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共12篇)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1
在20 世纪30 年代, 美国企业为应对经营上的危机, 许多大中型企业都在内部设立了保险管理部门, 负责安排企业的各种保险项目, 这是企业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雏形。当时进行实践的主要是有金融背景的企业, 其中包括信孚银行、J.P摩根、GE资产管理公司等, 他们开发风险管理的分析工具, 初步形成了风险管理的框架和专职风险管理岗位;90 年代中期, 金融行业的实践传授给了各行各业的市场领袖或者跨国巨头企业, 例如杜邦公司、微软公司、摩托罗拉等跨国企业。2000 年前后跨国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已经形成, 走在前列的公司通过实施周期性风险评估, 进一步推进风险量化技术的应用, 不断改进风险应对策略, 应用合理化和系统化风险管理工具, 推进风险文化的建设, 推进“管理风险, 创造价值, 绩效最大化”的实践。目前跨国企业所致力的实践主要包括:如何将企业关键业绩的促进或者将企业目标的实现与风险管理的能力发挥联系起来, 如何将企业传统的企业决策某些基准改变为风险调整基准, 如何应用和开发对提升企业竞争力具有意义的风险量化技术, 如何将风险管理更好的融入到企业的日常业务中。从风险管理的历史沿革看, 风险管理已从20 世纪初纯粹的风险管理、50 年代的财务风险管理90 年代的金融风险管理演化到整体化风险管理。
伴随着实践, 风险管理理论得到完善, 从澳大利亚AS/NZS 4360 1995:1999 风险管理标准的开展, 到美国AIRMIC/ALARM/IRM:2003.10 标准的确立, 对风险管理的认识从只是负面到包括正面, 认识到了风险管理是一个不可认证的过程, 没有固定的处方。直到COSO ERM:2004.9 ( 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的实施, 为各国企业风险管理提供了一个统一与概念体系的全面的应用指南。
我国在2006 年由国务院国资委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 2009年, ISO-31000 为核心的的风险管理系列标准出台, 我国在2009 年12 月发布了GBT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指引, GBT23694 风险管理术语等一系列风险管理相关文件, 这些标准的出台, 定义了风险管理的框架、方法论和重要风险领域的管理原则, 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不断与国际接轨。目前全球企业基本上是按照ISO-31000“风险管理的原则和指引”来建立ERM的体系框架。
COSO的定义指出, 企业风险管理是由一个实体的董事会、管理层、和其它相关人员共同设立、用于战略制定和整个企业范围的管理过程, 它的功能是识别那些会影响该实体的潜在事件并把风险管理到实体可接受的风险承受水平内, 为实体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
从COSO的定义及整合框架中, 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一、全面分风险管理应用于战略、应用于整个企业, 包括每个级别和单位, 是由人们实行不仅包括政策、调查和表格, 还包括企业各个级别的人员的一个管理过程, 被用于辨识潜在的可能会影响企业的事件和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突出了整体化风险管理的内容, 上升到与企业战略管理相同的从避免损失到创造价值的高度。
二、风险管理不是要将所有的风险都控制住, 不允许风险损失, 而是要将风险控制在“承受水平”内, 风险管理的意义在于可以使企业的经营更加稳健, 注重的是对过程的控制和考核。
三、企业风险管理的4 类目标 ( 战略目标、经营目标、报告目标、合规目标) 与风险管理的8 个要素 ( 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项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 及风险管理的不同主体 ( 企业层面、子公司、业务单元等) 是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组合。
四、风险识别需要区别风险与机会, 从两个角度—可能性和影响—对事项进行评估, 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 重点是利用概率技术和非概率技术) 评估固有风险 ( 未采取措施的风险) 和剩余风险 ( 采取措施后的残余风险) , 从而决定风险的应对策略。
五、风险管理是一种具有风险意识的企业文化, 要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 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
我国企业风险管理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 抓好公司的治理结构建设:风险管理已经进入企业的决策层, 需要专门的机构负责推进和实施, 做好组织保障和沟通协调工作, 使之处于公司治理的顶层, 保证工作的有序开展 ( 如设立董事会之下, 经理层之上的风险管理委员会或董事会办事机构等) 。
(二) 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体系在执行层应建成信息收集、风险评估、风险策略、解决方案、监督与改进的闭环系统, 并在其中多运用定量分析技术决定风险策略, 改变我们长期以来风险管理不系统、缺整合, 重视程序但缺少标准, 重视控制但缺少预防的现状。
(三) 全面风险管理的管理保障体系要注重激励考核, 通过对不同层次人员的不同技术方法培训, 不断完善风险信息系统, 使风险管理职能与现有职能有效融合, 确保风险指标全面、具有操作性, 并通过激励、考核营造企业的风险管理文化。
参考文献
[1]ISO31000风险管理标准 (译文) .
[2]COSO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
[3]COSO (The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National Commission of Fraudulent Financial Reporting) .
[4]ERM (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Framework)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2
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一)概念
财政部发布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中,将全面预算管理定义为: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单位的、各部门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从而高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日常活动,实现企业既定的战略目标。全面预算管理反映的是企业未来某一特定期间的全部生产经营活动的财务计划,依据企业的目标利润制定作业指标,以销售预测为起点,随后预测生产、成本及现金收支情况,并编制主要财务报表来反映企业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方法之一,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内部控制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运作流程
一是预算编制。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第一步,逐一分解企业总体预算目标,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及其负责人。二是预算执行。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具体实施的过程,它能否顺利完成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成功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需要特别注意,预算委员会需要详细记录执行的情况并且收集预算信息,及时反映给有关负责部门。三是预算调控。预算调控是指当企业内外部环境发生变化,预算出现较大偏差,原有的预算可能不在适宜时,根据新环境所进行的预算修正。具体而言,它主要包括财务预算协调、财务预算调整、财务预算监控及仲裁等职能,是财务预算的重要环节。四是预算考评。预算考评是对企业内部各责任部门实际执行情况进行的考核与评价。它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利润预算管理系统的考评。二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及其业绩的评价。
内部市场化的概念
(一)概念
企业内部市场最早可以追溯至工业社会时代,M型结构是企业内部市场的摇篮。学术界的主流观点认为:内部市场是指依据市场经济规律,将市场机制引入到企业内部,充分挖掘企业潜力,增强企业活力。它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推动企业内部人才流动等。
不难发现,内部市场化的实质是通过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将市场机制与科层机制二者有机结合,以便实现企业内部生产协调成本的较低、协调效率的提高。在企业的交易环境中,在内部市场存在着基于不同利益的经济主体,而交易的对象则是在共计关系中存在的各种中间产品或生产性服务。
如果我们从生产部门和非生产部门的划分来看,生产部门的链条中是在内部市场沟通中实现产品的向下游供给,而非生产部门则是通过服务的供给来从生产部门中获取利益。这些交易行为在类似于市场供给环境中实现价值发现和价值获取。当一个主体所能供给的产品或者服务不能在内部交易环境中实现价值,其便失去了相应的存在价值。
(二)内部市场化运作的原则
一是正确划分利润中心。内部市场化的核心就是在企业内部引入市场机制,而原各部门和单位是内部市场的主体。划分利润中心的关键在于,责任中心能否确定其成本与收入。具体而言,可根据原企业的“工作流程”或“工作任务”,并充分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以及各部门的经营现状。
二是更新管理技术。企业内部市场化使得管理层协调与监控的难度加大,因此,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技术支持系统,以便保证各利润中心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三是合理制定内部市场规则。企业在内部市场化机制下应着眼于企业整体战略要求,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结合企业内部实际情况来制定内部市场的交易规则。科学合理的内部交易规则可以保证内部市场的正常运行,防止各个利益中心之间的不正当竞争。此外,内部市场规则制定后,需要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进行实时调整。
四是有效调控全局。为了保证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管理层必须保留对各责任中心的监督权和调控权。一方面,管理层可以不断增强企业文化的感染力,利用企业文化来规范和引导员工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采取内部审计、内部破产等手段来进行监控,保证企业正常有序的运行。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下的全面预算管理
(一)内部模拟市场全面预算的特点
内部模拟市场的全面预算是指依据产品的市场价格,通过销售环节倒推出产品的生产成本,再从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依次向前倒推出每个生产环节的成本,并将此作为预算的指标来进行产品成本控制的一种方法。内部模拟市场的全面预算不同于传统的全面预算,其有如下特点:
一是成本倒推性。内部模拟市场的全面预算管理各个阶段的预算指标是通过向前倒推而来的,且是固定的上限指标。
二是市场的适应性。内部模拟市场的全面预算管理不是由管理层依据经验制定的,而是通过参考产品的市场价格来确定的。这种成本控制使得煤炭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具有成本优势。
三是将成本中心改为利润中心。模拟市场的全面预算改变了责任中心的划分方式,将所有与市场直接挂钩的部门或单位当作利润中心,所有与生产直接相关的部门或单位当作模拟利润中心,不断降低成本费用中心在煤炭企业中所占比重,将员工的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绑定在一起,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参与管理的热情,从而有利于实现煤炭企业价值最大化。
四是确定内部转移价格,引入市场机制。不同于传统的全面预算管理,内部模拟市场的全面预算管理引进市场机制,煤炭企业内部的各中间产品以市场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依据,各单位的内部管理也在不断地改善,积极进行技术革新,不断降低产品成本,追求内部经济利润的最大化。将市场机制引入企业内部管理的`方法,将促使企业经济效益的持续提高。
(二)内部模拟市场全面预算管理的原则
一是全面性原则。一方面,企业内部每个单位都要成为内部责任单位,承担相应的经济责任;另一方面,企业内部各个单位担负的责任要具体落实,具体到每一个内部员工,从而形成总体责任目标的全员保障体系。
二是差异性原则。对于不同的内部单位,其应承担的责任类别和考核的内容是不同的。比如,内部费用中心的目标是在保证正常经营生产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支出;而内部利润中心则以内部利润最大化为责任目标。
三是权威性原则。公司的预算管理工作是基于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是一项严肃、迫切的内部管理工作,因而应该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当然,在预算的编制过程中是允许内部各单位与预算委员会之间进行协商,但不能无限度的讨价还价或置之不理,否则会影响整个预算工作的进程,也难以实现对内部各单位的有力约束。
四是设立尽可能多的利润中心。内部模拟市场的全面预算管理将内部各单位分为利润中心和模拟利润中心,尽管模拟利润中心实质上是成本中心,但将成本中心转化为利润中心,有利于了解企业哪个生产环节真正创造超额收益,激发作业环节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是严格执行全面预算管理以及其奖惩机制。无论是利润中心还是模拟利润中心来说,它们被分配的预算指标一般都是超出其正常条件下的完成情况,具有一定的压力。由于煤炭企业的预算指标具有市场适应性,其面临的市场压力会转化到内部各单位、各部门、各员工身上。对于那些能够创新、努力进取完成甚至超越预算目标的单位或个人,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相反,对于不能够完成被分配的预算指标的各单位或个人,应该分析其原因,并给予一定的经济惩罚。奖惩分明的机制是预算工作顺利完成的必要保障。
六是中间产品的内部转移价格参照对应产品的市场价格,不能仅依据管理层经验。对于煤炭企业来说,不同的要素应区别对待。对于那些由公用事业单位直接提供的要素,由于价格比较稳定,可直接以市场价格来确定内部转移价格;对于那些由多家供应商提供的要素,可选取加权平均价格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对于那些由企业内部自行生产制造的要素,可选取同类要素的市场加权平均价作为内部转移价格;对于那些没有同类产品或市场价格的要素,可按照要素的成本项目累加来确定。
(三) 内部模拟市场全面预算的意义
将全面预算与内部市场化结合起来,使预算的执行通过内部市场价格体系、交易结算体系、收入分配体系、仲裁监控体系等实现,使预算执行结果(量差)直接体现为市场(预算)主体的收支,计入其工资分配,从而体现了内部市场化分权管理思想下责权利主体下移、价值链延伸、作业及岗位价值增值的思想。对于改善煤炭企业内部管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内部模拟市场下全面预算管理促使管理观念的创新,从而提高了煤炭企业整体经营管理效率。内部管理在企业生存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管理理念不能不断创新,企业很难实现其最大潜能。有利于实现企业资金向纵深层次发展,拓展资金管理的内涵,带来资金管理观念的重大创新。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运用生产经营过程中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原理方法,有利于提高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机制下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
(一)面向全面预算管理的内部市场化实践
首先,制定并有效实施相应的内部市场化制度是基础。为了是内部管理达到“规范化、制度化和市场化”,煤炭企业的管理层应当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整体的管理实施方案和具体的实施细则,明确下属职能机构的职责,对企业的内部市场化工作进行详细、合理的分工布局,并完善对应的监管控制系统。其次,成立专门管理机构,配置对口的管理人员。煤炭企业对企业组织架构进行调整适应内部市场化进程,要成立专门的管理委员会、领导小组、市场小组、网络小组等配套机构,形成一套自上而下分工明确、相互合作配合的管理体系。人员配置方面,做到人职匹配、人岗匹配,重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素质。最后,保证信息系统的辅助支持。提供档案信息的基础保障,煤炭企业要对企业上下的记录在案的各类档案信息进行分类整理,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顺畅的信息渠道;要适应时代要求建立信息系统,提高内部市场化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效率。
(二)基于内部市场化的全面预算管理实践
一方面,煤炭企业内部市场机制下的全面预算管理以预算系统为基础开展,形成“两级预算、三级市场、五个中心”模式,即自上而下的集团公司和下级公司之间的两级预算流程,“集团领导、基层单位管理者、班组员工分别为市场主体的三级市场结构,成本中心、利润中心、投资中心、费用中心和收入中心五个中心职责分明,分工合作的管理结构。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3
关键词:物业管理;预算管理;预算编制
一、 物业服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意义
首先,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未雨绸缪可以说是生存必备的技能,对物业管理企业也当然是一样。全面预算管理的是现代企业管理系统的一种先进管理方法。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包括“规划”和“控制”两大部分。若无规则,则无控制的依据,而规划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全面预算。全面预算是指按照企业决策方案,确定企业各项活动的目标,并表现为预计利润表、预计资产负债表和现金预算等一整套预计的财务报表及其附表,借以预计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其中,预算编制则是全面预算的重要一步,预算的编制和使用,作为评价业绩的标准,在管理上有时比实际结果更受重视。
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先进性,物业管理公司在企业内部规范经济行为的各个方面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物业管理公司推出这样的全面预算管理的管理机制也能起到协调公司经营,通过预算目标,编制,汇总和审查,执行和调整,评价和评估的分解作用,从而起到协调效果,为公司的规划和发展公司业务和提高公司自我意识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再次,全面预算管理在企业部门的实施,可以起到很好的员工绩效的激励作用,全面预算管理通过分解有针对性的战略目标,实施,控制到最终的具体实现,从而推动员工和部门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当然,同时员工同时可以提高自己的待遇水平。此外,引入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高物业管理公司一直都面临的预算死板问题,是预算变得简单、方便和客观性。
二、 物业服务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
物业管理企业实施预算编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目标导向的原则。企业相关管理部门将根据公司的情况来制定短期计划和长期发展战略,结合公司目前的情况,制定了企业年度预算、季度预算、甚至是月预算。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细分并开发适合自己的预算。 2.综合平衡的原则。这需要处理每个部门的局部和整体以及全面的预算平衡之间的关系。 3.全部成本的原则。将各部门预算管理费收入统一算到他们的成本中去。 4.重点支出项目重点控制原则。要想企业达到长期发展的目标,就需要对企业当中的核心竞争力进行重点培养,那些比较重要的项目要着重控制,不可随便的进行更改。①
预算编制步骤:1.审查平衡。财务管理部会和其他的有关部门对物业管理企业的各个单位的预算进行审查(有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复查),有必要的话可以给他们提出适合的平衡建议,而且企业还要发布工作目标责任书,年度工作目标可以作为各个部门预算的修正依据。 2.批准。通过预算各部门(财务部、工程部、物业部、市场部和保安部)进行分析整理,企业的财务部门才能上报公司上级进行审议,报道给管理层。 3.发出的执行。企业年度预算提交管理层审批,然后去下发到各部门,分解落实到财务部门后执行。
三、物业管理企业全面预算存在的问题
(一)物业全面预算意识不足
物业管理公司目前所缺乏的预算意识,要么是预算目标单一。②因为大部分财务管理业务仍处于过渡阶段,很多企业仍然不熟悉该系统是比较全面的预算管理系统,比如全面预算管理,以提高企业管理水平的优势,协调公司,激励绩效改进等,都还是一知半解,更何况引入这种制度呢?另外有一些物业管理公司思想比较局限,并不认为物业全面预算是必要的,所以对此也就抱着一拖再拖的态度,觉得只要国家没有明确规定需要全面预算他就没有必要引进这种管理模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国资委就应该起到引导作用,以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市场化的物业管理的背景下,提升水平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 预算编制存在问题
1.预算目标单一,编制的预算没有成为实施战略目标的手段
目前,国内企业仍普遍使用传统的预算系统,无论是在预算编制,设计,实施,控制,都是基于一个个单一的目标预算为导向,如以成本为导向的预算编制,反映成本控制,反映现金流量的现金流量控制为导向的预算编制等。尽管有这些预算的编制也有一定的管理效果,但因为公司的核心目标是企业价值最大化,也可以说是利润最大化,反映在预算上则是预算指标体系的策略的成功。因此,各种预算准备阶段的设计目标是相对简单的,而有战略导向的建立全面预算框架则是很复杂的。
2.缺乏有效的预算沟通,全面预算编制行为受局限
我国企业的财务预算的执行主要反映在最终监督和考核状况上,再加上很多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主要由财务部门负责,尚未建立起一套系统的全面预算框架,从而导致“财政预算完全所有的“错觉预算。有些公司是通过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或上下结合的沟通,但由于企业的经济和技术领域的过于严格的划分使双方很难直接沟通和理解。并且使用相互理解而非用专业术语来表达自己的立场,导致预算编制和财务管理几乎没有什么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技术人员不知道在财务管理方面怎么执行预算。这种情况下全面预算的编制是极为不利的,将显著降低预算编制的效率,不能满足企业提高效率适应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要求。
3.编制方法不灵活,编制的预算很大程度上存在主观性
编制预算方法对实现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目标和提高预算效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目前的预算编制方法,常用的为企业增量法或削减法,因为递增或递减的预算编制简单方便,也给预算确定讨价还价留下空间的行为,同时也认识到历史水平的合理性。然而,较少的因素来考虑预算递增或递减的外部环境在很大程度上是主观的,难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反映瞬息万变的经营管理活动,再加上自己的预报的局限性,它们容易导致预算编制出与实际操作效果相违背,预算的实际效果就会相对窘迫,难以发挥预算的激励作用。
(三) 全面预算考核不足
主要体现在预算缺乏专门人员以及预算程序不一致的标准上。首先,物业管理公司,目前还没有相关部门正在做指导全面预算并介绍其特殊性,缺少充分的预算,包括与评估收入的预算、物业管理费用的预算、预算期间、物资采购预算成本和固定资产预算。内容是相当繁琐的,它必然导致预算评估阶段的短缺。
结论
物业管理企业在做好预算方面是必要的。上述全面预算的介绍,包括预算编制,预算管理的内容,预算编制的编辑程序以及预算的理论动机理论,都是需要综合考虑并遵循精确的原则的。全面预算编制与使用需要各企业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结合自身特点,深刻领会全面预算的理念,通过实施科学的预算编制模式给企业带来成功。相信物业管理企业通过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引入并在此推动下可以很好、更快的融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中。(作者单位:北京捷利物业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关晶:《物业管理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10期
[2]孙言明:《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问题及对策研究》,《财经纵横》,2011年第4期
[3]陈洪:《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第11期
注解
①关晶:《物业管理企业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与方法》,《经营管理者》,2012年第十期。
②陈洪:《浅谈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国煤炭地质》,2008年第11期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4
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特点、基本要求和基础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菲根堡姆在1961年出版的《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初步定义是:“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 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 把企业各部门的研制质量、维持质量、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1) 由过去的以事后检验把关为主转变为以预防为主, 即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 将相关的资源和活动作为过程进行管理, 控制所有过程的质量, 更高效地实现预期目的。 (2) 由过去的就事论事、分散管理转变为以系统管理思想为指导, 进行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企业、以质量为中心的系统管理。 (3) 突出以用户为中心, 由单纯符合标准转变为满足 (顾客) 需要、满足下一道工序需要。 (4) 强调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领导在企业内所创造的环境应能使全体员工充分参与实现企业目标的活动, 为顾客、社会、企业、全体员工带来持续满意和效益。 (5) 强调持续改进。持续改进是组织 (企业) 的永恒追求, 全面质量管理强调不断提高工作质量, 改进过程质量, 从而不断改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6) 用数据说话。各项工作质量、产品质量都要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1) 全面质量管理是全员的质量管理, 人人都应关心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 人人都应明确为保证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应该去干什么, 怎样干, 这样才能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企业不仅要搞好生产或作业过程的质量管理, 还要搞好设计过程和使用过程的质量管理, 把产品质量完成的全过程、各环节、有关因素控制起来, 形成一个综合性的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做到预防为主, 防检结合, 重在改进提高。 (3) 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企业各管理层都要有明确的质量管理要求、职责、权限和活动内容的规定, 建立全企业有效、协调、能履行职责、实施质量方针与目标的质量保证体系, 使企业的所有有关质量预防、质量维持、质量改进和质量验证的活动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使分散在企业各部门的质量职能都能充分发挥出来, 从而从组织上、制度上保证企业能长期稳定地生产出符合规定要求、满足顾客需要的产品。 (4) 方法多样化的质量管理。首先, 尊重客观事实, 尽量用数据说话。其次, 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PDCA是英语Plan、 (计划) 、Do (实施) 、Check (监察) 、Action (总结) 的缩写。质量管理中的PDCA循环, 就是要求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个阶段开展质量管理。再次, 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 如先进的专业技术、检测手段、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价值工程、数理统计等方法。全面质量管理的上述基本要求可概括为“三全一多样”, 其核心是有效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 最经济地生产出顾客满意的产品。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为了达到“三全一多样”的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做好质量教育工作, 健全质量责任制, 做好标准化工作、计量工作和质量信息工作。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对高职教育的启示
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和目标是培养和造就出一流的具有现代思想和意识、高尚的职业道德、高水准的职业技能、能够满足社会 (顾客) 需要的职业技术人才 (产品) 。因此, 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发展高职教育, 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启示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应具有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和理念。按照菲根堡姆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 不妨给高职院校的全面质量管理下一个定义:高职院校的全面质量管理以学生为本, 以质量为中心, 以学校全体教职员工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让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为学校所有成员 (包括学生) 及社会带来持续满意和效益的管理途径和方法。
启示二高职院校管理应体现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 即由过去的事后检查评估转变为预防为主, 从管结果变为管过程;由就事论事的分散管理转变为学校教师、行政、后勤、学生所有人员参与的以提高质量为中心的全过程管理;学校管理应以满足学生和社会用人需求为中心, 强调提高质量人人有责, 领导带头和全员参与, 对于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改进, 用事实和数据说话。
启示三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应是全员质量管理、全过程质量管理、全学校质量管理。学校每个教职员工都要明确提高教育质量是高职院校的生命, 对学生和社会负责是高职院校的责任, 人人都要关心质量, 承担质量职能。每个教职员工都应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质量第一、学生和社会需要至上的思想, 明确划分学校、系、教研室、教师、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的质量责任, 健全质量责任体系, 把质量管理的责任落到实处。
启示四高职院校应实行多样化的质量管理, 尊重事实, 用数据说话, 遵循PDCA循环工作程序, 按照计划、实施、检查、总结四阶段开展质量管理, 尽量用电子计算机、系统工程、价值工程、数理统计等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管理。对学校的教学质量、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用人单位的社会需求进行跟踪调查, 实施动态管理。
启示五应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做好高职教育基础管理工作。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做好质量教育工作, 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 做好标准化工作、统计工作和质量信息工作。
全面小康理论征文 篇5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提出“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此后,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论证,逐渐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形成了他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确立了到20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赋予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以新的内涵。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是一个十分生动、流畅和鼓舞人心的发展过程。从邓小平提出小康目标到现在的30年间,我国社会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目前,正进行着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这时,深化对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的研究,对于指导我们正在进行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很有意义的。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
从“四个现代化”到“小康之家”,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和修改,从此,我国走出了一条目标清晰、扎实稳进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发展之路。然而,走上这样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期间我们党对如何确立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目标,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过程。
实现四个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矢志不移的奋斗目标。1964年12月21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宣布,我国今后的战略目标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完整科学地提出“四个现代化”,并将之确立为党的战略目标。
然而,1966-1976这十年使这个战略目标刚开始实施就被迫中断了。直到1975年1月13日,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提出要“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在本世纪内”成为我们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一个期限。而这时,离我们党和国家确立实现四个现代化战略目标,已经过去了整整的时间。这10年,由于受到干扰,我国经济建设受到严重破坏,延误了我们接近这一目标的进程。
这时,在1966-1976这十年初期被打倒、刚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付出了他全部的心力和智慧。他主持起草周恩来在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全党和全国人民宣传和介绍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为了使这个我们“赌了咒,发了誓”的雄心壮志能够早日实现,他全力领导了全面整顿。然而,在当时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下,不可能集中精力进行现代化建设。不久,邓小平又一次被打倒,全面整顿被迫中断,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又一次夭折。
1976年10月粉碎、1976后,尽管当时国民经济几近崩溃,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人们在许多问题上认识也不完全一致,但实现四个现代化很快成为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识。
1978年2月,五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了中国未来23年实现四个现代化的目标,并提出:在1978年到1985年新建和续建包括十大钢铁基地、十大油气田在内的120个大型项目。按照这个目标要求,8年间国家财政收入和基本建设投资,都相当于过去28年的总和。
然而,四个现代化建设并没有因这个“全面跃进”规划出现“新局面”。相反,违反经济规律的“洋跃进”,给本应急需调整的国民经济雪上加霜,造成了国家财政困难和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更加严重的后果。邓小平后来总结说,这段时期“脑子有点热,对自己的估计不很切合实际,大的项目搞得太多,基本建设战线太长,结果就出现问题了。”
这段时间,正是邓小平领导全党开展真理标准的讨论,进行全面拨乱反正的时期,他大力倡导全党上下要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具体道路、方针、方法和措施。
为了摸清国情,邓小平先后到了广东、成都、东北等地,他看到的实际情况是:社会主义搞了20多年还很穷,很落后;由于1966-1976这十年的破坏和延误,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经济上的差距可能是20年、30年,有的方面甚至是50年。
为了使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各国现代化的进程,看看发达国家是怎样搞的。在邓小平的大力倡导下,1978年我国相继派出多批考察团出国考察,目的地大多是西方发达国家。邓小平本人也频繁地出国访问、考察,先后访问了缅甸、尼泊尔、朝鲜、日本、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国家。从一个更宽广的视野来看中国的发展水平,邓小平有了新的感悟,他说:“最近我们的同志出去看了一下,越看越感到我们落后。什么叫现代化?五十年代一个样,六十年代不一样了,七十年代就更不一样了。”访日期间,看到那里的劳动生产率比我国高几十倍,他感慨地说:“我懂得什么是现代化了。”访美期间,在参观了福特汽车厂、约翰逊航天中心等大型现代化企业后,他“感到很有收获。”
中国与世界现代化先进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使邓小平感到:“我们头脑里开始想的同我们在摸索中遇到的实际情况有差距”,我们要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的雄心壮志是不现实的。
进入1979年,因“洋跃进”造成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严重失调的局面日益显现。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就面临着不得不进行经济调整的局面。在领导经济调整的过程中,邓小平开始重新思考在基础薄弱、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到本世纪末究竟要达到一个什么水平?
1979年3月21日,邓小平在会见英国客人时,第一次提出了“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他说:“我们定的目标是在本世纪末实现四个现代化。我们的概念与西方不同,我姑且用个新说法,叫做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现在我们的技术水平还是你们五十年代的水平。如果本世纪末能达到你们七十年代的水平,那就很了不起。”2天后,他在政治局会议上又把他刚刚提出的“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表述为“中国式的现代化”。他说:“我同外国人谈话,用了一个新名词:中国式的现代化。到本世纪末,我们大概只能达到发达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人均收入不可能很高。”3月30日,他在理论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并指出:“底子薄”和“人口多,耕地少”是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看到”和“必须考虑”的“两个重要特点”。
“中国式的现代化”是什么样的现代化?
1979年7月28日,邓小平第一次为“中国式的现代化”定出了标准。他说:“搞现代化就是要加快步伐,搞富的社会主义,不是搞穷的社会主义。”“当然我们不是象西方那样。如果我们平均每人收入达到1000美元,就很不错,可以吃得好,穿得好,用得好。”2个多月后,在10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他参照国际上通用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对这个标准做了详细的论证和说明。他说:“中国式的现代化,就是把标准放低一点。特别是国民生产总值,按人口平均来说不会很高。”“前一时期我讲了一个意见,等到人均达到一千美元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可能就比较好过了。”“现在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大概不到三百美元,要提高两三倍不容易。”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会见了来访的日本首相大平正芳。在这次历史性的会晤中,大平正芳一连向邓小平提出了两个他本人十分关注、日本国内议论较多的问题:“中国根据自己独自的立场提出了宏伟的现代化规划,要把中国建设成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将来会是什么样?整个现代化的蓝图是如何构思的?”对于大平正芳提出的问题,邓小平事先没有料到,但这也正是这段时期他思考最多的问题。他“想了一下”,给出了明确的回答:“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到本世纪未,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就算达到那样的水平,同西方来比,也还是落后的。所以,我只能说,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
后来,邓小平曾多次谈到他在大平先生的“启发下”提出小康目标的来龙去脉。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个回答当然不准确,但也不是随意说的。”
提出“小康”,对中国来说究竟意味着什么?
“小康”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就是还不富裕,但日子好过”。“社会存在的问题能比较顺利地解决。”邓小平说:“目标放低一点好,可以超过它。”“目标定低一点是为了防止产生急躁情绪,避免又回到‘左’的错误上去。”
小康社会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说:“中国这样的底子,人口这样多,耕地这样少,劳动生产率、财政收支、外贸进出口都不可能一下子大幅度提高,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不可能很快。”所以“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
“小康之家”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不是西方的现代化”,“不能同西方比。”邓小平说:如果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真正达到每人平均1000美元,那我们的日子比他们美元还要好过。“因为我们这里没有剥削阶级,没有剥削制度,国民总收入完全用之于整个社会,相当大一部分直接分配给人民。他们那里贫富悬殊很大,大多数财富是在资本家手上。”
“小康之家”的“中国式的现代化”,是邓小平对过去设想的要在20世纪末“走在世界前列”,赶上或超过世界先进水平这样一个“全面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所作的重大调整和修改。
在明确了“在本世纪末我们肯定不能达到日本、欧洲、美国和第三世界中有些发达国家的水平”之后,邓小平用“小康之家”这样一个中国历史上普通百姓所向往的吃穿不愁、日子好过的理想社会状态,来定位党在20世纪末所要实现的战略目标。同时,他又参照西方社会的标准,用世界上通用的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小康之家”这个笼统的、没有任何量化指标概念确定了人均1000美元的标准。第一次把我们党的战略目标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地联系起来,从而使长期以来十分抽象的经济发展战略,变成了与每一个中国人利益攸关的具体的、明确的发展目标。这就使得小康目标既能为广大的中国百姓所熟知,又易于为世界各国所理解,还能根据世界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调整,使之成为一个生动的、动态的、开放式的发展目标。
从“小康之家”到“翻两番”
“小康之家”是“四个现代化的最低目标”,是“目标定低”了的“中国式的现代化”,但要实现人均收入1000美元的目标并不容易。据估计,中国如果要达到平均每人每年收入约一千美元,大约每年需要8%至10%的增长率。而当时在制定长期规划时,确定第六个五年计划(1981年到1985年)的年均增长率为4%到5%。
这个新构想是否可行,能否按时实现,邓小平心里并没有底。1980年六七月间,邓小平先后到陕西、四川、湖北、河南等地视察。7月22日考察即将结束时,他在听取河南省委第一书记段君毅、第二书记胡立教关于河南省经济发展情况的汇报后对他们说:“对如何实现小康,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州,处于中等水平,也是个标准,要认真算算账。“‘中原标准’、‘中州标准’,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能上去,其他一些省也应该能上去。”
经过实地调研、计算和研究各种条件,包括国际合作的条件,邓小平感到达到1000美元并不容易,因此,他在1980年10月首次把一千美元的目标调整为800至1000美元。在1980年到1982年9月十二大召开前的两年间,他反复研究、论证这个指标。“经过这一时期的摸索”,他提出:“看来达到一千美元也不容易,比如说八百、九百,就算八百,也算是一个小康生活了。”如果“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一千美元”,“国民生产总值就要超过一万二千亿美元,因为到那时我们人口至少有十二亿”,“我们争取人均达到一千美元,最低达到八百美元。”
怎样实现最低800美元这个目标?邓小平做了精心的设计和规划,他提出争取20年翻两番;10年翻一番,两个10年翻两番,“到本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进入小康社会。”
1982年9月,党的十二大正式把邓小平提出的20世纪末实现小康目标的构想确定为今后20年中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即:从1981年到本世纪末的20年,力争使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翻两番,即由1980年的7100亿元增加到的2.8万亿元左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需要说明的是,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到20世纪末“翻两番”,用的是“全国工农业的年总产值”,把2.8万亿元的总值换算为国民生产总值并按照不变价格以1980年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计算,到20世纪末可以达到1万亿美元左右。按照人口年均增长千分之十二点五计算,20年后将达到12亿左右,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800美元。
十二大以后,党内党外,群情高涨,人们对未来的小康生活充满了美好的憧憬。这时,邓小平思考最多、关注最多的是,小康目标究竟是否符合中国的实际,能不能按时实现。这年10月,他在同国家计委负责人宋平谈话时说:“到本世纪末,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定了,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靠不靠得住?十二大说靠得住,相信是靠得住的。但究竟靠不靠得住,还要看今后的工作。”这年年底,中国经济三年调整的任务大体完成,为随后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打下了一个较好的基础。
为了验证小康目标的现实可行性,1983年2月,邓小平去了经济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10多天的时间里,他在苏州和杭州反复询问和论证的主题是:到20,能不能实现翻两番?有没有信心?人均800美元,达到这样的水平,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发展前景是什么样子?
他得到的是这样一组数字:1977年至1982年6年间,江苏全省工农业总产值翻了一番。照这样的增长速度,用不了20年时间,就有把握实现翻两番;从1978年到1982年底,苏州的工农业总产值从65.59亿元增加到104.88亿元,人均1300多元,按当时的比价人均已接近800美元。照这样的速度,苏州大约用时间,到1995年就能实现“翻两番”的目标。
当了解到苏州地区不但可以“翻两番”,而且还可以提前5年实现“翻两番”的目标后,邓小平问:人均800美元的目标实现后,社会上是一个什么面貌?江苏的负责人根据苏州的实践,从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等六个方面向他描述出了一幅未来小康社会的美好蓝图。
在杭州,邓小平了解到:到2000年,浙江将达到人均1300多美元,通过努力可以翻三番。听到这个情况,邓小平特别提出,到2000年,江苏、浙江应该多翻一点,拉一拉青海、甘肃、宁夏这些基础落后的省,以保证达到全国翻两番的目标。
苏杭之行使邓小平对“翻两番”、实现“小康”目标充满了信心。3月2日,回到北京后不久,他即约请中央负责人谈话,描绘出了他在苏州了解到的达到小康目标时社会状况:“第一,人民的吃穿用问题解决了,基本生活有了保障;第二,住房问题解决了,人均达到二十平方米……第三,就业问题解决了,城镇基本上没有待业劳动者了;第四,人不再外流了,农村的人总想往大城市跑的情况已经改变;第五,中小学教育普及了,教育、文化、体育和其它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己安排了;第六,人们的精神面貌变化了,犯罪行为大大减少。”
小康社会的这6条标准,既有经济、政治、文化、教育,还有就业、人的精神面貌等方面,较之“小康之家”,这是一个目标更具体、更清晰、更全面、更强调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
从“翻两番”到“三步走”
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这只是实现现代化的一个初步目标,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新起点。
邓小平在验证了“小康”目标的可行性后,开始更多地关注“小康”目标实现后中国未来更长远的发展目标。他说,我们虽然活不到那个时候,但有责任提出那个时候的目标。
1980年12月25日,邓小平第一次对实现小康目标后的发展战略作了设想,他提出,经过20年的时间,我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发展达到小康水平后,还要“继续前进,逐步达到更高程度的现代化。”
1984年1月,邓小平到了深圳,当深圳市委的负责人介绍到深圳经济特区的工业产值1982年达到3.6亿元,1983年达到7.2亿元时,邓小平脱口而出:“那就是一年翻一番?”显然,他对这个递增的速度非常关注。在深圳河畔渔民村,老支书吴伯森告诉他,这个村1983年人均年收入2800多元,户户是万元户。当有人问他:像渔民村这样的生产和生活水平,全国人民做到要多少年时,邓小平想了想回答说:大约需要100年,至少也要70年,就是到20世纪末,然后再加50年。
深圳之行,引发了邓小平对小康目标实现后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目标的关注和思考。回京不久,他在4月18日明确提出:我们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到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第二个目标就是要在30年至50年内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从而把规划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时限由20世纪末延伸到21世纪中叶,目标定在“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一年,仅这个问题,他就谈了十多次。
1984年,是我国进入新时期后经济发展最好的时期。这一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年增长14.2%。按照比“六五”计划确定的1981年到1985年年均增长4%到5%的目标高出了近10个百分点。这一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我国进入了全面改革的新的发展阶段。
全面改革加速了经济的发展。到1985年10月,面对经济发展的大好形势,邓小平十分乐观地预见,20世纪末人均国民生产总值800美元的“目标肯定能实现,还会超过一点。”因此,到1986年6月,他对人均指标又作了一个调整,把人均800美元改为800美元至1000美元。此后,他一直沿用800至1000美元或1000美元的说法。
这段时间,邓小平在表述经济发展战略时还有一个提法上的变化,即他在1987年2月18日,对21世纪中叶的发展目标作了一个调整,把之前提出的“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改为“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1987年4月,他明确提出:“到本世纪末,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近达到八百至一千美元,看来一千美元是有希望的。”“那时人口是十二亿至十二亿五千万,国民生产总值就是一万至一万二千亿美元了。”“更重要的是,有了这个基础,再过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人均四千美元的水平”,“那时,十五亿人口,国民生产总值就是六万亿美元,这是以一九八○年美元与人民币的比价计算的,这个数字肯定是居世界前列的。”从而确定了20世纪中叶达到“人均4000美元”和“国民生产总值6万亿美元”的量化目标,并在时间上和发达程度上正式确定为“50年”和“中等发达”。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同西班牙政府副首相格拉的会谈中,第一次完整地描绘了“三步走”经济发展战略。他说:“我们原定的目标是,第一步在八十年代翻一番。以一九八○年为基数,当时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只有二百五十美元,翻一番,达到五百美元。第二步是到本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一千美元。实现这个目标意味着我们进入小康社会,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那时国民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美元,虽然人均数还很底,但是国家的力量有很大增加。我们制定的目标更重要的还是第三步,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大体上达到人均四千美元。做到这一步,中国就达到中等发达的水平。这是我们的雄心壮志。”
1987年10月,在党的十三大上,邓小平提出的这个分三步实现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得到了全党的确认。
十三大以后,在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推动下,我国经济得到高速增长,除1986年增长8.5%以外,其余年份的增长速度都在10%以上。到1988年,提前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三步走”的第一步发展战略提前实现。到1990年,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按不变价格计算比1980年增长了1.36倍,平均每年增长9%,大大高于世界经济的平均发展速度。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的历史性跨越。
1991年3月,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对小康生活了作出新的表述,即:“我们所说的小康生活,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比起邓小平1983年提出的小康社会的6条标准,这时的小康生活水平,不仅是衡量人民生活水平、经济发展水平的标准,还是衡量社会全面进步的标准。
从“小康”到“全面小康”
进入90年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再用10年的时间,实现从温饱到小康的跨越,这是一个更为重要、更为关键的发展阶段。达到小康水平,将为国家的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
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提出,要在90年代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国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到建党100周年的时候,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到下世纪中叶建国100周年的时候,达到第三步发展目标,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1993年11月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为我国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到1995年,原定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提前完成;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实现翻两番的目标提前完成,“总量”和“人均”都提前实现了第二步战略目标,由此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提前完成第一步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第二步的战略目标,这是邓小平1987年4月提出“三步走”发展战略时就已经预料到的。他说:“第一步的原定目标可以提前在今年或者明年完成。这并不意味着第二步就很容易。看起来,第二步的目标也能完成。”
在完成了前两步战略目标,达到总体小康以后,第三步应该怎么走?邓小平并没有设计出具体的步骤,但他告诫后人,“第三步比前两步要困难得多”,“现在还吹不起这个牛。我们还需要五六十年的艰苦努力”,“相信我们现在的娃娃会完成这个任务”。
在达到总体小康后,第三步的战略目标如何部署?199月,江泽民在党的在十五大报告中首次提出21世纪初开始“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并对第三步战略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即:“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二○○○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二十一世纪中叶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000年1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国小康进程综合分析》报告:全国74.84%人口达到小康水平,12.82%接近小康水平,12.34%离小康还有较大差距。分析报告所依据的小康标准,包括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5个方面,16项指标。
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的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明确了21世纪中国实现现代化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到,使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大台阶,为后10年大发展打好基础;到年,力争使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翻,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2050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后来,江泽民提出的这个21世纪前50年的发展构想,被称为“小三步走”或“新三步走”,是对邓小平提出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的新发展。
十六大提出并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十六大以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经济发达的江苏省率先制定了省一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指标体系,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社会发展、生态环境4大类、18项、25个指标。核心指标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000美元,目标是在年全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包括苏州、无锡、昆山、张家港、常熟在内的苏南地区,提前5年基本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目前正在朝着2020年全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
人民群众鲜活的实践推动着党的理论创新。2010月,党的十七大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这些新要求,既与十六大确定的到2020年奋斗目标具有连续性,又根据新的情况进一步丰富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更加突出富民为本和以人为本的理念,使党的奋斗目标更加明确、行动方向更加具体、发展蓝图更加清晰。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6
【关键词】成本管理理论;路桥建设集团;项目成本管理
一、前言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路桥交通的作用表现得越来越明显。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路桥建设企业面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路桥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优势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加强成本管理成为了唯一方法。与此同时,唯有加强路桥项目成本管理才能确保路桥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内涵解析
1.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内容
通常来说,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主要包括了成本的预测、计划、决策、分析、控制、检查和核算等相关内容。在实际的路桥施工项目中,通过对施工项目中各个环节产生的成本信息进行系统和有序的预测、计划、核算、控制以及检查等相关工作,能够确保施工项目中的各个要素可以根据既定的目标来正常实施。最终让项目实际产生的成本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进而让成本管理中的内容相互制约和影响。这样,路桥施工项目的成本便能得到有效控制。
2.路桥建设项目成本管理的主要模式
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是现阶段路桥建设项目成本关的主要模式。事前管理往往指的是在路桥施工项目正式施工之前,对可能会对项目成本造成影响的各个要素进行事前的审核、规划和监督,内容主要涉及到了投标报价的成本预测和决策等。
在路桥施工项目的实际施工中加强控制施工成本的过程就是事中管理模式,施工成本的控制主要包括机械费用、人工费用、材料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控制。
事后管理就是在项目施工完成之后,分析比较实际成本和预算成本,对成本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计算,并且针发生的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研究。而这些问题的主要内容就包括成本的核算问题。
三、路桥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
1.动态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管理活动是在变化着的环境下开展的,因此要始终遵循动态控制原则。动态控制指的是把工程所需的工人、机械、材料投入到施工中,然后对成本的实际发生值进行收集,再将所收集之值与目标值作对比,看是否有偏离,若有偏离,则应及时找出原因并采取解决措施;若无,则继续进行。
2.全面控制的原则
成本控制涉及范围较广,从员工至班组、部门,都在成本控制管理的范围内,和每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着重要关系,所以,在进行成本控制时,要将各个部门、班组、员工对成本控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全体员工真正树立成本控制的观念;与此同时,还应将成本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各个阶段,让各项经济业务都处于成本控制的管理范围内。
3.节约的原则
节约原则是实施成本控制最基本的原则,是指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省施工过程中所需的人力、物力及财力。换言之,节约即努力创造条件,对成本进行事前监督及其过程控制,并在施工中察看是否出现偏差,以达到优化施工方案的目的。此外,将项目的科学管理水平提高,也可实现节约的目的。进行成本控制,必须要对每项成本费用进行检查,看是否合理,防止出现返工损失的情况,尽可能地避免工期延长被罚款或发生安全事故损失费用的情况。
四、路桥建设集团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本文主要以某路桥建设集团为例,对全面成本管理理论的路桥建设集团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其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该集团公司始建于1954年,多年来,公司已发展成为集道路、桥梁、隧道、房地产开发等于一体的综合性国有大型施工企业。该路桥建设集团在2000年的时候,获得了“对外经济技术合作业务经营权”,在2001年的时候,获得了“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企业特级资质”,在2003年的时候,通过了“质量—安全—环保管理体系”三项认证。
在对路桥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只有尽可能的去节约施工的成本,才能够获得最大的收益。该路桥建设集团在对路桥工程进行实际的施工运作时,虽然财务成本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但是在项目成本控制上,与大多数的建设单位一样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一个非常明显、又急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该路桥建设集团的成本控制执行力不强。从而使得该路桥建设集团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制度化、程序化不够,有些时候由于一些原因对于应该褒奖的不给予奖励,对于应该惩罚的又不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导致在进行工程成本控制实施的时候,执行力非常的低下。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1.缺乏完善的项目成本预算管理体系
目前,该路桥建设集团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还没有成型,这样就导致了在进行成本预算的时候,往往没有规章制度可循。这主要是由于集团对成本预算缺乏足够的重视导致的。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成本预算都应该是企业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在企业建立之初就应该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然而,该路桥建设集团从建立之初,在成本方面实行的就是粗放式的管理,只在大的方面控制成本,对于项目工程中的小成本却很少进行重视和控制,这样就导致了集团对工程项目中的各个环节的成本控制做得不到位,以至于缺乏详细的成本预算;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该企业的项目成本预算流于形式。由于该路桥建设企业属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对于工程的预算一向都不是很重视,也没有上级人员对预算做硬性的要求,这样就导致了该企业的预算编制可有可无。这样在进行项目工程施工时,及时进行工程成本的预算,也是交给财务部来处理,从而导致了项目成本的预算流于形式。
2.项目成本控制管理不到位
该路桥建设集团的施工人员大部分为农民工,由于他们自身的知识有限,使得他们对于项目成本控制的知识严重匮乏。又由于该集团很少对他们进行成本控制方面的教育,就使得集团在进行成本控制的时候很难进行管理。还有就是该集团的项目部虽然委派了财务人员,但是这些财务人员都是平时进行简单会计工作的人员,他们的成本控制知识也比较淡薄,而项目部对财务人员的成本控制的培训也基本没有,这样就导致了该集团很多的人员成本知识严重匮乏。最后,由于该集团成本管理考核制度不健全,在对员工进行成本考核的时候,可以遵循和参考的指标太少,使得在对人们进行奖励和处罚的时候,往往缺乏相应的依据。
五、加强路桥建设集团项目成本管理的对策
1.完善项目成本预算机制
路桥建设集团在进行项目成本预算管理的时候,要想保证成本管理能够顺利得以实施,首先就必须要有领导对项目成本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对路桥工程进行施工的时候,为了保证对项目成本能够进行更好地管理,可以首先成立一个项目成本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路桥建设集团的总会计师来进行领导,对整个集团所有项目的成本负总责。为了保证将成本控制做到最好,可以将集团的财务管理部门作为主要部门,以其他的各部门为辅,从而确保集团下的各分公司能够进行具体的实施。
2.全面实行人本管理
为了保证路桥建设集团的成本控制能够更好地实施,在集团内部可以实行人本管理的管理模式。即呼吁所有的项目人员要对工程项目的成本进行重视和控制,并鼓励他们献计献策,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参与到成本控制的环节中来。同时,还尽可能的让员工们分享相应的信息,同时加强对他们进行成本管理的教育,对于表现较好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对于表现差的进行相应的处罚,从而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就能尽可能的让集团获得更大的利益。
六、结束语
由于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路桥建设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要做好建设项目的成本管理,这是现阶段路桥企业生存的根本保障。因此,路桥建设企业对项目建设的成本要进行更有效地控制,这样才能保证企业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成本控制战略之演进逻辑[J].会计研究,2005(3):53-57.
[2] 刘胜高.路桥施工工程成本控制研究[J].科技风,2010(14):105.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7
20世纪50年代末,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费根堡姆和质量管理专家朱兰提出了“全面质量管理”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TQM) 的概念, 认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 并考虑到充分满足客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提供服务, 把企业各部门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中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全面质量管理, 即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使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 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它具有全面性, 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 各个阶段;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可以概况为四句话八个字, 即一个过程, 四个阶段。一个过程, 即企业管理是一个过程。企业在不同时间内, 应完成不同的工作任务。企业的每项生产经营活动, 都有一个产生、形成、实施和验证的过程。
四个阶段, 根据管理是一个过程的理论, 美国的戴明博士把它运用到质量管理中来, 总结出“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 ”四阶段的循环方式, 简称PDCA循环, 又称“戴明循环”。第一个阶段称为计划阶段, 又叫P阶段 (Plan) , 这个阶段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市场调查、用户访问、国家计划指示等, 摸清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确定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等。第二个阶段为执行阶段, 又称D阶段 (Do) , 这个阶段是实施P阶段所规定的内容, 如根据质量标准进行产品设计、试制、试验、其中包括计划执行前的人员培训。第三个阶段为检查阶段, 又称C阶段 (Check) 。这个阶段主要是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或执行之后, 检查执行情况是否符合计划的预期结果。最后一个阶段为处理阶段, 又称A阶段 (Action) , 主要是根据检查结果, 采取相应的措施。
二、高校教学实践中全面质量管理的作用
全面质量管理在企业中应用已非常广泛, 近年来,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也借鉴了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思想, 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一) 全面质量管理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学效率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在高校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过程中, 通过教学流程控制, 在共同愿景的指导下, 统一教学思路, 统一师生对教学质量的认同。不断执行、循环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 四个步骤,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二) 全面质量管理建设可以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高校校级以及院系各个基层全面质量管理建设, 教师通过统一思想、共同执行、循环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 四个步骤, 形成统一的质量管控思路和方法。在前后工作之间形成有效的联系, 从而探讨和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思路上形成共识, 在教学实践中分享教学心得、共享教学资源、统一教学思路, 强化彼此间在教学实践中的合作, 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 全面质量管理建设可以加强学校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的交流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高校校级以及院系各个基层全面质量管理建设, 学校职能部门和院系有机会共同积极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的建设中来,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共同实践中, 加强学校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联系、建立基于教学实践、学校职能部门与院系之间的信任、相互支持, 共同构建和谐关系, 提高教学质量。
(四) 全面质量管理建设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通过高校校级以及院系各个基层全面质量管理建设, 全校学生有机会共同积极参与到全面质量管理的建设中来, 在全面质量管理的共同实践中, 不同班级、院系的学生在学校共同愿景指导下, 共同执行、循环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 四个步骤的过程中, 加强联系、不断检讨和提高, 分享学习经验、相互支持, 共同构建和谐的同学之情, 提高教学质量。
三、高校教学实践中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理解误区
(一) 教条地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和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过程中, 高校中的不少师生认为, 来源于企业管理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强调的只是质量。在全面质量管理建设过程中, 各学校职能部门、各院系在教学实践中认为只要严格执行、循环计划 (plan) —执行 (do) —检查 (check) —处理 (act) 四个步骤, 就是执行全面质量管理, 教条式的理解和执行全面质量管理。凡能往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套的, 一律按照这样的模式执行, 致使很多事务性的工作也被人为割裂, 反而影响了高校教学效率。
(二) 在全面质量管理建设时没有统一思想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在高校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过程中, 高校中的不少师生认为全面质量管理建设就是凡事要分解, 唯质量论, 唯定量论。每所高校的定位不一样, 培养思路不一样, 所以, 对教学实践中的战略思维不一样。要真正在教学实践中做好全面质量管理, 必须根据自己学校的特点, 首先制定教学实践的战略, 在学校领导、职能部门、院系、师生中统一思想, 在既定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全面落实、执行质量管理。
(三) 不能持续性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建设
在高校的教学实践中, 在高校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过程中, 高校中的不少师生认为来自企业管理实践的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是个很时尚的理论, 为了创新、追随形式, 集中突击式搞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短期内, 从学校层面到院系, 集中办班、请各种质量管理专家进行各种讲座, 在学校范围内进行各种质量管理实践活动的评选。在创新激情和热情褪去, 热闹了一阵子后突然失去了方向, 不能坚持落实全面质量管理, 这样的形而上学、轻易放弃的方式给组织带来了严重伤害, 在师生中形成负面作用, 影响教学实践活动的效率。
四、高校教学实践中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建议
(一) 学校高层领导的积极参与
从企业管理中引入的全面质量管理建设, 作为高校教学实践中的新生事物, 属于一种变革。要想在学校职能部门、院系以及在师生中达成共识, 首先要求高校的高层领导从思想上彻底理解全面质量管理在高校教学实践中的必要性, 积极深入的投入到全面质量管理建设中去。只有高层积极参与、足够重视、狠抓执行, 才能有效的提高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效率, 从而达到提高教学实践效果的目的。
(二) 持之以恒地在高校教学实践中进行全面质量管理建设
全面质量管理建设不能只在有激情时搞, 要在全校高层、职能部门、院系、师生中形成一种全面质量管理建设的长效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学习、共同思考, 共同实践, 在高校教学实践战略指导下, 把握精髓、狠抓细节, 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切实贯彻到高校教学实践中去, 保证教学实践各环节质量、保证高校教学水平整体提高、良性发展。
高校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研究目前还在不断的探索、实践阶段, 如何更好的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应用、服务于高校教学实践活动?如何将全面质量管理建设和高校的教学实践更好的结合?这些都是我们要共同关注和持续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程凤春.教学全面质量管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3.
[2]杨健康.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给高校教学质量管理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4, (02) .
[3]陶学文, 刘煜.试论高校教学全面质量管理[J].成人教育, 2003, (11) .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8
关键词:全面质量管理,大学图书馆,教育方法
对大学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 首先要明确全面质量管理的含义, 全面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一个团体或者机构在全体部门的共同管理下,应用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先进的科学技术,从而开发或者生产出让群众满意产品的管理过程。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内容是质量管理意识思维、人员开展管理的积极性,管理手段是综合化的管理手段、先进的科学技术,可见,全面质量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强、专业性强的管理手段。图书馆管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可以使管理更加系统和全面,使图书馆发挥为学生服务的功能。
一、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管理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提出的, 在社会发展的推动下,逐步形成了以人员和产品为质量核心的管理手段,可以集中专业化的技术、管理技术和数据统计,从而构建出科学性强、质量有保障的管理体系,在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主要依靠优质的工作和科学化的生产方法。
全面质量管理最开始的起源是制造业, 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革和完善,渐渐从制造业扩充到了其他领域,并在最后发展成了一个专业化的服务部门。全面质量管理重点关注的是人员的利用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强调人的价值以后,强化团队合作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图书馆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主要是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和作用, 它在很多方面和企业相类似,可以将大学生作为图书馆的读者,将书籍作为图书馆的产品。因此,完全可以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进行图书馆管理。
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目的是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鼓励全体员工都参与到图书馆的管理中, 在思想观念和服务技能上提高服务质量,并综合使用最新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努力构建全面的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对图书馆服务实施全面有效的控制,将资源消耗降到最低,使服务质量达到最优,从而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综合来说,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就是应用某些具体的管理方法提高图书馆的服务质量, 对图书馆实施整体管理和考核。
二、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一 )图书采购方面。
大学图书馆是学生学习课外知识、学习专业知识、提高综合素养的主要场所,也是教研人员开展教学活动、查询相关资料的重要地点,因此,对书籍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采购工作量非常大,是影响管理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采购效果关系到图书质量。因此,在图书的采购阶段要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采购的质量和效率。具体方法是协调各个部门、将全体相关人员集中起来,分工协作,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从而减少重复工作的产生。另外,采购工作是非常严格的,在采购前要首先核对需要购买的数量,对馆藏数进行查询,并要做好采购记录、了解订货和发货的流程,达到以最少的资金获取最佳采购效果的目的,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稳定顺利进行。
(二 )图 书名 目的分 类 、编 目 和 上 架 。
大学图书馆中的图书类别有很多种,有论文、文献、文学读物、专业文献等,其中,期刊和论文是大学图书馆存在及发挥自身价值的重点内容, 对这些期刊和论文进行编目和分类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能够确保图书之间不会杂乱存在,从而为读者提供优质化服务。但是,一些大学对书籍进行分类和编目时会出现混乱和错误,比如,上架的书籍顺序混乱,为学生和教师查找书籍带来麻烦,影响了工作效率。因此,对图书馆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可以在学校建立信息系统,读者可以在网站上输入图书的名称、拼音或者首字母就可以检索到需要的书籍,读者取书和阅读会更加方便。
(三 )图 书馆 全 面 质量 管理 。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管理内容, 更是大学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 通过对服务质量提供全面管理能够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最终使读者获得满意的服务。大学图书馆面对的主体人群是大学生,学生的需求总是和时代发展相适合的,因此,要不断推出适合学生需求的服务质量管理。图书馆的领导和员工要能够以身作则, 强化责任意识,将服务质量管理作为管理的重点。当前,很多图书馆中的电子文献和纸质的文献加工和利用的过程都是统一的, 每个管理步骤都会影响到最终的质量。
全面质量管理是在“内部顾客”的理念下开展的,每一个顾客都是下一个服务环节的受益者。因此,要充分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和管理, 只有这样才能使质量服务满足每一个顾客的需求。
三、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以上全面质量管理在图书馆管理中的重要意义,图书馆不同于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 重点服务工作要放在读者身上,要以满足顾客为目的。因为图书馆的服务对象不同,所以,服务形式和服务指标存在差异。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的内容包含各个方面,并且具有一定特征。加强全面质量管理的措施如下:
(一 )做好 市场 调 查 ,了 解 读 者 需求 。
不同的图书馆服务方式是不同的,比如,理工院校的图书馆理工科类的文献和书籍较多,因此,图书的采购方向和重点是理工类的。综合类大学的图书馆专业多,因此要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需求。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借阅等方式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但是借阅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比如,云南大学借阅规则是必须在成绩达到80分才能借阅, 并且要凭借校园一卡通借阅。云南大学的新生在登录考试服务系统以后,就可以进行培训测试,测试合格后,就可以开通图书馆借阅服务权限,这种方式在国内还是首例。
(二 )构 建 满足读 者 需求 的 质量 服 务 系 统 。
大学可以按照读者的实际需求提供针对性的服务。比如,图书馆的检索方式和途径可以是多样的, 读者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查找图书文献资料, 可以向读者发放代书板以此减少借阅错误。
(三 )全 体 工作 人 员 共同参 与 。
全体人员共同参与到图书馆的质量管理活动中是全面质量管理的重点内容,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全面质量管理对管理人员有特殊的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参与到管理中,营造“人人懂管理、人人有责”的管理氛围。此外,还要努力将各个部门和部门间的人员职责划分清楚,分工明确,使每个人员之间都能相互配合,共同为全面质量管理服务。
(四 )树立 长 期 质量 意识 。
全面质量管理的开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会随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发生变化,因此,要积极转变思想,并能够与时俱进,全面应对机遇和挑战。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9
教学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环节, 教学建设项目对于全校教学改革具有引领、示范和带动的重要功能, 对于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 (以下简称“本科教学工程”) 开始实施以来, 各高校通过实施“校-省-国家”三级本科教学工程, 不断推进各类本科教学项目建设, 追求内涵发展,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可喜成绩。
但是, 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该正视问题。“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实施有助于高校加强对本科教学的重视, 也对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和管理手段改革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总结教学项目建设成绩的同时, 我们应该看到, 高校在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中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 如建设管理权力集中在学校行政管理部门, 普遍存在着重复建设、重复资助现象;二级学院 (系) 缺乏管理自主权, 自主性未能得到充分体现;项目立项评审、检查及验收的方式标准比较单一, 项目建设的过程管理监控机制还需完善;重申报轻建设、重材料轻实质、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仍有不同程度存在;教师的参与面不广, 全员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优质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机制还未形成等等, 导致教学项目建设管理过程不规范, 项目发展不均衡, 建设的效果不理想, 建设效益未能充分体现, 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
自20世纪60年代全面质量管理 (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理论在企业中诞生以来, 便广受全世界各行业的关注和借鉴, 至今不衰。
全面质量管理被公认为代表了质量管理理论发展的最新阶段, 1994版ISO 9000族标准中对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是, “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 以全员参与为基础, 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 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全面质量管理具有如下特点:
一是具有全面性, 控制产品质量的各个环节, 所有阶段。全面质量管理意味着不止是关注产品的质量, 还关注产品的生产成本、生产周期及产品的服务质量等, 是一种广义的质量概念。
二是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是对产品的前期调查、研究设计、原料供应、制造加工、检验出品、销售服务、市场反馈等从设计到制造再到销售等全部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管理。
三是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产品生产的每个环节都要涉及到人, 每个人都对质量负责, 产品质量才有保证和提高, 因此, 全面质量管理必须高度重视产品生产到销售过程每个环节涉及到的所有成员, 做到以人为本。
四是全社会参与的质量管理。市场对产品的选择以及消费者对产品的反馈评价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非常重要, 全面质量管理必然会非常重视社会参与的力量。
三
与企业管理一样, 教学管理同样将质量放在首要位置上, 本文试图将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高校教学建设项目管理中, 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和思路, 构建管理机制, 通过科学管理提高项目建设质量, 从而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
按照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可以将教学建设项目质量管理过程分为预防性控制、过程控制和事后控制三个环节, 构建高校教学建设项目管理的优化及激励机制。如下图所示:
“预防性控制”环节上, 首先要树立全新质量理念, 统筹规划设计。教学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涉及到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因此,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服务面向、学科基础、人才培养目标等对教学建设项目进行统筹规划, 系统设计项目建设的目标、内容和数量, 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优势, 设计有利于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项目进行建设;针对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薄弱环节, 设计教学建设项目组织实施。其次要建立科学的项目管理办法。要对已有项目的实施情况进行调研, 针对项目现状及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找出问题的主要原因, 重新梳理整合现有各类教学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 明确每个项目的建设目标和内容, 明确项目建设中学校、学院、负责人及团队成员的责、权和利, 制定项目实施的计划和措施, 确定预期要达到的目标。
在“过程控制”环节上, 首先要改进项目的立项评审、检查及验收方式, 确立每个项目的检查验收标准, 完善项目的评价体系, 尝试采用项目年度质量报告、加强常规检查监督、公示相关建设材料接受全员监督等方式来加强项目的过程管理。同时也将常规检查评估的结果作为项目验收的重要依据, 避免出现项目验收仅仅根据一份总结材料评定等级的现象。其次要根据二级学院的条件将部分项目的立项评审权及检查验收环节放到学院, 管理重心适当下移, 扩大学院的管理自主权, 发挥学院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鼓励学院自主申报有特色的教学建设项目, 由学院根据不同学科专业特点对项目进行检查监督。第三, 可以利用项目管理网络平台公开项目的建设进展材料, 实时监控项目建设过程, 同时也便于对项目建设进行过程管理。
在“事后控制”环节上, 通过建立项目建设的“质量发布”、“质量分析”、“质量问责”和“质量优先”机制, 加强项目建设质量的效果监控。
质量发布:将每个项目的年度质量报告、检查验收报告、相关建设成果、项目经费预算及使用情况等及时向全校公布, 接受全校教师及相关部门的共同监督。
质量分析:项目建设完成后要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形式对项目实施涉及的学生、教师及相关人员进行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及时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分析, 可以采取项目自身进行分析和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分析的方式, 形成质量分析报告。
质量问责:中期检查如有不合格的项目应及时进行整改, 整改后再次组织检查, 如不通过将终止项目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如果出现严重的影响到项目建设质量的事故时, 将无法通过项目验收, 不允许项目负责人三年内申报同类项目。项目的检查验收结果将纳入到对学院的教学工作考核体系中, 直接影响所在学院的整体考核等级。
质量优先:可以尝试打破过去项目立项后建设经费相同的做法, 采取先拨部分启动建设经费, 验收时根据项目建设质量评定不同等级拨付数额不等的剩余经费, 如果项目建设质量低下, 将无法获得剩余经费;验收等级获得优秀的项目, 在更高级别项目推荐立项时, 将获得优先推荐权;验收等级获得优秀的项目, 学校可以适当形式对项目负责人进行奖励。如果项目在检查验收中获得优秀, 将对项目负责人及团队给予奖励,
四
全面质量管理是需要全员主动参与的管理, 教学建设项目的质量管理同样需要全校师生员工以及所有管理部门的共同参与。
1营造良好的教学文化氛围
学校应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种场合宣传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校内努力构建教学科研等效评价机制、质量优先评价机制、质量优胜奖励机制等, 只有具备浓厚的教学文化氛围, 尤其是“质量至上”的教学文化氛围, 才会吸引更多的教师主动去关注、参与教学建设。
2利用项目管理系统平台加强过程管理
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开发使用教学建设项目管理系统平台, 建立项目建设状态数据库, 将所有项目从立项到年度检查、验收等所有信息记录在档, 实现项目申报与评审的网络化, 便于教师查看项目信息, 同时又可以在网上公开展示每个项目的建设进展动态与阶段性成果, 加强项目的示范引领功能, 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机制和平台。
3加强质量培训
只有全体教师员工都具备质量意识, 掌握提高质量的方法, 教学建设的质量才能得以真正提高。因此, 学校应该通过组织培训、专题讲座、学习观摩及研讨交流等多种形式, 加强对全校教师及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 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提高管理人员的教学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桑德霍姆 (Sandholm, L.) .全面质量管理[M].段一泓, 等, 译.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3.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10
1 全面关系流管理理论回顾
组织管理的使命是使组织具有管理者期望的组织行为及其演化, 因此, 组织科学和管理科学需要研究的一个基础科学问题是: 组织行为是由什么决定和支配的? 文献[4] 在定义若干新概念, 特别是关系流、关系流回路等概念的基础上, 应用一般系统结构理论[3]研究这个问题, 证明得到下列定理。
定理: 设在环境E ( S) 中, S ∈ B, 组织Or ( n) 在t时刻具有某一层次Lb以上的关系流集RfOrb ( t) 和组织行为HOr ( t) , 如图1 所示, 那么, 当且仅当对于层次Lb上的任一部分e ( p) ∈Or ( n) , 它的状态sp或行为Hp ( t) 仅仅是其输入流Rfp ( t) 的函数, 如图2 所示, 即
或
时, 恒有
式中, S和B分别表示在t时刻环境E ( S) 的状态和状态空间; Rf ( t) 表示在t时刻环境E ( S) 与组织Or ( n) 间的关系流。这时, 组织层次Lb称为组织基层次。
上述定理被称为全面关系流管理定理之一。它们表明, 对于一个组织, 组织行为是由组织基层次以上的关系流和输入流 ( 总称全面关系流) 决定和支配的[4], 为了理解和管理一个组织, 归根到底是理解和管理组织的全面关系流, 因而组织设计的关键是组织行为设计和全面关系流设计。
根据全面关系流管理的理论, 组织的行为和绩效是由组织的输入流和组织基层次以上的关系流 ( 总称全面关系流) 决定的, 因此, 改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唯一途径是改善和优化组织的全面关系流。各种组织管理的思想、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的应用归根到底都是通过改善和优化组织的全面关系流来改善组织行为和绩效的。ERP对组织行为和绩效的影响机制也不例外。
全面关系流是指组织的输入流和组织基层次以上的关系流的集合, 所以, 全面关系流管理的基础之一, 是理解和建立组织的基层次。根据组织基层次的定义, 组织基层次是这样一个层次, 在这个层次上的每一个部分, 它的输出流仅仅是它的输入流的函数, 这意味着, 组织基层次上的每一部分都不具有自主性。但是, 组织是一种由人和其他部分构成的系统, 而人是具有自主性的, 也就是说在不受约束的情况下他/她的输出一般不仅仅由他/她的输入决定, 而和他/她的思想意识等内在因素有关。因此, 那些有助于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建立组织基层次的科学思想、理论、方法、手段和工具并应用于帮助管理者自觉地建立组织基层次的研究对于管理科学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ERP研究和应用正是这样一项有重要意义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工作。
2 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
在社会学家看来, 组织是一个社会系统, 它类似一个生物机体的模型, 有它自己的输入和输出, 也有它自身内部的整合。这样一个模型是可以通过“输入”被预设的; 内部整合的机制来自于 “关系”和 “规范”, 整合的结果是秩序; 模型通过 “输出”去解释事件, 体现结构的社会功能, 从而形成所谓的 “结构解释”[5]。周怡认为社会学家按照三种视角来研究社会系统, 实体结构、关系结构和规范结构[5]。
2. 1 实体结构视角
将社会视为 “人群的集合体”, 社会结构就是人群集合体的具体形式, 如国家、社会组织、社区群体、家庭、年龄群体、性别群体、网络群体等。结构在这里类似于几何学或建筑学的模型框架, 它是实体有形的。社会结构就是人的结构, 而人又是结构中的人。
2. 2 关系结构视角
组成结构的人并不是孤立的个体, 而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人。
2. 3 规范结构视角
规范结构属文化和制度范畴, 它们实现了社会系统的整合机制。斯科特[6]对制度的定义是: “制度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规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知性要素以及相关的活动与资源。”吉登斯的结构化理论指出这种整合机制基于规则与资源[7]。
3 全面关系流管理理论与结构化理论的融合
吉登斯的 “结构化理论”是当下对于社会系统研究影响最广泛的理论之一。他认为 “社会学中不存在类似物理学和生物学那样普遍和永恒的法则。人类具有作为行动者 ( agency) 的能力, 他们可以改变社会组织的性质, 因此可消除任何被认为具有普遍性的法则[8]。”他不认为行动者的信念和行为完全由社会环境形成的, “即使是死亡的威胁, 都不一定具有强制力, 除非行动者不想去死, 权力的有效性依赖于人们默许服从他[9]。”这一点深刻阐明了为什么人参与的信息流方程写不出的原因。
吉登斯同时指出 “结构不会决定行为, 但是行为也不独立于结构。统一的社会法则是不存在的, 但是完全基于个人行动的解释也是不充分的。[9]”吉登斯的 “结构化理论”重点研究了如何理解个体在结构的指导下生产和再生产社会结构时的互动过程, 这些理论作为敏感化的理论框架, 可以帮助管理者更好理解和建立组织的基层次。
行动者的行动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吉登斯认为个人的行动受到三个层面的意识的影响, 分别是话语意识、实践意识和无意识[8]。话语意识表明了能够被行动者有条理地表述出来的意识, 实践意识则是行动者知道怎么做并且也就这么做了, 但做而不说, 或许是不愿意说, 或许是说不出来, 或许无须言说。这两种意识统称为有意识, 是人们通过记忆的唤回机制来影响自己的行动, 即行动者在具体的社会行动中, 调用记忆中的库存知识来对行为进行反思性监控。无意识则指本体性安全的动机, 即驱动行动者按照实践意识层面的库存知识和惯例来行动的动机, 它受到本体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影响。因此, 它的状态和行为与其有意识的反思性监控 μ1和无意识 μ2有关, 即定理中的函数 ( 1) 和函数 ( 2) 应该扩展为
其中, Rfp ( t) 是输入的信息流, 即行动者所理解的社会实践, 在当前的社会实践中, 行动者的状态sp ( t) 或者行为Hp ( t) , 受到有意识的反思性监控 μ1和无意识 μ2影响。
反思性监控 μ1受到结构的影响, 吉登斯认为结构是行动者在跨越 “空间”和 “时间”的 “互动情境中”利用的规则和资源。正是使用这些规则和资源, 行动者在空间和时间中维持和再生产了结构。即 μ1中包含两个参数, 规则X1和资源X2, 即 μ1 ( X1, X2)
规则是行动者在各种环境下面理解和使用的“可归纳而得的程序”[8], 具体包括 ( 1) 规范性规则 ( 合法性) : 在一个情境下权利和义务的创造, 它使得事务看上去恰如其分。行动者通过确定规范, 同时根据行动者服从与否对其做出裁决。 ( 2) 解释性规则 ( 意义) : 意义, 或者富有意义的符号系统, 它们提供给人们看待和解释事件的方式。即在一个情景下毫无疑问的具有正确性的知识库和知识架构, 使行动者能与他人沟通的解释性框架。
资源是行动者用来处理事务的工具[8]。资源的分类包括 ( 1) 配置性资源: 完成事务的物质资源, 即在一个情境下, 在控制和引导互动模式中对物质特征、人工制品以及物品的使用。 ( 2) 权威性资源: 完成事务的组织资源, 即在一个情境下, 控制和引导互动模式的组织能力。
规则和资源的组合就构成制度, 按照管理系统动力机制理论, 组织是管理系统的硬件, 制度是管理系统的软件, 动力机制是管理系统产生动力的机理, 动力机制包括导向X1’、激励X2’、约束X3’、控制X4’等四种机制[10]。故μ1 (X1 (X1’, X2’, X3’, X4’) , X2 (X1’, X2’, X3’, X4’) )
无意识 μ2受到本体安全感和自我认同的影响, 主要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 对外界的信任感, 体现为本体安全的脆弱性, 因此 μ2与个性X3相关。当信任环境被改变时, 个体建立的保护就会被打破, 从而产生焦虑, 组织可以通过建立新的结构及其背后的动力机制来帮助个体形成新的话语意识和实践意识, 从而消除这种焦虑, 重新建立信任。
因此, 有人参与的部分的状态和行为分别为
4 案例研究
下面本文基于全面关系流管理理论与结构化理论相融合后的理论进行案例研究, 分析ERP对企业绩效影响的机制。
广州M钟厂是一家钟表制造型企业, 企业于2005 年实施了神州数码的易飞ERP系统, 实施模块包括财务管理、进销存管理和生产计划管理, 企业的存货占用资金从实施前的2000 万下降到实施后的800 万。本文将利用上述理论来解析企业绩效产生的机理, 即利用公式Hp ( t) = p ( Rfp ( t) , μ1 ( X1 ( X1’, X2’, X3’, X4’) , X2 ( X1’, X2’, X3’, X4’) ) , μ2 ( X3) ) 分析车间统计员、仓管员和采购员三位行动者在ERP实施前后的行为机理, 以及对存货量的影响。
ERP实施前, 本文研究的若干关系流如图3所示。
( 1) 车间统计员
根据图3, 可以看出车间统计员所处的社会实体结构和关系结构, 他根据在产品库存量和生产计划的需要来领料; 公司副总考核车间统计员的方式是 “不能停工待料”。这些都是车间统计员的信息输入Rfp ( t) , 车间统计员根据这一信息输入, 考虑组织的规范结构特征, 即规则和资源, 他受到 “按计划领料”的规范性规则和解释性规则的制约, 受到上级 “不能停工待料”命令的控制, 在结构和机制的影响下, 他以 “按计划领料”为理由, 实际上却多领料, 防止 “停工待料”。车间产生的材料堆积和高损耗跟他没有关系, 因为在规范结构中没有对此做规定。此外, 如果材料紧急, 统计员可以越过仓管员直接找采购员下采购订单和追催采购订单。
( 2) 仓管员
仓管员的信息输入包括车间统计员的领料单、原材料的库存量、采购到货量和公司副总对仓管员的监管。在结构特征方面, 他受到 “按计划发货”的规范性规则和解释性规则的制约, 受到公司副总的 “控制发货数量, 进而控制企业成本”命令的控制。因此要求仓管员掌握每种产品的物料清单, 根据生产计划对车间统计员的领料单进行核算, 调整, 尽量少发货。这样仓管员与车间统计员之间就会有些口角, 如果双方关系好, 就会互相做一些人情化的事情。虽然公司副总要求其 “控制发货数量”, 但是公司副总缺乏信息, 无法真正实现对仓管员的控制。此外, 当材料一多, 仓管员就很难精确算出领料量和采购量, 只能估计一个量发料和采购。这就导致了他会要求采购员多采购一些, 以防止缺料, 这样就导致了原材料库存的积压。
( 3) 采购员
采购员的信息输入包括仓管员的采购需求单, 车间统计员的采购需求单, 采购在途量, 公司副总对于采购的监管。公司的结构特征是, “只要不缺货, 就不会有人催。”因此, 采购员就会在每次下采购订单时, 过量采购, 这样仓管员和车间统计就不会追催原材料, 他自己的工作也轻松了, 不用天天跟踪采购订单。但是, 这样却导致了采购在途量和原材料库存量的积压。公司副总对于采购的监管流于形式, 因为不了解具体的信息, 无法控制采购量和采购批量。
ERP实施前, 在原来的关系流和社会结构下, 车间统计、仓管员和采购员的行为分别造成了在产品库存量、原材料库存量和采购在途量的积压, 这三大块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存货库存量, 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为库存占用资金为2000 万元。
ERP实施后, 本文研究的若干关系流如图4所示。
( 1) 车间统计员
车间统计员在ERP系统中根据生产计划和在产品库存量来运行物料需求计划 ( MRP) , 只能根据MRP的结果领料; 公司副总考核车间统计员的方式一是不能停工待料, 二是按计划领料, 不能超额领料。车间统计员根据组织的结构特征, 他受到 “按ERP系统的MRP结果领料” 的规范性规则和解释性规则的制约, 受到上级 “不能停工待料和不能超额领料”命令的控制, 在结构和机制的影响下, 他只能 “按ERP系统的MRP结果” 来领料, 这样既防止了停工待料, 又防止了车间的材料堆积和高损耗。公司副总可以随时到ERP系统中查到相关的信息, 做到实时有效监管。
( 2) 仓管员
仓管员的信息输入包括ERP系统自动生成的领料单, 原材料的库存量及采购到货量, 公司副总对仓管员的监管。在结构特征方面, 他受到 “按ERP系统的领料单发货”的规范性规则和解释性规则的制约, 受到公司副总的 “按单发货, 账实一致”命令的控制。因此他只需要按单发货, 账实一致即可。这样既降低了仓管员的工作难度, 又防止了原材料库存的积压。
( 3) 采购员
采购员的信息输入包括ERP系统自动生成的采购需求单, 采购在途量, 公司副总对于采购的监管。公司的结构特征是, “按ERP系统的需求进行采购。”因此, 采购员只能按 “ERP系统自动生成的采购需求单”采购, 不能过量采购, 公司副总可以查到每笔采购的时间和数据, 及到货入库时间、数量和质量, 这样就可以有效监督采购员。
ERP实施后, 在新的关系流和社会结构下, 车间统计、仓管员和采购员的行为发生了变化, 减少了在产品库存量、原材料库存量和采购在途量的积压, 在财务报表上反映为库存占用资金减少到800万元。
5 结论
对于没有人参与的系统, 按照全面关系流管理理论, 组织的行为和绩效是由输入流和基层次以上的关系流决定的。对于考虑了人参与的系统, 按照全面关系流管理理论与结构化理论的融合后的理论, 组织的行为和绩效不仅要考虑输入流, 还要考虑人在该社会系统的结构特征下的行为。此外在社会系统结构发生变化时, 例如在ERP的实施过程中, 社会系统原有的惯例被打破, 这样会导致人的本体性安全的破坏和焦虑, 因此需要管理者设计更好的机制来建立信任, 保证实施成功。
参考文献
[1]GRAY W, DUHL F J, RIZZO N D.General systems theory and psychiatry[M].Little Brown GBR, 1969
[2]LIN F, CHENG T C E.The structural model of general systems and its proof[J].Kybernetes, 1998, 27 (9) :1062-107
[3]LIN F, CHENG T C E.The principles and laws of general systems and their applications[J].Kybernetes, 1999, 28 (1) :75-85
[4]LIN F, CHENG T C E.The structural theory of general systems applied in management:The total relationship flow management theorem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 2007, 36 (6) :673-681
[5]周怡.解读社会[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6]SCOTT W R.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Ideas and interests[M].SAGE Publications, Incorporated, 2007
[7]GIDDENS A.The constitution of society:Outline of the theory of structuration[M].Univ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8]纳特.社会学理论的结构[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
[9]JONES M R, KARSTEN H.Giddens's structura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ystems research[J].MIS quarterly, 2008, 32 (1) :127-157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 篇11
【关键词】全面从严治党;内涵;实践
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关键。顺利实现“十三五”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在党、核心在人,必须有一支过硬的干部队伍作保障。加强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才能为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全面从严治党”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分析新时期党的建设基本态势与客观要求、自觉运用中国共产党执政与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做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全面从严治党从转变作风入手,通过反腐败发力,用制度作保障,用信仰塑灵魂,从小到大、从外到内,标本兼治、固本培元,勾勒出了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的实践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五中全会讲话中,进一步对全党高级干部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强调要对党绝对忠诚、落实管党治党责任、守住纪律底线。
一、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提出的必要性
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不断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一大就始终严明党的纪律,大会决定“接受党员要特别谨慎,严格审查”。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过多次整风运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严肃党的纪律,整顿党风、惩治腐败、从严治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经济建设中暴露的弊端,邓小平坚决地指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从严治党”在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并写入党章;党的十五大、十六大在党建部分中反复重申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党的十七大将从严治党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之所以强调党的十八大之后“新时期”语境之下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原因主要有:一是从世情方面来看,随着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中承担着更多的大国责任,中国已经与世界各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构成“命运共同体”,如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世界意义,如何使中国道路更加可持续,如何打消“中国威胁论”“黄祸论”等西方偏见,始终要依靠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们党能否加强纪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作出正确判断的关键。从严治党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我们党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各种风险与困难,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二是从国情方面来看,虽然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均取得新进步,迈出了新步伐,但是需要看到的还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增多等等。保持既有成就和解决新问题,同样需要我们从严治党。三是从党情来看,我们党执政已逾耳顺之年,除了党所处的社会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自身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这个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必须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在新时期“蹄疾步稳”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二、深刻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刻内涵
在中国历史上,因统治集团严重腐败而导致政息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因为执政党腐化堕落,导致脱离群众进而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一个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一定会对形成崇廉敬廉的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一个勇于对自身的不廉洁行为从严惩治的执政党,也一定会对整个国家的廉政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党风廉政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有权力异化、进而腐化变质的可能性。我们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巡视组发现的问题再次印证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
因此,从严治党的“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思想,基础是“全面”,关键是“从严”,重点是“治吏”,体现了治标与治本的统筹兼顾、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的双管齐下,是对新形势下执政党建设规律的新认识。
全面从严治党,就“全面”而言,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内容全覆盖,涵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党的建设系统性和整体性。二是主体全覆盖,要明确管党治党的主体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落实管党治党任务,关键是加强党建考核,把党的建设实践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指标体系。
全面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一要从严落实治党责任,必须增强管党治党意识、落实管党治党责任;二要坚持从严管理干部,要以严的标准、严的措施、严的纪律,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三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按照党内政治生活准则和党的各项规定办事;四要严明党的纪律。只有严明纪律,才能使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
三、准确把握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要求
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我们在管党治党方面坚持思想教育从严、干部管理从严、作风要求从严、反腐倡廉从严、制度执行从严,加速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
一是思想教育从严。思想建党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抓好思想建设这个根本。全面从严治党,从根本上要解决党员干部思想上的滑坡,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补足共产党人精神之“钙”,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追求。
二是干部管理从严。当前特别要在以下方面下功夫:一是坚定理想信念。只有理想信念坚定,才能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无所畏惧,在各种诱惑面前立场坚定,在关键时刻靠得住、信得过、能放心。二是严明党的纪律。要从严执纪,认真执行并自觉维护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各方面纪律,坚决做到不踩黄线、不越红线、守住底线。三是破解监督难题。要紧盯正职要岗,破解客体宽泛重点不突出难题;突出“三重一大”事项,破解内容上全面出击顾此失彼难题;注重改革创新,破解方式不新效果不佳难题;发挥党员作用,破解党员主体地位缺失难题。
三是作风要求从严。十八大以来两年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规定,从出台“八项规定”,到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从整治中秋国庆期间公款送礼等不正之风,到整治“会所歪风”;从狠刹“舌尖上的浪费”,到禁办奢华晚会,都是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必须抓常、抓细、抓长,持续努力、久久为功。必须把“三严三实”作为每个党员干部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
总之,科学治党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凸显,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治党始终是要在从严治党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没有从严治党的“严”,科学治党的“科学”维度便不能彰显,抑或是科学的效能无法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只有以“严”为前提,管党治党一刻不松懈,严明党的纪律,才能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使党法党规有科学运行的前提条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从严治党和科学治党是内在统一的,在相当多的时候,在规定合理的条件下,严格执行某项规定本身就体现着对此规定的科学执行。所以说,新时期下科学治党需要从严治党作保证。
全面薪酬理论及其实施策略 篇12
一、全面薪酬的构成因素
全面薪酬,也称全面报酬、薪酬福利包、弹性薪酬、自助式薪酬等。埃德·劳勒于1971年提出全面薪酬的概念,将员工薪酬与组织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明确组织所有的资金和奖励计划作为一种激励手段其目的是为了让员工变得更有朝气、有干劲。美国的薪酬协会也十分重视、强调“全面薪酬”这个概念,甚至将其名称改为“全面薪酬协会”。它将全面薪酬定义为:所有能够吸引、保留、激励员工的可行方案,它包含使员工从雇佣关系中感知到价值的所有东西。2006年它又将全面薪酬进一步归纳为五个部分:货币报酬、福利、工作—生活、绩效管理及认可奖励、职业发展与职业机会。
乔治·米尔科维奇和杰里·纽曼于2002年在其《薪酬管理》一书中指出:全面薪酬体系主要由薪酬(工资、佣金、奖金)、福利、社会交往、保障、地位和认可、工作多样性、工作任务、工作重要性、权利和控制、晋升、反馈、工作条件、发展机会、授权等因素构成。
我们对全面薪酬((Total Compensation)的理解如图所示。
1.外在薪酬
外在薪酬主要是指为员工提供的能量化的一些货币性收入,它主要是满足员工低层次的生存需要和安全需要等。它一般包括四个部分:一是基本工资。组织以当前市场的基本薪酬水平为依据,按照员工工作的价值和市场竞争情况给予员工的具有市场竞争力的、公平合理的工资。二是短期奖励。它是根据过去一定时期内员工的综合表现,以及组织经营业绩情况给予员工的现金或物质奖励。它一般包括季度或年度奖金、收益或利润分享计划等。三是长期的股权收益激励。股权收益是让员工作为组织一部分产权的拥有者分享的一种剩余收益。主要包括组织的股票期权、认股权、购买公司股票、股份奖励等长期激励薪酬等。四是一些显性或隐性的福利,即员工以组织成员的身份而享受的优惠待遇,这种待遇与员工的工作业绩无关。这种福利一般包括法定福利和企业福利两种。法定福利是根据国家政策而支付的福利,这种福利具有强制性和保障性,例如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以及工伤保险等。企业福利是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而支付的福利项目,具有个性化和激励性的特点,它一般包括基金补助型福利、带薪休假型福利及生活福利型福利等。
2.内在薪酬
内在薪酬指那些给员工提供的不能以量化的货币形式表现的各种奖励价值或更多的机会,它主要是满足员工高层次的自我实现等方面的需求。它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工作体验,是指富有意义的工作所带来的好处,具体包括:工作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创造力的发挥,能够参与决策而有的权威感、责任感及成就感等。二是自我实现,主要包括晋升机会,表彰与嘉奖,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和培训学习等。三是文化氛围,主要包括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令人愉悦的协作氛围,具有良好办公设施的舒适的物理工作环境;可以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富有弹性的工作时间等。
二、组织实施全面薪酬理论的策略
全面薪酬作为一种全新的报酬机制,是组织吸引、保留和激励员工的一种战略性工具,它不仅有利于节约组织的经营成本、帮助组织用最小的投入实现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提升员工敬业度的人才管理目标,而且还有利于促进组织和员工之间从单纯的雇佣关系转变为相互依存、相互承诺的合作伙伴式的“双赢”关系。组织在实施全面薪酬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薪酬的设计必须要坚持内外兼顾的原则
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具有各自不同的激励功能。它们相互联系,互为补充,构成完整的全面薪酬体系。因此全面薪酬的设计必须要注重员工的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的完美结合,偏重任何一方都是不平衡的。为此一方面在外在薪酬的设计上要注意保持酬薪水平的市场竞争力。组织要确保自身薪酬足以吸引和留住员工,因为较高的薪酬一般会带来更高的满意度。如果员工发现他们的薪酬水平低于业内同行,就有可能会跳槽离开。因此组织要定时监测市场薪酬变化趋势,并根据市场趋势及时作出相应调整,从而保持自身薪酬体系的竞争力。此外,在组织收益或利润大幅增加的前提下,要适当提高员工的薪酬,以减少员工的不公平感,否则可能会打击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降低组织承诺。另一方面组织要重视内在薪酬。著名的哈佛企业管理顾问公司曾做过一项员工离职原因调查,结果显示:个人成长、对薪水不满、公司没有提供成长学习的环境和公司福利不佳是员工离职的几个最主要的原因。这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员工由只重视物质需求向重视物质和精神双向需求发展,同时也表明内在薪酬和员工的工作满意感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组织可以通过工作制度、员工影响力、人力资本流动政策等来执行内在报酬,让员工从工作本身中获得最大的满足。
2.全面薪酬的实施必须要以组织的文化建设为前提
实施全面薪酬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成功要以和谐、吸引人的组织文化建设为前提。如果没有相适应的组织文化,全面薪酬就会因缺乏适宜的“土壤”而难以“生存”。正如伦敦商学院教授杰伊·康戈尔对组织文化的比喻一样,“文化非常像鱼缸里的水,尽管它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不易被人重视的,但是它的化学成分,以及其中能够支持生命的元素却深深地影响着鱼缸里的生物。”如果没有适宜的组织文化,全面薪酬中的内在薪酬对于文化氛围及环境等的相关要求就根本无法实现,全面薪酬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一个组织要想实施全面薪酬制度,就必须首先建设一个符合组织自身发展的和谐文化。
3.全面薪酬的建设必须要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
全面薪酬作为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满足员工的需求,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还可以增加组织的竞争能力,提高组织绩效。但并不是所有组织都可以随时实施全面薪酬制度。全面薪酬的有效实施必须要与组织的战略相匹配。因为全面薪酬既不是单一的工资,也不是纯粹的货币形式的物质报酬,它还包括内在的精神激励等方面的内容,比如表彰与嘉奖、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晋升和培训机会等。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的组织都具备上述条件,例如一些初创企业或处于危机中的企业。如果企业不顾组织的发展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櫅战略, 贸然实施全面薪酬制度, 则会大大提升组织的运作成本, 最终会严重影响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全面薪酬的实施不仅要与组织的文化相适应, 还要与组织的业务、人力资源等战略相匹配, 最终通过实施全面薪酬, 发挥其对员工的吸引、激励及保留作用, 使得员工产生满意和敬业, 进而促成组织获得期望的绩效和结果。
4.全面薪酬的应用必须要与组织的员工进行有效沟通
全面薪酬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组织实施全面薪酬的目的就是为了吸引、留住和有效地激励员工,因此员工是否了解组织的薪酬体系,是决定其实施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组织在具体实施推广的过程中如果只是简单地给员工提供一份薪酬单子,注明企业的全面薪酬都有哪些项目,那么大多数员工都会难以理解其真实用意,同时也就失去了实施全面薪酬的重大意义。而有效的沟通不仅可以帮助员工解惑,告诉他们组织都提供了哪些对他们有益的报酬,以及达到什么绩效标准就能获得这些报酬,而且还能强化员工对组织实施全面薪酬的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起到更好的激励作用。
无数组织的实践已经证明:只要恰当运用全面薪酬体系,就会提高员工对组织的满意度,进而提升组织的经营效益。
参考文献
[1][美]劳埃德.拜厄斯.莱斯利.鲁著, 李业昆译.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5.59.
[2]薛琴.全面薪酬理论及其对企业员工激励的启示[J].企业经济, 2007, (8) :27~29.
【全面质量管理理论论文】推荐阅读:
城市轨道交通全面质量管理初探论文06-14
毕业论文、经管系、浅析全面质量管理11-14
云计算的医院全面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设计论文09-21
高职教育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的分析与研究论文08-02
全面质量管理管理10-29
企业全面质量管理11-12
4全面质量管理06-15
全面质量管理体系06-07
临床输血全面质量管理05-22
全面质量管理基本原理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