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亲文化

2024-09-30

和亲文化(精选6篇)

和亲文化 篇1

学习杜甫《咏怀古迹》 ( 群山万壑赴荆门) 这首诗时, 学生对昭君和亲值不值议论纷纷, 虽然课堂上也点拨出和亲对民族和解的意义, 但是学生情感上有隔膜。理性认知不是自己感受可思考出的, 学生体认不到“和”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于是, 就以王昭君和亲的评价为例, 我组织了一次跨文体、跨学科的“和文化”专题阅读研究性学习活动。在图书馆阅览室, 以读书小组的方式, 用两个课时, 在两周内完成。

一、推荐阅读和网上自我检索相结合, 阅读关于王昭君的诗句。

1. 李白《王昭君》: 昭君拂玉鞍, 上马啼红颜。今日汉宫人, 明朝胡地妾。又: 汉家秦地月, 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 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 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长寒雪作花, 蛾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 死留青冢使人嗟。

2. 白居易《昭君词》: 汉使却回凭寄语, 黄金何日赎蛾眉? 君王若问妾颜色, 莫道不如宫里时!

3. 王安石《明妃曲》: 明妃初出汉宫时, 泪湿春风鬓脚垂。低徊顾影无颜色, 尚得君王不自持。归来却怪丹青手, 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 当时枉杀毛延寿。一去心知更不归, 可怜着尽汉宫衣。寄声欲问塞南事, 只有年年鸿雁飞。家人万里传消息, 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 人生失意无南北!

4. 王安石《明妃曲 ( 其二) 》: 明妃初嫁与胡儿, 毡车百辆皆胡姬; 含情欲说无语处, 传与琵琶心自知。黄金杆拨春风手, 弹看飞鸿劝胡酒; 汉宫侍女暗垂泪, 沙上行人却回首。汉恩自浅胡恩深, 人生乐在相知心;可怜青冢已芜没, 尚有哀弦留至今。

5. 欧阳修《和明妃曲》: 胡人以鞍马为家, 射猎为俗。泉甘草美无常处, 鸟惊兽骇争驰逐。谁将汉女嫁胡儿, 风沙无情貌如玉。身行不遇中国人, 马上自作思归曲。推手为琵却手琶, 胡人共听亦咨嗟。玉颜流落死天涯, 琵琶却传来汉家。汉宫争按新声谱, 遗恨已深声更苦。纤纤女手生洞房, 学得琵琶不下堂。不识黄云出塞路, 岂知此声能断肠!

6. 欧阳修《和明妃曲 ( 其二) 》: 汉宫有佳人, 天子初未识, 一朝随汉使, 远嫁单于国。绝色天下无, 一失难再得, 虽能杀画工, 于事竟何益? 耳目所及尚如此, 万里安能制夷狄! 汉计诚已拙, 女色难自夸。明妃去时泪, 洒向枝上花; 狂风日暮起, 飘泊落谁家。红颜胜人多薄命, 莫怨春风当自嗟。

7. 清代吴雯《明妃》: 不把黄金买画工, 进身羞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 即有千秋国士风。环佩几曾归夜月, 琵琶惟许托宾鸿。天心特为留青冢, 青草年年似汉宫。

8. 王夫之《明妃曲》: 金殿葳蕤锁汉宫, 单于谈笑借东风。黄沙已作无归路, 犹愿君王斩画工。

讨论总结: 这些诗句的感情基调是屈辱、冤屈、哀怨, 纷纷为昭君鸣不平, 与杜甫诗作的感情基调相同。

二、搜集、阅读史料:比较阅读, 提出疑问。

1.《后汉书·南匈奴列传》记载:

初, 单于弟右谷蠡王伊屠知牙师, 以次当为左贤王, 左贤王即是单于储副, 单于欲传其子, 遂杀知牙师。知牙师者, 王昭君之子也。……昭君字嫱, 南郡人也。初, 元帝时, 以良家人选入掖庭。时呼韩邪来朝, 帝敕以宫女五人赐之。昭君入宫数岁, 不得见御, 积悲怨, 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 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容靓饰, 光明汉宫, 顾景裴回, 竦动左右。帝见大惊, 意欲留之, 而难于失信, 遂与匈奴。生二子。及呼韩邪死, 其前阏氏子代立, 欲妻之, 昭君上书求归, 成帝敕令从胡俗, 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

2.《汉书·卷九十四下·匈奴传·第六十四下》记载:

竟宁元年, 单于复入朝, 礼赐如初, 加衣服锦帛絮, 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 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 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

3.《汉书·元帝纪》记载:

竟宁元年春正月, 匈奴呼韩邪单于来朝。诏曰:“匈奴郅支单于背叛礼义, 既伏其辜, 呼韩邪单于不忘恩德, 乡慕礼义, 复修朝贺之礼, 愿保塞传之无穷, 边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 赐单于待诏掖庭王嫱为阏氏。”

4.《汉书·匈奴传下》记载:

郅支既诛, 呼韩邪单于且喜且惧, ……竟宁元年, 单于复入朝, ……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 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 传之无穷, 请罢边备塞吏卒, 以休天子人民。……王昭君号宁胡阏氏, 生一男伊屠智牙师, 为右日逐王。呼韩邪立二十八年, 建始二年死。…… ( 大阏氏长子) 雕陶莫皋立, 为复株絫若鞮单于。……复株絫单于复妻王昭君, 生二女, 长女云为须卜居次, 小女为当于居次。

5.《汉书》记载和亲之后“边城晏闭, 牛马布野, 三世无犬呔之警, 黎庶无干戈之役”。

提出疑问, 相互讨论。

1. 王昭君出塞是她自愿的吗?

2. 王昭君临行, 汉元帝有没有“意欲留之”?

3.“昭君出塞”是“和亲”?

链接阅读:

《后汉书》误记王昭君事辨析

李均惠

王昭君是自“请掖庭令求行”吗?

《汉书》明确记载, 王昭君出塞是因为汉元帝答应呼韩邪单于“愿婿汉氏”之请, 而将她“赐”给呼韩邪单于的。

但据《后汉书》的记载, 昭君出塞和亲是出于自愿而不是被迫的。她之所以要自请出塞, 是因为“入宫数岁, 不得见御”, 因而“积悲怨”, 于是利用匈奴单于呼韩邪请求“和亲”的机会, “乃请掖庭令求行”。即是说, 一个良家女子, 迫于封建权威, 被选进“掖庭” ( 后宫) , 听候“见御”, 纵使获得百般恩宠, 也不过是皇帝手中的一个玩物而已。何况王昭君“入宫数岁, 不得见御”, 自然不能没有苦闷和愁思。但是, 王昭君不是以消极态度和用庸俗方法去对待这种苦闷和愁思, 而是用积极的态度, 看到出塞“和亲”是一个于国于己都有好处的机会时, 就挺身而出, 慷慨应召, 自愿扮演一个“和平使者”的角色, 去肩负巩固和加强汉匈两族友好关系的重大使命。

两相比较, 《后汉书》记载的昭君自愿请行和亲之说, 很可能是范晔根据民间传说写入的, 其可信程度自然不如《汉书》。

试想, 王昭君离乡背井被选入深宫, 与父母亲朋隔绝已是人生之大不幸了。她难道不会联想到远在漠北、习俗殊异的匈奴宫廷会是什么样子吗?她难道会认为去匈奴配异族就摆脱了“牢笼”吗?从《后汉书》记载她在呼韩邪单于死后曾“上书求归”, 也可以说王昭君并未完全融合于匈奴族。因此, 昭君出塞恐怕不是她主动请行的。再说昭君的出身和她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滋生为民族团结而献身的精神。所以, 昭君出塞并不是她个人的意志, 而是皇帝的旨意, 她不过是汉朝皇帝为汉匈和平而赐给匈奴首领的一个“礼物”。当然, 王昭君接受了皇帝对她的安排, 客观上为民族团结做出了贡献。

( 选自《文史杂志》)

三、搜集、阅读民间传说、地理名胜介绍。

传说昭君出塞后, 和呼韩邪单于走到黑河边, 正遇朔风怒号, 走石飞沙, 他们只好停下来。昭君弹起她心爱的琵琶, 顿时彩霞横空, 白云缭绕, 冰雪消融, 万物复苏, 不一会儿, 遍地长满了青草, 开满了野花。远处的阴山变绿, 黑水变清, 还飞来了无数的百灵、布谷、喜鹊, 在昭君和单于的头顶上飞翔和啼叫。于是单于和匈奴人民高兴极了,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昭君也因此深得呼韩邪的宠爱, 被单于封为宁胡阏氏, 即胡汉友好皇后, 成为呼韩邪五位妻子中唯一一位有称号的皇后。虽然两人只在一起生活了三年, 育有一子伊屠智牙师 ( 封为右日逐王) , 但幸福是不言而喻的。呼韩邪单于病逝后, 依据匈奴“父死, 妻其后母”的习俗, 昭君又深明大义, 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任阏氏所生的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

当昭君去世时, 远近的农牧民纷纷赶来送葬。他们用衣襟包上土, 一包一包地在今天的呼和浩特市及周边地区垒起了十几座昭君墓, “青冢”就是其中之一。“青冢”, 蒙古语称特木尔乌尔琥, 意为“铁垒”, 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 是由汉代人工积土、夯筑而成。墓体状如覆斗, 墓身呈台体状, 高达33米 ( 纪念昭君公元33年出塞) , 底面积约13000平方米, 是中国最大的汉墓之一, 因被覆芳草, 碧绿如茵, 故有“青冢”之称。

呼和浩特一带现有青冢多处, 如八拜昭君墓、朱堡昭君墓、南郊昭君墓、达拉特旗昭君墓等。

要求: 结合史传文学的阅读, 谈谈蒙古族民众心中昭君的形象, 以及昭君和亲对匈奴族的意义。

四、搜集历代对昭君和亲的评价, 探讨昭君和亲对中华民族的意义。

1. 西汉学者焦延寿在《焦氏易林》一书中留下两首最早的昭君诗, 一为: “昭君守国, 诸夏蒙德。异类既同, 崇我王室。”; 一为: “长城既立, 四夷宾服。交和结好, 昭君是福。”都高度肯定昭君出塞和亲, 认为达到了“交和结好”的外交目的。

2. 唐代张仲素《王昭君》: 仙娥今下嫁, 骄子自同和。剑戟归田尽, 牛羊绕塞多。

3. 唐代汪遵《昭君》: 汉家天子镇寰瀛, 塞北羌胡未罢兵。猛将谋臣徒自贵, 蛾眉一笑塞尘清。

4. 金代王元节《咏王昭君诗》: 环佩魂归青冢月, 琵琶声断黑山秋。汉家多少征西将, 泉下相逢也合羞。

5. 元代张翥《赞昭君与民同乐》: 队队毡车细马, 簇拥阏氏如画, ……千载草青青, 有芳名。

6. 明代莫止《昭君曲》: 但使边城静, 娥眉敢爱身。千秋青冢在, 犹是汉宫春。

7. 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题昭君墓之四》: 千首哀词万首诗, 同声歌哭说妍媸。和亲本是汉家策, 出塞如何怨画师。之五: 汉武雄图载史篇, 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 鸣嘀无声五十年。

8. 邓拓《昭君无怨》: 塞外月圆花好, 千里绿洲芳草。巾帼有英才, 怨何来!

9. 谢觉哉《看昭君坟碑词有感》: 万里长城杨柳绿, 织成蒙汉一家亲。

10. 董必武1963年在内蒙参观昭君墓后, 题写了一首七绝《谒昭君墓》: 昭君自有千秋在, 胡汉和亲识见高。词客各抒胸臆懑, 舞文弄墨总徒劳。

11. 费孝通《题昭君墓》: 绝塞埋香骨, 千秋不朽名。

12. 楚图南《登长城》: 塞野高风招国魂, 崔巍万里古长城。功标青史传今昔, 血染黄沙泣鬼神; 壮烈干戈伤往事, 交欢玉帛启后人。堡堠登临怀斯世, 天下一家永太平。

讨论: 和亲对于民族融合、民族团结的意义。

五、探讨“和文化与中国梦”。

1. 分析昭君和亲的“和”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民族和睦, 国家和平, 文化融合, 百姓安和。

2. 搜集资料: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和文化。

中国“和合”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三大体系儒、释、道都将“和合”视为最高智慧。儒家讲“和为贵”“协和万邦”“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喜怒哀乐未发之谓中, 发而皆中节之谓和”; 道家讲“天人合一, 道法自然”“和实生物, 同则不继”“万物并育而不相害, 道并行而不相悖”;佛家讲“因缘和合而生诸法”“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天地同根, 万物一体, 法界同融”。

3. 探讨和文化对中国崛起、“中国梦”的意义。

中华民族天性爱好和平, “和谐共生、万国咸宁”是中华文化政治哲学的核心。和文化应成为伟大复兴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涵, 也是实现伟大复兴的文化根源和内在动力。

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上, 倡导“天人合一”的自然观, 推进绿色发展, 实施绿色改革, 倡导绿色消费, 建设美丽中国。

在处理经济发展重大矛盾上, 倡导“和实生物”的发展观, 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在处理重大政治关系上, 倡导“和衷共济”的政治观, 就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十六字方针,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上, 倡导“以和为贵”的社会观, 致力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创造长治久安的社会局面。

在处理国内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上, 倡导“和而不同”的世界观,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六、延伸阅读。

1. 翦伯赞《内蒙访古》

2. 许晖《昭君出塞: 被政治和文学联袂意淫了两千年》

3. 马宪泉《“五和”文化与中国梦》 ( “和文化与中国梦”高峰论坛论文)

4. 郝诚之《昭君出塞热两千年不衰说明什么———兼论昭君文化与和谐国学》

5. 阅读《有一种爱》 ( 电视剧《昭君出塞》插曲) 歌词

当你的日子失去光泽/五色花瓣也变得苍白/有一个呼唤从命运中悄悄传来/让柔情投入到同一个所在/沿着一条路越走越远/你的寻找已落满尘埃/有一个身影从人群中慢慢走来/走过那大漠金色草原/有一种爱, 要你用生命来表白/有一种爱, 要你用无悔去等待/有一种爱, 有一种爱, 有一种爱/要你, 用一生去等待/沿着一条路越走越远/你的寻找已落满尘埃

七、成果汇报, 班级交流。

1. 给昭君墓撰写对联。

2. 为昭君写一首诗。

3. 为青冢写旅游简介、做旅游宣传短片。

4. 学习成果汇编。

八、课后总结。

通过跨学科、跨文体的诗歌、史传、民间文学、历史地理、时事政治的综合研讨, 从历史、文化、政治、民族等角度研讨了昭君和亲及其意义, 领会了传统文化中的“和文化”精神, 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信息检索能力、创造性阅读能力, 以及语文表达能力和图像表达能力。

也说唐蕃和亲 篇2

唐朝和吐蕃从始至终就是两个独立存在的政权。唐朝初年在军事上对周边各民族大都有明显的优势, 唯独对吐蕃是个例外。唐蕃关系以和好为开端, 但在和好的背后经常是一次次的武装冲突, 可以说是和好与战争并行, 但战争多于和平, 而且通常是你死我活的战争, 总体上看, 吐蕃处于进攻和主动的地位。从永徽元年 (650) 至长庆元年 (821) 的170多年间, 唐蕃间除了不断的边界磨擦外, 其主要战争还有对吐谷浑、河西走廊控制权、南诏、唐朝本土的河陇之地的争夺。在这些战争中, 强盛的唐朝对于当时也同样强大的吐蕃并没有多少优势。因此, 贞观十二年 (638年) , 不肯在外交上落在吐谷浑后边的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向唐求亲, 在没有得到允许的情况下, 就来了个软硬兼施的逼亲。公元639年, 他便早早地娶了泥婆罗 (尼泊尔) 尺尊公主为妃, 稳定自己的后方, 而后又率军击破白兰羌、吐谷浑, 尽占青海湖地, 接着又臣服党项, 驻军松潘以西, 在这种形势下, 松赞干布对太宗说:“公主不至, 我且深入!”[5]在松赞干布的逼迫下, 贞观十四年 (640年) , 太宗只得答应将文成公主“下嫁”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去世后, 握有吐蕃大权的禄东赞家族又屡次要求与唐和亲。681年, 吐蕃又求太平公主, 武则天则因为太平公主是自己的亲生女儿, “乃立太平观, 以公主为观主以拒之。”[6]长安三年 (703年) , 都茫波杰赞普又向唐求亲, 武则天最终还是允了此婚。景龙三年 (707年) , 赤德祖赞赞普再向唐求亲, 唐中宗由于刚继位, 内政亟待整顿, 就答应把宗室雍王李宗礼之女金城公主许嫁吐蕃。尽管唐蕃是“甥舅”关系, 但到了广德元年 (763年) 吐蕃一度攻陷唐都长安, 代宗李豫竟出奔陕州 (今河南三门峡西) 。由此可以看出, 唐王朝在战争上对吐蕃多数是被动的, 在外交更是被动的。拉萨大昭寺前的唐蕃会盟碑也说明吐蕃当时是个独立的政权, 会盟碑强调的是双方永远和好, 就象弃隶缩赞赞普向唐玄宗说的双方“和同为一家”, 意思是说双方就象是一家人一样, 其实还是两家人。尽管和亲政策也带来了唐的边境的稍许安宁, 但二者之间的战争并未因此而结束, 吐蕃对唐的威胁始终存在, 而唐对吐蕃的和亲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这是我反对过分美化和亲政策的原因之一。

我们再来看一下唐朝对外和亲的具体情况, 见表一。[7]

从表一可以看出, 在唐对外和亲中一共正式嫁出了二十三位公主, 在这些外嫁的公主中, 皇帝的亲生女共有四位, 其余的要么是宗室之女或宗室之外甥女, 要么是大臣之女。其中外嫁的皇帝之女人数仅占出嫁总人数的近四分之一, 这个原因我们不难解释和理解。谁愿意把自己的女儿远嫁到偏僻的异国他乡 (按当时情况) 呢?更何况是皇帝, 他 (她) 们也有骨肉难舍之情。但是, 为什么还得把自己的亲骨肉都嫁过去呢?下面一句话能让我们明白这是为什么。“肃宗送宁国公主至咸阳磁门驿, 公主泣而言曰:‘国家事重, 死而无恨。’上流涕而还。”[8]公主幽幽的怨恨与离别的悲壮, 还有皇帝的无奈全都在其中。很多时候, 皇帝为了减少自己的骨肉别离之痛, 却不得不把痛苦建在宗室和大臣的及他们的女儿的身上。此原因之二也。

对于唐蕃和亲, 唐人自己也是非常不满的。杜甫在他的诗《即事》里说:“闻道花门破, 和亲事却非。人怜汉公主, 生得渡河归。”[9]汉公主是指汉族公主, 此诗特指宁国公主, 她下嫁回纥换来的正是回纥军队对唐朝的入侵。李山甫在《阴地关崇徽公主手迹》和《代崇徽公主意》中的言辞更为激烈, 分别说道:“谁陈帝子和番策, 我是男儿为国羞。”[10]和“遣妾一身安社稷, 不知何处用将军。”[11]孙叔向在《送咸安公主》中也写到“玉颜便向穹庐去, 卫霍空承明主恩。”[12]这些诗都表明他们对和亲政策的不满和反对。也从侧面表明了大唐对吐蕃的无奈, 只有拿女人去换取和吐蕃的暂时的相对的安宁。此原因之三也。

从和亲公主看唐代的衰落 篇3

一、唐代前期的和亲公主

唐朝前期, 在民族政策方面实行的是“远交近攻”的政策。为了联合更多的少数民族势力一起消灭东突厥或西突厥, 进而达到分化瓦解少数民族政权的目的, 唐代许多公主与周边的少数民族进行和亲活动。据笔者统计, 唐代前期共有弘化、新兴、文成、金城、金山、固安、永乐、交河、燕郡、东光、静乐、宜芳、和义、东华、东光等14位公主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了和亲。纵观唐代前期这十四位和亲公主, 虽然她们的真实身份与地位、出嫁的民族及在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 但是她们在唐朝前期的和亲历史上却有着相同的特点。

1. 和亲公主多为假公主。

唐朝前期经济繁荣昌盛, 综合国力持续发展, 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治世局面, 所以少数民族政权皆以能与大唐王朝“和亲”为荣。但是对于皇帝的掌上明珠的公主来说, “和亲”却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在唐朝鼎盛时期和亲公主一般都由宗室女代替, 这样不仅实现了唐蕃之间的和亲, 密切了唐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又避免了真公主远嫁他方。兹据史籍载, 仅举一二:契丹“开元二年 (714) 李尽忠从父弟失活请归款, 复封失活为松漠都督, 授左金吾卫大将军, 仍于其府……五年十二月以李东平方外孙杨元嗣为永乐公主出降, 失活亲迎之。”[1]1717“元宗复册立郁于, 令袭娑固之位, 仍赦可突于之罪, 至十年, 郁于朝, 请婚, 又封余姚县主长女慕容氏为燕郡公主妻之。”[1]1718天宝三载 (744) 九月, “其 (王诗) 子复叛, 为幽州张守珪所困, 后降, 封怀信王, 以宗室女杨氏为宜芳公主妻之。延宠杀公主复叛”[1]1719。唐代前期的和亲公主多出自于宗室之女, 她们并不是皇帝的亲姐妹或亲生女儿。如:与契丹和亲的乐光公主是成安公主和韦捷的女儿, 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燕郡公主是唐玄宗的从外甥女。同时, 这些和亲公主当中也有一些人的身份是出自于朝中大臣之女, 像与突骑施和亲的交河公主就是大臣阿史那怀道的女儿。

2. 外族纳的聘礼较多。

唐朝前期, 大唐帝国的繁荣昌盛对少数民族政权产生了巨大的向心力和威慑力, 他们皆以与唐“和亲”为荣。周边少数民族为了达成与唐和亲之愿, 不惜向唐朝贡献大量的土特产品和财物作为聘礼。文成公主入藏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松赞干布得知唐朝已经许婚, 便于贞观十四年 (640) 冬派大相禄东赞奉“献黄金五千两, 它宝称是”[2]6165。作为聘礼, 向唐正式求婚。除此之外, 长安二年 (702) , 吐蕃又派大臣论弥萨到唐求和, 次年四月, “又遣使献马千匹、金二千两以求婚, 则天许之”[3]5352。唐朝前期, 外蕃酋长认为能与唐联姻娶唐代公主是荣幸之至的事情, 往往备礼亲迎。当时聘礼在和亲事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 而且也出现了一些少数民族因为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凑齐一定数量的聘礼而被唐朝皇帝退婚的现象, 其中薛延陀的首领夷男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二、唐代后期的和亲公主

唐朝后期, 国家政治的腐败, 经济的衰落和军事实力下降, 唐政府对少数民族的政策也随之由唐初的“怀之以惠”变为“示之以好”, 有时甚至是在“求之于人”。为了更好地维系同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 唐代皇帝不得不忍痛割爱将自己的亲生女儿远嫁边陲, 因此唐代后期的和亲公主多为真公主。据笔者统计, 唐代后期共有安化长公主、太和公主、永安公主、咸安公主、崇徽公主、宁国公主这6位公主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了和亲。唐代后期和亲公主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和亲公主以长公主为主。

安史之乱后, 唐代政治更加腐朽, 国势日益衰微, 为了换取边境的安宁, 统治者不得不用和亲的方式博得少数民族的欢心。如唐朝与回纥的几次和亲就是最好的体现:“贞观三年 (787) 八月, 回纥使合厥将军归藩, 初, 合厥将虏命请婚于我, 许以咸安公主嫁之。命公主见合厥于麟德殿, 又令中使者斋公主画图赐之可汗。……诏咸安公主出降回纥可汗。”[1]1746“贞观八年 (792) 四月, 回鹘请和亲……十五年三月……许尚公主, 期, 封帝九妹为永安公主降嫁回鹘可汗。”[3]784不仅如此, 唐代后期和亲公主的身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唐朝后期的这些和亲公主之中, 有两位皇女, 三位皇妹。宁国公主是唐朝时期嫁到少数民族中去的第一位皇女, 她是唐肃宗的第二个女儿。咸安公主是嫁到回纥的第二个皇女, 她是唐德宗的第八女。皇妹指的是永安长公主、太和长公主和安化长公主。永安长公主是唐宪宗的第十五女, 是唐穆宗的妹妹。太和长公主也是唐宪宗的女儿, 与永安公主的年龄相仿。安化长公主是唐懿宗的女儿, 唐懿宗有八女, 安化公主排在第一, 在唐穆宗时许婚南诏。

2. 朝廷要支付巨大的资装费。

在唐代后期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和亲过程中, 少数民族政权不再向唐朝支付巨额的聘礼, 反而唐政府要向少数民族支付大量的资装费。唐朝与回纥的几次和亲就是典型的例子。回纥自乾元 (758—760) 以后非常骄横, 白昼在长安杀人, 擅自在坊市掠人子女, 还向唐屡索马价绢。尽管如此, 唐王朝还是在贞元四年 (788) 将唐德宗的第八女咸安公主嫁给武义成功可汗。咸安公主去世后, 回纥曾多次要求和亲, “请继前好”, 但唐宪宗一直不予理睬。元和八年 (813) , 回纥可汗又派伊难珠携带财物到唐要求和亲, 唐宪宗以礼费不足为由仍不答应。针对这种情况, 礼部尚书李绛对筹集出嫁公主的费用提出了解决办法:“我三分天下赋, 以一事边。今东南大县赋岁二十万缗, 以一县赋为婚赀, 非损寡得大乎?”[2]6127据史书载, 唐与回纥正式和亲共有四次, 每次和亲仅礼费就约需五百万缗, 不仅大臣们感慨“降主费多”, 而且挥金如土的皇帝也认为这是一惊人数字。

三、和亲公主变化的原因

1. 政治上。

唐朝前期的封建统治者多能励精图治, 尤其是唐太宗统治时期, 在内政方面承继了宰相制, 发展完善和确立了后世运用的三省六部和科举选士制。太宗不计出身, 网罗了一大批精明强干的大臣, 不论降将或隋之旧臣, 皆一一重用。唐朝前期政治清明, 一定程度上能维护人民利益, 阶级矛盾较为缓和, 开创了气势恢宏的盛唐时代。因此, 此时的少数民族皆以能与唐帝国“和亲”为荣, 也就不会计较和亲公主的真假。唐朝后期, 政治腐败, 阶级矛盾尖锐。唐玄宗改元天宝后, 志得意满, 决意放纵享乐, 从此不问国事。在纳杨玉环为贵妃后, 更加沉溺酒色。唐玄宗任用有“口蜜腹剑”恶名的李林甫为宰相长达十八年, 朝政败坏。李林甫死后又以杨国忠为相, 此时期又开始出现了宦官干政的局面, 高力士的权势炙手可热。唐玄宗好大喜功, 为此边境将领经常挑起对异族的战事, 以邀战功。唐代后期国力衰退, 此时的唐王朝不再对少数民族有向心力和凝聚力, 甚至唐王朝还要依靠少数民族的军事力量来维持国内的稳定。唐为了维持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友好关系, 不得不将真公主甚至长公主嫁给少数民族首领。

2. 经济上。

唐朝前期实行“与民休息”的政策, 推行轻徭薄赋, 注重农业生产发展。为了减轻农民负担, 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积极推行一系列重视农业的政策, 轻徭薄赋。唐太宗大力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法, 限制世族、豪强对土地的垄断和霸占, 一方面鼓励农民迁往荒地开荒, 这一系列措施极大地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唐朝前期统治者重视经济的发展, 开创了唐朝前期经济繁荣的治世局面。唐朝后期, 统治者忽视经济的发展, 过重地掠夺人民, 使经济遭到破坏, 均田制逐步瓦解, 土地兼并现象日趋严重, 租庸调制也无法实行, 社会矛盾激化。尽管唐代宗时, 为了改善国家的财政状况, 开始实行两税法, 但由于两税法在实行的过程中弊端丛生, 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唐朝经济衰落的现状。

3. 军事上。

唐朝前期, 在军事上一直实行府兵制, 府兵平时在家种田务农, 冬季才由折冲都尉带领进行军事训练。府兵的所有武器装具均由自己置备, 一旦国家四方或边境有事, 就任命将领率领集结起来的府兵部队出击, 事情得到平息后, 府兵全部回归原籍各府, 领兵的将军依然回朝廷听命。这样府兵平时生活有保障, 而且军队将领也不会产生握兵自重的局面。唐政府也不必耗费国家的巨额资金和粮饷来装备和豢养一支庞大的常备军, 所以唐朝建立后, 百余年间国威远播, 军力强大。唐朝后期, 由于当时兵制由府兵制改为募兵制, 使得节度使与藩镇中的士兵结合在一起, 就出现了边将专军的局面, 其中以胡人安禄山最著名。安禄山一人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 掌握重兵, 在天宝十四载 (755) 十一月趁唐朝政治腐败、军事空虚之机和史思明发动叛乱, 史称“安史之乱”。这场叛乱历经8年时间才被平定, 为了答谢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唐将真公主嫁给回纥, 以示感谢。

唐代和亲公主的一系列变化, 说明了政治婚姻最根本的决定因素还是联姻双方的实力对比。和亲仅是权力斗争双方为求得妥协而伸出的橄榄枝, 仅是短时期内的一种策略, 它不可能成为解决争端的根本途径。唐代前后期和亲公主的变化是大唐王朝衰落的一个缩影。

摘要:和亲政策是统治者的一个外交手段, 其主要是以公主为工具来实现的。有唐一代对于少数民族亦采取了和亲政策, 在和亲的过程中, 真假公主制是唐外交策略变化的一个标志, 也是其政治、军事实力的体现。

关键词:唐代,和亲公主,真假制,资装费

参考文献

[1]王溥.唐会要[M].中华书局, 1955。

[2]欧阳修.新唐书[M].中华书局, 1975.

和亲文化 篇4

自尊是健全人格的一个重要方面,指个体在社会比较中获得的、建立在自我概念基础上的对自我价值的情感体验[2]。在儿童的早期阶段,其周围的重要他人,特别是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和方式,是其自尊感的主要来源。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的自尊水平之间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3,4,5]。

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是指幼儿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的对他人有利,而对自己无直接好处的行为,诸如谦让、帮助、合作、共享等[6]。有研究表明,幼儿的亲社会行为可以明显促进其将来的社会功能,避免产生抑郁情绪、攻击行为或犯罪倾向,促使幼儿获得自我提升、自我接纳和自我满足[7]。大量研究证实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影响[8,9,10,11]。也有许多研究表明自尊、自我评价与亲社会水平息息相关[12,13,14]。还有学者对父母教养方式通过影响儿童自尊水平进而影响儿童的亲社会行为进行探讨[15,16]。

鉴于目前父母陪伴实证研究的匮乏,以及前人对自尊、亲社会行为的家庭影响因素探讨多局限于父母教养方式,而少有涉及父母陪伴,本研究以5 ~ 6 岁幼儿群体为研究对象,探讨幼儿的父母陪伴状况及其与幼儿自尊、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机制,以期拓展幼儿心理和人格发展的家庭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方便取样,于2013年10月至12月在广东省深圳市4所幼儿园选取5~6岁幼儿共560人为研究对象。向幼儿家长实施父母陪伴问卷调查,并让幼儿所在班级的主要老师填写幼儿自尊、亲社会行为教师评定问卷,3项问卷合计1 680份,1周后共收回问卷1 470份,其中有效问卷1 317份,有效率89.6%。幼儿有效问卷439份,男童256名(58.3%),女童183名(41.7%)。

1.2 工具

1.2.1父母陪伴状况调查问卷

采用冯丽编制的父母陪伴状况调查问卷。共22个条目,分学习陪伴、娱乐陪伴、养育陪伴、情感陪伴4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法,分数越高表明陪伴水平越高。问卷的一致性信度为0.903~0.933,分半信度为0.880~0.892,结构效度在0.8左右,内容效度较好[1]。

1.2.2 3~9岁儿童自尊教师评定问卷

采用杨丽珠等[17]编制的3~9岁儿童自尊教师评定问卷。共22个条目,分为重要感、外貌感、自我效能感3个维度。采用5级计分法,分数越高表明自尊感越强。问卷的分半信度为0.940,评分者信度为0.890,内容效度、结构效度、效标效度均较高。

1.2.3幼儿社会行为教师评估问卷:亲社会行为项目问卷

由邓赐平[18]编制,包含11个条目,采取3点计分,得分越高,表明亲社会行为越多。其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2,多项研究表明,该问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用统计方法包括配对样本t检验、双变量相关分析、逐步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父亲组与母亲组陪伴总体水平和各陪伴维度得分比较

由表1可知,母亲组陪伴总体水平及在学习陪伴、娱乐陪伴、养育陪伴、情感陪伴4个维度的陪伴水平得分均高于父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

(±s)

2.2父母陪伴与自尊、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父亲陪伴与幼儿自尊、幼儿亲社会行为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47,0.400,P值均<0.01),母亲陪伴与幼儿自尊、幼儿亲社会行为均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87,0.326,P值均<0.01),幼儿自尊与幼儿亲社会行为呈正相关(r=0.750,P<0.01)。

Baron等提出中介效应检验须满足3 个条件: ( 1)自变量能预测中介变量和因变量; ( 2) 控制自变量后,中介变量能预测因变量; ( 3) 控制中介变量后,自变量对因变量的预测作用明显降低; 如果此时自变量对因变量仍有预测作用,则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如果此时自变量对因变量无预测,则存在完全中介效应[19]。由表2~3 可知,作为自变量( x) 的父亲陪伴和母亲陪伴,可预测亲社会行为( y) 和自尊( s) 。控制了父亲陪伴和母亲陪伴( x) 后,自尊( s) 能预测亲社会行为( y) 。控制自尊( s) 后,父亲陪伴和母亲陪伴( x) 对亲社会行为( y) 的预测作用明显降低。表2 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由原来的0.400 下降到0.081,而表3 的标准化回归系数( β) 由原来的0.326 下降到0.043,说明均存在中介效应。由表2 可见父亲陪伴仍能预测亲社会行为( P<0.05) ,因而是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79.79%( 0.447×0.714 /0.400) 。由表3 可见,此时母亲陪伴已不能预测亲社会行为( P>0.05) ,因而是完全中介效应。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母亲对幼儿的陪伴水平明显高于父亲,在学习、娱乐、养育和情感陪伴方面均是如此,与Dwairy等[20]的研究结果相互佐证。反映出长久以来,传统文化观念仍然影响着现代父母在子女教养过程中所扮演的社会性别角色。传统观念认为父亲对家庭的主要职责是提供物质生活基础,而母亲的主要职责是照顾子女的日常生活、饮食起居、学习教育等。父母对其传统性别角色的认同与否,是影响父母对子女养育投入比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研究发现,无论是母亲陪伴,还是父亲陪伴,均与幼儿自尊、亲社会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父母陪伴可预测自尊水平,自尊水平又可预测亲社会行为。通过自尊这一中介变量,父母陪伴还可预测亲社会行为。当控制了自尊后,父亲陪伴仍可在一定程度上预测亲社会行为,但预测作用降低,即自尊在此时起部分中介效应; 而当控制自尊后,母亲陪伴则无法预测亲社会行为,即自尊在母亲陪伴和亲社会行为间起完全的中介效应。魏运华[2]、Chan等[3]、Bulanda等[5]一致认为,父母对子女采取积极的教养态度和方式,给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关注,能够明显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水平。侯积良[13]、王丽等[14]的研究指出,自尊、自我概念能够影响、预测个体的亲社会行为; 缺乏自尊感的儿童更容易自卑、退缩,对他人防卫,不善与人交往,而有自尊的儿童更积极、合群,更乐于做有益于他人的亲社会行为。Seiffge等[21]、琚晓燕等[22]、李丹黎等[23]、丁芳等[24]的研究均指出,积极的教养方式,亲密、温暖、安全型依恋的亲子关系有助于子女表现出更多亲社会行为。温岚等[15]、Frank等[16]研究发现,自尊在子女与父母的依恋和攻击行为之间起到中介作用,是父母教养方式预测应对方式、社会适应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途径。

值得探讨的是,传统习俗认为,养育和陪伴子女是母亲的责任,父亲对子女的陪伴无关紧要,而本研究揭示出父亲陪伴与幼儿自尊、亲社会行为之间密切相关。蒲少华等[25]、Paquette[26]关于“父亲在位”和“父亲角色”的研究均证实了父亲对子女性别角色、自尊感、社会能力、认知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影响。

父母陪伴、自尊、亲社会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可概括为环境刺激、个体认知、行为之间的关系。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人的行为并非简单地由环境刺激引起,而是经过认知的调节和中介作用而产生[27]。父母陪伴作为一种家庭环境刺激,使幼儿产生安全、温暖、被接纳感,从而获得自我价值感、效能感和自尊水平的提升。在与父母亲密相处的过程中,幼儿逐渐社会化,学会如何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可直接促发幼儿与他人合作、分享、帮助等亲社会行为; 另一方面,在与他人融洽相处、获得他人喜爱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了自尊水平,使幼儿获得较高的自我道德评价,于是更关注社会赞许与认同,又进一步促使幼儿做出更多有益于他人和群体的亲社会行为。

中学生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篇5

在这个充斥着各种享受、娱乐而又自由反叛的年代, 他们不适应集体生活, 更谈不上养成关心他人、同情他人、服务他人的社会心态与行为, 缺乏责任意识。

有的学生在班级中往往扮演着自己只管自己的角色。不会从别人身上得到关心, 也不会去关心别人。他们的心理由安静→孤立→担忧→抑郁→爆发, 在逆社会行为中成长, 对社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已经全部消失, 就不用谈情操高尚了。

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除了学校、家庭、自我认知和自我移情以外, 还有个社会学习的影响。无论在家里或者学校里, 孩子通过模仿他人的行为学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他们很多的行为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得到的。这种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成人不知不觉, 孩子也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发生。学知识要先学做人, 做个充满亲社会行为的人。

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积极的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它是一种合乎社会道德标准的体现, 包括合作、分享、助人、关爱、安慰、捐赠、谦让等品质和能力。它受到社会的肯定和鼓励, 具有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亲社会行为绝非与生俱来, 而是一种后天学习来的行为。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 亲社会行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而中学生日常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里度过, 在集体生活中学习, 在接受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了思想教育。因此, 作为思品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思品教学的特性, 进行亲社会行为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培养负责任的高尚行为。

教育学生, 不如说是感悟生命。那么, 思品课上如何培养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呢?

一、借助教材蓝本, 培养亲社会的责任意识

对于学生而言, 教材是最直接最明显的呈现方式, 许多情感、道德认识都是从教材中学到的。因此, 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 把它作为主要的教育蓝本, 结合身边的人与事, 加强教育, 培养亲社会的意识。

教师要借助教材蓝本, 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学会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 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遵守公共规则, 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亲近他人等良好习惯和优秀品质, 还要关心国家大事, 了解国情国策, 培养亲社会意识和爱国情感。

二、借助集体力量, 提升亲社会的情感

教师可在课堂上组织和开展班级活动、小组合作活动。通过这些活动, 与别人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以此来教育学生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并根据自己的条件和能力, 看看能为他人做些什么, 让他们体会到爱他人和被他人爱的快乐, 感受到做人的价值。

三、借助教师人格魅力, 激励亲社会的行为

知识的力量首先在于教师的个性。教师应该是“学高为师, 身为师范”。教师生活在学生中, 和学生关系密切, 其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教师的人格水平高, 便更能成为受教育者效仿学习的榜样。所以, 要培养学生有责任感、有亲社会行为, 教师自己就必须先有责任感和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因此, 教师应该特别注意自己的心境和情感的表现, 要把最佳心理状态展现给学生。教师要学会恰当地、有艺术地实施教育, 往往会达到最佳效果。

和亲文化 篇6

公元前206年, 西汉王朝建立, 但由于经历长期的战争, 社会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据史载:“汉兴, 接秦之敝, 诸侯并起,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 人相食, 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 就食蜀、汉。天下既定, 民亡盖臧, 自天子不能具醇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而与此同时, 以漠南为中心, 控制北方广大区域的匈奴民族正处于冒顿单于的统治之下, 非常强盛, 其拥有号称“控弦三十万骑”的强大军队, 而作为游牧民族的他们看来, 掠夺、抢劫是比劳动更容易, 甚至更荣耀的事情。因此, 他们多次闯入中原地区, 大肆掠夺人畜、生活用品, 这严重威胁着西汉的统治政权。

公元前200年, 匈奴冒顿单于出动四十万骑兵攻打太原, 汉高帝刘邦率三十二万大军北击匈奴, 结果被围困在平城白登山七天七夜, 后通过厚礼贿赂匈奴阏氏才使冒顿单于撤兵而去,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白登之围”。面对匈奴“数苦北边”的情况和强大的优势兵力, 如何处理汉与匈奴的关系成为了汉高帝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臣刘敬在分析了西汉和匈奴的形势后, 建议刘邦“诚能以适长公主妻单于, 厚奉遗之, 彼知汉女送厚, 蛮夷必慕, 以为阏氏, 生子必为太子, 代单于。何者?贪汉厚币。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 使辩士风喻以礼节。冒顿在, 固为子婿, 死, 则外孙为单于。岂曾闻孙敢与大父抗礼哉?可毋战以渐臣也。”刘邦纳其计, 公元前198年, 汉王室选民家女封为“长公主”, 嫁于冒顿单于, 并“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 约为昆弟以和亲”, 匈奴不犯汉边。从此确定了汉与匈奴的和亲政策。

此后吕后、惠帝、文帝、景帝, 直到武帝初年都延用了此政策, 和亲成为了西汉王朝前期处理与匈奴关系的主要政策。据史所载, 终西汉之世, 西汉王朝共与匈奴和亲十二次, 其中十次发生在武帝继位之前, 即从“白登之围” (公元前200年) 后汉高帝创和亲始, 到武帝初期发动“马邑之谋” (公元前133年) 匈奴绝和亲, 匈奴与汉的和亲大都发生在这67年间。但在这一期间, 匈奴平均每隔六七年还会“入寇”汉境, 其目的主要是捕杀吏卒, 抢劫畜产及掠夺人口, 但时间较短, 用兵也不多, 哄抢一番则会离去。由此可以看出, 这一时期汉匈双方的战事依然存在, 但只是短暂的、小规模的边境冲突, 执行和亲政策仍是汉匈交往的主流。和亲促进了西汉与匈奴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使双方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汉匈和亲的原因

从西汉王朝来看:汉初, 中原地区生产凋敝, 社会残破不堪, 西汉王朝当务之急是休养生息, 恢复残破不堪的社会经济, 此时实在无力对匈奴用兵, 西汉王朝统治者们所希望的是与匈奴“和睦久亲”。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弱兵与强敌需维系“无大战”的情形, 保存实力, 图谋发展, 而和亲策略比战争策略更胜一筹。西汉政府依靠和亲政策从战争中抽身而退, 励精图治, 发展生产, 为“文景之治”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同时为后来武帝重创匈奴创造了有利条件。所以说, 和亲是西汉政府保全自身利益而采取的一项对敌策略。

从匈奴方面来看:匈奴接受和亲, 从经济上考虑要比从政治上考虑更多一些, 匈奴单于更看重和亲所带来的经济利益。首先, 西汉嫁公主与单于, 一次赠金千余斤, 并且每年奉送一定数量的絮、缯等丝织物, 还有酒、米、食物等, 后来还增加金帛、丝絮等贵重物品。匈奴不用掠夺, 不发动战争就能获得如此巨大的财富, 人财两得, 何乐而不为呢?其次, 匈奴人主要依靠畜牧业为生, 农业和手工业尚未发展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因此迫切需要用牲畜和毛皮换取汉族人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 以满足生产和生活上的各种需求, 所以他们特别重视“关市”贸易。汉朝开放关市, 允许汉匈两族人民互通有无, 进行交易, 匈奴从汉族地区换得许多他们所稀缺的物品。当时的匈奴虽然强大, 但他们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 生活方式比较落后, 汉朝先进的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品, 是他们所缺少并渴望得到的。明代的杨继盛认为“互市者, 和亲之别名”。单于接受和亲看重的不是美女, 而是财物、关市。为了获利, 也不惜为人子婿。匈奴犯边, 发动战争的目的也是“从自为趋利”、“见敌则逐利”, 其真实用心都在一个“利”字上。只要匈奴答应和亲, 不需要战争, 便可获得公主、金钱等, 政治上占优势, 经济上得到好处, 这对处于奴隶社会的奴隶主政权来说是大有裨益的。

汉匈和亲的意义

汉匈双方和亲政策的实施, 使得双方战事减少, 双方人民从水深火热的残酷战争中解脱出来, 有利于双方人民安居乐业, 繁衍生息, 符合人民的利益, 特别是有利于西汉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反对地方割据势力斗争的进行。

和亲政策的实施, 使边疆秩序基本稳定, 也使民族贸易初步展开, 农牧业生产得到发展, 同时匈奴以漠南为中心, 建立了政权, 结束了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各自为政的局面, 实现了我国北方的统一, 从而为后来塞北与中原地区的统一打下了基础。汉匈和亲政策充当了两种不同经济文化类型互补、互动的催化剂, 成为两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交流的基本方式, 尽管这种交流伴随着民族冲突与压迫, 但对于两个民族的发展和进步则有着积极的意义。通过互市和交往, 也使大量的生活资料和先进的生产工具、技术流转到匈奴地区, 促进了我国北方地区的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 同时也为农业和手工业在少数民族地区的推广创造了条件。

汉匈和亲政策的实施及和睦局面的形成, 对历史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以和亲和通关互市为特点的汉匈关系的产生, 开创了两族和平友好关系的先河, 为长城内外各民族的往来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和亲成为汉族与兄弟民族之间平等联合、和睦相处的桥梁, “和亲”是民族友好的象征, 其为后世历代王朝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树立了榜样, 如后世的东汉、唐等都继承了和亲政策, 与各少数民族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

结束语

西汉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提出的对匈奴的民族政策具有开创性意义。西汉王朝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是罢战言和, 重在寻求和平, 达到“渐至以臣”的最终目标, 而和亲则是为实现这一目标而采取的手段。“和”自古以来被认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曾经说过:“和亲政策, 在今天看来已经是一种陈旧的、过时的民族政策, 但在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确实是维护民族友好关系的一种最好方法。”历史事实也证明了西汉王朝一系列的对匈奴的民族政策总体上是行之有效的。和亲政策不仅有利于保持边疆的稳定, 也为后世民族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

上一篇:客流监测下一篇:传奇创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