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管理

2024-05-08

互动管理(共12篇)

互动管理 篇1

当前随着世界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一个新的经济时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 员工个人的工作热情、工作态度、对组织的认同是极为重要的因素。管理的过程是为了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提高各个部门的效益, 共同来达到目标。而在此过程中, 各部门的沟通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 部门与部门, 上司与下属之间的思想和消息的交换, 是一个传递的过程。在现代社会, 沟通不仅是人际交流的基础, 而且是个人在社会成功的基本前提。美国著名的普林斯顿大学曾经对一万份人事档案进行分析, 发现“智慧”, “专业技术”, 和“知识”在个人的社会成功中只起25%的作用, 影响个人成功的其余75%的因素与良好的个体间沟通有关, 哈佛大学就业指导小组在1995年对500名被解雇者调查结果也表明, 82%的被调查对象失去工作岗位与个体间沟通不良有关。

现代企业, 人与人之间, 部门与部门之间, 企业上下级之间, 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之间, 特别需要彼此进行沟通, 互相理解, 互通信息。然而, 在现实生活中, 人与人之间却常常横隔着一道道无形的"墙", 妨碍彼此的沟通。尽管现代化的通讯设备非常神奇, 但却无法穿透这种看不见的"墙"。如果沟通的渠道长期堵塞, 信息不交流, 感情不融洽, 关系不协调, 就会影响工作, 甚至使企业每况愈下。仔细分析起来, 我们会随时看到这种"墙"的存在。比如, 在企业的生产活动中, 有的业务部门不明确自己的生产活动应当与整个企业的生产计划协调一致, 有的甚至不择手段地去追求本单位的私利, 不考虑其他业务部门的利益, 更不愿意与其他部门进行合作。他们没有想到这样做。会给整个企业的生产活动带来什么不良后果。又如, 有的管理人员主观武断, 一个人说了算, 听不得下级的意见。更听不得对自己的错误的批评, 他们不懂得上下级之间要经常进行沟通, 不懂的如果下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忽视、冷漠, 就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责任感, 下级就会消极、沉闷下去。这样的话, 一旦企业发生什么紧急情况, 需要全体员工出主意、想办法、共渡难关时, 员工就会无动于衷, 不会有任何的热情和积极性。所以要管理好现代企业。就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的互通信息、传递资料、交流感情, 员工清楚知道公司的方针、政策和所处的形势, 并且逐步建立起-套成熟完善的沟通系统。

在企业管理当中, 沟通是富有科学性, 又含有艺术性的。善于沟通, 不只是要求他的口才怎么样出色, 而是在沟通中要利用方法与技巧, 另善于沟通里面并不只是你单方面地讲, 还有最重要的是要用心来听, 聆听也是一个沟通中很重要的环节, 你怎样用心去聆听, 能够体会出对方真正的用意, 然后做引导式的, 做一些建议性的、善意性的沟通, 那么这样的沟通就能够得到一个互动的良性的好的成果。

要让沟通在管理中发挥作用, 沟通模式首先要改变。一是变单向链式沟通为立体式网状沟通。以前企业的指令是从最高层管理者层层传递的, 这种沟通是单向链式沟通。而现在, 立体式网状沟通越来越流行。立体网状沟通是把信息进行对比和筛选, 从而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由于各层面之间直接沟通, 还可以减少信息的流失, 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沟通的效率。二是要针对不同层面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同一信息同时传递给不同层面的员工, 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也会产生差异。针对这一现象企业应该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以取得良好的沟通效果。例如对于会工作的员工应该以信任和放权作为沟通基础;对于积极肯干员工, 应该采取多指导沟通方式;对于消极怠工的员工应该采取鼓励加压力的方式作为沟通的基础。

当然, 沟通氛围也决定了沟通效果的好坏。在沟通中, 还应该建立沟通反馈机制, 提高沟通效率。

在管理中, 也会有影响沟通的问题和一些障碍:

一、组织的沟通障碍在管理中, 合理的组织机构有利于信息沟通。但是, 如果组织机构过于庞大, 中间层次太多, 那么, 信息从最高决策传递到下属单位不仅容易产生信息的失真, 而且还会浪费大量时间, 影响信息的及时性。同时, 自上而下的信息沟通, 如果中间层次过多, 同样也浪费时间, 影响效率。如果组织机构臃肿, 机构设置不合理, 各部门之间职责不清, 分工不明, 形成多头领导, 或因人设事, 人浮于事, 就会给沟通双方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影响沟通的进行。

二、信息沟通在很大程度上受个人心理因素的制约。个体的性质、气质、态度、情绪、见解等的差别, 都会成为信息沟通的障碍。在信息沟通中, 双方经验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差异也会成为沟通的障碍。信息沟通的双方往往依据经验理解处理信息, 使彼此理解的差距拉大, 形成沟通的障碍。有效的信息沟通要以相互信任为前提。管理者在进行信息沟通时, 应该不带成见地听取意见, 这样才能做到思想和感情上的真正沟通, 才能接收到全面可靠的信息, 才能做出明智的判断与决策。

在沟通的时候也不要忘记注意沟通的艺术, 必须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注意表达方式。在信息交流之前, 发讯者应考虑好自己将要表达的意图, 抓住中心思想。在沟通过程中要使用双方都理解的用语和示意动作, 并恰当地运用语气和表达方式, 措词不仅要清晰、明确, 还要注意情感上的细微差别, 力求准确, 使对方能有效接收所传递的信息。发讯者有必要对所传递信息的背景、依据、理由等作出适当的解释, 使对方对信息有明确、全面的了解。争论对沟通是没有好处的, 只会引起不必要的冲突, 沟通要以诚相待。发讯者要心怀坦诚, 言而可信, 向对方传递真实、可靠的信息, 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维护信息的说服力。不仅如此, 发讯看还要诚恳地争取对方所反馈信息, 尤其要实心实意听取不同意见, 建立沟通双方的信任和感情。在对方讲话时不要心不在焉, 不要心存成见, 也不要打断对方的谈话, 急于做出评价, 或者表现得不耐烦, 这样会让对方不愿意把沟通继续下去。还有就是沟通要选择有利的时机, 采取适宜的方式。沟通效果不仅取决于信息的内容, 还要受环境条件的制约。时机不成熟不要仓促行事;购误时机, 会使某些信息失去意义;沟通者应对环境和事态变化非常敏感。

控制情绪即所谓EQ (情商) 的高低问题。要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即使对方有些蛮不讲理, 也不可大动干戈, 气恼不止, 而应冷静应付, 必要时以不变应万变

在管理中沟通是很重要的, 要达到高效的沟通, 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善于应变环境及时调整对策, 善于在变化中把握自己, 知识面要广、反应要快, 所需的论据和材料能信手掂来。避实就虚遇敏感或复杂问题时, 可巧妙地绕过去。对事不对人凡事要冷静正确对待, 就事论事, 公正公平, 求大同存小异, 绝不能带有个人偏见或成见。培养自己的全面素质, 思路要清晰, 态度要诚恳, 及时调整自己。

摘要:个人事业的成功有赖于有效的沟通, 企业的成功更是如此。沟通是富有科学性, 又含有艺术性的。

关键词:企业,管理,沟通

互动管理 篇2

论文关键词:社区公共管理 政府公共管理 社会公共管理 互动机制

论文摘要:随着“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发展与政府在职能上日趋“掌舵”而非“划桨”,社区公共管理,作为公共管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学者的认同与重视。文章在分析社区公共管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着的行政管理与社会管理互动机制进行探索与分析,揭示社区公共管理互动机制的运行原理。

近年来,社区公共管理作为公共管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始受到学者们的关注。但是,迄今我们对社区公共管理的研究还停留在起步阶段,仍然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对社区公共管理互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在理论上,一方面是对公共管理研究领域的拓展和延伸,另一方面是对公共管理体系与研究方法的丰富与发展;而在实践上,对中国社区公共管理体制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将在分析社区公共管理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对其中存在着的政府管理与社会管理互动机制进行探索与分析,力求揭示社区公共管理互:动机制的运行原理。

公共管理就是对公共事务和公共事业的组织与管理,其根本目的是确保公共利益的增进和分配。王乐夫将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为:对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社会活动。具体说来,是公共管理主体为了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运用公共权力对公共事务施加管理的社会活动。fi」同时,他还将公共管理的核心内容—公共事务区分为国家公共事务、政府公共事务、社会公共事务。王惠岩则根据不同的公共事务在阶级性和公益性特征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而认为在理论上公共事务可分为政治性公共事务和社会性公共事务两类。f2」作者认为二者对公共事务的划分并不存在本质差别,只是区分的角度不同,前者以管理主体对象进行区分,后者则以管理客体进行区分。社区公共管理是指社区组织凭借社区公共权力对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进行组织与管理的活动。在以上对公共管理的概念界定及区分方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分析、把握社区公共管理—作为公共管理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含义。

(一)管理主体是拥有公共权力和公共权威的社区组织

一般来讲,社区组织包括政府基层政权组织、社区自治组织以及社区中介组织。政府基层政权组织在社区公共管理中发挥着方向性的主导作用,主要包括城市社区的街道办事处及其他职能部门。社区自治组织,伴随着社区成员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而出现,是对社区内部公共事务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组织、自我服务”的组织,如社区居民代表大会、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社区中介组织主要指以社区居民为成员、以社区地域为活动范围、以满足社区居民的不同需求为目的、由居民自主成立或参加、介于社区主体组织和居民个体之间的组织,如志愿者组织和社区服务组织。

(二)管理客体是社区中的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

并不是所有的社区事务都是社区公共管理的对象,只有其中的公共事务与公益事业才属于社区公共管理的范围。具体而言,包括国家层面的公共事务与社区内部自生的公共事务。

(三)管理目的是维护社区成员的公共利益,促进社区发展

任何公共管理的目的都是为了增进公众的公共利益,并确保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分配,社区公共管理也不例外。社区公共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护社区的公共利益,更好地组织与社区成员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生产,以达到社区发展的最终目的。

(四)管理基础是社区组织凭借的社区公共权力

公共管理主体的边界及其互动 篇3

任何的管理活动都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管理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机制。在不同的管理环境下,管理主体、管理对象和管理机制都会有所不同。公共管理同样如此,但政府及其职能的行使始终是公共管理的核心。

当前,我国正处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巨大转型中。伴随着公民社会的崛起,社会组织也发展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而传统的政府主导型公共管理格局已难以适应。

对此,如何调整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明确双方的边界,是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理论所要思考和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

一、政社合作的主体及边界

(一)政社合作的时代背景

在现代社会里,国家、市场与公民社会的三足鼎立一直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础。其中,政府是国家的主要载体,工厂和企业是市场的主体,而社会组织是公民社会的表现形式。如果说早期现代化的目标是努力实现国家、市场与公民社会的分离,那么近来的发展趋势则是三者相互影响,重合的区域不断扩大。

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来,在世界范围地兴起了“新公共管理运动”和“全球结社运动”,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呈现多元主体态势。90年代开始盛行的治理理论,进一步深化了多元主体共治的理念和实践,各公共管理主体之间存在着紧密的组织依赖和权力依赖。这意味着公共事务的管理职责已不限于政府一方承担,植根于公民社会的社会组织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公共管理之中。有美国学者甚至提出“没有政府的治理”,认为这才是公共管理的发展方向。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建立,在社会领域同样发生着“国退民进”的深刻转型。一方面,人民公社和单位制的解体,释放出广阔的社会空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成为社会建设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有“国权不下县”的宗族自治传统,也有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小团体合作习惯,改革开放进一步激活了社会组织管理公共事务的潜能。

(二)政社合作的主体内涵

无论是西方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和治理理论,还是中国的社会转型,公共管理主体都聚焦在政府和社会组织这二元主体上。毕竟,政府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方,长期在公共管理中居于核心主导地位;而社会组织致力于各种社会问题的解决,并且在权益保护、慈善救济、扶贫发展、社区服务、经济中介等领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为此,有必要先行对二者的内涵进行一个较为准确的界定。

目前,有关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定义都存在着广义和狭义两种。而现代法治社会中的公共管理组织,必须由国家的法律制度来规定和规范,不受国家法律保护的组织是不能成为社会管理主体的。因此,本文采用政府组织和社会组织的狭义概念,将政府组织定义为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而社会组织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自发成立、自愿参加,以促进社会公益或维护会员合法权益为目的,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民间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依法登记成立的各类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基金会等,国际上称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或者第三部门。

至2011年年底,上海市登记注册的社会组织1.03万家,其中:社会团体3647家,民办非企业单位6517家,基金会125家。现有工作人员21.17万,其中专职工作人员14.42万(占68.1%),兼职工作人员6.75万(占31.9%)。现有工作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65.3%,远高于上海市从业人员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8.3%的比例;全市社会组织净资产249.58亿元,年度总收入255.27亿元,总支出231.24亿元。全市社会团体会员总数463.5万,其中单位会员56万,个人会员407.5万;全市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开展公益项目5000多个,开展公益活动超过19.2万次;全市基金会年度公益支出17.96亿元,开展公益项目3000多个。社会组织发展已经涉及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协助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参与社会管理、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政社合作的边界划分

划分权责边界是确立公共管理主体地位的关键,只有明确权责边界,才能理顺主体之间的关系,减少主体之间的摩擦与冲突。在皇权专制社会里,国家权力在形式上可以管理一切事务,社会组织存在于国家权力的边缘之外,生存与发展的空间完全取决于国家权力。在资产阶级社会里,社会首先划分出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国家权力被限定在公共领域,政府则在三权分立后只履行行政权。进入现代民主社会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增多,政府行使公共管理的边界进一步调整,它既增加了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新的职能,又减少了维护等级制度、控制人身流动等传统职能。而生长于现代公民社会之中的社会组织从无到有,参与公共事务管理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地拓展,所涉及的公共领域与政府的管理领域已经出现重合。大体而言,我们可以由三种理论出发,来划分政府与社会组织的管理边界。

一是基于公民权利的边界划分。权利总是与一定的主体相联系,离开了特定的主体,权利便不复存在。早期的自然法思想认为,政府的权力完全来自于公民的契约让渡,它只是“必要的恶”,管理范围必须最大可能地缩小。因而,政府的职能必须由宪法等法律授权,只限于维护社会秩序、抵御外部入侵等有限领域,其余公共事务都可以交由公民自发成立的组织来承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即便政府承担的公共管理事务不断增加,但根据“公民的权利即是政府的责任”这一基本理念,只有公民有公共需求而又无法通过公民社会满足时,才将该公共事务交予政府负责,而其边界的确立也必须遵循正“尺蠖效应”原则[1]。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对公共事务管得越少越好,而是说政府要管的恰如其分,政府在管理方面要有边界,在边界之内,就是适度的,超过了边界,就会影响公民的积极性和社会的进步。特别是某些微观事务社会组织有能力去做,政府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

二是基于组织功能的边界划分。制度学派认为,结构不同的组织,其行为特征不同,其所擅长的领域也不尽相同。现代政府作为唯一拥有合法暴力机器的大型组织,具有典型的科层制特征,其行为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而社会组织因其非营利性和自愿性属性,其行为方式可以非常多样,行为手段可以非常灵活。具而言之,政府在宏观社会事务领域有优势,社会组织在微观社会事务领域有优势;政府提供的是公共产品,通常具有完全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而社会组织提供的是准公共产品,一般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诸如国防、外交、社会安全、公共政策的制定等宏观事务,只能由政府组织来承担;而社区服务、帮助弱势群体等具体事务,社会组织处理会更加得心应手。因此,政府应该与社会组织紧密衔接起来,把一些微观的管理职能转移给社会组织,这样可以以较小的代价和付出,取得更好的管理效果。

nlc202309022312

三是基于主体互动的边界划分。主体互动理论承认公共管理主体边界的历史和现状,相信通过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可以逐渐明晰各主体的权责边界,本文正是对互动理论的进一步思考。一方面,我国正在从“全能政府”转型为“有限政府”,政府管理职能社会化,其权责边界呈现收缩态势。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专业经济管理部门改变为行业协会,大量的行业性事务转移给行业协会,实现由部门管理变为行业管理,企业逐步由“有事找政府”到“有事找行业协会”。另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结构的不断分化、社会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社会矛盾的复杂化。社会组织根植于社会,善于发现和及时回应社会需求,在此过程中,社会组织的许多行为受到政府的肯定和响应,不断拓展政府职能。比如:邓飞等人和中国社会福利教育基金会共同发起“免费午餐”公益行动,促成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2]。在此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使原有法律规定的公共管理边界被突破,二者的内部结构也在互动中演化,组织功能都得到加强。

由此可见,公共管理主体的边界划分,既非彻底的经验性问题,也非纯粹的抽象性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同样无法划分出一条绝对的权责边界,两者间的边界总具有某种相对性。这种相对性带来了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这种模糊性也为政社之间的互动带来了可能性。如果考察政社互动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合作是互动的最主要形式,也是明确双方边界的最佳方式。为此,有必要进一步思考政社合作的现状、困难及其实现路径。

二、政社合作的理性思考

政社互动可以是合作、监管或者冲突,其中合作是最佳的互动形式。社会组织在公共管理中具有管理主体和管理对象的双重身份,而且这种双重身份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又以其各自的特征优势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主体,社会组织与政府一道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合作管理。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组织以其来自基层、灵活多样的特性正好弥补了政府的种种不足和有限性,从而可以大大提升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社会组织在与政府的合作过程中,能够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到政府的权力运行,从而可以起到对政府更有效的监督作用。此外,在公共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有益的社会组织可以得到政府和社会更好的认可,这些组织以共同目标和信念把人们聚集到一起,在这个过程中人与人之间增强了彼此的信任、提升了公益精神,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本的积累。

另一方面,作为公共管理的对象,社会组织在参与管理的同时可以切身地感受到公共管理的效果,从而可以以公共管理接受者的身份对公共管理的效果做出判定以利于公共管理渐至最优。其次,通过社会组织,公民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同时又以普通社会成员的身份为政府增强了合法性。公共管理的过程也是社会组织完善的过程,社会组织的完善又可以促进更好的公共管理。公共管理最终是要推动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当代公共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组织以其特有的双重身份在这个过程中又扮演着多重的重要角色,以其特有的价值诉求与功能表达影响着公共管理的成效。

(一)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看,政社合作是国家权力回归社会的自然过程和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

按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观点,人类是由无国家的原始社会发展到有国家的阶级社会,最终过渡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自由联合体”的无阶级无国家的更高级社会[1]。社会组织是社会自我满足、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自治组织形式,展现了人类自由自主活动的发展走向。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既是国家权力向社会的一种回归,也是促进社会自治和人的自由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来看,政社合作是对“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的有效补充

市场经济理论认为,市场讲效率不讲公平,在公共物品供应中会出现“失灵”,需要政府的干预。但由于政府存在垄断性、科层结构、决策中间性等制约因素,难以及时、有效满足多元化的公共需求。在市场“看不见的手”和政府“看得见的手”都有缺陷的情况下,需要“第三只手”——非营利机制来协助。社会组织具有非营利性、志愿性、自治性等特性,具有机制灵活、反应迅速等优势,能够弥补市场和政府的不足。但是当社会自发的机制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时,非营利机制也会出现“志愿失灵”,需要政府给予资源上的支持,需要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政府将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委托给社会组织来承担,政府负责公共资金支持和对全局的掌控,社会组织负责提供服务,两者优势互补。

(三)从现代国家发展的路径看,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作伙伴关系是保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共同选择

西方现代社会先有成熟的公民社会、后有宪政国家,社会组织在国家与社会的分权与制衡的互动中产生并发展。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政府不干预社会,到二战前后国家积极干预社会,再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对政府作用的否定,以及九十年代的“有效政府”的提出,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经历了“分离——干预——抗衡——合作”的发展历程。目前,西方大部分发达国家普遍形成了政府与社会之间的友好合作,以达到“善治”的目的。美国霍布金斯大学对42个国家的非营利组织比较研究显示:非营利组织平均收入的45%来自于政府资助,其中保健(55%)、教育(47%)和社会服务(45%)领域政府的资助尤其显著[2]。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着手同社会组织进行合作与对话,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目前,全世界有3000多个社会组织在联合国获得了咨商地位。

三、我国政社关系的现状与问题

中国传统的“社会”起源于国家统治之内的民俗活动,是在国家默许或控制力不及的空间下存在,社会组织不具有分权抗衡的特征[3]。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高度的计划经济和行政集权体制,社会组织不仅数量有限而且高度政社合一[4]。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组织有了较大发展,但发育不良,行政依附性较强,公众和政府对社会组织的认识和支持不够,政社合作的体制机制尚未建立,政社之间的边界交叉与模糊并存,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障碍和问题。

(一)滞后的管理制度和扶持保障政策的缺失,制约和影响了社会组织的发展,社会组织发展与经济社会需要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后,国务院先后颁布和修订了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登记管理条例,逐步确立了“归口登记、双重管理、分级负责[1]”的管理体制。双重管理制度规定了很高的登记门槛,导致许多社会组织因找不到业务主管单位而无法取得合法地位;设定了严格的行为限制,规定了限制竞争的原则[2]和区域活动的原则[3],限制了社会组织的生长。另一方面,社会组织建设与发展迫切需要的扶持政策不完善,社会组织缺乏明确的法律地位和有效的制度保障。这种政策体制,既影响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严重滞后于社会组织发展的现实,我国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已成为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八个方面突出问题之一。

(二)社会组织发育水平不高,“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与“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并存,社会组织的能力有限,社会公信力不高,社会组织应有的功能与作用发挥不充分

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组织发育水平不高,主要表现在“非政府组织的政府性”与“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性”,即较强的行政依附性和营利性。行政依附性,主要表现在:组织上挂靠于一个党政机关,负责人由机关现职或退休人员兼任,经济上靠政府部门资助或补贴,“官办”色彩浓厚;另一方面,因为双重管理体制赋予了业务主管单位(主要是党政机关)很大的政治责任,业务主管单位对社会组织日常活动干涉较多。营利性,主要是部分社会组织利用政府赋予的政策和公众的信任,以合法的外衣从事非法活动,以非营利组织的名义从事营利性的活动,为社会组织领导或工作人员谋取个人利益。行政依附性和营利性严重背离了社会组织的根本属性,阻碍了社会组织的独立健康成长和应有作用的发挥。

nlc202309022312

(三)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存在“越位”和“缺位”的问题,政府与社会组织缺乏有效的互动合作,基层行政工作不堪重负和社会组织生存难以维计的现象并存

我国现有的社会事业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一方面,政府部门或通过对口的事业单位或居(村)委会,直属、直管、直办社会事业;另一方面,面对大量涌现的“社会人”和“体制外人员”及多元化的利益诉求与社会矛盾,社会管理出现“盲点”,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社会不稳定、不和谐,增加了社会风险;同时,降低了人民对政府的认同度,增加了政治风险。与此同时,相当数量的社会组织因无用武之地,而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据统计,2011年上海注销的社会组织达到184家,同时还有600多家“名存实亡”的社会组织,不能不说是宝贵的公共管理主体和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四、促进政社合作的几点思考

世界非营利组织研究学者莱斯特·萨拉蒙认为,第三部门成长的最有决定性因素是它所能锻造的同国家的关系,在得到政府足够的法律和财政支持的同时又保持相当程度的独立性和自主权[1]。伴随着我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社会结构不断调整和重构,人们的利益诉求、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出现多样化、多元化、个性化,公共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为此,中央提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明确了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社会组织既是公共管理的重要主体,同时是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最活跃的力量,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势在必行。

(一)政社合作的基本目标

政社合作的基本目标是构建新型政社关系,这种关系既不能是传统的行政依附关系,也不能是各行其是,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建立的一种“相互独立、优势互补、分工协作、良性互动”的关系。“合作”主要是目标上合作、分工上协作。“目标上合作”,是指以提供更好更优的公共服务为目标,政府提供经费与资源,社会组织提供服务。“协作”,是指在社会管理方面,政府承担主要职责,社会组织是被管理者和支持配合者;在社会服务方面,社会组织是主要的提供者和承担者,政府则是公共政策的制定者、服务效果的监督者。“互动”主要是政策与目标的制定上、实施过程中的及时沟通与相互促进、互相监督、相互依存。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广泛听取社会组织的意见,确立购买公共服务的项目时要及时公开信息,为社会组织参与合作的机会与便利;在具体实施合作过程中,社会组织要及时反映困难与问题及合理化建议,政府及时帮助解决困难并不断优化合作的内容和运作机制。

(二)政社合作的实现路径

与西方的政社关系发展历程不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与社会经历的则是“政社合一”——“行政依附”——“逐步分离”,目前正在经历着依附性与独立性交错的发展阶段。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政社关系应当选择社会组织与政府在“分离中合作、合作中共赢”的跨越式发展。具体来说:以政社分开为切入,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抓手,实现政府与社会组织在“分离中合作、合作中共赢”。

独立是合作的前提。当前,我国社会组织行政依附性较强。要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政社分开,实现社会组织从政府的附属、助手转换为平等的、独立的主体,明确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为己任,获得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促进政社合作、构建新型政社关系的关键要转变政府职能。要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把政府的职能真正转变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加快事业单位改革,实现“政事分离”、“管办分开”,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成长和作用发挥让渡空间、提供资源。

正如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所认为,政治资源的配置方式直接影响着政府公共权力的治理边界。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是促进政社合作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政社关系的核心。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一方面为社会组织开辟了稳定的经济来源和发挥作用的空间,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健康成长;另一方面,减轻了政府负担和承担的社会风险,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体制改革。同时,双方在合作当中加深了理解,有利于双方的建设与管理,有利于提高了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促进社会和谐。

(三)政社合作需要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转变政府观念。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不仅依赖于政治昌明,还有赖于政府观念的转变。由社会组织来提供公共服务,不仅在于更高的效益,更重要的是实现社会权力回归,促进社会生长,改善社会治理结构。

二是提供制度保障。社会组织发展需要良好的制度环境,而政府是社会制度的主要设计者和维护者。政府在推动政社合作时,必须考虑有关政策的完善程度和衔接环节。比如:社会组织“自下而上”的发动、运作机制,与政府财政支出“自上而下”的审批、运行机制有效对接。

三是完善运作机制。市场的优势在于竞争,但是竞争机制和评估机制的建立,不仅有待于社会组织的数量、能力、诚信水平的提高,而且有待于整个社会对社会组织的参与、了解和诚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四是把握目标方向。当前我国社会组织好比一个未成年的孩子,既需要政府的关心、支持,更需要独立成长和发挥作用的空间,否则就会变成“啃老族”。政社合作中,既要保证政府对合作效果的控制,又要减少对实施过程的干预,这不是一个技巧问题,更是一个制度设计的问题。

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既是一个时代课题,也是一个关系到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与稳定的制度问题,需要提高认识、完善制度、优化操作,更好地发挥社会组织反映诉求、提供服务、规范行为的积极作用,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上,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实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的目标。■

“三方互动”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 篇4

电力需求侧管理 (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简称DSM) 是供电企业为了改变用户负荷形态和用电量, 使用户合理的利用和消费电能, 在保持电力服务水平的前提下, 有意识的进行的一系列行政的、法规的、经济的和技术的活动。实施DSM关系到政府、供电企业、电力用户多方的利益, 需要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支撑, 需要发、供电部门的协调实施, 更需要电力用户的积极配合。实践证明, DSM是一项由政府、电力企业、电力用户和相关第三方共同积极参与的活动, 在DSM的实施过程中, 政府起主导作用, 供电企业是实施DSM的主体, 而电力用户是DSM的最终执行者。DSM目前在国内发展尚存在很多问题, 若想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需要政府、电力部门、电力用户三方加强互动, 共同携手, 方能为DSM打造一个有利于发展的良好环境。

1 DSM中的各方责任

政府、供电企业与电力用户在DSM计划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 三方利用技术、经济、行政、引导等多种措施, 承担着各自的责任, 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1 政府的责任

政府在DSM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中起主导作用, 其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具体责任:

1) 牵头成立协调机构, 制定大政方针、政策法规, 协调工程进度和资金保证。

2) 制定对电力公司、电力用户的激励政策。

3) 督促和参与DSM的宣传工作, 促使大家观念的转变。

4) 制定一个适合市场机制的、合理的电价机制, 放开电价管理。

5) 积极开展DSM技术的推广工作, 加强节能产品的入网技术管理。

1.2 供电企业的责任

电力公司是实施DSM计划的主体, 电力公司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DSM工作:

1) 宣传DSM活动, 推动DSM的深入研究和增强实施能力。

2) 做好资金筹集和协调工作。

3) 开展DSM研究和规划工作。

4) 建立和完善节电市场竞争机制。

5) 认真做好用户调查和用电审计工作。

6) 改革内部各环节的工作绩效和考核办法。

1.3 电力用户的责任

电力用户是DSM的执行者, DSM实施的效果如何取决于电力用户执行DSM措施的力度和延续性, 电力用户应做好以下工作:

1) 转变观念, 认识到DSM有助于降低成本, 成本的降低就是利润的提高。

2) 建立考核制度, 将DSM的执行情况纳入工作业绩和经营效益来考核。

3) 配合电力公司做好用电情况等统计和分析工作。

4) 严格执行节能和环保的有关政策法规。

2 加强DSM的各方效益

各方的DSM效益如下:

2.1 政府方面

可缓解中长期能源、电力需求压力, 保证社会用电需求;减少废气排放, 缓解环境压力;通过提高效能及资源优化配置, 获取很大的社会节能效益, 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2.2 电力企业方面

改善电网负荷特性, 满足高峰电力需求;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性;降低提供配电服务的长期费用;提高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 减少机组启停次数, 合理使用设备寿命;降低发电成本消耗;有利于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2.3 电力用户方面

通过使用节电设备、改善用电方式和利用优惠电价、电价折扣等, 降低电力消耗;供电可靠性提高;更加清洁、健康的环境;更加强劲的经济带来的各方面利益。

3 DSM仍存在的问题

DSM在各方取得一定成绩和效益的同时, 也正在逐渐滑向非常尴尬的境地。

1) 对政府而言, 总有部分重要用户和企业需要在错峰时开辟绿灯, 因此在制定错峰避峰方案时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这必然引起某些用户的强烈抵触。

2) 对电网企业而言, 实施DSM后, 可能使本来就举步维艰的企业经营更加雪上加霜。

3) 对部分电力用户而言, 由于峰谷比价的加大, 如在高峰用电, 则生产成本成倍增加;如在低峰用电, 一些设备无法调整, 产品质量下降, 事故率增加;如实行“开三停四”, 调整休息日, 一则无法保证开机时间内的电力供应, 二则产品订单不能以是否有电而延迟, 为完成订单, 只能被迫选择在高峰时用电, 用高成本作为保证企业信誉的代价。

凡事有利即有弊, 下文针对各方的不同立场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和建议, 旨在让DSM在我国更好、更快发展, 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

4 完善DSM中各方应采取措施的建议

4.1 政府措施的建议

1) 建立政府主导的, 由供电企业、电力用户共同实施的DSM。

2) 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制定供需双方可接受的电力法规。

3) 加强相关部门的协调, 建立有关部门在设计价格、税收、环保、标准、规划等方面实施联动机制。

4) 在继续采取行之有效的行政手段与措施的基础上, 尽快建立DSM激励机制, 解决资金来源和投资渠道。

5) 加大力度培育DSM中介组织。

6) 设立专项资金并有效管理, 以加速DSM的实施和推广。

7) 做好DSM宣传工作, 使广大用户有更好的能源和环境观念, 积极参与并配合到这项管理工作中来, 从而更安全、科学、合理的用电。

4.2 供电企业措施的建议

1) 主动当好经贸委的参谋, 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2) 重视行之有效的调整负荷措施应用, 做好负荷分析和预测工作, 针对大用户采用可中断负荷管理。

3) 通过推广节电设备、改变用电方式和利用优惠电价、电价折扣等, 降低电力消耗, 带来更加强劲的经济效益。

4) 通过运作DSM项目直接给用户补贴激励, 所产生的节能量和电力节约量计入电力公司的节约量。

5) 邀请能源服务公司、制造商等承包商参与竞争性投标, 通过这种方式, 供电企业购买其在电力用户侧所实现的节约量;亦可直接向其他公司购买已实现的并经第三方核证的节约量。

6) 考虑和制造商、能源服务公司进行战略合作, 在供电企业营业区内为用户开展能效服务活动。

7) 成立节能服务公司直接为用户服务。

4.3 电力用户措施的建议

1) 主动学习, 转变观念, 走出DSM的观念误区。认识到DSM不等同于传统的计划限电、拉闸限电, 更不单单只是电力部门的任务。

2)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积极树立科学用电、合理用电、有序用电的基本理念。

3) 积极参与到DSM的工作中, 并对电网企业实施DSM的力度与效果进行监督, 及时向上级部门反映汇报。

(4) 配合电力部门顺利开展DSM的各项工作, 确保DSM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创造预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价值。

5 结论

实践证明, DSM是一项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在当前供需矛盾突出的情况下, DSM是一种有效地能快速缓解电力供需矛盾, 同时增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舒适程度的方法。党和国家已提出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总体目标, 为DSM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鉴于此, DSM迫切需要政府、供电企业、电力用户三方的积极配合、协调一致, 伴随着各方的共同参与、多方互动, 才能让有限的电力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最后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电力需求侧管理自引进中国后发展迅速并初见成效, 但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本文分别从政府、供电企业、电力用户三方面, 分析了其各自在电力需求侧管理中应尽的责任以及可获得的收益, 以此激励各方积极参与到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中, 最后对三方应积极采取的措施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电力需求侧管理,政府,供电企业,电力用户

参考文献

[1]黄建硕, 周卫星.当前电力需求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商场现代化, 2008 (27) .

[2]张瑛瑛.强化电力需求侧管理手段承担更多社会责任[J].云南电业, 2005 (10) .

[3]倪承波.胜利油田电力节能降耗管理研究[J].科学决策, 2010 (11) .

[4]王红, 郭奇峰, 刘世文.经济发展新形式下的电力需求侧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 2009 (27) .

[5]杜至刚.积极推进电力需求侧管理促进电力工业与国民经济和谐发展[J].电力需求侧管理, 2007 (05) .

互动管理 篇5

一、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关系

所谓高校行政管理,是指对高校内部行政事务的管理,即管理主体依据学校章程及上级赋予的职权,运用有效的管理方法对学校工作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具体说来就是高等学校为了实现学校工作目标,依凭一定的机构和制度,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实现预定目标的组织活动。

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管理侧重于对事物的管理,而学术管理侧重于对人的管理,它们在功能上互相支持、互相协调、互相补充。学术管理是高校管理的核心,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方向;行政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基础,为学术管理提供保障,二者是高校管理整体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织部分。只有恰当地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两者的良性互动,才能促进大学的不断发展,更好地发挥大学的培养人才、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职能。

二、高校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的现状

我国高等教育的相关法律已明确规定了高校各个主体的权力范围和内容,为高校依法自主办学、自我约束以及协调好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关系提供了法律保障,但由于种种原因,高校内部仍然存在着行政管理与学术管理关系失衡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1.行政管理和学术管理职能界限模糊

从各个高校设置的学术性质的机构与委员会实际情况来看,高校学术管理与行政管理机构的职能界限是非常模糊的。在实际工作中,学术性机构和学术性委员会经常成为行政机构的附属物,具体表现在:(1)在机构的设置上,按照行政机构的组织结构来设计学术性机构,按照行政组织的方式来对学术机构进行权力分配,并赋予其相应的.行政级别;(2)在人员的组成上,各种委员会的成员,大多由院长、处长或系主任等有行政职务的教授组成,而无行政职务的教授委员所占的比例则很小;(3)在活动的形式上,很多学术性机构均无章可循,多数委员会都是不定期组织活动,且活动中职责不清、随意性较大的现象比较严重。这就使得“学术机构行政化”倾向非常明显,使得学术机构有形同虚设的韵味。

2.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现象比较严重

我国高校的管理体制大多是沿用科层制的管理模式,这种高层管理者权力高度集中的管理模式,势必会导致行政管理权力的泛化,造成对学术事务过多的干涉,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主要表现在:(1)行政管理的机构庞大,在高校的机构设置中,基本上是按照地方政府的模式设置的,如:党办、校办、组织人事处、宣传统战部、工会、团委等等,机构庞大,行政化色彩浓重;(2)行政管理的范围较广,多数高校行政管理几乎统揽了从招生到分配,从专业设置到科学规划,从人员录用到职称评定、经费分配等所有的事务;(3)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过高,由于学术机构的成员大多由院长、处长或系主任等有行政职务的人员组成,致使行政管理人员的地位往往高于学术权威。

3.学术管理权力的主体作用得不到发挥

互动管理 篇6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教师团队;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04-0055-02

职业学校的班主任作为学校的一线管理者,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与普通高中学校的班主任一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近年来,中等职业学校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欠佳,给学校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困难。如何减轻班主任的工作压力,让更多的学科教师参与班级管理成为现实急需解决的难题。为此,笔者所在学校从2012年开始试行“教师团队参与班级管理”,教师团队成员以“班主任、副班主任、下班老师、下班行政”四种身份投入班级工作——班主任是团队的核心,负责组织团队教师开展各项工作;下班行政由学校领导担任,附加督导职责;所有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参与班级管理,共同对班级学生负责。笔者所带物联网132班有幸成为第一批试点班,借助学校全员育人这股东风,本班管理团队教师认真研讨,共建了“情感+互动+体验”式班级管理模式。

一、角色“定位”,满足学生不同情感需求

班级就好比一个大家庭,如果只有要求严格、不苟言笑的家长,孩子很难健康成长。相反,如果家长关爱满满却不提要求,孩子也难以进步。所以,团队教师在参与班级管理过程中,有必要以丰富个性的多样化角色满足学生不同的情感需求,进而营造出宽严相济、温暖和睦的班级氛围[1]。当然,情感角色定位要讲究科学,大体原则应该是:结合教师自身优势;考虑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满足班级阶段发展需求。在此原则的基础上,团队老师通过沟通、协调,重新定义了各自的角色担当(具体如下表所示)。

四位团队教师在班级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成为班级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员。一方面,团队教师适度地分担了一些日常工作,减轻了班主任的工作负担,让班主任有更多的精力去关注每一个学生。另一方面,团队教师在参与班级日常工作的过程中,与孩子们积极互动,情感角色得到进一步认可。学生们有了与团队教师主动交流的意愿,甚至选择了最喜欢的一位老师做知心朋友,对于老师的意见和思想教育,孩子们也更乐意接受和采纳。

二、师生“互动”,构建班级主流价值观

“一个班级的精神文化对学生的感染力是巨大的,它潜移默化地影响、支配着学生的行为,陶冶学生的情操。一个好的班级,必然有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激励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团队教师在与孩子们的互动中也竭尽所能,引导班级形成正面主流价值观(具体如下表所示)。

为了促进班级主流价值观的内化,在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团队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聆听孩子们的心声,不轻易否定他们的创意,注重营造温馨和谐的交流氛围。团队教师还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健康的社会活动,引导孩子把正确的价值观融入校外生活,最终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三、成功“体验”,助力学生个性发展

新班组建第二个月,班级团队教师分工合作地完成以下活动:班级篮球赛、羽毛球赛、棋赛、多元智能测试、性格测试、宿舍美化等等。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团队教师对班上同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电子游戏、篮球、电影感兴趣;10人具有较强的表达能力;5人热衷于画画;7人喜欢唱歌;另有6人在性格测试和多元智能测试中均测出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基于此,师生共同组建了班级社团小组(具体如下表所示)。

组建工作完成后,科学规划社团的发展是重要任务。职校的孩子普遍自信心不足,因此团队教师把“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作为班级社团发展的第一步。老师们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为孩子们搭建平台。例如,副班主任谢老师组织同学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报》的排版工作;班主任带领微电影小组的同学们开展“做文明中职生”的手机微拍活动;创意领袖社团的同学则被班主任赋予重任——组织合唱比赛、运动会、艺术节等文艺活动。以上活动操作容易,参与面广,开展初期只要积极参加均可得到老师的肯定,孩子们热情高涨,自信心得以不断提升。

随着社团工作步入正轨,指导教师把工作重点放到了社团管理层的领导力提升上,毕竟“把社团还给孩子们自己”才是团队教师们的最终目标。为了让孩子们学会总结与反思,每次社团活动后老师们还会组织简短而隆重的交流会。还通过邀请专业老师指导、联合社工指导、校外自学、校内分享等多种形式提高孩子们的组织、策划能力。

在近半年的活动体验中,孩子们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也体会到了久违的成功感。如:微电影社团的作品《烟》《出彩中职生》获校微电影评比一等奖;篮球社团的陈建明同学成功入选校队,张镇星等同学参加镇里的村际篮球赛表现出色;美音社团的庞博、朱嘉欣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和镇青少年歌手比赛获得优秀奖,王海民同学成为班级文化建设骨干,在他和班上美术能手们的努力下,我班在校班级文化评比中荣获一等奖;创意领袖社的陈仲文同学成功竞选为校纪律部部长并顺利通过考试成为当地义工小讲师;邓炜禧同学因专业技能过硬被学校作为留校对象重点培养。最后,在团队教师的共同努力下,班级里大部分孩子成长迅速,“积极自信”“健康阳光”“力争上游”成了物联网132班孩子们引以为豪的形象代言词,即使个别难管的孩子也在正气十足的班级氛围下取得了明显进步。

情感是相通的,互动是相融的,体验是共同的,团队教师们在为孩子们的进步感到欣慰的同时,也体会到了除课堂教学以外的成功感,实现了自身育人能力的提升[2]。四年来,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学校也在教师绩效与评优等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加以扶持和激励。目前,学校呈现出一派“班级管理齐参与、学生进步我成长”的大好景象。

参考文献:

[1]林少英.让学生“个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得到飞扬[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6(1):106-107.

[2]马长泽.教师团队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4):91.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广东佛山 528315)

责任编辑 王清平

互动管理 篇7

营运资金管理是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导致许多企业陷入财务危机, 其根源多是由于营运资金周转问题。因此, 营运资金管理问题已成为企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财务问题, 营运资金管理也越来越受到企业管理层的重视。根据莱瑞·吉特曼和查尔斯·马克斯维尔对美国一千家大型企业财务经理的调查, 发现财务经理在营运资金管理上的时间投入将近占了三分之一。而早期的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大部分侧重于将营运资金分为流动资产项目和流动负债项目, 分别来考察其管理状况, 忽略了它们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 缺乏对营运资金管理的系统整体研究。21世纪以来,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企业间竞争合作方式的转变, 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 这对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自2001年开始, 美国REL咨询公司和CFO杂志在对美国最大的1 000家企业的营运资金调查研究后就一直倡导营运资金管理要与供应链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并提出通过企业、供应商和客户之间的供应链优化和整合来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的新思路。我国学者王竹泉、马广林 (2005) 提出了将营运资金管理与渠道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从整体上考察营运资金的新理念。可见, 将供应链管理和渠道管理融入到企业营运资金管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现有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只考虑了供应商、客户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而忽略了企业供应链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将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结合起来进行研究的更少。本文在对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认为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管理目标, 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价值管理框架模型, 探讨了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共生互动关系, 良好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助于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有效的营运资金管理也有助于企业价值链增值, 提升利益相关者价值。

二、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一个分析框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 价值管理理念影响迅速扩大,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利益相关者的价值, 企业的理财目标也逐渐从传统的股东价值最大化转向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无论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还是在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活动中, 企业更关心价值链管理, 企业价值来源于价值链的增值, 而价值链的增值等于价值链的产出与价值链的投入之间的差额。价值链管理离不开对顾客、顾客的顾客、供应商、供应商的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管理, 企业的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和营销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也离不开对企业顾客关系和供应链关系等利益相关者关系的管理。如图1所示。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 利益相关者的价值理念直接影响了企业目标的实现, 管理者在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平衡和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 在管理实践中, 特别是在价值管理中, 许多公司的利益相关者融入到企业的经营过程中, 作为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的价值观, 形成了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模式。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观主张将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管理纳入其日常管理范畴, 在管理实践中注重员工、客户、供应商、政府和社区等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通过对其拥有的各种专有投资的有效配置, 达到利益相关者价值的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的可持续增长。

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强调供应链管理和渠道管理对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 将营运资金管理的重心转向渠道的优化和供应链的整合, 通过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与外部的供应链优化来解决营运资金管理难题, 以提升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此外, 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 还应突破狭义的客户、供应商等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链关系的限制, 可以充分利用金融机构和第三方物流等合作伙伴来协力提升营运资金管理绩效。

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都是在企业共同战略指导下, 通过对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资源的优化配置, 促进企业业务流程的优化, 以多方共赢为原则, 满足利益各方的要求, 达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实现企业价值创造。根据以上分析, 本文构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共生互动的价值管理框架模型, 如图2所示。它是由价值导向、价值源泉、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四个相互关联的因素构成的一个系统, 该系统主张的是一种保护合作各方利益的价值观。

三、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共生互动

“共生”一词起源于生物学领域, 近年来, 随着科技和社会的发展, “共生”现象和理论研究已逐渐由生物学领域渗入和延伸到社会学、管理学的许多领域。所谓共生互动是指主体之间在共同存在的前提下相互作用而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过程, 它们具有共同的特征。这种良性互动关系通常是长期稳定的, 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主体之间需具有共同的或者相类似的价值理念, 至少不能是相互对立的价值理念;二是两个主体之间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本文分析认为利益相关者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符合上述两个条件。

(一) 二者具有共同的价值理念

1. 具有共同的价值创造动因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在企业价值创造的动因方面具有一致性, 两者都特别重视顾客和供应商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管理, 而与顾客、供应商之间的良好的关系管理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根本动因。企业价值的创造通常是企业与供应链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 (如供应商、客户) 合作实现的, 在价值链管理过程中, 要充分考虑价值链上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实现价值链上各利益主体的精诚合作, 在企业价值实现的同时使价值链上的各方参与主体共同受益。如图1所示, 企业的价值等于企业从客户取得的收入与支付给供应商的投入成本的差额。因此, 通过实施价值链管理, 既要实现整个价值链的价值增加, 又要通过合理的价值链增值分享确保各利益相关主体的价值增值。而要实现整个价值链的增值, 既需要价值链上目标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再造, 同时也需要企业与价值链上其他外部利益相关者 (客户、供应商) 之间的渠道优化和整合。

2. 企业价值形成的作用机理一致

企业价值的形成离不开对企业供应链的管理, 而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都强调企业供应链的管理。供应链涉及到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到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把产品销售给客户的整个供、产、销环节, 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客户形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结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贯穿于整个供应链, 营运资金在供应链上的流动将核心企业与供应商、客户连接在一起。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运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集成技术, 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等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 使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之间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提高各节点企业的运营绩效, 实现供应链整体效率最优化。每个节点企业在供应链中既互相合作, 又相互独立, 而通过供应链管理将供应链上的各个节点企业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促使各节点企业的运营活动实现同步化和集成化, 资源得以有效整合, 形成较强的竞争力, 在使整个供应链价值最大化的同时, 实现各个节点企业的共赢, 为客户提供最大价值。

3. 具有共同的价值分配理念

长期以来, 主流财务学和价值管理偏重效率, 而对公平缺乏考虑。随着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发展, 企业的经营目标也正在从单一的利润增长向可持续发展转变, 企业不仅关注经济效益, 也开始重视社会效益, 不但要关注价值的创造, 也要重视价值的分配, 尤其在价值分配方面更应当平衡考虑效率和公平。在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时代, 人力资本、关系资本等无形资源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 其资本所有者在与物质资本所有者博弈过程中的谈判力不断增强, 参与企业价值分配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因此, 在利益相关者管理中, 需要合理计量各利益相关者提供的资源对企业价值的贡献, 公平分配企业价值。同样, 在基于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中, 要考虑价值链条中各个节点上每个利益相关者的能力和贡献, 合理分配价值链增值。

(二) 二者具有发生相互依赖性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1. 利益相关者管理有利于提高营运资金管理效率

如图1所示, 在供应链管理中企业的营运资金流转涉及了三大核心业务流程:采购流程、生产流程和营销流程。每个业务流程都是由一个个作业组成的, 每个作业又都与其前后的作业相连接, 前一个作业的产出作为下一个作业的投入, 同时本项作业的产出又转移给下一个作业。如采购流程可以细分为如下作业:请购、供应商选择、订单传递、合同处理、运输、验收和结算等;生产流程可划分为生产计划、材料领用、生产准备、加工、装配、质量检验、包装等作业;营销流程可细分为如下作业:客户关系管理、订单处理、产品入库、销售出库、配送、结算等。而业务流程中的每一作业对应的就是企业内部的每一个利益相关者部门, 对每一利益相关者部门的管理有利于提高作业管理的效率, 降低营运资金在该流程中的占用, 提升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

2. 营运资金管理有利于价值链增值, 提升利益相关者价值

如图1所示, 在企业价值链中, 企业对于上游企业供应商来说是客户, 对于下游企业客户来说又是供应商, 具有双重身份, 企业需要重视价值链条上各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而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绩效, 促进价值链上各个节点企业的合作以使价值链增值。企业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价值链上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精诚合作, 对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同, 企业价值的具体内涵也会发生变化。如果我们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体仅仅界定为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 而将供应商和顾客排除在外, 那么此时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就可以用企业价值来衡量, 即企业从客户取得的收入扣除支付给供应商的成本后的余额。但是, 当我们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主体界定为不仅包括股东、债权人、经营者、员工和政府等内部利益相关者, 而且还包括供应商和顾客时, 那么此时的利益相关者价值需要考虑将企业、供应商和顾客所组成的价值链价值, 这样包括供应商、顾客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价值才能得以确定, 此时的利益相关者价值实质上就是价值链的产出与价值链的投入之间的差额, 也就是价值链增值。综上所述, 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不同, 企业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具体内涵就会不同。企业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是企业价值创造的重要影响因素,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良好关系管理是企业价值创造的源泉。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能够促使企业改善与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有利于价值链增值, 提升利益相关者价值。

四、结论与启示

利益相关者管理的目标是平衡企业股东、员工、顾客和供应商等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满足他们的各种需求, 处理好他们的关系, 以获得他们的满意、信任和忠诚, 实现企业的持续、长远发展。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是要处理好供应链条上各个节点利益相关者特别是顾客、供应商的利益, 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保持供应链的长期稳定, 在实现供应链整体利益的同时满足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二者的管理理念是完全一致的。

在以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为特征的新经济条件下,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和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理论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 未来企业实践也会越来越关注利益相关者的影响, 认真处理好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只有那些真正关注利益相关者利益要求的企业, 才可能获得持续、稳定的发展。根据对利益相关者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的共生互动关系分析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 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要与时俱进

随着营运资金管理面临的环境发生变化和营运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增加, 营运资金管理研究内容逐步从孤立的流动资产管理发展到整体营运资金管理;营运资金管理方法也从单纯的数学方法转向以供应链优化和管理为重心 (王竹泉等, 2007) 。我们要逐步改变过去的孤立、片面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将供应链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渠道管理等企业内外部利益相关者关系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到营运资金管理中来, 创新营运资金管理模式, 否则会导致企业发展陷入财务困境, 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 营运资金管理策略要与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相协同

现有的营运资金管理模式虽然越来越关注顾客关系管理和供应商关系管理, 但是在营运资金管理中只考虑了供应链中各企业的利益, 没有关注企业供应链之外的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然而上述分析表明, 企业利益相关者中任何一方的行为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企业价值创造, 进而影响到企业的营运资金周转和使用, 影响到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绩效。因此, 企业在制定整体的营运资金管理战略时, 应统筹考虑企业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制定相应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策略, 并与企业的营运资金管理策略相协同。

(三) 重视业务流程的优化

企业业务流程的建立优化要与企业的整个供应链流程和信息系统的管理协调一致, 服务于整个供应链管理, 加快信息的流通, 提升各个流程之间的响应速度, 形成快捷反应的信息系统体系。企业内部的核心业务流程包括采购业务流程、生产流程和营销流程。采购流程设计要与供应商管理联系起来, 通过建立供应商门户系统, 供应商可以及时了解企业的采购计划, 及时处理订单和合理安排生产。营销流程的设计要与顾客管理相联系, 建立顾客服务系统, 加快并规范送货流程, 为顾客提供快速便捷服务。业务流程的优化有助于为顾客、供应商以及员工等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实现共赢。

(四) 建立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业绩评价体系

利益相关者管理和面向供应链的营运资金管理在企业中实施的关键就是要能合理满足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是与其在经营中的贡献分不开的, 合理评估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贡献有助于企业价值在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进行公平分配, 这就需要建立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新的业绩评价体系既涵盖对管理层、员工的绩效评估, 也包括对顾客、供应商在企业价值链上的贡献评价。完善科学的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业绩评价体系将为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在实践中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竹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该向何处去[J].财务与会计 (理财版) , 2011, (2) .

[2] .贾生华, 陈宏辉.利益相关者管理:新经济时代的管理哲学[J].软科学, 2003, (1) .

[3] .唐更华, 吴剑辉.壳牌公司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式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3) .

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互动的管理 篇8

1. 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互动模式现状

目前, 随着我国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互动的不断推行和发展, 我国的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互动主要有以社区为基础的模式、医院与社区双向配合模式、医院为主体的模式等。

1.1 以社区为基础的模式。

如今社区卫生服务机制多样化, 相关调查数据表明, 我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中98%的市辖区都已有社区卫生服务。传统社区卫生服务以家庭为基本单位, 以街道为基本范围, 整合保健、医疗、预防、康复等为一体, 但随着社区卫生服务量的增多, 卫生服务的发展, 一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疗技术与水平已经无法满足居民卫生保健的需要, 因此, 一些社区卫生机构邀请大型医院定期派专科医生到社区机构值班工作, 即形成了以社区为基础的模式。

1.2 医院与社区双向配合的模式。

目前全国从事社区卫生工作的人员已经超过50万人, 各地都开展了医师岗位培训工作, 社区人才的培训离不开医院的支持。医院与社区形成合作关系, 大型医院和社区建立定点合作, 双向转诊的互补关系, 当居民首诊去社区卫生机构, 而社区服务无条件治疗时, 就转诊去医院, 大型医院利用风为方便先进的服务为居民诊断, 而医院也可将常见病、慢性病者转至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两者形成完善的互补关系。

1.3 医院为主体的模式。

医院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自身的服务增长点, 采取各种措施帮助社区卫生服务发展, 知道社区医务人员展开相关的卫生保健活动工作, 医院为主体的模式主要表现在医院承担着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 发挥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

2. 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互动所存在的问题

2.1 互动过程中存在利益的冲突。

医院与社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但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个不同的机构实行合作, 也不可避免要涉及到利益问题, 一方面, 医院要投入社区卫生机构, 门诊服务于药品加成收入是医院的主要的社区工作投入补偿来源;另一方面, 社区卫生机构则担心病人转向医院后无法转会, 导致实际的业务收入受到影响, 因此, 当这种利益关心没有处理好时, 两者往往表现的是竞争而不是合作。

2.2 信息互动制度不协调。

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过程中, 忽视了两者之间整合互动的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而过于注重组织的机构建设及人员设备完善等。并且, 社会医疗保障只对住院的患者提供经济补偿, 而对社区的医疗机构服务的支持力度显得不足, 因此社区卫生服务往往缺乏足够关注度。

2.3 分级医疗制度不完善。

长期以来, 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的信息交换和交流。卫生服务系统的层次性不完整, 制度不完善, 导致不同医院之间、医院与社区之间都各自成为了“信息孤岛”, 各自独立运行。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去促进两者之间的直接联系。

3. 促进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有效互动的建议

促进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有效互动, 是发展我国社会事业的重要举措, 也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因此, 针对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信息互动现状, 以及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现提出几点促进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有效互动的几点建议。

3.1 统筹规划。

促进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有效互动, 首先要重视统筹规划, 有计划进行。一方面, 大型医院与社区卫生机构的信息互动, 可以建立起政府主导的机制, 重视政府作用。2009年中央补助20亿元下达到地方, 支持地方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政府的支持对社区卫生机构的统筹规划有着巨大帮助。政府进行具体的统筹与规划, 规范各项卫生服务的政策, 构建起政府推动, 社区拉动的模式, 并需要有合理的医疗保障制度的支撑, 促进大型医院与社区之间的完善合理互动, 使两者之间的互动合作机制形成, 促进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共同发展。

3.2 明确利益关系。

在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的有效互动过程中, 医院与社区的利益关系不能过于重视也不能不重视, 两者需要建立起互动的利益平衡机制, 医院与社区需各自明确自身的服务职责与相应利益, 使两者由竞争变为互补合作, 促使医院主动支持帮助社区, 社区发展依靠医院。在分配好利益关系的前提下提升卫生服务的质量, 改善卫生服务的绩效。

3.3 加强居民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社区有必要建立起数字化健康档案, 建立起同意的社区信息管理平台, 提高信息共享的效率。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社区与医院的信息的整合共享, 进一步加深两者之间的信息互动。同时需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 建立起社区信息数字化网络管理。并且公共卫生服务需要提高服务于管理, 自2011年起, 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规定标准不低于20元, 卫生部门应当尽快建立数字卫生管理信息体系, 确保各项数据政策的落实。

3.4 建立医院核心, 完善分级医疗服务制度。

社区需要利用好医院的各项资源优势, 充分利用医院人力、设备, 形成卫生医疗资源共享, 必须要以医院作为核心, 合理地引导医院资源下沉到社区, 满足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其次, 要完善分级医疗服务制度, 构建起完善的两级卫生服务机构。医院与社区的主要职责应当明确定位与分工, 将医疗机构的职责定位于急、重患者为重点, 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则应主要承担基本服务和医院的转诊服务, 使两者实现完善的合作对接模式, 构建起高效合理的卫生服务, 满足居民社区需求。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所面临的责任与压力越来越大,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 区域卫生将进一步发展, 满足居民需求。因此只有不断加强社区与大型医院之间的互动, 才能解决更多群众就医难的问题, 方便群众就医, 进一步实现卫生医疗服务于全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周梅.大型医院与社区信息互动的管理[J].中国病案, 2011, 12.

[2]李华才.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任重道远[J].中国数字医学, 2008, 3.

[3]何平.我国医院与社区卫生资源互动整合模式与政策研究[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7, 10.

[4]谢礼琼, 李林平, 王明霞.区域医疗信息资源合作模式的探讨——大型医院和社区卫生信息互动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 2009, 17.

火灾保险与消防管理互动模式研究 篇9

消防和火灾保险是人类在预防和控制火灾的实践中形成的,前者重在对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后者重在对损失的分摊和补偿,两者相辅相成,成为现代社会火灾风险管理的两大支柱。我国目前的消防监督管理是以消防部队为主导的行政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这种管理模式在许多方面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外火灾保险与消防互动的管理模式,主要是以火灾风险为基础的互动模式,有许多成熟的经验供我们参考。借鉴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探索新时期消防管理的模式,应当成为新时期消防管理工作中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1研究火灾保险与消防管理互动模式的重要意义

1.1 对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作用

火灾保险与消防管理互动模式的建立,是涉及管理、工程技术、以及经济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涉及消防技术、火灾风险评价技术、保险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同时,需要国家法律、国家管理政策、税收政策等多方面的支持。国外的先进经验应当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探索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模式。因此,对该课题进行研究对于完善我国消防管理理论与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消防管理理论与方法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主要是消防和保险的最优化组合体制建立与完善的模型及应用,而微观主要是建筑(工程项目)火灾风险的转移与消防投资的最优组合的模型及应用。

1.2 对完善火灾保险相关的标准及规范的作用

1.2.1 完善《消防法》

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里明确规定:实行强制购买火灾保险,包括火灾财产保险、火灾公众责任险。改革目前消防监督管理的模式,在借鉴国外火灾风险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与国际接规的管理模式,即由保险公司、公估公司和消防机构三方参与的监督管理模式。

1.2.2 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财产保险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编制

目前,推荐性国家标准《建筑物财产保险火灾风险评估指南》的编制已初步完成,应在此基础上,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财产保险火灾风险评估方法》的编制,并在保险行业推广应用,以促进火灾保险与消防管理互动模式的实施。

1.2.3 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公众责任险火灾风险评估指南》的编制

虽然2006年3月公安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文件,目的在于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并在一些地方开展了试点。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该项工作在全国开展的试点工作并不理想。因此,强制性国家标准《公众责任险火灾风险评估指南》的编制可以改变这一局面。

2 国外该领域研究现状

2.1 理论与方法

消防和火灾保险之间的关系在英国著名教授Ramachandran先生于1998年撰写的《消防经济学》(The Economics of Fire Protection)一书里有典型的数学模型[1]。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消防和火灾保险之间的综合经济性问题,全面论述了“成本-效益”分析的理论与方法在消防领域中的应用。

同时,消防经济学已经成为防火防爆工程、环境和材料工程等很多相关学科开设的专业课程。如英国利兹大学的能源与资源学院开设了消防经济学课程,其中对火灾风险的评估、火灾损失的预测、消防投资与火灾保险的最佳组合模式等众多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2.2 火灾保险相关标准及规范

美国火灾保险行业不但引导了美国国内的消防研究,而且保险行业资助的消防研究机构所制定的大量规范和指南对世界消防研究和管理都有一定的辅助作用。如FM认证,UL认证等;英国等国家的保险行业在确定火灾保险费率的时候,要对投保企业的火灾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分析,对不同的风险等级实行浮动费率,由此带动了社会对消防设施的投资积极性,如英国的LPC认证等;另外,还有德国的VDS认证、法国的CNPP认证,俄罗斯的VNIIPO认证、古巴的APCI认证和韩国的FILK认证等。

3 国内该领域研究现状

2005年,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消防协会联合举办了“消防与保险论坛——携手挑战高风险国际研讨会”,会议提出了建立健全保险与消防的互动协调机制、实现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同时,提出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转移经营单位风险,运用经济手段减轻政府救灾负担的思路。

2006年3月公安部和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文件,目的在于积极推进火灾公众责任保险、切实加强火灾保险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在该领域积极与国际标准接轨。

目前,我国火灾保险无论从保险深度还是保险密度上都处于相当低的水平,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乏财产保险火灾风险性以及经济性评价标准的研究。因此,今后研究的重点应该是针对不同使用性质的建筑制定科学的火灾风险评价标准,为制定合理的投保费率提供依据;另外,还应加强针对火灾保险的经济性评价的研究,为宏观消防投资决策、微观消防措施与火灾保险的相互协调和平衡等问题提供经济性评价的依据。

3.1 理论与方法

我国以消防经济学思想为基础的火灾保险与消防互动机制的建立从21世纪初开始提出。作为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得到了初步的研究和发展。目前许多学术期刊刊出的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不少。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2]对“火灾保险与消防”之间的关系做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发表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论文[3,4,5],为火灾保险与消防互动机制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孙金华博士等[6,7]系统阐述了火灾风险与保险之间的关系,为制定火灾风险评价标准提供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

3.2 火灾保险相关标准及规范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于2007年开始制定我国的第一部火灾风险评价标准,即推荐性国家标准《建筑物财产保险火灾风险评估指南》,并发表了一些相关论文[8,9,10],为火灾保险与消防互动机制的建立进行了大胆尝试。

该标准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推荐了建筑物火灾风险评估的基本方法,实现了对建筑的火灾风险分级,用以指导财产保险的承保和费率浮动,使投保建筑物的火灾保险费率水平与其火灾风险状况相统一。保险中介机构应用本标准可以为委托方进行火灾风险评估,得出建筑物的火灾风险等级,并对消除火灾隐患和降低火灾风险提供咨询和服务;保险公司应用本标准可以使财产保险的核保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费率厘定进一步合理化、精细化;公安消防部门应用本标准可以评价单位的火灾风险等级,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确定、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和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投保人应用本标准可以明确火灾风险控制的关键环节,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风险。

毫无疑问,建立火灾保险与消防工作协调的互动机制是我国今后火灾风险管理的发展方向。但是,目前只是为“火灾保险与消防互动机制的建立”的一个开始,今后,还需要在管理、技术、经济等各个层面进行综合、系统的研究。将国外先进的理论与方法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提出与中国国情相适应的技术方法,已经成为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4 互动模式的经济学基础

现代管理学、经济学和保险学等理论和方法为我国火灾保险与消防互动机制的建立与运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4.1 引入火灾保险后宏观经济性分析

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许多发达国家在消防经费方面,除政府财政拨款、企业自筹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向保险公司和纳税人征收“消防税”,税收的收入直接用于消防经费的投入,故此能够达到较高的社会消防安全保障程度,实现更高的消防安全目标。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实现经济效益的前提是总赔付金额要小于总投保金额,通过制定合理的火灾保险浮动费率, 将火灾风险控制在可忍受度之内,并实现其合法的经济效益。对于投保者来说,一旦发生火灾,其火灾损失可以得到保险公司的补偿,从而转移了潜在风险。

4.2 引入火灾保险后微观经济性分析

如果财产根本就没有投保,即完全要自担损失,那么应考虑的年火灾损失为FVx¯V,其中x¯V为处于风险中的财产值V的期望损失。业主每年的成本为:

Τ=FVx¯V+C

式中,C为消防系统年平均费用(包括主要设施购买成本年值与维护成本年值之和)。

4.3 购买保险后项目成本

如果将财产全部投保的话,除少量自留风险的部分,大部分损失都可以从保险公司那里得到赔偿。所以,财产所有者是不可能考虑火灾的直接损失和由决定安装防火设施时经济性需要带来的不确定损失的。而他可能考虑的是那些不能完全由间接损失保险政策来赔付的间接损失的不确定性。除间接损失之外,税收的优惠和保险费用的减少及火灾损失的不可减少都会影响财产所有者做出安装如诸如水喷淋系统这样的决策[4]。

业主购买保险之后的每年总成本为:

Τ=FX¯+Ι+C(1)

式中,T为年总成本; F为火灾发生概率; I 为年保险费用;X¯为未投保财产火灾损失的年期望值;C为消防系统年平均费用(包括主要设施购买成本年值与维护成本年值之和)。

在考虑自留风险的情况下,投资总成本变为:

ΤD=Fx¯D+ΙD+C(2)

式中, ID为自担风险额为D时的年保险费用;x¯D为当财产所有者可以接受的自担损失为D时,火灾的期望损失值。

4.4 购买保险后的收益

由于保险公司对火灾损失的赔偿,投保后的项目收益转为火灾预期损失与自留风险的差值。此外,保险公司为鼓励业主投保会给予一定的保险费优惠,国家还有一定的税收补贴。因此,我们可以将投保后消防投资项目收益分为确定收益和不确定收益[5]:

确定收益=政府税收补贴(Tg)+保险费优惠(Id)

不确定收益=消防系统安装前火灾预计损失(Le) - 火灾自留风险损失(FX¯D)

所以,购买保险后的总收益为:

B=(Le-FX¯D)+(Τg+Ιd)(3)

4.5 火灾保险与消防最优组合模型

消防投资与保险的最优组合模型是:确定并选择总年成本最少的方案为最优方案,该决策过程就是求目标函数的最小值,即求minΖ=j=1ncj,其中,j=1ncj=c1+c2+...+cn为各种消防工程措施和火灾保险费年总成本之和。

因此,引入火灾保险之后,消防投资可以在消防设备、保险费之间得到合理分配,而火灾的经济学成本(包括直接损失、消防设备投资、保险费)也可以趋于最低。

5 中介机构运行模式的探讨

目前,我国保险公估行业属于刚刚起步阶段,基本没有规范的标准可依,火灾风险评估处于定性的初级阶段。因此,保险监管和消防部门应当共同扶植发展保险公估人,发挥中介组织的作用,为该互动机制的运行提供技术支持。

随着保险业的发展,保险公估人作为保险辅助服务机构,将越来越发挥很大作用,从保险业健康发展出发,保险监管部门要鼓励火灾保险公估人的发展。在消防工作改革过程中,消防部门也可以委托火灾保险公估人实施火灾原因调查、损失统计、计算等工作。火灾保险公估人也可受保险企业委托保险标的消防安全状况进行风险评估,火灾理赔,参与保险企业的防灾防损工作。

因此,保险中介未来的作用还有充分发挥的余地,虽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但是,通过各方的积极努力,保险公估行业的发展肯定越来越完善。

6 结论

火灾保险与消防管理互动模式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可以为我国火灾保险与消防互动的模式的建立提供理论和方法上的依据,为宏观消防投资决策和微观消防措施与火灾保险的相互协调和平衡等问题提供经济性评价的指导。最终将为完善我国消防监督管理的体制、充分发挥火灾保险的重要作用以及调动全社会参与消防的积极性等方面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Ganapathy Ramachandran.the Economicsof FireProtection[M].Simultaneously published in the USA and Canada by Routledge.1998

[2]田玉敏,等.消防经济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3]田玉敏.引入保险之后的消防投资经济性的评价模型[J].灾害学,2005,20(4):29-32 TIAN Yu-min.Economic evaluation models of fire protec-tion cost Including fire insurance[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05,20(4):29-32

[4]TIAN Yumin,CAI Jingjing,YANG Yanjun.Progress in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Ⅶ)part B[M].USA:Science Press USA Inc,2008

[5]田玉敏,吴立志.对消防经济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框架的探讨[J].灾害学,2006,21(3):107-113 TIAN Yu-min,WU Li-zhi.Discussion on theoretical and method framework in research of fire protection economics[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06,21(3):107-113

[6]孙金华,禇冠全,刘小勇.火灾风险与保险[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7]范维澄,孙金华,陆守香,等.火灾风险评估方法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99-110

[8]田玉敏.建筑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8,18(8):74-79 TIAN Yu-min.Establishment of building fire risk assess-ment index system and its application[J].China Safety Science Journal,2008,18(8):74-79

[9]田玉敏.建筑火灾风险评价及保险费厘定的探讨[J].灾害学,2008,23(4):76-81 TIAN Yu-min.Study on fire risk evaluation and fire in-surance rate-making for commercial-residential occupan-cies[J].Journal of Catastrophology,2008,23(4):76-81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应用研究 篇10

多媒体时代, 社交媒体 (微博、微信等) 、资讯网站 (新浪网、搜狐网等) 、视频网站 (酷6、优酷土豆等) 等越来越多的融入每个人的生活, 这些平台时刻涌现新的热点和话题, 每个用户都是潜在的信息提供者。

作为传统媒体的电视台, 想要在多媒体时代仍然紧紧抓住观众, 就必须加强电视节目与广大观众的互动, 将互联网上的热点内容经过快速再加工及时呈现在受众面前;使得观众能够通过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渠道参与到节目中来, 从而增加关注度、提高节目收视率、加强节目品牌在观众之间的推广。

基于上述原因, 需要构建一个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 为节目制作打开一条互联网应用与电视播出之间的双向通道, 从而提高互动节目制作效率, 便于实现节目模式与互联网应用的紧密结合。浙江广播电视集团应对频道节目制作需求, 积极探索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应用研究和相关解决方案。

1观众互动内容演播室制作的现状分析

2013年下半年, 笔者所在研究小组对浙江广播电视集团旗下7个频道12个新闻演播室的观众互动内容的制作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有效信息不足:各频道基本都具备电话、短信、邮件、QQ、微博、微信等互动内容采集方式;但没有统一的平台, 导致编辑人员分散精力在内容收集、筛选、制作等各个环节, 整体效率低, 使用的有效信息量不足。

2.数据类型欠丰富:展示主要以文字、图片、电话录音为主, 缺乏实时语音、实时视频等新型数据的展现。

3.展现形式受限制:一种通过提前截取内容, 经过后期制作VCR或者在线包装来展示, 这种模式存在实时性不足、准备时间长、图像质量下降等缺陷;另一种采用直接电脑画面转换成SDI信号的模式, 这种模式受到网络环境不稳定、有效展示画面少、难以选取部分内容等限制。

4.内容审核欠缺:提前制作的互动内容虽然具有前期审核, 但内容不能及时修改, 信息更新后原有素材无法使用;通过页面转换实时播出的, 只能对主体内容进行审核, 对于用户、头像、网页附带内容等不能进行部分修改。总体上, 没有快速高效的内容审核手段。

5.实时性不足:各频道当前的观众互动展示模式, 流程上需要经过抓取、制作、审查等一系列操作, 从观众信息发送到电视画面展示之间必然隔了较长的时间, 实时性的欠缺导致观众互动体验、栏目组互动管理、节目内容实时调整等辅助手段根本无从谈起。

6.缺乏双向互动:当前, 主要以电视直播环节展示观众参与内容为主, 观众接收的反馈信息主要以电视直播画面为主。由于展现形式和实时性等先天问题, 使得缺乏真正的双向互动。

7.安全性不足:频道演播室使用的实时互动信息展示, 主要采用编导实时上网页面转换为SDI信号的模式;在硬件设备、网络架构、数据备份、内容审核等方面, 都不能满足电视台的安全播出需求。

2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整体方案设计

针对各频道在演播室节目制作中观众互动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需求, 结合当前IT技术发展和电视节目制作趋势, 研究小组设计了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整体解决方案。

2.1整体概述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作为演播室互动内容制作的解决方案, 以拓展至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业务的互动展示功能为重点, 能够快速接入原有演播室制作系统, 具备具有开放多源、快速汇聚、筛选审核、精美展示、统一管理等功能。

如图1所示,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功能架构由三部分组成:多源采集、信息管理、播出互动。

定位群体:具有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渠道互动需求的演播室, 适用于包括新闻类、娱乐类、教育类、体育类等栏目。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 相对于当前普通的观众互动内容展示方式, 具有如下的特点:

1.整体快速高效:快速完成微博、微信、RSS信息、电话短信服务器等多渠道信息的汇聚、筛选、审核、展示, 极大提高制作效率。

2.数据类型丰富:可实现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数据的整体融合。

3.展现形式多样:支持展示模版调用和快速修改, 多种形式展现各类数据, 可根据栏目进行量身打造。

4.内容审核强劲:具有广电行业特色的审核制度, 支持编辑初选、责编审核、串联单播出等功能。

5.系统安全稳定:硬件、软件、网络等满足电视台苛刻的安全播出需求。

2.2系统框架结构

如图2所示,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从结构上分成两层:数据汇聚管理层、数据播出层。

数据汇聚管理层负责从互联网汇聚图文、视频信息, 经过编辑筛选审核后进入数据播出层;同时, 数据汇聚管理层接受数据播出层的互动反馈信息, 并提交到指定的互联网网站中。数据播出层负责责编终审、排串联单、播出控制、内容展示。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分为两层的原因:

1.从信息安全考虑, 互联网互动信息经过双层数据处理才能实现最终播出, 能够实现网络安全、数据备份、病毒隔离等。

2.从播出安全考虑, 互联网互动信息必须经过审核方能播出。数据汇聚管理层具备数据筛选, 数据初审, 数据修改等功能;数据播出层具有数据终审功能。

3.从软件系统耦合性考虑, 将数据汇聚管理与播出隔离, 降低了系统耦合度。一旦安全传输通道发生故障, 通过其它途径导入数据, 不会影响播出, 提高播出安全性。

4.由于数据播出对接的各专业系统的控制接口及互动特性不同, 无法采用完全相同的服务或互动第三方进行控制, 需要开发多种模板来完成相应的任务。而汇聚管理层与播出层之间可以通过标准化结构进行统一。

2.3总体设备架构

如图3所示,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硬件部署主要有两块:数据汇聚管理层设备部署在集团全台网中心机房, 主要为采集和内容管理组件;数据播出层设备部署在集团各频道演播室, 主要为播出内容管理和播出控制组件。

数据汇聚管理中心硬件采用刀片服务器+集中存储模式, 刀片数量根据平台采用的栏目数和冗余要求进行设计, 按照基本功能分为采集服务器、管理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转码服务器。数据汇聚管理中心与各演播室的数据播出服务器间数据传输需要千兆网络, 数据汇聚管理中心访问互联网出口带宽大小, 需要视并行使用的栏目数、互动用户量、3G/4G回传量而定。

数据汇聚管理中心通过http协议访问来实现对外互动内容采集, 由数据汇聚管理中心主动发起对外访问, 不需要对外暴露端口, 减少了网络安全隐患。数据播出层出于安全考虑, 不开放外部控制接口。

2.4演播室端设备架构

如图4所示, 演播室端设备主要由数据播出服务器、显示渲染服务器、控制PC或Pad等组成。楼层交换机到单个数据播出服务器的带宽为20Mbps。数据播出服务器与内外网络连接, 采用双网口形式。无线AP放置于演播厅内, 负责主持人Pad的WiF i覆盖。控制PC负责责编终审、串联单编排、播出控制等, 可依据节目需求设置不同数量的控制PC。显示渲染服务器输出带加嵌HDSDI信号进入演播室视频系统。

2.5功能模块设计

综合分析频道节目部门关于观众互动的功能需求, 结合整体系统管理需求, 按照软件项目工程需求分析方案, 对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具体功能模块进行整体设计, 实现基于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观众互动数据的快速汇聚、筛选、审核、包装、分发等功能。

功能模块架构设计如图5所示。

具体功能模块的描述如下。

1.用户管理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向集团内部各频道开放。使用者必须向平台管理员提出应用申请, 经批准后, 方能使用平台。

用户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姓名、频道、电话、Email、岗位、照片等。

用户可以修改除用户名、姓名外的所有信息。

2.权限管理

用户需通过登录, 才能进入平台功能界面。用户在平台上的所有设置均经过授权保护, 其它用户不能查询、修改。

管理员根据频道申请, 为用户设置权限。

权限按管理员、审核、普通用户三种角色划分。系统根据用户所属角色赋予不同管理功能。

用户可以属于组或栏目, 同组或栏目用户可以访问相同资源。用户可以同时属于不同组。

3.数据源插件管理

数据源访问程序通过插件模式开发和管理。

管理员可以在平台上安装、删除数据源插件。并可授权或取消授权用户访问指定数据源。

用户登录互动平台后, 可选择需要播出使用的数据源, 并对数据源属性进行相应配置。

数据源包括微信微视、新浪微博、腾讯微博、优酷、土豆、RSS、通用网页抓取器、本地图文视频上传。

4.采集任务管理

数据汇聚管理中心针对用户设置的数据源生成数据采集计划任务。

数据采集任务根据用户设置的数据源信息、采集时间段、时间间隔进行数据采集。

管理员可以查看采集任务状态, 包括运行、停止、准备、故障 (故障需要能查看故障原因) 。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切换任务状态, 包括运行、停止。

管理员可以查看任务执行服务器状态、正在执行的任务数等。

对于采集途中发生故障, 用户或管理员具有有效方式补充缺损数据。

5.数据筛选与编辑

用户登录平台后, 可以查看到从不同数据源采集来的数据信息。

数据信息能够定时刷新显示最新信息。

用户可以通过关键词搜索到符合要求的数据信息。

用户对数据信息可以进行内容修改编辑, 修改必须保留痕迹。

6.审核管理

管理员可以设置每档栏目是否需要审核。

审核采用两级审核模式:编辑筛选属于初审、主编同步属于终审。

7.同步模板管理

管理员可以根据栏目、同步方式来设置同步模板 (指定xml格式) 。

8.同步管理

采集到的数据信息, 经过用户筛选编辑后, 可同步到数据播出服务器。

同步信息包括格式化后的元数据信息 (xml格式) 、图片、视频。

同步采用主动或被动两种模式:主动模式采用ftp方式或webservice方式, 将数据信息放置到指定服务器上。服务器信息可以针对不同频道用户配置多个。被动模式采用webservice模式, 接收数据方通过账号和密码, 调用数据汇聚管理中心的同步接口获取数据。

9.日志管理

基于播出安全要求, 用户在互动平台上的所有编辑、修改、审核、设置、同步操作都必须通过日志保存。

管理员可以根据日期、账号、数据源、互动代理等查阅日志信息。

3关键技术研究

3.1互联网数据的抓取

互联网数据的抓取是基于信息汇聚模块来实现, 利用了目前比较成熟的特征网页代码分析+网站api集成+集成插件框架等技术进行开发, 采用BS结构、PHP/JAVA底层、ZEND、YII等开发架构。数据采集服务器按照任务调度服务要求, 执行采集任务;采集服务器可根据业务要求进行扩展。通过信息汇聚模块可实现微博采集、微信采集、视频采集、短信采集、网页采集等互联网数据的抓取。

采用该方式的特点在于:

1.技术更贴近业务, 能够灵活调整。

2.更适合运维, 一旦出现问题, 可以立即解决。

3.可通过插件框架集成安装。

4.网站汇聚更容易与现有业务系统对接。

5.包含数据推送功能, 实现双向数据传递, 具备互动能力。

3.2内外网安全传输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从结构上分成两部分:数据汇聚管理层 (外部网) 、数据播出层 (内部网) 。外部网对接互联网和集团办公网, 信息汇聚模块通过互联网抓取多渠道互动信息, 编辑人员通过集团办公网或互联网来管理数据汇聚以及数据筛选审核等工作。内部网作为互动数据的播控网络具有更高的安全等级, 网络的不稳定直接影响到节目安全播出。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采用内外网传输模块来提升整体网络安全:通过WINDRIVE平台、CLAMAV等杀毒模块、USB传输协议来确保安全性;在外网和内网中设置了安全机制, 杜绝了网络攻击 (黑客攻击) 、网络传播 (蠕虫病毒) 、文件病毒 (病毒文件) , 直接将网络病毒过滤在外网, 还通过包头的解析技术让文件病毒也无处藏身。

3.3专业制播系统的对接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可对丰富的内容源进行筛选, 通过简单的操作即可将内容通过安全通道传输到制播网络中, 筛选传输后的内容可实现与演播室文稿系统、图文系统、大屏触摸系统等对接。互动演播平台导出元数据文件及其相应的视频、音频、图片文件, 通过高安全区进入各个制播系统;需要获取互动信息的系统, 通过事先协商好的路径获取相应的图文。

为了达到元数据信息共享的目的,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可采用两种模式来满足业务需求:

1、采用国际标准协议atom1.0标准, 并结合平台业务进行扩展, 更适合互联网发布, 也更易于进行接口开发和功能集成。

2、每个栏目可以自定义导出模板, 根据实际各专业制播系统的需要, 定义元数据格式和交互标准;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根据协定的标准输出需要的格式, 用于数据的交换。

平台发布的统一接口数据能被各大图文包装系统兼容, 包括傲威、vizrt、avid等;此外还可兼容各类触摸大屏, 并将平台发布的数据在大屏中显示;基于最新HTML5技术实现的触屏互动演示软件, 能够和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以移动APP形成完整的联动。

3.4安全与效率的考虑

安全与效率是广电业在节目制作和播出过程中必须考虑的重点因素, 因此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在整体设计上考虑相关整体性能:

1.强可靠性: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牵涉到播出安全, 系统需考虑冗余, 防止系统在播出期间不可用。一旦系统出现影响播出的故障, 系统需能通过有效途径通知用户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数据汇聚管理层和数据播出层之间传输的元数据信息、图文、视频信息确保传输前后数据一致。系统发生任意故障时, 系统采集数据可通过简便方式恢复和补充完整。

2.快反应性: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需具备合理的采集任务调度功能, 防止在并发采集过程中, 导致数据采集无法响应、死锁、死机等故障。数据汇聚服务可按照任务调度服务要求, 执行采集任务, 并对多存储环境进行分布式存储, 从而实现分布式结构的业务扩展。

3.优扩展性:数据源和代理采用插件模式开发及安装。数据汇聚管理层和数据播出层之间传输和文件格式采用国际标准协议和格式。对于系统可见瓶颈 (如数据源采集) , 可以通过增加采集服务器来解决瓶颈问题。

4.好维护性:具备系统状态可监视、系统故障可预警、系统可恢复、数据可恢复、系统故障日志可分析、用户操作日志可分析。

4结束语

基于设计的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整体解决方案设计, 联合厂家进行系统定制开发。截止2014年5月,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已完成试用版本的开发, 部署于浙江广播电视集团下属教育频道新闻演播室和影视频道新闻演播室进行试用。

多媒体互动管理平台的应用研究, 不单是观众互动内容制播新手段的尝试, 也是对于传统电视台在移动互联网浪潮下生存的思考。笔者在整个项目研究开发过程中, 越来越紧迫的感受到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作为传统电视台技术人员必须打开原有思想禁锢, 积极学习互联网和IT相关技术, 才能更好的应对新技术浪潮的到来。

参考文献

[1]黄志强.“一站式”全媒体内容生产、管理和交换平台的应用[J].广播与电视技术, 2013, 40 (3) :P82-85.

互动管理 篇11

如今,中国社会正步入“五化两转”(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市場化、国际化,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风险时代”,不协调、不科学、不可持续的负面效应和社会断裂加剧,社会管理面临着严峻“考验”和挑战。

就云南来说,公众对于社会管理的成效不满较多,对于社会的治理能力信心较低。危机事件发生的敏感性、连带性增强,持续性和反复性加剧。如何创新云南社会管理问题,必须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云南社会管理创新“三问题”

管理社会的法律意识不强。科学发展观提出至今,各种强拆、占地、违法改制、破坏和污染环境的现象依然屡屡发生,暴露了我们以GDP挂帅的政绩观还没有实质改变,各级党政领导运用法律管理社会的法律意识不强。一些地方为了所谓的发展和短暂的和谐,存在野蛮打压、粗暴掠夺式的“人治”方式,存在着“乱开口子”,随意批示、突击作战、“花钱买平安”的“运动式”方法,随意突破法律边界,规则形同虚设,依法决策、依法管理、依法办事的意识和能力不强,“信法不信权”“信法不信访”“信法不信闹”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在“法律轨道内解决矛盾冲突”的意识还没有真正树立。

管理社会的理念和方式不高。我们习惯把管理当成管束、管控、管制,习惯了传统的、自认为管用的、数十年来延续下来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方法,管控思想严重、服务意识淡薄,硬管理有余,软管理不足,管理对很多人来说还是一张白卷。管理手段单一,管理方法老套,政府管了一些不该管、管不好、管不了的社会事务。多头管理,相互推委、扯皮,越位、缺位或错位的情形依然存在。

管理社会的主体素质不强。现在的社会管理基本上还属于行政管理的范畴。政府唱独角戏,包打天下,包揽所有社会事项。社区单位、基层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权力有限、作用有限,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程度不高,渠道不畅。一些政府部门的管理决策自以为是、不诚信、甚至腐败,不仅没有取到应有的表率、榜样的引导作用,反而更加助长了一切都不再相信、不敢相信、不能相信的社会气候。一些群体性矛盾发生的背后所折射的不仅仅是经济利益问题,还暴露出社会对执政者、管理者的焦虑与迷茫。

云南社会管理需坚持“四项管理”

法治化管理。创新社会管理,必须促使政府依法行政和管理,让法治意识深入人心。要强化政府作为规则和程序制定者以及矛盾调解和仲裁者的角色,强化和完善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法治机制,使法治成为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制度化手段。越是严峻的、紧迫的问题,越是民众关注大、反映强烈的问题,越不能以权代法,越要注意规则和讲究法律。

服务性管理。管理不是要把社会管住、管死,而是要转变管理方式,体现服务功能。人们内部矛盾,靠简单“管”“压”“控”,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埋下动荡的种子。管理中要体现服务,要真正以人为本,防止把社会管理简单地演变为一种社会控制。实现由传统的防范型管理向服务型、平等型、无偿型的管理转变。

参与性管理。多元、流动的社会继续沿袭“一方独大”的管理模式已不管用,需要吸纳社会公众和社会组织参与,并与之互动、协商。政府应从“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领域逐渐退出,把该市场做的事还给市场,把该社会做的事交给社会。建立有限政府,发展壮大社会组织的“社会协同”作用,释放社会力量的潜能,加强社会自我管理的能力。

民主化管理。对于一些重大的政策、重大项目,一些涉及社会公平、民生以及社会安全与稳定的领域,要认真听取社会意见,搞好社会听证,让社会参与监督;要建立社会公共政策的公众参与机制,保证公众参与,消除政府与公众的隔阂。

云南社会管理创新中司法与

行政互动的对策

有法必依,依法管理

从现阶段的情况看,我们出现了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严重不平衡的问题,应该将单方面注重经济建设的思路调整到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并重,合理评估和处理好经济建设和民主法治建设的关系。只有依法,才能为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常态化手段和重要支撑。

云南的发展不能只讲经济的GDP,更要讲法治的GDP,要从大局、从长远考量,依法管理社会。继续推进法治云南、法治政府的落实,塑造法治云南的未来形象,管理者不能以现实的合理性为由,随意突破现行法律,各级领导干部要学会运用法律来管理社会;云南的发展必须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不能离开法律“单腿”跨越,不能违背法律的底线热衷于搞哗众取宠的形象工程;培育公民依法表达诉求、主张权利、履行义务、解决纷争的法治选择,促进社会管理由运动式向法治化管理转变;一旦诉诸法律解决,必须不折不扣地依法,尊重司法,敬畏法律,坚决杜绝违背法律的社会管理;重视发挥司法的管理作用,司法不仅仅是简单地断是非、解纠纷,更重要的是发现社会问题,弥补管理漏洞的立足点和工作基础。

能动司法,积极服务

司法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被动的纠纷解决,还要承担起维护社会管理,服务大局的重担。妥善处理好法律与政策、法律与情理之间的关系,以民众满意为基础,实现“与时俱进,与理相通,与法相合,与社会相融”的效果;延伸好司法服务,开展好法律释明、权利告知、风险提示、调查取证、判后答疑等诉讼指导活动,促使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

协调联动,合力推进

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不能“单打独斗”,要打“组合拳”,本着“协同治理、风险共担”之原则,整合社会资源,形成社会管理合力,优化社会管理效果,与多元主体整合优势、互补职能,整体推进。努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诉讼调解为主导,行政调解为补充的大调解机制,齐心协力推进社会管理;建立健全党委政法委组织协调、人民法院主办、有关部门联动、社会各界参与的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有效破解长期困扰人民法院的执行难问题;依靠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支持,建立完善涉诉信访案件处理及终结机制,合力化解涉诉信访难题。

积极建策,有效参与

在法律的框架之下,最大限度地延伸司法“手臂”。实现由“应对型服务”向“常态化服务”的转变,及时准确地把握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建立健全畅通的民意沟通表达机制:强化司法民主,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联系渠道,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对人民法院工作的监督: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陪调”“陪审”“陪执”及至“陪访”联动办案机制:完善简易审判方式,推行巡回就地办案方法,送法下乡,拉近司法与民众的距离,力争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环节、第一时间,减少当事人讼累;加强法律、司法程序和诉讼知识的宣传,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规定和诉讼程序,通过教育引导人们依法办事、依规诉讼:做好司法建议,对审判过程中发现的涉及社会管理的苗头性、倾向性、源头性问题,总结和发现存在的法律风险、法律问题和管理漏洞,及时向相关的行政机关发送司法建议,从源头上防止矛盾纠纷的发生,促进社会管理更加合法化,引导社会行为更加规范化。

互动管理 篇12

我们认为,首先要提高面向信息化的教师专业知能,这是教育技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进入课堂后,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实践者,教师知能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面向信息化的教师知能形态TPCK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简称TPCK,即技术-教学法-内容知识)。

其次,将教师TPCK转化为教育教学所需的资源。我们构建了区域的网络教学资源系统,并逐渐使它成为区域教学的教育支撑系统。在教育和技术双向的融合中,教师可以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化教学设计,开展互动教学,制作教学资源,并在教学过程中应用和生成新的教学资源。让教育资源呈现教师个人、学科教学、群组研修不同的结构形式,符合教师教育教学的应用,也便于教师参与协同共建。

再次,在学习终端进入课堂后,学生学习的参与性提高,个性化学习需求增强,学科学习状态与生活更为贴近。教育要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按需的学习机会。教学资源不再只是满足对“教”的支持,更要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学”。我们要建构信息化课程,提供个性化学习的导学;构建区域知识管理系统,使其成为区域教育教学的核心价值所在。

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与教育现实环境和教育对象互动。我们将教师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用各种不同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记录、存储和共享,建构具有区域特色的知识管理系统,而且区域教师专业知能的特色成为了我区一项重要标志。

一、面向信息化的教师知能可持续发展模式

20世纪80年代中期,舒尔曼提出了PCK(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的概念,即“学科教学法知识”,它将学科知识与一般教学法知识结合起来。舒尔曼认为PCK是学科教师专业知识中最核心、最重要的知识,对有效教学具有支配作用。

PCK的核心是把学科知识转化为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的教学内容,它是学科教师区别于学科专家和一般教育学(或教学论)者而特有的知识类型。目前,我们在讨论教师应该如何学习新技术的问题上所面临的情形与舒尔曼当时的情形颇为相似。在舒尔曼提出的PCK概念中没有明确涉及技术,但这并不表示那个时代的教师就不需要掌握技术,而是因为当时教育技术远不像今天这么活跃,并以低水平技术(传统技术)为主,这些技术已经融入教学环境的“背景”之中了。现代技术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更新交替快,一种新技术引入教育领域还来不及与教育真正契合就被另一种新技术取代,或者其自身发生了重要演变,因此,技术已成为现代教育环境中的一个十分显著而活跃的要素。借鉴舒尔曼提出PCK概念的思路,国外出现了一种将技术整合到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的新框架——TPCK,我们称之为“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详细见下图)。TPCK是由技术与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相互作用综合而成的,对学科教师利用技术有效教学具有核心的支配作用。教师需要知道在具体情境中如何有效利用技术进行教学,这是一种高度综合的复杂知识,教师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TPCK。

有效的教学并不是孤立地把技术应用到原有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方法之中,而是技术与内容、方法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的结果。TPCK为教师提供对具体教学情境中技术与内容、方法之间动态关系的理解。为了让这个框架不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变成有用的研究工具,Cox使用概念分析法对这个框架进行了细化。他认为,TPCK是在具体学科内容的教学策略以及具体主题之表征的情境脉络中,将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三者之间交互的知识。它需要教师知道如何使用新兴技术,将特定学科的活动或者特定主题的活动,与特定主题的表征协调起来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Niess等人针对教师在数学教与学中整合某种特定技术的过程,提出了TPCK发展的五个层次:①认知(知识),教师能够使用技术,并认识到可以将技术和数学内容相结合,但还不能在数学教学中整合技术;②接受(劝说),教师赞成或者不赞成在教与学中使用适当的技术;③适应(决策),教师参与一些活动,由此开始选择或者拒绝在教与学中使用适当的技术;④探索(执行),教师积极地在数学的教与学中整合适当的技术;⑤提升(证实),教师评价在教与学中整合适当技术的效果。

现有的教育技术培训多是针对公共信息环境展开,而教师则更多的是为了通过考试,获得结业学分,这也使得教师所学内容不能在真实的教学中使用。而我们则是从学校既有的特定的课堂信息环境的技术提供针对性培训。为了克服对教师TPCK发展过程的认识不清,常伴有急于求成的现象,我们坚持落地式培训,蹲点学校,关注教师培训、课堂教学实施、技术应用,直至教师TPCK能够解决教学问题。例如,在学校匹配技术设备后,我们在各校分别进行了互动电子白板培训、几何画板培训、互动反馈系统培训等。

二、源于实践适应应用的教学资源集散模式

在以多媒体技术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中,以支持“教”为主导的技术格局难以打破。课堂“教”的功能不断被加强,教师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数字化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试卷等内容。在具有互动性的电子白板、互动反馈教学技术出现后,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了教学信息加工和教学反馈过程中,学生参与性提高了。但由于学校之间的技术选型不同容易出现技术屏障,促使我们进一步思考:教师原有资源如何转换?互动资源如何设计?

经过五年的研究,Angeli和Valanides开发出了ICT-TPCK的方法论,即以技术为中介的情境化教学设计模型。在利用技术映射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首先会考虑特定的内容,对于每个主题,将相关的内容与试探性的目标结合起来;然后开始进入决策过程,以确定如何将相关内容转化成可以教授给学生的内容。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要确定如何利用技术功效将内容转化为有效的表征形式,要根据学生特定的需要来修正表征形式,然后在课上采用各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其中,将技术功效映射到内容和教学法,即建立技术功效、内容和教学法之间的联系,是技术映射的核心部分。

同样,我们在提供落地式培训的过程中,帮助教师完成教学内容技术映射,完成教学内容各项技术的映射过程。我们创建区域的教学资源系统,逐步将教师在个体实践中获得的TPCK及信息化的教学资源汇聚到区域的教学资源系统中,让整个区域的教师实名登录,共享这些教学资源,并运用信息技术记录、存储、分类运用这些资源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

在资源系统中,我们注重教师教学业务流程。将我院教研工作业务和教师教学进行功能整合,在真实的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资源的汇集和分享过程,并将业务过程的推送和反馈资料存储在资源系统中。资源系统提供教师个人管理界面和个人资源界面,帮助教师建构自身的教学资源支持,使教学资源与自己的教学特色和学生情况相适应。资源系统还可汇聚每位教师提供的各类教学资源,展示教师TPCK发展情况,体现教师对区域教学资源的贡献。这也是运用网络技术真实记录教师建构教学资源的经历,能帮助教师用实践案例开展区域教育技术行动研究,促进我区教师TPCK提升。

我们通过对不同学科教师资源的汇聚形成不同年级、不同章节的各个教学课时的教学资源,并指导教师运用好市级教学资源、区级教学资源、校级教学资源,完成学科知识的教学化、资源化、本课化、结构化。为促进教师TPCK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立了教师专业能力评估机制,运用业务流程中的评估数据,形成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档案,实现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建立教师专业能力评估系统,根据教师学习资源中的数据、教师终身电子学档的数据为评估教师成长提供数据支撑,为教师专业能力的学习规划与资源推荐等提供依据;教师个人可根据教师终身电子学档的数据对个人进行自我评估和自我发展定位。

三、支持学习的“数字导学”知识管理模式

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对数字技术的依赖会转移到学习方式上来。现在的学生不满足于现有的“教”的模式,会寻求自主个性的张扬,寻求高效学习,要求体验不同的学习经历。目前,网络技术高度发达,以超文本为基础的网络链接和学习的共同特征就是“导航”。构建学习“导航”,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引导,提供学习路线,提供认知线路图和及时反馈,实现对互动学习的管理。教学要提供网络课程,支持每个学生的学习,真正实现“以学定教”的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学习变革以应对信息时代知识社会发展的需求。现在,同样的命题也摆在教师面前。

教师要提升自身的TPCK就要学会对学习进行管理,对知识进行管理。教师TPCK的演绎,不仅要构成教学资源,更要进一步构建网络课程系统和互动学习管理,形成基于“数字导学”的网络课程互动学习模式。

如果把教学作为我们的核心业务,把学生作为教师的服务对象,那么运用信息技术提供更好学习体验的知识就成为了教师TPCK应有之义。那么,在区域内提供教学知识管理系统也是必然的选项。教学及课程的知识管理是对教学及课程的知识、教学及课程的知识创造过程和教学及课程的知识的应用进行规划和管理的活动。教学及课程的知识管理应把教学及课程的知识作为区域教育的战略资源,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案体系,以人为中心,以数据、信息为基础,以知识的创造、积累、共享及应用为目标。通过知识管理可以实现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将组织中的各项知识作为核心资产进行管理、开发和保护。通过区域教育文化、知识库、信息通信技术等形式固化到教育系统中去,有助于实现区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区域教学和课程知识的共享,可以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研发水平、操作技能及服务能力。通过建立保障机制知识共享、创新的制度与措施,能实现教师之间知识交流与共享,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发展,还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创新积极性。通过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及课程,可以提高社会公众对教育满意程度。区域层面的知识管理应根据组织的核心业务,开展管理活动,如鉴别知识、创造知识、获取知识、存储知识、共享知识和使用知识。

如何建构区域面向师生的学习知识库,提供适合学生学习的优质网络课程,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如何将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重新加工成为网络课程体系,用于课堂内外的教学和学习?我们的回答是知识管理,它能更全面地反映区域的教师TPCK发展。我们建立了区域教育知识库和知识地图,建立知识库的目的是把对教学有用的各种知识收集起来,并进行分类、加工、提炼、汇总、储存,形成区域系统的、不断发展的知识库,并提供检索手段,供教师进行各种类型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知识库主要用来储存知识,而知识地图则主要是用来寻找知识。两者相互配合使得教师对区域教学知识的查找与使用变得快速、方便。知识地图可以看做“一种由经验、价值、情境化信息、专家见解等构成的流动的混合物,它们可以为评价并整合新经验、新信息提供一个框架”。我们在信息系统中提供了区域的知识地图,便于教师按照教学的进度进行查找。知识管理中的网络课程具有互动性,主要体现在知识结构交互性、学习过程互动性和学习评价互动性上。

现在,在技术聚集的课堂,教学和学习和谐共存。学生可以选择性学习,进行基于“数字导学”的自主学习,按照自己的学情调整学习过程。教师可以利用互动教学平台观察学生学习情况,了解学生进度,提供适当的学习帮助。学习管理会记录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数据分析和观察记录展开集体教学,拓展课程的内容。

面对复杂的知识,学生需要学习解决方案。在云技术进入教育领域后,虚拟课堂成为可能,学生可以选择更适合的学伴,更合适的学程,进行随时、随地、随需的学习。教师的功能也逐渐变为学习支持,促进学生的知识生成,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系统等。

上一篇:工业大气污染下一篇:全面预算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