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互动

2024-09-09

城市互动(共12篇)

城市互动 篇1

目前, 建设城市绿道项目在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已全面铺开。但在建设过程中, 由于部分地区不注重绿道建设与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 忽略城市绿道建设在整个城市布局及空间体系结构中发挥的作用, 导致城市环境治理与规划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 本文主要对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进行探讨, 目的在于提高城市绿道建设的质量。

一、城市绿道规划和城市互动的意义

(一) 加大生态与城市环境的平衡

随着环境的不断恶化, 我国已着手环境保护工作并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随着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持续升高, 仍不断加重环境的负担。一般而言, 城市建设对我国山川、河流等自然资源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和污染, 而自然区遭遇大面积破坏会造成生态环境失衡, 从而导致治理城市生态环境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推广城市绿道建设有利于缓解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且从长远来看, 城市绿道网络系统对发展城市生态平衡有促进作用, 对全面构建健康的居民居住环境、生态和谐的活动空间有重要帮助。

城市绿道指的是:在城市空间体系结构中创设能够发挥交通用途、适应城市人文发展的网络化绿色生态廊道, 主要依托各种生态修复技术提升动植物生长环境和适宜动植物赖以生存及繁衍的空间, 而且绿色生态廊道蕴藏一定的人文风情、水土涵养技术等, 对保持水份、促进生长和防洪排涝起重要作用。

(二) 促进自然资源与社会资源融合

城市与郊区的区别在于城市人口密度大、建筑群密集和人工环境占主要比例。建设城市绿道的目的在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其根本就是将生态绿色廊道与人们的生活连接在一起, 并将商业区、居住区、公共设施、学校和各类活动场所整合在一起, 设置成一个集天然、生活和娱乐的栖息之地, 不仅将各类开放空间与生态版块融合在一起, 还有利于加大整个城市的文化、人文、能量、物质和交通通勤的流通, 从而将城市文明、人文文化发扬光大。

(三) 实现开发与保护共同发展

只有开发与治理同时进行, 才能实现我国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我国尚处于建设与改革的状态, 希望通过建设网络化绿色生态廊道刺激沿线城市经济复苏, 带动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的发展。因为建设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不管是对旧城、旧路升级改造还是企业转型、保护历史文化遗产, 抑或是拓展新城区的建设等都具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因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能够修复、重组城市生态环境, 缩短自然区域与城市的差距, 从而带动本地区的生态环境、面貌的改进。

二、如何进行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的规划

城市绿道的规划应以“不破坏原生态格局和城市空间构造”为前提, 秉持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指导方针实现生态自然环境与城市建设的完美融合。不仅能够传承历史文化、提高人们居住环境质量, 还促进城市经济、低碳的建设。

(一) 对社会需求、生态安全进行综合评估后再规划

进行城市绿道规划时, 必须根据城市的现实经济条件拟定可行性、实用性强的规划方案。首先, 应对城市的服务需求、人流量和旅游需要等进行总体规划, 只有明确各类需求标准, 才能够建立起一套能够满足城市需求的绿道评价指标体系。其次, 还要对城市结构布局和宏观区域进行综合性评价, 用以保证城市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的有效性, 并结合实际情况设定建设城市的绿道生态目标, 用以确定最优的生态廊道网络结构。最后, 对土地进行适应性评价必不可少。选定适应性较好的土地有利于增强城市绿道的效果, 所以应尽量选择能够修复的土地、适宜动植物生成、繁衍的土地等。此外,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若出现施工困境技术人员必须重新进行评估再规划, 要不断推翻、论证, 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城市绿道与城市的互动。

(二) 采用多因子叠加分析法

确定城市绿道总体规划目标之后, 要对制约城市绿道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研究与探讨, 用以提高城市总体布局和使用功能的合理性。在进行城市绿道规划过程中, 可采用多因子叠加分析法对城市山川、河流、道路和公共设施等区域进行综合性评估, 从而使城市绿道更好的发挥其交通功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等, 进一步完善城市绿道网络结构系统。

(三) 建立监控评估系统和反馈机制

城市绿道规划是一个不断完善、改进的过程。科学合理的城市绿道网的形成必须是“规划调整再规划再调整”的过程, 只有这样, 才能构建良好的城市绿道网络系统。待城市绿道网构建完成后, 还要设立有效的监控评估系统和反馈机制对绿道网的整个建设过程进行实时监控。良好的监控评估系统有利于及时发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并将发现问题及处理结果快速反馈到信息处理中心。其次, 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可采用“区域调查”的方式对多种因素进行整合、分析与处理。最后技术人员再总结经验确定最终城市绿道规划方案并进行实时监控评估, 因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变因素较多, 需要不断调整、改进规划方案才能使规划方案达到最优。总之, 城市在发展、环境、人为因素都是造成构建绿道网的制约因素, 所以只有不断规划、调整、评估, 才能收获“更优”规划方案。

三、结束语

随着城市的发展, 构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理念已逐渐应用到我国城市规划当中。它能够从根本上缓解工程建筑、人类活动造成的污染问题, 不仅可以很好的满足现代化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 还能够营造一个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 促进了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摘要:为了实现城市与生态自然区的和谐, 必须要进行环境保护措施。近年来, 环境污染导致的传染性疾病、呼吸病呈上升趋势, 保护环境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话题。基于此, “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顺应了时代发展要求并得到广泛应用, 且获得不错的效果。它能够缓解城市发展带来的破坏, 平衡生态环境, 从而为人们创造健康的空气环境和低碳生活空间。

关键词:城市互动,城市绿道,规划

参考文献

[1]林明山, 刘涛, 林峰, 等.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城市建筑, 2014 (6) :27-27.

[2]陈建华, 张玲.探讨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房地产导刊, 2015 (7) .

城市互动 篇2

1、人对景观的认知

人们通过空间的特征或相关位置的感受、归类、回想进行阐述,将空间信息输入大脑后交织形成的一种结构,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空间认知就是不断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结合的整体。从来源于环境的刺激,通过感觉器官受到刺激,然后在大脑中得到认知,与先前经验进行比较,然后理解最终做出反应。人对周围景观环境的认知来源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的感受。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80%以上是依赖视觉的,各种形状、色彩的信息共同组成了视觉刺激。研究人对于景观的刺激与相应的反应,目的在于提高建成景观设施的舒适度和质量。

2、景观与人的行为互动

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就是接触的机会,有些人有共同的特点、兴趣,有时互动是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引力,有些人因为共同爱好而产生稳定的互动。例如日本大阪棋盘游戏公园以西洋棋为主要设计思路,建筑师将多种规模的棋盘游戏融入到周围绿色的环境当中,西洋棋棋盘的雕塑模式设计也形成了小型的游乐场,游客可以在其中下棋或爬上这些棋盘席休憩。所以,景观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它有效的把人与人联系到一个环境中产生互动行为。

智慧城市建设的“互动” 篇3

首先,我们谈智慧城市,是因为城镇化催生了智慧城市建设这样一种需求。在2014年7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发布了新的城镇化展望(编者注:指2014年《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显示世界有一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45年城镇人口将超过60亿。这么多人聚集在城市,需求是可想而知的。在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份额中,亚洲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特别是印度和中国。

第二,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已经使城镇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197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只有1.7亿,2013年达到了7.3亿人,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这里面,我们提的不仅是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且也需要关注小城镇,因为我们的城市结构中有658个城市,还有2万多个小城镇。

第三,当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特别是随着机动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出现,北京也必然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的道路在不断地拓展、延长,但城市的交通却变得越来越拥挤;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雾霾天数多了,雾霾天更严重了。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到2013年达到216万张,但三甲医院床位也是一位难求。这样的一些问题,看起来好像跟智慧城市没有关系,可实际上如果我们借用新的手段,就有可能化解。

信息化提供了可能和手段

信息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也提供了手段。我们的生活是怎样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呢?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约有移动电话7.14部,到2012年增长到了212.6部,增加28.7倍;农村地区以前是4.32部,2012增加了197.8部,增加44.8倍。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国3G移动电话的用户超过1.32亿。国家发改委推动了信息消费等一些政策,有一个数据可以看到,2012年城市宽带接入户超过1.34亿,2013年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6.17亿。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快速普及使城市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可能,我们才能够将智慧城市的建设互动起来,整合不同的地方。

如果要真正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进行信息整合。不进行信息整合,是很难提供这些服务的。北京已经整合全市空间地理信息,在线共享,日均访问量超过60万人次,全市共用一张图。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方式就是,拿着3G手机开车,很快知道哪里拥挤,哪里不拥挤,可以做出自主选择。

“智慧城市就在我们身边”

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

接着,国家发改委联合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八部委发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编者注:指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就是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的集成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体系,提升城市服务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就指明了方向,智慧城市就在我们身边。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数字:截止到2014年5月,我国已经有222个城区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地级以上城市超过60%;有关部门先后在各自领域开展了试点示范,截至2014年5月底,累计批复县级以上的智慧城市253个。

当然,很多地方也做了智慧医疗、社区等。北京很早就在东城区做了网络化管理,建了指挥中心,广州番禺区借助亚运会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建了指挥中心,通过信息整合,使得信息更快速传达到可实施的部门。只有这样,服务才更加快捷和有效。

“整合资源才能够做得更好”

但如果要想把这些做得更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还面临很多挑战。

总体上看,智慧城市内容还不够丰富,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有可能有些地方更多地有形象工程的倾向。所以,我们需要把智慧城市建设真正深入到人民需求中、城市问题解决过程中,这样才能使智慧城市建设真正惠及到每个人。

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要体现在一部分人,可能要惠及更多数的人,特别是要关注弱势人群,弱势人群参与其中,也能受惠这才是重要的。

智慧城市建设光靠政府是不行的,只有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够做得更好。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只有进行市场化的推动,才能够做好智慧城市建设。

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科技部、工信部的四个智慧城市联盟,从不同的视角去推动这项工作,建立了四个平台,工作各有侧重,但是四家整合在一起共同推动。我们欢迎在座的联盟、机构一起推动,也欢迎大家为这样的机制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创新,不仅是政府、企业,也需要我们每个公众的意见。实际上,智慧城市互联互通并不能代替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只有面对面交流,才可能有更多创新的想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在我们的整个产业发展中有更多的创新。(邱爱军是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本文编辑自作者在2014年社会创新峰会上的主题演讲,未经其本人审阅)

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 篇4

关键词:城市绿道规划,城市互动,探讨

社会与经济的进步, 城市人口变得越来越密集。城市建设占用了许多原本应属于绿化建设的用地, 城市环境逐渐受到破坏, 致使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与质量也得不到提升。我国城市化高速发展, 与之对应的城市绿道网络也要一同发展。在一同建设的过程中, 要注重两者间的互动, 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具有多种意义。城市想要全面发展, 则在建设城市化的同时, 也要加强城市绿色空间系统的建设。

一、城市绿道概念及其构成

城市绿道是一种延续城市土地利用价值, 对其进行规划和发展多功能的绿色土地网络空间。城市绿道始终要坚持把土地的可循环利用作为首要原则。城市环境过于复杂, 建设城市绿道要做到在保证其自然优势的前提下, 还要具有美观价值和生态价值。功能作用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为行人提供良好的休闲场所、有助于城市交通等方面, 城市绿道的建设对促进城市发展、生态平衡有着深远的意义。城市绿道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 一个是绿廊系统, 一个是人工系统。其中绿廊系统含有自然环境与人工恢复的自然环境这两种要素, 人工系统则是由各种人工建立的交通、服务、标识等基本设施系统组成。

二、城市绿道与城市互动的意义

1. 修复和保护的生态意义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脚步不断加快, 社会与经济得到了发展。城市的快速建设中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 城市建设的过度开发以及不合理的开发, 致使城市生态与环境出现各种不协调。绿化空间与城市建筑比例严重失衡, 绿化用地只占到很小的一部分, 造成了严峻的后果, 将不利于城市全面发展。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能够对不平衡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 还可为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 有利于保护水资源、土地资源, 减少自然灾害。

2. 连接和流通的服务意义

城市建设与人们生产生活二者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城市绿道的连接与流通有助于为城市居民提供服务。连接功能就是通过城市公共区域与环境、设施的结合, 建设起城市休闲的场所, 便于人们休憩, 同时可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流通是指城市环境中所含有的信息、能量、物质等元素, 在城市绿道系统中安全流通, 为人们提供最佳的生活空间。

3. 带动和激发的触媒意义

建设我国城市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将开发与保护做到有效统一, 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有助于保护城市历史文化, 还能够促进城市的开发建设。建设城市绿道可有效缓解城市生态与建筑的紧张局面, 带动城市发展, 优化城市结构, 有助于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三、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互动的途径

1. 合理的规划体系

城市绿道是城市发展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城市绿道系统可对城市土地进行合理配置, 有助于打造新型的城市空间。合理规划城市绿道建设可从三个方面来编制体系, 分别是宏观战略、中观控制、微观建设。宏观战略是建设城市整体绿道框架, 保护城市环境与健康, 做好绿道建设的准备工作。中观控制是针对城市区域制定更详细的规划控制。微观建设是对指定的道路、地段等提供绿道规划建议。通过这三方面的合理规划, 采用具体详细的实施措施来实现这三方面的相互辅助和相互完善。

2. 将目标作为实施要点

城市绿道建设始终要将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理念作为指导方针, 使开发与保护环境这两者共存, 对城市自然格局与人工架构进行合理规划, 有助于促进城市的全面发展。在开展城市绿道建设的时候, 首先要对当地的自然、人文、社会、城市现状等方面进行基本的了解, 结合城市发展政策、人们愿望建设城市绿道。为促进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 要对当地的社会环境、生态环境进行评估, 有利于修复其受损的城市环境系统。还可根据城市绿道的建设将城市锻造成新生的旅游城市, 大力推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将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作为目标体系, 注重其社会价值的发挥。城市绿道建设有利于从视觉上增加城市空间, 完善城市空间结构, 城市绿道建设的目标体系有利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调整及其绿道功能设置。同时还要找出不利于城市绿道建设的各种因素, 再对其进行分析评估, 然后根据城市绿道建设的整体目标做出合理的修整。为加大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互动力度, 实现绿道建设与城市的真实协调互动, 就要从城市绿道建设的管理工作中做起。

3. 实施制度化的保障体系

为增加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 可从制度上为其提供保障, 具体包括三个方面。首先, 培养一批用于监管绿道规划的管理团队。通过相应的安排, 使他们负责监管整个绿道建设工程。由于城市建设中政府是最有利的后盾, 根据政府号召和鼓励, 各单位部门积极响应、积极配合, 及时进行交流与沟通, 有利于促进城市绿道建设规划工作的开展。政府制定完善的城市绿道建设政策, 当地财政、国土资源、税收等相关部门给予支持, 将有助于绿道建设项目效率的提升。如何做好城市绿道建设的管理工作, 保证监督与检查工作的顺利开展, 以保证工程建设的有效运作?可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 提高城市绿道建设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对工作优秀的人员部门给予奖励。

4. 确定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互动的重要内容

为满足城市空间的发展需求, 城市绿道规划要注重两方面的内容:其一, 维护城市景观现状;其二, 注重人们的意愿。城市生存发展坚持以人为中心, 以保护城市生态系统的和谐作为基础, 实现城市居民与城市环境的统一共存。由于城市绿道区域面积比较分散, 首先要进行城市土地合理利用规划。加大土地利用率, 优化城市整体绿道土地结构。城市绿道使用者就是城市居民, 因此居民的意愿在建设城市绿道时显得极为重要。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活水平, 城市绿道可在方方面面为居民提供服务以及便利, 例如交通设施、服务实施、综合服务场所等, 有助于推动城市绿道附近经济的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城市化建设还在持续发展中。在这个关键时期, 为促进城市的全面建设, 应着重建设与城市互动的绿道系统规划。有助于城市居民环境质量与生活水平的提高, 推动城市经济发展, 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招林, 何昉.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J].城市规划, 2012 (10) .

[2]陈婷.山地城市绿道系统规划设计研究[D].重庆大学, 2012.

[3]张庆军.城市绿道网络规划综合评价[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城市互动 篇5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的第一年,是县委、县政府提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第一年,也是龙港镇推进新一轮经济发展、构筑城市框架、加快城市化进程的关键性一年。当前,龙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一是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有利于促进龙港经济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发达国家产业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同时,国内大中城市产业也将向周边地区转移。这为龙港镇经济发展提供了机遇。二是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龙港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功能日趋完善。随着高速公路、温福铁路、世纪大道等项目建设的加快,龙港镇的区位优势将大大增强。去年以来,投资信心明显增强,房地产逐步升温,资金出现了回流现象,新一轮投资热正在形成。三是有较为坚实的产业基础。××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美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印刷、礼品、塑编等特色产业已形成规模,在全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在国内打响了“中国印刷城”区域品牌,示范印刷工业园区等已经初具规模。去年以来,个投资超亿元工业项目的启动建设,为龙港镇今后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是龙港的城市发展定位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和温州市“十五”规划已明确把龙港定位为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目前,国家正在修订设市标准,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发展成为带动能力更强的小城市。今年龙港镇总体思路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紧紧围绕建设鳌江流域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抓住国家准备选择少数具备条件的小城镇撤镇设市的有利时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产业集聚和升级,构筑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化与产业化良性互动,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改善发展环境,尽快形成区域中心城市必备的经济内涵和城市空间,积极争取龙港进入全国首批撤镇设市的行列。

今年,龙港镇将着重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做大做强特色产业上实现新的突破

加快发展效益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优质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积极培育中介组织,稳步推进土地使用权合理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进一步完善农业服务体系,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做大做强特色产业,提高工业经济的竞争力。一是建平台。加快示范印刷工业园区等建设,做好入园企业的跟踪服务,特别要抓好金田集团尼龙膜项目、瑞田钢业公司不锈钢生产线等个投资超亿元项目的落实和服务工作。做好龙金大道平方公里的印刷、礼品产业基地的规划等前期工作。二是打品牌。建立“中国印刷城”商务网站,举办首届中国(龙港)印刷文化节,全力打造“中国印刷城”区域品牌。充分利用温州礼品城这一平台,建设礼品加工园,办好中国轻工博览会礼品展,积极争取“中国礼品之都”落户龙港。三是调结构。引导印刷业进一步拓展产业领域,提高产业配套水平,保持龙港印刷业的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积极引进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高纺织业、塑编业等传统产业。积极培育不锈钢、陶瓷等新兴产业。四是求创新。加快企业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拓市场。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努力提高龙港经济的外向度。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制订促进第三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启动温州礼品城二期、家居装饰材料市场、县职业服务介绍中心等建设,兴建温州礼品城大酒店,使龙港大道两侧尽快形成商贸区。继续运用税收、土地、信贷等政策活跃房地产市场。大力发展会展、物流、物业管理、保险等新兴服务业。

二、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推进龙港对外开放上实现新的突破

突出招商重点。在引进项目上,重点引进一批与印刷、礼品等优势产业关联度高和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环境污染少的项目。在招商对象上,重点加强对在外苍南人的招商,把在外苍南人经济转化为龙港经济。在招商地域上,重点加强对温州及周边地区的招商,主动承接温州及其他大中城市的产业转移。

拓宽招商渠道。主动去各类经济经贸洽谈会上寻找项目信息和合作机会,实行节会招商、驻点招商、小分队招商和板块式招商等多种渠道并举,进一步拓宽招商引资渠道。

完善招商机制。积极探索工业园区业主制成片开发的机制,建立项目引进后加快建设的协调机制,完善服务机制和激励机制,走出一条鼓励全社会参与招商引资的路子。

三、加大城镇建设力度,在构筑城市框架上实现新的突破

一、高起点做好规划。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的修编,继续抓好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二、加快道路网络建设,构筑“一心”、“二轴”、“六纵六横”城市框架。“一心”即城市中心区,“二轴”是指世纪大道和中央大道(即原龙金公路到西一街),“六纵”是指东海大通道、彩虹大道、龙翔路、人民路、中央大道、龙金大道,“六横”是指龙港大道、西城路、白河路、站港路、海港路、世纪大道。目前龙翔路、人民路、龙金大道、龙港大道、西城路已建成。今年要加快世纪大道、站港路、海港路、白河路、通港路、彩虹大道等建设,尽快构筑城市框架,为今后启动城市中心区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抓好温福铁路、瓯南大桥、康居工程、白河输变电工程、电力调度中心、仓储中心、龙八中等一批重点工程建设,动工兴建邮政大楼、烟草大楼、县职业服务介绍中心。四、进一步强化城镇管理。大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工程,不断提高城镇品位,强化城镇特色,增强城镇的吸引力。五、做好经营城市文章。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把经营城市的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发展全过程,对城市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进行重组和经营,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机制,实现城市建设的有效扩展。

四、加大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力度,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上实现新的突破

科学地把握和处理好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的素质提高、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增强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筹建龙港四高,启动龙港八中建设,加快校网布局调整和学校危房改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快高新技术及其成果在我镇的引进和推广。以创建国家级文明城镇为载体,广泛开展文明示范村、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市民等创建活动,建设1-2个环境整洁优美、安定有序、设施良好、服务齐全的社区,进一步提高城市品位和市民素质。大力发展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加强计划生育、环境保护和耕地保护工作。

五、加大民主法制和政府自身建设力度,在优化发展环境上实现新的突破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构建 篇6

关键词: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

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5-0036-01

在當今全球化语境下,呼吁艺术要突破观赏性走向互动性的呼声源源不断。对于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有着多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现代社会城镇化建设不断加快,城市公共艺术为了讲究效率,要重点突出城市公共艺术的视觉美;另一种观点认为西方现代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早于我国,我国照搬西方公共艺术设计之路,照学西方公共艺术设计即可;也有一种观点代表无所谓的态度,认为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过程和设计思想不重要,只要设计出好作品就行。面对如此多的观点,寻求现代城市公共艺术的新出路,必须拿出最清醒的态度——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要走突破观赏走向互动的道路。

一、问题凸显

现代城市公共艺术是以景观环境为背景下的城市公共艺术主体,通过景观环境中公共艺术的独特表现形式和特征来彰显城市的个性魅力,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使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具有舒适感和愉快感。而公共艺术互动性是指在艺术的范畴内强调由公共艺术引发的的交往活动,究其创作和建设的初衷,大众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强调的是公共艺术与受众间的互动。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发现,近年来,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大量发展和建设之中,而真正打动人心的公共艺术作品却少之又少,人们往往只限于“看”到公共艺术作品,完全无法融入到公共艺术作品中与之交流互动。表面上看这样的公共艺术是美化了城市面貌,但实质上它犹如一个华丽的却毫无精神实质的躯壳,无法带给人们心灵滋养,无法传递给人们人文精神,人们在观看景观之后就会把它遗忘了。这样的现象不由得让我们重新省思,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不能打动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是设计师不用心吗?是大众的不懂审美吗?我想都不是,而最根本的原因存在于现代城市公共艺术还仅局限于形式上,停留在供人们“观赏”的层面上,人与公共艺术缺少或者根本就没有任何互动。

二、技术融合

在传统的公共艺术作品中往往是希望人们远远驻足观望,甚至会在公共艺术旁边立上“静止攀爬”、“静止触摸”等这样一些警示牌,以防止不良公民的损害。公共艺术作为城市的一部分,不仅应具备装饰和美化城市空间的作用,还应更多的与人产生互动,满足人们身心交流的功能。随着现代艺术与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目光也逐渐从传统观赏性公共艺术转移到具有交互性公共艺术上了,交互性公共艺术逐渐深入人心。公共艺术创作者们希望当人们走在街头,漫步城市景观中,玩耍于城市广场时,在享受公共艺术带来视觉美的同时,可以有选择的参与其中,主动地体验公共艺术带来的与人的交流、互动。这样具有交互性的公共艺术的建构,依靠的根本在于技术的发展。科技的发展与进步,使公共艺术中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到电子技术,例如拍照摄影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音效声响技术、生理感应技术等,这些技术的融入构建出公共艺术交互性的新功能。例如美国艺术家保罗·迪马利尼斯(Paul DeMarinis)创造的《雨舞》(Rain Dance)就是一项有着极强交互性的设计作品,作品运用人耳感知不到的声波和声音震动来控制水柱的出水量,直到水遇到打雨伞,声音才会被解码且回响于雨伞表面,雨伞转化为喇叭的功能。人们在如此特别的水柱下撑伞,可以参与并感受到水与声音的交流、电子声音的混合、节奏与旋律的共振,而参与者由于身高的不同、打伞姿势的各异,与作品交互的感受也是不一样的。而这些交互性的感受才是这个公共艺术真正魅力所在。

三、趣味性引入

现代技术的发展给公共艺术带来长足发展的可能,而吸引人们积极参与到公共艺术中去的一个积极因素就是公共艺术趣味性的引入,趣味性通常指公共艺术通过营造一种趣味意向给受众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感,激发受众主动欣赏、参与、探索和思考,在愉悦中传递作品的精神内涵,从而实现公共艺术作品的价值。

可以运用到一些设计形式来营造公共艺术的趣味性,例如“夸张”的趣味手法,将事物的某些特点进行超常规的夸大和延展,得到公共艺术的趣味性;运用“借用”手法,可以通过借助人们熟知的事物表现新的主体思想,在借用手法中,内容与形式之间的严重脱节而产生的不协调感往往是作品的趣味性所在;运用“对比”手法能够将两种含有对立因素的形体进行有机结合,使之产生矛盾的冲突,二两者相互的对比强化使艺术作品视觉效果更佳鲜明而丰富。在公共艺术中运用到这些设计方法能够大大增强作品本身的艺术趣味性,增加作品本身的吸引力,也大大吸引人们参与到公共艺术的互动中去。

四、发展畅想

数字媒体技术的发展、交互技术的发展运用、艺术与技术的高度融合等,使公众参与公共艺术作品的形式发生了质的变化,公共艺术能够通过声音、肢体语言、形象模式进行识别,使受众与公共艺术产生交互,实现公共艺术创造与艺术体验的双向交流,突破艺术活动的单向模式,使公共艺术产生新生活力,具有更多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在未来的发展中,艺术者和科技者更加深入的合作,会使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构建更加成熟,公共艺术的交互性作为一种新型公众参与艺术的形式发展得更加普遍而全面,新技术手段在公共艺术互动中的运用必然会成为未来公共艺术的发展趋势。作为城市公共艺术者,要具有时代感,走在技术的前沿,把艺术放在技术的高度上去创造艺术,而与此同时,也不能仅仅只依靠技术,拥有过硬的艺术基础,融入趣味性的艺术思想、文化底蕴,然后合理而恰当地运用先进技术,将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在城市公共艺术之上,实现现代城市公共艺术互动性的构建。

参考文献:

[1]翁剑青,城市公共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白雪竹,李颜妮,互动艺术创新思维评[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姜竹青,公共艺术漫步[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李旭,论“趣”的美学特征和变现形态,学习与探索[J],2000

作者简介:段然,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艺术设计系,助教。

城市互动 篇7

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规划学和城市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它是指城市中各种物质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自然要素的空间分布模式(即空间形态)和相互作用过程,以及这些要素在参与空间分布和相互作用时所具备的内在机制。这种内在机制使城市各要素通过相互作用整合而成的各城市子系统进一步整合成为城市系统[1,2,3,4,5]。

如图1所示,城市空间结构是由交通网络空间结构、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产业布局空间结构、人口分布空间结构等多个城市子系统构成。其中,城市交通网络空间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骨架,是其他城市子系统的基础。德国区域经济学家Webber(1964年)认为,城市空间应划分为“静态活动空间”(如建筑)和“动态活动空间”(如交通网络)。对城市交通与城市空间结构的互动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改善城市交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2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互动发展阶段分析

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城市交通的进步有着密切的阶段性对应关系。按照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门槛”原理,城市规模增长到一定阶段就会受到一些限制性因素的制约而达到极限,要想突破这一极限,就需要一个跳跃性的突增。不断进步的交通工具是克服城市空间结构增长“门槛”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演化相应的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简单代步工具阶段。前工业化社会时期,科技水平相对落后,尚未出现现代化的交通工具。城市道路比较狭窄,道路网络结构呈现方格状形态。该阶段人们的活动范围十分有限,人口分布比较集中,小手工业大多分布在人口稠密的集市周围,城市商业用地往往依附于居住用地,形成前店后坊、上舍下店的商住混合用地模式。城市地理条件和交通条件成为城市空间结构增长最为突出的“门槛”。城市空间结构较多地受到人为控制力的限制,与城市突出的政治功能相吻合[2]。在微观层面上,城市空间结构表现为单中心团块状布局;在宏观层面上,由于受交通条件限制,城市空间结构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呈现点状分散布局的特征。

2)铁路开始兴起阶段。工业化社会中前期,大量的科技发明促成了交通工具革新,铁路的兴起提高了工业布局的灵活度,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居住用地开始脱离工厂、机关和市中心而独立存在,并呈现沿城市主要交通要道布局的趋势。城市道路网络结构以城市中心为原点,呈放射状扩展,使得城市各种职能地域距离扩大,城市空间结构出现了最大的变化———功能分区。该阶段大多数城市仍然是单中心结构,如核心—外围模式、核心—边缘区—外围模式等,表现出圈层式、扇形、放射指状等多种空间形态;同时,城市之间各种要素流动更加频繁,宏观层面上城市空间结构呈现点—轴布局的特征。

3)汽车普及、轨道交通快速发展阶段。工业化社会后期,汽车的普及、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大大削弱了空间距离对各种要素流动的阻碍,进一步降低了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门槛”。这一时期,城市道路网络结构变得十分复杂,产业布局、人口分布、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也因城市道路网络结构而呈现不同的形态。总体而言,汽车的普及使过去城市中未利用的土地得到快速填充,而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也为城市规模的扩大创造了条件,城市郊区化趋势日益明显。城市空间结构从传统的单中心结构走向多中心结构,呈现网络状的空间形态;宏观层面上,城市空间结构以城际快速交通要道为轴线,形成带状布局。

3 互动关系

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互动发展的历史体现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二者密切的互动关系。

1)城市交通是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前导力量。城市交通工具的革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一步改变着人口以及产业在城市中的分布,并最终通过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反映出城市空间结构的变化。具体而言,城市交通(包括交通工具的革新、交通方式的转变以及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影响城市的空间可达性,并通过价格机制调节着土地价格,改变着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沿交通要道实现轴向增长。

2)城市交通也是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制约因素之一。在城市空间结构轴向增长达到一定程度时,城市外围地区与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成本上升,通勤时间延长。人们通过权衡交通成本与土地成本的得失,往往放弃继续沿交通要道轴向增长,反而利用现成的交通工具(尤其是汽车)向交通要道两侧的空白区域扩展,使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对交通要道两侧的空白区域进行“回填”,从而实现城市空间结构的环状增长。

3)城市空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交通的发展。a.城市空间结构自然要素决定了人们普遍采用的出行方式。如在山地城市,人们普遍采用机动车辆出行;而在平原城市,骑车与步行是人们常用的出行方式。b.城市空间结构的物质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决定了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从而决定了城市交通发生的强度和时间规律,影响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c.城市规模决定了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构成。在中小城市,一般的城市交通设施就能够满足人们出行的需要;在大城市,为了解决交通拥堵现象,除了修建环城高速公路外,轻轨、地铁等快速轨道交通基础设施也成为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因素。d.城市空间结构增长遵循“形态依赖”原理,城市空间结构增长基于原有形态背景,总体是一个不断修正的渐进过程。尽管城市空间结构增长与城市交通网络空间形态并不存在绝对的支配或对应关系,遵循渐进变异规律发展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仍是城市空间结构对城市交通发挥作用、形成制约的主要体现,也是合理规划城市交通发展方向、规避交通设施投资风险的有效方法。

4 启示

4.1 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引导作用

在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取得较大进步的同时,一些城市问题也日益突显出来,如城市污染、交通拥堵、热岛效应等。归结起来,产生这些城市病的原因之一是城市空间结构不合理。在制定城市总体规划时,有必要将城市交通网络结构作为改善城市空间结构的关键措施予以重点考虑,有意识地加大对环城高速公路和放射状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提高城市交通的通勤效率,引导城市人口、城市产业向中心城市外围地区迁移,疏散中心城市功能,改善和解决城市问题,营造健康舒适的人居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加大对环城公路、放射状对外交通基础设施的投入,并不是使单中心城市象“摊大饼”式的向外无限制的蔓延。在制定城市交通规划时,应结合城市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的调整,促进各功能区域内土地的混合利用,促进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和利用强度的有效调节,从而达到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目的。这是利用城市交通道路网络结构转移中心城市功能、减轻中心城市负荷、构建城市次级中心的有效途径,也是引导城市形成高效的多中心网络状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措施。

4.2 城市交通应适应城市空间结构功能需要

城市交通是为城市空间结构功能服务的。一些大城市的中心区域功能经历了行政功能—生产功能—服务功能的更迭,但是旧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功能需要。改善城市交通结构,疏散中心城区过于密集的社会经济要素,是旧城改造、完善中心城区新兴功能的必经之路。

4.3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不能影响城市交通的便捷性

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目的之一是提高城市整体效益,而这需要便捷的城市交通作保障。当今一些中小城市在兴建CBD的过程中忽略了城市交通的重要作用,将步行街修建于城市主干道上,势必会影响到居民出行和商业区的发展,甚至会影响城市整体功能的发挥。

综上所述,城市交通网络结构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与城市交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互动关系。充分发挥城市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前导作用,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先行,同时,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功能分区需要,适时调整城市内部交通网络结构,是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保证城市长远发展的必要措施。

摘要:简述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和内涵,阐述了城市空间结构与城市交通互动发展的历史,归纳总结了二者的互动关系,旨在改善城市交通,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并为城市空间结构规划提供借鉴。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城市交通,互动,引导,调整

参考文献

[1]张琪.城市空间结构的概念及其发展[J].国外建材科技,2004(3):91-92.

[2]范瑛.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历史演变[J].天府新论,2001(3):78-82.

[3]靳美娟,张志斌.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综述[J].热带地理,2006(5):134-138.

[4]冯维波.试论城市空间结构的内涵[J].重庆建筑,2006(sup1):31-34.

城市互动 篇8

一、举办各类大型活动, 吸引受众关注并参与

1. 策划组织本土大型活动, 增加电视台影响力

没有大型的活动就没有影响力, 城市电视台必须培养一支专业性强的活动策划制播团队, 他们需要职责清晰、分工明确, 平时分布在各个电视节目组完成本职工作, 一遇到活动便马上集中在一起, 既节约成本又保持战斗力。城市电视台应当利用自己独特的资源优势, 占领大型活动市场, 研究和紧抓本地观众的关注热点, 策划组织有影响力的活动, 比如大型节庆活动开幕式、大型文艺歌舞晚会、慈善晚会、大型义演、文艺汇演、本地选秀、本地经济明星、爱心慈善明星评比、道德模范颁奖盛典、大学生创业大赛、歌唱比赛、模特比赛、童谣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知识竞赛等, 使这些活动成为当地百姓关注的焦点、话题的热点和视听盛宴。

2. 借力合作, 利用大台的权威和影响力, 吸引观众目光

小台要做大文章, 就必须学会借力。城市电视台资金实力、人才水平都不能和中央和省级卫视同日而语, 所以必须学会借力, 可以和中央、省级卫视和其他媒体合作, 举办大型活动和晚会, 而这样的合作活动无论多么大规模都必须要有本土的内容在里面, 突出本地受众的自豪感、荣誉感, 推广正能量, 活动前必须做好推广宣传, 达到每逢活动全城皆知的效果。江苏张家港电视台和中央省级媒体合作, 多次成功举办长江文化节, 常熟电视台则与文化系统合作, 借央视、江苏台之力, 打造江南文化节和服装服饰博览会, 成为地方每年固定举办的品牌活动。城市电视台还可以和各种专业协会和组织合作, 例如江苏常熟电视台2013、2014年与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合作, 连续两届举办“中国旅游电视周”颁奖活动, 各地电视人云集常熟, 进行旅游电视的评比和颁奖, 同时借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的平台举办“缘来常熟”电视竞拍活动, 包括美国ICN国际卫视、新华社、CCTV及各省市电视台都踊跃参加, 制作了一大批关于常熟旅游题材的好电视片, 在海内外各地电视台展播。这样的活动真正实现了双赢:一方面,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圆满成功地举办了年度颁奖活动, 另一方面通过活动宣传了常熟旅游, 得到了质量高的电视片, 使得各地观众得以欣赏到高水平的电视片, 可谓“花小钱, 做大事, 出奇效”。

3. 举办大型商业活动, 为市民服务

事关民生的商业活动既是吸引受众的有效渠道, 也是创收的有效途径。城市电视台要充分利用和政府的良好关系, 紧紧抓住本地经济热点, 策划组织举办房地产展销会、装饰建材展会、汽车节、农副产品博览会、电动车节、食品展销会、儿童用品嘉年华等大型商业展会, 其中房展会可以分季度举办, 打造成为本地每年最大规模的房产展销活动。每次活动, 要充分发挥电视优势, 直播开幕式, 辅以高密度新闻报道, 举办有奖参与活动, 扩大知名度, 增强影响力。在活动中注重与受众的融合, 将参展人群变成观众, 同时将观众吸引到展会中来。

二、节目走出去, 将受众请进来

1. 建立起与观众沟通、互动的顺畅渠道

城市电视台不光要在时政新闻和民生新闻栏目开通24小时畅通的新闻热线, 各专题社教栏目也应该有向社会公开的联系热线, 每个栏目都应当有与观众互动的内容和形式, 包括有奖话题参与、有奖提供线索、有奖收视等等。各栏目应当建立起自己的观众QQ群、微博、公众微信平台等网络渠道, 使报道题材从策划到采访都与受众实现随时互动, 观众则可以通过各种手段参与节目制作的全过程。

2. 电视栏目必须实现活动常态化

城市电视台的每个频道和栏目都要有自己的特色活动:新闻节目经常走基层、走社区、走农村, 和观众零距离接触;可以有奖征集百姓拍摄的图片, 在电视上展示;每逢考试季, 可以举办“志愿填报咨询活动”, 也可以为城市单身男女度身定做相亲会;社教专题栏目可以通过一系列和节目相关的活动吸引观众参与。

三、全媒体互动, 与受众建立日常联系

互联网时代必须实现从内容为王向用户为王的转变, 实现从以观众为中心向用户为中心的转变。单一媒体形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多元的媒体结构, 必然会走向黯淡, 光靠电视吸引受众尤其是吸引年轻观众难度很大, 城市电视人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建立起以视频服务为特色和优势的大型多媒体网络集群。观众在微信、微博、网站上可以找到栏目页面, 上面除了有对节目和主持人的介绍, 更有参与互动的方法, 评价主持人和节目的渠道, 观众还可以下载点播近期的节目视频。

城市电视人应该认识到, 要在全媒体时代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就不能用传统媒体的模式去构建新媒体, 而必须改变原有思维模式。建立网站、开通微博、微信之后, 进行简单的内容平移是不可能收到效果的, 必须建立起真正的全媒体渠道, 实现线上线下的互通互联互动。电视节目要适应年轻人网络化的需求, 打造适合电视更顺应网络需求的小版块、个性化节目, 通过网络、微信、微博、QQ群等形式推广传播。更重要的是,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必须是无缝对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 电视上有新媒体的互动形式, 新媒体上能够看到电视的内容, 而这其中的内容核心, 是电视所擅长的视频内容。

互动也应当是全方位的互动, 除了提供节目线索、意见建议、参与有奖活动, 观众还可以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网络等多种形式报名参与节目或做节目的嘉宾, 随时评论主持人和节目内容。电视台通过大数据对这些观众的反馈进行分析, 分析观众的年龄、身份、职业、收入等特征, 建立资料库, 对他们进行组合营销, 提供他们需要的各种服务, 这种贴身互动的形式是符合网络时代的行为, 非常适合城市媒体, 因为它具有中央、省级媒体所不具有的接近性, 能够把触角伸到城市的各个角落, 真正体现贴近性和参与性。QQ群、微信平台建立之后, 可以经常举办相亲会、夏令营、公益征集活动、采水果等活动, 观众通过微信不仅可以直接获取信息、参加活动, 还可以购买需要的商品。

四、逐步实现产业化, 把参与产业打造成地方品牌

电视作为传统媒体, 它的发展已经进入瓶颈期, 即使投入大也不一定有明显的效果, 城市电视台要实现突破, 就必须在产业化上动脑筋, 利用电视既有的影响力和观众群, 尽快建立起为地方受众服务的产业集群。昆山广电在为某地产项目宣传的同时与地产商签订协议:包销一部分房屋, 收益与地产商分成, 这样除了广告费用, 电视又多了一个收入渠道, 通过广告时段的宣传实现销售, 从销售中分得一杯羹;无锡广电打造数字电影基地——华莱坞项目, 融影视制作、旅游、培训于一体, 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少地方电视台介入地产项目、餐饮项目、旅游项目的成功实践证明, 电视与地方行业的结合, 只要看准项目, 就能够孕育出品牌项目, 如湖南广电的剧场项目、江苏广电的幸福蓝海影院项目、上海广电的街道高清大屏项目, 不仅拓展了新的宣传平台, 也将广电的优势延伸到各个产业项目中。

互动才有人气, 无时不在的互动能构建起城市电视台多渠道、多手段的观众联系平台, 通过这个平台, 电视台可以近水楼台先得月, 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在最靠近受众的地方了解观众需求, 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 在全媒体时代取得长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学峰.对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多层次理解[J].阅读与写作, 2009, (02) .

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互动研究 篇9

纵观产业发展的历程, 人们往往在发展初期不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方面, 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 而传统的城市规划未能考虑产业发展的需求, 土地资源供给严重受限。另一方面, 在城市开发实施的过程中, 传统的产业规划不能充分地考虑城市的协调, 为了追求产业发展的效果, 造成了牺牲城市建设质量, 减缓城市化进程。要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 就要从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中寻找答案。国内外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的实践表明, 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之间具有一定的双联动关系, 没有产业的发展, 就没有城市规划的基础;而没有城市的良好规划, 就没有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良好环境, 也没有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

2. 城市规划与产业规划的关系

(1) 城市建设对产业发展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城市规划本质是对城市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的宏观引导和调控。城市规划引导是政府的“有形之手”行为, 没有规划引导会导致政府职能失职和政策缺乏活力。城市规划引导对城市发展做了全方位的规范, 引导城市投资者掌握正确的方向和投资的时机, 减少了经济建设的盲目性。城市规划调控是市场的“无形之手”行为, 没有规划调控会导致城市混乱和投资失败。城市规划调控是对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进行协调, 如:政府与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居民之间的关系。在社会整体利益的原则下, 使城市有秩序地发展。

(2) 产业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产业发展对城市功能和城市用地结构要求推动各项经济活动按等价交换的原则参与市场竞争。产业发展导致产品结构、产业结构逐步演变和变化, 为适应城市多功能的发展, 城市的用地结构应该随之相应进行调整与优化。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土地有偿使用, 逐步提高城市土地开发强度, 优化城市用地结构城市, 影响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态。

(3) 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联动作用。

产业发展与城市建设的目标虽不同, 但产业发展和城市规划都为了实现一定地域内的发展。当产业发展较快时产业规划对城市规划有指导意义;当城市功能布局发生较大变化时, 城市规划往往占据主导地位, 规划的方案能促使两者之间互相影响, 使目标共同统一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下。

3. 实现城市规划和产业规划互动的政策建议

城市是国民经济的主要载体, 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 是对外开放的窗口。随着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对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导向、带动作用越来越重要, 城市发展水平体现了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实力, 而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直接取决于城市规划的科学合理与否, 科学的规划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在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城市规划作为城市经济宏观调控手段, 着重体现在科学预测城市的经济发展前景, 运用经营城市思路来确定城市产业布局和城市建设时序, 通过规划的编制和实施, 充分发挥城市载体属性, 实现城市经济发展的可持续。

(1)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 城市与城市之间、城市与乡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区域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城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从区域整体出发, 明确各镇的职能分工, 引导各类城镇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 统筹安排和合理布置区域基础设施, 避免重复建设, 实现基础设施的区域共享和有效使用, 限制不符合区域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开发活动, 保护资源、保护环境。

(2) 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发挥城市产业优势。

我国经济发展正面临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大任务, 城市规划, 特别是大城市规划必须按照经济结构调整的要求,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和城市环境建设, 增强城市综合功能, 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要合理调整用地布局, 优化用地。

(3) 对发展第三产业进行重点规划。

城市的空间结构是城市表象形态和城市内部用地布局、空间景观相互作用在人的思维中形成的城市总体意向。城市的空间布局结构与城市的性质规模、产业结构等相互关联, 科学合理地调整行政区划, 扩大城市规模结构, 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城市的规模和结构对第三产业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城市规模偏小, 难以形成较高的人口聚集效益与规模效益, 客观上不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壮大区域经济或县城经济中心, 提高其聚集效益和外部经济效益, 才能推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要促使小城镇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 形成一批特色鲜明、功能明晰、设施完善、体现专业化分工特点的小城镇, 并逐步扩大其人口规模, 引导和鼓励农业人口走城镇化道路。

4. 总结

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协调实质上是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协调。产业布局体现在各区域间的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区位的选择等。城市功能体现在城市发展的整体效益原则、优势互补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和服务于人的原则, 认识产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互动关系能更好地为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结合科学发展观, 强调“科学的”和“客观的”方法去认识和规划城市, 并落实到具体的规划工作中, 充分发挥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的调控作用, 进一步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小鲁.城市规划与经济增长[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6 (21) .

[2]王立鹤, 钟莆宁, 陈卫红.城市化发展驱动因素的实证研究——南京市与同类城市比较分析[J].中国软科学, 2006 (41) .

[3]张颖, 赵民.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分析——对钱纳里研究成果的辨析与延伸[J].城市规划汇刊, 2003 (34) .

创意产业与城市RBD的互动发展 篇10

1 创意产业的兴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工业化后期发生了重大变化,尤其在二战之后,原本处于支配地位的传统工业,由于利润过低及产业发展空间的局限,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迅速下降。大城市出现了普遍的衰退,经济发展停滞,失业人口猛增,中心城区环境恶化,中产阶层大量迁往郊区,面对经济发展的不可逆趋势,这些大城市被迫在经济萧条的背景下艰难转型,寻求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要求的发展方向。

其后的20年,西方政府通过产业结构调整等手段,将大部分城市带上了经济发展的新轨道,第三产业的崛起恢复了许多老工业城市昔日的辉煌。但相对于产业更新,物质更新却有其不可避免的滞后性,许多衰败的地区和建筑无法及时更新,加之复杂的社会因素,几乎成为城市开发建设的死角。而此时,一些寻找创作空间和廉价房租的艺术家,却开始被这些“遗弃的空间”所吸引。随着入驻艺术家的不断增加,无意中创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产业模式,甚至带动了风靡一时的“城市复兴”运动。其中以位于纽约的“SOHO”最具代表性。

作为一个从传统产业升级中独立出来的高端产业,创意产业具有很强的辐射性,除了自身所创造的价值,还可大幅提高传统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在城市的产业升级、提高就业、推进城市旅游休闲、提升城市文化品质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创意产业”所具有的战略性意义逐渐被各国政府关注,英国工党政府在1997年成立了“创意产业特别工作小组”,成为第一个政策性推动创意产业发展的政府,也标志着创意产业从自由集群发展到政府引导阶段。

2 从CBD到RBD

当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时,经济体系内部及消费群体就会产生新的空间需求,不再满足于纯粹的商业空间,转而要求更具生活性质的多功能复合空间。RBD的形成和发展与城市原有商业基础,尤其是与CBD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一般认为是商业区内涵丰富、空间拓展、功能提升、结构稳定的高级发展阶段”。因此,RBD形成和发展的动力机制,除了与市民生活品质提高和游憩市场需求有关,更来自高端产业对商业空间的扩展性要求。

RBD是英文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的缩写,直译为“游憩商业区”,也可译为“旅游商业区”“休闲商务区”等。StephenL.J.Smith(1990年)在《游憩与闲暇研究的概念词典》(Dictionary of Concepts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tudies)中对RBD的定义为:建立在城镇与城市里,由各类纪念品商店、旅游吸引物、餐馆、小吃摊等高度集中组成,吸引了大量旅游者的一个特定零售商业区。但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市民城市生活方式的提升,这一概念已经显得过于狭隘。现在比较受认同的RBD概念为:城市中以游憩和商业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

3 以地域文化为核心的互惠发展

RBD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商业街或商务中心,其涉及的经济和社会范畴超过物质空间的营造。只有从城市战略的全局性高度考虑,以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为导向的RBD建设,才能够满足其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需求,并达成可持续发展的开发模式。而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提升城市竞争力有显著的作用,“其强大的创造性激发了城市的活力,并构成城市竞争力的主要来源”。同时,创意产业发展所需的空间、区位等特征,可以很好地契合RBD发展需求,形成互惠发展的经济空间动力因素。

3.1 文化基础

借鉴国内外RBD的发展经验,地域文化因素始终是决定其成败的核心因素。Maccannell(1973年)认为,所有的旅游经历都可以认为是文化经历。而以实现城市游憩功能为主的RBD,文化更是其存在和发展的根本,缺乏文化底蕴的RBD很难形成持久的活力和吸引力。对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的需求,是城市生活水平提升后的一大特征。

无论是历史文脉的延承,还是新兴文化的塑造,都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作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马丘比丘宪章》认为:“一座城市的个性特征是其形体结构和社会发展特色的结果”。同样,区域形象的塑造也是其功能外化的结果,而产业是实现功能的最直接表现形式和载体。因此,RBD的营造重在寻求一种适合发展的产业形态,既能产生经济效益又可以保护文化特色,而创意产业正是文化与经济结合的产物。创意产业不但将文化注入产品,也用其特有的文化辐射来影响整个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以软实力提升区域和城市的文化品味。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文化资源也是创意产业赖以持续发展的动力,创意产业集群的出现即为这种由“文化遗产”旧事物的“文化特色”所激发而寻求到的合理处理方式(landry,2000年)。

3.2 基于便利性的公共、商业设施

虽然游憩功能是RBD需要实现的核心功能之一,但其实现的途径却不能单靠旅游资源。对比国内外最著名的RBD,如巴黎的“PtintempsHaussman”“GaietiesLafayette”“Carrousec”及上海的外滩,无一不是通过商业途径吸引居民及游客。但与传统商业中心不同的是,RBD的商业手段是以创造独特的文化氛围为取向,以持续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购物、观光、休闲和游憩。

城市社会学理论中的城市利便论(urban amentity theory)认为:在物质生活较丰富的后工业社会,人们对收入水平的关注降低,但对城市的人文环境、气候、绿化等生活便利条件要求越来越高,创意人群倾向于向高便利性区域集中,而这类人群的聚集所形成的社区又会反过来提高区域的便利性。由此可见,RBD的商业发展导向与吸引创意人才的便利性营造殊途同归,是两者重要的有机结合点之一。

3.3 形象塑造

形象的形成过程是客观刺激作用于游憩者,引起其心理反应的过程,该过程受到区域形象要素的实际形象、形象的策划与宣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游憩者个体的注意选择、心理素质、精神修养、态度等主观因素的影响。游憩空间的形象一方面来自其空间形态、视觉效果和场所精神;而更重要的一方面则是整体功能是否能够满足游憩者的主观需求,其中文化认同感仍是其核心因素。

开放、宽容的社会环境是吸引创意人才聚集的重要因素,创意人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参与地方文化活动并将自己融入其中,在这个融合的过程中注入充满活力的城市文化。纽约、柏林等城市之所以人才汇聚且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原因在于这些城市皆有炫酷(cool)的生活文化(Florida,2002年),而这种“炫酷文化”正是RBD形成独特形象并产生持续吸引力的基础。

4 结语

创意产业的出现和RBD的同时兴起并非巧合,两者有着同样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演化背景,并在文化层面有明显的结合点,因此在空间营造上可以做到互惠发展。城市空间营造要以城市功能演化为基础,而城市功能演化的本质是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演进。因此,RBD营造的含义远远超出对物质空间的打造,它带有更多的对社会经济范畴的关注。无论是策划阶段的可行性研究,还是对可持续发展动力因素的分析,都应当站在城市发展战略的高度,以产业升级发展为导向,避免只重视觉效果的形体主义或以地产开发为导向的短视行为。

摘要:指出创意产业和RBD的产生和发展都是随着产业结构演进的必然结果,从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战略角度,分析了RBD与创意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点,就如何形成产业导向的RBD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创意产业,游憩空间,RBD

参考文献

[1]Florida Richard.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M].USA:Ba-sic Books,2002.

[2]Hall Peter.Cities in Civilisation:Culture,Innovation and Order[M].London:Weidenfeld&Nicolson,1998.

[3]阮仪三.论文化创意产业的城市基础[J].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6(1):39-41.

[4]朱力,孙莉.英国城市复兴:概念、原则和可持续的战略导向方法[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4):1-5.

城市互动 篇11

关键词:城市公园;人类活;生态

园林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不管吸收了多少现代主义因素、浪漫主义因素或者自然主义的因素,最终它还是需要遵循理性主义的原则,这是因为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园林通常是以一个实用性场所为人们用,换言之,就是它是为人服务,而不单纯地作为一种游览性场所,这种特殊的性质决定了园林设计必须要考虑到环境因素。而现代城市公园作为城市功能体系的一种特殊形式,或者是它本身带着某种特定的功能性质,这就要求我们把相关的功能因素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不能因为追求某一种纯艺术形式而忽略了它本身的功能需求,园林提倡的有机性,即指它的形式与功能之间应该也是有机的关系。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园林作为一种休闲场所还必须让人们感到舒适,赏心悦目,还要根据自身的性质,进一步提供一些相比较而言特殊的功能,例如一些纪念性的公园,就会放置一些让人们产生纪念情愫的服务设施,以实现纪念性公园的最本质的意义,达到纪念性的目的。

一、园林的人文解析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按着美学原则创造自己的家园,改造周围的环境。园林设计不是简单的装饰,它是人类发展进程中文化和艺术的沉淀。人们从以前的解决温饱的问题,到如今的享受生活,中国的城乡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城镇公园的设计建设也在大力发展,中国经济的发展,为园林的发展带了广阔的前景,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从文化角度来看,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的园林并不多。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园林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文化的积淀,是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素养的标志。园林设计从古代的私家园林扩展到现如今的公园和私家花园,在功能上是一种延伸。现代公园不仅改善了城市的环境,改善了城市景观轴线,还为市民提供休息、游赏、社交的场所。从20世纪90年代到现如今,人类社会越来越强调所谓的“感性”和“人性化”这两个词。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我觉得这两个词还是有某种内在联系的。所谓“感性”,它是理性的反面,是基于人的主观情感的,带着个人的主观性;而“人性化”的主旨也是为了人,是一人的主观感受为出发点,创造出符合人类的利益的感官感受的东西。园林的设计也是如此。在这个钢筋混凝土的都市,我们所触碰的太多的东西是冰冷的,是冷漠的。似乎一切都是那么的生硬,所以公园的设计就更是一个需要人文关怀的场所,是一个给人们放飞心灵的空间,它可使得人们在匆忙的生活节奏中,稍作休憩,停下来享受生活或者是假期。在这个越来越追求个人精神满足的时代,园林的设计也越来越在精神层面上满足市民的需求。

从20世纪80年代,在深圳掀起的一阵大搞园林绿化,肆意搞大片的绿地之风,确实让中国人大开眼界,看到了不一样的园林世界,从那以后,中国的园林设计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程。在其出现期间,我们感叹它的新奇,我们赞美它的奢华,对其表现手法也倍感新奇,使得园林的设计趋向于奔放,这样的风格和方式在20世纪90年代年代达到了一个高峰。以顺德碧桂园为例子,我们可以在它的凯旋门式的大门上看到这种西化的影响,还有一些城市绿地、城市广场,到现如今很多的住宅区,里面的植物种植,园路的铺装,广场的设计,到处表现出受西方园林的影响,中国的传统园林设计模式受到了挑战。这个阶段的西化思潮占据着中国园林的发展主流,许多欧式的园林设计,几乎代替了中国园林的设计,中国园林似乎走进了迷茫期,找不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园林设计的原则就是要因地制宜,而现在的园林却因西化思潮,照搬照抄西方园林的套路,一味的追求欧式风格,追求西方园林的几何状,大色块效果,改变了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方向,看不到中国园林最本质的内涵,造出不切实际的效果,丢失了自己的灵魂。因此,导致我们的园林设计,很多地方都是同一个模式,根本就没有地区特色、民族特色,无艺术的审美可言,这就造成了我们的文化上、精神上的缺失。我们都知道,虽然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很大,所以彼此之间更需要相互交流,相互了解,彼此融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求同存异,进而在继承本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我们的园林设计才会更加的饱满,更加丰富,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迷失自我。日本的枯山水景观很有名,瑞士丹麦的景观也很有名。个人觉得这里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懂得如何注重保持自己民族的特色,在此之上,又借鉴融合不同的文化,同时吸收不同文化的长处,最重要的是不忘发扬他们的本民族文化的传统。园林设计的最本质的意义使得园林在当今这个求创新的新时代担任的责任越来越远大。园林设计之本是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应该是以人文主义的精神为内涵,以创新为支撑的好的设计。在这个设计中还要传达出这个民族自己的文化传统,这样才能使得这个作品更加完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情感民族语言是可以并存的,传统园林受到了冲击,自然传承的模式和传统的培育技艺就要收到我们更加精心的呵护。弘扬传统民族文化园林的呼声,在这个经济占主流的中国,还是艰难的,需要我们这代人做出更多的努力,必须合理的利用民族文化特色和哲学的原理,树立人文主义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园林设计思想,这样,才能设计出更加完美的园林设计作品。

二、园林与人的互动

园林之所以可以使得人们能够驻足,很重要原因是它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场所,停下来放松自己。城市公园作为园林的一部分,有它自己的特定标签。城市公园是大自然景观在城市空间里的投影,是城市居民修复与自然分离的创伤,回归自然,为自己的精神找寻一方净土,所以它是一个精神家园。园林是一个集娱乐、休闲、健身、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人性化场所。而人是城市公园的中心,人的活动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这是城市公园建设的最重要的原则,在公园中创造出宜人的人性化空间,吸引游人们的欣赏驻足,这是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完善的服务设施是公园建设的保障。现代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部分,维系着整个城市的生态多样性和景观系统的平衡。对于整个城市的绿化系统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设计应该充分的利用地形地貌,植物配置,以及自然布局的方法,对整个园林的格局进行安排。城市公园作为一个人与自然直接接触的场所,通过景观空间的可达性,可亲近性来达到人与自然相融合的效果,营造出自然淳朴的景观意境。公园在遵循设计美学的原则,技术规范之上,还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特色进行一系列的扩展和补充,使得公园文化更加的充实。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的城市公园正在走向国际化,我们不可避免的在这场国际潮流中要做一些改变,然而这种改变不是触及根本的改变,而是建立于一个民族传统文脉之上的吸收的过程,新的技术,新的材料的运用使得当代的城市公园更加新颖独特,景观更加美轮美奂,公园的景观结构层次也在变化着,但是没有公众的参与,城市公园作为一个城市的公共空间是不完整的,只有通过与公众的互动才能使得公园更加的充满活力,更加有生气。城市公园是公众的,在满足大众的基本需求的同时,身兼着美化这座城市职责,而公众的活动直接影响了公园的管理系统,逐渐建立起让公众参与其中的管理模式是城市公园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方法。人的直接参与让整个公园变得更加和谐自然,提高了公园的的品质。

园林与人的互动造就了新的社会活动的格局。园林设计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它是社会生存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形态和社会意识在发展中的延伸。园林艺术的形成与发展是以社会生活的需要为背景和基础的,如果我们要去探索新的园林艺术就必须要主观观察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研究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存在方式和建立起来的关系。分析园林艺术的背景和条件。为将来的园林艺术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当我们深入当代社会生活的大舞台,便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发展,社会生活也不断地展现新的内容和形式。而从自身所处的特殊地位和特殊社会角色来观察社会,思考社会,从中提炼出本质的、典型的、符合社会生活的园林空间形式,这是社会生活的需要,也是丰富社会文化生活的需要,是人类创造性、革新性本能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园林的意义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满足市民欣赏美景相约聚会的场所,在很大的程度上,担当者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重要职能。园林在随着整个城市的发展而发展着,逐渐成为了人们来认知这个城市的一个指向标,是人们体验这个城市的独特光景的一个空间领域。随着社会格局的改变,园林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模式。所谓艺术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它的永恒科学性,而园林设计的永恒性就是它的不可替代的民族文化传统性。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作品应该是将人与自然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建立起一个有机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人们可以和谐,温和地与自然相处。人对文化和自然的追求是永恒的,是不会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动摇的。如果创造出这样的园林应该是永远不会过时的,是紧跟时代潮流的,园林的创新最重要的是应该和中华民族的文化相融合,应该是一个具有科学内涵、文化底蕴、艺术结构的综合体。

参考文献:

[1]李征.园林景观设计[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

[2]张志全,范业展,崔文山,郑晓菲.园林构成要素实例解析[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杨兆帆,张斌.景观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4]胡运骅.世界园林艺术[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2002.

[5] 林晓峰,陈整鸣.自然美中的人工化[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出版,2005.

作者简介:

城市互动 篇12

连云港市拥有数量较多的企业、产品及产业品牌, 这些品牌的发展是连云港城市品牌建设的坚实基础, 同样, 城市品牌也可带动该市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发展。连云港的城市品牌建设, 可以充分利用城市品牌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之间的互动关系, 使城市品牌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建立关联, 从而通过品牌协同互动来提升连云港的城市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增强城市竞争力。

一、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内涵

在知识经济时代, 品牌就是生产力、文化力、竞争力。无论是企业、产业还是城市, 都离不开品牌, 品牌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也是企业、产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获胜的金钥匙。

城市品牌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内在与外在的个性的集中体现, 是城市内政治、经济、资源、地理、文化等要素长期共同作用形成的结果, 代表着整个城市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城市品牌涵盖一个城市的发展目标、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发展路径等方面的内容。如作为“生活品质之城”的杭州, 其城市品牌体现了杭州的整体特色与综合优势, 代表了杭州的城市发展总体目标。

产业品牌是帮助一个产业区别于其他产业的标志, 体现了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产业品牌一般限定在某个区域范围之内, 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 习惯上常用地理名称来命名。产业品牌作为该产业内企业共有的无形资产, 一旦形成, 业内的企业都将会享受到其带来的利益。例如, 呼和浩特市有“中国乳都”之称, 拥有“伊利”、“蒙牛”两大国内知名乳业品牌, 已形成了该市最具活力的乳业产业链条。“中国乳都”这个产业品牌给当地乳企提供了追加的区位优势, 消费者在选择乳制品时很容易联想到, 内蒙古拥有一望无边的草原和规模庞大的奶牛, 是国家优质奶源基地, 这样的联想无形中会使当地乳企拥有了竞争者所不具备的强大竞争力。

企业品牌的内涵包括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 是一个企业用以和其他企业的形象相区分的一种名称、术语、符号、标记或设计及其组合运用, 传达的是企业的经营理念、文化、价值观念以及对消费者的态度等方面的内容, 代表这个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形象。例如一提到海尔, 人们就会想到“真诚到永远”这句话, 它体现着海尔的企业精神:诚信、永久。

二、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互动关系

在城市的品牌建设和城市内产业、企业品牌发展的过程中, 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与企业品牌之间是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1. 城市品牌是统领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的龙头

城市品牌是城市形象的浓缩, 是城市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 它能够为产业品牌、企业品牌建设提供了方向上的引领、文化上的支持和行动上的依托。良好的城市品牌是城市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有效名片, 能够不断为城市内的产业、企业、产品、服务集聚优势, 提升其竞争力和品牌价值。同时, 借助城市品牌来展示产业及企业品牌, 可以降低其在品牌塑造方面的门槛, 有效减少品牌推介成本, 提高效益。

2. 产业品牌是联结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的节点

一方面, 产业品牌是城市品牌的视觉窗口, 为城市品牌增加了文化内涵和独特优势, 从而凝聚城市的人气、提升城市的竞争力。另一方面, 通过打造产业品牌, 可以使产业内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围绕产业品牌互相呼应, 既有利于打响产业内的企业品牌, 同时又能提高产业品牌的社会公认度。

3. 企业品牌是打造城市品牌和产业品牌的基础

城市品牌、产业品牌的建设, 最终要落实到企业品牌及其产品品牌上。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是城市品牌的辐射、延伸, 也是城市品牌、产业品牌的基础。知名的企业品牌、产品品牌能够提升产业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丰富城市品牌的内涵。一座城市如果在某些产业集群内拥有一些实力较强且数量较多的企业品牌, 那么城市品牌和产业品牌必然能够得到稳健的发展。城市内企业品牌的不断产生、发展、壮大, 是形成城市品牌和产业品牌的重要因素。

三、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积极互动, 共建连云港城市品牌的策略

连云港市作为国家重点开发区域、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区域发展新增长极, 其发展已上升到了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 连云港加快实施城市品牌战略, 积极推动产业、企业品牌发展, 重点打造抗肿瘤新药、风电装备、高端电子、光热利用、钢铁、石化、海洋工程装备等24个特色产业, 已形成以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三新一高”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体系, 被称为“中国药港”、“中国新能源之都”、“中国旋耕机之都”, 涌现出一批知名企业和产品, 如恒瑞、豪森、康缘、正大天晴等四家药企均是中国制药企业50强, 中复神鹰碳纤维公司是我国唯一、世界上第三个攻克干喷湿纺工艺难题的企业, 中复连众复合材料集团是亚洲最大的风机叶片制造企业, 拥有太阳能光热中国第一品牌“太阳雨”的太阳能公司是全球领先的太阳能热利用领导者, 等等。产业及企业品牌的发展为连云港城市品牌建设注入了强劲的经济活力, 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因此, 连云港的城市品牌建设, 应该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紧密结合起来, 实现三者之间的互动。

1. 发挥龙头作用, 统领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和谐发展

城市通过发展品牌产业、品牌企业来带动城市品牌建设, 首先要发挥城市品牌的龙头作用, 来统领并辐射产业品牌、企业品牌, 促进三者和谐发展。城市品牌具有“原产地效应”, 有助于城市内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价值提升, 能给产业、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 如招商引资、吸引人才等, 从而促进企业及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应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化运作”的原则,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使其积极担当连云港城市品牌建设的领路人角色, 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 促进城市品牌与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积极互动, 为塑造良好城市形象打下坚实基础。

(1) 创建良好的城市环境, 为城市、产业、企业品牌发展提供有利平台

城市环境既包括城市的自然资源、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供气等方面的硬环境, 也包括城市法律、政府政策、政府机构与服务等方面的软环境。硬环境方面, 连云港要进一步加强自然环境建设, 充分挖掘城市特色和魅力, 提升城市竞争力;提高基础设施的现代化水平, 通过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建设等行为, 进一步强化城市的综合功能, 为产业与企业生产提供保障。软环境方面, 连云港应加强相关立法与执法, 为企业决策提供明确依据, 减少企业决策风险;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提高政府各级行政部门的服务水平、工作效率, 以减少企业公共信息性支出, 节约企业成本, 提高企业效益。

(2) 强化城市品牌的集聚功能, 推动产业品牌、企业品牌的发展

一是集聚要素。连云港作为中国沿海首批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 是国家重点战略港和中西部最便捷出海港,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连云港政府相关部门要充分发挥连云港的区位优势, 积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 努力吸引外部的资金、人才、技术、资源、信息等要素进入, 为连云港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推动连云港产业、企业的发展、壮大, 促使其品牌创建。二是聚焦产业。应由连云港市政府牵头, 通过招商引资和市场运作的方式, 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增强产业区的集聚功能、孵化功能和辐射功能。要着力引进一批低能耗、高产出、高税率项目, 通过项目带动和载体建设, 大规模地集聚和提升连云港的区域块状特色经济, 把各类园区建设成为连云港对外开放的新窗口和产业升级的新高地。

(3) 利用多种渠道, 促进城市、产业、企业品牌的展示推广

一方面, 连云港市政府宣传部门可以在政府门户网站内设置有关连云港城市名片形象展示和名牌产业、企业、产品展示的栏目, 下设相应子栏目, 利用政府门户网站作为连云港城市、产业、企业品牌展示的窗口, 体现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与城市品牌的关联性。另一方面, 连云港政府可以借助国内外知名的电视、报纸、网络等各类媒体, 通过整合政府、产业、企业资源, 以丰富多样的形式展示、宣传、推广连云港城市品牌、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此外, 还可以由政府牵头, 通过定期举办“西游记文化节”、“连云港之夏旅游节”、“中国东海水晶节”等节庆活动, 承办“亚欧大陆城市旅游博览会”、“世界旅游商品博览会”等会展, 开展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形象展示, 打响城市、产业、企业品牌。

2. 以产业品牌为平台, 打好城市品牌和企业品牌组合牌

产业品牌是联结城市品牌、企业品牌的节点和主平台。产业品牌既可以使城市品牌的内涵具体化, 带动城市品牌发展, 也可以使产业内的知名企业、产品品牌互相烘托, 带动品牌弱势企业发展, 从而形成更多的企业、产品品牌。

(1) 加快建成新兴临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做亮、做强产业品牌

连云港市的新兴临港产业包括石油化工、钢铁、新能源等板块, 高新技术产业包括新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业等模块。其中, 装备制造业作为连云港首个千亿产业集群, 一直是该市的传统优势产业, 该市灌云县为此荣获“中国旋耕机之都”的美称, 海州开发区也被认定为国家装备制造火炬基地;同时, 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行业作为连云港的支柱产业, 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并为连云港带来了“中国药港”、“中国新能源之都”的美誉。为了将连云港尽快建成我国新兴临港产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做亮、做强产业品牌, 发挥其叠加效应, 带动城市、企业品牌发展, 应充分发挥连云港政府的作用, 通过政策扶持、资源整合、骨干培育等做法, 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具体来说, 可以围绕产业集群,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来吸引高端人才、建设研发和招商平台, 招引一些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高新项目落户, 带动整个产业集群创新能力提升;也可将有限的资源向产业内的一批骨干企业倾斜, 通过建立科技扶持风险基金、税收返还等优惠政策鼓励骨干企业进行科技创新和市场开发, 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 不断提高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 引领产业发展, 从而带动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步伐。

(2) 打好产业组合牌, 与城市品牌、企业品牌积极互动

首先, 要采用政策引导产业品牌主动呼应城市品牌, 通过把知名产品、企业品牌与产业品牌进行组合, 使连云港城市品牌在各个产业具体化、形象化。例如连云港康缘药业公司在进行企业和产品宣传时如能采用“来自‘药都’连云港的康缘药业”这一宣传语, 将会大大提升连云港城市品牌的文化内涵, 使其城市品牌具体化;其次, 要引导产业品牌与企业品牌互动, 通过开展相关展览、会议、论坛、节庆活动, 使产业内的知名企业品牌与产品品牌围绕产业品牌相互呼应、彼此烘托, 从而打造企业集群品牌, 提高产业品牌的社会公认度, 使产业内的所有企业能够共享产业品牌;再次, 可以借鉴产业战略联盟、行业工会等社会组织的运作模式, 构建连云港特色产业发展联合体, 推动党政界、学术界、企业界、传媒界联动, 合力打好产业牌, 与城市品牌、企业品牌互动, 形成叠加效应, 促进连云港城市品牌的建设。

3. 以企业品牌为基础, 提升城市品牌和产业品牌知名度

企业品牌是城市品牌、产业品牌的助推器, 也是城市品牌、产业品牌的具体展示, 著名企业和知名品牌能凝聚城市人气, 有利于城市品牌、产业品牌的塑造。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1) 继续加强连云港企业品牌、产品品牌的建设

要进一步促进企业品牌、产品品牌做强做大, 助推城市、产业品牌建设, 这是一项长期的、基础性的工作, 为此, 要坚持“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产业→品牌城市”的城市品牌建设路径。连云港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品牌企业、名牌产品的扶持力度, 通过出台相关政策, 实施名牌战略。可以对该市已获得“中国名牌”、“江苏名牌”、“连云港名牌”、“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的企业和产品给予适当的奖励或给予税费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同时进一步把品牌做精、做特、做大, 提升社会影响力;对该市的名牌企业, 可以提供平台, 用企业名称或其产品名称去命名城市道路、建筑物, 或者帮助冠名当地有影响力的文艺、体育团体等;引导企业强化技术、管理、服务等创新能力, 提高产品的文化、科技内涵, 以一流产品、一流服务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积极打造企业和产品品牌。通过这些方式, 扩大连云港品牌企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 以名牌企业、产品带动连云港城市品牌、产业品牌提升知名度。

(2) 企业统一宣传渠道, 打响城市和产业品牌

连云港拥有汤沟、豪森、康缘、太阳雨、泰格、苏云、大圣、恒瑞、大姐吴兆娥、四季沐歌等一批中国驰名商标、名牌产品以及连云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连云港如意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康缘医药有限公司、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连云港黄海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上市公司, 在各个产业也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知名度较高的企业。连云港在城市品牌的传播过程中, 应以企业为主体, 与名牌企业达成品牌联合的战略共识, 要求企业在对外宣传时, 统一冠名“连云港”, 把产品广告、企业宣传与连云港品牌传播紧密联系起来, 使目标受众因产品而联想到连云港, 形成合力来扩大连云港城市和产业的知名度。连云港在传播城市品牌的过程中, 也可充分利用该市知名企业、产品的原产地形象的塑造与包装, 扩大其对城市品牌的影响, 形成企业、产品、城市、产业品牌传播共赢的局面。连云港政府可以出台相关地税政策, 本地企业在一定级别的媒体上做广告, 只要在企业或产品前加上“连云港”三字, 就可以享受将广告费予以税前抵扣的优惠。借助名牌企业宣传力量, 必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连云港城市品牌和产业品牌知名度的提升。

四、小结

城市品牌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艰巨的工程。连云港市在实施城市品牌策略过程中, 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城市的优势产业和名牌企业资源, 实现产业品牌、企业品牌与城市品牌的良性互动, 通过发展企业品牌来提升产业品牌、城市品牌知名度, 发展产业品牌来推动企业品牌、城市品牌建设步伐, 同时以城市品牌促进产业品牌和企业品牌价值的共同提升, 真正实现连云港城市品牌、产业品牌与企业品牌的和谐发展, 提高连云港的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黄维礼.城市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三者的互动关系研究[J].中国品牌, 2013 (3) :117

[2]阮重晖.推进城市品牌、行业品牌、企业品牌互动的对策研究[J].杭州科技, 2007 (2) :9-10

[3]朱殿平.创新驱动连云港打造“三新一高”新兴产业群.人民网-江苏视窗.http://js.people.com.cn/html/2014/03/05/293189.html

[4]杨钊, 孙洋, 李煜.基于城市、产业、企业品牌互动的滨海新区城市品牌塑造[J].天津经济, 2012 (5) :11-12

上一篇:经济发展贸易下一篇:危险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