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切口妊娠论文

2024-10-13

子宫切口妊娠论文(精选10篇)

子宫切口妊娠论文 篇1

子宫切口妊娠全称为剖宫产术后瘢痕部位妊娠 (cesarean scar pregnancy, CSP) , 是指孕囊、绒毛或胎盘着床于既往子宫切口处的一种特殊异位妊娠[1]。随着近年来剖宫产率的增高, CSP发病率也明显上升。本病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 清宫时易发生大出血危及患者生命。故对CSP早期明确诊断, 及时终止妊娠, 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 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目前对本病尚无统一的治疗方案。现将2013年8月我院开展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愈的15例患者报道如下。寻找CSP的理想治疗方法, 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15例子宫切口妊娠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年龄范围为23~40岁, 平均年龄为28.2岁。患者全部停经, 且HCG值超过正常值, 妊娠时间范围为38~82 d, 平均妊娠时间为54 d。剖宫产次数为1~3次, 剖宫产术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所有患者全部经过阴道彩超和MRI检查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

1.2 方法:

(1) 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 排外手术禁忌证, 碘伏阴道擦洗3 d。麻醉方式采用连硬外麻醉或静脉全麻。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常规消毒铺巾, 金属导尿管排空膀胱。阴道拉钩置入阴道, 暴露宫颈, 宫颈钳钳夹宫颈上唇并向下牵拉暴露出阴道前穹隆, 于宫颈阴道间隙予稀释肾上腺素局部浸润注射, 水压分离膀胱宫颈间隙。在宫颈钳夹持处上方的2 cm处横行切开进入膀胱宫颈间隙, 用手指钝性分离推开膀胱, 至膀胱腹膜返折, 穿破腹膜, 置入阴道拉钩, 于子宫峡部水平子宫剖宫产瘢痕处见局部稍隆起或可见紫蓝色包块突起, 考虑为瘢痕妊娠病灶处, 切开瘢痕处至宫腔内, 可见暗红色的血块伴胚胎样组织突出, 以组织钳钳夹切缘, 小卵圆钳伸入切口处清出妊娠组织, 再以吸管吸净宫腔。用剪刀修剪子宫切口处瘢痕组织, 用橡皮导尿管穿过切口下拉宫颈, 暴露视野, 2-0薇乔线间断缝合切口, 查无渗血, 关闭腹膜, 缝合阴道前壁, 清点器械无误。留置尿管。阴道放置碘仿纱条2条。 (2) 术后处理:术后48 h取出阴道碘仿纱条;留置尿管导尿48 h;预防感染:术后应用抗生素24 h;术后48 h监测血β-HCG水平变化;术后3~5 d出院;门诊随诊:告知患者每周复查血清HCG一次直至降至正常值。

2 结果

15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 术中子宫瘢痕处均可见新鲜或陈旧性的绒毛组织, 完全清除妊娠组织后送病理检查, 均证实为绒毛妊娠组织及瘢痕组织。手术时间35~70 min, 平均45 min, 术中出血量20~100 m L, 平均60 m L, 住院时间5~8 d, 术后随诊血β-HCG均下降至正常, 术后均无发生膀胱损伤、感染、膀胱阴道瘘、伤口愈合不良等手术并发症, 无持续性异位妊娠出现。

3讨论

CSP是一种罕见而危险的特殊异位妊娠, 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多数学者认为, 剖宫产切口部位瘢痕组织多为纤维结缔组织, 缺少收缩功能, 可引起子宫内膜缺陷、底蜕膜缺损, 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子宫肌层, 与子宫肌层粘连甚至穿透子宫壁, 影响孕囊发育, 往往会发生早期流产或不规则阴道流血, 且流产或清宫术中因血窦难以自行收缩关闭, 常可能引起大出血或子宫破裂, 危及患者生命[2,3]。早期诊断CSP对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非常重要。由于CSP发病机制尚不明确, 故该病目前尚缺乏规范化的统一治疗方案, 主要遵循的治疗原则为:在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情况下, 尽量保留生殖功能。临床上多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手术和综合治疗。对于CSP治疗方案的选择, 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4]。药物保守治疗需要长时间随访HCG, HCG降至正常需较长的时间, 且治疗过程中存在大出血风险。对于孕囊较大或吸收失败的患者需行手术干预。手术治疗有子宫切除手术及局部病灶清除手术。局部病灶清除术具有能够完全清除病灶、修复瘢痕, 减少再次发生CSP的风险, 同时术后血β-HCG下降快、患者恢复快等优点[5]。对于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手术视野较腹腔镜手术清晰、直观, 且可直接用血管钳钳夹血管止血的优点。与开腹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 术后恢复更快, 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既可以完全清除妊娠病灶, 同时可以修补子宫切口处的瘢痕缺陷, 保留了患者的生育功能。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及少并发症等优点。且手术不需要特殊、昂贵的器材, 手术操作较简单、直观, 手术费用较低, 适合开展了妇科阴式手术的基层医院。目前,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的报道较少, 有文献报道经阴道行剖宫产后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4,5,6]。我院在此之前治疗CSP大部分采用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加B超引导下清宫术, 少部分行宫腹腔镜手术清除瘢痕妊娠病灶, 但均存在对手术者经验要求较高、需要昂贵的设备、手术费用及手术风险较高等特点。因此寻求一种新的微创的CSP治疗方案十分有必要。目前大部分剖宫产采用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 有利于经阴道手术行妊娠病灶清除术。特别是对外突型生长的CSP, 经宫腔操作完全清除病灶较为困难, 且子宫穿孔的风险较大, 适宜行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 既可以完全清除妊娠病灶, 同时可以修补子宫切口处的瘢痕缺陷。我院的15例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患者行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 手术成功, 术中术后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

综上所述, 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少并发症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组的病例数有限, 仍需要大量的临床病例进一步验证其临床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 探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可行性及推广价值。方法 将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的患者15例, 采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结果 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通过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成功治愈, 无明显手术并发症。结论 阴式子宫切口妊娠病灶清除术具有微创、安全、术后恢复快、少并发症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子宫切口瘢痕妊娠,阴式手术,病灶清除术

参考文献

[1]戴钟英.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部妊娠[J].实用妇产科杂志, 2007, 23 (6) :339-341.

[2]刘福兰.米非司酮辅助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学工程, 2010, 18 (2) :53-54.

[3]李燕虹, 陈小青, 黄凤玉.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甲氨蝶呤治疗胎盘植入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 2010, 26 (8) :1220-1221.

[4]黄骁昊.阴式子宫瘢痕妊娠清除术与子宫动脉栓塞术后治疗子宫瘢痕妊娠的临床分析[J].江苏医药, 2013, 39 (23) :2905-2906.

[5]张祖威.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J].中山医科大学学报, 2011, 32 (5) :690-693.

[6]洪澜, 朱根海, 杨舒盈.阴式妊娠组织清除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5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12, 23 (16) :85-86.

子宫下段切口妊娠13例临床分析 篇2

关键词 子宫下段切口妊娠 诊断 治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167

近年来,随着我国剖宫产率的不断增高,剖宫产后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发生率也不断上升。临床上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误诊及漏诊率很高,如未能及时发现而使妊娠进展可引起子宫破裂从而导致子宫切除,如误诊为早孕行人工流产可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而危机患者生命。因此,早期诊断及及时正确的处理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回顾性分析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者13例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借鉴。

资料与方法

2001~2010年收治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者13例,年龄21~37岁,平均29.57±3.49岁;孕2~7次,平均3.62±1.94次;产1~2次,平均1.26±1.05次;13例中2例剖宫产2次,其余均1次,剖宫产方式均为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距发病时间9个月~14年,平均4.53±3.87年;除4例患者外,其余均有人工流产史1~6次,平均3.37±1.69次。

临床表现:13例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者首诊误诊有10例,误诊率高达77%。13例患者中12例有停经史,停经时间43~62天,平均51.98±6.47天;不同程度的阴道流血11例,其中3例停经后出现阴道流血,1例无停经史以不规则阴道流血为首发症状,2例在人工流产手术中发生大出血,5例于人流术后或药流后出现阴道流血淋漓不止。伴随症状13例患者中1例有早孕反应,1例有轻微下腹疼痛,其余均无明显异常。妇科检查2例触及子宫下段膨大,5例子宫略增大,其余6例无明显异常。

诊断:13例患者行血β-HCG检测均显示为阳性,测定值102.7~39628.1mIU/ml。13例患者僅有3例初次检查即确诊为子宫下段切口妊娠,主要依靠既往剖宫产手术史及超声检查,超声结果提示宫腔内未见孕囊,妊娠囊位于膀胱与子宫前壁之间,子宫前壁不连续或下段肌层变薄。误诊的10例患者初诊时均诊断为宫内妊娠,3例停经后反复出现阴道流血,7例行人流或药流术后出现阴道流血,其中2例因大出血急诊行子宫全切术后病理诊断为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病理结果提示瘢痕处可见绒毛植入,1例人流术后血β-HCG不下降而误诊为妊娠滋养细胞疾病予以化疗。误诊患者除2例病理诊断外,其余均进一步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经阴道超声或磁共振检查而确诊,彩超及阴超检查提示在子宫峡部或子宫下段体颈交界处见不均质团块,部分可在团块中或周边见血流信号;磁共振检查提示子宫瘢痕处混杂信号的团块影及团块与膀胱的关系。

治疗:13例子宫下段切口妊娠患中11例行药物治疗,给予甲氨蝶呤(MTX)50mg/m.2单次肌肉注射,联合米非司酮50mg口服,2次/日,连续3天。其中5例为人流或药流术后确诊患者,因阴道出血量不多,予药物治疗,监测血β-HCG,均逐渐下降至正常;1例于用药过程中出现阴道出血量明显增多,血β-HCG定量检测无明显下降,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继续药物治疗,血β-HCG下降满意;5例患者药物治疗有效,待血β-HCG下降>15%,超声图像显示局部无血流后,在超声指导下行刮宫术,4例成功,出血量较少,术后刮出标本送病理检查见绒毛组织,1例在刮宫时出现阴道大出血,行纱布卷填塞效果不明显,患者出现失血性休克及弥散性血管内溶血(DIC),立即行子宫全切术,术后病理证实诊断。余2例患者因误诊而直接行人工流产术,术中发生大出血,1例因迫切要求保留生育功能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在备血,做好手术准备的情况下行刮宫术,手术成功,出血少;1例无生育要求,开腹手术中发现瘢痕处难以修补而选择全子宫切除术。

结 果

13例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其血β-HCG值最终均降至正常。除2例子宫切除患者外,其余11位保留子宫患者均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讨 论

子宫下段切口妊娠的诊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误诊率高。其典型的二维超声图像表现[1]:①子宫外形为两端小中间膨大如梭形;②宫腔内无孕囊,子宫峡部明显膨大,其内可见孕囊,囊内可见胚芽及胎心搏动;③子宫峡部膨隆内结构紊乱,中间有光团、光点及暗区,但以实性为主,上方可见增大或正常大小的宫体及宫腔,下方可见部分宫颈及宫颈管,内口开大;④峡部膨隆内彩色多普勒可见血流信号丰富呈彩球状,阻力指数RI<0.5,明显低于正常。

治疗:子宫下段切口妊娠一经明确诊断,应及时终止妊娠。治疗采用个体化方法,针对患者发病时的具体情况,包括发病部位、病灶大小及妊娠囊侵入子宫壁的深浅等,结合患者的生育要求及经济状况综合考虑选择。

参考文献

1 罗红,杨太珠,郭文琦,等.子宫峡部妊娠的超声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5,21(2):324-325.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1例 篇3

1 病例介绍

患者, 女, 39岁, 已婚。于2月19日因停经39 d, 下腹痛伴阴道出血4 d入院;孕5产1, 剖宫产1次, 人流3次;末次月经:2012年1月10日, 2月13日测尿h CG阳性, 3 d后出现下腹痛伴阴道少量出血。入院查体:T为36.0℃, P为92次/min, R为22次/min, BP为106 mm Hg/64 mm Hg, 心肺无异常, 腹软, 无压痛, 肝脾无异常;妇检:外阴发育正常, 阴道畅, 宫颈光滑, 可见少许血性分泌物, 子宫后位, 鸭蛋大, 双侧附件区未及异常。辅检:2月17日外院B超提示:子宫内膜增厚, 宫腔下段环状暗区 (0.8 cm×0.8 cm) , 基底部于子宫前壁切口处界线不清, 且可见丰富血流信号;2月18日笔者所在医院盆腔B超示子宫下段宫腔内无回声区 (考虑切口处妊娠) ;血β-h CG为21309.60 IU/L;入院诊断: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于次日在B超监测下经阴道宫颈管孕囊穿刺, 孕囊内注入100 mg MTX+2 ml生理盐水, 并给予米非司酮片口服。2月26日查β-h CG为39565.70 IU/L, 复查B超示:下段宫腔内可见大小约 (2.0 cm×0.8 cm) 孕囊回声, 2月26日再次在B超监测下经阴道宫颈管孕囊穿刺, 孕囊内注入50 mg MTX+2 ml生理盐水。于3月2日再次复查B超见宫腔下段一直径2.5 cm孕囊, 可见胚芽;第3次在B超监测下穿刺孕囊, 抽出羊水, 注入50 mg MTX。3月5日复查血β-h CG为22535.20 IU/L;肝功能示:ALT为96.60 U/L, AST为83.30 U/L, 复查B超示:孕囊1.9 cm×0.6 cm, 胚胎已停止发育。给予护肝治疗。于3月9日查血β-hCG为14772.90 IU/L, 肝功能结果正常。患者坚决要求出院, 院外监测血β-h CG持续下降, 因阴道出血持续不净, 于4月24日再次要求入院治疗。入院后查血β-h CG为64.5 IU/L, 余检查结果正常。于4月26日在全麻下行宫腔镜检查, 置镜见:宫颈内口上方左前壁处可见似绒毛样组织漂浮, 色白, 与宫壁粘附, 宫腔宽敞, 形态正常, 宫底平坦, 两侧宫角部形态正常, 双侧输卵管开口均清晰可见, 子宫内膜厚度可, 色淡红, 置电切镜, 用环状电极从组织与宫壁附着处电凝切断, 见子宫前壁创面毛糙, 可见原剖宫产瘢痕, 侧壁有一小憩室, 取出该组织送病检, 以滚状电极电凝子宫前壁瘢痕创面, 见宫腔内无活动性出血, 退镜, 宫腔内近颈管处留置气囊尿管1根。术后查血β-h CG值降至正常;复查B超未见异常;术后病检证实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痊愈出院。

2 讨论

2.1 诊断

近年剖宫产日益增多, 剖宫产后瘢痕处妊娠发病率明显增多。CSP临床表现无特异性, 在妊娠早期易与宫内早孕及先兆流产等混淆, 盲目刮宫引起大出血, 则治疗很棘手, 往往只能为抢救生命采取开腹行子宫瘢痕部位妊娠病灶切除术加子宫修补术, 有的甚至切除子宫。因此早期、准确诊断CSP至关重要。经腹或阴道超声被认为是诊断CSP首选的简单而可靠的检查手段[2]。本例采用1997年Godin等[3]提出的诊断标准: (1) 无宫腔妊娠证据。 (2) 无宫颈管妊娠证据。 (3) 妊娠囊生长在子宫下段前壁。 (4) 妊娠囊与膀胱间的子宫肌层有缺陷。此外, 结合剖宫产史, 血β-hCG值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对于难以确诊的病例, 行MRI检查有助于确诊[4]。MRI能通过多维图像清晰显示妊娠囊着床部位, 但是MRI检查费用高, 不宜作为常规检查。

2.2 治疗

子宫切口妊娠一旦确诊, 应立即终止妊娠。对于CSP治疗无统一治疗规范, 需依据患者的孕龄、临床表现、超声、血β-h CG值及对生育功能保留等不同而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子宫动脉栓塞及联合治疗等[5]。对于病情稳定, 有保留生育功能者, 行药物保守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为MTX, MTX是一种叶酸拮抗剂, 干扰DNA、RNA及蛋白质合成和胚胎滋养细胞分裂, 以致胚胎死亡。金力等[6]回顾分析显示MTX治疗CSP的成功率达85%。米非司酮为抗孕激素药物, 使蜕膜组织细胞坏死、变性, 导致绒毛失去血液供应而变性坏死。与MTX配合使用可减少MTX用量, 增强效果。保守治疗过程中需监测血β-h CG值及彩超, 血β-h CG值下降速度被认为是衡量疗效的重要指标。本例联合宫腔镜手术治疗CSP取得了成功。手术有以下优点: (1) 可以明确地看到妊娠组织所在的部位, 并可以观察其大小、性状及血供情况, 宫腔镜直视下予以环形电极电切术。 (2) 减少了盲目刮宫引起的大出血, 反复清宫造成出血、宫腔黏连、子宫内膜损伤, 甚至造成子宫穿孔, 不孕等损伤。采用宫腔镜电切一次治愈。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减少出血, 感染, 重要的是手术后保留了生育功能。MTX加米非司酮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是一种安全有效而微创方法,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Seow K W, lluang L W, Lin Yll, et al.Cesarean scar pregnancy:issuesi management[J].Ultrasounc Gynecol, 2004, 23 (3) :247-253.

[2]许进松.经阴道彩超对子宫切口妊娠的诊断价值[J].中外医疗, 2010, 30 (25) :12-13.

[3]Godin P A, Bassils, Donnezj.Anectopic pregnancy devoloping in a previous caesarian section scar[J].Fertil steril, 1997, 67 (22) :398-400.

[4]王红.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处妊娠的临床诊治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3) :276-277.

[5]张燕科, 吴瑞瑾, 林俊.剖宫产瘢痕妊娠的诊治现状[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8, 35 (3) :370-373.

子宫切口妊娠论文 篇4

【关键词】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疗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uterine incision pregnancy. Methods: 100 patients were randomized to the control group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iochemical soup. 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better efficacy, p <0.05. Conclusion: Good uterine incision pregnancy conservative therapy.

【key words 】 uterine incision pregnancy; conservative treatment; efficacy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035-01

子宫切口妊娠是临床中较为罕见的妊娠疾病,是指胚胎着床于剖宫产术后的子宫切口的部位,随着胚胎的发育,其绒毛会与子宫的肌层发生粘连的情况,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子宫破裂,最终导致需要进行子宫切除的治疗[1]。本研究主要分析分析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的临床疗效,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从收治的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中抽取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对照组50例,实验组50例。

其中,对照组50例患者,年龄为22岁至38岁,平均年龄为(30.21±7.23)岁,患者停经的时间为23天至36天,平均停经的时间为(47.31±11.25)天。

实验组50例患者,年龄为23岁至39岁,平均年龄为(30.78±7.57)岁,患者停经的时间为22天至37天,平均停经的时间为(47.97±11.65)天。

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有剖宫产的历史,并且手术的方式均为子宫下行短横切口的手术方式。所有患者均符合剖宫产手术之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诊断标准[2]。对这些患者进行了阴道超声、血β-HCG、彩色多普勒以及其他的辅助检查进行确诊。研究将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排除在外,将患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在外。

经确认,两组子宫切口妊娠患者在性别、年龄、产次以及停经的天数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故两组间可进行比较和分析。

1.2治疗方法

(1)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进行住院治疗,并对患者进行肾、肝功能检查,此外进行电解质以及血β-HCG的检查与治疗。

(2)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其中甲氨蝶呤每天一次,每次20mg,为静脉静滴药物,静滴的时间为5天;米非司酮每天50mg,共分为两次进行服用。治疗5天。

(3)实验组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以及中药生化汤进行治疗。其中甲氨蝶呤、米非司酮的治疗使用方法与对照组的一样,治疗的时间也与对照组的一致,生化汤服用的剂量为每天1剂,分早晚两次服用,治疗的时间为5天。

1.3评价指标

评价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依据子宫切口妊娠保守治疗的效果将本次研究的结果分为2级评定标准[3],分别是治愈与治疗失败。

其中,治愈是指治疗后,患者的血β-HCG出现下降并且已经转阴,经过B超的检查显示患者子宫切口部位的包块已经消失,并且患者的月经恢复正常。

治疗失败:治疗后,患者的血β-HCG下降不是很明显,或者是出现了升高的情况,B超检查显示患者子宫切口部位的包块没有缩小的情况或者是出现了增大的情况,并且有阴道大量出血的情况发生。

1.4数据处理

所有实验数据在实验结束后均准确地录入到SPSS19.0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用卡方χ2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明数据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效果对比:实验组的患者治疗后,治愈的患者的例数有46例,占92.00%;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治愈的患者的例数有40例,占80.00%。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存在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血β-HCG转至正常的时间对比:实验组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其血β-HCG转至正常的时间为(14.31±2.15)天,对照组的患者其血β-HCG转至正常的时间为(21.55±3.65)天,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實验组与对照组的包块消失的时间对比:实验组的患者治疗后,其包块消失的时间为(16.36±4.11)天,对照组的患者治疗后,其包块消失的时间为(29.51±6.21)天,两组对比,实验组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米非司酮是强效的拮抗孕激素药物,其为甾体结构,可以与内源性孕酮的受体产生竞争结合从而发挥其抗孕酮的作用。而甲氨蝶呤作为一种叶酸拮抗剂,它对细胞的分裂以及DNA的形成具有很好的干扰作用,可以导致着床在子宫切口的胚胎死亡,并且不会对患者今后妊娠的流产率以及畸胎率带来不良影响,不会增加患者今后妊娠时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也不会有诱发肿瘤的风险,对今后妊娠时胎儿的生长发育、智力、健康均无不良的影响。

根据中医的辩证医理,将子宫切口妊娠的患者归为任冲失调、气血不畅、胎孕异位、淤血不化的病症,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活血化瘀的治疗,生化汤中有莪术、三棱等药材,可以消瘾散结;而桃仁、赤芍以及丹参则可以活血化瘀;天花粉具有使滋养细胞出现变性坏死的作用。

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以及米非司酮进行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之上使用中药的生化汤进行治疗,在治疗的结果上,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并且实验组的患者治疗后,其血β-HCG转至正常的时间以及子宫切口包块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这说明,在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以及中药的生化汤联合治疗子宫切口妊娠的疗效好。

综上所述,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以及中药生化汤联用对治疗子宫切口妊娠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治愈率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付丽.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保守治疗20例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15):76-77.

[2]贾丽华,胡玉玲,杨国华等.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部位妊娠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2014,(6):74-75.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介入治疗的护理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本院2010年9月至2012年5月共25例子宫切口早期瘢痕妊娠的临床资料, 年龄22~37岁, 平均29岁。剖宫产1次者20人, 2次4人, 3次者1例。剖宫产至发病9个月~11年。临床表现:25例均有停经史, 时间41~64d。无临床症状18例, 阴道持续少量出血6例, 其中因人流后大出血1例。HCG139~21342IU/L, 所有病例均经超声检查子宫峡部剖宫产切口处妊娠图像而确诊, 孕囊大小2cm~6.5cm不等, 其中有胎心搏动5例。

1.2 方法

治疗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腹股沟区常规消毒、铺巾、局麻后, 采用seldinger穿刺插管技术穿刺右侧股动脉, 成功后置5F鞘, 用5FCobra或5F子宫动脉导管分别超选择插入子宫动脉再行造影 (1m L/s, 总量3m L) 。根据瘢痕妊娠的供血情况, 经导管分别向双侧子宫动脉内注入甲氨喋呤各40~60mg, 总量控制在100mg, 再分别用自制的明胶海绵颗粒 (直径1×2mm) 和明胶海绵条若干, 栓塞双侧子宫动脉。当子宫动脉血流明显变缓慢时停止栓塞, 结束手术, 拔管加压包扎回病房。21例术后48~72h内在超声引导下行清宫术, 4例未行清宫术。术后无1例大出血, 无1例子宫切除, 1例人流术后大出血者栓塞后出血立即停止。4例未行清宫术患者经术后检查β-HCG和超声跟踪2周均治愈。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做好术前心理护理

护士耐心的向患者解释介入治疗是栓塞两侧的子宫动脉, 目的以达到降低下一步治疗引起大出血的风险, 对已发生大出血的患者有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术中灌注甲氨蝶呤能起到杀胚的作用。向患者解释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副反应少等特点, 使患者增强信心, 消除恐惧的心理, 积极配合各项检查及治疗。

2.1.2完善辅助检查

血常规、凝血功能、配血、心电图、肝肾功能等, 已发生大出血者严密观察生命体征、腹痛及阴道流血情况, 并做好详细记录。备皮范围以两侧腹股沟为中心, 包括会阴部;阴道用碘伏棉球擦洗;术前4h禁食, 术前1h留置导尿。

2.1.3术前15min给予鲁米那镇静、地塞米松10mg肌内注射防止造影剂过敏, 术中使用甲氨蝶呤者, 术前15min给予昂丹司琼8mg静脉注射预防呕吐。

2.1.4术前无大出血者开放1路静脉通道;大出血患者开放两路静脉通道:1路输液、1路输血。

2.2 术中护理

主要是密切观察病情, 配合介入医师顺利完成手术。病情观察:①在心电监护下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脉搏、呼吸;大出血者还要观察出血量并记录;②准备好抢救药品, 如地塞米松、肾上腺素等, 如果患者出现皮肤潮红、头痛、恶心、呕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休克等造影剂过敏反应, 要立即抢救。③1例大出血患者术中给予输血、持续性的鼻导管吸氧等治疗。

2.3 术后护理

2.3.1病情观察。大出血患者介入术后立即给予心电监护, 密切观察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 每小时测量一次, 血压稳定后和其他患者一样4h一次。观察尿量、颜色, 并记录24h出入量。注意有无腹胀、阴道流血情况, 使用集血带以计算出血量。术后24~72h内患者可以有少量阴道流血, 这是由于子宫动脉栓塞后子宫内膜缺血而发生的出血, 一般不超过月经量, 如果超过立即汇报医师进行处理。观察穿刺侧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 特别是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2.3.2穿刺点护理。观察穿刺点敷料是否渗血, 有无皮下血肿或瘀斑, 穿刺点术中压迫止血成功后, 在病房我们采用人工手压0.5h再用1kg的砂袋加压5h, 以防血肿形成。保持局部敷料干燥, 避免感染。

2.3.3术后穿刺侧肢体制动12h, 术后24h方可下床活动。因长时间制动, 患者会有下肢有麻木感, 可瞩患者脚掌和踝关节活动及肢体小幅度平移, 另一侧肢体也是小幅度活动。本组病例有1例因提早自行下床出现穿刺点周围瘀斑, 未予特殊处理, 两周后消退。

2.3.4疼痛的护理。栓塞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疼痛[2], 子宫动脉栓塞后, 局部组织缺血、加之栓塞剂注入和子宫收缩引起疼痛, 护士要准确及时观察疼痛的部位、时间、性质及程度, 给予对症处理[3]。轻度疼痛给予消炎痛栓剂纳肛, 严重者给予杜冷丁75~100mg肌内注射。本组有5例使用了消炎痛栓剂, 1例使用了杜冷丁。

2.3.5预防感染。术后使用3d抗生素以预防感染, 监测体温12h 1次.密切观察外阴分泌物的性质和量, 并予会阴擦洗, 每日2次, 防止宫腔感染。

2.3.6 MTX主要不良反应是造血系统的抑制, 表现为WBC和PTC减少, 肝肾功能损害、胃肠道反应、口腔黏膜的损伤等。因此在用药期间要定时复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护理上要给予清淡易消化富营养饮食, 要保持口腔清洁餐前后要漱口, 同时注意指导产妇多饮水以碱化尿液[4], 常规给予奥美拉挫静脉滴注保护胃肠道黏膜。

3 结果

25例患者均顺利的完成了介入治疗及清宫术, 无过敏反应发生, 未出现感染和造血系统抑制。有1例出现穿刺点出血瘀斑, 有6例出现腹痛, 经对症处理好转。清宫时无1例发生大出血, 无1例子宫切除, 术后无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4 讨论

介入治疗子宫切口瘢痕妊娠具有疗效确切、创伤小、痛苦少、恢复快等特点, 能保住了患者的子宫。术前、术中、术后的病情观察和正确的护理措施, 能保证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手术, 使介入治疗能顺利的进行, 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和患者的痛苦, 从而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袁牧, 谭玉林, 张阳, 等.经导管子宫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子宫疤痕妊娠合并出血[J].中华全科医学, 2010, 8 (9) :1092-1094.

[2]刘萧, 李麟荪.子宫肌瘤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的并发症[J].介入放射学杂志, 2002, 11 (5) :389.

[3]倪代会, 陈岚, 王淑红, 等.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22例[J].实用护理杂志, 2002, 18 (1) :30.

子宫切口妊娠论文 篇6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8例患者年龄26~38岁, 平均35岁, 孕2~4次, 距上次剖宫产时间最长9年, 最短18个月。住院时间5~10d, 平均6.2d。患者均有停经史, 其中11例由于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就诊, 1例于外院行清宫术后出现阴道大出血转入我院, 6例均无其他不适, 因停经就诊发现。

1.2 辅助检查

阴道彩色B超示:12例子宫切口处见不均质团块, 提示子宫切口妊娠;6例子宫切口处见孕囊, 明确诊断为子宫切口妊娠。所有患者血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 CG) 明显升高。根据V ial的B超分型[2], 结合清宫时B超检查:明确10例属于表面种植, 8例属于深部种植。

1.3治疗

入院后1~3d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 局麻下利用Selding er技术逆行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 依次行双侧子宫动脉造影, 然后向两侧子宫动脉分别注入甲氨蝶呤 (M T X) , 最后以颗粒状或条状吸收性明胶海绵栓塞双侧子宫动脉, 造影可见子宫螺旋动脉及妊娠囊血管征消失, 子宫动脉主干栓塞呈杵状, 栓塞满意。术后患者返回病房后绝对卧床休息24h, 穿刺部位用沙袋压迫止血8h。栓塞术后2~4d, 经B超引导定位胚胎组织的位置行清宫术, 彻底清除胚胎组织, 术后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清宫后次日大部分患者即可出院。

1.4 结果

18例均在栓塞术后2~4d顺利施行B超引导下清宫术, 操作时间5~10m in, 出血量30~120m l。术后3~10d阴道出血停止, 术后1周内血βH CG均明显下降。

2 讨论

国外有文献报道CSP的发生率为0.045%左右[3]。近年由于剖宫产率的升高, 此病的发生率有升高趋势。

治疗CSP的方法较多, 子宫全切术治疗效果确切, 但创伤大且使患者终身丧失生育能力, 往往只作为大出血等情况下的抢救治疗。清宫术虽然可以彻底刮除病灶, 但CSP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 盲目刮宫可能出现大出血、子宫穿孔甚至患者死亡等严重并发症, 是相对禁忌证。单独使用全身M T X治疗, 以及在全身或局部注射M T X后再行清宫术的治疗方法, 临床应用较为广泛, 费用相对较低, 便于基层医院开展;但治疗时间长、恢复慢, 无法完全避免发生大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 子宫动脉栓塞术为治疗C S P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子宫动脉栓塞可以迅速控制阴道出血, 适用于阴道大量出血需要紧急止血者, 甚至可以用于大出血时的抢救。该手术无需切除子宫, 维护患者的生存质量, 保留其生育能力。本组有1例患者在外院行清宫术发生大出血后转入, 急诊即行子宫动脉栓塞并局部M T X灌注, 阴道出血得到迅速控制。通过动脉导管直接向子宫动脉灌注M T X, 可提高局部的药物浓度, 同时使用动脉栓塞延长了局部药物作用时间, 提高了杀胚作用。子宫动脉栓塞暂时阻断妊娠囊的大部分血供来源, 使胚胎组织缺血缺氧坏死, 为以后清宫治疗提供有利条件[4]。有对照研究发现, 采用子宫动脉栓塞较M T X全身治疗, 在行清宫术时出血量明显减少, 血βH CG降至正常的时间及住院时间缩短[5]。本组18例患者在后续的清宫治疗中均较顺利, 操作时间短, 出血量较少, 恢复快, 大部分患者在清宫术后次日即可出院。

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CSP适应证广泛。L ian等[6]发现大部分深部种植型子宫切口异位妊娠通过全身M T X治疗效果较差, 而这些病例仍可通过子宫动脉栓塞获得有效的治疗。本组8例深部种植型患者均获得良好的疗效。

尽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CSP优点显著, 但也存在缺点。动脉栓塞过程需要在全程X线透视下完成, 患者及术者都要受到较大剂量的辐射, 造成潜在风险。子宫动脉栓塞属于有创操作, 不可避免存在与操作相关并发症的可能, 如感染、穿刺部位大出血、血管损伤等。再者, 动脉栓塞操作较复杂, 要求较高, 其治疗费用也较其他治疗明显偏高。

我们体会: (1) 子宫动脉栓塞术需由有经验的医师完成, 确切有效的动脉栓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如无法做到完全栓塞必将影响到后期恢复及清宫时的效果, 可能出现再次大出血。 (2) 一般应在栓塞术后24h至1周内行清宫术, 时间过长吸收性明胶海绵可能被溶解吸收致血管再通, 不能达到有效预防清宫术中出血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1458-1459.

[2]Vial YP, Petignat P, H ohlfeld P.Preg nancy in a cesarean scar[J].U ltrasound Obst Gynec, 2000, 16 (6) :592-593.

[3]Seow KM, H uang LW, Lin MY, et al.Cesarean scar preg nancy:issuesin management[J].Ultrasound Obst Gynec, 2004, 23 (3) :247-253.

[4]钱朝霞, 李群英, 徐文英.子宫动脉栓塞在宫颈或切口妊娠人工流产手术前的作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06, 12 (3) :200-202.

[5]郭久柏, 张琦.子宫动脉栓塞与甲氨蝶呤治疗CSP的比较研究[J].天津医药, 2010, 38 (5) :429-430.

子宫切口妊娠论文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3年12月在嘉陵区妇幼保健院及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以后GSP (子宫瘢痕妊娠) 的患者共有15例, 年龄26~43岁, 平均年龄 (31.5±3.3) 岁。剖宫产方式全部采取子宫下段横切口。患者停经时间38~79天, 平均时间 (52.6±1.6) 天。距离上一次剖宫产手术时间为5个月~8年, 平均时间 (3.8±1.3) 年。

1.2 临床诊治方法

本文15例患者全部采取B超进行诊断, 同时采取β-HCG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水平。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和其意愿, 对其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者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药物治疗采取米非司酮50 mg, 2次/d, 采取口服方式;甲氨蝶呤50 mg, 采取肌注方式, 或者在B超引导之下, 采取穿刺减胎针一直到妊娠囊, 尽可能将妊娠囊当中的液体抽取干净, 局部注入20~30 mg的甲氨蝶呤, 每隔24 h1次或者2次/周。对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的病人, 采取局麻进行右侧股动脉穿刺置入导管, 进行血管造影, 发现出血部位以后, 采取双侧子宫动脉, 注入500 mg的甲氨蝶呤, 采取海藻微粒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出血动脉, 对血液灌注给予阻断。采取手术治疗的病人, 在进行药物治疗以后采取传统开腹或者在腹腔镜之下进行局部病灶清除和子宫修补手术治疗, 或者采取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2 结果

本文共15例患者, 其中采取药物治疗共7例, 占总体的46.67%;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共5例, 占总体的33.33%;采取腹腔镜局部病灶切除术和子宫修补术的共有3例, 占总体的20%。本文没有1例患者采取子宫切除术, 所有患者均完全治愈, 出院以后复查, 没有1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见表1。

3 讨论

子宫切口妊娠在临床当中属于一种罕见而危险的异位妊娠, 其发病机制尚没有完全明确, 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2], 其引发子宫切口妊娠有以下几种可能; (1) 剖宫产造成的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乏或者存在缺陷, 精子在着床以后, 会出现蜕膜缺损, 进而使滋养细胞入侵到子宫肌层造成等; (2) 剖宫产本身导致的切口缝合错位以及感染等相关问题导致的愈合不良, 瘢痕组织产生凹陷、裂开以及缝隙等[3]; (3) 子宫内膜炎等相关因素, 受精卵在着床以后由于血液供应不良, 绒毛部分伸展到子宫下段瘢痕处或者子宫颈部位, 容易由于峡部狭窄, 对孕囊反应带来不良影响, 进而出现流产或者阴道不规则流血。

子宫切口妊娠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有阴道不规则流血以及停经, 极有可能被误诊为先兆性流产以及早孕等相关情况, 因此, 临床医护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孕史和手术史, 进而作出准确判断。另外, 通过B超检查是当前最为直接、有效的诊断措施, 其敏感度高达85.3%。还有就是, 子宫切口妊娠患者还会伴有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明显升高, 本文15例患者均伴有一定程度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 通过B超检查, 都可以给予有效确诊, 所以, 其能够作为子宫切口妊娠的主要诊断方法。

在临床当中, 如果确诊为子宫切口妊娠, 应该立即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 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减少。因为其病情相对比较复杂, 在临床治疗当中, 应该根据其病情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对应的处理措施。现如今, 在临床当中主要采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子宫动脉栓塞术等相关疗法, 其药物保守治疗采取甲氨蝶呤, 其有效率可以高达大约80%。另外, 临床手术治疗是一种可以快速处理病灶的方法, 可是其属于有创性治疗, 不可当做常规疗法[4]。除此之外,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目前治疗子宫切口妊娠最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其采取海藻颗粒和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动脉末梢, 进而可以取得良好的止血作用, 通常14~21天以后, 栓塞材料就会自行吸收, 并且能够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 被广泛应用在临床当中。本文结果显示, 本文共15例患者, 其中采取药物治疗共7例, 占总体的46.67%;采取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共5例, 占总体的33.33%;采取腹腔镜局部病灶切除术和子宫修补术的共有3例, 占总体的20%。本文无1例患者采取子宫切除术, 所有患者均完全治愈, 出院以后复查, 无1例患者出现相关并发症, 和上述相关实践研究基本相同[5]。

总之, 对剖宫产手术以后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主要采取超声联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查, 确诊以后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 采取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者子宫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 进而可以获得明显的疗效, 使患者健康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罗明霞.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诊断进展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 13:2329+2331.

[2]陈勇霞, 刘颖, 肖倩馄, 等.不同方法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癖痕处妊娠的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 2012, 28 (14) :2412-2413.

[3]王晓薇, 王海宽, 宫丽华.经阴道超声对剖宫产瘫痕处妊娠的诊断价值[J].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2012, 46 (l) :83-85·

[4]刘明霞.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75例的治疗及效果分析[J].工企医刊.2014, 6:1099-1100.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2例 篇8

例1.患者, 31岁, 主因停经38d, 阴道少量出血2d入院。B型超声示宫腔分离7mm, 子宫下段切口下方见一无回声区, 大小约16mm×6mm, 内未见胎芽。提示:子宫下段切口妊娠?宫腔积血。入院予甲氨蝶呤肌内注射及米非司酮口服, 监测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β-HCG) 逐渐下降, 复查B型超声示孕囊周围血供不丰富, 遂在B型超声监测下行清宫术, 术后继续给予米非司酮口服。

例2.患者, 30岁, 停经62d查B型超声提示:宫腔下段近子宫峡部见一妊娠囊, 大小约40mm×32mm, 子宫峡部肌层厚6mm, 患者坚持要求门诊直接清宫, 术中出血不多, 约1h后出现阴道大量出血, 予缩宫素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 复查B型超声示:子宫下段肌层菲薄, 内见49mm×51mm不均质回声区, 宫腔分离8mm, 考虑子宫下段切口血肿, 遂急行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 后出血明显减少, 术后予抗炎及米非司酮口服等治疗。

讨论

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妊娠 (CSP) 是妊娠囊着床于前次剖宫产子宫瘢痕部位, 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异位妊娠, 是剖宫产远期并发症之一。CSP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明确, 可能与剖宫产时损伤子宫峡部的内膜和子宫肌层、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宽大有关。由于底蜕膜发育不良或缺损, 滋养细胞可直接侵入子宫肌层, 并不断生长, 绒毛与子宫肌层粘连植入, 甚至穿透子宫肌层。由于此处的肌层菲薄, 结缔组织及血管增生, 流产时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 甚至需切除子宫, 严重影响妇女的健康。

随着彩色超声影像学的发展, CSP的早期诊断成为可能。1997年Godin等[1]提出了B型超声声像图诊断标准: (1) 宫腔内无妊娠囊; (2) 宫颈管内无妊娠囊; (3) 子宫峡部前壁 (瘢痕) 见孕囊生长发育; (4) 妊娠囊与膀胱之间子宫肌层组织有缺陷[2]。对有剖宫产史的妇女再次妊娠行B型超声检查时, 应在B型超声下观测妊娠囊与瘢痕的关系、妊娠囊的血流灌注、妊娠囊与膀胱的距离及组织连续性, 作出早期诊断并辅助治疗。

CSP的治疗方法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3]。保守治疗以杀死胚胎、清除妊娠物、保留生育功能为目的。本文病例1予甲氨蝶呤+米非司酮杀胚胎治疗后清宫, 治疗效果满意, 病例2若先行子宫动脉栓塞再行清宫术则能有效减少出血。两种方案都为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但前者治疗时间长, 治疗费用较后者少;后者治疗时间缩短, 费用高, 技术要求高, 因此应根据患者病情、医师技术水平及医院的医疗条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 Codin PA, Bassil S, Donnez J.An ectopic pregnancy developing in a pre-vious cesarean section scar[J].Fertil Steril, 1997, 67 (2) :398-400.

[2]高桂芹, 林琬君.剖宫产子宫瘢痕妊娠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08, 35 (1) :15.

子宫切口妊娠论文 篇9

关键词:甲氨蝶呤; 宫腔镜治疗; 子宫切口瘢痕妊娠;

【中图分类号】R7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6-0250-01

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10年在我院治疗的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104例,其年龄在23~39岁,平均年龄为28.7岁,患者的孕周少于七周,同时其有相应的剖宫产史,并且有不规则的阴道出血症状,伴随停经。患者在入院治疗时均有明确诊断。排除有生殖器炎症、发热以及生殖系统畸形和带避孕器的妊娠导致的妊娠终止禁忌症[1]。将患者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探究组分别52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以及孕次等基础资料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宫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在手术前三天口服米非司酮,每次剂量为25mg,每天两次,同时患者在相应监测下采用静脉麻醉,然后对患者进行宫腔镜下手术,患者在手术前要空腹禁食8h;手术过程中首先对宫腔采用甘露醇混合液进行宫腔膨胀,设置膨宫液流速为260ml/min,其切割电极功率设置为70w,电凝功率为60w。患者在截石位下对其部位进行常规的消毒,然后留置好导尿管,采用超声对子宫的大小、位置以及病变部位进行确定,然后在子宫颈处注射后叶素,对患者的子宫深度和方向进行探索,然后对子宫颈进行扩张至可以通过10号宫颈扩张器,结合超声探头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切面扫视,同时对患者的宫腔进行检查,并且对病变部位进行电切手术治疗,要注意在进行病灶清除后要将切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患者在术后要减少活动,并且持续休养两周,患者在两个月内避免行房事。探究组患者则用甲氨蝶呤单剂量方案治疗并联合宫腔镜进行手術治疗,在患者两侧臀部分别注射25mg甲氨蝶呤,在术后的7天左右进行宫腔镜的手术治疗,同样对患者的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的出血情况、住院时间以及临床治疗效果,同时探究其血清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转阴情况。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根据其症状和体征的缓解情况将其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2],显效为患者的异常症状全部消失,同时患者的血中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显著降低,并且在两周后恢复正常;有效为患者的不适症状有部分缓解和改善,患者的血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部分降低,而在4周后指标恢复正常;无效则为患者的不适症状和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者加重,同时患者的血中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未见任何变化,患者有并发症出现。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研究数据采用SPSS18.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单位采用t检验,计数单位采用卡方检验,同时采用平均值表示,P<0.05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探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探究组患者在随访中显示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剖宫产瘢痕痕妊娠指有有剖宫产史孕妇,胎着床于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外,一种特殊部位的异位妊娠,为剖宫产的远期并发症之一。病因至今尚未阐明,可能是由于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瘢痕宽大,或者炎症导致瘢痕部位有微小裂孔,当受精卵运行过快或者发育迟缓,在通过宫腔时未具种植能力,当抵达瘢痕处时通过微小裂孔进入子宫肌层而着床[3]。其临床危害较大,在发生子宫破裂时患者会出现大出血使得孕妇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因此,其临床一旦诊断有子宫瘢痕妊娠的患者要尽快终止妊娠。现阶段其临床治疗还处于不断进步的阶段,还有很广泛的发展空间,其临床治疗也没有规范的治疗标准。目前其临床治疗主要涉及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例如甲氨蝶呤药物应用、刮宫术、宫腔镜手术、腔镜下指导手术以及子宫动脉栓塞联合治疗等。

本研究中,探究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降低时间和患者的住院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探究组患者在随访中显示其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因此,在子宫切口瘢痕处妊娠的临床治疗中用甲氨蝶呤和宫腔镜联合治疗能够显著升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患者的手术出血量、阴道流血时间以及其住院总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贾丽华,胡玉玲,杨国华,贾敬雅. 甲氨蝶呤联合宫腔镜治疗内生型子宫瘢痕妊娠的安全性探讨[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3,03(14):255-256.

[2] 张清伟,宋佳玉,赵晓,王慧芬,付秀虹. 超声引导下甲氨蝶呤囊内注射联合宫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J]. 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5,02(16):169-171.

子宫切口妊娠论文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期间收治的22例子宫切口瘢痕妊娠患者, 随机将其分为两组, 每组各11例。对照组的11例患者, 年龄23~40岁, 平均年龄为 (31.3±5.3) 岁, 停经天数30~90 d, 平均停经天数为 (58.6±10.4) d, 包块大小2.9~5.1 cm, 平均直径为 (3.8±1.2) cm, 血β-HCG值为350~10660 IU/L;而观察组的11例患者, 年龄21~39岁, 平均年龄为 (30.6±5.1) 岁, 停经天数35~85 d, 平均停经天数为 (56.9±10.1) d, 包块大小2.8~5.3 cm, 平均直径为 (3.9±1.1) cm, 血β-HCG值为360~11060 IU/L。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心、肝、肺、肾等重要器质性病变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 无显著差异, 不含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于对照组的11例患者, 临床上主要给予常规MTX药物治疗法, 即运用MTX 50 mg+0.9%NS 40 m 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 1次/天, 再运用6 mg四氢叶酸钙对患者进行肌内注射, 1次/天, 3 d为1个疗程, 治疗1~2个疗程。而观察组的11例患者, 则运用阴式剖宫产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术前, 患者排空膀胱, 对患者进行腰硬联合麻醉后, 取截石位, 对手术区皮肤进行常规消毒, 运用阴道拉钩使阴道前穹隆、宫颈充分暴露, 将1∶1000肾上腺素注入宫颈阴道间隙内, 对其进行水压分离, 将阴道横沟作为切口, 使宫颈膀胱间隙分离, 将腹膜打开, 于子宫峡部将子宫剖宫产瘢痕组织水平切开, 用刮匙将瘢痕妊娠组织清除, 并将剖宫产瘢痕彻底切除, 然后运用2-0薇乔线对子宫切口进行连续缝合, 完成止血后, 对阴道壁和腹膜切口进行缝合, 留置导尿管, 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治疗期间, 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进行密切关注, 其中包括血β-HCG值变化、治愈率、阴道流血时间以及术后有无并发症等, 并认真做好记录。

1.4统计学分析: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的阴道流血时间、治愈率、并发症、β-HCG值下降比值以及治疗费用等均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3讨论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 (CSP) 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子宫肌层妊娠类型, 也是异位妊娠一种比较罕见的类型。由于剖宫产瘢痕使子宫内膜间质蜕膜缺陷或者缺乏, 受精卵在此处着床后往往容易出现底蜕膜缺损, 滋养细胞直接入侵子宫肌层并持续生长, 子宫肌层与绒毛粘连, 甚至将子宫壁穿透, 使子宫明显破裂, 严重的情况下, 甚至还会导致大出血[2], 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当前临床上在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时, 有多种多样的治疗方法, 如介入治疗、清宫术以及MTX药物治疗等, 治疗效果也各有千秋。单纯给予MTX药物治疗, 病灶吸收缓慢、临床症状缓解不明显, β-HCG值下降速度慢, 治疗时间长, 治疗期间, 仍然存在浆膜层破裂和大出血的危险, 并且容易出现诸多不良反应, 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有文献报道表明, 局部病灶清除术是治疗CSP的一种有效、安全方法[3]。经腹手术具有出血多、创伤大、手术时间长以及风险高等缺点, 同时对手术实施者的要求较高, 不利于基层医院开展, 并且术后并发症多, 不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而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则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出血量少以及术后恢复快等优点[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相比较对照组而言, 观察组治愈率高、并发症少、阴道流血时间短, 治疗效果显著。由此可见, 临床上运用阴式子宫切口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对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患者进行治疗, 不仅手术时间短、不良反应小, 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提高治疗效果, 改善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具有一定的推广和运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习风英.姚娟.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修补术治疗剖宫产瘢痕妊娠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14, 3 (11) :24-26.

[2]程春霞.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保守性治疗:附20例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2, 29 (6) :1281-1283.

[3]张祖威.陈玉清.阴式子宫瘢痕妊娠病灶清除术治疗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J].中山大学学报 (医学科学版) , 2011, 12 (5) :124-127.

上一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下一篇:不可缺少的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