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校园规划

2024-11-03

现代校园规划(精选11篇)

现代校园规划 篇1

摘要:通过对西南科技大学新校区规划的分析,提炼其与古书院建筑群在育人环境营造方面的一脉相承之处,解析其文化内涵,思考高校校园环境对身处其中的个体的影响以及受到环境文化熏陶的个体对校园环境的反作用,以期建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校园规划,古书院,中国传统文化,育人环境,和谐共生

0引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传承文化是大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大学作为读书育人、传承文化的场所,有责任将我国的文化精粹以物质形式和精神形式继承发扬下去。现代高校校园秉承我国传统文化的育人思想,在规划设计中应重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重视对古书院建筑群的研究、分析、提取,并将古书院建筑的设计元素运用于校园规划的各个方面以构成和谐的校园育人环境,从而达成中国传统书院建筑“重视自然景观以陶冶性情、重视人文景观以启发思想”的理想意境。

1西南科技大学新校区基本概况

西南科技大学位于国家科学城——四川省绵阳市,校园总占地4 088亩,校舍建筑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现有在校研究生和普通本专科学生2.9万余人。

1.1 天人合一思想

在中国,“天人合一”历来被视为思想理论的最高境界。所谓“天人合一”,即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古书院建设的根本思想在于求得“静心”“悦性”“深源”“妙用”的天人合一境界,通过营造自然环境的“清幽之胜”和人文环境的“名闲之迹”来获得“修身养性”“超世脱俗”的育人环境——“借山光以悦人性,假湖水以静心情”。

西南科大新校区背靠龙山,面临涪江,坐西朝东,视野开阔。新校区规划中,以西侧龙山为背景,向东延伸依次布置中心湖、九州湖两个校园主要水域,取自北侧龙须堰的潺潺细水流经学生公寓、食堂、图书馆、教学楼等,贯穿于校园的每个角落,并在一些节点位置汇成池塘,形成视觉小中心。有山有水、山水相济的“天人合一”大环境由此产生。这样一个山水环绕、绿树浓荫的校园环境营造出远离喧嚣、远离功利的氛围,为大学校园所要求的静心学习、潜修学术、追求真理的人文环境奠定了基础(如图1~图3所示)。

1.2礼乐相成思想

礼乐相成思想是中国几千年来文化发展的中心思想。“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中者,尊者也”。古代城市、建筑,均以中轴对称为最佳布局形式。通过轴线层次序列,以区别尊卑、上下、主次、内外,达到序—敬的目的;又通过不同特点的庭院空间的交叉组合,又达到和—亲的要求。书院建筑正是这一思想的典范,受到礼乐思想的影响追求“和中有序、序中有和、和序相互渗透、协调统一”的总体形象、意境。

现代社会强调人人平等,礼乐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局限性,但是抛开这种思想深层次的政治根源,就其设计思想和设计手法来说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将“序”运用于校园规划,可以说,是一种对大环境序列上的追求,以创造视觉景观效果、形成简洁明了的校园功能层次,表现校园建筑群的庄重性。

西南科大新校区规划以一条若隐若现的东西向主轴线串联起一系列视觉节点,联系各大功能分区。在这一条大轴线的展开过程中,各种空间的虚实变化、相互渗透则营造出一系列“亲”人的小环境:从礼仪入口进入校园内,展现在眼前的是开阔的校前区广场与实验办公楼群组团,通过广场前方的大台阶登上联系两个实验楼群组团的平台,眼前顿时豁然开朗,比起尺度虽大但仍有建筑围合的校前广场,这里视点高,视线开阔,前后空间产生了强烈的开合对比效果,体现了古典园林“欲扬先抑”的造景理念。两个组团内部相对封闭的庭院空间,通过建筑物本身的形体变化如:片墙、室外楼梯、露台等以及走廊、小路、植物、雕塑进行空间分割,虚实结合,各具情趣。继续前行,是整个校园的核心节点———中心大雕塑和教学楼群,它以“太极”为平面原型,结合成扇形分布、以弧形连廊联系的教学楼群,其间点缀以水面、绿化、铺地,行走路线上避免直线型道路,由此生成了视线上的“有所遮挡、遮而不蔽,若隐若现”,有步移景异之感官效果,亦会对轴线深处内容有所期待。穿过教学楼群,眼前是开阔的中心湖区,水面轮廓自由,点缀亭、池、廊、桥,草木繁茂,蜿蜒小路穿插其中,“虽为人作,宛若天开”。穿过中心湖区是文艺学院教学楼及其附属广场。它位于龙山山腰上,亦呈扇形布置,与教学楼群遥相呼应,与山体相互依偎,掩映于绿树花草之中,形态舒展。整个轴线发展有开有合,有静有动,顺应地势,开阔而不空洞,紧凑而不急促,清晰的反映出校园的结构层次,形成了庄重的轴线效果。其中小环境的出现则体现出人与建筑、环境的“亲、和”关系。

1.3育人环境的经营建设

“山川虽奇,得人文而显”,自然与人文环境的结合,能给人以更深刻的教育作用。在古书院建筑群中,对育人环境的建设经营,是其区别于其他建筑的突出特征。典雅的情调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是其情景交融思想的重要体现。一般来说,古书院会通过修建专祠纪念学派宗师、地方名人,命名题额,配以寓意深刻的装饰、花草来达到环境营造的目的。“寓意于物,虽征物足以为乐”,校园建筑应不崇尚怪奇伟丽而重寓意。在西南科大新校区中,合理借鉴了古书院在环境建设方面的设计手法,结合实际条件与当代设计趋势,营造出一个既富有传统特色又充满现代感的当代校园文化环境。整个校园不设围墙,以一种开放姿态面向社会大众,结合安全考虑仅设以护校河及隔离绿化带。

值得一提的是礼仪入口的设计:在架于护校河之上的金水桥之后,是刻着“西南科技大学”的校名石立于水池之中,这个水池的精神作用类似于古书院前的泮池,目的在于增加校园的庄严感,烘托校园所包含的淘洗心中杂念、跨越蒙昧鸿沟、走进智慧大门的象征意义;两旁是结合门卫室设计的以建校历史为主题的大型石雕墙,呈八字形向外展开,体现高校校园兼收并蓄的文化特色。

校园内通过竖碑立石、匾联语录、学院雕塑、景观小品等显示学校的学规箴言、教化内容、修身之道、悟学之本、为学之方。

此外,对植物的运用也是精心考究的,儒家因“君子比德”而寄情于花草树木,古代文人好用梅兰竹菊、松柏莲荷自比,以表达其高尚情操,西南科大校园中有莲池、荷花池,在各个绿化区域中也适当的配以以上植物,从而增加了校园的人文气息和精神内涵。

这一系列的细心经营,就在于创造一种“如入芝兰之室”,潜移默化的境界,给人以深刻的文化熏陶。

1.4建筑单体

中国文人历来崇尚朴实自然之美,正所谓“朴素而天下莫能之争美”,反映出“善美同意”的思想。古书院建筑正是这一思想的具体体现:建筑体量简洁统一,富有高差变化,讲究材质、色彩、空间虚实对比,较少使用雕刻彩绘,表现出朴实庄重、典雅大方的自然格调。

在西南科大的建筑单体设计上也正是以这一点作为中心思想来展开的,学校的建筑以人的使用尺度为基本出发点,避免盲目追求建筑的宏伟壮观而偏离校园本身的文化追求,整体上造型简洁,色彩素雅,通过细部的变化处理来达到建筑的精美化。

西汉杨雄的哲学命题“圆则杌棿,方为吝啬”,就是说:天圆则产生运动变化,地方则收敛静止。在建筑平面形式上,方形与圆形的组合,也是在延续这样一种思想。方形是学校建筑这种功能性公共建筑的常用形态,然而在设计中,设计师通过圆形的引入,采用圆形与方形的穿插、自然衔接,丰富了建筑的平面形式。这种建筑平面形式的运用,将建筑与周边环境更好的融合,让建筑自然的存在于整个环境之中。

2结语

高校规划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表现在养成教育上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状态。处在校园环境中的师生对周围环境的主观感知,主要来源于校园物质环境(认识空间的直接经验)以及精神环境(认识空间的间接经验)。高校的人员构成本身就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精神环境基础,而通过具象手段———校园规划与校园建筑促成物质环境对使用者的感官刺激。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具有一定精神环境基础的高校校园通过建设具有文化气息的校园物质环境使身处其中的使用者身心洗礼、修身养性、感知文化,而使用者受到环境影响后又以精神环境的组成部分反作用于校园物质环境。如此,使用者和校园环境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杨慎初.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12.

[2]陈金陵,肖萍.书院对大学校园建筑环境的借鉴[J].新建筑,2006(10):8.

[3]万书元.中国书院建筑的语义结构和纪念性特征[J].华中建筑,2006(18):11.

[4]唐旭东.人文空间、山水园林环境——西南科技大学新区规划[J].华中建筑,2005(4):61-62.

[5]曹坤梓.当代高校校园规划初探[J].四川建筑,2004(8):17-18.

[6]张凤,王营池.构筑特色高校景观意象——西南科技大学校园规划与景观设计新解[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8):87-88.

现代城市生态小区规划设计 篇2

关键词:生态小区;绿色规划;内涵;设计框架;智能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3-0010-03

1 生态小区的内涵及特点

生态小区是通过对生态系统中的环境调整,协调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关系,实现绿色与生活相结合,环境、文化、生活融汇,最终达到“绿色生活”品质的现代生活小区。当前的现代城市生态小区,从设计框架到环境完善再到后期绿色维护都是相互呼应的,符合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要求,是生态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了城市的特点与特色。

生态小区注重文化底蕴、精神文明及绿色建设。除与以往的普通居住楼有相似之处外,生态小区还有其独特魅力,使人能够在城市里感受大自然气息。同时,要建设满足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文环境,使人文环境和浓郁的文化氛围相得益彰,呈现繁荣、生机与活力。

基于当前社会对绿色城市需求的现状,生态小区无疑是当下社会发展的主流。它与“绿色生活”理念相互融合,最终达到绿化整个城市的目标,从而提高生活品质与质量。

生态小区除可满足住者对大自然的要求外,对规范城市环境起着非常好的作用。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同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如果将社区自然环境作为社区公共资源来利用,必然会受到人们拥戴。生态小区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其利用绿色环保理念大大减少资源浪费,为城市和小区自身环境改善带来强大动力。

2 生态小区的规划内容

2.1 生态小区规划目标

联合国针对绿色自然问题计划明确提出:“生态规划是自然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的心理需求角度去创造一个高端技术和自然人类活动的最佳环境,从而创造人类精神文明,提高社会生产力,达到高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根据这一描述,生态社区规划目标如下:以引导生态“整体,协调,循环和再生”为基准,达到一个稳定、平衡、有序、和谐的社会整体状态和人类城市发展进程。

2.2 生态小区规划方法

生态小区是居住环境与人类发展环境、文化环境相互融汇的结晶,所以,应当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及自然动态来规划生态小区建设。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以生态为核心的小区建设,无疑成为当前发展市场的“潜力股”。掌握绿色生态技术,无论商业上还是环境上都是城市发展所必须的。

2.3 生态小区规划内容

生态小区规划的内容包括自然生态规划、经济生态规划和社会生态规划。

2.3.1 自然生态规划 绿化指标是衡量生态社区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小区绿化成为当前购房者考虑因素,所以小区绿化面积应占地面面积的45%以上,保证公摊面积达到30 m2。在小区恒温、湿度指标方面,应该从小区地下采购着手,尽量减少混凝土比重,利用自然排水系统排渗雨。

节水指数主要针对水资源控制,以及水资源的设备控制,通过科学计算对小区环境进行整体把握,利用自然雨水进行有效排放,通过下水道进行有效引流,对日常垃圾区域进行有效冲洗,在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保护环境。注意节能建筑的设计,通过对空调系统、照明、日光的有效转换利用,结合太阳能和其他方式节省能源。

二氧化碳和废物减少指数是鼓励应用程序轻质结构,如使用钢结构大厦,以减少砂石、砖等建材的使用;促进家庭简单装修设计,建筑材料回收利用,以实现节能、节约资源、减少浪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针对垃圾排放的问题,在节水方面提出采用雨水治理方案,通过下水道布局进行有效节约,从而有针对性地解决环境问题。

在交通设施方面,尽量用低碳环保工具。台湾的有关资料表明,在绿色交通运输车辆中,远足、自行车、轻轨、电动汽车是主要交通设施,而公共巴士、卡车、摩托车几乎无人使用。

2.3.2 经济生态规划 实现经济高速增长,发展文明、科学的消费方式是近期目标。为此,应该注重绿色消费和绿色生产技术的应用,并逐步改变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其他绿色能源)的应用。同时,做到自然通风和自然采光,减少能源消耗。实施绿色生产,用绿色消费达到生态规划目的。

2.3.3 社会生态规划 社会生态规划住宅属于建筑施工方面的绿色化,建立完整合理的生态基础设施布局,为各年龄段营造方便的生活环境;小区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住宅,以保证各类经济收入的人都有购房能力;小区内有商业活动、公共服务、文化活动、娱乐场所。

总之,生态小区不仅是一个新概念的住宅规划,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产物,更是城市理想的休闲公园。生态小区建设是一个宏大的综合性项目,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

3 生态小区规则要求

生态小区属于城市绿色化标准,本身对绿色城市高端定位,其下水道的处理、绿色园林的设计都有固定比例标准。必须对小区配套设施(如水电、天然气、太阳能,小区绿色植物、垃圾处理、下水道、环保配置材质等)进行达标审核。

3.1 能源系统

住宅建筑围护结构和冷却系统的设计中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冬季室内温度保持恒温。

3.2 水环境系统

建立室外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系统,以及雨水收集和下水道排泄系统,室内和室外使用的节水装置尽量达到节能标准。

3.3 空气环境系统

要求室外空气质量达到2级标准,室内通风设施及厨房内的气体排放系统,能满足国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要求。

3.4 生态环境系统

工程设计使用的噪声及降噪措施,要求室外昼间噪声小于50 dB,夜间噪声小于40 dB;室内日间噪声小于35 dB,夜间噪声小于30 dB。

3.5 光环境系统

要求室内设计尽可能利用自然光,室外应避免光污染,如强光广告、玻璃幕墙;室内和室外都使用节能灯,倡导太阳能绿色照明。

3.6 建造材料

生态小区的取材必须得到政府相关部门审核,不得擅自建造;从环境、放射物、后期隐患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评估,才能进行使用。

居住环境绿化是生态住宅的一个重要主题,而生活垃圾处理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区生活垃圾回收方面,很多小区存在很多塑料袋、甲醛超标放射垃圾,应设立专门垃圾筒,区分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

4 生态小区的类型

4.1 生态住宅类

该类别主要以设计为主,从绿色生态角度与设计效果相互结合,把小区建设与绿色艺术相结合,从而达到一个艺术领域,最终设计成为一个作品。从外在看,小区具备很强的自我营销价值,也是艺术性很高的作品。

4.2 生态智能类

为突出各种生态智能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住宅智能化,从小区配套设施入手,在高端运动器材、游泳池、篮球场等角度实现小区智能化。

4.3 其他类型

除以上类型外,生态小区还有个性化设计,如追求宗教古典风味、法式设计、原始生态等,使小区别具一格。

5 结语

玩味现代校园景观 篇3

(一) 园林溯源

长城之内皆花园。园林是浓缩的自然, 是具象化的自然。园林与自然之间浑然天成于一体, 并无明确界线。就像人类生性向往自然那般, 人类对园林的向往亦是与生俱来, 这关乎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从历史的角度看园林, 不论是上林苑——汉武帝亲手塑造秦汉时期皇家园林的典型, 还是艮岳园——宋朝著名汉族古典皇家宫苑, 无一不是当权者的一种自我表达。在他们至高无上的权力之下, 种种抱负之心将他们心中的园林变为现实;告别仕途、远离官场的文人隐士藏匿于山水之间, 园林则成为了他们唯一的物质与精神诉求。

先人们在园林二字上的造诣早已登峰造极, 曾经辉煌过的多少园林, 如今剩下残垣断壁已是奢侈, 典籍成为后人追忆古人园林情怀的唯一媒介。然而, 缅怀不是终究的办法。新事物终将取代旧事物, 这意味着园林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 它的不断发展紧跟时代的步伐。从当代的角度看园林, 赋予园林现代意味, 同时保留它历史的影子, 让现代园林更加多层次、多元化, 这将会是在当代语境下的终极园林。

(二) 园林景观中的多重要素及多层面

从最原始的“留下人类文明足迹的地区”概念, 到“描绘陆地自然风光的绘画用以区别肖像画与海景”的笼统概念, 继而发展到与园艺相结合并与设计开始有交集的宏观概念, 再到如今单独成为一门学科, “景观”二字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地域的限定。因此有人将景观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 自然景观是大自然鬼斧神工下符合大众审美的杰作, 是一种无意识的活动导致的结果。然而这背后隐藏的东西, 是我们在面对人为景观时, 首要考虑到的就是向自然学习——挖掘它每一个自然形态背后隐藏的功能, 了解每一个偶然背后隐藏的动因。著名学者约翰·O·西蒙兹将景观要素归为气候、岩石、土地、水、植被这五大类。传统的景观, 不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为景观, 都是以这五大要素为根基在空间中成形。然而现代景观有正在抛弃这些传统狭义景观元素的趋势。这种变化, 是跟随着人类思维模式由思辨到逻辑, 再到结构, 最后到解构。的这种演变而来。因此, 对于一个现代的景观设计, 要考虑的层面包括功能层、形态层面、文化层面、生态层面、竖向视觉关系层面等。一个景观当中的层次丰富了, 各层次间相的互联系更加紧密了, 通过多层面所表达的设计语义也就更丰富了, 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好的景观时是值得“玩味”的。

二、校园景观之“玩味”

(一) 校园景观定位

针对前面把景观定义为某个地球区域内的总体特征这一说法, “校园”二字则是该景观的限定词。一个好的现代校园景观, 给人的直观印象, 应是它看起来像是身处一个现代的校园之中, 符合校园这一身份, 而不宜与政治等意识形态层面有过多交集, 也不应带有浓厚的商业气息。校园环境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环境, 商业性环境追求时尚, 注重标新立异的突出, 注重人们在第一时间的视觉冲击力。校园景观当中承载着人文历史的积淀与传承, 是学生接受知识的神圣场所。其环境语义主要表现为典雅、朴素、自然等。因此, 校园景观要高于商业等景观。教育作为国家发展与改革的战略, 其面向的人群是国家的未来。为此, 以国家未来人才为主要受众群体的校园景观, 肩负着与众不同的使命。当代高校大学生主要都处于成年的早期阶段, 通过分析这个年龄段的的人群在景观中需求的得出, 校园景观应当更加注重外部空间的交融, 强调空间的交往性。

(二) 校园景观应解决的问题

校园景观一般与其周边的教学楼或宿舍等建筑融为一体, 就景观周边建筑而言, 校园景观首要功能是解决人群集散。对受众人群在校园景观当中的行为作分析, 可归纳为阅读学习、交流团聚、休闲娱乐、沉思冥想、户外课堂等五大行为。对校园场地的每一部进行前期规划时, 都应该围绕着如何让受众群体在景观中进行这些行为来开展。其次, 提取怎样的文化元素, 将文化元素怎样地抽象并应用于景观当中, 以起到潜移默化、寓教于乐地感染作用, 亦是校园景观设计前期的必经之路。这也是根除当下国内各地景观设计给人以铺天盖地雷同感的终极途径。功能可以复制, 形制可以借鉴, 但土生土长的地域文化是带不走的。一旦把握好文化层面, 它便可以作为寻找景观设计突破口的契机。

三、结语

富有细节的景观设计, 是值得反复玩味的艺术品。当景观被放置在园林这个“限定”的空间里, 景观里的种种, 包括要素, 包括细节, 包括种种层面, 都在无时不刻地传达着种种意味。不论是新锐的设计语言, 还是积累与沉淀的动态语言, 亦或是有如火凤凰般朝气蓬勃, 亦或是曲径通幽的静谧与视域面上的打破, 这些都作为种种层面, 与景观要素交织在一起。心中的园林是自我精神境界的物质表达。物质的东西是有限的具象;而精神的境界是无边际的抽象。用有限的物质去表达无尽的精神, 这在乎于抉择——选择要表达的, 隐藏要暗喻的。在这有限和无限之间, 其关系就像园林与自然一般, 没有清晰的界限。把握二者的边界, 全靠“玩味”二字来实现。

摘要:园林是浓缩的自然, 而向往自然是人类的天性, 正是人们对园林的向往造就了园林这门艺术。园林中宝贵的东西是空间, 作为具象化的景观, 园林它又是一门空间艺术, 给人们传达的是一种心境, 一种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的志向与抱负, 一种面向未来的精神风貌与印象。本文以校园景观设计案例为切入点, 探讨在现代设计语言下, 景观设计如何赋予园林空间以新含义。结合几大景观要素与多个设计层面, 浅析校园景观设计当中处处细节流露出的意味。那是一种体现当代高校学生精神风貌的意味, 一种值得反复“玩味”的意味。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校园景观

参考文献

[1]马晓.城市印记——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2]吴家骅.景观形态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

[3][美]约翰·O·西蒙兹, 俞孔坚, 王志芳译.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0.

[4]俞孔坚.论景观概念及其研究的发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87 (4) .

[5]马晓.城市印记—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M].同济大学出版社, 2011.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篇4

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的通知 国发〔2012〕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现将《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 二○一二年一月十三日

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大任务。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既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精神,指导全国“十二五”现代农业建设和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形势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机遇期。

(一)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更加坚实。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大幅增加农业投入,有力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增强,粮食连续八年增产、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5亿吨以上,棉、油、糖生产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初步形成。物质装备条件显著改善,科技支撑能力稳步提高。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大幅提高。对外开放迈出新步伐,农业“走出去”取得新进展。农民收入大幅提高,连续八年增幅超过6%。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农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为满足国内需求、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为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发展现代农业的条件更加有利。“十二五”时期,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机遇难得。一是工业化、城镇化的引领推动作用将更加明显。工业化快速发展,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为改造传统农业提供了现代生产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镇化加速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为农业实现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创造了有利时机;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以及扩大内需战略的实施,为扩大农产品消费需求、拓展农业功能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二是政策支持将更加强化。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和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支持现代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牢固。三是科技支撑将更加有力。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全球绿色经济、低碳技术正在兴起,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等高新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现代农业发展的动力更加强劲。四是外部环境将更加优化。全党全社会关心农业、关注农村、关爱农民的氛围更加浓厚,形成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局面,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将得到进一步激发和释放。

(三)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更加迫切。国外经验表明,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农业面临着容易被忽视或削弱的风险,必须倍加重视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的同步推进和协调发展。当前,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但农业现代化明显滞后,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挑战。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低的问题更加凸显;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产业化水平低,比较效益偏低的矛盾较为突出;农产品市场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保障主要农产品供求平衡难度加大;农业劳动力素质有待提高,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能力不强,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任务极为艰巨;农户生产经营规模小,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组织化程度较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依然明显;全球粮食能源化、金融化趋势明显,国际农产品市场投机炒作及传导影响加深,我国现代农业发展面临更多的外部不确定性。

“十二五”时期,必须珍惜、抓住、用好难得的历史机遇,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着力突破瓶颈制约,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着力促进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着力强化政策、科技、设施装备、人才和体制支撑,着力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农民生活水平和新农村建设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和节约用地制度,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快构建供给稳定、储备充足、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的前提下,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坚决防止以发展现代农业为名强迫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改变土地农业用途,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利益。

——坚持科教兴农和人才强农。加快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和农业农村人才培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应用,提高农业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推动农业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

——坚持政府支持、农民主体、社会参与。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投入农业,凝聚各方力量,合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坚持分类指导、重点突破、梯次推进。进一步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因地制宜地采取有选择、差别化扶持政策,支持主要农产品优势产区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推动其他地区加快发展,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得到有效保障,农业结构更加合理,物质装备水平明显提高,科技支撑能力显著增强,生产经营方式不断优化,农业产业体系更趋完善,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资源利用率显著提高,东部沿海、大城市郊区和大型垦区等条件较好区域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展望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基本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主要农产品优势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

篇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黑龙江省现代化大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视察黑龙江时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以大水利、大农机、大科技、大合作为主要特征,以水利化、科技化、机械化、合作化、产业化、市场化、城镇化、生态化为重要标志的现代化大农业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依据《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和《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形势

“十一五”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四大”、“八化”的工作部署,深入实施“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和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现代化大农业发展势头强劲、成效显著。“十二五”时期,仍需继续发挥优势、挖掘潜力、破解难题、加快发展,不断提高现代化大农业建设水平。

(一)发展基础坚实。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10年,全省实现农业增加值1302.9亿元,比2005年增长90.3%。粮食总产量达到1002.6亿斤,比2005年增加282.6亿斤,商品率达到80%。畜牧、水产、蔬菜等产业稳步发展,“菜篮子”产品供应充足。以绿色食品为主体的农产品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1500亿元,比2005年增加950亿元。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开工建设了尼尔基引嫩扩建骨干一期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5812.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达到3996万亩。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3736.3万千瓦,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到88.6%,比2005年提高9.6个百分点。水稻育秧大棚发展到79万栋,大棚育秧比例达到75%以上。科技水平不断提升。选育推广粮食作物新品种396个,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8%以上,五大粮食作物模式化栽培面积达到1.5亿亩;奶牛、蛋鸡良种率接近100%,生猪、肉牛良种率分别达到70%和65%以上,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比2005年提高5个百分点。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农民收入保持连续快速增长势头。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210.7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91.7元,比2005年增加近一倍。

(二)发展优势明显。土地资源优势。全省耕地面积和人均耕地占有量均居全国首位,广袤的黑土地是世界仅有的三大黑土带之一,耕地平坦,耕层深厚,适于优质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水资源优势。境内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总量达到810亿立方米,居东北、华北和西北各省之首,是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最富集的省份。此外,还有界江界湖过境水量2710亿立方米。农机装备优势。农机保有量、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位居全国之首。特别是近年来,新型农机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具备了研发生产大型农机装备的能力。技术人才优势。拥有东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省农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41所,农业科技和推广人员4.7万名,农业科技力量雄厚,近年已研发出一批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科技成果。规模生产优势。土地集中连片,适合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2010年全省土地规模经营面积达到6573万亩,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263万亩,畜牧业规模化养殖比重达到68%。产品质量优势。地处高寒高纬度地区,开发时间较晚,森林、草场、湿地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具备开发有机和绿色食品得天独厚的条件,绿色无公害食品认证面积、实物生产总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在国内外市场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占有率。产业基础优势。形成了以粮食、畜牧产品、山特产品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体系,拥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集团,对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农垦示范优势。黑龙江垦区耕地占全省的1燉5,是国内耕地规模最大、机械化水平最高、综合生产能力最强的国有农场群,农业机械化、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走在全国前列,粮食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三)发展潜力巨大。资源利用潜力。全省通过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中低产田、后备耕地和宜渔水面,实施草场和林地改造,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结构调整潜力。通过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优化生产力和区域布局,将进一步放大我省优质粮食、畜产品、蔬菜、特色种植养殖和农村新型服务等产业的比较优势,能够促进农村各业协调发展,实现优化结构增产增效。单产提高潜力。通过加快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步伐,全面实施大农机作业,推行现代农业耕作制度,推广标准化和规模化种养技术,推进农业科技进步,能够进一步提高粮食、蔬菜、畜禽单产水平。场县共建潜力。通过深入开展合作共建,发挥垦区现代农业的引领作用,能够逐步缩小农村与垦区农业生产的差距,实现全省农业生产均衡发展和粮食平衡增产。产业升级潜力。通过实施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能够进一步扩大农产品加工总量,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把巨大的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市场开发潜力。通过加强绿色食品市场开发,特别是加大农超对接、品牌建设推进力度,能够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四)发展机遇凸显。战略导向机遇。中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在这一大背景、大趋势下,推进城乡统筹和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力度必将不断加大。政策强化机遇。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体系将不断完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我省将在粮食主产区生态和利益补偿、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得到更多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外部条件更加有利。深化改革机遇。我省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通过开展先行先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能够有效破解制约快发展、大发展的诸多体制性障碍,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内生动力更加强劲。反哺助推机遇。“十一五”期间,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重大进展,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提供了强有力保障,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物质基础更加坚实。环境优化机遇。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形成了一整套体现科学发展、符合龙江实际的工作思路,尤其是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盼富裕、求发展的愿望十分迫切,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农业的发展基础更加牢固。(五)发展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弱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特别是缺少大型水利工程和大型农机装备,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粮食持续稳定增产的基础不稳固。服务能力低的问题依然突出。全省农业技术推广、农产品质量检测、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业信息、农资供应、农村金融保险等社会化服务体系条件和能力建设滞后,制约了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产业链条短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产品原字号出售和粗加工比重大,产业链条短,精深加工率、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偏低,资源优势未能转化为产业和经济优势。经营规模小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生产的组织化、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较低,小规模、分散经营的生产方式难以适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粮食生产与流通能力不匹配的问题依然突出。粮食仓储、烘干、加工、物流等基础设施落后,粮食保管和运输成本高;市场体系建设滞后,粮食顺畅流通压力较大。新型职业农民少的问题依然突出。农业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老龄化、妇女化、低龄化趋势明显,培育一大批符合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职业农民任重道远。“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机遇期,只要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抓住难得的历史性机遇,选准主攻方向和突破重点,真抓实干,奋力攻坚,就能够走出一条具有龙江特色的现代化大农业发展道路。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三化同步”的战略机遇,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以发展规模农业、绿色农业、高效农业为主攻方向,深入推进“四大”建设,不断提高“八化”水平,加快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构建结构合理、功能完备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强化科技人才、设施装备、生态环境支撑,着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产业牵动能力、抗御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力争率先在全国建成现代化大农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作为主攻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种粮和基层抓粮积极性,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集中生产要素投入,优化生产布局与品种结构,依靠科技主攻单产和改善品质,稳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打造国家优质、安全、可靠的“大粮仓”。

——坚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核心任务。进一步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营销、产业化经营、职业化从业,拓宽农民工资性和财产性收入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快速增收。

——坚持把创新体制机制作为内生动力。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大力发展股份制农业,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经营形式由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向种养大户、家庭农牧场、专业合作社规模经营转变,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坚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科技人才培养,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转变,切实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水平,促进农业增长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坚持把统筹协调发展作为根本要求。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合理开发、结构调整与环境承载、粮食增产与农民增收之间的关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统筹农业与农村、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以“四大”、“八化”为主要标志,垦区及松嫩、三江平原现代农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内所有县(市、区)在全国率先建成现代化大农业,其他县(市、区)基本建成现代化大农业,总体形成技术装备先进、组织方式优化、产业体系完善、供给保障有力、综合效益明显的新格局,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专栏1 “十二五”现代化大农业发展主要指标篇三:现代农业发展规划(范本)《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如皋市实施方案

如皋市人民政府(二〇〇九年七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68次常务会议和省委、省政府有关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指示精神,根据《江苏沿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实施方案要求,充分发挥我市沿江近海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全力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建设,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外向、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建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农产品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农业观光休闲基地,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要求(一)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我市沿江近海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放大我市?长江、长绿、长寿?的品牌效应,适应江苏沿海地区发展需要,坚持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任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充分整合资源,保障粮食安全,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统筹安排,合理布局,精心组织,努力将我市农业发展成为市场完善、经济发达、环境优美、生态环保、人民满意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二)遵循原则

1、坚持全面发展原则。按照优质高效外向的要求,严格保护耕地,集约节约用地,挖掘粮食生产潜力,发展优质粮食生产,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促进优势农产品出口,充分发挥各类园区的示范带动效应,着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健全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提高科技进步对现代农业发展的贡献率,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

2、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建立和完善资源保护与利用制度,加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加强对农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的管理和保护,加强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污染治理,促进人与资源、生态和环境的和谐发展,确保社会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3、坚持产业化发展原则。充分考虑资源、技术、资金、人才等各种因素和各地经济发展特征,优先发展具有相对比较优势,并对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有一定支撑作用的主导产业和特色农产品。按照区域经济生态特点,发挥市场配臵资源作用,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和产业布局。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企业实施龙头带动的产业化经营,按产业链实施项目,按产业化经营项目,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

4、坚持宏观调控原则。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培育新型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全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建立现代农业金融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营造有利于发挥新优势、壮大新产业、培育新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体制和政策环境,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三)实施目标

我市现代农业建设总体目标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力争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经济持续增长,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体系日趋完善,农民收入显著增加,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经济持续增长。建立和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长效机制,既立足当前,又着眼长远;既争取一个时期的较快增长,又保持一种良好的增长态势;既实现一个时期的增长指标,又为今后的增长积蓄后劲。农业增加值每年增长4%,力争2009年我市农业增加值达到28.4亿元,到2012年达到32亿元;力争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达到8100元,到2012年达到12000元。

——主要农产品生产能力稳步提高。2009年我市粮食播种面积在160万亩左右,粮食达到65万吨;力争2012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30万亩左右,粮食总产确保达到65万吨。重点发展优质粳稻、弱筋小麦、啤酒大麦、特色杂粮等优势粮食作物。蔬菜面积从2009年的12万亩提高到2012年的20万亩,产量从60万吨提高到120万吨;水果种植面积从3.5万亩提高到5万亩,产量从1.7万吨提高到2.1万吨。棉花、油料、肉类、水产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增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改善。肉、蛋产量2009年分别达到10万吨、8万吨;到2012年,肉、蛋产量分别保持10.5万吨、8万吨。

——结构不断优化。大力优化农村经济结构,主要是加速发展安全、生态、高产、优质、高效种植业,加速发展设施园艺业和渔业,加速发展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的农村二、三产业。优化农民就业结构,实现异地输出、就地转移和自主创业有机结合。通过优化调整,提高养殖业比重、农产品加工业比重和非农产业比重。到2012年,力争湖桑面积稳定在12万亩;2009年,我市花木面积达16万亩,力争到2012年发展到20万亩;2009年,我市设施农业累计面积达到6万亩,到2012年发展到16万亩; 2009年,家禽、生猪规模养殖占比分别达到95%和62%;到2012年,家禽规模养殖稳定在95%、生猪规模养殖占比达到72%以上。2009年,力争我市农产品出口额达到1亿美元,到2012年增长到1.5亿美元;2009年,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达到1.1:1,到2012年达到1.5:1。

——生态平衡发展。广泛开展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项目,大力推广户用沼气和改厨、改厕、改圈,保持农村环境净化美化。进一步加强沿海生态环境保护,完善生态防护林建设及加强湿地保护,不断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到2009年底,畜禽粪便处理利用率达到90%,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林木覆盖率达到20%;到2012年,三项指标分别提高到100%、100%、21%。——农业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组织创新。到2009年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达到38%左右,有35%的农户加入农民合作组织;到2012年,这两项指标分别提高到56%、40%。沿海现代农业发展总体目标

二、主要任务 围绕《规划》提出的?三带一区?,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加快推进我市现代农业发展,着力构建六大体系。

现代林业产业规划管理及发展 篇5

摘 要 林业产业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建设森林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及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等多方面的职能,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针对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对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探讨加强林业的规划管理及实现林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林业;规划管理;生态林业;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4)24-0-02

新疆地区丰富的林业资源,不仅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目前该地区的林业产业面临的形势比较严峻,发生森林火灾的频率较高,非法贸易及采伐、毁林开荒等问题较为突出,对该地区的林业规划及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影响。林业产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直接关系着生态环境的建设。林业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不仅能够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保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当前林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林权结构模式较为单一

权指的是以森林资源的所有权作为基础,以使用特定的森林资源并获取收益作为目的的他物权。大部分的森林资源都属于集体所有或国有,这种林业产权结构严重阻碍了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2 生态补偿机制不够健全

生态补偿机制是有偿使用自然资源的一种机制。在合法的对自然资源进行利用的过程中,应该支付资源所有人一定的费用,或者对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付出过代价、做出过努力的人员,给予一定程度的经济补偿的一种法律制度。目前,这一机制还不够健全,仍然存在着法律上的空白。

1.3 采育严重失衡

目前,新疆的森林覆盖率及积蓄量都有所增加,但是人均占有的比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某些地区甚至还存在着锐减的现象。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森林的年采伐量远远超过了其生长量,并且没有在采伐之后及时的进行更新。另外,采伐的木材不能够得到全面的使用,并且在经过加工之后,其出材率较低。

1.4 缺乏林业保护的监管力度

新疆地区在对林业产业的保护和管理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还在不断使森林资源的监督管理得到加强。针对地方政府存在的毁林垦地、违法征地等行为,相关部门派驻森林资源监督机构对森林资源进行管理,这一措施在恢复森林植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对于地区性的监督管理部门而言,其监管的力度不够,还不能够严格的将各项管理及监督措施落实到位。

2 加强林业规划管理的对策

2.1 加强组织领导,开展宣传教育

要想做好林业的保护与管理,要首先建立一个专门的组织管理机构,并做好年初的计划与目标,年中的检查以及年底的总结工作。还要加强组织与领导,督促林业管理的相关工作,并将其落实到位。一旦出现问题要进行全面的检查,一定不能够有所怠慢。另外,还要进一步的开展与保护森林资源相关的宣传教育工作。各林业企业需要先针对工作人员开展与林业的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相关的宣传教育,使工作人员增强林业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护森林资源及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为做好林业管理打好坚定的思想基础。

2.2 强化林业管护与资源培育

要使林业的管理工作得到加强,就必须进一步的加强林业的管护及资源的培育。对林业进行管护通常包括管理木材的流通、森林防火、防治有害生物、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区及自然保护区等工作。首先要加强培训运输木材的管理人员,进一步的对运输监督检查行为进行规范;其次,要加强防治减灾、检测预警及检疫御灾等工作,强化监测预警机制,对林业灾害开展季节性的普查,严格的按照植物检疫证对运输进行控制,以有效的避免外来有害生物对林业造成危害;还要认真贯彻《森林防火条例》,并使森林防火的建设与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最大程度的降低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管护野生动植物及建立的自然保护区。

2.3 加强监督管理,完善管护制度

只有不断加强对林业的监督与管理,进一步的对林业管护制度进行完善,才能做好其管理工作。林业管理通常包括林业保护和林政资源管理两大部分,林政资源管理由林木资源、林业的林权、法规、林地资源、木材经营及采伐等多种管理组成。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管护机制,不仅能够明确管护人员的权利与责任,还能够充分调动职工管护林业产业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林业管护的最终目的。监管森林资源还要对伐区的管理责任制度进行全面落实,采取采伐限额管理的方式,对毁林开发、非法占用林地及超额采伐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避免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实现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完善的管护制度能够保证林业管理工作的顺利、有效实施,通过这一制度能够明确并落实林业管护人员的工作职责。另外,林业管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及质量与林业管理的成败息息相关,因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管护机制对管理人员的职责进行明确,从而达到监督和管理林区的目的。

3 实现林业产业发展的对策

3.1 优化林业产业结构,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林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主要包括三个产业结构:对于第一产业而言,应该尽量加大培育短轮伐期的工业原料林的力度,加大名特优新经济林、竹林及速生丰产用材林的建设。对于第二产业而言,要加大开发新产品的力度,加快低层次原料加工转变为高层次综合精深加工的步伐。第三产业要加快发展花卉业及森林旅游业。通过对林业产业的布局进行调整,促进林业产业之间的重组,及时解决林业产业结构中出现的不合理现象,使其产业结构达到合理的优化,从而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2 依法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相关的规章制度对林业产业的经营与管理作出了严格的规定,为林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支撑,体现了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性。主要包括健全森林采伐监督制度、森林认证制度、林木、林地流转及评估制度、林权变更登记公示制度等多项制度。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为林业产业指明发展方向,还能够与该地区市场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加快该地区的生态建设,从而使林业产业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3.3 发展生态林业

生态林业能够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效益之间的有机结合,在林业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追求改善生态环境,而忽略了经济的增长,要将林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在生态环境系统良性循环的约束条件下,使林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方式:①规模造林。大规模的发展经济果林、苗木基地及速生丰产林等商品林,不仅能够增加景观效果,提高生态效应,还能够增加经济效益。②林农结合式。使用科学、合理的生产管理办法,并结合先进的技术和成果,发展以林业产业为主,林农结合的多种经营方式,从而逐步形成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结合的林业发展模式。不仅能够使林业结构得到有效的调整,还能够实现经济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现代校园规划 篇6

2011年, 坐落于济南的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大门的拆除, 可被视为中国当代大学建筑史上的一个耐人寻味的事件。它似乎意味着: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在大学校园中的融合, 存在着某种问题, 受到了严峻挑战。

山东大学中心校区南大门始建于21年前, 其造型颇似山东大学校徽, 其超功能的符号化特征十分突出, 是中国大学校园中较早的后现代建筑。但是, 尽管其造型别致, 却与其整个校园的现代建筑极不协调, 从而饱受非议。重建以后的新校门以主次塔楼连接柱廊的形式, 形成张开双臂、海纳百川的“怀抱”姿态, 大门两侧的塔楼与校园内最高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巨大的“山”字形, 在突出文化内涵的同时较好地解决了与周围环境的统一, 因而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认可。然而, 反对的呼声依然存在, 这其中既包含了一些离校校友的怀旧情绪, 也包含了一些在校师生对原有大门的精神认同。在这一事件中, 抛开那些与建筑无关的因素之外, 我们似乎可以发现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重要课题, 那就是在以现代建筑为主体的当代中国大学校园的建设中, 将如何吸收和采纳后现代元素?

从历史发展的过程来看, 人们一般把建筑分为古典、现代、后现代三种类型。对于这一问题, 笔者曾经撰写并发表过《中国与西方建筑的古代、现代、后现代特征》一文, 从材料、形态、功能三个方面进行了必要的分析[1]。

在我看来, 西方古代建筑在材料上以石料为主, 在形态上以纵向为主, 在功能上以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为主;中国古代建筑在材料上以木料为主, 在形态上以横向为主, 在功能上以体现人与人之间的宗法关系为主。

进入现代社会以后, 随着西方宗教文化与中国宗法文化的衰落, 以及钢筋混凝土建筑材料的出现, 使得中国与西方的现代建筑纷纷抛弃了传统的石料和木料, 并不再追求宗教与宗法的意义内涵。当这些外在的制约消失之后, 建筑的唯一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自身的生产与生活需要。这样一来, 如何最大限度地节省材料, 如何最为合理地分布空间, 如何最为充分地利用光线, 便成为东西方建筑共同努力的方向。于是, 便有了我们今天随处可见的现代建筑。然而, 尽管现代建筑有着最佳的节约目标和人性取向, 并能够借助钢筋混凝土的建筑材料而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上尽情拓展, 但是, 这种在工具理性和经济效益引导下的趋同性发展, 不仅使东西方建筑渐渐失去其超越使用功能之外的文化内涵, 而且其民族性、地域性的美学特征也不可避免地消亡了。

在这种情况下, 作为现代建筑的反叛, 后现代建筑出现了。从材料上看, 后现代建筑不仅可以使用传统的石料与木料, 也不仅可以使用钢筋混凝土, 还可以使用钢铁、玻璃、塑料等任何可以造型的物质媒介;从形态上讲, 后现代建筑不仅可以在纵向与横向两个纬度上直线拓展, 而且可以创造任意的曲线与不规则造型, 不断向建筑力学发起挑战;从功能上讲, 后现代建筑既没有宗教与宗法的文化内容, 也不受理性与经济的限制, 而是在汲取古今中外所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尽情地拓展着想象的空间, 实现着艺术的理想。后现代建筑这种超越功能取向的美学追求和标新立异的设计理念, 使其往往需要花费昂贵的代价。

总之, 如果说古代建筑有着宗教或伦理的内涵, 现代建筑有着经济与实用的倾向, 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有着艺术与美学的目的;如果说古代建筑是类型化的, 现代建筑是标准化的, 那么后现代建筑则是个性化的。

回到当代中国的现实中来:由于我们在意识形态上已经摆脱了宗教与宗法的限制, 因而不必取法于古代建筑;由于我们在经济基础上尚未达到极端富裕的程度, 因而又不可能大量建造后现代建筑;于是有着功能化取向和节约型目标的现代建筑便不可避免地成为大学校园建设的主要建筑类型。然而, 这也正是不少新的大学校园缺乏个性特征的内在原因。因为说到底, 大学建筑的基本功能是一样, 而实现这些功能的建筑科学路径也基本上是一样的, 于是“千校一面”的局面就在所难免了。

仍以山东大学为例, 除承续齐鲁大学的趵突泉校区保留了一些古典建筑的遗迹之外, 其他在济南的五个校区以及在威海的分校均以现代建筑为主。尽管设计师们也作了这样那样的努力, 但这种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要材料、以方形或长方形为主要形式的火柴盒式的现代建筑, 虽然最大限度地节约了材料、完善了功能, 实现了其科学化、经济化、人性化的目标, 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建筑艺术的个性特征。

正是为了防止这种个性化的缺失, 一些大学的新校区建设在以现代建筑为主的同时, 又不得不加入一些古典建筑或后现代建筑元素。于是, 便有了山东大学济南中心校区那座被拆除了的造型诡异的大门。事实上, 在二十多年的时间里, 那座大门恰恰以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而成为山东大学的标志。

其实, 这种在现代建筑群体之中加入了一些古典建筑和后现代建筑作为标志性点缀的做法不仅为山东大学所独有, 不少学校也纷纷效尤。例如, 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有三个校门, 一个是古典的、一个是现代的、一个是后现代的。这种跨越时空的大胆设计确实富有个性, 但也同样破坏了整个建筑群体的和谐与完整。因为如上所述, 古代、现代、后现代建筑无论是在材料的使用、空间的布局, 还是在功能的追求上都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取向, 把这些不同价值取向的建筑摆在一起, 就如同让一个长袍马褂的财主、一个西装革履的绅士和一个身穿超短裙的摩登女郎站在一起合影留念一样。

然而, 在这样一个渐趋多元化的时代里, 个性的诱惑总是巨大的。尽管类似失败的教训反复出现, 仍有不少大学的新校区在现代建筑

与古代建筑, 尤其是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结合上进行着不懈的努力。或许, 从我国由古代社会向现代社会、后现代社会转型的更为宏观的历史背景上看, 如何实现现代建筑与古代建筑, 尤其是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的结合, 正是历史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课题。

具体到大学校园的建设中, 这一课题的解答方式通常是这样的: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 人们不可能将一所大学全部建造具有超越功能取向的后现代建筑;由于对个性特征的追求, 人们又不甘心将一所大学的全部建筑统统建造经济实用而没有独特风格的现代建筑;于是, 校门、图书馆、体育馆等标志性建筑便常常成为人们进行后现代尝试的实践目标。还以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为例, 就在其拆除了那座后现代大门的同年, 却又建造了一座颇具后现代意味的体育馆, 很有一点儿“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的味道。然而“桑榆”也好, “东隅”也罢, 得来的和失去的都是后现代建筑, 因而也都有着与现代建筑相协调的问题。或许, 地处主楼背面的体育馆没有大门那么显眼, 但却在造型和材料上仍然与主楼之间有着某种程度的龃龉。

当然了, 这样的例子也不只山东大学所独有。例如:华南师范大学、重庆邮电大学、温州大学等新校区独具特色的大门, 南京大学仙林校区、苏州大学独墅湖校区、深圳大学城别具一格的图书馆, 中国石油大学黄岛校区、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广州大学城不同凡响的体育场馆……

从单体建筑的角度上看, 这些校门、图书馆、体育馆的设计都可谓是别出心裁、匠心独运的, 并以其独一无二的造型而成为该校的标志性建筑;但是, 它们又都未能解决如何将后现代建筑与现代建筑统一协调的问题, 从而未能很好地融入学校整体的建筑群体。因为说到底, 这两种建筑不仅有时代的差别, 而且有形态的差别, 更有审美理想的差别。差别就会导致矛盾, 矛盾就会导致冲突。当然了, 从技术的角度上讲, 减少这种矛盾冲突的办法也还是有的。一种方法是在空间上尽可能地将作为地标的后现代建筑在校园中孤立起来, 使其不与诸多的现代建筑形成直接的对比;另一种方法是在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之间制造一些障景, 从而弱化它们之间的冲突。

然而这种技术手段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因为它的实施不仅是以足够的水陆空间为条件的, 也不仅是以过多的建筑材料为代价的, 更重要的是, 它仍

然无法使整个校园的建筑群浑然一体, 真正实现多样性统一美学目的。因此, 人们不禁要问:除了这些技术性的手段之外, 还有没有更好的观念途径?在当代中国大学的新校区建设中, 还有没有更多的经验样板?

其实, 除了这种将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并置而立的“二元对立”的模式之外, 也还有一种“适度统一”的全新探索。在这一方面, 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和象山校区的建设似乎具有特殊的启发意义。

首先, 这两个新校区都在整个建筑的群体上追求一种“适度”的后现代。这里所谓的“度”, 是指后现代建筑远离现代建筑的程度。如果我们把一座建筑超功能取向的多少视为其后现代程度之高低的话, 那么这两个新校区都没有刻意挑战建筑的空间造型和力学难度, 因而每个单体建筑并不像许多典型的后现代建筑那样显得过分夸张。其次, 这两个新校区都不把后现代特征集中到少数标志性建筑上, 而是对整个校园进行统一设计, 使某些后现代特征在许多建筑中反复出现, 以形成整体性的后现代氛围。最后, 这两个新校区各有各的风格特征, 即通过对后现代元素的不同筛选而表现出不同的特色。

比如, 在线条的选择上, 南山校区紧紧抓住后现代建筑注重弧线而非直线的特点, 将不同楼宇的立面或衔接处处理成弧线, 进而将不同的弧线交织出优美的图案, 给人以余音绕梁的灵动之感;象山校区则要在屋顶的起伏上大做文章, 对屋顶进行了统一的风格化处理, 给人以波涛起伏的遐想。在色彩的搭配上, 南山校区以灰、白的冷色为基调, 给人以清新、冷峻的整体效果;象山校区则以橙、黄的暖色为基调, 给人以温馨、怀旧的艺术气息。在材料的使用上, 除钢筋混凝土之外, 南山校区多选择硬度较高的钢板与玻璃, 现代色彩鲜明;象山校区则更偏爱硬度较小的木料和砖瓦, 乡土气息浓郁……。

由此可见, 中国美术学院的这两个新校区在客观上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探索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新途径, 即不再过分追求某个后现代建筑的超功能取向, 从而制造惊世骇俗的轰动效应;而是尝试将后现代建筑的某些元素吸收进来, 将其落实在整个建筑的群体之中, 以期实现某种风格化特征。或许, 这种新的探索较之众多校区将现代建筑与后现代建筑“二元对立”地做法更为和谐、更为自然, 但受制于不同高等学校办学性质、文化传统、地理环境等不同条件, 也不应该将其视为中国高校新校区建设的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浅析现代营区规划决策 篇7

一、现代营区规划决策的特点

决策是人们为实现预期的目标, 采用一定的科学理论、方法和手段, 对若干可行性方案进行研究、论证, 并从中选出满意方案的过程。现代营区规划决策是对营区未来的发展方向、质量、规模以及具体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所作出的判断或选择, 是现代营区规划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 并涉及到军事、经济、技术、环境、文化等多项因素。科学的决策是合理、有效地运用营房资源的重要保证。现代营区规划管理应具有以下特点:

1. 政策性

营区规划是营房管理者对营区发展进行管控的手段之一, 也就是依据国家和军队的管理法规进行现代营房建设控制和协调的过程, 营区规划决策是管理者意志的体现, 具有很强的政策性。

2. 目标性

营区规划决策应当具有明确的目标。它既是决策的前提条件——没有目标的决策是毫无意义的, 同时, 它又是决策的动力。为了达到这个设定的目标, 我们就需要对实现目标的途径和方法进行决策, 这一点说起来容易理解, 但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出现只注意决策的某些细节, 并对这些细节纠缠不清, 而忽视决策的根本日标。

3. 过程性

营区规划的全过程可以分为问题指认与目标界定、资料调查与分析预测、规划设计方案评价、实施管理与结果反馈四个阶段。营区规划决策应始终贯穿于以上四个阶段。营区规划决策是由不同目的、性质的决策子集组成的集群, 它伴随着规划工作的无限循环而连续运行。

4. 参与性

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 编制营区规划不是代替广大官兵的训练、工作和生活环境, 而是为广大官兵在创造良好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过程中提供服务。所以, 营区规划决策需要它所服务的主体的积极参与。随着我军现代营房建设的不断深入与发展, 营区住用质量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广大官兵希望不断地了解并参与到营区规划和营房建设的有关决策中来。而营区建设的实践也表明, 广大住用官兵对规划决策的监督、审查, 有助于保护自己利益, 提高营区规划的合理性。

二、现代营区规划决策的基本原则

为了确保现代营区规划的高效性、科学性, 应进一步明确决策的基本原则, 使决策行为者参与决策过程中在认知上达到统一。决策应符合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可行性原则

现代营区规划管理是直接指导营区建设的, 除了应该坚持遵守营区规划的基本原则以外, 也要考虑决策结果的可行性,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营区规划管理的可操作性。

2. 合法性原则

管理必须是依法管理, 决策也必须是在国家和军队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内进行, 由于营区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管理决策必然涉及许多相关法律、法规, 因此要特别注意决策的合法性问题。

3. 连续性原则

营区规划工作分不同的层面, 因此, 在不同层面上的决策应保持其连续性的同时, 对同一个行为的先后决策也应该保持连续性, 否则决策将失去严肃性, 特别要注意在不同的决策阶段与主体之间的连续性。

4. 民主性原则

营区规划工作是既要维护本单位的自身利益, 又要符合所在城市或区域的公共利益;既要满足近期营区建设的要求, 又要兼顾营区长远的发展需求。因此, 城市规划的决策必须统筹兼顾, 特别是发扬民主性的原则。

5. 效率性原则

现代营区规划既注重未来又注重现在, 对于当前的营区建设应及时、高效地提供管理的决策, 尽管营区规划涉及的面很广, 但失去时效的决策也就没有实际意义。

三、现代营区规划管理的主要方法类型

根据营区规划工作的特点, 我们将现代营区规划的决策方法分为:

1. 最优决策法

是指最有效地达到既定的规划目标的决策。强调规划是一项结构严密与数据密集的工作, 应当鉴别所有可行的比较方案, 按照若干评价标准组合起来考察, 结合所确定的目标, 按优先顺序排列, 择优录取。就规划而言, 就是满足总部和军区及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各项原则, 又满足本营区的当前建设需要和未来发展需求, 那这个决策就是最优决策。该法适用于条件明确、内容简单、方向肯定的项目, 如居住区规划、环境规划、道路规划等。

2. 满足决策法

是指在通常情况下实现最优决策存在困难, 只能满足营区规划的一些基本原则, 并适当考虑决策需求, 对规划涉及的各种因素适当加以综合平衡, 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我们不可能在切实可行的估算限度内, 作出所有可考虑的比较方案, 并系统地比较其优缺点。有些情况下, 花费较少的费用所能找到一个可接受的方案, 也是令人满意的。满足法仍然是以合理选择为依据的, 所以还要得到有关比较方案的信息, 只不过比较方案的范围已经缩小了。

3. 渐进决策法

这种方法在于摆脱问题而不是接近预定目标, 具有针对性、补救性和目的性。决策人员不是企图对所有的方案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价, 而把重点放在与现行政策有区别的方案上, 只思考相当少的政策方案;对于每一个政策方案, 只对有限数量的重点进行评价, 对决策人员面临的问题不断加以重新明确, 它考虑无数的“结果——手段”和“手段——结果”的调整, 使问题更加明确, 在处理营区规划复杂的、不确定的、重大的问题时, 渐进法有明显优势。

现代营区规划决策本身是个不平衡的系统, 由于其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决策的方法就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 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将以上几种决策的方法配合进行, 选择行政决策的方法要有针对性、高度的适应性和适当的灵活性。如根据营区规划实施管理的特点, 选择决策的类型应相互兼顾, 取长补短。

四、几点建议

基于对规划决策特点和规律的认识及决策原则和方法的把握, 为了使现代营区规划的决策更加科学化、民主化, 更加适应营区建设发展的需要,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决策依据科学化

现代营区规划决策的主要依据是总部下发的《军队营区规划管理规定》《军队营区规划编制办法》《军队现代营房建设评估标准》。这些是现代营区规划决策的基本依据, 这些依据的制定本身应当兼顾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如果我们的规划仍旧只满足于“蓝图式”的终极规划, 那么其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就要打一个问号了, 特别是宏观层次的规划更应当兼顾长远的预测性和近期实施的可行性, 同时进一步强调规划的过程性和滚动性, 这方面我们的营房建设管理者还应进行积极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2. 决策层次的明晰化

对于营区规划不同的拟决策事项所涉及和影响的范围的大小和程度, 设定明确的决策层次。如重要的军用机场、军港、实验基地等重要战略层次的军事设施的规划决策应当由总部或大军区级大单位来进行决策, 这样就可以避免出现决策能力不足, 造成整体资源的浪费。对于不同的决策层次所承担的决策事项的界限, 应当尽可能明晰化, 并且要在法规上迸行具体的界定, 包括上下级之间的决策权限, 本单位与上级规划管理部门之间的决策权限, 规划审批与规划实施管理部门之问的决策权限划定, 同时赋与相应的决策责任。

3. 决策程序的合理化

决策程序应当根据不同的决策事项层次、决策机构设定合理的决策程序, 并予以法定化。程序设定的原则应当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有利于及时准确地决策, 有利于决策的监督和执行。即对于宏观层次的决策应当兼顾长远, 那么在问题的认定、方案的备选阶段, 其程序就相对要设置细致些, 对于微观方面的决策可能更注重的是现状的调查与研究以及决策实施等。总之, 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进行准确地判断和设置。

4. 决策主体的多样化

现代校园规划 篇8

1 我国校园环境的发展与模式

1.1 我国校园的发展

回顾我国的大学发展史, 大致可以分成3个历史时期, 分别是解放前、解放后初期、改革开放至今。

1.1.1 我国近代大学校园建筑

在我国解放前夕, 全国已经拥有200余所大学。在大学校园规划方面, 出现了2种风格迥异的规划形势。一种是参照当时国外的规划风格和校园环境。另一种是采用了传统的中国建筑造型和整体环境格局。

1.1.2 解放后至改革开放

新中国成立以后, 我国建设全面向苏联学习, 这一时期我国校园大多模仿莫斯科大学, 校园整体呈雄伟大气之势, 重视校园周边的围合, 比较封闭, 具有较强的整体感。但是新建校园多以莫斯科大学为蓝本, 几乎千篇一律, 校园建设大多粗糙简陋。

1.1.3 改革开放至今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 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 迎来了新的时代。这一时期高等教育业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校园环境与校园规划的思想也在不断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校园建设逐渐开始向展示校园文化特色的方面发展, 重视空间尺度和学生对环境的感受。但是这一时期, 校园规划的层次往往过于均质, 对学生多方面需求考虑不足。

现阶段我国校园环境向绿色生态化、地域人文化、复合研究化的方向发展, 生态学理论和方法逐渐被使用, 全国的大学城不断涌现。几所大学汇聚成的大学城, 初步实现了具有文化特色, 优美宜人的校园环境, 这些校园周边可以不设墙体围合, 不限制来往, 交流性更强。但是时下因为大学建设规模大, 周期短, 容易造成新的千篇一律。

1.2 校园模式的比较

1.2.1 向心式

以中心位置几个建筑为中心, 形成一个核心, 既承载主要功能, 同时也解决交通压力。规划重点突出、方向明确、向心性强、功能分区清晰明了。但是形式感过强, 无论对建筑功能还有形式都限制过多, 用地不规则导致出现斜向建筑, 影响使用功能。

1.2.2 行列式

以模数化设计, 建筑排列整齐, 功能通用合理。规划布局逻辑性强、秩序井然、现代感强, 对校园的功能分区和预留用地都影响最小, 空间与景观结合紧密。

但是行列式布局略显呆板, 整体化有余, 灵动不足。雷同的空间易导致人们审美的疲劳, 不利于唤起情绪。

1.2.3 自由式

布局汲取前面两者的优点, 兼具向心式的标新立异和行列式的整体大气, 同时避免了向心式的形式限制和行列式的死板呆滞。规划充分考虑校园风貌, 风格迥异, 规整庄重, 气度非凡, 模拟园林, 流觞曲水, 错落有致。前后界限, 相互呼应, 体现着别具一格的规划理念。

2 现代校园环境与规划设计

在新时期, 有限的建筑用地、较高的容积率和短暂的建设周期情况下, 对校园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这些现实条件,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 如何以理性的逻辑、丰富的秩序, 体现学院的特色与神韵, 塑造一个舒适、人性、高雅的校园环境。

我们在校园规划设计上, 应该遵循“与自然生态共生、与城市发展结合、与学校文脉相承、与校园生活互动”的精神。在校园大规模建设和快速设计的背景下, 校园环境承载了校园生活和文化的内涵, 应重点思考如何塑造有个性、有质量的校园环境。

2.1 总体设计理念

大学各个单元功能上都是不同的, 这就要求在校园规划、建筑设计上反应出各个功能单元的区别, 多样化的单元组团有机排列, 才能构成一个整体和谐的校园环境, 同时, 不拘一格的校园环境也反映出大学的生机。此外, 为了促进校园的发展, 我们要挖掘校园的地域文化特色。

在校园的中心轴线位置, 通过对建筑与景观合理的规划, 有机的结合, 勾画出具有大学象征意义的空间。如图1所示, 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校区方案规划一中, 在学院的中轴线上巧妙利用水体形成“共享桥梁”的空间意象, 作为交通学院的象征, 既突出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同时共享桥梁又可以将城市景观及文化引入校园, 使校园与城市结合更紧密。

在校园规划中, 设计校园与校园外部, 校区与校区之间相互联系的步行系统, 形成校园与城市、大学城内不同学校的自由穿行, 相互融入的空间体系。这样的空间容易成为学生聚集的场所, 方便交流。比如黑龙江大学连接B区与C区的地下通道, 已经成为学生们交流、娱乐、汇聚的场所, 通道两侧的宣传板向人们展示着黑龙江大学的校园文化, 如图2、图3所示。

建立道路景观空间轴线, 将景观节点融入道路系统可以使局部环境生动有趣, 同时道路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性的工程结构, 联系校园各个区域, 对展示校园开方性起着重要作用。比如华南理工大学道路系统延续历史轴线, 打造绿色轴线, 考虑发展轴线的做法是值得学习的, 如图4所示。

大学内部建筑及学院大门融合校园文化的要素, 既能符合校园的现代性又能体现大学校园的个性。如图5所示, 大连民族学院大门的设计方案之一, 两个六边形实体框架结成一体, 寓意五十六个民族手拉手、心连心, 墙面雕刻民族文化浮雕体现民族大学特色, 门洞形式构成大屋顶的剪影, 表现校园整体建筑风格。

2.2 功能分区

针对校园的功能分区来说, 采用环境适应性设计理念对校园建筑和空间进行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当从空间形态与校园景观的联系、校园外部空间与建筑群体的形态设计的关系、校园交流空间以及道路系统等进行整体考虑, 优化配置。另外, 我们还要结合校园所处地理环境、气候类型及历史脉络, 考虑校园整体空间的未来发展趋势, 建立起具有空间秩序、识别性强的整体校园。

如图6所示, 在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校区规划的方案1中, 新校区由生活活动区、核心建筑区、教学实训区等部分组成。核心建筑区由教学主楼、行政楼、活动中心、图书馆、活动广场组成, 按专业形成3个不同的教学实训区, 每个教学实训区相对独立, 自成系统, 又相互联系。文体活动区布置于生活区的两侧。

如图7所示, 在吉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新校区规划的方案2中, 校园由文体活动区、核心景观区、教学区、生活区、实训区、产业园区6个部分组成。教学区由教学主楼、校前广场组成, 位于基地南侧, 便于由城市道路直接进入学校。文体活动区与核心景观区、生活区共同形成了活动广场, 在东西向由“步行长廊”连通, 在南北方向, 分为3个层次, 沿交通道路布置教学区、实训区和产业园区, 位于校园内部的是核心景观区 (图书馆区) 和文体活动区, 在最北侧布置生活区。

两者比较而言, 笔者认为, 方案1规划更为合理, 主题更为明确, 更能体现交通学院的文化特色。核心建筑更为集中, 与周围联系紧密, 强化了各部分的沟通交流。将教学、实训及产业园按专业区分, 各自形成独立系统, 既不相互影响, 又不切断联系。

2.3 交通组织

交通系统对于联系学生活动、体会校园文化起着重要作用, 交通系统与环境元素联系的紧密程度是决定一个校园形象的因素之一。以环境适应性为依据, 在校园道路系统设计中, 环境元素例如水系、绿化、活动广场等沿流线展开, 与步行系统巧妙结合, 步行系统应该优先考虑, 其次考虑车行系统。不同区域之间要有适度的交叉和穿越, 相互之间产生联系, 提供给学生感知校园的基础条件。

大连交通大学二期规划方案中, 我们要了解校园内不同时段的人车流量, 抓住师生出行 (以步行为主) 的特征, 明晰基地地形对于校园道路的作用, 才能打造多样化高品质的景观交通体系。在道路系统设计中, 环状主干道, 两侧结合景观的要求, 形成一系列广场, 与道路空间交织缠绕, 丰富沿路景观使之成为校园主要的景观大道。路网结构强化各组团之间, 组团与中心区之间的交通联系, 特别是学生公寓区、公共教学单元之间的交通联系, 方便学生自由选课。步行空间与绿带相结合, 与一期联系的地下通道和步道成为整个校区的主要步行线路骨架强化其轴向特征, 塑造优美宜人的步行环境, 如图8、图9所示。

3 校园环境设计中的“绿色艺术”

对于一个全新的校园, 对于学校独特人文精神的塑造是其规划设计的灵魂之所在。笔者认为, 新时代绿色宜人的校园环境是大学校园高雅品质的突出体现。点线面结合的景观系统、景观轴线与城市空间相结合, 将校园融入到城市中去。

景观设计中, 创建一条贯穿校园的生态绿化带作为主要脉络是必要的, 建筑流畅地分布于其两侧, 同时巧妙地将层次丰富的景观空间渗透到各建筑组团中。为了创造更为宜人的小尺度空间, 建筑的形式与景观高度融合, 随着环境自然的发生变化, 通过架空、悬挑等方式形成更为开放、自由的外部环境。沿车行和步行空间结合架空层创造联系与交融的空间。

现代设计中提出了立体绿化的概念———起伏的绿坡、架空的环廊、立体的人行桥与环境中的下沉广场、绿化带等, 结合产生了不同的空间层次, 形成了步移景异、动静交替的优雅环境。设计中, 水系的引入为校园整体环境注入了灵动与活力, 水体的不同形态也为师生带来了不同的体验与感受。

4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变化, 环境因素将成为校园规划中的重点。校园适应环境, 环境衬托校园, 我们要在规划设计中贯穿这一理念, 使大学校园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孙朋, 梅洪元.高校校园的体验式设计创作[J].低温建筑技术, 2007, (6) :19-20.

[2]张静, 周雪峰.探索校园建筑的环境适应性设计[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0, (2) :174-176.

[3]王建国.从城市设计角度看大学校园规划[J].城市规划, 2002, (5) :29-32.

[4]张军, 孙尧.生态人文理念主导下的高校校园规划[J].华中建筑, 2011, (9) :60-64.

现代墓园规划设计初探 篇9

墓园是指“墓地+园林”, 即园林化的墓地[1]。随着城市的无限制扩张, 原来位于城市郊区的墓园已渐渐纳入城市绿地的范畴, 属于特殊类型的城市公共绿地空间, 它具有公园的性质, 在满足埋葬和纪念死者的基本功能的同时, 更为生者提供交流、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园林空间[2]。

2 规划设计指导思想

2.1 人文化

纪念性景观由于把人与纪念性场所联系在一起, 所以景观与人的联系比景观本身显得更为重要。借助景观的意象延伸和移情升华, 或使人抽离形体以寄情山水的精神活动与环境产生共鸣, 或使人透过浮华喧嚣的世俗感悟人生哲理, 或追溯历史寻找最本真的传统文化精髓。将纪念功能与墓园传统文化结合, 使墓园成为缅怀先人, 寄托哀思,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场所。

2.1.1 佛教文化。

佛教宣扬的“轮回转世”观念告诫人们来生的形象与命运是受“善恶报应”的原则支配, 如果来生不想陷于无止境的六道轮回, 今世就要一心向善。佛教主张薄葬, 同时倡导火葬, 引入佛塔这一建筑形式以供供奉逝者骨灰。

2.1.2 传统生死观。

多数人信奉人死之后灵魂不灭, 生死一体化, 死是生的延续;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注重对祖先的祭拜。因此对墓地的选择不仅注重风水, 还重视墓园环境的设计。

2.1.3 慈孝文化。

孝道是中国丧葬文化特色之一。儒家讲究孝道和厚葬, 崇尚“礼乐”“仁义”, 提倡“忠孝”“中庸”之道[3]。在儒家文化的指导下, 人们相信灵魂不灭, 人死之后躯体要入土方能得到安宁。

2.2 公园化

在早期西方就已经将墓园当成了社交的场所, 并且形成一种习惯,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 西方几乎所有的墓园都像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 人们在其中并不感觉到有什么心理的不适, 墓园是兼具文化与景观的场所, 在这里生者与逝者共存, 历史与现代交织、灵魂与自然融合。

在国内也有很多公墓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确立墓园主题、立足墓园文化、划定功能分区, 注重道路的等级划分及布局、植物文化的选择与应用等等。上海福寿园东园, 通过墓碑的合理摆放、园路的曲折、绿化的自然遮掩、园林小品的有机结合, 建造一座墓园“公园”。

2.3 生态化

墓园的生态化发展不仅为园区增添了原始自然的野趣, 还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城市小气候作出贡献。墓园规划应考虑基址的基本场地情况, 例如水文气候、地势地貌、自然资源等生态要素的特征, 充分结合场地现状, 合理开发利用, 尽量不破坏现有山势和植被, 坚持因地制宜的景观原则利用各要素, 注重景观设计的生态化建设[4], 各功能分区在地形处理和平面布置都考虑了因地制宜, 结合现状地形进行布局, 如生态休闲区应以植物群落造景为主, 形成密林景观, 能很好的起到调节小气候生态的作用。

3 案例—崇州市白塔山墓园景观规划设计

3.1 概况

白塔山公墓位于成都西郊素有“川西宝镜”美称的国家级风景旅游区白塔湖畔。距离崇州市6km, 距离成都市30余km, 公墓基地西接岷山山脉、东临龙泉山、背靠龙门山脉, 西江河蜿蜒曲折流经南侧开阔地, 山脉整体呈自然环抱之势, 起到藏风聚气之用。园内地势西高东低, 地形有所起伏。

3.2 总体规划设计

墓园总体规划设计根据墓园景观人文化、公园化、生态化三大指导思想, 将墓园分为接待服务、休闲游憩、生态墓葬三大区域, 规划设计对墓园内各区域功能及景观进行统一安排、合理组织, 使得它们有机协调的形成一个整体。

3.3 功能分区和布局

3.3.1 接待服务区。接待服务区位于整个墓园的东面, 包括入口广场, 墓园接待区, 以及神道。

入口处设置一牌坊传达古典传统的氛围, 宽敞明亮的入口广场给人以明朗温馨的感觉, 使人们一进入墓园, 便感觉不再是阴森恐怖的传统墓地, 而是生者精神的寄托之地, 逝者灵魂的安息之所。

布置时令花卉的花坛与神道、广场一起位于整个墓园的中轴线上, 中国传统文化中, 神道是护送逝者通往极乐世界的必经之路, 神兽犹如忠诚的士兵守护在墓园入口, 狭长的空间以及整齐有韵律的安置神兽, 突显了庄严、肃穆的气势, 创造了人神对话的神圣空间, 起到良好的视觉引导效果, 将整个墓园入口同墓葬区联系起来, 同时让前来祭奠亲人的人们提前酝酿对亲人的哀思。

3.3.2 休闲游憩区。

休闲区与神道紧连, 位于整个地块的山腰, 地势较平坦, 开阔。规划尊重地形地貌的自然形态, 开阔的草坪随地形自然起伏, 在原有植物群落背景的衬托下丛植稀疏树林、点缀花卉色带, 形成亲切宜人的自然风景林地。区内设置游步道、坐凳、凉亭、花架等游憩设施供人们休闲、娱乐。

“忠义广场”是整个休闲游憩区的景观序列起点, 广场上的景墙刻以“忠孝礼义”为主题的浮雕展现出儒家崇尚“礼乐”“仁义”, 提倡“忠孝”“中庸”之道。广场上种植天竺桂树阵为前来观光祭祀的人们提供休息场所, 周边种植象征佛教精神的缅桂花, 纯白芬芳的缅桂花也象征了已故亲人纯洁高尚的情操。

“二十四孝雕塑园”位于通往墓区的道路两侧。园路沿途倾斜摆放刻有二十四孝故事的石板, 一旁的雕塑生动地讲述着中国传统的慈孝文化。雕塑这一现代艺术的设计语言传达出公德普及、美德教育的场所精神。人们在此纪念之余, 感受到中国文化之“韵”, 千年之“孝”, 纪念之“灵”和休闲之“趣”, 使得休闲区景观精神化和纪念性兼备。

3.3.3 生态墓葬区。

墓葬区是墓园的主体, 坐落在整个墓园的西面。众所周知传统的墓葬多数建直立的墓碑, 在过于追求经济的趋势下墓葬过密使得“青山白化”, 造成了严重的视觉污染, 同时破坏了环境, 而在本案设计中一改“公墓”形象, 注重“墓园”的文化性以及生态性, 根据实际需要将墓葬区分为名人名园区、高档墓葬区、中档墓葬区以及大众墓葬区, 而根据地形以及植被现状分别规划了以下几种墓葬形式:传统墓葬、树葬、花葬、草坪葬、艺术葬、壁葬、塔葬。

名人名园区——位于墓葬区中部平坦地域, 紧邻主干道两侧, 该区域主要以艺术葬形式为主, 如使用艺术墓碑等艺术手法, 使得景观具备更多艺术性, 另外景观设计要表述名人生前的事迹, 教育后人去瞻仰、学习, 墓冢不设明显边界, 增加人们的参与性, 让人们去了解墓主人生平事迹, 从而学有所获, 思有所得。

高档墓葬区——位于墓葬区南面, 主要是树葬及花葬形式。区域处在较安静地带, 墓葬景观根据每个墓主人的生前爱好或意愿, 结合地域特色, 与传统文化融合, 并结合景观置石、理水的造景艺术手法, 创造出独特的园林景观, 表达对主人的思念

中档墓葬区——位于墓葬区的北面, 以花葬、草坪葬形式为主。墓葬摒弃传统墓葬碑与碑“排排坐”的形式, 而采用更为生态的平躺于草丛的形式, 而墓碑的独特性在此墓葬区体现尤为明显, 例如墓主人生前爱好音乐, 墓碑便选用琴键、乐器等艺术性形式来展现。

大众墓葬区——位于墓葬区的西面, 以传统葬、壁葬、塔葬形式为主, 在人口众多的现代城市, 节约用地必不可少, 除了传统葬以外, 壁葬、塔葬形式使得骨灰的寄存比较方便, 也体现了这种葬法更为集约、生态, 使整个墓区原有区域最大限度的保持其生态面貌。

3.4 种植设计

3.4.1 接待服务区。

整个区域主要配置以常绿植物为主, 有万古长青之意, 形态上端庄挺拔, 表达了人们对亲人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入口主要由高大乔木配置花坛以及有色叶植物形成入口景观;神兽大道外侧种植珊瑚树绿墙, 内侧列植圆柏, 彩色灌木带衬托神兽, 追求统一和谐中的多变;服务区设置水池景观, 铺设木平台, 池边与木平台围合处铺以细沙石, 里面的三块置石为佛教园林中最典型的“三尊石”, 营造安静、祥和的气氛与庄重、淡雅的墓园景观相协调。

3.4.2 休闲游憩区。

该区域尽量保留原有植物群落, 增加植物的种类, 考虑慢生树种和速生树种、常绿与落叶之间的搭配, 增加该区域的植物季相变化, 选用银杏, 垂柳等落叶树种以及红枫等有色叶植物, 金秋树叶变黄变红增添墓园的纪念气氛。

3.4.3 生态墓葬区。

整个区种植设计因地制宜、选用乡土树种, 传统葬区内, 园与园之间种植松柏常绿林相隔, 区域区之间种植花、灌相连, 墓与墓之间植常青树相衬;树葬区最大限度保留原有植物, 按照自然生态植物群落的配置模式进行植物景观的营造。

4 结语

现代墓园景观规划设计中将中国传统的文化性, 城市绿地的功能性, 以及景观生态性结合成为趋势, 在公园化墓园中人们感受到的将是温馨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和憧憬。墓园景观将在这些新内涵, 新形式下发挥其生态、文化、教育、游憩等重要作用, 在城市园林景观背景下创造更丰富的园林空间。

参考文献

[1]叶莺, 高翅.墓园发展概述[J].广东园林, 2008 (3)

[2]水源.当代城市墓园规划设计的研究[D].安徽:安徽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规划与设计 篇10

摘要:城市居住小区的景观绿化设计对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改善居住 小区生态环境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文中论述了“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设计原则,分析了现代城市居住小区景观绿化 规划的具体设计,以及景观设计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的关系。现代居住区的景观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有以人为本、因地制宜、资源的节约和保护的理念,构建和谐舒适的居住区景观。

关键词:现代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

一、现代城市居住区景观设计的误区

1、忽略园林景观的功能性

首先是居住小区的公共空间的利用率较低,目前很多居住小区中景观的实用价值没有充分实现,很多设计虽然具有美丽的表现形式,但其实用价值经常被牺牲掉。尤其是居住小区中的广场,很多没有针对性,不能兼顾不同使用人群,并且只注重观赏效果,供人们休憩的室外家具比较少,致使人们不能充分利用公共空间的完善功能。无法停留、休憩以及交流。

其次是植物和水景设计片面注重观赏效果植物设计忽视其遮荫、防护等功能效应,仅仅为了存在而存在。许多活动场地、交通游览步道没有遮荫树,在炎热的夏天让人只能望日兴叹。

再次,“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没有被很好采用居住小区的建设最主要的并不在于选用时尚的设计风格,顶级的建材,最好的配套设备,而在于它能否给人们提供一个方便舒适的居住环境,能否给居民一个彻底放松,完全舒适的家,能否提供让住户感到舒畅的人性空间。园林景观设计要做到理解和尊重人的思想和行为需求。要充分了解所住居民的年龄结构、职业、生活、工作习惯、生理要求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的人性化设计,这样才能使每一个细节都尊重体贴人的活动行为,体现人性关怀的服务理念。

2、景观的艺术观赏性和文化性不能很好体现

首先是不重视多方向观赏效果,多数园林景观与建筑外立面相谐调,注重其室外观赏效果。对于住户来讲,在室内欣赏室外的风景的感受也非常重要,但是在调研的很多小区内室内观赏效果非常不让人满意,主要是鸟瞰效果、色彩搭配、植物组合布局等方面。许多是草草处理景观和道路、停车位的关系,导致混乱一片,视效果较差的景观,规划师和园林景观设计师需要合理布局绿地、合理解决好停车功能、活动集散功能,同时同林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合理解决景观观赏角度、观赏层次,使作出的景观设计才能达到园林上良好的俯视效果和立体效果。

其次是有些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滥用园林雕塑小品,园林雕塑小品的使用在居住小区园林景观中很普遍,在景观设计中,合理的设置一些雕塑小品,往往能起到点缀和组织空间,烘托主题、意境的作用。有一些居住小区内泛滥园林小品,或者设置过于密集,没有主次节奏;或者与环境格调不相融合,造成了人们心理上的割裂感。

3、“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

居住区的景观设计对销售有很大的影响,一些开发商在一期时,会把园林做得很好,但随着销售的好转,二期,三期会减少投资,园林景观越做越差,形成了“虎头蛇尾”的设计误区,其实这种设计思路是不正确的,因为楼盘的景观没有注重整体性和连贯性,至使一二期之间的设计断层,导致楼盘整体景观质量下降,或呈现出一种“狗尾续貂”的效果。

这种对后期园林景观的不重视,是得不偿失的。园林景观不仅仅是小区的形象,更是对住户的一种承诺,因为住户会这么认为,后期的房价高了,而园林景观下降了,这是一种对住户不够负责的表现。开发商应有大局观念,不能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后期的景观设计,其实,在二、三期工程建设中,继续继承一期的设计风格,保证园林景观效果,对开发商来说,不仅可以得到住户的信任,更有利于提高社区的知名度与公司品牌的打造。例如广西推出的“时代廊桥”楼盘,该楼盘在园林设计上就从整体把握了设计的风格及连贯性,强调东南亚风情,除了首层全部架空4-6米,令楼盘更为通风外,还选用了可降温的大面积水景,在水中修建了11座形状各异的带顶廊桥,为业主营造了一种放松舒适,又别有风情的“家”的感觉,使得该楼盘从开始销售就呈现出火爆的卖场,全面房屋很快就销售一空。这不仅仅是销售,是信任,更是品牌。

二、城市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一些建议与方案

通过上面所分析设计误区或不足之处,以下将根据实际情况,针对其居住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和建设的特点,在设计流程和设计方法方面提出以下应对方案。

1、实现功能价值

园林景观的设计往往会出现重形式而忽略内容的情况,一个合理科学的园林景观设计,首先就应当充分考虑到功能的需求,应该在设计中很好的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创造符合现代居住形式,适合不同人群行为及心理需要的居住小区休闲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

首先,要在设计前制定空间使用调查报告,根据前面的分析研究,作出详细的居民空间使用情况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以上研究中所提到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社会和行为心理需求而产生使用要求;还有当地居民生活的环境,包括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气候等因素。通过这样的调查报告,再结合设计的小区的人口密度、居民数、面积、容积率等,安排设计空间的内容和这些内容应当把握的数据。

其次,小区园林景观的总体平面布局应合理,虽然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没有像规划设计那样有许多控制参数,但容量的控制依然至关重要。比如,根据每个小区个体的特点,整体上把握开敞与私密空间的比例,每个空间中软硬质景观的比例,这样才能促成功能的合理。此外,需实现不同规模的景观空间的合理分布,避免空间尺度过大或过小而带来的诸多问题(过大无法形成有精神的场所,并且在艺术和功能上无法控制,造成浪费;过小无法驻留,缺乏意义。保证各空间的独立性及连贯性,避免相互干扰以及避免空间的滞涩。另外,还要保证使用者的健康,比如对外界噪音、污染等不利环境的隔离,设计合理的健身运动场地。

2、提升观赏价值

在满足居住小区的功能需求的基础上,园林景观就需要在文化与艺术的美学的层面上进行创造,这个创造的过程应当是贯穿于整个设计的,并且一直处于主导的地位。因为园林景观最终是为人的使用和欣赏而服务的,如果居住小区的景观缺乏观赏价值,得不到认同感,那么园林景观也就失去了活力和动力,无法吸引人们向往。对于如何的提升园林景观的观赏价值,需要从整体和细节上全方面着手去考虑。

首先,要创造多层次的美感体验;美是人类居住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人在景观中的审美体验是多层次的。在多层次美感体验中最为首要的考虑因素就是视觉体验。居住小区中的不同位置,比如室内或室外,高处或低处,视觉感受都是不同的,除了要考虑室外处于环境中的审美角度外,还要考虑在楼上外望的效果。

其次,要注重景观单体的艺术化处理;景观单体是实现景观效果的基本元素,因此细节上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景观单体由于其涉及范围广,具有一定复杂性,在如何达到与整体环境风格统一又不失个性上,是需要慎重考虑的。景观单体在设计上首先应当贯穿着环境所具有的品性,与环境协调统一,如天津万科水晶城中的入口雕塑,通过以传统材质为主表达空间归属感和空间意义,又结合现代的样式暗示高品味的住区生活。

3、要保证生态平衡和保护环境

作为人们生活主要场所的居住小区,对于环境的要求就更高,保证居住小区生态效益的均好,内部物质流动的良性是至关重要的。居住小区中的生态设计要考虑不同地域特点的通风、采光、生物多样性等问题,居住小區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适应场所的自然条件,将场所中的阳光、地形、水、风、土壤、植被等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生态,并尽可能地将场地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而消耗的能源,保留当地的地域性特点。通过这些手段维护居住者身体健康、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态美,实现居住小区自然系统和谐共生、持续协调发展的局面。

4关于城市现代居住小区景观绿化规划设计原则

略论现代大学校园文化 篇11

关键词:现代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中国现代大学制度发端于京师大学堂的创设, 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国人对于大学制度与校园文化的探索与论争也已存续有百余年。胡锦涛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讲话指出, “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 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为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将对晚清民国以来中国现代大学制度以及大学文化进行梳理, 并分析当代大学校园文化存在的利弊, 最后提出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一、晚清民国时期的中国大学

中国现代大学模仿西方制度而创设, 但是大学校园文化却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西方文化融合而成。近代以来, 为寻求富强之路, 晚清开明思想家和进步知识分子翻译西书探索西学, 进而提出学习西方的制度, 改革学制也在学习西方制度之列。戊戌变法期间, 康有为的《请开学校折》里说, “今各国之学, 莫精于德, 国民之义, 亦昌于德;日本同文比邻, 亦可采择。请远法德国, 近采日本, 以定学制。”[1]民国时期的著名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说, “今日中国之大学教育, 溯其源流, 实自西洋移植而来, 顾制度为一事, 而精神又为一事。就制度言, 中国教育史中固不见有形式相似之组织;就精神言, 则文明人类之经验大致相同, 而事有可通者。”[2]。中国现在大学教育制度多引进于西方, 而文化多继承于中国传统学术。

民国时期的校园文化重实用而轻学理。作为学制改革的先驱、民国初年著名学者梁启超对于中国大学重实用与功利而轻文化与修养多有批评。梁启超认为, 前清学制最大弊端在“奖励出身”, “以官制为学生受学之报酬, 遂使学生以得官为求学之目的, 以求学为得官之手段”, 海外留学生亦是如此, 这是中国学术不发达的重要原因。梁启超在清华大学研究院茶话会上更是直截了当地指出, “现在学校只是一个贩卖知识的地方, 许多教员从国外回来, 充满了知识, 都在此发售, 学生在教室里若能买得一点, 便算是好学生。”因此他强烈希望的是“创造一个新学风”。[2]留洋博士胡适1912年作《非留学篇》, 他说, “今纵观留学界之现状, 可得三大缺点, ……一曰苟且速成, 二曰偏重实科, 三曰昧于祖国文字学术。”[2]北大校长蔡元培高瞻远瞩, 在总结中外大学经验后认为, “盖兴学之初, 目光短浅, 重实用而轻学理, 人情大抵如此也”。[3]

民国时期师生关系冷漠, 大学生道德修养滑坡也成为一种趋势。对于师生关系之冷淡, 梅贻琦说, 教师与学生“大率自成部落, 各有其生活之习惯与时尚, 舍教室中讲授之时间而外, 几于不相谋面”, 致使师生关系“直一奏技者与看客之关系耳, 去从游之义不綦远哉”。他认为“今日大学生之生活中最感缺乏之一事即为个人之修养”, 而学生自身修养之滑坡与教师有必然的关系。为教师者“其日以孜孜者, 专科知识之积累而已, 新学说与新实验之传习而已”, [1]而对自身的素质修养传授甚少。

二、当代大学校园文化

新中国建立后, 在一段时期内我国大学发展学苏联较多, 将高等教育定位于培养专家和工程师。改革开放之后, 大学发展兼采各国之长, 而受美国教育影响最大。随着大学扩招, 我国的高等教育迅速实现大众化, 大学教育和国民素质都取得了巨大发展。以下简单罗列当代大学校园文化的几个特点。

其一, 大学硬件设施不断改善, 校园文化有庸俗化倾向。近年来很多大学都建了新校区, 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校园环境更加优美。大学扩招之后学生就业日益困难, 使大学倍加注重学生就业, 有的甚至从入学就为学生设计好就业。大学生学习的目的更多地是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 判断一件事情是否去做要看是否有利于个人发展。在价值观念多元化的今天, 拜金、享乐等不良思想也涌进大学校园, 从校园娱乐类节目的火爆可窥其一斑。当代大学功利与世俗的成分在增加, 对知识与学术的真挚追求在减弱。

其二, 大学师生关系强调民主与平等, 而忽视了师与生、教与学的紧密相连。当代大学师生在课堂上平等地交流学习, 课堂之外各自忙自己的事务。大学教师授课更注重讲授的过程, 而学生也有听课与否的自由。课堂之外教师与学生各有自己的生活区域, 师生联系的机会很少。教育的意义不仅在于课堂教学, 还在于学生模仿老师去学习和研究。大学城建设以后学生生活在新校区, 教师生活在老校区, 上课之外教师很少到新校区与学生交流。这种状况导致教师的责任心下降, 进而导致学生素质滑坡。

其三, 大学发展注重统一, 而忽视了个性。我国大学在发展中无一例外地由专科院校升为本科院校, 然后创办学科齐全的综合性大学, 而各类院校都要向大学评估的目标看齐。这样我国的大学办学条件得到了快速的改善, 包括校舍、图书、设备等, 但是却加剧了大学的雷同化倾向。任何一所大学都应有它的历史与学科特色。罗家伦在蔡元培百年诞辰时著文说, “一个大学的精神, 可以说是它的学风, 也可以说是它在特殊的表现中所凝成的风格。这种风格……造就的因素, 第一是它本身历史的演进, 第二是它教员与学生组合的成分, 第三是它教育理想的建立和实施。”[2]大学发展中许多大学丢掉了它原有的风格, 虽变得更强更大, 却没有了个性。

三、对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我国现代大学发展历程表明,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既要学习西方现代大学发展的进步理念, 又要继承和发扬传统学术与文化的合理因子。基于此, 结合中国当前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出现的问题, 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其一, 增强大学的使命感, 提升大学师生的社会责任感。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强, 道德感滑坡, 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高校及其教员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古代大学教育讲求的是求教、学成、教化人民、改变社会风气这一模式, 《礼记·学记》中说, “古之教者, ……九年, 知类通达, 强立而不反, 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 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古代学问家们的社会理想是“格物、至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 。因此可以说传统的教育理想都以引领社会为己任。蔡元培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告诫全校师生讲, “今方风俗日偷, 道德沦丧, 北京社会尤为恶劣, 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诸君为大学学生, 地位甚高, 肩此重任, 责无旁贷。”[1]教育不仅是教授知识培养人才, 而重在传授为学之道与社会教化。因此, 作为容纳高素质人才的大学及其教师都应确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其二, 研究学术, 减少功利心理, 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大学乃研究高深学问之所在, 只有形成师生共同探讨学问、研究学术的氛围, 才能产生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及优良的校园文化。要做好学问必须要有宁静的心。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 “非淡泊无以宁静, 非宁静无以致远”。《大学》中有, “知止而后能定, 定而后能静, 静而后能安, 安而后能虑, 虑而后能得”。只有尊重知识才能研究学术探求真理, 而且唯有此才能够真正拉近师生间的距离, 达到师生共同探讨学术, 教学相长的良好状态。

其三, 依托学科背景, 造就特色校园文化。一所大学校园文化的形成受到其历史传统、学科背景以及文化氛围的影响。有的大学以理科为主, 有的大学则以工科见长, 还有许多大学以文科著名, 因其在创建与发展过程中经历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不同的学科文化。校园文化是一所大学的宝贵财富, 丢弃虽易, 再造尤难。因此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时, 不能强求一致, 既要学习和引入它校之所长, 又要发挥自身优势, 使大学校园文化彰显自身特色。

参考文献

[1]康有为.康有为政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 1981:306.

[2]刘琅, 桂苓.大学的精神[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4:38, 48, 23, 4142, 49, 12.

上一篇:棒材连轧下一篇:TiO薄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