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权利意识

2024-09-22

大学生权利意识(共11篇)

大学生权利意识 篇1

摘要: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正确形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为了把握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本文作者抽样调查了二十五所高校的部分学生,结果显示,当前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维护自身权利的愿望和良好的权利平等意识,但总的来说,其权利意识仍较为薄弱。

关键词:大学生,权利意识,受教育权利

法治是建设有秩序、公正、廉明的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以人为本”的个人权利保障精神是法治的核心内容,而权利的真正实现又基于公民正确的权利意识的建立。大学生作为将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其权利意识的正确形成对社会的发展具有特别深远的意义。为了把握当前大学生的权利意识状况,我们在全国选择了二十五所高校进行了调查。在受调查的对象中,本科生和专科生、各地区、各专业和各年级都占有适当的比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发出问卷1800份,回收1503份,回收率为83.5%;有效问卷1503份,有效率100%。

大学生的权利有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利等诸多方面,为了使调查的内容更加集中和具体,我们仅选择与大学生关系密切的受教育权利方面作为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

一、调查结果分析

一般来说,权利意识主要包括四个层次:权利认知、权利主张、权利要求和权利平等意识。

1. 当前大学生的权利认知。

权利认知即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及其所体现的利益和自由的了解和认识。权利认知是权利意识的起点。“你清楚你所享有的合法权利吗?”结果如表一:

表示“非常清楚”的只占了3.2%,大多数的学生对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并不十分清楚,带有模糊性。为进一步了解学生们对一些具体权利的认知度,我们询问学生:“设立奖学金制度、贷学金制度和助学金制度是不是高校应尽的义务?”选择“不是”或“不清楚”的共有636人,占总人数的43%。而根据我国《教育法》的规定,设立奖学金制度、贷学金制度和助学金制度是高校的法定义务。

综合以上情况,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判断:目前有相当大部分的大学生未能清楚自己的合法权利,大学生的权利认知状况并不乐观。学生由于不清楚自己具有哪些权利,就无法判定自己的权利是否被侵犯或自己是否侵害了他人的权益,更难以恰当地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

2. 当前大学生的权利主张。

权利主张即权利主体对其应享有利益的主动确认和维护,是权利意识的第二个层次,也是权利意识的根本意义所在,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权利的实现。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当前的大学生具有较强烈的争取权利和维护权利的愿望。

对于“不少高校不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制定,你认为如何?”近70%的学生表示“反对,我们有权利参与”。当问及“当你自身权利受到侵犯时,你会怎样做?”表示要向上级部门反映或告学校,极力维护自己权利的占了总人数的43%;对“如果你发现学校通过非正当的方法处分学生时,你会怎么做?”有660人(占45%)说要“积极干预,制造舆论压力”,这是令人感到欣喜的,说明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增强,他们的维权欲望正在与日俱增。“你如何评价当前大学生的维权意识?”认为“一般”或“还是不够强”共有1271人(占82.9%),这说明大学生们对其群体权利意识有更高的要求,也隐示出大学生们对提高自身群体的权利意识的愿望。

对“学校和老师犹如我们的母亲,教育我们成长,我们应该尊敬和服从她,哪怕她有一些不足,甚至在某方面没有很好地保障我们的权利”的说法,回答结果如下:

“在各种媒体上得知某大学生不惜用法律手段状告自己的母校,你的看法如何?”

由表二和表三可以看出,在“为维护自身权益而该不该‘背叛’母校”的问题上,有六成之多的学生认为“应该”,从总体上看,大部分学生冲出了传统理念的束缚,追求与时俱进、符合法治精神的权利新观念。

不过我们也看到,当前大学生的权利主张意识存在着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欲望或热情与行为明显不一。“你认为认真阅读《教育法》、《高等教育法》等与我们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必要吗?”调查结果如下:

对于“你是否曾经认真读过《教育法》或《高等教育法》?”情况如下:

虽然大部分的学生(70.5%)认为认真阅读教育相关的法律法规是必要的,但让人困惑的是,只有极少数(4.6%)的学生付诸行动,两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实际上,在发现自身的权利受到严重侵害时只有很小部分的学生会采取维权行动,而更多的学生会顾及其他的利害关系而选择放弃。

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大部分学生对学校保障学生的权利状况感到“一般”和“不太满意”(一共占了77.5%);而对学校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侵犯学生权利的做法,进行投诉或提出要求并不多见。访谈中得知,大学生们更多的是在网络上面的BBS发表他们的不满,而很少付诸实际行动。可见大学生的维权欲望与现实中的维权行为存在着很大程度的差距。

3. 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是权利意识的最高层次。指权利主体根据社会发展向国家或政府提出创设新权利的要求的意识。“当前教育制度及法规仍不完善,当学校侵犯了你的权利,但法律未对此做出规定,你会怎样做呢?”有784人表示要通过媒介诉诸于社会,居第一位;有278人表示会毅然上诉法院,居第二位;有165人选择了忍气吞声、自认倒霉;剩余231人选择其他选项。从这问题的回答结果来看,似乎大学生对权利的追求不仅停留在极力捍卫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而且懂得借助社会媒介的力量制造舆论的压力来要求法律的完善,维护自身利益。然而,结合上述的大学生的较差的权利认知情况和知行不一的权利主张情况,我们对此回答结果并不感到欣喜。

一般来讲,强烈的权利要求意识的形成至少需要具备两个前提:一是权利主体对已有的权利有非常清楚的了解,对应该有的新权利有比较明白的认识;二是权利主体具备较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付诸行动的精神。上面的调查结果已显示,大学生对自身已有的权利并不非常清楚,在主张权利时明显知行不一,同时下面的一些调查结果也说明,当前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尚有待提高。“如果你发现学校通过非正当的方式处分其他学生,你会怎样?”有34.6%的学生选了“视该名学生与自己的关系而定”,还有18.0%的选了“与我无关,随它去吧”。另据一份相关调查显示,有43.97%的老师认为现在的大学生的责任感不强,有61.21%的老师“非常”或“比较同意”“现在的大学生只关心个人利益,不太关心社会事务”的说法。由此我们认为,当前大学生的权利要求意识实际上尚是非常薄弱的,在主张自我权利时具有较大程度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4. 大学生的权利平等意识。

权利平等意识是在认识到自己权利的基础上,承认权利价值的等同关系,尊重其他权利主体的权利的意识。

“学校为了防止非典而禁止学生回家,也不让学生到校外的其他地方去,你的看法是?”回答的结果如下所示: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有八成多的学生对非常时期学校的非常政策表示理解和支持。“你是否同意‘我们行使权利的同时,也一定履行义务?’”调查结果如下:

根据这两问题的回答结果,结合问卷中所显示的受调查学生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态度,可以看出,当前的大学生具有良好的权利平等意识,也符合我国一直以来的法律文化传统。

至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当前的大学生虽然具有较为强烈的维护自身权利的愿望和良好的权利平等意识,但总的来说,其权利意识仍较为薄弱,有待提高。

二、几点建议

基于以上的调查和分析,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1. 大学生应该不断丰富自己的法律知识,并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

权利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必须以一定的法律知识为基础。不仅要从课堂上学习法律知识,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从生活中学习,并用于维护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利,最终做到“知法、信法、爱法、守法、用法、护法”的完美统一。同时,大学生应该进一步提高对权利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应该认识到“权利人义无反顾地主张自己的权利是人之为人的首要条件,因为这不仅是对自己应尽的义务,而且是对社会应尽的义务”。[1]

2.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

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法制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要切实解决“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不强”的问题,[2]努力提高法制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比如更高质量地开设《法律基础》等法制教育课程。应更新旧的教学观念与单一的教学方式,“把法律意识的强化和宪法及权利义务的教育作为贯穿全部内容的重点”,[3]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做到“教”、“学”互动,从而调动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活动应成为其重要的补充,比如举办讲座、知识竞赛、辩论赛、模拟法庭、旁听审判活动等,采取各种形式和手段加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从而增强其权利意识。

3. 在校园内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对学生是一种无声的教化,能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意识。高校一方面有权依法制定管理的规章制度,有权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有义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高校所制定的一系列管理制度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维护和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及时有效处理侵害学生合法权利的事件,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从校园环境来看,一是要提高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这是严格依法办事的重要前提。不断完善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二是要尽快完善与教学相适应的资源配置。近几年来,不少高校不断扩招,但其师资、教室实验室、后勤保障跟不上,影响了教学质量,学生意见较大。三是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比如维权咨询中心,使学生能更直接、方便地获取相关法律知识和维护合法权益。

4. 传统的法文化需要现代转型,尤其是传统的道德标准与法制观念亟待革新与转型。

首先,要摈弃“以义务为导向的传统文化观”,正确地对待权利,树立“权利与义务相一致”“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实际上也是捍卫国家法律的尊严,捍卫法治”的观念。其次,要确立程序正义的观念,充分“展示和保护社会的正义”。[4]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确立现代道德标准,形成现代法治观念,转变“对簿公堂是鄙下的,为君子所不齿”的传统道德标准,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增强全民的权利意识。

参考文献

[1]杨春福.权利法哲学研究导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劳凯声,郑新蓉等著.规矩方园——教育管理与法律.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

[3]黄崴主编.教育法学.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4]孙晓媛.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评析.广西社会科学,2003,(2).

[5]周子良,杨力.论权利意识的培养.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2).

大学生权利意识 篇2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违法维权的事件,有时候是当事人不懂得法律,误

入歧途,触犯了法律,有时候是当事人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让我们为之惋惜!为了解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现状,现做以下调查,耽误

您几分钟时间,请您认真做出选择。

1.您现在所在的年级: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2.平时您主要通过什么途径了解法律知识:

A自己平时阅读一些法律书籍B通过电视报纸等途径了解一些

法律知识

C通过学校设置的法律基础课学习D平时不怎么关注,感觉用不到

3.您觉得了解法律基本知识对我们有意义吗?(多选)

A有意义,但是我基本不寻求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B意义不大,可以用法律维护权利的地方太少

C没有,法律离我很远。我们还没有进入社会,以后再了解也不迟

D有意义,法律帮我解决实际问题

4.你知道全国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

A 3月15日B 11月1日

C 12月1日D 12月4日

5.您觉得下列哪几部法律与我们日常生活关系最大?(选三个)

A民法B刑法C婚姻法D合同法E婚姻法F劳动法G保险法

6.刑法规定应负刑事责任的最低法定年龄是:

A14岁B 16 岁C18,因为18岁就成年了D不清楚

7.当您做暑假工作或者做兼职时,您会主动与用人单位签订合同吗?(多选题)

A会的,合同能防止公司违约,以维护自身合法权利B合同是用人单位单方面拟定的,签不签无所谓

C这取决与用人单位是否有书面合同,如果他们要求口头签订合同,我也会同意D合同签不签影响不大,只要我工作了,他们敢不给我报酬,我就打官司

8.若某人借您钱到期不还,您觉得您有权利把那个人关起来,或者强行拿他的其他私有财产做抵押吗?

A有,只有这样才能维护我的权利

B没有,任何人都不能禁止别人的人身自由,而且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这样做也是情理之中,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D要看有没有借款合同,有合同应该走法律渠道。没有合同,那我只能这样做

9.当您权利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B自己解决,上访或者打官司太费时间

C找自己的亲属,以暴制暴D感觉很委屈,但无能为力

10.你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有效的A.报刊,杂志B.电视,广播

C.互联网D.党委,政府,人大

11.当日常生活中您的名誉受损了,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自己?

A无所谓,清者自清B说说就行,激怒了人则会被群殴

C根据法的程序来维护自己的权利D通过暴力解决

12.您觉得通过法律途径您的权利有多大可能得到维护?

A 30% ,法律根本不会注意弱势群体的权利B 40%,官官相护,有钱能使鬼磨

C90%,法律越来越公正了D许多问题根本不能用法律解决

13.您如果很需要买手机,碰巧碰到有人拦着你向你卖一部非常便宜,但可能来路不明的二手手机,您会买吗?

A会,手机便宜实惠,反正不是我偷的B不买,否则等于隐藏赃物,会受处罚

C手机可能是偷的,还是别贪小便宜了D不买,并打电话向警方反应

14.你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

A出声制止,维护自己的权益B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 C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D默默离开,不敢出声

15.你认为大学开设的法律基础教育课要如何上,才能取得提高同学们法律素养的效果?

A尽可能介绍能解决社会生活的法律法规B从案例中说明相关法律理论

C按照教学大纲粗略将一下就行D这门课与日常学习生活无关

16.您认为我国法律有效执行的主要原因是(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多的权威B执行机关执行不严

C一些领导与干部不守法D多数对法律尊重不够

E其他

17.您认为当我们维权时,有时法律的公正性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 A法律本身没有足够多的权威

B我国权利机关和司法机关相互制约,司法机关的工作没有自主性C一些司法机关收受贿赂导致办案不公

D当法律没有实现公平时,大多数人没有再上诉,选择忍气吞声

18.您觉得现阶段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让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深入人心?(多选)

A多组织法律讲座,普遍法律知识B 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C让法律深入农村基层,使普通民众学习法律,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D多建设一些维权渠道,让维权更简便

19.您觉得现阶段我国应该从哪些方面让遵纪守法和维权意识深入人心?(多选)

A多组织法律讲座,普遍法律知识

B 加大对违法犯罪的惩治力度

C让法律深入农村基层,使普通民众学习法律,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D多建设一些维权渠道,让维权更简便

20您认为对法律的执行哪些监督是最有效的?(单选题)

A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舆论监督

B法律在执行过程时更加透明,让公众参与进来

C加大人民群众监督

D设立一个专门的监督和调查机关,监督执法部门的执法

大学生权利意识 篇3

关键词:初中生;思想品德教学;学生权利意识

思想品德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向学生宣传道德、法律等基础知识,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向上的人生观,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是学生成长的必修内容。尤其是初中阶段,学生思想容易波动,对于世界的认识逐步成熟,为此相关的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面对上述背景,学术界与教育界对如何开展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广泛的成绩。然而,思想品德教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很难寄希望于一下子解决全部问题,为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还要根据新问题给出新对策。目前,学生权力意识日益淡薄,出现了包括学生对权利的无知放弃或者在保护自己权利的过程中采用不当方式的情况。本文将对上述目标指向的相关培养体系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后续的实际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一、初中生行为特征及其思想品德要求

初中生年龄阶段普遍分布在12~16周岁之间,无论是生理健康还是心理发育均处于成长与成熟的过渡期,在初中阶段形成的价值观对其未来学习与生活会造成显著的影响,同时也是指导其一生的关键。从其行为特征的角度来考虑,初中生兼具幼稚与成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常常表现出显著的情绪化,尤其是在自身情感表达、感情交流、心理状态调节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从宏观层面容易形成厌学、顶撞,甚至是自我封闭等不良现象。

在初中阶段的课程设置中,思想品德不仅包括对于学生行为方向的指引,更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层面的构建,尤其是对于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构成与正确方向进行梳理。不可否认,现阶段学生权利意识的淡薄是形成该阶段校园问题频发,甚至出现校园暴力等恶劣事件的原因,避免学生由于对权利的不了解而产生隐性的侵权行为,同时也要避免学生对于权利的误解而产生不良权利应用等现象是该门课程的主要要求。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对于权利意识的教学困境

从现阶段的教学体系来看,其对于学生权利教育的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学内容对相关问题采取回避状态。现阶段的教学内容更多强调基于学生义务以及社会责任的要求类知识,如对于基本道德的讲解,对道德体系的构建,对学生讲奉献、做好事等优良习惯的培养等。此方面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但是从根本角度而言没有做到权利与义务的对等,也就无法形成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这使得学生不了解自己的权利,不明晰权利的范围,不知道权利表达与落实的途径。

第二,课程设置与学生理解无法做到良好的匹配。课程的设置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优化空间。现阶段的教学体系对于该年龄而言存在一定的艰涩。因此,学生对于权利的理解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部分人认为学生应该对学校、家长、教师无条件遵从,进而放弃自身的权利,并在一定程度上忍耐对自身的侵权行为。另一部分人则过度或者不当使用权利,包括认为未成年人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十分显著。上述的两个极端是由于学生权利体系与意识没有得到良好的匹配及落实而造成的。

第三,学校缺乏学生权利保障的主体机构与环境。学校在学生权利保障机制的建设中也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无法与思想品德课程中的相关权利意识培养形成互动,使得课堂教授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脱离,也进一步促使教学体系流于形式。

三、基于培养学生权利意识视角的课堂改革方案

为了避免上述三个方面问题,并切实从学生权利意识培养层面构建新形势下的思想品德课堂体系,本文认为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予以课堂改革。

首先,构建内容合规、形势合理且与学生理解力相匹配的权利教材内容。培养学生权利意识应该按照“了解—深入—探讨—应用”的基本流程,为此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构建预制匹配的教学内容,同时考量该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不能以纯理论模式来进行,应该配合学生更容易接受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来进行构建。在具体的内容构建过程中重点注意如下问题:第一,对学生的权利体系应该进行完善的分类,如家庭权利、社会权利、校园权利、法制权利等,此种模式使得教学体系更为具体与严谨,也便于学生从知识体系建立的层面上进行学习与构建。第二,学生权利体系的教学应该以生动的案例为指引,不仅加深学生的理解,更能够形成更大的吸引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基本动力。第三,要重点对学生对于权利的理解进行把控,不得出现偏差。尤其在涉及他人的权利应用层面上更应该建立系统的规避策略,避免由于学生对于权利的理解不到位与不正确而产生的客观问题。

其次,强调权利与责任的相当以及权利获得的正确方式及条件,进一步规范引导学生权利意识的科学性与基本方向。学生对于权利的了解仅是其构建完善的权利意识的基础,还应该通过一定的途径建设来使其在现实生活中得以表达。而学生产生的权利问题往往是由于缺乏合理的表达途径与方法而造成的。为此,在实际的课堂构建体系过程中,不仅要进行如上的教学,还要使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利,如何保障自己的权利,如何要求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在存在侵犯时如何保护自己权利等实际内容均需要纳入后续的教学体系中去,进而形成完整的教学环节。

最后,加强校园学生权利保障机制与环境的构建,努力形成课上与课下的一体化构建,进而利用生活培养的方式形成学生的权利意识。权利意识的培养不能够寄希望于一节课或者某些课程设置,而需要在长期的不断实践培养中予以形成。此种培养不仅需要形成一定的校园学生权利保障体系,更需要通过长期的环境建设与规划来予以配合。可以毫不客气地讲,完善的学生权利意识培养要上升到校园层面、社会层面甚至是文化层面才能够达成较为合规的遵从。为此,除了上述思想品德教学体系的优化之外,学校内部还应该通过与心理辅导的联合、教学管理的联合、学校运营的联合等体系共同构建学生权利保障系统,并引导学生主动维护自身的权利,最终形成从执行层面上达成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体系。

四、总结

学生权利是与学生义务对等的天然属性,是学生自我保护以及社会保护共同赋予的神圣权益。然而,现阶段思想品德教学体系对于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进而导致学生对于自身权益了解不全面、理解有偏差、执行较过激等问题的存在。为了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系统总结了初中阶段学生行动的特征以及在学生权利教育方面存在的不足与缺失,并从思想品德课程教学内容构建、教学行为构建以及校园学生权利保障体系与环境建设等三个方面阐述对学生权利意识的培养途径。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教学改革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指导性意见。

参考文献:

[1]李君茹.思想品德课培养初中学生公民责任意识的对策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4.

[2]连仁裕.农村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问题与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5-276.

[3]詹春燕.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J].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2016(1):1-4.

大学生权利意识 篇4

一、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表现

1. 重视自我权利

当前, 学生对自我权利意识有着较为自觉的认识, 并旗帜鲜明地将其作为个性张扬、精神独立的重要表达方式。他们的个人利益保护意识较为强烈, 对自己作为教育消费者的身份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 能够从消费者权益角度主动了解并思考教育消费方面的事情, 如学费和住宿费的收取是否合理等。对于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学生也往往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 并希望通过合适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

2. 积极表达权利诉求

当代大学生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阶段, 作为希望接受到优质教育的年轻一代, 他们更为关注的是如何将他们的权利意识通过更为合理、妥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并最终得以实现。他们希望能通过高效直接的途径, 促使学校管理者从学校制度建设等方面切实保障其各项正当权利。

3. 学生对权利意识仍存在许多模糊的认识

由于大学生阅历浅、知识视野狭窄等, 他们对自身权利意识仍存在模糊的认识, 特别是年轻人易冲动, 往往片面地夸大自身拥有的权利而忽视义务, 一味地抱怨学校存在的某些问题, 却不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配合学校管理层作出应有的努力。因此, 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法律赋予学生的权利, 而且要警惕学生思想中暴露出的片面化、极端化的倾向, 正确引导、教育学生, 实现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的共赢。

二、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原因

1. 政治、经济体制的发展变化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进一步发展, 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束缚被解除, 人们的视野得以扩大, 这些变化促使人们追求更适合自我发展和提高的途径, 公民权利意识普遍增强, 尤其是大学生的权利意识被唤醒, 其重要标志是自我意识的觉醒。当前, 大学生绝大部分是“80后”和“90后”, 他们成长的时期, 恰好是中国的政治、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化, 朝着越来越开放的方向发展的时期, 因此他们更加关注自我发展、注重自我权利的实现。

2. 思想领域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我国思想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想领域的一些因素推动着大学生积极追求更适合自我发展的途径, 促使他们深入思考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学校管理工作, 善于发现学校体制、管理层面存在的问题, 并勇于提出改进的建议。如今, 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更加强烈, 他们迫切希望能够真正与学校管理层平等对话, 切实加入到对学校管理和自我发展的规划进程中去。

3. 大众传媒方式的日益多样化

互联网在高校的日益普及, 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 而且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当前, 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们通过网络媒体既可方便地漫游世界、获取新知, 也可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 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与冲击。

三、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增强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沿用传统模式, 管理理念以管为主, 管理方法多采用约束、制约和惩戒的方式, 与现实要求相去甚远。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路要求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更新方法、适应变化, 构建学生管理工作新模式, 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1. 正确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计划经济年代, 国家实际上是通过高等教育为毕业生确定了工作岗位, 学生一进入高校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中, 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是单向的“予”与“取”的关系, 是教育、管理与受教育、被管理的关系。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体制后, 大学生面向市场通过双向选择实现就业, 高校与在校学生之间的关系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学生不仅是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受益者”, 更是所在高校教育、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用户”。这种体制上的变化, 凸显了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的重要性。

近年来, 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 一方面, 学校有权依法制定确保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内部管理制度, 有权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学校管理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 学校同样有义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我们要重新认识并理清高校和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对学生的正当权利予以肯定并以制度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使执行力强的有效机制更好地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服务, 进而培养出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优秀学生。

2. 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

拥有一支高水平的学生管理工作队伍是我国高校办学的特色和优势。管理工作应以服务为主, 学生管理队伍是否具备以人为本、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的意识, 是高校能否真正做到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的关键。学校应通过制度建设和思想教育, 让全体学生管理工作者做到爱校如家、爱生如子, 通过深入学生宿舍面对面谈心等方式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学生通过正当途径所表达的争取权利的要求, 我们应视之为了解学生现状和需求的途径之一, 而不能限制学生表达个体权利的自由。

3. 积极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的权利意识观念

对学生的权利意识要因势利导,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权利行使过程中注意方式、方法, 注意途径的合法性。权利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它不仅有利于大学生增强主体意识、维护个人尊严, 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这个意义上讲, 我们应当正确看待大学生自身权利意识变化所带来的积极意义, 鼓励大学生为维护自身正确的权利而提出建设性意见。高校应不断提高管理水平, 从正面积极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接受权利意识教育, 并帮助他们通过正确的途径实现权利。

4. 让学生参与权利维护实践与讨论, 在行动与思考中成熟

大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常遇到不满意的事件, 对此有的学生发牢骚, 有的争吵, 有的还升级为纠纷和官司。这是教育服务消费市场运行中不可避免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应积极提高思想认识, 未雨绸缪, 提高预见性和预防性。比如, 利用班会时间, 积极引导学生对一周内班级事务工作中的问题发表意见, 让学生在辩论中明确何为其正当权利, 何为其维护权利的途径, 切实将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将可能发生的校园事故消灭在萌芽期, 同时让学生体会到个体成长与学校发展实现共同进步的成就感。

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变化, 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既是挑战, 更是机遇。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必须及时调整思路、创新方法, 构建新的管理模式, 积极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 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80后”“90后”学生已经成为目前高校学生的主体, 这些学生与过去的学生相比, 权利意识明显增强。主动适应高校学生权利意识的变化, 积极构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新模式, 成为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关键。

关键词:权利意识,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石秀印.市场经济条件下青年学生的权利意识与权利被侵害意识[J].青年研究, 1995, (6) .

[2]孙晓媛.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评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03, (2) .

韦森:唤醒国人纳税人权利意识 篇5

没有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全社会苏醒,财政制度改革就不可能起步,预算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建立起来

宪政民主的核心和骨架是“预算民主”。原来许多人(包括我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2007年“5.30事件”后,人们才慢慢意识到,民主政治核心原来并不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的统治”或“‘民’选‘主’”的问题,而是税收问题,是民主预算问题,或简单说是限制政府的征税权以及政府财政支出要受到民选代表的实质性审议和制约问题。

什么是中国的宪政目标

看一下英国的历史,就会知道,从1215年《大宪章》开始,一直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整个英国的宪政进程是围绕着限制国王的征税权而展开的。1689年在英国制定的《权利法案》,第十七条就明确规定:“国王不经议会同意征税,即为违法”。另外,稍微了解一下世界近代历史,就会知道,荷兰的建国,法国大革命,美国的独立,都是由政府征税问题引起的。另外,许多国家的现代转型过程也表明,“宪政”开始并不一定是“民主的”。比如,到1688年的“光荣革命”时期,英国的宪政治度基本上就建成了,但是到了19世纪初,在英国大约只有占人口比例2.5%的贵族有选举权。经过19世纪30~50年代的宪章运动,到1884年,在英国才有三分之二的男子有选举权。到1928年,21岁以上的妇女才和男人一样有投票权。到1966年,英国才有18岁以上的所有公民普选内阁首相的制度。法国妇女有选举权,也是1944年之后的事情,甚至到1974年6月,法国才最终确立了18岁以上公民普选总统的制度。就连美国这个确立普选权较早的国家,原来妇女、黑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人并没有选举权,直到1971年3月制定的联邦选举法,才有了现在这样较完备的普选制度。所以,从欧美历史看,宪政民主的实质是限制政府的征税权和预算民主的问题,而不简单是民众的普选权和选民直接“选主”(即国家和政府领导人)的问题。

从世界上一些国家的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经验中,可以推知,如果我们未来的政治体制改革没有一个明确的宪政目标,而仅仅是把我们未来的政治民主化进程想象为只是在形式上采取一些西方国家通行的“普选制”,这将非但不能保持我们国家的社会安定和经济的长期增长,还有可能出现像“文革”那样的“大鸣大放式”的“大民主”,甚至会出现多数人的“民主暴力”或“暴政”。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一些清醒的认识。

如果说西方的整个宪政制度是围绕着征税权和政府财政支出的审议而展开的话,那么,再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财政体制安排。从统计局和财政部官方网站的数字中,我们知道,从1994年到2008年这15年间,政府每年的财政收入增速,几乎都是当年GDP增速的两倍,有些年甚至是三倍。另一个被大多数国人所忽略但却非常惊人的事实是,从2000年到2008年,政府每年差不多都完成它自己年初所定财政收入增加目标的百分之二百。譬如,在2000年,财政部的预算报告所定的当年政府的财政收入的增速是8.4%,但当年的实际增幅是16.9%,完成了政府自己计划的201.2%;2001年,财政部的全国财政收入计划目标是增10.3%,但实际增幅是22.2%,完成了自己计划目标的215.5%;2004年计划增幅8.7%,实际增幅21.4%,完成自己计划的246.0%;2006年,计划增幅12.0%,实际增长了24.3%;完成计划的202.5%。2007年更高得离谱——年初,在两会上,财政部的报告中所定的政府财政收入增幅为13.8%,但当年的实际财政收入竟增长了32.4%,完成政府自己所定计划的234.8%!在2008,尽管出现了全球金融危机和中国内部的几场大的自然灾害,政府的财政收入仍然增长了19.5%,完成财政部自己所定计划的139.3%。这些数字充分说明,在我们目前的政治体制安排中,政府征税根本不受任何约束,税务局想征什么税就征什么税,想征多少都会超计划完成。像利息税、资源税和燃油税这些新税种,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开始征收时,根本没经全国人大讨论和批准,甚至连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听证会”都没举行过。这是一个“有限权力的政府”吗?

除了政府征税目前不受任何约束外,政府的财政收支更不受任何实质性的制约,且到目前为止,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根本就不透明。以2008年下半年以来的4万亿刺激经济计划为例,国家发改委为什么决定将这4万亿的45%投在“铁公基”上?又为什么是4万亿呢?这4万亿是谁决定的?谁审议批准的?还有,在这4万亿中,为什么有1万亿投到了四川的灾后重建呢?这里面有真正的“预算”么?为什么不是按四川各地和各级政府报上来的需求数字,譬如8750亿或者12352亿,而是1万亿这个整数?发改委的决策者一拍脑袋,一个省就1万亿下去了,这是个什么概念?这是花的纳税人的钱呀!上述事实和数字说明,目前我们政府的征税不受任何约束,我们的财政支出实际上根本没有现代“政府预算”概念,更没有任何实质性的限制和制约,而完全是过去计划经济中政府决策者任意拨款、花钱、搞大项目、做面子工程的那套做法。在这么一个财政体制下,还不会出事吗?还不会出现腐败吗?

社会问题出现与财政体制有关

近些年来,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种种社会问题不断积累。尤其是进入21世纪这10年来,在我们的社会内部所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和恶性事件,一起接一起,且不断增加,这是一个有目共睹和无可否决的事实。纵观近几年在中国社会内部发生的种种社会问题,我觉得可以粗略地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归纳为四大类:政府官员腐败案件不断曝光,大面积地发生而又屡治不果;我国社会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上的差距不断拉大;整个社会越来越靠政府的项目投资和高投资率来维系经济增长;居民家庭收入和居民家庭消费占国民收入的份额持续下降。

正是因为上述4类问题不断恶化,才导致在过去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恶性事件和万人以上群体事件不时发生,我们社会内部的紧张程度不断增强。

对于目前中国社会内部常常发生的一些社会问题的原因,学界已经有不少人做了分析。上述四个深层次的问题,哪个不跟我们财政体制连在一块呢?政府手中钱那么多,掌握了近

8万亿元的财税收入,加上各地政府的卖地收入和其他各种预算外收入,远远超过10万亿元!这么大个“盘子”,财政支出又不透明,政府官员的腐败大面积地发生而屡治不果,这不是缺少民主预算和财政透明的制度安排的一个必然结果吗?中国社会内部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拉大,难道不与这种财政体制有关?上面所说的当今中国社会的四大类问题,越来越强烈地告诉人们,我们的财政税收体制到了不改不行的时候了。财政体制改革,应该是当下和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根据“人民网”2010年6月23日的一篇报道,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与和平基金会共同制定的“失败国家指数”(FailedStatesIndex)的排序中,中国在全世界177个国家中排名一直甚靠前,从2007年到2010年间,中国大致排在前57名,远远先于印度、俄罗斯和越南,更先于一些发达国家。尽管人们可以批评和怀疑这个排名是否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是就其该指数是按照12项指标来进行综合排序这一点来说,总还是能说明一些问题的。有一个过去30年平均经济增长率接近10%的中国,在“失败国家指数”的排序中,在177个国家中竟排前57名,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和警醒?

把民主预算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切入点

既然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和法治国建设的核心问题是政府的财政体制和预算制度的改革,那么,要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民主政治体制,就要把民主预算作为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切入点。具体说来,要从限制政府的征税权和预算开支开始,构建公开、透明、民主和法治的政府财政预算制度。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考虑修改我们的《预算法》以及宪法中有关政府征税权的条款,明确把“政府征税须征得纳税人所选代表的同意”以及“政府每一笔预算支出都要经纳税人选出的人民代表审议批准”这类保护纳税人权利的条款写进《预算法》和我们的宪法。当然,只在这些法律条文上做文章还远远不够。因为,预算民主的真正运作,在实质上要求“做实人大”。要“做实人大”,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完全受人大代表实质性的审议和制约,还必须让这些人大代表能真正代表纳税人的权利、要求和意愿。这无疑又会牵涉到我们的人大代表的选举制度和职能转化问题(如人大代表的专职化,等等)。这看来显然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难度将会很大。但是,不管多难,不管多复杂,这些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要素是不能缺少的,需要一点一点地增长。

概言之,从建立真正能约束政府征税权和从促使政府财政预算支出透明着手,修改《预算法》,同时修改宪法中关于税收的条款,把税收(宪)法定的原则写入宪法,明确纳税人的权利,从而“做实人大”,使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均受民选代表的实际审议、约束和批准,这应该是未来中国宪政民主政治建设的一条较为显见的逻辑链条。要做到这一点,显然还需要通过法学界、政治学界、财政学界、经济学界乃至社会科学各界和政府决策层之间的广泛对话,以形成一些改革的重叠共识。有了共识,我们才能起步,才能开始过“政治的民主化”这第二条河。

如何形成上述重叠共识?这就呼唤“新启蒙”。“新启蒙”的前提是要弄清我们自己的情

况,需要我们去研究西方近代的宪政史,去研究外国财政史、中国财政史,且通过广泛对话,先在启动政府财政体制改革问题上达成一些“重叠共识”。实际上,“新启蒙”,呼唤的是改革开放30多年后的“第二次思想解放”。

纳税人权利意识的觉醒

既然预算民主是未来中国宪政民主的核心和骨架,只有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觉醒了,我们才有望展开预算民主政治的建构。“纳税人权利意识”,并不光是指纳税人本人的个人意识,而且是指全社会的人(包括政府领导人、决策者和财税部门的政府公务员)对维护、尊重和保护纳税人权利的认识和意识。全社会的“纳税人权利意识”,现在看来至少可以分解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每一个纳税人个人来说,依法纳税,首先要明白和意识到个人不再是交“皇粮国税”,不再是通过个人的奉献来支援国家建设,而是与政府建立一种权利交换关系和契约关系:“我缴税给你,是要你为我提供法律、制度、安全保障和公共服务;我纳税养了你,你要为我们纳税人谋福利”(马克思也曾说过:“赋税是喂养政府的娘奶”)。

第二,对于在政府财税部门工作的每个国家公务员来说,征税、收费,形式上是在完成上级交付的征税和收费任务和计划指标,而事实上却是从纳税人那里要取一种“无对价的给付”,即从纳税人那里要钱。

第三,对发改委的人来说,批项目、搞刺激经济的计划,是在花纳税人的钱,故不能只考虑高速度、大项目和形象工程、面子工程等,不能大手大脚地花纳税人的钱,而是要把钱尽量用到纳税人身上,尽量花钱为纳税人服务。

第四,对政府执政者来说,他们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发工资,来管理整个社会的运作,因而不能只考虑经济增长速度,只考虑政绩,而是要花纳税人的钱为纳税人做事,为纳税人谋福利。

从上述四个方面看来,“纳税人权利意识”,并不仅仅是个纳税人个人的“维权意识”问题,而是整个社会对纳税人权利的时时意识、认识、尊重和维护问题。很显然,没有这个“纳税人权利意识”的“全社会的苏醒”,我们的财政制度改革就不可能起步,预算民主制度也不可能建立起来。

只有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觉醒了,民主预算制度的建设才有望起步,中国的宪政民主政治的建设才能真正开始。因而,在当下,我们呼唤的“新启蒙”,其首要任务之一是

唤醒国人的“纳税人权利意识”。■

楼顶别墅盖在沉睡的权利意识上 篇6

在寸土寸金的首都,这样明显的违法建筑居然能横空出世,而且施工长达6年之久。人们首先要追问当地城管,为何对这样的庞然大物视而不见。其次要追问小区“物管”,不止一次接到居民的投诉反映,却声称“联系不上”而不闻不问。但更值得追问的是整栋楼的所有居民:为什么他们对这种侵害自身合法权益的行为,可以在这么长时间里逆来顺受?事实上,正是因为他们对自身权利的漠视和放弃,才让张教授更加肆无忌惮。

张教授在楼顶盖别墅,侵害到整栋楼的公共利益和每户业主的正当权利,任何一个住户都有权利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和阻止。是的,有居民向小区“物管”反映,但是也仅仅到此为止。他们更多的选择还是忍受和逃避。如26楼同层的两任住户,都不堪忍受施工噪音而搬走。他们宁愿为此付出搬迁的代价,也不愿站出来伸张自己的权利。

如果小区“物管”不作为,可以通过业主委员会对物管进行问责,甚至有权炒掉“物管”。与此同时,每个居民都有权向有关部门举报,并且对相关部门进行监督。还有一种疑问,担心张教授“上面有人”“背景很大”。这是一种莫须有的担心。就算张教授手眼通天,制止如此明目张胆的违建行为,难道不也是理直气壮的正义之举吗?

不管是息事宁人,还是莫须有的担心,本质上都是权利意识冷漠的表现。这种冷漠,根源于一种原子化的个人成本利益考量,即张教授侵犯的是所有人的权利,如果某个人出头,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却需要去承担全部的成本和代价。换个角度说,维权的事情,如果其他人去做,我可以搭便车。既然这样,我还不如袖手旁观,坐享其成。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实际上就意味着对自身权利的放弃,同时又是对侵权者的纵容,反过来又造成自己合法权益的进一步流失。

权利需要较真,而不是放弃。只有当每个公民都尊重自己的权利,才能得到别人应有的尊重,公共利益也才能得到保障。在多年前,著名作家龙应台曾经发出过这样的质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生气?今天,每个国人同样可以发问:中国人,你为什么不较真?

大学生权利意识 篇7

(一)重视自身权利。

当前学生对自身权利意识方面有着比较自觉的认识,并敢于旗帜鲜明地将自身作为个性张扬、精神独立的重要表达方式。他们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较为强烈,对自己作为教育消费者的身份有着较为清楚的认识,能够从消费者权利角度,主动了解并思考教育消费方面的事情,比如,学杂费的收取是不是合理,教育质量能不能和自己的教育消费支出相符合等。对学校的一些规则制度,也有着自己的很多看法于,经常评论其是否科学是否合理,并且希望通过一些合适途径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积极表达权利诉求。

当代青年学生并不满足于停留在自我权利意识的觉醒阶段,作为希望接受到优质教育的年轻一代来讲,他们关注的是怎么才能将自身的权利意识通过合理、妥当的方式来得以表达,并且得到实现。他们希望能通过高效直接的途径,能让学校管理者从学校制度建设方面切实保障他们的各项正当权利。

二、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主要原因

(一)思想领域里的发展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理论随着30多年的传播,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与当代青年一代追求自由、进步的状况相适应,推动着大学生积极追求更加适合自身发展的途径,促使他们更加深入的思考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学校管理工作,勇于发现学校体制、管理层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自己改进的建议。发展到今天,学生的自身主体意识变得更加强烈,他们要求能够实现与学校的管理层真正的平等对话,切实深入到对学校管理和自我未来的规划进程中去。

(二)传媒方式的多样化。

报刊杂志以及网络的飞速发展的飞速发,不但改变着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而且正在改变着他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当前上网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网络媒体可以自由地发表见解、展现自我。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开放性、平等性,传播各种知识信息和思想观点,给大学生各方面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和冲击。

三、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增强下的学生管理工作新思路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一直沿用旧的传统模式,管理理念是以管为主,管理的方法多是采用约束、制约和惩戒的方式,与现实的要求相去甚远,所以管理结果往往不尽人意。如今提倡的学生为本的教育管理思路,要求我们要转变观念,转变管理模式,为大学生的成长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服务。

(一)正确认定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

在计划经济年代,进入高校就代表自己以后有了保障。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享受各种各样的“学习津贴”。在这种教育管理模式中,高等院校与在校学生之间是单向的“予”与“取”的关系,是教育、管理与受教育、被管理的关系。实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担后,大学生要面向市场通过双向选择来就业,高等院校也在校学生的关系也发生着改变。学生不再只是接受教育、接受管理的“受益者”,同时,他们还是所在高校教育、管理和后勤服务等方面的“用户”。这种体制上的变化,凸显了尊重和维护学生权利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高校改革步伐的推进,学生自费就学、自主择业,对高校传统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带来了严重的冲击。在我国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基本国策。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一方面有权依法制定各项学校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管理已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而另一方面,学校同样有义务保障大学生的各项合法权利。

(二)正确认识和对待高校学生的权利意识。

学生通过正当途径所表达争取权利的要求,这是社会进步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结果,是了解学生现状和需求的途径之一,而不能将这一变化当成是学生对学校管理工作的寻衅阻挠,从而压制学生表达自身权利的自由。我们要通过各种科学有效的方式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求,对他们对管理工作质疑、误解的地方,我们要予以解释说明;对真正存在的问题我们要勇于面对、认真解决;对当前确实存在而又没有能力解决的问题,我们做好记录,积极寻求有效的方式解决。

大学生权利意识 篇8

首先, 当代大学生法治观念比较强烈, 对于涉及自身利益的权力非常关注, 可以说其权力意识明显增强, 对于权力问题态度明确, 不会轻易受到他人影响, 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其一是对于学校的各项收费比较关注, 要求学校的收费制度透明化;其二是对于辅导员以及任课教师的态度比较在意, 如果其在开展教育的过程中使用不当言语, 学生会认为其侵犯自己的人格权;其三就是所有高校都存在的宿舍检查问题, 学生不满宿舍管理老师未经允许私自进入自己宿舍。

其次, 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经常出现过度维权现象, 对于自己所要求权利的合法性缺乏正确认识, 对自由的认识也存在偏差, 对于学校及教师的管理存在一种抵触情绪, 经常认为学校或者社会有义务做哪些事情, 总结来说就是不能准确判断权利的合法性[1]。

最后, 当代大学生不能明确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对应关系, 这也是当代学生管理存在困难的重要原因, 学生往往都是放开胆子行使自己的权利, 考虑不到自己的行为是否破坏校规校纪, 是否对他人造成不利影响, 比较典型的就是学生不允许宿舍管理教师擅自进入宿舍检查, 但是却无视校规擅自使用大功率用电器, 没有考虑到维护宿舍安全是大学生的义务, 这种对权利和义务的不对等认识会加剧其个人主义, 不仅不利于学生管理工作, 其在步入社会后也会缺乏一定的责任感。

二、基于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变化的学生管理引导工作

(一) 重视法治教育

学校可以通过法治教育对学生的权利意识做出正确引导, 首先, 通过基本法律知识的学习明确自身权利, 并且找到维权的正确途径;其次, 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向学生了解校园规章制度, 除了发放学生手册以外, 还要要求辅导员组织主题班会, 使学生明确自己在大学期间应该遵循哪些规章制度, 将自己享受的权利与应履行的义务对等起来, 一方面是认识到权利的合法性, 改变其极端的权利观, 另一方面认真履行自己作为学生的义务, 不违反国家法律、不破坏校规校纪, 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 改变极端的权利观念[2]。

(二) 建立大学生权利维护中心

高校应该建立大学生权利维护中心, 这一机构的建设不仅为大学生维权提供帮助, 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维权行为进行规范, 如果说加强法制教育是从理论上丰富大学生知识, 那么大学生权利中心就是维权的实践场所。首先, 可以鼓励大学生多参与一些权利维护实践, 通过实践引发学生的共同思考, 有些冲突的发生并不是单方面错误引起的, 学校不能认为完全认为是由于学生不守纪律造成的, 学生也不能完全认为是学校侵犯自己权利造成的, 这样双方都能够在实践中对权利有重新认识。其次, 权利维护中心管理者由学生管理教师和学生干部共同组成, 处理维权事件时一定要做到公平公正, 尤其是要对学生的维权行为进行正确引导, 帮助其分析事件始末, 避免学生的偏激看法影响维权过程。

(三) 灵活使用学生管理方法

教师所使用的管理和引导方法会对学生管理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学生管理工作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的变化, 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 并将这些信息作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 改变原有的说教式教育, 使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被理解的, 愿意主动与教师交流, 调和师生、生生矛盾, 营造出一种融洽的管理氛围。另外要发挥班干部的价值, 了解一些不愿意与教师沟通的学生信息, 明确其需要什么, 并在制度允许范围内为其提供帮助, 打开其心结, 使其重新审视教师的管理和引导[3]。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维权意识, 但是往往只重视权利却忽视义务, 责任感不强, 对此高校一定要丰富学生管理手段, 考虑到其性格特征以及思维特征, 将管理方式柔性化, 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一方面要维护学生的权利, 另一方面还要纠正其意识偏差, 形成责任感, 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

摘要:学生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的重点内容, 如何在管理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 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意识, 发挥学生管理工作的价值, 是高校一直在研究的问题。概述了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现状, 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学生管理中的引导工作。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权利意识,学生管理,引导

参考文献

[1]张兆坤.注重学生权利意识构建高校学生管理新思路[J].管理观察, 2008, 12 (14) :154-155.

[2]翟春.学生权利与管理权力的互动:高校共青团工作如何适应大学生权利意识的觉醒[J].理论界, 2006, 13 (15) :113-114.

培养权利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篇9

所谓权利意识是指人们对于一切权利的认知、情感、权益意愿、权益价值评价以及权利信仰等, 是人们对实现其权利方式的选择, 以及当其权利受到损害时, 以何种手段予以补救的一种心理反映。在权利时代中, 权利意识是主体意识的主要表现形式。民主法治进程的推进, 不仅要使公民和一切组织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同时要不断强化公民的权利意识, 使公民充分了解自己的权利, 并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它。大学生作为与改革开放同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并进的一代青年, 肩负着国家的重托、民族的希望, 提高他们法律素质, 培养他们的权利意识, 对中国社会法制现代化的进程有着深远的意义和重大的影响。

(一)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

大学生实现自我维权的前提是具有一定的法律素质, 权利意识是法律素质的重要内容之一。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就是使大学生具备权利主体意识、实现意识、救济意识, 明白自己在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权利, 明白如何实现自己的权利, 当自己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如何运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权利意识的培养能够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法律是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有利工具, 从而坚定法律信仰和信心, 逐步树立起依靠法律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 养成依法维权的习惯。

(二)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依法治校, 全面建设和谐高校, 其中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学校全员懂法、知法、守法, 而大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 其法律意识的高低决定一个学校法治的程度。而权利是法律机体的细胞, 是法律大厦的基本构件, 权利穿透了法的所有领域。可以说, 认识了权利也就认识了法, 有了权利意识也就有了法律意识, 权利意识是法律意识的核心。权利意识的培养为法律意识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为依法治校提供了条件。因此, 大学生权利意识不仅是依法治校的思想条件, 也是依法治校的重要内容。

(三) 培养大学生权利意识是依法治国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群体,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 是实现我国强国战略的重要人才基础。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不断推进, 只有不断培养大学生的权利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才能实现依法治国的目标。

二、大学生维权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一) 受传统思想影响, 学生“不齿”利用法律武器维权

受中国传统观念倡导“忍字当头”、“以和为贵”思想的影响, 许多大学生权益受到侵害时, 习惯用多种“私力”救济的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而不愿意选择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更愿意表现为“息事宁人”、“能忍就忍”的态度。

另外“特别权力关系”对中国教育领域的深刻影响, 使得学校与学生之间管理与服从的不对等法律关系长期存在, 当学生发现学校的管理行为时, 学生不敢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担心自己与母校发生争执, 会被老师同学们冠以“不义不仁”的罪名或是认为学校的那些违法侵权行为是学校的正当管理手段。于是学校的一切管理行为均无条件服从, 即使学校侵害了自己的合法权益会选择默默接受或是沉默。

(二) 法律知识欠缺, 法律信仰不坚定

自党的十六大提出“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党的十八大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总目标后, “依法治国”的观念已经深入大学生的心中, 部分大学生有了一定的依法行事, 依法办事的理念, 遇到问题会首先考虑, 这样做是不是合法?法律上对这个问题的规定是什么?用法律手段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 但是部分大学生对法律应有的“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目标, 对法律在社会生活中应有的维护公平、正义的价值作用还是不够坚信, 部分大学生对国家法制建设没有足够的信心, 对国家能全面依法治国也不是完全认同。许多大学生觉得在社会生活中, 权力的作用往往大于法律的作用, 人治还是大于法治。因此对法律能够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足够的信心。

即使部分大学生有运用法律维权的意识, 但怎样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却无可适从。

(三) 维权机构不健全, 维权无“门”

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 很多同学没有选择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主要原因之一, 就是找不到专门的大学生维权机构或是组织。目前学生维权的主要机构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 而教育行政机构在实现学生维权职能的过程中主要是接受学生对学校违纪处理的申诉, 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专门接受学生申诉机构的信息不是公开的, 是否设有, 设在哪, 如何联系, 学生一般都很难知晓, 学生要想找到这些机构往往是很难实现的, 要想通过这些机构的帮助来维权就更难了。另外, 学生维权的主要组织是一些类似学生会和共青团一样的组织, 这些组织本应该发挥为学生服务, 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一方面由于这些组织本身法律素质和能力的欠缺, 另一方面组织性质、所属的原因, 决定其很难实现帮助学生维权的功能, 特别是面对学校侵权时, 学生会和共青团基本上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 法律维权缺乏相关法律依据

为维护大学生的法律权益, 国家已经出台了许多的法律法规, 比如《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 但是在与大学生学习、生活相关的部分领域仍缺乏相应维权的法律依据。例如, 大学生在参加毕业实习的过程中, 大学生的身份如何定性,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该如何救济?目前, 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 学生通常只能参考《民法通则》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非专门法律的维权会使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充分的保护和实现。再有, 对于兼职的大学生, 其合法权益如何实现, 其权利如何救济, 目前我国也尚无具体可循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法律条款, 大学生兼职不属于《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调整的范围, 导致大学生兼职遇到劳动纠纷时往往找不到维权的依据, 当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不法雇主侵害时, 大学生只能选择承受与沉默。

三、畅通维权渠道实现法律维权

随着大学生权利意识的提高, 权利实现的要求越来越强, 权利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 如何更好的保护好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如何畅通大学生维权渠道, 让大学生维权更有效, 是我们进行法治社会建设必须予以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

(一) 增强维权意识, 提高维权本领

增强大学生的维权意识, 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关键还在于大学生自身。首先, 大学生应该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和学校相关规定。通过法律学习, 具备法律知识, 才能知法、懂法、守法和用法。其次, 应熟悉基本的维权途径, 掌握常用的维权方法。具体到日常的学习、生活中, 大学生要积极学习有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法律常识和本领, 增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同时, 还应加强防范意识, 防患于未然, 避免在维权时受到不法侵害。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时要做到合法合理, 依照法律程序维权, 避免出现维权中出现违法, 如在收集相关证据时, 避免违法取证。最后, 要掌握维权技巧。面对不同的纠纷与冲突, 应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如在与学校发生冲突时, 应努力采取合理协商的方式向学校表明自己的诉求, 切不可采取极端手段, 酿成害人害己之恶果。在受到不法侵害时, 要学会采用法律的手段及时挽救损失。例如当财产被盗时, 要注意保护好证据, 保护好现场, 然后向学校或公安机关报案, 尽力减少损失。

(二) 转变教育观念, 规范学校管理

学校必须转变教育管理, 清楚的认识到学校有管理学生的权力, 但是学校的教育管理必须符合法律规定, 不得为了学校的利益而牺牲学生的权利。首先, 学校应深化体制改革, 改变其作为管理者观念, 明白学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行政管理, 学生必须无条件的接受学校的管理。但是在某些方面学校与学生是民事法律关系, 教育与被教育是一种合同关系, 在某些特殊时候, 学校是在为学生提供服务, 学校有为学生服好务的义务和责任。当学校与学生是平等的法律关系时, 两者之间的法律地位平等, 此时, 学校必须尊重和保护学生, 不能为了学校的管理而侵害学生的合法权益。其次, 高校教师要教育学生学习法律知识, 减少大学生侵害他人权利或是权利被侵害事件的发生。教师缺乏或淡漠教育法律知识, 认为学生必须无条件服从学校管理的思想, 直接伤害了学生要求公平、公正的权利, 或势必导致学校侵害学生权益事件的大量发生, 从而使学校与学生之间的产生很多纠纷。转变教师的教育管理理念, 提高教师的法律素质是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重要内容。最后, 学校应为学生正常维权打开渠道。学校应该为规范和引导学生正确维权建立相关维权制度, 如听证制度、申诉制度等, 充分听取学生的想法, 让其有机会进行申辩, 保障学校与学生的有效交流与沟通, 这样才有助于学校与学生之间纠纷的高效解决, 不至于使学生与学校对簿公堂。

(三) 健全维权机构, 加强法律援助

为维护大学生的合法权益, 学校、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都应积极发挥自身职能, 为大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首先, 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维权机构和组织的建设, 如建立专门的学生申诉机构, 明确职责, 帮助学生维权, 同时提高学生会、社团组织的法律素质, 强化其帮助学生维权的职能, 一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维权宣传教育活动, 一方面可促进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和维权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能更多地为学生服务, 反映大学生意愿, 保护大学生合法权益。其次, 政府部门应加强相关维权机构的设立, 强化其维权职能, 如设立更多的法律援助机构, 帮助缺乏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熟悉维权的方式与途径, 进而为有各类困难的同学提供援助, 包括有些同学经济困难, 面对严重的侵犯自身权益的事件, 由于考虑到诉讼成本望而却步;有些同学虽然经济比较充裕, 但由于缺乏维权知识, 不知从何下手等。此外, 加强非正式社会组织、团体维权组织对大学生维权的帮助, 如消费者协会等, 也是大学生维权的一种有效选择。

(四) 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

由于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或是学生某些活动领域根本就缺乏法律规定, 导致学校规章制度成为学校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有利依据”, 或是导致学生权益没有相应的法律保护。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规范学校规章制度的建立, 是维护学生合法权益的一个前提。首先, 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过程中, 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依据, 不得与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冲突, 不能侵害宪法和法律赋予学生的基本权利, 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公平性。其次, 国家立法机构要及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让大学生维权有法可依, 特别是与大学生日常教学及生活领域相关法律的规定, 如上文提到的关于大学生在校期间兼职社会实践活动的权益保护以及大学生实习过程中的人身保护问题也是高校中常见的纠纷之一, 但我国的法律却没有明确规定。再有, 我国就网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存在大量漏洞, 这为各种网络侵权提供了可乘之机。这一切问题的解决, 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完善法律法规, 填补法律空白, 从而使大学生的维权有法可依。

四、结语

网络催醒中国公民权利意识 篇10

请叫我“公民”

中国有数以亿计的网民, 涵盖着社会的每一阶层。在这样一个平台中, 有一国总理也有农民工, 有专家也有小学生, 他们统称为网民。政府的发言、专家的评议、人们的牢骚等各种各样的声音集中在这个平台上。因为网络快捷的资讯和便捷的表达, 使得千万个网民针对某件事情的意见汇聚形成某种占多数的声音, 民意从而形成。现实生活中缺乏公民自由表达意见和权利的平台, 而在网络上, 人们能够自由表达意见, 参与经济社会及政治生活, 网络公民因此成为最具建设性的力量。网络不过是真实社会的一种存在形式, 换句话说, 网络即社会。所以, 网民不过是公民的一件“马甲”。

披上了信息时代的这件“马甲”, 你可以在论坛发帖, 也可以建立一个博客, 让更多人知道你的观点, 让那些无法在公共媒体上表达的言论更自由的表达出来。普通网民踊跃地成为网络内容的制造者, 通过BBS论坛、新闻跟帖、网上民意调查、博客等方式, 公开表达对于公共事务的意见, 形成具有影响力的网络舆论。毫无疑问, 这些集合不同声音的舆论将有助于网民作为公民权利意识的萌发。

网络热传一篇帖子:《我不是老百姓, 请叫我公民》。是的, 我是公民, 所以我有权知道纳税人的钱流向何处, 所以我有权知道政府官员是否侵犯了我的权利。所以, 当在办公室遭枪杀的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被授予烈士称号时, 有网民质疑道“我作为一名纳税人, 总该有知道王烈士英雄事迹的权利吧?有感于此, 我向内蒙古民政厅及呼市有关部门提出公开请求:向民众公布王志平案件的真实情况以及王烈士的英雄事迹。”

网络媒体正以网络化的范畴而不是政治化的范畴, 影响着民众的观念、思维和行动。当更多的意见表达出来, 普通的网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权利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而这些权利却长久的被限制了。正是因为网上关于这些事件的报道和评论, 催生了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大觉醒, 引发了人们对于公民权力和公民权利关系的反思和辩论。

权利意识的觉醒表现在公民以前没有意识到的权利现在意识到了, 以前不敢争取的权利现在敢于争取了, 以前没有办法争取的权利现在有了新的途径去争取———通过网络。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中, 争取个人权益、个人自由的公民权利行动虽然单薄, 但当越来越多人在维权行动中, 将自己的热情与能力投身于公民权利中, 数以万计的力量是绝不容忽视的。并且, 这种趋势不会因为争取到了某种已经意识到的权利而停止, 而会因为一项一项权利的实现让更多的公民意识到更多的权利同时也会激发公民争取更多的权利。

网民的力量

网络为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言论空间, 任何人只要会使用电脑和上网, 就可以在网上发表言论。这比起传统的报纸、电视等媒体来说, 更不受时间、地域和版面的限制。更重要的是, 因为传统媒体往往被社会精英所掌握, 网络则为普通公民开拓了话语权, 包括弱势群体和边缘群体等有了发言的平台。这使得公众表达民意、参与社会政治及经济生活有了去处, 促使了公民参与能力的提升。

很多重要事件和热点话题都离不开网络, 并影响着政治议题的设置, 其流程通常是知情人在网上首发, 网民广泛转载、热议, 传统媒体互动报道, 相关政府部门介入甚至高层直接关注, 最后事件得到回应或者解决。其中最典型的, 就是“厦门PX事件”。

在2007年两会期间, 厦门大学教授赵玉芬等105名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交“关于厦门海沧PX项目迁址建议的议案”, 对PX项目的选择和安全隐患表示了质疑, 随后媒体曝光跟进。消息传出, 厦门人民的反对声在各大网站、论坛中涌现。正是短信、博客、BBS、QQ群这样的网络总动员, 让信息封锁完全失效, 将素不相识的市民凝聚在一起, 民意的力量由此而不可阻挡。

居住在厦门的独立作家连岳先后在博客中发表了《厦门人民怎么办》、《厦门人民怎么办2》等针对厦门人民的建议。连岳理智但不乏勇气地用文字召唤着群体的力量, 厦门市民反对PX项目的呼声越来越高。“游行”消失了, 散步开始了。PX项目最终缓建并重新环评, 12月中旬, 福建省政府和厦门市政府决定顺从民意, 停止在厦门海沧区兴建PX, 将该项目迁往漳州古雷半岛兴建。2007年, 因为厦门PX事件而被一些学者称为我国的“公共事件元年”。有媒体在评选2007年中国年度人物时, 将奖项授予了“厦门人”这一群体, 而在这一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可以说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人而是“网络”。

在西方社会, 如果政府想在居民区附近建造噪音很大的飞机场或有害于人们健康的化学工厂或核实验站, 事先必须征得该地居民的同意, 否则, 其计划必然会因为遭到人们的抵制和抗议而难以实行。人们不仅组织起来共同抵制政府和企业侵害, 而且还主动对政府和社会施加压力, 要求政府和社会确认并保护公民的权利。而中国社会今天是处在与西方世界大不相同的发展阶段, 诸多宪法所规定的公民权利, 远远缺乏所赖以实现的资源支持。不过, 从近两年的实践看, 网络舆论为公民权利的捍卫、对公权力的监督, 找到了一个良好的进入口。

近些年来在一些或大或小的事件中, 民意特别是网络民意的闪亮登场并且影响到对事件的处置, 表明在传统的国家权力之外, 一些相对独立的生活领域, 正在中国社会逐渐出现。SARS事件在中国催生了公共事件必须公开的原则, 孙志刚事件终结了多年的收容遣送制度, 重庆最牛钉子户事件正在改变征地拆迁的陈规陋习———公民新闻的网络写作、公共信息的及时传递维护着民众的权利,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对公共事件的合力推进, 公民权利的维护鼓舞着人们的信心。互联网这种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 其发展壮大必将对中国政治文明进程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权利正由普通民众操作着的键盘萌发,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拓展了民众在公共事件中的话语权, 使公众投身社会治理和利益博弈成为可能。

民意表达催醒权利意识

民意的表达是对自身权利的觉醒, 但是, 权利的实现是一个逐渐积累和推进的过程。在“前信息时代”, 人们的声音, 大多只能通过“代表”发言。多数人对“两会”的了解往往只限于电视画面里宏大的会场、热烈的掌声和大同小异的发言, 至于“两会”所传达的民意, 一般人并不了解。

网民的“两会”却给了网络公民每个人都成为代表的希望。如今, 每年两会期间, 各大门户网站都策划起两会专题。各大论坛中充满了民生大计。对公民意识越来越浓的人来说, 两会期间是一个发言的井喷期, 网络则是一个开放式的参政议政渠道。那些没有人大代表资格的人, 可以选择成为网民代表。很多网友将自己关于政府工作的建议和提案发到论坛上, 每天关注其他网民对这些帖子的反响。他们希望这些提案能够施行, 更享受那种一起讨论的满足感。网友们说, “提案很难进入人大会场, 但先放在网络上讨论也行, 想法越成熟, 进入政府议题的机会就越高。”

由人大开通的“我有问题问总理”专栏, 吸引网民提问达12万之多。人民网的两会专题如“网友看两会”, “网友为两会献计献策”, 每次在两会期间都会出现访问高峰。人民网总裁何家正说, “十七大的时候, 一天最高的页面访问量PV是1.75亿, 点击率近10亿。互动也是非常多的, 比如说我们推出的一个两会调查, 推出半天就有大量的留言, 现在累计6万多人参与。半天参与调查的就有5000人, 留言有数千条。”

电子民主企盼的政治互动, 民主的鼠标与政改的水泥接通, 才是硬道理。网民参政只有从虚拟空间接地, 联系方式制度化, 才能转化为现实力量。倾听来自互联网的民意, 已成中国各级政府的新风气。当胡锦涛说“我经常通过互联网了解国内外时事和民众对我们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当温家宝在记者招待会上多次说到上网察看民意的感受, 国人知道了总书记和总理也是网民;当法律草案在网上公示, 当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和广东省省长黄华华表示愿与网民一起“灌水”并欢迎“拍砖”, 网民是喜悦的, 这种参政议政的形式得到了认可。网络正在成为党和政府倾听民意、注重民生的重要途径。“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十七大将民众行使公民权利的“四权”完整提出, 网民即公民的权利更得以保障。

哈尔滨市公民权利意识实证研究 篇11

公民权利义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核心,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及其民众现代化、法治化的水平, 因此, 公民权利意识也可以说是现代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是存在于现代社会、法治社会的概念, 一国公民是指具有某国国籍的人, 同时也应享有该国公民的权利并履行该国公民的义务。现代公民社会是法治化与公民教育相辅相成的, 单纯的有法律与法制并不能被成为公民社会。法律需要有人能够认可它并遵循, 法律与公民意识互相结合才是公民社会的真正意义。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已经伴随着改革开放逐渐觉醒,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有关研究开始进行, 20世纪90年代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进入21世纪, 有关我国的公民社会形成问题开始随着国家法治化进程而逐渐升温。如1993年, 马长山发表了《公民文化: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文, 引发了相关学术界对公民社会的探讨, 并使得公民社会的建构成为面向21世纪中国政治学研究的主题。以往的研究多是一些文献研究基础上理论探究, 很少有对一个城市的公民权利意识的定量研究。

本研究旨在探究哈尔滨市公民权利意识的现行状况, 有利于加强对公民权利意识的宣传和教育, 增强公民自身的权利意识。在带动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建设法治社会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查研究过程

此次调查研究的主要流程是:理论分析→设计问卷→实施抽样→街头调查→数据清理与录入→分析与撰写报告。

(一) 研究总体与样本规模

本项目研究总体为哈尔滨市区城市居民。鉴于总体规模较大, 调查时间、人力和经费等使用情况不充足, 最终确定样本数为250份。在调查过程中, 由于拒访、填答不合格和其他可能存在人为误差因素影响, 经过问卷审核和数据清理, 获得有效问卷213份, 有效回收率为85.2%, 具有较高回收率, 为后期的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保障。

在问卷处理过程中, 进行了人工清理和统计软件相结合的方式, 使用统计软件SPSS。在此环节, 主要利用软件的频次分布、排序分类等功能, 对数据录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错误以及超出正常范围的变量进行筛选, 并大致判断了问卷的质量。

(二) 资料收集过程

本次样本抽样, 采用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以及配额抽样。对所有需要调查的85个街道进行编号, 并依次排序, 通过收集资料获得各个街道中社区的人数以及各街道人数。计算各街道人数占总调查人数的比例和依次序所得的累计比例。依照比例计算人数, 用系统抽样或随机数表抽样选出街道。在抽样过程中尽量保证各街道抽到的概率大致相等。从抽取的街道中, 平均分配问卷。并在每个街道中选定人数最多的社区作为资料收集区域。此种方法, 充分考虑到样本所具有的代表性与所抽街道的规模因素等, 使抽样更具有代表性。最后,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偶遇抽样等方法获取样本。

以问卷调查为基础, 采用街头访问的形式收集资料。资料收集工作采用自填与访问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在收集资料时, 访问员直接到事先抽样确定的社区、街道采用偶遇方法确定被访者。访问员都按照事先确定的地域范围, 根据抽样配额选择被访者。

三、主要研究发现

(一) 样本基本状况描述

有效样本为213份, 其中, 男性占54%, 女性占46%。职业分布、学历分布状况见表1。

同时, 为了保证样本具有代表性, 我们将样本主要特征变量与2010年哈尔滨市人口普查数据主要变量进行了比较。参与比较的变量有:男性所占比例;大学学历 (指大专以上) 所占比例;35-60岁人口数所占比例。比较结果见表2:

综合比较结果显示, 该项目数据具有优良的代表性。

(二) 公民权利意识数据分析

在对公民权利意识的量化处理中, 本调查从三个维度入手: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社会权利意识。问卷采用五级计分 (1表示非常不符合, 5表示非常符合) , 以测验分数代表公民权利意识的强弱程度, 分数越高代表权利意识越强。

为明确和简化公民权利意识的主要影响因素, 本研究使用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前文述及, 公民权利意识包括三个维度, 每个维度都利用七个观测变量进行测量, 一共21个题项。由21个题项组成的“公民权利意识”的整体内部一致性系数 (alpha信度系数) 为0.824。三个分量表的信度为:政治权利意识0.847、经济权利意识0.804、社会权利意识0.733。将调查所得数据录入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 主要运用的统计方法有:描述统计、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因子分析。

1. 公民权利意识的基本状况

为掌握公民权利意识的基本情况和一般特征, 采用描述统计进行总体把握, 结果见表3:

对21个变量进行描述性统计, 结果总体平均值为2.659。上述数据说明, 公民权利意识总体平均值仅接近于一般认识水平 (3表示一般符合) 。可以初步判断:哈尔滨市公民权利意识并不高, 需要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单一指标上看, 由强到弱的排列顺序为: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自由权利意识、平等权利意识。

2. 不同特征公民的权利意识差异

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不同性别的公民在权利意识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在0.05的置信度下, 经济、平等、自由权利意识维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在政治权利意识维度不存在显著性别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考察不同经济水平的公民权利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结果显示:在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自由权利意识、平等权利意识上均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考察不同文化程度的公民权利意识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结果显示:在政治权利意识、经济权利意识、自由权利意识上均不存在显著的文化程度差异, 平等权利意识维度则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见表4。

四、分析与讨论

(一) 公民权利意识一般状况

研究发现哈尔滨市公民的权利意识处于一般水平, 其中政治权利意识要高于其他权利意识, 说明哈市公民在政治权利的应用上有一定的发挥, 但总体的维权意识并不高涨。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已有的研究具有类似之处。如王圭宇关于公民宪政意识的研究结果显示, 在对公民有着密切关系的选举权与被选举权、财产权、自由权等基本权利中, 公民回答的正确率并不高, 对其认知状况令人感到悲观。2001年, 复旦大学“中国公民文化研究课题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 在校大学生对“选举基层人民代表”选举自己信得过的人占57.3%, 持“无所谓、随大流”以及侯选人以外的人分别占21.4%、11.3%和2.4%。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尚且如此, 更何况社会中学识并不多的普通公民。

(二) 公民权利意识的性别差异分析

本研究显示, 男女在参与政治活动上并不存在差异, 而在社会经济活动上有着明显不同。这一结果与国内研究有着相似之处, 以往的研究经验表明, 男女在参与社会事务上的热心程度是不同的。在传统社会, 女性的权利一直处于男性的附属地位上, 因此, 女性对于社会事务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如师凤莲在2008年秋的调查发现, 相对于男性, 女性参与选举的比率不高, 即便是参与, 其参与行为也大都具有随大流的从众性, 属于动员型、被动型的消极参与行为。而随着我国女权主义运动的发展, 妇女参与国家政治的比例有所提高, 特别是在全国妇联的带动下, 女性参与社会生活的热心程度不断提高。从长期来看, 男女公民的权利意识必定会减少甚至消除差异;但从短期来看, 仍需要加强女性权利意识的教育。

(三) 公民权利意识的经济水平差异分析

在公民权利意识的经济水平差异中, 本研究结论与国内的研究有着明显的不同。即:公民权利意识在经济水平上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以往研究显示, 公民权利意识与其掌握的经济资源有着正相关关系。如正如列宁所说:“雇佣奴隶被贫困压得无暇过问民主”“无暇过问政治”。因此, 生活在贫穷落后、缺乏资源的状况下的公民很难形成全面的权利义务观念。但在城市生活状态下, 公民的权利意识并没有因为经济水平的差异而产生明显的不同。

总而言之, 哈市公民的权利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不容忽视, 政府部门必须行动起来, 改变观念, 切实加强公民的权利观念, 为建设法治社会、现代社会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摘要:公民权利意识是现代社会、法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公民的权利意识正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展开不断觉醒, 公民教育在进行了近20多年之后, 需要对公民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 以便今后的教育开展。本文从实证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哈尔滨市公民的权利意识状况, 研究结果发现哈市公民的权利意识处于一般水平, 其中政治权利意识普遍高于其它意识, 公民在不同特征上的显著性不尽相同。

关键词:公民,权利意识,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圭宇.转型时期中国公民宪政意识的实证研究——从公民宪政意识看中国宪政建设的渐进性[J].山东大学法律评论, 2010.

[2]师凤莲.社会性别视角下当代中国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博士文, 2006.

[3]郑丽珍.略论在新形势下增强公民权利意识[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3) .

[4]刘颖, 丁社教.浅析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公民权利意识的发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4) .

上一篇:收入初次分配下一篇:COPD合并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