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2024-06-27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精选12篇)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篇1

一、教学背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 多媒体教学成了课堂上一道常见的风景线。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确实能够创设情境, 丰富课堂教学, 增大课堂容量, 但是, 如果使用不当, 往往适得其反。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 以“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为例, 跟大家一起谈谈若不用多媒体, 如何上好一节常生态的化学课。

二、教学思路

本节课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化学综合素养的构建, 在教学设计过程中, 通过实验探究, 让学生掌握二氧化硫的性质,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酸雨的防治, 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目标

1.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3.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过程、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 归纳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五、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一节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在学生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

六、课前准备学生实验用品

1.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收集满二氧化硫的集气瓶一瓶, 收集满二氧化硫的矿泉水瓶一瓶, 吸有15mL蒸馏水的注射器一支, 胶带纸。

2.探究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石蕊试液、pH试纸、试管若干。

3.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盐酸 (1mol/L) 、氯化钡溶液 (0.5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0.1mol/L) 、溴水 (0.1mol/L) 、双氧水 (5%) 、试管若干。

4.探究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品红溶液、试管、试管夹、酒精灯。

七、教学过程

1. 从旧知识导入新课。

(1) 提问:同学们能写出你所知道的有关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吗?学生一般会写出以下的几个方程式:

(教师点评后选一组答案不要擦, 留在黑板上, 便于后面化学性质的讲解。)

(2) 提问:根据大家书写的方程式, 发现二氧化硫的性质类似于我们曾经学过的哪种气体? (CO2) , 二氧化硫属于酸性氧化物还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3) 提问:二氧化硫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是什么?

(4) 提问: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在空气中它又是如何形成酸雨的呢?

(5) 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探究其水溶性。 (操作:将注射器中的水注入矿泉水瓶中, 然后迅速用胶带封住针眼, 振荡。

现象:瓶子瘪掉了。

结论: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2. 提出问题, 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及化学性质。

问题一:二氧化碳溶于水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碳酸, 那么二氧化硫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能否设计实验证实你的猜测?

教师提供:二氧化硫水溶液、碳酸氢钠溶液、石蕊试液、pH试纸

设计意图: (1) 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 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 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 且用教师提供的实验用品, 开放性地设计实验 (可以用pH试纸, 也可用石蕊试液, 还可以用碳酸氢钠溶液等)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 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 由此让学生认识二氧化硫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 让学生认识到这是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总结归纳出二氧化硫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1) 与水反应; (2) 与碱反应; (3)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4) 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问题二:刚刚同学们提到二氧化硫可能会形成酸雨, 这种酸雨主要是硫酸型的酸雨.那这种硫酸型的酸雨到底是怎样形成的呢?某科技兴趣小组采集酸雨样品, 每隔一段时间测定的pH值, 得数据

提问:为什么久置于空气中的雨水的pH值会变小并保持不变?结合前面所讲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来解释这一问题。

学生会很容易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通过数据的分析,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问题三:根据提供的实验药品探究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教师提供:盐酸 (1mol/L) 、氯化钡溶液 (0.5mol/L)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0.1mol/L) 、溴水 (0.1mol/L) 、双氧水 (5%) 、试管若干。

学生实验 (1) :取矿泉水瓶中的二氧化硫水溶液2mL于一支试管中, 滴加氯化钡溶液, 观察现象, 再滴加少许过氧化氢溶液, 振荡, 观察现象, 放置片刻后滴加盐酸, 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 (2) :取2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或溴水) 于一支试管中, 滴加二氧化硫水溶液, 振荡, 观察现象。

现象: (1) 中开始无明显现象, 后生成不溶于盐酸的白色沉淀。

(2) 中高锰酸钾溶液 (或溴水) 褪色。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明显的实验现象, 分析得出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 印象深刻。

八、课堂小结

1.二氧化硫能使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酸性氧化物的性质。

2.二氧化硫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还原性。

3.二氧化硫能使溴水褪色——还原性。

4.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漂白性。

九、教学效果

本节课虽然没有使用多媒体, 但紧紧抓住实验教学, 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培养了学生的化学思维, 使得整个化学课堂高效、生动、活泼, 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篇2

一、教材分析

本节知识范围比较广,既有典型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又有环境保护常识,教材力争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融为一体。在学习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时,由二氧化硫的组成、化合价推测性质,由性质推测现象,由实验验证推测,同时复习酸性氧化物、可逆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知识。本节课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教师给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学生分析:

本学期我任两班课,学生状况不平均,约50%的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强的上进心和学习积极性,有较强的求知欲,但约30%的学生素质差,无学习兴趣,这就给教学工作的开展带来了较大难度,因此,我只能因材施教,对各类学生做不同层次的要求,使学生能够各取所需,在不同层次上得到充分发展,做到以人为本

三、思路设计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在中学化学中是认识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合成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演练过程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既强调突出结论,又重视过程。要不断调动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以实验或例证为依托,立足于启发学生思维来进行引导和安排讨论,使学生自己寻求结论。在教学中,实验手 段是经常应用的,能对学生起到补充直接经验和提供思维线索的作用

三、探究目标:

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2.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内容与方法:1 培养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现象,获得结论的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利用所学知识独立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

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热爱化学,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2结合二氧化硫的组成和性质的关系的教学,对学生进行事物联系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观点的教育;

3通过二氧化硫的污染的教学,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教育。

四、探究重点、难点和疑点 探究重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探究难点: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质。

探究疑点:1.SO2和CO2能否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2.氯水的漂白与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

探究教法与学法

五、探究教法

根据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的教法:

(1)目标设疑法:充分发挥目标引导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现的积极性,培养探索能力。

(2)演示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实验现象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出硫酸的特性。

(3)比较法:通过浓稀硫酸与金属反应的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并获得新知。探究学法:

(1)观察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归纳法:学会根据现象,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物质的性质,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阅读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4)抓关键,掌握重点。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要抓住“结构—性质—用途”这条主线.六、探究教具学具准备

24只集满SO2气体的试管(学生用)、紫色石蕊试液、蓝色石蕊试纸、Na2SO3固体、浓硫酸、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1%品红溶液、24只水槽(学生用)、导管、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七、探究教学设想

利用实验、讨论、启发、阅读、对比、归纳等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一起参与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点的解决方法:

1.做好实验,SO2的水溶性实验不仅能反映它的物理性质,主要还能证明SO2是酸性氧化物,应该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后面的实验则证实SO2的还原性,介绍SO2的漂白性和漂白原理。

2.根据SO2中硫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能表现氧化性,如被H2S还原,又能表现还原性,如被氧气氧化成SO3。

3.将SO2的漂白性和氯水比较,让学生认识两者的区别,这样有利于知识的记忆和横向沟通。

难点的解决方法:

做SO2漂白性实验时,要求学生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品红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SO2有漂白性,加热无色溶液,溶液又变红色,且有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的气体生成(这里只能是SO2)SO2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的不稳定的化合物,而无色不稳定的化合物加热分解而恢复原来的颜色,所以SO2的漂白性不稳定。疑点的解决:

1.SO2和CO2不能用澄清石灰水鉴别,由于SO2和CO2通入澄清石灰水都会产生白色沉淀 2.把氯水和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进行比较

八、探究过程: [引入]:

(趣味实验):把校园内摘的两朵颜色和大小差不多的红茶花同时一个放入已收集好SO2的集气瓶里,一个放入空集气瓶,放在桌上,过一会儿观察会有什么变化?(教师提问):请学生简要介绍酸雨的危害,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是什么呢?(学生回答):(根据课前收集的资料回答)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惊奇)放入SO2的集气瓶里的红茶花变为淡红色接近无色,直观了解了酸雨的危害。

(屏幕显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

[讲新课]: 一、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教师介绍): 学习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

(学生实验):二氧化硫的水溶性实验:将盛有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倒置于盛水的水槽中,并晃动,观察实验现象?

(师生互动):根据学习物质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总结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气体,有毒,沸点:-10℃(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40)二、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学生实验):往刚才从水槽中拿出来的装有水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教师提问):这个实验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思考回答):SO2是酸性氧化物,溶于水形成酸。(教师提问):这反应有什么特点呢?(学生阅读):课本127页第二自然段

(教师引导):回忆初中已学过的酸性氧化物CO2能与哪些物质反应?由于SO2和CO2 很多性质相似,它也能与这些物质发生类似反应,推测若将SO2通入澄清石灰水直至过量,将会出现什么现象?(学生回答):先浑浊,后变澄清

(教师提问):能否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CO2和SO2?那应该用什么来鉴别CO2和SO2呢?这还要我们继续学习SO2的其他化学性质(创景设疑,使学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2.氧化性—还原性

(教师引导):S元素有几种化合价态?分析SO2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态,推测二氧化硫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为了证明你的推测,请设计相应的实验证明(学生思考,分组讨论): 推测

1、SO2具有氧化性

设计实验:把盛有SO2气体的集气瓶和盛有H2S气体的集气瓶混合,观察有何现象?(放映小动画)

SO2 + 2 H2S = 3 S↓ + 2 H2O 推测

2、SO2具有还原性

设计实验:

1、把SO2和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阅读课本127页第三自然段)

2、把SO2气体通入到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溴水中观察有何现象?

(老师指导实验):同学们先保留自己的猜测,请两位同学上来做实验来验证一下(介绍实验装置,把SO2通入到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教师引导)SO2 + Br2 + 2H2O == 2HBr + H2SO4 若用X表示卤族元素,请写出卤素与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SO2 + X2 + 2H2O == 2HX + H2SO4(结论):SO2既具氧化性又具还原性,SO2使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体现出SO2的还原性

(教师提问):SO2除了上述性质外,还有什么特殊的性质? 3.漂白性

(学生演示实验):把SO2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为无色,然后加热,试管口放湿润蓝色石蕊试纸,品红又恢复红色,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教师提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学生探究):观察实验现象,阅读书本,理解SO2的漂白原理

SO2和有色物质化合成的无色物质不稳定,加热条件下易分解成原来的物质。(教师引导):现在同学们知道如何鉴别CO2和SO2了吧,夏天戴白色草帽为什么日子久了又变回黄色?比较SO2和Cl2的漂白原理有何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后回答):SO2 跟某些有色物质化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Cl2与水反应生 成HClO的强氧化性使有色物质褪色 探究板书设计:板书采用条款式,使知识系统化、直观化、清晰化,便于理解和记忆。小结:略

九、探究教学评价:

依具本节要求掌握的知识及学生现状特设计本节教学评价如下:(问题探究)

把下列物质按一定的关系进行排列:活性炭、Na2O2、H2O2、SO2、HClO及 O3(按漂白原理不同)

氧化褪色 Na2O2 H2O2 HClO O3 化学变化 化合褪色 SO2 物理变化 吸附作用 活性炭

[布置作业]:设计实验证明SO2气体中是否混有CO2气体?

十、探究课后反思:让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篇3

1.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用途》,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危害及其防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SO2的性质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本节在教材中被安排在《化学1》的最后一个专题,是在学习了氯、溴、碘、硅、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等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硫及其化合物,是对高中化学必修阶段无机化合物知识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同时也将为后续章节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伏笔,为《化学2》及后续选修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不可多得的一节课。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危害及其防治的原理。

(2)了解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3)掌握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学会通过查阅资料等途径,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归纳出SO2的性质,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SO2引起酸雨等环境污染的社会问题,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

(2)了解SO2在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

(3)培养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SO2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难点:通过探究实验,归纳SO2的化学性质。

【教学思路】

本节课是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在探究活动中,学生之间通过彼此对话、相互交流,以及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共同解决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现象分析得出化学本质,再从化学的角度去分析解释实验现象和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即发挥了知识的迁移作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实际,呈现给学生感兴趣的学习素材,这将能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实验探究活动,让学生对实验事实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获取相关知识,领略实验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验探究精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设备展示和播放学生收集的与酸雨相关的图片和短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和短片中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硫酸型酸雨中硫元素是从哪里来的?(2)硫酸型酸雨是怎样形成的?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提出和视频的观看,能够激发好奇心,使之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也能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了解SO2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点出本节课的主题:SO2的性质和作用。

(二)回顾旧知识,归纳性质

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硫与氧气反应可生成SO2以及SO2的物理性质。归纳SO2的物理性质,回顾以前学过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学习方法,由此构建比较完整的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的框架。

(三)提出问题,实验探究

问题一:CO2溶于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而生成H2CO3,那么SO2溶于水是否也会发生化学反应呢?其产物又是什么?

1.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将会作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猜想,并解释其猜想的依据。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努力探索解决新的问题,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促进了个性的发展。

2.教师讲解演示教材P88实验1,由此认识SO2溶于水所形成的水溶液显酸性,让学生认识到这是SO2作为酸性氧化物所具有的一般性质。教师从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这一角度引导思考问题二。

问题二:SO2作为酸性氧化物还具有哪些性质?

通过回忆,学生构建与原有知识——酸性氧化物的联系,从而可以总结归纳出SO2作为酸性氧化物的通性:(1)与水反应;(2)与碱反应;(3)与碱性氧化物反应;(4)与盐反应等。这将有利于学生对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网络化的形成。

教师引导回忆氧化还原反应等相关知识,观察分析SO2中S元素的化合价,思考下一个问题。

问题三:从氧化还原的角度思考,SO2是否具有其他的性质?

学生很容易得出SO2具有氧化性、还原性的性质,并能设计出验证SO2氧化性和还原性的实验方案,教师对提出的可行的实验方案加以肯定和表扬,对不够严密的实验方案给予一定的鼓励,这将更好地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教材P88实验3,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得出结论,并派代表发言,教师对发言进行点评。在此,教师通过SO2的的还原性解释S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的过程及其pH值的变化情况。

在教学内容上起到了与情境引入相呼应的效果,理解酸雨的形成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问题四:SO2的任意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造成环境污染等危害,那么是否说明SO2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就毫无意义了呢?

教师播放食物“化妆品”——SO2在食品加工领域的使用情况。学生通过视频中的解说,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归纳出SO2的特殊性质:漂白性(只能漂白部分有色物质)、消毒性、毒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教材P88实验2,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通过对SO2性质进行分类归纳,让学生养成了从物质类别、氧化还原和特性三个宏观角度分析探讨物质性质的思维习惯。

(四)解决问题

回顾SO2的用途和对环境的污染,探讨其防治方法。使学生形成用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意识,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体现了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观。

【教学反思】

本节课由学生收集图片和有关酸雨危害的实例,实验较大程度上靠学生自发地探究、感悟,培养了兴趣,也少走了很多的弯路。教师的作用就是根据学生的现状和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师质疑的前提下,启发引导学生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验证计划,进行实验探究、讨论分析、总结归纳,从而得出结论,练习提高。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帮助,给学生必要的探究和体验的时间和空间,促进学生的自主建构。从本节课的教学情况看,学生思维积极,多方互动有效,教学效果较好。

本节课的亮点:

1.教学设计理念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生活”的新理念。

2.本节课在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符合新课程提倡的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科价值,树立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健康意识,培养了学生辩证认识事物两面性的哲学观点。

3.能够多方面、多层度地解读、处理教材。充分发挥学科优势,适时进行自主实验、提问、练习等,努力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本节课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收集有关酸雨危害的图片及实例并归纳,所获得的信息可能并不完美,对课堂的顺利进行可能会有影响。

2.在课堂中进行较多实验,学生对实验现象、结论等的陈述不敢大胆,而是将教材所描述的现象和结论呈现给同学。

3.本节课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课堂容量大,时间不易控制,需要教师有较强的课堂时间驾驭能力。

参考文献:

[1]郑长龙.化学实验教学新视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6.

[2]余文森,郑金洲,王云生.新课程化学教与学.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9.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篇4

这节课是新课程化学1第四专题的第一课时, 在化学课程内容标准中要求通过实验了解氯、氮、硫、硅等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 认识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活动和探究建议有查阅资料并讨论减少向大气中排放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的措施[1]。在《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化学学科教学指导意见》中有这样的基本要求: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实验探究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办法, 培养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所以这节课的主要的教学内容即重点内容为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和防治, 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探究。在前面三个专题中, 学生已经了解了非金属元素氯、溴、碘、硅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和金属元素钠、镁、铝、铁、铜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 学习了人们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的实验探究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 学生再去学习二氧化硫, 已经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方法基础了, 对实验探究相对来说会比较熟悉。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 多次运用了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 利用实验引导学生探究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获得感性认识, 得到正确的认知。这符合课程标准要求的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强化科学探究的过程, 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 在教学中要开展以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 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认知、体验;在探究中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在探究中学会做人, 学会合作, 学会做事[2]。

高中化学新课程还提倡“树立化学意识, 明确社会责任[2]”的理念, 在《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这一节的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绿色化学意识,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可持续发展的意识[2], 使学生认识到化学物质在造福人类、推动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并形成化学物质的不合理应用也会引起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的观点, 进而使学生树立科学地应用化学物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3]。本节课的设计是从生活出发, 从学生熟悉的烟花和城市生活气象指数来引出二氧化硫, 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二氧化硫会成为大气污染物。而后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二氧化硫形成酸雨的途径, 很自然地过渡到二氧化硫的性质。整个教学设计以酸雨作为背景, 最后以如何防治酸雨再次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提高环保意识, 做到前后呼应。

本节课创设了六个情景, 各个情景之间自然串联, 环环相扣, 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探究真实的问题, 采用启发式与探究式相结合, 但以探究式为主的教学方式[4], 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2 教学设计方案

2.1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二氧化硫的主要性质和作用

(2) 了解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 知道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原因和防治二氧化硫所导致的空气污染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对二氧化硫性质的实验探究, 进一步学习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

(2) 借助于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等社会热点内容, 创设了促进学生改变学习方法的情景, 在活动中获取知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 树立珍惜自然、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2) 通过问题讨论和实验探究, 激发勇于探索的精神,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合作意识。

(3) 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2.2 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以及硫酸型酸雨的形成过程

2.3 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还原性, 还原性与漂白性的区别

2.4

教学过程

2.5 教学反思

(1) 反思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本课教学中, 教师巧妙创设教学情景, 体现课改新理念, 从探讨硫酸型酸雨的形成入手, 引到二氧化硫的性质, 运用实验与理论探究同步的模式, 使学生分组实验的时间不至于太急促, 又可以尽量多地完成实验。充分体现了通过实验来探究或验证的效果。以酸雨作为教学的背景, 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使学生形成与自然友好相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认识, 这与这一专题的理念是相一致的。

(2) 反思教学目标的落实。

在本课施教过程中, 基本上完成课前制订的教学目标。强调学习内容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充分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并与理论推理相结合, 达到实践与理论的统一。同时要求学生用已学的知识初步解决和解释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学以致用, 又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分组实验, 相互配合, 锻炼了合作能力, 实验能力, 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反思实验与理论推理探究的效果。

单纯的分组实验觉得有些单调, 而且想在有限的课堂内多完成几个实验, 突出实验探究的效果, 也让学生真正从实验中得出结论, 所以安排了实验与理论探究同步进行的设计, 即全班学生分成两半, 一半实验, 一半理论推理。可是这样做使做实验的同学受到了干扰, 他们也在听着如何理论推理, 所以此做法还需完善, 怎样能达到效果, 又不致引起干扰。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 (实验) [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夏正盛.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25, 23, 59.

[3]王祖浩, 吴星.高中化学教学参考书化学1 (必修) [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7:6.

二氧化硫教学反思 篇5

[教学原述]

(1)教师出示一集气瓶盛放的二氧化硫,让学生观察现象。问:二氧化硫有什么物理性质?学生回答。

(2)教师演示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实验。问: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什么?学生回答。

(3)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启发学生二氧化硫还有哪些性质?学生回答:氧化性、还原性。然后启发学生:二氧化硫可以和哪些物质反应分别体现其氧化性和还原性?师生共同总结,并写出有关方程式。

(4)教师演示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实验,让学生观察现象,并得出结论。然后让学生与氯气的漂白性作对比研究。

(5)小结后反馈练习[课案分析]

本课从教学理念上看似乎达成了师生互动的效果,学生的思维活动、视觉感官等充分地被调动和活跃起来,学生对知识点掌握到位。但学生的兴趣、动手探究能力、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观察能力等化学素养方面的培养是很不到位的。这是因为这堂课从一开始在理念上就发生了偏差。[反思视点]

反思一:让学生落实书上的知识点,而没有真正从培养学生化学素养、探究能力上下功夫。我们到底要培养什么样素养的学生呢?

反思二:仅仅从演示实验,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究吗?老师设计好的问题确实是学生要探究和想反问的吗?是教师领着学生学还是指导学生学呢?从提高学生观察、发问和兴趣及进一步探究方面还应落实和整改哪些内容?

反思三:学生只掌握了知识点就可以了吗?从培养探究能力角度看,老师是否把演示实验改成学生自主探究教学,充分让学生动手和观察,观察后让学生自己来产生疑问,而不是老师来提问题,然后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老师适当提练几个有价值的,针对重点知识进行引导和点拨。而不是马上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已思考获取知识。[设计改进] 针对上述反思点,我把它提交到化学组里让大家讨论得出整改办法。首先我用多媒体播放“酸雨”污染的录像,录象镜头立即抓住了学生的眼球,引起了强烈的求知欲,思维火花一触即发。二氧化硫到底是怎样一种物质呢?它具有怎样的物理、化学性质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如此的危害?让学生根据所看录象总结酸雨的危害。然后通过三个创新实验来探究二氧化硫的危害,在探究中学生自己得出二氧化硫的物理、化学性质。

探究实验1:虫子为什么会死呢?(让学生通过对比实验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毒性。)

探究实验2:酸雨是怎样形成的?(首先让学生通过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

实验设计:仪器与药品——pH试纸、火柴、烧杯、酒精灯(让学生仅用给出的仪器与药品来验证二氧化硫溶于水的酸性),学生分组设计实验,组长汇报实验设计方案,教师给予科学分析与评价,最后得出最佳实验方案。学生做实验并汇报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投影)酸雨——“空中杀手”,酸雨的形成过程图,得出结论: 2SO2 + O2 2SO3

SO3 + H2O == H2SO4 SO2 + H2O H2SO3

学生通过讨论、探究得出酸雨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得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还原性。根据二氧化硫中硫的化合价,启发学生二氧化硫还具有哪些化学性质(学生回答:氧化性)。教师引导学生怎样证明其氧化性?学生设计实验,二氧化硫与硫化氢都有毒,采取全封闭装置。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教师分析、讲评。最后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探究实验3:花儿为什么会变白?

学生进行探究实验:把红花放进装有二氧化硫的锥形瓶中,观察颜色,颜色逐渐边浅,得出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同时提出一个探究问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与氯气一样吗? [课后体会] 学生的问题全面而细致,从观察中得来,这些问题是他们自己想探究的,而不是被动的思考。从知识的生成角度看,教会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动手实验,查找资料等方法,从根本上教会学生认知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动学生的思维,激活潜在的创新意识。这样让学生在探究中创新,在创新中使知识进一步升华和巩固。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篇6

本节课是学生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又一次进行气体制取的学习。由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气体制备的实践经验,初步具备了各项实验技术条件,因此本节课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去。同时本节课也是充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的一节好课。下面我就新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进行如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药品,反应原理。

(2)初步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操作、收集及检验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药品,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2)通过探究活动过程,体验化学实验方法的科学性,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3)初步认识观察、分析、讨论、归纳、总结、理解及运用的科学方法过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创设制取二氧化碳的问题情境,丰富学生的科学体验。

(2)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学习化学的动机。

(3)培养互相交流,互相合作,勇于实践的精神。

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设计和制取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装置的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教师讲小故事:很早以前,在意大利那不勒斯山,有一个奇异的屠狗魔洞,传说那里住着一个专门屠狗的妖魔,凡是人领着狗进入洞中,狗都无一幸免,而人却能安然无恙。为什么这个妖魔专屠狗而不杀人呢?大家想知道这个妖魔是谁吗?从而引出课题——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设计意图:创设悬疑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合作探究

演示实验:1.碳酸钠和稀盐酸的反应;2.石灰石和稀硫酸的反应;3.石灰石和稀盐酸的反应。比较三个实验,哪个反应比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为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观察中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对比观察的能力,从而培养科学的探究方法。)

装置确定:对比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小组讨论:1.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收集气体一般有哪些方法?4.确定收集气体装置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为学习实验室二氧化碳制取降低难度。)

设计装置:教师给定几种实验器材,可以多给几种器材,有些可能用不到。学生回忆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设计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同学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展示分享: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展示小组设计成果,说出该装置由哪些器材组成?为什么选这些器材?这套装置在操作难易、节能减排等方面有哪些优点,其他小组认真倾听,然后给予客观评价,对设计不理想的装置可以继续改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化学研究结论的表述能力,培养学生间的荣誉、竞争意识,分享集体劳动成果给大家带来的愉悦。)

归纳总结:比较实验室制取氧气和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如:反应原料的状态、反应条件、反应原理、制气体的反应装置、气体的溶解性、气体的密度、气体是否与水发生反应、气体的收集装置及检验气体的方法。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及时地把探究过程中的点滴收获进行汇总、提炼、升华。)

验证性质:在教师指导下,每组用自行设计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用合理的方法进行收集、验满、检验。通过验证性质得出意大利那不勒斯山屠狗魔洞的奥秘:该洞因为存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二氧化碳浮在地面上空,狗的身体较人矮得多,狗由于吸入大量二氧化碳窒息而亡,但人因吸入很少却安然无恙。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体验成功带来的乐趣,更加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课后延伸:鼓励学生从家庭生活中寻找一些替代品,比如饮料瓶、吸管、水盆、玻璃杯等物品自己组装装置。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等方式查资料选择替代药品,自己再试着制取二氧化碳并去验证该气体。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举一反三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化学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

三、课堂小结

学完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意图:分享学习成果,同时培养学生总结概括能力,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我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的精神,改变了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这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利用建构主义所提倡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根据目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动手实验操作,体验在实验过程中的乐趣,极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以往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篇7

根据实验和问题情境设置, 通过分析、思考和讨论揭示二氧化硫的性质。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目标。

1.了解SO2的物理性质。

2.掌握SO2的化学性质。

3.了解SO2对空气的污染。

(二)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能根据实验现象得出正确规律的能力。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要求, 设计实验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四、教学难点

二氧化硫的氧化性、还原性和漂白性。

五、教学设计思路

(一) 创设问题情境, 设计实验。

(二) 学生通过分析、思考和相互交流与讨论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三) 学生评价、教师评价。

(四) 教师总结得出结论。

(五) 通过课堂练习反馈信息、巩固知识。

六、教学过程

(一) 复习相关知识, 导入新课。

请描述下列反应的实验现象:

1.Cl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

Cl2+H2O=HCl+HClO

2.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CO2+Ca (OH) 2=CaCO3↓+H2O

3.硫在空气中燃烧。

S+O2=SO2

(二) 新课目标教学实施。

项目一:通过观察和实验揭示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1.任务:学生完成下列工作。

(1) 活动:大家的桌子上均有一支盛满二氧化硫气体的试管, 请同学们观察它的颜色和状态。

(2) 学生分组实验: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水中。

2.通过观察和实验, 学生讨论、分析和总结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3.老师提问, 给出评价。

提问:描述二氧化硫的颜色、气味、状态和溶解性。

4.老师总结, 给出结论。

结论: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 易液化 (沸点:-100℃) , 易溶于水。

项目二:通过实验分析讨论实验现象, 揭示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任务:学生完成下列实验。

(1) 将SO2溶于水, 然后向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试剂。

(2) 将SO2通入氢氧化钙溶液中。

(3) 二氧化硫和氧化钙反应。

2.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3.老师提问, 给出评价。

提问:实验 (1) 和实验 (2) 有何现象发生?说明什么问题?

4.老师总结, 给出结论。

(1) 二氧化硫跟水反应生成酸 (亚硫酸) (紫色石蕊变红) 。

SO2+H2O=H2SO3

亚硫酸不稳定, 容易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硫。

H2SO3=SO2+H2O

(2) 二氧化硫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有沉淀) 。

SO2+Ca (OH) 2=CaSO3↓+H2O

(3) 二氧化硫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2+CaO=CaSO3

23总之,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项目三: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硫的氧化还原性。

1.任务:学生完成下面的实验。

(1) 将二氧化硫与硫化氢混合。

(2) 将二氧化硫气体通入高锰酸钾溶液中。

2.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3.老师提问, 给出评价。

提问:实验 (1) 和实验 (2) 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

4.老师总结, 给出结论。

结论: (1) SO2+2H2S=3S↓+2H2O (有单质硫析出) 。

表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

(2) SO2能使KMnO4褪色。

表明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补充:2SO2+O2=2SO3

SO3+H2O=H2SO4

以上是工业上制硫酸的方法。

项目四:通过实验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

1.任务:学生完成下面的实验。

将SO气体通入品红试液, 然后加热。

2.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讨论总结得出结论。

3.老师提问, 给出评价。

提问:将SO2气体通入品红试液, 然后加热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

4.老师总结, 给出结论。

结论: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品红试液褪色) 。

SO2和有色物质反应生成一种无色物质, 但不稳定, 易分解, 所以加热后又恢复到原来的颜色。

此法可用于检验SO2气体, 在工业上用此法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 但日久会发黄。

拓展:比较HClO和SO2的漂白有何不同?

HClO漂白是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 而SO2漂白是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

小结:二氧化硫的性质

1.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 易液化 (沸点:-100℃) , 易溶于水。

2.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1) 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

(2) 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和还原性。

(3)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3.SO2的用途:

(1) 用于漂白纸浆、毛、丝、草编制品等。

(2) 能杀灭真菌和细菌, 作食物和干果的防腐剂。

(3) 用于工业制硫酸。

4.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空气中的SO2在氧气和水的共同作用下, 会形成酸雾, 随雨水下降形成的酸雨有很大危害。

七、教学效果反馈与评价

课堂练习:

1.下列可以用来鉴别SO2和CO2的方法是 () 。

A.通入紫色石蕊试液B.闻气味

C.通入澄清石灰水D.通入品红溶液中

2.二氧化硫和氯气都有漂白性, 现把二者以等物质的量混合, 将混合气体通入品红溶液, 则其漂白性将 () 。

A.和氯气单独通过时相同

B.和二氧化硫单独通过时相同

C.是二者作用效果之和

D.漂白性大大减弱

3.既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又能使品红试液变为无色, 还能使溴水褪色的是 () 。

A.Cl2B.H2S C.SO2D.CO

作业:

(1) 课本三、四、五题写在作业本上。

二氧化硫复习课设计 篇8

根据《高考考试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的要求,学生应具备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基础上抽象和概括出更高层次的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化学学科思想方法始终贯穿于中学化学知识建立和应用的过程中.在知识层面上,学生要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在分析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基础上,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以及常见氧化剂和还原剂之间的关系.

二、高考考查方式

高考中对于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考查新增了对化学学科思想方法的要求,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应用的能力要求提高,突出原理概念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指导作用;延伸元素化合物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体现化学知识的整体性,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综合考查.

三、设计思路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高考中化学知识和能力考查的载体,又是静态的结论和动态的探究过程的中间桥梁.一轮元素化合物的复习主要是知识化繁为简的过程.二氧化硫是硫元素化合价转化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的点(转化观),从物质分类上典型有代表性(分类观),因此对它做重点复习.本节课从空气和葡萄酒中的二氧化硫引入,通过二氧化硫的两面性来激发学生总结归纳其性质及应用的学习热情,利用实验设计完成二氧化硫性质的验证.最后利用二氧化硫的性质解释葡萄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和工业尾气中二氧化硫的定性吸收.

四、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高三第一轮复习课.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电化学、离子反应的规律已有了积累;元素化合物知识板块中卤素的复习已经结束.卤素中的氯气和次氯酸及其盐是强氧化性物质的典范.与之相对的则是氧族中的二氧化硫,是典型的还原性物质.二氧化硫的复习既可以完善物质的转化网络,又巩固了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成果.

五、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二氧化硫的强还原性、酸性氧化物通性、漂白性、弱氧化性.掌握不同价态含硫物质的转化.

过程与方法:通过二氧化硫性质实验的设计,培养问题解决、实验探究等能力.通过对比与联系,从横向和纵向构建和完善知识网络.认识物质的性质时会运用的“分类与比较”、“一般与特殊”的化学学科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建立物质的转化观、实验观、科学价值观等基本的学科观念.

六、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二氧化硫的性质.

(2)教学难点:相关实验方案的设计、知识的综合应用.

七、教学过程

[引入]展示中国环保部发布的空气质量报告(二氧化硫)和红葡萄酒的原料标识(二氧化硫).

[过渡]说明二氧化硫的两面性,激发学生复习归纳二氧化硫性质及应用的学习热情.

[交流讨论]回顾近五年高考,对硫及其化合物性质的考察,多以实验题以及化学反应原理为载体的形式出现.

从化合价角度认识硫,列举典型的代表物.根据氧化还原理论,分析不同价态硫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回顾二氧化硫的性质并参考选用已知试剂完成二氧化硫的制备及性质验证实验的设计.

[小组汇报]汇报选用的装置.

[板书]二氧化硫的发生装置

性质验证装置

尾气吸收装置

[问题]如何制备二氧化硫?选用什么装置?

[小组汇报]铜与浓硫酸加热,固液加热装置

[问题]有不同方案吗?能否利用强酸制弱酸的原理制备二氧化硫?

[小组汇报]亚硫酸钠与硫酸,固液不加热装置

[板书]Na2SO3+H2SO4=Na2SO4+H2O+SO2↑

预案1:如果均选用浓硫酸

[问题]两种方案中均用到浓硫酸,稀的行不行?

铜与浓硫酸反应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稀硫酸不具备强氧化性.

预案2:如果选用稀硫酸

两种方案中均用到硫酸,对硫酸浓度有没有要求?铜与稀硫酸行不行?

铜与浓硫酸反应利用浓硫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稀硫酸不具备强氧化性.

[问题]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行不行?

[展示]:对比氨、氯化氢、二氧化硫、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

资料卡

1体积水———700体积的NH3

1体积水———500体积的HCl

1体积水———40体积的SO2

1体积水———2体积的Cl2

[交流讨论]数据说明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亚硫酸钠与硫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硫利用硫酸的酸性,浓稀的差别在于氢离子的浓度和水的量不同,综合考虑速率和二氧化硫溶解度的问题,选用较浓的70%硫酸效果最好.此反应选用固液不加热装置,所以从经济和能量角度考虑,实验室常选用第二种方法.根据二氧化硫的溶解度,应该选用防倒吸的尾气吸收装置.

[问题]选用哪些试剂又有什么现象验证二氧化硫的漂白性、还原性、氧化性?

[动画演示]用简单的动画演示实验现象.

[练习板演]SO2与Br2、Fe Cl3、KMn O4(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SO2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温馨提示]书写氧化还原离子方程式需要遵循三个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原子守恒.

[总结]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同样的也可与氯水、碘水反应生成双强酸.二氧化硫还可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与氧气在催化剂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此反应可用于工业制硫酸.

[板书]Na2O2+SO2=Na2SO4

[问题]如何验证它的氧化性呢?

[板书]2H2S+SO2=2H2O+3S↓

[问题]尾气吸收选用哪种试剂?

预案1:如果选氢氧化钙

二氧化硫与碱反应的实质是与氢氧根的反应,从反应速率角度分析,氢氧根浓度越大吸收越快,效果越好,而氢氧化钙溶解度小,氢氧根浓度较小,所以最好选用氢氧化钠溶液.

[讲述]工业生产中用氨水吸收,生成的亚硫酸铵继续与稀硫酸反应,产生高纯度的二氧化硫用于硫酸工业,而硫酸铵可用作化肥.

[投影]

将生成的气体用碱液吸收

SO2+2Na OH=Na2SO3+H2O实验室尾气处理

SO2+2NH3·H2O=(NH4)2SO3工业生产

[问题]实验室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生成的亚硫酸钠显什么性?能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来吗?几步?中间用什么号?

[讲述]尾气吸收是利用了二氧化硫酸性氧化物的性质,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可与水反应,与碱反应,与某些盐反应,还可使指示剂变色,二氧化硫的这些性质与二氧化碳相似,二氧化碳能发生的反应二氧化硫都能发生,且产物类别相同,性质相似.如与水反应生成二元弱酸亚硫酸,在水溶液中分步电离,酸性强于碳酸.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与少量氢氧化钠反应则生成亚硫酸氢钠.

[板书]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与二氧化碳相似.

[问题]二氧化硫可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物是什么呢?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碳酸氢钠?还是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硫的量和它们的电离常数决定.由于时间原因,留待课下思考讨论.

[总结]通过我们的归纳,总结出二氧化硫具有酸性氧化物的性质、漂白性、强还原性和弱氧化性.

[问题]二氧化硫有哪些物理性质呢?翻开必修1第90页重温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二氧化硫无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问题并投影]下边这些物质的差别你注意到了吗?

(1)SO2与氯水

(2)SO2与CO2

(3)SO2通入Ba Cl2溶液和Ba(NO3)2溶液中

[问题]二氧化硫和氯水同具有漂白性,将二氧化硫和氯气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现象如何?

[小组汇报并投影]SO2、Cl2分别通入品红溶液和石蕊溶液(投影如图1所示)

[问题]同为漂白性,现象有如此大的差别,为什么?

[小组汇报]漂白原理不同.氯水的漂白实际上是次氯酸的作用,还包括过氧化钠、臭氧等.属于氧化漂白.二氧化硫包括亚硫酸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合漂白,生成不稳定的化合物,受热可分解.

[补充]还有活性炭为吸附漂白.它们漂白原理的不同,导致在漂白效果和范围上也有差别.

[问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同为酸性氧化物,硫和碳同为正四价,它们的性质相同吗?将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有何现象?

[小组汇报]都是先有沉淀,然后沉淀溶解.

[问题]如果用横坐标表示气体的物质的量,纵坐标表示沉淀的物质的量,会出现什么样的图线?

[小组汇报]倒V型图线

[问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现象又如何?

[小组汇报]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属于过氧化钠自身的氧化还原,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反应,二氧化硫作还原剂,过氧化钠作氧化剂.与二氧化碳现象的区别在于二氧化硫还具有还原性.

[问题]将二氧化硫分别通入氯化钡溶液和硝酸钡溶液会有沉淀吗?

[视频]视频演示实验现象使学生印象深刻.

[讲述]二氧化硫的这些性质最早用于食品的防腐和漂白,葡糖酒中二氧化硫的作用就是保鲜、防腐和抗氧化.二氧化硫还有哪些用途呢,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自学总结]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它能漂白某些有色物质.工业上常用二氧化硫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等.此外,二氧化硫还用于杀菌、消毒等.二氧化硫和某些含硫化合物的漂白作用也被一些不法厂商非法用来加工食品,以使食品增白等.

[讲述]二氧化硫的含量超出一定的标准时就会形成大气污染.对人体造成伤害.二氧化硫与水反应产生亚硫酸,最后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硫酸,形成酸雨.

绿色化学的理念是从源头消除污染,首先要了解二氧化硫的来源,再进行防治,请同学们参照必修1的93页,选修1的73/76页,总结二氧化硫的来源和防治.

[汇报并投影]如图2所示.

[问题]消除煤燃烧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采用什么方法,向煤中加入了什么?

[汇报]向煤中加入了碳酸钙,这种方法被称为钙基固硫.

[问题]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讲述]煤的气化主要涉及水煤气反应,煤的液化包括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直接液化是在氢气和催化剂的作用下,氢化裂解成液态燃料,间接液化是先合成合成气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催化成烃类和醇类.

硫酸厂的尾气用氨水吸收.

[总结]SO2虽然有毒,但适度地控制用量可用作食物的杀菌剂和防腐剂.这说明物质具有两面性,有利有弊,我们要学会辩证看待、对待事物.工业尾气中的SO2若直接排放会造成诸多环境问题,但可用合理途径将其转化为有用的产品.恰当地利用化学转化,人们可以获得或消除某些物质,控制变化的条件,可使化学变化向着人们希望的方向进行,实现自然与社会的可持续发.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 篇9

围绕二氧化碳的知识点在初中化学知识体系中, 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 有关二氧化碳的教学设计, 都能联系生活实际, 注重化学实验, 体现教学风格。但是, 也有不少化学教师对教科书上安排的化学实验习惯于照本宣科, 而教科书上的实验设计有的不够简洁 (如人教版教科书中探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4朵石蕊纸花”实验) , 有的药品用量大 (如人教版、鲁教版教科书中“二氧化碳溶解性”的实验) , 有的缺乏探究性 (如沪教版、粤教版教科书中“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 , 有的成功率不高 (如人教版、仁爱版教科书中的“二氧化碳熄灭烛火”的实验) 。另外, 在关于二氧化碳有害浓度检验方法的教学中, 有的教科书 (如仁爱版) 仍在介绍存在安全隐患的“灯火试验法”, 其他几个版本的教科书虽没有介绍具体的检验方法, 但很多教师受人教版老教材的影响, 还是不加思考地给出“灯火试验法”。

近年来, 笔者改进了多个有关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设计了安全简便的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方法 (石灰水检验法) , 但是教研成果只有服务于教学实践才能真正转化为教学资源。鉴于此, 笔者在二氧化碳性质的教学中, 能够自觉将实验创新成果用于教学, 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益。

二、设计理念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本课时主要采用实验探究法,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二氧化碳的一些性质。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笔者在探究的过程中仅作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笔者在教学中注重联系生产生活实际, 紧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创设探究情景。为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笔者引导学生较多地关注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了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还通过实验证明了“灯火试验法”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局限性, 同时给出了科学、简便的“石灰水检验法”。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 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笔者增加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灯火试验法不可靠”等实验, 改进了“二氧化碳溶于水”“二氧化碳熄灭烛火”等实验。

三、新课教学

[引言]读小学时, 我们就知道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初二生物课上, 同学们还知道了人呼出的废气二氧化碳又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今天, 我们就从化学的角度来研究这种用途广泛的常见气体。

[板书课题]二氧化碳的性质

[展示学习目标]

(1) 了解二氧化碳的状态变化、溶解性和密度;

(2) 知道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 不能供给呼吸;

(3) 认识二氧化碳能够与水、氢氧化钙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4) 知道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简易方法;

(5) 认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6)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

[过渡]本节课我们首先探究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然后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见表1) 。

四、板书设计

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1) 通常是无色气体;

(2) 干冰易升华;

(3) 密度比空气大;

(4) 能溶于 (1:0.8) , 压强增大溶解度也增大。

2.化学性质

(2)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3) 能与石灰水反应:CO2+Ca (OH) 2=Ca CO3↓+H2O;

(4) 不能供给呼吸

(用石灰 (碳水检酸验不二稳氧定化:碳H2有CO3害浓 (35) 度H2O的+方C法O2简↑便) 、准确)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笔者以生产生活为背景, 以化学实验为抓手, 注重引导学生学习“真实的化学、有用的化学、实验的化学、大众的化学和有趣的化学”, 尤其是通过几个实验探究活动, 帮助学生认识二氧化碳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 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基本达成。

当然,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由于受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 笔者在“探寻检验二氧化碳有害浓度的简便方法”的活动中, 探究不够深入。另外由于时间有限, 也没有及时安排随堂练习。

参考文献

[1]课程教材研究所, 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

[2]中学化学国家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

[3]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 2010.

[4]化学教材编委会.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9.

[5]范月清.“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教学设计和反思[J].化学教学, 2011, 6:35-36, 80.

[6]李德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的改进二则[J].实验教学与仪器, 2004, 12:14-15.

[7]李德前.二氧化碳性质实验综合设计[J].化学教育, 2008, 10:49.

[8]李德前.二氧化碳溶于水的实验设计[J].化学教学, 2003, 6:12.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篇10

关键词:二氧化硫,具支试管,铝塑泡罩包装材料,微型实验

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微型化学实验是国际上公认的一种对化学实验进行创新性变革的新技术和新方法。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实验教学完全可以做到利用较少的药品、简易的装置获取有效的信息, 并且具有操作简单、实验安全、现象明显、方便省时、减少污染等优点。

一、问题的提出

课本上的两个实验仅仅验证二氧化硫气体的溶解性和漂白性, 不能全面反映出二氧化硫的性质。同时, 由于进行实验时所需药品用量较大, 在敞开体系中发生反应, 导致大量的二氧化硫气体扩散到空气中造成严重的污染, 使师生深受其害。鉴于此, 笔者提出了自己的改进方法。

二、实验用品

仪器:2cm×20cm的具支试管 (支管据管口约8cm) 、1.8cm×9.5cm铝塑泡罩包装材料 (井穴内径0.8cm深0.5cm) 、标签纸、单孔橡皮塞、胶头滴管、玻璃导管、气球、胶头、一次性塑料注射器 (1ml、10ml各一支) 、药匙等。

药品:Na2SO3、1∶1的浓硫酸、石蕊试液、Ca (OH) 2溶液、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Na OH溶液等。

辅助用品:粗铜丝、棉线等。

三、实验装置 (如图所示)

安装说明: (1) 具支试管支管口处的胶头上插有一端带尖的粗铜丝。 (2) 细玻璃弯管连接的是用棉线捆牢的气球, 该气球起到平衡压强的作用。 (3) 具支试管中上部位放置的是与单孔橡皮塞上的粗铜丝已连接好的有六个井穴的铝塑泡罩包装材料 (为了增加透明性能, 已用稀硫酸除掉其表面附着的铝箔) 。

四、实验步骤

1.按照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注意:此时胶头上请不要插入粗铜丝) 。

2.先在铝塑泡罩包装材料的1、2、3、4、5五个井穴中按顺序依次分别滴加3至4滴紫色石蕊试液、Ca (OH) 2溶液、品红溶液、酸性KMnO4溶液、溴水等五种溶液, 随后用标签纸将这五个井穴密封牢固。再将适量Na2SO3粉末 (约0.5g) 加入到试管底部。最后, 在铝塑泡罩包装材料余下的井穴中滴加满1∶1的浓硫酸 (约0.3ml) , 小心放入横放的具支试管内, 将橡皮塞塞紧。

3.将横放的具支试管竖立起来, 使井穴中的浓硫酸流到试管底部后重新使具支试管处于横放的状态。可以观察到试管内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 气球鼓起。用1ml的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在胶头处抽取少量气体闻味, 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4.在胶头上插入一端带尖的粗铜丝, 通过拉动橡皮塞上的粗铜丝调节铝塑泡罩包装材料在试管中的位置, 使井穴1恰好位于具支试管的支管口处正下方, 然后用胶头上粗铜丝的尖端捅破紫色石蕊试液上方的标签纸, 稍后可观察到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再次通过拉动橡皮塞上的粗铜丝调节铝塑泡罩包装材料在试管中的位置, 使井穴2恰好位于具支试管的支管口处正下方, 然后用胶头上粗铜丝的尖端捅破Ca (OH) 2溶液上方的标签纸, 可观察到Ca (OH) 2溶液先浑浊后又澄清。

5.实验完成后先拔出胶头上的粗铜丝, 用注射器将足量Na OH溶液在胶头处注入具支试管内, 然后振荡试管, 充分吸收剩余的二氧化硫气体。

五、改进方法评价

笔者提出的二氧化硫性质微型实验的改进方案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 装置简单, 现象明显, 容易观察。通过使用具支试管、透明的铝塑泡罩包装材料、标签纸、气球等组装成的实验装置使二氧化硫的制备、诸多性质的检验和尾气处理等必不可少的实验内容实现了一体化集成设计, 因此虽然实验装置简单, 但实验内容丰富。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浅析 篇11

【关键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

0.概述

随着卤代烷灭火剂的全面淘汰,二氧化碳作为洁净灭火剂,由于其来源广、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特点,已普遍地应用于许多具有火灾危险的重要场所。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导电、性能稳定、无环境污染、且不需要专门生产(其他行业生产的副产品),能够用于扑救多种火灾的洁净灭火剂。经调查,目前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装设量已达装设总量的15%以上,是仅次于水灭火系统的第二大灭火系统。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组成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主要由储存容器、容器阀、连接软管、止回阀、集流管、泄压阀、灭火剂管道、管道附件、液体单向阀、选择阀、启动气体瓶、电磁阀、应急操作机构、固定支架、探测器、喷嘴、警报装置、控制器等组成。其结构如图所示。

2.二氧化碳系统的分类

(1)按灭火方式分类可分为:全淹没式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系统。

(2)按系统结构可分为:管网系统和无管网系统。其中管网系统又可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

(3)按储压等级可分为:高压系统和低压系统。

(4)按系统管网布置形式可分为:均衡管网系统和非均衡管网系统。

3.适用范围

根据二氧化碳的特性及灭火方式,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用于扑救:A类(表面火及棉毛、织物、纸张等部分固体深位火灾) 、B类(灭火前能切断气源的气体火灾)、C类(液体火灾或石蜡、沥青等可溶化的固体火灾)及电气火灾;不适宜用于保护经常有人场所;不得用于扑救:硝化纤维、火药等含氧化剂的化学制品火灾;钾、钠、镁等活泼金属火灾;氢化钾、氢化钠等金属氢化物火灾。

4.工作原理及启动方式

(1)自动控制:当保护区发生火灾时,第一路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控制器发出警报,指示火灾发生部位;第二路火灾探测器发出火灾信号时,系统开始进入30s延时阶段,控制器一方面发出声、光报警,另一方面发出联动控制型号(如关闭送风设备、防火门窗等),延时30s后控制器发出指令启动驱动气体电磁阀,驱动气体(高压氮气)通过管网打开集流管上的选择阀和储存灭火剂容器的容器阀,二氧化碳通过管道送到保护区经喷嘴释放灭火。

(2)手动控制:在气体灭火系统中,系统在自动控制状态下也可随时由手动控制,手动控制优先于自动控制。当保护区发生火灾时,按下控制器的手动启动按钮,或防护区外的紧急启动按钮,系统马上进入30s延时阶段,之后程序与自动控制相同。

(3)机械应急手动控制:当防护区发生火灾,但由于电源或自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不能执行灭火指令时,可用机械应急手动控制操作。机械应急有两种启动方法,一种有启动气体瓶,可直接手动打开对应保护区的启动气体电磁阀,之后程序与自动控制相同;另一种是非驱动气体启动方式的话,可直接手动打开对应保护区的选择阀和储存灭火剂容器阀,之后程序与自动控制相同。

(4)紧急停止控制:当发生火灾警报时,在延时阶段发现不需要启动气体灭火系统灭火时,可手动按下控制器上的红色紧急停止按钮。由于二氧化碳属有毒气体,为保护人身安全,本文特列出紧急停止操作,当发现保护区内还有工作人员时,如何紧急制停灭火系统。

5.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1)二氧化碳灭火系统可设计成全淹没式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在设计全淹没灭火系统时应注意防护区的气密性,特别要考虑防护区有无开口或是否需要泄压口。对于全淹没式系统来说,开口是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因为开口是造成灭火剂流失的主要根源。在常温条件下,一个大气压的二氧化碳密度为空气密度的1.5倍,所以要强制规定防护区的地面不允许在灭火过程中有开口。顶部有开口,产生灭火剂流失是较小的,所以一般不做限制。对于完全密封的防护区由于喷放二氧化碳导致防护区内压力升高,故需要开设泄压口。泄压口的面积应根据围护结构的允许压强,和喷放速率计算得出。具体可根据公式

计算得出。

(2)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要求灭火设计浓度不应低于34%,由于各种可燃物的灭火浓度不一样,当保护区内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可燃物时,灭火设计浓度应按各种可燃物中最大的二氧化碳灭火设计浓度。

(3)灭火系统的生产厂家应提供系统各部件如阀、管件等的当量长度,以便于系统管网计算。提供喷头的有关参数,如保护面积、流量特性等,以便于设计时喷头的布置计算和选择。生产厂家应提供符合规范中规定的等效孔口面积的喷头,设计计算中喷孔的等效孔口面积是经管道压力降计算后选定的,它直接影响实际喷放时间,灭火效果,计算时要选计算面积等于或稍大于标准等效孔口面积的喷头。

(4)灭火剂储存用量和设计用量问题。例如全淹没系统中的高压灭火系统,其灭火剂储存用量应为设计用量与储存容器内的剩余量之和,常见的情况是灭火剂储存量等于设计用量,而忽略了应加上的储存容器内剩余量。此外防护区的环境温度也对二氧化碳的设计用量存在影响,当环境温度超过100℃时,灭火剂用量应原设计用量基础上每超过5℃增加2%,当环境温度低于-20℃时,灭火剂用量应在原设计用量基础上每降低1℃增加2%。这些因素都是在设计和施工时应在特别注意的。

【参考文献】

[1]GB 50193-1993.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0.

[2]GB 50263-2007.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

[3]何滨.速学消防系统施工[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4]李贵仁.浅析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特点及应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0(5).

《二氧化硫》教学设计 篇12

一、二氧化碳溶解性性质教学设计思路

1. 探究前进行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

(1)教师。

在探究性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精心选择具有典型意义的课题,选题要根据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心理发展顺序和实验教学特点,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由易到难逐渐扩展和深入。

本课教学背景:学生在上次课中已了解了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初步了解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

(2)学生。

在实验前一周让学生收集一次性注射器、青霉素小瓶、一次性输液器、软质塑料瓶等若干。

(3)设计意图。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对本课给予期待。

2. 精心设疑,明确探究目标。

(1)教师。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疑,有了问题才能引起学生思考、猜想、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问题要有一定难度,但不能超出中学教学目标,使学生凭已知去探究未知,利用已知去解除疑惑。本课设疑:同学们天天喝饮料,常识告诉我们在饮料中压入了二氧化碳,这说明了什么呢?为什么一些饮料商标上写碳酸饮料而不写二氧化碳饮料,这又说明了什么呢?明确探究目标:二氧化碳是否溶解于水,能否发生化学反应?

(2)学生。

学生生疑。在他们的意识中创设探究问题的情境,进而导出本节课的探究问题,使学生在明确探究方向中激励创新动机。

3. 猜想与假设

(1)教师。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应有充分的估计,并事先想好引导对策。

(2)学生。

相互讨论。探究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会准确地与他人交流,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另人的想法,善待批评审视自己的观点,获得更正确的认识,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

4. 设计实验方案

(1)教师。

为学生作适当的指导;为其准备必要的仪器和药品;共同选择恰当的活动形式。

(2)学生。

学生个个跃跃欲试,大胆思维、讨论比划、尝试,力图设计多组装置,力求自己设计的装置有所创新。现实录课堂上讨论探究出的比较有创意的几组方案。

5. 实施实验方案

(1)教师。

在实验前启发学生多方面想问题,让学生独立进行思考,引导学生对实验多问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养成独立实验的观念。在这一实验探究活动的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是要提醒学生怎样验证二氧化碳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2)学生。

根据所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注意观察现象。

a组:左边注射器装有6ml水(滴加几滴石蕊指示剂),右边注射器充有5ml二氧化碳气体,中间用输液器连接。慢慢来回推动注射器,最后可见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中,水溶液变红。

b组:注射器中充有6ml二氧化碳气体,下方玻璃小药瓶中装满水(滴加几滴石蕊指示剂)。先拉动注射器,再慢慢推动注射器,反复数次,最后可见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中,水溶液变红。

c组:上方20ml注射器中充有二氧化碳气体,注射器头用胶帽密封,下方5ml注射器连接在活塞上里面装满水(滴加几滴石蕊指示剂)。轻推下方注射器,将水注入上方注射器中,会有喷泉现象发生,最后看到上方注射器中水溶液为红色。

d组:仪器为教师事先制作的多用实验管。20ml注射器中注入2ml澄清石灰水溶液,上方5ml注射器中先加入2—3粒大理石,小孔上下方各贴一小条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再用注射器注入1ml稀盐酸。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先使下方试纸变红,然后是上方试纸,最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e组:软质塑料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向其中倒入约三分之一体积水(滴加几滴石蕊指示剂),盖上瓶盖。塑料瓶变瘪,瓶中溶液呈红色。

6. 交流评价

(1)教师。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在实验中的不同见解,哪怕是一知半解,都可能是学生在实验中的真正所得,从而达到在交流中增长知识和能力。

(2)学生。

通过交流方案,分析实验结果,自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教师给予适当指导)之后,学生再实验、再交流。最后,师生共同确定一两个较好的设计方案,全体师生共同演示。

7. 归纳结论

(1)教师。

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最后选出优秀的设计方案。

(2)学生。

有效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使他人采纳自己的主张,他们也可以学习如何倾听他人的见解,借鉴他人的观点以提高自己的认识。

二、教学效果与反思

上一篇:兴趣培养模式优化课堂下一篇:农村美术教学与创新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