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诉求

2024-06-20

历史诉求(共9篇)

历史诉求 篇1

以“教”为中心的传统教学养成了学生依赖、等待、随从等对待生命的消极态度, 走上社会后他们还会期待着有决定权的人来决定自己的行动。而新课程则特别重视对人的关怀, 鼓励学习者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让其通过亲身体验获得新知。那么, 教师如何突破传统教学观念, 实现可持续性的历史教学目标呢?

一、构建以生为本的绿色生态课堂

新基础教育并不是强扭什么, 而是要使由传统教育弊端造成的“沙漠”状态重新转回到“绿洲”状态。从这个角度看, 可以说是教育的“生态工程”, 是教育上的返璞归真 (叶澜) 。要想达到这一要求, 势必要构建以生为本的绿色生态课堂!

(一) 创设自由的学习空间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适度的空间是学生发展动力的源泉。质疑的自由、表达的自由以及人格成长的自由, 都是不可或缺的。但传统教育却是灌输, 是知识的填空与技能的机械训练, 学生被置于不可容忍的束缚之中。因此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给学生独立自学与思考、动手实践与探究、自主讨论与交流、静心反思与回顾的弹性充足空间, 任知识挥洒自如, 任思维自由驰骋, 任个性自由飞扬。

(二) 彰显个性独特魅力

人有共性的存在更是以其独特性存在着。但传统的教学却忽略了学生的个性, 他们逐渐被抽象成一群人, 一类人, 抽象为共性, 学生不再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而是生产流水线上型号统一的零件。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精彩的世界, 那为什么要用同一把尺子去衡量每一个不同的学生呢?既然人具有多元智力, 那我们的课堂就应该充分发挥人类进化所特有的灵性, 尊重学生的个性感悟和独特体验, 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立存在的信念和意识。

(三) 尝试让学生成为教育者

合理协调教与学的关系, 尝试让学生变成“教育者”要承担教师的责任, 只要你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机会, 让他们在实践中磨炼、摔打, 他们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建立信心并深感幸福, 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教与学也将变得更加和谐。

二、重塑和谐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 教师是知识的权威、代言人、传递者, 学生则是知识的接受者, 知识的容器, 学生对教师“敬鬼神即远之”。与以往严格的师道尊严不同, 现代教学观倡导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 尊重学生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 人类有五种不同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需要。从这一理论中, 我们可以看出, 尊重是人类一种高层次的需求。当学生感到人格被尊重, 价值和奉献受到关注, 合理需求得到满足的时候, 会激发起内在的自尊, 建立起内在的自信, 从而产生心理的认同和行为的改善。因此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选择和现实条件, 使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既有积极性又有可能性地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充分地展示自己、发展自己, 其结果必然使教学效果和效率大大提高。

(二) 信任学生

卢梭说过, 一个孩子的教师应该是年轻的, 而且, 一个聪慧的人能够多么年轻就多么年轻。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他本人就是一个孩子, 希望他能够成为他的学生的伙伴, 在分享他的欢乐的过程中赢得他的信任。作为一名教师, 在和学生相处时应转换角色, 与学生平等交流, 用心灵与学生沟通, 想学生之所想, 与他们交朋友, 融入到学生们的世界中去, 分享他们的快乐与烦恼, 赢得他们的信任。

(三) 平等对待学生

师生关系是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生命过程。朱自清曾说:在一般学校里, 师生之间往往隔开一个无形界限, 这是最减少教育效力的事。新课程理念要求师生共同发展、共同学习, 师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 在交往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氛围上是和谐的, 这些都体现了师生生命的情感性。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 心灵的互相接纳, 形成师生至爱、真挚的情感关系。它的宗旨是本着学生自主性精神, 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

三、注重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育的方式是建构, 是陶冶, 是浸润, 是“诗意的栖居”。“能教”并不太难, 但“教好”实不容易。新课程对教师的角色有了新的定位:人类文化的传递者;新生一代灵魂的塑造者;学生心理的保健医生;学习者和学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教学的领导和管理者。可见新课程是对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学素养、综合能力的挑战, 要想师生间“心有灵犀一点通”, 的确须具备一定的艺术。

(一) 幽默艺术

幽默艺术是语言艺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幽默是智力的剩余”。我们教师以“舌耕为业”, 课堂语言除了注意准确性、针对性、亲和性与鼓励性外, 更要注重幽默性。教育家思维特洛夫说:“教育家最主要的, 也是第一的助手是幽默。”因为它可以使学生乐于接受, 易于记忆;可以使课堂气氛轻松愉悦, 提高效率;可以使尖锐的教育矛盾转化为融洽师生的关系;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 于必要时醍醐灌顶, 可能以春风化雨。

(二) 激情艺术

叶澜:要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激情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开发智力的钥匙。历史学科教学素材得天独厚, 激情资源丰富多彩。作为老师要善于利用教学素材创设情趣、调动激情, 至于激情的方式, 可谓千个师傅万个法:可以通过动情的导语引入、真实的故事感染、漂亮的示范演示、美妙的视听觉渲染、直观的实物展示、灵活的过渡诱导, 还可以巧编口诀、顺口溜……

总之, 新型历史教学要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一个非常宽松、融洽、和谐、民主、自由、愉快的环境中感到“爱意”“诗意”“情意”和“创意”, 感受到生命的涌动和澎湃。新课程下的历史教学, 是一个需要每位历史教师去实践、探究, 去精心呵护的可持续性工程, 教师应以一种自我超越的精神, 几近宗教般的情怀, 更新观念, 追求新型教育的真谛。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新基础教育语丝》.

[2]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007年版第68页.

[3]卢梭著.李平汇译.《爱弥尔——论教育》.2001年版第69页.

[4]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

历史诉求 篇2

一、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现状

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是公益广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比比皆是,例如,“小草在安眠,请勿打扰”运用的表现手法大多是感性诉求以及拟人的修辞方法,中国是个“人情社会”,以情感诉求打动消费者,感性诉求旨在唤醒消费者心中欣喜、怜惜等正面情绪,而忽略了恐惧、内疚等负面情绪可能引起的消费者共鸣。而保护环境的公益广告的目的在于通过广告引起受众对公共议题的关注或重视,或改变目标受众态度,并指导其行为,其经常是与环境破坏、动植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短缺等的不良后果的负面议题有关,因此更适宜采取负面的恐怖诉求。

二、恐怖诉求定义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麦道孤(W.Mcdougall)认为人类具有觅食、性欲、憎恶、好奇、恐惧、自信等一系列的本能。恐惧的发生是因为处在引起恐惧情绪的事物的存在和刺激。当人感到恐惧时就会产生一种不安的情绪,这种不安的状态会促使人寻找安全的保障或解决的办法。事实表明,恐惧是一种最普遍、最基本、最共性的心理状态,也是一种影响最广、力度最强、传播最快的心理情绪。因此,针对受众中普遍存在的担忧、害怕心理,恐怖诉求常常被广告创作人员作为诉求主题来影响说服目标受众。从不使用产品或不按其所倡导理念行事的不良后果中,警诫人们防止不良或不幸结果的发生,给人造成一种心理上的震撼。

因此,恐怖诉求可定义为:展现行动的利端或不行动的弊端,描述某些使人不安、焦虑、担忧、恐惧的事件或发生此类事件的可能性,以引起诉求对象对广告信息的特别关注的一种广告诉求方式。

三、为何要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中使用恐怖诉求?

1.环境污染、动植物多样性减少、资源短缺日益严重,增强受众环保意识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增多,人们对环境的破坏使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对动植物的捕杀和破坏使得许多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对资源的无止境索求使得资源短缺严重。而受众的环保意识淡薄是其最主要因素,受众并没有真正意识到这些情况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与己身的深切联系,总以为与己无关,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个人的微薄力量并不会起作用。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了增强受众环保意识已成为保护环境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环境保护公益广告所用的感性诉求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那我们就要另辟蹊径,用受众负面情绪的恐怖诉求引起受众对于不当行为后果的恐惧心理,将个人的不当行为与己身深切的联系在一起,让受众深切感受到破坏环境的严重后果!2.恐怖诉求的传播效果更佳

在以往的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中,大多采用请求的语气、拟人的手法等委婉的方式告诉受众保护环境应采取的行动,但往往收效不大。我认为,这就像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性诉求就像是求人办事,而事情能否办成要看被请求者的心情;恐怖诉求更多的是抓住别人弱点,威吓别人办事,被请求者有种不得不做的感觉,因为他们很清楚,不

照着做会产生怎样的严重后果。在到达目标受众的广告中,受众接受的往往是与自己利益相关的信息。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也如此。3.恐怖诉求更能吸引受众注意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认为,随着信息的高速膨胀,有价值的不再是信息而是人的注意力。在铺天盖地的广告中,广告所表达的信息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哪个能引起受众的注意,以往的环境保护公益广告表达的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而随着社会科技发展和自身能力的提高,人们不断过度追求快乐和舒适,是人对所有引起快乐的刺激情境越来越迟钝,对所有引起不快的刺激越来越敏感。这就说明恐怖诉求恰恰是负面情绪公益广告吸引受众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四、如何准确运用恐怖诉求? 1.恐怖诉求要行之有效,用之有度

中国施行中庸之道,强调过犹不及。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中所展现的恐惧程度太低,不会引起社会受众的关注,恐惧程度太高,又会引起受众的反感、防卫和躲避。因此在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中恐怖诉求的运用要讲求“度”。把握广告中恐惧的程度,让受众既接受公益广告所传达的信息,产生恐惧感,又不至于太过恐惧血腥,引起受众反感乃至躲避。

2.争取恐怖诉求本土化

不同国家、民族、群体的人对同一事物所可能引发的恐惧的感受点是不同的,这就需要在广告的制作中把握受众不同的文化心理,了解

受众的不同特点,寻求最佳的相关点。在西方国家中恐惧诉求运用的较多,虽说环境保护是全球通用的,但我们并不能直接把西方的优秀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作品直接搬到中国来展出。因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决定了东西方的文化传统与恐怖的表达方式以及恐惧点不同,不能照搬硬套,但是我们可以借鉴西方优秀广告中的创意与我国的文化国情相结合,从而做出具有本土化意味的优秀环境保护的公益广告。3.要明确诉求目的,提出建议行为

每则有效的恐怖诉求的环境保护公益广告中,信息除了必须成功的激发受众害怕和焦虑的心理外,还应该提供明确的改变态度或行为的指示和建议,而且行动建议应该是一项容易可行和有效的行动方案。(保护动物的平面广告案例)当受众确信广告信息中的某些情况已严重威胁到自己而提出的行动建议是可行、有效的时候,受众控制危险的动机才能被诱发,并最终接受这个建议。相反的,虽然当威胁使受众心生恐惧,但广告却没有提供有效阻止威胁的建议,或者建议不明确、太困难、太过费时、代价高昂时,受众可能就会倾向于控制恐惧,或通过不由自主的否定、转移注意、防御性逃避来降低恐惧感。在宣传环保的公益广告中,它往往展示了森林被砍伐、土地荒漠化的严重景象,却没有提出贴切的保护性的行动指示。这就可能会使受众倾向于控制恐惧,或通过不由自主地否定、转移注意、防御性逃避来降低恐惧感,从而使广告的目的性很难达到。如果在这类广告中加上一句:“少用一双一次性筷子,或许可以改变”“节约一滴水,你可以拯救更多”目标就清晰而明确。

4.要准确把握恐惧信息与受众的密切相关性

在通常情况下,所描述的威胁与目标受众越是相关,她们就会越相信遭受威胁的可能性,自觉反应就会越突出,而改变态度和行为的可能性就会越大。也就是说,恐怖诉求信息必须要能使受众产生高自觉威胁性和严重性,才能激发高自觉反应,而受众急欲保护自己免于受害的动机就更为有力而迫切。罗杰斯将此称为“保护动机理论模式”,即当受众接收到一则诉诸恐惧的信息时,他们会在心中掂量其危险的份量。如果他们不相信所描述的危害性的可怕性,或者认为该事件不大可能发生,或者认为所建议的措施对付威胁并不恰当,那么,态度改变便不大可能发生。

5.广告画面不必直面血腥,但表现内容要发人深省

这一方面往往是最难的,一提到恐怖诉求,人们直接的印象就是“吓人的画面”,幽灵、鬼魂、贞子等直面血腥的画面,直观而又深刻,但是中国是一个含蓄的民族,特别是在像是恐惧、血腥这种会产生负面印象的情景中,更趋向于含蓄表达。相比较西方国家的直接陈述,中国更趋向于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境。环境保护公益广告的广告创意不应该过度追求“恐怖”,而应该注重画面与内涵的和谐统一。恐怖画面也可以是美的,但内涵必须是发人深省的。(疲劳驾驶平面广告案例)

另外,人的态度往往受情绪情感的影响,究竟多大的刺激度才能激发受众的情绪反应,使之处于一种恐惧状态,以致更容易接受消除恐惧的指导,改变态度和行为,从而以最佳的传播效果达到传播者的目 的,这是值得研究的。一般说来,恐惧程度愈高的恐惧诉求激发受众的恐惧和焦虑愈高效果越好。但应该注意到的是不同的人对恐惧的敏感度是有差别的。

瓢虫的诉求 篇3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我们在小麦田里捕食麦蚜,经过繁殖后,我们的数量增加很多。我们的同胞在一亩麦地时的数量可达2~9万头。现在麦田用农药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也跟着遭难,数量急剧下降。在小麦收割前,麦田里已没有了蚜虫,这时天气也开始炎热了,我们在麦收前就要离开麦田,去寻找新的家园。如果小麦与棉花套种,我们可以顺利地转到棉花上,找些棉蚜、小棉铃虫等填饱肚子。如果是成片的麦田,我们的数量相当大,我们会与自己的族人飞离麦田,到其他的农田、果园、山林去寻找蚜虫等食物,并度过即将来临的夏天。有些同胞甚至还会飞上天,随着东南风飞向北方。我们每年能在特定的地点如北戴河等地,形成极为壮观的场景:千千万万的七星瓢虫降落在海上、岸上及树上,形成了所谓的“红海”、“红岸”和“红树”景观。有经验的果农也很会利用我们的这种习性,因为他们知道麦收后果园里会有大量的瓢虫来临,捕食苹果黄蚜。因此,麦收前他们不会对苹果黄蚜进行打药防治,只等着我们七星瓢虫的到来。然而,今非昔比,用农药的果农越来越多,当我们来到果园时,能找到的食物是越来越少了。我们来到了枣园,正值枣树开花,由于没有蚜虫等食物,为了活命,我们没有选择,只能啃食枣花。结果便是影响枣花的正常授粉和幼果形成,造成红枣的减产和品质的下降。

我们为什么会啃食枣花?让我先说说我们瓢虫家族的情况。瓢虫家族在昆虫界中并不算大,全球已经登记在册的瓢虫大约有5000种。大多数瓢虫是肉食性的,取食蚜虫、介壳虫、红蜘蛛等小型昆虫和螨类。另有一些瓢虫是经典的素食主义者,取食植物。还有小部分瓢虫是蘑菇的爱好者,取食植物白粉病等的真菌孢子。也就是说,从吃的食物上看,我们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取食其他昆虫和红蜘蛛的肉食类、取食植物的植食类和取食真菌的菌食类。对于我们肉食的瓢虫来说,情况有些复杂。我们天生捕食蚜虫,但是找不到蚜虫或没有蚜虫的时候,我们怎么办?为了生存,我们会寻找其他食物,在极端情况下会残杀自己的同胞。“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我们瓢虫是以成虫越冬的。春天来了,天气开始变暖,经过蜇伏了一整个冬天的我们也要活动活动筋骨,另外还要看看大地上是否有蚜虫等吃食。有时蚜虫数量不足,不要说我们生儿育女了,连活命都相当艰难。在碰到倒春寒的倒霉日子,有些瓢虫体内已有了宝贝,怎么办?蚜虫不见了,没有了营养,即使幼虫出生并顺利从卵里孵化出来,也会由于没有食物而被活活饿死。如果卵在体内还没有成形,瓢虫可以在体内消解;而卵已成熟时,瓢虫便只能狠下一条心,一口一个吞食自己的“心肝宝贝”。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存实力。在多数情况下,我们得设法摄取能量,以度过艰难时刻。春天,花很常见,幼嫩的花瓣、花粉营养丰富,我们会取食这些幼嫩的植物组织,另外我们也会取食植物的花外蜜腺分泌的蜜露、植物的花器等。通常我们的这些行为不会对植物造成危害。但我们取食这些食物也是出于无奈,如果环境中有猎物的存在,对于“喜荤”的兄弟来说,捕食蚜虫等小昆虫才会让我们乐在其中。

回想过去的美好时光,令我们无比留恋。每当来到果园,总有很多各色美食等着我们,什么蚜虫、木虱、小卷蛾幼虫等等。乘着凉,品尝着美味,那些日子里,我们相当畅快。可现在,生活质量是每况愈下。地球气候变暖,这是个大的趋势,也就不说了。但果园的环境变化之大,让我们难以忍受。我们想不明白,为什么果园里好端端的草都给清除了?没有草,火辣辣的阳光直射到光秃秃的地表上,温度不提高才怪呢!另外,果农们更依赖农药的力量,喷洒农药的密度是越来越大了,果园也越来越“干净”。我们来到了这样的果园,还有什么快乐可言!没有了食物,我们苦不堪言,一些同胞因饥饿而亡,另一些则飞离果园并再度长征,以期能找到一片乐园。

枣园的情况与苹果园、梨园、桃园等有些不同,我们到访果园时,只有它还在开花,而且花小蜜多。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了枣园,可发现枣园里光秃秃的,地上没有草,枣树上也由于打农药也没留多少蚜虫等食物。没多久,我们便消灭了这些所剩无几的荤食。结果,我们到处寻找猎物,树上没有了,地上也没有。这时我们发现了这幼嫩可口的枣花。对于其他比较大的花,我们取食花粉、甚至幼嫩的花瓣,不会影响它们的结实。可枣花很小,一口下去,便可伤及子房,最终影响了枣的结实。尽管我们“老好人”的名声在外,但当果农发现这个现象时,后面的事可想而知。他们想也不想是怎么回事,就拿起喷雾器,一阵猛射。顷刻间,同胞们便应声倒下,英雄不再!没有了天敌,那些叫蚜虫的家伙们也就死灰复燃了,而且比以往更加猖狂。

是的,我们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取食了枣花,对枣的产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可果农们啊,你们有没有想过这是谁造成的?如果果园里留有草、留有虫,我们便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来,或者不会大规模地集体作恶,你们也可少用农药、节省成本、减少残留,我们昆虫也会生活得更欢快。或许你会问,“你们捕杀蚜虫,它们快乐吗?”我们与蚜虫之间的关系已持续了千万年,相互之间已很适应,那斗智斗勇的过程真令人兴奋,植物也参与其中:如蚜虫多了,植物会释放一些化学物质,招引像寄生蜂等蚜虫的天敌来平衡植物与蚜虫间的关系。可现在,在化学农药的压力下,只有抗农药的蚜虫得到了发展。蚜虫斗争的方向变了,变成了与其说是农药还不如说是与人类的斗争。在这场持续的斗争中,人类洒了大量的农药,并没有占一丝的优势,过去5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明。在不少情况下,蚜虫更厉害了,而我们本来是植物与蚜虫关系之间重要的调解人,可在人类的干预下,变成了你们“枪杀”的敌人。

聪明的人类,你们什么时候能够想明白,少一些“想当然”,我们就会有一个快乐的昆虫世界。

历史诉求 篇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从大的方面来看,先后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从改革开放到20世纪90年代末期,国家主要围绕构建“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为重点发展职业教育;二是从21世纪初到现在,国家主要围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重点发展职业教育。在这两个阶段的发展中,中高职课程体系的衔接要求越来越迫切,思路越来越清晰,举措也越来越“接地气”。

(一)“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阶段,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需求逐步显现

改革开放后,我国产业发展迅速,迫切需要大量技术人才,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职业教育能够解决高质量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热捧”的对象。198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要求“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该决定虽然没有明确提出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但明确要求高职院校优先对口招收中职学校毕业生。这个要求首次涉及到两个层次教育的对接。在20世纪80年代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基础上,90年代的职业教育经历了“震荡期”,倒逼职业教育由直接面向就业转变为“就业”与“升学”双重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过一定阶段发展后,中等职业人才在一线岗位趋于饱和,人才培养出现供大于求的现象,“升学”成了部分中职毕业生的必由之路;二是90年代末期高校扩招,高学历成为家长和用人单位的优先选择,中等层次的学历满足不了社会的需要,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继续学习成为学生、家长和社会的迫切需要;三是随着产业的不断发展,技术的日新月异,对职业人才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中等职业教育不能完全满足这样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必然选择。1991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了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即“中国特色的,从初级到高级、行业配套、结构合理、形式多样,又能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关于招收应届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的通知》开展了10个省、直辖市招收应届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举办高等职业教育试点工作。1999年颁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首次提出了“立交桥”的概念,即“要逐步研究建立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立交桥,允许职业技术院校的毕业生经过考试接收高一级学历教育”。可见,在“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建设阶段,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需求越来越迫切,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需求逐步显现。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阶段,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逐步落到实处

进入21世纪,我国职业教育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重点,通过构建人才成长的“立交桥”,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求。200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念,2014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晰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内涵。其中,第十六条为“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用一个条目来提出课程衔接体系的要求,这在以往的文件中从未出现,说明国家对课程衔接体系的重视,也说明课程衔接体系建设迫在眉睫。在这一背景下,全国各地开展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如江苏于2014年以专项课题的形式启动了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并投入大量资金保障,目标是到2020年,全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应专业基本建立衔接的课程体系。可见,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阶段,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衔接逐步落到实处。

二、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现实困境

如上所述,我国一直在探索构建和完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发展通道,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但一直以来,中高职衔接培养的成效不太明显,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困境。

(一)对“衔接”内涵理解不到位

从字面意思上看,衔接就是事物首尾相连。中高职衔接就是中高职相连接。基于这样的理解,就出现了将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简单拼凑在一起的现象,课程体系既不衔接,也不贯通。究其原因,就是对“衔接”的内涵理解不透彻。

1.“衔接”的本意是为学生提供进一步深造的通道。

打通职业教育通道,破除职业教育“天花板”是我们改革的重要任务。中高职衔接是打通中职和高职之间通道的有效举措。有人认为,中高职衔接的困惑之一是中高职的专业目录不一致。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不妥当。从一定的意义上说,正是因为中高职专业目录不完全一致,所以相近或相同专业才有必要开展“衔接”培养。

2.“衔接”的深层含义是保持学段自身特点基础上的贯通培养。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的不同层次,具有各自的学段特点,不同层次的人才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为此,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不可相互替代,开展“衔接”培养是题中应有之义。但衔接培养与五年制贯通培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从专业名称看,衔接培养可以是相近专业的衔接,而五年制贯通培养则为同一专业基础上的培养;从人才培养层次看,衔接培养可以培养中职和高职两种层次的人才,允许人才适时分流,而五年制贯通培养属于高职教育阶段,培养的是高职层次的人才,不存在中职分流的现象;从课程体系看,衔接培养可以有中职和高职两种相对独立,但又紧密联系的课程体系,而五年制的贯通培养只有一种课程体系。独立性和关联性是中高职衔接培养的本质特点,也是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本质特点。

(二)人才培养方案缺乏统筹设计

人才培养方案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职业面向、培养规格、职业资格等一系列内容。目前,中高职衔接在人才培养方案上缺乏整体设计,往往是中职人才培养方案与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简单相加,缺乏系统整合。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目标不能体现“中等”和“高等”各自特点,培养定位不清晰,将技能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混为一谈,以致人才培养的后续环节紊乱;职业岗位面向缺少中高职的差异性、层次性,中职和高职学生面向的职业岗位不同,岗位之间存在层次性,这种差异性和层次性在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方案中未能体现;培养规格定位过于宽泛,以就业为导向成了以就业为目标,造成培养规格的交叉和类同。职业资格证书也存在中高职的重复性授予。职业资格证书是学生职业准入的资质证明,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培养边界过于宽泛,造成中高职学生职业资格证书重复获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程体系之间缺少衔接贯通

中职和高职各自的独立性和相互的关联性决定了中高职课程体系既要自成体系,又要能够实现衔接贯通。在目前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中,学段内的课程基本自成体系,能够体现学段的独立性;而学段间的课程未能形成有效衔接的体系,前置课程与后置课程之间不能贯通,课程存在交叉、重复甚至断层的现象,造成学生在高职阶段或“跟不上”,或“吃不饱”的现象,给教学带来了困难,学生学习的效果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课程设置上,不符合职业岗位要求和人才成长特点,存在急功近利现象,技术技能课程中心化,素质教育课程边缘化的现象时有存在。

(四)教材与教学资源建设各自为政

在对“衔接”理解不到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清晰、课程体系缺少衔接贯通的背景下,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教材和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缺少沟通,表现为各自为政,中职按照中职的教材目录选用教材,高职按照高职的目录选用教材,教材内容的梯度和难易程度不能有效把控。校本教材作为统编教材的补充,能够弥补统编教材的缺陷,但中职和高职的校本教材建设缺少统一规划,建设过程缺少有效沟通,不能真正实现中高职教材的衔接。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存在与教材建设同样的问题,教材不能有效衔接决定了教学资源的衔接不能落到实处。

三、中高职课程体系衔接的重构对策

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职业实践、重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发展[1]。为此,要从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和课程方案的设计策略等方面重构中高职课程体系。

(一)课程体系的设计理念

1. 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不仅要有技术适应能力,更要具有对社会、经济和环境负责的态度,参与设计和创造未来的技术和劳动世界。不应把学生仅仅视为未来的劳动者,而应视其为技术设计的潜在参与者[2]。为此,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科学规划学生成长路径。王通讯认为,人才成长有八大规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师承效应、人才成长过程中的扬长避短规律、创造成才过程中的最佳年龄规律、争取社会承认的马太效应规律、人才管理过程中的期望效应规律、人才涌现过程中的共生效应规律、队伍建设过程中的累积效应、环境优化过程中的综合效应规律[3]。人社部尹蔚民部长指出,一般来说,人才成长规律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人才需要通过学习获得知识和技能;其次,人才需要通过实践活动开发自身能力;第三,人才发挥作用有一个最佳年龄段。人才在实践中成长,这是人才成长最根本、最管用的规律[4]。仲祖文认为,人才成长规律第一是厚德育人规律。把握这一规律,就要把厚德作为培养人才的首要任务,努力造就又红又专、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第二是竞争成才规律。把握这一规律,就要让规则尽可能公平公正、程序尽可能科学公开,激励人才在竞争中增强动力、开发潜能、脱颖而出[5]。为此,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来说,我们要把握最佳年龄规律,在中职和高职人才培养中阶段开发学生的潜能;把握共生效应规律,在团队中培养人才,塑造人才;把握厚德育人规律,加强德育教育,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把握竞争成才规律,通过技能大赛等手段促进学生能力的提升;把握实践育人规律,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实践出真知,以实践出人才。

2. 能力开发的理念。

国内外专家对于劳动者的职业成长规律的阐述都表达了阶梯式的理念,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设计要遵循这一理念,阶梯式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从中职阶段看,此阶段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开端,课程体系设计要重点围绕单项职业能力培养,兼顾综合职业能力。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中职阶段相当于从“新手”到“进步的初学者”。该阶段学生的职业认识从无到有,职业经验相对缺乏,职业能力在学习中逐步形成。在课程设计上要重点围绕单项职业技能,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理念设计课程,从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角度培养学生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以及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从而形成基本职业能力培养。在基本职业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开展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重点围绕一个完整项目所需要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开展训练。从高职阶段看,按照职业能力发展阶段理论,该阶段相当于从“进步的初学者”到“内行的行动者”,学生已经对职业有了比较直观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职业经验和职业能力。在课程设计上,可运用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可以开发出系统化的项目课程,通过具有平行、递进、包容关系的项目开展教学,在项目实践中学会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会学生解决复杂项目的能力和面对不同职业岗位的职业迁移能力。

(二)课程体系的设计思路

构建“设计导向、能力开发、纵向一贯、横向一体”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该课程体系具有以下特征。

1. 两条主线:

一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主线,遵循学生成长与发展规律设计课程,体现设计导向的教育思想;二是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按照不同阶段的职业岗位要求设计学生的能力培养体系,体现能力开发的教育理念。

2. 两个阶段:

分别是中职阶段和高职阶段。两个阶段的课程需遵循各自的阶段特点和学段培养目标,设计体现各自学段目标的“一体化”课程,满足两个阶段各自升学、就业、创业的需要。

3. 两个接口:

课程接口是课程体系的纽带,是将两个各自独立的课程体系打通的“接插件”。两个接口是指:一个接口是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的接口,另一个接口是高职课程和应用本科课程的接口。通过这两个课程接口打通了职业人才的培养通道。本课程体系中,我们重点关注的是中高职之间的课程接口,同时预留了与应用本科之间的课程接口,破除了高职的“天花板”效应。

4. 一个纽带:

即中高职课程体系以学分为纽带,通过建立中高职之间学分的互认体系,实行学分的积累和转换,配合注册入学、中高职“3+3”试点项目等招生政策,实现学生按需灵活升学、灵活就业。

5. 纵向一贯:

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要整体设计,在内容层面根据中职和高职所面向的不同岗位,阶梯式、序列化设计课程,实现课程内容的一贯性;在实施层面实现课程方案、课程标准、教材、教学资源等方面的一贯性。课程体系以学分为纽带,通过学分的积累和转换,沟通中职和高职课程的学习,避免课程的重复、交叉和断层。

6. 横向一体:

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理应有其自身的课程体系,在各自课程内部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这样既能满足各自就业的需要,也要能满足各自升学的需要,体现职业教育内部的层次性。

(三)课程方案设计策略

中高职课程方案设计围绕学生职业能力开发,按照一条主线、一个主旨、三类课程、三个阶段、三种训练的策略进行设计,合理选择和科学序化学习内容,形成具有中高职衔接特点的课程方案。

1. 一条主线:

即以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职业岗位的工作要求,秉承工作过程导向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理念分别开发中职和高职课程,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既符合各自的阶段特点,又能够体现中高职衔接的理念。

2. 一个主旨:

即以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为主旨。课程体系设计的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学生不仅要学会单项技术技能,更要能在单项技术技能的基础上培养综合运用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的项目和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未来解决遇到的项目和问题。

3. 三类课程:

即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程、职业能力课程和自主选修课程三大类课程。在三大类课程中,根据培养目标需要再细分。公共基础课程是必修的基础类课程,着重课程的优化取舍,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为职业能力课程的学习奠基,为学生的发展奠基。职业能力课程参照职业标准、国际标准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设计,着重围绕学生的专业发展、职业取向设计能力开发类课程。自主选修类课程门类众多,主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修养、道德品德、潜能挖掘、生命意识等,此类课程能够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4. 三个阶段:

即在职业能力课程中,通过开发学习领域课程,形成单项实训、引进企业真实项目开展的校内综合训练、企业岗位实训为主的全景式综合实训三个阶段。三个阶段之间是递进关系,通过三个阶段的训练开发学生的职业能力。在由校内综合实训到企业顶岗实训的过程中,适当增加企业内训课程,提前了解企业文化、企业工作方式和考核标准等,实现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平稳过渡。

5. 三种训练:

即由中职阶段的技能训练到高职阶段的技术技能训练、由简单项目实训到复杂项目实训、由技能型岗位实习到技术型岗位实习。中高职之间三种形式的训练呈现递进关系,既符合人才成长的特点,又符合中高职各自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开发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9).

[2]姜大源,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王通讯.人才成长的八大规律[J].社会观察,2006,(03).

[4]尹蔚民.加快人才优先发展努力建设人才强国——在中国人才发展论坛上的主旨报告[J].中国人才,2010,(21).

工伤赔偿诉求书 篇5

本人,今年20岁,系公司永福商业永福御景城超市食品部男员工,员工编号:于2014年6月30日18:00-18:30分左右,在对一存在质量问题的罐装果汁清理工作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导致变质发生膨胀爆炸,不幸被溅射铁盖正面击中,导致左眼当场出现暂时性失明,左眼上睑裂伤2cm并左眼内充血。住院观察治疗将近两个月后,目前前房积血已消,但至今尚有水肿。由于瞳孔变形并伤及角网膜、视网膜、及视神经等造成难以根治的内部损伤,现已留下外伤性白内障、眼涩胀痛、视物不清、有盲点等后遗症,日后亦不排除会出现继发性青光眼的可能性。为此医生建议每三个月定期检查一次,并只能以药物抑制胀痛,这无论是对我现在,还是日后工作造成了极大影响对生活来说不疑是个重大打击。为了日后工作、生活及后期治疗能有所保障。经与家属讨论酌商后,决定向公司提出金额万元整赔偿诉求。在此希望公司秉持人道主义精神,能易位而处妥善处理赔偿事宜。祝:

骏业肇兴

家属签名:

本人签名:

追逐用户的诉求 篇6

近日,记者专访到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高级总监杜健,来分享他关于用户体验设计的那些事儿。

记者:我们经常讨论用户体验,那么在实际的工作中是怎样的?

杜健:拿我自己的工作举例,比如说一个新的软件项目,当我参与到当中去的时候,需要承担这样一些工作:首先需要去理解需求,这有助于对整个场景的把握,使用的人是什么背景,使用的环境是怎样,这些都是我要去理解的,我们会有很多专业的方法支持我们来做这些工作。理解之后,要去探索,包括头脑风暴,发散idea,慢慢形成对产品的想法。第三步就是把想法落实到纸面,做一些prototype,这样就可以比较直观地看到产品大概的样子,在这个过程中也是有很多阶段,包括绘制手稿、用户沟通、用户的评估等等,对设计师非常重要。虽然我们会尽量把自己当做用户去设计,但是因为自己是专业的,难免会有偏差。所以要去问问用户这个设计是不是真正需要的。整个过程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每个过程里都有很多方法和产出物要提交出来给到整个设计团队。

记者:在你看来,怎样的设计才算是好的设计,拥有惊艳的用户体验?

杜健:要实现惊艳的用户体验,满足用户最基本、最即时的需求对于产品的成功至关重要。同时拥有功能性和易用性才能形成好的体验。就拿我目前针对的安全领域来说,好的用户体验就是确保用户能够通过产品轻松的分辨出这个网页,或者这个交易界面是否是安全的,是否有必要中止流程的进行。而在好的用户体验的基础上,再加上体贴入微这一点,就能构成了惊艳的用户体验。体贴入微是“好”与“惊艳”之间有一道鸿沟,很多人认为差别在于能否使人心情舒畅,能否让人们开心,但我认为这只是表面现象。惊艳的用户体验需要我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保持同理心,理解用户的情感状态。Gmail 的小笑脸就是在 “好” 设计基础上增加了贴心的细节。

记者:但你的很多产品看起来并没有太多的细节,反而很简洁。

杜健:是,所谓“贴心的细节”,并不是随处可见的便条式的提示,而是在非常细微处,可能非常幽默的设计点。圈内常说,好的设计隐匿在看不到的地方,不妨碍人们的使用。我认为,惊艳的设计也是深藏不露的,但时不时地出现,令你会心一笑。所以我会尽力简化页面,让用心之处就更容易凸显出来,让用户感受到来自设计师的用心、关心。

记者:在腾讯这么多年,你一直在从事UED研究工作,也带UED团队,之前还接触过从PC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的几十款百/千万级用户量产品的设计。这些设计经验积累下来,对你的用户体验设计是否有帮助?你是如何设计出惊艳的用户体验?

杜健: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的工作就是关注人们使用产品时的感受。但这一点并不容易做到,因为我们都有相当的专业基础。所以我们要经常与客户交流。之前的那些产品设计,让我们跟大量的用户有过很多交流接触,这对我们做用户体验设计有 很大的帮助。我们也会针对有代表性的团体做一些调查,利用好用户反馈的机会,吸收他们的建议。另外,我个人也总结了一些诀窍,比如,大多数app和网站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空白区域,你可以利用它们表达你的关心。常见的空白区域包括:错误或成功的提示,标题栏,占位符文本,空白页面,页脚等。利用空白区域并不是说一定要把它们填满,而是当你遇到一个空白的角落时,你可以问问自己:“加上些什么内容可以帮到用户呢?”或者“我在这里加些什么内容可能让用户会心一笑呢?”

记者:您做了这么久,怎么评价这一领域的设计?未来会想要尝试哪一领域的设计?

杜健:我认为用户体验设计这一块还是很重要的,并不是我在做我就说它好,而是平心而论,我们开发的软件、系统、终端,它们的价值和目的就是为用户提供服务。而良好的用户体验,也会为企业、品牌带来更多的客户忠诚度。一个小笑脸、一个小提示能带来持久的影响吗?能。这些细微但贴心的细节为用户的片刻的愉悦心情,都能培养一种习惯,改变他们的行为。当用户感受到惊艳的用户体验时,他们就会选择这款产品,会和别人聊起这个贴心的功能,并推荐给朋友,最终实现产品开发者、设计师和用户的多方共赢。从商业角度来说,努力创造出一流的用户体验,能够更深层次地满足产品开发者和设计师。听起来似乎很简单,但是惊艳的设计能让人开心,而开心的人们会把这个世界变得更好,所以我很热衷于这一领域,未来也还是不断创造用户体验设计的新价值。

历史诉求 篇7

一、失意人群利益诉求

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是指当失意人群利益受到侵害时, 诉诸于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 以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层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发展变化, 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 人们因职业、行业、居住小区、户籍、年龄、经济收入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二、当前失意人群利益诉求中遇到的问题

(一) 诉求渠道缺失

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意识增强, 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反映自己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如果处理不好, 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 引发社会冲突。当前, 失意人群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 有一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找不到常规的说话渠道。失意人群暴力行为的发生根本性原因在于个人无法找到有效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相对日益增长的民众诉求来讲, 我国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还远远不够, 导致民众无法有效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二) 诉求渠道单一且不畅

我国现有的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渠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信访制, 但这些渠道都存在表达不畅的问题, 不能对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给予有效的回应。

(三) 诉求制度的局限性

体制和机制设计从数量上看, 渠道较多上, 有人大、政协、司法、信访、听证、选举、人民调解、政府调解、新闻传媒、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救助体系、投诉热线等公民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 但在实际操作中, 身为个人的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 这些渠道的作用非常有限, 有些地方创设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行为的具体方式诸如现场办公、领导接待日、领导热线、领导信箱等也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制度, 容易“走过场”、“一阵风”。

(四) 群众利益诉求缺乏理性

由于我国的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加上表达渠道不畅, 一些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尤其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 容易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利益诉求机制及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利益诉求机制包括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 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 一个畅通、有效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在美国, 人们有三个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一是通过所在地区的各级民意代表 (议员等) 代为反映。向议员反映意见、提出诉愿, 是除司法途径外美国公民投诉的主要方式。在美国, 每位议员都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助手负责处理人们的投诉。二是向行政机构投诉。可通过政府各部门内设的投诉机构, 对这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投诉;也通过专门的机构, 对政府部门或公务员个人进行投诉。三是提起诉讼。美国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服从程度很高, 大量的社会矛盾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在提供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的同时, 还要提供便捷性, 即方便公民低成本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德国, 德国联邦议会和州议会均设立申诉委员会。任何人都可以就本人或其他人共同关心的事务向申诉委员会申诉。为了方便公民申诉, 德国议会开通网络在线服务, 设立申诉电话咨询服务, 有的州议会还举办咨询活动和建立议员接待日等, 指导公民采用正确申诉方式进行书面申诉。

第二, 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为提高基层官员对公民诉求的重视, 一些国家设置了信息可直达中央政府行政首长或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这样就避免了公民合法利益诉求被行政机关推诿和拒绝。

第三, 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公民的投诉对象多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有关, 公民投诉处理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直接影响到投诉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瑞典, 任何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个人都可向议会调查官递交书面投诉信。

第四, 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在法国, “协调员制度”能确保处理公民诉求的“协调员”具有独立、权威、连续性的地位, 可以有效地应对公民诉求。协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公民与各级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矛盾和纠纷, 对有关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 对行政部门的设置及职能调整提出建议。

四、完善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机制对策与建议

(一)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需求

做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及维护群众利益, 把问题及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 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沟通可以实现求同存异。搭建的沟通平台可以采取各种形式, 如面对面交流、信访接待、媒体对话、举行听证会等等, 对那些群众要求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 凡是应该解决又可能解决的应及时予以解决, 限于条件一时解决不了的应把真实情况告诉群众, 求得群众谅解。

(三) 完善人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要多样化、便捷化, 要建立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 要实施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以及建立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自由。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实施利益诉求。在处理利益纠纷时, 应更多的采用调节、讨论、服务、合作、激励等容易沟通的、较温和的方法, 避免矛盾激化。

(四) 发挥大众媒体利益诉求表达的作用,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随着互连网的快速发展, 大众媒体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上有其他表达渠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媒体作出的利益诉求表达, 不必通过中介就可直接抵达决策层, 避免了信息失真, 使群众利益要求能接近决策核心, 实现自主利益的有效表达。因此, 在规范现有各种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的同时, 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

(五) 对困难群体进行权利救济

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充分的表达,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困难群体的需求进行引导。二是要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加以保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 使其充分反映社情民意, 为困难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和制度保证。三是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行救济。

(六) 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制度, 推行信访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预防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七) 加强工会、行业协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建设, 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五、小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把群众利益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学习他国先进做法, 完善相关制度, 以制度来维护人们的合理利益需求。一是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和蹲点调查,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百姓疾苦,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的诉求的平等机会。三是完善决策听证制度, 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四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总之, 只有制度的完善, 才能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才能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充分的表达, 也才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丰.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2012.

[2].刘慧婷.社会转型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3.

摄影的文化诉求 篇8

一.摄影是人们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十多年来, 笔者对学生记者和学校摄影协会的新人作了很多观察, 其中至少有两点是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一是在高中完全没有任何基础, 很多人甚至是第一次亲手摸到单反相机的情况下, 为何拍出来的片子好坏水平相差那么悬殊?二是很多学生一点就会, 另一些人不管怎么手把手地教, 也不管他们对于技术参数掌握得多么好, 但是最为基本的构图和角度选择却总也学不会?如果说这是“美感”的问题, 但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即使没有经过专业训练, 也能对别人的作品形成基本正确的判断。笔者并不相信“天份”一说, 于是就做了一批实验, 把学生带到画展的现场, 让他们描述自己看到的东西;再带到一个古镇的路灯下, 让他们描述所看到的……最后发现所有出现上述问题的学生眼中只有杂乱无章的存在, 根本就没有一个哪怕是相对存在的主体, 而另外一些哪怕是一次专业训练都没有参加过的人却能够鲜明地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主体存在。

上述实验充分证明了摄影是摄影人通过镜头观察世界的一种方式, 是摄影人视线和思想的延伸。同样的事件发生在眼前, 每个人眼中见和心中所想是不尽相同的:拍摄者心态、涵养和意图等方面的细微区别都会在角度选择、技术使用上有所体现, 最终形成作品独特的构图、影调乃至意境等等。试想世间苍生同在若尔盖大草原上, 有的人满眼浮云, 有的人满眼绿草, 有的人看到了哺乳的羔羊, 还有的人专注于马背上的孩童———文化背景不同, 修养不同, 境界不同, 使命不同, 最后的作品都会有天壤之别。哪怕是市井百姓, 路边“拍客”, 或者其它任何的“随手拍”, 人们在摁下快门的一瞬间, 收入镜头的一草一木、一人一事, 都是拍摄者对自然或事件关注的结果, 在一定程度上是他们主观认识的体现。

罗小韵认为“摄影的本质是记录”, 只是“纪实摄影个人主观的东西多一些, 专题摄影要求客观真实的报道”[2], 这种认识跟他个人的工作经历和视角有关, 同时也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事实上, 有人把摄影当工具, 有人把它当作职业, 还有人当作一种内心诉求和 (或) 艺术形态。然而无论是哪种认识, 摄影都是人们世界观的一种表达。中国第15届国际摄影艺术展“女性”主题类铜奖作品是广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黄燕的《女大学生宿舍》。如果说这11幅照片有多少技术或者艺术含量, 很难让人信服, 但它确实获奖了。获奖理由在哪里呢?也许用穆恩的一句名言最为合适———摄影是学习如何观察事物的一种方式, 它是强烈的个人视觉感受。拉尔夫·吉卜生也说过, “我不理会照相机如何看事物, 我要它看到我看世界的方式”。说到底, 摄影其实就是观人, 观天, 观心, 这才是摄影的“视”界。

虽说摄影是对客观世界的“记录”, 而作画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主观理解与重构, 但两者同样注重人与人, 人与自然的关系表达。同样是拍摄黄河壶口瀑布, 高速的片子让人震撼, 低速的片子却有别样的安静;同样是拍摄星空, 一般的慢速与长达数小时的曝光所产生的结果也是有着天壤之别的;至于花鸟鱼虫, 动态与静态, 单个与多个, 摁下快门就是一种选择, 选择本身就是一种心态, 一种关注, 一种观察世界的方式。即使是为摄影作品取名, 其中也大有讲究。简单来说, 一只黄鹂停在枯树上, 画面很干净, 内心孤独的人, 可能会取名《守望》, 并且因为这个名字, 观众同样会产生莫名的孤独感;而内心平和从容的人又可能会取名《安静》, 并且同样让观众忘却名利纷争, 哪怕是暂时忘却, 得一时平静。

二.摄影是一种文化表达

摄影也是一种写作, 需要主题思想, 框架建构和内涵表达, 只不过作家写作用的是笔, 而摄影人用的是“光”。运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让光在底片上留下不同的影调, 从而表达一种情感、观念或诉求, 而且摄影比一般写作具有更多的空间优势, 可以让读者尽情体会和遐想, 或与作者共鸣, 或形成自己独特的解读。这其中, 单张的照片就是一个个文字, 照片与照片之间的组合就是语法规则, 影展和影集就是一本本厚重的书, 或纪实的, 或科幻的, 或伦理的, 或哲学的。当我们翻开这些书的时候, 观片就成了一种阅读。如今的报纸、因特网, 如果没有图片, 很难想象会是什么样的结局。读文章的同时, 人们也在读图, 或者应该反过来说, 读图的同时, 人们可能会看看文字的细节, 这就是所谓的读图时代。

摄影不仅仅只是简单的“记录”, 更是人们视线和思想的延伸。一个风景、一个事件、一个思想, 从被定格为图片的那一刻起, 就已经同时走进了读者的视线, 我们可以轻而易举地看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存在, 与作者一起感受图片背后的故事和深层思想。而且在这方面, 专业摄影师在普通拍客面前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 因为摄影的文化表达是不可能被少数人垄断的, 这也许可以解释最近十多年来为什么有些专业比赛的获奖者并不是专业的摄影师。

摄影文化的另一个问题是有关本真的。早前曾有一位模特找笔者拍杂志封面, 她不是不喜欢别的摄影师, 而是不喜欢他们镜头下的自己。事实上, 现在相当一部分摄影师拍出的作品仅仅是他们自己的“视”界, 全然不似被摄体的本真。这件事让笔者想起了自己的遭遇。笔者家中一直都没有挂婚纱照, 因为笔者旁边站的不是自己的夫人, 而是明星“李玟”:这是我国当前婚纱照与艺术照的通病, 人们通过化妆、造型、角度设计以及后期的磨皮等PS手段, 实现了拍摄者和客户共同的对身体本身的超越———至少在照片上, 所有人都可以是明星脸, 也能过一把明星的瘾, 然而看来看去, 怎么也不像本人。虽然商业摄影要迎合市场需求, 但市场往往是最世俗、势利的, 如果摄影人跟着落入了世俗, 失去了本真, 这就是摄影的悲哀了。现在都讲“以人为本”, 摄影作品如果不能还原一个“本我”, 那还有什么意义呢?况且市场也是需要引导的, 摄影人有责任和义务, 像哲学家那样影响和引导民众的思想。

纪实摄影也好, 观念摄影也罢, 写实写意的同时更需要写心和牵动读者的心。在这一点上笔者最有体会的是从2006年起,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民族研究所对羌族释比的抢救性记录。一干人与时间赛跑, 上山下乡, 或耐心, 或虔诚地劝说那些释比面对镜头, 搜集了全部70多位释比的影像资料, 就在这些资料还没来得及整理的时候, 一批高龄的释比相继去世或者在大地震中遇难。此项工作让我们意识到摄影对于后人、对于整个羌族历史的近乎决定性的重要意义。摄影对于历史文化保存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无论城市变迁, 还是濒临灭绝的世界文化遗产, 摄影对历史和文化的记录、表达和再生产都功不可没。

三.摄影创作需要文化的支撑

摄影不只是文化的表达, 同时与文化之间也互为诉求和救赎。“摄影既是一门技术, 又是一种视觉文化, 既是文化的一种载体, 又是文化的一部分”[3], 或者可以说是一种视觉文化。有时候, 摄影是一种审美的表达;有时候, 摄影是一种文学思想;有时候, 摄影又是一种哲学心态。就好像后现代的审美———什么才叫美?不只有“天仙妹妹”才叫美, “犀利哥”同样“美”;不只有少男少女才叫美, 岁月的皱纹也叫“美”;不只有笑容才叫美, 哭泣也是一种“美”———谢安琪、徐圣渊的《哭泣的女孩》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美, 有时候就是一种视觉习惯, 有时候则是一种心态。英姿飒爽的士兵很美, 具有金属质感的枪械也很美, 士兵端着枪瞄准同样美, 枪击中苹果的瞬间也很美, 但是击中人的时候还美吗?还能美吗?“牵手”是再寻常不过的拍摄主题, 但是只有《乌干达饥荒中的儿童与牧师》 (MikeWells) 获得了世界新闻摄影奖, 作品“美”的同时更具有一种震撼性, 从这幅作品里, 人们应该知道什么叫做“审”美。在“审”的过程中, 人们不断反思, 不断发现, 不断觉醒, 于是新的文化就产生了, 最终摄影成就了 (视觉) 文化, 而文化也成就了摄影。

以不同的视觉习惯和个人修养去看图、看画, 并不等于“审美”。最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梵高的传奇经历:他大致用九年的时间画了九百幅画, 只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才卖出去一幅。当时人们对梵高作品的不认可和现在人们对他的高度肯定都只是一种时代符号, 是不同的视觉习惯造成的, 如果一定要给这种视觉习惯冠以“审美”的帽子, 那么问题的关键也不在于“美”本身, 而是“审”的主体发生了变化, 这是一种哲学思辨。

摄影和文化之间互为诉求和救赎的另一个典型是中国的画意摄影。自古以来, 泼墨山水和书法一直都是中国传统视觉艺术的主题, 摄影术的传入让那些处于支配地位的“天山童姥”们既兴奋又感觉到危机, 经过一段时间的冷静、消化、内化和再生产, 绘画和摄影工作者们成功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对接, 创造了画意 (写意) 摄影的新形式, 在这方面, 郎静山绝对是个代表人物, 而“好古”的李振军则是另一种代表。著名山水画家李振军早前其实是一位军旅摄影师, 并且在摄影上有一定造诣, 但是他认为“摄影表达太白了, 有一种没文化深度的感觉”[4], 因为“好古”, 追求意境表达, 在古文甚至历史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修养, 转而画画, 并成就了不菲的作品。

既然谈到了摄影与绘画的对接, 也许我们还可以再深入一点。中国画虽然有工笔的表达方式, 但仍然是写意为主的, 写意就是“画心”, 赏画就是“观心”, 这在摄影上很难做到。然而很难做到并不等于就做不到, 关键在于当下的摄影人很多都是技术速成型的人才, 缺少山水画家的那种修养和境界。“看到的风景和心中的意向是两码事”[5], 这不仅适用于画画, 同样适用于摄影。只是画画可以通过内心活动的加工, 在白纸上重现心中的意向, 而摄影只能通过构图和景深等手段对被摄体进行取舍, 再通过光圈、速度, 甚至白平衡等技术手段来重现这种意向。从这一点来说, 摄影不如画画那么自由, 因而对拍摄者的自觉、内省和技术手段要求也更高。但是无论摄影还是画画, 人们的成就与其文化积淀往往是成正比的。我国当前的美术作品无论是国内的纵向比较还是国际上的横向比较, 都逊色太多, 原因不仅仅在于技术手法或者审美价值, 更重要的是作者文化修养的差距, 也许国内艺术类专业高考中对文化成绩的“宽容”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中国摄影家协会周树才先生曾直言不讳地表示, 尽管笔者的技术水平、硬件基础和授课条件都不如他, 但我的学生比他的弟子成长更快, 作品具有更多的思想性、创造性和耐读性, 而且后期成就也更高, 因为他的门徒是没上过大学的社会待业青年, 而笔者的都是在校大学生。换句话说, 他培养的是技师, 笔者培养的是艺术工作者。艺术家与匠人技师之间不只是称呼上的区别, 内涵相距甚远。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 笔者对学生的要求远不止技术那么简单, 中华文化与绘画、摄影之间的关联, 东西方跨文化比较及其美术表征等等都是基础内容, 甚至笔者给美术系、音乐舞蹈系的学生上英语课, 自选的文章都是以视觉文化或听觉文化为主题的。

摄影要取得成就, 必须形成文化自觉。笔者常常把摄影上的自觉比喻为银行的“零存整取”, 通过有意识、有目的的规划和实施, 既可以实现作品利益的最大化, 也可以实现自身修养与成长的最大化, 李晓斌、王文澜、张晓平等人正是在记录北京的自觉中成长和成名的。的确, 如果摄影只靠灵感, 我们很难有所成就, 但如果产生了文化自觉, 那就截然不同了。王征曾经拍过一个专题叫做《西海固的回民》, 影展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据他自己所说, 该专题的创作灵感部分来于张承志的小说《心灵史》, “因为那书, 他找到了一个精神上的方向, 知道该为自己的族群做些什么了”[6]。这种“知道”实际上已经实现了从心理和文化上的迷茫向自觉的转变。

我国摄影的另一个文化问题是有关“真”“善”“美”的。如果说“周老虎”与“刘羚羊”或者《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之类纯属造假, 那么与华赛奖失之交臂的《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多少有些委屈, “看到画面左侧天空比较空, 为了让照片看上去更完美, 就用photoshop软件把右侧那只鸽子复制到左边来了。我觉得新闻事件是100%真实的, 照片90%是真实的, 一只鸽子并不会影响新闻真实性”[7], 所以心存侥幸。这种侥幸并非偶然, 更谈不上投机取巧想拿个什么奖, 问题就在于虽然大家都在说“真善美”, 但其实在中国的价值观里, “真”绝对是排在第三位的, 中国人的唯自觉美从历朝历代王公大臣舞文弄墨就可见一斑, 很多情况下“真”都要让位于“美”和“善”, 即便到了今天的法制社会, 法庭上为亲友说假话作伪证都很少受到道德谴责, 因为这个民族就不是一个“唯真”的民族。因为缺少对“真”的追求, 所以我们的绘画是写意的, 我们的语言是意会的, 我们写实的摄影成就总是与西方无法相提并论。

婚纱摄影中对身体的超越也好, 张亮的鸽子也罢, 我们都不应该过分指责作者, 真正需要反思的应该是整个民族的精神———什么才是“审”“美”。这里我们又不得不谈到中国摄影的另一个软肋———裸体摄影。裸体摄影中的艺术性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在中国由于牵涉到伦理道德、价值体系和社会心理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还基本“见不得光”。类似问题要想走出当前的困境就只能向文化提出诉求, 文化对摄影乃至绘画的桎梏和救赎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反思和大讨论。

没有技术基础拍不好图片, 但好图片需要的不只是技术, 还有文化的诉求与内化。在四川省阿坝州, 笔者经常会遇到一些业内资深, 切磋中大家都有一种同感———技术钻研到一定程度就满足不了自身发展的需要了, 得看书学习, 有的人看社会学、伦理学, 有的人钻研国学、民族学, 还有的人研究美学, 甚至是绘画的一些东西。在这个过程中, 文化知识的重塑增加了摄影人及其作品的厚度, 而摄影人本身也在这些学习中得到了净化、沉淀、丰富和救赎。仍然以羌族地区的现象为例, 过去的羌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学校, 但随着摄影对研究工作的介入, 一批本土的民俗摄影师诞生了, 甚至包括很多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学徒出道的人在内, 很多摄影人都成了羌学百科全书, 甚至是某个方面的专家。这是我们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但确实做到了, 而且做得很好, 已经产生了摄影和文化的双重自觉。

四.结束语

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曾经预言: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 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8]。摄影进入大众化时代, 开始鱼龙混杂了, 但这不等于说大众就搞砸了摄影, 甚至抢了某些人的饭碗, 相反说明人类文明迈进了一个新的时代, 大众对艺术和审美的参与恰恰是整个人类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视觉文化革命。在这个全民摄影和读图时代共存的浪潮中, 决定作品成败的不再是纯粹的技术, 更多的是摄影人的文化底蕴和作品的文化表达。

参考文献

[1]钟丽茜.本雅明论摄影技术与纪实影像的先进文化功能[J].现代传播, 2011 (6) .

[2]段琳琳.“社会责任感将伴随我一生”—对话摄影家罗小韵[J].中国摄影家, 2014 (3) .

[3]沈凯.从摄影作品中感悟文化气息[J].文教资料, 2011 (5) .

[4][5]徐家玲.画心[J].颂雅风·艺术月刊, 2014 (1) .

[6]刘树勇.一个有关西海固回民人文生态的重要文本[OB/EL][2014-4-2]http://photo.artron.net/20090120/n68258.html

[7]甄学宝.华赛金奖《广场鸽接种禽流感疫苗》被取消资格始末[OB/EL][2014-4-2]http://media.people.com.cn/GB/7127083.html

移动互联安全新诉求 篇9

移动重灾区 隐私安全成焦点

DCCI最新报告显示,中国手机用户已达 11 亿,其中智能手机用户超过了 4 亿。数亿人的工作和生活与移动互联网息息相关:沟通、社交、娱乐、生活、商务、隐私无一不交给移动智能终端。然而涉及移动安全方面的事件时有见报,移动互联网隐私安全话题成为业内外热议的话题。

2013年初,最大的僵尸网络——MDK被曝光, 7000多款热门游戏被植入后门,百万安卓用户沦为肉鸡。安卓生态系高度碎片化导致系统更新效率低下,第三方应用市场鱼龙混杂。Juniper报告称,大量第三方应用市场已经成为病毒温床,截至今年六月,安卓木马和恶意软件的数量已经超过25万个(占所有平台手机恶意软件总数的92%),同比增长614%!

目前,跨平台攻击也在移动终端和PC之间发生,安卓应用程序能够从连接的Windows机器上窃取包括浏览器(Firefox、Chrome、IE)存储的密码,Wi-Fi密码,网络配置等信息。直到现在,安卓平台仍是移动互联网终端系统安全的重灾区。当然,安卓平台的安全防护软件发展迅速,解决了大部分病毒、木马以及山寨APP的威胁。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也在“主动”泄露隐私——建立在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基础上的移动化社交网络使信息分享变的简单,拍照、定位等功能却让人们在不经意间“主动”把隐私泄露了出去。毫无顾忌地分享隐私信息会将自己置于危险境地,虽然这类风险发生的概率小,但危害却很大。

不过,人们也不必因噎废食——限定隐私信息的分享范围,使隐私安全与社交之间达到平衡,便能很好地享受移动互联网带来地便利。另外,在移动设备上存储隐私信息时应当加密,如果发生设备遗失,应通过远程擦除来防范隐私泄露。

移动支付落地 安全先行

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催生了移动支付领域,也给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业找到了新的突破口,各大商家也纷纷让利鼓励消费者使用移动支付。有数据显示,2013年度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平台交易额规模不断飙升,特别是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季度交易额突破16000亿元,其中支付宝以40.3%的市场份额依旧占据行业领头羊的位置。

另外,以支付宝为代表的近场支付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关注,其方便快捷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用户,但近期安全案件频发给移动支付的前景蒙上了一层阴影。

目前,保障支付安全的手段包括密钥安全、算法安全、逻辑安全、管理安全。其中密钥安全属于重中之重,大多数安全级别高的系统都会将用户密钥和终端密钥存储在SE(应用安全介质)里。SE具有很多特殊的安全机制防止安全要素如密码、密钥、证书、安全ID等等数据被非法窃取,SE还可以提供加密解密的功能,从而有效防止木马病毒对交易数据的篡改。

【历史诉求】推荐阅读:

人才诉求01-15

客户诉求01-16

艺术诉求01-18

学生诉求06-11

精神诉求08-18

实践诉求08-27

理性诉求09-23

广告诉求10-24

诉求策略11-18

就业诉求12-05

上一篇:发芽特性下一篇:大学的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