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经济管理

2024-06-13

以人为本经济管理(共12篇)

以人为本经济管理 篇1

一、企业经济管理的内容与特点

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是企业一直所追求的经营管理目标, 是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必然要求。企业只有拥有良好的经济管理, 降低企业成本, 才能使企业实力不断加强, 竞争力得到不断提高, 才能真正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1. 企业经济管理内容

企业在运营过程中, 对各项成本进行管控的方法称为企业经济管理。为实现企业内部生产与运作等各工作环节所需成本的降低, 制定相应的计划与标准, 并采取一定手段与策略来实现缩减成本, 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2.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点

(1) 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果的可预见性。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之中, 数据及指标对企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企业的长期发展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是企业业务管理和行为管理的结果。各类相关数据及指标的统计与整理可对企业的经济状况加以清晰地反映, 从而为企业管理层做出科学决策提供一定的依据与参考, 特别是在企业领导层或者管理层在对重大事项决策的时候, 经营数据和指标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2) 企业经济管理体现以人为本。以前, 靠规章制度来管理企业, 通过惩罚与奖励来使员工工作, 其对员工的激励和控制还是外部的, 员工按企业的规章制度去行事, 在管理者的指挥下行动, 管理的内容是管理员工的行为。这时, 员工因为期望得到奖赏或害怕惩罚而工作。现代企业管理应以人为本。人是有感情的, 喜欢接受挑战, 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 积极向上。这时企业要建立效应的以人为本的文化, 通过人本管理来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企业经济管理作用

企业经济管理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经济政策与目标地制定, 另一方面是对财务开支与预算的管理。经济管理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 它可以将多个不相关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成实际的生产力, 实现生产力的转变, 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的推动企业进步发展的有效助力, 是促进企业生产并使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 形成一个科学的内部结构, 才能使综合生产力得到提高, 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 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相对提高。

三、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

1. 全面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任何一项工作实施都是人, 在企业经济管理中, 管理者作为重要的执行者和实施者, 其自身的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水平, 是决定工作效果和水平的最关键部分。所以, 为了充发挥柔性管理的积极作用, 应该加强现代管理队伍建设, 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水平。首先, 应该加强思想理念的教育, 让管理者能从传统的管理思维中走出来, 认识到柔性管理的优势, 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因此, 在日常实践中, 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意识, 要求管理人员认清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 注重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其次, 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深入实践, 柔性管理要求管理工作深入基层, 注重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 所以, 在实践工作中, 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柔性管理的知识, 并且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 提升员工主人翁的意识, 让员工认识到柔性管理的重要意义, 明确自己在柔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此外, 应该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沟通和协调能力, 及时与各部门沟通交流, 发挥各部门人员的智慧, 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 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 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首先, 在经济管理中实行民主、自由的管理方式, 尊重员工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意愿和心理;其次, 在促进企业合作团队进步的同时, 促进个人的发展和协同进步;最后, 在企业高管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 要综合衡量员工的利益得失, 兼顾员工的发展空间和思想感情。

3. 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

柔性管理发挥着中药的作用, 在实践工作中, 应该注重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并重, 二者兼顾, 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加强柔性管理时, 应该精简企业管理层次, 然后通过专业化的运作, 按照“提高生产效率、精简机构、优化服务”的原则, 实现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 利用创新性的管理方法, 实现各部门的协调合作, 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实施柔性管理需要以刚性管理制度为基准, 约束行为的前提下, 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实践活动。同时, 还应该认清刚性和柔性之间的关系, 在刚性管理中, 需要灵活和随机应变。只有多变的方法才能及时跟进多变的市场, 最终使企业经济产生和管理在制度的约束下, 采取灵活的柔性管理方法, 得到长久的发展, 确保企业长久的生命力。

4. 注重提高员工的素质

新时代, 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企业经济管理中, 要注重对员工素质的培养, 不断进行工作经验交流, 以提升员工的管理才能, 丰富员工的管理知识, 开阔员工的视野, 形成企业内部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 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 使员工在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 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5. 给予员工以自主权

企业给予员工以自主权, 可以让员工减少工作压力, 始终充满工作热情和活力。使员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 促进自我发展, 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 给予员工较为自由的环境, 能够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员工进行创造性发挥的过程中, 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 从而让企业在发展中能够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创新经济管理方法, 是提升管理水平和质量的重要途径。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 要求企业管理者更加注重人性化、民主化和透明化。从而提升整体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求长远发展, 而奠定坚持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杨琴.浅谈经济管理中的以人为本[J].北方经贸, 2014, (07) .

[2]宋冬梅.企业标准化管理中的以人为本理念[J].企业导报, 2011, (15) .

[3]王海兵.以人为本企业财务问题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 2011.

以人为本经济管理 篇2

企业经济管理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方面为经济政策与目标地制定,另一方面是对财务开支与预算的管理。经济管理企业赖以生存的重要前提,它可以将多个不相关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成实际的生产力,实现生产力的转变,并形成一个完整的生产系统。经济管理的推动企业进步发展的有效助力,是促进企业生产并使经济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的重要手段。企业只有提高了经济管理水平,形成一个科学的内部结构,才能使综合生产力得到提高,科学技术真正转化为生产力,才能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相对提高。

二、在企业经济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措施

1.全面加强管理队伍建设

任何一项工作实施都是人,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管理者作为重要的执行者和实施者,其自身的操作能力和业务素质水平,是决定工作效果和水平的最关键部分。所以,为了充发挥柔性管理的积极作用,应该加强现代管理队伍建设,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业务素质水平。首先,应该加强思想理念的教育,让管理者能从传统的管理思维中走出来,认识到柔性管理的优势,将柔性管理与刚性管理相结合。因此,在日常实践中,应该提升管理人员的人性化管理意识,要求管理人员认清经济管理的重要作用,注重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相结合。其次,管理人员应该不断学习和深入实践,柔性管理要求管理工作深入基层,注重与各部门的沟通交流,所以,在实践工作中,管理人员要不断学习柔性管理的知识,并且还要加强对企业员工的教育,提升员工主人翁的意识,让员工认识到柔性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自己在柔性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此外,应该不断提升管理队伍的沟通和协调能力,及时与各部门沟通交流,发挥各部门人员的智慧,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2.坚持以人为本

实现柔性管理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有效应用,最关键的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首先,在经济管理中实行民主、自由的管理方式,尊重员工自我提升和发展的意愿和心理;其次,在促进企业合作团队进步的同时,促进个人的发展和协同进步;最后,在企业高管制定企业发展规划时,要综合衡量员工的利益得失,兼顾员工的发展空间和思想感情。

3.处理好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之间的关系

柔性管理发挥着中药的作用,在实践工作中,应该注重柔性管理和刚性管理并重,二者兼顾,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在加强柔性管理时,应该精简企业管理层次,然后通过专业化的运作,按照“提高生产效率、精简机构、优化服务”的原则,实现企业内部精细化管理,利用创新性的管理方法,实现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实施柔性管理需要以刚性管理制度为基准,约束行为的前提下,鼓励员工参与管理实践活动。同时,还应该认清刚性和柔性之间的关系,在刚性管理中,需要灵活和随机应变。只有多变的方法才能及时跟进多变的市场,最终使企业经济产生和管理在制度的约束下,采取灵活的柔性管理方法,得到长久的发展,确保企业长久的生命力。

4.注重提高员工的素质

新时代,企业的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关键在于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在企业经济管理中,要注重对员工素质的培养,不断进行工作经验交流,以提升员工的管理才能,丰富员工的管理知识,开阔员工的视野,形成企业内部积极向上、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提高企业内部的凝聚力,使员工在实现和提升自我价值的同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5.给予员工以自主权

企业给予员工以自主权,可以让员工减少工作压力,始终充满工作热情和活力。使员工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中实现自我价值,促进自我发展,提高自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给予员工较为自由的环境,能够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员工进行创造性发挥的过程中,会产生成就感和满足感,从而让企业在发展中能够留住更多优秀人才。

三、结语

以人为本经济管理 篇3

关键词:知识经济师弟啊;以人为本;文化管理

一、引言

从管理发展的总体趋势看,文化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新发展,是管理适应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管理实践应当充分体现文化管理的基本精神。文化管理就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以文化为基础,强调人的能动作用,强调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在于人的思想和观念。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背景下,企业的以人为本与文化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更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直接决定了企业对员工的凝聚力以及企业对顾客的吸引力,决定了企业能否获得市场的认可,能否迎接激烈的挑战并且不断发展和进步。

因此,加强企业的以人为本与文化管理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在此以知识经济时代为背景,浅论企业的以人为本与文化管理,并根据个人的见解提出建议和对策,以期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可供借鉴的参考。

二、知识经济时代的以人为本与文化管理

(一) 以人文本是企业文化管理的根本立足点

首先,从企业文化的形成来看,企业文化是由人创造的,是由企业员工所形成的共同价值理念和精神意识等方面形成的。也就是说,企业文化是由人创造的,必须以人文本才能够创造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更有效的对企业文化进行管理。

其次,从企业文化面向的对象来看。对外,企业文化面对的是客户,企业的价值观念、服务理念等各个方面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与客户,最终获得客户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对内,企业文化面对的是员工,企业文化必须能够获得员工的认可,才能够对员工形成充足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才能够发挥出企业文化的效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基于以上两点可以得出,企业文化管理的根本立足点是人,只有发挥以人为本的思想和理念,才能够建设更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够完成更有效的企业文化管理,才能够发挥企业文化的价值,实现提升企业效益的最终目的。

(二) 以人为本是企业文化管理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如上文述及,企业文化的创造者是人,也就是说企业文化要发展和进步必须依赖企业的员工。因此,落实以人为本理念才能够使得企业文化更加贴近企业员工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才能够使企业文化不至于成为脱离员工成为一个畸形的产物。

只有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的理念,才能够使企业文化更加人性化,才能让企业文化的管理工作更加效率。

三、如何把握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文化管理

(一) 转变思想 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在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中,员工或客户往往被当作是为企业制造财富的机器以及为企业提供财富的摇钱树,这是一种没有把握以人为本理念的错误思想。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员工早已不是企业的机器,而是能够长期为企业创造财富、能够带动企业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宝贵财富。因此,企业员工的身份已经正式从“机器”转变为“人”。

同时,在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遭受的竞争更加激烈,致使客户拥有了更多的选择。在激烈的竞争中,迫使企业改变对客户的认识,将客户作为摇钱树的理念已经过时,必须要将顾客当作是人,才能够探析客户的心理、需求和喜好,并制定更具针对性企业文化来吸引客户并且留住客户。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必须转变思想,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管理思想,才能够对外吸引客户,满足客户的需求,对内加强员工的凝聚力,进一步实现员工的共同理想和共同价值观念。

(二) 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根据调查发现,在传统的企业中,上下级之间、同级之间的交流和沟通相对困难。失去有效的沟通渠道,企业文化的管理者与企业员工的交流和互动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阻碍。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文化的管理者没法深入了解员工的需求,没法对员工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价值观念进行收集。此时,企业文化的管理制度存在局限性,并没有充分结合企业员工的需求,所进行的文化管理就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因此,企业必须要建立良好的溝通渠道,要尽量实现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没有障碍的交流和互动,让企业管理者充分了解员工的思想动态,明白员工的渴望和需求,并以此作为文化管理的依据。

例如,企业可以定期以座谈会或茶话会的形式,营造一种轻松的气氛开展管理者与员工的交流活动,在闲谈中让管理者获得充足的信息。

(三)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

从企业文化的方面而言,企业文化对外的显示就是企业的形象。企业形象是通过企业的价值理念、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在消费者和市场中获得的认可度决定的,而这些内容都包括在企业的文化中。

塑造以人为本的企业形象,才能够获得消费者和市场的充分肯定,才能够让企业员工感受到企业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才能够促进员工朝着这个方向发展,在未来企业文化的创造和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四) 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

企业文化管理从根本上说是为企业服务的,也就决定了必须落实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使文化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事实,不至于成为摆设。

因此,企业应该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制度,充分考虑到企业员工的个人需要层次,帮助员工实现个人价值、完成职业生涯规划。同时,企业应该逐步实现企业管理的民主化,也就是要在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中参考员工的意见,要加强企业管理的透明化进程,使企业的日常管理工作受到员工的监督。并且让员工代表参与到企业制度的制定和管理过程中。

结束语

总的来说,文化管理是现代人本管理的最高境界,它是从文化的高度来管理企业,强调以文化为基础,以人为中心,充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更加注重团队精神和情感管理,管理的重点集中于人的思想和观念。从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推行文化管理已是企业适应知识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选择,管理的实践也必将越来越体现文化管理的特征。

参考文献:

[1]时颖.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吉林大学,2011.

[2]范道琴.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13.

以人为本经济管理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2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均为女性。研究前向本次研究的对象详细解释本次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取得他们的同意后开始进行研究。采用单双号平均分配的方法将26名护理人员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13名。其中观察组护理人员的年龄20~42岁, 平均 (29.7±2.4) 岁。教育背景情况如下:6名为中专学历, 5名为大专学历, 2名为本科学历。其中7名为护士, 3名为护师, 2名为主管护师, 1名为副主任护士。对照组护理人员年龄21~40岁, 平均 (28.3±2.0) 岁。教育背景情况如下:7名为中专学历, 5名为大专学历, 1名为本科学历。其中6名为护士, 4名为护师, 2名为主管护师, 1名为副主任护士。两组护理人员年龄、学历以及职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施方法

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比如指导她们掌握急诊科的相应护理技能以及护理条例等, 定期施行考核。观察组则采用柔性管理方法, 本着“以人为本”理念来了解护理人员所面临的工作压力并积极采取措施来帮助她们予以缓解, 让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可以拥有一定的自主权。此外, 定期开展护理讨论会, 让护理人员可以在会议上提出自己的问题并互相交流。通过岗位轮换制度来丰富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知识, 利用一定的激励机制来挖掘护理人员的工作潜力。最后, 利用管理人员的人格魅力来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提高护理满意度。

1.2.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护理人员实施以上两种急诊护理管理措施2个月之后, 通过技能考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来评价不同急诊护理管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其中技能考试共包括专科知识应用能力、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提升程度以及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三个方面, 总分为100分。问卷调查所使用的是针对此次研究特别设计的问卷, 共包括两份。其中一份用来评价参与研究的两组护理人员心理压力的改善情况以及工作积极、主动性的变化情况, 有研究人员进行评价。另外一份针对急诊科研究期间的患者, 以评分的方式来了解患者对护士人员急诊护理的满意度, 总分为100分, 以超过70分为对护理工作满意, 所抽取的患者人数为100, 问卷全部回收, 有效率为100%。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随机抽取的100例急诊患者中, 观察组中有98例患者对护士的急诊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98.00%, 对照组有90例患者对护士的急诊护理工作表示满意, 护理满意度为98.00%。观察组有12名护士在实施柔性管理方法后心理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护理人员技能考试的平均分为 (95.3±5.4) 分,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3 讨论

急诊科一般存在病种多、患者病情较急, 并且工作量大等情况, 因此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也较大。若护理人员的工作效果与护理工作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患者的生命安全将会受到较大威胁[3]。因此, 如何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有效性, 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并切实保证护理质量已经成为急诊科管理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4]。

柔性管理是一种权变管理方法, 最重要的基础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其主要通过获得护理人员对其价值的认同以及为护理人员提供文化精神的指引的方式来激发护理人员的服务精神, 在体现急诊管理政策“柔”、“软”特性的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动力, 进而起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目的[5,6]。分权化管理是柔性管理政策的其中一个核心, 它是激发护理人员工作动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原因在于护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对急诊护理工作的实施顺序进行适当调整, 这一过程中护理人员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发挥, 因此护理人员在执行护理措施的过程中不会再感到是一种机械化的执行, 而包含了自己的想法, 工作主动性得到调动[6]。此外, 定期召开的护理讨论会可以让护理人员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进而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积累经验并互相分享和交流, 实现共同进步。而护理人员自身的进步又可以反过来应用到护理实践过程中, 让护理措施的实施更加迅速与到位, 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7,8]。

本次研究中, 对观察组护理人员所采取的柔性管理明显取得了更佳效果, 不仅护理人员的技能考试平均分达 (95.3±5.4) 分, 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达到98.00%, 92.30%的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问题得到明显缓解, 高于对照组的 (86.6±3.3) 分、90.00%及61.54%。

这一结果提示柔性管理方法的实施让护理人员有了更多的思考机会, 通过护理讨论会进行交流来分享彼此的经验并提出自己的疑问, 在讨论过程中获得进步。而一定的自主权则让护理人员有了充分理解护理措施的欲望, 进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提高护理措施的科学性。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 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技能获得大幅提高, 专业知识也因此掌握得更加牢固。此外, 岗位的轮换不仅可以进一步让护理人员在实践过程中了解自己的基础知识薄弱环节, 也可以让她们在实践过程中得以弥补, 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获得全面发展。这也是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技能考试平均分远高于对照组的主要原因。而激励机制的建立则是护理人员不断提升自己的最大内在动力, 其包括物质激励以及精神激励两种。物质激励可以满足护理人员的基本物质需求, 而精神激励的实施则让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工作中获得成就感, 进而产生更多的精神动力, 投入更多精力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 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因此得到大幅改善, 因此此时护理人员的关注重点不是急诊科护理工作的忙和急, 而是自己在工作中体现出的价值[9,10,11]。即是说, 激励机制的建立让急诊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因此她们可以更好地克服心理压力, 不断完善自己的护理工作。而护理人员自身的护理技能得到提升并且工作积极性得到激发之后, 就会更加认真对待每一项护理任务, 让患者感受到自己对其的认真与负责, 护理满意度自然也会随之获得提升[12,13,14]。

综上所述, 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到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让各项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挖掘她们的潜在能力与动力, 提升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确保急诊护理的效果, 临床价值较大, 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目的:分析和总结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在急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其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的26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观察组则采用柔性管理方法进行管理, 通过技能考试以及问卷调查来评价不同急诊护理管理方法所取得的效果。结果:12名 (92.30%) 护士在实施柔性管理方法后心理压力得到明显缓解, 护理人员技能考试的平均达 (95.3±5.4) 分, 护理满意度达到98.00%, 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将柔性管理理念引入到急诊护理管理过程中, 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让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也可以激发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 挖掘她们的潜在能力与动力, 在实现自我目标与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提升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确保急诊护理的效果, 同时通过优质的护理服务来避免医疗纠纷的出现, 有较大的临床价值, 应用前景突出。

管理:以人为本 篇5

关键词:以人为本幼儿园管理工作

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开展各项幼儿园管理工作具有显著的时代意义,对此,各幼儿园应给予足够重视。给幼儿营造出更好的发展环境与空间,确保教育管理中的各项问题都能够得到拓展解决,为幼儿园活动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同时也能给幼儿园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一、加强幼儿园人文教育

幼儿园教育并非只是开展一些传统课程,还要注重人文渗透,在全面研究、把握幼儿心理变化、需求的前提下进行相应课程的安排,进一步拓展幼儿思考空间,全面开发其智力。为此,幼儿园教师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德育理念,在学习相关技能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特别是在德行教育方面,应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在进一步提升审美意识的同时,也不断强化体育锻炼。这些人文教育内容的渗透,都需要教师以身作则,对自身言行举止做出进一步规范约束,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够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培养。比如,应教育孩子不在公共场所喧哗、不随手乱扔垃圾等,这些都需要教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为幼儿树立榜样,才能够给予其更正确的指导。

二、尊重与信任教师

教师是幼儿园与孩子相处时间最长的同伴之一,且其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但就目前来看,幼儿教师每天不仅要负责相应的教学、园内其他活动,还要参加各种培训、竞赛等活动,经常会处于一种身心疲惫的状态。因此,幼儿园管理者应给予教师充分尊重,认真关注教师在工作中的一些情绪变化,利用空闲时间多与其聊聊天,在其面对家长的不理解、不支持时,应积极沟通疏导,尽可能帮助其解决各类困难。

传统的幼儿园管理模式通常都会将教师放在很被动的位置,使其一直都生活、工作在被管理、被领导的状态。但事实上,每位教师都是一个具有能动性、创造性的鲜活的个体。因此,在管理制度、模式上,应给予教师足够的信任,真正服务于每位教师,让其真正认识、感受到自己是幼儿园的主人,并积极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在日常工作中,应多给予教师一些关心,尽可能满足其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需求,适当提升其各项福利待遇,以此来促进其归属感、自豪感的不断增强。在日常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上,也要给予教师一定的自主权,不论是授课内容、方式,还是各种新颖辅助手段的引用,都应该由教师来自主决定,即使其中存在一些不足,也应该善于采用建议性口吻来提出,并与其一共探讨学习。

三、真正善待人才

在日常管理中,幼儿园管理者应真正做到知人善用、人尽其才、专有所长。针对教师教学、学时水平的不同,以及个人所长,安排其负责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活动。比如,可以让在教学方面较为突出的教师负责示范观摩的任务;将双语教学任务交给拥有英语特长的教师;而对于在科研方面有一定优势的教师来讲,则可以开展各个级别的科研课题;等等。同时,为了将其工作积极性全面调动起来,还应注重其各项工作的科学安排,不断增强教师间的配合默契程度,以此来确保各项教学任务能够高效、有序完成。比如,在进行配班的安排时,不应仅将专业水平、经验等视为主要参考依据,还应从学识、特长与品质等方面做出全面分析,并对教师性格、兴趣与实际能力上的差距做出充分考虑,从而真正做到优势互补,也使得每位教师都可以获得默契的搭档。此外,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应通过各种培训来让其迅速成长,为幼儿园今后的发展壮大注入新生力量,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构建完善的教师评价体系

幼儿园教师对孩子产生的影响往往都是最直接的,这就需要幼儿园管理者要更加严格地要求教师,首先,在选聘阶段就要给予更认真、严格的筛选,除了要对其文化水平层次做出一定考虑外,更要注重其道德品质、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考核,不断完善录用标准;其次,在录用后,幼儿园教师也并非是一劳永逸的,还应该结合日常工作需求,不断加强学习积累,不断制定新的学习、发展目标,以此来为幼儿园未来的创新发展积蓄力量。此外,还须制定科学完善的奖惩机制,以此来全面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应始终将人放在首位,注重人的天性、潜能的发展与挖掘,该理念在幼儿园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主要强调的是,各项工作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应紧紧围绕幼儿的身心成长需求与发展需要来进行,且还要考虑到教育工作者的未来发展锻炼,以此来真正实现不断改革、不断创新。

参考文献

[1]崔巍.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幼儿园管理策略探析[J].新课程・上旬,20xx(9):188.

[2]刘梦玲.浅谈以人为本理念下的幼涸澳诓课镏驶肪彻芾[J].教育导刊(下半月),20xx(9):60-63.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篇6

提升。

一、教师要注重自身“人”的塑造

1.教师要成为“能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笔者将这句话改为“有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班集体”也应该有一定的道理。因此,班级管理的根本首先是老师要管好自己。

班级管理中,老师作为班级“权威”的代表,他(她)的学识、人品、意志、道德、行为、人际关系、能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素质,都是学生效仿的对象,都是学生学习的模板。只有当老师的学识让学生佩服,道德修养令学生敬重,奋斗精神能激励学生的时候,老师才能成为这个班集体的象征和代表,老师的管理要求学生就会自觉去维护;老师奋斗的目标就能成为学生前进的方向。因此,只有当老师成为“能人”,才能使“教在不言中,行在不动中”的人本管理得到实现。

2.教师要成为“亲人”

班级管理中,老师只是一个“能人”,往往给学生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若老师同时也是“亲人”,就更易让学生爱戴和亲近了。

班级管理中,老师要把自己和学生置于平等的地位,以“对话”的方式对学生吐真言,以心换心,以情感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要热爱班集体中的每一位学生,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取得的一点点成绩要及时地称赞;要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

当然,“惩罚”作为“奖励”的反面,它们是矛盾统一体的两个方面,二者缺一就不能成为现实生活的载体。因此,“惩罚”也是班级管理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教师要让学生感到自己像亲人一样,是从关心、爱护的角度来惩罚自己的,这样才能让学生接受教训,痛改前非。

3.班主任要成为学生的“知心人”

学生的生活不只是学习,还会有很多其他的内容。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内心深处总难免有点孤独。遇到麻烦在家缺少兄弟手足的帮助,对父母又不愿言说,知心朋友并不是人人都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自身身心的变化,他们对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事都感到困惑,希望有一个知心人来引导他,帮助他走出困境。这时,老师对学生的帮助和关心显得尤为重要。老师应多倾听学生心灵的诉说,并尽量及时地疏导或提供帮助。譬如有的学生与异性交往发生了冲突,就会极度焦虑,情绪急躁。此时,老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人生观,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当学生生病时,他们需要老师一句温和的问候;当学生生活困难时,他们希望老师能提供物质上的帮助;当学生被别人欺负时,他们希望老师能为他们撑腰……

二、教师要注重学生“人”的塑造

1.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有一句教育名言是这样说的:要让每个孩子都抬起头来走路。“抬起头来”意味着对自己、对未来、对所要做的事情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当他昂首挺胸、大步前进的时候,在他的心里有诸多的潜台词——“我能行”“我的目标一定能达到”“我会干得很好的”“小小的挫折对我来说不算什么”……假如每一个学生都有这样的心态,肯定就能不断进步,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2.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判断和自主选择能力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教育者的任务不在于交给下一代一个完整的世界,而在于引导并帮助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去创造新世界。因此,尊重学生个体,将他们作为有生命、有潜能的主体,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鼓励他们自主选择,让他们自己思考对与错,应该做什么与不应该做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和什么人在一起交往等等。引导学生学会怎样作出最好的决策,培养学生具备作出正确决策的能力。

3.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人的灵魂深处都有一个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根据这一观点,教师应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法,去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想象,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在生活上指导实践,如,开展诗歌朗诵会、发表演讲、排练课本剧等等,充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实践证明:“学生的大脑不是一个需要填充的机器,而是一支等待被点燃的火把。”当我们的学生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时候,他们的创新意识已经苏醒,一旦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创新思维的火把就被点燃,接着就是创新的熊熊火焰,教师只有不懈地努力探索,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舒展双翅在知识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总之,班级管理中,只要教师真正以人为本,真诚关心和爱护学生,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人格,融洽师生关系,增强师生情感交流,他们就能心无旁骛,专注学习。

参考文献:

唐云水.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8.

以人为本经济管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 总共有24名护理人员, 全部为女性, 平均年龄为27岁。其中, 主管护理人员4名, 护士4名, 护师16名。

1.2 方法

1.2.1 护士工作艰辛

在提升全体护理人员认识的基础上, 要将以人为本理念和制度管理进行很好的融合。对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予以强调, 提醒管理人员不要将人看作机器, 需对人内心的需求予以重视, 让护理人员能创新思路, 并对每个人所思所想都要给予足够的尊重。

1.2.2 强调团队精神

作为护士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非常好的素质, 坚持以身作则, 不断使自身人际吸引力得到提升, 在处理问题时能果断冷静, 对护理人员加以关心、尊重和理解, 让彼此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融洽, 用自身品德来对护理人员的行为和心理产生影响, 并在不同形式、多渠道的学习帮助下, 最终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与科室同荣辱的良好氛围[2]。

1.2.3 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作为护理管理人员需对护理人员的缺点以及优点予以充分掌握, 并做到人尽其才、知人善任;全体护理人员需共同参与到科室的管理中去, 并承担起各自的责任, 让自身在工作中获得满足感, 如此一来, 科室的护理质量也就会得到相应提升。

1.2.4 充分理解病人及家属感受

进而使护理工作能够更加的人性化, 使病人可以感受到护士的真心。在与患者进行沟通时, 当场合不同时也要采取不同的语言。每月需在科室内部召开一次工作会谈, 并且护士长要每隔五天进行一次巡查, 不断征求患者的意见和建议, 并向护士询问患者的情况, 此外, 对于病情特殊的病人, 还需定期对其实行电话随访等, 从而使患者的就医环境能更加的人性化。

1.2.5 保障护理人员基本利益

尽可能采取一线服务方式。护理人员需要为患者提供超期望的服务, 这便需要护理管理者对护理人员采取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站在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角度, 护理管理者需先感动护理人员, 在让她们感到满意之后, 他们才能将自身的真诚和爱心播撒在患者的身上, 从而使护理质量得到提升, 最终使医院竞争力得到增强。

2 结果

在对急诊科的护理人员采取以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之后, 全科室24名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创造潜能和工作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 使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到了增强。

3 讨论

追求人性化管理与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便是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目标, 管理人员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 使护理人员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 从而使每个护理人员都获得了进步感、归属感和价值感, 从而对医院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下面就以人为本理念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简要论述。

3.1 对护士队伍起到稳定作用

使科室凝聚力得到了增强。护理管理人员行为会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产生直接性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 一定要在以人为本理念的指导下, 让护理人员和科室之间能增进感情, 让急诊科护理人员可以顺利的开展工作, 进而让她们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不推诿, 彼此协作, 从而为护士队伍汇聚凝聚力起到推动作用[3]。

3.2 使护患关系得到缓和

经由人性化的管理形式, 使护理人员工作中的问题得以被解决, 并在最大程度上与他们的需求相符, 让她们在工作中能维持良好心态, 进而使护患关系得到缓和, 使患者满意度得到提升。

3.3 使护理人员工作质量以及护理的质量得到提升

在采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之后, 护理人员通过学习使自身的服务意识以及工作积极性得到了显著提升, 进而使护理质量得到了提升。

摘要:在对护士工作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 护士长要注重提升护士在以人为本理念上的认识, 在管理过程中对护理工作者作为“人”这一因素予以重视。护士在工作方面的主动性得到了增强, 科室的凝聚力、向心力也得到了提升, 同时护理纠纷、投诉以及差错事故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减小。人性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最佳的组合形式便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

关键词:急诊科护理,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陈秀华.急诊科护理管理中以人为本管理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20:232.

[2]顾异香.“以人为本”理念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3, 24 (3) :324-325.

以人为本经济管理 篇8

所谓“以人为本”的管理,即首先尊重人的价值存在,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围绕如何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开展的一切活动。从严格意义上讲,以人为本之中的“本”实际上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本位”、“根本”、“目的”之意,它是一种从哲学意义上产生的对组织管理本质的新认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本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

“以人为本”的管理重视人的主体作用,通过培育和升华人的主体精神,增强人的自主、自强、自立、自觉、自尊的独立意识和责任心,并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社会、事业和人生,不仅为人的潜力发挥创造了条件,而且也提高了人的奉献意识和敬业精神,因而提高了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2、“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科研管理中的体现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运用到科研管理工作中去,就是将人始终置于管理的核心,通过卓有成效的管理活动来调动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并积极创造条件,努力促使科研人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1)在科研管理中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是实现对人的终极关怀的必要条件。在科研管理中,只有重视科研人员的主体作用,凸显他们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提高他们的主人翁意识,才能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智力潜能,拓展他们的思路,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做出贡献。

(2)人力资源是科研力量的核心,也是科研力量的灵魂。没有人力资源就无所谓科研力量,科研力量能否实现内聚力、集约化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人”,即广大的科研人员,人是具有生命的鲜活个体,人的整体发展态势决定着“物”的流向与存在的状态。

因此,在科研管理中就应当坚持“以人为本”,这不仅是科研人员自身发展的需求,也是科研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3、科研管理应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

现代科研管理中最重要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因为人是整个科研活动的主体,是体现科研水平的决定因素。在科研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人才的首要作用,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培养人才,也就是要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科研人员进行科研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地促进科学研究的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因此,在科研管理中突出“以人为本”的思想是非常必要的。

(1)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提出的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的一种方法论,坚持以人为本是其核心内容。在科研管理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是为了实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科研人员从事的是一种复杂的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他们除了具有一般人的需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以发展为前提的需要。他们的劳动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更希望在一种较为自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工作。他们的需要更多地进入以自我需要、自我完善为发展趋势的层面。当物质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时,金钱、荣誉、权力并不能成为挖掘他们深层次潜力的根本因素,他们更重视在科学研究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力,追求一种群体认同感、事业成就感、人生归属感,获得实现自我需要的价值。

(2)是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需要

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已知探索未知,其生命在于不断创新。科研人员所从事的劳动是创造性的,自主性强,难以采用有效的标准来衡量,社会对他们的劳动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一般体现在高度个体化的思维活动中,因而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科研人员的劳动同时也具有群体劳动的特点,需要互相协调、互相配合,需要个性思维的碰撞和互相激发。以物为本的管理把人物化,不利于人的主体性发挥,抑制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科研的创新能力是极不相称的。以人为本的管理通过主体性的升华,极大地激发了人的创造性。科研管理者只有针对这些特点,进行个性化管理,创造宽松和谐的人际环境,创造有利于学术创新、科技创新的浓厚的学术氛围,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营造一个和谐的创新集体。

(3)是培养科研团队的需要

“以人为本”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全新管理理念,一流的创新目标只有靠一流的科研团队才能实现,一流的科研团队必然是结构优化、精干高效、富有活力的队伍。科研人员是一个知识层次高、事业心强、综合素质好的群体,他们懂得珍惜社会的承认与尊重,重视良好的、能充分发挥自身聪明才智的科研环境。科研管理应加强对人力资源重要性的认识,把合理使用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要以培养科研团队为重点,造就一批帅才、将才,以及具有先进水平的学术大师。

4、科研管理中实践“以人为本”的几点建议

科研人员大多是高层次的知识型人才,特有的素质与修养决定了他们具有更高的独立性和主体意识,他们有更高的抱负,更强的价值追求,希望自身价值得到承认的愿望也更加强烈,这些特点决定了“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更能适应他们的需要。因此,现代科研管理应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把“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贯穿于科研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才能提高科研管理的工作效率,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1)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在科研管理中,“管”是要确定科研工作的路线和方向,使科研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关键是完善科研管理制度;“理”是要理顺科研活动的各种关系,确保科研活动顺利进行,强调的是服务功能。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下,要“管”、“理”并重,寓“管”于“理”,即将管理的意识融入服务中,在服务中完成管理工作。健全的科研管理制度是凝聚科研人员思想、激励科研人员开拓创新的强大精神力量,是贯彻以人为本管理理念的要求和保障。科研管理者应充分利用管理制度的导向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让科研人员在宽松的氛围中充分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挖掘自身的才能和潜力。

(2)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要把人才看作第一资源,把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作为第一要务,培养科研人员的内在自觉意识,发挥科研人员的无限能量,着重培养青年科技人才,引进优秀人才。要争取创造机会使所有人都有一个合适的岗位,让他们干有所能、用有所长,扬长避短、人尽其才。合理使用人才资源,要为人找事,不能为事找人,尤其要充分重视年轻人的创新思维。

(3)不断提高服务意识。

科研管理的过程就是为科研人员做好服务的过程,科研管理人员在处理问题过程中应充分体现服务意识,只有服务到位才能体现管理,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要密切联系科研人员,要深入了解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尽量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为他们解决科研中遇到的实际困难,体现人文关怀,关心他们的生活,解除后顾之忧,引导他们追求更高境界。另外,要充分了解科研人员的心理需求,要了解他们希望受人尊重、被人重视、被人理解、渴望成功的心理。在管理制度的引导下,应采取灵活的手段为科研人员服务,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主动想办法解决。

(4)增强科研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科研管理是一门高度综合的社会科学,科研管理人员要加强政策和专业学习,随时关注国家和地方的科技政策,及时、准确地收集科技信息,引导科研人员关注社会科技需求和学科前沿,为进一步开展好科研工作打基础。熟悉科研管理工作中各个业务环节的基本技能,了解整个业务工作的流程及各项业务之间的联系,精通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管理人员在管理工作中应不断总结、思考、创新,及时学习、补充新的有关科研管理的业务知识,以适应新时期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的需要。

5、结语

科研管理是由多要素、多层次构成的复杂系统,对科研工作起着计划、组织、协调和决策的作用。全面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是科研管理的根本要求,以人为本的科研管理运行机制的实现,将人的主体性与科研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真正实现以人为本,推动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高闰青.以人为本:高校科研管理的核心理念[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7 (3) :74-75.

[2]邹学家.高职科研工作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 23 (12) :27-29.

[3]陈辉.人本管理在教育科研管理中的应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25 (5) :298-299.

[4]吴怀林, 张保伟.我国科研管理与以人为本[J].科技管理研究.2005 (9) :1-3.

[5]韩云松.学校人力资源管理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06 (1) :25-27.

[6]王仁蓉.以人为本:创新高校科研管理思路[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2005, 7 (1) :65-66.

[7]王瑞华, 路玲, 何松林.以人为本, 做好科研管理工作[J].河南科技.2006 (5) :18-19.

以人为本优化管理 篇9

一、以才服人

以才服人,就是要求校长要有雄才大略,在政治上有坚定的信念,在管理上能运筹帷幄,在业务上是行家里手,在知识上学识渊博。这样,校长制定的各项制度才可能是科学、规范、合理、实用的,校长的发号施令才能更加威严有力。

以才服人首先要求校长必须经常学习,时刻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及时掌握学校管理、教育改革、教育科研的新动态、新信息。其次,校长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注意调查,勤于研究,把到外地参观学习的经验和本校实际结合起来,改善学校的管理状况,但不能生搬硬套。最后,校长必须懂学习、会教学,是一名好老师,能从纷繁的行政事务中解脱出来,带头讲课、听课、评课。

二、以德育人

以德育人,一方面要求校长要加强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特别是加强对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提高全体教师的政治觉悟和职业道德水平,使教师乐育英才、恪尽职守、为人师表。另一方面,就要发挥校长的表率作用,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校长只有在实际工作中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才能对教师产生号召力和感染力。此外,以德育人还要求校长要廉洁公正、一身正气,对教职工不能厚此薄彼、亲疏有别,而要努力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施展才华和发展提高的机会。

三、以情感人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校长应与教师们在工作中建立起亲密无间的情感关系,使教师们为情所感、为情所动,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中。

以情感人要求校长能经常和教职工谈心、交心,做到以心换心,为他们排忧解难,因其乐而乐,因其悲而悲。在教师管理上实行“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策略,即对广大教师在政治上信任,在工作上支持,在生活上关心。具体来讲,对年老的教师,校长要在工作上给予他们照顾,并让他们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经验、认真严谨的教学态度等传、帮、带好青年教师,散发出他们的余热;对青年教师,校长则要给他们在政治上指路子、业务上教法子、生活上关心他们的菜篮子、米袋子、钱夹子。这样,教师不论男女,不分老少,都能感受到校长的关心,都能体会到校长的温情,都能体会到学校大家庭的欢乐与舒心,从而“以校为荣”,树立起“校荣我荣,校衰我衰”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以情动人也要求校长要关注教师的成长和发展,为他们规划个人发展的宏伟蓝图,为他们制订达成规划目标的具体措施,为他们创设成长的宽松环境和氛围,以促其奋发向上,促其成长发展。

四、以新促人

以新促人首先要求校长在新形势下具备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品质,学习新理论,传递新信息,接受新思想,树立新观念,开创新局面。以全新的精神面貌、全新的工作作风应对教育体制的改革、课程体系的改革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其次,以新促人要求校长要不断对学校的管理体制进行创新,对学校的管理手段和学校的管理评价进行创新,激活学校运行机制,盘活学校各方面的资源,挖掘学校发展的内在潜力,促进学校的不断发展。再次,以新促人还要求校长要带领广大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不断总结新经验,不断运用新的教学方法,使教师能面向实际,抓住新机遇,应对新挑战,顺应新潮流,走向新发展,成为立得住、站得稳的高素质教师。

以人为本,管理育人 篇10

关键词:以人为本,管理育人,学员队建设,素质

在世界新军事变革不断深化的今天, 我军也面临着加快军事变革, 建设信息化军队, 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严峻任务。军队现代化建设离不开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我军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 也必然要求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因此, 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军队院校作为为部队输送骨干军官的摇篮, 担负的责任很重。军校基层学员队作为培养生长干部的基础性、关键性环节, 学员队干部作为生长干部的军旅导师, 承担着培养学员全面素质, 增强学员任职能力, 为部队输送合格、过硬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重任。如何将学员队管理和学员能力素质提高有机结合起来, 我队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统一思想, 提高认识, 加大对管理教育工作的领导力度

“以教管工作为突破口, 提高学员队全面建设水平”是党支部结合工作实际得出的统一认识。为理清思路, 统一思想, 党支部明确了“内抓管理, 外树形象”的工作思路, 始终坚持把管理教育工作摆在重心位置, 统筹规划, 突出重点, 坚持经常, 狠抓落实, 使这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基础工作得以全面展开。

1、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地位

我队坚持抓经常性思想工作, 增强了学员献身国防事业心, 调动了学员爱军习武的积极性, 为顺利完成以教学为中心的各项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思想政治工作是关系到我们培养的人才合格不合格, 管用不管用以及军队建设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 我们在完成上级安排的各项教育计划的同时, 针对学员各种现实思想问题随机进行最及时、最普遍、最具体、最经常的群众性教育疏导工作。对此, 我队及时进行了“当兵干什么”、“习武为什么”“打赢靠什么”的大讨论, 充分利用课前演讲、班务会、黑板报等形式自助互教, 澄清了学员的模糊认识。通过经常性思想工作, 我队解决了不同时期的各种思想问题, 帮助学员把倾斜了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端正了过来, 把颠倒了的是非、荣辱、美丑的界限纠正了过来, 保证了学员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 为管理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坚持管理育人的根本方针

军校的根本职能是培养适应军队现代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我们认为, 要使队全面工作上台阶, 最主要的是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三年来, 我们因势利导, 广开育人渠道, 营造育人环境。通过狠抓教学工作、岗位实践, 开展第二课堂等活动, 采用以会代训、重点传授、专题演讲、撰写体会、学法交流等形式, 进行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使全体学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增强了凝聚力, 为战斗力的生成奠定了基础。

二、以严为本、量化规则, 使学员队管理正规化

“严格管理才能出战斗力”。我们依据条令条例的有关规定和院《经常性管理细则》对学员队建设的要求, 结合我队的实际情况, 把条令条例及有关规章制度具体化, 制定了《党员发展规定》《优秀学员发展规定》等一系列细则规定, 坚持每月评选“学习标兵”、“训练标兵”“内务标兵”“优秀共产党员”等, 年终评功评奖、发展党员根据学员取得的成绩和对学员队建设的贡献结合起来, 做到有据可依, 公平公正, 创造出了既竞争又团结的良好氛围, 学员们积极主动地参加到学员队建设中来, 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积极地为队里做贡献, 在这过程中学员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提高, 学员队的正规化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发展。

三、求真务实, 严抓细抠, 使教管工作具体落到实处

1、坚持“四级管理”, 狠抓“三个正规”

四级管理是指:学员队、模拟连、排和班四个管理层次按级进行管理。坚持四级管理, 哪一级有成绩, 记到哪一级帐上, 哪一级出了问题, 板子打到哪一级身上。

三个正规是指:教学秩序正规、一日生活制度正规、军容风纪正规。三个正规是评价管理工作的尺度, 也是一个单位军人素养的体现, 代表一个单位的精神风貌, 所以在管理中, 我们始终紧紧抓住三个正规不放松。坚持假期后抓上路, 期中管理抓养成, 放假前夕抓讲评, 有力地促进了我队正规化建设水平。

2、严格制度, 坚持从严治队

我队在管理工作中最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坚持一切工作制度化, 严格按制度办事。我们始终严格管理, 严格要求。工作中不迁就, 不照顾, 坚持一视同仁。对于违反队规定, 给队全面建设带来影响的, 我们坚持原则, 从严处理, 绝不手软。

3、坚持求真务实, 不搞形式主义

我队的显著特点就是求真务实, 工作坚持高标准, 严要求, 无论事大事小, 决不降低标准, 随便应付。无论上级赋予的的什么任务我们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 特别在内务卫生上, 我队经常受到系领导表扬, 在学院组织的内务卫生检查中我队也始终走在前列。

四、注重实践、拓宽途径, 提高学员综合素质

1、坚持骨干轮换

我队在配备骨干时, 坚持学员轮流当骨干, 让每名学员都有当骨干的机会, 切实在骨干位置上得到锻炼, 提高自身素质。在配备骨干上, 我们本着育人为宗旨, 统筹考虑, 强弱搭配, 让能力弱的同志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遇到工作难题, 我们不包办代替, 积极当好参谋, 召集骨干“集体会诊”, 引导学员明确管理思路, 主动进入角色, 学会管理方法。

2、以训促管, 训管结合

我队坚持队列训练和强化体能来促进管理工作, 又以严格的管理来促进学员体能素质的提高。为了实现队提出的“体能全部达标”的目标, 队先对学员进行体能摸底, 针对学员体能的强弱, 进行分组训练, 专人负责, 并定期考核。在确保训练效果的同时, 培养学员服从命令、令行禁止、不怕困难、雷历风行的作风, 促进了队的管理工作。正是有了这种顽强拼搏、敢打必胜的过硬作风, 我队曾两度以绝对优势夺得学院越野五公里团体第一名, 多次在各种体能抽测、考核、评比中获同批次单位第一名的好成绩, 受到了领导的表扬。

班级管理应以人为本 篇11

笔者所在学校的班级管理对学生进行量化的内容是每个学生每月的德育得分情况记录,包括学生出勤、作业、仪表、好人好事、违纪等情况,涉及小项达20多项,增扣分的细则就更多了。每月基础分为100分,依据学校的规章制度视学生的好人好事和违纪情况增减分数。每学期初依照内容量化编印成册,每班一本。这种做法不仅对于学生的思想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而且容易评价一个班主任的管理能力,看达标人数就是了,数据分明,目标明确。但这种做法也存在许多问题:规定增减分的细则繁多,分值不一样;时限为一个学期,操作起来困难;记录的学生本身学业任务繁重,久而久之对记录厌烦,敷衍了事。在现有的体制下,这种目标量化管理有其积极的一面,有利于规范学生的思想行为,也有利于学校各级的考核,但如果把握得不好,如果为了约束好学生而强硬使用规定、教条管理学生,也容易使制度规定细则成为条条框框,造成学生的反感。循规蹈矩的优秀学生为了拿最高分终日小心翼翼,唯恐错失;反斗好动的顽皮学生最初能坚守堡垒,但由于长期扣分严重渐渐自暴自棄。这些问题与富有人文情感的教育是很不相宜的。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是以目标为中心还是应该以人为中心呢?多年的班任工作经验告诉我:班级管理需要创造性和灵活性的选择,以人为中心,合乎学生意愿、通情达理的教育是最成功的。

案例1:一天,班上负责《德育量化记录》的同学告诉我刘xx迟到了,要扣除德育分2分。该生是一个学业成绩全级第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而且是班长,从来没有出现违纪行为。我想事情定有跷蹊,便找他来问个究竟,并且打电话询问家长。原来他生病了,是因为服药后瞌睡造成迟到。我了解了他的身体状况后,问他是否要回家休息,他拒绝了。我表扬其勤学的态度,没有丝毫的批评指责。那么,是否要在《德育量化记录》扣分呢?如果要扣,似乎不合情理,不扣嘛又难以服众,最后我还是当着全班学生说明情况,征求意见,结果全班同学一直认为不应该扣分。

这是班级众多事务中的一件小事,然而正是这样的小事情,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如果不明就里,简单地扣分,会让这个优生以为班主任只知道制度管理,没有顾及特殊情况,太不近乎人情,从而刺伤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如果不在全班面前公开这件事,对其他学生而言,又欠缺公平。采取让全班同学晓之以情、民主讨论的方法,既避免了量化制度的生搬硬套,又合乎了学生的意愿,体现了对这个同学富有情感的关心、鼓励。

案例2:在校园里,学生陈xx捡起前面仅几米距离的同学丢掉的东西,可他并不是把失物当面交回同学,而是暗自迂回地走向校园广播站递交同学的失物并留名接受表扬,为班提高月评比分。这是我亲眼看见的一幕。如果不经了解,随意表扬,就会助长为了虚荣而弄虚作假之风。如果数字量化的德育含有虚伪和欺骗的成分,那么我们的德育工作就不是教育人而是教坏人。

从以上案例可见,教育需要行为规定对学生约束,但关键是不能使之简单化、教条化、庸俗化;在班级管理中,规范的制约对学生成长是十分必要的,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差,学校应制定严格的制度以约束学生的行为,但制度的约束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情感的渗入,同时要坚持公平公正、合情合理的原则,注重量化奖惩中的情感因素,教育的成功需要理解和尊重学生并赋之于爱的情感。

现今的管理方式是讲求数据,不问过程。这种简单直接的数字量化的管理模式应快速的时代步伐而生。我们的教育管理模式似乎也响应了时代应运而生。现在,我们的教育已很少提及情感教化,充满人文色彩的教育适宜这种模式吗?

古语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此处的“城”可理解为学生的成绩目标、纪律要求或一些硬性规定之类。如以吆喝、训斥为“攻”必适得其反,或许攻占一阙方土,然民心不服,攻占了不如未占。即使在被吆喝、训斥底下取得一点成绩,但他们的心不服,要想取得长安久治就难了。要知道,教育如果面对不被老师理解甚至抗拒的学生,对他们说如何真心求学、遵守班规校纪的话只会成了刺耳的谎言,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在求学道路上留下阴影,对老师的教育产生异议,造成厌学情绪。给予学生多一份理解、关爱,尤其是弱者,他们才会心悦诚服,快乐地接受教育。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我们教育的对象是富有思想情感的人,因而在此重提在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基础上实施教育之必要性。学校的教育集中体现在班主任工作上,想要取得成功,我们的班级管理必须以人为本,让学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成长,使他们有健全的人格,引领他们迈向更广阔的未来。

(作者单位:广东广州市萝岗区九佛中学)

管理决策应以人为本 篇12

关键词:管理决策,以人为本,管理效果

管理是指我们在对所从事的某项工作、活动的发展方向的一种控制, 最终的目的是使被管理对象按照我们事先预定的目标方向发展。首先在被管理的对象中必须有人的参与, 其次是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具有目的利益的方向性。这一点是它同饲养或保管的本质区别;管理决策是我们在实施管理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或者行动方式。管理决策有多种方式, 对于不同的管理者来说往往会采取不同的管理决策, 所以导致不同的管理者有不同的管理绩效, 但管理者为了获得最大的利益往往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由于采取的方法不同出现了不同的管理效果, 因此管理方法有较差、一般、较好和最佳之分。我们在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 往往通过两种途径达到。其一是管理者综合分析比较多种管理方法, 从中决策出一种认为最合适的一种方法进行实施管理;其二是更换管理者, 从而引入新的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以取代现存的管理, 达到最佳的管理效果。我们从这两个方面对管理方法进行决策选择, 其关键是在决策时要以人为本。单单从数字或者所谓的科学管理制度而背离管理中人的决定因素的管理决策是得不到最佳管理效果的。

首先我们在第一种情况下分析管理决策。比如一个学校的管理, 它包括当前的领导阶层构建、教师的布局分配状况、学生的整体素质精神状态、本学期的教学任务安排计划四大块内容。领导阶层的构成方面会出现人员过多或过少使整个教学过程管理不协调, 多导致管理者相互依靠性增大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而人员过少会出现某些工作管理不到位现象, 从而影响整个教学工作。综合安排领导阶层的构成, 要依照各领导者的业务能力、各结构的设置层次关系、人数合理的搭配及相互调动性能、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相互协调关系, 只有从各员工的根本利益和能力出发, 才可能使所设置的教导处、政教处、督导处、业务处等各处室工作协调。各成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否充分调动各教职员工教学工作的积极性是取得教学成绩的关键, 如果工作武断脱离教职工基础, 致使上令下不达或教职工带有情绪的工作, 严重时会发生矛盾冲突, 即使没有冲突也存在敷衍的工作现象使整个教学工作不能到位。一旦继续下去会致使领导基层的分裂, 导致整个学校的教学瘫痪。在机构人员的分配上要充分把握每个领导者的才能以及人员和利益的分配, 使各级构工作最大地得以协调, 并能使下层运作流畅地完成学校教学工作。

管理过程中各成员的利益分配是取得管理成败的关键。如果是不以人为本的管理那就是管理决策的失败, 也就是说管理过程中要突出人的主题性, 人的本质是获得利益或者是精神的满足感, 脱离了这两点的工作一定不是管理工作, 或者说是失败的管理者所做的管理决策工作。有些学校采取高薪外聘优秀教师, 试图通过广告效应提高收费和扩大学生规模来增加效益, 于是出现了教职工内部分配差别过大, 致使员工之间矛盾出现, 在教学中表现出了:教师各自行事独立教学、教学内容进度不统一、业务学习上互不来往等不良现象, 每人依照自己的所得利益去工作并且破坏了学校的整体性教学, 因此这样的管理是得不到最佳效绩的。而最终受害的是学生和学校, 由于教师教学的不到位、不深入使学生的成绩不能提高或者说在有限的时间里没有明显的进步, 致使学生升学率下降和大部分学生不能取得预期的成绩。结果会导致学生生源流失和学校信誉的下降, 学校必然得不到预计的效果。

所以学校只有充分考虑所有教师员工的切身利益, 以每一个教职工为核心展开工作才能使整个学校教学工作健康发展。减少教学投资的最好的方法是用精神补偿方式。董催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依身堵枪眼并不是因为从共产党那里拿到丰厚的奖赏, 而是一个精神信念:“我是英雄, 我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无上光荣, 牺牲了我一个幸福了千万家”。随着工资的提高和课时补助的增加, 而带来的却是与预期目标相反的一面:教职工敬业精神不强、工作不到位、人与人之间关系矛盾错综复杂。原因就是管理的决策没有以人为本, 没有从所有员工的利益出发。其实每一位员工的思想都是向善的一面发展的。每一个教职工都知道:“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质,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事业决定着国家的兴旺”。由于利益分配的悬殊过大、奖励的不透明及管理的片面性, 使人们淡忘了自己的本分。

如果能从全体员工的整体利益这一面制定一种折中的利益分配关系, 并且从生活的一面投入来减少那些明显的矛盾利益, 一定会得到比较理想的管理绩效;如从解决临时住居、子女上学、生活质量的改善、对教师再学习的投入、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的零距离接触等方面。虽然并没有过多的投资, 但使每一个员工认识到:“我得到了那些原本不属于我的东西, 为了未来更好我们应该去奉献”。认识到自己的工作处于一条长期的生活链条中, 自发地感觉到生活的稳定、幸福和未来的光明。在一种安居乐业祥和的集体中工作, 那么这样的团队一定具有一种朝气愤发的精神力量。

以人为本的另一面是从每一个员工的个体生理需求来决定各项管理决策。随着社会物质的日益丰富, 人们的物质生活也在迅速的提高, 伴随而来的是人们对高度的精神生活的需求, 也就是说人们不单纯为生存而生存, 在生存的过程中已经强调了生存的质量。以往的那种为了工作不惜牺牲员工的一切, 或者说为了集体利益可以不考虑个人利益的得失的工作方法已经明显的不适用了。因为我们已经清楚的知道“工作的目的是得到物质, 通过物质生活的提高来满促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这种模式。因此影响效益的因素在不断增加, 我们不能单单从时间和效率这两方面考虑问题了, 而是从时间、效率、技术方法的改善、人的精神工作状态、工作的负面因素等这些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出最优结合点。如学校的管理工作的制定要充分考虑教师员工和学生的生理时间需要, 学习工作时间安排过长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与学习, 同时导致工作学习效率下降, 长时期下去影响教职工和学生的身体素质的下降进而损害学校的整体效益。

随着素质教育的提高和教材的改革, 学习的目标已经由知识型转化为能力型, 所以学生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素质直接影响着能力。充分协调这些因素制定最佳的学习时间表;在生活方面要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生活的质量推动工作的全面展开;个体的工作素质决定员工工作效率, 怎样使每个员工高效率工作是管理决策的核心。要充分考虑他的自身特点克服一切负面因素, 并且通过再培训手段提高其工作能力, 同时使其能够适应先进的技术方法和手段。通过每个个体的提高, 使整个管理系统最优化地协调, 最终达到理想的运作效果。

上一篇:中职英语日常教学心得下一篇:如何上好中专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