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技巧(精选10篇)
互动技巧 篇1
摘要:目前互动类的节目普遍存在有难以起到互动的效果这一现实的问题。主持人要想实现与观众良好的互动就需要去详尽的掌握观众对于节目的需求, 主持人需要在节目的制作过程中主动的进行引导, 这样我们就需要使用群众喜闻乐见的语言以及各种肢体动作来有效的与观众实现互动
关键词:电视节目,主持,互动
在中国的电视谈话秀工作室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互动和现场的嘉宾主持, 全场的焦点, 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在节目中, 主持人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其成功的关键因素。
首先, 主持的礼服可能是由于节目内容
在演播室采访中, 受访者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年龄, 素质参差不齐。主持穿着要因人而异, 因内容而异, 例如, 一个简单的农民访谈, 为了不使他的距离感, 当便衣, 知识渊博或更多的体育采访的受访者面对严重关切, 您可以执行一些便服, 时尚。
其次, 这个问题应具体和集中, 不能过于空泛
所提出的每个主持, 如果含糊不清, 或过于宽泛的问题, 让受访者知道如何做到这一点, 不知道在哪里回答。我记得在美国的脱口秀节目采访时, 对农民的培训。如果我问:你是怎么做到在美国一样的?一些受访者不知道如何回答。于是, 我把这个问题:你最难忘的事件在美国给我们呢?当他谈到一个或两个特定的观众非常感动, 他的经验。
第三, 做文秘工作, 提前了良好的反响, 并引导
作为一个脱口秀主持人, 如果只把自己当作“话筒架”完全丧失了主持的作用。加强各方面的学习, 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出借, 善于在听, 他学会了一个很好的谈话节目主持人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你可以做:第一, 信息迅速确定的思想和情绪。二, 做一个快速的对话, 以反映在头发上---你可以听到, 预测随访期间, 及时发现并抓住了新的要求, 一种手段的问题。第三, 在瞬间决定自己的语言---勾结继续追问, 或停在这里, 或发现其他人的角度来看, 它的区别?我记得在“声明”的谈话节目, 采访与死者的妻子, 她告诉她的丈夫和女儿, 他酒后驾驶的痛苦死亡的心理痛苦。失去亲人, 凶手逃逸, 基于主持与朋友交谈, 充满同情, 理解和关心。成功的项目, 开挖深度和指导。主持, 你觉得恨解决不了的问题, 对吧?他的妻子说, 好, 因为我的妻子和女儿没有返回。主持人问, 告诉你, 你想要什么?他的妻子说, 我们必须善待生命, 善待他人。是啊, 如果每个人都这么, 生活会少一个悲剧, 更多的爱和温暖。主题还举行了一个高层次的社会思潮。总之, 主持人是准备考虑大局,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哪一步程序的进展, 仍然需要进行调整?除了需要预先启动, 如果一个新的问题?只要认真倾听, 善于倾听, 主持和准确地了解对方的观点, 和快速反应, 没有一丝的主体, 通过步步深入。
第四, 我们必须能够刺激的欲望向客人交谈, 协调关系
对话显示嘉宾和观众, 这两个要素, 该网站计划刺激的发言欲望, 展现出良好的方向, 发挥质量好坏直接影响。这些都依赖于主持的指导。我们南方人羞于表达自由前的电视媒体, 口若悬河。对于观众来说, 更应如此。在“格林说, 这个”脱口秀开始, 主持爱一些笑话, 运动员热身进入状态的观众, 我们的微笑, 缩短主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还提供了一个观众和嘉宾外汇头寸的权力平等的气氛。明星云集的表演, 现场的描述, 当嘉宾, 主持人说, 一些演员, 一些作家, 一些教师, 不说一个著名演员, 著名作家向本集团。这样, 观众和嘉宾, 对话之间的距离缩短, 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基础。了听众的提问不同的看法, 互相挑战, 反映了互动式的谈话节目, 提供一个问题的开放度比较大, 观众可以扩大参与范围, 也许是因为言论自由, 在谈话中经常显示和一些不可预知的因素, 不可控的因素, 有时是积极的, 有时是消极的。甚至会影响正常的程序。在这种情况下, 根据自己的经验和主持地址的不可控因素和不愉快的尴尬的判断, 作出合理的调整。在另一起案件中, 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现场的谈话是不是平等的, 但有些人采取绝对优势的意见, 使每一个是被动的。在这种情况下, 主持应该扶持弱国。这是不是故意的, 请, 但允许正常程序。
第五, 创建一个宿主程序, 突出良好
主持是明智的和口头交流之间的访谈, 剥离层层竹, 的交流, 挖掘对方的真实想法, 问题可以是技能, 反映了主持。这是一个多样性的价值观和年龄, 人们有很多的东西为自己的判断, 主持做出了宝贵的问题, 没有产生一个简单的众所周知的引导对方说些什么, 但上游和激励对方最现实的想法创建一个程序的亮点。演播室谈话节目主持人, 只有善于学习, 勤于观察, 不断探索, 以显示其头部的特点。
综上所述, 现代社会, 人们热爱生命的意识逐步增强, 生活条件不断改善, 职场工作压力增大, 人们开始有意识地关注自身健康。于是, 一种关注普通受众生活品质的健康类节目也应运而生, 成为电视节目的新宠。它满足了受众获取新知、追随时尚潮流、学习健康养生的诉求与渴望, 对健康知识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 在电视节目由“民生时代”步入“互动时代”的今天, 健康类电视节目如果单纯地关注民生, 而不注重节目的互动性, 尤其是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 就会影响节目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陆锡初:《互动节目主持的“亮点”》, 《现代传播》, 2003 (6) :111-112。
[2]孙淑敏:《广播健康热线节目的主持风格与技巧》, 《声屏世界》, 2006 (11) :42-43。
[3]郑婷婷:《浅谈播音主持中的非语言因素》, 《戏剧之家》, 2010 (3) :76。
互动技巧 篇2
演讲过的人都知道,在演讲中让别人举手很不容易,特别是对于我们有含蓄传统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举个例子,在演讲开始时我先做一个调查:“希望提升沟通表达能力的人请举手让我确认一下”,可是你会发现听众中举手的很少,甚至没有,有的还在犹豫之中,为什么呢?中国人的思想就是这样,他们在等,在看,看有人举手之后再举,这样就会影响现场的互动气氛和效果。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呢?你不妨在让听众举手之前先给他们做一个示范带动,他们见你举手了便自然地把手举起来,这样的方法在我的演讲中经常应用,而且有很不错的效果。
2.让听众回答问题
为什么让听众回答问题呢,听众不仅是听,还要能听进去。如何听进去,就要使听众有积极性,回答问题就是方法之一,那是不是什么问题都可以问呢?当然不是,问问题要把握几点要求:
(1)问题简单,大部分人可以回答
问题简单还要问别人吗?对,要问,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你已经知道答案,但还要很多人来回答,因为你的目的是调动场上气氛。
(2)问题合理,有的放矢
问的问题如果无根无据,超出了人们正常思维,那么这样的问题是十分失败的。“下面问在座的各位一个小问题,超人今年多大岁数?”这样的问题能回答吗?怎么回答?超人没有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人们虚拟的一个神人。类似的问题万万不要出现。
(3)问题适合现场听众
问题适合现场听众,如何适合现场听众呢?问听众关心的问题,演讲的听众若是一群下岗工人,演讲者问“下面问大家一个问题,大闸蟹和龙虾哪个更好吃?”这个问题本身没有什么错,可是下岗工人目前连吃都吃不饱,哪里有这个经济能力吃这些东西呀。这样的问题收到的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4)问题不要太长
例如:请问在场的各位,哪位能给我们陈述一下21世纪中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这样的问题既有难度又不会有人主动出来回答,所以这样的问题最好不要问。
(5)不要一连问几个问题
不要一连问几个问题,比如:“请问大家新中国成立于哪一年?是在什么时候举行的开国大典?参加开国大典的都有哪些主要领导人?”一连问了几个问题,加大了问题的难度,试想如果有一个问题回答不上来,听众也不会去回答其他问题了。所以希望大家注意这个问题。
3.让听众重复一遍
重复的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加深听众的印象,为会场互动增强气氛。切记让听众重复的话一定要短而有哲理,有气势,如果是平常的一句话或者没有意义的话,重复的效果也不用多说了。
4.引导听众说
有的时候可以通过让听众接演讲者的话来达到现场互动的效果。建议说一些通俗的句子,使听众一下子就知道下面应该是什么,或者也可说一些名言、名句,让人们可以答得上。在让听众接你话的时候,他们需要引导,那么如何引导呢?可以在讲完上句的时候,将上句的尾字音拉长,并用手势、眼神示意听众来回答。如果听众没有收到示意,可以用语言引导“下面应该是什么呢?”引导只是一个过程,如果你引导了,可是听众没有答出来,难道还等听众讲么?千万不要,立刻以设问的形式,自己说出答案,在场上做到收放自如。比如说,我经常跟听众分析很多人演讲不好的原因都是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太深,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言多(引导听众说出“必失”),沉默(引导听众说出“是金”),枪打(引导听众说出“出头鸟”),”一下就拉近了,与听众打成一片。
5.让听众参与到活动中来
通过活动调节现场气氛也是一种方法,如何让听众参与呢?首先,自愿原则,让听众自愿参加。然后,在自愿达不到规定人数的时候可以邀请、鼓励一些犹豫不决的人积极参加。最后,人还不够只好下杀手锏了――点名,选那些比较活跃的分子,他们一旦被点中了,一般都会站出来的。活动既然开始就一定要进行下去,否则就会影响整场演讲的效果。
5.问一些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
互动技巧 篇3
关键词: 小学语文 师生互动 语言沟通技巧
小学语文学习是学生在启蒙教育阶段比较重要的一个学习过程,关乎学生未来学习能力与学习基础,所以教师在小学语文讲课上应该多引导学生学习,扎实掌握各种基础知识。而语文这一学科讲究的就是语言的表达和文字的运用,教师应注重和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对话。只有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对话,才能掌握学生的心理,从而站在学生角度上进行思考,可以带来更高质量的教学,使教学效果更显著。但是传统小学语文教学规格下,教师不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互动,常见的是采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展开教学,使学生学习语文的话语权与自由讨论的思维发散的自由性被剥夺了,教师应该跟上时代浪潮,增加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增强学生的自主性,感受到和谐民主的课堂环境,给学生带来全新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理念。
一、小学语文师生互动与沟通之间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与学生之间身份不对等,心理上存在隔阂。
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下,教师与学生的相处间一直存在一定的隔阂,教师总是以领导者与管理者的身份与态度命令与安排学生学习。这种高人一等的不平等教学模式往往让学生产生一种压迫感,没有积极交流自己思想意见的想法,缺少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在这一教学过程之中,教师不能清楚地知道学生的心理想法,不能做出正确的符合学生的教案,影响学生语文学习,使学生对语文教学知识的掌握达不到要求。
(二)师生之间缺乏感情与心理上的交流与沟通。
小学生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都处于发育的初级阶段,各方面发展都不成熟。小学生对各学科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对任课教师的喜恶,如果一门课程的教师很受学生喜爱,学生就会把这种喜爱之情反馈在课堂教学中,上课更认真与专注,相反的话,则会毫无兴趣,教学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往教学课堂上,在应试教育的逼迫下,教师只专注于书本知识讲授,缺乏与学生展开情感与心灵沟通,忽视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学生长期处在教学高压模式下,神经紧绷,丝毫得不到放松,从而产生厌恶感,对教师所教学科厌倦,甚至对教师产生烦闷之感,不仅使师生之间的关系紧张,还影响学生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师生沟通互动技巧
(一)展开课堂讨论,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带动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起到了很重要作用,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全身心投入,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一个好的课堂氛围的产生恰巧需要师生之间和谐地互动,师生之间互动频繁,教师加强与学生之间语言沟通与心理了解,才能知道与了解学生真正的学习需求,继而才能对症下药,给学生带来不同的教学体验。而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可以通过开展课堂讨论这一方式展开。
例如,学习某一文章时,教师在交代完基本人物知识背景后,带领学生展开一定的基础性学习,对所学文章有大致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回答与思考,对文章人物性格与心理,还有启示等都可以进行积极讨论。像启示这种问题答案一般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思考成果,对每位回答问题学生的答案都给予肯定与评价,增强学生自信心,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增加课堂趣味性,改变提问方式与方法。
增加课堂趣味性,是增进师生之间沟通与交流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可以打破传统循规蹈矩的教学模式,对教学课堂进行创新,在教学知识的讲授与讲解上改变以往思维模式,把一些古板的、中规中矩的问题与答案,结合当下时事,甚至使用一些热门的流行用语,提高学生对语文课堂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与自身人格魅力,对语文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
教师还可以改变提问方式与方法,设计一些开放的且带有趣味性,值得学生探讨的问题。抓住学生眼球,让学生跟上教师的思维节奏,一起遨游在语文教学之中,沉浸在学习乐趣之中。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使学生提高注意力,对教师教学内容更易消化和理解,而且可以使教师在课堂上充分感受到与学生互动的乐趣,提高教学质量。
语文在学生所走的教育之路上占有比重实在是太大了,直接影响学生往后的学习,甚至生活。而站在起跑线上的小学生对语文学习更是马虎不得,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也是不容小觑的。教师展开语文教学时,应该注重与学生的语言沟通与互动,从情感与心理上对学生有更多了解,对学生语文学习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增加课堂趣味性,改变对学生的提问方式与方法,让学生有不一样的教学体验与教学感受,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乐趣与信心,带领学生在小学语文这条起跑线上,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并且在教师与学生的不断沟通与互动中,还可以促进学生对语言艺术与行为互动的了解,让学生从侧面学习到教师待人接物与和人相处方面的优秀品质,使学生的德智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斌,黄珊珊.小学语文教学师生互动的话语沟通初探[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2]刘伟军.小学语文课堂师生互动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的技巧和原则 篇4
一、有错就改, 坦诚面对
2007年5月, 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都市报道》栏目的一则报道引发了强烈的社会舆论“地震”———这档名为《罪恶的黑人之路》的系列报道以暗访的形式揭露了山西众多黑砖窑扣留大量未成年人充当苦力的罪恶行为:孩子们每天从凌晨5点到午夜都被迫从事着高强度的劳动, 三餐都只能吃到些许残羹剩饭, 吃喝拉撒全在工棚里……更令人怒不可遏的是, 16岁的朱广辉被记者假扮的家长解救出来, 在自己坐中巴回郑州的途中竟被当地劳动局一监察员以300元转卖给另一砖厂![2]
该事件经由都市频道报道后引起广泛的社会反响和关注。而在这场记者“跨省”暗访揭露的丑恶事件中, 山西省政府面对媒体监督的态度是积极而重视的———首先, 用诚恳的态度真诚道歉。报道播出后, 山西省公安厅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 对该事件进行了通报。在这次新闻发布会上, 省政府负责人真诚道歉。随后洪洞县政府相关部门亦组成10个小组分赴被解救农民工所在地区, 向受伤害的农民工道歉。同时, 严肃问责, 对有关人员进行严肃处理———此次“黑砖窑”事件涉及的2个市、8个县等地区的95名党员干部、公职人员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可以说, 道歉之后的问责更彰显出政府承担责任的决心。
其次, 政府还巧借媒体之力, 感谢媒体反映的问题, 并鼓励媒体提供更多的、可以查证的线索, 进一步接受媒体和社会的监督。这种真诚的处理态度获得了公众的好评, 树立了一个诚恳、有担当的政府形象, 成功化“危”为“机”。
二、巧借外力, 解决积弊
舆论监督不都是坏事, 应用得当不仅会将对抗型报道变成合作型报道, 而且还可以利用媒体的力量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题。
2009年2月25日, 《大河报》刊发笔者采写的调查报道《动物园是否也晒晒账》, 对郑州市动物园内设立分园收取门票等问题进行舆论监督。报道发出后, 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但并未引起郑州市动物园领导的重视。动物园用鸵鸟政策来处理面对的舆论危机。
2009年2月26日, 《大河报》刊发了笔者又一篇后续性的调查报道《动物园成少数人赚钱乐园》, 该报道指出, 在动物园做生意赚钱的人不是一般的商户, 而是少数领导利用职权在动物园内抢占摊位经商, 这些摊位的设置既不公平, 又极不科学, 产生的噪音和污染严重影响了动物的生活。
该报道引起了郑州市动物园有关领导的重视, 他们立即赶到报社, 代表动物园就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向社会公众真诚道歉, 并向笔者虚心请教, 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道歉的第二天, 动物园立即停止了龟蛇馆、水族馆、企鹅馆等4个园中园的收费和部分经营项目, 并开始对整个园区的经营进行大规模整改。动物园负责人告诉笔者:郑州市动物园园中园收费问题和经营项目问题, 其实也是动物园领导班子近年来一直头疼的问题, 因为该问题形成时间较久, 成因复杂, 背景深厚, 所以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新闻媒体的监督客观上促成了这些问题的解决”。
三、保留证据, 依法维权
近年来, 一些不良媒体、不良记者, 乃至假记者, 利用新闻采访敲诈被采访对象, 借机敛财, 损害了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让社会各界深恶痛绝, 也让一些政府部门领导深感头疼。
查验记者真假实际上非常容易, 登录中国记者网, 输入记者证的证号就可检验真假。而且《记者证管理条例》明文规定, 记者证是新闻采访活动唯一合法的证件, 记者必须持证依法采访。
其实, 政府部门根本没有必要在真假记者查验上下功夫费苦心。记者作为一种职业, 在中国并无任何法律规定的特权, 其调查采访行为借助的也是普通公民的基本知情权。按照中国法律, 无论真假记者, 只要以刊播报道相威胁、索要财物都将构成敲诈犯罪, 而假记者冒充真记者采访, 在前罪的基础上, 还涉嫌招摇撞骗犯罪。[3]因此, 在和记者的接触中, 只要对方提出钱财要求, 或者暗示钱财要求, 就可马上向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举报, 或者干脆直接报警。相关的录音、录像证据往往十分重要。
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就查处了《购物导报》等一批新闻敲诈案件。连续查办了《中国特产报》《中国经济时报》《西部时报》《企业党建参考报》等媒体机构, 以及今日早报记者金侃群、都市快报记者朱卫、杭州日报记者杨剑、证券时报记者罗平华等新闻采编人员新闻敲诈的案例, 严厉惩处新闻界的“害群之马”, 切实维护了基层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4]
四、第一时间及时发声原则
突发事件是捂不住的, 政府不反应, 不仅不能降低公众的关注度, 还能为谣言提供空间, 造成“真理还在穿鞋子, 谣言已经走到了千里之外”的局面。舆论监督下, 政府要第一时间发出声音, 快速主动回应舆论监督, 争取话语主动权、事件处理主动权。
回应是双向互动的, 针对舆论监督, 政府不应该一次回应了事, 而是要随着媒体报道的进程, 动态地进行回应, 必要时还要建立滚动发布原则, 即时通报事态进展, 及时回应媒体疑问。
应对舆论监督, 有人很形象地把它比喻成“救火”, 如果这个比喻成立, 那么再好的救火方式, 都不如在火情刚刚发生时就发现, 把大火扑灭在火苗萌芽阶段。
数字时代, 一方面不再使舆论像以前那样可以很简单地通过“议题设置”“把关人”进行消减, 另一方面又为舆情的早日发现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网络上几乎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现代的舆情监测技术可以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抓取、自动分类、主题检测, 轻松实现对网络舆情和新闻动态的获取需求。
网络的出现, 使得意见的表达呈现多样化, 这些信息一方面具有自由性, 另一方面具有不负责性, 这也意味着危机信息的处理进入了一个不可控的阶段。[5]
政府建立舆情监测系统, 就可以对即将扩大、形成问题的热点新闻素材进行抓取, 并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处理, 确保第一时间掌握主动权和发言权。
在民政部2014年2月10日公布的《2014年购买社会服务指导目录》中, 舆情监测服务也赫然在列, 这标志着舆情监测也成为现代政府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政府部门可以合法地向一个具备资质的社会组织、新闻媒体购买舆情监测服务。
五、公开透明、坦诚、人性原则
公开透明原则是政府应对舆论监督、取信于民的重要原则。真实是新闻的生命, 新闻媒体对报道内容准确、客观、全面的报道决定了媒体的公信力, 也会影响危机事件的进程。对此, 政府作为权威信息的掌握者、发布者, 在危机事件发生的一开始, 就提供真实的、全面的、权威的信息, 能够正确引导社会公众采取理性行为, 避免群体感染和心理震荡。
舆论监督之下, 政府部门新闻发言人或者接受采访的政府负责人发布信息可以讲究一些技巧, 但千万不能隐瞒事实、粉饰太平, 因为事态不会因为政府部门的隐瞒遮掩而缩小。舆论监督之下, 政府部门最大的损失不是事件曝光, 而是失信于民。
坦诚、人性的原则应该是政府应对媒体的基本态度, 危机事件发生后, 政府部门应对记者采访, 发布信息首先要坦诚, 要有一个共同查清事实、共同为公众负责的思想, 对记者的合理化建议要认真倾听。突发事件中, 对事件中的伤亡者要保持敬仰和尊重, 对幸存者要积极慰问和抢救治疗。知道的内容要耐心解答, 不知道的内容要尽快调查落实。态度要虚心, 姿态要放低, 决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
六、巧用议程设置和把关人
在当前社会转型、经济变革以及网络新媒体异军突起的背景下, 新闻舆论已经不光是媒体的事了, 它正在演变成为现实的政治和公共管理。成功应对媒体舆论监督, 处理突发媒体事件, 是地方政府公共管理者必须具备的一个能力。[6]
对于议程设置和把关人, 中西方政府有着不同的理解, 中国政府习惯把包括微博、微信在内的媒体看成工具, 而西方政府则更愿意把媒体看成镜子, 即便媒体会暴露出社会的阴暗面。
在“工具论”的影响下, 一些地方政府仍习惯性地使用议程设置和把关人来控制舆论, 一些政府部门互相交流经验, 也总是强调如何控制舆论。比如, 危机事件发生被舆论曝光后, 即便网络和外地媒体、中央媒体已经对该事件进行了系统且全面的报道, 地方宣传部门也总是会通知地方媒体“一律不许报道”。如海南爆发的“毒香蕉”事件、阜阳爆发的医疗信任事件, 都出现了地方媒体的集体失语。
重大事件当地媒体集体失声, 并不会让事件缩小或者消失, 在当今的传媒形势下, 几乎没有可以藏住的新闻, 当地民众完全可以从网络或者电视上全面了解到这个新闻。反而, 这种“安静”“和谐”比事件被报道出来更让人感到可怕。地方媒体沉默和失声, 只会拱手让出原本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从而丧失公信力, 加剧官民之间的不信任。
当然, 政府如果善用巧用议程设置和把关人, 也不失为一个好的策略。比如, 加强政府与媒体之间的沟通, 定期向媒体提供新闻线索, 主动邀约媒体对某一社会问题进行分析报道等, 从而掌握舆论话题、掌握社会舆论发布权。
七、应用政务微博联络“意见领袖”
在传统媒体时代, 政府部门的声音大多需要传统媒体的报道才能发出, 官方控制舆论的方法简单有效, 只要对信息源进行控制, 并根据现实情况和政治需要, 作出新闻、旧闻、不闻等分类处理, 然后再通过吹风会、通气会等形式向媒体打招呼、下指令, 社会舆论基本就能被管住。[7]
但在数字传媒时代, 微博、微信让人人都拥有了麦克风, 人人都变成了记者和新闻的发布者。在这个背景下, 政府部门推出的官方政务微博就显得很有必要和迫切了。
政府设立政务微博, 不仅可以报道政府部门的常规工作, 让民众知道自己整天都在忙什么, 还可以及时将政策传递给民众, 与民众建立常规的沟通渠道, 使民众可以通过这个渠道, 向政府部门举报投诉、提出合理化建议。比如郑州城市管理局开通“郑州城市管理局”官方微博, 对城市管理中的热点问题与市民进行沟通, 及时处理城管工作中的问题, 让民众了解了城管, 也使得针对城管的投诉明显减少, 形象迅速提升, 该微博也成为政务微博中的名微博。[8]
但很多政务微博却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些官方微博变成了政府部门好人好事的黑板报, 有的微博变成了幽默笑话卖萌的专辑, 有的微博则除成立之日发过一条信息外, 就再也没发过任何信息, 被网友形象地称之为“僵尸官博”。积极主动地应用政务微博, 应当成为政府应对舆论监督的必修课。
八、利用危机, 树立政府形象
“疾风知劲草”, 舆论监督之下的政府, 一方面经受公众的质询考验, 另一方面也客观地在媒体上展现自身形象。政府官员的一言一行都代表着政府的形象, 树立什么样的媒体形象是政府应对舆论监督时必须考虑的一个问题。政府存在问题不可怕, 世界上没有一个政府不存在问题, 关键是对待问题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现代政府形象包括科学执政、民主管理、公开透明、务实高效、公正廉洁。应该说, 舆论监督, 不仅仅是监督问题本身, 更是监督政府是否科学执政、民主管理, 是否公开透明、务实高效、公正廉洁。纵观世界, 倒台的政府往往不是出了问题, 而都在于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式。
2011年3月11日, 日本发生大地震后, 媒体纷纷质问批评首相菅直人政府对灾情和核危机应对不力, 面对质问和批评, 日本政府官房长官枝野幸男, 连续工作105小时, 公开透明地滚动发布灾情, 谦卑地回答记者的提问和质疑, 最终, 枝野幸男的坦诚和谦卑赢得了包括记者在内的众多民众的理解, 日本人民将他誉为杰克·鲍尔般的英雄人物, 很多日本国民担心他身体吃不消, 纷纷在微博上倡议“快去睡会儿”[8]。这无疑是政府危机处理成功的典型案例。
政府应对舆情不应过分讲究技巧, 花拳绣腿虽然可以一时迷住人的双眼, 但人们若是看穿了, 就再也不会相信了。公开透明、坦诚接受监督无疑是政府处理舆论监督的基本原则, 因为只有这样, 媒体才会相信政府, 民众才会相信政府, 才会对政府解决问题抱有信心。
摘要:媒体市场化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兴起, 把传统的媒体格局彻底打破。手机上网, 手机拍照, 微信、微博随手编发等网络技术, 基本上让人人拥有麦克风、人人拥有话语权成为现实。媒体复杂化、多元化让政府面对舆论监督开始力不从心, 传统的应对方式已经开始变得不合时宜。在社会转型、社会矛盾凸显的现状之下, 政府应该调整应对策略, 依据“第一时间原则”“公开透明、坦诚人性原则”, 巧用议程设置和“意见领袖”, 及时与民众沟通, 化解危机, 借助媒体监督解决自身问题, 正面树立政府形象, 增强政府公信力。
关键词:舆论监督,政府行为,形象,公信力
参考文献
[1]常春.我国网络媒体公信力现状浅析[J].今传媒, 2009 (11) .
[2]付振中.《罪恶的“黑人”之路》采访手记[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007 (9) .
[3]顾学松.寻求舆论监督与司法公正的平衡[D], 吉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7.
[4]中宣部等通报一批新闻敲诈案例[N].新华每日电讯, 2014-04-01.
[5]赵振宇, 刘日华.网络媒体在危机报道中的议程设置研究[J].新闻爱好者, 2014 (7) .
[6]叶浩.政府新闻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6:2-3.
[7]丁柏铨.论自媒体时代公众舆论的表达特点[J].新闻爱好者, 2014 (7) .
上台演讲互动的小技巧 篇5
同学们,帕瓦罗蒂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人生必须集中有限的精力,选一把适宜的椅子,在这个位置上全力以赴地去付出、去追求,生命才能绽放出光彩。就现阶段的我们而言,也应该像帕瓦罗蒂那样,剔除一切浮华喧嚣,集中精力,调动“火力”,攻打“高考”这个碉堡。
互动技巧 篇6
一、师生互动的含义及特征
师生互动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互动, 它指在师生之间发生的各种形式、性质和各种程度的相互作用和影响。现代教学论指出, 教学过程的实质就是教师和学习者直接或间接地互动, 从而走向共同发展的过程。
师生互动有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和课堂外的师生互动之分, 这里我们所讨论的课堂师生互动专指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交互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 同时, 它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的必要性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一般都是在课堂中进行的, 教育观念落后, 教学模式陈旧, 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是教改的主要内容之一, 它要求思想政治课摒弃以往沉闷、无趣的教学方式, 由封闭性教学向开放性教学转变, 以师生互动为主体, 尤其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 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新时期教学改革的新航向与新目标。
思想政治课从根本上讲是一门教育实践性和应用性都较强的课程。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和学生一起面对现阶段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惑、矛盾与冲突, 课程包含的知识面比较广, 有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和哲学尝试。为了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超越年龄阶段、智力状况、心理发展、知识储备等方面的限制, 为未来更好地面对、解决成长历程中的难题, 更好地完善自我, 愉快幸福地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师需要很好地与学生互动, 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三、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中加强师生互动的主要措施
1. 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促进课堂师生互动。
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学校教学活动所必需的客观条件的综合。
在物理环境中班级规模是影响学生行为和师生交往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它首先影响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机会和程度。在一个人数少、规模适宜的班级内, 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课堂讨论, 回答教师提出问题, 与教师和其他同学开展正常的交往活动。而在我所调查的地区, 班级规模大、人数较多是课程改革实验班普遍存在的难题, 所以, 只有一部分学生能参与正常的课堂活动, 而性格内向或能力较差的学生由于环境因素而被剥夺了课堂交往的机会。除此之外, 课堂中的座位编排也会影响课堂师生交往, 而座位编排直接受班级规模和教室空间的限制。创设宽松的课堂教学物理环境, 决策权在于教育行政机构和学校管理者, 当具备足够的空间时, 教师可以尝试通过座位的编排改善师生交往, 在空间容许的情况下, 把座位排成马蹄形或环形, 教师可以在教室里不断走动, 顾及教室中的各个区域;还可以把小组长安排在全组可以看见的中心位置, 把特别安静的学生安排在组长对面或面对比较健谈的组员, 把讲话过多的组员安排在指定的组长旁边, 通过减少对视机会缩短其参与时间。
2. 转变观念, 突出课堂师生互动的目的性价值。
在传统教学中, 人们过分关注师生互动的工具性价值, 忽视互动本身, 以及互动结果的价值, 所以, 在以往的教学中, 师生互动只是为提供教学条件和课堂气氛而存在, 与知识学习本身没有直接关联。事实上, 对于老师来讲, 教学的目的不是为“教”, 而是在互相学习中, 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命空间, 不断实现心灵转换, 不断创造新的自我;而对学生来讲, 师生互动本身就是一种价值的体现。通过师生交流、沟通, 学生不断汲取一切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知识、信息, 通过自我组织, 改变自己的心灵和行为方式。因而, 在师生互动的学习中,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行为规范发生变化。教师不再是至高无上的知识权威, 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在课堂上, 师生之间有了更多对话和商谈的机会, 学生在与老师的互动学习中, 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也会在与学生的交流中, 感受教学带给自己的自豪感和成就感。
3. 在课堂管理中, 尽可能扩大学生与教师交往的“自由度”和“开放度”。
在课堂教学管理中尽可能给学生自由和开放的空间与老师交往, 把学生看做有独立人格和独立思想的个体, 容许学生在课堂中向老师质疑问难;容许学生有打破常规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容许学生用自己认可的方式解决问题、寻找答案;容许学生在课堂中放开手、放开嘴、放开思维, 而不是“小手背背后”“小嘴闭闭紧”。这诸多“容许”必须建立在宽松和谐的课堂环境之中, 如果课堂只是教师的“一言堂”, 学生只听不说, 乃至无话可说, 这种课堂教学就只能是一种非交往性的教学。因此, 课堂管理应改变过去“管住学生”的观念, 打破课堂的安静和沉寂, 使课堂成为师生、生生之间对话、讨论, 甚至争论的场所, 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 学生的主体性才会真正体现, 教师才能真正发挥其在课堂中的组织和管理功能。
摘要:新课改核心的转变, 由以前的灌输式转变为当今的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 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题性。因此, 思想政治课师生间的互动方法和技巧成为必须研究的课题。本文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特点, 以及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对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进行研究。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师生互动,必要性,加强措施
参考文献
[1]李瑾瑜.关于师生关系本质的认识.教育评论, 1998, (4) .
[2]叶子, 庞龙娟.师生互动的本质和特征.教育研究, 2001, (4) .
[3]李宏昌, 杨秀莲.对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师生互动问题的思考.
互动技巧 篇7
1 城市广场景观中互动设计的概述
1.1 互动设计的概念
所谓互动型设计, 就是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 使人与景观达到充分的互动, 在过去的城市广场规划中, 往往人与景观是孤立的存在, 二者之间不能形成良好的互动, 因此在当前的城市广场规划中, 我们应该改变这种模式, 将人的被动性转化为主动性。互动设计的作用就是要将人与人、人与景观、景观与景观之间形成一种无形的联系, 从而达到互动设计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将先进的技术与我国独具的文化融入其中, 促进景观设计的多样性。
1.2 城市广场中互动设计的重要性
城市广场的修建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让人们的身心得到放松。因此, 城市广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有了明显的变化, 城市广场可以说是不同时代的缩影, 其体现的功能与历史角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变化着, 体现出了深刻的文化内涵。除此之外, 城市广场还是展现民族文化的重要窗口。人们在城市广场中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娱活动, 是大型的集散场所。城市广场的互动性设计有助于城市的发展, 对创造更加优美的城市具有积极意义。
2 城市广场的互动设计方法
2.1 合理的位置选择
城市广场的选址十分重要。主要考虑的是交通、周围环境等与人们息息相关的因素。广场应该是城市交通的枢纽, 建设城市广场的目的之一就是将四通八达的道路汇集在一点。但是, 城市广场的选址不能过于集中, 这样不利于城市的整体规划, 应该分区域性的选址, 这样满足不同地区的人们在广场中进行休闲娱乐活动, 其距离应该以能够步行得到为宜。
广场周围的建筑物在修建时不应该过高, 这样会具有一种压抑感, 无法突出广场的广阔。尽量减少广场周围建筑物的分布, 多增加绿化面积, 能够有效的提高广场的通透性, 还可以起到美化的效果。合理的规划广场的选址不仅能够促进城市的发展, 还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 例如如果选在街角处, 就便于开展活动, 选在市中心的位置, 周围开往车辆过多, 自然就聚集不了过多的人群。
2.2 流畅的交通流线
交通在广场的互动性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以意大利的广场为例, 广场与街道进行完美的结合, 人们不仅能够获得视觉上的享受, 还能在行动上有所表示, 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就进入了广场, 并且由于广场的占地面积较大, 所以一旦发生事故时可以有效地将人流进行分散, 因此在广场中开展大型活动十分可行。我国的广场在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实用性这一特点, 而是将美观放在建设规划的首要位置, 造成广场的使用价值不高, 甚至将广场设计成了密闭的空间, 不利于人群的疏散, 也不具备开展活动的基础。因此, 我们同样用该重视交通流线的选择。
2.3 互动性的小品
要想增加人们在广场中的逗留时间, 就应该在设计时增加一些能够吸引人们驻足的景观。因此, 我们可以在设计广场时, 添加一些吸引人群的景观小品, 这样就有效的起到了连接人与人、人与景观的作用。互动性的景观小品是一种媒介, 应该具有独特的文化特色, 从而吸引人们前往观赏, 在人与广场之间形成一条无形的纽带。同时, 互动性的景观小品还应该具有优美的造型, 以达到增添城市广场美观性的效果。将景观融入到城市广场中, 将两者融为一体, 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3 城市广场景观中景观与人的互动
3.1 人对景观的认知
人们通过空间的特征或相关位置的感受、归类、回想进行阐述, 将空间信息输入大脑后交织形成的一种结构, 是人与物之间的关系。空间认知就是不断寻找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结构结合的整体。从来源于环境的刺激, 通过感觉器官受到刺激, 然后在大脑中得到认知, 与先前经验进行比较, 然后理解最终做出反应。人对周围景观环境的认知来源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的感受。人对外界信息的获取80%以上是依赖视觉的, 各种形状、色彩的信息共同组成了视觉刺激。
3.2 景观与人的行为互动
3.2.1 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就是接触的机会, 有些人有共同的特点、兴趣, 有时互动是直接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引力, 有些人因为共同爱好而产生稳定的互动。例如日本大阪棋盘游戏公园以西洋棋为主要设计思路, 建筑师将多种规模的棋盘游戏融入到周围绿色的环境当中, 西洋棋棋盘的雕塑模式设计也形成了小型的游乐场, 游客可以在其中下棋或爬上这些棋盘席休憩。所以, 景观在人与人的互动中起到了一个媒介的作用, 它有效的把人与人联系到一个环境中产生互动行为。
3.2.2 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
人的行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与交流根本上就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交流、人与自然、人与景观之间的互动。人的行为对景观的影响人不仅仅是景观的服务对象, 更应该是景观的参与者。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的心理需要, 比如人们对景观空间兼有开放性和私密性需求。开放性的景观空间提供人与人交流的场所。同时, 私密性景观空间能为了满足人们的安全和隐私的需要。因此, 景观设计过渡性空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它衔接着各种不同类型的空间形式, 使人们在各景观空间中流动不会感到突兀。
4 结论
综合上述, 城市广场景观中互动设计通过对广场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广场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 并最终达到广场的和谐统一。城市广场与周围环境, 共同构成了城市文化活动的中心。景观首先是文化现象, 其次才是自然现象。设计师首先必须充分关注人与机体、人与设备的活动和需求。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摘要:在当前的城市建设与发展过程中, 广场的建设应该以满足人们的基本物质与精神需要为根本出发点。将规划的重点放在人与景观的合理互动方面, 人是具有独立思想意识的群体, 景观不具备这种特性, 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出人与景观的特性, 并且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从而设计出符合现代化建设发展需要的广场。下面我们就具体分析城市广场中如何进行景观的互动, 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关键词:城市广场,互动设计,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季蓉, 臧慧.浅谈景观小品设计原则[J].现代装饰 (理论) , 2011 (9) .
[2]王志范.城市广场规划的原则分析[J].科技信息 (科学教研) , 2007 (20) .
互动技巧 篇8
一、千方百计凝风格
教学风格是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通过反复摸索、总结、提炼、升华后形成的富有成效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 是教师人格个性与独特魅力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个性化的体现。通过模拟形成自己的基础风格之后, 我还注意跳出自我、突破固化思维, 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探索, 利用接受新鲜事物较快的优势, 突出形成某些教学特色。特色之一是:对教材内容的处理有一定创造性。能通过对教材内容严格细致的剖析, 化整为零, 合理增删, 然后重新组合, 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由因到果的过程结构, 使其成为学生容易适应的知识框架, 使其化为染上鲜明的个性色彩和附加多种可感因素的具体形象。特色之二是:教学方法比较灵活。能根据教学难度的高低与学生的接受能力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 把多种教学方法合理地结合起来使用, 确定教学方法时不是以课时为单元而是以重要知识点为单元来考虑。特色之三是:教学手段较新。把电子计算机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引进课堂。因效果好, 给人以面目一新之感而受到一致好评。特色之四是: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数学语言严谨、精练, 课堂教学用语流畅、生动、形象, 富有幽默感, 对学生有吸引力,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推陈出新强技巧
一是设置情境———增奇趣。在讲统计初步时, 我引用了网上这样一个小故事:在很久以前, 有一个吝啬的财主, 叫儿子去买一包火柴, 临走时还叮嘱儿子, 火柴要根根能点着火, 儿子把火柴买回来交给财主, 财主问是否根根点得着, 儿子响亮地说:“根根点得着, 因为我把每一根火柴都点过了。”在同学们哄堂大笑后, 我提出问题, 如果让你办这件事, 你又该怎么办?这就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一下子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使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还比如我在讲解《勾股定理》一课时, 是这样引入的:“地球人为了探索关于外星球是否存在着文明, 曾经尝试在卫星上发射一些代表文明的音乐和数学符号,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建议把勾股定理图形发送到外星球, 与外星人进行数学交流。因为只要有生命存在就会有文明, 只要有文明就懂得重要的勾股定理。那么地球人都知道的勾股定理究竟是什么内容呢?”学生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在课堂上的思想也集中了, 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 这样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有利于对知识的接受和深化, 课堂气氛活跃, 效果较好。
二是巧用俗语———找规律。在讲解正方体表面展开图时, 大家知道它的表面展开图归结起来共有11种, 其中141型6种, 231型3种, 33型一种, 222型一种。这节课的重点是这11种展开图, 难点是如何找出展开图相对的面。经过我们备课组的研究, 最终把它归结为:“一间一必对面, 相邻相对不对面, 二二二型找中间。”朗朗上口的顺口溜, 就起到了化难为简的作用, 对启迪学生的思维有其独到的作用。再如, 把一个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时, 可采用“首先提取公因式, 然后考虑用公式, 十字相乘试一试, 分组分得要合适, 分解彻底不唯一, 最后定是整式积”, 使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多变规律心领神会, 大大促进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是借梯上楼———找辅助。通过借助现代教学设备的辅助教学手段, 能使一些难以用模型和语言表达的疑难问题, 变得形象直观, 浅显易懂, 帮助学生跨越思维上的障碍, 降低教学和学生接受知识的难度指数,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比如:对于中考数学压轴题动点问题的教学, 传统教学因较难展现其发现过程, 从而造成学生对其不好理解。利用计算机, 可以在屏幕上作出图形在不同时间段变化的过程, 在点、线、面移动变化过程中, 学生会直观地发现存在的各种图形, 引导学生形成分类讨论的思想, 画出准确图形, 使学生在直观感受和体验中轻松学到知识。
三、强化互动增效果
一是强化学生的主人意识。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交流者。教师敢于蹲下来看学生, 这是一种人文关怀。不仅是身体蹲下来, 心灵也要蹲下来, 全身心地融入到学生中间去, 通过与学生一起合作、交流, 共建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 使学生敢于成为课堂上勤于思考、积极发言的主人。同时教师又是一名成功的赏识者, 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每一件“小事”, 赏识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 从而培养学生主动、有效地获取新的知识和能力。
二是把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只有营造和谐、自主、创意的课堂氛围, 让学生在课堂上自由大胆表现好奇心、挑战心、想象力等, 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学生才会真正成为课堂上学习的主人, 从而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例如我在讲解图形变换关于旋转概念时, 为了让学生印象深刻, 易于理解, 我找了两组学生上讲台演练。让一名学生发号施令:绕脚后跟顺时针旋转90°。另一名学生按指令旋转, 一个接着一个的进行反复交换练习, 如果指令或动作错误再改正, 在欢快愉悦的氛围中掌握理解旋转三要素:旋转方向、旋转角度、旋转距离。
三是培养学生参与竞争。比赛是最能激发和调动学生兴奋点的, 所以在数学教学中, 我面向大多数学生, 为学生创设多个竞争的机会, 积极组织开展一些有益的活动, 从而消除课堂中常有的枯燥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练习选择填空类题目, 常常以“开火车”、“接龙比赛”、“争冠军”等方式进行, 对做得好的同学立即给予表扬, 对稍微落后的适时给予激励。这样, 让学生们在参与中竞争, 在竞争中互相学习, 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消除学生学习的疲劳, 一举两得。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要真正提升学生的素质, 首先要从多方面提升教师自己教书育人的素质, 才能真正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及学习效果。本文结合十五年的数学一线教学实践, 从培养教学风格、提炼教学技巧、加强师生互动等三大方面阐述做好数学教学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互动技巧 篇9
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互动教学的前提
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功交往的关键。思想品德课是促进学生人格魅力社会化的一个过程, 只有平等的对话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由于传统师生关系的影响, 学生在老师面前不敢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不改变这一现象, 课堂要实现真正互动是不容易做到的, 于是, 我注意改变在学生面前的态度、说话的语气、教育的方式。
一次我在走进教室上课时, 教室门被风吹关上了, 我敲了几下门也没人来开, 还隐隐约约听见有人说不要给某某开门, 谁开门谁是小狗之类的……心理一下就升起了愤怒之火, 后来还是科代表顶着“众叛亲离”的压力打开了门, 走进教室, 我扫视了全班同学一眼, 看见他们都低着头不敢看我, 我也极力压制着心头的气愤, 一分钟过去了, 二分钟过去了……“你们用这种方式欢迎我, 我还一下子真没接受得了呢, 是不是想老师唱首山歌了才开门啊……”, 学生听我这样一说, 大家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 有人就轻轻地说了声“对不起”, 有人就顺其自然地说了声“是啊”, 看见大家心情放松了下来, 我就开始上课了, 说来奇怪, 这堂课效果出奇地好, 学生回答问题积极, 精力集中, 调皮的几个学生也认认真真地上课, 我用宽容的心态赢得了学生的信任。所以学生才真正进入教师设计的教学情景中来。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二、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是互动教学的舞台
教学内容活动化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在快乐中成长在活动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活动的设计要丰富多彩, 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阶段学生的表现, 设计的活动不一定都在课堂上, 可以考虑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的活动, 比如我在上七年级“珍爱我们的生命”这课时, 课间就在教室播放了“让世界充满爱”、“吉祥三宝”这两首歌曲, 学生一下子高兴起来, 上课时热情得到了极大提高。课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了“钱塘江潮水‘吞人’事故”“唐山大地震图片展示”“东南亚海啸”, 让学生体验到生命的可贵和危险时刻的自我保护。让学生从“保尔·柯察金、海伦·凯勒、霍金、张海迪、丛飞……”的事迹中, 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课后组织学生看望孤儿院、养老院等, 以实际行动珍爱生命,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优美的课堂艺术是互动教学的灵魂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成功的教学取决于多种因素, 教师扎实的教学功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思想品德着力于引导学生积极健康成长, 取材源于生活, 学生由于生活环境不同, 思想意识具有复杂化多样性的特点。因此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为学生蕴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是取得互动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使教学内容直观生动形象。在学习八年级“爱在屋檐下”这一单元时, 选择了就发生在我们地区的一个典型事例, “八岁小女孩撑起一个家”感动重庆十大人物之倪东艳的故事, 结合教材内容我选取了不同的切入方法, 用她的事例让学生体会到“与父母亲的关系不可选择”, “孝亲敬长知恩图报是我们的天职”。为了巩固所学知识, 加深情感体验, 课后安排了回家“帮父母揉揉肩膀洗洗脚等亲近父母”和“与父母谈心, 说说心里话”的活动。反馈回来的信息是获得家长的一致好评。
四、互动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互动技巧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选取本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5年制大四学生60名,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实验2组共三组,每组20人。
1.2 方法
三组学生均使用统一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肿瘤学》教材,授课内容为其中的两种肿瘤性疾病,授课方式均为多媒体幻灯片教学,教学进度相同。授课后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1.2.1 对照组教学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系统地讲授教学内容:按照疾病概述、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过程、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的顺序思维模式依次讲解,最后到病房示教典型病例并对该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其教学程序与教材一致,实行以课堂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参与的方式。其目的是使学生从老师授课中获得知识,并通过临床实践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不断的记忆、模仿提高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1.2.2 实验1组教学方法
实验1组学生采用与对照组相同的教学程序,但在此基础上改变教学沟通技巧,把临床教学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联系起来。以学生身边的真实例子出发,以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语言,通过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教学内容立体化、直观化。目的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感官认识,使学生简单易懂,也易于记忆。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吸收,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提高学习兴趣。
1.2.3 实验2组教学方法
实验2组学生采用与对照组和实验1组完全不同的教学程序。授课前老师将授课目标、临床典型资料及思考问题提供给学生,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找出解决问题的答案。教学时再现临床典型病例,要求一名同学进行问诊及体格检查,结合其辅助检查后汇报病史,给出诊断、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等情况。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以问题为基础进行引导,学生也可随时提出问题,讨论后发言,总结分析该病例的发展过程和病情变化。最后由老师进行系统归纳总结,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对肿瘤患者的针对性治疗进行系统的补充讲解。目的是通过问题的引导,提高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提高其对肿瘤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3 教学效果评价
课程结束后分别对三组学生同时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教学效果进行主观评价。调查问卷包括7个问题: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加强理论理解能力、提高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开阔临床思路[2]。
1.4 统计学处理
所用结果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多个样本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学生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及入学考试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三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
调查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4个方面认可度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2组学生对调查问卷涉及的7个方面认可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实验1组比较,★P<0.05
3 讨论
肿瘤学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科,也是一门专业理论繁多、学生学习理解较困难的一门学科。在肿瘤学教学中如何改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帮助学生寻找到一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促进其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独立临床思维方法和实际临床工作能力有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将60名临床专业的学生予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观察其教学效果。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1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4个方面认可度明显提高。这表明,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易懂和亲善的语言及动作,适当利用一些生动形象的比喻把教学内容立体化、直观化,甚至采用有效的专注技巧,如:目光接触、表情、手势等非语行为都是传送与接收学生信息的技巧,都可以成为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沟通的桥梁。对学生而言,有时老师一句话可以达到“一语道破天机”的效果,这种启发式的教学有助于学生外科临床思维的培养[3]。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输入式的教学法,强调的是带教老师为主导,全程灌输理论知识,使学生处于走马观花的被动接受地位,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的低位。由于学生在短时间内可能无法遇到书中的病例,缺乏感性认识,导致其对抽象的书本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都存在困难,从而降低了学习的自主性及积极性,无法达到预期教学效果[4]。在教学过程中,实验1组学生将被动的接受转换主动的接受,师生双方在教与学交互的基础上了解了彼此的需要和意图,才找到最佳的平衡点,进而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交流[5],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实验2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主观评价明显优于实验1组和对照组学生,这说明讨论式的教学模式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等方面都显著优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实验2组学生将被动或主动的接受转换为主动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上以自己为主体,带着问题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疾病发展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发掘其自身潜力,灵活运用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提高其发现、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这种教学方法的核心是应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自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通过学生课外寻找答案,强化了对理论知识和临床工作的感性认识,是课堂及书本知识的具体化和有益补充[7],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达到融会贯通,更大程度地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总之,在本次肿瘤临床教学中,通过加强教与学的沟通技巧,增加师生之间的课堂互动,让学生掌握相关肿瘤理论知识,并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对提高临床实践教学成效和推动临床实践教学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摘要:目的 比较不同教学方法在肿瘤临床教学中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方法 选取60名大四学生,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对照组施行传统教学方法,实验1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改变教学沟通技巧,实验2组采用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各组进行问卷调查,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实验1组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对疾病的记忆力4个方面认可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2组学生的主观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和实验1组(P>0.05)。结论 在肿瘤临床教学中,提高沟通技巧,增加师生互动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关键词:临床教学,沟通技巧,师生互动,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庆,周峰,吴彩霞,等.PBL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2,11(6):591-594.
[2]薛浩,朱航,王广义,等.PBL与LBL两种教学方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2):9-10.
[3]陈创奇,何裕隆,朱家源,等.师生互动模式在外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1):1030-1031.
[4]Corrigan M,Reardon M,Shields C,et a1.“SURGENT”一—student learning for reality: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ve visual images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undergraduate surgery[J].J Surg Educ,2008,65(2):120.
[5]李红萍.试论有效沟通技巧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J].教育与职业,2012(15):191-192.
[6]陈春燕,郭晓奎.传统教学法与PBL教学模式结合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基础医学通报,2008(5):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