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倾听习惯

2024-09-13

良好倾听习惯(通用12篇)

良好倾听习惯 篇1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以下情况:我刚提出一个问题马上就有许多小朋友举手, 当我叫××起来回答问题时, 他却站在那里不说话, 但是当我把问题再重复一遍后, 他就能回答出来了, 这说明他刚刚根本就不在认真地听老师提问题;当我继续提问时发现有些小朋友回答的还是第一个问题的内容, 他的思维还停留在前面, 根本就没有集中注意力听老师的话。更多的时候是:有一位小朋友在发言或者回答问题, 老师正在耐心地倾听和引导, 可是因为其他小朋友不认真倾听, 或者有时在和同伴玩耍又或者急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得不示意发言者停下来, 老师得分散注意力督促其他小朋友认真听讲……这样的事情屡屡发生。这些行为都反映出幼儿在倾听他人讲话方面存在着不良习惯。

什么是倾听?倾听不仅仅是要听, 最主要是要的仔细听、集中注意力去听, 并能参与到讲话者的思想里去。良好的倾听习惯对幼儿语言发展、智力开发起着重要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语言部分的要求提出:“注意倾听对方讲话, 能理解日常用语”“养成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发展幼儿语言理解能力”。

幼儿园的孩子都只有4~6岁, 这个年龄的孩子好像总是听不见别人的讲话, 对别人的话充耳不闻, 常常惹得老师、家长生气,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那是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 其兴趣比起以前更为广泛, 程度更为强烈, 注意力维持的时间也更长了。这就很难让他们马上停下手里正在做的事情, 更何况他们还乐在其中呢?他们自己已经有了一定的想法, 想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不愿被人打断, 当你要求他们怎样时, 他们就不想理睬你, 表现出听不到你在讲话的样子。那么我们该如何帮助幼儿培养他们良好的倾听习惯呢?

一、让幼儿养成好习惯

幼儿阶段是非常重要的训练时期, 我们不仅要有训练的意识, 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 要让幼儿养成一种习惯:听别人说话时眼睛要看着说话的人, 聚精会神地听清楚、听明白。这种习惯特别容易在个别谈话中养成。

二、教师要发挥榜样的作用

教师亦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讲话, 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通常是幼儿模仿的典范,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带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社会学习理论家班杜拉和沃尔特·米施尔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了, 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是可以通过学习获得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对学习者具有很大的影响。榜样是一种模仿学习的对象, 他具有行为示范作用, 幼儿通过观察榜样在一定情境中的行为, 往往就会习得类似的行为。当孩子来找老师说话时我们不能对他们不屑一顾, 我们一定要认真耐心地听完。在孩子讲话、发言时老师决不做其他的事情, 必须面带微笑, 并用眼神告诉孩子你在认真倾听, 同时还应帮助孩子把话说清楚, 让孩子觉得老师和他是在做真正的心与心的交流。

三、老师可以和幼儿讲道理, 让孩子明白事情的前因后果

有些幼儿的自我意识已初步形成, 明辨是非的能力正逐渐增强, 懂得了一些简单的道理, 但判断事物的是非常常依赖于成年人的讲解和评价。孩子逐渐懂得一些事情了, 那么老师就可以和他们讲道理, 跟孩子讲明如果不认真倾听会产生什么后果, 让幼儿自己感受这种后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

四、在平时进行课堂活动时我们一定要投其所“好”, 围绕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展开

现在的父母在家中比较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 反映在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上, 很多孩子在课上乐于表述, 表现欲望强烈。但是大多孩子是不能安静、耐心地倾听同伴或者老师的讲话, 他们总是以自我为中心, 只顾自己。为了培养他们认真听讲的习惯, 我们应该从孩子的兴趣着手, 孩子对故事、儿歌、游戏等都会表现出我浓厚的兴趣, 为此在这些课上比较容易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游戏是幼儿最基本、最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 幼儿也是在游戏中发展自己能力的。在游戏开始时, 老师总是要陈述一些游戏规则, 可是总有部分幼儿因为已经急不可待地想要玩游戏了, 故规则都不认真听了。这时候我就要求小朋友来复述我刚刚提出的要求, 如果复述不出就失去玩游戏的资格, 孩子们为了玩当然就会耐心地听讲了。

五、教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

一个孩子良好行为的养成, 光靠幼儿园教师的工作还是不够的, 教师应取得家长的配合。家长与老师的配合教育在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过程中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家也要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不能对孩子说一套做一套。家长要认真倾听孩子的话, 让孩子感受到周围每一个人在别人讲话时都会认真倾听, 幼儿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氛围里慢慢地就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了。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 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 收获一种人生!”从小播种下良好习惯的种子, 将会获得一生的幸福, 我们相信有良好倾听习惯的孩子将受益终身。

良好倾听习惯 篇2

李江英

我们的课堂上出现过这样的现象:一个学生还没有发完言,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老师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己的事……出现这样的现象也许有很多的原因,但从中也可发现如今的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倾听,如何学会思考?如何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其实,在活跃的科学课堂里,学生光有表达是不够的,如何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技能,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学生在课堂上能认真倾听——倾听老师的讲课、倾听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才能保证课堂活动有效地进行。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在专心倾听的基础上,再踊跃发表自己的见解,那才是最好的学生。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事实上,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是不可能的。兴趣永远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但倾听对于好动、活泼的儿童来说无疑是无趣的。但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想方设法从这种无趣中寻找和创造乐趣。新教材中引入了许多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在“听”的培养中,千万不要吝啬赞扬,让学生能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课堂上学生怎么会不认真听讲呢?

四、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1、细化“听”的要求。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学生对此认识比较模糊。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无论是听老师讲课,还是听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当别人的发言有错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做到不重复他人的意见,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地接受,做到“说”“听”“思”并重,相互促进。

2、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当学生在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的发言是对还是错,是流畅还是吞吞吐吐,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教师的“倾听”一方面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针对性的调整教学,同时也是对学生人格的一种尊重,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这样一来,既达到了课内外相互交流的目的,又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倾听氛围。教师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树立了可感的榜样。

3、让学生当“小老师”

教材中某些新知识有的学生已掌握,这样的内容,我们就可大胆放手,让学生当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当学生的角色发生变化时,常会因新鲜感而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关注。在教学中,我时常让学生换位当“小老师”,这样的角色体验,使得学生们能更加认真地倾听他人的发言,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矫正方法,培养倾听

课堂上,特别是一节课过半以后,个别学生容易产生疲劳,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如搞小动作,与同学随便讲话等,而教学规律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要随意停课,中断学生的听课思维,更不可粗暴行事,而要灵活、理智,适时予以控制。可用“暗示”的方法,矫正学生不良习惯。这种方法,只对某一对象进行注意的转移,而不造成其他外围效应。

(1)“手势暗示” 教师在讲课时,一旦发现他(她)做起与学习无关的事,既用手势进行微妙短暂的定势,指着不专心听课的学生,以期达到矫正的目的。

(2)“目光暗示” 教师把严峻、期待的目光刷地落在不专心听课的学生身上,与之目光交触,引起学生警觉,使她意识到老师在用目光警示自己,应该收敛言行,从而达到矫正的目的。

(3)“语调暗示”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感情,采用语调上灵活多变,或急,或缓,或长或短,或稍作停顿,造成一种临时的教学氛围,有意带给学生听觉上的感差。(如或美感等),从而产生奇特的感染效应,促使个别学生专心听讲。

(4)“接触暗示” 如用以上暗示的方法控制,其注意力仍然集中不起来(学生的气质不同,个性有别),教师就很有必要走下讲台,以巡回讲课的方式,悄然走到不认真听课的学生身边,轻轻地摸一摸他(她)的头,让他意识到老师已知道他在做小动作等,鞭策其端坐静听和思考,强制守纪听好这堂课。

(5)“教具暗示” 当个别学生的注意,通过一定手势转移到听课上来时,另外的学生有可能会出现不良习惯,教师应凭借教学的辅助工具,(如幻灯、图片、板书等)要求学生随着手指,或教师指点的内容,进行分析、解答,这样做,既能充分调动个别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集中全体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带动个别学生专心听课,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群体的学习目的。曾有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只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化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对学生的一生产生深远的影响,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适时引导,就能使学生逐步养成倾听老师讲解、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学会倾听,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会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利用语文课堂的优势,教学生倾听的方法

(1)听辨训练:这是语音辨识力的训练,主要训练学生对声波符号的辩识能力。比如教学拼音时,设计游戏“试试你的小耳朵”,老师随机读声母,要学生迅速地在字母卡中找出,进行排列,最后以谁找得又对又快为胜;可以进行“十是十,四是四,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之类的绕口令听读训练;还可以在分段朗读课文的时候,请同学们当评委,让他们评听同学朗读中出现的问题,这样在其他同学的朗读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便会随之飞速运转,判断他们读得是否正确。这样,学生在听和讨论中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评价听,初步训练了自己的听的辨析能力。

(2)听记训练:这是语言记忆力的训练,也就是训练学生迅速、准确地记忆说话人所说的内容的能力,主要方法有:

一是听写。一般是教师念,学生听,内容可以是一些字词,边听边写。孩子在判断字词的同时还要书写,有利于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提高听的质量。

二是听记、复述故事。教师进述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仔细聆听,然后口头复述出来。对各个年段的学生,要求应该有所不同,要求一年级学生能够简单大概的复述出大致情节即可。对中高年级学生则要求比较具体生动地复述故事情节。

(3)听解训练:也就是训练学生听懂别人说话的能力

一是把握主要内容。听别人说话,能够知道说话的大概意思。训练时,要把握第一学段的学生特点,能面面俱到地大致复述就很好了。

二是听问作答。能够听清记住并听懂对方所提出的问题,并针对问题的要求作出回答。这样的训练,可以结合课堂提问进行,训练应视学生年龄特点先易后难,先少问后多问,问题逐步增加,难度逐步加大。如我在教学每一课的时候,都会根据课文问学生一些简单的问题。这样,既巩固了课堂内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是听话推测。就是根据已经听到的话语内容来推测、判断其他没有听到的有关内容。这种训练是一种高层次的训练,既可以全面训练学生听话的辨识力、记忆力、理解力和品评力,也可以培养注意力、联想力和判断、推理能力,还可以激发学生听话训练的浓厚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篇3

一、以身作则,为学生进行榜样塑造

榜样的力量可以深入骨髓,影响一生。对学生进行过多的言语教育是无济于事的,因为他们的心智还不足以让他们静坐倾听。相反,以身作则的方式为学生塑造各种倾听的榜样,让学生在脑海里印下这种可观的形象更为有效。例如,如果老师要求学生学生认真听老师讲故事,以学会倾听,那结果可能会令人失望,而如果老师让学生轮流讲故事给大家听,自己深入学生内部,跟着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而后再以更生动的言语复述之,可能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曾经请班上的学生讲了《乌鸦喝水》的故事,而教师则坐在其他学生中全神贯注地听,并在适当时候给这位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表扬,在学生讲完故事后,笔者结合生动的肢体语言和图像为学生们复述了这个故事,不仅吸引了全班同学的关注,而且激发了很多学生都自愿想上台讲故事的欲望。因此,在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阶段,榜样塑造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老师能够以正面的形象来影响学生,激励学生,发展学生,那必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培养学生多元的倾听能力

调查表明,学生的倾听存在明显的年龄差异和技能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对不同的倾听技能的掌握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的存在与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有关,在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时,要对不同年龄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首先,年龄小的学生要注重有意识倾听技能的培养,让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师所讲的内容上。学生因其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短,要培养学生的有意识倾听技能,教师必须在组织活动时,选取生动有趣、能吸引学生倾听的内容让学生倾听,并在倾听的基础上让学生多模仿,增强其趣味性。例如,教师在选取的故事中增添模拟声音,既让学生听,又让学生模仿,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倾听活动。其次,年龄大点的学生应侧重辨析性倾听技能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不同内容的分辨能力。如教师可以录制一些学生熟悉的声音(如小河的流水声、建筑工地上的机器轰鸣声、马路上汽车驶过的声音等)让学生仔细听,并让其辨别出是什么物体发出的声音等。最后,年龄大的学生要着重对理解性倾听技能的培养。理解性倾听能力的培养可通过游戏法(如听指令做动作、传话给别人等)、讲评法(通过有意义的讲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求异法(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做与他人不同的东西)和故意念错法(教师故意講错其中的某些东西,学生发现并争相纠正教师的错误)等。

三、家校共育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

家庭是孩子的港湾,也是孩子身临这个世界的第一所学校,而父母则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离不开家庭的努力,他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孩子受到健康有为的教育,才能让孩子在自由和轻松的环境中翱翔于世。首先,父母与孩子交流时,一定要保持注意力,不要敷衍孩子。基本的言语交流和眼神相对是最重要的,不仅能够传情达意,而且能够以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并让孩子养成尊重他人的品质。其次,增强交流和理解,建立家校合作机制。要保证学生良好倾听能力的养成,单靠任何一方都不足达善,只会把孩子培养成一种单向度的人格趋向,所以只有加强家校间的合作交流,共同解决孩子的问题,商讨培养孩子的对策和设施,做到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的倾听能力,并为日后的学习和成长带来无比厚达的支持。最后,解除家庭“牢笼”,多让孩子到户外活动,加强与外界的联系和沟通。由于当代父母忙于工作,经常把孩子丢在家里,让其玩玩具或者看动画片,缺乏与外界必备的交流,不利于孩子倾听和言语能力的发展。

总之,养成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离不开家庭与学校的共同配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希望广大工作者和家长,一定要重视学生良好倾听习惯的养成,为培养学生更好的言语表达能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良好倾听习惯 篇4

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 是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能力, 幼儿园教师应注重从小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以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

一、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

幼儿园语言教育的终期目标有四大块, 即倾听、表述、欣赏文学作品和早期阅读。其中, 倾听排在首位。倾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在生活中, “听”是“说”的基础, 在幼儿开口说话之前应先把耳朵“叫醒”, 只有认真听、仔细听, 听懂了才知道说什么, “听”为“说”提供了语言材料。幼儿喜欢听故事, 我就从一些优秀儿童刊物、儿童文学作品中选取一些简短易懂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他们会牢牢记住故事中频繁出现的优美词语, 同时也会把学到的这些词语运用到日常的语言交流中。如, 我在教学故事《秋天的颜色》一课时, 让幼儿听到了“金灿灿、绿油油、亮堂堂”等许多新鲜的形容词, 大大丰富了他们的词汇量。我还经常举办故事会, 要求幼儿首先学会听和说, 让幼儿自由地讲故事、听故事, 听完故事后再次复述故事, 给幼儿提供展示口语表达能力的机会, 促进了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促进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良好的倾听习惯对于促进3~6 岁孩子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发展尤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 一些幼儿因不注意听或不耐烦倾听而无法按要求完成任务。例如, 我们班5 岁的渊渊 (化名) 是一位特别爱回答问题的孩子, 每次活动他都能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 但回答结果常常出错。起初老师经常提醒他认真倾听提出的问题再回答, 可他还是一如既往地答不准确。后来, 我通过各种方法引导他学会了倾听, 还特意在幼儿入园、离园及饭前、饭后的空余时间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故事、儿歌, 让其他小朋友和渊渊一起静静地听, 或让家长带渊渊去大自然聆听各种美妙的声音, 从而激发了渊渊的倾听兴趣。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 渊渊进步很大, 学会了在别人说话时认真听, 而且在听清楚别人说什么后会动脑筋想, 得到了老师和家长的表扬。

三、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幼儿的记忆往往以无意识记忆为主, 他们只对形象鲜明的对象, 能引起兴趣或强烈情绪体验的事物能记住, 这些都需要大人引导幼儿仔细倾听, 认真观察, 并通过自己的感受来增强记忆。例如, 幼儿听一个故事, 如果不会认真倾听, 他只能记住感兴趣的某个细节, 而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 或者把其他故事的情节也混在一起。假如幼儿没有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他们的记忆则是不精确的、不完整的。又如, 我在教幼儿画金鱼的尾巴时, 告诉幼儿金鱼的尾巴分开的叉, 像一片片的柳树叶, 幼儿听清楚了我讲的金鱼的尾巴形状, 才记住了尾巴的样子, 而且很快画了出来。

四、促进幼儿观察力的发展

日常活动中教师与幼儿面对面地进行语言交流, 可以帮助幼儿将语言与动作建立同步反应, 久而久之幼儿就会养成集中注意倾听的习惯。此时, 幼儿的倾听就会比较理想。例如, 秋收的季节, 我带中、大班的幼儿来到果园, 当看到压弯枝头的苹果树、桃树、枣树时, 幼儿会立刻兴奋起来, 发出一阵阵感慨:“花怎么没了?”“果子怎么长出来了?”“树叶怎么不那么绿了?”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找农民伯伯询问。仔细看、认真听了的孩子, 会用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表现自己的真切体验。有的幼儿用不同色彩的泥捏果子, 有的用采来的小草做贴画, 不仅玩得很开心, 而且还学到了很多新知识。

五、增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篇5

单位:

作者:

日期:城关三小 张运平2013年5月

日15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个人如果从小养成了好习惯,一辈子就会享受不尽。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能力,陶冶性情,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其中良好的倾听习惯培养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则极为重要。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具备出色的倾听能力是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应对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具备的良好素质。近两年,笔者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良好倾听习惯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以此求教于大方之家。

一、生动情境中逐步了解倾听习惯

1.在故事中启发

童年与故事分不开。故事中错综复杂的情节,广泛的涉及范围,神奇的关系等,正好满足儿童丰富、天真的想象与好奇。低年级学生尤其对故事感兴趣教师应当把握好时机,引导学生在故事中学习知识,认知道理,从中培养多方面的能力与良好的品质。

记得刚教这届学生时,由于班上男生占多数,且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于是我常给孩子们讲故事。记忆最深的是讲述《父亲》故事时,每个孩子都在专心致志地听着,没有人做小动作,没有人讲空话,都被故事深深吸引。

故事讲述的是:有一位父亲带着他的小女儿乘坐轮船去和在美国的妻子会合。一天早上,父亲削苹果,船却突然剧烈地摇晃,刀子扎在他胸口。六岁的女儿被父亲瞬间的变化吓坏了,尖叫着扑过来想要扶他,父亲却微笑着推开女儿的手,安慰女儿:“没事,只是摔了一跤。”然后轻轻地拾起刀子,很慢很慢地爬起来,揩去了刀锋上的血迹。此后三天,父亲照常每晚为女儿长摇篮曲,替她系好美丽的蝴蝶结,带她去看大海的蔚蓝,仿佛一切如常。船到纽约港了,当女儿看到母亲时,父亲已经仰面倒下,胸口血如井喷。尸解的结果是那把刀无比精确地洞穿了父亲的心脏,但他却多活了三天,而且不被任何人察觉。这是医学史上罕见的奇迹。这个奇迹的名字,叫父亲。

听着听着,教室里有的孩子竟然擦起了眼泪,有的说:“原来父爱也如此伟大啊!”

有的说:“我知道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力量就是爱。”还有的说:“有本书上写着,父爱如山,能够随时随地地呵护我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保护我们。很多时候,父爱可能并没有那么明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能够感受到父爱的博大。父爱无言,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最最亲爱的父亲。”

原来我们的孩子是能够专心听讲的。基于此,笔者就经常给孩子们讲专心听讲的故事。当孩子做一件事有专心的表现时,就及时赞扬与鼓励。在恰当的时候,笔者就告诉学生,听、说、读、写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培养的四种基本能力。而“听”处于这四种能力的初始阶段,是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阶段。只有“听”好,才能“读”好,才能“说”好和“写”好。

2.在游戏中感悟

语文游戏是游戏活动与语文学习有机结合的产物。通过游戏活动,可以让小学生主动、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教学游戏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强化学生听与说的能力,使教学变得生动、丰富,课堂变得有趣、活泼,从而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如游戏“顺风耳”。适用范围:复习音近的拼音字母和生字。

游戏准备:学生每人准备一套拼音卡片,和有关的生字卡片。

操作过程:

(1)教师引导:我们一起来比一比,看谁的耳朵最灵,是顺风耳。请听仔细。

(2)由老师或学生报音,其他同学找出相应的声母、韵母、音节或生字卡片,边举起卡片边迅速读出来,如“找到了,找到了ao ao ao”。看谁找得对、准,读得快、准。

这样能提高学生的听音辨别能力,培养学会倾听的良好学习习惯。

又如“词语接龙”,既训练了孩子们的听力,还可以积累词语,可谓一举双得。这也是教师常做的一个游戏,要求学生把词语首尾相连接下去。当然学生必须专心听前一名学生的词语,才能接下去,否则就会出洋相。

“说悄悄话”游戏也是孩子经常玩的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的第一个同学到老师地方来听悄悄话,然后一个一个用“咬”耳朵的说话方式往下传,看看哪一组传得又快又准,声音又轻。最后一名孩子要说给大家听。

经常做这样的游戏,不仅养成了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还助于提升记忆能力。

这样的游戏,孩子不仅不会厌烦,相反,还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可谓寓教于乐也。

3.在实践中懂得

(1)专心倾听

有很多学生在听别人讲话时不专心,或没有看对方,或心不在焉。针对情况,教师先对学生提出一定要专心听,因为这既有利于把握对方要表达的内容,(也就是说能听懂别人的话,)又是对讲话人的一种尊重,是一种礼貌。在语文课时,笔者有时会故意、去叫那些听讲不专心的孩子回答问题,他们多数回答不上来,教师不能生气,让他们坐下,耐心地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几次以后,那些孩子慢慢改变了听课习惯。笔者觉得多关注这些同学,多给他们回答问题的机会,多偏爱一点儿,还有与家长取得恰当的联系,孩子是一定会改变听的习惯的。

(2)学会尊重

有些学生在听别人的讲话时没有一个专注的神情,有时手中拿着笔,有时头歪斜着,有时趴在座位上等等。于是要求学生听别人说话时要注视老师,同时自身身体各部分不要乱动的习惯,强调这也是对别人的一种尊重。对班级中几个有摇头晃脑的习惯的学生给予特别指导,让他们在改掉坏习惯的过程中养成好的习惯。当然,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性。

二、教学过程中促进养成倾听习惯

1.在学文朗读中感悟

语文课上,笔者常常让学生朗读课文。当一位同学朗读课文时,要求其余学生仔细听他的优点和缺点。在初读课文时,要求学生能读正确,读通顺。其余孩子,要按照这要求去听。然后,要求学生从语气、感情等方面去训练。听好后,把优、缺点一一说给朗读的同学听。这样不仅训练了认真听的习惯,而且通过发现他人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也提升了自己的朗读评价能力。

在这样朗读、评价、体验的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习专心听讲,更明白了只有“听”好,才能“读”好,才能“说”好和“写”好。

2.在口语交际中培养

“口语交际”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一种综合能力。

教学中,笔者创造学生喜爱的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采用小组合作交流、自

主讨论等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学会倾听,使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从中,学生明白了“四心”要求:一是听别人说话要专心。二是听别人说话要耐心。不要听而不闻或表现出明显的不耐烦,哪怕自己不爱听的话题也要等同学把话说完,不可中途打断。三是听别人说话要用心。边听边想,主动做出反应或适当呼应,不要表现出无动于衷,若无其事,让人感觉是“对牛弹琴”。四是听别人说话要虚心。不要过于显示自己,要学会赞赏和鼓励别人。由此,学生真正明白了倾听是文明交际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倾听也是一种尊重、一种习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一门艺术。

3.在听写交互中强化

听写词语、句子、片段,本身是一种很好的语文实践活动,也是培养语文实践能力的一种基本、有效的方法。笔者让学生练听力的步骤是:先是普通的听写,但每个词语从听两遍到听一遍,让学生听写,接着一次读两个词语听写,到二年级时用一次报三个词语让学生听写。除此以外,听写句子来提高听的能力。现在,笔者常在听写时采用新的形式。如“请写出寒冷的反义词”,“请写出安静的近义词”,“请给作业的作再扩三个词语”,“请写出《„„》的主人公是谁?”这样一来,学生不得不竖起耳朵来听写了。这样的听写,不光培养了学生倾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灵活理解词意,丰富词汇,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三、言传身教中引领巩固倾听习惯

老师应放下师者的架子,尊重、关心、爱护每个学生,和他们多聊天,接近、了解他们,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通过沟通使他们喜欢自己,学生喜欢老师,自然会听老师的话,爱上课了。

在课堂上,笔者还经常这样做:发现会倾听的学生,就笑着说:“你们专注听讲的表情,使我快乐,给我鼓励,我上课更起劲了。” 看到学生端正坐着专心听我讲课时,就竖起大拇指说:“从你们的姿态上,我感觉到——你们听明白了。”教师还鼓励学生:“ 会‘听’也是会学习的表现。我希望大家认真听好我下面要说的一段话。”也表扬全班同学:“从大家听课的情况可以知道,我们是一个素质良好的集体。”所谓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样的激励性鼓励促进了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形成,使学生拥有良好的情绪去面对学习。于是,学生因为喜欢老师而喜欢上了老师教的课了。

专心听讲习惯的养成,是靠教师有意识地采取各种措施。因此,教学上教师有时可运用多媒体,有时可给孩子讲故事,有时师生一起可做游戏,有时又可一起演课本剧等等。笔者觉得合理运用这些手段可以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使课堂生动活泼,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不断转移学生的兴奋中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应注意的对象上,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一句话:有吸引力!让孩子产生“非听不可”的感觉。

要养成学生听话“专注、认真、不走神”的好习惯,教师说话一定要做到“不啰嗦、不重复”。也可以说,要求孩子做到的,教师应带头做到。每次和孩子们交流谈话,都注视着他们,认真观察孩子们脸上掠过的每一丝变化,有时还夸大侧耳倾听的样子。上课时,对于有的孩子回答问题不着边际,中间也不插嘴、不打断,用心地听、耐心地等待学生把话讲完。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也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去全神贯注地倾听别人的讲话,也就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同时,学会倾听,也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精彩,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总之,良好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一点一滴地加以耐心培养。让我们为之努力实践,探索更多更好的方法吧。

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倾听习惯 篇6

幼儿很喜欢模仿老师,不是有这么一句话,“教师就像一面镜子,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对幼儿有着深刻的影响。”那么作为老师也应当正确地去教育引导。有很多老师可能跟我有同样的感受:当有孩子想和老师说话的时候,你要耐心地听孩子说话,并且要看着他,这样让他也能感觉到你是在听他讲话而不是在敷衍,这样,不仅会让幼儿相信老师是自己随时可以交谈的对象,而且会带动影响幼儿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话。因此,当孩子有需要时、当孩子想辩解时、当孩子有“悄悄话”想告诉教师时,教师一定要抽空去傾听他们的心声。

二、引导幼儿学会倾听

在听一个故事、一段音乐之前,教师可以提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幼儿带着问题来听,迫使幼儿必须认真仔细听;可以抓住时机与幼儿交流:“你听到了什么?说给老师和小朋友听听好吗?”另外,还可以要求幼儿的答案和别人不同,幼儿在这一要求下自然地注意听别人说话了;还可以请幼儿复述故事的对话和情节等。总之,幼儿有了任务意识后,他知道必须认真仔细地听才能获得必要的信息,对老师的提问才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这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倾听习惯

三、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孩子们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感兴趣的,教师就要利用这

些资源来培养他们的倾听习惯。“兴趣”是培养幼儿倾听习惯的关键,幼儿的年龄小,他们往往对其感兴趣的故事、儿歌等会百听不厌,对其感兴趣的游戏百玩不厌。针对这个特点,教师应该组织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以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总之,幼儿感兴趣能激发他们倾听的欲望。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在自己的语言上要多下工夫,让孩子们喜欢听、听得懂。每回在讲故事的时候,我也发现,当我拿着故事书,用夸张的表情、时而中断的节奏形象地模仿故事中人物的语气来讲故事时,幼儿表现得特别专注。

但是也有几个幼儿很不专注,缺乏耐心。比如,在活动中,让幼儿进行点评或介绍时,倩倩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总是打断别人的话“老师,你怎么不叫我啊?”这时,我就适时地培养他的倾听习惯。我会平静地告诉他:“毛毛说完就轮到你。”轮到他说时,我会说:“倩倩轮到你了,老师很高兴看到你能耐心地等毛毛说完。”渐渐的,倩倩知道了“老师喜欢有耐心的小朋友”,他开始不插话了,我赞许他说:“倩倩刚才听得很认真,你又有进步了。”

不管怎样,教师首先要做到耐心倾听孩子们的心声,然后在点点滴滴中去教育、引导他们,让他们学会去倾听、去耐心等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作者单位 高平市城东幼儿园)

良好倾听习惯 篇7

眼下, 教师都致力于营造一种宽松的数学课堂氛围,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于是, 课堂上学生不愿倾听、不会倾听的现象随时可见。

1. 教师授课时, 不爱倾听

课堂上, 当教师提问一位学生时, 他还在思考, 其他的学生便脱口而出;有时教师的要求还没说完、讲清楚, 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地做起来、讨论起来了;有的学生看上去听得很认真, 但叫他回答问题, 他却不知所云, 他其实在“假听”, 只是做出听的样子给教师看。

2. 全班交流时, 不愿倾听

小学生普遍喜欢自己说而不喜欢听别人说。当一个学生在回答问题时, 有的学生着急地叫着:“我, 我!”根本不理会发言的学生在讲什么, 而当学生回答完后, 教师问:“谁还有不同见解?谁还有补充?”接着回答的, 要么只顾顺着自己原有的思路说自己的观点, 答非所问, 要么简单地重复别人的观点。一旦有学生出了点问题, 别的学生便急不可耐地打断他的思路, 甚至嘲笑起哄。

以上这些现象说明我们的学生不会倾听, 也就意味着不会学习, 学生不会学习也就意味着课堂教学的无效。

二、为学生的倾听“开药方”

1. 营造倾听氛围, 鼓励学生乐于倾听

教学中, 创造各种情境, 组织各种形式的活动, 调动学生倾听的热情。产生浸润性效果, 即让学生愉快地融合在数学的环境中, 自然地、不知不觉地吸取和操练, 不断提高倾听能力。

2. 授之以法, 让学生学会倾听

在学生发言时让其他学生带着任务听。任务布置:他讲的什么内容?你能够简单地说下来吗?他讲的与你想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他的发言是否有道理?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听了他们的发言, 你有了哪些新的收获?有什么新的想法吗?……通过这样反复的布置任务, 不自觉地可以引导学生建立起一套“倾听学习”规范:认真倾听, 对听到的内容进行把握、概括分析、判断、归纳……久而久之, 学生便会在不断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提高倾听的能力, 体验到倾听的价值, 自觉养成习惯。

3. 及时评价

对学生倾听时的表现教师要及时做出评价。评价学生的行为而不是人格, 我在评价学生的口头策略通常是:“不错”“正确”答对了”等。

摘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在数学课堂里, 只有表达而无倾听的对话是失败的, 只有表达而无倾听的学习是低效的。在教学中, 重视学生倾听习惯与倾听能力的培养, 迫在眉睫。

培养倾听习惯提高倾听能力 篇8

一、营造氛围,让学生乐于倾听

课堂气氛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倾听气氛可以将师生的心智融为一体,达到充分沟通的目的,因而教师要为学生的“倾听”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条件。

1. 巧引导

在学生发表意见时,教师要以听众的角色,用非言语信号和言语信号,与谈话者做积极的信息交流,努力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用交换眼光、侧身倾听、举目凝视、含笑点头、热情赞美等表示支持性的非言语和言语来让学生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在认真听。

2. 强调控

小学生年龄小,持续注意力的时间短,许多学生缺乏耐心,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要加强课间巡视、调控,在深入小组学习参与探究交流的同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时抬头环视全班。当发现有学生没认真倾听时,可用神态、手势等暗示其专注倾听,稳定学生的学习情绪,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二、培养习惯,让学生善于倾听

1. 明确目标

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观察,关注出现的各种情况。例如,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认为这不关他的事。为此,老师在提问题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目标,“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别人的发言,也让学生明白,倾听时既可指出别人的不足,更要学会欣赏。既要适度地敞开心扉随时随地接纳对方,更要融入自己的思考,引发创新意识,从而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2. 树立自信

小学生的向师性强,老师的一举一动会带给其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要求学生养成倾听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做一个耐心、专心、细心的倾听者。在学生发言的时候,老师首先应带头专心倾听,无论学生发言的质量如何,绝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做其他事或打断学生的发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指导和适度的评价。下面是我教学《纪昌学射》的一个片段:

师:谁来说说从哪个字、词可以看出纪昌很认真地躺在织布机下面练习眼力?

生1:从“躺”“睁”可以看出来。

师:找得真准,如果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生1:要是让一个人成天躺在那么矮小的织布机下面,肯定会受不了,如果不认真,怎么可能坚持下来?

生2:这个“睁”字更不简单,请同学们试着把眼睛睁大一会儿,看看是什么滋味?是不是胀胀的,酸酸的?所以说这个“睁”字也能体现纪昌练习眼力认真的程度。

生1:“注视”这个词语比“躺”“睁”更能直接表现纪昌的认真。因为“注视”是眼珠子一眨也不眨地看。

从上面对话过程中可以看出,两位同学都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这时是培养学生倾听能力的良好机会,我及时把握住时机,对他们的回答进行有效的引导评价,通过评点学生的发言引导其他学生掌握倾听的方法。

三、激励评价,让学生用心倾听

1. 语言激励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对能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积极回答问题,作出正确评价的学生要给予表扬,如“你听得真仔细!”“X组同学听得最认真!”以肯定一人或一组的方式来唤醒、鼓舞全体学生。这样,那些没有认真倾听的学生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就会立刻停止其他动作认真听讲。这时老师也要及时发现,给予表扬。

2. 非语言激励

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体态语言的作用,比如,通过目光与学生直接交流。事先要明确告诉他们:当你们认真听且积极发言时,老师的目光看见你时就是赞美,肯定的;当你们不认真听,做小动作,思想走神时,老师的目光看见你时就是提醒你,希望你能改正。这一切都在向学生表明,老师对他们的发言是积极参与的,同时是关注和感兴趣的。当学生感到教师在认真倾听自己的发言时,便会对自己充满信心同时还可适时开展倾听效果评比,这样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热情,来调动学生专注倾听的积极性。

幼儿倾听习惯的养成 篇9

一、创设宽松环境, 营造良好倾听氛围

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是保障幼儿良好倾听习惯的前提。无论孩子还是大人, 只有在平和、安静的环境中, 才会静下心来思考, 才乐于倾听。因此, 让幼儿遵守纪律、紧记规则, 才能让幼儿学会安静地倾听, 进而提高倾听的有效性。对于身体心理尚未成熟的儿童, 提供安静舒适的倾听环境, 并在该领域中安放录音机, 播放儿歌、故事、歌曲, 摆放幼儿喜欢的图画书, 随时在活动中进行倾听习惯的养成。

该倾听区域所设置的内容必须符合幼儿各年龄段身心特点, 例如, 为刚入学的小班幼儿提供内容短小、浅显易懂、朗朗上口的儿歌, 如《两只老虎》、《鹅》、《拔萝卜》等。中班、大班的儿童, 随着语言能力的发展, 词汇量的不断丰富, 可为他们提供较长的故事和儿歌。其次, 可充分利用孩子睡前、饭前、外出的时间, 如午睡前为孩子们播放温柔缓慢的音乐或配乐故事和儿歌, 起床晨练时播放一些活泼欢快的音乐。与孩子一同出游时, 提醒幼儿关注大自然的声音, 在学会倾听大自然的声音的同时, 感受自然带来的无尽奥妙。

二、调动多种思维方式, 激发幼儿倾听兴趣

俗话说的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是否愿意倾听, 关键在于幼儿的兴趣是否被激发。通过多种方式, 让幼儿内心产生积极状态保持情绪高昂, 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没有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就急于去培养倾听习惯, 那对幼儿来说, 将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 进而成为一种负担。因此, 我们应根据幼儿各年龄段的不同特点, 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合理选择倾听的内容及方式方法, 进而激发幼儿的倾听兴趣。

1. 游戏法。

游戏对于幼儿来说, 有着不可估计的魔力, 是调动幼儿活动积极性的最有效方法。如“词语接龙”, 每个幼儿要求经过思考, 用前一个幼儿说出词语的最后一个字组成新词, 这时幼儿需要认真倾听, 提取前一个幼儿所说词语的最后一个字, 并组成新词, 这一游戏, 既可以调动幼儿倾听的兴趣, 又可以充分提高倾听的专注性。

2. 谈话法。

教师要充分研究幼儿心理, 善于捕捉幼儿关心的感兴趣话题。和成人一样, 幼儿关心的问题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话题。例如, 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电视节目、儿歌故事等, 都是他们乐于交流的话题。明确这些后, 我们可以投其所好, 组织幼儿说说喜欢看的动画片的内容, 背背拿手的儿歌, 并让其他孩子听一听, 这些故事是否和自己看的、听的一样?不一样的在给与补充, 类似活动的开展, 既能调动孩子的倾听兴趣, 促使他们学会认真倾听, 而且对动画片和儿歌也会更有兴趣地去倾听观看, 在调动幼儿倾听积极性的同时, 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发展其语言。

三、循循善诱, 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

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 不能急于求成, 要因势利导, 让幼儿从不想听、不会听、到我想听、乐于听的方向发展。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每个教育契机, 从细节入手, 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 学会基本的倾听方法, 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不断提高幼儿的倾听能力。

1. 暗示法:

暗示可分为直接暗示和间接暗示。在集体活动中, 总会有个别孩子倾听习惯较差, 这时, 我们要直接提醒他要认真听, 幼儿在被提醒后, 就会有意识的进行倾听, 更加专注。例如:请你仔细听!再比如有些幼儿在倾听别人发言时喜欢插话、抢话, 我们也可以善意可亲地提醒他:“先听别人说好吗?”还有一些幼儿, 在学习过程中, 认为这些知识自己已经掌握, 就没了兴趣, 开始东张西望, 做小动作。这时我们可以选择间接暗示, 突然的停下来, 看着他, 或摸摸他的脑袋, 这样会使他意识到自己走神了, 马上进入倾听状态, 再次调动幼儿倾听的热情。

2. 评价法:

对幼儿的回答和行为作出相应的评价, 可激励孩子有效的倾听。如幼儿对这一问题回答的非常准确时, 就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充分跳动幼儿倾听的积极性, 对待那些倾听习惯较差的幼儿, 更要及时发现他的闪光点, 一丁点儿的进步, 给予表扬和鼓励, 有时可夸大表扬, 树立这些幼儿的自信心, 时间一长幼儿就会有意识地去倾听了。

好习惯, 从学会倾听开始 篇10

一、激发兴趣, 乐于倾听

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教师要用充满魅力的语言去吸引学生的眼睛与耳朵。针对小学生好动、表现欲强这一心理特点, 我在教学中经常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 引导学生认识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性, 从而激发学生的倾听兴趣。比如, 在教学时将“聪”的右边偏旁“总”上边的“点”和“短撇”看作人的两只眼睛后, 告诉学生:“聪明的孩子首先是一个善于倾听的人, 因为‘聪’字把大大的耳朵摆在第一位, 会动耳倾听的孩子才是聪明的孩子。其次呢, 聪明的孩子会动手、动口和用心, ‘用心’是基础, 放在‘聪’字的右下角, 我们只要平时注意做到“用耳听、用眼看、用口说、用心想”, 就一定会聪明起来。这样, 学生在学习汉字的同时又掌握了学习的方法。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倾听的习惯。

二、以身作则, 学会倾听

倾听可以增进沟通, 促进理解, 最终实现教学相长。这种认真倾听学生说话的习惯, 会给学生养成倾听习惯, 树立可感的榜样。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 我注意做到用心聆听学生的发言, 每当学生发言的时候, 我都会停下所有的工作, 认真仔细地倾听他们的发言, 无论是说对了还是说错了, 无论是说得清楚明白还是语无伦次, 决不在学生发言的时候, 做其他事, 决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 让每个发言的孩子产生这样的情感体验:老师每次都能耐心地听我发言, 我也要专心倾听!同时对于那些能认真倾听他人发言的同学, 我会及时表扬他们, 让其他学生有学习的榜样。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三、评价激励, 认真倾听

小学生由于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比较短, 容易分心, 因此要采用多种激励方法,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他们愿意倾听。我常常有意走到“听众”中间, 和孩子们一起“听”, 让他们明白, “倾听”不光是老师的事情。在倾听学生发言的时候, 我注意环视周围, 以了解学生听的情况, 并对听得认真的孩子及时表扬, 对听得不认真的及时提醒。“会听讲的孩子是最聪明的孩子。”“你的小耳朵可真灵!”“你听得最认真了, 这是尊重别人的表现!”“老师喜欢积极发言的孩子, 老师也同样喜欢专心倾听的孩子。”……另外在语言激励的同时, 我会适时把漂亮的小印章颁发给认真倾听的孩子。这些小奖章对孩子来说是非常有吸引力的。孩子们的仿效意识很强, 往往表扬的是一个, 受益的将是一大片。这些评价就像兴奋剂, 把孩子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 很多学生上课听讲比以前好了很多。当然, 更多时候, 激励是在无声中及时进行的, 它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学生是敏感的, 教师的一些细微改变, 他们都能感受到。所以, 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中, 从教师内心流露出的理解和欣赏, 对正在倾听的学生来说都是莫大的鼓舞。

四、方法指导, 善于倾听

在课堂中, 我经常对学生讲:“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 使别人听是一种艺术!”。除了强化倾听的意识以外, 我还注意了细化训练, 注重教给学生一些倾听的方法。一是在听同学发言的过程中, 一定要集中注意力, 要听清同学发言的思路, 弄清同学为什么有这样的想法, 这种想法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或者有什么精妙之处, 并要求学生眼睛看着书或笔记本, 要听清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 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是不随便给予否定, 即使遇到大家持有不同的观点或意见不统一的时候, 也不要随便断然否定别人的意见, 表达自己意见时也要以“我认为……”, “我想补充说……”等方式参与交流。这样既尊重了他人, 又体现了理解, 创设了平和的交流氛围。三是不打断同学的发言, 特别是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 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再给予适当的评价。四是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 要能虚心接受。五是倾听时要善于抓住要点, 不要太关注细节, 不能只被一些有趣的内容吸引了, 要始终抓住重点。

良好倾听习惯 篇11

关键词:培养 小学低年级学生 良好倾听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良好的倾听习惯是发展学生倾听能力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学生综合素养的体现,它体现了学生对说话人的尊重,学生接受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技能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非常重要。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一.明确目标,引导倾听

小学的特点是好动,表现欲强,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去听别人说,因而课堂上常常是学生在回答问题,另外的同学却在干别的事情,因为他们觉得自己没事可做,认为这不关他的事,教师这时应该给学生明确的目标,这部分学生应该干什么,告诉他们“听”也是目标,在“听”中学生能发现更多的问题,在“听”中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总会抓住机会郑重其事地强调: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表达自己,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说要大胆,听要专心,老师欣赏积极发言的同学,同样也喜欢专心倾听的同学。我经常会说:“请其他同学在听的时候,思考他说得怎么样?”“谁还有补充吗?”“谁还有更好的意见”等。学生只有认真倾听别人的答题后,才不至于使自己的答案与别人雷同。

二.创设情境,乐于倾听

要求学生在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全神贯注是不可能的。有活力的课堂才有魅力,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转换教学模式,生动教学,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兴趣盎然地听,灵活自主地听。在教学中,我经常将猜谜语、听儿歌、听故事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融入课堂,将一道题目用故事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者在学生练习之前,故作神秘地说“老师说的这道题中有几个陷阱,你们一定要小心啊。”这样自然就提高了学生听的兴趣了。在课堂上,我采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如自己动手做一些模具,课前制作有声有色的多媒体课件,这样有利于创设真切的情境,开阔学生的视听,使“听”更具吸引力。

三.恰当评价,鼓励倾听

正确适当地评价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因素,也是培养学生“倾听”的重要手段,所以在“听”的培养中,教师千万不要吝啬你的赞扬。对于善于倾听别人发言的学生,及鼓励,大加赞扬。如我经常会说:“你听得最认真,这可是尊重别人的表现呀!” “这么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被你找出来了,你可真了不起!”“你听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帮了他的大忙。”“大家看,这位同学不仅听懂了别人的发言,还加进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个眼神,一句赞扬,一个微笑,不花时间,不费力气,却能收到明显的教育效果。

四.教给方法,善于倾听

学生在课堂上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老师应该给孩子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了的要求。我在教学中就明确提出了“学会倾听要五心”,即倾听时做到:一要专心,要听清老师或发言人说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二要耐心,听完别人的话,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要细心,善于发现别人发言的长处及错误点,自己的意见要建立在他人发言的基础上或者提出新颖的想法。四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要能虚心接受。五要用心,在听取他人意见时不能盲从,要有选择他接受。

但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作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尤其需要老师经常的提醒、督促和长期的指导。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创造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唤起学生倾听的兴致,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聚焦数学课堂, 培养倾听习惯 篇12

现象一:“老师, 我来!我来!”课堂上学生积极性高涨, 小手林立。老师指名一生回答时, 其他学生的手依然举得高高的, 希望老师叫到自己, 根本没有倾听其他同学的回答。这样的课, 看似热闹, 实质学生根本无所得。

现象二:动手操作时, 老师说:“下面我们准备……”, 只见一部分学生迫不及待地开始“动”了;合作交流时, 还未听清要求便热热闹闹地开始了;讨论结束, 你的意见还是你的, 我的还是我的, 意见得不到修正和统一;在组际汇报时, 一些学生缺乏耐心或根本不听, 或着急地插嘴、抢着答……这些看似热闹的课堂, 却好像少了点什么?仔细想想, 现在的课堂上, 学生的活动多了、讨论多了, 可仔细“听”的时间却少了。

一、多份耐心, 教会学生倾听的方法

我们常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天性好动, 特别是一年级的孩子更是如此, 不懂怎样去倾听。所以在孩子们上学第一天, 就要和他们约法三章, 向学生传递一种思想:听别人说是一种修养, 让别人听是一种艺术。让学生从小就懂得怎样去尊重他人、去倾听他人的的说话。由于受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的影响,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比较短, 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 一节课40分坐在一张小椅子上听, 对他们说是枯噪的、乏味的。因此, 老师要多点耐心, 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对他们提出一个具体的、可操作性的、细化的要求, 指导他们学会倾听。如课堂上, 要求学生做到:当老师讲课时, 停下手中的事, 将注意力集中在老师身上, 眼睛注视着老师, 要听清老师的每一句话, 在头脑中想想老师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将老师的语言译成自己的语言, 这才是真正做到会倾听。又如当同学发言时, 注意力要指向发言的同学, 静静地听完发言后再发言, 再补充, 不随便打断, 不嘲笑, 不起哄。对于一年级的孩子, 听的时候也可以训练他猜一猜:老师接下来会说些什么?同学接下来会说些什么?在听同学回答问题时, 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时, 可以微笑、点头表示认可或赞许, 等等。当学生听有所得、听有所悟时, 教师不要吝啬自己的行动和言语, 如走到认真倾听的孩子面前, 伸出你的手送他一个大拇指, 夸夸他“你真棒!”“你有一双金耳朵!”当全班小朋友都在专注地听, 教师也可以说:“大家听得这么专注, 老师真替你们高兴, 忍不住赞一个。”动静结合多样化的表扬、正确适当的评价是培养学生“倾听”习惯的重要手段。

二、关注细节, 引导学生专注地倾听

在数学课堂中, 细节上的关注, 往往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使学生高高兴兴地倾听。我们常说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 “给学生一杯水, 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 用知识的魅力感染学生;其次是用标准的普通话吸引学生, 如当说到重点时, 语气可以抑扬顿挫些, 语言也可以幽默风趣些, 必要时还可以用表演者的神态加上肢体语言来吸引学生,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引起他们的注意力;再次是课堂教学的艺术性, 抓住“引”的时机, 运用“导”的技巧, 才能生成精彩的课堂对话。如同样要求学生重复说话内容, 细节处理不当, 收到的效果截然不同。有的教师一节课反复出现“请你再说一遍”、“大家重复说一次”这样的要求, 学生学习肯定是没有兴趣的, 他们会觉得学习很枯燥, 怎么总是在重复, 能力强的学生认为我会了, 怎么还说, 一点意思也没有, 便开始做小动作;能力弱的学生根本不会说, 也不想跟着说, 这样课堂上孩子的倾听习惯如何培养?如何落实?但教师如果在细节上稍作调整, 相信课堂就会呈现另一番情境。“金耳朵在哪里?”“老师刚才说的话, 谁听到了?请你说一说。”“瞧!×××同学刚才发言的时候, ×××听得可真认真, 他的小手放在桌上, 身体坐得直直的, 眼睛还看着×××同学, 有谁在向他学?老师就奖励他来说一次。”最后是捕捉细节, 及时提供帮助。对于上课经常开小差的学生、不会倾听的学生, 老师要能及时捕捉到信息, 如走到他的座位边, 用手轻轻地点点课桌, 或是将他乱动的小手摆摆好, 或是轻轻地爱抚他一下, 然后指指发言的孩子, 这些细小的动作都可以及时帮助他们学会倾听。

三、学会等待, 为学生成功提供机会

学会等待, 意味着教师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 还意味着要善于给学生机会。俗话说:“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样齐。”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 有不同的素质和成长背景。有的学生刚入学第一天就能按照教师要求, 做得非常好, 是个好孩子、乖孩子, 他们也是得到表扬最多的孩子。对于他们来说, 学习是快乐的、积极的、幸福的。但是还有一部分学生, 因为各种原因他们不能约束自己, 也许每天上课你都要提醒他, 苦口婆心地教育他, 但效果却不大。那么教师不妨试试学会等待, 给他一个自我修正的空间和时间。“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就是一种等待的艺术, 让我们用坦然平和的心态去等待生命的成长, 等待智慧的萌发, 等待心灵的转向。

上一篇:燃气红外线采暖下一篇:格型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