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护理管理学

2024-09-29

教学护理管理学(共12篇)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1

《护理管理学》是管理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是管理科学在护理学科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是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必备知识模块, 运用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手段是保证护理质量的基础。然而, 对于未经临床实践的护生而言, 护理管理学就其教学内容而言, 其教学内容抽象、枯燥, 课程本身既有别于公共基础课程, 又有别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内容, 还不同于护理专业基础课程内容, 因而在教学方法上就必需采用不同于这些课程的讲授方式,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1,2]。所谓“循证护理”即应用临床护理实践研究实证, 结合经验和患者所需而提供实施护理措施依据的护理模式。为此, 课程组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 尝试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运用“循证护理”的手段, 收集科学护理管理研究案例, 结合模拟病区实验室教学场地, 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讲授护理管理学内容,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为深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1 运用“循证护理”思维, 实施学科课程渗透, 构建护理管理初始模式

《护理管理学》教学内容抽象, 尤其对未步入临床实践的在校护生来说, 绝大多数授课内容远离学习的接受空间和想象空间, 学习起来单调、乏味, 仿佛授课内容遥不可及。针对于此, 在结合其他学科课程讲授过程中, 做到学科课程相互渗透, 运用“循证护理”思维构建护理管理的初始模式。利用已构建的模拟病区实验室, 在结合《基础护理学》、《急救护理学》《护理美学与礼仪》的教学中, 设置管理者角色, 实施医院三级护理管理体制的教学机制, 模拟实施护理管理的实践尝试的管理手段[1]。同时, 运用护理管理学的理论基础, 引入激励机制、病区管理机制、业务管理机制、消毒灭菌的控制机制以及按照管理职能的教学计划[2]、组织、领导、人力资源管理和控制实施学生自主管理, 使学生建立感性认识之后, 再进行理论知识的授课, 其学习内容就会变得简而易学,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而感到不枯燥。

2 运用“循证护理”式管理手段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

大部分学生认为, 只要牢固树立献身护理事业的南丁格尔精神, 对患者全心全意, 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 扎实掌握专业知识, 练就熟练的操作技术, 就能成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针对学生重技能、重基础, 轻视护理管理学的认识偏差, 我们以科室护士长的工作为实例, 讲授计划、组织、人力资源管理、领导和控制等基本职能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重要性。具体分析各要素在护士长日常工作中的应用或缺失, 从而有可能导致护理工作的优劣后果。这种以实例确认护理管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意义, 不仅激发了学生对护理管理学的浓厚兴趣, 而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护理管理学的欲望和积极性。在此基础上展开讲授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学原理等基本知识, 引导学生将其运用于未来的护理工作中, 为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为培养高素质护理人才服务。

3 运用“循证护理”案例分析式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对于临床工作2年以上的护士, 初具一定的临床管理经验, 《护理管理学》讲授起来便于理解, 易产生教与学的共鸣, 常能将经验管理转变为科学管理, 且能应用有效的科学管理手段实施管理。然而对护生来讲, 是既无管理者的经历, 又无临床实践经历, 对未来的工作环境、工作性质、工作职责等均限于想象之中, 且认为参与管理是未来比较遥远的事情, 而且已形成了对专业课程知识看得见摸得着的学习习惯, 不能适应护理管理学知识比较抽象的学习风格。针对这种情况, 需要教师收集临床护理实践中管理实证, 结合实例解释与说明, 变隐性为显性, 给予想象和思考的空间, 举证说明如:色彩管理在医院中是如何体现的?色彩管理的应用基础与理论是什么?环境布局管理是如何应用的?导诊服务有何管理意义?讲授能级原则时, 在护理组织中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的分工属于何种管理理论和手段?人性化管理手段的日常体现和临床体现在何处?如何实施与理解等。通过这种“循证护理”案例分析式教学, 将管理知识渗透到临床护理工作之中, 运用管理学知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的实例, 不仅提高学生整合知识的能力, 而且还提高了学生运用整合的知识, 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增强了对内容枯燥抽象的管理学知识的理解记忆, 极大的提高了护理管理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4 运用“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进取意识

所谓“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 即在课前留出案例, 学生分组, 收集与案例有关的管理方法、手段以及护理管理研究成果, 分析、总结管理措施, 提出本案例应采取的对策和方法。通过寻找证据, 培养了学生评判性思维的能力, 分析与总结能力。在护理管理学教学过程中, 由于采用了“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方式, 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对管理科学的认识, 有效的改变了认为管理科学是领导者或管理者的必修课, 解决了《护理管理学》对一般专业技术人员可有可无的偏见, 增强了学生将管理知识渗透到护理知识学习的应用中, 有效地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意识。作为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除了必须具备扎实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护理操作技能外, 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 只有这样才能在未来的护理专业技术岗位上有所发展, 有所进步。

总之, 多手段、多途径运用“循证护理”理论与知识, 解决了《护理管理学》课程讲授的难度, 解决了学生学习的困惑, 达到了寓教于应用, 与应用于实践中, 与实践于升华。

摘要:针对在校护生《护理管理学》的讲授具有一定的难度, 学生理解力和应用能力欠缺问题, 我们采用“循证护理”的手段, 结合模拟病区实验室教学场地, 理论与实践相契合, 运用“循证护理”思维, 实施学科课程渗透, 构建护理管理初始模式;运用“循证护理”式管理手段的教学,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运用“循证护理”案例分析式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运用“循证护理”式自主分析性教学, 激发了学生的管理意识和进取意识。通过运用“循证护理”理论的教学引入, 使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关键词:循证护理,护理管理,教学

参考文献

[1]李春卉, 马健康, 王柳行, 等.模拟病区实验室不同教学模式对培养护生三维能力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 2010, 25 (1) :80-82.

[2]周瑾, 陈君英.《护理管理学》考核评价方法改革的尝试[J].护士进修杂志, 2008, 23 (9) :1554-1555.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2

前言

护理学是一门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理论指导下的综合性应用学科,是研究有关预防保健与疾病防治康复过程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科学。《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之一,也是护理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介绍护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注重护理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护理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关怀和照顾病人的综合能力,是学生学习各门临床护理课程及日后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包括护理学发展史、护理学基本概念、护理学理论及相关理论、卫生服务体系、护理专业与法律、护理程序、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操作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了解护理学专业发展的整体情况,掌握护理基本理论知识及各项护理操作技能,初步熟悉医院工作环境,明确护理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树立为人类健康事业服务的理念和决心;同时通过训练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在对服务对象的基本需求进行评估的基础上,综合所学相关知识和技能解决临床实际护理问题,为今后发展临床专科护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护理技术

第一章 医院和住院环境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医院的任务 2.掌握急诊护理工作职能 3.掌握病区物理环境管理的要点 4.掌握各种铺床法的用途及操作要点 5.熟悉门诊护理工作职能 6.熟悉病区社会环境的管理

7.熟悉医院常见不安全因素及防范措施 8.熟悉床单位的设施要求 9.了解医院的种类和组织结构 10.了解门诊、急诊、病区的布局特点 【复习思考题】

1.环境的范围包括哪些方面,与护理的关系如何?

2.环境中哪些因素是有害健康的?舒适的环境需要哪些客观条件? 3.门诊、急诊、病区设置与布局的要求有何异同? 4.试述门诊与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差异

5.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其防范措施有哪些?(应从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医源性因素等各方面进行分析)

第二章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住院处的卫生处置要求

2.掌握分级护理的适用对象及护理内容。

3.掌握正确使用平车、轮椅等运送病人的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4.熟悉一般病人及急重症病人的入病区后的护理 5.熟悉出院护理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6.熟悉病人出院后的床单位处理。7.熟悉家庭病床收治的对象与范围 8.熟悉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9.了解病人入院的程序

10.了解病人出院前的护理准备及有关文件的处理 11.了解家庭病床的概念 【复习思考题】

1.详细列出病人入院、出院护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护送急诊病人入院过程中需注意哪些问题? 3.试述各种运送病人法的适用范围。4.挪动病人时在顺序上有哪些注意点?

5.用平车或轮椅护送病人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做到省力、安全、舒适? 6.试述家庭病床护理工作的主要职能。

第三章 卧位和安全的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卧位的性质

2.掌握各种常用卧位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 3.掌握帮助病人更换卧位的方法及其注意事项 4.掌握各种保护具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5.熟悉安置和更换各种卧位的作用 6.熟悉各种保护具的用途

7.了解长期卧床可能引发的并发症 【复习思考题】

1.按性质不同,卧位可以分为几类?试举例说明。2.日常护理中,各种卧位对病人有哪些意义? 3.对病人应用保护具时,要注意些什么?

4.怎样帮助活动受限的病人保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位? 5.当病人卧床翻身移动有困难时,可用哪些方法进行帮助?

第四章 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

2.掌握清洁、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无菌区、无菌物品、隔离技术、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概念。

3.掌握洗手技术和手的消毒

4.掌握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以及操作方法 5.掌握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 6.熟悉医院感染的主要对象

7.熟悉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原理、适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8.熟悉隔离病种、隔离区域的设置和划分。9.熟悉隔离消毒原则

10.了解医院感染的感染链及感染类型

11.了解形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及其预防和控制措施 12.了解供应室的设置和工作内容

13.了解常用敷料的加工及常用物品的保养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医院感染有何特征?

2.试述清洁、消毒、灭菌的区别。

3.试述各种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使用注意事项。4.试述紫外线灯管照射强度的监测要求和方法。5.何谓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 6.举例比较常用化学消毒剂的消毒效力。7.试述各类无菌操作技术的主要注意事项。8.隔离的目的是什么,怎样做好隔离工作?

第五章 病人的清洁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特殊口腔护理的目的、实施方法和注意事项 2.掌握常用漱口液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掌握床上梳头的实施方法

4.掌握卧床病人床上擦浴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掌握压疮的定义和发生的原因。6.掌握压疮的危险因素及易患部位的评估 7.掌握压疮的临床分期

8.掌握压疮的预防及主要护理措施。9.掌握有人床整理及更换床单法

10.熟悉口腔卫生的评估(包括配戴义齿病人的口腔评估)和口腔护理的目的 11.熟悉头发的评估及床上洗头的实施方法

12.熟悉皮肤的评估、淋浴和盆浴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3.熟悉压疮的易发人群。14.熟悉晨、晚间护理的内容。

15.了解护理人员帮助病人清洁的目的 16.了解灭头虱、虮法 17.了解皮肤的结构和功能 18.了解卧床病人便盆使用法 【复习思考题】

1.口腔卫生的评估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如何评估? 2.试述常用漱口液的名称、药物浓度、主要用途。3.义齿护理应注意什么?

4.特殊口腔护理的适应征是什么?其安全措施如何执行? 5.试述长期卧床的病人实施床上洗头时的注意事项 6.皮肤的护理评估应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如何评估? 7.什么是健康完整的皮肤?

8.为什么沐浴须在进食1小时后进行? 9.阐述压疮的定义、分期和临床表现。

10.简述压疮的原因、易发人群、危险因素。压疮的发生与护理有什么关系?怎么样预防? 11.各期压疮的处理原则有何异同?

12.不同体位下压疮的好发部位有何变化?原因是什么?

第六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体温的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2.掌握体温异常病人的观察(包括发热程度、热型)及评估及体温过高和过低病人的护理措施。3.掌握体温计的清洁消毒方法

4.掌握脉搏的测量方法及异常脉搏的临床观察和护理

5.掌握血压的测量与记录方法及造成血压测量误差的因素 6.掌握呼吸的测量、异常呼吸的观察和护理 7.熟悉浅表动脉的解剖部位。

8.熟悉观察血压的目的与影响血压的因素。9.熟悉血压异常的观察和护理 10.熟悉体温单的内容及绘制方法

11.了解体温的定义及体温的形成及调节。

12.了解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 13.了解脉搏与血压的形成。14.了解呼吸异常与疾病的联系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心动加速、心动过缓、间歇脉、脉搏短绌、洪脉、细脉、交替脉、水冲脉、重脉、奇脉、高血压、低血压。

2.体温是怎样调节的?低温、高温、安静壮态下人体的散热方式是否相同? 3.阐述体温过高与体温过低的分度,发热的过程和表现。4.常见的热型有哪几种?各有哪些特点?常见于何种情况? 5.如何对高热病人进行观察及护理? 6.脉搏异常主要有哪几方面的改变? 7.临床常见的脉率和脉律异常有哪些? 8.脉搏测量注意点是什么? 9.血压可受哪些因素影响?

10.阐述正常血压范围,各年龄组平均血压值。11.测量血压的注意点是什么?

12.造成血压测量误差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13.正常人呼吸频率可受哪些因素影响?

14.异常呼吸有哪些类型,需观察哪些重要体征? 15.呼吸困难可分为哪几类?

第七章 饮食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医院饮食的分类

2.掌握医院基本饮食的种类、使用范围及饮食原则 3.掌握鼻饲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4.熟悉医院常用的治疗饮食及试验饮食的使用范围

5.熟悉对病人营养和饮食状况的评估及饮食护理的一般措施 6.熟悉出入液量记录的内容和要求

7.了解营养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和来源 8.了解出入液量记录方法 【复习思考题】

1.医院的膳食分那几类?分别叙述主要的种类、适用范围、饮食原则及用法(或注意事项)。2.在判断病人的营养状态时我们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评估? 3.影响饮食和营养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4.病人进食前、中、后的护理各有哪些要点? 5.鼻胃管插入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八章

冷、热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各种冷、热的应用的目的和方法。2.熟悉身体冷、热疗效的效应护理评估。3.熟悉冷、热疗法的影响因素和禁忌。4.了解冷热疗法的生理效应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继发效应、冷疗法、热疗法。2.试比较冷、热疗法的目的、作用、异同点。3.冷疗法及热疗法的应用禁忌是什么? 4.酒精擦浴时的注意事项有那些?

第九章

排泄护理技术

第一节

排尿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协助病人维持正常的排尿活动。2.掌握常见异常排尿的类型。

3.掌握泌尿系统排泄功能异常(尿失禁、尿潴留)病人的护理措施。4.掌握导尿术及膀胱冲洗方法。5.熟悉对排尿活动的评估。

6.了解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排尿的生理。【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多尿、少尿、无尿、膀胱刺激症、尿潴留、尿失禁、导尿术、膀胱冲洗、留置导尿术。

2.膀胱内尿量达到多少,压力达到多少时开始有尿意?尿量达到多少、压力达到多少时,能引起反射排尿动作?

3.影响正常排尿的因素有哪些,怎样对尿液进行观察? 4.维持正常泌尿系统功能有哪些护理措施? 5.尿失禁、尿潴留病人需由那些护理措施? 6.简述留置导尿管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排便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粪便的评估及肠功能改变时(便秘、粪便嵌塞、腹泻、失禁、肠胀气)的护理措施。2.掌握灌肠法。

3.熟悉影响排便因素,满足肠道排便需要的护理措施。4.了解大肠的运动形式、生理功能及排便反射。【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排泄、便秘、粪便嵌塞、腹泻、排便失禁、肠胀气、灌肠法、肛管排气法。2.大肠的运动形式有什么特点? 3.影响排便的因素有哪些? 4.对粪便的评估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5.肠道功能异常含有哪些改变,主要的特征是什么? 6.试比较大量、小量、保留灌肠的异同点。7.常见的异常排便有哪些,如何护理?

第十章

药物治疗和过敏试验技术

第一节

给药的基础知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给药的定义、医院常用缩写给药护士的主要职责(药物的保管与药疗原则)。2.熟悉给药的护理程序

3.了解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与药物的种类。【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给药、常见药物种类有哪些? 2.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3.什么是安全用药的原则? 4.如何用护理程序实施给药? 5.阐明病区药物管理的原则。6.请写出医院常用缩写。

第二节

给口服药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口服给药法的优点及注意事项。2.应用护理程序掌握口服给药的操作。【复习思考题】

1.何谓口服给药法,其主要优点有哪些? 2.怎样用护理程序实施口服给药法。

3.在口服给药时,为提高疗效和减少反应时,注意的事项有哪些?

第三节

雾吸入化疗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超声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雾化吸入法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熟悉超声波雾化吸入的特点、药物的选用即作用。3.了解超声雾化吸入法和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原理。【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超声雾化吸入法 氧气雾化吸入法。2.试比较超声雾化吸入法与氧气雾化吸入法的异同点。3.怎么用护理程序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 4.简述实施超声雾化吸入和氧气雾化吸入时注意事项。

第四节

注射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注射原则及各种注射法的定义。

2.掌握注射器和针头的构造、规格及主要用途;掌握安瓿及密封瓶内吸药法。3.应用护理程序熟练掌握各种注射法并掌握安全操作的要领。4.熟悉静脉置留针注射的方法。5.了解深静脉注射。【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

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内注射法。2.简述注射原则。

3.试述常用的注射方法(肌肉注射法、静脉注射法、皮下注射法、皮内注射法)的目的及操作的注意事项。

4.用护理程序实施肌肉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注射。5.静脉注射中常见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第五节

药物过敏试验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青霉素过敏反应的机理及过敏试验。2.掌握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及处理。

3.掌握素类破伤风抗毒素(T.A.T),细胞色素C、普鲁卡因、碘过敏、头孢菌素类试验、T.A.T脱敏疗法。

4.熟悉链霉素过敏试验法及过敏反应的护理、卡介苗接种法与护理、乙肝疫苗的注射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5.了解药物过敏试验的原理 【复习思考题】

1.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异常的免疫反应,青霉素过敏属哪型反应?

2.青霉素、TAT、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头孢菌类试验的皮试液配制浓度为多少,如何配制?阴性、阳性如何判断?

3.青霉素发生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抢救措施有哪些? 4.做青霉素过敏试验应注意些什么? 5.阐述T.A.T脱敏注射法。

第十一章

静脉输液与输血技术

第一节 静脉输液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常见液体种类与作用、临床补液的原则。

2.掌握密闭式静脉输液法及输液故障的排除,输液点滴速度与时间的计算。3.掌握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

4.熟悉静脉输液的护理程序、静脉留置针、输液泵的操作步骤。5.了解静脉输液的原理及开放式输液法,颈外静脉插管输液法。【复习思考题】

1.何谓静脉输液?根据静脉输液的原理写出静脉输液应具备哪些条件? 2.常用的液体种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3.补液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4.如何做好输液病人的评估? 5.深静脉穿刺的目的及注意事项? 6.静脉留置针的护理要点有哪些?

7.静脉输液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如何防止微粒的污染 8.静脉输液时滴速的计算及故障的排除方法?

9.何谓输液反应?阐明输液反应的临床表现及防治方法如何防治?

第二节

静脉输血法

【考核知识点】

1.掌握输血的目的及密闭式输血法。

2.熟悉血型与交叉相容配血试验、各种输血的途径。3.熟悉输血反应与防治措施。4.了解血液制品的种类及特点 【复习思考题】 1.何谓静脉输血法?

2.何谓交叉相容配血试验?

3.输入血液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输血的护理评估有哪些? 4.输血前准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5.输血的途径有哪些,各有何特点? 6.用护理程序实施密闭式输血法。

7.阐述常见的输血反应的临床表现,发生的原因有哪些,如何防治?

第十二章

标本采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标本采集的原则及常用标本的采集法(痰标本、咽拭子标本采集、血液标本采集、尿液标本采集、粪便标本采集)。2.熟悉标本采集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标本采集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2.采集血标本是应注意些什么? 3.采集尿标本是应注意些什么? 4.如何用护理程序实施痰咽拭子,血、尿、粪标本的采集。

第十三章

危重病人的护理和抢救

第一节

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危重病人的护理措施

2.熟悉危重病人病情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3.了解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抢救室及重症监护室的设备及管理; 【复习思考题】

1.简述病情观察的方法和内容。

2.如要你建立一个急诊抢救室,你将准备那些抢救准备。3.何谓重症监护病房?简述其结构与设备 4.简述危重病人的支持性护理的内容与措施。

第二节

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各种氧气疗法

2.掌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措施及吸痰法 3.熟悉氧气的成分、浓度、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法 4.熟悉洗胃法和人工呼吸器使用 5.了解供氧设置、人工呼吸器的构造。【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吸氧法、洗胃法、吸痰法 2.简述吸氧浓度对纠正缺氧的重要作用 3.举例说明氧流量和氧浓度的换算

4.用护理程序实施各种供氧法、吸痰法、洗胃法、人工呼吸器的使用 5.简述供氧时的注意事项。6.简述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7.阐述各种药物中毒的灌洗、溶液(解毒剂)和禁忌药物。8.简述人工呼吸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第十四章

临终病人的护理技术

【考核知识点】

1.掌握临终关怀的定义及死亡过程的分期 2.掌握尸体护理。

3.熟悉临终病人的身心护理及护理人员对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4.了解临终关怀组织形式和理念。【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临终关怀、濒死、脑死亡 2.死亡后主要尸体现象有哪些? 3.尸体护理的目的是什么?如何实施? 4.如何做好临终病人的心理反应及护理? 5.如何做好临终病人家属护理?

第十五章

病案管理与护理文件的书写【考核知识点】

1.掌握记录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2.掌握各项护理记录的书写及病案的排列与保管 3.熟悉病案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4.了解病案的作用及重要性及记录的意义 【复习思考题】

1.记录时应遵循什么原则?注意事项有哪些? 2.护理病历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书写? 3.请说出住院病案的排列顺序。

4.护理观察记录单包括那些内容?如何书写?

上海交通大学护理学院

2007.11

附《护理学基础》试题样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1.在医院,护士对病人和家属进行有关用药、治疗、护理以及康复等方面的知识教育时,体现了护士的哪种角色功能?

A.照顾者 B.咨询者 C.协调者 D.教育者 F.计划者 2.下列有关健康的陈述,哪项是错误的?

A.健康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完整。B.健康是一种状态,是不断发展变化的。C.健康就是没有疾病。D.健康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如情绪、性格等。E.健康与疾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3.整体护理的实践特征为:

A.以完成医生的治疗方案为中心 B.实践范畴主要在医院

C.法律、政治、文化,且对护理工作无影响 D.将人、护理工作、护理与环境视作一个整体 E.最终目的是治疗身体疾病

4.护士对病人进行入院介绍和术前教育等,主要是为了满足病人:

A.生理的需要 B.安全的需要 C.爱与归属的需要 D.自我实现的需要 E.自尊的需要 5.按照罗依适应模式,外科手术后病人的疼痛为:

A.主要刺激 B.相关刺激

C.固有刺激 D.条件刺激 E.剩余刺激 6.某成年病人入院后,依赖性增强,超出了病情需要,自己能做的事情也需要别人做,这位病人使用的心理防卫机制是

A.否认 B.退化 C.转移 D.升华 E.适应 7.北美护理学会对护理诊断的定义为: A.关于某一服务对象对疾病反应的诊断评价

B.关于服务对象存在和潜在健康问题反应的临床判断 C.人们对健康问题反应的评价过程

D.人们对疾病的病理过程和治疗反应的判断 E.人们对护理过程的反应判断

8.“有„„危险”的护理诊断通常用下列哪种方式陈述:

A.PES公式 B.PE公式 C.ES公式 D.PS公式 E.P公式 9.护理目标或预期效果正确的陈述公式为:

A.主语+谓语+条件状语 B.主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 C.主语+谓语 D.主语+谓语+行为标准+条件状语 E.主语+谓语+条件状语+行为标准 10.关于护理诊断的陈述正确的是: A.疼痛:与心绞痛有关 C.知识缺乏:与智商太低有关 E.便秘:与食入量少有关 11.不属于护理诊断的是:

A.肥胖:与进食过多有关 B.便秘:与生活方式改变有关 C.尿潴留:由分娩压迫引起 D.语言沟通障碍:与听力障碍有关 E.恐惧:发抖:由害怕手术引起

12.护士发现某病人缺乏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下列哪项陈述是正确的: A.知识缺乏 B.特定知识缺乏

C.知识缺乏:与缺乏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有关 D.知识缺乏:缺乏有关预防哮喘复发的知识

B.皮肤完整性受损:与护士未及时给病人翻身有关 D.自理缺陷:与医源性限制有关 E.知识缺乏:与哮喘发作有关 13.护理诊断排序的基本原则: A.按器官系统存在的问题排序

B.按马斯洛的“人的需要层次论”由高向低排序

C.按问题的轻、重、缓、紧、急需解决的问题排在首位 D.按问题出现的时间顺序排序

E.按病人的意愿,病人认为重要的问题排在首位 14.某病人病情危重,但病人及家属执意要求出院,护士应: A.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强制留住病人继续治疗 B.按病人及家属意愿同意病人出院

C.让病人或其法定监护人在自动出院一栏上签字,并做好护理记录后让病人出院 D.报告司法部门

E.告知病人出院后,如有意外,后果自负。

15.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对医嘱内容有怀疑时,正确的做法是:

A.拒绝执行 B.自行改为正确后再执行 C.向开医嘱的医生询问以证实医嘱的准确性再执行 D.按医嘱执行 E.执行后再告知医生

16.病室通风的目的,下列不正确的是: A.可减少汗液的蒸发和热的消散 B.使病室空气新鲜 C.使患者舒适,愉快 D.降低空气中微生物浓度 E.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17.不符合铺床时的节力原则的是: A.将用物备齐 B.按使用顺序放置物品 C.铺床时身体靠近床沿 D.先铺远侧,后铺近侧 E.下肢前后分开并降低重心

18.一位急性胃穿孔患者经住院处时,护理工作首先应: A.卫生处置 B.衣物保管 C.了解病人生活习惯 D.介绍医院规章制度 E.立即护送病人入病区

19.协助患者向平车挪动的顺序为: A.上身、臀部、下肢 B.上身、下肢、臀部 C.下肢、臀部、上身 D.臀部、上身、下肢 E.臀部、下肢、上身

20.腹腔感染术后应取半坐卧位其目的是: A.借重力使隔肌上升 B.有利于腹腔引流,使炎症局限 C.防止呕吐 D.减少术后出血 E.使伤口张力增加

21.下列需用保护具的病人是 A.休克 B.腹痛 C.谵妄 D.发热 E.偏瘫

22.关于卧位及翻身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C A.腹部检查的病人宜采用屈膝仰卧位 B.灌肠病员宜采用左侧卧位 C.休克患者下肢要抬高10~20度 D.盆腔术后的病人宜采用半坐卧位 E.作颅骨牵引时,宜采用头高足低位

23.无菌包被无菌等渗盐水浸湿后,应立即: A.晾干使用 B.烘干后使用 C.速将包内物品使用完 D.24h内用完 E.重新灭菌 24.按工作区的划分,下列属半污染区的是: A.医护办公室,值班室 B.治疗室、配餐室 C.病区走廊、检验室 D.库房、消毒室 E.病房卫生间、清洗间 25.对病人进行皮肤护理的目的,可以除外的是 A.满足患者对清洁和舒适的需要 B.预防皮肤感染

C.促进皮肤的血液循环 D.防止肌肉挛缩和关节僵硬 E.有利于对病人实施健康教育

26.患者的义齿取下后应浸泡在: A.乙醇 B.热开水 C.冷开水 D.0.5%消毒灵 E.0.1%苯扎溴铵溶液 27.体温高低不一,日差>1度,甚至可达2-3度,但最低水平均高于正常属: A.稽留热 B.间歇热 C.弛张热 D.不规则热 E.波状热

28.在测量血压的过程中,下列各项操作不正确的是: A.一般选择肘窝肱动脉处测量 B.运动后让病员休息10分钟再测量 C.对偏瘫上肢有疾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 D.测量时,肱动脉应与心脏在同一水平E.当发现血压听不清或异常时,先要排除外界因素 29.鼻饲时,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A.应检查胃管是否通畅 B.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可注入少量温开水 C.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 D.灌入药物时,先将药物研碎溶解 E.拔管时将胃管夹紧,拔到咽喉处宜迅速

30.下列饮食属于试验饮食的是:

A.流质饮食 B.高蛋白饮食 C.要素饮食 D.低胆固醇饮食 E.忌碘饮食 31.以下各项与用热目的不符合的是: A.炎症早期用于控制炎症的扩散 B.炎症早期用于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 C.减轻深部组织充血 D.局部软组织损伤的晚期 E.可促进舒适及睡眠

32.持续用冷或用热1小时后,会出现短暂的相反作用,此现象称为: A.远处效应 B.适应反应 C.继发效应 D.生理效应 E.持续反应 33.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时,忌用热敷的理由是: A.加重出血 B.疼痛加剧 C.掩盖病情 D.易致颅内感染 E.可使面部皮肤损伤 34.护理尿失禁患者应:

A.加强皮肤护理,预防褥疮 B.必须留置导尿 C.嘱患者少饮水,减少排尿量 D.绝对卧床休息 E.以上均不是

35.休克病人留置导尿的目的是: A.测量尿量及密度以了解肾脏供血 B.排空膀胱以避免尿潴留 C.保持床单清洁干燥以防止褥疮发生 D.引流尿液以促进体内毒排泄 E.留尿作细菌培养以协助诊断

36.在作保留灌肠时,下列哪项有误: A.保留灌肠除了用于镇静外,还可用于肠道杀虫 B.直肠、结肠术后的病人,可通过保留灌肠从肛门用药 C.作保留灌肠前要嘱病员排便、排尿 D.灌肠时液面距肛门不得超过30cm E.肛管拔出后,须保留1h以上

37.人体对药物吸收速度由快至慢的顺序是: A.动、静脉注射>吸入>皮下注射>舌下含化>肌肉注射>直肠给药>口服>外敷 B.动、静脉注射>舌下含化>肌肉注射>吸入>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口服>外敷 C.动、静脉注射>吸入>舌下含化>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直肠给药>口服>外敷 D.动、静脉注射>吸入>肌肉注射>舌下含化>皮下注射>口服>直肠给药>外敷 E.动、静脉注射>舌下含化>肌肉注射>口服>直肠给药>皮下注射>吸入>外敷 38.超声波雾化吸入的操作不正确的叙述是: A.水槽内液面高度约3cm B.雾化罐内药液稀释至30~50ml C.接通电源,先开电源开关,再开雾化开关 D.使用中水槽内换水时不必关机 E.治疗毕,先关雾化开关,再关电源开关

39. 病室的书写要求,下列各项有误的是:

A.书写内容要求真实 B.书写字迹要清楚,不能涂改,但可用修正液 C.日间用蓝笔,夜间用红笔记录 D.填写时要按顺序 E.写完后要签全名

40.有关记录的原因,下列各项中有误的是: A.记录必须及时,不得提早、漏记 B.记录必须真实、客观 C.记录者必须是执行者 D.记录应有具体时间 E.记录中有书写错误时,不能用墨水涂抹,可用修正液掩盖 41. 关于输血前的准备工作,错误的一项是:

A. 做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 B. 需2人进行“三查”“八对”

C. 避免剧烈震荡血液 D. 库血温度低可在阳光下静置15~20分钟 E. 输血前先静脉滴注生理盐水

42.静脉注射前止血带应扎在穿刺点上方约:

A. 2cm处 B.4cm处 C.6cm处 D.8cm处 E.10cm处 43.成人常用的静脉注射部位除外的是: A 贵要静脉 B 头静脉 C 额上静脉 D 手背静脉 E 正中静脉 44.输液时空气栓塞致死的原因是气栓阻塞:

A.肺动脉入口 B.主动脉入口 C.肺静脉入口 D.上腔静脉入口 E.下腔静脉入口 45.输液时选择静脉下列错误的说法是:

A.粗直、弹性好 B.相对固定(青年男性)C.避开关节及静脉瓣 D.有计划地从近心端到远心端选择静脉 E.有计划地从远心端到近心端选择静脉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搬运患者常用的方法有轮椅法、________、________。

2.休克病人,抬高头胸,以利于病人 ;抬高下肢有利于。3.医院饮食种类有、、试验饮食三大类。

4.对新生儿及老年病人病室合适的温度为 ℃,湿度以 为宜。5.预防压疮要做好五勤是:、勤擦洗、勤更换、、勤整理。6.热敷的主要目的是,。7.保留灌肠的药液量应不超过,导管的插入深度约。

8.当膀胱储尿量达到,才能引起反射性排尿,给尿潴留病人进行导尿时,第一次放出的尿量不能超过。

9.容易 的药物应装于有色密度盖瓶中,置于阴凉处;容易 的药物须装瓶内盖紧。

三、简答题(每题4分,共20分)1.请简述护理程序中制定目标的原则。

2.对病情较重,不能起床活动的病人,为其进行晨间护理,应包括哪些内容?(无需展开)3.对于鼻饲患者,如何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4.简述病案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5.氧疗的目的是什么?

四、问答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试比较物理、化学消毒灭菌法的优缺点。

2.患者,女,38岁,以往曾注射过青霉素,因肺部感染,在皮试阴性情况下,连续接受青霉素注射已2天,今晨早饭后去附近医院继续接受青霉素治疗,护士现配好青霉素予肌肉注射后,嘱其在边上休息20分钟,针头拔出后2分钟,病人突感胸闷、气促,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测P 120次/分,BP 90/60mmhg。请给该患者诊断,并写出急救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DCDBA BBBDA CDCCC ADEAB CCECE CCBBE ACDAA BCDBE DCCAD

二、填空题 1.平车法,担架法 2.呼吸,血液回流 3.基本饮食,治疗饮食 4.22-24,50%~60% 5.勤翻身,勤按摩

6.消炎,消肿,解痉,止痛 7.200ml,15-20 cm 8.250ml-450ml,1000ml 9.氧化和遇光变质,挥发潮解或机化

三、简答题(略)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3

【关键词】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474-01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护理人才的关键阶段,临床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护理人才的素质和护理教育的质量。为培养适应新时期医院需要的高素质护理人才,我院不断进行探索,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开展规范化管理,护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健全医院三级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前提

由于我院接受的护生层次多且数量较大,要完成临床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必须加强管理。建全教学管理体系是取得高水平教学质量的前提,因此,我院成立了三级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体系:①一级管理组织--由护理部主任、分管教学的副主任及教学干事组成,主要职责是根据学校的实习大纲,制定总实习计划和质量控制标准,定期检查、指导、征求意见,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②二级管理组织--由总护士长和带教总辅导组成,负责本科室实习计划的制定和管理。③三级管理组织--由各科室护士长和带教老师组成,按实习计划带教,并保证实习计划的落实。从而使临床教学层层有人管。

2 师资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保证

2.1 严格选拔带教老师 带教老师是护生接触临床实践的启蒙者,他们的师德、师才、师风直接影响着护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带教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1]。要求带教老师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高度的责任感、较强的及沟通能力。经科护士长、护士长、带教总辅导考核合格后方能担任临床带教老师,并签订临床带教老师责任状。

2.2 加强师资培训 随着护理教育的进步,对临床带教老师的要求越来越高,带教老师不但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要有良好的教学方法。因此,要分层次进行师资培训。我们每年举办临床护理师资培训班,重点培训带教老师的素质、护理教育理论、实习生的护理安全管理,请优秀老师交流经验,探讨教学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教学方法等问题,规范基护与专科操作,更新护理观念,提高带教老师的理论、操作水平和带教管理能力。

2.3 建立临床带教老师激励机制 根据激励理论,一定的外部刺激可以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过给予临床带教老师情感和物质激励,可以调动带教老师的积极性[2]。建立带教激励制度,如实施带教老师优胜劣汰,实习结束后评选优秀带教老师,并进行全院表彰;评选结果与带教老师的年度考核、晋级、评先直接挂钩,充分调动临床带教老师的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

3 抓好實习生的培养与管理,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根本

3.1 岗前培训 护生进入临床科室之前均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教育可使护生了解医院护理工作概况,明确实习目标,减少护生无所适从感,在课堂和临床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培训主要内容为:医院概况,现代护士的素质,护士礼仪与行为规范,护理安全管理,有关护理管理制度等。认真组织护生学习并签实习生责任状。通过岗前教育增强护生的责任意识,文明优质服务意识及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

3.2因材施教,合理制定实习计划及量化指标

3.2.1针对不同层次的护生制定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 把培养护生良好职业道德、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观念、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作为制定实习计划和量化指标的指导思想,并落实在临床教学各个环节中。

3.2.2强调备好三本 要求学生备好三本:笔记本、心得本、实习手册。把每天在科室所学、所感都记录下来。一方面可培养他们独立学习的能力,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另一方面老师通过查看笔记与周记也可了解她们的思想动态,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及时解决现存的问题。

3.2.3培养护生的沟通能力:老师先教授护生健康教育的方法,要求护生运用所掌握的健康教育知识每天至少进行个体健康教育1次,每月至少进行1次群体健康教育并评估,使其学会了与病人如何进行有效的交流,巩固了理论知识。

3.2.4不断强化安全意识,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实习始终。每一次大科轮转实习生集中时,都将临床护理安全问题摆在首位,采取实例教育,不断强化其安全意识,要求带教老师和护生发生差错应及时报告科护士长与护理部,不得隐瞒,并及时分析、解决、总结,确保了临床实习的安全。护生无一例差错事故发生。

3.3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 为提高护生基护操作能力,在实习前三个月每周给护生演示并练习一项基护操作,让其在实习初期就能掌握基护的规范化操作,有利于护生后期实习的需要。

3.4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增加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4.1临床护理查房 每次查房老师都精心挑选病例,认真准备相关内容,并要求护生积极参与。护理查房要求每位实习护生亲自看病人,翻阅病历,了解病人情况 。并采取了多样的查房方式:①问题导向式;②案例分析式;③情景模拟式;④英文查房。

3.4.2 论文指导 采用老师与护生“一对一”的模式指导本科生论文写作。各位指导老师均是在正式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论文,并多次参加省或医院的科研项目。同时我们还开设了论文撰写与统计学知识专题讲座,使护生更好的掌握了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增强了护生科研意识与写作能力。

3.5组织多样教学活动,提高护生综合素质

3.5.1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为契机,制定护生生活护理记录单,培养护生的服务意识及能力,并评选 “优质服务之星”。

3.5.2护理部每月组织专题讲座,使护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

3.5.3师生健康教育演示赛 每年开展师生健康教育演示赛,护生运用所掌握的临床知识,编写健康教育剧本,师生同堂表演。演示赛让护生学有所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与凝聚力。

4 健全考核制度,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保障

有效的考核制度可以鞭策护生更好地学习,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护理技术考核。每周由带教老师考核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使护生及时掌握所学知识;每次出科前由带教总辅导进行出科理论和操作考试,并进行综合考评,让老师们了解护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护生实习完后进行综合理论考核和临床综合技能的考核。

5 重视教与学的反馈,是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手段

教育活动是教师与学生双向活动的过程,教学质量的高低有赖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发挥。认真征求师生意见,及时反馈与总结。对反馈的内容进行分析,及时反馈到科室,对存在问题及时采取对策。认真总结对临床教学的意见,调动师生之间教与学的积极性,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力争取得教与学的最佳效果,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加强组织管理,各级人员严格的层层的质控,保证了教学计划的落实,加强了带教老师的责任感,促进了老师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了护生学习的自觉性,促进了教学管理工作目标化和规范化,提高了教学质量[3],培养的护生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参考文献:

[1] 李雁斌 .规范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探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9):106-107.

[2] 许琴,邓华丽.新时期护理临床教学改革与创新[J].长江大学学报,7(1):212-214.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高职护理,《社区护理学》,教学,应用

社区卫生服务自20世纪90年代起步后在我国得到了迅速发展, 目前已成为卫生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 随着人们对身心健康和健康生活方式的日益重视, 《社区护理学》这一新兴学科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壮大, 为社区护士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提供了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本着“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贴近岗位、贴近生活”的职业教育原则, 在五年制高职护理专业《社区护理学》教学中必须创设新的教学方法, 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是一种实践性、操作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可根据《社区护理学》的教学目标积极倡导案例教学, 选择典型社区护理案例, 让学生事先寻找和收集资料, 查阅文献, 根据护理程序进行护理评估, 作出护理诊断、制订护理计划与措施, 积极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1 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起源于20世纪初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 经哈佛大学商学院逐步完善发展, 目前已成为美国师范教育以及医学教学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一种教学法。在我国, 随着护理教育的迅猛发展以及护理教育新课标的制定, 教学中已越来越重视运用案例教学法。

《社区护理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社区概念、家庭访视与家庭护理, 社区重点人群 (妇女、儿童、老年人等) 保健, 社区常见慢性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 常见传染病患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 社区急性事件的预防与救护, 社区临终关怀与护理等。这些教学内容要求教师能直观地为护生做具体的指导, 引导护生对社区人群的健康问题进行分析思考, 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2《社区护理学》案例教学的原则

2.1 共同参与原则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是指导者和推动者。

课前要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案例, 真正弄清楚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困惑;课堂上要认真策划学生进行案例讨论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探寻特定案例情境的过程及其背后隐含的各种因素和发展变化;并要及时更新案例, 使之紧跟时代步伐, 符合现代社区实际。如教师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了解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基本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 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找出该居民小区存在的主要健康问题, 在此基础上完成1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调查报告及解决社区主要健康问题的健康指导报告。

2.2 启发创新原则在选择教学案例时使学生作为当事人处于一种真实的情境下思考问题对策, 能借助各种工具明了案例中的各种关系。

如某社区1名5岁儿童出现上肢骨折, 社区护士该如何处理?学生对案例要有自己的看法, 无论是对案例的分析评判, 还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都要有独到的见解, 有创新之处。有学生发现家中无人照管, 考虑存在父母对儿童照顾不周的护理诊断;有部分学生进一步了解到儿童父母存在经济困难, 考虑存在家长照顾受限的护理诊断;更有学生深入了解父母为进城务工人员, 考虑存在与子女感情交流不够、安全知识缺乏的护理诊断。由此可见, 案例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3 适应实践原则案例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适合学生现有的发展水平。

案例的呈现形式要适应学生的理解力, 描述要贴近生活, 富有意义。在社区传染病患者的护理与管理教学中, 应结合当前、当地的流行病学特点, 如选取手足口病、SARS、甲型H1N1流感等疾病的社区护理与管理知识进行讲解。教师选取的每个案例对于学生来说都应是一个真实的现实, 学生才会从实际案例中做出认真的分析与判断, 进而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解决方案, 而不是做一些不切实际的空想。

3 案例教学的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的教学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在《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可考虑运用以下几种形式。 (1) 引述式, 教师提供案例, 将学生引入学习主题。如在进行家庭护理教学时, 通过1张家系图开始, 分析家庭的总体情况、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个别成员的健康状况及遗传性疾病在家庭成员中的发病率及对其生活的影响, 再引入家庭护理的教学内容, 引导学生进行评估、诊断, 制订护理计划。 (2) 例证式, 教师提供案例,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 启发学生学会分析, 理解概念原理。如开展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教学时, 由教师提供某小区高血压患者的统计数据, 启发学生对高血压患者存在的社区护理问题做出评估, 针对该社区情况建立健康档案、制订护理措施。 (3) 探究式, 教师提供现实生活案例, 确定探究主题, 学生讨论或辩论, 形成认识。如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对社区老年人保健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教师向学生呈现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使学生明确社区卫生服务承担老年人的医疗和护理的必要性, 并掌握社区老年人保健及护理的要点。 (4) 研究式, 针对学生对某一知识的认识程度, 由教师布置实践活动任务, 让学生搜集资料, 编写案例报告, 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课堂呈现, 最终师生共同评价。如社区急性事件救护的教学, 根据2010版新指南标准执行基础生命支持程序, 即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 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 每位学生在组内完成1次心肺复苏术, 由师生共同评价, 鼓励学生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 培养小组团队合作精神。

高职护理教学管理论文 篇5

首先,高职护理专业教学管理应完善其管理组织机构。高职院校与医院相结合,优势互补,一方面利用高职院校理论培养优势和医院实践经验丰富等优势,逐步建立学校和医院相结合的临床护理管理机构。从而在学校和医院之间构建护理部、临床护理教研室、临床科室的三级护理教学管理体系。人员上构成以护理部主任、教学助理员、实习督导专家、科室护士长、教学组长、带教教员等多级护理管理机制。同时,完善临床护理管理制度、实习大纲和手册等相关管理文件,努力实现护理教学的全方位管理。其次,加强高职护理教学师资力量。高职院校应聘请一批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都有丰富经验的教师参与到日常教学工作当中来,带动原有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的护理教学师资队伍。对于教师队伍建设也应该紧跟医学教育发展步伐,努力探索和把握护理教学管理当中的新的特点和方法,建立教师队伍长期培训机制。在实际操作当中,对部分教师采取集中培训、岗位锻炼等多种模式相结合,从而达到教学理论、方法、业务水平、教学心理等多方面的提高。定期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进行考核,敦促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和实践教学方法。还有就是,高职护理教学过程应积极丰富教学管理内涵。带教老师是护生从事临床实践的启蒙者,在临床教学中,师德、师才、师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选好教学老师是提高临床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定期邀请护士长、教学专家等举行专题讲座,将职业道德、安全防范、医患关系、健康知识、学科前沿发展等作为讲座内容,提高学生专业素养,也拓宽了护生的知识面。最后,教学过程注重护理礼仪、爱岗敬业教育,加强心理素质培训和语言沟通能力培养,使实习学生能充分掌握一些与病人沟通交流的技巧。培养学生爱伤观念,护理学生对患者要有同情心、要发自内心的.关爱患者,是做一个合格护士的必备人文素质。着重培养护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严格要求、严格训练每一位护理学生,强调每一项完整的护理操作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在学生的实习过程中,应给予强化团队意识的培养。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6

【关键词】辩证护理 应用 教学 护理学基础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237-01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护理教学的内容不断的完善,在新时代的引领之下将循证护理运用到护理基础教学中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循证护理是遵循了正确的科研结果,充分将临床经验及患者的需求两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完善了护理教学的内容。在护理学基础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我院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对护理专业的本科及专科学生进行了有效的循证护理教学的实践活动,为我院总结出了一条符合我院发展的一套新型的循证护理教学模式,其结果取得了较满意的成效,本文主要通过对循证护理运用到护理学基础教学中的研究,来探讨其结果,并进行分析,其主要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2008、2009、2010届护理本科班的学生,并在2008、2009、2010届护理专科班中随机抽取个别班级的全日制在校的护理专业学生共760人,其平均年龄均在19~23岁;其中男护生有30名,女护生有730名;大专护生的人数为220名,本科护生为540名。在我院及相关的科研处的大力支持之下,我院的学生积极签署相关的同意书,并且在2009年2月~2010年12月开展了循证护理教学实践的相关研究,通过比较实验的结果,对实施教学前后的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分析。

1.2研究方法 教学内容方面:研究小组主要是从相关的《护理学基础》本科教材及《常用护理基本技术》的大专教材这两本教材中提取出相关的循证护理教学内容,并进行有效的评估,其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有:对便秘患者的护理,对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对尿频、尿急、尿不尽等患者的护理及相关的高热患者的护理和常规的口腔护理及口腔护理漱口液的选择等,在人体的静脉注射方面也有相关的叙述,如无痛注射、静脉炎的预防及护理和相关的压疮的预防护理等多达十几项的实践操作,完善了循证护理教学的内容,并能明确的显示出实施教学前后的效果,对其结果进行有效的分析。

教学方法方面:首先,确定明确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在对相关的知识讲解前,必须对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有关循证护理的概念及学习方法的介绍,让护理专业的学生对自己将要学习的相关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发放教学大纲给学生,通过引导学生让其主动的学习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护生根据实际的要求自主地寻找有关循证教学的相关检索相文献。该文献可也通过在图书馆或是多媒体行查询,其检索的数据库资源主要包括:①相关的科技期刊;②本校院内的图书馆或是医学情报所发表的议论文、科技报告等其他内部刊物;③Cochrane图书馆。在收集完相关的资料后,这些护生可以通过分成若干个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将所收集到的相关资料进行发放并开始讨论,其讨论的内容主要可以从课题的研究设计、护理的新方法等方面进行有关的探究,从而判断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及有效性、检验调查结果是否具有的可靠性等,最后进行相关的评估与筛选。最后,选择最佳的方案。通过上述的步骤最后筛选出最佳的方案,并将相关的临床的护理措施整理出来,每组护生需将调查得出的结果通过分析整理后制作成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如这里以“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为例,可以将循证护理教学的过程设为:首先选定好相关的研究对象,并对该研究对象进行评估,通过学会进行测验,可以知道护生对原有知识的理解程度,将 “大便不禁”这一问题作为循证护理研究的内容,并向护生介绍相关的循证护理概念及循证护理相关的知识,为学生讲解检索相关文献的具体的方法,切实的将循证护理理念应用于治疗大便不禁患者的护理中去,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生通过分组对相关文献进行检索,对“大便不禁”的国内外相关的护理研究有了相应的了解,将所获的大便不禁患者的相关护理资料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合理的评审得出结果,并将结果做成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进行小组汇报;每组可分别派出代表,对大便不禁患者的循证护理结果进行汇报,护生要认真做好相关的记录,并将所听到的循证护理知识补充到课本内容中,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各项护理方法,最后进行考核检验,评价大便不禁患者运用循证护理治疗的应用效果。

评价的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通过制订调查问卷,以开放式问答的形式对该校的护生在循证教学前、后进行学习效果进行相关的评价。数据收集时间为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均为100%;考试试卷回收率及有效率为100%。并对实施循证护理教学的前后护生的平均成绩进行比较分析。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相关的处理,研究显示对比前后的结果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2.结果

通过研究分析可知,相关护理专业的学生在实施教学后相较于教学前,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更感兴趣,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且能自主解决相关的问题,在人际交往方面也有所提升,通过对各项的结果进行比较,P<0.05。

3.讨论

学校运用循证护理教学,不仅能够促进护生学习的积极性,更是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上将循证护理教学运用到了护理基础教学之中,为大学教材补充了很多缺失的理论知识及相关的临床实践资料,针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在进行临床实践时所遇到的问题提供了实用的护理措施及护理新方法。

通过实践学习,相关的护生可以发现课本知识是有限的,无法跟上临床护理知识发展的脚步,通过实践护生可以体会到临床护理内容的特点,实用且丰富,让护生进一步认识到临床护理实践的重要性。通过对循证护理教学的学习,有利于培养护生积极探索实证的精神,使护生对基础护理观念产生新的看法,学习循证护理教学能够帮助护生转变思想观念,运用批判性眼光来看待现实的事物,而不是以经验和直觉决定护理行为。在运用循证护理教学过程中,护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断地加强。这有利于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来补充自身的基础知识和精深的专业知识,运用先进的理念和技能,采用灵活的教学手段来帮组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够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参考文献:

[1]蒋志娟,周琦,周琪范等.《护理学基础》教学中应用循证护理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3):1171-1172.

[2]锦平,成翼娟,循证护理与护理质量提高[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4):293.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7

如何提高《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 切实培养出理论扎实、技术过硬的高职护生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现结合多年教学实践, 将高职护理专业《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体会介绍如下。

1 重视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指的是一种学习中已习得的经验对后来学习的影响。学习迁移广泛存在, 贯穿于知识、技能、态度与品德的学习过程中[1]。

1.1 合理确立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一切教学工作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因此, 高职学生的教学目标不能与普通高等学生相同, 应注重突出技能培养目标。由于任何学习都是在原有学科的基础上的连续、分步构建的过程, 而最终形成的心理结构也是具有一定层次的网络结构[2]。因此, 某一单元后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 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来考虑。同时, 教学目标的表述应明确和具体, 不能笼统和含蓄, 应让学生能确切地把握其涵义, 以发挥其对学习材料的沟通作用。

1.2 科学的精选教学内容, 妥善处理教学内容与教材之间的关系

根据已确立高职学生培训的教学目标及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 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材料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同时, 教学内容要随着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发展更新。高职《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时数少, 教材只能作为一种参考, 而不能过分依赖于它, 照本宣科, 教师要把握教材, 适当增删内容。

1.3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有效设计教学程序

同样的内容组织编排得好, 迁移的作用就好, 教学就省时省力。因此, 安排教学材料要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有了编排合理的教学内容, 要想在教学过程中发挥迁移作用, 就要求有效设计教学程序。教学程序既包括宏观方面的学习顺序的安排, 也包括微观方面每一节课的教学程序的设计。首先, 要把这门学科中那些具有最大迁移价值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等上位结构的学习放在首位, 作为教学的主干, 在此基础上再遵循从一般到个别, 从整体到部分的“不断分化”的原则组织下位结构知识的教学。同时, 应加强概念、原理、课题, 乃至章节之间的横向联系, 以达综合贯通的目的。为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探讨观念之间的联系, 找出他们之间的异同, 消除学生认知的矛盾。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指在一定教学环境下, 利用一定的诱因, 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 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那么, 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具体介绍如下。

2.1 创设问题情境, 实施启发式教学

实施启发式教学, 关键在于创设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 而又是力所能及的问题情境。首先, 要求教师既要“备教材”, 又要“备学生”。具体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 它既可以用教师设问的方式提出, 也可以用作业的方式提出;它既可以从新旧教材的联系方面引进, 也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经验引进。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以在教学的开始阶段, 也可以在教学过程和教学结束时进行。如在分娩期妇女的护理实验课上, 教师先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开展实验, 每组针对实验中发生的情况, 随时调整实验方案并要学生自己说明护理中存在的问题等,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 控制作业难度, 恰当调控动机激起水平

美国心理学家耶柯森和多的森认为, 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由此可知, 教师在教学时, 要因材施教, 要根据学习任务的不同难度, 恰当控制学生学习动机的激起程度。在学习较容易、较简单的课题时应尽量使学生注意力集中, 使学生尽量紧张一点;而在学习较复杂、较困难的课题时, 因尽量创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 在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问题时要尽量心平气和地慢慢引导, 以免学生过度紧张和焦虑。

2.3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 妥善进行奖惩

心理学研究表明, 来自学习结果的种种反馈信息, 对学习效果有明显影响。实际上表扬和奖励比批评与指责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可以在每一堂上课前或在讲授过程中, 及时、恰当地对某些学生进行表扬, 可以使他们获得成就感, 增强自信心,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2.4 利用争强好胜心理, 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大学生争强好胜, 他们希望自己比别人强, 自己能胜过别人。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心理, 通过妥善组织学习竞赛来激发学习动机。如通过采取“小组合作式”的学习讨论方法, 以小组为单位, 每小组4人或5人, 都是“捆绑式”合作关系, 进行病例讨论、资料查新、发言陈述等活动,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可明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习的效果;而且有利于使先进更先进, 后进变先进, 团结友爱向前进;有利于防止自卑心理、骄傲情绪和个人主义等不良倾向。

2.5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 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后, 特别是护理技术操作性实践课, 课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指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 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的一贯表现, 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 即使这时的归因并不真实。一般而言, 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 归因于主观努力方面均是有利的。

3 基于循证护理, 学习解决问题的技巧, 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循证护理 (evidence-based nursing, EBN) 为“以证据为基础的护理”, 指护士在护理实践中将科研结论与病人需求相结合, 依据当时的临床环境及个人经验, 最后做出护理决策, 为病人提供最适合的个性化卫生保健服务[3]。传统的、单一的灌输式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需求[4]。作为高校护理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新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并解决问题。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会护生如何学习的方法, 使终结性教育转变为终生教育[5]。在临床护理的课堂中引入循证护理的教学, 采用循证护理教学所需学时数较多, 因此, 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实践中每学期选出2个或3个题目, 由学生在课后先准备资料, 要言之有据。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投身于问题解决的活动之中, 这样, 势必要注意创设一个接纳意见的氛围, 鼓励并协助学生正确理解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假设, 数量越多越好。这样, 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讨论, 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从而利用实证指导实践, 使学生探求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 通过利用各种途径进行信息查询, 使学生了解获取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的途径, 提高解决问题的技巧和能力。

通过以上3方面的结合,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使他们真正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操作技能, 并在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方面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学习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68.

[2]李山川.大学教育心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1:231-232.

[3]Haynes RB, Devereaux PJ, Guyatt GH.Clinical expertise in the ear of evidence based medicine and patient choice[J].ACP J Club, 2002, 136 (2) :11-14.

[4]桂影.循证护理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 2006, 20 (9A) :2435-2436.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8

全球化的背景下, 护理学教育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的迅速传播和发达国家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对护理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的护理教育方法和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的社会需求。涉外护理专业的设置正是为了培养有较高英语语言能力和专业护理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合格的涉外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后不仅能够在国内外相关医疗卫生机构从事涉外护理、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预防保健等工作, 还要为通过国际护士资格考试, 参与国际护理交流做准备。我校近年来积极开展专业课程的教学改革, 探索护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在涉外护理专业推广双语教学具有开拓意义, 笔者对湖北医药学院四年制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学生的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情况和教学效果进行了跟踪了调查与分析。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湖北医药学院药护学院2011级涉外护理专业学生, 共69人, 其中男生2名, 年龄20-22岁。

1.2 研究方法

对儿科护理学部分内容进行一个学期的中英双语教学 (共120学时) 。教学步骤为: (1) 建立班级QQ群, 每次课前在群里发布课前预习内容, 如本次课程的英语专业术语、中英文对照的疾病讲解概要; (2) 课堂中用全英文讲解疾病护理程序, 制作中英文ppt, 教师要求用英文提问本课堂重点内容, 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讨论; (3) 每组学生由一名学生代表做英文课堂总结, 代表应该轮流担任; (4) 布置课后中、英文习题 (根据护士资格考试和CGFNS题库改编) 。整个教学中, 教师可用中英文授课, 但偏重用英语, 中英文比例应至少达到6:4。教学内容为:生长发育、儿童营养、住院儿童护理及其家庭支持、新生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护理、营养障碍疾病患儿的护理、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呼吸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循环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泌尿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造血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内分泌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免疫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遗传性疾病患儿的护理、传染性疾病患儿的护理、常见肿瘤患儿的护理。

在期中和期末的时候, 教师对学生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本科涉外护理学生对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的满意情况及其自我评价。问卷由专业课任课教师和专家督导审核, 保证其有效性。学生以不记名的形式填写, 共发放问卷69份, 收回69份, 有效回收率100.00%。

1.3 调查结果

学生对该双语课程的满意情况调查 (见表1) 。

2 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双语教学的方式对任课教师和听课的学生来说都是相当有挑战性的。首先, 这对任课教师的外语水平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 我们的医学双语课程的任课教师一般都有海外留学或游学的背景。教学改革后,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得到充分发展, 教师的角色从以前单纯的知识讲解者转变成了教学的引导者, 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中, 如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做展示 (presentation) 的方式让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教师还可以在课后评阅学生设计的模拟病例, 课堂评价学生的小组讨论表现等方式来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双语教学模式的转变给教师增加了课前准备和课后反馈的工作量, 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通过开展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一定提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们因为有了兴趣, 就会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互动学习中;而课堂的良好效果又保证了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从而形成一个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 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例如我们在课堂上还设置了纯英语环境的情景教学环节, 即学生自己设定临床病例、模拟临床环境、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全英语的角色表演。小组与小组之间还相互评价, 教师做最终的评分, 作为期末成绩的评价标准之一。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也发挥了他们的创造性。为了在小组竞争中取胜, 学生们必须在课前查阅英文的文献、资料、设计病例和进行排练。所花的时间精力是传统教学时的几倍, 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大大加强了。另外, 分组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团队协作精神。对于医护人员来说, 这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 问题和挑战

实际上, 通过一个学期的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学生们的专业英语水平普遍有了提高, 对基础英语也更加重视, 同时也得到了更多的将临床课程中学习到的专业英语运用到实践中的锻炼机会。总的来说, 这种模式是合理有效的。双语教学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来, 如部分学生反映课外预习和课后复习的时间较长, 学业负担加重;部分学生的英语水平有限, 也影响到了课堂的参与和知识的理解吸收。这些问题是双语教学开展之初不可避免的, 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认识到学生的水平差异和学习能力, 不仅要花费时间精力在课堂材料的准备上, 更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英语学习能力和学习策略。对于教师而言, 不仅要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和丰富的专业知识, 扎实的专业英语基础, 更要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难点,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提高教学效果。

4 结语

本科涉外护理专业推行双语教学是新时代护理专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四年制涉外护理专业中, 开展儿科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得到了多数学生的支持。虽然授课中的专业英语对很多学生来说存在困难, 但不应该成为阻碍我们进行这种新模式探索的障碍。面对教学中的困难, 我们认识到在对涉外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双语课程教学之前有必要开设护理英语课程, 同时要督促学生加强公共基础英语的学习。护理专业课程双语教学的开展在教学内容、方法、教材、师资等方面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论证和研讨, 在积极的探索和实践中找到适合本科涉外护理专业的双语教学方法。

摘要:本文通过对湖北医药学院涉外护理专业四年制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和对双语教学的实施效果进行调查与分析, 来探索本科涉外护理专业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模式, 阐述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中所取得的的经验和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本科,儿科护理学,双语教学

参考文献

[1]覃桂荣, 雪丽霜, 刘素娥等.情景教学模式在母婴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 (7) :581-582.

[2]张杪, 冯蕾.开展本科护理双语教学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J].科技视界, 2012, 13:70-71.

[3]肖坚, 张红葵.护理专业实施双语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J].护理研究, 2005, 19 (3) :378.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9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教学,循证护理

一、循证护理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一) 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循证方法应用到护理教学中最大的意义就是能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循证教学需要学生花费更多的精力才能够完成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在课下通过网络等媒介查询相关的教学资料及文献, 这就可以增强学生的检索能力, 另外阅读外语文献的能力也会在无形之中有所提高, 还有统计学、信息技术等各方面的能力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除此之外, 循证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从不同的方向评判事物的好坏, 这也是在学习生涯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

(二) 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循证护理通过向学生展示实际生活中常见的疾病、常出现的问题等可以大大改善护理教学和临床护理严重脱节情况的发生, 使得书本上生硬的知识鲜活起来, 增加了学生学习护理学的热情和兴趣, 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 用更加理智的思维判断并作出证明, 而不是用感觉作出选择;除此之外, 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会有很大的提高, 有利于学生日后进入医疗机构更好地胜任护理工作。

(三) 对教师来说起到教学相长的作用。由于教授护理学的教师已经习惯了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循证方法的引入对其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对教师的专业知识及随机应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还需要教师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 精心制作教学课件, 有需要的话还要查阅相关的文献, 以一种专业谨慎的态度对待教书育人这项工作。因此, 循证护理方法的使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还对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循证护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一) 做好循证护理的基础知识普及教育。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讲授循证护理的起源发展、基础概念、实施步骤等等, 做好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现阶段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还很滞后, 基本上没有引入循证护理的先例, 对于学生的循证学习技能培养更无从谈起, 因此想要和国际护理教学相接轨就必须尽快开展起循证护理教学工作。旧有的护理教学模式主要是照本宣科, 以课本为主要的教学参考, 严格按照书本上的步骤方法进行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教育出来的学生思维比较固定, 在临床护理中死扣课本, 不会灵活使用书本上的知识。在面临临床突发状况的时候常常会手足无措, 不能及时做好护理工作, 甚至造成很严重的医疗事故。但是传统教学方法传承多年还是有其合理的一面的, 学生通常会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基础, 可以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反观循证护理, 则是注重临床知识和经验的传播, 以现在最先进的临床案例为教学素材, 为学生提供最前沿的学习视野, 这就可以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医疗机构供职的时候可以将所学到的临床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结合起来, 灵活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提供最合适的护理方法, 这也是循证护理颠覆传统护理教学的一个表现。通过这样的前沿知识的熏陶及培养, 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很大提高, 灵活应变能力也会有很大的进步。

刚开始应用循证教学方法很难改变固有的根据习惯与经验来判断的方法, 要认识到这是缺乏理论知识支撑的, 还有很大一部分甚至是错误的护理方法, 要循序渐进地改变思维方式, 用更加科学的循例护理教学方法来教育学生, 为学生提供一个正确的理论方向。要注意在平时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物。还要提倡学生运用理性的辩证分析法来对课程上展示的案例进行深入的详细分析, 这样还能够使学生参考和借鉴其他人的想法,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护理方案, 促进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高。

(二) 在传统护理教学法之上进行循例护理教学。虽然传统护理教学法有很多的弊病及瑕疵, 但其能够绵延至今还是说明其有一定的可取之处的, 因此在应用循例护理教学时不能完全摒弃传统护理教学方法, 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在进行教学大纲和教学进程的设计上还应该参考传统教学法, 根据学生的不同接受水平进行区别式的教学。在课堂中以学生为主导, 教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最前沿的护理案例, 然后提出最新的护理理念,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 彼此进行思想的碰撞,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会有进步和提高。教师还应该布置开放式的作业来帮助引导学生搜索并汲取先锋文献中的知识, 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堂内容。

(三) 实施的步骤。循例护理教学法的实施步骤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确定问题、文献检索、案例评价、系统回顾、护理实践、成果分析。教师需要告知学生下一堂课的研究问题, 然后由学生下去自主查找相关文献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可以登陆相关的学术论文网站进行查找和下载, 了解并学习到近期的研究热点及其他前沿知识, 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也许会出现很多意见的分歧, 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详细的观点分析及详细阐释, 这就是系统回顾的过程。最后就是护理实践和成果分析环节了, 由于学生不能参与到临床护理中, 就需要将学生的困惑反映给一线护理人员并由他们进行专业的讲解, 最后每个小组进行互评讨论, 概括总结。

结语

总之, 循例护理教学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也是未来护理教学的发展方向, 各个学校需要积极应用循例教学方法进行护理教学, 为国家培养更多的尖端护理人才, 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教学护理管理学 篇10

1 课程目标

我校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就业范围是各级各类医院, 学生通过在校3年的学习可以胜任临床护理工作, 《外科护理学》的课程教学目标以此制定。

1.1 知识目标

掌握外科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护理措施和健康教育;熟悉疾病的治疗原则, 护理评估和常见护理诊断;了解外科常见疾病的病因病理变化。

1.2 能力目标

具有实施常用外科技术、常用手术的护理配合、常用检查配合的能力;能及时发现外科病人的病情变化, 对危重病人做出初步应急处理的能力;协助和指导病人进行自我保健;有良好的人际交往和合作能力。

1.3 素质目标

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具有沉着冷静的良好心理素质。

2 教学内容的选取

教学内容的选取应充分体现出对高职高专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 即高素质技能型护理人才的培养需要:注重与临床实际工作对接、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对接。授课内容选取贴近临床:如微创手术已经在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心胸外科等科室广泛开展, 但教材上几乎没有涉及, 上课时以经典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例给学生补充介绍腔镜手术前后的护理;近年来关于消毒、隔离、医院内感染、病人安全等方面, 卫生部出台了新的规范和技术指南, 在讲授《手术室护理》等有关章节时将这些内容体现出来[1]。通过这些知识的拓展, 缩短了教学与临床一线的距离。授课内容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接轨, 突出考纲的重点, 满足学生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需要。

3 课程的组织和安排

3.1 注重教材内部的纵向联系

《外科护理学》包括外科护理总论和外科护理各论两部分, 外科护理总论的内容比较抽象, 是外科护理各论的基础, 也是本门课程的难点部分。很多老师常常增加它们的授课课时数, 以此希望学生把它们搞懂、掌握, 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学生所掌握的外科护理总论部分对各论护理学习并没有起到引领和铺垫的效果。自2011年开始, 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对外科护理总论中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外科休克、麻醉、手术室工作、手术前后病人的护理、营养支持”等内容没有单独列出来, 学生误以为在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中不会涉及这些内容, 更不愿意费时间把它们学懂。因此在授课时应让学生认识到:外科护理中有很多知识点是有内在的联系, 只有把它们有机地串联在一起学习,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如在讲《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章节时, 对相关的基本概念、治疗原则重点讲;在《外科休克病人的护理》章节中把补液原则进行强调;在《烧伤病人的护理》中分析补液量的计算;在《肠梗阻病人的护理》中探讨消化液和血浆的大量丢失导致的病理生理变化。通过多层次讲解, 学生对很多外科疾病中出现的体液失衡和液体疗法能够理解透彻。3.2注重与其他课程的横向联系《外科护理学》中的有部分内容与《内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等临床专业课程有密切的关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急性胰腺炎、原发性肝癌、肺癌等疾病《内科护理学》中也会讲授。故在教学顺序编排时, 注意在学生学习了相应的内科治疗和护理内容后再讲授外科手术治疗及护理部分, 这样加深了学生的印象。

《外科护理学》中的内容与《基础护理学》密切相关, 但学生先前在学习《基础护理学》时, 由于缺少临床专业知识的支撑, 有很多知识点并不能很好理解, 仅靠死记硬背。在《外科护理学》的授课中对涉及的知识进行解释说明, 如在《全身麻醉与护理》中, 讲到全身麻醉并发症的预防时, 复习铺麻醉床时所准备的麻醉护理盘, 让学生将麻醉护理盘中的器械一一说明用途, 使学生对这些知识点都理解掌握, 并且明白知识之间的关联性。

4 教学方法

根据各个章节内容和学生特点, 精心设计每次课的教学活动, 灵活选用情景模拟、任务驱动、角色扮演、讨论、读书指导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积极思考, 乐于动手参与, 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4.1 情景模拟教学法

我校建有仿真手术室、仿真换药室、外科病房等实训场所, 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手术室护理、伤口换药、各种引流管的护理等外科护理技能, 边学边做、边做边学, 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4.2 任务驱动法

对理论性较强的内容, 以临床真实病例和病人常见的问题为先导, 利用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 教师进行启发讲解,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3 角色扮演教学法

设定一些病例情景, 先让学生思考可以运用哪些所学的知识对病人进行指导。再采用角色扮演形式, 让学生分别扮演护士、病人和病人家属, 在老师的引导下,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体验护士、病人及家属的各种感受。

4.4 讨论教学法

在讲解知识点后结合历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真题, 引导学生分析判断, 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4.5 读书指导法

对一些较为浅显的内容或与其他课程有重复的内容, 指导学生自学, 让学生学会自己把握其中的重点和难点。

5 教学特色

本课程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外科护理工作能力的培养。在临床工作中需要护士及时发现病人病情的变化, 做出合适的判断和处理, 并进行恰当的健康教育。故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 创设工作情景,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开展理论和实训课的教学, 促进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摘要:从课程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组织、教学方法和教学特色5个方面探讨护理专科生的《外科护理学》教学设计。

关键词:外科护理学,护理专科生,教学设计

参考文献

[1]钱立晶.在护理教学中应关注医院感染相关规范[J].中华护理教育, 2011, 8 (4) :186-187.

[2]岳树锦, 郝玉芳, 杨晓玮.总论联系各论内容讲授法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2, 27 (8) :70-71.

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篇11

关键词:护理学基础;学习热情;加强管理

护理学基础概括了护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护理专业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课,在引导学生认识护理学的专业价值、培养专业素养、发展专业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作为老师必须思考如何在教学上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我们从2010级护理专业新生起对护理学基础进行一系列教学探索,旨在提高护生的职业素质,为今后尽快适应临床实习和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护理学基础教学方法探索

1.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1)上好绪论课,开启学习兴趣大门

第一节课就要引起学生学习护理学基础课的兴趣,让学生对今后从事的护理这门职业充满憧憬。

(2)多渠道开阔视野

利用见习课组织学生到医院参观,请医院的护士长、带教老师现身说法,让学生了解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感受工作时团队协作的氛围;观看参加操作比赛同学的演练,激发学生学习护理知识的动力。

2.提高教师自身的综合素质

护理学科发展迅猛,新理论、新技术层出不穷。作为一名护理教师应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和修养,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培养出素质高、适应性强、实用型的护理人才。

3.教学方法的改进

(1)信息化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学习精品课程,积极参加微课比赛、信息化大赛,并将这些资源用于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使课堂更生动、直观,让学生想听、爱听,并参与到教学中来,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2)更新教学内容,注重实用性知识

在教学中,对临床新引进的技术、新出台的卫生法规等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如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护理文件书写的新要求、医院内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新规定、医疗事故处理的条例、护士条例等。

(3)运用情景和角色扮演,开展师生互动式教学

技能操作与人文关爱的有机结合,在护理实践教学中至关重要,对培养护生的职业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护理操作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对操作内容设置案例,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4)抓好技能训练,加强考核力度

实践能力是护士专业的特征要求,我们按照江苏省卫生厅印发的《实用临床护理三基操作篇》技能训练标准,在时间、操作程序和质量上严格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接受规范的操作指导。课余时间开放实训室,并有专门的实验员老师轮流值班辅导,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每学期期中与期末进行操作考核,每年实习之前举行大规模技能操作比赛,并派每年的优胜者代表学校参加江苏省乃至全国的护理技能大赛。

4.加强实习生的管理

实习生上岗前由教务办、学工办、护理教研室、外聘主管教学的护理部主任分级进行岗前培训,使护生尽快了解医院环境,较快地进入角色。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关注护生的需要和感受,为他们创造积极向上并且和谐温暖的实习环境,从而提高护生对带教的满意度。

二、结果

2010级护理专业学生护士上岗证通过率96%,与往年相比有了较大提升,2009级为90.5%,2008级为83.8%。在2012年江苏省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两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的好成绩,并在首届全国护理技能大赛中获得一个三等奖。

三、讨论

1.力量雄厚、业务过硬的师资队伍是护生职业素质培养的保证条件

护理专业课教师是护生认识护士、了解护理专业的窗口,教师把热爱护理事业的情感渗透到教学工作中,展现知识渊博、技术娴熟、救死扶伤的护士形象,教师的正面情感对激发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起良好的作用。

2.实践能力的提高是职业素质提高的首要环节

护理学基础这门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就是培养护生基本的操作技能,提高护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室实行课余时间开放制度并安排老师轮流值班,为学生课后训练提供时间和场所,并得到有效指导;操作成绩单独考核计分,使学生重视平时训练;而技能大赛也是促进护生课余训练的另一个因素。

3.职业道德和行为习惯的培养是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环节

护士的职业道德包括良好的护士形象、规范的行为举止、恪守职业规章制度、具有同情心以及很强的沟通交流能力,所以在教学中从护生的着装、言行举止、课堂纪律、沟通交流、关怀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张惠玲,朱洪清.护理学基础[M].江苏凤凰科技出版社,2014:1.

[2]李键.强化基础护理教学,培养护生良好的职业素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5):613-614.

护理学专业病理学实验教学体会 篇12

1.“活 ”学大体标本

(1)串联基础知识

大体标本可以最形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组织器官的病变情况。观察大体标本时,首先要明确标本是什么组织器官,可以让学生复习以前组织解剖学学习的内容。学生中普遍存在此种情况,应试被动地学习,学一门丢一门。我们在给学生展示大体标本时,不能直接告诉学生是什么组织器官,要让学生回忆组织解剖学知识,自己说,并给予适当提示。比如:一个腹主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标本, 血管取纵切面展示, 学生一脸茫然,不知道何种脏器。提示学生:是实质性还是空腔脏器? 显然是管腔状脏器的切面。让学生回顾实质和空腔脏器都包含哪些及其结构,呼吸道(气管)壁有软骨环支撑,消化道内壁则有黏膜结构(皱襞、绒毛),一一排除,且该组织器官有分支结构,最后得出是血管来源的标本。

(2)联系临床 症状

实验学习过程中, 要将标本形态结构的改变和功能代谢变化即临床表现联系起来。给学生观察消化系统常见肿瘤标本,如食管癌的标本。食管癌主要发生于食管的三个生理狭窄处,分为髓质型、蕈伞型、溃疡型及缩窄型,不管哪一型,都可能导致食管管腔病理狭窄。让学生边观察标本,边结合食管正常的生理功能,就不难说出食管癌典型的临床表现:进行性吞咽困难,且应该对此类患者如何护理。

(3)将标本“立 体化”

让学生做个“有头脑”的护士,拓展思维,联系病理生理知识,使标本“立体化”。例如,在讲解局部血液循环障碍章节中的慢性肺淤血大体标本时,不仅让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标本,而且让学生分析发病机制。结合循环血液流向启发学生:肺淤血可由左心衰竭时肺静脉回流受阻所致,并出现呼吸困难、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通过思考分析,学生由基本病变拓展到对某一疾病比较完整的认 识 , 培养全方 位的思维模式[2]。

(4)学生讲堂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角色,不能让教师在课堂上一味地唱主角。可以将学生分成几小组, 每个小组一个大体标本,让学生开动脑筋,积极讨论后派一代表描述此标本,并给每个小组打分,分数最高者给予表扬。此方式让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由被动转化为主动,同时给予鼓励强化,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对知识的掌握率。

2.浅 学镜下结构

根据护生临床护理工作的需要, 只需让他们宏观掌握大体病变,而疾病的镜下细微改变不需详细讲述。给学生镜下观察切片标本有个大致了解, 并通过多媒体图片展示一些典型病变即可[3]。

3.动 物实验

开展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动物实验 (如空气栓塞实验),通过动物实验复制人类疾病,让护生对这些疾病的病因、发病过程及病理变化有感观的认识,不仅加深理解了所学知识,而且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并培养了分析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以便他们将来更好地胜任自己的工作。

4.临床病例讨论

临床病例讨论是病理实验课中学生较感兴趣的一个环节,通过病例中提供的资料,结合病理理论知识及其他学科知识做出对疾病的病理诊断。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进行的病例讨论,学生不仅将所学的病理知识活学活用,而且训练发散思维能力,将多学科交叉融合,综合分析内在因果联系,学生的归纳推理、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同时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活”学大体标本、动物实验、临床病例讨论等丰富的病理实验课内容,让护生提高学习自主性,打牢基础知识,锻炼动手能力,培养临床思维,为打造高素质护理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以上只是笔者的经验之谈,病理实验教学这门艺术科学是建立在教师具有广博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基础之上的。因此,笔者应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在教学培养人才方面继续探索。

摘要:作者结合自身教学经历,通过“活”学大体标本、动物实验、临床病例讨论等病理实验课内容,探讨如何为临床培养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上一篇:色纺纱线下一篇: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