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诉求(共12篇)
学生诉求 篇1
摘要:现代科技的融入、对语文教学的误读以及对教材理解的失误让语文教学步入了一个“失语”的时代。语文教学正在误入歧途, 这是教育本身、社会环境以及教师个人等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当务之急, 是要及时拨乱反正, 返璞归真, 让语文能够真正姓“语”, 促进学生成长。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素养,学生成长
在改革、现代化的名义下, 语文教学搬来了许多莫名其妙的新花样, 却忘了语文教学的初衷, 语文教学走上了一条“走火入魔”的邪路。
一、语文教学正在误入歧途
语文教学形式多样, 异彩纷呈, 充满着生机与活力。但当真正走进语文课堂, 会发现语文教学正逐渐失“语”。
1. 过度地使用现代化媒体。
诚然, 现代化媒体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有其便捷直观的优势。现代科技本身没有过错, 但笔者认为过度依赖现代化媒体反而会导致教学失败。
现代化媒体的过度使用剥夺了学生想象的空间, 教师重视课件制作、忽视教学设计, 影响课程的总体质量。过度使用现代化媒体对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冲击, 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2. 过多的渗入表演痕迹。
语文教学丢弃了传统的听、说、读、写训练, 将语文课变成了表演课。在教学中, 一会儿放视频、一会儿画画、一会儿唱歌, 语文课堂从形式上变得异常丰富多彩。
不能否定这些表演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获取学生的注意力, 但长此以往, 语文教学就成了音乐课、美术课的附庸, 语文教学自身的特性便没落了。
3. 过深地挖掘教材内涵。
在教学中, 教师力求讲精讲深, 但学生的学习和领悟能力有限, 过分地挖掘内涵只会让学生厌恶语文, 觉得语文课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课程。
所以在教学中过深地挖掘教材内涵使得语文教学丢失了“语文”的本性, 教师对于教材挖掘尺度的把握上还有进步空间。
可以看到语文教学正在走一条背离语文教学初衷的道路, 潜藏着浮躁和分歧, 需要从多个层面分析原因。
二、语文教学走向歧途谁之过?
语文教学丢失了本性, 走向极端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究其原因, 包括教育本身、社会认知以及教师自身等因素。
1. 教育对现代化媒体认识的偏差。现代科技的进步给教育带来了新一轮的生命力, 我们的教育应该与时俱进, 却不应盲目。
各项考核, 都对课件投入了过多目光, 甚至有观点认为课件可以替代板书。不禁要问, 以前没有现代化媒体时, 学生的语文能力就很低吗?就没有培养出文学大家或语言文字功底深厚的学者吗?这样子的认识显然是有误的, 语文教学之根本不在新颖, 而在于把语文课上成语文课。
2. 社会对语文教学理解的误区。
很多人认为语文不重要, 语文教学就是走过场, 相较数学、英语, 学生语文水平的提高永远不可能立竿见影。并且语文谁都懂, 谁都可以来说上几句。
正因为语文的“不重要”, 所以被认为可以在语文课上“玩玩”, 那些花里胡哨的新花样便被搬进了语文课堂。语文教学从一个记背的时代辗转到了一个放任的时代。
3. 教师对语文教材理解的失误。叶圣陶先生认为“口头为语, 书面为文”。语文的功用说到底就是培养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
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 从语文教本入手, 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①教师应让学生能够从教材中挖掘本质, 获得能力, 融入教材后挣脱出教材。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挖教材寓意, 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是教师对教学理解的失误。
以上原因导致了语文教学逐渐偏离了正确的方向, 语文课变得越来越不像语文课。
三、语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
无论形式如何改变, 语文教学最终还是要回归本真。语文教学应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 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②学生成长是语文教学的终极诉求。
1. 重新定位现代科技,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因而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时刻注意学生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不完全依赖于课件的直接呈现, 明确多媒体课件只是辅助手段。加强师生互动, 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这样的课堂比靠点击课件而生成的课堂要有趣、高效。因而应重新定位多媒体,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提升创新能力。
2. 重新审视素质教育,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铃木镇一说过:“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 对一个学生来说, 最关键的是快乐的生活, 而不是分数和名次。”③我们遵循这样的口号, 不给学生压力, 却过于极端地加入太多非语文元素。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④这才是语文的基本内涵, 语文教学最终应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素质教育并非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 放弃考核, 提升语文素养才是目的。
3. 重新看待语文教材, 发展学生终身能力。
童庆炳先生说过必须从“人的建设”的高度来定位语文教学的观念。⑤应该知道, 大诗人和大作家并不是学校培养出的, 不能认为只要深挖教材了, 学生语文素养就能提升。
在教学中应循序渐进, 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学生能够从一节语文课上收获一点, 日积月累, 便可受益终身。
所以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 时刻牢记语文教学必须姓“语”, 无论形式如何改变, 培养学生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永远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最终让学生融入语文, 让语文融入生活。
注释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13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14.
3 赵国忠.外国优秀教师最有效的建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37.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5:1
5 童庆炳.语文教学与人的建设[J].课程·教材·教法, 1999 (5) .
学生诉求 篇2
学院班级
您好,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参加校园文化活动占据了我们时间的很大比重。而且,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对我们的大学校园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可以说校园文化是我们的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学校园文化活动是校园文化最直接的表现形式,希望通过我们的调查,了解大学生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诉求,对我们校园内举办的文化活动加以改进,争取为大家创造更好的校园文化。
1.您喜欢参加什么类型的校园文化活动?
A 体育类 B 科技类 C 学术类 D 歌舞类
2.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动力是什么?
A 学分 B锻炼能力 C 奖品 D 兴趣
3.您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的频率是怎么样的?
A 一周一次 B 一个月一次 C 一学期一次 D 从不参加
4.您认为校园文化活动举办的多长时间比较适宜?
A 半个小时 B 一个小时 C 一个半小时 D 两个小时或两个小时以上
5.您认为校园文化活动需要那些方面的创新?
A 内容 B 形式 C 主题立意 D 比赛制度
6.您认为我院目前开展的学术沙龙活动需要哪些方面的改进?(可多选)
A 创新内容 B 增强宣传 C 邀请名师 D 学生参加
7.您认为我院当前的文化氛围如何?
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8.您认为我院开展哪种形式的活动更适于您的参加?
A 教师讲座 B 户外比赛 C 视频展播 D 室内竞赛
9.您认为校园文化活动的作用是?
A 增强学生集体归属感 B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人文素养,陶冶情操 C 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D 纯粹娱乐 E 其他
10.您认为此次的问卷调查对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建设有作用吗?
A 作用巨大 B 较有作用 C 作用一般 D 没有作用
11.您认为我院目前开展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有哪些不足之处?
12.请您给我院目前的活动提出意见,有那些方面需要改进?
感谢您的参与
公共管理与法学院学生会调编部
学生诉求 篇3
上学年开学之初,我被分到基础最差的八四班。大家对该班的评价是:“两多一少”,即双差生多、男生多、拔尖的学生少。开班伊始我宣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并初步明确了除正、副班长外的各组组长、班级委员等人选。学生问我:为什么偏偏不定班长、副班长?我说:“我们八四班不是普通的班级,每一个同学都有很强的成长欲望和工作热情,每个人都希望这个班级成为最好的班级,都能胜任班长的职责,我实在想不出让谁当合适。这样吧,本月我们大家都是班长,比着管好自己,比着管好班级,看谁的贡献大,看谁的热情高,看谁的能力強,最后让谁当行不行?”“行!”大家一致同意。
因为大家都是班长,班级步调格外一致;因为大家都想当班长,有能力的学生都乐意表现自己,班级建设在良好环境下起步。
后来,我多次在班里宣扬我的新教育理念,强调每一个学生都有潜能,都是未来的优秀人才。我故意弱化同学们之间的成绩差别与表现差异,把它视为进步的“早期表现”和“中期阶段”,鼓动“后来者”(即双差生)与“先驱者”(即优等生)在起跑线上次第前进,相互帮助。等班里的学习气氛日渐浓厚的时候,我又趁热打铁,组织了各种肩并肩学习小组,探究活动小组,励志宣传文明教育园地,印制班报,让班级在“紧张、和谐、团结”的氛围里疾步前行。首次月考,八四班如愿以偿,荣获全年级第一名。学生向我祝贺,夸我班主任当的好,我说:“不是因为我班主任当的好,而是因为你们棒!我相信:在以后的日子里,你们会用自己的努力,获得更大的成绩,来证明自己有更大的实力!”
一个学年很快过去了。在此期间,八四班经历了奋发努力的拼搏阶段,也经历了风风雨雨的考验阶段,但是班级建设一天比一天好,学生表现一步比一步强。历次月考和期中、期末班级总评分和数学单科成绩都一直全年级领先。在学校举行的许多文体活动中,八四班都勇夺第一,成为名符其实的活动强班。有人问我:老师,你是用什么招数把一个弱班变成强班,把一批双差生转化成好学生的呢?我说:“我哪有什么招?还不是我们班里的学生棒么?”其实,我自己心里明白,是因为我摈弃了那种陈旧的教育理念,将“师本”教育转化成了“生本”教育,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科学对待学生的基础与素质,鼓励学生积极发展自我,挖掘他们的学习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信与豪气,最终才能把班级带上了良性循环的快车道,有了今天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知道,无论从哲学角度还是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孩子一出生就有着强烈的成长欲望和探究知识的本能诉求,可惜的是,我们的好多老师和家长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都太自以为是,只把孩子看成一个毫无能力的弱小者,从而理所当然地置他们于自己的完全“保护”之下,过多地包办了孩子的“成长任务”,从而导致孩子在学习上形成过多的缓慢、疑惑和反抗。由于我们不尊重孩子的自我发展,不能全面理解孩子的本能诉求并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走向生命的深处,忽视了成长的内因的作用,结果是没抓住主要矛盾,绕了一个大圈子,往往还费力不讨好!慎之!慎之!
(作者单位 河南省周口市第四中学)
学生诉求 篇4
一、贴吧热现象
贴吧是百度网站为网民量身打造的一个通过网络适时发布、获取、交流信息的平台, 一个表达和交流思想的自由网络空间。由在校生自主申办的高校贴吧, 作为其中最活跃的部分, 因其舆论开放、表达自由而受到大学生的普遍欢迎。虚拟的空间里, 形成了一个个质量各异、规模不等的交际圈和传播场, 对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着无形的浸润与渗透。
以我院贴吧为例, 一年多来共有主题6000多个, 发帖数近90000个, 内容涉及学生、学院的方方面面, 与学院密切相关。贴吧热形成的原因除了贴吧的开放性、隐蔽性等, 最直接的原因是因为学院对贴吧的重视。由于贴吧主题很大部分是本院事件, 与学院有密切的关系。领导层和师生对“贴吧”相当重视, 频频访问贴吧, 贴吧受到的关注度极高, 且一个主题发出信息后及时得到了跟贴或从其他方式上得到了及时反馈。这些都刺激了贴吧作用的放大, 从而进一步加大了学生对贴吧的关注度。
其实, 单从其组织看, 贴吧属“民间组织”, 不具备任何权威性, 所传播信息的真实性也不保证, 甚至某种层面上已经阻碍了学院正常工作的开展;但是, 贴吧的主体基本上都是学生, 学生的问题是学院的基本问题, 关于学院的和谐稳定, 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 我们要顺应传播规律, 对贴吧加大引导力度, 同时探索建立新的学生诉求平台, 及时反馈。
二、学生诉求的范围
仍以我院贴吧为参考。通过浏览贴吧, 我们发现学生的诉求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精神价值的诉求表达
主要体现在人际交往、处理专业、处理情感等方面的复杂情况, 对大学阶段感到茫然, 期望学校为他们提供最优的育人环境, 帮助他们适应环境。尤其是在当今中学应试教育紧张、严格的环境下, 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疯狂地放松, 学生不能融入新的集体。其次, 由于成长环境、家庭和社会压力的影响, 学生心理调节诉求也比较突出, 渴望得到大家的关注和支持, 单亲家庭和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的学生表现的更为突出。
2. 物质利益的诉求表达
首先, 是学生在奖、助、贷方面的利益诉求, 包括奖学金、助学金、贷款、勤工助学等涉及到钱和荣誉的项目, 他们高度重视, 大部分能理性提出诉求, 但有的过于偏激, 往往会引发又一个漩涡, 有炒作嫌疑。其次, 是学习、生活环境的利益诉求, 对身边环境的不足尤为关注, 积极的为学院发展出谋划策, 对良好的文化氛围要求高。再次, 是参与管理的利益诉求, 包括学生会、自律委员会的改选等, 重视干部身份, 渴望参与到学生管理中, 渴望参加各种组织。这点从社团的快速发展可以看出。
通过学生诉求的内容可以看出, 他们的诉求多涉及到学生工作。在学院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入诉求机制, 多部门配合, 保障及时反馈, 是十分紧迫和必要的。
三、学生诉求联动反馈机制的实践
随着工作的开展, 在构建学生诉求联动反馈机制上, 我们也做了一些实践, 这里主要结合实际案例谈一下我们的做法。
1. 引导学生合理表达诉求
在新生入学教育中, 我们提出学生可以对学院各项工作提建议, 但不可盲目夸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 一些不良文化思潮逐渐渗透到学院, 愤青文化盛行, 部分学生也是这样。近年来, 学院快速发展, 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 校园环境好了, 住宿环境好了, 学习环境好了, 活动场所日渐增多, 但是他们往往因为某点不满就肆意诋毁学校, 在贴吧上乱发贴, 有损学院形象, 引起了学院的高度重视。因此, 我们在2011级新生入学教育时, 特意强调要合理表达诉求, 贴吧是诉求的平台之一, 方式还是间接的, 在教育学生合理使用贴吧的同时, 引导学生采取找辅导员、系、学生处等方式, 直接表达。
2. 关于热点问题
每年学生工作都会有几项重点工作, 奖助学金评比、学生会换届等, 这些都是学生关注的热点。以2011~2012学年国家 (政府) 奖助学金为例, 这是上级给我们学校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指标的第一年, 奖励金额大但名额少, 国家奖学金、政府奖学金各1个, 国家励志奖学金也仅20个, 因此引起上上下下的高度重视。虽然, 学院一开始就制定了详细的评定政策, 但由于涉及到切身利益, 学生在贴吧里炒得沸沸扬扬, 有的歪曲事实、误读政策, 给我们的工作带来极大地阻力, 直接影响到了正常工作的开展。鉴于这种情况, 我们及时召开全体班干部会, 由院领导亲自详细介绍奖助学金政策、指标、评选等细则, 现场解答疑问。会议持续两个多小时, 会后贴吧里正确理解政策的多了, 盲目跟风的少了, 及时的将不良的导向扭转了过来, 引导正确的认知重新占领贴吧, 可以说收到了预期效果。
再如, 近期的“压水机”问题, 更是沸沸扬扬的火了一把。本来就是个别学生售卖压水机的个人违纪行为, 在贴吧里被渲染成为官方行为, 更有甚者直接对他人诋毁攻击。问题经贴吧提出后, 学院高度重视, 学生处立即着手调查事情真相, 并及时予以通报, 对贴吧的后续跟帖采取了欲擒故纵策略。因为事情真相通报之后, 学生都了解了原委, 对于个别帖子歪曲事实的说法深恶痛绝, 一致声讨, 发帖者不再跟帖后, 自然风平浪静。
一年多来, 正是我们经历的几件事情, 使我们感觉到建立诉求联动反馈机制的必要性。学生为什么有问题不来和我们面对面反映, 为什么有的会歪曲事实, 我们也进行了深入的探索。对于贴吧, 我们更加关注贴吧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除此之外, 我们实行了定期面对面交流活动, 定期由院领导、学生处面对面接待学生来访, 变被动为主动, 主动倾听学生的需求。对于学生的需求, 职责范围之内的立即着手解决, 不是职责范围内的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 并向学生说明。
四、拓宽诉求渠道, 搭建多形式的平台
前面提到, 贴吧还是学生主要的诉求表达平台。但从百度高校贴吧目前的管理状况与信息内容看, 其产生的负面效应远大于其产生的积极作用。因此, 百度改版高校贴吧, 以实名登记的校吧取而代之, 但引起众网民不满。可见重点不在“堵”, 而在“疏”, 在引导。
贴吧之所以热, 原因就在于贴吧正好适应了学生渴望沟通与交流的需要, 也符合了网络社会下人们在匿名条件下的人性扭曲和张扬。沟通渠道的障碍, 诉求联动反馈机制的缺失, 致使学生渴望沟通与交流的需求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选择了贴吧这个平台来实现。学院若想构建符合自身特点的校园文化, 建立和维护稳定和谐的校园网络环境, 除了在适时引导贴吧付出更大的精力外, 还要在自己掌控的官方网站和其他公共服务网站上的以本校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论坛、博客上, 建立一种良性互动。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 我们计划将贴吧、微博等内容纳入辅导员培训体系, 提高学生工作队伍的引导能力, 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辅导员博客, 转移学生关注点, 吸引学生关注辅导员, 从而建立、通畅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大力宣传“辽宁省大学生在线联盟”等优秀思想政治教育网站, 提倡学生建立个人博客, 增强互动交流。最大化的发挥学生干部力量, 建立学生干部定期反馈机制, 创建自己的通讯员队伍, 切实做好学生诉求的联动反馈。
总之, 构建学生诉求联动反馈机制需要我们继续探索, 形式、内容都需要不断的更新, 需要搭建更多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姚小波.从贴吧热看高校有效沟通机制的建立[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10, (7) .
诉求书 篇5
我是汕头市濠江区礐石街道尾村村民吴开雄向上级部门反映我村两委主要领导,在处理村民宅基地时严重违规的问题。并强烈要求上级领导给予纠正他们错误行为,以使我应得宅基地权益得到保障。
我村于1999年分配村民宅基地,分配方案是以户单位结合人口进行的。由于当时我在外谋生不在村,没有分到宅基地。后来我找过村干部要求补分宅基地。村干部说村里已经没有剩余宅基地了。可是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后来村干部陆续卖了十多座宅基地,每座面积多数为130多平方米,少部分80-90多平方米。其中有人买了四座共600多平方米。有的没有向村办理买卖手续,缴交任何费款就擅自建成楼房。我们村是个较小村庄,有什么建设大家都一清二楚。可是村干部却熟视无睹,难道这种情况正常吗?后来我 了解到村集体还存有宅基地,因此,我于2017年10月再向村委主要领导要求分配宅基地,得到答复是村干部陈辅民、曾照德说他们没有宅基地,不可能分配给我,存有的要高价拍卖的。他们说分配宅基地时我户份额已分到我兄弟处了,我要求他们拿出证据,他们拿出的登记本竟是村干部假我之名签的。(现村书记陈辅民说签名者是原村会计陈为涛)现在我户有3个人口在村里。可我在村即没有一间房屋及一平米宅基地。故请求上级领导主持公道,督促村领导为我解危解困。解决宅基地问题,使我有家可归,老有所居。
姓名: 身份证号码:
电话:
学生诉求 篇6
破除学科门槛,让学生自主选择专业,是对学生最大的尊重。学校本来就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拥有自主选择专业的权利,让他们能在自己的未来和发展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大学生进入大学校园,往往因为这样那样的因素对自己的专业感到不适应或者不满。如果不能让他们从这种桎梏中摆脱出来,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痛苦。放开被缚住的翅膀,不更有利于他们自由快乐地飞翔吗?“今年‘郭沫若奖32名得主,有四分之一是转专业的学生。”学校直面媒体的这句话完全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有力说明。
此外,它给了学生理性思考的时间。经过了一两年的学习,他们有充分的时间去认识大学的专业,能够深入地思考自己真正的需求,专业选择上会更加理智和成熟。
从更深的层面看,它有利于学校破除专业间的壁垒,建立起面向社会、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还能够让教育者从受教育者角度考虑问题,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培养他们享受学习、享受实践、享受创造的感觉。这不也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吗?
学生诉求 篇7
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教学的诉求
传统教育模式下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研究型大学依然比较适用,但是对于一些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却不尽如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来自于学生本身。对此,笔者结合问卷调查的数据从知识、能力、实践及综合素质等方面综合探讨学生对教学的诉求。
(一)学生对知识学习的诉求
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识来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知识是基础性要素,学生只能通过知识量的积累,从而产生质变,即实现能力和素质的提升。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57.22% 的学生认为专业课非常重要,51.73% 的学生认为专业基础课非常重要。这说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定位非常明确。导致学生专业定位明确的原因可能源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源于就业的压力,就业难使得学生形成一种认识,即必须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才能找到就业岗位。在对“你选择所学专业的原因”的调查中,有31.69% 的学生选择了就业,可见,学生在专业学习目标的确立中更加关注未来的职业需要。有42.11% 的学生学习专业的主要目的是“获得文凭”,而获得文凭的重要性在于为找工作提供帮助,这证明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满足了学生的需求,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能够将专业直接对接岗位,能够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这是部分大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其二源于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有35.39% 的学生选择专业的原因是个人兴趣。然而,在“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对所学专业的态度”的调查中,56.75% 的学生选择“一般”,这从一个侧面说明现有的专业课程学习并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急需要进行改革。
从学生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认识来看,46.23% 的学生认为老师的“授课内容丰富生动”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在学生玩手机现象产生原因的调查中,47.61% 的学生认为玩手机的原因是“对教学内容缺乏兴趣”。这两项调查结果反映了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两点要求:其一是对知识丰富性的要求,即要求老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味进行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而不注重知识的应用,则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其二是对教学过程的要求,即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进而提升自身的能力。这也反映出部分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现状,即很多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依然是以量化的传授知识为主,而非真正的本着以提高学生的智能为主。[2]智能的核心是要通过知识的积累发生质变,即形成个体的智慧和才能。由此也可以从另一个层面去理解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率先向应用型转型的意义,即一方面是国家发展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避免高等教育质量下降的有效应对策略。
从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来看,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现代大学生学习过程中获得知识的途径比较多元。调查发现,有43.20% 的学生通过图书馆查阅解决疑难问题;90.10% 的学生通过网上查询的方式解决;49.79% 的学生去请教老师;65.75% 的学生通过与同学探讨的方式解决。这种多元化的知识获取途径也给现代大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要求。老师不再是知识的唯一载体,不能一味地坚持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单纯的知识讲授式的课堂教学已经不再具有吸引力。老师的观念必须要转变,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同时,老师应该是一个知识的掌舵者,为学生拨正航向,让学生在各种信息面前具备甄别、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学生对能力习得的诉求
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可以获得知识、掌握学习方式,而且还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概有55.47% 的学生认为学习的核心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学生对自身有待提高的素质调查来看,要求提升自学能力的学生占80.10%。学生对大学学习有明确的认识,大多认识到自学在大学学习中占主导地位,他们迫切希望提升学习能力,而非满堂灌的知识堆积。在学生对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回答中,74.23% 的学生认为现在所学专业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与实际还有一些差距。这在一定程度上论证了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即转型是学生的诉求,是学生对大学学习提出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另一方面,学生认为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的核心目的,从而将“应用”推到了课堂学习的重要位置,凸显了“能力”的核心作用,这就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的策略依据,即在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应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提高。
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是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同时也是个体认知心理发展成熟的标志之一。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中凸显这一教育目标的原因,一方面在于突出这种能力本身的重要性。“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引导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使他们掌握改造客观世界的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提高人的能力,发展人的素质。”[3]所以,大学课堂也是相对多元的课堂。“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智能的培养,这本身就是传统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智能,尤其是以学习能力与创造能力为基础的应变能力,这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4]这些教育理念的变化体现出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在于很多学生缺乏这种能力,急切想要获取这种能力。这是学生对大学课堂的诉求,也与学生本身的实际情况相符,即一部分学生借着教育大众化时机进入本科大学,但在各种能力的培养上还有欠缺。学生的这一诉求不仅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思路,同时也凸显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特色。
(三)学生对实践教学的诉求
实践能力,是人们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社会和人自身实践活动的能力,其最高层次的体现形式是创新能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有60.40% 的学生认为“参加实习见习”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还有56.04% 的学生认为“加强实验实训”是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反映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对提高自身应用能力的诉求,同时也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提供了依据。在提到“你认为加强实践性教学最有效的途径”中,62.06% 的学生认为应该提供更多校外实习机会;而在应用型创新能力提高中,58.60% 的学生认为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形式是社会实践,只有0.38% 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对于提高创新能力是无效的。由此看来,地方本科院校中,多数学生期望去投身社会实践,他们希望通过大学课程中系统的理论知识储备帮助自己更好、更快地投入社会实践,进而更快、更好地适应社会。这就为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到:“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数以亿计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决定提供了有力的现实依据,为更好的解决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重理论、轻实践”“重科学、轻技术”等问题,进而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供有力的现实支撑;也为更好的实现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提供现实的土壤。
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面对国家提出的向应用型转型的政策,再加之学生对实践教学的强烈呼吁,实践成为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教学的核心话题。但是,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转型是必由之路的前提下,一方面要真正理解“应用”的真实内涵,切不可进入一种误区,即将“应用”简单的理解为掌握了一种技能,或是简单的实践操作。此外,也不可将“应用”视为简单的“实践”,而应是具有创新意义的“应用”或“实践”。另一方面,一定要真正的理解实践教育的内涵,真正把握和理解应用型教育的实质所在,不可以将实践教育片面化,要结合国家社会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学生个人的发展去践行实践教学。
(四)学生对素质提升的诉求
从个体人的发展来看,教育的功能不仅在于引导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要提高人的能力,发展人的素质,促进受教育者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形成,最终激发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自觉性。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应用型人才除了要具备广博的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之外,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为如果没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应用很难落到实处。从学生的现实状况来看,学生迫切希望提升自身素质。例如,从学生对知识学习的倾向性来看,学生经常借阅或购买的书籍中文学类排第一位,占68.50%,专业类排第二位,占45.19%。由此看来,学生很关注自我基本素质和职业素质的提升,这与高等教育通过人文素质教育达到“育人”的目标相一致。
从学生对自身需要提升的思想品德、能力和责任感等综合素质来看,大部分学生都对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比较关注。从学生对自身迫切需要提升的素质要求来看,排第一位的是“思想品德”。由此看来,学生将做人放在第一位,这与教育的“育人”目标相吻合,即教育的首要目标是让学生成人。尽管有些学生在日常行为中出现一些不规范行为,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在道德方面是欠缺的。相反,对于一些学生而言,他们潜意识里有道德准绳,而且将其放在很重要的位置。只是,为什么这些道德准绳在行为中难以体现出来,或者是背离了,这也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要关注的。高等教育首先要完成的是学生的成人问题,即如何将学生潜意识中的道德准绳转化为引导其人生前进方向和践行的标准,并让这些道德准绳激发学生去寻找和发现自我,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实现自我。
二、结论
从问卷调查的总体情况来看,学生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持支持态度,而且是大部分学生的迫切诉求。这不仅是对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政策的有力回应,同时也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通过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的自身诉求
从问卷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河套学院的在校本科生大部分都支持转型发展,而且也认为现行的本科教育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转型加以优化、完善。另外,从专业的选择、学习目标、对专业学习的认同度、课程学习的倾向性,以及学生的整体素质来看,学生倾向于获取更多应用型知识和能力,而对于考研、继续升学的要求相对低一些。学生的诉求不仅反映出高等教育的本质以及核心,而且也为现行的教育提出新的改革方向,即如何更好的围绕高等教育的本质和核心进行改革是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中首要突破的问题。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依据是学生
从学生的诉求来看,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学生自身提出的对高等教育改革的诉求。从教育的过程来看,“教育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善于运用教育影响,以获得最佳的驾驭效果”。[5]所以,学生必须要参与到这场改革中,而且是改革的主力军。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学生进行综合了解、评定,在此基础上修订培养模式,这样也增强了人才培养模式的现实可行性。
(三)发挥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主导作用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现有的教师队伍也要进行改革,原因如下。
1.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指导因素
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首先必须要转变思想,打破以分数论学生素质的观念,尤其对于那些以精英模式培养的老师,更是需要转变思想。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必须依据学生的现状进行教学改革。对于类似于河套学院这样的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在生源选择不具有优势的前提下,面对的可能是更多的问题学生,而这些问题学生带给老师的另一项使命就是如何去帮助他们克服各种问题、发挥自身优势、发展更好的自己。而这样的问题是任何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老师需要去正视和面对的。这也向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提出了一项新使命,即我们不仅要将大学的知识教给学生,还要以一颗强大的包容心和使命感去面对和帮助这些站在人生转折点上四处张望的问题学生。
2. 教师的教育方法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
新建本科院校在招生过程中与传统的本科院校缺乏竞争优势。这些学校招到的学生在知识积累、学习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与研究型大学的学生有区别。面对这些在分数上没有优势的学生来说,让他们一味的按照传统教育模式进行知识的大比拼势必是一件难事,而且也没有发挥出学生的优势。这些学生相比研究型大学的本科生,在学习能力、对知识的掌握等方面会有一些差距。但从他们学习和关注的内容来看,这些学生关注和涉猎的内容也很广泛,而他们的关注点更多的并不是知识本身,而是实践。因此,在知识的掌握上,不能一味的强调让学生去钻研,搞高深的研究,而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选择。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教学方法都要有针对性,必须抓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才会是教学相长的成功教学。一句话概之,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上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优势。
3. 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保证
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对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首当其冲要完成的是对应用型教师的培养,培养一批具有应用型素质的教师,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总体规划,转变思想,从而真正走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道路。
(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高等教育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而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在这一教育规律的指引下,“现代大学不仅以追求高深知识为核心目标,除此之外,大学还担当了社会核心价值观的传递、社会经济发展的引领、科学技术的革新、劳动力素质的改善、人类文化的创新多重使命。”[6]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区域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承担着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以及社会服务的使命。因而,对于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而言,承担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其一项重要使命,同时这也是地方新建本科院校走出“失语状态”的一种途径。[7]
(五)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符合社会的现实需要,从实际出发制订长远计划
应用型人才改革无论怎么改,都不能脱离高等教育的规律和本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基于社会经济转型和高等教育适应性发展的一种变革,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转型提升时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必须解决与之不相适应矛盾的结果。”[8]尽管如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改革依然要遵从高等教育的规律及其本质,即教育既要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同时也要完成对人的培养,不能以经济的规律、政治的规律代替教育自身的规律来培养人才。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人才实践来看,也是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产生,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才成为德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支柱,甚至被誉为战后德国重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的秘密武器。因此,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以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首先要从国家发展的角度,结合地方院校的发展实践和现实情况做好长远规划,而非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的尝试性探索。
注释
1[1](美)厄内斯特·博耶.大学——美国大学生的就读经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2.
2[2][3][4][5]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2.
3[6]袁礼.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中的几大问题及其危险[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14,(5):7-12.
学生诉求 篇8
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 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1]ISO9000族质量管理体系中对“质量”一词的定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表述: (1) 质量是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2) 质量是反映实体满足明确或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的总和。全面质量管理理论把教育质量定义为:“教育质量是教育系统中输入、过程和输出中基本要素组的特征, 这些教育系统通过满足学校内外支撑人物明确和含蓄的期望来提供完全使他们满意的服务”。[2]
综上所述, 高等教育质量指的是通过在高等教育中输入、过程和输出基本要素特征, 提供专门教育服务, 来满足社会、政府、家长、学生的期望。
二、委托代理理论[3]
委托代理理论 (Principal-agent Theory) 产生于上世纪30年代, 美国经济学家伯利和米恩斯因为洞悉企业所有者兼具经营者的做法存在着极大的弊端, 于是提出“委托代理理论”, 倡导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企业所有者保留剩余索取权, 而将经营权利让渡。“委托代理理论”早已成为现代公司治理的逻辑起点。委托代理理论的主要观点认为:委托代理关系是随着生产力大发展和规模化大生产的出现而产生的。其原因一方面是生产力发展使得分工进一步细化, 权利的所有者由于知识、能力和精力的原因不能行使所有的权利了;另一方面专业化分工产生了一大批具有专业知识的代理人, 他们有精力、有能力代理行使好被委托的权利。
三、高等教育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正是因为不同发展时期, 高等教育的“内外支撑人物”不同, 而导致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不同的关注。一直以来, 政府以其庞大的财政支出维持高等教育运营, 而成为高等学校最重要的外部支撑人物。90年代以来,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 各国政府苦于庞大的经费支出, 而纷纷出台“高等教育收费制度”, 并鼓励高等学校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创收”。此时, 作为支付学费的学生 (及其家长) 又成为高等学校的另一“支撑人物”。这样, 以经费支出为媒介, 政府与高等学校以及学生 (及其家长) 与高校便建立了两种不同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代理关系是指这样的一种显明或隐含的契约, 根据它, 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提供服务, 与此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 并依据其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即为委托人, 被授权者则是代理人。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 只要一个人依赖另一个人的行动, 那么委托—代理关系便产生了。采取行动的一方即代理人, 受影响的一方即委托人。[4]由此可见, 在政府、高等学校和学生 (及其家长) 之间存在着两种显明的委托—代理关系, 一是在政府与高校之间;二是在学生 (及其家长) 与高校之间。在政府与高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政府要求高校为所有学生 (即学生群体) 提供教育服务;在学生 (及其家长) 与高校的委托—代理关系中, 家长要求高校为学生个人的发展及就业提供帮助, 让学生成为社会的“合格产品”。由此, 我们认为,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 高等教育质量=产出服务, 对于学生个体来说, 高等教育质量=产出产品。
四、委托代理理论下学生对高等教育质量的诉求
(一) 对学生群体而言, 提高高等教育产出服务
按照社会学关于社会群体的定义, (社会群体也称为社会团体, 是指二人以上, 通过持续的社会互动或社会关系结合起来进行共同活动, 并有着共同利益的人类集合体。[5]) 也许所有的就读于高等学校的学生算不得严格意义上的社会群体。但他们具有这样的特征:1.年满18—22周岁;2.在不同的高等学校中接受教育;3.遵守并履行我国对大学生的各种法律法规;为了与后面即将要谈到的“学生个体”区别开来, 笔者将具有上述特征的人群暂称为学生群体。或者更严格来说, 应该叫做“社会类属”。对国家来说, 他们是“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家庭来讲, 他们是需要得到保护的重要成员;对于高等学校来讲, 他们则成了匆匆过客。
在我国, 政府是社会公众利益的代理, 在政府与学生群体 (也就是社会的一部分公众) 之间有一种契约关系。按照这种契约, 学生群体是委托人, 是最终的利益主体, 政府是代理人, 它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组织、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来执行并最大化实现人们的意志和利益。政府有责任提供适龄人口 (学生群体) 所需要的公共事务、服务和利益。高等教育出现的原因就在于学生群体有接受高等教育服务的需要, 这种要求诉诸政府, 使其有义务和责任为学生群体提供相关教育服务, 但由于政府本身不具备承担委托任务的信息, 于是, 政府利用手中的资源、权力, 将学生群体接受高等教育的需要委托给高等学校。这样, 在学生群体和政府之间, 在政府和高等学校之间分别形成了委托—代理关系, 对于高等学校而言, 学生群体是初始委托人, 对于学生群体而言, 高等学校则是最终代理人。
如果把学生群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称为第一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把政府与高等学校的关系称为第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 那么显然, 与第一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相比, 第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则更为直接与明显。如果说, 第一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要求国家为学生群体提供教育服务, 那么, 第二层次的委托代理关系则要求高等学校为国家提供教育服务, 从而间接为学生群体提供教育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等教育就在于提供一种服务, 高等教育质量就意味着学生群体对服务的满意程度。
在委托—代理关系中, 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偏好取向的不同, 代理人属于掌握信息多的一方, 委托人属于掌握信息少的一方。代理人愿意用较少的劳动和付出, 换取自己最大利益, 委托人却希望代理人的决策和行为尽可能与自己的利益相一致。当代理人的行为造成委托人利益受损或福利损失时, 就产生了委托—代理问题。[6]出于研究的需要, 在此只论及第二层次的委托—代理问题。其实, 在政府与高校之间存在着很多的委托—代理问题。比如, 高校管理者由政府任命, 缺乏充分竞争的代理人市场;政府对高校管得过多, 使代理人无法发挥信息优势;市场经济下代理人关心额外收入, 而带来的“道德风险问题”等等。解决委托—代理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引入激励监督机制, 目前受到各国普遍重视的高等教育质量保证, 以及90年代以来我国和日本不断放宽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等, 都是解决政府与高等学校委托—代理问题的重要措施。
在公有制下, 只有初始委托人有监督代理人的自我积极性, 所有代理人直至最终代理人为初始委托人服务的积极性只能来源于监督。“公有化程度的提高和公有经济规模的扩大导致委托代理层次的增加, 从而拉大了初始委托人与最终代理人之间的距离, 使得监督变得更加缺乏效率”。[7]正是因为学生群体自身处于被管理、被教育的地位, 且对高等学校缺乏必要的监督。所以, 学生作为委托人的身分也不能得到认同。以至于很多人认为高等教育在为国家、为社会提供服务, 其实, 高等教育的最终服务主体应该是学生。
(二) 对学生个体而言, 优化高等教育产出产品
90年代以来, 随着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普遍实施, 学生群体与高等学校的这种委托—代理关系逐渐显现出来。如果说以往的那种通过政府间接委托高等学校为学生群体提供服务还带有很多隐性的特征, 那么今天, 当学生家长直接付费给高等学校时, 则使高等学校进一步明确, 为学生提供服务将是自身生存与发展的保证。于是我们会发现, 越来越多的高等学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和改善后勤服务质量、扩大学生选课范围等等。尤其在私立高等教育机构获得大发展的今天, 对于学生家长而言, 已经形成了一个充分的代理人市场。最近几年我们经常看到的无论是公立高校还是私立高校五花八门的招生策略, 就是高等学校竞相成为代理人的最好证明。与政府对高等学校的委托要求不同, 作为支付高昂学费的学生家长而言, 他们要求高等学校不仅要提供教育服务, 而且要对学生个人的发展负责, 使学生个人在素质、能力等各方面获得发展。这就类似于一个工厂的加工过程, 投资人 (家长) 把原材料 (学生) 送入工厂 (高等学校) , 经过反复加工 (教育培养) 后成为产品 (毕业生) , 然后产品走向市场 (工作单位) 。所以, 家长更关注的是, 自己孩子在毕业之际的素质、能力以及就业状况。
只有当原材料结束所有的加工过程成为产品进入市场时, 投资者和使用者才会发现其质量如何?对于产品而言, 如果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我们可以从市场招回, 可以重新加工。但对于学生就不能如此了。当然, 以毕业生就业来衡量高等教育质量在世界上也不乏先例, 比如日本, 公众大多以学生毕业后进入某种层次的企业来评价大学的质量, 这样, 好大学的毕业生进入好的企业, 差大学的毕业生进入差的企业, 如此往复, 而形成了日本独具特色的“产品供应链”。但是, 与这种以结果来评定高等教育质量的方式相比以过程中学生的态度、能力等各方面是否得到了发展以及得到了何种程度的发展则更为重要。也就是说, 学生从进入高等学校到毕业, 在高等教育的整个过程中, 学生的态度、能力等各方面是否得到了发展以及得到了何种程度的发展则更为重要。但到底如何来评定和测量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态度、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状况, 这又涉及到一个可操作性的问题。
摘要: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是21世纪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 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是尤为重要的, 同时, 也对高等教育质量提出了诉求。一是从学生群体方面提高产出服务。二是从学生个体方面优化产出产品。不论是从群体, 抑或是个体, 都是从学生视角出发, 阐释高等教育质量衡量依据, 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长足发展, 利于提高我国的高等教育质量。
关键词:委托代理理论,高等教育质量,诉求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link?url=Khr VJJCo X3q Uhdn8j3ISw6bop Lde DU6UY5o JXz Qg TTf F9Ybjtz Zs EXb FGFDl_dj7BXx OLO4NHIb0l Ri Km XLzj W-u VFvx-c A1yb CFHw1x VUY1b6u Q5uj_1z5d Lfy F8ivq.
[2]焦红光, 孙玉霞.再议高等教育质量内涵[J].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11) .
[3]http://baike.baidu.com/link?url=4Zlqdqs8MVa Bwg Kew14s DDok61eg7f VYn-T18_cx9jmdb1zu Ns DVr HI1mok L_Wv0q Sraplrv IC2MUR2Zr Kg Qwq Id WLi I7HE45vr-Jdtk NO0d Q7Xl1GQBYWMZKUQo5RNdx6HJ3MSIq2Bs86Gnu TEGq.
[4]张万朋, 薛天祥.试论我国公立高等学校中的委托代理问题[M].复旦教育论坛, 2003 (05) .
[5]李芹.社会学概论[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9:150.
[6]何洁王, 则柯.信息经济学浅说[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9:151.
学生诉求 篇9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内涵
就业力 (Employ ability) 的概念最早由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于1909年首先提出。他认为就业力即“可雇用性”, 是指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2005年, 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再次明确就业力概念, 不仅包括狭义上理解的找到工作的能力, 还包括持续完成工作、实现良好职业生涯发展的能力。现在被大众认可接受的大学生就业能力是指“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学习和综合素质开发而获得的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求、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4】从现代社会对大学生从业能力要求而言, 它包含三个层面的能力。
第一个层面是基本工作能力, 这是大学生走向岗位、承担工作任务最基础的能力。它包括自我认知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情绪调控能力以及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第二个层面的能力是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的能力。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扎实专业技能, 能够将学校所学专业课程运用到工作实践中, 准确分析并有效解决问题, 在此基础上创新思路, 能够不断根据新情况运用新思维解决新问题, 这就在基本工作能力之上高出了一个层次。有了基本能力, 又有了专业知识及创新能力, 在前两个层面基础上, 还应具备第三层面——相应的求职能力, 即掌握相关求职技巧。求职过程是自身智慧、胆量和实力的综合展现, 既要找准目标、对自身科学定位, 又要知己知彼, 做好就业信息及应聘单位信息的全面了解;既要把握机会适度推销, 又要扬长避短以诚动人。三个层面的能力相辅相成, 共同影响大学生就业及后续发展空间。
二、高校贫困生的衍生性就业困难及成长诉求表现
当前我国社会处于变革和转型的发展时期, 经济、利益结构都在不断调整, 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 大学作为一个社会单位, 校园里出现的贫富差距实际上是社会财富分化及城乡二元结构在学校里的投射。贫困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 也是一种社会和文化现象;不仅仅是个人和家庭的困境, 也是社区和地区的压力。【5】就贫困大学生而言, 贫困往往是由经济问题起头, 继而衍生出多种不健康非正常的多元性困难, 早已突破家庭范畴, 变为一个杂糅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以及自我等众多原因的社会性问题。从大学生成才的角度来看, 贫困已成为贫困生健康成长和能力发展的严重羁绊。
(一) 经济性困扰及受助依赖
贫困大学生都不同程度地承受着经济困扰。基于经济条件限制, 生活一般比较艰苦, 去除每年需要上交的学费之外, 剩余的生活费大多只能满足基本生存所需。而随着社会消费整体水平的提高, 物价上涨严重, 校园里各种过级考证费用也是一笔不小的数目。笔者根据4月份开展的关于大学生就业准备的问卷调查了解到, 目前大学本科生参加英语四级考试的平均消费是100元, 六级考试的平均消费是200元, 公务员考试, 从报名、买书到笔试、面试, 体检, 一整套程序下来时间跨度大、所需投入多, 这些事项每每都会使贫困生陷入窘困之中。学校和社会的帮助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困境, 但长期的贫困也使得他们中的部分学生缺乏独立人格, 甚至产生一定程度的受助依赖心理, 影响了其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 贫困生的经济衍生性就业困难暨潜在成长诉求
从整体素质及贫困生职业发展角度来看, 结合贫困生的自我认知、思想、学习、生活、情绪状况、心理、人际交往和发展预期等各方面表现, 贫困生之困不惟经济之困, 更多体现在综合素质的不完善, 成长力偏弱, 就业能力不足:
1. 缺乏职业规划能力, 职业目标模糊
职业生涯规划是建立在对自己充分认识的基础上, 客观明确的自我认识是个体进行职业生涯探索的基石。然而由于家庭经济条件的困扰, 不少贫困大学生在自我认知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偏差。这种偏差集中表现在没有准确地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能力等要素, 自我认知相当模糊。这样便对其职业生涯规划造成较多的障碍, 很多贫困生不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职业、适合什么职业, 职业目标混沌不清, 职业意向紊乱, 更谈不上结合自我认知进行有针对性的实践学习和提高, 导致日后就业时准备不充分。
2. 就业竞争力相对不足, 成长诉求迫切
现代职场的人力资源需求早已突破了只看学历的初级阶段, 对求职者的综合素质更为看重。根据笔者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 结合现代企业需求的人才标准, 从贫困生各方面展现的综合情况看, 贫困大学生在兴趣爱好、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社会实践、参加集体活动方面存在明显弱势。由于贫困生成长的文化环境及教育条件相对落后, 他们在专业素质、视野开阔度方面本就相对较差, 考入大学之后, 缺乏与老师和同学的沟通, 对集体活动也不是很感兴趣, 其综合素质的相对不足导致其竞争力弱于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他们的竞争力不足问题换一个角度来看, 恰恰是他们亟待提高、需要补足的短板, 据笔者的问卷调查显示, 87.23%的贫困大学生愿意锻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期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这是他们的潜在成长诉求。
3. 封闭自我, 人际交往障碍
在现代社会, 人际交往能力和交往的宽度和深度被认为是一个人综合资源的重要体现。在大学生活中, 学会处理人际关系也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当前, 由于学校积极引导和舆论的正面导向, 部分贫困生在学习之余, 活跃在各社团、团委、学生会、志愿者协会等组织中, 充分培养锻炼、展示自己的才能, 但就整个群体来看, 贫困大学生总体生活相对单一, 经济上的弱势抑制了其人际交往的主动性, 封闭自我, 对自身的不足和他人的评价过于敏感, 既有融入群体的热切愿望, 又不愿接受别人的同情帮助, 极力隐藏贫穷状况和自己的真实想法, 在独处与合群的纠结心理作用下, 导致其人际交往并不顺利, 走上工作岗位后, 这种能力缺欠进一步影响其工作表现, 还会时常由此引发一系列心理问题。
4. 极度矛盾心理造成自我同一性偏差
贫困大学生就业期望值高, 往往将择业作为自己“脱贫”的机会, 希望到环境好、待遇高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及沿海城市工作, 而他们往往基于家庭经济情况, 迫于生计又不得不尽快就业, 偏远地区、冷门职业相对易就业但却不是自己钟爱喜好, 到头来发现, 理想化的就业目标和现实存在巨大差距, 使他们容易陷入极度矛盾之中。此外, 贫困大学生的自尊与自卑、装富挥霍与自责、自闭与开放等种种矛盾心理也时时困惑着他们, 导致他们自我认知出现错位, 自我同一性紊乱, 甚至内在的性格分裂等。【6】
三、贫困生成长动能偏弱的根源分析
着眼贫困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动力机制、成才路径不难发现, 当前影响贫困生快速成长及就业能力提升的根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就业形势严峻, 用人单位公正选才存缺陷
目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存在明显压力。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 同时又是拥有最多农村劳动力的农业大国。据相关部门统计, 目前我国农村人口约为6.7亿, 占总人口的50.32%, 截止2010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已达到1.9亿左右【7】。这些剩余劳动力中有相当一部分涌入城市谋求工作。大型国有和民营企业这些用人大户, 现在为适应残酷市场竞争, 不得不下岗分流, 减员增效。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也都面临精简机构的压力, 接受毕业生的数量也十分有限。加上高等学校连年扩招, 社会地区、行业不难发现, 就业问题已成为当今大学生尤其是贫困大学生焦虑担忧的第一要务。
此外, 目前在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的情况下, 用人单位在公正选才方面存在的缺陷也是不容忽视的。随着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 “铁饭碗”时代一去不复返, 自主择业、双向选择日益为全社会以及择业求职的学子们所熟悉。但在平等竞争、透明择录的用人机制尚未健全的当下, 学生背后的林总社会关系对其就业常常有着很大的甚至决定性的影响。一些部门或单位领导常优先聘录自己的关系人。这就使得那些既无关系又无经济能力的贫困学生多半只能屡屡碰壁, 进而使初入社会、心理准备不足的他们措手不及, 心灵受到严重冲击和伤害, 产生失望悲观的情绪与心理。据北师大大学生就业问题课题研究组调查显示, 在工作落实的原因中, 社会关系排在第一位。【8】这恰恰是贫困生所缺乏的。当目前市场经济发展不完善空子下出现的利益分配不公、权钱交易、人际交往功利性等现象出现时, 撼动了贫困生已然形成的价值观, 心里不平衡导致原有的信念动摇。部分贫困生的价值观出现了错位, 甚至为追求财富不择手段, 走上犯罪道路。
(二) 无形加压, 社会接纳度有待加强
调查中我们发现, 贫困边远地区的孩子考上大学, 乡亲邻里仿佛都跟着很有光彩, 并且坚定地认为考上大学就一定能够找到好的工作, 更典型者, 报纸、电视台也赶来采访报道。殊不知, 这样的“吹捧”会给学生带来多大的思想包袱。贫困大学生在找工作时, 往往会为了“光宗耀祖”而偏重选择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者发达城市, 而一旦愿望落空, 他们中的一部分宁可“漂”在大城市干临时工也不愿回小地方, 社会对贫困大学生的高期望值无形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
此外, 尽管目前全社会的岗位需求信息对全体学生都是开放可获知的, 但由于贫困生自身家庭经济状况以及由此带来的衍生性困难致使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及竞争能力弱于经济条件好的学生, 在就业求职的竞争中贫困生处于相对劣势, 而用人单位往往很少针对贫困大学生专门提供的岗位, 很少为贫困生提供有倾斜性的社会实践和实习机会, 这个问题需要全社会来共同关注。
(三) 贫困的先赋性影响加剧, 学校针对性指导不够
基于经济条件的窘困, 贫困大学生背负着沉重的压力来到学校, 当看到与其他同学在学习条件、住宿条件、饮食消费、穿着打扮方面存在的差异, 内心失落在所难免。更为重要的是, 职场的压力和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愈来愈明显地投射在大学校园中, 而四六级培训、计算机考级、各种证书考取都需要大量金钱及精力投入, 显然又给贫困生增加了无形的思想压力。
当前高校针对贫困生虽然有“奖、贷、助、补、减”等措施, 但是针对贫困生的认知和心理的“量身定做”的针对性辅导相对欠缺, 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就业竞争能力的重点培养和心理关注还有待完善, 少数贫困生出现自我认知偏差、以及价值观摇摆等问题, 从而导致程度不同的性格缺陷, 需要学校予以重视。此外, 我国高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 未能针对不同兴趣、性格特质学生的需求开展相适宜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尤其欠缺为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套较为成熟的切实可行的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方式和手段。在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时, 大部分高校都是“一刀切”、沿袭传统的理论授课模式, 这种模式呆板单一, 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弱, 部分高校尽管也探索应用了团体和个别等实践辅导方式, 但也处于摸索阶段, 尚未形成成熟的应用辅导模式, 职业指导效果不尽如人意。
(四) 综合素质不健全, 就业竞争力弱
当今社会, 用人单位在录用毕业生时更看重其综合素质及能力。大多数贫困生来自老少边穷区的农村或经济收入偏低的城镇家庭, 中小学受教育基础比较差, 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实践创新能力较差。进入大学后, 由于经济贫困的先在性影响进一步凸显, 贫困生为了摆脱这种状况, 他们其中的多数人在读期间都有参加勤工助学或者校外兼职, 没有精力和时间加入学校学生社团组织, 没有充分利用学校组织这个平台来锻炼提升个人综合素质, 因此在人际沟通、语言表达、社交礼仪、自我营销、组织决策能力方面相对缺乏。而这些恰恰是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基本从业素质;专业实践和社会实习不够, 也是他们在求职就业时竞争力相较而言处于弱势的原因。
此外, 由于长期接受政府、社会和学校资助, 部分贫困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依赖心理, 自主成长动力不足, “等靠要”心理逐渐吞噬了自立自强意识, 抗挫折能力弱, 遇到难事自怨自艾, 怨天尤人。部分贫困生心理脆弱、多愁善感, 自闭倾向明显。少数贫困生功利心理重, 诚信观念不强, 极个别甚至有仇富等歪曲心理, 缺乏长远眼光, 这也是部分贫困生就业竞争能力不强的一些因素。
四、贫困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路径及内在和谐的有机建构
当前, 政府、社会、高校都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积极的帮扶措施, 认识到助贫与育人有效结合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多谋民生之利, 多解民生之忧”, 一个贫困学生连着一个贫困家庭, 贫困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高校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更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倡导以人为本, 需要我们从贫困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出发, 从他们的自身发展着眼, 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和就业能力有效提升, 促进贫困生构建和谐的内在认知、调节机制。
(一) 政府层面
1. 完善就业政策, 健全保障体系
各级政府除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资助外, 还应制定相应完善的就业政策,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打破地区、行业和部门壁垒, 对部分行业内部保护现象加以治理, 扫除贫困生就业障碍, 实施积极政策拓宽贫困生就业渠道, 使其学有所用。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实施信息共享, 免费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公共服务, 适当安排专项资金, 用于解决贫困生就业问题。比如今年国家首次对2013届贫困毕业生提供的专项求职补贴, 就是一个很好的探索, 提供了实际的帮扶支持,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2. 建立监督体系, 惩治不正之风
政府要大力规范就业市场, 加大毕业生就业不正之风的惩治管理力度, 建立有效监督机制, 杜绝靠人情、拉关系、走后门、请客送礼等歪风邪气现象蔓延滋生, 为贫困生搭建公平公正的就业平台, 真正做到“以才德选人”, 充分发挥政府在维护社会公平方面的应有之职, 减少贫困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的负性体验, 有助于其树立正确价值观。
(二) 社会层面
1. 增强舆论宣传引导, 助力卸下思想负担
传统思想和社会舆论往往一致认为, 贫困大学生一旦考上大学, 就跳出了“贫门”, 一定会有好的工作和生活, 这无疑给了贫困生沉重的思想包袱, 反而不利于其树立合理的择业目标。因此全社会要营造宽松舆论氛围, 通过媒体宣传使贫困大学生认识到“并非上大学定能找到好工作”, 减轻贫困生思想压力, 引导其制定合理就业期望值, 借助传统及现代媒体为贫困生提供压力宣泄出口、媒体倾诉平台, 减少其由就业挫折引发的心理问题, 促进其和谐健康成长。
2. 招聘适度倾斜, 提供锻炼平台
关注贫困生潜在成长诉求, 助其顺利就业需要全社会一起努力。用人单位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优先录用贫困大学毕业生。企业也可加强与学校的联系与合作, 建立起产学研合作基地和毕业生对口实习基地, 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机会。倡导用人单位招聘时向应届贫困大学毕业生倾斜, 而不要过多要求求职者具有几年工作经验之类, 对其能力方面的缺欠予以包容并提供更多锻炼空间。
(三) 高校层面
1. 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 帮助贫困生明确职业发展目标
贫困生在入校以后, 学校有必要尽快摸清排查, 为贫困生建立档案, 在了解其个性特征和职业意愿基础上, 结合家庭情况, 对其开展个性化系统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全程指导, 适时进行择业技巧培训, 探索建立针对贫困生的一整套职业规划及就业指导的方法体系, 帮助贫困生认识自我, 明确方向, 少走弯路, 树立符合自身特点的合理的职业目标。
2. 加强能力培养, 提高贫困生综合素质
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认为:要真正地解决贫困, 除非我们能更普遍地确信在人身上———因而也在穷人身上隐藏着种种能力, 这些能力对那些知道如何使用它们的人来说是用之不尽的财富【9】。加强素质培养, 即“授人以渔”的能力。着力探索培养贫困生自治自强能力, 团委、社团联合会等校园机构搭建实践平台, 使贫困生在参加活动同时组织协调、语言表达、人际交流及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务及就业指导部门深入推进贫困大学生实习基地建设和勤工助学、助研、助管、助教等机制, 在实习及高校工作参与中逐步累积职业素养和技能, 进而实现全面能力的提升。
3. 构建精神支持,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基于贫困生普遍郁积的自卑、彷徨、失落、仇视和挫折心理, 高校要想建立贫困生能力提升与内在和谐完美融合的教育体制, 将“助贫”与“育人”有效结合, 【10】引导出其能力内生、自主发展的愿望, 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跟进心理健康辅导, 对贫苦生择业过程中出现的焦虑、悲观、恐惧等情绪, 高校心理辅导中心和就业指导中心要建立多种沟通渠道, 解决他们的心理难题, 缓解就业压力。
(四) 贫困生个人层面
1. 自立自强, 摆脱“受助”精神依赖
当前各级政府、社会团体及高校都不同程度对贫困大学生实施了经济帮扶, 其经济困境得以缓解的同时, 部分贫困生又无意识地陷入了“心理困境”, 对外界资助习以为常、甚至认为理所应当。贫困生有必要提高独立意识, 在外界帮扶的助推下, 调动自主意识, 培养综合素质, 提高自我效能, 最终达到自身与社会、环境和他人关系相协调, 满足自身发展的各种需求。【11】
2. 培养良好择业心态, 提高情绪调整能力
择业的竞争某种程度上也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面对各方的压力, 很容易出现不良心理状态甚至心理障碍, 就业竞争力相对弱势的贫困生更是如此, 正视现实, 不怕挫折, 敢于挑战的良好心态是关键。当负面情绪出现时, 要有自控调整能力, 不能敌视社会、怨天尤人、自暴自弃, 优秀的心理调节能力也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素质。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树立诚信意识
现代社会不懂团队协作的人是难以立足的。大学生一定要树立合作意识, 贫困大学生要做好规划, 搜集关注地区的行业信息, 团结协作, 资源共享, 达到双赢;诚信求职、诚信做人, 培养健全人格, 学习在团队中以自身魅力赢得大家接纳和赏识。
摘要:种种衍生困难提示我们:构建由“助学”到“助人”的全方位贫困生资助体系, 是当前高校育人工作中的一项重要“民生”课题。它对有效缓解贫困大学生生存困境、实现教育公平具有积极意义。各级政府、社会、高校以及贫困生自身, 应从政策、教育、家庭、自我等多角度出发, 深入分析其非经济性贫困的根源, 从贫困生自主发展维度出发, 激励调动其各种能力充分发展, 从生存状态关怀逐步深入到职业发展关怀, 满足贫困生提高综合素质的成长诉求, 促进贫困生就业能力提升和自身和谐发展。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就业力,成长诉求,综合素质,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安宁.教育部发布201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DB/OL].[2013-8-16]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3/08-16/5173046.shtml.
[2]马海燕.教育部:09年369.65亿经费资助527万贫困生[DB/OL]. (2010-08-12) [2010-08-14]http://www.dayoo.com/roll/201008/14/10000307_103263484.htm.
[3]肖波.关于贫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N].中国教育报, 2005-10-14 (7) .
[4]代洪甫.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构成及提高对策[J].人才资源开发, 2009 (1) :30-32.
[5]王金玲, 侯国风, 赵群, 李洪涛.社会性别视角下的贫困与反贫困—GAD网络2007年年会综述[J].妇女研究论丛, 2007 (6) :62-64.
[6]黄莺, 周明宝.贫困大学生的社会化及成长力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3) :71-72.
[7]张曦.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J].知识经济, 2012 (18) :8.
[8]蓝冬玉.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探析[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9 (7) :112-114.
[9]李明睿.提高贫困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途径探析[J].人民论坛, 2009 (27) :131-132.
[10]李国建, 何少群.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神资助探究[J].教育探索, 2012 (9) :114-116.
学生诉求 篇10
一、大学生权利诉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系
基于大学生的双重身份, 其权利从实然上来看主要应包括:平等接受高等教育权、获取学业证书的权利、参加教学活动并利用教育设施的权利、师资配置请求权、重新选择专业权、获得公正评价权、获取教育福利的权利、民主参与权、大学生的人身权、大学生的财产权。 (1) 实然的权利内容来源于法律的规定或确认, 从本质上看, 大学生的权利诉求应该属于法的范畴。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纪律与法制教育等内容, 从本质上来看, 它应该属于广义的德育范畴。所以, 学生权利诉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实质上是“法治与德育的关系”。法治与德育二者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在功能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具体到本论文的话题上, 就是对大学生合法权利的尊重和满足可以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反过来, 做好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科学地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实现自己应有的合法权利, 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从而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与全面的成才。
(一) 对大学生合法权利诉求的尊重、满足或实现是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
如果从利益实现的“虚与实”角度来看的话, 由于大学生合法权利涉及学生的切身利益, 被学生高度重视和关注, 从而成为了学生眼中的“实的利益”。如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权利、选课权、恋爱的权利和自由、享受国家奖助学金的权利、处分申诉权等等, 都是与学生的切身利益休戚相关的可求的权利。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通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 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 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 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在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纪律与法治素质等的培育与熏陶, 在学生们看来, 这些属于人的综合素质培育, 时间较久长, 显得有点“虚”, 所以对其的诉求就不显得那么热烈和急迫。要使这种显得有点“虚”而又久长的利益能持久地引起学生的关注和重视, 唯有以“现实”为基础, 利用“现实”利益的法定满足或尊重来吸引学生, 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实现“思想问题”的解决, 促进和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
(二) 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进行正当的权利诉求的思想基础
对大学生进行纪律与法治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功能, 可以引导我们的学生正确地看待权利。当今大学校园里“90后”的学生, 富有激情和创造力, 朝气蓬勃, 但是优越的生长环境和不良的社会风气的侵袭, 使他们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思想活跃, 追求个性与自由;竞争、独立意识强烈,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价值取向趋于现实, 实用功利色彩浓厚;积极参加社会活动, 善于通过网络获取信息;生活去大众化, 追求非主流时尚元素;热衷网络语言, 极力保护个人隐私。” (2) 这种鲜明的个性特征, 极易产生极端权利意识——只知权利的享有, 尤其是与自身利益密切相关的很现实的权利, 而缺乏对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或义务的担当。要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唯有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法治意识的教育和熏陶, 只有这样, 学生的权利诉求才会因其“合法、正当、合理”而得以实现。所以, 对大学生进行以“纪律与法治”为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权利诉求合理合法实现的重要的思想基础。
二、忽视学生的正当权利诉求的严重危害性
对“大学生正当权利诉求”的研究, 学者们多从“高校的管理权实现”的角度去详细分析了大学生权利的属性、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对学生侵权行为的表现, 揭示造成对大学生权利漠视或正当诉求不理的原因。而对忽视学生的正当权利诉求的严重危害性关注度不够, 尤其是在“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大背景下, 这一问题必须加以足够重视。
忽视学生的权利诉求有下列的现实危害和政治风险:
(一) 有严重削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可能
加强对学生“权利义务观”的培育不仅是对当代大学生个性特征的回应, 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管理过程中, 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育人理念, 坚持育人的“主体性”。因为这种主体性思想能够切实体现出一种平等性。“首先表现在人格尊严方面,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都是具有独立自主、主观能动性的主体。他们之间不是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 而是一种不同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关系的双向互动关系。相互平等是双向互动的基础, 双向互动体现和确保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关系的平等性” (3) 。然而长期以来, 在教育管理者的心目中,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是教育的客体;师生之间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学校和学生之间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关系。这种教育管理实质上是以“学生的义务”为本位, 以强制、命令、服从等为根本特征。反映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就形成了“教育道德化”模式, 即“主要以道德教化学生, 并以道德规范为基础构筑学生管理规则, 用学生应当或不应当等限制或禁止的义务性规范设计学生管理制度” (4) , 而严重忽视或漠视学生应有的权利。在法定的权利无法实现的前提下, 学生就会产生“理想状态的描述和切身需求的现实”之间严重的脱节和错位, 从而严重地打击了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 这样势必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削弱其感染力和说服力。
(二) 有引发或激化校方与学生之间矛盾的危险
在以“学生的义务”本位的传统教育理念的支配下, 为了维护“师道尊严”和“校方权威”, 高校的管理权就会不由自主地扩张, 这样就会与依法治国和教育法制化的理念在有关学生权益的保护方面发生冲突, 从而引发或激化校方与学生之间的矛盾。在这方面上, 高校侵权就表现得尤为突出。现在高校管理中主要存在以下四类侵权行为:侵犯学生受教育权、侵犯学生的隐私权、侵犯学生的学业公正评价权、侵犯学生的人身性权利和侵犯学生财产性权利。 (5) 例如, 在侵犯学生的隐私权方面, “考试成绩是学生的隐私, 不经过本人同意而张榜公布, 就涉嫌侵犯隐私;教师为监督‘早恋’而私拆学生信件, 侵犯了其通信自由;还有的学校在校园内安装摄像头, 把所拍摄的涉及个人隐私的资料公开播放或随便使用, 也是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 (6) 因欠费而被校方扣押毕业证;研究生校内举止亲昵被处罚; (7) 大学生作弊被开除, 告学校侵犯其“受教育权”; (8) 因为在公共场合有过分亲昵行为而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在西南地区一名大学生因怀孕而被学校开除学籍;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杨帆在自己的课堂上大骂未到堂学生, 并锁门点名, 与学生发生冲突 (9) 等等。这些看似极其微不足道的事情, 由于涉及学生最切身的利益, 所以很容易引发学生与校方的矛盾。
(三) 有可能危及校园的平安与稳定的政治风险
现在的“90后”的大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有许多共性, 但更有鲜明的群体特点, 其中权利意识的增强是其思想状况发生变化的明显表现。他们十分重视自我权利, 将其作为个性张扬、精神独立的重要表达方式。他们对权利的诉求比过去的学生更加强烈, 期盼能通过合理、妥当、高效、直接的方式表达出来, 促使学校管理者从制度建设等方面切实保障其各项正当权利。然而他们受到全球化、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非理性主义等社会思潮的影响, 在许多问题的认识上表现出趋世俗化、个性化和模糊化的特征。在权利意识上也表现出类似的模糊的、片面的认识。他们过度关注自身拥有的权利而忽视义务, 一味地抱怨学校存在的某些问题, 甚至有些学生在思想上暴露出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例如, 因为宿舍调整的请求没有得到校方的许可, 就走上楼顶, 以死相威胁, 这已严重危及到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还有校方在未深入调查的情况下, 为了所谓的集体利益而进行大规模的寝室调整, 倘若学生私下串联抵制那就极易引发大规模的群体事件, 这政治风险就大了。这些事, 表面上仅仅涉及学生的住宿权, 似乎无足轻重, 但由于涉及较大多数学生的利益, 涉及校园的平安与稳定, 那就是大事了。所以, 现在高校的管理者必须认真对待学生合理合法的权利诉求, 创设学生利益的表达机制, 畅通学生权利救济的通道, 避免危及校园平安与稳定的政治风险出现。
三、尊重学生的权利诉求, 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
(一) 廓清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努力满足学生合法的权利诉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 因学生的权利诉求而引发的高校与学生间的纠纷日趋复杂, 要科学、合理及正确地解决此种纠纷, 就得彻底地理清高校与大学生之间的各种法律关系。因为只有理顺这些法律关系, 才能搞清高校和大学生之间在相应的法律关系下各自应有何种权利义务和责任, 这样才能达到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对于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先生认为学生和学校形成三种法律关系, 首先, 他和学校形成宪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受教育权是学生的根本权利, 要限制或剥夺它的时候要慎而又慎。其次, 学生是大学管理中的相对人, 相对人就应当有相对人的一系列权利, 这个关系就叫做行政法律关系。最后, 学生和学校之间形成民事法律关系……故此, 教育关系上学生是主体, 法律关系上应该承认和保障学生的主体地位。 (10) 有的学者认为我国高校与大学生之间存在四种法律关系:宪法法律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和特别权力关系, 并将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纠纷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民事纠纷;另一类是在内部和外部行政法律关系中, 高校教育管理学生时形成的教育纠纷。并提出对于这两类纠纷, 应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11
(二) 建立以“学生的权利”为本位的新型教育管理理念, 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诉求
“在我国, 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 在学生的教育管理过程中往往有意无意地扩大高校的自主管理权, 将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学生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而对学生正当权利的保护重视不够。这已越来越不符合现代教育理念和依法治校的需要。高校教育管理必须坚持以学生权利为本位, 即在肯定学生权利和义务不可分的前提下, 以学生权利而不是以学生义务为起点进行教育管理活动。”12在制度安排方面, 遵循法律优先原则, 尽可能地在法律授权的范围内进行, 要分门别类地针对不同的法律关系, 在充分保障学生合法权利的基础上, 制定校内规章制度。在权利救济的程序方面, 一定要遵循正当程序原则, 要给予相对人以平等无偏私的对待, 保障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要有完善的救济渠道和操作性强的救济措施, 以满足学生的权利诉求。当然“高校教育管理在依法治校以大学生权利为本位的同时, 还必须辅之以诚信、良好风俗等公德教育, 法德相济共铸健康的校园环境。”13
(三) 加强权利文化的建设和普及, 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目前我们传统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依然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尴尬, 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式和内容, 已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课题。作为引领思想潮流的高校, 应该与时俱进, 在权利张扬时代里, 把权利文化的宣讲与普及作为开拓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在权利文化的教育过程中, 要以培育学生的规则意识为目标, 加强理性精神的养成。“为了使大学生的规则意识能够达到自愿与自觉的统一, 需要建立规则意识的解释系统, 并要特别重视教育过程中对理性精神的培养。用理性的教育意识和手段鼓励学生在怀疑中产生真诚的思考, 激发其自身解决社会公共领域内问题的能力, 从而内生强烈的规则需求感。”14权利文化在高校的传播和普及, 这“有利于学生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集体主义观念和全局意识的新时代的公民, 成长为一个富有公民意识和人权意识的新型公民, 这也正是我们时代所需要的。”15
总而言之, 在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稳定的大背景下, 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学生的权利诉求, 认真分析学生的权利诉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密切关系, 深刻领悟到忽视或漠视学生的权利诉求的严重后果, 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耀烂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
[2]徐显明.大学理念与依法治校[J].中国大学教学, 2005 (8) .
[3]梁君, 王娜.对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及教育问题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8 (8) .
学生诉求 篇11
【关键词】 高校教师;科研成果;考核体系
一、高校存在教师评价考核体系不健全的弊病
1.评价数字化。无论是社会各界还是高校本身对教师的评价只要是科研成果、论文数量越多就会认为教师越权威,越容易受重视 2.重数量轻质量,忽视成果转化率。对教师评价好坏以科研成果多少来评价,缺少对科研成果能否应用与社会实践、能否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实际动力的重视 3.教龄长短和学历高低的夸大化。有一些高校只注重那些年长的教师,按思维定势以为会有教学经验,肯定教的好,可现实当中不少教师虽然年长但实际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并不高,不少高校的要职通常是由博士学位担任,而实际教学成果并不一定比其他硕士学位的教师高。
基于以上过分看重科研、论文等原因,不少教授出现学术抄袭,急功近利为攒的科研经费不择手段的情况。由于科研成果直接与奖金、职称晋升相挂钩不少教师乐于拿下短小的科研项目,根本没什么实际成果,使得有影响力的真正成果受到影响。
二、教学技能基本要求不达标
1.普通话不过关,不少教师连二级甲等的要求都达不到。
2.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有的教师在备课上不过关,对知识一知半解。
3.教学内容无用化,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不能达到有效教学。
4.为加强对大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国家出台了高校通识教育政策,特别是“211工程”重点大学,但在通识课上并不是充分有效的提高教育水准,存在应付心里。
三、学生亲身感受
通过访谈了解到多数学生因老师讲得不好使之认为课堂学习内容无用,因此学生普遍失去了对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校课节多,,而学生实际学到的东西少,这使得学生学习动机不明确。并出现旷课逃课、考试作弊、是挂科如儿戏的明显学习倦怠心里。
四、学生对目前局势的诉求
1.针对教师业绩考核问题,应该以科研成果是否转化为社会发展推动力为唯一准则,同时辅助采用访谈法、文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ISPI绩效技术工作模型来综合评价教学水平。
2.要改善教学制度,减少课节量,提高有效教学课节,采用课堂课外主题活动、学习研究小组等多种途径改变从小养成的只会应付考试的机械学习方式,丰富学习策略。
3.教师类型应分类.至少应分为实践教学型、科研型、科教结合型这三种类型。对于直接参加一线教学教师,无论学历和科研成果的权威性与否,都必须以教学基本技能够硬为第一标准。
4.建立严密教学质量监督体系.各教学单位必须组织领导、同行、督学进行日常听课检查,并且建立以学生为中心评价体系,期末对教学工作分优质、合格、和不喝的等级来综合测评,并与津贴相挂钩,同时又避免原来的“假考核”现象。
5.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不少高校侧重对理论知识培养,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提高上,以某“211工程”重点高校为例,该校心理学专业在对学生培养上,出现学生整天的任务只是理论学习,缺乏对心理学的应用能力上,培养方案和现实教学差距相当大,使得学生为其真正应用能力感到迷茫。
参考文献:
[1]周文燕 我国高校科研评价存在问题及对策 《吉首大学校刊》
[2]杨俊英 基于绩效技术的高校教师教学水平评价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
[3]蒙宗宏 王小飞 梁燕玲 大学生学习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中国特殊教育》(2013年第7期)
学生诉求 篇12
在博弈论看来, 任何活动中都存在着相关利益者之间的冲突和合作, 相互作用中的每一个利益主体都有着自己的可行行动集供自己选择, 这种选择毫无疑问地会影响到其他主体的切身利益, 也就是说每一个利益主体获取一定利益的时候, 不仅取决于自己的行为策略, 而且还有赖于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游戏”中的局中人理性地采取或选择自己的策略行为, 使得在这种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依存关系中, 尽可能地提高自己的利益所得, 这正是博弈理论的关键所在。按照参与人之间能否达成有约束力的协议, 博弈可以分成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源于在一般约束协议不可信的情况下, 个体在其他博弈主体策略给定的情况下, 如何选择策略使得自己的收益最大。因此, 非合作博弈强调个人理性和个人最优决策, 其结果可能是趋向于管理目标, 也有可能是背离管理目标;对于组织来讲, 其结果也可能导致效率或非效率。
高校学生管理指的是高等学校在非学术性事务和活动中对学生进行价值引导的管理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高校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也存在着大量的博弈行为, 并且这种关系下的博弈依然属于非合作的博弈范畴。高校和学生作为一方利益的主体, 其所追求的目标总是处在不一致的态势下, 即使高校所采取的是集权式的管理方式, 学生也能从多样化的利益缝隙中寻找到博弈的空间。更何况在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的今天, 学生管理的理念和模式都处在变化之中, 多个利益主体缔结成一组纷繁复杂的契约关系, 其中组织行为替代了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讨价还价行为。而外部性的问题也随之突显出来, 即个体努力工作的结果的好处并不会被其本人独自享有, 而偷懒产生的代价也不会落到一个人的头上, 于是每个人都可能有“搭便车”的动机[1]。同样管理中由于利益目标的不一致, 每一行为主体都试图在既定约束的框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其行为的最终结果也正如“囚徒困境”那样, 个体的理性反而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二、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利益诉求
1.学生的利益诉求
①短期的功利利益取向。
对一些初入校园的大学生来讲, 他们满怀着对未来希望的憧憬, 有着为未来社会承担责任的决心和勇气。可是随着高校管理事务的多样化, 学生的潜在品质已经在对即时利益的追逐中渐渐褪去, 其显露的表象变得日趋功利化。当前消费者理论的盛行更是加剧了这种利益需求的倾向。“消费者定位是全面质量管理哲学的基础, 质量被界定为消费者满意。”[2]让消费者满意就意味着一切以学生的需求为标准, 现在的理论也模糊地认为这就是“以人为本”, 它以尊重学生作为其内涵的诠释, 高校的管理也在有意或者无意地去靠近这样的理念。学生是“聪明的消费者”, 在进行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后, 还可能选择最容易的课程与要求宽松的教授, 希望以最小的努力换来最大的回报 (黄启兵, 2008) 。学生对待管理的要求也变得具有“选择性”, 其选择的出发点正是这种即时的功利取向, 在这种利益的安排下, 管理的价值将走向何方, 恰是我们管理者需要迫切思考的问题。
②以“自我中心”的利益倾向。
现在的大学生最富有生活性的哲学就是我的事情我做主, 这种坚定的信念使得他们在任何时候都表现出一种个性的张扬。在个人主义的视界里, 并无利己和利他之说, 主要的思想精髓应在于承认每个人作为生命个体价值尺度的重要性和地位。高校学生管理同样也维护着这样的准则, 在一定的博弈规则的范围内 (管理、制度规则) , 每一学生自己的观点和爱好是至高无上的, 他们的目标受到出于自身内在驱动力的维护。学生对个人利益的不懈追求, 来自于他们的内心世界, 但是这并没有否认集体利益的存在, 相反在自然形成并发挥作用的个人利益的驱使下, 一种不容置疑的共同目标将被确立。出于理性的利益能否达成一种和谐, 可能需要更好地从博弈的分析视角进行阐释。
③利益的不确定性。
上面所讨论的学生利益涉及的主要是一种趋势, 而从根本上来讲, 利益的本质生成呈现出一种复杂和多样性的特点, 这些特点共同构成了学生利益的不确定性。在高校学生管理中, 对学生利益的影响有两种因素, 一种来自于外界, 一种来自于学生自身, 内与外的张力使得学生利益的不确定性越发凸显。从环境的角度来说, 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 学生管理的内容实质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正如上面提到学生的利益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功利化的倾向, 这些利益随着学生对不同事务关注点的变化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特点;此外, 对于学生本身而言, 其利益也是多样的。学生个人的差异性是导致其利益不确定性的原因之一;另一方面, 对学生利益的锁定常常限于物质经济利益的范畴, 事实上, 除了经济利益之外, 学生亦对平等、情感、人格等因素予以很强的关注。综合以上几个方面, 学生的利益有着明显的不确定的一面。也恰恰因为不确定性, 从而使高校学生管理陷入一种约束理性。
2.高校学生管理人员的利益诉求
作为与教育教学相辅相成的学生管理而言, 自然需要将促进学生的发展放在首要的位置。但是在现实中, 高校管理者的实际利益目标与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在信息经济学的视野下, 政府、社会和高校之间构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作为委托方的政府和社会总是期望高校能够按照其在既定的框架内履行好管理的职责, 但是高校作为一方利益主体和代理人, 始终在谋求着以最小的代理成本获取相对较大的收益。非合作博弈理论认为, “决策主体完全根据自己的利益来决定自己的选择, 违背自己利益的任何表示都是不可信的。”[3]
三、高校学生管理中的博弈行为分析
与高校学生管理相关的利益主体主要涉及高校和学生, 他们是各自拥有自己利益需求和目标的实体, 现实中这些利益需求和目标又丝丝相扣、纷繁复杂地互相联系在一起。在管理中高校和学生同样是一种委托—代理关系, 并且高校与学生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相对于高校来说, 学生拥有着大量私人信息, 他们的自身利益取向很大程度上并不被高校所了解;而高校作为委托方, 所采取的管理策略虽然不能完全被学生所掌握, 但是从管理人员的态度中是可以获取大致信息的, 所以高校与学生之间属于典型的不完全信息博弈。由于在博弈的过程中, 高校的利益诉求总是通过利益代言人管理人员来实现的, 所以为了讨论方便, 以下我们将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的利益主体进行分析。从管理的总体方式来说, 基于利益诉求的高校管理策略大致有两种:“积极”和“不积极”, 这里所说的积极和不积极并非指完成事务性工作的效率程度, 而是针对高校真正实现学生发展的期望目标所采取的态度;而学生的选择策略则是“遵守”和“不遵守”。虽然这种策略的描述比较抽象, 但是本文试图从概括性的描述中, 通过博弈的分析获取一些启示。
如图1所示, 如果管理人员和学生分别采取“积极”和“遵守”的策略, 管理人员能够从学生的努力进取中获得较大的收益, 使得人才培养策略得以顺利实施, 提升高校的核心竞争力, 我们将其收益规定为“3”个单位的效用;学生也能够从高校以促进他们发展的策略中, 使自身长远的利益诉求得以实现, 从而得到“3”个单位的效用。在第二象限中, 管理人员采取“积极”策略, 而学生采取“不遵守”的策略。管理人员为促进学生的发展付出大量的劳动, 他们一方面要忙于琐碎的事务性工作, 另一方面还要对学生进行价值取向的引导, 但是这种辛苦换来的却是学生的“不遵守”, 此外, 对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惩罚也会消耗一定的效用, 其获取效用仅为“1”;学生由于“不遵守”策略的选择, 虽然要面临着遭受惩罚的成本分担和长远利益的缺失, 但是某些个人利益和功利取向容易得到满足, 并且个体利益的差异性决定着学生“搭便车”的行为策略能够获得较大的收益, 所以其获得效用X有可能大于选择“遵守”时的效用。第三象限中, 管理人员的“不积极”行为并不会使“偷工减料”的功利性利益减少, 相反却可以从管理成本的降低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满足, 其效用Y在这种环境下有上升的趋势;学生的利益损失在这种管理环境下相对较大, 他们并不能从“应付”的管理中获得真正的长远收益, 而且还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完成管理中所布置的各项任务, 所获得的效用仅为“1”。最后一个象限中却能使得高校和学生都能得到较大的短期利益, 损失的仅是对长远发展的“担忧”, 而这种担忧对于双方来说并不要耗费过多的“成本”。从分析来看, 管理人员和学生的“积极”、“遵守”策略组合是“帕累托最优”, 但是这种均衡是不稳定的, 因为每一利益主体在考虑自身利益获得的时候总是假定其他利益主体给定占优策略的基础上, 如果X和Y较大, 出于理性的思考, 管理人员和学生都会选择“不积极”和“不遵守”的“纳什均衡” 策略组合, 从而陷入一种“囚徒困境”。
四、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期望均衡的行为策略
在高校和学生的博弈中, 每个利益主体为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个体理性的选择, 有可能导致集体的理性也有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这也正是博弈理论所要阐述的根本道理。根据博弈论的分析, 通过行为策略的调整以达到期望的均衡正是解决这种集体非理性的途径。高校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定者, 既往非理性均衡的打破, 往往需要依靠高校的策略调整。可以在期望均衡下, 通过施加或改变策略对所有参与方的“非理性行为”进行有效约束, 实现多方共赢的“焦点均衡”[4]。显然, 在高校与学生的博弈格局中所期望的均衡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的“积极”和“遵守”的策略组合, 为了达到这样的“帕累托改进”, 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机制设计。达到学生发展的期望均衡面临着来自高校和学生双方的“激励相容约束”, 即必须减少第二象限中学生的效用, 同时还要使第三象限中管理人员的效用降低。所以, 从高校的角度而言要做到:①要具有良好的精神面貌。高校具有强烈的进取心, 能够引导学生的不确定性和“自我中心”的利益取向和长远利益诉求, 从而使得“不遵守”的策略选择效用降低。②学生管理人员的专业化。在博弈的视野下, 专业化的实施能够使得学生管理的理念更加明确, 管理人员较强的从业素质也能够有效提高应对繁忙事务的压力, 从而使管理人员以出于理性的心态面对“不积极”策略选择。③学术人员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来, 使课堂内外同时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基地。基于这种环境的学生管理才能真正以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的目标取向。④调整学生管理的组织结构形态。在此, 笔者并不赞同采取美国高校所实施的高校对学生直接进行管理的一级管理体制[5]。因为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 院系层次的管理可以和人才培养的目标更加紧密的结合, 而一级管理的学校层面无法对学生发展的有效信息予以掌握, 容易选择盲目追求短期利益的策略。所以, 良好的组织体制应是一种底层厚重的管理模式, 弱化学生管理职能部门的权力, 这样通过人员分流到院系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管理人员的事务性工作压力, 从而使得高校以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效用得以提升。以上是从高校的角度所作的行为策略调整, 虽然并非全面, 但其宗旨是要通过为学生个人的发展成长提供建设性的环境来有效约束各利益主体的“非理性行为”, 从而达到期望均衡。事实上, 从陷入“囚徒困境”博弈的归因来分析, 恰是由于高校与学生个体理性地追求私益而引发, 所以一种走向“合作”的理性也能够使得各利益主体达到双方共赢。在博弈论看来, 以人为本理念下强调学生自我发展、参与管理和沟通理解正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和高校之间的有效合作。这里要强调的是以人为本不仅仅体现在对行为主体利益表达的尊重, 还应该着眼于强调一种竞争的意识;此外以人为本必须是在制度或“法制契约”约束下对学生主体的尊重, 因为从个体利益出发任何不可信的“心理契约”都有可能导致期望均衡的偏离。
参考文献
[1]杨秀芹, 范先佐.高等学校行为的博弈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6, (5) :40-45.
[2]Roy Schwartzman.Are Students Customers-The Metaphoric Mis-match between Management and Education[J].Education.1995, 116 (2) :216.
[3]黄涛.博弈论教程[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4.
[4]迈尔森R.B.博弈论矛盾冲突分析[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