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主(精选12篇)
网络民主 篇1
自1994年中国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 在短短十多年的时间里, 中国互联网事业迅速发展, 目前已经深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的高度发展不仅扩展了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 而且缩短了公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公众之间的互动和公众对公共事务管理的参与, 而公众的直接参与又使得民主的形式向网络民主演进, 这将对现行民主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和根本性的变革。但是, 作为一种新的民主形式, 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一、网络民主及其发展现状
1. 网络民主。
“网络民主”一词最早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 (Mark Slouka) 在1995年提出, 之后逐渐成为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理论热点。所谓“网络民主”即在民主中加入网络因素, 也就是借助网络技术, 通过网络公共领域加强和巩固民主的过程。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传递的新通道, 它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大便利, 使信息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到达世界各地, 让所有的人能够足不出户就能知晓天下事, 其快捷、全面、有效、廉价的优点也就决定了“网络民主”开放性、直接性、互动性、平等性、虚拟性的特性。虽然这些特性决定了“网络民主”超乎传统民主形式的诸多优势, 但这并不意味着“网络民主”已臻于完美, 至少在现阶段看来, “网络民主”在多方面的可操作性仍较低, 还很不完善。
2. 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现状。
中国自1994年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 在短短的十多年的时间里, 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 网民数量激增, 截至2012年6月底, 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13亿, 成为网民数量第一大国。随着互联网普及率的稳步上升, 网民结构不断完善, 公众对互联网的使用也日趋理性, 网络民主的发展也将拥有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自从中国政府建立信息高速公路时起, 互联网在中国的政治力量便不断加强。1997年1月1日, 随着《人民日报》网络版载入互联网, 标志着网络民主与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沟通平台正式建立。1999年5月8日, 就北约轰炸中国驻守南斯拉夫大使馆事件, 人民日报建立起“抗议北约暴行论坛”, 引起了广大网友们心灵上的强烈的共鸣, 数百万的网民在网上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政治言论, 使之成为中国政府以网络为媒介平台表达民意进而形成舆论的标志性事件。2006年1月1日, 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站正式开通, 使网络民主表达成为政府公布信息、公众抒发民意的重要沟通渠道。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后, 众多网民利用互联网捐款捐物抗震救灾。同年, “3·14”西藏事件后, 面对西方媒体的一些不实报道, 网民利用互联网所展现的强烈的爱国主义, 不仅震撼了西方世界, 更让多年来主导世界政治舆论的西方媒体黯然失色。还有, 2012年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的出台, 以及为缓解交通拥堵收费卡的停发, 这其中公众的网络舆论力量均功不可没。这一系列的实践表明, 中国已经初步具有了网络民主的形式, 网络民主已经成为影响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
二、中国网络民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数字鸿沟影响中国网络民主发展。
经济发展不平衡, 是中国数字鸿沟存在的根本原因。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致公民的经济能力以及接受相关的文化教育的程度不同, 加之公众在语言、性别、年龄、民族宗教、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差异, 都直接影响着其网上政治参与的能力和水平, 甚至部分贫困群体、底层弱势群体根本没有使用互联网的机会。可见, 网络民主只局限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 能够行使网络民主权利的只占中国人口中的1/3。这种数字鸿沟的存在, 不仅拉大了地区之间、阶层之间政治参与的不平等性, 更违背了民主最基本的原则与精神, 大大抑制了网络民主的在中国的发展。
2. 网络民主的无序化。
由于网络的自由性、匿名性、虚拟化与数字化的特点, 使其具有遮蔽的作用, 能够把人的身份进行修饰或掩盖, 这也就使得网民自己放松了对伦理道德的要求, 再加上法律对虚拟空间规范的空缺, 使人们误认为网络是一个完全自由的空间, 不受任何限制和制约, 从而导致某些网民网络行为的极度放纵, 甚至不惜违背道德规范和法律的限制, 使得政治参与的安全感大幅度下降。
3.“网络民主”降低了民主的稳定性。
网络民主虽然激发了广泛的政治参与, 但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整体理性不足。一方面, 随着“网络民主”的不断发展,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 参政的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这是一件好事。但从另一方面看, 由于计算机和网络门槛的降低使得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和使用网络, 但这种快速扩张的公民政治参与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网民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 这其中一部分网民能够审慎、文明地利用互联网, 较好地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 而另一方面必定有些网民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恶搞、网络欺诈、甚至进行网络犯罪。
总之, 网络民主虽然凭借网络的先天优势, 突破了传统民主在地理上、沟通方式上的诸多局限, 使民主在较大范围内得以实现。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网络民主也不例外。然而目前人们对网络民主局限性的认识还比较片面, 主要是集中于有关网络用户的民主能力、网民自律与他律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 而信息技术自身的发展给民主带来的风险及消极影响又是未知的, 所以有关政府部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完善中国网路民主的路径思考
1.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消除数字鸿沟。
为了保证网络民主的平等化, 缩小数字鸿沟, 我们要从经济建设入手, 不断深化改革, 推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建设, 缩小贫富差距, 实现社会公平, 加强各地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使那些被信息社会边缘化的群体, 能够接触到网络, 能够利用网络参与政治管理, 从根本上保障公民平等地参与网络民主的权利。
2. 建立健全网络民主制度, 促进网络民主法治化。
健全的制度是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中国目前还不存在独立的关于网络民主的法律法规, 网络民主制度还不是很健全完善, 我们应该大力加强制度建设, 促进网络立法进程, 构建完善的网络民主法律机制, 保障网民的言论自由, 为中国网络民主的健康有序发展保驾护航。
3. 提升网民政治素养, 培育网民的政治理性。
要保证网络民主发展的良好环境, 就要从培养合格的网民入手, 提升网民的政治素养, 提高其政治理性, 引导其通过合理的方式和途径进行民意表达, 从而优化网络政治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80.
[2]列宁全集:第4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276.
[3]毛泽东著作选读[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6:765.
[4][美]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网络社会中的民主问题[M].黄维明, 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5]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2.
[6]何精华.网络空间的政府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8.
[7]刁雷.当代网络民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9.
[8]唐丽萍.网络民主能重塑民主治理吗?[J].学习与探索, 2006, (3) .
[9]郭小安.网络民主在中国的功能及限度[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10) .
[10]涂晓燕.中国的网络民主及其对民主发展的影响[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 2008.
[11]徐勤萍.中国“网络民主”的发展现状探析及完善[J].才智, 2011, (7) .
[12]李驰.当代中国网络民主发展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08.
网络民主 篇2
如今,我们已经走进了一个信息时代。网络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但是,我们在上网的同时,也要做到文明使用网络,上文明网,做文明人,使用文明网络语言。大学生还处在人生的成长期,人生观价值观还不成熟,极易受网络不良环境的影响。要提高大学生文明上网意识,使网络成为学习的工具而非娱乐工具,首先必须采用积极引导的态度,使大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自觉抵制网络不良环境的影响;其次要培育良好的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做好网络责任教育,并建立网络德育教育阵地辅助做好网络责任教育;最后建议尽快建立健全涉网立法运用法律手段建立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加强对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文明上网意识。
为此,我们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国家法律法规。恪守网络道德,文明上网。
(2)自觉遵守有关保守国家机密的各项法律规定,不泄露党和国家机密,或传送有损国格、人格的信息;禁止在网络上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不制作、查阅、复制和传播有碍社会治安及社会公德和有伤社会风化的信息。不得发表任何诋毁国家、政府、党的言论,不得发表任何有碍社会稳定、国家统一和民族统一的言论。
(3)不得擅自复制和使用网络上未公开和未授权的文件;不得在网络中擅自传播或拷贝享有版权的软件,或销售免费共享的软件。网络上所有资源的使用应遵循知识产权的有关法律法规。不利用网络盗窃别人的研究成果和受法律保护的资源。
(4)不得使用软件的或硬件的方法窃取他人口令,非法入侵他人计算机系统,阅读他人文件或电子邮件,滥用网络资源。不得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禁止破坏数据、破坏网络资源,或其它恶作剧行为。
(5)不在网络上接收和散布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等有害信息。不得浏览色情、暴力、不健康的网站网页。
(6)不得捏造或歪曲事实、散布谣言、诽谤他人、扰乱社会秩序的不良信息。
让网络成为民主的工具 篇3
这期杂志出版后的第二天,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的开场白说,“昨天我浏览了一下新华网,他们知道我今天开记者招待会,竟然给我提出了几百个问题。我觉得他们对国事的关心,深深感动了我。他们许多建议和意见是值得我和我们政府认真考虑的。”
也许这只是巧合,但客观上形成了一种总理与网络民意互动的效果。哪怕只是巧合,它的出现也有着必然性,它出现的必然性在于温家宝将了解网络上的民意作为自己对记者会的一个准备。温家宝将网友提问作为“其实关心两会的是全中国人民”的注脚。网民将温家宝的这席话视为政府直接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的一个证明。
高层决策与底层民意的互动,并非始自今日。政治是决策者与民意互动的结果,自古至今,政治行为无不追求社会成员的认同,一切政治,概莫能外。当代中国的政治,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把是否能够得到人民的赞同和拥护视为死生之本,现在,网络正在成为政治决策与民意表进相互沟通的一个直接平台。
早在2005年,当SAES传播演变为一场危机事件时,国家主席胡锦涛忽然出现在广州街头,他对一位参与防治SAES的医生说,“你的建议非常好,我在网上已经看到了。”这是人们第一次得知中国国家领导人通过网络获得信息。这一信号不仅透示了新一届政府勤政、亲民的风格,而且给人以互联网已经开始实质地介入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之中的印象。
所有使用网络的人,有一个共同的名称,叫“网民”。高层人士成为网民,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至少可以表明其对影响社会的新技术的接受态度和乐于了解的愿望。而事实上,当一个人成为一个网民,他事实上拥有了一个了解世界的最开放的窗口。网络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而且现在它正在变成一种政治。
网络是最少过滤的信息中心,是最没有修饰的意见平台。在这里,各种信息充分展现,各种意见开诚布公。公民通过网络发布自己个人生活的所有感受,也发布关于社会政治的一切见解,从而使网络成为最具交互性的沟通渠道,也成为最具广泛性的大众媒介。
网上生活属于每个人自己,而不能由他人代劳。一个人成为网民,事实上就进入了一个自己面对并处理所有信息的场境。他的信息世界无限宽广,而不仅仅取决于别人为他所定制了哪些信息;他也获得了倾听所有人的意见的机会,而不再仅仅只能听到有限的耳语进言。听到真话,见到实情,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必然。
网络是一个最广大的参政议政场所。在这里,一个人可以看到各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但无论赞同还是反对,你看不到对手,只看到对手的意见,你不能不把注意力从“他是谁”转向“他说了什么”。从而关注一个又一个意见的内容。这正好是一切讨论的基础,也是一切交流的前提。
社会结构的民主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网络是一个天然的民主设置。传播技术的任何一次进步,都带来信息民主化的结果。书写技术为人人可做精神漫游开创了可能,纸张的发明降低了进入知识世界的门槛,印刷术的普遍使用使思想传播摆脱了贵族控制,电讯技术打破了传播的地域界限,网络技术让每一个人都获得了可以直接面向全体人发言的可能。
从网络变成中国人的基本生活开始,参政议政就一直是网络上的热点,它显示了人们对公共生活的关切,真实言说的可能疗治了所有的政治冷漠。自政府积极进入网络世界,积极建设“电子政务”,网络开始成为政府积极利用的一个平台,它不仅意味着政府对办技术的改进愿望,更意味着政府对网络政治上的功能的正视。
网上意见调查、网民投票在许多网站进行,网络论坛成为最热门的开放空间,政府官员与网民交换意见的新闻不时有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网民中征集提案与建议,这些都显示网络作为一种直接民意渠道正在发挥作用。在西安,网上参政热潮得到了政府的积极回应,网民发起的“市政府执政10大教训”评选活动,就得到了政府的高度肯定与接纳。
网络民主与公众话语权 篇4
为什么公民的话语权在以匿名、平等和自由的网络上仍然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规制?为什么虚拟的网络社区仍然要面对诸多的因素困扰?这些压力从哪里来?要解答这些问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只能针对现有的案例做简单的推测, 并给出可以接受的解决方案。
一、网络媒介中公众话语权的现状
目前我们可以看到的例子多不胜数。作为一个媒介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同方面的影响, 我们可以选择几个事例进行分析, 从而窥探网络媒介中公众话语权的现状。
(一) 关天茶舍的民主选举
网络知名BBS天涯论坛的“关天茶舍”板块曾推出过《关天茶舍留任版主关于公推公选茶舍斑竹的提议》, 作为其选举斑竹的第一通告。随后由网友们自由推荐候选人并全体投票选举的版主竞选拉开了帷幕, 并根据投票结果的票数排名确定了四位版主。
这次的斑竹选任可以说是群体式的网络民众参与民主生活。实际上, “公推公选”最初是江苏省创制的一种选拔党政干部的新方法, 其主要程序是经由大范围的民主推荐和测评, 再经全委会票决, 这种方法在当时被认为是干部任用体制的一种创新。而关天茶舍版主的选举方式尽管借用了这个名称, 但范围显然宽泛得多[1]。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网民自由意愿的表达。最终产生的四位版主都是根据网民的投票结果选定, 这些版主在最大限度上满足了网民的需要, 代表了整个论坛大多数的声音。与以往的上任版主委任人选制相比, 在网民心目中的满足程度显然要更大一些。
但选举后的结果也没有全然让网民们满意, 上任后不久, 其中一名版主便因为治版理念与其他三人的不合而辞去了版主职位。这对于网络论坛“公推公选”制的可行度和权威性提出了质疑:到底网民们的选举权力有多大?网民们的选择是否能够使论坛更好地运行?这些都是在选举时没有深入思考的问题, 当公意推选的版主辞职后, 这个问题才暴露出来。
(二) 个人网络空间的发展和争论
作为新生代的自媒体, 博客、微博、微信这些个人网络空间在我国正处于一种蓬勃发展的状态。最初的博客在我国的定义更趋向于个人的网络日记, 那个时候的博客还极为私人化。依赖着网络的匿名性的保护, 网民们在博客上自由地记录身边发生的事情, 表达着对某一事件的看法, 随意抒发爱憎等强烈的情感, 因为不会有太多的人去关注自己的博客, 所以在写作的手法上也就更加自由和随意, 有更能够清楚地表现自己的观点。可以说, 这个时候的博客, 是网民话语权最为自在的一个时代。
当然我们也要认清这样一个现实:因为那时博客的私人化, 尽管感情的宣泄得到了满足, 但在信息的传达上却存在着明显的劣势。因为倾听者的有限, 个人的观点往往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到应该接收的人那里, 这时话语权的自由实际上是相对的。
以芙蓉姐姐为首掀起的博客公开化的风潮, 和新浪强势推出的博客名人化政策, 使得网民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一种躁狂的状态。因为主流媒体对于名人博客的追捧, 点击率超过内容的实质性成为最受人们关注的因素。出于追求时尚和虚荣心理, 盲目追求点击率便成了许多博客写手的终极目标。这个时候的博客成了一场混战。为了追求点击率而写出的不符实际的、违心的文章, 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原本应该畅所欲言的话语权。
而最为明显的伤害事件则更多的发生在高点击率博客之间。因为观点的不同而引起纷争, 并带动各自的维护者们加入战争, 最终演变成为一场口水战。在战争中劣势的一方注定被打败, 并不得不退出话语权的争夺。而衡量彼此力量的并不是观点本身正确与否, 也不是支撑者的多寡, 政策的压制才是关键。在我们目前可知的几起博客纷争中, 政策的参与意识是极为强烈的, 在这种情况下被迫放弃话语权, 带来的并不是仅仅是在于网络上的影响, 更多的是在现实社会中的负面作用。
而同样的故事在微博和微信这些更具备即时性、交互性, 以微语言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自媒体出现后也频繁上演, 此时自媒体用户的实名制已经比较普及, 除去名人、机构外, 个人也可以申请实名认证。由于微博、微信的信息更多地呈现碎片化传播, 通过热点关键词、热点人物、热点话题等功能推荐后, 更容易快速地被受众获取, 并形成即时反馈。因此在这个阶段, 观点的冲突也变得更加迅猛和激烈, 甚至话题的交集也变得更加的多元化, 大到对国家政策的解读, 小到豆腐脑是甜是咸, 都可以引发网友的热议。
二、网络话语权的平衡协调
(一) 合理协调过激多元化
正如我们所认识到的, 网络是一个极为自由的意见交换市场。在网络上, 任何观点都有着可发布并得到认可的权利。因为没有十分有效的信息过滤装置和监管, 常常会有居心叵测的敌对者发布对政府不利的言论, 并以匿名的方式为自己造势, 以期赢得更多人的赞赏。同时, 由于我们的社会制度中存在的一些不完善, 社会现象的多变可能给人们带来不愉快的情绪往往也都是通过网络得以发泄。这些不同的观点如果大量的在网络中繁殖, 必然会给人们带来负面的情绪, 导致社会的动荡, 这对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显然是不利的。因此, 政府要通过政策上的调节管控, 对负面的信息进行协调, 以达到一种信息上的平衡。
正如凯斯·桑斯坦所说的:“基于正确的理解, 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绝对的, 而政府为了确保传播市场的功能——服务民主自治和其他重要的社会价值——所采取的必要行动, 也不能以言论自由来加以妨碍。”[2]为了保障大多数公众的基本利益, 协调言论过激多元化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是国家作为社会公器必须采取的措施。
(二) 文明使用网络话语权
群体性是人们作为社会动物的必然属性。正因为有了不同的群体, 人们对于自己身份的归属感也各有不同。维护自己所在群体的利益是每个群体分子的必然行为。这不仅在现实生活中, 在网络上也是不可动摇的。因为意识到网络媒体日益强大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对负面信息的迅速散步作用, 人们在禁止网络上对己方的不利言论同样也是不遗余力的。而在网络上的言论权并没有明确地给出保护的条例, 面对群体性或个人性的威胁、反抗和诱惑, 网民们更容易放弃自己的原有观点而屈从于对手。这种情况在网络上并不少见, 当然也可能会激起一部分人更为强烈的反抗, 这时带来的信息暴力和信息躁动对于营造一个安定团结的网络环境来说显然是最为不合心意的。这也就引起了下面即将提到的一个问题:民众对于网络暴民的逆反情绪。
目前文明上网已成为我国网络的一个主要呼声。之所以会提出这个口号, 就是为了控制网络上泛滥的垃圾信息、虚假信息、黑色信息。尽管我们的互联网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但必须认识到问题的主要来源并不是大部分普通网民, 而是少部分情绪极端的信息暴力者。这里所说的暴力并不是指身体上的伤害, 而是指一部分人在发布信息时, 由于缺少对大局的整体性的认识, 或者缺乏基本的社会道德和责任感, 或者出于叵测的居心, 任意妄为地发布反社会主义 (如煽动民族仇恨情绪、反对执政党等) 的言论, 散播谣言动荡人心, 随意宣泄污言垢语等, 这些信息会对普通网民产生情绪上不安定的有害侵犯。这样的网络使用者无疑是需要进行控制的。2013年4月开始,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就针对网络上的一些“大谣”和“红灯区”开展集中打击工作, 呼吁网友要在网络使用中弘扬社会道德, 承担社会责任, 传播正能量。可以说, 这种对话语权的协调是建立在客观公正、健康有序的网络活动之中的。
三、如何实现公众话语权最大化
(一) 加强公众信任机制
想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公众话语权, 首先要端正政府和公众对待网络媒体的心态。政府要给予公众充分的信任, 相信他们有辨认善恶黑白的能力, 能够主动传播正面信息, 抵制负面信息, 并对负面信息做出积极的反抗。在现如今开放网络空间的时代背景下, 政府对于政务网站已经做到真正的服务于民, 给公众提供了反映意见、提出建议的双向交流平台, 将公众的声音集中到政府网站上, 对于批评性的声音和贴合实际生活的建议能够做到及时的反馈, 消除公众对于社会制度的不可确定性, 加强公众信任机制。
(二) 提升对信息的可接受度
由于人们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的不同, 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能够自由地掌握语言并表达观点的人在话语权上往往占有优势。因为他们的语言是可以得到普遍认可的。但相对而言, 沉默寡言和知识水平较低的人则处于劣势。因为不能准确地表达观点, 他们在用语上会更单薄甚至趋于粗俗。我们在论坛里经常可以看到“出口成脏”的人, 这并不全然表示他们本身的素质低下, 而最大的原因可能是他们无法准确地使用人们可接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更由于这种无法表达的苦闷产生急于宣泄的心理, 这就产生了许多负面的信息, 虽然他们的本意却并非如此。笔者认为, 出于对不同层级、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互通目的, 我们不妨在提倡文明上网的同时, 提升对于信息的可接受度, 破坏国家安定团结的黑色信息以及毒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黄色信息必然要清理, 但对于一些所谓粗言俗语。可以秉承着宽容的心态, 去面对可能遇到的“不雅”。也可以用话语权去表达自己的意见, 规劝、告诫、提示。
当然, 仅仅提升对信息的宽容度等于是放低门槛, 但无论怎么放, 门槛始终都要有。这只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暂缓之策。最基本的, 还是要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加大教育的力度, 使全体公民都可以自主地使用话语权, 这才是实现网络文明的良方, 也是实现公众话语权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孙展.从坐不稳的斑竹到新人治版:民选版主的诞生[J].中国新闻周刊, 2005 (5) .
[2]凯斯·桑斯坦.网络共和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3]刘凡.互联网推动着我国民主政治建设进程[EB/OL].[2014-12-26].http://rshliu999.bokee.com.
[4]何茂昌.“网络大V”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6) .
网络民主 篇5
能
社会舆论反映人心的向背,影响着人们的行动和局势的发展,在造成或转移社会风气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多年来,各民主党派在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通过对社会舆论的广泛收集、及时反映、有效应对等措施,为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快速发展,多数人对多数人的互动化、移动化、及时化传播,对传统媒体舆论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近年来,网友言论的活跃已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不论是国内重大事件,还是国际重大事件,都能马上形成网上舆论,进而产生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对党和政府的决策和施政产生影响。因此,网络舆论时代下如何更好地履行参政党职能,成为了摆在各民主党派面前的一个严肃课题和挑战。
一、应深入了解网络舆论的特点
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因此,发端于网络上的舆论有着区别于传统舆论的特征。首先表现在意见主体上,自由而分散。网站并不强求网民在发表意见时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和明确的身份认证,因此无论是谁,不管你有什么样的政治背景,从属于哪个党派,信仰何种宗教文化,都可以在网上发布信息、展开讨论、表达意见,而不必对所发布的信息和言论承担责任。其次,表现在传播渠道上,多元而共生。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益提高,网站提供给网民发表意见的渠道越来越多,微博、论坛、贴吧等,舆论的传播不再是单一渠道的传播,而是多种渠道共生合力的新型业态。第三,表现在网络内容上,散乱而复杂。互联网内容包罗万象, 网络的自由性、网民的个性化给了各种文化类型、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生活准则、道德规范生存的空间,而网络的开放性使得传统限制作用削弱,网络舆论理智与非理智混杂,建设性与破坏性交织。
二、应辩证地看待网络舆论
网上舆论是公众对社会生活和社会事件公开表露的认识和意见,是群众心态和情绪的晴雨表,同时,网络舆论又是一柄双刃剑,既有救人之力,也有杀人之能。由于表达了舆论主体的共同意志,它的形成和运动过程具有排除一切外在压制而自主发展的不可抗拒性,在任何社会中,舆论都不会为任何强力所主宰或消灭。作为与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民主党派应及时、真实地反映网络上“好”和“不好”的舆论,准确地表达网民意愿,并针对舆论内容,充分发挥自身人才、智力资源的优势,协助党和政府推进措施、巩固成果,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真正将网络舆论作为推动党和政府完善执政方针、政策的“药引子”,使其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如果因为网上舆论反映出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就视其在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发展成果,从而一味站在政府立场口号式地表态,或有意忽略、回避公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使党和政府一直处于“舆论温床”之中,不仅会使民主党派自身的公信力下降,而且会造成舆论方向的失控,浩荡的网络舆论会引发话题骚动,期间难免有偏激观点,从而引发舆论危机,出现难以估量的后果。
三、应提高从网络舆论中发现潜在问题的敏感度 在网络媒体出现之前,设置社会舆论方向的主动权掌握在大众传播媒体手中,民主党派的提案、建议也大多围绕媒体引导的热点、焦点进行调查研究。网络媒体的出现,使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的定位不再绝对化,每个人都可以是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者和传播者,每个人也都可以在网络环境中发布信息。在这些信息没有形成舆论之前,其议题广泛而丰富,主要集中在公平正义、民生问题、贫富差距、医患关系等群众最为关心的方面,其活跃度远远超过传统媒体的言论。而随着网民关注点的相对集中,以及网民活跃指数的上升,一部分潜舆论很快会变成显舆论,并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我们往往在一个问题或一个事件造成严重后果或一定影响后,才对其进行分析、批判、应对,但如果在其刚刚显露头角的时候,指出其发展趋势,追究其根本原因,就可以避免一场舆论**。从近几年造成较大影响的网络舆论事件来看,大都有从小问题中揭露出大问题的特点。问题一旦被提出,不论是否受到了社会广泛关注,它都是现实生活中客观存在的不足,需要被完善和改变。因此,在接触网络舆论的过程中,应有“小题大做”的精神。要善于突破大众思维,做狂热舆论中的冷静者,冷僻舆论中的狂热者,从少数人的言论中发现被社会默认而又客观存在的问题,从多数人关注的问题中发现被大众忽略而有愈演愈烈趋势的问题,继而发挥民主党派人才、智力集中的优势,动用党派人士在专业领域中的权威才能,拿出预防问题扩大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完善相关制度,唯有如此,才能体现民主党派的价值,赢得尊重和信任。
四、应借助网络舆论平台拓展社情民意的收集渠道 反映社情民意虽然是民主党派主要职能之一,但长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时效性差、代表性弱是当前社情民意工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被采用、受重视的社情民意更是少之又少。社情民意工作归根结底是反映民众的意愿,对于政策实施的效果、社会存在的问题、人们关心的话题等,最有发言权的是群众,最权威的也是群众。而民主党派人士大都是各行各业各个界别的中上层知识分子和代表人士,主要代表我国精英阶层的意见和利益,来自基层的参与者较少,来自民间的声音较弱,导致民主党派成员在收集和反映社情民意方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做好社情民意工作,需要网络这块阵地,而且应将其作为主要阵地。纵观政府部门和民主党派,很多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论坛,但其中的内容大多是领导讲话、工作动态等,与群众交流的板块不是未建立,就是因无人问津而闲置,这与只面向本系统工作人员的内部网站毫无区别。政府职能部门网站限制多、答复慢,民主党派没有行政职能,网站自然冷清,大量有话无处说的网民只能投向自由度较高的网站,这就分散了网络舆情的资源,使社情民意的收集工作难以集中开展。开设网站、论坛的主要目的,是面向社会、面向群众,如果群众不参与进来,大量网络资源的投入就是毫无意义的。个人认为,民主党派建立群众需求量较大的信息网站和论坛,设置群众感兴趣的话题,对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明确地做出反馈,是吸引网民,打开舆论收集渠道的有效方法。通过网站和论坛,搭建起群众与政府及领导者之间的信息高速公路,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参政议政、建言献策、表达意愿的平台,使他们随时可以发表和讨论自己的真知灼见。同时利用民主党派与党委、政府沟通“短、平、快”的优势,及时反映社情民意,让重要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快速得到各级政府直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反馈,直至采纳。这样才能使民主党派的网络平台受群众信任,受党委、政府重视,成为反映真实民意、为实施公共事务管理提供参考的重要舆论收集阵地。
五、应通过网络舆论强化民主监督职能
网络民主测评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篇6
随着考核和评价的力度越来越大,电子化民主测评管理系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真正提高考核的公平性,开发设计一个网络民主测评系统,依靠此系统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规范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增强考核管理的民主化,帮助单位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加快本单位信息化的进程,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1 选题意义
民主测评作为一种考查领导干部工作的方法,其针对性强、效率高、比较直观,是目前实行监督的一种有效手段,对进一步加强我校内设机构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发挥员工对领导干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提高领导干部工作的公开、公正、民主化程度有着十分重要、积极的意义。
(1)从经济角度看,将原来由人工完成的各种表格的设计、分值的确定,还有组织测评,直到最后的统计、分析等一系列过程,通过客户端由计算机来完成,大大节省了人力、物力、时间。
(2)从操作层面看,以往的纸质测评,受到时间、空间等的限制,很多参与测评的人员在短时间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下,不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愿。基于网络的民主测评,参与测评的人员可随时随地进行操作。
(3)从安全角度看,民主测评关系到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是干部考察的程序之一,是组织上了解干部、掌握民意的重要渠道。纸质测评因经手多,暴露面广,更容易泄露测评结果。同时,网络测评能随时检测信度和效度,确保测评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
2 项目设计
2.1 技术方案
针对参与测评人员的复杂性和软件部署的方便性,采用基于B/S架构的Web实现方案。用户在计算机客户端不需要安装任何软件,打开任何一款浏览器即可完成所有操作,具体使用PHP+MySQL来实现。
2.2 系统的总体结构
整个系统分为两个模块,即测评模块和系统管理模块。其中测评模块主要实现处级领导干部个人测评以及部门领导班子的测评。系统管理模块主要实现数据的管理、用户的管理及系统维护等功能。
2.3 测评流程图
如图所示。
2.4 数据库概念模型
任何一个完整的系统都离不开数据库的支持,针对前面系统实现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及结构,该系统数据库构造了10个实体,即:普通教职工、处级干部、学校领导、部门领导班子、处级干部测评票数、处级干部测评结果、部门领导班子测评票数、部门领导班子测评结果、系统管理员、系统参数,其中普通教职工、处级干部和学校领导都属于在编教职工,具有相同属性,在数据表的设计上可以把上述具有相似属性的3个实体合并用一个数据表。
3 详细设计
3.1 登录模块的设计
首先通过登录页面提交提交登录信息,系统要验证是否是在校职工,是否是参与测评人员,如果是要判断是否参加过测评,如果未参加过测评,接下来根据用户类型决定测评形式。
3.2测评模块的设计
个人测评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普通群众对处级领导干部的测评、处级干部互评、学校领导打分。测评结束后,系统要及时清理用户信息用来保证测评的匿名性,同时系统自动为用户打上已测评标记,防止重复测评。如图所示:
3.3 系统管理模块
系统管理员赋予了以下权限,可以对测评结果进行汇总和查询,同时也可以对用户、目标考核数据等进行管理。学校领导可以在测评结束后查询各类测评结果。
4 结束语
该系统的设计主要是为方便学校年度考核而开发的,随着系统的投入使用和用户的反馈,今后将不断的优化和改进。
参考文献
[1]王石,杨英娜.精通PHP+MySQL应用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网络民主 篇7
网络民主参与就是指政治参与主体通过互联网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决策和与政府相关活动的公共政治生活行为, 在这里网络不仅仅影响了政治参与的主体、环境, 更主要是为政治参与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手段。网络上的政治性论坛, 网络政治刊物都为关心和国家和政治生活的人们提供了更便捷和开放的信息渠道。当有某种政治或者社会实践发生以后, 各网站、电子公告栏等会在第一时间内做出反映, 产生“蝴蝶效应”。在电子空间内掀起巨大的波浪, 从而对现实政治也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二、网络民主参政的基础——互联网
目前中国网站的功能与内容更加趋向实际应用, 以电子商务、电子政务为特征的一大批网站迅速崛起, 奠定了网络发展的主流方向。中国县、区级以上各级政府都建立了自己的网站, 将部分政府职能通过网络实现。所有大型企业和众多中小企业甚至个人都已上网, 并拥有自己的网络空间。从宏观的角度看, 中国的互联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得到了飞速发展, 尽管就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率来说还很低, 但可以预见,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未来中国网民数量将会以不低于当前的增长速度发展, 网民的组成结构将进一步趋向合理, 网民对互联网的使用也将进一步趋向理性和实用。
三、网络民主参政的几种形式
1、网络舆论监督
以关注个体、围绕突发事件为特征的网论舆论监督浪潮的兴起, 既体现了公民自由、民主、公正意识的觉醒, 也体现了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长足发展。
2、国家政治、爱国论坛
“强国爱国社区”的实践所体现出来理论意义, 绝不仅限于一个交流的环境、一种沟通的渠道, 它也是人民关心国家, 爱护国家荣誉, 表达自身爱国情怀的重要途径。在更深的意义上它可以被理解为是中国网络民主参政的初步实践。
3、基层民主自治中的网络参与
社会主义民主是中国现代化的归宿和目的, 随着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权利意识不断增强, 政府在现代化进程中将更多的公共权力赋予社会机构和公民自治机构来行使。尤其是在作为社会民主基础和直接体现的基层民主建设方面, 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日益健全, 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得到迅速发展, 城市居民自治和基层选举日益完善。
4、电子政务
在现代社会, 政务信息是社会的公共物品, 公众享有平等获得的权利。随着中国全社会民主意识的提升, 公众要求参政、议政, 要求政府加强民主化管理的呼声日益高涨, 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已经成为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 政府上网、实行电子政务便成为国家的必然选择。
四、网络民主参政局限性
随着网络民主参政的不断发展,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断加强, 参政积极性不断提高, 这是一件好事。但从另外一个方面看, 快速扩张的公民政治参与也会对国家的政治发展构成挑战, 特别是对于那些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家。这些国家的各项制度发展尚不够完善, 要特别注意避免“参与危机”, 防止出现政治不稳定。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有一个著名的公式:
政治参与/政治制度化=政治不稳定
这个公式说明, 政治参与作为公民自下而上的影响政治生活的行为, 是一把双刃剑, 有其积极的一面, 也有其消极的一面。政治参与并不必然导致政治发展, 也有可能会引起政治衰退, 造成政治动荡。当制度准备不足, 扩大的政治参与便会导致政治不稳定。因此, 对政治参与的作用要作实事求是的客观分析, 对政治参与的发展进程要有清醒的认识。对于“网络民主”引致的广泛政治参与, 必须讲求有序参与和理性控制, 必须从实际出发, 将政治参与纳入制度化轨道, 防止出现政治不稳定。
五、完善我国网络民主参政的方式
网络民主参政的发展一方面显示出了传统民主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另一方面也暴露了它的局限性, 要使网络民主能够充分完善的发展,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努力消除数字鸿沟, 促进信息资源共享
在我国网络民主的发展过程中, 由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 在东西部之间、城乡之间、不同学历者之间、不同收入者之间等都存在着信息技术拥有和应用的巨大差异, 即前文所述的数字鸿沟。要尽快消除数字鸿沟,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普及网络教育, 提高全民素质
网络民主参政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公民有良好的信息意识和较高的网络素质, 而这跟公民的文化层次和受教育程度息息相关。据调查, 中国的网民大多数是18-35岁之间受过良好教育, 掌握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基本知识的中青年, 而其余年龄阶段的人群大多数在计算机、互联网等方面缺乏必要的知识。东部与西部网络普及率的差距主要体现在高低不同学历和收入的人群当中。
(2) 向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 积极开展信息扶贫
信息扶贫是指政府和社会借助于信息技术的推广和信息活动的开展来解决信息贫困者的信息贫困及其由此而形成的经济贫困问题的一种特殊的扶贫方式。目前, 在我国广大的农村和中西部地区, 信息十分贫乏, 经济十分落后, 跨越数字鸿沟, 信息扶贫迫在眉睫。我国开展信息扶贫, 重点应该向落后地区和“弱势群体”倾斜。另外, 还可以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 争取国际援助。
2、强化法制约束, 促使公民网络民主参政法制化
我国政府应加快网络立法的步伐, 建立较为完善的网络法规体系, 对政府、组织和个人在网络中的权利和义务等作出规定, 实施依法治网, 依法严厉打击网络犯罪和利用互联网从事的非法活动, 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由于网络的应用速度和范围都十分惊人, 大大超出了人们的预想, 因此, 只有不断更新现有法律才能适应客观环境发展的迫切需要。如果政府在立法上按照常规的思路和传统的作法, 就将使法律对相关政治、社会关系的调整处于被动、落后的地位。适时立法, 及时规范网络管理秩序, 及时调整各类关系, 确保网络应用和发展的顺畅, 就等于为网络民主参政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3、构建网络民主参政的道德规范体系
(1) 构建网络伦理规范, 明确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
为了及时有效地克服网络民主参政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现象, 遏制不道德行为的发生, 维护正常的网络秩序, 就必须构建相应的网络伦理规范, 明确网络主体的道德责任, 促使网民真正成为网络中的道德主体, 主动担负起维护网络秩序的重任, 促进网络民主参政的健康发展。
(2) 积极倡导网络文明
我们要利用各种渠道, 培养具有较高道德水准、较宽知识面和具有相当深厚专业知识的复合型网络科技人才。同时要加强网络教化, 网络教化可以有组织地传输基础的和专业性的信息知识, 以提高人们知识水平、道德品质、奋斗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摘要:我国一直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而民主参政则是民主政治建设中最关键的构成因素。随着我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 民主参政出现了一种的方式——网络民主参政。相对于传统的参政方式来说, 它形式新颖, 有着信息量大、参与自由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着“数字鸿沟”等一系列限制性因素。如何进一步发挥网络民主参政的优势, 克服其不足, 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正是基于以上考虑, 对网络与公民民主参政的相关问题做一些探讨, 以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网络,民主参政,公民
参考文献
[1]郭琰.信息技术与民主政治——浅析互联网时代我国公民政治参与[J].天府新论期刊, 2008 (06) .
[2]刘琨.浅议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意识的培养[J].新闻世界期刊, 2007 (04) .
网络民主 篇8
一、相对于直接民主的比较优势:真正直接参与
直接民主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一种民主形, 每一个公民都有权直接参与所有政策的制订, 而方法是全体投票来决定。如古希腊的公民大会就是一种备受称道的直接民主形式。这种民主的基本特征是全体公民是统治者, 参与政治, 集体掌握国家最高权力, 公民集体内部相对平等, 法律至上。
直接民主的思想是拒绝一个存在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社会, 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应该是所有公民都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其原则是谁也不能自封为统治者, 谁也不能以个人名义握有不可让渡的权力。在一个共同体之内, 在牵涉到大多数人关心的利害问题上, 由全体公民运用直接民主来进行公共决策。
其实, 直接民主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它是建立在小国寡民的基础上。而且, 就是在古希腊城邦中, 奴隶、妇女、工匠等没有公民资格, 换言之, 这些人没有参政议政的权利, 更没有参与公共决策的可能。可见, 直接民主并不能普遍地体现全体人民的意愿和要求。随着疆域的扩大和公共事务的庞杂, 任何公共决策都由直接民主来裁定难成现实。
而网络协商民主则不同, 它真正地无歧视地面向所有公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 网络向所有地域的所有的人开放, “天涯若比邻”已成现实, 只要你愿意, 在“地球村”的任何地方, 都可以就自己关心的公共决策直接参与, 发表自己的看法, 提出自己的意见、建议, 甚至提出完全不同的观点。“新交规”出台后, 身处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的许多网民, 通过跟帖、发帖、发微博等许多方式表明对“史上最严交规”的看法, 从理论上指出“新交规”严重违背“牛顿第一定律”, 从实践上说明“新交规”的不可行性, 劝服政府改变和纠正原来的偏好, 最终官民达成共识, “新交规”在实施6天后被叫停。
二、相对代议制民主的比较优势:纠正精英决策的不足
正如萨托利所言:“如果说古代民主是城邦的对应物, 那就是说它是‘直接民主’, 今天我们已不可能亲身体验那种希腊式直接民主了。我们的所有民主都是间接民主, 即代议制民主, 我们受着代表们的统治, 而不是自己统治自己。”[1]公民不是亲自而是通过他们选举并向他们负责的代表行使政治决定权的政府形式, 称为代议制民主。[2]
古代的直接民主随城邦的解体或疆域的不断扩张而悄悄地消逝在历史的记忆里。近代民主思想家虽然承认国家权力属于人民, 但他们几乎众口一词, 认为人民不适合直接掌握国家权力。他们认同中世纪成长起来的代议制民主, 由人民选举出代表掌握国家权力。公民的民主权利体现在他们选举代表的权利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属于一种代议制民主。“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这一制度的建制原则。这种民主形式中, 多数公民并不直接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 而是通过选举能够代表自己意愿的人大代表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来间接行使主人翁的权力。这种民主具有议事成本较低、决策及时快捷等效率优先的优点, 但是, 兼顾公平在决策时往往只出现在官方文件或传统媒体的话语里。代议制民主中委托人权利的流失存在着常态性风险, 由于权力和利益的驱使, 被委托人一旦“代表”从事公共决策时, 或者被权力“收编”, 或者被资本“绑架”, 被代表的委托人权利流失的风险几乎在所难免。
2012年2月27日, 青岛市政府下发《关于在全市开展植树增绿大行动的通告》, 之后, 一项轰轰烈烈的“植树增绿”运动展开, 但惹起市民的反感和不满。人民日报发表时评《利民的大树也不能硬栽》指出“本是令市民受益的生态工程, 可不少市民不但‘不领情’, 反而从论证公开、成本核算、种植密度、位置布局等多方面提出质疑。”[3]青岛市相关部门公开道歉, 承认存在论证不细致、沟通不主动等问题。
青岛“植树增绿”工程还写在了经人大代表们审议并通过的青岛政府工作报告里, 可见, 人大代表有时并不能完全代表人民, 代议制民主有时并不完全能“为民做主”。
在青岛“植树增绿”事件中, 网络成了表达民意的重要平台, 也是促使政府最终妥协、凝聚共识的强大推力。伴随着网络的便捷性优势是公民参政议政成本的降低, 这为公民自己代表自己、表达意愿诉求提供了平等协商的机会。我国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公民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表达自己对公共决策的看法。作为网民的公民, 理所当然地拥有这种表达权, 其利益诉求通过网络协商民主予以充分表达, 并能较为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全貌, 甚至揭示许多深层社会问题和矛盾。与传统媒体相比, 网上环境相对要宽松的多, 网络言论比较自由, 对有些话题一些网民言辞尖锐, 所以网络在反映社情民意、形成共识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 成为民众表达愿望和要求、释放情绪和缓解心理压力的重要渠道, 具有社会“安全阀”功能。所以网络协商民主具有代议制民主不具有的一些比较优势。
三、相对于协商民主的比较优势:平等协商
协商民主强调在多元社会现实的背景下, 通过普通的公民参与, 就决策和立法达成共识。其核心要素是协商与共识。协商民主有助于矫正代议制民主的不足, 同时也有助于不同层面的政治共同体的政治实践。协商民主倡导公民直接的政治参与, 公民与官员之间就共同相关的政策问题进行直接面对面的对话与讨论。协商民主具有多元性、合法性、程序性、公开性、平等性、参与性、责任性和理性等8个基本特征[4], 所以在公共决策中, 通过协商民主方式, 政府可以最大限度捕捉到决策所需要的信息, 利于打破公共决策的封闭神秘色彩, 满足公民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增强决策过程透明度和公开化, 弥补决策过程中的“有限理性”, 还可以有效整合政治精英论证、知识精英论证和利益团体政策论证的制度平台, 强化决策责任约束机制的功能, 有助于公共政策的顺利执行。[5]
但是, 理论上的完美并不能弥补现实中的缺憾。在具体实践过程中, 协商民主承诺优势特征往往受到许多限制。如“持续的不平等”就是个难以跨越的坎。众所周知, 浙江省温岭市的民主恳谈会是有口皆碑的。其中“扁屿村的民主恳谈会仍然无法避免现有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影响”……现有的社会不平等问题仍然从以下途径或机制渗透进来或者得到体现:“首先, 不同社会地位和阶层的人有着不同的行动能力”, “其次, 不同地位的人获得信息机会也很不相同”, “再次, 强势阶层的‘强大’和弱势阶层的‘无助’和‘自我谦卑’同样影响民主恳谈会中的平等状态”, “最后, 社会不平等对于村民日常生活的持续影响与民主恳谈会的时空局限性, 也波及协商民主的实践……如果在恳谈会上很直率地表达不同看法, 会后会收到报复和‘秋后算账’吗?”以上四方面的因素显然是对民主恳谈会和协商民主构成的严峻挑战。桑德斯和杨都强调在协商过程中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之间的不平等。协商民主对穷人、女性和弱势群体是歧视的。[6]
可见, 从某种意义上说, 协商民主与代议制民主一样, 也属于精英民主, 决策议题的设置、人员的邀请、主办方指定等事宜全是精英说了算。
网络上公民都是一个个平等的主体, 正基于此, 网络协商民主彰显的活力正在改变着时下的政治生态, 并平等地把网民有效地纳入到“人民主权”的体制中。托克维尔曾以其深邃的眼光透视出:“身份平等的逐渐发展, 是事所必至, 天意使然。这种发展具有的主要特征是:它是普遍的和持久的, 它每时每刻都能摆脱人力的阻扰, 所有的人和所有的事都在帮助它前进。”[7]
2011年3月初, 南京地铁三号线将迁移超过600棵梧桐树的消息,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孟非、乐嘉、陆川等人在微博上发起“拯救南京梧桐树”的活动。3月20日, 南京市副市长陆冰称, 地铁三号线的移树工作已全面停止。而政府将公开征集民意, 以进一步优化地铁建设方案, 事件告一段落。
南京修地铁, 理该利国利市利民。动工前, 也开了一些会, 就如何修进行民主协商。但在这种协商民主的人际交流中, 权力的不平等直接导致对话的不平等, 与长官对话, 长官意志, 下属一般是不会当面反对的, 甚至更多的是附和、叫好。
而网络协商民主真正做到了没有官民之别, 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并赋予每个人平等的身份, “移树工作全面停止”, 是网民与政府对话、协商凝聚的共识, 是网络协商民主成功实践的又一范例。
四、相对于网络民主的比较优势:理性表达
“网络民主”, 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 (Mark·Slouka) 在1995年提出的。他认为“网络民主”可以理解为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 或者是在民主中渗入网络的成分。同年, 美国学者Rick Henderson在讨论美国电子化议会改革时, 也使用了“Cyber-democracy”[8]即借助网络信息技术这一工具而实现的“电子民主”、“数字民主”等新渠道、新形式。2010年3月10日,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 周天鸿委员在题为《推进网络民主建设, 建设新的有序民主参与渠道》的发言中说, “网络民主”为民众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表达渠道, 为民众的政治参与营造了新的公共空间;培育了民众自由、平等的民主精神;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 强化了民主监督的效力。网络具有匿名性、低成本性、去中心化等特点, 其开放的结构、分散化的网络管理、海量的信息资源, 使网络具有匿名性、去权威性、平等自由等浓郁的民主底色。
与匿名性随影相伴的是非理性, 非理性则是网络民主的一大痼疾。网络发声、留言的低成本使得更多的人纷纷“触网”, 许多人就产生了一种责任分散乃是没有责任的心理, “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 “网络极化”现象颇为普遍。“在网络和新的传播技术的领域里, 志同道合的团体会彼此进行沟通讨论, 到最后他们的想法和原先一样, 只是形式上变得更极端了。”[9]
以追求民主政治、言论自由为驱使, “仇官”、“仇富”的网络表达等无所不在, 无官不贪, 无富不脏, 对外又表现为狭隘的爱国主义情绪, 如在2003年“新干线之争”、2008年“抵制家乐福”等事件上, 谩骂声充斥网络, 非理性爱国的声音远远超过理性思考, 甚至出现“多数人暴政”的情况。
相对于网络民主, 网络协商民主不只是多了“协商二字, 观点上的不同、认知上的差异, “和而不同”的背后是理性的力量, “有话好好说”、“有理慢慢讲”。如对已经实施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 许多网民从人口结构失衡、养老金严重缺额、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人口红利下降、老年化程度加快等角度, 理性论证人口政策调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与政府对话、协商, 终于在“单独二胎”这个关乎每个家庭的改造上达成共识。
社会在发展, 时代在进步, 民主也体现出鲜明的与时俱进的品质。网络协商民主虽然不能完全取代其他民主, 尤其是代议制民主, 但作为一种民主形态, 网络协商民主的理论承诺对民主政治的发展无疑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摘要:网络协商民主在公共决策时, 体现了直接参与、弥补“被代表”的不足、平等协商、理性表达等民主精神, 提高了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具有直接民主、代议制民主、协商民主和网络民主不具备的比较优势。
关键词:网络协商民主,公共决策,共识
注释
1[1][美]乔万尼·萨托利著, 冯克利、阎克文译:《民主新论》, 2009年4月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 P280
2[2]陈振明主编:《政治学——概念、理论和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年9月版, P420
3[3]李强:《利民的大树也不能硬栽》, 人民日报2012年4月20日
4[4]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第3期
5[5]王学军:《协商民主与公共决策》, 《天府新论》2006年第1期
6[6][澳]何包钢:《协商民主:理论、方法和实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11月版, P58-59
7[7]亚历西斯·德·托克维尔著, 董果良译:《论美国的民主》 (上卷) , 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 第8页
8[8]Rick Henderson.Cyberdemocracy infomedia and politics, Reason April, 1995
浅析网络民主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 篇9
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兴的事物,目前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如下:
作为网络民主的倡导者,史蒂文·克利夫认为,网络民主是指:“如何利用因特网加强民主过程,为个人或社群提供与政府互动的机会,并为政府提供从社群中寻找输入的机会。”(1)
苏格兰的国际电子民主中心认为,电子民主是利用新的信息和通信技术,即ICT技术,加强民主,改善民主决策过程,促进公民参与特别是通过电子咨询和电子申诉的方式。
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认为网络民主就是“公众通过网络来讨论公共事务,并通过投票来决定公共事务这样一种民主制度发展的重要进程。”(2)
中央党校教授沈宝祥指出,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实际上是行使民主权利。所谓互联网政治,是民众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政要通过网络与民众互动的现象,其性质就是民主政治。这是在高科技基础上,借助互联网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和新途径。可以说,中国互联网政治的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民主形式日益丰富、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的新表现。(3)
综合上述学者的观点,他们都将网络民主看作是民主政治的一种新形式。因此,可以将网络民主看做是公众通过互联网来参与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以及反馈对公共问题看法的民主新形式。
二、政治合法性理论概述
最早明确提出合法性概念的是卢梭,他在《社会契约论》中指出,“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这种变化是怎样形成的?我不清楚。是什么才使这种变化成为合法的?我自信能够解答这个问题。”(4)卢梭认为只有“公意”才是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最早对合法性问题进行系统探讨的是马克斯·韦伯,他把统治的合法性基础分为三种,即对传统的遵从、对超凡魅力的信服和对理性的追随。从而相应地推导出三种类型的统治权威。一是传统型权威,这一权威主要依赖于对传统和习俗的遵从。二是超凡魅力型权威,这一权威主要以领袖人物的非凡才能、英雄气概和超凡魅力为基础,它大都产生于社会急剧动荡的时期。三是法理型权威,它建立在对正式制定的规则和法律的遵守之上,是现代社会分工高度发达、国家机构日益组织化、专业化的产物。(5)
哈贝马斯对于政治合法性的看法不同于韦伯,他认为“合法性意味着对一个政治秩序而言其被认可为正确和公正的要求具有良好的理由;一个合法的秩序值得认可”。(6)因此,在他看来合法性不应该被单纯地理解为大众对于国家政权的忠诚和信仰,而应该看它是否包含着被认可的价值。
美国政治社会学者西摩·马丁·利普塞特认为,“合法性涉及该制度产生并保持现存政治机构最符合社会需要的这种信念的能力”。此外,这种合法性与政治体制的有效性密切相关。“有效性指实际的政绩,即该制度在大多数人民及势力集团如大商业或军队眼中能满足政府基本功能的程度”。(7)
虽然学者们对于合法性的认识存在差异,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相同之处,因此,可以将政治合法性归纳为社会成员对于政治统治的承认。
三、网络民主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
(一)网络民主对政治合法性的正面影响
1.网络民主增强了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了言论自由和政治公开
目前互联网正处于急速发展的过程中,网络参与的技术条件逐渐成熟,这使得人们通过网络参与社会管理成为可能。同时,网络民主的兴起也对传统信息管理形式产生了巨大冲击。人们通过网络可以掌握更为全面的信息,这无疑扩大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并将有效减少腐败现象的滋生,从而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而这种政府工作的透明化和政治的公开化,最终将会得到更多民众的认可,对政治的合法性起到积极作用。
2.网络民主激发民众政治参与的热情,提高公民的政治忠诚
网络民主为公众的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式,从而推动了公众的政治参与热情。“政治体系所能提供的参与渠道越来越通畅,政治参与就越加便利,相应的参与就越多。”(8)近年来,各国政府普遍意识到互联网的优越性,它较传统的媒体更为高速、便捷、低成本,因此得到普遍青睐,各国更是先后采用不同方式加以有效利用。如奥巴马在选举中成功地利用网络进行政治筹款、宣扬个人政治主张,吸纳年轻选民支持,从而增强了民众对政府的认同和支持。
3.网络民主削弱了信息集权控制,为民众提供更加丰富和全面的信息
传统媒体由于时空的间隔,往往会造成许多信息传输障碍,然而网络民主却打破了这一阻碍,它能够为民众利益的表达提供更广阔的途径,能够为民众就某一问题提供多角度、更加丰富的信息。网络引发了传播从单向到交互的变化,人们既可以自由传播信息,也可以快捷的查找信息。网络中信息的分布和流动不再是线性的而是网状的。这一全面的信息传输是公民对政治合法性做出理性评价的基础,也是人们对于政治权利认可的前提。
(二)网络民主对政治合法性的负面影响
1.数字鸿沟导致政治参与的不均衡,影响政治系统全面、准确地掌握民意
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一个不容低估的难题——数字鸿沟问题,即由于性别、阶层、收入、年龄、学历、居住的地理区域,以及个人的兴趣习惯的差异,导致人们接受和使用信息的机会上的差异,导致信息富有者和信息贫乏者之间的分化,导致公众政治参与能力的不均衡,信息富人掌握和控制着大量信息,就可以有效地参与和影响政治,而信息穷人则处于政治的边缘。在中国,大部分的网民是年轻人或城市居民,而多数农民或社会低下层人士由于受到经济条件或者政治参与意识和能力的限制,难以通过网络表达利益需求。如果政治决策者单纯以网络民意作为决策依据,则难免有失偏颇,甚至可能造成未能参与政治决策的部分民众的不满或不信任,在降低政治权力有效性的同时,削弱其合法性。
2.网络民主有可能导致网络无政府状态,可能对主流政治文化造成严重冲击,动摇政治合法性基础
由于网络没有一个完全的管理者,网络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非常自由的,在相当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人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发表言论,因而网络民主又不免表现出极端的个人自由主义倾向,这会导致网络无政府主义的产生,如果被不法分子恶意煽动利用,可能会对主流政治文化造成严重冲击,最终会动摇政治合法性的基础。
尽管网络民主在其发展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不可否认互联网仍然是现代政治沟通不可或缺的平台。政府要谨慎对待网络民主这一新生事物,加大网络管理的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使网络民主切实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推动力。
摘要:随着网络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突出,尤其是网络在政治方面的频繁应用,使得在网络环境中生成和发展起来的网络民主正在以各种形式对政治合法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还有不断加强的趋势。它既可能提高公众政治参与热情,成为政治合法性的助力;也可能造成数字鸿沟,动摇政治权力合法性的基础。因而,政府要谨慎对待网络民主这一新生事物,加大网络管理的相关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使网络民主切实成为政治合法性的推动力。
关键词:网络民主,政治合法性,影响
注释
1储建国.利用电子政务,促进民主发展.www.tongpe.tom.cn/yishuzhuanti/6181.html.
2毛寿龙.网络民主的局限性.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1.
3沈宝祥.互联网政治:中国政治生态环境的新变化.中国选举与治理网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 Info.asp?Newsl D=l 10810.
4卢梭(著),何兆武(译).社会契约论[M].商务印书馆,1980.
5马克斯·韦伯(著),林荣远(译).经济与社会(下卷)[M].商务印书馆,1997.
6哈贝马斯(著),张博树(译).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
7利普塞特(著),刘钢敏,聂蓉(译).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商务印书,1993.
网络民主 篇10
一、中国民主建设中网络的闪亮登场
随着中国经济文化水平的不断发展, 民众的知识水平和民主意识不断发展, 民众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及政治生活的意识和需求迅猛发展。但是传统政治资源尤其是民主的资源严重短缺, 无法及时适应民众的需要。造成这一失衡状态的原因, 可以说由于片面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从而忽视了的民主及政治建设的重要性。
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实给中国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变化, 但另一方面却给民主建设留下来许多的难题。当滞后的民主政治建设遭遇社会民众强大的民主需求的时候, 制度方面的资源短缺日益显现, 主要表现在:民主参与的途径太少, 表达民意的机构的虚化, 公民的参与的权利和机会得不到落实。民主诉求的欲望得不到满足, 必然会影响到经济政治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持续发展。日本政治学者 (3) 蒲岛郁夫认为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息息相关, 政治参与是维持经济发展、经济平等、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网络的兴起和广泛应用为中国的民主建设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 为民众广泛参与政治, 实现民主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技术支持。传统的政治的控制手段和方法面对网络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如何正确引导, 使民主建设获得良性发展, 是又一个必须面对的新课题。正如 (4) 李永刚所言:“互联网的扩张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已成为政治控制的克星, 它正以自己的节奏改变甚至摧毁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控制机制。”网络的应用释放了民主的空间, 也激起了民众的参与民主的热情, 但是网络上的民主又处处受到现实政治的影响, 中国的政治生态在为网络上的民主建设提供发挥空间的同时, 也为其作用设定了限度和范围。
二、中国民主建设中网络的功能和影响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的技术, 与其它传播技术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它的隐蔽性和离散性, 它重新激活了人们的民主意识, 改变了传统的政治格局和传统政治的运作模式。不过, 网络在中国的民主建设方面发挥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主要体现在外围的层面上, 如政府信息公开, 官方与网民互动, 民意调查, 网络监督等, 其功能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政治的输入和反馈
在中国传统的政治模式中, 公众参与政治的途径稀少, 渠道狭窄, 因而政治的功能主要表现为输出。政府过于强大, 民众只是被动地接受, 被动地输入, 反馈流于形式。传统政治的权威正是建立在对信息的控制和专享上, 政府控制了信息的传播和流通方式, 有意识地利用大众传媒来影响公众的政治认知和判断并以此来塑造民众的政治情感和体验。
网络的兴起, 给了人们民主参与的新渠道, 开创了言论自由的新局面和信息多元化的获取途径, 民众在极大程度上获得了平等的知情权, 也能够更快捷和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 可以通过网络体验政治生活的意义。网络使信息的传播在输出、输入、反馈三个环节上得以实现, 很大程度上扭转了传统政治中的失衡状态。网络激发了民众的参与热情, 为政治的输入提供了现实的素材, 网络的普及与技术的进步, 也为信息的反馈提供了便捷的途径。
2、政治监督和纠错
国家政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是政治监督和纠错机制。政治的监督, 有体制内的监督和体制外的监督两种类型, 体制内的监督主要依靠宪政和民主制度的制约来实现, 体制外的监督则是依靠民众舆论和社会压力。在中国, 由于缺乏有效的体制监督, 政府的过于强大, 无法形成对自身的有效监督。正如 (5) 郭镇之所说:“中国的新闻传播对权力实施舆论监督, 特别是批评报道方面处于天然劣势, 从而产生‘只打苍蝇, 不打老虎’的问题。”监督力量与纠错的缺失, 无疑已成为影响我国民主建设进程的绊脚石。
网络的隐蔽性和离散性的天然优势, 使其迅速在政治生活及民主领域内成长, 加强了民众民主参与的力量。网络成了对政府进行监督和监控的无所不在眼睛, 在网络中身份的隐蔽使政治参与更加安全, 民主意向的表达也自由, 从而可以迅速有效地实现政治的纠错和监督的功能。
3、政治宣泄和矛盾缓冲
在社会生活高速发展的今天, 社会结构, 人员层次和社会价值观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人们在剧烈地社会变动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的心理的压力, 迷失感、挫折感往往交织在一起。作为一个社会来讲, 这种压力的排遣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实现, 往往会极大的影响政治和社会的稳定。
网络正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合适的宣泄情绪, 释放压力的渠道。虽然网络的隐蔽性使人们失去了身份, 人们并没有真正获得话语的权力, 网络的普及性使听众的范围无限扩大, 给说话者以满足感, 从而可以使压力得到有效的宣泄。网络的宣泄功能如果得到政府的有效合理的引导, 将会成为化解社会矛盾的缓冲地带。民众在网络上往往比在现实政治生活中少了许多的紧张和焦虑, 使政府与民众彼些间的沟通与交流变得更为容易。政府与民众在网络上形成良性的互动对话, 可以使许多的现实的矛盾得到有效舒解甚至化解, 而且民众彼此之间也能够进行有效交流和协商, 为解决矛盾提供有效的方法或途径。
结语
网络激发了公众参与民主建设的激情与活力, 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政治的民主建设模式。但是必须看到目前网络在中国民主建设中的功能和影响还仅仅限于外围层面, 还远远没有触及到核心, 网络的功能还应该得到进一步的发挥。在中国未来的民主建设模式中, 可以考虑以网络民主推进代议民主, 用信息民主推进工业民主, 走网络与现实相结合的新型民主的发展道路。可以预见的是, 随着网络对人类生活影响的不断深入, 网络必然对中国的政治和民主建设产生更大和更深远的影响。
摘要:本文从政治的输入和反馈功能、政治的监督和纠错功能、政治的宣泄和矛盾缓冲功能各个方面分析了网络在中国民主建设中的功能, 并对网络在未来中国民主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设想。
关键词:网络,民主,功能,反馈,监督,宣泄
参考文献
[1][2][3]蒲岛郁夫:《政治参与》, 经济日报出版社, 1989年。
网络民主 篇11
关键词:民主 网络政治参与 政治稳定
1 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影响
1.1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参政议政的新渠道,弥补了直接民主的不足
互联网作为一个全新的社交平台,创建了一个新的公共领域和对话空间。网络平台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给予民众更多平等交流的机会,弥补了传统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在网络环境中,网民可以迅速地获得最新的时政信息,快速地实现资源共享,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极大地发挥,再加上网络政治参与透明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互联网在推动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方面,扮演了其他传播媒体不可替代的角色。与此同时,相对传统的代议制民主,网络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网民可以自由地表达个人的言论和利益诉求,网络在传达民意的真实性方面有着其他媒体不可替代的优势。网上投票、网上民意测验、网上政治问题的讨论、网上协商制度等使得公民能多层次、全方位地参与政治。[1]
1.2 网络政治参与加强了公民对政治环境的监督
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公开性、透明性等特点使得网民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政治生活的内容。传统的民主参与是建立在一定的中介组织和参与渠道基础之上的,而网络政治参与是一种独特的民主监督形式即网上监督。在网络中公民无需中间环节的干扰直接对政府、社会中的事件进行监督,这既有利于公民对政府、社会的行为方式及方针政策进行监督,也有利于一个公正、公开的社会形体的形成和政治环境的和谐发展。[2]
1.3 网络政治参与促进公民意识和公共治理理念的养成
网络活动空间作为一个全新的公共领域,激发了民众参政议政的热情,增强了网民的政治主体性,充分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地位。在传统的政治体制中,政府的权力、权威更多的是来自于法律和理性的授予,在经过从中央到地方的层层传达后,国家政策很可能被地方政府扭曲变质,信息没有得到有效的传达,造成民众对国家政策的不满。网络政治参与不仅成为利益诉求的政治安全阀,同时也演变为传达民意、建设服务性政府的必然选择。在社会公共管理的决策过程中,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意见表达可以汇成一股强大力量,促使政府决策者听取网民的意见,并且在参考网民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相关的政策,以使相关的政策满足最广大民众的需求。
2 网络政治参与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巨大挑战
2.1 网络政治参与容易引发公民的非理性、失范行为
作为第四媒体的互联网,能够使各种信息瞬间生成,光速传播,实时共享,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在网上自由传递政治信息,表达自己的政治见解,由于这些信息数量庞大而其真假难辨,使得网民在参与时处于茫然无措的状态。[2]如果网民缺乏正确的辨别意识和理性的思考,很容易对政治评价和判断发生偏差。甚至有一部分人还存在情绪化和非理性的宣泄行为,给正常的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带来潜在的威胁和挑战。很多网络舆论通常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追求正义的豪情反而沦为多数人的暴政。[3]当前我国正处于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水平日益提高,但是社会问题接踵而来,并且通过网络不断呈现出来,并且利用网络便捷性、迅速性等特点凸显、放大,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人们情绪化的波动和非理性的参与,再加上我国对网络空间的监管不力,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现象很难得到有效制约。
2.2 网络政治参与容易导致“数字鸿沟”
数字鸿沟也称为信息鸿沟,即网络信息富有者和网络信息匮乏者之间的隔阂和鸿沟。它呈现互联网时代存在的差距现象。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已经认识到“数字鸿沟”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阻碍了政治生活的稳定发展。在当今社会,网民一般集中在有知识有文化的阶层,而对于那些困难的人群很难拥有网络政治参与的机会和能力,因此,网络政治参与仍存在阶层、地域、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意味着利益分配的不平等,利益分配的不平等成为威胁社会稳定的隐患。
2.3 网络政治参与可能瓦解主流意识形态
在传统社会,出于意识形态和政治稳定的需要,各种传统的传播工具都被国家和政府牢牢控制,成为政府的“喉舌”。这种严密的控制体制对党和政府推行政策法规、维护政治稳定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而在网络时代,网络政治参与将打破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主流意识形态和文化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安德鲁·夏皮诺则认为,网络导致了权力的转移,减弱了传统权威,同时引发了网络碎片化危险,容易形成网络空间的相对主义(1999)。[4]政府再想要通过传统的文化传播手段控制人们的思想和意识形态困难重重。
3 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的建议
3.1 健全网络政治参与的法律法规,规范网民的参与行为
根据各个国家治理网络空间的经验,我们可以发现要实现网络政治参与的理性、健康发展,国家就必须出台相关的网络法律法规、使公民的网络活动行为固定在法律的权限之内。如美国为加强对互联网的管理,先后制定了《个人隐私法》、《计算机安全法》、《国家信息安全法案》等网络法律。英国政府为消除网络的非法资料于1996年颁布了《互联网安全规则》。[5]我国在“1991年颁布了《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2000年国务院颁布了《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的网络立法发展缓慢,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网络环境不能得到有效净化,需要政府及时制定一系列促进网络政治参与健康发展的、融合网络技术和政治民主的基本法律,同时也要不断修改和完善不适合网络发展的法律法规,确保法律法规的前沿性、可操作性。
另外,普及网民的法律知识和提高人们的法律素养也显得尤为重要。现有的《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中明确地对影响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如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有害信息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破坏国家法律的行为等。[4]因此,政府和相关部门应该充分地利用网络平台宣传法律知识,提高网民的法律意识,真正实现依法治网,确保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和规范。
3.2 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积极引导网络监督
政府必须积极地关注网络政治参与的现状,主动解决网络政治参与提出的新挑战,加强对网络政治参与的监督。首先,政府要加强处理网络事件、虚假言论和政治丑闻的能力。其次,网络的运行者和管理者应该增强自身的法律素养和法律知识,提高辨别能力,对一些非法的网络政治参与行为、虚假言论、恶意诽谤要加大管理力度,防止一部分非法分子利用网络蛊惑人心,将社会问题曲解和扩大化。此外,网络管理者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监管机制,鼓励网民积极参与、举报和曝光一些虚假信息和不良网站,提高网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警惕性,约束自己的网络政治行为。
3.3 公民必须提高自己的网络参政能力和参政素养
作为网络政治参与的行为主体,网民应该本着客观真实的原则,对自己传播的社会信息和发表的个人言论负责任,在行使个人权利、表达利益诉求、进行网络评论和网络互动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网络政治参与主体必须做一个理性的行为人,提高自己的辨别意识,运用理性来客观地评价和判断事实,承担起自己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另外,网民必须提高自己的参政能力和参政素养,掌握一定的网络政治参与技巧和相关的法律法规,学会运用网络技术保护个人的隐私和权利,客观、公正地对待网络事件,做一个具有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公民。
参考文献:
[1]陈婷,何祥林.网络政治参与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
[2]金文玲.网络政治参与:功能及对策[J].中共贵州省委党校校报,2011(3).
[3]郭小安.网络政治参与和政治稳定[J].理论探索,2008(3).
[4]Andrew L·shapiro. The Control Revolution: How New Technology is Putting Individuals In Charge and Changing the Word We Know [M].New York: Public Affairs,1999:34.
[5]东波,颜宪源,付晓东.基于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双重性的政府回应路径[J].理论探讨,2010(3).
[6]埃瑟·戴森.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M].胡泳等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
网络民主 篇12
一、网络时代下的高校管理
互联网的发展必然带动教育信息化, 高校信息化是信息时代背景下社会信息化和教育信息化的一部分, 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实现高校网络化、管理科学信息化、信息资源数字化, 以达到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现代化。 (1) 高校信息化的直接产物是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的目标在于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对高校教学、科研、管理和生活服务有关的所有信息资源进行全面的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 (2) 高校数字校园是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三大主题之一, 在“211工程”中把校园网的建设作为数字校园的先决条件。
高校的信息化发展使得广大师生生活在一个日益普及的数字校园中。从最初简单的“一卡通”到现在日益完善的数字化服务, 便捷的信息技术为高校管理工作开启了新局面。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教务和服务部门都开启了数字管理系统, 包括招生就业、课程管理、后勤服务、心理辅导、党团建设等。以学生为例, 利用学号可以便利登录多个系统, 方便快捷。高校管理部门除了为学生提供服务和信息外, 也鼓励学生参与到学校管理事务中, 对学校的现行管理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
目前部分高校通过官方网站论坛、校长信箱、信息服务系统、电子邮箱、校园BBS、微博等方式鼓励大学生线上参与高校管理。大多数高校官方网站都开通了论坛和校长信箱, 教师、学生甚至是广大民众都可以就关注的热点教育问题和学校管理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校领导需定时查看信箱, 并且做出反馈。有人提议, 高校应该要开辟一个类似于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师生议政专栏, 作为广大师生民主参与、利益表达以及议政监督的空间平台。 (3) 校园BBS是学生获取信息和意见表达的重要渠道, 截止2010年, 我国2 000多所高校中已有1 700多所高校开设了BBS论坛, 其中最早的是清华大学的水木社区, 始建于1995年。 (4) 很多高校行政部门将BBS作为学生表达意见的重要平台, 通过BBS与广大师生进行互动。微博的兴起为高校各项信息化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 目前的应用主要集中教学和管理两个方面。从教学角度来说, 微博创新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方式, 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课余学习和交流的新平台, 此平台时效性高, 并且零成本, 深受学生欢迎。从信息化管理角度来说, 微博成为高校各项管理服务的另类手段。它是信息发布的快捷平台, 为宣传和弘扬校园文化提供社会空间, 能够掌握大学生思想和信息的最新动态, 有利于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另外, 微博的大众特征打破了实体机构中层层体制限制, 为大学校园营造了一个民主、平等、自由的氛围。
二、高校电子民主的内涵
民主是人类生活所追求的最高价值的目标, 它存在于人类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领域;尤其是在教育领域, 民主教育一直是教育人士关注的焦点。《教育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规定, 受教育者享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 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 提出申诉或依法提起诉讼”。 (5)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也对高校学生申诉的程序、机关、受理与处理内容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6) 无论从法律还是人格上, 大学生与高校都保持着平等的关系。很多学者呼吁大学生主动参与到学校管理中, 高校要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多样化选择, 尊重学生从自身权益出发参与学校管理的要求, 培养大学生的民主和公民意识。
自由开放的互联网发展使得人们的网络生活日渐丰富, 人们通过网络社交娱乐、探讨时事、发表意见以维护个人权利, 逐渐衍生出网络民主等问题。互联网为网民提供了一个信息互通、表达意见的平台, 网民开始参与到政治活动中并且具有决定性作用。学生作为网络生活的活跃成员, 在网络上的活动表现出双面性, 一方面他们可以通过网络来发表意见, 维护权利;另一方面也有可能被网络所利用, 造成高校舆情危机和管理危机。近年来高校突发和危机事件频繁发生, 在网络的推动下愈演愈烈。2011年天津音乐学院与广东韶关市学生连雪妃之间的招生录取纠纷, 刚开始没有引起天津音乐学院的重视, 而连雪妃利用微博的力量争取自己的权利, 最后使得广大网友向天津音乐学院施压, 天津音乐学院被迫澄清事实。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 例如2004年北航招生事件、郑州大学升达管理学院学生暴乱事件、西安财经学院向第二志愿报考该校的考生收取三万元的丑闻等。 (7) 这些都说明当前大学生已经意识到网络的力量, 辅导员如果不能正确看待网络管理和网络舆情的重要性, 不仅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管理, 而且严重损坏学校形象, 导致社会大众对高等教育的失望和诟病。因此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的过程中, 要深入了解网络特性, 兼顾思政教育和民主开放的双面引导, 通过多种途径深入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 对于学生的想法和意见不能一味的堵、删、拦。
网络为民主开辟了一个新的空间, 被称为电子民主。电子民主与网络民主具有相同的内涵, 即网络化的民主方式。校园中的民主褪掉政治色彩, 强调一种生活方式和运行状态, 其核心精神为“自由、平等和参与”, 其直接任务是实现校园的民主化运转, 其数字化的方式更加方便快捷。北京大学赵国栋在《大学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纪实研究》一书中提出“数字校园民主”, 认为“数字校园民主”是从“校园电子化参与” (E-Participation) 阶段发展而来;在此书中, “校园电子化参与”是指高校管理者通过校园内各种电子媒介 (校园网主页、校园BBS等) 发布有关学校规划、政策、预算和规章制度等相关消息, 并通过各种互动工具 (电子邮件、在线调查、博客、即时通信工具、短信等) 来收集师生的评价和反馈信息, 以作为政策制定的重要依据。 (8) 简而言之, 高校中的电子民主就是指高校各成员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和工具, 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和决策制定等民主活动。肇庆学院教务处贺晓立认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电子管理必须符合民主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可行性原则和适度性原则。 (9)
三、基于电子民主的高校辅导员网络工作模式
电子民主已经逐渐渗透到高校管理的各个方面, 从学生层面而言, 他们能够利用网络获取管理信息、发表意见、形成舆情;同时也通过网络受到其他思潮的冲击, 甚至被不良分子所利用。因此高校电子民主的发展对于辅导员的工作是挑战, 也是机遇。辅导员应该及时抢占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 从不同途径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创造机会让学生拥有班级管理权和学校参与权, 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与学生对话,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至大学生日程网络生活中。
(一) 信息公开
信息公开是民主评议的前提, 学生只有获得足够的信息, 才能对事务有清晰全面的判断。2008年北京高校大学生思想动态滚动调查资料显示, 69.6%的学生把网络作为获取社会信息最主要的渠道。 (10) 校园BBS是校园网络上的信息集散地和舆论场所, 是广大学生在第一时间内发布消息和获取校内信息的地方。许多高校将微博作为学校管理和宣传的重要工具。早在2010年底, 全国50多所重点高校就已经开通官方微博。
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学院网站、个人主页、社交媒体以及电子邮箱等形式及时发布信息, 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学校或社会等发布的官方信息, 引导学生学会信息检索和管理能力, 快速获得有效信息资源。一方面让学生能够及时获取教学管理信息, 确保培养过程顺畅;另一方面当学校遭遇网络危机事件时, 学生能够第一时间了解事情真相, 协助学校完成网络舆情处理, 避免因信息缺失而造成的学生舆情泛滥, 对学校声誉和管理造成损失。
(二) 搭建意见表达平台, 确保途径通畅
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意见的表达, 当前许多高校早已设置常代会、学代会等机制保证学生意见的表达, 但是学生涉及面仍然很小, 当大部分学生有需求或建议时, 他们只能通过校园BBS、人人网、微博等社交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总的来说, 官方网站论坛、校长信箱、信息服务系统、电子邮箱、校园BBS、微博是大学生线上参与高校管理的主要渠道, 其职能和实现目标如表所示。
辅导员应该高度重视学生意见的表达, 要紧密关注学生个体有关网络媒体的动态, 同时要协助学校搭建意见表达平台, 确保途径通畅。除了上文学校层面提到的有关信息管理系统、校长信息、网络论坛、校园BBS等信息传达机制外, 辅导员还可以设置辅导员信箱、网络留言板、微博等, 并且关注学生的微博、人人等社交媒体, 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 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个人成长, 时刻掌握班级学生成长信息。
(三) 平等对话、及时反馈、民主管理
Web2.0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去中心化, 每一个网名都是一个节点, 他们渴望交流, 希望得到回复, 大学生也不例外。因此在网络管理中要注重反馈, 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网络对话交流, 及时回复学生的心声, 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和辅导员对他们主体的重视以及对他们参与班级管理和自我管理的支持。由于网络信息爆炸和网络社交的需求, 及时回复才使得交流具有时效性。学生渴望在班级中找到归属感, 希望参与班级事务管理, 因此辅导员可以利用网络工具进行民主化评议和管理, 例如使用线上投票工具和电子问卷征求班级事务决策, 包括班干部竞选、奖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定等事务;使用博客、Wiki编辑等工具对班级资料进行共同管理;使用博客和人人网等社交工具对班级进行宣传。
(四) 引入资源、促进学习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辅导员应将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工作逐步纳入到日常教学中。目前网上学习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 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引入教学管理平台, 例如Blackboard、Moodle等, 国家更是加大投入支持数字化学习资源的制作, 例如国家精品公开课、名师讲坛等。辅导员在进行思政教育工作时, 建议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网上学习资源。从平台层面来说, 可以有效利用学校的教学管理平台, 使用教师账号组建相关专题课程或者相关班级, 采用第二课堂的方式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入人心, 在专题课堂中放入文档、视频、图片等多媒体资源, 并且提供链接帮助学生扩展学习资源。
(五) 以人为本、个性关怀
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扮演着支持者、知心姐姐、辅助者等多重角色, 是与高校主体——学生直接接触的一线工作者, 学生与辅导员接触最多, 对辅导员需求最多、渴望最多, 辅导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服务育人的主动性, 以人为本, 个性关怀, 而网络在其中发挥着桥梁支持的工作。目前辅导员加强班级团结的常规做法是组建班级QQ群、微信群、人人网主页、微博主页、群邮件等, 这些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凝聚学生的作用, 但是大多数由学生自行管理, 辅导员在其中的推动力不够。为了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机制, 辅导员可以根据各自班级实际情况, 展开特色辅导和个性关怀, 这也正是考验辅导员职业胜任力和创新力的重要途径。例如可以为班级学生组建个人电子学档, 帮助学生一起记录和管理大学培养过程;为学生联系本科阶段之后具有指导作用的师兄师姐, 搭建桥梁让学生能够提早进行学业规划, 获取专业人际资源;搜集和整理班级资料, 以多媒体的形式存储, 增强班级凝聚力。
摘要:互联网自由开放的特性使得高校管理和思政教育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大学生作为高校教育和信息化生活的主体, 与互联网密不可分, 辅导员如何运用网络开展思政教育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根据各类文献和高校管理经验, 综述了网络时代下高校管理的新形势, 阐述了高校电子民主的内涵, 提出了基于高校电子民主的辅导员网络工作模式, 以期对辅导员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和服务育人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辅导员,电子民主,网络管理
注释
11 陈海涛:《基于AHP的高校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载于《现代情报》, 2007年第10期, 第191-192页。
22 易际培:《教务信息化过程中高校学生知情权的保护》, 载于《中国青年研究》, 2008年第10期, 第100-102页。
33 马乙玉:《高校网络民主建设探析》, 载于《教育新探索》, 2008年第9期, 第122-124页。
44 陶长春、李和山:《基于大学生BBS行为特征的互动式和谐》, 载于《高校论坛建设》, 2010年第8期, 第102-103页。
55 覃干超:《高校学生管理民主化法治化与和谐大学之构建》, 载于《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8年第1期, 第50-52页。
66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 http://www.gov.cn/flfg/2006-01/17/content_161593.htm。
77 周建胜、范志轩:《高校网络舆情成因及引导处置机制探析》, 载于《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0年第8期, 第71-74页。
88 赵国栋:《大学的数字化校园与数字化学习纪实研究》,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年, 第13-15页。
99 贺晓立:《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 载于《肇庆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 第63-64页。
【网络民主】推荐阅读:
网络民主模式10-31
也论具体民主和抽象民主07-20
党委与民主党派民主协商座谈制度06-02
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情况报告06-21
党员民主评议个人总结及党员民主生活会发言05-22
民主参政10-21
民主共和10-21
民主设计05-13
民主自由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