.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包括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是指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较高的管理层次,其出具的审计报告也报告给级别较高的管理层;审计人员的独立性是指审计人员能够不受他人限制和影响、独立客观地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有很大的关系。大量研究表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越强,在公司治理中的效用表现得越明显,越能为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做贡献。
4. 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决定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专业技术能力、思想道德水平、沟通技能、综合能力等。当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配置较高时,固然需要花费更大的成本,但是审计人员的素质越高,职业能力就越强,越容易发现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问题,这样一来就可以避免公司经营损失的出现,减少其他成本支出;同时审计人员针对发现的问题可以为管理层提供建议对策,审计人员的素质越高,越能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为管理者提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建议,降低公司的经营风险,对公司治理产生积极影响。
5. 审计成果的运用。审计工作的最后一步是总结审计结果,形成审计报告,以供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应用。公司通过审计人员对各级管理人员内部经济责任的考核和监督,可以发现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履行较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对于责任履行较好的地方,可以鼓励领导人员再接再厉以取得更好的成果;对于做得不好的地方,帮助其查找原因,积极改进。另外,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还可为公司人事储备和人才选拔提供参考。
6.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跟踪。后续审计是指在审计报告发出后一段时间内,对被审计人员执行审计报告情况进行的跟踪审计,目的是检查被审计人员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是否进行了纠正和改进,且判断这种纠正和改进是否及时、恰当和有效。当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后,相关人员会分析原因并采取应对措施,但是采取的应对措施在实践中是否合理、操作是否可行、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这些都需要后续审计进行跟踪和控制。如果只管采取对策而不管效果和效率,只支付成本而不考虑收益,公司治理将一团糟。因此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程序。
基于上述六个维度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各衡量维度与公司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三、实证研究设计
1.变量衡量。本文将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分为六个维度考虑,针对每个维度都设置了几个衡量因素,最终衡量指标共有28 个。①公司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情况可以从公司的规章制度、章程设定、领导人员对责任范畴的知悉及日常工作的开展情况等方面进行衡量。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可以通过公司的规章制度、审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对审计工作中发现问题的对策及审计工作的职能等方面衡量。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表现为审计人员能够不受他人限制和影响地独立客观地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以及审计机构的隶属层次、公司高级管理人员对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等方面。④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可以利用职业道德、思想觉悟、专业知识、沟通技巧等方面进行衡量。⑤审计成果的运用可以通过公司根据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对领导人员进行岗位调动等方面进行衡量。⑥内部经济责任的后续跟踪表现在针对发现的问题,公司是否采取应对措施及应对措施达到的效果等方面。
在本文的研究中,综合研究内容、公司治理效率各类衡量指标的优缺点以及实证数据的来源,选择平衡计分卡类评价方法衡量公司治理效率。将公司治理效率划分为定性治理效率和定量治理效率,衡量公司治理效率的指标共有18个。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公司治理效率均采用李克特量表法,根据被调查对象的实际情况与效果,每个题项设计了5个等级,分别是:1=非常不同意,2=比较不同意,3=一般同意,4=比较同意,5=非常同意。
2. 数据来源。为了研究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笔者所在课题组于2014年5月设计了《关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与公司治理效率的调查问卷》,并于2014年6 ~ 10月在湖南省各制造业公司内部发放。由于被调查对象的特殊性,本文的调查问卷主要通过以下两种方式发放:人工实地发放并收回以及发送电子邮件发放并收回。其中,第二种方式是对第一种方式的补充。
本次调查共发放了300 份问卷,收回217 份,收回率为72.33%,剔除无效的问卷38份,可供使用的有效问卷共179份,有效使用率为59.67%。
判断问卷数据是否有效的标准如下:①对于题项填写不完整的问卷予以剔除;②对于题项填写不清楚的问卷予以剔除。
然后,将人工实地发放问卷获取的数据和通过电子邮件发放问卷获取的数据分为两组,针对问卷中各题项分别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每个题项的两组数据的sig.值均大于0.5,说明两种方式获取的数据无明显差异,可将两组数据汇总进行分析。
四、探索性因子分析
对所获得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后,运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
1. 因子分析。在进行因子分析前,利用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判断变量之间是否存在一定的线性关系,以检验因子分析的适当性。检验结果显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取样的KMO值为0.683,大于最低可行值0.5,而Bartlett球形检验χ2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表明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
在进行KMO检验和Bartlett球形检验判断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后,采取主成分分析法(PCA)提取共同因子,保留特征值大于1 的因子,舍弃特征值小于1的因子,由此提取了五个主因子。然后利用最大方差正交旋转法提取共同因子并命名,将五个因子分别命名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IA)、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IB)、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IC)、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ID)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IEF)。其中,在原衡量表中有四个题项的因子负荷值均低于0.5,具体为“IB5 审计部门根据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对公司提出建议对策”、“ID6 审计人员经常参加相应的专业技能培训和行业交流”、“IE1 公司高管重视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和“IF1 高管层等会仔细阅读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因此将此四个题项删除,保留剩余的24 个题项。其他测量因子题项在各自因子中的负荷量都在0.5 以上,表示收敛性都很好,并且这五个因子累积方差贡献率达到了78.233%,说明本研究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测量是比较有效的。
此外,本文还对公司治理效率的数据进行因子分析适当性考查,公司治理效率变量所构成的相关矩阵对因子分析的适当性考查结果显示,公司治理效率取样适当性的KMO样本测量值为0.935;Bartlett球形检验的结果表明,χ2统计量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1,上述结果表明所选指标数据非常适宜做因子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提取了两个因子,分别为:定量治理效率(GL)和定性治理效率(GX),这两个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8.288%,说明公司治理效率的测量是比较有效的。
注:提取方法为主成分分析法;旋转法为具有Kaiser标准化的正交旋转法;a.旋转在5次迭代后收敛。
2. 研究假设修正。在对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公司治理效率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原有的六个衡量维度萃取成五个因子,公司治理效率原有的四个衡量维度萃取成两个因子,需要修正原有的研究假设,本文的研究假设细分如下:
Ha: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与公司定量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b: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与公司定量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c: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司定量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d: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公司定量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e: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与公司定量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f: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与公司定性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g: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与公司定性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h: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与公司定性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i: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与公司定性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Hj: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与公司定性治理效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五、实证数据分析
在确定研究变量和研究假设的前提下,进行实证数据分析,运用的方法主要包括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为了解其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各衡量维度的情况与各自之间的相关性,运用SPSS20.0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注:N=179;∗∗表示1%的显著性水平,∗表示10%的显著性水平(双侧)。
表3显示,在开展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179家公司中,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各维度的平均值都大于3,标准差都比较低,说明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开展情况都处于中上等水平。仔细观察各维度的平均值,发现内部审计人员整体素质的均值(3.767)是所有维度中最大的;其次是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界定均值(3.641),这说明在样本公司中,内部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相对来说比较理想,公司对于各管理人员的责任界定也比较清晰;均值处于中间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3.493)也算还好;而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3.262)和独立性(3.217)均值相对较小,说明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和后续运用不太乐观。这些情况都与参与调查的公司的实际状况相符。
同时公司定性治理效率和定量治理效率的平均值都在3.38 左右,说明样本公司都重视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去治理公司,且二者的治理效率基本处在同一水平。
进一步观察,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五个衡量维度(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与公司治理效率两个维度(定性治理效率和定量治理效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是正数,且都是在1%的水平上显著相关,这说明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五个衡量维度对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和定性治理效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2. 线性回归分析。以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各衡量维度为自变量,以公司治理效率为因变量,建立回归模型如下:
对模型一和模型二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模型一的R2值为0.455,调整R2值为0.430,说明模型拟合度比较好;F值为17.832,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模型中,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的回归系数为2.237,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越清楚,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越高,验证了假设Ha;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的回归系数为2.804,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越好,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越高,这与假设Hb一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的回归系数为2.434,不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对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与假设Hc不一致;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回归系数为3.025,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越高,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越高,这与假设Hd一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的回归系数为1.495,且回归结果不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不对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产生显著的影响,这与假设He不一致。
模型二的R2值为0.556,调整R2值为0.540,说明模型拟合度比较好;F值为35.831,在1%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模型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在模型中,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的回归系数为3.397,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越清楚,公司的定性治理效率越高,验证了假设Hf;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的回归系数为2.428,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越好,公司的定性治理效率越高,这与假设Hg一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的回归系数为1.160,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对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验证了假设Hh;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的回归系数为5.550,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越高,公司的定性治理效率越高,这与假设Hi一致;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的回归系数为0.079,且回归结果不显著,说明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不对公司的定性治理效率产生显著影响,这与假设Hj不一致。
六、结论及建议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制造业公司进行问卷调查,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衡量维度,并进一步进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内部经济责任的界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审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三个方面对公司定量和定性治理效率产生显著的积极影响;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对公司定性治理效率产生了显著积极的影响,但是对公司定量治理效率影响不显著;③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后续运用对公司的定量治理效率和定性治理效率的影响都不显著。
针对以上结论,为了改进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公司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当注意:
第一,建立和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规章制度,清楚界定各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从而审计人员在审计时才能重点关注领导人员在行使职权的过程中对于有关经济问题的责任。
第二,增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执行力。公司应当制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规章制度,科学合理地设置具有权威性和效率性的内部审计机构,要求审计人员严格按照公司的规章制度从事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从体制上保证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展开。同时,公司要深化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加强对经营活动、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各领域的监督。
第三,加强领导人员和全体员工的重视,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要取得领导人员和全体员工的重视,就应当最大限度地发挥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职能,站在解决问题的角度,从大局出发,提出切实可行的审计建议,帮助公司各部门解决问题,为经营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在提高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独立性时,要兼顾审计部门和审计人员。
第四,提高审计人员的素质。确保审计人员的职业胜任能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做起:一要加强学习。审计人员应当树立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参加相关资格考试,提高业务水平。二要加强培训。企业应有计划地组织培训,审计部门可以选取审计专业功底厚的人员参加计算机、法律等方面知识的培训,也可挑选有计算机、法律知识基础的人员去参加审计知识培训,以提高审计人员信息化技能。三要加强实践。企业应通过岗位竞争、项目参与等形式鼓励审计人员参加不同层次或领域的审计实践活动,积累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完善内部经济责任审计。
参考文献
刘婧哲.基于内部控制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2.
李江涛,苗连琦等.经济责任审计运行效果实证研究[J].审计研究,2011(3).
马健.乡镇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以湖北省阳新县H镇为例[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13.
李汉江.经济责任审计治理功能相关问题探讨[J].会计之友,2014(13).
王飞.经济责任审计与结果运用问题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7.
徐贵春.国有宏立公司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研究现状[D].兰州:兰州大学,2010.
孙青.企业内部审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D].石家庄:河北经贸大学,2014.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 篇10
关键词:基层农村医生,工作效率,影响因素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系统的建设是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 几年来政府颁布了大量相关建设方案与发展规划, 加强对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投入和建设。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能完全满足城乡居民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要满足农村居民的医疗卫生需求, 则不仅要从数量上保证医生的供给, 还要从质量上提高医生工作效率,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最大化医生所提供的服务。
国内外关于卫生医疗系统的效率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 其中宏观层面的研究通常将国际和地区作为决策单位[1,2,3,4], 如对各国卫生保健系统技术效率进行比较研究, 各地区健康生产效率进行评测和比较分析, 医疗供给效率进行实证研究等。
更多的效率研究集中在微观层面, 绝大多数以医疗机构或医疗团体作为研究对象, 例如不同所有权结构、不同规模、不同地区及医疗机构内部不同科室效率的比较[5,6,7,8], 对单个或多个医院成本效率的分析与评价[9,10,11,12]。然而医生作为医疗卫生系统中最基础的组成单位, 以其个体作为效率研究对象的国内研究较之国外则非常少[13,14,15,16,17,18]。
本文以我国县级和乡镇级医生的个体层面的工作效率为研究对象, 通过选择医生的工作产出和投入变量, 使用随机边界分析法分析医生的效率及其影响因素, 并进一步的从医生主观层面对效率的观点进行了讨论。
1 变量选取和数据描述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农村卫生人力资源研究:现状评估及未来需要的预测”项目中对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调研结果, 其中机构调研部分包含县中心医院, 县中医院, 妇幼保健院及乡镇卫生院, 回收107份有效问卷, 医生调研部分共回收1210份有效问卷。其中男性医生占样本总量57%, 县级医生占样本总量比例为50.8%, 样本平均年龄为36.6岁。
1.1 产出变量
医生的产出即医生所提供的服务, 分为质和量两个方面, 量可以通过服务的病人数, 或服务的物质化的价值来衡量, 而质通常无法直接衡量。因此本文依照众多研究所使用的单位时间内的服务量作为医生的产出, 具体变量选择医生每天所承担的实际门诊病人数量。
1.2 投入变量
对投入要素的考虑则是参考了1990年Gaynor和Pauly所建立的“行为产出公式”[13], 其决策单位为效用最大化的个体-即医生, 决策单位通过其面临的各项资源的选择而产生相应的医疗行为。
(1) 医疗活动时间投入。即医生本身作为决策单位时的人力资源投入, 这里选择医生平均每天在医疗活动上花费的工作小时数 (从每天实际工作的小时数中减去包括专门的教学以及培训活动、科研活动、集体病历讨论、会议和行政管理工作在内的非医疗活动时间所得) 。
(2) 医生经验投入。医生在对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 仅仅靠时间的投入是无法完成的, 其医学专业知识才是其产出不同的关键。然而医生的能力不是一个可以具体量化的变量, 因此这里选择医生的工作年限作为替代变量, 隐藏的假设为同样的工作时间里, 较为资深医生应该可以依靠其在工作中获得的经验来增加产出水平。
(3) 辅助性人力资源投入。医生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离不开辅助人力的投入, 包括护士, 医疗助理, 技术辅助人员, 管理人员等, 辅助人员的工作可以替代部分可能需要医生本身投入的工作时间。但由于缺乏针对每名医生的辅助人力方面的数据, 这里使用医院整体水平的医生/护士比例来作为替代变量。
(4) 资金投入。医疗设备等为医生工作不可缺少的因素, 属于产出函数中的资金投入部分。这里使用医生所在医院万元以上设备的价值作为替代变量。
1.3 效率的影响因素
(1) 医生个体特征。包括医生的性别、教育水平、所处科室等。在以往的研究中, 医生的个体特征也被认为是影响医生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16,19,20]。
(2) 激励因素。即医生的收入水平, 该因素的加入用来判断收入能否对医生的效率起到正面的激励作用。
(3) 地区层次变量。经济发展水平、医疗卫生政策等因素, 也可能会导致医生有不同的工作效率, 本文使用三省虚拟变量来总体上控制东、中、西部之间不可观测的差异。
2 模型
关于边界效率的衡量, 有多种模型和方法, 包括确定性边界法 (Deterministic Frontier Approach, DFA) 、随机边界分析 (Stochastic Frontier Analysis, SFA) 及数学规划法 (包括DEA, PDH和MI) 。医疗卫生系统所涉及到的基本效率分析方法中最为普遍的是数据包络分析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DEA) 和随机边界分析。
DEA方法借鉴了边际效益理论线性规划模型, 其优点在于它不需要设定生产函数, 可以实现多投入、多产出的处理。但同时, 它没有考虑随机误差的影响, 因此边界容易受到极端观测值的影响。SFA方法通过设定生产函数, 在确定生产前沿的基础上, 将随机误差和效率残差两项区分开。然而它无法识别非效率的来源, 所以无法区分分配性非效率、技术性非效率及范围非效率。也有一些研究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并比较其结果的不同, 发现并没有明显差异。由于本研究中只使用一个变量作为产出, 且为保证将非效率因素与随机误差相分离, 因此选择使用SFA。
依照Battese和Coelli (1995) 提出的SFA一步回归法 (认为先通过随机前沿生产估算出效率分数, 再使用分离出的非效率值作为被解释变量, 外生变量作为解释变量的两步回归方法会造成结果的偏误和不一致) , 建立以下模型:
其中, patienti表示医生每日平均门诊数;hoursi表示医生i每日在医疗活动上花费的时间;yeari表示医生i的从业年数;nursei表示医生i所在医院的护士/医生比例;equipmenti表示医生i所在医院的万元以上设备总价值;Ui表示医生i的技术非效率, 为独立分布的非负随机变量, 在0处服从截断正态分布N (mi, σu2) ;Vi表示随机误差项, 服从N (0, σv2) 分布。复合误差项σ2=σv2+σu2, 定义, 如果γ=0则代表不存在非效率, Ui则可以从方程中剔除, 如果γ=1则表示实际产出的偏离完全是因为非效率。γ越接近1, 随机边界方法就越适用。
技术无效率影响因素模型为:
其中, mi为无效率分数;Xi为医生个体特征变量, 包括医生性别虚拟变量、教育水平虚拟变量和所在科室虚拟变量;incomei为医生自报的每月平均收入;provincei为地区虚拟变量。
3 结果
对前沿生产函数和技术无效率方程的联合估计获得的结果如下:
注:***表示在1%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5%水平上显著, *表示在10%水平上显著 (1) 乡镇级别医生样本中不存在硕士及以上教育背景的医生, 因此在中专、大专和本科这三个虚拟变量中, 本科被自动删除。
从表1中可以看出, 使用SFA方法进行对县乡两级医生进行分析时, γ值分别为0.857和1, 这验证了SFA方法在本研究中的适用性。
工作经验对县乡两级医生的工作产出都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1%的工作年限的提高可以分别对两级医生的工作产出有0.39%和0.23%的提高。但与常理较为违背的是, 医疗工作时间的提高并没有对医生工作产出有积极的影响, 相反的是, 在10%的置信水平上, 医生工作时间越长, 门诊的数量越低。对此可能的解释是, 工作经验高的医生其工作时间短, 但由于其工作效率高, 所以产出相对较高, 因此造成了工作时间短对应着较高的产出;设备的价值数量对医生的工作产出并没有显著的影响, 而护士医生比例则表现出了显著地正向作用。
因而总体来说, 在个人智力因素、资本因素、人力因素、时间因素这几项投入中, 智力因素和人力因素对产出起着相对显著的影响。
在医生工作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 县乡两级医生中唯一对效率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是地域状况。甘肃和河南省医生的工作效率要显著低于广东省的医生。这可能是因为地域的虚拟变量揭示出了一系列数据中所没有包含的不可观测的变量情况, 例如医生总体的工作环境、医生专业素质、激励性政策和地区文化等对医生效率的显著作用。在不同级别的医生中, 科室也对医生效率的影响也不一致, 从显著性上来讲, 县级医院中的儿科和妇科医生的工作效率显著不同于其他科室, 而乡镇医院中的外科和妇科医生的工作效率显著不同。县级的儿科和妇科医生的效率偏高, 而乡镇级外科和妇科医生效率偏低。其他因素, 如医生的性别、医生收入和医生的教育水平等对医生的效率均没有显著的影响。
4 进一步讨论
在调查问卷中, 我们还访问了医生其自身认为影响其工作效率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所选择的变量分别为医生性别、医生学历、医生工作经验、和医生的职称。
尽管这些问题的回复较主观, 并取决于医生本身对效率的定义和自身经历, 但可以从中获得医生本身对所处行业的理解。对其视角进行的分析所得到的效率相关的因素的描述本身就有其意义, 也能对我们分析影响因素有参考意义。
注: (1) 该百分数是回答“是”的比例; (2) 括号中为分别回答是/否的观测值数量。由于该类问题只覆盖了河南和甘肃两省, 所以样本量相对较小。
结果显示, 医生认为效率在性别上的差异不如其他因素明显, 且只有25.2%的医生认为有差异的存在。在认为男性效率更高的医生中, 有71.4%其本身为男性, 而认为女性效率更高的医生中 (实际只有16.8%的医生持有该观点) , 70.1%其本身为女性;绝大多数医生 (92.8%) 认为更长的工作年限将带来更高的效率, 并且当工作年限提高10年时, 效率将平均提高17.2%个百分点;84.4%的医生认为更高的教育水平将影响到效率, 且认为该效果比较显著的有72.1%, 教育水平提高一个等级将带来13.7%的效率的提高;在所有医生中有65.9%认为高工资为促进效率的正向激励因素, 且10%的工资水平的提高将导致18.3%的平均效率的增长;对于职称因素, 78.3%的医生认为与提高效率相关, 且一个等级的提高可使得相应的效率平均提高16.3%。
5 政策建议与总结
本文使用了SFA方法, 选择医生的门诊工作量作为产出要素, 医生的时间投入、经验投入及医院层次的辅助人力和资金作为投入要素, 对我国农村基层医生的工作效率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 还从医生的主观角度研究了其效率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分析发现, 医生的工作产出主要受医生的工作经验及医院水平的医疗辅助人力的影响, 而医生的工作效率主要和其所在地区相关, 甘肃和河南省医生的工作效率要显著低于广东省的医生, 而不同科室的医生工作效率也有所不同。对医生工作效率的主观分析结果与客观分析有所差异, 医生所认为的性别、教育水平和工资等影响在实证分析中并没有非常显著。
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 篇11
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实验中,探究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是该实验的主要目标之一.
例1 张兰和刘芳两位同学运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定了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在全班交流实验结果时,老师提出:如果各组所用滑轮和串绕绳子的方式不变,改变其他因素,是否会影响它的机械效率呢?大家积极思考,提出了各种猜想,概括起来有如下几种:
猜想1: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有关;
猜想2:可能与被提升的钩码重力有关;
猜想3:可能与匀速提升的速度大小和被提升的钩码重力都有关;
猜想4:可能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有关.
张兰和刘芳分别根据各自的猜想进行了探究,实验记录如下表.
(1)请帮助张兰完成表中的一项计算;
(2)请根据她们的实验记录,分别在表中写出探究结果;
(3)归纳她们的实验探究,你所得的结论是: .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同学对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及结论的总结,需要运用机械效率的计算及控制变量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从题目看计算是很简单的,运用η=W有/W总=15N×h/(6N×3h)=83.3%,从张兰的实验数据看,速度相同时,钩码越重,机械效率越大;从刘芳的数据看钩码重力相同时,机械效率与速度大小无关.
点评 该实验考查了同学对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因素的认识,从该题看,张兰与刘芳的实验数据只能得出机械效率与钩码重力的大小有关,与钩码被提升的高度及速度无关.其实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除了与钩码的重力有关外,还与动滑轮的重力、绳重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有关.
二、滑轮组机械效率的相关计算
在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中,经常会遇到机械效率发生改变的情况,最常见的是滑轮组所挂的物体的重力发生改变.
例2 一个工人用由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不计摩擦和绳重),站在地上将400N重的货物经过10s匀速提高4m,所用的拉力是250N,求:(1)这个工人做功的功率是多少?(2)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多少?(3)若把800N的重物提起,工人至少要用多大的拉力?
解析 由于站在地面向下拉绳,则吊起动滑轮的绳子段数为2段,则(1)P=W/t=250N
×4m×2/10s=200W;(2)η=W有/W总=400N×4m
/(250N×8m)=80%;(3)由于不计摩擦与绳重,则由F=1/2(G+G动)得G动=2×250N-400N=100N,则F=1/2×(800N+100N)=450N.
影响脱硫效率的因素探讨 篇12
1 吸收塔入口烟气参数的影响
1.1 负荷因素
随着机组升负荷时, 带入的热量增大, 导致吸收塔整体浆液温度上升, 从而影响SO2的化学反应。其次机组负荷上升烟气量随之变化, 脱硫系统的容纳烟气量是一定的, 当机组满负荷时, 烟气量达到最大值, 在系统里停留的时间最短, 这也是机组满负荷脱硫效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1.2 原烟气中粉尘浓度的影响
在运行中因电除尘部分故障除尘效率不佳, 造成脱硫入口粉尘浓度的增加, 从而会降低脱硫效率, 此外, 粉尘进入吸收浆液系统, 增加了管道磨损, 并使副产品的品质大大下降, 同时粉尘吸附在增压风机上将增大风机出力, 容易出现的增压风机失速现象, 使脱硫运行不稳定从而直接影响到脱硫效率和脱硫系统投运率。
1.3 氧量
O2参与烟气脱硫过程中是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它主要是将使HSO3ˉ氧化为SO42ˉ, 避免HSO3ˉ过多而阻碍Ca SO4·2H2O生成。
脱硫效率的计算不但与进出口硫有关, 还与进出口氧的含量有关, 氧含量监测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脱硫效率的真实性, 一般来说, 在正常运行情况下, 脱硫出口氧含量是稍略大于进口氧含量的, 因为脱硫反应公式中所需SO2与O2的比值是2︰1, 一般不会出现进口氧大于入口氧的情况,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 应及时检查氧化风机的风量和入口硫的变化情况, 确定这些参数都没问题后, 再联系仪表检修人员校表。
1.4 烟气温度
实际运行过程中, 机组负荷变化较频繁, 脱硫系统进口烟温也会随之波动, 对脱硫率有一定的影响。理论上进入吸收塔的烟气温度越低, 越利于SO2气体溶于浆液, 形成HSO3﹣, 所以温度就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温度, 一般控制在50℃—60℃之间。
2 石灰石品质和石灰石浆液的影响
石灰石原材料中Ca SO3的含量和石灰石活度很重要, 其次石灰石浆液颗粒越细, 其表面积越大, 反应越充分, 吸收速率越快, 石灰石的利用率越高。反之, 石灰石浆液颗粒越大, 在吸收相同的SO2时, 所需的石灰石浆液也越多, 吸收塔的液位也将有所上升, 而起到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因此对此球磨机的研磨要求也越高, 一般要求:90%通过325目筛或250目筛, 此外还要进行合理设置石灰石浆液旋流器的工作压力来进行筛选, 石灰石供给系统正常运行。
石灰石区域地面冲洗水 (脏水) 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冲洗水直接冲洗到石灰石地坑里, 随后被地坑泵打往石灰石浆液箱中, 致使石灰石浆液密度下降, 还伴随着地面上的一些木屑、草叶以及灰尘等杂质, 使石灰石浆液参杂, 石灰石浆液成分不纯, 也是影响脱硫效率的一方面因素。
3 运行因素的影响
3.1 PH值对脱硫率的影响分析
从烟气中SO2与吸收塔浆液接触后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反应中可以看出, 高PH的浆液环境有利于SO2的吸收, 而低PH则有助于Ca2+的析出, 二者互相对立, 因此选择合适的PH值对烟气脱硫反应至关重要。一般认为吸收塔PH值选择在4.0~5.5为宜, 避免PH值>5。
3.2 液气比 (L/G) 与烟气流速因素
液气比是与流经吸收塔的单位体积的烟气量相对应的浆液喷淋量。液气比对脱硫效率的高低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其它参数恒定的情况下, 提高烟气流速可以增强气液两相的湍动, 减薄烟气与吸收浆液之间的膜厚度, 增强气液传质。但是, 烟气流速的增大可能造成溢液和烟气带水而增加除雾器的负担。对于FGD系统中所采用的主流塔型逆流喷淋塔来说, 通常采用的烟气流速为3~5m/s.
4 脱硫装置的因素
4.1 搅拌器因素
吸收塔的搅拌器主要作用是防止浆液沉积结垢, 使加入的石灰石浆液和氧化空气均匀的分布和吸收, 同时使石膏结晶析出的主要作用。当搅拌器叶片磨损、电机出力不足或者其中的某个或是多个搅拌器旋转方向变化的时候就会大大影响脱硫效率。同时我们也要顾及脱硫系统中各个溶液箱上搅拌器的正常运行, 避免对脱硫效率产生影响。
4.2 仪表测量不准
在脱硫系统中测量表计是运行人员和逻辑控制的眼睛, 当其中的某个或多个表计出现问题, 将会使自动或是手动控制时失去其原有的意义, 这也必将成为脱硫效率和事故的根本原因, 为此常采用二取或是三取点来避免问题的发生。
在如何提高脱硫效率的问题上还需要在生产实际当中调整运行参数与研究有关脱硫效率因素着手思考。由上述因素的合适控制我公司脱出了合格的石膏。S
摘要:针对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工艺的脱硫装置出现的问题, 从系统及设备实际情况分析, 找出影响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 通过调整相关运行参数, 达到提高脱硫效率的效果。
关键词:影响,脱硫效率,调整
参考文献
【审计工作效率的影响】推荐阅读:
审计工作效率因素分析05-27
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论文09-25
审计效率论文07-15
独立审计效率提高06-20
审计效率风险评估09-21
内部审计影响08-07
审计质量影响因素分析07-21
网络会计对审计影响08-21
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分析08-28
审计费用影响因素研究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