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间收入差距(精选8篇)
行业间收入差距 篇1
摘要:本文分析了行业集中度、行业发展阶段、从业者受教育程度、工作强度、行业利润率、人均产值等要素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影响, 并建立了相应的多因素计量经济模型。
关键词:行业间,收入差距,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 居民工资快速上涨, 与此同时, 行业间收入差距也在不断拉大。1990年收入最高与最低的子行业人均工资相差1.76倍, 2010年扩大到4.66倍。影响收入差距的因素包括行业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行业的发展阶段和竞争格局, 以及行业对劳动力素质和劳动强度的不同要求等。
一、影响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因素
(一) 行业集中度
各行业的集中度数据无法从统计资料中直接获取。但从另一个角度, 国内竞争型领域中, 外资和民营经济在竞争性领域占比较高, 而投资规模较大, 进入壁垒高;或者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的行业和部门, 仍然由国企主导。说明国企占比高的行业集中度也相应较高, 可以近似的将国企职工数占全行业职工数的比例作为衡量行业集中度的量化指标。
2010年国企员工占比超过80%的子行业包括农林牧渔、水利、教育、卫生和文化;以政府和一些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为主, 年平均工资36162元, 与当年社会平均工资持平。国企员工占比在50%—80%之间的行业包括电力、交通运输和科学研究, 年平均工资45624元, 较社会平均工资高26%。国企员工占比在30%-50%之间的行业包括采矿、信息技术、金融业等, 年平均工资51734元, 较社会平均工资高43%。国企员工占比30%以下的行业包括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和房地产, 大多是竞争性的行业, 年平均工资30075元, 较社会平均工资低17%。
2004、2006、2008年的情况与2010年类似。可以看出, 扣除政府和生产公共产品的部门, 行业集中度越高, 平均工资水平越高。
(二) 从业者受教育程度
可以将大专及以上学历员工占比作为衡量不同行业从业者受教育程度的量化指标。2010年全国就业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达到10.1%, 较2004年提升2.9个百分点。
2010年大专以上学历占比超过60%的子行业包括金融业、科学研究、教育、卫生和公共组织, 年人均工资42927元, 较社会平均工资高出18.5%。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在40%-60%之间的子行业有信息技术、商务服务、文化体育, 年平均工资为46451元, 高出社会平均工资28%, 也高于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在60%以上的子行业平均工资。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在10%-40%的子行业包括采矿、制造业、交通运输、批发零售、房地产业、水利、电力等, 年平均工资33890元, 较社会平均工资低6%。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在10%以下的子行业包括农林牧渔、建筑业、住宿餐饮, 年平均工资24844元, 只有社会平均工资的69%。
2004、2006、2008年的情况与2010年类似。大专以上学历占比在40%以上、10%-40%之间、10%以下的子行业平均工资依次递减, 且存在明显的差异, 说明就业人员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子行业人均工资越高。不过大专以上比例在60%以上和大专以上比例在40%-60%之间的子行业人均工资差距不明显。
(三) 行业发展阶段
传统行业存续和发展的时间较长, 员工年龄结构偏高;而新兴行业发展时间较短, 员工年龄结构也偏低, 因此可以通过员工年龄结构衡量行业发展阶段, 本文选取50岁以上员工所占的比例作为衡量指标。其中会有例外, 比如住宿餐饮、批零贸易和部分制造业, 尽管存续时间已经很长, 属于传统行业, 但由于工作性质对从业人员的年龄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年龄结构与其他行业相比是偏低的。
2010年50岁以上员工占比在15%以上的子行业包括农林牧渔、水利、房地产和公共组织, 年人均工资32923元, 较社会平均工资低9%。50岁以上员工占比在10%-15%之间的子行业包括采矿、电力、建筑、交通运输、批发零售、科学研究、教育、卫生等;以传统行业为主, 加上一些提供公共产品的部门, 年人均工资37844元, 略高于社会平均工资。50岁以上就业人员占比在10%以下的子行业包括制造业;信息技术、住宿餐饮和金融业, 年平均工资35573元, 与社会平均工资差异不大。不过扣除其中的传统行业, 两个新兴行业金融业和信息技术的年平均工资达到66942元, 高出社会平均工资85%。2004、2008年的情况与2010年类似, 50岁以上就业人员占比越低的子行业, 人均工资就越高, 2006年这一趋势体现的不明显。可以近似认为行业人均工资与员工年龄结构呈反向变动。
新兴行业人均工资高于传统行业, 且收入差距还在不断扩大。2004年IT和金融两个行业的人均年工资26496元, 是社会平均工资的1.67倍, 2006、2008、2010年这一比值分别达到1.80、1.82和1.85。
(四) 工作强度
可以将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作为衡量工作强度的量化指标。2004年社会平均工作时间为45.5小时, 2006年增加至47.3小时, 2008年因为全球经济危机, 总需求下滑, 平均工作时间下滑至44.6小时, 2010年回升至47小时。
2010年周平均工作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行业包括: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以及制造业, 年人均工资30567元, 低于社会平均工资16%。周平均工作时间在45-48小时之间的行业包括建筑、文体和交通运输, 年人均工资32301元, 低于社会平均工资11%。大部分行业的周平均工作时间集中在42-45小时之间, 包括采矿、电力、信息技术、金融、房地产、卫生和水利, 年平均工资45922元, 高于社会平均工资27%。周平均工作时间在42小时以下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科学技术、教育和公共组织, 年人均工资37549元, 高于社会平均工资4%。
2004、2006、2008年的情况与2010年类似。从表4中可以看出, 周平均工作时间越长的行业人均工资反而越低, 说明劳动强度并不是影响人均工资的决定性因素。此外, 周平均工作时间在42-45小时之间和42小时以下的行业人均收入并没有明显差别。
(五) 行业利润率
行业之间利润率水平不同, 对从业人员的工资水平也会有影响。考虑到政府部门和一些生产公共产品的部门不以营利为目的, 本文仅在制造业内部分析各子行业人均收入和利润率之间的关系。
2010年制造业年人均工资30630元。利润率在10%以上的子行业共有三个, 分别是饮料、烟草和医药, 年人均工资35051元, 高出制造业平均水平14%。其中烟草行业年人均工资75271元, 是制造业平均工资的2.15倍。利润率在8%-10%之间的子行业包括印刷、交运设备以及非金属矿物制品, 年人均工资33530元, 高出制造业平均水平9%。利润率在6%-8%区间的子行业有:食品、服装、木材加工、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上述行业人均工资25828元/年, 低于制造业平均工资16%。利润率在4%-6%之间的行业包括:农副食品加工、纺织、家具、造纸、化纤、有色金属加工等, 年人均工资25828元, 低于制造业平均工资16%。利润率低于4%的子行业包括石油石化和钢铁, 年平均工资38217元, 高于制造业平均工资25%。
可以看出, 在利润率高于4%的制造子行业中, 利润率越高, 子行业的人均收入也就越高。利润率低于4%的几个子行业人均收入明显高出制造业平均水平, 一方面由于石化、钢铁都是强周期行业, 利润率波动较大, 而人均工资具有刚性, 不可能随利润率逐年调整, 在行业景气度较差的年份会出现人均工资相对利润率水平偏高的情况, 另一方面跟这些行业的集中度也有很大关系。
(六) 人均产值
人均产值能够反映行业属性, 行业的人均产值越高, 意味资本和技术密集程度越高, 行业人均产值低, 则表明劳动力密集程度高。制造业内部人均产值与人均收入的关系如表6所示。
2010年, 人均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子行业包括:烟草、石油、钢铁和有色。其中烟草属于严格准入管制的行业, 石油、钢铁和有色都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上述四个子行业年人均工资40904元, 较制造业平均工资高34%。人均产值在100-200万之间的子行业有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化纤、和交运设备, 年人均工资33460元, 高出制造业平均工资9%。大部分子行业的人均产值集中在50-100万元区间, 包括:食品饮料、纺织、木材加工、造纸、医药、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等。上述子行业年人均工资29352元, 低于制造业平均工资4%。人均产值100万元以下的子行业包括纺织服装、家具、文化体育用品;都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年人均工资23544元, 低于制造业平均工资23%。
可以看出, 制造业内部, 人均产值与人均收入同向变动, 人均产值越高的子行业, 就业人员人均收入也越高。
二、行业间收入差距影响因素模型
通过建立多因素回归模型, 分析行业集中度、员工受教育程度、行业发展阶段以及工作强度对行业间收入差距的综合影响。
将大专以上员工占比、国企员工占比、50岁以上员工占比、周平均工作时间分别作为员工受教育程度、行业集中度、行业发展阶段、工作强度的量化指标, 样本来自2010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中19个行业的截面数据。
经过异方差性、多重共线性及序列相关性检验及修正后的模型如下:
模型决定系数0.68, 即不同行业间工资差异的68%可以由行业发展阶段以及员工受教育程度不同联合解释, 对于截面数据而言, 拟合效果可以接受。
在给定5%的显著性水平下, t检验与F检验的临界值分别为2.11和3.63。回归方程的F统计值为16.63, 远大于临界值, 说明回归方程显著, 员工受教育程度和行业发展阶段两解释变量联合起来对人均工资水平有显著的影响。各解释变量的t统计值均大于临界值。说明在其他解释变量不变的情况下, 员工受教育程度和行业发展阶段对人均工资水平分别都有显著影响。
模型的经济学解释: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越高, 50岁以上员工占比越低, 行业的平均工资就越高。不同行业之间大专以上学历员工占比相差1个百分点, 年平均工资相差321.84元;50岁以上员工占比相差一个百分点, 年平均工资相差847.39元。
参考文献
[1]Becker, GS.Human Capital:A theoretical andempirical analy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education (M) .The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3.
[2]Deninger, K., &Squire.A new data set measuringincome inequality (M) .The World Bank Economic Review, 1996 (3) .
[3]陈彦玲, 陈首丽.国有垄断行业职工收入水平基本分析 (J) .统计研究, 2006 (8) .
[4]傅吉奎.行业收入差距初探 (J)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1997 (2) .
[5]王晓英.我国行业间职工收入差距分析 (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0 (5) .
行业间收入差距 篇2
这一结论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政策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研究者对1978年-20十几个大行业的人均实际工资的概率分布形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收入分配的格局已经从“单峰”分布向“双峰”转变,即从大多数人的收入分布在平均收入水平附近,转变到一部分人集中在较高的收入水平,另外一部分人集中在较低的收入水平附近,并且形成了稳定的格局。
数据显示,1978年,国家统计局划分的16个大行业中,工资收入最高的“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最低的“社会服务业”人均工资之比仅为2.17倍;年,全国大行业中工资收入最高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与最低的“农业”人均工资之比高达4.69倍,全国这一比值最大的省份已经接近6倍。
收入差距曾一度缩小
对数据的分析发现,以1993年为界,中国各行业的收入分配在此前后出现了明显不同的特点。
在1978年到1992年间,行业工资分布主要有两个特点:一方面十几个大行业的实际平均工资始终呈现出“单峰”分布的格局,行业收入分配没有发生两极分化;另一方面,在上世纪80年代中前期,行业工资收入的集中程度显著提高,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反而有一定的缩小。
顾严表示,主要原因是当时正是我国改革重点向城镇转移之际,进入全面改革的阶段,各行业的积极性得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各行业的实际工资收入增长提速,行业间收入差距出现一定程度的缩小。
具体到各个行业来看,“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建筑业”三个大行业在1979-1982年间稳居行业平均工资排名前三位,这三个行业的工资增长率也位居前列。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这些行业工资增速的相对位次发生了下降;原先工资水平较低的“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等行业实现了工资水平的加速上涨,
而前述工资水平排在前三位的行业工资增长率12%-13%,但其增长率排名仅为倒数第六、倒数第三和倒数第二;1979年工资排名居倒数第一、倒数第四和倒数第三位的“社会服务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和“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实现了16%、24%和15%的名义工资年均增长,增长率分居第三、第一和第二位。
这一趋势一直延续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从起,行业工资收入差距拉大。
两极分化趋势加强
顾严表示,从各个行业的发展情况看,“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新兴行业的工资水平迅猛提升,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起到了缩小行业差距的作用。
但是,这些行业在工资收入跃居各行业领先水平以后,保持了持续的快速增长,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了行业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 动力源 (行情 )。“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工资增速的上涨加剧了行业差距的扩大。
顾严表示,更值得关注的是,20以后,行业收入分配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 年以来,工资收入排名前4位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分别实现了12%、20%、15%、和16%的年均工资增长;除工资收入第一位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外,其他三个高收入行业的工资增长率显著高于各行业平均水平。
而收入水平位于倒数第一位的“农林牧渔业”仅实现了9%的工资年均增长,排名倒数二、三位的“住宿和餐饮业”、“建筑业”工资年均增长率不及12%。
到2006年,两极分化的趋势进一步更强了,顾严表示,尤其是在平均实际工资8000-1万元(2006年名义工资3万至4万元)左右的位置,出现了一个收入较为集中的“矮峰”,很有可能成为加剧行业收入两极分化的重要力量。
行业间收入差距 篇3
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状况
(一)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整体状况
1. 我国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间,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国内生产总值 (GDP) 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人均GDP) 都保持了快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总体经济发展快速, 经济实力不断上升,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伴随着经济的稳步发展, 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由相关统计数据可知, 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由1978年的133.6元增长至2006年的3587.0元, 增长近26倍;而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4元增长至11759.5元, 增长超过33倍 (如图1) 。
2. 居民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格局。
改革开放初期, 由于经济形式比较单一, 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城镇居民生活收入的主要来源。随着城镇中多种经济形式的发展, 个体经营收入、兼职收入、资产性收入等也成为城镇居民收入的组成部分, 工资性收入在城镇居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逐步下降, 在1990年为75.8%, 到2006年下降为68.9%。而且, 城镇居民金融财产的快速积累和财产收入的增加, 以及职工工资外收入和灰色收入的迅速增加等, 使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呈现多样化格局。我国农村居民的收入来源, 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居民流动性的加强表现出以下特点:家庭经营收入比重稳中趋降、农村居民工资性报酬收入成为农村居民增长的重要来源, 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构成中二、三产业收入增长较快等, 形成了多元化增长的格局。
3. 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表1数据表明, 虽然我国经济发展迅速, 居民收入也有很大幅度的增长, 但与此并存的是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然而, 收入分配状况对于经济增长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 收入分配的改善影响到总需求增加, 总需求增加就是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即经济增长。历史经验说明, 收入分配状况的改善可以保持经济增长所需的社会稳定;反之, 收入分配状况的恶化会影响社会稳定, 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二) 地区间收入分配差距状况
在地区差距的研究中, 地域单元的不同划分与时间序列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分析结论。本文根据国家发展研究中心报告指出的在“十一五”期间将内地划分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老工业区四大块, 并可将四大板块划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具体构想, 将条件近似的省份归类, 把全国分为八大综合经济区进行研究。
通过运用基尼系数的方法, 计算我国八大综合经济区内部及相互间收入分配差距的变化情况, 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结论:总体而言, 从动态的角度看, 以省际人均GDP衡量的中国地区差距呈逐渐扩大趋势;各地区内部差距有升有降, 变化趋势各异;各区域之间的差距近年来迅速增长。
(三)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趋势
1. 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
西蒙·库兹涅茨于1954年首次提出了一条理论假说, 试图阐明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之间长期存在的演变规律。库兹涅茨通过对一些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二战”后收入分配状况的实证分析, 得出经济发展与收入结构不均等的长期变动特征是:在经济增长的早期阶段, 持久收入结构的不均等会不断扩大, 当一个社会从前工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的时候, 不均等的扩大会更迅速, 随后出现一个稳定时期, 在后一阶段不均等缩小。即在长期的经济增长过程中, 居民收入分配不均等的变化趋势, 遵循着一种“倒U”轨迹, 这就是著名的“倒U假说”。
2.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趋势分析。
从目前的数据来看, 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 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并未随着经济增长体现出“倒U假说”的趋势。但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 比较局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 能够发现在中国存在着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而逐渐缩小的“倒U假说”趋势。下面列举典型地区GDP与基尼系数变化图进行说明。 (如图2、图3、图4)
通过以上我国各经济区GDP与基尼系数变化图, 我们发现:在中国经济发达的地区, 如北部沿海、东部沿海、南部沿海等地区, GDP增长到较高的数值, 地区内部差距呈缩小趋势;在东北部和长江中游等经济中等发达的地区, 地区内部差距变化趋势较平稳, 并且也出现下降的趋势;西南和大西北等经济较落后的地区, 地区内部差距则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同发展, 地区居民的收入差距从逐渐上升 (西南、大西北地区) , 到比较平稳的波动 (东北等地区) , 最后呈现出下降的趋势 (沿海地区) 。其结果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发展特点。因此, 我们可得出, 虽然我国目前整体的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还没有体现出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 但比较局部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之间GDP与基尼系数变化的数据, 可以推测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随经济增长呈现出逐渐缩小的“倒U假说”趋势。但是收入差距的扩大可以部分归因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 但原因中也存在不合理的因素。根据各项统计数据显示, 我国的收入分配已经到了警戒线的边缘, 如果对差距过大的现象重视不足, 会导致这种现象的恶化。在当前的形势下, 应该唤起对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重视, 对于这个问题做出理性的思考, 认真研究造成问题的原因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二、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区域差距扩大, 是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具有的普遍现象。中国作为世界上地域辽阔, 并且实行过多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国家, 其改革开放以来地区差距迅速扩大的原因也就更加复杂。其中主要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地区经济的发展差距一直是在业已存在的东、中、西阶梯差距基础上进行的。我国地区间差距的不断扩大, 是地区经济发展初始条件差异的历史长期积累和惯性作用的结果。
在不同地区之间, 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以及各种资源占有方面的差异都极为突出, 这些差异的起点对竞争结果的影响显而易见, 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的差距。在“马太效应”作用下, 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中西部地区产业发展层次较低、产业结构转换滞后是导致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的人力资源地位, 对其现在和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严重的约束和障碍, 进而导致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改革初期, 我国总体上实施了“非均衡布局战略”, 宏观政策不断向东倾斜, 从而加快了东部地区的发展速度。虽然近年来, 我国逐步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区以及中部崛起战略, 试图平衡区域经济发展, 但是东部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依然比较大。
三、解决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对策和建议
1.加快经济发展。
上文中对于库兹涅茨“倒U假说”的论述充分说明了加快经济发展对于减少地区间收入差距的重要意义。只有当生产力得到解放并充分发展, 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高, 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充裕, 才能为较好调节收入再分配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此方面, 政府应特别加强不同地区之间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 缓解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
2.制定更加完善的初次收入分配政策。
研究和解决我国社会初次收入分配中的问题, 应重点关注我国工资收入差距扩大和要素分配不合理的问题。主要指施是:打破地区和行业垄断, 避免过大的收入差距;制定和实施反就业歧视和反工资歧视的法律, 以形成劳动力市场上公平竞争、同工同酬和提高经济效率;严格执行最低工资制度, 以确保居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保障居民收入差距不会过分扩大等。
3.进一步搞好社会再分配。
搞好社会再分配是调节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方面:维护我国市场公平竞争和市场秩序及提高市场的效率;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 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统一我国的税收政策, 增强我国税收在社会再分配中的功能等。
4.加大对不发达地区教育的投入。
我国目前存在的居民收入差距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劳动力素质的差别引起的。低素质和低技能不仅使劳动者的收入无法增加,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有被完全边缘化的可能, 到那时解决高低收入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问题将变得更加困难。国家应使每个人享有均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尽可能实现劳动者自身素质初始条件均等化。加大对基础教育特别是不发达地区基础教育的投入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是改善和提高劳动力人力资本的一条重要途径。
四、结论
行业收入差距分工原因解析 篇4
一、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状况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数据, 我国基尼系数2009年为0.490, 2010年为0.481, 2011年为0.477, 2012年为0.474, 2013年为0.473, 2014年为0.469。自2009年以来, 虽然基尼系数连续六年下降, 但超越0.4警戒线仍须引起高度关注。当前, 我国存在的居民收入差距主要包括三种, 即地区间收入差距、城乡间收入差距和行业间收入差距, 行业收入差距是城乡居民感受最直接的一项收入差别, 已成为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
近年来, 我国行业间平均工资绝对差距扩大, 相对差距缩小。与2013年相比, 2014年各行业工资排名基本没有发生变化。2014年, 工资最高的金融业平均工资达到了108, 273元, 最后一名农林牧渔业平均工资是28, 356元, 行业间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的绝对差距为79, 917元, 相对差距达到3.82倍。不过与2013年的3.86倍相比, 2014年行业间相对收入差距有所减小。我国的行业收入排前10位的行业中有5个行业属于垄断性行业, 包括资本市场服务、航空运输业、其他金融业、货币金融服务和烟草制品业。另外, 排名最后10位中, 平均工资最低的4个行业全部属于农林牧渔业, 其次是餐饮业, 倒数6位到10位的行业中有3个属于制造业。
二、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劳动力要素的质的差异, 对行业收入差距有着深远的影响。高素质技能的劳动者, 由于其市场需求远大于市场供给, 缺乏技能的劳动力却处于似乎无限供给的状态, 这两方面的因素加剧了行业收入差距。
在劳动力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 素质技能积累越多的人 (教育水平越高、工作技能越高、工作经验越丰富、关系越广等) , 生产效率越高, 个人也能获得较高的工资。因此, 个人收入是建立在素质技能差异的基础上。总体上看, 素质技能存量与工资呈正相关关系。可见, 素质技能的积累是决定个人收入分配的重要因素。劳动力是流动的, 如果一些行业由于垄断等原因使得相同的素质技能导致收入不同, 于是劳动力向收入高的行业流动, 进而这些行业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素质技能高的劳动者, 收入差距有可能进一步加大。所以说, 劳动者的分工是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并扩大的主要原因。分工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如何科学地看待中国当前的分工及所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
三、马克思分工理论的内容
(一)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异化劳动理论。
异化劳动是《188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基本概念。马克思指出, 分工使劳动者越来越片面化和从属化。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 分工提高劳动的生产力, 增加社会的财富, 促使社会精美完善, 同时却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
(二)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生产力、生产关系理论。
马克思指出, 分工既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又是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尺度, 还是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和条件。对于分工与生产关系的关系, 马克思认为, 分工发展的不同阶段, 同时也就是所有制的各种不同的形式。
(三) 马克思分工理论与其世界历史理论。
马克思认为, 由于机器和蒸气的应用, 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 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
(四) 分工的消灭。
所谓消灭分工, 并不是要消灭不同物质生产过程中的专业划分, 而是要消灭使分工产生对抗性质的私有制。马克思主张用自愿的、主动的分工去取代自发性的分工, 以达到扬弃异化的目的。
四、马克思分工理论对缩小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启示
(一) 充分利用分工的积极作用, 做大经济总量的蛋糕
1、在国际上, 应积极参与国际领域的各种重大分工, 以进一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努力把中国制造发展成中国创造、中国智造, 争取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 增加产品附加值, 增加企业利润。树立中国品牌新形象, 使中国产品成为品质与信誉的代表, 营造自己的跨国公司, 发挥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制度优势, 让国企参与国际竞争, 在竞争中成长壮大。中国经济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二, 但是大而不强, 对外依赖度过高, 各行业处于国际分工低端, 过于依靠劳动力资源优势, 致使企业利润少, 抗风险能力差, 劳动工资低。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模式, 走高端化、服务化路线, 充分发挥劳动力资源优势, 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 合理其分工。
2、在国内,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要不断完善社会分工制度, 这样才能提高劳动效率, 带来生产力高度发展。首先, 由于劳动者在生产力三要素中占主导地位, 因此劳动者的和谐分工是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政府应发挥积极作用, 加大教育培训投入, 打破行业垄断, 完善劳动力市场, 使劳动者自由选择行业, 把选择建立在爱好的基础上, 以提高劳动效率;其次, 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标志, 生产工具的发明、生产、使用会产生新的需求, 分化出新的工种。改善生产工具, 最根本的方法是科技创新。科技创新要靠自力更生, 可以引进、消化、创新, 但是基础和根本是依靠广大劳动者, 生产实践是创新的来源。只有使行业收入差距处于合理范围, 以公平促效率, 创新才能自然发生, 层出不穷。
(二) 努力克服分工的异化现象, 用合理的分工代替不合理的分工
1、我国当前社会分工格局有其历史渊源, 由于长期处于以农耕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农业社会, 社会分工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内部。第二、第三产业分工不彻底, 不够多样化, 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 并且劳动者素质相对低下, 不容易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这就需要发挥公有制的优势, 政府有计划、有步骤的提高劳动者素质技能, 使其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着力发展第二、第三产业, 使其分工更深化、更细化, 产业内行业多样化, 由于第一产业收入偏低, 通过劳动就业转移增加收入, 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
2、分工导致的片面化、单向化严重束缚了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分工所产生的问题还要由分工的发展来解决。要以马克思的分工理论为依据, 消灭旧式分工、倡导自由分工。使劳动者选择行业建立在自由、爱好的基础上, 政府建立相应体制, 提供就业选择及转移机会, 完善社会保障, 提高保障福利水平, 发挥其积极的基础作用。使劳动者在适合自己能力的行业, 发挥其聪明才智, 人尽其才。在实行按劳分配的情况下, 多劳多得, 保持合理的行业收入差距。
(三) 缩小收入差距对策思路
1、劳动收入的公开化、透明化是收入公平的前提。收入公平并非收入均等, 只要收入是合理且透明的, 就不会带来民众的不公平感。行业收入的公开透明化是引导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科学信号, 政府的监督和指导职能应该在此体现更大的价值和作用。
2、政府应积极利用财税手段调解行业间收入差距, 提高高收入行业的劳动报酬的缴税水平, 应按累进方式对其利润征税。将政府补贴与行业劳动报酬水平相挂钩, 对收入水平高的垄断企业, 政府给予其补贴时应谨慎。以免政府的补贴最终转化成垄断行业的劳动收入, 以致不仅未能达到补贴的初衷, 还会加大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要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 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打破行业壁垒, 促进劳动力在各行业间的自由流动, 实现劳动贡献与其收入水平相匹配。
4、政府应加大对公共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 特别是对低收入行业劳动者, 为其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丰富技能培训和在职培训形式, 提高劳动者对新技术和新知识的掌握运用能力, 以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总之, 生产与分配是辨证的关系, 生产决定分配, 分配反作用于生产。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的手段与表现, 分工也是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在马克思分工理论的指导下, 使劳动力分工更合理, 人尽其才, 让行业收入差距处于适当范围。
摘要: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分工是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产生并扩大的主要原因。本文分析马克思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 并讨论如何运用马克思分工理论指导我国经济发展, 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关键词:马克思,行业收入,分工,劳动
参考文献
[1]刘永佶.中国政治经济学 (第1版) [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10.9.
[2]陈沫.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原因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生产力研究, 2014.8.
[3]陈敏.马克思分工理论及其对我国经济建设的启示[J].党政建设.
[4]顾成东.马克思分工理论与中国当前的社会分工[J].经济研究导刊, 2008.19.
[5]王敬勇.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垄断与人力资本孰是孰非?还是兼而有之?[J].当代经济科学, 2013.1.
[6]王培暄.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现状、成因与对策[J].科学·经济·社会, 2012.1.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问题研究综述 篇5
我国的行业工资差距明显, 几乎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王美艳、蔡昉 (2005) 的研究揭示, 1993—2002年行业工资差距的贡献具有先下降后上升的特点, 1978—1988年, 行业工资差距呈下降趋势, 1988年以后, 则呈上升趋势。晋利珍 (2010) 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行业工资差距的实证考察以及行业工资差距决定因素的计量分析发现,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推进, 不论是从绝对程度还是相对程度看, 中国的行业工资差距总体上都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及其不断扩大的趋势已经伤害了公平, 损害了效率, 严重阻碍着中国建设和谐社会以及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进程。当前我国理论界对于行业间收入差距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垄断行业与竞争激烈行业之间的职工收入差距过大;新兴行业与传统行业之间的职工收入差距大;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的职工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二、行业收入差距成因分析
1、垄断是造成行业之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最主要原因
研究者普遍认为, 垄断因素是造成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最主要原因。行业的所有制结构和国家垄断因素对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产生的综合贡献率超过1/4, 教育水平和企业盈利状况因素仅仅能解释收入差距的一小部分, 大量不可解释的差距正是歧视造成的。深入探讨之, 蔡防等人提出我国的垄断主要是由政府干预带来的行政性垄断, 与发达国家的市场竞争性垄断有着根本的不同, 在高工资集聚的垄断性行业, 国有经济成分比重很大, 也就是说, 行政性垄断是造成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以政府为主导的垄断行业通过各种壁垒阻碍竞争, 在非充分竞争的条件下享受国家在投资、信贷、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并将其谋取的部分高额垄断利润按不同的形式和比例分配给不同的员工, 造成了垄断行业员工的收入高于其他行业。因此可以认为, 我国垄断行业收入畸高的形成机理有三点:一是缺乏竞争导致了成本约束软化;二是体制的钳制———“父爱主义”偏袒;三是政府职能缺位, 对垄断行业收入水平缺乏有效监管。
2、市场机制不完善造成行业工资差距扩大
一些学者从市场机制本身及中国市场的发育程度来分析造成行业收入差距扩大的因素, 市场机制作用会导致行业收入分配的差异性。而且我国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 也进一步扩大了行业的收入差距。王晓英 (2000) 认为, 行业间职工收入差距与收入分配制度的转换有很大关系。市场机制的引入使产品价格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 职工的工资收入与企业效益挂钩, 这样在竞争中就会产生效益好的企业和效益不好的企业, 从而就会使企业之间的职工收入产生很大差别。
3、行业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行业劳动生产率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杜健、张大亮等 (2006) 通过对就业者素质、行业成熟度、劳动生产率、行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四个方面进行回归分析, 得出行业的名义收入与劳动生产率较显著相关。张世银、龙莹 (2010) 运用2003—2008年19个行业的面板数据建立模型, 分析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 得出生产效率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
4、人力资本差异造成的工资差距
国内许多学者就人力资本差异造成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杜健、张大亮等 (2006) 通过回归分析认为, 行业的名义收入与行业内从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显著相关。还有一些学者从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对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解释。罗楚亮和李实 (2007) 研究发现, 一个单位中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员比例与相应的人均工资收入水平成正比。靳卫东 (2007) 认为, 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和技术贸易的发展都会促进人力资本密集型技术的进步, 进而增加对高等人力资本水平劳动力的需求, 从而扩大了行业间的工资差距。
5、行业差别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一些学者认为, 行业自身的原因是行业收入差别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 行业与行业之间由于工作性质、工作特点、工作要求等不同导致职工的收入不同。还有一些学者认为, 行业收入差距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结果。苏雪串 (2002) 认为, 在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 各产业面临的市场需求环境、自身的劳动生产率、行业间的竞争程度等因素的不同决定其生产率及产值增长率的不同, 从而形成从业人员收入增长率的差异。我国收入增长较高的行业都属于第三产业中的新兴产业, 其较高的增长率源于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需要, 这也符合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吴卫平 (1996) 认为, 朝阳工业技术附加值高, 市场潜力大, 经济效益好, 人均收入也就多。而纺织、轻工等传统产业, 多数产品市场饱和且技术附加值低, 行业亏损大, 行业差别造成不同行业之间个人收入不平等。这种收入不平等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必经阶段, 但有利于效率的提高。
三、改善行业收入差距过大的相关政策建议
1、加强市场机制作用, 实现各行业公平竞争
针对我国经济领域中存在的大量垄断现象, 学者们几乎无一例外地主张要在垄断性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 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 适当降低垄断性行业的高收入。一方面, 对自然垄断性行业要最大限度地引入竞争, 宗文英 (2000) 认为, 对于大量自然性垄断行业要逐步允许社会资本进入, 除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和国家安全所必要的垄断外, 应当尽可能地解除某些不必要的垄断, 从而缩小行业间的过大的收入差别。对国民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产业, 国家可以通过法律的和经济政策的手段来实现必要的控制, 而不一定非要采取垄断经营的方式。另一方面, 对非自然垄断行业, 要尽快清除各种市场准入壁垒, 允许各种所有制企业公平地进入、退出, 展开竞争。要最大限度地引进竞争机制, 打破部门垄断, 改变独家经营和部门内单一所有制的局面, 增加部门内部的竞争。政府应从本国实际出发, 从放松规制入手, 松紧结合进行结构重建。应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 准确界定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鼓励企业从自身出发, 深化企业改革, 做好规制改革的配套措施,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做好垄断性行业的救济与制裁, 进一步完善市场体系, 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充分培育和发展民间协会中介组织等社会团体组织。
2、培育并健全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 提高行业劳动生产率
杨宜勇 (2005) 指出, 要加快培育劳动力市场, 发挥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要全面开放垄断性行业内外部劳动力市场, 清除国有垄断性行业在使用劳动力方面的壁垒, 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把扭曲了的劳动力价格机制转变过来。王晓英 (2000) 指出, 要培育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一方面要采用符合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劳动合同制, 另一方面要改革现行的工资制度。陈菲 (2003) 指出, 要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 尽快实现资源配置无行业特权或行业歧视, 使各行业在资源配置上具有平等的权利, 既不享受特惠, 也不遭受歧视。郭娜、祈怀锦 (2010) 指出, 行业劳动生产率是一个行业在市场中投入与产出的综合反映, 可通过两条途径来提高行业的劳动生产率:一是尽量扩大产出;二是在产出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减少投入。
3、加强基础教育, 进行各种职业培训
行业人力资本水平始终是影响工资差距增大的重要因素之一。这在许多学者的研究中都得到证实。李晓宁 (2007) 指出, 因为行业人力资本水平代表了行业内从业者的受教育水平, 这一因素属于存量因素, 其积累的程度越大, 就越能对行业生产力水平进行变革和提高劳动生产率, 使行业成本减少、产出增加、利润提高、职工福利得到改善。所以行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对行业收入分配非常重要, 我们应努力提高行业人员的受教育水平。这需要我们从基础教育抓起, 除了加强义务教育之外, 还应对劳动者进行各项职业培训, 提高其从业水平, 以改善行业人力资本水平。
四、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虽然目前有大量学者对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进行了研究, 得出了一些较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结论, 但仍存在一些不足, 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 对行业收入差距的研究大多局限在对行业收入的差距现状、成因分析和对策选择方面, 而缺少对行业收入差距的计算及要素分解分析。其次, 两个行业之间收入差距的度量问题, 由均值比来表示两个行业的收入显然是不全面的, 采用行业间收入分布差的积分 (程永宏, 2006) , 或基于相对剥夺的方法来度量行业间收入差距 (洪兴建, 2008) 可能更合理。再次, 要综合分析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各项因素对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及贡献, 确定由此引起的行业收入差距是合理还是不合理的, 由此才能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另外, 对各行业的非经济报酬差距 (如工作的社会地位、工作环境的舒适性、工作的挑战性等) 还缺乏研究。严格地说, 本文上述所指的工资差距还是属于经济报酬的差距, 事实上非经济报酬也属于广义的薪酬范围。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今天, 人们在择业时往往会综合权衡某种工作的经济报酬和非经济报酬, 而且非经济报酬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加。因此, 各行业非经济报酬的差别必然影响到经济报酬 (狭义的工资) 的差距。当然, 非经济报酬的测度存在着很大的难度。这都是以后的研究中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在不断的拉大, 差距过大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本文从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入手, 分析了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形成的原因, 提出了调节行业收入差距的政策建议, 最后总结了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的展望。
河南省行业地区收入差距分析 篇6
一、河南省行业、地区收入差距基本情况
(一) 行业收入差距
从总体上看, 1998年—2010年, 河南省历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稳步提高。但从不同性质行业来看, 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与变化性 (图1) 。
2010年, 不同性质行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比较中, 排名位次发生了改变。股份有限公司占据第一位置, 其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32377元;国有单位上升到第二的位置, 为31470元;这两种性质单位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在30000元以上, 其他的均在30000元以下。排在最后的是集体单位, 仅为20385元, 是股份有限公司就业人员平均工资的62.96% (图2) 。
(二) 地区收入差距
2005年—2010年, 河南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大致相同的变化趋势 (图3) , 这表明河南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排名位次没有发生较大变化, 具有一定的刚性。从全省总体水平来看, 河南省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根据图4的2010年河南省18个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知: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位居前三位的分别为洛阳市 (3.11) 、商丘市 (3.03) 和濮阳市 (2.98) ;位居后三位的分别为许昌市 (2.11) 、焦作市 (2.10) 和郑州市 (2.05) 。
二、影响收入差距的原因分析
(一) 变量选择
根据以上分析及考虑收入差距可能的影响因素, 本文选择回归模型所需的变量 (如表1所示) 。
(二) 模型与方法
为检验选择变量对收入差距的影响, 本文建立如下回归模型:
为了进一步检验“倒U”假说, 本文加入X1的平方项, 得到模型 (2) :
Yi=α0+α11X1+α12X12+α2X2+α3X3+α4X4+α5X5+α6X6+ε (2)
注:*、**、***代表回归系数在10%、5%、1%水平下显著。
其中, Yi代表Y1、Y2和Y3。
变量数据来自于2007年—2011年的《河南统计年鉴》。考虑到截面数据仅有18个市样本, 样本容量较小, 为了增加样本容量, 本文选择2006年—2010年18个市的样本, 共计90个样本单位。在估计时, 本文首先采用OLS方法。为了增加估计的科学性, 本文再采用面板数据 (Panel Data) 进行估计, 以便和OLS估计结果进行比较。
(三) 结果分析
首先, 采用OLS方法, 得到表2结果。
从表3结果可知:当Y1和Y2作为因变量时, X1及其平方项X12系数均显著不为0, 表明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是一种二次曲线关系。但由于X12系数显著为正, 是一条开口向上的抛物线, 这表明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U”形式, 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在河南省不成立。当Y3作为因变量时, 估计了模型 (1) 和 (2) 两个模型, 结果均表明:X1及其平方项X12系数不显著, 表明地区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关。但城镇化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显著负相关, 表明城镇化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地区收入差距;工业化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显著负相关, 表明工业化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地区收入差距;农业支出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显著正相关, 表明农业支出水平提高不利于降低地区收入差距, 解决地区收入差距的根源在于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
为了进行比较研究, 本文采用面板数据的随机模型进行估计, 得到表3回归结果。回归结果虽然改变了系数数值, 但并没有改变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与方向, 表明OLS回归结果与面板数据随机模型估计结果相一致。从Hausman Test来看, 表明采用面板数据随机模型进行估计是适宜的。
注:*、**、***代表回归系数在10%、5%、1%水平下显著。
三、研究结论与对策
本文通过OLS估计方法和面板数据模型方法, 得出:行业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是一种“正U”形式, 库兹涅茨的“倒U”假说在河南省不成立;地区收入差距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关, 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与地区收入差距显著负相关, 表明城镇化工业化水平提高有利于降低地区收入差距, 解决地区收入差距的根源在于推进城镇化与工业化水平。
行业间收入差距 篇7
1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现状
1.1 行业间收入差距
1.1.1 行业间收入差距逐渐扩大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飞速发展, 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 各行各业的职工工资水平也随着经济增长不断提高, 但是提高的速度与程度各不相同, 导致收入差距明显扩大。
改革初期, 我国经济体制正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受计划经济时期高积累、低消费思想影响, 在这个阶段各个行业间的职工工资相对平均, 收入差距不明显, 因此, 我国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由1978年的2.17缩小到1988年的1.58。1988年以后, 尤其是进入90年代后, 政府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 国外许多企业进驻我国市场, 促使我国公有制企业向现代化的公司制转变, 由单纯追求公平变为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 开始逐步拉开我国行业间的收入差距, 最高收入行业与最低收入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的比值从1988的1.58扩大到1990年的1.76, 再到1999年的2.49。21世纪以来, 由于我国经济的飞跃以及以金融、软件为代表的新兴行业的崛起, 使得我国部分第二产业与大批第三产业的相关行业收入大幅度超越传统行业,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行业间收入上的差距表现得更为明显, 行业职工平均工资最高与最低之比由1999年的1.58进一步扩大到2000年的2.69, 并且持续快速的攀升至2006年的4.69, 2006年以后, 行业间收入差距有所减小, 但是最高收入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仍然是与最低收入行业的职工平均工资的4倍以上。
1.1.2 行业间收入差距集中趋势
我国行业间收入差距越来越大, 将其具体到行业类型, 可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第一, 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在我国, 行业垄断是典型的行政垄断, 其经营主体往往是政府有关部门或与政府部门有着密切的利益关系。垄断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 通过不合理的定价机制等手段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 甚至侵蚀国有财产, 使得自身的行业收入居高不下, 其职工工资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如2011年, 金融业和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分别为81109元和52723元, 位列全国行业城镇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排行的第一位和第四位, 远远高于2011年全国就业人员平均工资41799元。第二, 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随着科技的进步, 带动了信息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产生和发展, 这些产业创造性强, 人力资源成本高, 风险高, 但高风险带来的是高收益, 所以, 其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也高, 而传统行业如农林牧渔业竞争力低, 行业从业人员平均工资也就低。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2011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为70918元, 而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收入为19469元, 可见差距之大。第三, 劳动密集型企业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企业。以知识和资金为主要特征的高新技术产业在近几年飞速发展, 迅速取代了我国制造业、纺织业等轻工业, 成为带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一股重要力量, 这些行业就业人员的特征就是, 学历高, 压力大, 收入高。2011年,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的就业人员平均工资为64252元, 是当年制造业就业人员平均职工收入的1.75倍。
1.2 行业内部收入差距
经济体制的改变促使行业间的差距不断扩大, 也使得行业内部的收入分配差距随着业绩以及职位不同而拉大。在高收入行业中, 行业内部差距表现的尤为明显, 如垄断行业内部, 高管年薪上百万, 中层管理年薪数十万, 普通职工年收入区区数万元乃至更低。权威调查显示, 石油、电信等垄断企业内部差距已经接近5倍, 差距最大的为石油行业, 其中个别企业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的差距接近100倍, 令人叹为观止。
2 行业收入差距对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
无论是行业间收入差距的拉大还是行业内部收入差距的拉大, 都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 其中直接影响到的就是城镇居民收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按来源可分为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 其中工资性收入即职工工资总额, 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 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 (2005~2012) 数据计算得出
2.1 工资性收入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 全国城镇居民就业者中绝大多数为国有和集体职工, 就业形式和收入渠道比较单一, 工资性收入几乎是收入的唯一来源。改革开放后尤其是经济体制的改革为城镇经济注入了活力, 就业渠道的拓宽使得城镇居民的收入来源逐渐增多, 但是工资性收入仍然是城镇居民收入的主体。因此, 如表1所示, 虽然工资性收入在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所占比重由1981年92.70%下降至2011年的64.27%, 但它仍然大大高于其他三种来源所占比重之和, 充分说明了工资性收入仍然是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主要来源。
2.2 工资性收入差距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1995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是3390.21元, 所占比重为79.23%, 对1995年基尼系数贡献率为76.60%;2000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是4480.50元, 所占比重为71.17%, 对2005年基尼系数贡献率为69.71%;2005年, 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是7797.54元, 所占比重为68.88%, 对2005年基尼系数贡献率为70.07%。在这十年间, 我国, 城镇居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 工资性收入也不断增加, 但是基尼系数不断加大, 说明收入分配差距也不断拉大, 而其中工资性收入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一直居高不下, 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因此, 可以说工资性收入差距是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决定性因素。
3 调整行业收入差距, 均衡居民收入
行业收入差距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主要原因, 要进一步缩小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 均衡居民收入, 需要政府从制度层面上, 以“限高、稳中、托低”为原则, 在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共同采取措施。
3.1“限高”原则
“限高”原则是指规范补贴, 设定上中等收入的政策范围, 限制垄断行业的畸高收入和其他不合理收入。具体可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 对于垄断行业的畸高收入:首先, 加快垄断行业改革, 引入竞争机制, 打破完全垄断局面, 调整国家和企业分配关系, 完善并严格实行工资总额控制制度。其次, 规范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收入, 确定管理者与职工收入合理比例, 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保障所有者权益。最后, 实行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 加强对垄断行业高薪阶层收入的税收征管和调节。
(2) 针对其他不合理收入:我国不合理收入的两大来源是灰色收入和腐败收入, 对于灰色收入, 要加大财产公开力度, 而对于腐败收入, 则要加大反腐力度。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高收入者的总收入。
3.2“稳中”原则
“稳中”原则是指稳定中等收入人群的工资水平, 并适当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目前我国中等收入人群只占全国总人数23%左右, 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 应在稳定目前中等收入人群工资水平的前提下, 适当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因此, 要健全现有的国家统一的职务与级别相结合的公务员工资制度, 规范地区津贴补贴标准;加快事业单位改革, 实行符合事业单位特点的收入分配制度;加强企业工资分配调控和指导, 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
3.3“托低”原则
“托低”原则是指提高低工资收入人群收入, 使其达到平均水平或中等收入群体工资水平。可以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 保障低工资收入人群的收入;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制度, 提高低工资收入人群收入等。
从制度层面调整行业收入差距, 均衡城镇居民收入是必须的, 但是由于复杂的利益关系的掣肘, 使得工资制度改革和分配制度改革等重大改革久议不决、决而不行、行而不破、成效甚微。所以, 要适应当前改革的新形势, 抓住新阶段收入分配改革的关键和重点,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 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才能真正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促进社会公平, 构建和谐社会。
摘要:自1978年以来, 我国行业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尤其表现在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与知识和资金密集型企业, 极大地影响了劳动者的积极性和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文章主要从我国行业收入现状及其对城镇居民收入的影响进行分析, 从制度层面上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行业差距,居民收入,制度改革
参考文献
[1]姚雪萍, 余成跃.从制度层面解析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J].改革与战略, 2010 (10) .
[2]吴建民, 丁疆辉.地区收入结构与我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的演化——基于2000~2009年数据的考察[J].经济地理, 2011 (10) .
[3]赵心宇.关于行业间及行业内部收入分配差距的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02) .
[4]魏军, 徐燕.全面、客观地看待我国的行业收入差距[J].中国物价, 2007 (05) .
[5]蒲明, 陈建东, 胡斌.我国城镇居民差距的实证研[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71) .
[6]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及其来源分解[J].经济研究参考, 2010 (25) .
基于财政支出的行业收入差距研究 篇8
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收入分配领域的突出问题。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众多, 笔者选取财政支出作为主要研究变量。在西方国家, 调节收入差距主要依靠累进的个人所得税制和转移支付。而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扩大反映的正是政府财税政策和福利政策改革的滞后。中国政府的财政收入以间接税为主, 个人所得税调节力度弱。加之我国特殊国情和不完善的市场制度, 政府对国民经济运行有巨大的影响, 在社会和经济健康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深入分析财政支出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 有助于更清晰地认识财政对于促进居民收入公平的作用,
二、行业收入差距现状分析
改革开放之初, 我国依然延续之前的平均主义, 各行业收入差距并不大。随着改革的推进, 经济快速发展, 各行业工资出现了较为同步的大幅增长, 收入差距并没有扩大。而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在工资分配上更加注重效率而忽视公平, 导致各行业工资增长幅度相去甚远, 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 电力、采矿、房地产、金融、科技先后成为最高收入行业。其中金融业最近连续十年一直是各行业中平均收入最高的。而最低收入行业只有两个:服务业和农林牧渔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 农林牧渔业的平均收入一直是各行业中最低的。
行业间收入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对比中:一是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金融业、科技业以及电力行业垄断程度较高, 职工收入也较高。而农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近似于完全竞争市场, 行业整体收入水平较低;二是高层次行业与低层次传统行业之间。金融、科技以及信息产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 处于较高的产业层次, 相比于传统的工农业, 具有更好的发展活力;三是知识密集型行业与劳动密集型行业之间。金融业、科技行业、文教业对于劳动力素质要求较高, 高素质的劳动力带来产值高速增加, 因而给予的工资待遇也较好。而农林牧渔业、制造业多为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 生产效率较低, 工资收入也较低。
三、以行业收入变动为视角计量分析
本文通过研究财政支出对于行业收入变动的影响, 来推导出财政支出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针对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因素, 很多学者进行了专门的分析研究。笔者综合众多文献资料的观点, 在财政支出之外, 还选取了6个因素作为解释变量, 一共七个解释变量:财政支出、行业垄断程度、人力资本水平、行业开放水平、行业资本构成、行业层次水平、生产效率等。本文以1994耀2010年为时间序列, 用14个行业作为横截面采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模型如下:
其中, Y表示该行业收入与全社会平均收入的比值, G表示对应行业的财政支出, mon表示行业垄断程度, edu表示人力资本水平, open表示行业开放程度, K表示行业资本构成, lev表示行业层次水平, eff表示生产效率。
对于面板数据进行回归, 可以采用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两种。经过Hausman检验, 拒绝原假设, 因此此模型适用于固定效应模型。然后对模型进行异方差和自相关检验, 结果发现面板数据存在异方差、序列相关和截面相关。因此, 选用广义最小二乘法 (GLS) 。 (表1)
注:***表示系数估计值在1%的概率水平上显著
从表4.3中可以看出, 财政支出、垄断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生产效率与行业收入正相关, 行业开放水平、行业资本构成和产业层次水平与行业收入呈负相关。方程 (1) 变为:
财政支出每变化1%, 行业收入上升0.147%。财政支出对于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同, 从而引起的各行业收入变动也就不同。如果政府投入在某个行业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 则该行业的收入上升较多。如果政府在某行业的财政投入较少, 则该行业收入上升较慢。不同行业的收入上升速度存在差异, 则行业收入差距会逐渐拉大。从方程2中可以看出, 人力资本水平、生产效率和财政支出是引起行业收入变动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水平影响最大, 生产效率其次, 第三重要因素是财政支出。这一结论与之前的行业收入差距理论研究基本相符。但是许多学者认为垄断程度是影响行业收入差距的主要因素。而在本文的结果中, 垄断程度的影响并不大, 主要是由于我国的高收入行业一般为高垄断程度的行业, 但是高垄断程度的行业并不一定有着高收入, 例如采矿业、制造业、交通运输业、医疗卫生教育事业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垄断程度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
四、结论及建议
(一) 结论
第一, 随着经济发展, 我国各行业收入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是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总体上不断扩大。最高行业收入与最低行业收入比不断扩大, 泰尔指数也不断提高。仅在改革开放初期, 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市场活力得到空前激发, 生产力迅速提高, 各行业收入差距出现了短暂的减小。随后行业收入与国民收入一道逐渐呈现出两极分化的趋势。
第二, 最高收入行业和最低收入行业变动较少, 近年来一直是金融业和农林牧渔业占据收入的两极。此外, 第三次产业、第二次产业、第一次产业的收入依次递减。电力、采矿、房地产、金融、科技都曾经先后成为最高收入行业。最近十年来都是金融业收入最高。金融业在我国是重要的服务型行业。目前我国社会收入分配差距的拉大, 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出分配机制因素或垄断因素的影响, 金融业在融资再融资、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等方面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但其给股东的现金分红回报却没有相应的跟上, 而收入分配的高涨却向其高管、职工收入偏离。
第三, 财政对于行业收入差距存在着显著影响。财政支出每变化1%, 行业收入就会上升0.147%。如果政府投入在某个行业的财政支出大幅度增加, 则该行业的收入上升较多。如果政府在某行业的财政投入较少, 则该行业收入上升较慢。不同行业的收入上升速度存在差异, 则行业收入差距会逐渐拉大。政府公共支出既能够通过财政资金、政策直接影响行业发展, 也可以通过影响配套设施完善状况、垄断程度、人力资本水平等因素来间接对行业收入差距发生作用。因此国家财政对于不同行业的支持力度不同, 会导致行业收入增长幅度不同, 从而加剧行业收入差距。
(二) 政策建议
第一, 调整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完善预算支出管理制度。政府应该按照“有所为, 有所不为”的政府预算投资政策取向, 逐步减少对于垄断行业的资金支持力度, 着力强化科技、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代表社会共同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社会公公公性开支。切实改善公共服务供给。
第二, 将财政支出向农业领域倾斜, 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持力度。要重视农业和农村发展, 扩大农民增收途径。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最好、最便利的条件。努力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鼓励农业生产的投资多元化。
第三, 建立行业公平竞争的社会环境, 发挥国家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 对各项优惠政策进行调整, 对部分有失公平或者已经完成特殊使命的政策应该及时取消。同时, 应该严格执行并改进税收制度, 尽量避免或减少各行业因对生产要素占有的初始不平等而造成的不公平竞争和收入差距。
第四, 推进垄断行业改革, 规范国有企业分配机制。切实放松铁路、电信、电力等基础产业和金融等服务业以及部分城市公共事业的管制, 通过市场竞争来改善供给和提高效率, 有效缩小垄断行业与其他行业就业人员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对于确实关系国计民生的垄断或者自然垄断行业, 要加快建立合理的定价机制和收益分配原则, 避免获取垄断高价。
第五, 要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最根本的要从行业内部着手。要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创新和综合竞争能力, 加大教育和科技投入, 特别要重点支持高级技工培养和高端科研工作。随着我国廉价劳动力优势的逐步丧失, 劳动密集型产业要逐步过渡到更高层次。劳动力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的提升既有利于产业长期发展, 又能够保证劳动力获得更高的收入。
摘要:选取行业收入差距作为主要研究对象, 分析财政支出对行业收入差距的影响。通过直接和间接两种途径探寻二者的内在联系, 同时从行业收入变动角度进行实证分析, 证明财政支出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显著作用。我国今后应调整优化政府支出结构, 完善预算支出管理制度, 减少对垄断行业的不合理补贴, 以逐渐缩小行业收入差距, 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行业收入差距,财政支出,收入变动
参考文献
[1]张余文.中国行业收入差距的实证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8.
[2]朱世宏.目前我国行业间职工工资收入差距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 1998.5.
【行业间收入差距】推荐阅读:
规制垄断行业收入分配行为的对策06-15
收入差距论文 收入分配论文10-12
收入差距08-25
收入差距系数05-20
调节收入差距07-02
居民收入分配差距07-21
转移性收入差距06-10
城乡收入差距论文07-24
FDI收入差距07-25
收入差距现状分析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