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诉求机制

2024-10-25

利益诉求机制(通用12篇)

利益诉求机制 篇1

社会进入转型期, 各种矛盾渐显、事件也会频发。当然, 只要真心解决问题, 办法总会有的。失意人群暴力行为发生往往与利益诉求渠道缺失有直接的关系。因此, 真正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有一个沟通及表达的地方及场所, 通俗说也就是要有一个讲理、说理的地方, 否则利益表达不畅, 沟通失灵, 必然导致民意堵塞, 进而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建立一种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 为社会各阶层提供一种利益表达的制度平台, 已成当务之急。

一、失意人群利益诉求

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是指当失意人群利益受到侵害时, 诉诸于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 以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结构的分层化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的发展变化, 越来越多的社会成员由单位人向社区人、社会人转变, 人们因职业、行业、居住小区、户籍、年龄、经济收入的不同而拥有不同的利益诉求。

二、当前失意人群利益诉求中遇到的问题

(一) 诉求渠道缺失

人们的权利和利益意识增强, 开始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反映自己的意见、要求和建议, 如果处理不好, 很容易造成矛盾激化, 引发社会冲突。当前, 失意人群选择比较极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声音, 有一很重要的原因是, 他们找不到常规的说话渠道。失意人群暴力行为的发生根本性原因在于个人无法找到有效的协商机制和利益维护机制。相对日益增长的民众诉求来讲, 我国现有的利益表达渠道还远远不够, 导致民众无法有效地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

(二) 诉求渠道单一且不畅

我国现有的人民群众表达利益的渠道主要是人民代表大会制、信访制, 但这些渠道都存在表达不畅的问题, 不能对群众的各种利益诉求给予有效的回应。

(三) 诉求制度的局限性

体制和机制设计从数量上看, 渠道较多上, 有人大、政协、司法、信访、听证、选举、人民调解、政府调解、新闻传媒、行业组织、社会团体、救助体系、投诉热线等公民利益诉求的主要渠道, 但在实际操作中, 身为个人的公民权益受到侵害时, 这些渠道的作用非常有限, 有些地方创设的人民群众参与政府行为的具体方式诸如现场办公、领导接待日、领导热线、领导信箱等也缺乏规范化的操作制度, 容易“走过场”、“一阵风”。

(四) 群众利益诉求缺乏理性

由于我国的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受自身条件的限制, 加上表达渠道不畅, 一些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尤其是处于不利地位的弱势群体, 容易采取非理性的方式进行表达。

三、利益诉求机制及内容

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利益诉求机制包括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推行领导干部接待群众制度, 完善党政领导干部和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 健全信访工作责任制, 建立全国信访信息系统, 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把群众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 一个畅通、有效的公民利益诉求机制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第一,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便捷化。在美国, 人们有三个渠道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一是通过所在地区的各级民意代表 (议员等) 代为反映。向议员反映意见、提出诉愿, 是除司法途径外美国公民投诉的主要方式。在美国, 每位议员都有专门的办公室和助手负责处理人们的投诉。二是向行政机构投诉。可通过政府各部门内设的投诉机构, 对这些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投诉;也通过专门的机构, 对政府部门或公务员个人进行投诉。三是提起诉讼。美国公民对法律的认同和服从程度很高, 大量的社会矛盾都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在提供利益诉求渠道多样化的同时, 还要提供便捷性, 即方便公民低成本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在德国, 德国联邦议会和州议会均设立申诉委员会。任何人都可以就本人或其他人共同关心的事务向申诉委员会申诉。为了方便公民申诉, 德国议会开通网络在线服务, 设立申诉电话咨询服务, 有的州议会还举办咨询活动和建立议员接待日等, 指导公民采用正确申诉方式进行书面申诉。

第二, 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为提高基层官员对公民诉求的重视, 一些国家设置了信息可直达中央政府行政首长或地方政府行政首长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这样就避免了公民合法利益诉求被行政机关推诿和拒绝。

第三, 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公民的投诉对象多与政府机构和公务员有关, 公民投诉处理机构是否具有独立性直接影响到投诉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在瑞典, 任何遭受不公正对待的个人都可向议会调查官递交书面投诉信。

第四, 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在法国, “协调员制度”能确保处理公民诉求的“协调员”具有独立、权威、连续性的地位, 可以有效地应对公民诉求。协调员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协调公民与各级政府、各级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的矛盾和纠纷, 对有关法律条文提出修改意见, 对行政部门的设置及职能调整提出建议。

四、完善失意人群利益诉求机制对策与建议

(一) 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各阶层的利益诉求需求

做到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需求及维护群众利益, 把问题及矛盾控制在萌芽状态。

(二) 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

沟通是化解社会矛盾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沟通可以实现求同存异。搭建的沟通平台可以采取各种形式, 如面对面交流、信访接待、媒体对话、举行听证会等等, 对那些群众要求解决的切身利益问题, 凡是应该解决又可能解决的应及时予以解决, 限于条件一时解决不了的应把真实情况告诉群众, 求得群众谅解。

(三) 完善人民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公民利益诉求渠道要多样化、便捷化, 要建立权威的公民投诉处理机构, 要实施独立的公民投诉处理主体以及建立有效的公民投诉处理机制。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尊重和保障人权, 依法保障公民权利的自由。引导群众合理、合法地实施利益诉求。在处理利益纠纷时, 应更多的采用调节、讨论、服务、合作、激励等容易沟通的、较温和的方法, 避免矛盾激化。

(四) 发挥大众媒体利益诉求表达的作用,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随着互连网的快速发展, 大众媒体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上有其他表达渠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媒体作出的利益诉求表达, 不必通过中介就可直接抵达决策层, 避免了信息失真, 使群众利益要求能接近决策核心, 实现自主利益的有效表达。因此, 在规范现有各种利益表达方式和渠道的同时, 更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广播、电视、网络、报刊等多层次、多渠道的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

(五) 对困难群体进行权利救济

要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得到及时、充分的表达, 就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对困难群体的需求进行引导。二是要有效运用行政手段加以保障。要在现有的基础上继续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制度, 使其充分反映社情民意, 为困难群体提供一个良好的利益诉求表达平台和制度保证。三是要积极开展法律援助进行救济。

(六) 严格执行信访回复制度, 推行信访受理责任制和失职责任追究制度, 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预防和及时化解社会矛盾

(七) 加强工会、行业协会等人民团体和社会组织的建设, 发挥其作为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桥梁作用

五、小结

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政府部门要进一步适应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的发展变化, 畅通群众诉求渠道, 把群众利益纳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轨道。学习他国先进做法, 完善相关制度, 以制度来维护人们的合理利益需求。一是坚持领导干部联系基层制度, 定期开展接访、下访和蹲点调查, 倾听群众呼声, 关心百姓疾苦, 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二是完善基层民主制度, 让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表达自己的诉求的平等机会。三是完善决策听证制度, 保证政策制定的公平公正。四是完善政务信息公开制度, 让公众对于与自己切身利益紧密相关的事情及时了解。总之, 只有制度的完善, 才能保障人们的话语权、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 才能让不同群体的利益诉求有充分的表达, 也才能避免一些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1]王丰.中国社会转型进程中的价值观变化研究, 中共中央党校, 2012.

[2].刘慧婷.社会转型我国意识形态发展的困惑及特点.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03.

[3]陈雪莲.国外公民利益诉求处理机制简介, 行政管理改革, 2013.020.

利益诉求机制 篇2

湖北“石首事件”、贵州瓮安“6·28”事件、甘肃陇南“11·17”事件„„在信访问题由来已久且长期没有得到根本缓解的情况下,去年以来直至近期在全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些群体性事件,或由于先进入信访渠道未受重视,或直接跨过信访,产生了较大负面作用。这类事件的频发,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基层政权的稳定敲响了警钟,也暴露了信访处置的尴尬,直戳了信访处置的“痛处”。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阶层的逐渐分化、利益主体也日益多元化,因分配不公、利益调整失当引发的信访事件开始增多。纵观一些典型信访案例直至重大群体性事件,群众诉求渠道不畅,特定群体“代言人”缺位,群体利益协商、调整机制缺失,是引发冲突的主要诱因。疏通群众利益诉求渠道、破除体制性梗阻,是当务之急。这对信访部门和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的领导干部提出了更高要求。

然而,在工作实践中,有的领导干部对信访群众缺乏“爱民之心”,有的只是“戒心”,甚至是抵触心理。群众渴盼解决的利益诉求受漠视,被置之不理。

之所以发生群众利益诉求不受重视的情况,一方面,一些地方长期把发展经济的“第一要务”当作“唯一要务”,热衷于招商引资、上项目,对民生问题不够重视,把群众中特定群体的合理利益诉求当成了“杂音”,民意、民怨难以入脑、上心。另一方面,在现行体制下,一些基层政府和干部有“唯上”的压力,却没有“尊下”的动力,只要事情不“闹大闹炸”,就难以认真倾听和有效解决群众诉求。

更有甚者,由于各种原因,还会出现对上访人群采取拉扯、推搡、驱赶等“高压”现象。由于与上访人发生这种“身体接触”的多是公安民警,警力介入极有可能使矛盾激化,群体性事件或不可预测的局面随时可能发生。因此,在面对信访人群时,慎用警力,慎用强制措施,严格依法办事,不出格,已显得尤为重要。

利益诉求机制 篇3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也发生了巨大变迁。客观地讲,面临如此剧烈的社会变迁,道德、法律、政策等制度性领域必然会发生诸如脱节、滞后、不匹配等问题,从而导致利益分配不合理、利益冲突多发、社会秩序“失范”,从而导致各种矛盾不断累积,各种利益诉求日益激烈。面对这样的形势,党中央多次提到要继续党的群众路线,创新群众工作,同时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有效调节社会群体利益关系,充分回应人民群众利益诉求。

对于上海来说,同样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所带来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医疗、住房、物价、食品安全、交通等事关民生的主要领域,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解决。近年来,上海各级政府落实中央精神和要求,不断创新和完善社会治理,对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从理论的角度看,这一系列体制机制的探索和实践,可以认为是延续了“行政吸纳政治”的基本逻辑[1],以技术化治理来化解政治参与相对不足情况下社会利益平衡和协调的难题。所谓技术化治理,主要是指通过完善技术流程和规范来提高社会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化解潜在的政治议程为技术性的行政管理问题来提高治理有效性[2]。虽然在有关研究中,不少学者对于现代社会中的技术化治理倾向也提出了质疑和批评,但是笔者认为,技术化治理模式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问题上具有积极作用,有利于提高治理有效性,而较少负面影响。这一实践路径也更加符合我国当前政治制度的现状和要求。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不断优化技术治理对于创新中国共产党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3]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上海在这方面的探索和经验回顾,对深化技术治理创新群众工作,实现群众诉求有效表达进行了初步研究。

一、机制创新:以技术治理创新诉求表达的基本经验

近年来,上海在通过完善技术治理提高社会管理水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从内容上看,完善技术治理包括了从具体措施、方法、机制到体制、制度等多个环节。在这些环节中,关键的环节是机制创新。

(一)创新群众工作形式,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上海各级党政机关在创新群众工作机制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探索,比较典型的有:(1)世博期间的党建联建工作机制。这一机制在世博会期间为沟通建设单位和社区居民,保障各项建设的顺利推进发挥了重要作用;(2)虹口区凉城街道“千人访万家”活动。2009年,社区党工委发动3528名机关干部、党员已走访居民10436户,半年时间就征集到群众意见建议223条,办理135件属实际问题的意见,采纳41条属工作建议的意见;(3)闵行区的“大联动”工作机制。闵行区通过在纵向建立区、街镇、村居的三级网络,横向建立53家职能部门间的行政执法联动机制,统一在一个信息化平台上,对区域内各类民意诉求做到了一部热线电话受理,各职能部门处理情况在网络平台上公示公开,有效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水平。

作为市民利益诉求表达的主渠道之一,近年来上海市在信访工作方面也推行了大量创新性的举措:(1)市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区县制度。要求每月去区县一次,听取信访总体情况,深入了解重点个案,约谈重点信访人等;(2)市领导到信访办直接接访制度。通过领导接访,解决重点个案,依此形成处理同类案例的规范;(3)区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重点信访人制度。要求至少每月约谈1到2次,避免重点信访户矛盾激化;(4)积极推进信访大厅建设。这主要针对区县以下信访渠道还不够通畅的问题,要求到今年年底所有区县建成“信访大厅”,信访办和重点职能部门入驻,制定统一的办理程序,做到一门受理、缩短信访人和职能部门之间的距离,及时回馈;(5)开辟网上信访渠道。当前在市和区级层面已经普遍开通了信访网站,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反映各种问题和诉求。

(二)发挥人大政协职能,创新政治文明建设

目前,在市区两级人大都建立了“人大代表联系社区”制度,在每个街道社区设立人大代表联络机构,组织代表联系社区、接待选民、集中视察和专题调研等工作,将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有效纳入制度化的轨道。在立法工作中,开始普遍采用听证会制度和网络征集民意的方式。浦东新区人大还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社情民意收集工作的实施办法》,各工委、各街道代表工作机构、各镇人大均为收集社情民意的责任主体,通过召开代表座谈会、调研、视察、执法检查以及信访分析等定期收集汇总民意诉求,形成了制度化的民意诉求收集机制。

全市各级政协机关也发挥联系各界、渠道通达的优势,不断完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机制。近年来市政协提案工作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十一届市政协32个界别每年提交的提案已达1000多件。市政协在人员编制紧张的情况下,成立综合信息处作为专门工作机构,编辑了《社情民意》、《建言》、《挚友诤言》等内部简报和刊物提交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三)加强基层社区建设,推进群众参与治理

近年来上海基层社区不断创新群众利益诉求表达的机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通过文明社区与和谐社区评选,对社区居民自治和参与提出了明确要求,在推动群众参与以及积极回应社区居民需求方面有了具体的工作抓手;探索实行社区议行分设的机制,在多个地方试点,通过议事机构和执行机构分设来增强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普遍招聘了一大批社会工作者,充实到各社区社工站,提高了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的水平;在卢湾区五里桥街道,基层社区首创了社区居民听证会、评议会和协调会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嘉定区太平村率先成立“新村民”管理委员会,以及党支部和团支部,让外来人口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被评为全国“民主管理第一村”;上海社区建设中还发现和培育了一批群众意见领袖,如柏万青等,通过他们更加充分地传递民情民意。

(四)加大群团工作力度,培育引导民间组织

工会大力推进各类非公企业的建会工作,重点推进世界500强企业、港澳台资企业“钉子户”、私营企业及第三产业的工会组建。制定了第一部规范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职工代表大会条例》,并于2011年5月正式施行。重点推进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计划于2012年在所有建会企业实现全面的工资集体协商。团市委成立了青年社会组织工作部,加强对青年社会组织的培育、服务和引导。工会、妇联和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还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形成了大量研究报告、议案、提案和书面意见提交党委政府和人大政协,对反映群众利益诉求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民间组织方面,上海在全国率先成了社团管理局,各类登记注册社会组织2011年达到10076家,与2001年的3878家相比,增长了159%,年均增长15.9%。同时,积极转变政府职能,赋予民间组织更多职责,搭建新型政社合作平台。如静安区成立社会组织联合会,搭建“1+5+X”政社合作平台,很好地发挥了社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五)发挥媒体平台作用,沟通研判民意舆情

近年来,上海各大报纸、电台和电视台都开办了反映民情民意的节目和栏目,电台如990听众热线,电视如新闻坊、东视广角,报纸如《文汇报》的社会纵横等。这些节目和栏目大量反映市民群众反映的社会问题和利益诉求,并通过舆论推动问题的解决,发挥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依托网络平台,上海市在沟通政府与社会,传递市民诉求方面也进行了有益探索。首先是全面开展“电子政务”,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普遍建立网站,还通过专项网络互动活动收集民意,开启了网络问政的新风。如,市民政局开通962200社区服务热线,全天24小时接听群众来电反映各种服务需求;全市公安系统开通政务微博,市局、分局、派出所、干警等各个层面普遍通过微博来加强与群众的沟通。

二、瓶颈问题:进一步畅通诉求表达的着力点

虽然上海在畅通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仍然需要重视当前仍然存在的瓶颈问题,继续优化技术治理来推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第一,群众工作有待深化创新。在日益中产阶级化的大都市社会中,传统的“访贫问苦式”的群众路线已越来越不能与之适应。在高度科层化的行政架构和高度分化的社会结构下,传统的党群一体、军民一体自然融合的群众工作也难以为继。这些问题,都需要有新的机制和形式去突破障碍,实现群众工作和群众路线的时代化。

第二,利益诉求表达的有效性存在不足。从人大方面看,现实情况就存在两个缺乏:一是缺乏对人大代表履行表达群众利益诉求职责的监督。有一些人大代表仅是挂名代表,开会不怎么来,或是来了不发言,或是发言尽挑好话说。而群众对于这些代表是如何履职的,又无从知晓;二是缺乏对诉求处置情况的监督。不少代表意见,因为部门之间的利益,以及一些难以向社会公开的原因,造成处置的搁置、拖延、不了了之。而对于普通群众来说,在诉求表达中遭遇推诿、冷遇、求助无门的时候,就会逐渐丧失对党和政府的信任,诉求表达手段走向激烈和冲突化。

第三,对群众利益诉求的科学研究有待深化。由于我们对新形势下的社会管理还认识不足,对群众利益诉求的规律还缺乏科学研究。譬如,对于当前群众利益诉求与社会心态的关系问题,现有的研究仍旧仅仅是套用一些传统的意识形态概念,欠缺有深度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当前存在的很多问题,就是由于我们在理论研究上的滞后,理论说服力和解释力不足。这就可能导致我们对形势、事态和事件的反应要么迟钝,要么过度,同时缺乏话语领导权。

三、基本理念:依托制度完善、流程再造和信息公开畅通诉求表达

完善技术治理推进诉求表达有效性,是一个包含多方面工作的系统工程。技术治理的根本,在于实效性,在于优化流程、细节和执行。也就是说要形成一个从理念到制度,再到机制、方法和具体措施的体系,使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不再停留于笼统的口号。从现实经验看,当前应该重点加强制度化、信息化和公开化等机制和手段,来提高技术治理的水平。

(一)完善制度建设,促进长效管理

只有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体系,才能保证工作的长效化和群众诉求的有序化。构建完善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涵盖面广,体现在几乎所有部门的工作中,如何能够真正形成一个有效整合的制度体系是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的。要对分散在人大、政协、信访、群团、社区等各个渠道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行为进行跟踪研究,在此基础上理顺现有的各条线的工作,不断完善各自的制度体系,做到软硬协调,表达和回应匹配,在战略层面上能够有效整合。

(二)创新技术手段,实现精细管理

群众工作原有的工作体制和机制要进一步强化细化,要化理念为制度,化制度为技术,建构一个理念、制度和技术三个层次有机统一的政策体系。其中,尤其要在技术化层面上下工夫,通过具体化和操作化,在技术层面上形成有效的载体、平台、方法和具体措施,通过技术来约束行为和畅通渠道。对技术层面工作的重视,也是提高工作科学化和精细化水平的核心要求,具体包括设施和硬件的建设,工作流程设计和再造,信息化平台建设等,尤其要重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开发利用。

(三)强化监督机制,落实诉求回应

在当前群众利益诉求各种渠道中,要进行全面的梳理,区分不同的情况强化对群众利益诉求回应的监督,提高公共行政的透明度。对于信访工作,可以推动信访部门与行政监察、行政复议和党的纪检功能相整合,强化工作力度。人大政协工作中,要提高议案、提案办理率,通过公开化等手段强化监督。对于群团工作,要强化职能,赋予更多资源和职权,并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对于新闻媒体,要开放更大的言论空间,强化舆论监督职能。

四、具体建议:进一步完善诉求表达机制的几个重点问题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理考量 篇4

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

(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主体

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是提出利益需求的阶层、群体或个人,他们在利益表达过程中凭借一定的媒介,采取一定的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向自身以外的社会、国家、政党、团体或个人提出自己的愿望和利益诉求,并希望得到承认、保护和促进。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是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基础,利益诉求表达主体既是一个利益表达行为的发动者,也是政治诉求的承载者。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大致可分为个体和团体两个层次,利益诉求表达个体指公民个人向相关的政府部门或新闻媒体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它代表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利益诉求表达团体指代表某个特定阶层或集团的组织向政府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这种利益是一种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虽然个体在进行利益诉求时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但社会团体人数众多、力量强,利益诉求更为专业也更为有效,能够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提高利益诉求表达的效果,从而降低利益诉求表达的成本。

(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客体

利益诉求表达客体是在利益表达过程中接受利益表达主体利益诉求输出的一方,即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利益诉求表达活动的指向对象,是利益表达过程的终点。利益诉求表达主体与利益诉求表达客体之间具有相互依赖和转换的关系,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决定着利益诉求表达客体的存在。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在不同的利益表达过程中,他们可以既是主体又是客体,利益诉求表达客体也有自身的利益诉求,也会向相应的对象表达利益要求。但是,在一个具体的利益表达过程中,主体与客体的角色是确定不变不能跨越的。在我国,其主要为党政机关等各级公共权力机构组织及其组成人员。利益诉求表达客体决定着利益诉求表达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行为能否达到理想的效果,作为利益表达客体,政府行政人员的行为态度将推动或阻碍利益表达主体的需求实现,政府行政人员道德修养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将推动公民利益表达的良性发展。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内容

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内容包括我国现存的利益诉求表达的具体制度体系及运作方式。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政治体系中存在的利益诉求表达制度设计大致有以下几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信访制度、法律援助制度等,这些都是民众可以利用的利益表达渠道,这些体制和渠道在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当前利益诉求表达主体向利益诉求表达客体表达利益诉求的运作方式有组织表达、舆论表达、行动表达三种。组织表达指利益表达主体通过党政机构(比如人大、政协和各级信访机构)和社团组织(多指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等)表达自身的利益要求。舆论表达指利益表达主体通过电视、网络、报纸等传播媒介表达自身利益要求。行动表达指利益表达主体通过游行、示威、静坐等实际行动进行利益表达。

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理价值

(一)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促进政治民主化

邓小平曾告诫我们:“一个革命政党,就怕听不到人民的声音,最可怕的是鸦雀无声。”利益诉求表达作为不断拓展的公民参与形式,是联系公民与国家的纽带,是维护和实现人民当家做主权利的有效途径。健全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推动政治参与水平和质量的提高,促进公民民主参与意识的增强,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公民没有表达权,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监督,增进了政府以及公共管理者的责任心。政府只有进一步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让公民获得多种讨论、协调以及培养政治技能的机会,使其政治实践能力能够得以大大提高,才能进一步激发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合理有序地进行利益诉求表达,通过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来正确行使自己的政治权利,从而保证人民当家做主的真正实现。

(二)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保障社会和谐

“和谐社会的基础是社会的利益均衡,实现利益均衡的关键是实现利益协调,实现利益协调的基础是利益表达和博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是安定有序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的目的就是要谋求国家的安定有序,为国家各方面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公民通过正常、合法和多样的渠道表达愿望,维护自身利益,从而缓解社会矛盾,消除威胁社会稳定的因素,为社会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公民的愿望得不到表达,利益要求无法实现,问题找不到解决的途径,矛盾就可能激化而影响社会稳定。建立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为广大群众提供有效的沟通平台,让公民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把面临的问题反映出来,把隐藏的矛盾公开出来,才能为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找到有效抓手,及时有效化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影响社会安定团结的各类矛盾,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有效预防和避免各类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的实施效率

阿尔蒙德在政治体系的过程层次中认为:“要求和支持是通过一定的转换过程变成相应的政策输出,而这个转换过程是由四个方面的功能组成的,即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与政策输出。”公民利益表达是政府制定公共政策的基础,公共政策的制定是以公民利益需求为前提的,必须广泛听取公民的意见或建议。公民在表达自身利益诉求的同时,他们也将对社会问题的认知、偏好等众多信息传递给了政府,这些信息有助于政府在制定公共政策时目标更加清晰,减少了因信息扭曲而带来的决策的不确定性,使政府能清楚地认识到哪些问题正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需要加以解决,避免了由于信息不充分而带来的决策失误。同时,经由社会各阶层充分的利益表达所制定的政策,是在政府与民众、各利益群体之间有效沟通的基础上制定出来的,它使各方利益都尽可能的得以兼顾,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公众的参与也进一步提高了公民对公共管理和政府改革的理解和认知程度。这样出台的政策,一般能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在执行中不至于遭到社会普遍或者一部分人的强烈抵制,大大提高了公共政策实施的效率。

三、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原则

(一)民主法治的原则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享有管理治理国家的权力。一个民主的社会,一个民主的国家,需要每一个人的政治的参与。我们要用我们的言论,我们各种各样的表达,来知道这个国家是我们自己的。离开民主原则,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不可能体现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性质,只能是形式上的社会主义利益表达体制。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必须充分体现人民的整体意志,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于人民的具体愿望和个人要求。实行依法治国,就是要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建立和健全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要求我们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无论是党内民主过程,还是政府的决策过程,或者是民众参政议政过程中,都应该坚持依法执政、严格执法、法律至上的原则,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推行民主和满足民众的诉求表达,政府和社会组织必须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实现治国方略,广大民众必须依法行使监督、表达等民主政治权利。

(二)畅通有序的原则

畅通有序就是在毫无阻挡的情况下按照一定的程序顺利通过。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过程中,保证畅通有序是其重要原则。民众的各种利益诉求表达能够在第一时间内准确、完整传输到表达对象那里,经过汇总、分析之后应用于决策工作。要在积极探索包括各级人大、政协、纪检监察、信访部门和群众组织在內的现有诉求表达渠道更好地反映民意诉求的基础上,用制度的方式把网上在线交流、电子政务、博客论坛、民意调查、社会听证会、领导信箱等新的诉求表达渠道及其方式固定下来,实行诉求表达渠道的多元化和便捷化。必须保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既要防止诉求表达信息在某一环节发生失真和遗漏,也要防止诉求表达事项因为某些人为因素而被阻挡甚至搁置。解决好“不够有序”问题,要推进诉求表达的制度化,规范诉求表达的方式途径、程序办法等;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坚持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切实抓好社会舆论引导。引导群众有序参与、有效监督;要依法处置造谣惑众、蓄意破坏安定团结的违法行为。总之,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能够得到有效行使,又要对其权利的行使予以规范和引导,使其走上理性的、有序的、可控的轨道。

(三)科学发展的原则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实质要求是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过程中,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的原则就是要求从民众反映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问题入手,实现民众的愿望,满足民众的需要,维护民众的利益,通过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及时解决民众合理诉求、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诉求表达机制运行的最终目标,是为党和政府及其他社会组织制定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决策服务。在制定和执行决策时,要通过建立民意为先的多维度善治系统和采取客观可行的操作措施,来保证诉求表达目标的科学实现;而表达者自身,也要通过和谐心理的构建和公民素质的培养,学会用平和、理性的方式处理各种矛盾和问题。

摘要: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步觉醒,利益观念不断增强,相伴产生的各种利益冲突加剧,必须畅通各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引导群众依法表达合理诉求。要认真解读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构成要素,正确认识我国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法理价值,准确把握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运行原则,将民众的表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和有序性轨道,实现社会的安定有序。

关键词:群众利益,诉求表达,要素,价值,原则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56.

[2]陈媛媛.我国利益表达机制的完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5.

[4]孙立平.博弈—断裂社会的利益冲突与和谐[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5]沈阳市联合调研组.关于沈阳市完善社会群体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建设问题研究.http://www.lnfxw.gov.cn/fzlt/dbfzlt/dqj/201208/t20120820_932848.html.

[6](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G.鲍威尔.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曹沛霖等(译)[M].东方出版社,2007.

[7]卿红.关于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思考[J].求知,2012(8).

利益诉求机制 篇5

151年前,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并被付之一炬,成为中国人心里永远的伤痛。时代几经变幻,大水法等劫后废墟依然矗立园中,围绕圆明园是否应该重建的争论,从未停止。

“废墟派”主张历史不容抹杀,应保留圆明园遭焚毁后的残迹以警示国民勿忘国耻,而重建恐有劳民伤财之嫌;“重建派”则主张,重建或修复圆明园可以恢复民族往日荣光,抚平这段历史的创伤。

圆明园遗址公园自1988年开放至今已有20多年,复原与整修工作一直在进行。目前,通过于20的《圆明园遗址公园规划》是圆明园复原和修复最为权威的规范性文件,这一规划的原则方针就是以保护遗址为纲,保护原有格局,遗址的整修、恢复必须有利于体现圆明园历史的真实性。

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现状研究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诉求 现状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重点课题(GXDJ2014-B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90-01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指出“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所谓利益诉求,就是利益诉求主体采用一定的方式,通过相应的渠道,向利益诉求客体表达意见和自身利益时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及运作方式。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是大学生作为利益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将自己的意见和自身利益向学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表达和反馈。当前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思想较为活跃,价值选择多元,其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有向学校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需求。但是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中,诉求的表达、利益的协调以及权益的保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诉求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诉求问题具体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数据分析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选取一本、二本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9份,调查中男女比例、年级等人口学变量比例相当。

1.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欠缺

在“是否对学校建设方面进行过献言献策”问题中,56.6%的学生没有提过建议,仅43.4%的学生表示有过建议的表达,其中表达过建议的群体中有85.6%为学生干部或者党员。但问题“当你的个人权益受损时,你最常采取的三种方式”问题中,有72%选择找辅导员,56%的学生选择保持沉默,45%选择与专业教师沟通。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欠缺,出现该问题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造成的,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学生,就应该听从学校的安排,缺少积极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和勇气;另一方面,学校管理的一些问题也挫伤了学生利益表达的积极性和信心,使学生对利益诉求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

2.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

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的课程设置、日常生活、就业等多个方面。62.26%的大学生喜欢知识面广的老师同时希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改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在学生们希望老师改善的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反应,相当多的大学生们喜欢上课老师不点名,想要逃课的同学占得百分比达到15.09%,在课程设置方面73.5%的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满意,但26.5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进一步调查发现,认为不合理的学生仅仅集中于个别专业。对日常生活的诉求,如宿舍问题、食堂问题、交通出行问题等诉求的比例也达到30%以上。

从数据上看,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是多元的,学生有良好的发展愿望,但学生的期待与高校现阶段的发展的软硬件条件仍然存在这一定的差距,因此,学校从自身找原因,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积极改善现有条件,才能根本上满意学生的利益要求。

3.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渠道

在问题“你对学代会是否了解”中,25.8%的学生表示了解,74.2%选择不了解。进一步调查发现,了解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学生干部。近100%的学生选择与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申诉。而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密切”问题上,61.4%的大学生表示不密切。

显而易见,大学生的利益渠道狭窄,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在表达个人诉求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来处理这一问题,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充当了临时代言人。学代会作为学生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大学生诉求的效果不理想

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利益诉求的经历,因此在“你对个人利益诉求效果是否满意”这一可选答的问题上,有80.6%的学生没有回答,有12.3%的学生认为不满意,7.1%的学生认为满意。在“你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否满意”问题回答中,70.9%的学生在基本满意之上,29.1%是不满意,其中6%的学生是非常不满意。

二、大学生利益诉求的问题解决路径

1.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

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主体意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大学生主动维护自身利益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权益和应尽义务,鼓励大学生敢讲话、讲真话;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学校的关系,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监督学校各项工作对于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事项。二是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性质,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服务型的管理理念。

2.拓宽和畅通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积极为大学生利益诉求渠道“扩路”,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诉求渠道网络。一是以网络为平台,搭建诉求表达新通道。建立校园网络诉求平台,建立贯穿校级、院系级的转交办网络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学生 “话有处说”、“诉有处投”、“怨有处申”、“困有处纾”,通过归口办理,部门间协调合作,把网上诉求平台建设成为学生表达意愿、建言献策的新通道。二是建立走访、下访、探访、回访的“四访”机制,搭起师生之间的关系桥梁。通过绩效考核以推进约谈、下访的有效实行,把主动联系学生、解决学生困难作为管理工作者的“必修课”。同时,适时发布信息使重大诉求事项的处理公开透明。三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的纽带作用,有效扩学生骨干在学校管理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3.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反馈机制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利益诉求的反馈,学生利益诉求的反馈是工作的收口阶段。一是建立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反馈的领导机制,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协调落实,建立各职能部门定期研究和联动的工作机制,围绕学生诉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开展相关调研和查证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反馈意见。二是针对学生不同诉求给予适时恰当的回应。 能尽快解决的问题应尽快解决,如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制定工作时间表并反馈给学生。针对学生诉求的不合理、不全面,做好相关的沟通、解释,以获得学生的理解、认可、支持,引导学生自觉、科学地承担起相应责任,做和谐校园的积极建设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论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与完善,朱逢春,2011.15,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调研,李翠萍,2013.08,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利益诉求机制 篇7

一、苏东剧变的原因在于没有满足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苏东剧变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是多种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然而, 群众的各种利益长期得不到满足, 是导致苏东剧变的不可忽视的原因。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 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 就一定会自己出丑。在人民生活搞不上去的时候, 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并没有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为人民利益着想, 而是脱离了群众, 同人民的利益背道而驰。

1. 经济上, 经济发展迟缓滞后, 严重违背生产力发展规律, 不能满足群众的物质利益。

从十月革命开始, 苏东各国的生产力虽有所发展, 但实际存在着很大问题, 尤其是后期。经济增长缓慢, 商品短缺, 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社会矛盾凸显。苏联采取长期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种体制可在短期内发展经济, 然而到了经济正常发展时期就出现了生产者积极性不高、生产企业创造性不佳、社会资源配置不优等情况, 不利于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并严重阻碍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从1981到1985年前苏联经济年增长只有1%~3%, 远达不到4.7%的战略存活率。十月革命前, 前苏联人民生活水平为欧洲第5位, 70年后为世界第50位。举例来说, 80年代末, 市场供应的211种食品中, 188种经常断档;粮食生产20年止步不前, 轻工业产品紧缺且质量极差。东欧各国的经济状况也不尽如人意。捷克自80年代起, 经济年增长不到2%。匈牙利经济年增长由70年代的5.6%下降到80年代的1.65%。罗马尼亚在80年代中后期因缺粮, 农民每天只配给面包300克。与之类似, 70年代波兰农业年增长只有2%, 并且从70年代开始通货膨胀, 到1989年, 全年物价上涨指数高达1000%。

2. 政治上, 政治体制腐败集权, 严重违背党的执政规律, 不能满足群众的政治利益。

虽然在工业化阶段、二战阶段和战后恢复阶段, 苏联的这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曾展现过积极的一面, 但这种体制暴露出的弊端也异常严重。它导致党政职能不分, 民主发挥不充分, 腐败现象屡见不鲜, 法制建设不健全。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形式化, 个人崇拜、一言堂、家长制盛行, 大大窒息了民主空气, 压抑了民众的思想。2O世纪3O年代起, 前苏联形成实施“特供制度”, 赫鲁晓夫执政时期又出现“特权阶层”。1953年, 前苏联部长级的工资是11000-14000卢布, 而当时工人的最低工资是250卢布, 相差44-56倍。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独裁专断, 将夫人提为第一副总理, 并将子女亲友安插在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前民主德国统一社会党总书记昂纳克滥用职权, 在柏林郊区有豪华官邸。80年代后期苏联社会科学院一次问卷调查显示:4%的被调查者认为苏共代表工人利益, 认为代表全民利益的占7%, 85%认为代表党的官僚和干部利益!

3. 文化上, 文化专制主义盛行, 系统僵化, 与社会主义发展不协调, 不能满足群众的文化利益。

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凝聚力的源泉, 它和经济、政治一样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在20年代, 苏共的文化方针政策还是比较灵活且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自斯大林掌权后, 在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认识上日渐僵化, 并且开始实行文化上的专制主义。苏联领导人打着马克思主义的旗号, 以教条思想粗暴干涉文化领域, 用行政命令代替制度建设。30年代后, 苏联开展文化大批判, 清洗了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 使正常的文化科研和团体活动趋于停止。对精神产品的创造和生产采取官僚主义的态度加以控制并且排斥外来文化。“图书的问世、剧目的上演、电影的公映都取决于数目繁多的审批部门, 对于这些部门来说, 禁止比允许要更可靠、更安全些”。这种条件下的作品枯燥乏味, 难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和文化需要, 更不可能帮助解决各种思想认识问题。

人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均得不到满足的条件下, 自然而然会毁灭领导他们的政权, 这就是苏东剧变产生的重要因素。为了避免重蹈苏联和东欧国家的覆辙, 在我国就要格外注意群众利益的满足, 重中之重是建立完善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二、我国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现状

利益是人们在一定的经济关系中, 实现其物质的和精神的需要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是人们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终极原因或动力源泉。人类正是在不断追求与实现自己各种利益的过程中, 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进而不断提高劳动效率, 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利益诉求是社会各阶层人士利益遭受侵害时, 通过一定方式和渠道诉诸于执政党、政府和其他各级社会组织, 寻求利益保护的过程。利益诉求机制是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机制之一, 它可以加强各社会共同体、社会组织交流, 增强与群众沟通, 依法及时、合理地处理群众所反映的问题。

我国历届领导人都十分注重群众利益。江泽民同志申明:我们党“除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一切工作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 从“作决策、定政策必须充分考虑群众利益”到“切实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利益机制”, “群众利益”一词不断出现, 成为引人注目的“关键词”。然而目前在我国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

1. 诉求作用缺乏有效性。

由于诉求渠道不畅通, 保护群众诉求的法律法规目前尚不完善, 相关制度严重缺失且不规范, 导致诉求作用缺乏有效性。工会、妇联、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虽然在利益诉求中发挥了一些作用, 但它们起到的主要是沟通和反映情况的作用, 强度、力度都不能使群众满意, 且不能充分反应日益复杂细化的不同利益诉求。

2. 诉求机会不均等。

我国基尼系数突破国际公认的警戒线, 社会公平与效率矛盾凸显。政府部门的一些决策容易受到一些强势利益集团的影响, 忽视弱势群体的话语权, 制定出的政策不公平、不公正。在我国, 强势群体占有其他群体不能比拟的社会资源, 因而赢得更多的利益表达空间, 同时影响了其他群体的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弱势群体利益表达渠道窄, 影响社会舆论和话语权的能力低。

3. 诉求主体不成熟。

如约翰·斯图尔特·密尔所言:“每个人, 或任一个人, 当他有能力并且习惯于维护自己的权利和利益时, 他的这些权利和利益才不会被人忽视。”在一份名为“贫困群体利益表达渠道调查”的问卷中, 遇到矛盾冲突、民事纠纷或权益遭侵害等问题时, 找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几乎为0, 找基层党组织的为0.2%, 找市委的为0.4%, 找区委的为1.1%, 找街道的为6.5%, 找居委的为11.8%。有些群体组织化程度低, 在通过个人努力争取自己合法利益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 会有极端的表现。

4. 诉求纠纷复杂化。

改革日渐深化, 多种利益主体并存, 社会利益关系不同步不均衡, 这些使诉求纠纷多元化、复杂化。很多利益矛盾更多地涉及到法律与政策, 传统意义上的疏导沟通等方式已不适应。各种利益矛盾对立对抗, 诉求主体互不信任。

三、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针对我国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急需构建和完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

1. 树立服务观、责任观。

据中国青年报2006年11月13日报道:山西省环保局日前公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人群中, 93.31%的群众认为环境保护应该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然而91.95%的市长 (厅局长) 认为加大环保力度会影响经济发展, 仅有6.51%的市长认为“不会”。个别领导干部、工作人员对公民反映的情况置若罔闻或敷衍了事, 群众利益诉求得不到落实。这就要求政府树立服务观, 凡事从百姓利益着想, 了解群众所想、所盼, 还要树立责任观, 建立群众利益诉求的责任意识。

2. 加强政务公开, 构建服务型政府和透明政府。

“如果一个政府真正是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的话, 人民必须能够详细地知道政府的活动。没有任何东西比秘密更能损害民主。”民意调查制度、听证制度、协商谈判制度、公民投票制度等等, 都是公众利益诉求民主化、科学化的基本制度, 我们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尽快建立这些制度。

3. 发挥大众媒体作用, 拓宽表达渠道。

如今, 信息技术高速发展,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大众媒体在群众利益诉求表达上有其他表达渠道不可比拟的优越性。通过媒体作出的利益诉求表达, 是社情民意直接的、具体的、普遍性的反映, 影响广泛, 且容易为各级政府所重视。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 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群众利益诉求表达平台, 充分发挥媒体收集信息、引导舆论和社会监督的职能, 不断发挥大众媒体利益诉求表达作用, 拓宽社情民意表达渠道。

4. 引导群众合法合理表达诉求。

对于因各种复杂利益矛盾不断产生的利益诉求, 群众在表达诉求时容易出现不理性做法, 形成群体性事件, 破坏政治安全和社会秩序。政府应当把行之有效的利益诉求表达机制通过法律、法规形式固定下来, 使之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法制宣传教育, 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法律素养, 使群众依法表达自己的诉求。

5. 发挥官员个人作用。

在我国, 书记信箱、市长热线之类的渠道已司空见惯, 很多人通过这些方式向官员反映问题, 有些问题经过领导过问, 顺利地获得解决, 令群众感到满意。可见, 这些渠道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官员们可以通过公布个人电子邮件、开设网上论坛和博客等, 实现与公众之间更便捷、更互动地交流与沟通。

6. 加强社会组织的建设。

以高度的组织化代替分散的个体表达利益诉求, 是现代社会的一个显著特征。个体利益诉求有分散性、局部性和不可控性, 在民主基础上建立的工会、妇联、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和人民团体, 往往代表特定人群的利益诉求, 它们在实现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方面起着桥梁作用。

7. 建立健全监督检查保障制度。

为使群众的诉求能解决, 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的作用, 形成有效的督察激励机制, 加强对群众诉求受理情况的监督检查, 保证群众的愿望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

8. 建立责任追究保障制度。

对因官僚主义、形式主义、违法行政以及慢作为、乱作为、不作为, 侵害群众合法权益, 致使群众投诉居高不下的, 或对群众合理诉求不认真解决的, 或重复投诉、激化矛盾并造成严重后果的政府或个别公务员, 要严格追究责任。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187.

[2][德]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103.

[3]陆南泉.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1:245-252.

[4]马细谱.战后东欧—改革与危机[M].中国劳动出版社, 1990.

利益诉求机制 篇8

从人类共济的趋势看大保障格局

人类文明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类互助共济的发展史。保障, 是应对个体风险而不断上升和完善互助共济的社会机制。社会机制的核心是以有限的客观资源应对不可预期的无限风险。政府角色天然地带有不得已而为之的成分, 如果个人、家庭、社区、机构以及市场能够承担或提供有效的应对风险措施, 政府就无须出手;政府之出手, 必然是由于社会所必要又为社会所不能。社会保障正是从社会治理功能出发, 依据有限资源实施有效且有限的社会危机管理机制。社会保障源出于此也必受制于此。

由此分析, 社会保障是政府基于应对社会危机管理的需要, 实施主导性 (功能或机制) 同时也是补充性 (份额或责任) 的互助共济机制。社会利益诉求越是多元化, 社会矛盾越是尖锐化, 越要建立健全和强化社会保障的主导性功能, 但同时要大力倡导鼓励扶持家庭、社区、机构、商保等非政府性保障机制, 从而形成政府主导、全社会参与的大保障格局。从社会治理的角度而非利益竞争的角度, 社会保障与商业保障决不应是排斥关系, 甚至不是主次关系。

实施基本保障战略必须有多层次保障机制配置

没有无所不能的政府, 没有无所不能的社会保障。基本保障的第一含义就是有限性。社会保障之所以必须坚持基本保障战略, 是基于有限资源、有限能力、有限责任。在利益多元、矛盾集聚和福利驱动的社会治理环境下, 必须认识到政府及其社会保障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因此要坚守基本保障战略, 必须有非政府、多功能、各显其能、各取所需的其他保障产品, 特别是比较成熟规范的市场化运作的商业保险, 作为基本保障的补充, 形成多元利益诉求和矛盾化解机制。

从当下中国社会保障现实困境和欧洲福利危机的教训看, 以商业保险为主形式的多层次补充保障体系的发展、成熟和作用发挥, 不仅能够有效应对多元利益诉求, 更有利于为政府减压减负。

不仅保障产品如此, 保障服务也当如此。委托商保管理服务, 意义不仅在减少政府事务性负担, 更在于厘清政府职能和责任、提升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水平。政府直接承担涉及公众利益的公共事务, 或行政化管理服务, 必将政府作为责任主体和利益相关人角色, 形成了政府与公众的利益博弈和矛盾关系。大力推进公共事务去行政化, 积极探索政府购买服务,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将政府拉回到与公共利益一致性角色上来, 更好地履行管理监督和利益协调职能。

社保商保衔接需要战略考虑和认真探索

无论是构建多元化的保障格局, 还是推行去行政化的公共服务委托管理, 涉及复杂的政府治理和社会管理系统。仅以社保和商保关系来考察。

就多元保障格局而言, 基本保障已非基本, 近十年快速扩张的社会保障发展已经使基本保障 (公众) 预期功能无限放大, 实际保障责任负担超出长期支撑能力。这既囿于商保等多层次保障体系没有同步发展, 现实结果又一定程度限制了商保发展空间。但收缩基本保障责任必然会遇到福利刚性壁垒, 不收缩则不可持续, 因此必须有一个软着陆、柔性调整的过程。这就需要从长期发展战略的高度, 像制定社会保障发展战略一样, 需要在国家层面制定一个以商业保险为主体的多层次保障体系发展战略, 并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必须树立一个理念:发展商保, 不是出于产业政策去考虑政府扶持商业保险市场的措施, 而出于社会治理的角度形成多元利益化解机制。

微电网项目利益相关者诉求研究 篇9

一、基于微电网项目类型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一)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米切尔与伍德在1963年总结了广义与狭义两个方面的利益相关者 (陈菲, 2008) 。广义定义以美国经济学家弗里曼为代表指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能够被组织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狭义定义以克拉克森为代表, 他提出:“利益相关者是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 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 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

(二) 利益相关者分类方法。

本文总结出了下列四个维度对微电网项目利益相关者进行分类:契约性, 指的是利益相关者与微电网项目具有符合法律规章的关系;重要性, 指的是利益相关者对微电网项目的影响决定着项目的存续与发展;风险性, 指的是利益相关者对项目承担的风险程度;主动性, 即指对项目或利益相关者产生主动、积极的影响。根据这四种维度, 我们将微电网利益相关者划分成三类:核心利益相关者, 即符合上述全部四个维度, 对微电网项目建设、运营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利益相关者, 即至少符合上述维度中的两项;边缘利益相关者, 即上述情况以外的利益相关者。

(三) 微电网项目不同阶段的利益相关者划分。

本文对我国十余个微电网项目进行调研, 统计出其所有的利益相关者, 包括:政府、投资者、电网公司、项目业主、用户、银行、设计单位、咨询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供应商、运营商、社会公众、小区其他用户等。根据实际微电网项目利益相关者的情况分析分类。核心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项目业主 (投资者) 、电网公司、政府。一般利益相关者包括:用户、银行、咨询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供应商、监理单位。边缘利益相关者包括:小区其他用户、社会公众。

二、微电网利益相关者诉求

根据前文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 总结出其中主要的几个利益相关者包括:投资者、项目业主、电网公司、政府、用户。其中, 用户作为微电网最终使用者和电网建设项目的最初出发点, 其诉求对微电网项目的建设及运营非常重要, 所占的地位特殊。投资者利益诉求包括:获得经济利润、发展自己的资源或者技术优势、维持项目长期运行从而回收投资;项目业主利益诉求包括:获得经济利润、获得各部门配合, 以及相关部门对项目的审查、批准, 获得投资者的信任;电网公司利益诉求包括:获得利润, 把握电力发展趋势、掌握微电网发展的主动权, 提高大电网安全性;政府利益诉求包括:获得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解决部分劳动就业问题、丰富产业结构、弥补单一的电网结构所存在的不足、为政府部门增加税收;用户利益诉求包括:有稳定的供电水平、合理的电价。

三、微电网利益相关者相互关系研究

从利益相关者各自的诉求出发存在合作与冲突的可能。本文主要研究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包括:投资者、施工单位和项目业主;电网公司和项目业主;政府和项目业主;项目业主、电网公司和用户。

(一) 投资者、施工单位和项目业主。

投资者是微电网工程项目的主要出资人, 项目业主这里主要是指建设者角色, 投资者和项目业主的关系主要集中在工程的资金提供及资金运用。在施工单位参与的建设过程中, 施工单位是被项目业主监督的一方, 被投资者以工程款项驱使积极施工的一方;项目业主既是投资者利益的代表, 又是监督施工单位的一方;投资者对施工单位的款项支付控制非常重要。

(二) 电网公司和项目业主。

在项目建设前期, 电网公司对项目业主给出的入网申请进行审批工作, 在项目建设后期, 电网公司对项目业主的结果进行验收调试, 运营过程中对项目业主负责的微电网所产电力进行计价和监督工作。

(三) 政府、咨询单位和项目业主。

政府根据项目业主从咨询单位那里得来的评估报告以及银行的担保证明对其建设申请进行审批工作, 项目业主委托咨询单位进行评估。

(四) 项目业主、电网公司和用户。

用户是微电网发电的最终受益者, 通过缴纳电费给项目业主, 用户得到用电资格, 电网公司上网计价标准是项目业主收费价格的主要参照标准;另外在并网类型中, 电网公司同时具备提供稳定电能给用户的责任。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出以下几点建议:首先, 投资者应当与项目业主之间确立详细明确的委托代理合同;其次, 选择一个资质合格、业绩优秀、服务质量好、具有信誉的咨询单位非常重要, 这关系到报告的及时性、可靠性、客观性。一份优质的咨询评估报告, 不仅能够让项目业主及时了解到项目的风险和预期收益情况, 也能够在项目真正可行的情况下使得政府通过项目的审批;最后, 电网公司与微电网项目业主的协调配合关系着用户的最终用电体验。

参考文献

[1]杨新法.微电网技术综述[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1.

[2]尹贻林.基于利益相关者核心价值分析的公共项目成功标准研究[J].中国软科学, 2006.5.

[3]颜红艳.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经济学分析[D].中南大学, 2007.

[4]陈菲.PPP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协调与分配研究[D].重庆大学, 2008.

[5]王恩创.电网建设项目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略谈奉献精神与利益诉求之关系 篇10

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奉献精神和物质利益诉求的新变化、新特点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无论是奉献精神, 还是利益诉求都呈现出具在时代意味的新变化。

在奉献精神方面。传统的奉献精神一般理解为公而忘利, 大分无私等。奉献的内涵突出在精神层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 奉献精神呈现了出新的特点。

一是奉献精神的内涵更为广泛, 不仅是精神层面, 而且也包括其它方面。比如, 企业以物质激励的方式, 用政策引导、推动和激发职工学技术的积极性, 职工把掌握的技术技能用于岗位工作, 为企业贡献智慧, 实际上也体现了奉献精神。

二是奉献精神注重了客观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奉献精神更体现在客观行为结果上。比如, 职工轮休到班和节日加班, 虽然职工按规定获取了加班费和节日工资, 但客观行为的结果上是为企业多做出了贡献, 应当说这也是一种客观上的奉献精神。

三是奉献精神突出了务实性。市场经济法则是讲价值、讲效益、讲效果、讲物质利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奉献精神表现的更为务实。比如:企业运用经济杠杆, 激励职工多创造价值, 多获得收入, 实际上是用管理机制引导职工继承奉献精神。这样的奉献精神更符合实际。

在利益诉求方面。传统的观念认为物质利益诉求是自私自利的表现, 始终被抑制。建立市场经济后, 利益驱动成为激发人们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途径, 物质利益诉求也呈现出了明显特点。

一是利益诉求是正当的行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职工通过劳动获取工资, 是理所应当的, 体现了分配原则的公平公正性。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侵害, 提出物质利益的诉求是合情合理的。因为物质利益关系到职工的生活, 关系到职工的价值体现。职工必然对此有所追求。

二是物质利益诉求具有合法性。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劳动者以劳动获得的物质利益被国家法律认可, 任何人不得随意侵犯, 物质利益诉求得到法律保护。比如《劳动法》、《企业法》都有保证劳动者合法权益, 包括物质利益的规定。物质利益诉求具有合法性。

三是物质利益诉求具有普遍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矛盾和经济纠纷相对突出。由于物质利益诉求是弱势群体协调利益矛盾的一种途径, 因而越来越普遍。比如, 目前职工要求获得轮休加班工资, 节日加班工资, 要求增加收入, 对分配不合理现象提出意见等物质利益诉求现象不断增多, 这是客观现实。

二、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诉求的内在关系

虽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诉求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的特点。但是二者的内在关系仍是有机的统一。

1、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诉求目标是一致的, 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就企业而言, 奉献精神主要是从精神层面上, 以团结协作、无私支援、不计得失等无私奉献的形式, 引导员工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而物质利益诉求主要是从物质层面上, 以收入分配、福利待遇、物质奖励等利益驱动的形式, 激励员工为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贡献。两者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加快企业的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过去大力倡导劳动模范无私奉献精神, 就是让广大员工以劳动模范为榜样, 用高尚的精神干好本职工作。现在运用利益驱动的方式, 按照谁创造价值, 谁获得利益的原则, 调动员工生产工作的积极性, 让员工通过物质利益的引导, 出色完成本职任务, 进而推动企业发展。从客观上讲, 两者是异曲同工。事实上, 通过物质利益诉求的表现形式, 引导人们奉献企业、奉献社会, 人们既可以接受, 又可以持之以恒。

2、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诉求的具体侧重点有差异性。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与职工是利益共同体。职工的奉献精神与物质诉求都是在谋取共同利益下的不同行为表现, 目标是同一的, 只是具体表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奉献精神侧重点是注重于典型示范, 思想引导, 要求的是从我做起, 自觉的付出。比如:在企业中大力宣传埋头苦干、任劳任怨、少取报酬多做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 引导职工学习他们的奉献精神, 从而营造为企业奉献力量的浓厚气氛等。物质利益诉求侧重点是通过保障人们获得正当合法的物质利益, 体现奉献精神。比如:出台公开公平的工资分配政策、加强职工民主管理、开辟民主监督渠道、严格物质奖励管理等, 满足职工物质利益诉求等, 以此方式调动职工发扬奉献精神的积极性。虽然二者侧重点有差异性, 但客观结果具有同一性。

3、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诉求是有机的结合。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不能只讲奉献精神, 不谈物质利益。也是能只讲物质利益, 不讲奉献精神。人要有精神, 不能精神馈乏。人也需要物质利益, 不能没有物质基础。应当说, 二者有机结合, 使之在取得物质利益的同时, 表现出奉献精神是能够统一起来的。事实上, 目前职工特别是劳动模范、生产标兵、技术尖子都做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 他们在生产工作中, 通过创造劳动价值, 获取相应的物质利益, 同时他们的劳动成果又是对企业对社会的一种奉献。

三、协调奉献精神和物质利益诉求二者关系的路径

1、加强正面引导, 纠正思想上的偏误。

要运用各种途径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奉献观和利益观。重点纠正把奉献精神同物质利益诉求对立起来的错误观点以及只求物质利益的极端利己主义。

2、坚持把奉献精神与物质利益诉求有机结合。

坚持把大局意识、整体观念贯穿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之中, 让职工在干好活、多干活获取应得物质利益的同时, 体现出奉献精神。

3、建立和完善物质利益诉求机制。

利益诉求机制 篇11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状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并持续扩张的弱势群体。在本文中,笔者选择通过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来分析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情况。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出发,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从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这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成一个金字塔状,某一层次的需要基本满足后,人们就会产生追求更高层次需求的欲望。这五个层次的需要相互依赖和重叠,高层次的需要满足后,低层次的需要仍然存在。一个人在同一时期会存在多种不同的需要,但在程度上一定存在主辅之分,即总有一种需要在特定时期占支配地位且对人的行为起决定作用。处于少年向青年过渡时期的大学生时代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学业不再是唯一和最重要的任务,孩子们开始拥有更多元化的视野和思维。这种变化使得他们的利益诉求也发生着相应的改变。

关键词: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利益诉求;产生;表达;成因

中图分类号: F32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25-124-2

1 国内研究现状

1.1 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产生的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传统的中国农村社会的生活状态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在此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形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并持续扩张的弱势群体。

1.2 城镇化与城市人口增长、社会和经济结构的变迁

这一群体在城乡二元结构的背景下从农业和农村中分离出来,却未能完成非农化和城市化的转变,未被城市和市民阶层完全接纳,因而处于两种社会角色的边缘。由于居住地与工作地的分离造成了对他们管理上的相对困难,加之社会保障、管理制度的滞后和不匹配,使得这一群体在政治上、社会生活上、文化上、道德上乃至心理上都产生了严重的边缘化趋势,甚至往往连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障。根据国家统计局有关资料显示,2005年中国已有超过 1 亿农民流入城市,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 3000万左右的速度不断攀升,大多数学者称这一群体为“农民工”。而截至2005年,我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人数约为 2000万,且同样呈现逐年增加的态势。目前,这类青少年已成为我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有人将之称为“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弱势群体青少年”等等,本文中将之称为城市边缘青少年群体。

2 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利益诉求问题的成因

2.1 利益诉求产生的成因

这部分青少年大多处在学龄期,且有相当一部分正处于大学阶段。在城市的成长和受教育的过程中,他们能明显感受到自己与城市青少年之间存在的差别。在生活的富裕程度上,城市边缘青少年群体往往只能从父母身上获取基本的生活必需,发展和享受对他们而言是奢侈,在一些困难的情况下甚至会陷于缺食少衣的境地。在父母的社会地位和工作职位上,城市边缘群体由于学历普遍较低,劳动技能也相对处于劣势,因此大多从事劳动密集型工作,靠体力劳动或简单的技能生存,加之社会资源的匮乏,许多农民工群体在城市连最基本的就医、就学、社会保障等利益需求都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解决,更莫论在政治上、社会生活上的权益和竞争力。因此,他们虽能依靠劳动营生,但在社会地位和社会资源上却都处于绝对的劣势。这样的境遇对其子女的直接影响就表现在城市边缘青少年群体常表现出自卑、怯懦的人生态度,社会参与状况令人担忧。这些差别在城市壁垒面前显得难以逾越,这种强烈的不平等也不断加深着城市边缘青少年群体的被歧视感、被剥夺感、失望感、对立感和自卑感。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尤其是在大学阶段,他们既要面对学业和择业的压力,又要调整与父母和社会的关系、建立人际交往,生活中的各种挑战伴随着成长接踵而来。正是由于上述诸多因素的综合,这一群体从行为表现到精神状态总难免留给人较为弱势的印象,经常处于社会和群落边缘,与中心保持相当距离,有时甚至会逆化为敌视社会和他人。作为高校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管理者,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这一群体的利益诉求,正确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健康的心理,他们很可能会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和行为问题,甚至产生对整个社会的对抗情绪。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此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刻剖析,并置于社会大背景中进行全方位的梳理和反思。

2.2 利益诉求表达方式选择的成因

进入大学阶段,学生们的一日三餐开始由自己做主。在食宿问题上,许多同学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适,而对于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而言,相对较高昂的食宿价格成了他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同时,身边的同学来自各种成长环境,经济条件的巨大差距和社交需求催化了他们通过打工等勤工助学途径和申请奖助学金的途径改善生活水平的诉求。

从高中升入大学,学生们开始面临人际关系的改变。从中学时期固定的班级和老师,到大学阶段的宿舍关系、师生关系,以及课堂、社团、校园活动中的同学关系和在日益增加的社会交往中产生的人际关系。大部分大学生经过一个适应期即可满足其归属和爱的需求,但对于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而言,成长过程中长期的不被接纳和自卑感使得他们更易遭遇人际交往问题。通过对部分在校的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的访问和调研我们了解到,相比起积极参加各类校园活动,这部分学生更多地选择了避免参加集体活动;而在与老师和同学们的互动交流中,他们也常常处于被动地位。在人群中,他们往往显得安静而敏感,喜欢独处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然而,同其他大多数同龄人一样,他们渴望且需要在各种关系中收获友情与认同,在他们的离群背后隐藏的是深深的不自信和表达障碍。这就需要我们及时去了解和关注他们,进行适时的沟通和疏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入学伊始的适应阶段,树立正确健康的交友观。

社交需求的实现将在一定程度上带给城市边缘大学生们追求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自信心。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心理的成熟和自我意识的不断增长,大学生们开始渴望收获尊重、信任和来自外部世界的肯定。大到奖助学金评定和各类评比的公平公正,小到老师同学的态度和关注程度,他们被尊重的需要体现在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很容易发现,获得奖励和荣誉对这一大学生群体的激励意义远大于普通学生。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尊重的双向性,引导大学生认识到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同时,在大学生的自尊心受挫时培养他们的归因能力,进而进行客观评价。

当以上各种需求满足之后,人们便会产生自我实现的需求,追寻自己的理想和生活的意义。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更重视属于自我实现范畴的荣誉与成就,希望凭借自己的能力许多事情,达到预设的目标。此时就需要我们去激发他们的成功动机,引导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标,通过榜样的示范作用激励他们去追求自我完善。

3 结语

城市边缘大学生群体自身存在的困难较多,压力较大,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中不仅不利于他们自身的成长发展,也不利于大学校园的安全稳定。但即使在同一群体之中,共性和差别也是共存的。因此,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需要研究群体学生的特征,归纳群体学生的共性,同时还要研究和发现他们之间的个体差异,在充分了解他们的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制定措施,才能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和工作目标,也有利于城市边缘青少年群体的成长成才。

参 考 文 献

[1] 梁德友.转型期中国弱势群体伦理关怀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

[2] 陈利波.转型期城市社会性弱势群体利益诉求制度保障研究[D].重庆大学,2012.

[3] 万小广.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3.

利益诉求机制 篇12

一、平衡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平衡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利益是指包括高校、科研机构、政府和行业企业等高等职业教育所涉及到的利益主体共同参与,以合作伙伴关系为基础,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合理而准确地定位和协调各方主体利益,明确各主体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实现融合式全流程协同育人。改革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在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基础之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使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具有多元性。在不同主体之间寻求平衡要做到:首先,高等职业教育作为离不开政府参与的一项公益事业,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方针、投入经费以及法律法规的监督和保障;其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确立行业协会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行业特色高校建设,突出农林、水利、地矿、石油、交通、能源、环境、建筑、医药、师范等高校的学科专业特色和服务行业发展能力;其三,企业充分发挥育人主体的作用和责任,具备战略发展理念、参与校企合作的动力和社会责任意识;其四,高校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是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应树立现代学校制度理念、创建品牌意识、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引领行业发展、适应产业需求[1]。总之,不同的利益主体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利益主体间的博弈不可避免。主体间利益关系的不同产生不同的体制;体制的不同决定了运行机制的不同。平衡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的利益成为构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落实高等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必然要求。

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的平衡不但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国际组织及发达国家教育主体间利益格局的实践表明,通过促进利益主体之间的相互配合、互利互惠,可以创新体制机制、能够汇聚更多资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8年召开国际会议,明确为了实现对公共教育事务更好地控制和引导,需要各种公共或私人机构和组织统筹合作、互利互惠。OECD于2011年启动“治理复杂教育体系”项目,指出当前面临最大的挑战即政府需要管理日益复杂的教育体系,于是需要在一种没有单独主体进行绝对统治的背景下,共同对社会进行治理[2]。由此可见,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的平衡是有历史和现实依据的。

二、零和博弈:高等职业教育主体间利益博弈现状

正如伯顿·克拉克所言,在高等教育系统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中,占据主导地位和具有优先性质的发展倾向是无序的合法化、权力的分散化及支持的多样化[3]。同时,学校的非营利性决定了每一个人或每一类人都不能对学校行使独立的控制权。因此,这就意味着利益主体的角色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多样化。特别是随着市场机制对教育的影响力度不断增大,利益主体如何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特点,已经成为影响教育发展与改革方向的关键因素[4]。

博弈论又称为对策论,回答的是如何求得“均衡”解。这个求解的过程,便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博弈论研究的是矛盾与合作,强调博弈过程中各参与者追求的利益具有冲突性以及参与者行为具有相互依存性。动态的博弈包括两个方面:零和博弈及非零和博弈。零和博弈是指整体的利益不变,一方所得为另一方所失,即“此消彼长”。非零和博弈有两种形式:负和博弈及正和博弈。负和博弈是指参与者均无所得,或者所失大于所得;正和博弈是指参与者通过互利互惠,使得各方利益都有增加,或者至少一方的利益增加,而其他参与者利益不受损害。

利益主体不同,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亦不同。从理论逻辑而言,理想层面的博弈过程是指不同利益主体将各自利益诉求置于整个博弈系统中,从而使得主体需要不断调整关系,不断分配资源。而现实的博弈局面往往是博弈主体对立的“零和博弈”,就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而言,存在着政府行政权力过度、行业企业积极性不高、学校自主权力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影响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的障碍。在这样的博弈过程中,政府主体之所“得”,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其他主体之所“失”,在短期内,看似属于“此消彼长”的关系,但长此以往,利益主体都将面临巨大的潜在成本,在某种程度上,这种状态可称之为“负和博弈”[5]。

三、正和博弈: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应然状态

零和博弈是非均衡和非稳定的,且参与者之间策略的冲突会因不稳定和无法预期而直接导致博弈主体之间的对立,所以,零和博弈不是博弈的最佳结果。负和博弈对参与者而言更意味着“同归于尽”,必然需要摒弃。博弈参与者之间的“互惠共赢”才是博弈最佳的结果。正和博弈恰好描绘了这样的应然状态,作为博弈主体的“主导”角色———政府、“反馈”角色———社会(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运行主体”角色———高校,可以联手合作、共同收益,提高教育质量。

(一)正和博弈的内涵

正和博弈是指博弈主体借助沟通与协商的平台,通过合作而化解零和博弈或负和博弈带来的负面结果。就博弈主体的整体利益而言,正和博弈的结局是最为理想和持久的。正和博弈表现为博弈主体在竞争中遵循事先约定的有约束力的条文规定,通过主体之间的协商共识,建立和完善良性互动的合作机制,从而实现共赢。尽管利益主体为追求各自利益的最大化而存在必然的冲突,但他们在信息资源方面具有互补性,在发展目标方面具有一致性。

理想的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正和博弈的图景为:就政府而言,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和运用行政手段协调各参与主体的利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规范教育教学活动,保障创新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教育持续且稳定地发展;就高校而言,教育质量的保障要通过学校自身的实践来实现,高校扮演着具体和直接的实施者和自我促进者的角色。高校是人才培养基地,学生最终被推向社会,通过社会的反馈实现自身的价值。行业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学生本身是教育质量的“检验器”,高校要根据相关主体的反馈信息调整培养目标、改进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因为不同博弈主体在博弈能力上存在必然的差异,合作博弈并非追求主体之间利益的绝对均衡。任何单一部门都无法有效地解决教育跨部门、跨领域的问题。因此,正和博弈还取决于博弈各方的力量对比和博弈技巧的运用,需要统筹协调,做好顶层设计。

(二)正和博弈的实现要件

正和博弈的实现需要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即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稳定的协商谈判平台和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

1.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

合作博弈需要“博弈规则”,也就是有可强制执行的契约来保障。因此,当前我国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创新驱动发展,必须要制定一套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政府作为公权力的唯一合法垄断者,有责任建立一套高等职业教育利益主体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发达国家完备的教育法律体系,为其快速、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高等职业教育每到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都会实施立法,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为利益主体提供共同认可的博弈规则。

反观我国,《教育法》和《职业教育法》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文本内容多表现为目标性、原则性,可操作性不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新常态”,应以此为契机,建立政府与学校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通过立法等手段明确政府与学校之间的权限,使“有限政府”成为社会共识,为实现教育主体间利益格局的平衡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和环境。

2.稳定的协商谈判平台

为了各自利益的最大化,博弈主体在理性的前提下,往往会选择利于自己的策略,而正和博弈就是要参与者通过不断的协商、理解与合作,超越自身的利益,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建立协商谈判的平台需要多行业、多群体的有效协作,形成利益主体之间合作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制度。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科教结合产学融合协同育人,需要由政府、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和学校按照平等自愿原则组成非营利性、互利性、以合作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组织机构。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重要手段,制定机构章程、明确相关制度、职能、成员单位各方的权利义务等。在机构中,各方成员认真履行职责,充分行使权利,自觉履行相关义务,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人才培养、专业设置以及学校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及时提出建议及咨询[6]。机构是顶层和核心,负责指导并协调全面工作。

高校需要通过定期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围绕办学、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各联合项目进行研讨,对学校的办学方向、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等重要问题提出指导性建议。通过广泛收集意见,为机构成员更好地服务。

3.开放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

信息交流与共享是形成合作的基本条件,信息资源是整体利益得以实现的基本保障。所以,强调信息交流与共享是博弈主体之间正和博弈的另一实现条件。利益主体在信息资源掌握上的不对称导致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因为正和博弈要求参与各方掌握信息的平等和自由,所以就需要建立博弈主体利益共赢共享的信息交流机制。信息采集与反馈是参与主体制定政策、采取行动的直接依据,成为增强主体间相互了解的主要途径。这要求:

(1)加强人才培养与“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互联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的有效对接,建设一批功能集约、资源共享、运行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实验教学平台,加强各行各业紧缺人才培养和学科交叉人才培养。

(2)推进高校与科研机构、行业企业、事业单位融合式全流程协同育人,将科研成果、先进技术、企业培训课程及时转化为教学内容。

(3)深入实施拔尖计划和系列卓越计划,建设一批校内外协同育人示范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服务平台,建立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办好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切实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张社字.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障碍因素分析[J].职教论坛,2014,(1):35-38.

[2]李玉静,谷峪.国际职业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14,(31):78-83.

[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184.

[4]孙琰.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管理体制中的政府角色[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78-82.

[5]林克松,朱德全.从零和博弈到正和博弈:城乡职业教育协同发展的理念变革[J].教育与职业,2012,(5):5-7.

上一篇:血糖血脂异常下一篇:农村金融影响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