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投资哲学(共4篇)
经济危机投资哲学 篇1
教育哲学作为哲学体系中的一个分支, 它对教育中的基本问题, 用哲学观点给以理论上的阐明, 它不断影响着教育方法论和教育思想的形成;同时, 随着教育哲学的发展, 教育方法论和教育思想也持续进行自身的革命。现阶段文献作者在讨论教育哲学时都以哲学命题为逻辑起点, 进行形式逻辑推演。随着全民皆股特别是数以万计新手冲入股市、 加入“割肉团”, 专家学者就股票投资活动在经济方向进行数据挖掘。 而笔者认为, 股票投资这种似乎与教育“风牛马不相及”的事, 本质上也蕴含着非常现实的教育哲学思想。
翻阅股票投资专业书籍时不难找到许多告诫投资者的警句, 如不要与市场作对, 要顺势而为等。随着国际投资大师的相关信息引进到国内, 他们的名言也逐渐被国人所熟知, 如巴菲特所说:别人惊恐时, 我却贪婪;我知道我的能力边界在哪里, 也就从不逾界。这些警句名言看似与教育无关, 但其中的思想则可以作为育人的哲学元素。由此, 笔者将就文章主题展开讨论。
一、股票投资中的教育哲学思想分析
(一) 教育哲学中的“不要与市场作对”
资本市场作为股票投资的母体, 决定了股票投资的特征。同时, 不同国度的资本市场因其自身的结构环境差异性, 也就使得股票投资人在行为偏好方面存在区别。那么作为处于我国产业结构环境下的高职教育, 必然存在着区别于国外职业教育的地方, 因此, 教育工作者不能与我国的职业教育生态作对, 既要“埋头拉车”, 也要“抬头看天”。
(二) 教育哲学中的“顺势而为”
股票的涨跌有其内在决定因素, 当然也受到外部信息和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作为投资者唯有做到了顺势而为的右侧交易, 才能实现收益的最大化或者亏损的最小化。同样道理, 我国高职教育改革的趋势逐渐成型, 作为个体的教师应在顺势而为的基础上积极投身教学创新大潮, 这样才能获得学生的认可, 才能体现教育者的内在价值。
(三) 教育哲学中的“逆向思维”
巴菲特的名言似乎更适合于美国的资本市场, 但其中也蕴含着教育哲学思想, 即逆向思维。如高职院校都开设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教学时, 大家都在围绕着教材体例进行程式化教学, 主要目的是通过全国计算机等级技能证书达到毕业的基本要求。笔者在合作进行教学时, 发挥团队优势, 积极将教学与学生的专业课程联系起来, 通过紧扣互联网+及在线教育, 融入商务英语, 体现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工具特质的附加值, 从而提升该课程的学科地位。
二、对教育方法论的启示
(一) “不要与市场作对”对教育方法论的启示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习惯于从德国来获取办学营养, 特别随着“工匠”精神的引入, 使得我国高职校在教改方面远远走在了高校系统的前列。但无论是“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 还是培育具有“能工巧匠型”的高级技能人才, 都需要大到适应我国的产业结构环境、社会人文环境, 小到契合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特点。
(二) “顺势而为”对教育方法论的启示
“顺势而为”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 高职教学应与时代要求相契合;第二层, 高职教学应紧扣教育政策导向。相对而言, 不少高职院校并没有做到第一层次的顺势而为, 但在行政权威式的管理下却能够做到与第二个层次相契合。笔者认为市场的要求体现着时代的要求。
(三) “逆向思维”对教育方法论的启示
不难看出, 逆向思维在这里主要是指“不从众”, 而这并不与顺势而为相矛盾。现实表明, 高职院校若要突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要减少同质化, 要在异质性上下工夫, 要提前建立“五力”模型, 进行SWOT分析, 做到比别人多看远一步, 却又先行一步。
三、教育方法论引导下的教学模式构建
在教育方法论引导下, 高职学校可以从区域植根性、市场调研、对比寻优三方面来构建教学模式。
(一) 形成区域植根性的教学模式
无论国外高职教育理念如何新颖, 我们都应该坚持形成区域植根性的教学模式。这里的区域性属于空间范围, 但在特定空间范围内存在着特定的人文环境和产业环境。就是在同一地域内, 由于高职学校性质、 发展历史、发展方向的不同, 又可以划为更小的区域。高职校只有结合区域环境, 依托自身强势专业, 依靠企业行业, 发展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如, 建立具有区域植根性的创业就业培养模式, 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发展素养。
(二) 增强对就业市场环境的调研
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 学院管理层应增强对就业市场环境的调研。就业市场环境直接受到产业结构演化趋势的影响, 因此, 在调研中需要从趋势上来把握就业市场环境的长期发展逻辑, 还需要进行实地调研来获得短期市场环境的第一手资料。这样一来, 才能切实引导高职各专业课程的教改工作。如, 江苏南通地区是我国老龄化城市最快的地区之一, 人口近15年负增长, 导致全市25%以上的人口在60周岁以上, 有的县区接近30%。因此, 南通地区高职校研究并开设老年服务专业很有必要。
(三) 在比较优势中寻找办学特色
逆向思维的根基是建立在比较优势之上的, 因此, 各所高职学院都应在自身的比较优势中来进行办学特色的提炼, 办好、办精特色专业。 而很多高职校通过更改“高、大、上”的校名, 往综合性方向发展, 却又受着本就不富有的资源的制约, 这也是当前需要引起管理层重视的问题。
四、展望
最后, 笔者在比较优势中来提升办学能力上, 在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展望:
(一) 选择合适企业共同办学, 进行现代学徒制探索
2015年8月5日, 教育部公布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 全国17个城市试点, 南通入围;100所高职试点学校中, 江苏6家, 其中南通1家。因此现代学徒制的探索对推动南通地区高职校内涵发展, 服务南通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办学能力的提升离不开企业和行业, 离不开“双主体”育人方式。双主体”育人模式中涉及两个主体:学校和企业。建议选择符合下述类型的企业:企业处于转型升级期或快速发展期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迫切且需求量近年来能保持稳定, 平时能重视企业文化培育工作, 对新员工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要求高且能提供给新员工职业发展机会。 企业的软硬件保障能力强, 能给试点工作提供实训场所和生活场所, 能提供校外师资并能提供部分经费等。更为重要的是该企业有着为社会培养技能人才的公德心。当然合作的时候, 要真正体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的“校、企、生合伙人”理念, 要能确保实现“谁培养, 谁受益;谁获益, 谁投入;谁努力, 谁发展”的工作效果。
(二) 深化项目化教学方法, 实现知识推送, 师生协同创新
教学实施推进过程中, 教学人员可在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 开放性、可评价性、可复制性、可创新性等方面进行探索。项目化教学时, 可以结合企业要求及规范, 要统一工装, 采用企业流程、及企业规范, 以工厂班组模式划分学习组, 按企业规范进行相关工作。教学任务结束后能达到预期总目标并能体现教学过程的规范性和创新性。在教学过程中, 要破解学生与学徒身份互融及转换等难题, 使学生养成“思、 学、做、创”等相关能力, 在智商、情商、财商、灵商等方面有大幅提高。
五、结语
本文认为, 股票投资这种似乎与教育不相干的事物, 也蕴含着珍贵的教育哲学思想, 如不要与市场作对, 顺势而为, 逆向思维等。在教育哲学的启示下, 当前高职教育应在:形成区域植根性的教学模式、增强对就业市场环境的调研、在比较优势中寻找办学特色等三个方面下工夫, 以提高对社会的人才贡献率, 以实现“真正的教育, 是一种唤醒”。
摘要:从现阶段的文献中可以发现, 多数作者在讨论教育哲学时都以哲学命题为逻辑起点, 在此概念范畴下进行着形式逻辑的推演。作为多年承担高职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任务的笔者认为, 股票投资深深地体现着教育哲学思想。本文从分析警句出发, 细致分析, 阐述对教育方法论的启示, 对提升高职办学能力提出展望。
关键词:股票投资,教育哲学,现代学徒制,合伙人
参考文献
[1]吕和荣.创新创业教育导向下高职实训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 2014, (14) .
[2]赵飞燕.谈高职教育中的实训教学创新[J].西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1) .
[3]刘海涛, 戴苏南.基于“合伙人、学做思创、知识推送”理念下的“青蓝工程”的研究与实现[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 (2) .
[4]冯勇.网络环境下知识推送平台构建的若干问题研究[D].辽宁:东北大学, 2007.
[5]王春燕, 史晓鹤.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支撑体系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4.
经济危机投资哲学 篇2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实践哲学与经济哲学具有本质联系,马克思第一次使经济学有了哲学的含义,使经济哲学深入到哲学的基础中.经济哲学对人的本质的一个特殊方面作出独特的.探讨,统一了规范性与描述性,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代表了哲学向实践、文化和生活世界的转型.经济哲学的产生也来自于现实问题的要求.
作 者:赵海峰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2)分类号:B089关键词:实践哲学 经济哲学 经济学 哲学范式转型
投资的哲学之道 篇3
我们的祖先对此早有深刻见解。太史公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说过:“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意思是说,在你不拥有财力的时候只能靠体力去赚钱,在你财力不足的时候就要靠智力去赚钱,在你财力雄厚的时候就要靠对时机的把握来赚钱。
这句话的精髓在于指出了可以通过钱去赚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投资。这可说是中国最早的投资哲学之一了。
美国超级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一直认为,哲学、历史学得好的人,比学统计学的人更适合做投资。他为什么会这么认为呢?因为哲学是世界观,是方法论,哲学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是使人崇高起来的一门学问。学好哲学,等于接受了人类大智慧的熏陶,增加了人的思想底蕴和内涵,这在根本上有益于投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东西。成功的投资者固然离不开统计学和各种经济金融的统计数据,但更重要的是,投资者要能做到不拘泥于统计数据,应从更高的哲学层面来把握投资的风云变幻。这就要求投资者拥有更开阔的胸襟、视野和古今通达的哲学与历史智慧。彼得·林奇能长期战胜华尔街成为投资领域的佼佼者,跟他浓郁的哲学与历史学素养密不可分。
“当你投资股票时,你必须对人性,乃至对国家和未来的繁荣要有基本的了解。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事情让我的信念动摇。”这是彼得·林奇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投资经验之谈。
按照彼得-林奇的说法,一个投资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渐树立起一些能经得住漫长岁月考验的哲学信念。
一是要对人性持有基本的信任。作为投资者,你不仅要在市场中看到人性固有的贪婪和恐惧等弱点,更要能看到投资市场其实还更多反映了人性的优点,反映了社会与经济始终向上发展的主基调。这就启发我们即使是在最悲观的时候,也不应放弃对市场未来的希望和信心。
二是要对国家和未来的繁荣具有基本的信任。彼得·林奇对美国经济的繁荣前景永葆希望从不怀疑,股神巴菲特其实也有类似的说法:“没有什么比同美国打赌更愚蠢的事了,自从1776年以来,这种打赌就从未赢过。”几十年后,两大投资大师基于这种信任驱动而进行的各项投资,都获得了难以想象的丰厚回报。
与现在部分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表示担忧不同,巴菲特非常看好中国经济长期前景,他说:“我想中国的经济不会出问题。从现在起10年甚至20年后,中国和印度必将快速发展。”中华民族文明演进的伟大历史,证明了我们发展的坚韧与持久;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更进一步证明了中华民族的巨大潜力与强劲爆发力。作为投资者,如果对自己国家和未来的繁荣有种种犹豫乃至怀疑,我们将很难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站在哲学理论的高度,以哲学信念的宽阔视野来考量投资,我们能更加坚定、自信和从容。
链接
刘劲文:股神不抄底
经济哲学研究的思考 篇4
那么,该怎样去研究经济哲学呢?
经济哲学的研究应从体系结构出发,通过建立经济哲学的体系结构,并按这种体系结构去展开经济哲学全部的研究内容,达到对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经济与人的关系的全面理解。这种研究方法不是单纯对经济现象做哲学思考,而是从哲学理论出发去系统研究经济与自然,经济与社会文化,经济与人的关系,并在研究中解释和把握各种经济现象。
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运用现代关系哲学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是一种较好的研究方法。现代关系哲学是关于事物关系(特别是系统关系)的哲学,它研究事物关系的最一般的形式、结构、状态、演变规律,及其关系间量的规定性。
运用关系哲学的方法对经济哲学进行研究,从哲学的高度,文化的广度,对马克思之后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规律和新特点进行价值论、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对我国经济实践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说,当今世界上科学技术在生产力中越来越占主导地位,信息产品、知识产品大量充斥市场,“物质生产”已不再是社会生产唯一的生产部门,代之而起的是“物质生产”和“信息生产”、“知识生产”、“人才生产”的同时并存。dash;―“经济学学”的产生。
从学科性质看,可以说经济学本身就是哲学的经济学,哲学本身就是经济学的哲学。历史唯物主义作为一种哲学就把社会最基本的关系看作是经济关系,它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社会的向前发展,主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成为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
同样,任何社会,任何历史时期都不存在纯粹的经济行为和经济现象。因为经济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是有思想、有意识的,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过程密切相联系,是受人的思想意识控制和支配的。于是,研究人的经济行为就不能不研究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人所处的各种环境,而这些都是哲学研究的内容。
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它的研究对象应该是经济领域中存在的需要哲学去研究的事实。因此,其内容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部分:
首先,经济活动在人存在发展的一般规律中的地位。一、经济活动在人的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中的地位。经济活动本身就是人的一种生存发展方式。这种生存发展方式与人的生存发展方式必定存在着特定的关联、相互作用而构成人生存发展的整体方式。由此,对这方面的探讨是题中应有之义。二、经济活动在人的本质生成和变化中的地位。经济活动作为
人的各种活动中最重要的活动,它对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具有什么作用?与其它活动相比,它在人的本质的生成和变化中具有什么样的地位?三、经济活动在人发展的一般必然性之中的地位。人的发展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人类的发展,都存在着一些一般的必然性(如个体成长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人类历史的个体与群体相互作用、物质与精神相互作用的必然过程等),经济活动和人发展的这些一般必然性是什么样的关系?如果经济活动有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如经济活动的分工规律、市场经济的价值规律等),那么,它们与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之间是怎样互动的?它们对人存在发展的那些一般必然性有什么样的影响?
其次,经济必须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经济活动应该以什么为本,这不仅是个经济学问题,而且是个哲学问题。经济行为的主体是人,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也是人,但是,在经济发展史上,人并没有真正成为经济发展的主体,仿佛财和物才是经济发展的主体和真正动力,人反而从属于物,这似乎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而决定的。但是,生产力要发展到什么时候才能使经济从以物为本转化为以人为本,又从以人为本转化为以能力人(人的智能)为本呢?这是经济哲学必须研究的,我们称之为经济本体论。21世纪的经济发展应该以什么为本,这是每个国家,乃至全人类必须认真加以回答的。
再次,经济的发展规律是什么,经济的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生态、制度等的关系是什么?这是新世纪经济学研究的重点。把现代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经济规律的研究之中,是经济哲学的主要任务。
【经济危机投资哲学】推荐阅读:
经济危机后的投资策略05-09
金融危机的哲学反思09-21
经济危机10-07
理解经济危机06-18
经济危机环境10-05
经济哲学07-07
美容院投资六大危机盘点05-21
后经济危机时代07-03
经济危机的影响09-11
金融危机经济影响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