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组织审计

2024-07-23

企业组织审计(共12篇)

企业组织审计 篇1

摘要: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颁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以来, 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实施内部控制。企业在成立内部控制机构、落实控制措施后, 每年年末都要以12月31日为基准日, 进行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控制审计。本文主要对内部控制审计的组织实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内部控制,审计,有效性

一、明确责任, 签订业务约定书

为保证内部控制审计的有效性, 企业应注意不能聘请为企业内部控制提供咨询的会计师事务所为其进行内部控制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内控审计之前, 会在业务约定书中明确双方的责任。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是企业董事会的责任。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 是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二、计划审计工作

1、分析企业存在的风险, 确定所需收集的证据。在计划审

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与企业相关的风险、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等事项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选择拟测试的控制, 确定测试所需收集的证据。内部控制的特定领域存在重大缺陷的风险越高, 给予该领域的审计关注应越多。

2、利用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在计划审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应评估是否需要利用他人 (包括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其他人员以及在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指导下的第三方) 的工作以及利用的程度, 以减少可能本应由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工作。通常企业的内部审计人员拥有更高的专业胜任能力和客观性, 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更多地利用这些人员的相关工作。但是, 注册会计师对发表的审计意见独立承担责任, 其责任不因利用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工作而减轻。

三、实施审计

1、测试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审计指引》第十四条规定, 注册会计师应当测试内部控制设计与运行的有效性。如果某项控制由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的人员按照规定的程序与要求执行, 能够实现控制目标, 表明该项控制的设计是有效的。如果某项控制正在按照设计运行, 执行人员拥有必要授权和专业胜任能力, 能够实现控制目标, 表明该项控制的运行是有效的。设计不当的控制可能表明控制存在缺陷甚至重大缺陷, 注册会计师在测试控制运行的有效性时, 首先要考虑控制的设计, 应当综合运用询问适当人员、观察经营活动、检查相关文件、穿行测试和重新执行等方法。

2、测试企业层面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关注:与内部环境相关的控制;针对董事会、经理层凌驾于控制之上的风险而设计的控制;企业的风险评估过程;对内部信息传递和财务报告流程的控制;对控制有效性的内部监督和自我评价。

3、测试业务层面控制。注册会计师应当重点关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业务和事项的控制, 并进行测试。

4、测试与舞弊风险相关的控制。与舞弊风险相关的控制包括:针对重大非常规交易的控制;针对关联方交易的控制;与管理层的重大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相关的控制;针对期末财务报告中编制的分录和做出的调整的控制;能够减弱管理层伪造或不恰当操纵财务结果的动机和压力的控制等。

四、评价控制缺陷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其注意到的各项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 以确定这些缺陷单独或组合起来是否构成重大缺陷。下列迹象可能表明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注册会计师发现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舞弊;企业更正已经公布的财务报表;注册会计师发现当期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 而内部控制在运行过程中未能发现该错报;企业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注册会计师在内部控制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企业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重大缺陷, 应当提示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关注。

五、完成审计工作

1、获取管理层书面声明。注册会计师需要取得经企业认可的书面声明, 书面声明需要包括下列内容:企业董事会认可其对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负责;企业已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作出自我评价, 并说明评价时采用的标准以及得出的结论;企业没有利用注册会计师执行的审计程序及其结果作为自我评价的基础;企业已向注册会计师披露识别出的内部控制所有缺陷, 并单独披露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对于注册会计师在以前年度审计中识别的、已与审计委员会沟通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企业是否已经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在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后, 内部控制是否发生重大变化, 或者存在对内部控制具有重要影响的其他因素。此外, 书面声明中还包括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所有舞弊, 以及不会导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 但涉及管理层和其他在内部控制中具有重要作用的员工的所有舞弊。如果企业拒绝提供或以其他不当理由回避书面声明, 注册会计师需要将其视为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可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同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企业拒绝提供书面声明对其他声明 (包括在财务报表审计中获取的声明) 的可靠性产生的影响。

2、沟通相关事项。注册会计师需要与企业沟通审计过程中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对于其中的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 需要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如果认为审计委员会和内部审计机构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无效, 注册会计师需要就此以书面形式直接与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3、形成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从各种来源获取的证据, 包括对控制的测试结果、财务报表审计中发现的错报以及已识别的所有控制缺陷, 以形成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意见。在评价证据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查阅本年度与内部控制相关的内部审计报告或类似报告, 并评价这些报告中提到的控制缺陷。只有在审计范围没有受到限制时, 注册会计师才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形成意见。如果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注册会计师需要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六、出具审计报告

1、四种类型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标准格式。一是标准无保

留意见。如果符合下列所有条件的, 注册会计师应当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企业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以及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 在所有重大方面保持了有效的内部控制;注册会计师已经按照《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的要求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 在审计过程中未受到限制。二是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虽不存在重大缺陷, 但仍有一项或者多项重大事项需要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人注意的, 需要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予以说明。注册会计师需要在强调事项段中指明, 该段内容仅用于提醒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关注, 并不影响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的审计意见。三是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一项或多项重大缺陷的, 除非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需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还需要包括重大缺陷的定义、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影响程度。四是无法表示意见。注册会计师只有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 才能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 需要解除业务约定或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 并就审计范围受到限制的情况, 以书面形式与董事会进行沟通。注册会计师在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时, 需要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指明审计范围受到限制, 并单设段落说明无法表示意见的实质性理由。注册会计师在已执行的有限程序中发现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的, 需要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对重大缺陷做出详细说明。

2、与审计报告有关的其他事项。一是期后事项。注册会计师知悉对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内部控制有效性有重大负面影响的期后事项的, 需要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发表否定意见。注册会计师不能确定期后事项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的, 需要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二是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对于审计过程中注意到的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 如果发现某项或某些控制对企业发展战略、法规遵循、经营的效率效果等控制目标的实现有重大不利影响, 则确定该项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大缺陷的, 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提醒企业加以改进;同时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增加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描述段, 对重大缺陷的性质及其对实现相关控制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披露, 提示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使用者注意相关风险, 但无需对其发表审计意见。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重要缺陷的, 应当以书面形式与企业董事会和经理层沟通, 提醒企业加以改进, 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注册会计师认为非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缺陷为一般缺陷的, 应当与企业进行沟通, 提醒企业加以改进, 但无需在内部控制审计报告中说明。

七、整合审计

《审计指引》第五条规定, 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 也可以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 (整合审计) 。整合审计要同时实现两个目的: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支持在内部控制审计中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的意见;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 支持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控制风险的评估结果。

在计划整合审计工作时, 注册会计师需要评价下列事项对财务报表和内部控制是否有重要影响, 以及有重要影响的事项将如何影响审计工作。与企业相关的风险, 包括在评价是否接受与保持客户和业务时, 注册会计师了解的与企业相关的风险情况以及在执行其他业务时了解的情况;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概况;企业组织结构、经营特点和资本结构等相关重要事项;企业内部控制最近发生变化的程度;与企业沟通过的内部控制缺陷;重要性、风险等与确定内部控制重大缺陷相关的因素;对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初步判断;可获取的、与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证据的类型和范围。此外, 注册会计师还需要关注与评价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和内部控制有效性相关的公开信息, 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相对复杂程度。

八、内控审计特定基准日

注册会计师基于基准日 (如年末12月31日)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 而不是对财务报表涵盖的整个期间 (如一年) 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但这并不意味着注册会计师只关注企业基准日当天的内部控制, 而是要考察企业一个时期内 (足够长的一段时间) 内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情况。

注册会计师在确定测试的时间安排时, 应当在下列两个因素之间作出平衡, 以获取充分、适当的证据:尽量在接近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基准日实施测试;实施的测试需要涵盖足够长的期间。

参考文献

[1]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规范——基本规范[Z].2008.

[2]财政部等五部委: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Z].2010.

[3]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编: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精讲[M].大连出版社, 2011.

[4]中国会计学会编:高级会计实务科目考试辅导用书[M].大连出版社, 2011.

企业组织审计 篇2

1、下列关于审计法律责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国家审计人员法律责任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B、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包括批评教育或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应当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C、社会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中有刑事责任、民事责任

D、《审计法》赋予国家审计机关对违法行为的处理权、处罚权

2、以下不属于防范审计人员法律责任风险的是()。

A、明确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组织的责任

B、严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和职业准则

C、聘请专家和法律顾问

D、不需要建立质量控制制度

3、按照现行《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下列属于内部审计机构权限的是()。

A、对所在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B、召开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议

C、追究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D、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4、下列各项中,属于国家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是()。

A、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B、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

C、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5、对于《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法律责任,正确的说法是()。

A、它是国家审计、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

B、它是因为实施审计监督产生的审计机关的法律责任

C、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但不包括民事责任

D、它是以行政责任为主的法律责任,也包括相应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

6、按照《审计法》的规定,审计署每年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向国务院总理提出()。

A、审计工作报告

B、审计结果报告

C、审计过程报告

D、审计报告

7、下列行为中,超出国家审计机关权限的是()。

A、要求审计单位提供预算或者财务收支计划

B、要求被审计单位体提供社会审计组织出具的审计报告

C、制止被审计单位正在进行的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

D、废止被审计单位主管部门制定的与国家法律相抵触的财政财务收支规定

8、下列不属于内部审计的法律责任的是()。

A、批评教育

B、行政处分

C、移交司法机关

企业组织审计 篇3

审计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目的性很强的工作。要顺利实现审计目标,审计组织管理方式是否得当尤为重要。科学合理的组织方式,明确了审计工作的目标和方向,指明了审计的任务和要求,是审计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由于其涉及的专业性、技术性、广泛性、系统性、全局性更高,犹如组织发动一次现代化多兵种、立体化的战役,组织方式方法是否得当,是否有效,将直接关系着战役的成败。

(一)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组织方式是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的重要保障。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技术,是基于审计对象、审计内外部环境信息化变化,使得传统的手工审计方式无法实现审计目标,无法有效防范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而发展起来的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审计技术。计算机审计项目组织方式是审计工作实施的基础。组织方式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项目的实施与质量的好坏,所以,提高项目组织管理水平是审计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通过周密地组织和实施,有效的审计过程控制,及时的审计复核检查,统一的审计步骤和上下协同,审计信息及时的沟通与共享等等,可以有效控制审计风险,提高审计质量。

(二)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组织方式是实现现代审计管理规范化、审计作业规范化的重要手段。审计管理包括审计计划管理、审计现场实施管理、审计质量管理、审计文书档案管理等等,是一个系统化的管理体系。审计组织方式是实现审计全过程管理的具体体现和手段,通过科学地审计组织实施,明确审计权责,利用电子数据集中分析与调配,实现审计现场工作规范有序实施,通过信息共享和上下协同,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和降低审计风险,通过统一步骤和审计技术方法应用,促使审计人员按照规范的审计程序实施审计。利用统一的电子模板编制文书,既提高了审计效率和质量,又保证了全部审计文档标准一致,提高档案管理水平。

(三)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组织方式,是实现审计工作一体化、实现审计信息共享的必然要求。计算机审计项目的组织管理,从审计数据采集转化、数据的分析与使用、审计方法与技术应用、审计信息的传输与沟通等方面有一套严格而有效的方法体系,通过计划的统一组织、统一实施、统一进度、统一协调,可以实现资源有效整合,最大限度发挥审计的功效。利用审计过程中上下协调与沟通,信息交流与反馈,在上下级审计机关之间、各审计组之间、审计组成员之间形成一个有效的信息共享链。依靠信息网络技术,对分散的信息实行统一管理和使用,将审计工作由原来的个体性很强的工作方式连接成为群体化的工作方式,使每一个审计人员的工作互相关联,互相协助。利用计算机对审计的信息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和上报,大大加快信息的交流反馈,从而促进了现代审计在各级审计机关之间、审计决策与审计第一线之间、不同审计组和审计人员之间的一体化进程。

(四)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组织方式是审计依法履行保密责任的基本保证。计算机审计是以采集和处理被审计单位大量的财务、业务数据为前提,这些数据许多涉及国家机密和企业商业机密,而几张光盘、一个U盘或硬盘完全可以装下一个被审计单位,乃至一个行业的全部电子数据,非常易于流传。如果管理不到位、不有效,就很容易泄密,甚至出现保密事故,从而严重影响审计声誉。一个科学有效的审计组织方式,通过数据集中采集与分析处理,建立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制定严格的信息利用权限,采取严密而权责分明的数据管理责任划分,实行统一的数据清理和删除技术等等,以保证电子数据的安全和商业机密的泄露。从而使审计在信息化环境下的保密责任得到充分保障。

(五)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组织方式有利于全面提高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信息化基础建设初具规模的条件下,尽快培养一批既精通审计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术,并具有信息化思维的审计人才是审计信息化进一步发展的关键。通过审前的培训、审计过程中的计算机运用可以促使审计人员意识到掌握计算机审计知识的重要性,认识到计算机审计是审计发展的未来趋势。在组织实施计算机审计时为审计人员提供基本的思路和方法,供审计人员在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中运用、学习和借鉴。包括开展计算机审计的总体分析、相关的审计背景、计算机审计思路、详细的操作步骤等,其中计算机审计思路标注流程图,用类SQL语言描述相关操作步骤,对某一审计事项进行电子数据分析的技术方法,就某一方面的计算机审计问题进行归纳等等,一方面可以指导各级审计人员在工作中学习借鉴,另一方面使得审计人员在运用中学习提高,促进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运用计算机技术开展审计的能力。

二、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组织方式的基本原则和框架

(一)组织方式的基本原则是“五统一”。即统一组织实施、统一审计工作方案、统一审计时间、统一审计处理(或处理口径)、统一汇总上报。由于大型行业和集团性公司或者是一级法人,或者是行业统一管理,因此,在组织实施审计时,应由行业性单位主管的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实施。为了明确审计目标和保证审计质量,整个审计过程需由统一的审计工作方案来控制和指导。由于采取计算机审计和提高审计质量及效率,审计过程中各级审计组应统一审计时间,进行上下一体化作业。为了保证行业性审计项目审计问题定性、问题处理的客观公正,必须统一审计处理(或处理口径)。为了提升审计结果的宏观性,发挥大型审计项目的建设性作用,必须统一汇总上报。

(二)审计组织方式的基本框架。建立“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两条通道”为框架的大型审计项目组织管理体系。如下图所示:

1、构建以项目组织实施的审计组(以下简称“中心审计组”)为中心,实现对大型审计项目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对各参审审计组实行“扁平化”管理,各参审审计组直接对中心审计组负责,中心审计组对项目组织实施的审计机关负责。具体措施有:一是利用审计管理系统(OA),由组织实施的审计机关建立统一的项目计划和项目信息,各审计组分别从OA中下载项目信息包,建立审计项目。二是利用审计管理系统(OA)和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的交互功能,实现中心审计组对各参审审计组实时工作调度与掌控。三是利用审计管理系统(OA)和审计现场实施系统(AO)的交互功能,中心审计组对各参审审计组的审计质量、审计风险进行适时复核与系统评估。

2、构建“两个平台”,保证大型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统一有序。一是在中心审计组内部构建一个“统一指挥平台”。主要任务和职能包括:审计工作方案的制定,组织数据统一采集、分析处理与分发,审计过程各项审计指令的制定与下达,控制审计质量与风险评估,制定审计统一处理意见和汇总报告工作等。根据“统一指挥平台”的职能和任务,其组成人员应为负责大型审计项目的领导、审计组长和审计业务骨干。二是在中心审计组内部构建“统一数据处理平台”。主要任务和职责包括:按照“统一指挥平台”下达的指令完成数据统一采集、转化与处理,按照审计工作方案确定的审计内容与重点,对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筛选,根据分析筛选的结果为“统一指挥平台”反馈重要审计事项,负责数据分发与维护,提供技术支持与指导,负责数据安全与保密等。由于“统一数据处理平台”需要完成数据的统一采集,完成初步的数据分析与筛选,为“统一指挥平台”提供审计重点关注的事项、重点查证问题等信息,因此,其人员构成应为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审计业务骨干,需要两方面人员的紧密协作。

在计算机审计技术日益成熟和被审计单位电子数据完整性、准确性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信息化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完全可以由中心审计组的“统一数据处理平台”独立完成审计全过程,由“统一数据处理平台”通过数据分析与筛选,提出审计疑点问题和事项,由“统一指挥平台”将确定的疑点问题和事项下达各相关审计组进行重点实地查证与落实,反馈查证落实结果,各参审审计组实际上成为中心审计组下属的查证核实小组。

3、建立“两个通道”,实现数据分发与信息交流。大型审计项目的组织核心是统一组织实施和数据的统一采集与处理,因此,根据工作需求,一是需要建立中心审计组“统一指挥平台”审计指令、审计信息的组织、交流和反馈的“指挥信息通道”,利用审计局域网或者在互联网上建立专用加密信箱,实现指挥信息的上传与下达。二是需要建立“数据传输通道”,实现数据的分发和相关保密性要求较高的信息传递。在审计局域网开通的情况下,通过审计局域网实现数据信息传输,审计局域网尚未开通时,如果被审计单位办公网畅通有效,可在其办公网络项下为各审计组开辟“审计信息专用通道”,实现数据和信息的传输。或者利用远程拨号网,在项目组织实施的审计机关邮件系统中设置专用邮箱,各审计组通过拨打专用号码连接到项目组织实施的审计机关局域网,通过设置的专用邮箱提取数据。

三、实现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组织方式的基本要求

信息化环境下的审计技术和方法,使传统的审计理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式、扁平化的审计组织形式也使审计组织管理体系发生了深刻变革,各级审计机关和广大审计人员只有尽快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信息化环境下审计技术方法和审计组织方式发生的深刻变革,才能适应现代审计工作要求。

(一)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组织方式打破了原有的审计组行政隶属责任关系,各参审审计组实际上是中心审计组的各专业小组,改变了以往大型审计项目分级审计的组织方式。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组“扁平化”管理模式,要求各参审审计组严格按照中心审计组的工作安排、工作要求同步进行,审计质量和结果直接向中心审计组负责,从中心审计组直接获取审计指令,不再由各审计组的行政主管机关来指挥,最大限度减少了来自地方力量的干预,保证了审计组的独立性,进而确保了审计质量和审计效率的提升。这一变化,要求各级审计机关的领导和审计人员转变审计权力观念,自觉服从和支持中心审计组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二)信息化环境下两个审计平台的建立和运行,使传统的审计管理由“松散型”向“集中型”、“一体化”审计管理模式转变,需要树立大局观念,“一盘棋”思想。中心审计组统一指挥平台和统一数据处理平台的建立与有效运行,将各参审审计组无论从工作机制、人员管理等方面纳入一个审计主体,实现了审计“一体化”作业格局,彻底改变了传统的以会议、文件、巡回检查、定期交流等组织方式,使传统的各审计组“各自为战”格局逐步转变为“统一指挥、整体联动、总体作战”的组织管理模式,实现了审计组织管理方式由审计组松散型管理向以信息化工作平台为纽带的集中型管理的转变。要使这种形式上的转变化为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实质性转变,需要我们各级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尽快熟悉和掌握必要的信息化技术,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审计技能,转变传统的审计思维观念,顺应现代化管理模式的要求。

(三)“一个中心、两个平台、两条通道”框架下的审计组织方式,最大限度体现了审计信息共享,实现了审计资源的优化。通过“两条通道”,一方面使中心审计组全面掌握了被审计单位各个营业机构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处理,便于掌握全局工作,找准审计重点和切入点,大大提高了审计效率,也有利于重点问题的突破和深入查处。另一方面,中心审计组通过各方面信息的上传与下达,有力保证了领导指示、工作意图、工作步调的一致,通过审计经验交流、疑难问题解答和政策咨询、各地审计动态通报等信息反馈,实现了审计信息资源及时共享。同时,中心审计组计算机专业人员和审计业务骨干的紧密协作,体现了审计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心审计组的宏观组织和协调与各审计组实地查证信息的及时交流与反馈,体现了各级审计人员工作特点、工作优点的优化配置。为了充分体现这种优化配置的功效,不但要求在审计过程中建立严格周密的权责机制,而且需要调动不同审计岗位审计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基层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不能因为上级统一组织而产生“等”、“靠”、“应付差事”思想,中心审计组也不能因为统一组织而大权独揽,否则,会出现上下“两张皮”现象,进而危及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实现信息化环境下审计组织方式的转变,需要建立成熟的基础为保证。首要是要具备开展计算机审计所需要的硬件环境和开展联网信息传递的通讯手段和通道。其次,需要有一支具有计算机、网络、数据库、信息系统等专业知识的专业队伍,具备计算机审计理念和技术的审计队伍。第三,需要建立包括数据采集、数据整理与转化、数据分析处理在内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体系,从而保证审计全过程规范化运作。第四,从业务流程控制、审计质量标准等方面建立健全计算机审计工作规范,使审计过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规范化运行。

(五)切实加强数据安全管理。由于大型项目一般数据存储与传输需求较大,对于安全有了更高的需求。数据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存贮安全,二是传输安全。要求我们:一是对审计原始数据与进程数据要及时备份存档,防止设备意外导致丢失,影响审计进程。二是加强安全管理,一方面强化制度,严格管理用户账号与密码,确保数据不被越权使用,另一方面利用“防水墙”软件等技术手段防止数据被越权使用。三是加强传输安全管理。采用合法的密钥系统、保密机、防火墙等做好传输线路上的安全保密工作,并合理指定保密界限与保密周期。

课题组负责人:牟军利

企业组织审计 篇4

1 企业审计管理的主要内容

现代企业审计管理已经从单纯的经济行为监督, 演变成审计评价、审计咨询、风险审计控制等多个服务职能。企业的审计管理包括:国家和社会审计组织的审计监督, 即审视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否符合公司法、审计法、经济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 确保国家有关财经法规、法律制度在企业中得到有效执行, 从而强化企业管理, 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企业内控审计。企业审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企业审计管理的目标

企业审计管理是依法对公司财务收支及各项经济活动的合法性、真实性及效率进行系统的审计监督, 从而一方面确保财经法规的落实, 促进企业反腐建设, 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 通过日常或阶段性的审计管理, 将审计服务与企业经营过程联系起来。通过流程和IT系统建设, 将风险审计控制固化下来, 从而使得审计风险能够时刻得到监控。例行化的审计报告, 能够对阶段性的经营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 揭示潜在的重大风险。

1.2 企业审计管理的范围

企业审计管理的具体工作范围有:核查国家政策、法规及企业的规章制度是否被有效地落实和执行;审视企业所有经济往来、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公司阶段性财务计划、预算和决算的执行情况;缴纳税费的合法性、合理性, 是否清晰掌握国家的税务管理制度和规定;企业干部和员工经济行为的责任审计, 核查是否存在违法、违规或违纪的活动;对企业各部门或所属单位承接的经营管理目标的达成情况进行考核, 以结果审计为导向;对企业境外经营活动的审计, 包括对境外合同风险控制、合同执行等方面的核查。

1.3 企业审计管理的主要种类

按照审计具体对象, 可以将企业审计管理分为财务收支审计、专案审计和专项审计三类。财务收支审计即指对所有财务收支的合法性、真实性进行检查、监督。专案审计是指针对某一特定对象, 如特定人物或案件进行审计。专案审计常见的有特定个体的违规审计, 如企业管理者的腐败, 或某个合同中的税务审计等。专项审计则包括任期审计、效率审计、管理审计及审计调查等。

从上文可以看出, 系统的审计管理是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工程, 但并非所有企业都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审计管理系统。应根据企业自身规模、产权结构、业务特性进行适当的调整、简化, 使得审计管理能够为企业经营提供服务, 而不至于严重阻碍企业的经营效率。

2 企业组织形式与审计管理内容的关系

现代审计管理的理念是为企业提供多样化的审计服务, 有效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因此, 审计管理需要充分理解审计对象的个性, 针对性地进行审计管理模式的设计, 才能发挥审计服务的最大效用。

2.1 企业的组织形式

企业组织形式指的是企业资产负债及社会化生产的组织形式, 它表征一个企业资产负债的构成、产权的机构、内部分工协作以及与外部社会经济联系的方式。

国际上通常将企业的组织形式分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独资企业是由某个体出资创办的, 它在经营管理上具有非常大的自由, 在不违法的前提下, 企业主可以决定企业的所有活动。我国独资企业的比重很大, 而随着互联网商业的发展, 这一比例还在不断提高;合伙企业是有若干个体联合共同创办的企业, 它与股份制公司的区别在于创办人需要集体决策, 对经营活动的直接干预较多;公司是按照所有权和管理权的分离, 出资者按照份额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而创办的企业。合资企业和公司企业的规模更大, 经营范围更广, 社会影响力也更大。此外, 我国经济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大量巨型的国有企业和集体所有制企业, 它们与上述企业的不同之处在于, 企业产权属于国家即全体社会公众, 但企业的经营管理者既是企业的所有者, 又是企业的管理者。这些企业的经营管理成果, 理论上应对全体公众负责, 但实质上它们只对政府部分负责, 在代理等风险上更大, 破坏性更强。

而从上文可以看出, 企业组织形式反映了企业的性质、地位、行为方式和作用, 它约定了企业与所有者、企业与管理者、企业与债权人、企业与政府、企业与职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公众等内外的权责关系。这些关系因企业组织形式的不同而不同, 因此, 企业审计管理的对象和内容也就随之发生变化, 从而决定了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有不同的审计管理模式。

2.2 不同组织形式企业的审计内容

审计管理的内容在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中也有所差异, 主要取决于税收、利润和亏损的承担方式、资本和信用的需求程度。此外, 企业的控制和管理方式、产权转让、企业责任范围等都会对审计管理目标和内容产生影响。

首先, 税收征收不同决定了税务审计的内容。以我国为例, 我国对合伙企业和公司企业实行不同的税务管理规定。合伙企业的营业利润不征收公司税, 而只征收合伙人分得的个人所得税。公司的营业利润需要征收公司税后再分配给投资者, 投资者的投资收益还需要再缴一次个人所得税。相比合伙企业和公司制企业, 独资企业的税务管理则更加简单。在进行税务审计管理时, 公司制的审计内容最为复杂, 不仅涉及的税种繁多, 还涉及到各种交易中的税收换算、抵扣、增减等, 因此, 公司制企业需要建立系统性、流程化的税务审计管理模式。

其次, 利润和亏损的承担方式不同, 决定了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及员工的行为方式, 从而给企业经营带来了不同的风险。如独资企业主无需与他人分享利润, 但需要一个人承担企业的亏损。独资企业主与员工的关系相对紧密, 企业主对企业的经营尽心尽力, 企业员工的行为也会对企业的发展产生较大影响。因此, 在独资企业中, 代理、腐败等风险相对较少。独资企业审计管理的重点在于内部财务效率的管理, 而在法规审计、税务审计等方面可以简化。而公司制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 所有者的目标和管理的目标会发生错位。尤其是在国有或集体所有制企业中, 更容易发生管理者违法经营、腐败等现象。加上大型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巨大, 其对于审计的要求更高。

最后, 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对资本和信用的需求不同, 因此, 其审计管理的目标也不同。如合伙企业的资产负债关系在合伙人之间有明确规定, 且产权流动性相对不高。而股份制企业不仅具有各种负债, 而且产权通过股份的流转频繁地变更。因此, 股份制企业需要更加全面、严格和透明的审计管理。股份制企业不仅要接受外部高规格的审计监督, 还需要建立完善的内控审计系统。

3 审计管理模式对企业组织形式的适配

企业的审计管理模式需要定制化, 依据企业的性质、业务特性、产权关系等进行设计。本文针对独资企业、合伙和公司制企业、新型企业及国有企业, 分别探讨了与之相适应的审计管理模式。

3.1 订单模式与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从上文的分析可知, 独资企业资产负债结构明晰、业务单一且规模较小、与外部社会关系简单, 企业审计管理的内容也并不复杂。此外, 企业财务收支、经营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也在企业主的有力掌控之下, 代理风险很小。因此, 独资企业适用于订单式的审计管理模式, 即企业根据半年或年度的审计需求, 向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购买特定的审计服务, 如税务、合同法规咨询等等。而在企业内部则不需要建立复杂的审计制度, 只需将重心放在经营指标的审计上即可。合伙企业相对独资企业而言, 在利润分配、责任承担、管理控制制度上有一定区别, 但与公司制相比仍较为简单, 也可建立类似订单式的审计管理模式, 配合以简化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和操作办法。

3.2 流程化模式与公司制企业

审计管理的流程化建设指通过明确企业所有经济管理活动中的审计对象, 设定明确的审计目标和范围, 划分不同的审计种类, 制定动作和指标明确的操作流程, 依靠强有力的IT系统支撑, 从而实现例行化、系统化的审计管理。

公司制企业的业务种类多样、经济活动复杂、内部分工协作细致, 且关联对象更多, 因此, 会产生更多的审计内容。加上企业经过横纵向的职能分工后, 审计对象的信息传导会经过许多环节和转换, 所以, 审计的难度更大。公司制企业不可能仅仅依靠定期的外部审计服务而实现经营风险的管控, 而必须建立日常的内部审计机制, 将审计管理融入所有日常经营管理中, 才能在错综复杂的活动往来中发现问题, 及时预警和排除风险。

3.3 电子化与新型企业

新型企业是指在互联网时代中形成的网络企业, 它们的主要特征是柔性生产、电子化交易、无固定的实物形态。从事在线交易的企业可能是个体, 也可能是一个组织, 或是线下企业实体的一个分支。这类企业审计管理的难度在于审计对象的隐蔽性, 审计信息难以获取等。因此, 对于这些企业的审计管理, 需要对应运用网络技术手段, 实现经济活动的电子化监控。在电子化审计管理中, 如运营商、网络服务提供商等第三方监控机构是核心环节, 他们是这类企业经济活动信息的主要提供者。因此, 电子化审计管理模式是三位一体的审计模式, 即企业自身、外部审计机构及第三方监控单位, 共同完成真实有效的企业审计报告。

3.4 审计独立与国有及集体企业

国有及集体企业是社会主义国家特有的企业组织形式, 也是审计难度最大的企业类型。企业的所有权虽然归属于全国人民, 但实质上, 政府部门不仅拥有支配企业资源的权力, 还有分配企业所得的权力。而政府部门并不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其指定的管理者无法受到群众的监督, 任何一家会计师事务所都无法从根本上对其进行有效审计。因此, 国有和集体企业的审计必须由国家行政层面的审计机构来执行, 只有在上层权力机构中实现审计部门的独立, 并赋予足够的权力, 直接向社会负责, 才能实现对国有及集体企业的有效审计监督和管理。

摘要:企业的审计管理模式与企业的组织形式紧密相关, 因企业的所有权、规模、行业特性等特征而有所差异。某一种审计管理模式并不能普遍适用于所有类型的企业, 不同企业必须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模式, 才能兼顾效果和成本。本文首先概述了企业审计管理的主要内容, 并介绍了几类主要的企业组织形式及审计管理的模式, 最后分析了企业组织形式与审计管理模式的适配性, 及如何达到最优适配的途径。

关键词:企业,组织形式,审计管理,模式,适配

参考文献

[1]赵桂丽.浅议企业审计现状及其发展思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3 (9) .

[2]梅波.行业周期、产权性质与审计费用负担[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 .

[3]王颖.现在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外贸, 2013 (7) .

[4]夏长波.对创新财务审计模式的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 2013 (14) .

基层审计组织途径经验交流 篇5

一、统筹是基础

审计工作具有事物的特殊属性,是独立的经济监督工作,体现着一定的计划性,随机性、程序性、规范性、综合性和经常性。适应社会需求,化解资源压力,搞好资源配置,超前统筹谋划就成为第一道关口。从基层审计机关来看,在审计资源整合上是牵头部门,是主要角色,有必要针对新情况,新特点、新思路做好各项统筹工作。

首先,要从思想认识上统筹。基层审计机关的干部大多综合素质不是很高,多年又习惯于审计组的“独立作战”,思维方式和审计方式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创新能力显现不足。即使进行资源整合,也只是内部行为,打破科室界限,在人力使用上统调统配,跳不出既有的工作圈。纵然审计任务日趋加重,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也只能疲于应对,很少考虑联合社会力量,形成“整体作战”,这其中也存有多种疑虑因素,导致不能跨前一步。因此,在审计资源整合上,首先要从认识上统筹,敢于解放思想,勇于转变理念,善于创新思路,敢闯敢试,总结经验教训,切实发挥基层审计组织体系的整体功能。

其次,要从计划管理上统筹。审计工作有着很强的计划性,需要根据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和主客观要求以及要达到的目标去编制审计项目计划,并尽可能地具体化和量化,充分预期所需要的人力和时间,以便如期完成计划,便于项目计划执行情况的考核。但是,随着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科学性要求越来越高,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项目的比重量日渐提升,社会需求和形势任务无疑将增加审计工作量。因此,基层审计组织体系中的资源整合,国家审计机关要在计划管理环节上进行统筹,对纳入计划的项目,预定出由整合资源去执行计划,确保项目计划顺利完成。

再次,要从交办任务上统筹。修订后的《审计法》把经济责任审计纳入执法范围,加上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审计工作,交办和委托审计俱增。这种受托审计体现着随机性,集中性和时限性,往往难以纳入计划,影响着既有计划的安排,资源和任务的矛盾更加突出。在这种情况下,在资源整合上,要针对交办任务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整合统筹,做到总揽全局,把握整合资源在执行任务上的重点,统筹安排,有序进行,形成合力,使交办任务按照委托方的意图顺利完成,做到既对上负责又对下负责,原则性与创造性统一,既兼顾任务完成,又锻炼队伍。

二、整合是关键

基层审计组织体系资源整合,说到底主要是人力资源整合。人是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整合质量高不高、人的积极性大不大,决定着审计项目能否质量最大化。各基层审计机关情况不一样,其他审计人力资源素质有差异,在资源整合的措施上将会各有不同,但最主要的要分两步走,即整合后的审前准备阶段和项目实施阶段。

审前准备阶段,重要的是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人力资源整合。由基层国家审计机关承担整合任务,制定整合方案,落实整合措施。不仅在内部资源上有力整合,而且在社会资源整合时严格把关,做到既有服从性和创造性,又能从局部工作和大局工作出发,还要兼顾眼前工作和长远打算。二是统一审计工作要求。在人力资源整合后,由国家审计机关对审计组提出统一的明确要求,从审计方案的编制,审前调查,审计项目的实施等审计程序,都要围绕审计目标提出要求,缩短时间,提高效率。三是统一审计质量目标。由于新的组合,必须从严要求审计质量,尽最大努力降低审计风险。同时,严格遵守审计职业道德和审计纪律,建设和谐审计组,激励在审计质量上有一个高起点的目标追求。

在人力资源整合后的审计方式方法上,既可以多形式运作,又可以在实践中大胆创新。在初始阶段,可以采取以下形式:

一是实行分审。主要是相对社会审计组织整合人员而言。对有一定审计能力又能独立执行审计任务的社会审计组织整合人员,实行才取其长,用当其宜的做法,让其独立承担审计项目,各自组成审计组分别实施审计。这种方式利于配合,提高效率。

二是实行协审。将审计机关、社会审计整合的人力实行搭配重组,由审计机关的人员担任主审,唱好主角,社会审计人员进行协审,优势互补,可以及时地选准突破点,找准结合点,踏准落脚点,减少分审后再度核查的麻烦,降低不必要的审计风险。

三是实行辅审。考虑到内部审计职能的差别和熟悉内部情况的实际,单独行使审计有一定难度,可以在资源整合后为审计人员辅审。一方面,可向审计人员详尽地介绍情况,使工作尽快切入。另一方面,在审计过程中,可向审计干部学习审计业务,提高水平。再一方面,审计人员可借助内审成果,突出重点地审计,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

此外,审计资源整合要兼顾各方的利益和非人力资源资本的分配关系,充分调动整合各方的积极性。

三、质量是重点

基层审计组织体系的资源整合,是应对人手少,任务重的一项措施,是新时期新形势下的一种审计手段,其根本目的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廉政建设及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因此,审计资源整合后,要把工作重点放在保证审计质量和服务水平上。作为推行审计资源整合的基层国家审计机关,在资源整合后,针对审计质量问题,应注意把好“三关”:

其一是把好审前检查关。不论是哪种形式的组合审计,都要对方案的制定与修改、审计调查与对被审计单位情况的了解、初步执行分析、重要性水平和风险评估以及审计通知书等审前准备的质量进行检查和把关,防止出现纰漏影响实际操作和审计质量,以此打好基础,保障项目合规进行。

其二是把好实事求是关。事实是审计质量的前提,能否实事求是,是衡量审计质量的标志。因此,审计机关要对审计组把好实事求是关。检查是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履行程序、调查取证、数据计算、保守秘密等,通过加强复核和查验,以求真务实的态度提高审计质量,向社会作出满意的交待。

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与发展 篇6

关键词:审计组织体系;审计问题;健全发展

一、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现状与问题

(一)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现状。进程的推进,政府审计监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另一方面,随着审计力度的加强和成果的显著提高,政府审计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审计工作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随着社当前,我国政府审计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随着审计职能和任务的变化,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新形势下我国审计的最主要的职能。针对于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通过不断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积极探索构建合理分权、相互制衡、有效监督的管理体制,尽快形成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在法制、体制、机制的框架内全面推动政府审计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政府审计事业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因此,必须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中心来设计和重构我国审计的体制模式。

(二)审计组织体系存在的问题。目前政府审计领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审计内容的不断更新,政府审计组织管理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包括继续完善审计规范、准则,建立审计机关人员工作质量控制约束体制,强化内部考核制度和执法责任等。同时目前政府审计缺乏完善、科学的后勤保障,在项目经费管理上还没有真正体现成本效益原则。

目前,我国内部审计组织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法制建设不完善服务对象不明确。内部审计的产生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主要是企业为了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西方国家的内部审计就是这样产生的。另一方面,是来自外部审计和社会给本企业的压力,以及政府法令的要求。我国内审的产生主要由于第二种原因。其二,法制建设不完善,政策法规不健全在新旧体制转轨过程中,体现旧的计划经济规律的法律体系明显丧失其存在的价值;新的法律体系尚未健全,许多新的法规也由于人们对经济规则尚无足够的认识,而不切合实际,而且部分法规之间、法律条款之间也有相互抵触或不融的现象。其三,企业领导对内审工作认识不够传统的企业管理思想认为,企业管理只有两大部分组成:一是决策系统;一是执行系统。对监督系统的作用不视为管理的组成部分,而监督系统主要体现在内部审计工作上。我国的内部审计机构多数是从上到下组建起来的,由于这种机构的组建不是以企业自身的需要为驱动力,所以许多企业只是片面地认为内部审计是经济监督机构。不能从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高度理解内部审计。

社会审计组织中还存在着诸如法定审汁范围狭窄、人员知识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等间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在我们大力倡导发展社会审计的今天,如果不采取相应的解决或改善措施,必然会影响社会审计的正常运行和健康发展。

二、建立健全审计组织体系

(一)对建立健全我国审计组织体系的具体认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随着审计职能和任务的变化,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新形势下我国审计的最主要的职能。针对于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通过不断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积极探索构建合理分权、相互制衡、有效监督的管理体制,尽快形成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在法制、体制、机制的框架内全面推动政府审计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政府审计事业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因此,必须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中心来设计和重构我国审计的体制模式。(1)审计公告制度将不断健全。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公开透明服务型政府,既是新形势下加强政府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政府与民众之间营造一种和谐的政民关系的必然要求。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就需要对政府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无疑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让审计公告日常化、制度化,才能更好地保证公众的知情权,才能对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有效监督。(2)绩效审计将继续坚持和发展。开展绩效审计是审计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针的指导下,人的因素将不断得到重视,“发展”的概念涵盖了经济、社会、文化多方面内容,体现了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因此,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政府职责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的不断健全完善,强化资金绩效观念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3)经济责任审计将不断深化。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当前我国经济领域的一系列制度性改革,如行政事业收费和罚没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推行政府采购制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会计委派制度、政务公开制度、预算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等都是遏制腐败的措施。(4)借鉴国际经验,改革现有的审计组织体系。 首先,在隶属关系上,改变政府审计机关的隶属关系。同时,在人员任免上,国家审计署的审计长可由国家审计委员会提名,交全国人大讨论通过;审计长的任期可较一般政府领导的任期长一些,不受政府领导班子更替的影响,从而确保审计长地位的稳定和独立性的发挥;其次,在经费来源上,审计署的经费统一列入中央财政预算,实行财政单列,每年由审计委员会核定经费总额,财政部限期直接拨付审计署,从而确保审计机关在经济上的独立性。人员待遇上,可适当较政府其他部门优厚,以吸引优秀人员,以便他们安心工作。审计部门一旦从组织关系、人员任免、经费来源等方面独立于行政部门,特别是在同级审计中,就可以不受同级政府领导的制约,独立地发挥审计职能,有计划、有重点的对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实施审计,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充分发挥各级审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5)加大审计的立法工作,完善我国审计准则体系。从审计准则看,我国目前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该准则体系只包含基本准则这一层次,缺少具体准则和审计指南这两个层次,且没有规定审计范围和绩效审计,而从国际上的审计发展趋势看,财务审计、绩效审计已成为审计发展方向的主流,尤其是绩效审计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更是代表了当今审计发展的大趋势。因此,加快完善我国政府审计准则体系工作,对促进我国审计水平的提高,加强我国审计的独立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结论

当前,我国政府审计正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随着依法治国、依法行政进程的推进,政府审计监督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重要;另一方面,随着审计力度的加强和成果的显著提高,政府审计的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审计工作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针对于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必须通过不断地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积极探索构建合理分权、相互制衡、有效监督的管理体制,尽快形成规范、高效的运行机制。在法制、体制、机制的框架内全面推动政府审计的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我国政府审计事业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发展轨道。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随着审计职能和任务的变化,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是新形势下我国审计的最主要的职能。因此,必须以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为中心来设计和重构我国审计的组织体系。

参考文献:

[1]程晓兵,2003,政府治理的向度变革,《干部学刊第5期》

企业组织审计 篇7

1 企业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原则

为了能够将内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企业在对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进行设置的时候必须要遵循以下原则。首先, 独立性的原则:独立性的原则是企业在对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进行设置的时候最为重要的原则, 在经费、工作、组织人员等方面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必须要独立于被审计单位, 并且对审计职权进行独立的行使, 不会受到任何部门和个人的干预, 只有这样才能够将审计的有效性、公正性和客观性充分体现出来。如果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与本企业的其他部门合并, 或者具有隶属关系, 这样就会导致内部审计丧失应有的独立性[1]。其次, 权威性原则:在内部审计工作中要想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工作的作用, 就必须要遵循权威性的原则对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进行设置。企业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具有越高的设置层次和组织地位, 就会具有越大的权威性, 就能够越好地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大量的内部审计工作实践证明, 内部审计工作作用的发挥和其组织地位具有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内部审计作用的扩大可以使内部审计有可能具有更高的组织地位;另一方面内部审计组织机构不断增长的独立性和不断提高组织地位也能够使内部审计人员更加有效地履行相关职责, 最终将内部审计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除此之外, 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还要具备一定的处罚权, 从而能够将内部审计工作的权威性充分体现出来。

2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的现状分析

目前在内部审计制度方面我国企业起步较晚, 而且在国外经验借鉴的时候也存在着不一致的情况。现在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具有多种多样的模式, 其主要包括:隶属于财会部门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监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董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经营管理系统的内部审计机构[2]。上述的几种内部审计模式互有利弊:在第一种模式中, 从独立性、地位、层次等方面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都是较差的, 内部审计机构只能进行部分日常性的内部审计工作, 不能够直接地服务于经营决策者, 也无法保证审计目的的实现;第二种审计模式在独立性、地位和设置层次方面也比较差, 尽管能够审计企业直接的生产经营活动, 然而对于企业监督各项经济行为和高层次决策十分不利, 具有较小的审计范围;第三种模式虽然在设置方面和独立性方面比较高, 然而由于在监事会下设置审计机构, 因此会将彼此应有的作用削弱;第四种审计模式虽然具有很高的独立性、地位和层次, 然而因为需要经过董事会的集体讨论才能够通过各个事项, 因此很难进行正常的审计工作;第五种模式具有最高的设置层次、较强的独立性, 对于审计人员的独立开展工作十分有利。

3 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和具体职能

3.1 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合理设置

通过上述的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 最为有效的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设置就是在董事会下设置审计委员会, 在经营管理系统中对审计机构进行设置。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要向审计委员会负责各项审计业务, 并且进行工作报告;要向总经理负责行政业务, 并且进行工作报告。采用这种模式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首先, 其能够将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充分体现出来。其次, 这种保持双重关系、双轨报告、双向负责的组织形式符合内部审计实务准则的要求。最后, 这种模式能够将内部审计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下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传统的审计对于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进行了过多的强调和偏重, 从而将内部审计的服务、鉴证和评价职能忽视了。然而在内部审计工作不断发展的今天, 服务、鉴证和评价变成了其重点职能[3]。在审计业务方面, 内部审计机构要将监督职能发挥出来;在行政业务方面, 内部审计机构要将更多的服务和评价职能承担起来。

3.2 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分析

首先, 管理职能:内部审计部门利用审计活动可以彻底的取证、分析、检查和评价企业的技术、生产、经营管理等各个部门, 并且得出客观公正的结论, 有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措施;帮助领导根据企业的实际做出科学决策, 对内部控制进行强化, 对管理漏洞进行堵塞, 从而使经济效益提升上去。其次, 经济控制、评价职能: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在本单位本部门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 其能够在一定的范围内具有较高的公正性和客观性。作为一种特殊的组织控制, 企业的内部审计还能够接受本单位本部门的领导, 而企业的其他部门可以以审计计划的安排为根据开展审计, 并且做好经济的评价、鉴证和监督工作。其最为主要的目的就是立足于公正、效率、效果、经济等观点对本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控制, 并且使企业人员对自身的职责进行更加有效的履行。因此, 企业的内部审计本身具备了经济控制、评价的作用[4]。最后, 内部公正、服务的职能:企业的内部审计包括两个方面的服务职能:首先是要服务于本企业, 对最高层负责, 从而将其所指派的各项任务完成;其次是服务于上级主管部门, 将其交办的工作完成。企业内部审计的内部公正职能除了是经济控制这一职能的从属之外, 同时还要服务于经济控制工作。

4 结语

面对现代市场经济中激烈的竞争, 企业必须要高度的重视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 从而能够使内部审计在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方面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企业要严格的按照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原则, 以企业的实际情况为根据科学地设置内部审计组织机构, 使其内部审计职能充分发挥出来。

摘要:在现代企业的管理中企业内部审计属于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其也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关键环节。企业的内部审计可以有效地监督和评价企业的内部经济活动, 并且帮助企业实现加强管理、增收节支、堵塞漏洞等目标, 最终能够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实现极大的提升。由于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 本文对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的设置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并且对其职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机构,职能

参考文献

[1]王颖, 卜海.内部控制与组织文化的契合及互动——特征辨析与路径探索[J].审计与经济研究, 2014 (06) .

[2]王兵, 张丽琴.内部审计特征与内部控制质量研究[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 2015 (01) .

[3]张丽英, 杨俊峰.我国内部审计模式导向转变及路径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5 (02) .

企业组织审计 篇8

一、S公司现状及内部审计现状

S公司是中国3C (家电、电脑、通讯) 家电连锁企业的领先者。截至2007年10月1日, 公司在中国28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 190多个城市拥有超过600家连锁店, 员工人数达90000多名, 2007年营业总收入达401.52亿元。

在内部审计制度上, S公司内部审计按照公司《内部审计制度》的规定, 以企业经济效益为中心, 企业规章制度为依据, 采用必审和抽审, 事前控制和事后审计相结合的内审工作方式。在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上, 公司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是公司内部控制监督机构, 审计委员会由五名董事组成, 含三名独立董事;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办公室, 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接受董事会和监事会的监督与指导, 执行日常审计工作。

该集团公司在公司总部及其子公司和分公司等分支机构均设有内部审计机构, 总部内部审计部门受审计委员会直接领导, 对分支机构的审计部门进行业务指导。分支机构的内部审计部门在行政上受本单位的领导, 业务上接受上一级审计部门的指导。公司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在同行业中相对比较先进, 但其仍存在一些缺陷,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职能冲突, 监事会缺乏对内部审计的有效指导。根据《S企业公司章程》和《S企业审计委员会工作细则》, 监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在对公司财务和重大经营决策的监督方面职能发生重合, 无清晰的职能界定。同时作为可以参与公司高层经营决策的监事会未把对审计部门的监督指导纳入其职权范围, 导致内部审计机构无力参与到高层管理与决策中。

2.分支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双重领导模式。子公司或分公司等设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受总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和分支机构的双重领导, 而行政上与业务上领导的模糊化, 威胁了分支机构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 行政命令的不统一更不便于工作的开展。

3.总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缺乏与子公司或分公司内审机构沟通。总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定期抽查、监督和指导子公司或分公司的内部审计工作, 但由于整个集团规模较大, 未与子公司或分公司内审机构保持充分的联系并适时进行沟通。

二、S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创新的理论基础

学者们相关的前期研究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以下将阐述与本文研究有重要作用的基础理论。

(一) 内部审计

根据1999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对内部审计的全新定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旨在增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状况的独立的、客观的确证和咨询活动。它通过引入系统的、规范的方法来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程序的有效性, 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从定义中, 可以看出内部审计对高层管理、决策的参与和其向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为企业价值增值服务的转变。

(二) 内部审计组织模式

经济组织内部经济权力和责任的分化, 是内部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确保受托责任履行的管理控制机制是内部审计的本质。而受托责任是一个含有丰富内容的动态概念, 经历了从受托财务责任到受托管理责任的演变, 范围涉及组织外部受托责任及内部受托责任。而受托责任的变化带来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变化, 经历了财务导向内部审计、业务导向内部审计、管理导向内部审计阶段到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发展, 内部审计机构相应经历了隶属于财会部门、纪检与监察合署的内部审计机构、隶属于总经理、设在监事会的内部审计机构和设在董事会或董事会下设审计委员会的内部审计机构的变化过程, 其审计报告层级也发生相应变化 (图一) 。同时, 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各发展阶段亦是前后相承、同时存在的。

对于集团公司的情形, 安德鲁.D.钱伯斯认为在内部审计报告层次上主要具有三种关系:职能式, 保证所提供技术服务的质量;行政式, 提供资源并监督这些资源的利用;任务式, 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关系。集团内部每级内审部门是完全分权的, 内部审计师为了各种目的 (职能上、行政上和审计任务方面) 向设立这种服务的相应级的管理部门报告工作。总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为了履行职能, 检查总公司下面部门的事务, 因此任务式报告面向总公司和以下各级。

本文将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提出创新的组织模式, 并结合S企业进行具体分析。

三、S企业内部审计组织创新的环境分析

家电连锁企业在组织结构上具有相似性, 本段以S企业为例, 研究家电连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创新的环境因素。

(一) 内部环境因素分析

1.业务性质。

根据S企业年报, 截止2007年12月31日, 该集团公司下属共190家子公司, 其中140家从事电器与电子消费品的连锁零售业务、43家从事售后服务业务、4家从事仓储物流业务, 另外三家分别从事其他业务。S企业主营业务范围为综合电器的连锁销售和服务, 基于内部审计资源的有限性, 集团公司可以根据业务性质同时考虑各业务经营情况分配审计资源, 对下属子公司实施有效的监督和控制。

2.审计成本。

据S企业年报显示, 审计办公室拥有各类专业人员25名, 而公司下属子公司多达190家, 根本无法满足集团公司审计的需要。增加内审人员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集团公司内部审计资源匮乏的现状。解决的根本途径就是改变内部审计人员的观念, 让其明确现代内部审计的对象、目标及职能, 提高工作效率, 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作用。这就要求新的组织模式中必须以提升内部审计地位、转变内部审计职能为核心内容。

3.子公司分布。

根据公司年报中数据进行汇总分析, 对公司净利润前30位子公司按地区分布情况如图 (图二) , 子公司主要集中在华东一区和华东二区及华南地区, 其他地区子公司分布相对较少。子公司的分布情况要求创新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必须以提高效率、强化总部内部审计集中管理能力为原则, 在此基础上发挥总部及各子公司内部审计机构的效用, 以满足集团公司管理的需求。

注:华东一区包括江苏、安徽、山东;华东二区包括上海、福建、浙江、江西;华南地区包括广东、广西、海南;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西南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东北地区包括辽宁、黑龙江、吉林;华中地区包括湖北、湖南、河南;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新疆。

(二) 外部环境分析

1.相关规范文件的要求。

2003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公布的《内部审计基本准则》中要求,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应考虑到组织的性质、规模、内部治理结构及相关规定, 并配备一定数量具有执业资格的内部审计人员, 保持独立性, 不得负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决策和执行。规范文件的要求, 为创新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提供了条件。

2.国际先进理念的引导。

在经历安然、世通等公司的财务丑闻以及在《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的推动下, 内部审计执业的影响及重要性不断提升, 内部审计人员的角色和职责也发生重大变化。国际内部审计理念正在悄然影响着我国内部审计, 推动我国内部审计的发展, 也对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审计环境的变化。

外界审计环境日渐良好, 企业所有者、投资者、债权人及企业内部职工和各单位对内部审计日趋了解、关注, 特别是我国现阶段投资者日渐成熟, 日益关注企业经营状况, 内部审计必然会成为其关注的重点。如此, 监管机构和投资者对内部审计的关注必然为创新内部审计组织模式提供动力。

四、S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创新的基本思路

(一) S企业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选择

1.集团公司内部审计部门与监事会、董事会、管理层的关系

基于独立性和权威性原则的考虑, 公司应采用审计委员会隶属监事会此种模式, 审计委员会主任由监事会主席担任, 其他委员由专职人员担任, 且不能在企业其他部门任职。监事会的职责主要是代表股东监督董事和管理层的日常经营活动和企业总体财务状况以及对审计委员会进行监督及业绩考评。审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为:①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②代表监事会对集团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监督, 并为其提供决策咨询服务;③监督集团公司以及子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审计制度实施;④提议聘请或更换外部审计机构;⑤负责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之间的沟通;⑥审核公司的财务信息及其披露。

审计委员会下设审计办公室, 独立于公司其他部门, 行政和职能上受审计委员会领导。审计办公室的主要职责为:①执行审计工作;②向董事会和管理层提供确证和咨询服务;③协助子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审计工作。审计委员会负责制定审计办公室领导考核标准并进行考核, 并负责制定薪酬政策与方案。审计办公室在任务上向董事会和管理层负责, 但董事会和管理层对审计办公室下达的重大任务必须经过监事会同意。执行审计任务后, 审计委员会向监事会报告。审计办公室应将发现问题及建议与董事会和管理层进行沟通, 提供咨询服务。

审计办公室下设审计中心, 以S公司为例, 为加强区域内子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协调、资源共享, 审计办公室中根据子公司和分公司行政区划、业务规模等因素组建审计中心, 选取中心城市设立审计机构, 如可设立华东一区审计中心, 下辖江苏、安徽、山东, 机构设置在江苏南京。审计中心的规模应当充分考虑所辖子公司和分公司的规模及数量, 审计中心人员的任免与考核都由集团公司审计办公室负责。各地区审计中心人员要定期进行轮换。审计中心的职责主要有:①对子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及业绩考评;②与子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进行沟通, 提供咨询服务;③向集团公司审计办公室负责人报告子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审计情况。此种创新体制将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对子公司和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和指导, 提高资源调配和制度标准的集中管理能力, 促进经营管理效率, 为整个集团价值的增加提供服务。

2.总部与子公司及分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的关系

子公司或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作为子公司和分公司的增值部门, 其主要目标是为整个集团公司提供增值服务, 提高集团公司的经营效率。这就决定了子公司或分公司内部审计机构应为集团公司派出机构的性质。内部审计分部在行政上向集团公司总裁负责, 集团公司总裁负责制定分部人员考核标准与薪酬政策。内部审计分部在职能上向所在地区审计中心负责, 审计中心对分部人事权、经费核定及资源配置实施直接管理并对工作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价。内部审计分部在业务上向所在子公司或分公司领导负责, 提供咨询服务, 但子公司或分公司领导下达的重大任务必须经过地区审计中心同意。当然, 应有应急例外审计制度与之配套。

(二) 内部审计组织创新对于内部审计发展的作用

内部组织模式的创新将开拓内部审计新局面, 推进了内部审计理论与实务的发展。其作用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 (图四) 。

1.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

在新组织模式下, S企业内部审计可以在职权范围内触及董事会、经营者这一高层次的代理人经营决策活动, 公司治理成为内部审计对象, 拓展了审计范围, 能够有效的促进内部受托责任与外部受托责任的融合、公司治理和公司管理的融合。而内部审计的目标是随着环境和受托责任关系的变化而调整的, 这就要求内部审计的目标向更高层次发展。

2.内部审计范围的拓展

目前S企业内部审计涉及的范围比较狭窄, 主要涉及财务审计、经济效益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 在管理审计领域中涉及的内容较少。随着内部审计地位的提升, 内部审计的范围将渐渐向管理审计发展, 内容包括风险管理审计、投资效益审计、人力资源审计、市场营销审计、企业文化审计和战略管理审计。内部审计范围的拓展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能, 以更有效和更针对性的服务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内部审计目标定位的转变

传统内部审计采用的范式为先直接测试内部控制有效性, 根据风险判断控制的薄弱环节, 实现查错防弊的目标。随着内部审计定位的转变, 内部审计工作的路线 (图五) 也随之改变, 首先确认企业的目标, 然后分析对这些目标产生影响的风险以及管理风险的控制, 测试这些实际的控制, 考虑其能否能有效管理风险, 最后提出改善的建议, 实现企业目标, 增加企业价值。企业内部审计流程也就是一个循环增值的过程, 这就决定了内部审计的增值目标。增值目标从本质上对内部审计提供的服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明确了内部审计的职能。

4.内部审计职能的明确

现阶段, 包括S企业在内的我国绝大部分公司仍将财务数据作为内部审计关注的重点, 其职责囿于检查监督, 将其目标定位为增值能够开拓确证和咨询服务的新领域。两项职能的紧密结合充分的满足了企业中各层次人员的需求, 针对性的服务发挥了内部审计作为公司整体保健医生角色的作用, 成为企业价值链上制胜的一环。

针对家电连锁业的创新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理顺了内部审计与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的关系, 解决了分支机构内部审计部门的双重领导问题, 加强了总公司与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审机构的沟通。为家电连锁企业广泛参与竞争, 提高核心竞争力, 在业界谋求长足发展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重庆市内部审计协会课题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模式创新[J].中国内部审计, 2008, (3) :45-47.

审计信息化与审计组织方式 篇9

1 传统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问题

1.1 与审计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

传统的审计组织都以人工作业为主, 工作缺乏健全完善的制度指导, 忽视了信息化建设必要的技术手段, 且没有推行动态管理的办法, 重复审计与盲区问题较为突出, 工作效率低下, 影响了审计的水平和效果。从业务实施上而言, 资源数据无法整合在一起, 处理问题较为滞后。

1.2 与组织形式的扁平化发展相违背

以往的审计组织方式相对孤立, 组织目标较为淡化, 只有多个部门的协调配合才能改变相互不符的现状。但是过于落后的审计方式无法关注更多部门的运转, 跨部门协作成为空谈, 与扁平化组织体系相违背。

1.3 无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人才

审计的人工手动方式在安排审计项目的过程中, 基本上都是各自为政, 无法打破传统规划限制, 人才资源也得不到整合。企业在实际工作中不能更好协调起来, 组织型企业成为空谈, 且固有思维束缚下的审计工作缺乏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 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 审计信息化对审计组织方式的影响

2.1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 (AO)

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是国家审计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审计人员开展计算机审计、强化审计项目管理、实现审计信息共享的重要系统, 目前已成为各级审计机关审计人员现场审计的必备工具。现场审计实施系统提供了多套审计作业操作模式, 审计人员只要掌握一定的SQL数据库知识、编写审计脚本语言就能查证电子数据, 其中自动化的审计功能使庞大的数据审核工作瞬间完成。同时现场审计实施系统还提供了项目管理功能, 可以实现审计项目从发出审计通知书到出具审计报告一整套审计流程管理, 是控制审计项目质量的基础。

2.2 审计管理系统 (OA)

管理系统属于审计信息化内部网络中的一种, 对实施审计项目、做好分类处理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 需要审计人员到现场进行调查, 确立主管机构, 把握好独立项目的进展情况, 然后做好实时交互, 才能提高审计管理的效率, 提高控制能力。

2.3 联网审计系统

联网审计系统是现代化审计的新形式, 它主要是借助网络, 在信息交互作用后, 对数据与资料进行采集与测评, 可以在测算基础上实现动态分析, 并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合法性。另外, 作为推动审计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的必由之路, 还处于发展的初期, 需要不断完善信息化技术与配套法律。

3 满足审计组织方式的具体变革途径

从上述内容中, 我们能够直观清晰地认识到审计信息化对审计组织方式带来的影响, 以及传统组织方式存在的不足。为了突出信息优势, 真正实现高效审计, 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3.1 调整与信息化不适应的审计项目组织方式

在信息化技术发展背景下, 由于有些审计项目在组织方式上还不能适应良好的发展模式, 所以就要调整该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被审计单位实施联网审计后, 要提高审计效率, 就要采取“一次通知审一年”的方式, 即年初下一份审计通知书, 实际审计时间为当年全年。审计机关只需抽调几名计算机审计骨干, 每天、每周或定期查看, 发现问题及时调查, 既节约了人力资源又提高了审计质量。

3.2 调整与信息化不适应的审计程序

联网审计方式对传统的审计程序, 如审计期限、审计程序以及通知书等法定程序都产生较大冲击。但从根本上说, 联网审计并没有对审计法构成实质性影响, 因为审计法并没有限定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的形式或频率。为了适应信息技术对审计工作带来的变化, 审计署可以通过制定部门规章的形式制定出适应信息建设发展的审计程序。

3.3 改进项目管理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管理是有效审计与审计组织优势发挥的基础, 在信息化审计的实施下, 要重视管理, 对全过程实施控制, 包括项目审计的内容、计划、准备实施、报告等, 分阶段实施管理, 科学应用软件系统, 并利用好现场审计系统, 以现场审计为轴线, 不断提高审计的质量。

3.4 通过全新的考核方式推进组织方式的落实

考核是组织方式可以有效落实的基础, 也是完善管理、坚持系统变革的关键。目前, 审计组织方式在审计信息化的影响下, 不断发生变化, 相应的考核对策势必也要创新。具体而言, 企业要鼓励使用新技术, 对审计信息资料的完整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确保及时发现数据中的错误和漏洞, 加大考核权限与比重, 并对考评结果进行全方位的审核。与此同时, 还要建立具备较好综合能力的审计队伍, 对他们进行后续教育, 集中培训与教授信息化知识, 提高理论和操作水平, 在聘用过程中要把好关, 引进接受过专业培训的毕业生, 培养更多的复合型人才。

4 结语

总而言之, 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下, 企业与政府都要改革审计工作, 基于信息化背景和组织方式推广新的审计对策, 严格管理与革新技术。基于传统审计方式存在的不足, 还要分析审计信息化对组织方式产生的具体影响, 积极调整与信息化不适应的审计程序, 改变考核方式, 从而落实严格审计与科学化审计, 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现代化技术的推广与使用, 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工作, 都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尤其是作为监督重点工作的审计工程, 在新时代背景下出现了新趋势。所谓的审计信息化, 是基于信息技术的一种审计方法, 它与计算机、互联网的应用密切相关, 从某种程度上而言, 审计信息化是对全过程审计的综合应用, 带动审计组织方式的革新, 也是结构调整的一种尝试。审计信息化的革新, 对实际工作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政府在考核标准、操作技术、限制任务上都或多或少有所更改, 企业各个部门必须适应信息化审计带来的巨大影响, 不断适应新技术。笔者就从审计信息化入手, 从其对审计组织方式存在的影响分析, 从而提出审计组织工作的要点, 确保企业内部与外部协调发展。

关键词:审计,信息化,审计组织方式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审计厅课题组.信息化条件下国家审计业务组织管理模式创新研究[J].审计研究, 2013 (2) :3-9.

[2]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 焦跃华, 别必爱.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研究[J].审计研究, 2014 (3) :3-8.

[3]陈冬梅, 刘彦军, 王红霞, 等.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内部审计, 2014 (8) :70-73.

[4]湖北省审计学会课题组.信息化条件下审计组织方式创新研究[J].审计月刊, 2016 (2) :4-7.

[5]审计署兰州特派办理论研究会课题组, 胡大华, 焦龙.大型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路[J].审计研究, 2015 (2) :29-35.

企业组织审计 篇10

1.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内涵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inter—organization open book cost accounting)是指在法律意义上相互独立的商业伙伴之间,跨越组织边界,以某种正式的机制来系统披露成本信息。 开簿成本授予买方访问供应商产品/ 服务的各成本要素的详细信息,包括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还经常给买家提供关于如何降低成本的建议。 成本信息披露既可以是供应商向购买方的单方面披露, 也可以是双方的同时披露;信息披露的程度既可以是完全开簿,也可以是部分开簿。“ 开簿”是一种意图的表达,这样做的目的是要证明合同关系中的合作伙伴的承诺和信心, 并分享收入和支出的信息。 开簿成本会计的关键要素包括设定目标价、定义实际成本、成本记录、审计开簿成本信息、报告、挣值分析并提出改善实际成本的途径。

2.组织间开簿成本审计的理论意义

(1)具有审核/ 审计权的开簿成本是利润分享合约的一个必要条件

从一定意义上说,对于双方之间的利润分成,成本数据必须是透明的谈判。 如果成本数据不对称,采用的成本信息不真实,就不可能达成合理的利润分成比例。 数据不准确可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文书的错误,二是有目的的数据操作。 共享成本会计信息的审计/ 审核作为一种机制,可以核实信息的准确性。 因此,具有审核/ 审计权的开簿成本会计的规定要求成为利润分享合约必须的条件。 因此,具有相关审核/ 审查权的开簿成本会计是利润分享的一个必要条件。

(2)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实施监控

为了确保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有效性以及提供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必须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实施不断的监控, 包括对组织间实施开簿会计的运作流程进行定期检查,即执行组织间开簿会计的审计,审计开簿原则的遵守性, 因此, 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实施审计是必要的。 Bob Meynardie and Alan F.Nagorzanski(2012)认为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成功实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首先,双方存在相互信任的文化和开放的沟通。 第二,会计系统必须满足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执行过程的要求。 此外,必须对会计记录实施更多的参与评审与审计监控。

(3)每个参与企业行使其开簿审计保护自己的利益

开簿成本会计指的是一个结构化的管理和成本信息的共享,通常会保护机密的信息。 从理论上讲,成本信息共享改善了信息获取的及时性, 但同时也存在信息共享的风险。 每一个参与企业存在共同的利益,也存在个人利益。 在开簿会计中的每个参与企业有必要行使其开簿审计的权利以保护自己的利益不受侵害。

(4)减少组织间开簿失败的风险,改善现有的开簿系统和开簿规则

实施组织间开簿审计,特别是立项审计,可以对参与各方是否适合开簿实施审计、开簿成本收益实施审计,提供组织间开簿的可行性审计建议, 这样可以减少组织间开簿失败的风险。 另外,实施开簿审计,可以识别任何问题,可以发现任何领域问题,可以协助进行必要的改进。 一个独立的审计确保准确的反馈, 也可以为决议提供支持。 审计者可以使用开簿会计技术指引评价合约风险和机会。

⑸保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开簿安排的有效性.

为了保障开簿成本的有效性, 会计信息应完整、透明、准确、及时和可获取。 信息可获取意味着符合合同条款、条件、规定,并符合预期的当事人需要提供的信息。 该合同也应该定义向特定的个人提供会计信息, 并采取安全措施来保护机密或任何敏感的信息。 开簿成本不应该意味着无限制或不受控制的访问敏感项目成本数据,除了特别允许的合同。 某些管理工资信息、奖金信息、股票补偿、许可费用和管理成本信息可能被视为保密的,不需要一个开簿成本安排。 因此,如有一个强大的审计跟踪, 客户可以依靠合同规定执行不允许成本。 另外,为了保障信息的真实性, 一个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对开簿成本会计持续评估。 评估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参与方是否支付正确并符合组织间治理的要求; 二是是否提供了有用的成本会计信息。 因此,审计现有的系统能验证成本信息的真实性,提高开簿安排的有效性。

二、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审计策略

目前, 国内外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研究也逐渐增多。 但是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审计的专门研究还是空白。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审计的文献零散分散在一些文献当中。 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审计策略主要有三种,包括独立审计策略、联合审计策略以及第三方审计策略。

1.独立审计策略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独立审计策略是指组织间开簿方向被开簿方实施的审计。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各个参与方都是独立的主体, 每个企业都要保护自己的利益。 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行使其开簿审计的权利,以保护自己的利益。 独立审计策略可以保护开簿方的利益,但是具体组织实施,每个参与企业都相互审计不仅耗时, 而且每个企业自从自己的立场去审计可以保证单个开簿主体利益的最大化, 但不一定实现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利益的最大化。

2.联合审计策略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联合审计是指参与各方联合组成审计团队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实施进行联合审计。 联合审计不仅可以对开簿各方实施审计,还可以站在组织间开簿会计利益的最大化角度实施审计, 不仅可以保证开簿成本会计各方利益的实现, 也可以保证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利益最大化的实现。 联合审计相当于联合审计团队对参与开簿各方实施的内部审计, 联合审计有助于效率遵守合作原则。 因此,确保开簿安排的实现和开簿成本会计各种合作安排框架的操作, 组织间联合开发一个联合审计策略, 将有助于提高组织间审计效率并保障组织间合作原则的遵守。

3.第三方审计策略

第三方审计策略是指由独立的第三方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实施审计。 针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第三方审计主体包括两种情况:其一,即由国家审计机关所实施的审计,即政府审计。 其二,社会审计,又称民间审计或独立审计, 它是指由信息系统审计师组成的非政府组织接受委托,独立、公正地对开簿系统进行有偿的审计服务。 在对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中, 由于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信息系统审计与其他的财务类审计不同,它不仅要求有一定的审计知识, 同时还需要对开簿成本会计信息系统技术层面有比较多的了解。

三、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审计内容研究

按照组织间开簿实施的程序,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审计的内容包括: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立项审计、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实施过程审计、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终结审计以及项目结束后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效用评价审计。

1.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立项审计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立项审计的关键点是对组织间开簿的可行性进行审计。 主要目的是确定组织间是否适合实施组织间开簿,减少开簿失败的风险。 审计的内容包括:参与开簿企业的适合性审计、实施的风险审计、实施成本—收益审计、实施的效用审计。

2.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实施过程审计。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实施过程审计是指对组织间开簿实施过程实施跟踪审计, 包括组织间实施开簿成本会计的实施进度审计、实施过程的管理审计、实施过程的协作审计、实施过程的成本费用审计等。

3.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终结审计

鉴于持续的监控, 可在开簿成本会计实施整个项目终结后实施项目终结审计。 项目终结审计的目的是一是协调项目的实际成本。二是考察合同遵守性。 终结性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 1开簿成本会计是否妥善解决管理会计问题的能力;2参与者是否实现节约成本的建议;3组织间开簿成本的实施文件或进程审计。 4会计信息交换控制审计。 会计信息交换控制的目的是要求所有的会计信息交换均遵循既定政策,并且经过适当的授权。 会计信息交换控制的测试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授权控制的测试。二是存取资料控制的测试。 三是审计脉络控制的测试。

4.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有效性审计。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有效性审计是指企业开簿项目实施结束后, 以对其产生的有效性进行评价而进行的审计。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有效性审计的内容包括:1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效用审计。 是指组织间开簿会计的实施是否实行预期效用的目标审计。 2组织间节约成本绩效审计。 组织间开簿会计的一个主要目标是实施跨组织成本管理,通过组织间的成本管理,降低成本。 因此,审计组织间降低成本的情况构成组织间开簿会计的有效性审计的内容之一。 3对系统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 实时性进行审计。 为了保证开簿会计实施的有效性,系统提供成本信息必须准确、及时、实时。

四、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审计程序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有其自身实施的目的。 实施组织间开簿成本审计需要审计者具备一定的商业管理和会计技能,并且要正确开展开簿成本会计审计,才能达到其审计目的。 正确开展开簿成本会计审计,一般要按照一定的审计流程进行。 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的审计流程一般包括以下:1了解行业项目;2了解合约;3解析什么是实际成本;4了解会计方法;5执行一种系统的方法来工作。 为了有效开展开簿审计,建议的审计程序如下:

1.了解组织间开簿成本会计项目的基本情况

为了对项目进行审计, 首先必须了解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参与方、参与方的基本情况、项目的实施计划、项目的实施目的等等。

2.成本的定义并解析什么是实际成本

为了组织间实现成本信息共享并实现成本节约以及分享,必须对成本进行定义。 成本的适当定义必须包含在合同中, 如果不是它必须是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的主要内容。 重要的区分总部经营开支以确保实际成本不存在重叠。 成本的定义,应分别是由资源标识的费用,如人员,设备,机器,材料和其他费用。 困难的是养老保险及财务费用以及他们如何分配给各个项目, 了解合约方的成本体系和程序。 这一阶段要注意对一些典型事项进行审计。 一般这一环节审计的典型事项包括:项目代码编号体系如何、网站成本记录如何、实例工作如何,熟悉合约双方的赞成、反对的观点,访问网站看成本核算系统的实际工作情况。

另外还要解析什么是实际成本。 开簿成本会计的目的是共享成本会计获取降低供应链各环节成本以降低产品总成本的策略。 从单个企业,企业一般采用制造成本法计算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取决于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及公司生产和销售产品必须分配的间接费用。 但从供应链角度, 供应链中的成本计算缺乏透明度导致公司知道购进价格和内部成本,而不是供应商的成本。 从客户的角度来看,价格隐藏了材料供应商经营的产品实际成本。 其结果是, 作为多层次网络中的主要合约人只知道最终产品的成本内容的一部分。 Kulmala(2002)对芬兰设备制造行业的案例研究表明, 供应商的成本信息与客户期望间存在巨大差异,企业很少知道每个产品的全部成本、准确的客户盈利信息和利润流向信息。 因此,实行网络的终端产品成本的计算变得十分困难。 公司为了降低产品的总成本, 揭示价格背后的实际成本问题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题。 因此,这里的实际成本应是供应链各环节发生的实际成本以及供应链网络终端产品的实际总成本。

3.了解合约方的成本会计方法

成本会计方法对成本的计算影响较大。 因此,审计人员要对合约方的成本会计方法有所了解。 审计的典型事项包括:折扣如何计入有关供应商和分包商、供应商和分包商如何执行合理的分配协议、应付费用如何处理、公司间收费如何管理。

4.制定审计计划,达成审计策略

审计计划是审计人员实施审计的工作安排, 审计人员在对项目的基本情况、 适当的成本定义以及合约方的成本会计方法有所了解后,就可以制定审计计划,商讨审计策略并达成一致。 同意的一个审计策略其中应涉及两个主要因素:1确保既定程序正常遵守;2确保会计程序在各个参与企业能正确应用。 这时设计一个审计计划表列出审计的内容、负责审计人员、审计时间、要求提供什么信息、打算问什么问题。 在审计过程中的一些内容需要保持随机。

5.执行审计

审计计划制定完成并达成一致意见后, 就可以执行系统的审计工作。 设计的重点是执行实际成本的审核、成本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审计。

6.出具审计报告

企业组织审计 篇11

【关键词】内部审计;组织价值;增值

一、内部审计“组织价值增值”的涵义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它通过运用系统、规范的方法,审查和评价组织的业务活动、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以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上述释义明确了内部审计的目标是增加组织价值和实现组织目标,标志着我国现代化商业银行的内部审计工作已发展到组织价值增值型审计阶段。

二、内部审计“组织价值增值”的特征

(一)内部审计目标与组织发展目标相一致: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以业务发展方向为出发点,以坚持风险防范为主导思想,充分发挥审计职能,着重做好重点领域和风险控制环节的审计,加强审计成果应用,有效促进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质量的提高。这一目标和组织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二)内部审计职能角色的转变: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职能和定位已从单纯的差错防弊向深层的服务管理转变,且更强调服务职能,为组织增加价值提供鉴证和咨询活动。内部审计不但能发现存在的问题,还需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重在解决问题,通过有效措施防止相同的问题屡查屡犯,将内部审计服务贯穿于监督之中。

(三)内部审计服务范围的拓展: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增值阶段,内部审计服务范围包含风险、管理、效益审计等内部控制的各领域,工作的内容覆盖战略目标管理、各项经营计划、业务操作规程、信息科技、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国际结算等各个方面。内部审计以风险为导向,突出审计工作重点,改进内部控制体系,以完善、协调、建议等各种形式,为商业银行内部管理提供相关咨询服务。

三、内部审计组织价值增值的必要性

从内部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和价值链的构成来看,内部审计工作所创造的价值可以体现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2014年最新修订的《中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已明确指出的内部审计目标,重点强调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强调通过内部审计的参与、监督、评价和服务职能,规范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行为的适当性和有效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能力,从而实现组织价值增值。

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实现价值增值的主要方法

(一)内部审计工作必须与组织总体战略规划相一致:内部审计在组织战略制定、修订的过程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内部审计本身的工作只有与组织的战略相一致,才能够为组织创造价值。

(二)内部审计必须关注流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必须做到“超越账本,深入业务”,也就是说,必须将工作立足于业务流程。内部审计有效的业务流程是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有力保证。内部审计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是商业银行活动和经营活动的载体,相互补充,贯穿于整个商业银行经营管理。

(三)内部审计必须解决问题,监督实施:内部审计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促进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告诉被审计单位管理存在的缺陷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可能给组织带来的风险,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确保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正确的解决,还要在审计结束后进行跟踪,特别是高风险。

五、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价值增值实现的主要途径

内部审计创造价值的两个主要途径是:一是通过降低自身审计成本创造间接价值;二是通过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水平创造直接价值。具体可以体现在如下方面:

(一)内部审计的间接价值体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设计存在的公司治理结构,对组织内的管理者和其他职能部门产生潜在的威慑目标,各部门或单位由于不断接受内部审计的监督检查,他们不得不保持良好的工作秩序和控制系统,并努力改善他们的工作绩效。

(二)内部审计的价值的直接反映:通过建立内部审计内部控制制度,并严格监督执行,以帮助商业银行的组织减少或避免损失。在实施内部审计成本低于可预见的损失时,组织的价值也相应增加。

六、内部审计要实现组织价值增值应提供的保障

(一)决策层高度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任务和特点决定了内部审计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机构能否独立,内部审计人员能否到位,内部审计权威能否树立起来,关键取决于商业银行组织上下各级领导对内部审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和支持程度。

(二)科学配置具备专业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部门的人员配置必须具备通晓组织管理各个方面知识的人员配备。精通审计、管理、经济法规等知识,必须掌握内部控制,必须严格按照审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工作。

(三)加强审计人员的创新精神。与过去传统审计观念相比较,风险导向审计最为新的审计观念是对组织复杂系统的突变行为和复杂特征的一种研究,不能降低为单纯研究各个组成个体。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风险,事实上是以复杂系统认知模式取代简化主义认知模式,从而降低审计风险。根据帕累托定律,只有20%的业务流程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起80%的作用,它们是最关键的。同时,内部审计人员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有助组织效益的提高。

(四)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协调。《中国内部审计基本准则》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有较强的人际交往技能,能恰当地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内部审计工作也需要各职能部门和子组织的配合。

七、未来内部审计实现组织价值增值的发展方向

(一)侧重风险控制的审计:目前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促使内部审计风险治理已成为内部审计发展的必然;C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也进一步明确了此项内容。我国的的内部审计准则虽然起步较国外相比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形势总体上稳步增长和内审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此项内容将在我国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并在加以运用发展起来。

(二)内部审计更为独立且多向发展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将由原来的事后检查、比对、评价等职能,转变为以达成组织目标自上而下地评估组织整体经营流程出发,来识别、分析、控制、监督风险,以及提供组织所需要的咨询的职能,因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范围变得更加宽广,涉及各个条线和部门。

(三)内部审计人员构成向多元化、精细化发展:面对商业银行的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投资者、组织管理层以及相关利益团体等对内部审计的期望,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协助组织在目标达成和风险管理之间取得平衡,还要适当地成为决策层和战略伙伴提供审计决策意见。众多的期望和要求,都促使内部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强化审计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多涉猎和学习诸如财务会计、组织治理、审计管理以及工程技术等多方面的知识。

【参考文献】

[1]贾云洁.从战略角度谈内部审计价值增值[J].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01

[2]王华.现代商业银行风险导向审计分析.[J]审计研究,2007(5)

[3]蔡娜.商业银行企业内部审计概述[M]中信出版社.2013.02

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构建 篇12

独立性是审计的精髓, 内部审计也不例外。内部审计的独立性, 是指内部审计机构应具有充分的组织地位以使其完成审计职责, 强调的是组织上的独立性和内部审计人员执行业务的客观性。内审机构只有独立于其他职能部门, 具备充分的组织地位, 才能使其审计活动不受干扰, 进而确保内部审计意见、结论的客观和公正性, 确保审计建议的权威和有效性, 真正发挥其作为公司最高决策层的参谋和助手的作用。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对其独立性与权威性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一、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

公司治理是企业运作的基础, 它提供企业内部各项管理活动的环境,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活动的一部分自然会受到公司治理的制约, 不同组织管理模式下, 通过对内部审计权利的配置、制衡、激励和约束等安排, 使得内部审计有不同的效益、效率和效果。由于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社会传统、法律体系、政治体制及经济制度, 因而演化出多样化的产权结构、融资模式和要素市场, 进而形成了各异的公司治理模式, 归纳起来主要有英美的市场监控模式、德日的内部监控模式、家族控制模式和内部人控制模式等四种。公司的治理模式决定了内部审计的组织管理模式, 因此, 相应的内部审计组织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 股东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

股东会主导的内部审计前提是以股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并充分发挥其功能。为维护股东利益, 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开展的审计包括两方面, 一是开展监事审计, 即股东委派监事对董事会、经营者开展财务审计、绩效审计、管理审计等, 检查和评价其财务活动及绩效并向股东报告。股东委派的监事必须熟悉会计、审计业务, 能够胜任开展内部审计、完善公司治理的需要。在法律上赋予监事聘请审计专业人士参与开展监事审计的权利, 保证内部治理审计的专业性和有效性。监事对董事会、经营者代理责任审计, 在制度安排上是可行的, 但实际运行效果存在一些问题。目前监事审计主要开展财务审计, 在绩效评价、管理审计方面作用有限。由于委托代理链延长, 对监事的评价、约束是必须考虑的, 监事审计职能定位要准确, 如果职能定位不准, 容易造成责任不清、派出人员不能充分发挥其审计职能。二是股东委派财务总监并领导内部审计, 即由董事会任命或授权财务总监领导内部审计, 以对经营者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审计, 防止经营者滥用职权。财务总监委派制度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的产物, 其最终目标是维护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财务总监对派出单位负责, 向出资者提出工作报告。

股东会主导内部审计模式将内部审计直接置于股东大会的领导之下, 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最高。该模式通过监事会审计和内部审计部门的审计对董事会和经理层形成有效制约和监督, 保证股东利益不受侵害。但是, 目前股东大会的“空壳化”使其失去了理论上本该拥有的权利, 也使得股东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失去了前提条件, 因此, 股东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并不能实现其理论上的功能与作用, 在现实中应用极少。

(二) 董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

英美模式的公司管理组织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以董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的“单层制”模式, 在董事会主导的英美审计模式中, 前提是董事会在公司治理中具有核心作用, 审计委员会作为公司治理的监督机构, 直接对董事会负责, 且内部审计直接由审计委员会领导。内部审计不仅具有监督职能, 还能协助经营者加强内部控制、改善管理、提高经营效率, 即同时具有评价和控制的职能。这种内部审计模式特点是内部审计虽然是公司治理体系的一部分, 但在审计委员会的职能监督下, 可以不受限制地与董事会进行接触交流, 其任命和撤换须经审计委员会批准, 因此, 可以较好地保持与管理当局之间的独立性。其缺点是对董事会本身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监督不够。

(三) 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

德日模式在公司管理体制中实行“双层制”模式, 既设董事会, 又设监事会, 由监事会执行内部审计的职能。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特点是:由股东大会之下的监事会负责对公司内部经营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审计, 监事会直接对股东大会负责, 代表股东执行监督功能。缺点是:如果监事会有职无权, 则导致效果差;内审隶属监事会容易使两者职责不清, 单纯向监督机构报告不易使审计成果运用于经营决策中。

尽管都是监事会主导的内部审计模式, 但德国和日本的内部审计模式又略有不同。日本实行的是监事会和专职董事相结合的内部审计模式, 由监事会和董事会对经营者的管理责任进行监督和检查。监事会的职责是审查董事所执行的职务, 评价公司的管理行为和管理决策是否妥当, 关注内部控制, 防止非法行为, 检查信息披露等。专职董事的主要任务是检查公司的财务状况、监控公司重组过程等。专职董事审计属于公司内部审计的一种特殊形式, 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出资者的利益。德国监事会的权力要大于日本的监事会, 既有监督权, 又有决策权。其职责主要包括:聘用执行董事会董事, 决定其报酬;批准年度报告;向股东大会提出利润分配方案;与执行董事会共同决定外部审计师的聘用。公司治理以监事会为治理中心。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 监督执行董事会成员是否按公司章程行使控制权;对资本增减、筹资投资等重要财务事项进行决策;审核账簿、核对资产, 并在必要时召开股东大会。监事对经营者进行审计, 目的是维护股东和职工的利益, 从总体上促进公司的有效经营、保护资产安全完整, 保证会计信息真实等。

由于公司治理模式的不同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内部审计模式, 不同的内部审计模式又各有特点、各有利弊, 各经济实体可根据公司治理的特点、自身的股权结构、所处的环境、资金供应渠道等具体情况, 选择适合自身的内部审计模式。但总的来说, 内部审计的目的是一致的, 都是为了健全公司的经营管理体制, 提高公司的信誉, 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 为企业的价值增值服务。而且,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 公司治理模式的不断趋同化也会导致内部审计模式逐渐走向趋同。

二、我国内部审计组织模式的构建

我国的公司治理模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混合治理”模式, 兼容英美的“单层制”和德日的“双层制”两种模式, 即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设立了监事会的现代企业, 同时设立了审计委员会。笔者对2009年我国主板市场设立内部审计的909家上市公司内部审计的隶属关系进行了统计 (见下表) 。

从上表可以看出, 在设立内部审计部门的909家上市公司中, 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占绝大多数, 姑且不论内部审计在实际中发挥的具体作用, 单从其设置的组织层次上看, 这为内部审计充分发挥其独立性和权威性提供了前提条件。在我国, 内部审计采取哪种组织模式才能真正体现它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实现其增值功能呢?根据企业类型的不同, 笔者认为, 内部审计应有不同的定位。

(一) 大型的集团公司可采用“内部审计委派制”。

即集团公司设置不同等级的审计机构, 在总公司设立审计部, 在省级和计划单列市的分公司设总审计师和次级审计部, 在地市县的分公司派驻审计特派员。总公司的审计部除履行对总公司的确认与咨询职能外, 对下属的审计机构进行统一指挥;各分公司的审计部在总部的统一指挥下, 组织所辖机构的审计工作;各地市县的审计特派员具体组织实施各项审计工作, 及时掌握驻地公司的经营管理情况, 监控并及时评估驻地公司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风险, 及时将审计结果向审计委员会汇报, 并向上级审计机构和总公司审计部直接汇报。这种内部审计模式中, 各层内部审计机构在行政隶属关系上独立于所在单位, 内部审计负责人的薪酬由总部进行支付, 行政隶属关系和利益关系的独立性使得内部审计机构容易保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便于更客观地评价下属单位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另外, 独立性强还可以缓解内部审计信号传递过程中的信息失真问题, 保证内部审计机构更好地发挥监督评价功能, 甚至对一些可能发生道德风险的董事还能进行有效的遏制。但是, 内部审计职能的特殊性以及该模式下审计负责人行政隶属关系的特殊性, 容易使驻地公司的领导产生排斥情绪, 从而不容易获得真实信息。所以, 集团公司在采取这种组织模式时, 应对内部审计有正确的定位, 增强其沟通协调能力, 尽量减少利益冲突,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确认、咨询、评价的职能。目前,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建设银行、TCL集团等一些大型的集团公司正尝试实行内部审计委派制的组织模式。

(二) 国有公司或国有控股公司可采用董事会和监事会并存的“双层制”模式。

在这种治理模式中, 监事会受股东大会的委托, 履行对企业经营的全面监督职能, 包括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 对企业董事和高管队伍的全员监督, 对财务行为的全面监督。在这种情况下, 内部审计可隶属于监事会, 在监事会的领导和指导下, 独立地检查经营活动、财务资料和内部控制情况, 与监事会和董事会保持接触和交流, 将审计结果及时向监事会和最高管理当局汇报。这既可以与现有的公司治理结构相结合, 又能对其他的管理部门保持超然的独立性。在具体业务工作中, 监事会决定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审计范围并审核内部审计结果, 且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命须征得监事会的同意。

(三) 上市公司可以采用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模式。

上市公司本着与国际接轨的原则, 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 采用内部审计隶属于董事会下设的审计委员会的组织模式。在这种组织模式下, 内部审计在审计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 独立地开展审计业务, 审计委员会决定内部审计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审计范围并审核内部审计结果, 且内部审计人员的任命须经审计委员会同意。但内部审计可以同时向董事会和最高管理层报告, 及时向股东提供治理所需的信息, 协助经营管理部门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四) 民营企业可视其规模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上一篇:新时期财务人员素质下一篇:哥特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