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2024-10-23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共11篇)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1

随着教改的不断深入, 各种新的教学理念不断冲击着教育、教师和学生。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主旨的初中化学新课程降低了对化学事实性知识的学习要求, 突出了对科学学习过程与方法的体验和基本观念的形成。化学学习的重心从背诵、记忆具体的事实及概念原理转移到理解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和对根本的学科知识进行深层次理解上。所以, 初中化学的教学要紧紧围绕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而展开, 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那么, 如何促进理解的化学教学, 下面笔者浅谈一下教学策略。

一、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土壤设计教学

化学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要“从学生已经会了什么”开始进行教学。当学生拥有的观点、事实及体验与事物或现象的本质不一致时, 他们就会产生对概念和原理深入理解的迫切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促进学生理解的化学教学中, 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寻找学生的关注点和兴奋点, 要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当前理解的学习内容之间的认知冲突, 激发学生对常见问题深入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对熟悉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 那些看似简单但实际复杂的知识才会显示出其固有的科学价值和教育意义, 从而被学生理解并接受。

例如, 在学习《化合价》时, 通过在认识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形成, 而后引导分析化合时原子变化的本质:得失电子和形成共用电子对, 这样找到了化合价知识建立的本质, 同时也诱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合价”的学习动机。

二、以学生需要理解的内容为核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源泉, 更是思维的动力。在确定需要深入理解的学习内容后, 如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一个关键的教学策略就是围绕核心概念提出基本问题, 通过问题构建对知识的理解。基本问题是对核心概念的认同, 指向对核心概念的深入理解。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基本问题, 让学生基于已有知识经验在对基本问题作出解答的过程中产生基本理解。

例如, 元素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个抽象的核心概念, 在教学中, 教师要帮助学生建立元素组成物质的基本成分和物质的元素组成是物质性质基础的基本认识。为了使学生产生上述基本认识, 可以设计以下基本问题:①如果将水进行无限次的分割最终得到的是什么?②水是由H2O分子构成的, 电解时可以得到H2和O2, 水可以灭火而氢气可以燃烧氧气而助燃, 你认为上述三种物质的基本成分各是什么?在电解水时基本成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③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物质, 但它们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CO和CO2, CO可以燃烧, CO2却可以灭火。上述基本问题都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 涉及学生熟悉的物质和现象, 是学生感兴趣并经过思考就可以对元素获得深层次理解的内容, 学生可以认识到即使组成物质的元素相同, 但物质的性质也可以千差万别, 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认识涉及物质的结构有关的知识, 对于学生的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学生思维向纵深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以学生的认知能力为基础构建认知结构

构建认知结构的核心因素是认知过程的思维参与, 即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思维过程, 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和灌输, 也不是简单地用框图来描绘。“网络”不是一盘散沙, 也不是一团乱麻, 而是一个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 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任何封闭的教学, 或由注入式教学导致的结点之间的线性联系, 都会导致认知结构的封闭和僵化。所以,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知识的内在联系;重视对知识综合整理, 促进知识的结构化;在应用中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促进认知结构的完善。

如对“饱和溶液”概念进行教学时, 先从学生已有的知识“溶液”的基础上, 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归纳区别与联系, 进而使学生认识到:饱和溶液的实质是“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 饱和溶液必须同时满足“在一定的温度下和在一定的溶剂里”两个前提条件, 二者缺一不可;而后教师强调关键字词, 从而是学生浓缩概念, 显现概念的实质, 构建合理的认知结构。

总之, 促进理解的化学教学, 并不要求学生对所有学习内容都进行深入地理解, 那样既不现实也不值得。值得深入理解的学习内容都是超越了那些孤立而散乱存在的事实或技能。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2

父母日日夜夜地操劳,从不肯停下来休息片刻,你理解过吗?是否觉得这画面太过熟悉,已经觉得理所当然了呢?是不是一言不合就与父母拌嘴?然后在一句严厉的批评之下摔门而出?你这样做,未免太伤父母的心了,你要学会理解父母的不易呀,他们这么做,能为了谁?还不是为了你呀。你得学会理解父母,学会理解他们额头上那被岁月添上的一道一道深深的皱纹,学会理解父母那一根根由青丝变银丝的发,从茂密到稀疏。这些不易被察觉的地方,你留意到了吗?你理解到了吗?父母懂你、理解你,你有什么要求尽量满足你,你呢?你理解父母了吗?

朋友之间也是一样,在有异议时,请换个角度想一想,理解一下朋友此时的心情,再根据他说的话,理解他的想法,不要什么事都想照着自己的意思来做。世上总有不顺的事,不要为一点儿小时斤斤计较,大家都是朋友,何必为一点事儿儿闹矛盾呢?只需互相理解就能化解的事,为何非要钻牛角尖,搞得大家都不开心,反而“分道扬镳” 了呢?所以,大家互相理解一下,各自揣测一下别人当时的想法,顺着别人的意。多理解,才会更团结。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3

一 、“为理解而教学” 模式概念的理解

“为理解而教学”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也一直是教学最重要的目标之一。“为理解而教学”模式就是设计、实行并反思以培养学生理解为目的的课堂实践,这就是“为理解而教学”模式的实质所在。什么是“为理解而教学”模式,“为理解的教学(understanding for teaching,UfT)”是1989~1996 年由附属于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零项目研究人员和教育家研究开发的一个教学模式,用于课程及教学的设计、修改和审核,以帮助学生增强理解。

为理解而教学模式产生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理念认为学习是通过学生持续不断的努力并结合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而产生的。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需要学生积极地探索、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创造新的产物。这个模式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案,来帮助学生形成并加深对重要概念的理解。

可以把为理解而教学模式比喻为照相机的取景框,为更清晰地确定理解目标,使教学更直接地针对重要的学科内容,UfT能帮助我们对教学进行“取景”,即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这个模式能帮助我们思考教学中容易忽略的东西,思考如何把各个部分相结合,帮助学生促进理解。这个模式强调更积极的“从行动中学习”的观点,这种观点要求学生通过他们的行为、语言和作品来“展现”不断发展的理解。这个模式通过相互联系的很多方面(选择启发性论题、明确理解目标、针对理解目标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活动、通过持续性评价经常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促进学生在积极地参与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那么什么是“理解”呢?理解是在新的场景中灵活运用理论和概念的能力。理解是指有能力进行一系列行为或活动来展示对主题的掌握,并进一步加强掌握程度,是指能够学习知识并以新的方式运用知识。而我们如何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呢?答案很简单:实际应用!在“为理解而教学”模式中,这种实际应用的活动被称为“理解活动”。 那么,是否学生进行的所有活动都是“理解活动”?显然不可能。尽管理解活动可以有很多种,但是按照定义,学生只有在超越他们的已有知识时才可能进行理解活动。而诸如判断对错,或者做有标准答案的代数习题等,这些活动有其重要性,但是根本称不上是“理解活动”,也不能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为理解而教学” 模式结构

为理解而教学模式有四个相互作用的结构组成,这四个结构将分别引导教师思考一个在决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时必须考虑的基本教学问题。为理解而教学模式帮助我们把这些教学设计(包括规划、审核、评估和教学过程)的重心放在帮助学生增强理解方面。在教学设计过程中,作为教师必须考虑的四个基本教学问题以及相对应的“为理解而教学”模式的四个结构组成分别是:

教师应该教什么?启发性论题,模式的评价标准——问话准确鲜明;师生积极参与互动,便于找到资源;与现实生活丰富联系。

学生应该学什么?理解目标!模式的评价标准——交待学生目标;师生重复并跟进活动;为理解而不为作业。

学生需要做什么(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理解活动!模式的评价标准——在场景中引开话题;概念思考;聚焦主题内容;用行为表现出自己的理解。

我们如何知道学生掌握了什么内容?持续性评估!模式的评价标准——“理解”在教学中,而不是教学后;学习和理解,而不是评分划等;多元评价;学生知道评估标准。

三、“为理解而教学” 模式实施过程

在近年来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中,笔者根据上述四个基本教学环节采用了“为理解而教学”模式,下面介绍一个比较典型的控制线路——某车床的一台主轴电动机,要求能正反转控制,并要求有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试设计并装接。

1.启发性论题

启发性论题涵盖的范围很广,这也是它们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一个原因。这些论题使学生能够进行广泛的联系,让学生们将他们与论题相关的知识或体验显现出来。这些论题还能使教师看到学生可能产生的错误想法及学生的理解差距,从而在教学中解决这些问题。启发性论题应该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在学科里的中心作用(非常重要);

(2)有吸引学生参与的潜力(非常重要);

(3)有吸引你的潜力;

(4)容易获得资料/资源;

(5)与学科内外众多方面有丰富联系。

根据以上五个条件提出四个师生积极参与互动的启发性论题:

(1)列举现实生活中电动机正反转控制;

(2)如何实现电动机正转到反转;

(3)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如何设计;

(4)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功能在線路中如何体现。

2.理解目标设计

理解目标设计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方面:

(1)目标反映理解的多个层面(知识、方法、目的和形式);

(2)目标主要针对的不是行为,而是对关键的学科概念、过程、用法等方面的理解(目标不是用诸如探索、分析、试验、创建等动词来描述的);

(3)目标可以集中在常见的错误理解、潜在假设以及可能阻碍学生形成对论题的深刻理解的瓶颈内容上;

(4)目标应用问句和陈述句两种形式清晰地表达,澄清重要学科概念及其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家长、同事都能理解。

根据以上四个方面可提出以下八个理解目标:

(1)熟练使用测电笔、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电工刀等电工工具;

(2)掌握兆欧表,万用表等仪表的结构和原理,并掌握用其测量的技能;

(3)掌握双重连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应用及正确安装;

(4)如何理解线路的自锁与连锁作用以及短路、过载、欠压和失压保护功能;

(5)如何选择器材,检测元件;

(6)熟练绘制控制线路的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

(7)按评分标准快速接线,并能在教师指导下安全试车;

(8)学生在实训中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3.理解活动的标准

理解活动是“为理解而教学”模式的核心。

理解活动是在教学单元中要求学生参与的一系列学习活动,而不只是在单元结束时的某个活动。在教学单元进行过程中,理解活动使学生在参与中形成理解、纠正错误的理解、显示出他们理解和不理解的东西。理解活动使我们能“看”到学生的思考,思考(用所学的内容进行思考)是理解活动的一个核心。

理解活动难就难在如何将它不断完善。一个好的理解活动需要符合以下四个标准:

(1)学生积极地,甚至充满热情地参与活动;

(2)学生参与的活动要求他们用超出现有的知识去思考;

(3)理解活动要求学生所做和所想的必须有新的内容,让学生置身于一个全新的、不熟悉的场景;

(4)学生所做和所想的必须直接针对需要学生理解的重要学科概念和目标。

根据以上理解活动的四个标准确定本课程以下五个理解活动:

活动前先准备好有关参考资料、绘图纸笔、操作工具、接线板、实习所用器材。活动应在规定定额时间内完成。

(1)分组进行元件检测;

(2)认真设计绘制电气原理图及电器布置图;

(3)根据本组设计的电气原理图完成接线;

(4)通电试车;

(5)小组成员按组内所绘最佳电气原理图接线要求进行评分。

4.持续性评价

持续性评价(评价是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不应该与理解活动(活动是学生的行为、交谈和制作)相混淆。

我们根据具体的标准进行评估,学生熟悉这些标准,有的甚至是由他们自己制定的。通过评价来指导促进学习、提供反馈、对成果进行评估。

综合评定采用三级考核,抓住“设计 、接线试车、实习报告”几个环节,如表1所示。

“为理解而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将课堂活动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尽管不少教师认为,这个模式的有些方面也是他们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应用过的,但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个模式能帮助教师思考教学中容易被忽略的东西,思考如何使各个部分相结合,帮助学生促进理解。它的优点不在于“新颖独特”,而在于同样重要的“越来越好”。

更重要的是,“为理解而教学”模式不是一个僵化的模板等着教师去套用,而是一个能够容纳教师的灵活改造、不断反思、持续改进的过程。运用这一模式,更像是旅行观光,尽管有着预定的目的地,但这一过程中充满了变化、惊喜、新的发现和自身的成长。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4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孕伏算法

谈话引入, 提问口答:6里面有几个3?用什么方法可以算出来?10里面有几个2? 15里面有几个5?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什么方法计算? (用除法计算)

二、引入新知, 理解概念

1.创设情境。 (课件显示)

讲述:春暖花开, 同学们来到学校花坛。花坛里开满了鲜花。图 (见教材) 中有哪几种颜色的花? 你能分别数数有几朵吗?

提问:根据这些已知信息, 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的问题)

(1) 蓝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2) 蓝花和红花一共有多少朵?

(3)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朵?

(4) 三种花一共有多少朵?

(5) 黄花比蓝花多几朵?

(6) 蓝花比红花少几朵?

讲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价值。其中, 不少同学提出了比较两种花多少的问题, 也就是求两个数量相差多少。其实, 比较两个数量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求相差多少, 还有另一种方法———倍。 (揭示课题: 倍的认识)

2.初步感知。 (教具演示)

(教师根据学生数出的花朵 , 先把2朵蓝花排在一起并画上集合圈) 我们把2朵蓝花看作1份。那么黄花有这样的几份呢?

讲述:黄花有3个2朵, 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

3.动手操作。 (圈画图形)

提出:刚才我们比较了黄花朵数和蓝花朵数之间的倍数关系。那么红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呢? (教师带领学生在教材上圈一圈, 填一填。 ) 提问:蓝花有2朵, 红花有8朵, 8里面有几个2? 用什么方法计算?

(板书 :8÷2=4) 在这里8表示什么? 2表示什么? 4表示什么?

4.变 式训练 。 (课件分别动态显 示)

(1) 变化红花的数量。

讲述:我们刚才已经比较了红花的朵数是蓝花的4倍。现在老师适当改变红花的朵数, 你还能比较吗?

(2) 变化两种花的数量。

讲述:刚才我们已经知道, 蓝花2朵, 黄花6朵。现在蓝花增加1朵变成3朵, 如果依旧要使黄花朵数是蓝花的3倍, 可以怎么办? 如果蓝花变成1朵呢?

5.归纳小结。

提问:通过刚才的学习, 你对倍有了怎样的认识?

三、活动探索, 内化新知

1.拍手游戏。

×××

×××××××××

(师先拍三下, 要求学生拍的次数是老师的3倍。 )

(学生首先同桌进行拍手游戏 , 然后指名两个学生演示拍手游戏, 其余同学根据拍手情况列式计算。 )

2.操作小棒。 (学具活动)

第一排摆:

第一排摆:

6里面有 ( ) 个3, 第二排小棒的 根数是第一排的 () 倍。

如果第二排摆15根, 15里面有 () 个3, 第二排小棒的根数是第一排的 () 倍。

3.观察图形。 (课件动态演示)

讲述: 这里有两种颜色的带子, 你能看出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吗? (1倍)

提问: 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1倍, 其实两根带子的长度是什么关系?

观察提问:变化后的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为什么?

当带子变细了, 这时红带子的长是绿带子的几倍?

当带子继续变化, 成了两条线段, 第二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一条的几倍?

4.测量线段。 (学生操作)

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 学生在课本上测量并列式计算, 然后交流反馈。 )

5.连线填空。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

(1)

10里面有 ( ) 个2, 个数是的 ( ) 倍。

(2)

12里面有 ( ) 个4, 的个数是的 () 倍。

6.口答倍数。 (卡片选择)

教师出示几张数字卡片, 让学生选择两个数, 说出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卡片上的数有1、2、3、4、5、6、7、8、9、10。 )

四、应用拓展, 积累经验

课堂总结后进行涂色游戏。 (要求先涂色, 然后算出空白圆的个数是涂色圆的几倍。 )

【教学思考】

“倍的认识”这节课属于概念教学。著名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比起世界上的各种现象来说, 人实际上是生活在一个概念的世界里。”概念是数学学科知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概念教学历来是数学教学中的难点, 因为数学概念通常比较抽象, 而儿童的思维又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从概念学习的一般规律来说, 本课主要抓住了以下四个方面的要点。

一、了解概念的来源

小学数学的大多概念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也常常能从学生的已有知识中发展而来, 倍的概念就是如此。一方面, 学生生活经验中经常遇到两个量成倍数关系的现象, 也经常听到有关倍的比较性说法, 甚至有一些错误的说法;另一方面, 学生认知结构中已经积累了对一些数量之间进行比较的方法, 尤其是比较多少的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学习新知“倍”, 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同时在比较多少的方法基础上引出“倍”, 有利于实现从“差比”到“倍比”的自然过渡。

课始, 教者组织相关旧知的复习, 突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和除法运算, 为本课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做好必要铺垫。而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搜集数学信息, 提出数学问题, 比较数量多少, 再引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新知。这样的设计, 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出发, 以旧引新, 以新促旧, 新旧比较, 使学生了解“倍”概念产生的来龙去脉, 为深入理解倍的本质打下重要基础。

二、突出概念的本质

“倍”的本质其实就是几个几, 是乘法和除法意义的进一步发展。如何让学生在学习乘除法意义的基础上理解“倍”的本质, 是这节课教学的重点。在新知教学过程中, 通过五步展开:第一步, 初建倍的概念。用教具直观演示讲解, 使学生在具体形象中了解6朵是2朵的3倍。第二步, 引入除法运算。让学生在动手圈画图形中进一步理解倍的概念, 同时联系求8里面有几个2可以用除法计算。第三步, 变化几份数。通过8朵红花变为10朵、12朵、4朵、2朵, 蓝花朵数不变, 使学生在变式中理解倍的含义与算法。第四步, 变化一份数。通过把蓝花由2朵变为3朵、4朵、1朵, 使黄花朵数依然是蓝花的3倍, 这要怎么做, 让学生在变和不变中深入理解倍的意义。第五步, 归纳概括。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数量比较过程, 归纳有关倍的含义, 初步概括倍的本质特征。

新课程改革以来, 数学概念的教学倡导“淡化形式, 注重本质”, 因此, 概念的教学, 不像过去过早采用抽象的繁琐的文字来完整叙述, 而是注重让学生不断积累感知经验, 在具体形象中逐步感悟概念的含义, 并逐步对相关数学活动经验进行归纳和提升, 以达到对概念本质的丰富性理解。

三、沟通概念的联系

孤立的概念容易被遗忘, 而单一的概念也不成体系。倍的概念虽然本课是首次学习, 但是学生在生活经验中偶尔也会听说。更重要的是, 倍的概念与学生已经学过的相关知识间存在着很多的内在联系。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加强沟通和比较, 使新建的概念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从而加深对概念的深度理解。

在引入倍的概念时, 从求两数相差多少的比较, 过渡到用“倍”来进行比较, 体现从“差比”到“倍比”的发展需要;新知学习时, 首先从乘法的基本含义“几个几”出发, 并通过“1份”和“几份”的比较, 初步建立倍的认知模型;接着在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时, 联系除法的含义, 通过运算再次形成倍的思维模型;然后通过变式练习活动, 分别改变几份数和改变一份数, 让学生巩固对倍的概念的理解;在“1倍”这一特例的处理上, 结合数量的变化过程, 直观地沟通起“1倍”与“同样多”的联系, 并进一步沟通“1倍”和“几倍”的关系。

四、体现概念的应用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 数学教学中有意识地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 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重要途径。而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启示我们, 只有设计目标多层、内容丰富和形式多样的应用练习, 才能顺应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数学学科的本质。正如乌申斯基所说:“一般说来, 儿童是依靠颜色、声音、动作等感觉来进行思维的。”

从概念应用的目标来看, 本课的应用体现为基础性应用、对比性应用和发散性应用三方面;从概念应用的内容来看, 本课主要体现为数学应用 (应用倍的知识判断两数关系和列式计算倍数) 、生活应用 (判断白球和彩球的倍数关系、红萝卜和白萝卜的倍数关系等) 和拓展应用 (从12个圆圈中灵活寻找空白和涂色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三方面;从概念应用的形式来看, 则有操作应用 (包括摆小棒和测量) 、运算应用 (包括列式计算和选择卡片) 、游戏应用 (包括拍手游戏和涂色游戏) 三方面。

为理解而提问 篇5

学生不理解概念,自然不会应用到实践中,这种不理解、不应用严重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而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进步和发展,具体表现为: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重要性凸显了出来。问题是学习之始,提问一向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好的提问,或者有效的提问,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但是我们很容易发现,教师在课堂上的提问数量惊人,其中绝大多数提问都与死记硬背的记忆问题直接相关。这些低水平的、以记忆为导向的问题根本不要求学生展开任何具有反思性、创造性或批判性的思考。那么我们究竟该如何做?

一、课堂提问的问题

为了让学生开动脑筋。我们必须把注意力从学生必须学什么转移到学生怎样学习、怎样思考的问题上。我们也必须学会把有效的教学对话作为帮助学生学会学习的一种方法,鼓励学生批判性地、创造性地看待各种概念。

现有文献对有效提问的一般陈述是:“为了实现有效提问,必须用教学目标来指导提问。”与此毫无区别的是另一种说法:“教师在提问时,必须及时发现和灵活应对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尽管这一点很明确。但是在实际运用到建构有效提问的课堂实践时,又必然会遇到很多问题。提问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1,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不成问题,甚至没有思考价值。

2,随想随问,没有精心设计,随意性强。

3,问题没有层次,前后问题之间缺乏连续性。前言不搭后语,思想跳跃性强。

4,用词不准确,表达不清楚,中心意思不突出。

5,教学过程中横生枝节,突然提出问题,造成学生思维断层。

6,问题提出后急于作答,没有给大多数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

7,提出问题要求全班齐声作答,追求表面效果。

由此看出,有效提问看起来是小事,但与有效课堂息息相关,要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首先保证提问的有效性。

二、有效提问的解决办法

认知理论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现有的和既往的知识为依据,建构新概念的积极过程。他的学习理论由四个原则构成:①学生必须自己发现概念;②学生和教师都必须参与概念形成的积极对话:③学习的内容应当适应学生当前的理解水平;④应该按螺旋式结构来架构课程,以便学生能不断地以已学知识为奠基石。可见,如果我们希望帮助学生发展。我们必须让他们参与思考。而课堂对话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考,能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学习,或使学习远离说教特性,变成学生的一种自然、自发行为。那么就要做到:

1,设计提示课文结构和指导的关键问题。

2,问题的措辞必须清晰、明确。

3,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4,要有逻辑、连续地提出问题。

5,设计的问题要有水平区分度。

6,问题要紧追学生的反馈。

7,回答问题时,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8,采用能调动更多学生参与积极性的问题。

9,仔细倾听学生的回答,在剖析学生观点的提问中,利用这些回答来强调重点。

在学生学习课程时,教学提问能够为特定的认知操作提供焦点和结构。如果我们仔细聆听学生在说什么,及时采纳学生对提问的回答,那么,我们的问题便能引导学生发展和完善认知能力和概念能力。有关研究已经考察过主题教学中的教学操作过程,结果发现,学生在完善自身认识体系的同时,认知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如果说教学过程是理解性教学的核心,那么,有效提问就是整个教学的生命线。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6

关键词:理解性阅读,纠偏策略,英语

一、理解性阅读教学的内涵及目标

理解性阅读教学的核心概念是“理解”。阅读作为人们获取外部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 越来越受到教育权威人士和有识之士的重视。英语新课标 (2011年版) 指出,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目的是要帮助学生达到乐于阅读的程度, 帮助他们基本养成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概括内容大意、在上下文中理解词义、预测故事情节等基本阅读方法;还帮助他们基本掌握常用的阅读策略, 通过大量阅读帮助他们初步形成语感。

当前, 初中英语阅读课教学通常需要两课时完成, 本文所讲的理解性阅读教学就是指阅读教学的第一课时。依据新课标 (2011年版) 中的要求, 笔者认为, 初中英语理解性阅读教学就是在英语阅读教学中, 借助文本教会学生用正确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去理解文本, 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理解性阅读教学中的不当做法

译林版《牛津初中英语》 (以下均以该教材为例) 在每个单元均设有阅读板块, 且占有重要地位。英语阅读课型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重视, 但是根据笔者对理解性阅读教学课的观察, 很多教师对于语言知识点和语法的处理驾轻就熟, 对阅读材料作用的认识和阅读教学目标的把握上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差, 导致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当做法:其一, 把阅读材料当作听力训练材料处理;其二, 在读前环节, 呈现阅读材料中所有生词, 为阅读扫除全部障碍;其三, 在读中环节, 以朗读代替默读, 通过朗读完成该环节相关任务;其四, 在读后环节, 活动缺乏设计, 把知识点的学习作为最终的阅读归宿。

三、理解性阅读教学过程中的纠偏策略

(一) 词汇教学渗透在语言情境中

很多教师对于阅读文本中的生词处理很纠结:生词究竟该如何处理?处理到何种程度?

1.找准有障碍的生词进行呈现

很多教师为了给学生扫清阅读障碍, 总是在阅读前就急于把生词集中呈现出来, 而阅读前的集中讲解和练习因缺乏有意义的语境而无法达到有效的理解。笔者认为, 必须依据文本的难易度, 先确定这些生词是否需要读前处理, 如果它们的确妨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那我们必须要读前处理, 否则, 就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因此, 选择必须呈现的生词是非常重要的。

以初中英语 (2013年教育部审定) 8A Unit3 Reading《Around the world in a day!》为例, 全文共六段, 生词23个。虽然生词量多, 但是大部分生词对于学生阅读文章并不构成障碍。因此, 教者并没有在读前 (Pre-reading) 进行生词呈现, 而是在读中 (While-reading) 环节, 分步骤呈现生词, 这既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 也可以提高学生在语境中理解词汇的能力 (李冬梅, 2011) 。在读中环节, 教者贯彻“先总后分”的教学思路。

在“总”环节, 教者引领学生通过阅读全文总结出Linda在整个旅程中所表露出的不同心情 (Linda'different feelings) , 教授生词boring, couldn't believe one's eyes, myself, join。

在“分”环节, 教者指导学生细读文章, 以图例形式与问题解答式, 帮助学生分析文章, 了解文章大意。在分析文章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教授生词journey, finally, places of interest, Internet。

2.建构有意义的语境理解词汇

在目前阅读教学中, 很多教师虽然不是直白地说出生词的汉语意思, 而是有意识地结合图片进行讲解, 但是这种形式对于学生而言, 还只是孤立地记住了单词的音、形、义, 只不过少了一些枯燥乏味性而已。

以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5 Reading《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教学为例。教师选择了在Pre-reading环节播放一段视频引入本课。学生带着问题“Which charity is the video about?”观看与ORBIS有关的视频。接着, 教师通过设置与课文相关的简单语境, 对ORBIS作简单介绍 (以教材P81C2为介绍内容) 。以问题“What do you know about ORBIS?”调动学生已有的词汇储备, 为While-reading环节的阅读提供背景知识, 铺垫重点词汇, 如:blindness, volunteer, patient, interview, patient, afford, medical。学生在语境理解的过程中, 既锻炼了猜词义的能力, 又引发了学习的兴趣。

(二) 朗读形式应建构于阅读目标中

笔者认为, 在阅读教学中, 朗读形式是采用默读还是发声读取决于阅读环节所设定的目标。

1.静思默读培养阅读能力

作为一节阅读教学课, 我们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宜先让学生默读, 了解课文大意与篇章结构。如果大声朗读, 注意力往往就不够集中, 会出现“小和尚念经, 有口无心”的状况, 对读过的内容几乎一点印象都没有, 更不用说对课文的理解了。但默读就完全不一样, 它融“读与理性的思考”于一体。

以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2 Reading《Welcome to Hong Kong》的教学为例。在文中While-reading环节, 无论是完整表格还是回答问题, 都需要学生沉下心来静读, 思考后做出回答。教师根据文章特点, 以时间发展为顺序, 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地点分别干了什么设置表格。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 完成表格都不成问题, 关键是要能仔细阅读文章, 静心地在文章中找答案。

2.大声朗读训练口语表述

Post-reading作为读后的一个拓展环节, 学生要能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相联系, 实现信息的有效输出。要有效达成该环节的目标, 就需要学生大声朗读文本, 熟读文本语言, 然后, 教师组织学生依托文本内容开展或口头讨论, 或角色扮演, 或复述文章, 或故事延伸等活动。

以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5 Reading《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的教学为例。在本课的Post-reading环节, 教师创设了“答记者问”活动。要求是:“If you have a chance to interview a doctor, what questions will you ask?”规则是:四人一组, 一人扮演doctor, 其余三人均为interviewer。该任务的实施是建立在学生熟读文本的基础上的。通过朗读, 提升了学生对文章内容 (慈善组织ORBIS的工作) 熟知度, 也提高他们口语表达的流利度。

(三) 文本处理应依托于任务解决中

在阅读课中, 处理文本的任务形式多种多样, 如:阅读记录具体信息;阅读整理文章结构;回答事实性的问题;排事件的顺序等等。要完成这些任务, 都离不开对文本的阅读。学生们通过解决一个个的任务, 不断接触文本内容, 从而深入了解文本的含义。

以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5 Reading《An interview with an ORBIS doctor》教学为例。教者在该课运用了多样的任务形式, 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形式 (skimming&scanning) (此为理解性阅读教学目标1) 反复阅读文本。学生在反复阅读文本的过程中, 深入理解了文本内容。

任务一:整体阅读文本, 提炼出文章结构与大意。任务二:分段落深读文本, 记录具体信息。任务三:回归阅读文本, 提升文本内涵。

总之, 教无定法, 但要得法。阅读教学必须明确其功能意义, 准确定位目标, 合理设计活动, 方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参考文献

[1]教育部.2012.英语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胡春洞, 戴忠信.1998.英语阅读论[M].广西教育出版社.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7

一、理解性阅读中的不恰当的做法

在初中的英语教学中, 英语的阅读课型受到广大教师的青睐和重视, 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很多的教师对于英语的语法和知识点的教学能够做到游刃有余, 对阅读材料的作用以及阅读教学目标上的把握或多或少存在偏差, 使得教师在阅读的教学中出现了一些不当的做法。其一, 是在阅读前预先呈现文章中的生词, 使得学生进行阅读没有任何的障碍;其二, 在阅读的环节中, 用朗读代替默读, 以朗读为主要方式完成相关的任务;其三, 读后活动的环节欠缺设计, 把知识点的学习作为阅读的最终目标。

二、理解性阅读教学的纠偏策略

1.将词汇的教学融入到语言情景中。在初中阅读的教学中, 很多的教师对于阅读文章中的生词的处理很是纠结, 有的教师在学生阅读文章之前就将所有的生词呈现出来, 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词汇障碍。然而教师通过集中的词汇讲解, 学生仅仅是孤立的学习这些词汇, 并不能将词汇与文章的内容构建联系, 不利于学生有效的理解词汇在文章中的内涵。因此, 教师在处理文章中的词汇时, 要根据文章的难易程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词汇进行处理, 如果词汇严重阻碍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就给学生进行词汇的讲解, 如果生词并不影响学生的阅读, 教师就没有必要做无用功。例如, 在初中英语《It must belong to Carla》的阅读中, 共有三段, 其中的生词并不影响学生对全文的理解, 因此, 即使教师不进行词汇的讲解, 学生也能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的大意。

2.基于阅读目标基础上的朗读。在阅读的过程中是采用有声阅读还是采用默读, 其关键是取决于阅读环节所设定的目标, 如果阅读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那么学生在进行阅读时就要采用默读的形式, 默读能够有助于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深刻的理解, 有声的朗读反而使学生过于注重词汇的认识和词意, 忽视了对文章的内涵的理解。例如, 在初中英语《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restroom are?》中, 在阅读的环节中, 就要仔细的进行阅读, 在阅读中进行深刻的思考, 思考爱丽丝和何伟在玩水上世界中的亲身感触, 他们的游玩的行程, 用餐、听音乐会等都是在什么时间和哪里进行的, 都需要学生进行详细的阅读才能回答后面的问题。而大声的朗读则是针对学生在已经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的, 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文章复述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文章的掌握程度, 并在讨论中提升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 从而提升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 . 根据阅读的任务处理文本。在初中英语阅读的过程中, 处理文本的任务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 要求阅读文章中的体裁结构、要求回答事实性的问题、对事件或者操作的流程进行排序等, 要想完成这些任务, 都离不开对文章的阅读。此时, 学生根据一个一个的任务, 有针对性的进行文章的阅读, 使得学生的阅读具有针对性, 不仅高效还能达到深刻理解文章内涵的目的。例如, 在初中英语的任务型阅读的训练中, 通常是出现概括文章大意的题目, 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总结出段落大意, 或者根据任务中提供的一部分知识点实现对文章的理解。如, 在阅读《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restroom are?》中, 回答问题“ Why did Alice not want to go on the new ride? How did she feel after the ride?”时, 就需要学生分段落深度文章, 并详细记录文章中的信息。而在回答what is special about Uncle Bob't restaurant?这个问题时, 就需要学生反复的阅读文章, 并从中总结出餐馆的特色来, 从而培养学生理解总结的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 教无定法, 但要得法。阅读教学必须明确其功能意义, 准确定位目标, 合理设计活动, 方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 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

摘要:阅读是获得语言信息的重要手段, 也是增加词汇量并提升阅读能力和阅读技巧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初中英语的教学中注重阅读知识的掌握以及阅读技巧的习得。然而还有部分教师在对阅读材料作用的认识和阅读目标的把握上存在一些偏差, 影响着教师阅读教学水平的提升。故此, 本文阐述了理解性阅读教学中的一些不当的做法, 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阅读教学的纠偏策略, 旨在为提高教师的阅读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理解性阅读,纠偏策略,初中英语

参考文献

[1]钱欣.理解性阅读教学的纠偏策略——以初中英语学科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3, (12) :74-75.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8

一、尊重个性

与新课标相一致的教育理念应该是尊重和发展学生个性。以同一标准、同一目标、同一理想去要求学生, 只会压抑学生的个性。试想, 同一模子、同一样式塑造出的学生该是与缤纷多彩的社会多么的不协调。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学根雕家, 根据根的特点, 经过加工, 使其特点更加突出, 以至成为精品。通过教育, 帮助孩子找到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和职业上的最合适的位置, 让他们的个性和潜能发挥到极致, 获得学习和生活的乐趣。教育的基本功能就是使个人获得发展, 让每个人成就最优秀的自我, 促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其目的是在承认个体差异的基础上鼓励个性发展。面对有差异的学生, 实施有差异的教育, 从而培养出可持续性发展的学生。

二、注重能力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获得新知识的能力,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 在贯彻新课标、处理新教材时, 我们要教会学生从接受知识向学会学习, 学会做人转换;努力让学生在对学习过程的理解、学习方法的掌握, 以及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培养熏陶等方面得到综合提高;引导他们去了解知识和信息怎样归类, 怎样取舍, 怎样加工整合并生成新的知识。在教育的过程中应始终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 从而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开发非智力因素

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需要智力因素参与, 也需要非智力因素参与。我们在注重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 也要重视对学生情感、意志、兴趣、习惯、性格、信念等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积极的心境, 可以使学生思想活跃, 思维敏捷, 想像力丰富, 激发灵感, 提高效率。坚强的意志更是艰辛的学习研究过程中所应当必备的品质。至于说浓厚的兴趣、良好的习惯、崇高的品质、坚定的信念等, 都是个人事业成功, 工作顺利, 家庭幸福的重要心理保障。事实上, 有了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充分开发, 一个人即使知识才能欠缺些, 也会努力奋斗、钻研、学习、创造, 并取得成功, 而且会终生受益。因此, 在实施新课标, 提倡素质教育, 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的今天, 我们尤其不能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要把它和智力因素的培养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学生的发展, 受学校教育影响最大、最全面、最综合。当我们在实施“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模式时, 应当充分占领课堂这个主阵地, 贯彻新课标, 实施新课改。其中, 转变教育理念是关键, 科学评价学生是基础, 创新课堂模式是主渠道, 优化学习方式是切入点。

1. 转变教育理念

新课程标准体现了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因此, 在贯彻新课标, 实施新课改时, 教师就必须要换脑子, 即把过去偏重于知识的传授, 转化为让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一体化。课堂不再是追求分数的考试基地, 复制前人知识和生产人才标准件的车间, 而应变成以学生为中心, 师生互动, 教学相长的共同体, 变成尊重个性, 关注差异, 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生命健康成长的人生驿站。新课标改变了课程教材, 改变了教学方式, 更重要的是改变了人。作为教师, 首先必须重新构建师生关系。以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过多, 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主体, 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有效的调动, 成为死记硬背的机器。而新课标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动在于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的正向主动, 学生的主动在于与教师协调配合, 积极思考, 充分吸纳的反向主动。师生双向的互动互惠, 达成了共识、共享、共进的双赢。教师不再把上课当作无谓的牺牲和时光的耗费, 学生也不再把学习当作苦差事。在学习的过程中, 学生的心态得到调整, 个性得到张扬, 主体性得到体现, 创造性得到解放, 从而为自己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科学评价学生

传统的评价, 一般借助考试, 过于强调甄别、选拔功能, 忽视了改进、激励功能。从学业成绩上评价学生, 我们要注意几个结合:一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 即大型总结性考试与平时成绩的动态发展相结合。二是单向与多向的结合, 即教师的单向评定与学生的反思、家长的反馈及其他信息的多向交流相结合。三是纵比与横比的结合, 即纵比学生成绩演变, 与横比学生之间、班级之间的成绩演变相结合, 以激励学生、鼓舞学生。除学业成绩评定之外, 其他方面我们则可以采取过程与结果相结合,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这样我们在评价学生时就做到了标准的双重、方式的多样、过程的动态, 给了学生更广阔的表现空间和舞台, 促进了他们的可持续发展。

3. 创新课堂模式

以前在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下, 学生读死书, 死读书, 读反复, 反复读的现象严重。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课堂教学模式则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调学生接受信息的多层次和多渠道性。教师在创设的课堂模式下, 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 强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 让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 并由以前的“要我学”向“我要学”的理念转变, 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 是指教师应充当学生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 为学生的智慧和潜力发挥创造条件, 注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的健康发展,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可能。教师要关注、倾听、发现、研究学生, 捕捉学生在课堂上产生的各种信息, 激发他们主动学习, 积极思考, 从而在积极的思维中认识事物, 提升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长此以往, 使学生学会学习便水到渠成了。

所谓师生相互的有效指导, 就是指在教师的提示、启发、暗示、指导下, 相互合作、探究, 进而达到沟通、碰撞, 在感受集体资源的同时获得集体智慧, 进而形成积极参与, 自主创新的氛围及场所。教师应分类、分别要求于学生, 力求让大家都能愉快地接受, 让每个人都能够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内掌握。

4. 优化学习方式

为了让学生得到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改变平日的教学过程中过于看重学生学习成果, 而忽略学生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策略来学习的现象。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 教师在指导学生选择、优化学习方式时, 应注重其参与的主动性、自我的实践性、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探究的精神。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有效教学信息的能力, 获取和丰富自己学识的能力, 要创造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课程实施环境, 学生则应当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会学习的能力。这种环境的创设及能力的培养,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能让学生的沟通、交流、合作、互助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增强, 从而有利于创设优良的育人环境,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摘要:新课标要求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育要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 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要发掘学生的潜能, 使他们能适应时代需要, 适应未来发展, 从而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后备人才。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9

一、兼顾具体地表达和整体地理解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第二学段 (3-4年级) 阅读要求第4条为:“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小学生阅读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种是从有很多信息的文本中精炼出要点, 概括主要内容。小学生在概括文本大意时, 很难着眼于整个文本。在《说勤奋》教学中, 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划分和理解的。

【片段1】

师:读课文, 思考:在《说勤奋》中, 作者提出什么观点?

生: (阅读课文, 小声交流)

师:谁找到了这个观点?

生:第一小节, 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

师:作者提出了观点, 这是本文的中心句, 接着讲了两个故事, 这两个故事和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什么关系?

生:这两个故事是举例, 一个是司马光, 一个是童第周, 要证明作者提出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勤奋。

师:说得非常好!课文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的例子。他们都是通过勤奋取得成功的。那么, 作者仅仅在开头提出观点吗?还在哪提出观点?

生:第4小节, “只有一生勤奋, 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师:对, 这是作者提出的第二个观点。作者在这篇课文中一共提出了几个观点?几个例子?

生:2个观点, 2个例子。2个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只有一生勤奋, 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2个例子:第2小节是司马光的例子, 第3小节是童第周的例子。

师:谁能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作者举了司马光和童第周两个例子, 证明自己提出的观点: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只有一生勤奋, 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这也是作者要告诉我们的道理。

师:说得太棒啦!我们一起给他鼓掌!

【简析】

概括本文主要内容, 把作者提出的两个观点和列举的两个事例连起来说, 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提炼和整合的表达引导。在老师的引导下, 学生从整个文本的角度出发, 较为清楚地把握了文本的谋篇布局, 最终具体而全面地概括出文本的主要内容, 这样就兼顾了具体地表达和整体地理解。

二、兼顾有感情地表达和深刻地理解

老师要想让学生语言表达的感情更强烈, 就要使学生对于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小学生有感情地表达感悟, 首先就体现在朗读上。

【片段3】

(对《说勤奋》第2小节的学习, 师指名读第2小节, 该生读得虽然正确、流利, 但没有感情)

师:课文第2小节说了司马光的故事, 也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表达了强烈的情感。谁能从这一小节中找到?

生:作者写了司马光通过自己的勤奋努力, 最终获得成功。

师:概括得很精练!从文中哪些地方能看出他勤奋?

生:小时候, 每当老师讲完课, 哥哥、弟弟读了一会儿书就去玩了, 他却躲在屋里一遍又一遍地高声朗读, 一直读到滚瓜烂熟为止。

师:“滚瓜烂熟”是什么意思?

生:形容读书背书很熟练。

师:对, 从这个词, 能看出司马光什么特点?

生:很勤奋。

师:司马光长大以后, 勤奋吗?

生:长大以后, 他更加勤奋。为了抓紧时间, 他用圆木做了个枕头, 睡觉时只要稍微一动, 枕头就会滚开, 他醒来后便继续读书写作, 他管这种枕头叫“警枕”。

师:为什么司马光睡觉时要用“警枕”?

生:枕头一滚动, 就等于报警, 他被惊醒后, 继续读书写作, 说明他抓紧时间, 勤奋刻苦。

师:作者为何要突出编成《资治通鉴》花了“19年”时间, “终于”用在这里又有什么作用?

生:这是要强调司马光付出了很多时间和心血,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勤奋努力的成果。

师:这说明, 司马光获得成功, 也是需要长时间的勤奋和努力!正应了课文第一小节:“古今中外, 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 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让我们双手捧起书, 齐读第2小节, 读出对司马光勤奋努力的敬佩之情。

(学生感情饱满地朗读)

【简析】

刚开始, 学生只是平淡地朗读, 没能入情入境, 这只能说明学生没能深刻地理解文本。此时, 老师应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关注细节、理解内容、体会情感, 一步步进入到文本里, 感受司马光虽然天资聪明, 但是后天依然勤奋努力, 付出的汗水和心血超出我们的想象。最终, 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很深刻, 通过有感情地朗读, 真切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感情。

三、总结

表达的学习, 是运用积累、表达感悟、塑造人物的语言外化过程;而内容的理解, 是品味文本、亲近人物、体会感情的语言内化过程。语言的外化和内化过程, 就是表达的学习和内容的理解得到兼顾的过程, 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应兼顾具体地表达和整体地理解, 兼顾有感情地表达和深刻地理解。

参考文献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10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曲星在开幕式上致辞时,用“人杰地灵”形容这次会议。他说,北戴河见证了中国历史上许多重要的政治、文化事件。来自中法的各界精英人士,包括历史学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宗教学家、国际政治学家,在这样的地方讨论文化与历史非常有意义。法国驻华大使白林女士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说,法中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都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考验。36年前白林曾来过中国,她说中国的变化可谓是翻天覆地,当时中国还在“批林批孔”,现如今中国却在世界范围内开办孔子学院。如何把中国文化传承给下一代,如何传承给本民族,如何传承给全世界,值得思考。

会议的中方负责人是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郭宪纲,法方代表、久负盛名的思想家雷吉斯·德布雷则是会议的发起人。而谢阁兰基金会是为纪念法国著名诗人、作家和汉学家维克多·谢阁兰(1878~1919年)而成立的机构,专门致力于推动中法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现任主席为法国前总统德斯坦。中法思想圆桌会议主要关注文化与历史方面的研讨,去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一届会议主题为“普世价值与民族性”,本届会议的重点则是“文化传承與现代性”。

曲星在会上谈论了很多法中之间文化传承、相互影响的历史片段。他说,早在14世纪左右,就有法国人来到中国土地上,其后有很多知名的传教士陆续来华。康熙皇帝甚至在北京赐了一块地给法国传教士修建教堂,几经迁修,成为了现在的西什库教堂。一战时,曾有14万中国华工在欧洲从事最艰苦的工作,帮助法国和英国抵住了德国的侵略。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后来回到中国,带回了法国的文化,掀起了留学法国、了解法国的热潮。很多留学法国的人后来成为了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杰出人物,比如周恩来和邓小平。当然,中法之间也有文化的碰撞和冲突,曲星表示,中法都对世界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都珍惜自己民族的个性,恰恰是碰撞和冲突催生了很多思想的火花。

郭宪纲和德布雷在主旨发言中,分别就中法各自的文化传承发表了看法。郭宪纲以儒家文化为例讲述了传统中国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他认为,产生于春秋时期的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尽管儒家文化在封建王朝解体后的传承经历了曲折过程,但其精华部分至今仍在发挥作用。比如,在经济领域,儒家有名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既肯定追求财富的行为,又强调手段的合法性。在教育领域,儒家提倡教育,强调人不分贵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伦理方面,儒家重视孝道、讲求诚信,使中国社会的发展比较井然有序。在人生态度上,儒家有句名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大部分中国人都养成了勤劳的习惯。当前西方很多国家的发展出现了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则比较稳当,原因之一就是中国百姓吃苦耐劳的精神。现在中国正面临着道德危机,老百姓很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得到精神食粮。当然,儒家文化也有其糟粕,郭宪纲表示,“任何文化的传承都是扬弃的过程,只有这样文化才有生命力,对人类的进步起到积极作用。”

德布雷则提出了文化传承中三个非常值得思索的问题。一是,历史的书写。和中国一样,法国也有很多难写的历史,比如阿尔及利亚战争对法国意味着耻辱,怎么写它至今悬而未决。二是,教育的选择。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应该传承什么,不应该传承什么,困扰着很多人,尤其是从事历史教育的工作者。三是,遗产的保存。遗产是记录一个国家、民族过去的痕迹,但是在发展中又难免受到影响甚至破坏。像法国也发生过文化上的革命,破坏了很多文物,现代与过去的冲突考验着人们。在两位主旨发言人的引导下,与会学者就“教育”、“历史与来源的叙述”和“知识共享”三个议题展开热烈讨论。

应该说,由于不同的历史与国情,中法在发展中面临的问题不尽相同。中法思想圆桌会议的目的并非为某个问题寻找确切的惟一答案,而是为各界人士提供交流平台。而交流的真谛,并不是为了找到我们之间的一致,而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之间的差异。

“为理解的教学”模式 篇11

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学训练的起点, 并始终贯彻于设计学习、创作实践的全过程。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观察分析和理解, 不论是具象的, 还是意象的, 甚至抽象的, 都是通过形象感受、造型元素、材料质感、审美情感和整体观念来对设计作品进行认识理解、想象的。因此在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过程中, 通过改革来强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 是研究艺术设计课堂教学的重点, 是提升学生感知、理解和创新等专业素养的关键。

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训练要依靠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能力培养目标。艺术设计教学中的观察理解训练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表面的活跃效果, 还应从课程设计的整体结构出发, 应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充分地理解能力培养的构成要素, 透过繁琐复杂的课程内容的表象, 去抓住课程培养目标的本质。主要改革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运用视觉构成的造型基本元素去把握设计作品的整体特征和造型特点, 观测同一产品在不同的环境和光线等情况下, 所体现的不同的精神气质及质感的视觉效果。使学生学会运用线条造型和明暗、色彩的特性和不同材料的材质、基理配合来表现主观的特质感受。在艺术设计观察理解能力的训练中, 要着重强调以下三种专业能力的培养:首先, 视觉记忆能力的培养和借鉴改造, 是艺术设计教学训练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视觉记忆是对观察的筛选、特征的抽取、形象的固定与强化, 只有专心致志、深入细致、经常不断地观察体验, 积累优秀作品的形式和领会其用意, 才能培养和发展视觉记忆力和理解能力。其次, 运用默写的方式, 再现观察记忆中的视觉的对象, 再创造地借鉴夸张变形, 来强化艺术表现的思维方式, 将会具有更加生动感人的创造效果, 也会提高视觉记忆力和思辨方法。形象记忆、情感记忆、场景记忆、色调记忆、形式记忆、理解记忆等都是艺术设计训练的内容, 只有不断提高观察体验的视觉记忆能力, 才能创作出完整、生动而鲜明、深刻的艺术设计作品, 没有观察体验, 就不可能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积极的形象思维。最后, 是想象的发散力培养, 想象力是在原有的感性、形象的基础上, 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想象力是艺术创作者最可贵的专业素质。在艺术设计教学中, 需从“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的两个层次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发散能力, 激发学生观察体验、分析理解作品客观真实的深刻含意, 才能有较好的艺术想象创造能力。同时, 还要求学生从司空见惯的日常生活的观察体验中出发, 多维发散, 获取形象思维的艺术灵感, 这也就是所谓的创意想象的体现。

对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 必须落实到设计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中。在艺术设计教学训练中, 树立观察体验、领会整体精神的观念, 不仅是理解方式问题, 而且是一个理论与实践反复对立统一问题, 把握设计产品的整体创新价值是观察体验和理解的最高标准。从整体出发, 进行观察体验、分析比较才能把握设计产品的形态和内涵, 才能领悟到设计产品的情趣和意味。观察由感性的认识推到理性的分析, 体验由表及里地探索创新的本质, 在不断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 要善于强化和验证设计的重点、产品的本质, 使观察理解的整体更概括、更有深意, 这就将认知设计产品的过程升华到产品的再创造过程了。如激发学生全方位地感知对象, 打破常规的观察方法, 改变常规的视野与视距, 采用贴近的微观或退远的宏观镜头来“看”对象, 将会获得崭新的视角。引导学生从特殊的视角观察理解周围的世界, 主观地描述对象的形态, 从写实中提炼出抽象, 得到不同意识的感知。在教学中要充分重视材质的体验, 让学生自己主动去收集各种素材进行比对, 自然界中的材质无限丰富, 各种材质的视觉效果也是丰富多彩的, 这些都能有效拓展学生观察理解的广度。

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教学内容中, 还要重视研究性的课题训练环节。如在进行材料的研究中, 要求学生运用各类材料来拓展触觉和质感的对比及认识;在进行构成研究时, 要求学生明白空间中所蕴含的韵律, 探寻作品内在形式的趣味;在进行风格研究时, 要求学生观察及诠释各自视觉和意识之间的客观和主观形象, 保持思维的弹性和表现的灵活性, 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及创造力。在教学过程中, 要促使学生跳出被观察对象的本身形式, 重点关注对象独特的抽象形态和构成样式等方面的艺术语言。

今天, 一个崭新的数字媒体时代已经到来, 并且新的艺术媒介也有效地拓展了专业学生观察理解能力的训练范畴。传统的广播、电视、电影快速地向数字音频、数字视频、数字电影方向发展, 与日益普及的电脑动画、虚拟现实等构成了新一代的数字媒体设计, 数字设计成为了当今艺术设计发展的趋势。随着数字新媒体艺术的普及, 人们开始对交互式、影像化和视觉交流方式进行探索, 由以往表现形式的平面化、静态化逐渐向动态化、综合化方向转变。新的设计时代对设计者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对专业学生的艺术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 也不能停留在过去那种第三方的角度去考虑, 因为现在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出现了交互这个环节, 设计的产品需要与它的使用者一起进行人机互动, 从而完整地表现产品的本质。另外, 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也渐渐超越了其原先的狭隘范畴, 要求学生从理、工科的应用领域中获取相关的审美认识, 解决功能与形式巧妙结合的设计思维问题。设计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 同时又需要艺术来表达情感, 将数字科学技术应用于现代艺术媒体设计之中, 强调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艺术表现形式逐渐趋向于交叉、渗透及综合, 不断推动着艺术设计形式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理解能力的培养方式要逐渐打破传统设计门类的界限, 利用多元化的视觉角度, 塑造学生个性化的心理状态、价值取向、审美意识及时空观念等。

上一篇:猜测词义的技巧下一篇:鲜活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