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发展理论

2024-05-30

人的发展理论(通用11篇)

人的发展理论 篇1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理想, 其意旨是在对于人类幸福的关切。马克思提出“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构造出科学共产主义理想及“人的全面发展”的幸福状态, 为当代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加, 但社会危机频发、人类幸福感流失等幸福危机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当代社会下的幸福困惑

当代社会科技高速发展, 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加, 人类主体性力量的彰显越演越烈。人类在上个世纪所创造的物质比前几个世纪的创造的总和还要多。在人类被物质财富感染和鼓舞的同时, 人类对幸福的定义却日趋物化, 对幸福的追求也日发的狭窄。然而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如今却成了他们追求幸福的迷障。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当代社会, 幸福指数却逐年递减, 这深深地挫伤了人类对寻求幸福的努力。

人类开始反思, 人类在实践中创造巨大的物质财富是否是人类幸福的终极意义。人类开始试图从过分追求物质享用向真正的人类幸福复归, 而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追求及对人类幸福意义的诠释, 无疑是一剂良药;马克思让哲学和人性复归于其本质, 为人类追求幸福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途径。

二、共产主义下“人的全面发展”与幸福

在共产主义社会条件下, 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 人们获得全面发展, 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转变为“自由人联合体”,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主义社会, 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进一步马克思又对“人的全面发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他认为“人之为人”的三个方面的本质特征, 即类特性、社会特性和个人特性。从这三种基本特性看“人的全面发展”也有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 人的“类本质”要全面发展。第二, 人的“社会本质”要全面发展。第三, 人的“个性”好全面发展。这些要求同时也是对人类追求幸福提供了一个美好的蓝图, 但是“人的全面发展”, 也就是说那种全然的幸福是一个客观的历史过程, 人类社会的进步同人的发展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统一过程, 这样的并行是不可逾越的, 人类的自由和幸福的追求过程是一个长期客观的历史过程。

三、共产主义关于幸福的现代启示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对全人类的终极人道关怀, 而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意义, 人类追求的是一种平等、自由的, 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生活。根据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理论中关于“全面发展的人”的幸福之诠释, 现代人可以从几个方面重塑对于幸福的定义和追求。

首先, 幸福需要人能体认自己为人的本质。共产主义下人的“类本质”要全面发展, 人的类本质特性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即“劳动”,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 劳动被完全“异化”和部分“异化”;这样社会状态下的劳动让人厌恶, 人类不能体认自己为人的本质。而要在“异化劳动”和“劳动”中找到一个现代的平衡点。一方面, 人类必须为建立共产主义需要的巨大而丰富物质财富所努力, 坚定不移的发展经济, 消除“贫困”这个人类幸福最大的阻碍。另一方面, 当经济发展一定阶段之后, 人类在满足温饱条件后, 应该更多的去从事自己热爱的事业。只有这样“劳动”才不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也不而成为生活的一种需要, 相对自觉地去劳动。冲破人类以金钱和享乐为幸福的扭曲和片面的追求, 人才能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中, 相对自由地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体现自己“为人”的价值, 只有这样“人类本性”才能逐步的获得解放。当“劳动就不再是奴役人的手段, 而成了解放人的手段。劳动成为自由的生命表现, 因此劳动变成了一种快乐”。

其次, 幸福需要人类的奉献和回馈。共产主义下人的“社会本质”要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社会本质”决定了个人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个人无时不刻的分享着社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也就是在分享社会的幸福。如果人类只是索取社会的幸福, 而没有回馈, 那这样的社会幸福必定是有限和空洞的。马克思认为, 最高的幸福价值就是为人类服务, 这是幸福的最终的最好的归宿。只有社会做贡献, 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才能创造出自己最大的价值, 才能感受到幸福的真谛。

再次, 幸福需要自我存在方式的张扬。共产主义下人的“个性”要全面发展, 马克思把“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的基本原则。人的“个性”是一种人获得自由的体现, 而自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与生俱来的权利。同时也只有作为一个有“个性”人, 并具有人之为人能感知“美”的能力, 才能获得自由、有感知和追求幸福的能力。

而共产主义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理想, 依然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马克思的共产主义下“人全面发展”的理论不仅为我们当代人对于幸福的作了美好诠释, 而且在人生意义、人的本质的终极意义上给予我们幸福关怀。由此可见, 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下“人全面发展”理论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 确证了其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其科学和可实践性, 为人类对待现阶段的面临的苦难与困惑提供了灯塔般的指引。

摘要:当代虽然社会物质财富日益增加, 但社会危机频发。人类被物质财富感染和鼓舞的同时, 人类对幸福的定义却日趋物化, 对幸福的追求也日发的狭窄;导致人类幸福感流失。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也是对于人类幸福的追求, 其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亦是对于人类幸福终极关切。而马克思塑造出科学共产主义下“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为人类定义和追求幸福找到了一条可靠而现实途径;对当代人追求幸福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也确证了其理论在当代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

关键词:马克思,共产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人类幸福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人民出版社, 2000:81-10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四卷) , 人民出版社, 1995年。

[3]于晓权、赵红:《马克思幸福思想理论生成——种伦理学视野的考证》, 《理论界》, 2009, 02:27-28。

[4]于晓权:《马克思幸福思想的理论意蕴及现代启示》,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7.7第25卷第4期。

人的发展理论 篇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主体性素质教育的理论基石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精髓,也是高等教育实施主体性素质教育的强大思想武器、精神动力和理论依据.要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是有个性的存在物和发展人的个性的理论,关于人是对象性存在物和对象性关系生成的.理论,关于人是社会存在物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理论来指导和推进高等教育的主体性素质教育的普及与深化.

作 者:王天德 Wang Tiande 作者单位: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刊 名:浙江广播电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HEJIANG RADIO AND TELEVISION COLLEGE年,卷(期):200310(1)分类号:B0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 主体性素质教育 理论基础

人的发展理论 篇3

【关 键 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的全面发展 实现条件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内涵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含义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可理解为:首先指人的体力和智力、才能和兴趣等各方面的发展;其次是指人的一切才能和各种特质的发展能驾驭影响个人发展的力量,并按照自己的意愿从事各种社会活动,从而达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过程

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第一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时候的个人一方面完全依附于自然;另一方面又完全受制于社会共同体。第二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即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在这一阶段人的主体地位虽有一定的提升,但不可能以一种全面的形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导致的后果是个人的发展呈现异化状态,类的发展以牺牲个人的发展为代价。第三阶段是“建立在个体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1]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也就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在自觉、丰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全面地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2]

(三)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个体和整体”双向联系发展的过程

马克思、恩格斯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来考察全部人类历史的。人的全面发展首先是个体的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3]这里的人既然是现实的人,就注定生活在现实世界、从事着物质生产并和现实的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见,个体的发展是群体发展的具体前提,而群体发展、历史的发展则是个体发展的总体展现。

二、《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生产力高度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根本条件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个人不但在物质生产活动中诞生,而且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发展: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怎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只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社会才能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料,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可能。马克思不仅揭示出人们首先必须满足其吃、穿、住、行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然后才能从事政治、文化、艺术等相对高级活动,而且通过这一事实也阐述了生产力和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消灭私有制、消灭异化劳动、建立“真正的共同体”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各个人的社会地位,从而他们的发展是由阶级决定的,他们隶属于阶级,这同单个人隶属于分工是同类的现象,这种现象只有通过消灭私有制和消灭劳动本身才能消除。”私有制对于个人的发展危害在于造成严重的两极分化,剥夺大部分个人发展的权利。异化劳动扭曲了人的本质,使本应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处于异化状态,使工人丧失了自己的人性。

“只有在共同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共同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因此,根据马克思的观点,消灭私有制建立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实现生产资料的社会占有,人的全面发展才成为可能。

(三)旧式分工的消失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

人的发展一直同分工联系在一起,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分工的历史。但个人的片面发展,却完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机构内部的分工即旧的分工造成的。这种分工把人终生固定在一个工作岗位上,使人终生服侍一台机器。

马克思对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全面发展是这样描述的:“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因此,只有扬弃旧式分工,个人从旧式分工中解放出来,自由的选择职业和发展自己的爱好,人的社会特性才能得到充分发展。

三、《德意志意识形态》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有助于我们更好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文化权益。因此在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既要重视人的物质生活,更要重视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

(二)有助于我们增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信心

共产主义社会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就要求我们注重量变,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积累,为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而努力。

(三)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的错误认识

有些人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目标,在现阶段不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应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避免片面性地、教条式的理解。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把我国建设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总而言之,社会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相应的人的全面发展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是理想和现实统一的过程。我们要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的历史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把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和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实事求是,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个目标迈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5.

[2]郑永廷、石书臣,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2,(1).

人的发展理论 篇4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及实质问题, 虽然很多学术流派及其学者都有各自的观点, 但是在这些观点之中, 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仍然是最经典的、权威的。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和资本主义社会中人对物的依赖关系而言的, 是指人从传统的各种关系的奴役和束缚中解放出来, 并获得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即人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人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的发挥” [1]和人的社会特性与个性的充分发展等。根据这一含义, 人的全面发展应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就整个人类社会来说, 它是指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它强调的是人类对社会认识程度;它标志着人们将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认识和掌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并通过实践活动来支配自己, 以成为社会的主人;二是作为个体的人来说, 它主要指的是人的个性化程度, 即作为个体的人在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包括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的全面发展, 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以及人格、智力、能力、体力和创造力等的全面发展。概括起来, 它主要是指劳动能力、社会关系和个人素质等方面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本质真正的实现” , [2]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充分发展”, [3]是“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马克思主义还认为, 人的这种本质有三种内涵:一是作为类存在物, 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 即实践活动;二是作为社会存在物, 人的本质在于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三是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 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人的本身就是人的个性。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关系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这些本质的全面发展, 即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的这些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同时, 马克思主义认为, 人的本质力量的全面发展是人通过自己对象化方式将其自身这些本质力量进行对象化或物化后才产生的。因此, 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人自身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并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具体来说, 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人通过他的社会实践将自己的内在需要、意志、愿望和才能等本质力量的对象化或外化, 并在这种对象化或外化过程中不断占有自己的本质。

二、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统一的逻辑起点:现实的人

1.对“以人为本”中“人”的解读

从字面上看, “以人为本”包含“人”和“本”两个概念。因此, 要理解“以人为本”, 就必须先对“人”和“本”两个概念作具体的哲学分析。

“以人为本”这个命题既可以说是一个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 也可以说是一个抽象的人本主义哲学命题。目前存在的认为“以人为本”就是人本主义的错误观点, 在于对“人”没有进行具体的哲学分析。因此, 笔者认为, 要全面理解“以人为本”, 更重要的是要对“人”有正确的把握, 这是正确理解“以人为本”这个概念的必要前提。唯物史观中, “以人为本”的“人”不是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类意义上的、抽象的 “自然的人”, 也不是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现代人本主义思潮所讲的非理性意义上的绝对孤立的、抽象的“个体的人”, 而是具体的、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以人为本”就是要从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从事具体社会实践活动的、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的根本利益出发。唯物史观所讲的以实践活动为基础的“现实的人”, 它既作为相对的独立个体存在, 又存在于特定的群体之中, 是个体和类的统一, 个人和社会的统一。唯物史观不是一般地、笼统地提出从“人”的根本利益出发, 而是提出从无产阶级、从广人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以人为本”就是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出发点都是现实的人

任何一种思想都有自己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也不例外。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 从而也是自己理论的逻辑前提, “它的前提是人, 但不是某种处在幻想的与世隔绝的、离群索居状态下的人, 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人”, “也就是说, 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 进行物质生产的, 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 。[4]马克思的出发点, 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又不断创建和变革对象性关系 “现实的个人”。这个现实的人与施蒂纳的利己主义的个人和费尔巴哈的感性的人 (类) 不同, 是从事感性活动的人, 从而也是社会的、历史的人。它凝结着人和自然、个体和社会、现实和历史的最基本、最普遍的关系, 使人的全面发展由理想走向现实迈开了决定性的一步。

坚持“以人为本”, 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 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切实保障人民群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 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 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民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当前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是努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总之, 一切为了人民, 一切依靠人民, 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高目标。

三、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

马克思认为人的发展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在批判费尔巴哈把人看作抽象的人的错误观点时, 马克思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定义了人的本质, 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马克思的定义表明, 人是一种社会性的存在, 是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 随着社会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人的社会关系也在丰富和发展。这就决定了人的发展不是在某一方面片面地发展, 而是“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5]因此, 人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 是一个多方面内涵、多方面本质全面展开的过程。马克思认为,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了人的劳动能力、社会关系、需要、自由个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这种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 是一切人的共同发展, 也是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现实制度, 更是一种价值追求。以什么样的人作为发展的中心和终极目标?是片面发展的人还是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区分科学发展观与其他发展观的根本界限。科学发展观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 始终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深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价值理想, 是现实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须坚持的最本元的核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价值观是以人为本, 强调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要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要把提高人的素质、发展人的各方面的能力、促进全社会人的幸福为最终目标, 并提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措施和途径, 从而使这一目标的实现建立在现实可行的基础之上。在人的全面发展的价值目标的实现上,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人越是全面发展, 就越能在终极目标上坚持以人为本;社会越是坚持以人为本, 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因此, 科学发展观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各种良好条件, 使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同步。

发展以人为目的, 以人为依靠, 发展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利益至上这个鲜明的政治立场, 在理论上和制度上解决了发展目的、发展动力、发展主体等重大问题, 既突出了人的价值性, 又尊重了人的主体地位;既符合社会发展的要求, 又符合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因此, 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和创新。

摘要: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指导思想。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则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相互联系, 不可分割。科学发展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全面继承和创新。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继承和创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208.

[2]王霏.哲学基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305.

[3]张爱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27.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71-73.

人的发展理论 篇5

关键词: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马克思异化理论;人的类本质;一般劳动;剩余劳动;自由个性

人的发展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问题,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旨归所在。近年来,对人的发展问题的哲学探讨似乎陷入了停滞状态,仿佛人的发展理论已经完全搞清楚,无需再进行探讨了。事实上,人的发展问题是所有哲学都不能回避的重大问题,对于当代中国而言,这也是一个重大的现实问题。在中国日益成为一个现代工业国家的今天,人的发展问题再次突显。因此,马克思论著中关于人的发展问题的思想非但没有过时,在当代中国社会反而需要更加重视。鉴于此,本文拟在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语境中重温马克思的文本,基于马克思的人的发展理论和思想,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和考察,以深化该问题的理论研究,为推动人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一、异化与人的发展:《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人的发展理论

尽管我们可以从词源学角度来考察异化理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将其追溯到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著作,但真正将异化作为一个哲学上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而突显出来的,只能归于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此后,异化概念在近代哲学史上得到了进一步阐述和深化,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

对于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我们当然是耳熟能详的,但在此我们所关注的不是异化理论本身,而是蕴含在马克思异化理论中的人的发展思想,因为对于马克思而言,所谓异化,本质上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相关论述看,马克思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对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论述。

李西祥: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视域下的异化、劳动与自由

其一,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必经的特殊阶段。异化是人类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所突显出来的,是人被自己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物)所全面统治和奴役的阶段。在资本主义之前的社会形态中,如在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中,并不是不存在异化现象,只是没有像资本主义社会这样突显罢了。用黑格尔的术语来说,异化从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自在阶段过渡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自为阶段,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将人的类本质的全面异化、物对人的全面统治和奴役突显出来了。这说明,在资本主义阶段,人的发展到了一个特殊的、极端的阶段,人全面地受到物的统治和奴役。这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表现为人受到资本的统治,表现为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

其二,按照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根据其异化的程度,我们可以将人的发展划分为前异化、异化、后异化三个阶段。所谓前异化阶段,即人类尚未异化的阶段。在人类社会的原始时期,人类为了自己的生存需要,利用自然界来生产和再生产自身的生活,是无所谓异化的。在这一阶段,人类表明了自己是类存在物。另外,在这一阶段,人的活动在一定意义上是自由的,并不受物的统治和奴役。所谓异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一阶段,人的活动不是自由的活动,人受到自己生产物的奴役,成为产品的奴隶。需要指出的是,异化阶段并不仅仅是劳动者受到物的奴役,即使是非劳动者(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资产阶级等)也受到物的奴役。因此,异化不是社会中某一部分人的异化,而是人的全面异化。这在资本主义时期达到了顶峰。但是,异化又是人类发展的必经阶段。所谓后异化阶段,是指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社会消除了异化,人重新占有自身类本质的阶段。后异化阶段与前异化阶段虽然表面看来是相似的,但就其实质而言完全是不同的。后异化阶段是人的全面解放阶段,是真正自由自主的人的类本质的实现阶段。而前异化阶段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原始统一阶段,是自由而不自主的阶段。马克思认为,异化的消除只能通过消灭私有制来实现,因为就其本质而言,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产物和表现。马克思曾指出,虽然私有财产似乎是异化劳动的原因,但事实上相反,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之结果。[1]61通过揭示私有财产的本质,马克思得出的结论是:工人解放这种形式,或者不如说革命的政治形式,使工人从奴役中解放出来,实际上包含着人的普遍的解放,即人类的解放。[1]62-63这就是说,消除异化从而到达后异化社会的途径,是通过工人的解放来达到人类的普遍解放。由此可见,马克思的异化理论直接导引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其三,异化劳动理论蕴含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初步界定。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可以看出,劳动者或者说工人,他们在劳动中感受到的是一种异己力量的压迫,由此产生的是痛苦和不幸,而不是快乐和幸福;人们在劳动中不是自由地发挥自身的力量,而是精神与肉体备受摧残与折磨;人被异化成了动物,丧失了属人的类本质,其动物性则变成了人的本质规定。因此,劳动者在这种异化劳动中感觉到自己变成了动物;吃、喝、拉、撒原本是动物机能,而人却只有在行使这些动物机能时才能感到自由。[1]54-55作为非异化的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生命活动之表现的劳动,应该是自由活动。异化劳动是劳动的外化,而这种外化的劳动正是从反面说明了劳动作为人的本质的维度。人在外化的、异化的劳动中,所感受到的是自己本质的丧失,是自我折磨和自我牺牲。反过来,只有在真正的劳动中,人的本质才能得到实现。真正的劳动,即作为人的本质表现的劳动,对人而言是内在的,而不是外在的。也就是说,人本身内在地包含了劳动的属性,劳动应该是人的第一需要。或者说,劳动不应该是异己的,而应该是本己的。因此,真正的劳动是自由活动和自主活动。而异化的劳动则与之相反,是非自由的(被强制的)、非自主的(是为别人的,不属于自身的)活动。人的活动只有是自主的、自由的,才能与动物的活动区别开来。这说明,自觉能动的自由劳动才是人与动物的分界线,因而是人的类本质的根本体现。

其四,在将劳动作为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的同时,马克思系统地阐述了人的本质的多维内涵。首先,在存在论维度上,马克思将劳动视为人的存在论基础。马克思指出,劳动是人自我创生的一种活动,是维持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来说不过是满足一种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而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这是产生生命的生活。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生活本身仅仅表现为生活的手段。[1]57这里强调了劳动是人的本质特征,是人本身的存在论基础。其次,马克思指出自由自觉的活动是人的类本质。动物对自身生命活动的关系不存在着意识关系,不存在着反思性关系,而人与自身的生命总是为意识所中介。所谓人的类本质,是指人作为一个类能够把自身作为对象来看待,同时也能够把其他人和物看作自己的对象,人能够把自己看作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思维着的个体。在马克思看来,作为类存在物的人有着两个基本维度:一是将自己和他物作为对象,二是把自身作为普遍的、自由的存在物。[1]57前者是指人可以在意识活动中将自身和他物作为对象来反观自身,后者则是指人的普遍性、自由性本质。马克思接着还指出了人作为类存在物的具体表现:在理论上,人把自然界作为意识的对象;在实践上,人把自然界作为活动的对象和基础。在这一意义上,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总是将真正的未经异化的劳动与异化劳动进行对比,在对异化劳动的论说中阐释未经异化的劳动的特质。对于作为人的类本质的劳动,马克思有各种提法,如自由活动、自主活动、有意识的活动、实践活动、改造对象世界的活动等,这些都是对非异化的劳动的不同说法。由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异化问题的论述可以看出,对异化问题的阐述构成了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起点和基础,所谓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只不过是异化的克服或扬弃,因此异化理论中对人的发展问题的阐述构成了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创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距今已经有170多年,在有些人看来,对该手稿中异化理论的研究已经穷尽其意义,不再具有研究价值,而笔者认为,该手稿的巨大理论价值尚有待于进一步发掘。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海德格尔就极为重视异化问题,他认为,正因为马克思认识到了人之异化的维度,并结合历史深入思考,马克思的历史观才显得比现象学和存在主义都要优越。[2]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重视提示我们,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不仅没有过时,而且还远远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因为从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来看,我们所面对的世界并未超出马克思的理论思考的视界。

二、劳动与人的发展:《资本论》对人的发展问题的解析

由于在《资本论》中异化概念已经不再明确出现,所以有些学者据此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概念是马克思“不成熟的”思想,不应作为成熟的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但是笔者认为,异化理论实际上贯穿于马克思一生的哲学思考,并以某种变化了的方式保留在《资本论》中。正如赫勒所指出的:“一切指出《资本论》中异化概念缺失的理论家都错过了基本问题,即整本书的建构只不过是异化的重构。……异化是别名为劳动的社会分工的私有财产。”[3]因此,马克思早期的异化劳动理论实际上与后期《资本论》中对劳动的论述是一致的。

如果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并未面对真正的人类劳动,而只是通过异化劳动来透视人类劳动的话,那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马克思所面对的就是真正的人类劳动本身了。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确立了新的历史观,而这个新的历史观的逻辑起点则是现实的个人。那么,现实的个人之“现实”又在何处?马克思指出,在于生产劳动。正是人们的物质生产劳动构成了现实的个人的真正的、现实的基础。在这里,物质生产(劳动)是解释历史的基础。[4]519这种历史唯物主义视域内的劳动观与异化史观中的劳动观具有极为不同的意义。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和《资本论》中,马克思继续探讨了劳动概念。如果说《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劳动更接近于抽象的实践观念、广义的物质生产,而这里的劳动则更接近于严格的生产产品的物质生产、严格意义上的劳动。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马克思开篇就指出:“摆在面前的对象,首先是物质生产。”[5]22物质生产是劳动的特殊形式,是从社会的个人出发来对劳动所做的界定。马克思指出,生产总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上的生产——社会个人的生产。生产不是资本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而是伴随人类社会始终。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构成的人类经济活动总过程中,生产是起决定作用的环节。诚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活动过程包含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诸环节,但生产既是总过程中的首要素,又是支配这个过程中其他要素的要素。[5]40在这里,马克思显然是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来界定作为生产总体过程的物质生产的。

人的发展理论 篇6

一、人的发展理论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人的自由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了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问题,认为在资本主义机器大生产条件下,“旧分工”导致了“人的身上的体力和智力的畸形化”,为此,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消灭分工,实现共产主义。后来,马克思、恩格斯又为人类未来描绘了理想的社会面貌:在那个联合体里,那个存在阶级和阶级斗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将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

1、人的自由

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看法,自由是人的活动的一种特定状态,是人活动的一种自主状态,具体表现为主体自由、社会自由、个性自由的“三维自由”。

主体自由是基于人与外部世界的主体———客体关系的视角,在这种关系中,人的活动的自主状态主要表现为人是否能够认识外部世界的客观规律,并利用客观规律来改造外部世界,从而适应自己的需要,达到自己预期的目的。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就意味着人即主体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摆脱外部力量的控制和束缚,并能按照自己的意志驾驭外部力量,处于一种自主活动状态。

社会自由是基于人与他人的主体———主体关系的视角,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按照自己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权利,在不妨碍他人的地位和权利的条件下,按照自己的意志和愿望去决定自己的行动并实现自己的利益,即实现主体与主体间的社会关系意义上的自主活动状态。反之,若人所应享有的社会地位被否定,所应享有的社会权利被剥夺,只能按照别人的意志和愿望去行为,最终实现的不是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利益,则是一种非自主状态。

个性自由是基于人与自身存在和发展意义上的主体———自身关系的视角,在这种关系中,人们按照自己的意志去实现自己本性的要求,去生存、活动并发展自身,而不必由于外部力量的强制而被动地进入某种违背自己本性和意志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模式。[2]与此相对应,若人的自身存在和发展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与人相对立,人只能放弃自己的意志,压抑自己的本性,被动地任自身进入这样或那样的存在和发展状态,则人就不是处于个性自由的状态。

2、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容

上述人的三维自由是从三个不同的视角对人的自由进行考察的结果,从这三维自由的特殊规定性和层次递进性来看,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实际上就是人的自由发展。在关于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关系上,自由发展是全面发展的前提,因此,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把人的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整合在一起,那么,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主要是指人按照自身所固有的内在本性的要求去支配自身的发展,而不是被动地从属于某种外在的强制,使自身的发展偏离和压抑自己的内在本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首先,人可以自由地实现或满足自身各方面的需要,包括各种物质生活需要(如衣、食、住、行)和精神生活需要(如情感、审美、思想、文化、自尊等),以及作为二者统一的综合需要(如生存、享受、发展等)。

其次,人的各方面能力的自由拓展。人的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涵盖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各个领域。人们从事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从事经济活动、政治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都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综合体现。人的能力不是从来如此和固定不变的,而是要经历一个从低到高、从小到大、从片面到全面的不断开拓和发展的过程。这种能力的不断开拓和发展,便构成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人的自由发展,便相应地要求人的能力能够自由地得到拓展。

再次,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个性自由的发展。人的素质的普遍提高表现为人的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均衡协调发展。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表现为人的自主性、独特性得到普遍提高,意味着人从模式化、标准化、同步化中解放出来,可以追求并保持着独立的人格,也可以显示着自己独特的存在。[3]

最后,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人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而且是社会的存在物,人是个体和社会的统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对他来说才是自己的人的存在,并且自然界对他来说才成为人。反观动物,动物只是自然的个体存在,每个动物都必须独立生活和保卫自己,虽然它们在能力上有差异,但由于缺乏对象性的活动,它们无法形成类的优势或共同的方便。而人类则不同,人通过对象性活动,各种极不相同的才能相互为用,把类、社会的优势变为自己的优势。人是社会的一员,生活在社会之中,人的活动同时就是社会的活动并且也只有在社会中才能进行。因此,个人与社会、与他人的和谐统一,是作为个体的生存方式的必然要求。[3]

二、现代化进程中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的当代悖离

中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把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内容,把经济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首要标志,没有厘清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的辩证关系,过分强调企业在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略企业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应扮演的角色,放纵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做出的种种妨碍人的全面发展的行为,造成企业的成长与人的全面发展相悖离的状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粗放的用工模式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改革开放后,中国充分利用以丰富的劳动禀赋参与中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分工,或者嵌入资本与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劳动密集型加工环节,在全球价值链中成为跨国公司的生产、加工、组装基地。中低端行业进入的门槛较低,产品技术含量不高,产品同质性和替代性也较强,同时,进入该行业的企业数量众多,竞争激烈,利润空间狭小。由于政府在早期对《劳动法》关注不高,劳动者的要求也不高,所以这类企业给员工的报酬一贯是低工资、低福利、低权益保障等,以牺牲工人利益来换取企业高利润。许多企业缺乏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对工人“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企业只有生产线,而与生产配套的生活、娱乐设施几乎没有,更谈不上给予员工职业发展培训或规划,企业内上下级关系冷漠。[4]

2、企业的生态社会责任缺失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上世纪80年代中国主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90年代中后期,各地政府开始推动产业结构重型化,相继引进或自主投资大量资本密集型企业,但却没充分认识到资本密集型产业对生态与环境的副作用,放纵了资本密集型企业对环境的种种破坏行为。企业肆无忌惮地疯狂掠夺资源能源,破坏生态,污染环境,肆意地干预自然进程,蔑视自然规律。最近十年,这种行为的负面效应全面爆发。根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08年)》提供的数字:全国七大水系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监测的200条河流的409个断面中,Ⅰ~Ⅲ类、Ⅳ~Ⅴ类和劣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分别为55.0%、24.2%和20.8%。根据中国空气污染指数的数据表明,目前至少有2.7亿城市居民生活在不同程度的空气污染环境中,据估计,每年由于空气污染引起1500万例支气管炎,23000人死于呼吸道疾病,13000人死于心脏病。[5]又如我国土地资源大规模消减。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而土地面积的2/3以上是无法利用的山地和沙漠,可用于人类居住和发展的有效土地十分贫乏。现在西北草原正以每年100万hm2的速度消失,90%的天然草原呈现不同程度的退化。据估计,中国北方草原过度放牧的总体程度超过承载能力的30%以上。中国1/4土地面积已经沙化。目前,约有30%的耕地面积出现盐碱化。[5]

3、企业生产方式片面化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随着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纵深推进,现代化生产及其精细的专业分工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在某种意义上解放了工人,为现代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空间和可能性。然而,现代化的生产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的自由发展:一方面,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电脑操作系统的普及,人在生产体系中逐渐从主导者角色转变为电脑、机器及其流水线的“附属物”,无形之中受到机器和电脑的控制而失去活动自由、工作兴趣和创造欲望;另一方面,机器化的批量生产也淹没了人的劳动个性,劳动不是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而是一种程序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的能力和才干被定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从而导致人的能力发展片面化和个性的丧失。[6]

4、企业漠视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与人的发展的悖离

企业生产经营必须围绕利润最大化展开,企业利润的最大化要借助于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来实现,这是常识。同时,作为通过为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来获取利润的组织,提供物美价廉、安全、舒适、耐用的商品和服务,满足消费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企业的天职,这也是常识。但是,最近几年,企业由于漠视消费者生命健康安全而发生的事故层出不穷。如食品安全领域的“三鹿奶粉”、“瘦肉精”、“苏丹红”、“地沟油”等事件的负面影响至今仍难以抹灭。

5、企业发展导致人的消费方式片面化

企业发展在给世界带来丰富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人们的消费、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代消费文化中存在的无孔不入的“消费控制”使人们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同时,却失去了自我的创造性和个性,也被剥夺了人的自由思考能力。所谓“消费控制”,按照马尔库塞在他的著作《单向度的人》中的概括就是:“产品进行思想灌输和操纵。它们产生一种难以辨别出来的虚假意识,正因为这些大量的产品为更多的社会阶级中的更多的个人所获取,它们所进行的思想灌输则不再是宣传,而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这是一种比以往好得多的生活方式,而且作为一种很好的生活方式,它阻碍了质的变化”。[6]

如上所述,不难看出,应该作为现代化过程主体存在的“人”与作为客体的企业不仅没有巧妙融合,相互促进,反而互相割裂和分离。这种异化效应,酿成威胁人的主体地位和生存环境的“发展困境”,其最终实质即是现代化进程之中人类文化、人类存在方式和实践方式的错位和偏离。而要改变人类这一现代化困境,实现企业的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机统一,企业要素密集度转型是必要条件,即企业应该转型为人文密集型企业。

三、人文密集型企业的诠释

1、人文的涵义

人文,亦即人文主义,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专业意义上的术语;二是对文艺复兴时期出现的文化思想、文化理想的一种概括性总结。前者是狭义的人文主义,后者是广义的人文主义。作为专业术语的人文主义“是一个研究大纲,旨在通过学习语言、文学、历史和伦理学来取代中世纪经院哲学所推崇的逻辑学与形而上学”。广义的人文主义的含义十分复杂,它的核心内容在“人”,布克哈特认为人文主义的最突出的特点在于人的发现,“认识和揭示了丰满的完整的人性”,人是万物之本,所以人文主义也称人本主义,其中心内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主张人性、人权,否定神性、神权。人文主义者肯定和注重人、人性,提倡以“人”为中心,反对以神为中心。他们歌颂人性的力量,肯定人的价值,把人看作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赞美人的精神和肉体,颂扬人的力量和智慧。其次主张个性解放。人文主义者反对“天堂”和“来世”的精神寄托,强调天国在人间,重返人间乐园,肯定人的伟大,肯定现实生活,认为人有追求荣誉和财富的权利,反对教会鼓吹的人生是苦难的来世思想和禁欲主义,提倡个人自由、个性解放。最后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蒙昧主义。人文主义批判中世纪教会对科学文化的摧残,反对蒙昧主义,提倡学习文化和追求知识,在探索自然、研究科学、追求真正的学问、知识的过程中,全面地发展个人的才智。[7]

总之,人文主义的核心是“人”,人不是为上帝而存在,而是为生活而存在;人不是上帝的羔羊,而是生活的主人,人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在人的世界中,要赋予自己的现实生活以价值和意义,揭示人的生存意义、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的完善和自由发展的精神;在文化实践中,要把视野投向全体人民群众的整个社会生活,指向每一个普通人的生存状态和人生境遇,将其纳入某种意义系统,建构一个文化的理想世界作为终极目标和人生意义。人文主义对“人文”精神的弘扬,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生命价值与生活幸福的认识与实践的高度。[8]

2、人文密集型企业的理解

关于人文密集型及人文密集型企业的提法,是借鉴了要素密集度的思想。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的要素密集度是为了区分两个不同产品,根据其劳动和资本两个要素的不同投入,可以区分出一个是劳动密集型产品,而另一个则为资本密集型产品。要素密集度后来被广泛应用,在产业类型领域,也会区分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在企业类型领域,根据资本有机构成区分出劳动密集型企业与资本密集型企业。但是,随着技术的贡献及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技术也单独作为生产要素可用来区分某一产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或某一企业是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这时,使用技术密集型来判断某一产业或某一企业的类型,则很难简单地从投入的比例来定量确定,而只能以其作用或贡献从定性的角度来判定。那么,这里使用人文密集型企业这个概念,也是借鉴技术密集型企业的界定方法,人文密集型企业指一个企业在对内的管理上充满人文的氛围,或者说是一种人性化管理,在对外提供的产品里充满人文的关怀,即展示一种社会性担当。

人性化管理,就是在整个管理过程中把人作为企业的核心资源,强调人的作用,以充分尊重人性要素、充分挖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至少包括以下几层内容:一是对员工的情感进行有效管理;二是让员工参与决策,实行民主管理;三是鼓励员工进行自我管理;四是借助于文化管理来凝聚人心。其中,对情感进行管理,核心是要关注人的内心世界,根据情感的可塑性、倾向性和稳定性等特征进行管理,其目标是激发员工的积极进取情绪,消除员工的消极情感。

社会性担当,即企业在产品的设计、产品的生产、产品的营销等整个流程中要做到:有社会责任意识,服从社会的总则,遵守社会的法律,促进社会的发展;追求人文的价值和意义,避免社会和生态的双重危机,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价值的全面实现;关注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弘扬人类文化中先进的、科学的、优秀的和健康的部分。

可见,企业若具备人性化管理与社会性担当,成为人文密集型企业,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就能实现有机的统一。

摘要:人的自由包括主体自由、社会自由、个性自由,这“三维自由”的实现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在现代化进程中,企业应该在人的发展中起着积极的作用,但在过度市场化的背景下,企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却出现用工模式粗放、生态社会责任缺失、漠视消费者权益等相悖离的现象。为此,企业要素密集度须转型,企业要塑造成人文密集型企业。

关键词:人的自由,要素密集度,人文密集型企业

参考文献

[1]马斌:人的自由发展理论的内涵解析与本质把握[J].宁夏社会科学,2011(1).

[2]涂艳国:试论“人的自由发展”的涵义[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7(3).

[3]陈飞: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及其当代意义[J].北华大学学报,2011(6).

[4]卢志渊:沿海劳动密集型企业向人文密集型企业转型的探讨[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3(3).

[5]李刚、戴铁军:我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11(1).

[6]黄聘:现代化背景下人的现代化与人的全面发展刍议[J].理论观察,2011(5).

[7]虞雅芬:人文主义的内涵与发展[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9(3).

人的发展理论 篇7

一、全整性:身心和谐是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阿奎那人学思想对于人的全整性的认识是以强调灵魂与身体之间的本质性结合为基础的。强调人在实体构成层面,也就是人的灵魂和身体的统一,是阿奎那人学思想的基本精神,也是他进一步论证人在生成构成层面,也就是人的能力和活动层面统一性的基础。阿奎那着眼于人的统一性来考察人的灵魂和身体,他指出,灵魂处于“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交界”[3],因此作为精神实体,人的灵魂没有形体,可以独立存在,没有质料,也不会坏灭,正因为其作为最接近物质世界的精神实体,灵魂具有本质和能力上的区分,并且出自其本性,它要与同样是受造于上帝的身体结合而成为人。而人的身体的尊贵不仅体现为其直接受造于上帝,还表现为身体得到了最好的配置,因为它具有了成为理智灵魂质料所需要的平和性质,是灵魂个体化的原则。阿奎那还坚持,只有承认灵魂是作为身体的实体性形式而与身体结合成为人,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人的统一性。从灵魂身体之间的形式———质料关系出发,阿奎那论证了人的灵魂和身体的结合是一种本质性的结合,其间不需要任何偶性性向或者形体作为中介,灵魂整体地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分,赋予身体整体和各个部分以实现。通过对灵魂身体统一性的论证,阿奎那树立起了一个作为统一的实体的全整的人,一个有别于任何其他人的个体的人,同时也是一个具有自身特定的物质基础和个性化精神追求的现世的人。

在探究人的理性认识的时候,阿奎那也始终坚持用感觉心像将人的感觉能力和理智能力结合起来,将它们统一于人的认识活动之中。在探讨感觉能力的时候,他坚持将其视作理智的前奏,并由此来认识人的感觉能力与动物感觉能力的不同;在探讨理智能力的运作的时候,他既坚持理智是灵魂中不依赖于身体的一种能力,同时又坚持作为人的灵魂的一种能力的理智,其现实的活动不能离开心像,因而理智始终依赖于人的感觉能力,它不但要接受感觉所获得的感性认识作为自身认识活动的材料,而且其自身的认识活动也就是藉感觉心像抽象可理解的种相,然后再藉回到心像来实现的,理智的这样一种认识方式被阿奎那视作是符合灵魂本性的、自然的认识方式。正是由于阿奎那“对人的认知活动的论述突出了灵魂的自然过程,即由感觉到理智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因而“在人们只能用思辨方式研究认识活动的情况下,他的解释是比较合理的”[4]。

在意志论方面,阿奎那承认作为感觉欲望的愤怒和情欲能够服从于理性。而作为理智欲望的意志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必然性,但是却并不必然地欲望所有事物。在确定理智和意志孰高孰低的问题上,他采取了一种辨证的态度,既肯定理智的能力就能力本身而言绝对地高于意志,同时又指出,相关于意志的活动及其对象,意志又可能高于理智;在理智与意志相互作用的问题上,他强调理智活动和意志活动的相互包含,一方面,肯定理智能够理解意志,并为意志提供可理解的善作为目标,从而推动意志;另一方面,又强调意志以善的普遍性为目的,从而推动理智的理解活动。正因为意志能够推动理智,理智也能够认识意志,理智与意志的共同活动才使得人拥有了意志的自由。理智与意志的这样一种统一不仅是理性和欲望相统一的高级阶段,它还表明了阿奎那对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统一性的肯定。

由此我们看到,阿奎那在对人之本质和存在活动进行哲学分析的时候,其所呈现出来的始终是一个全整的人,这个人一旦受造,就是一个既有灵魂,又有身体的事物。而这个人的生成活动也都既包含着灵魂的因素,也包含着身体的因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阿奎那“解决了人的身心问题,而且是以一种完全安全的方式做到这一点的”[5]。

不仅如此,作为一个基督宗教思想家,阿奎那在论证“人是上帝的肖像”这一基督宗教信条的时候,也将其强调人之统一性的人学旨趣表露无遗。阿奎那认为,上帝的肖像可以在绝对和相对两个意义上予以理解,而在这两个意义上,上帝肖像存在于人身上和存在于天使身上是有所不同的。他指出,首先,就肖像概念主要归属的东西,那么我们就应该在绝对的意义上认识到,“上帝的肖像存在于天使身上比存在于人的身上要更多一些,因为天使的理智的本性更完满些”;其次,我们还可以就肖像概念次要归属的东西来考察人身上的上帝肖像,我们发现,在人身上可以找到上帝的一些相似性,比如,“人像上帝从上帝产生出来一样,也是从人产生出来的”,又比如,“整个人的灵魂存在于整个身体中,也存在于每一个部分中,一如上帝关乎整个世界一样”,由此来考察存在于人身上的上帝的肖像,我们就必须承认在相对的意义上,“上帝的肖像在人身上比在天使身上还要完满些”。因此,阿奎那总结到,“天使虽然绝对说来比人更接近上帝的肖像,但是,人相对而言却更类似于上帝”[6]。也就是说,在阿奎那看来,尽管人之为上帝的肖像,最终是由人的灵魂是理智的灵魂,人是理智的受造物决定的,但是包含人的身体,以及与身体相关的活动和运作的全整的人则能够使得上帝的肖像在人身上更加完满。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对人之本质和活动进行哲学诠释的时候,还是在对相关神学信条进行解说的时候,阿奎那都坚持强调人的全整性,在西方人学发展史上,他将对人的全整性的认识推进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人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作为人类理想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被提出来的。我们应该认识到,人作为集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于一身的统一体[7],就其自然属性而言,他总是具有其自身的自然欲望和自然需要的,一方面他要向自然界索取,另一方面也要向自然奉献,在将自然界“人化”的过程中实现自身。就其社会属性而言,人总是要在既有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我,同时又要不断建构新的社会关系来满足自身的发展;就其精神属性而言,人不但是理性的思维、意志的主体,同时也是非理性的情感欲望的主体,离开了知、情、意的统一,势必造成人格的分裂。可见,“人的全面发展”必然要透过身心的和谐发展来实现,正是在这里,阿奎那强调人之统一性的人学思想对于我们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离开了身心的和谐,人根本就不能够成为他自己,当然也就更惶论“人的全面发展”了。只有当我们对人的全整性具有了这样深刻的认识,我们才能以人的身心和谐为目标,通过适当的社会制度安排谋划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社会的整体和谐。

二、个体性:尊重个体差异是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

如前所述,阿奎那对人的全整性的强调是通过将身体确定为人的本质构成来实现的。他认为,灵魂与身体的关系就是形式与质料的关系,灵魂作为身体的实体性形式,它使得身体实现成为人的身体,而身体作为质料也是人的本质的一部分,不仅如此,身体还是灵魂个体化的原则,灵魂与身体结合而成为这个个体的人的灵魂。在这里,阿奎那的人学思想不仅向我们呈现了一个全整的人,而且还呈现给我们一个个体的人。这是因为,一旦有量的维度的身体进入到人的本质里,人就一定是一个个别的、具体的人,由于在各方面都是具体的,所以是独一无二的、不可重复的,因而就是个体的。这也体现了阿奎那在其形上学中着重强调的复合实体本质具有个体性的思想,他所要肯定的就是人的这样一种个体性。不仅如此,在阿奎那看来,灵魂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个别人的形式,而不是亚里士多德同一的、不可分的意义上的形式,就是因为它能够接受作为质料的、有维度设定的身体的个体化。这也就是阿奎那在形上学中所肯定的质料是形式个体化的原则。既然人是这样一个以灵魂为实体性形式,以身体为质料的复合实体,那么人的本质就应该既包括灵魂,也包括身体,而且这个灵魂是被身体个体化了的灵魂,这个身体也就是这个个别人的身体,这个人就是具有一个独特本质的不同于任何其他人或是物的个别的人。

除了在人的实体结构上强调人的个体性,在人的存在构成层面上,阿奎那也将对人的个体性的强调贯彻到底。因为,身体既已进入到个体的人的本质之中,那么在完成人的存在活动的时候,身体与灵魂的合作也就使得这种活动表现为个体的人特有的活动。阿奎那对人的存在活动的个体性的强调集中表现在他对阿维洛伊主义唯一理智论的批判上。阿奎那认为,唯一理智论的荒谬之处就在于它肯定所有人共有一个理智,从而摧毁了人的个体性。阿奎那坚持,人的理智是人的实体性形式———灵魂的一种能力,灵魂在身体之中接受了身体的个体化,因此,理智的活动就一定是这个人的活动,只有彻底承认理智的个别性,才能保证人的认识活动是我们每个人自身的活动。坚持唯一理智论的拉丁阿维洛伊主义者辩称,人们之所以能够就同样的事物产生不同的认识,是因为理智藉以抽象的感觉心像与不同的身体相关,心像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认识,所以,理智只有一个,可是不同的人却可以有不同的认识。这种将人的个体性坚持到了一半,仅仅只承认感觉心像的个体性的观点,阿奎那也不接受,他认为,只要承认理智是人的灵魂的能力而不是人本身,那就必须得承认理智的个体性。人的理智认识的差别也不可能来自于心像的不同,可见,阿奎那对惟一理智论的批判表明了他肯定人的理智的个体性,在认识论问题上将人的个体性贯彻到底。

在意志论方面也同样如此。阿奎那认为,人的意志无非就是人的理性欲望,是以人的感觉欲望为基础的,而理性在要求感觉欲望服从、为欲望识别可欲望之善作为目的的这样一个过程中,其本身的活动也因为感觉心像的个体性和理智本身的个体性而是个体的,欲望也因为服从于理性而具有选择这种善或者那种善的自由,因此,与理智活动一样,人的意志活动也是个体性的。

阿奎那对于人的个体性的论证是通过明确身体对灵魂的个体化作用,理智的个体性以及意志与欲望的相关性来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他提出了个体化形式的问题,这就使得阿奎那人学思想对于人的个体性的认识不仅与柏拉图主义的理念论彻底决裂,同时也大大超越了亚里士多德对人的个体性的认识。在近现代西方人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中我们不难看出,宗教改革后基督宗教所极力强调的个体救赎的信仰原则,以及现代自由主义所主张的个体尊严和人人平等的社会准则,在阿奎那强调人的个体性的人学思想里都能找到其渊源。而马克思在阐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时,总是十分重视“每个人的全面发展”,在《共产主义宣言》里,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地将“每个人的自由发展”设置为“自由人联合体”中“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当然,肯定人的“个体性”,承认人以及人的发展需求的差异,并不意味着要用极端个人主义将社会的发展完全约化为个体的发展,而是要在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个体的发展之间求得一种平衡,要明确“每个人的自由发展”与“一切人的自由发展”之间存在着的“互存互动”关系[8]。而“和谐社会”本身就内蕴着在承认个体差异、并允许保持这种差异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统一的这样一种涵义,而从魂身统一、理智的个别性以及意志与欲望的相关性深刻认识人的个体性,正是意识到这种差异,并且正确对待这种差异的基础。

三、现实性:超越自我是人之自由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阿奎那通过肯定身体的作用强调了人的全整性和个体性,这样一个全整的人和个体的人也就一定是一个在世界之中的人。人是灵魂和身体结合而成的复合实体,灵魂是人的实体性形式,它确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然而这个灵魂只有和身体结合才能够被个体化,因此,阿奎那说,灵魂存在于身体之中是适合于灵魂的;而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其理性的运作也离不开身体,人由于其理智灵魂的级别较低,因此它不但要与身体结合,而且还必须借助于身体和有形实体来实现其理性认识能力。人的理智的认识,不同于高级理智实体的认识,它并非总是现实的,在人的理智之中也不存在天赋的可理解种相,人的理智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从潜在到现实的过程,需要外部世界为之提供认识的对象。既然灵魂与身体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人才是一个全整的人,灵魂存在于身体之中才合乎人的本性;既然人的理智活动必须借助于来自身体的心像,而且只有物质事物的本性才是人的理智认识的合适对象,那么这样的一个人必定是存在于世界之中的。阿奎那的人学思想清楚地揭示了这一点。在论证首生的人是否认识所有的事物的时候,尽管他依据完满的事物先于不完满的事物这一原则,肯定“首生的人就是上帝以人具有获得所有那些事物的知识的自然能力的方式把他造出来的”,也就是说,他肯定首生的人优越于我们,他具有获得关于所有事物的知识的能力。然而,他所肯定的只是首生人具有这样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实现,即使是在无罪的状态,也还是要在世界之中来完成;这种能力在无罪的首生人那里实现出来,所获得的知识“同我们的也没有什么两样”[9]。在讨论无罪状态下儿童是否一生下来就具有完满的知识时,他指出:“人通过感觉获得知识,并且由于灵魂为其特有的运作而需要身体,从而便同身体结合在一起,便是自然的。然而,如果灵魂在出生时即具有知识,而无需通过感觉能力获得,则事情就会是另外的样子了”,因此,他得出结论,“在无罪状态下,儿童并不是生下来就具有完满的知识的”[10]。不光是不可能具有完满的知识,就连完满地运用理性的能力也不可能,阿奎那进一步指出:“理性的运用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感觉能力的运用。所以,当感官受到限制,内在的感觉能力受到牵制的时候,人便不能完满地运用理性,……感觉能力就是身体器官的能力。从而,只要这些器官受到了障碍,这些能力的活动也就势必受到障碍,而理性的运用也会跟着而同样如此。因此,儿童……也就既不能够完满地运用这些能力,也不能够完满地运用理性”[11]。从阿奎那对这些问题的论证中,我们可以看出,阿奎那非常强调人的在世性,他认为,灵魂必须要与身体结合才能构成一个全整的人,因此人就存在于此世之中,非但如此,为了要实现人之为人的理性活动,人也必须是在世界之中的。

当然,阿奎那人学思想强调人的在世性,并不表示阿奎那否认或者不重视人的超性价值和意义。作为一个基督宗教的思想家,阿奎那当然也强调,人具有超越性的目的,人在今生不可能真正享见天主,而人的永生的幸福要比现世的幸福更加值得追求。在这些问题上,阿奎那不可能,也没有给出不同于其他基督宗教思想家或者违背基督宗教信仰的答案。所不同的是,阿奎那更加强调超越与今生之间的关联。他在论证人是上帝的肖像的时候,强调“严格说来,唯独理智的受造物才是按照上帝的肖像造出来的”[12],同时他也认为“等同性也不适合于肖像概念”,因为,“原型是无限地超出它的摹本的。所以,人身上存在有上帝的类似物;不过这种类似是不完全的,而非完全的”[13]。人是上帝的肖像,主要地乃是因为人与上帝一样具有理智,但是由于人的理智是理智实体中级别最低的,大大低于上帝的理智,因此在人身上只能表现为一种从潜在到现实的理性能力。人的理智的这两个方面———既相似于上帝,又不等同于上帝———决定了人确实要朝向上帝来认识自身作为上帝肖像的尊贵,但同时也决定了他只能在世界之中来实现这样的认识。因此,在阿奎那看来,正如感觉能够服务于理智的认识活动,感觉欲望能够服从于理性,人的现世生活也应该,并且能够服从于人的超越目的。

从阿奎那对人的在世性和超越性相统一的论证中,我们能够认识到,人要在物质世界中来实现自身的存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的存在仅仅只具有自然的和物质的维度。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是人的超越于物质之上的理性,这表明人必定是具有精神性追求的物质存在。因此,和谐社会建设和科学发展观所追求的发展,不仅不应该仅仅意指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增长,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人的全面发展理所当然地应该满足人作为“精神主体”的精神发展需求。如果我们承认,和谐社会的发展首先应该体现为人的全面发展的话,那我们就应该认识到,作为“精神存在”,人作为“道德主体”、“审美主体”和“信仰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题中应有之意。因此,建构和谐社会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和社会生活的需求,更应该注重提升人的人生境界。毕竟使得人在一个更加本真、更加深刻的层面上进一步地“成为你自己”是一切社会建设的终极目的。

综上所述,阿奎那的人学思想揭示了人的全整性、个体性和在世性,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不仅成为后世人学高扬人的理性本性,肯定人的主体性,赋予人尘世幸福以合理性等趋势的先声,而且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思想资源;它勇于回应时代发展挑战、大胆创新的哲学精神也鼓舞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勇于探索,勤于思考,使得我们的人学认识能够更加符合时代的特征,更加有益于人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美]理查德.塔那斯.西方思想史[M].吴象婴,等,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Anton Charles Pegis,St.Thomas and The Problem ofthe soul in the thirteen century[M].Toronto,Canada:ST.Michael's College,1934.

[3][6][9][10][11][12][13]Thomas Aquinas,Summa Theologica,Literally Translated by Fathers of the English DominicanProvince[M].New York:Benziger Brothers,Inc.,1947.

[4]赵敦华.西方人学观念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5.

[5]Robert Pasnau,Thomas Aquinas on Human Nature:APhilosophical Study of Summa Theologia 1a 75-89[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人的发展理论 篇8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与阐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论述一般是含在对其他问题的论述之中的。之所以说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与阐释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是居于时间的维度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来说的。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大致经历了这样的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

早在1843年,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就指出:“人就是人的世界, 就是国家、社会。”[1]从中就可以看出, 马克思对此的阐述已经包含着人要受制于一定社会生产关系的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又提出了个体是社会的存在,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也就是说,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 占有自己的全面本质”。[2]在这篇《手稿》中, 马克思初步形成了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在文中, 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异化劳动造成人的片面畸形发展, 揭示了抛弃异化与人的解放的途径是劳动者的解放, 指出了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

在1845年,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则更明确地指出来, “人的本质, 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是很重要的, 在这一点上, 马克思认为, 人是社会的人, 人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因此, “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4]对此, 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正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 人得以丰富自己, 充实自己, 发展和完善自己。

1845-1846年,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 人的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 [5]“就是全面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 其中也包括思维能力”。在文章中, 马克思着重对社会与个人发展进行了历史的考察, 揭示了制约人的发展的客观历史规律, 并展望了共产主义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景:“个人的全面发展, 只有到了外部世界对个人才能的实际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为个人本身所驾驭的时候, 才不再是理想、职责等等, 这也正是共产主义者所向往的。”

在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中, 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 在那里,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6]

1867年,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人的全面发展”作了更为完善、科学的论述。他指出, 旧分工“压抑工人多种多样的生产志趣和生产才能, 人为培植工人的片面技巧”, 致使“智力和身体上的畸形化”, “从根本上侵袭了个人的劳动力”。[7]居于人的片面发展, 马克思提出了解决的办法, 那就是“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做相互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 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人”。综上所述:在马克思看来, 在私有制条件下, 由于旧式分工的束缚和阶级关系的限制, 个人的发展是片面的、畸形的, 而人类总体的发展又总是以牺牲劳动者的发展为代价的。只有在大工业高度发展的基础上, 消灭了私有制和旧式分工, 从而消灭了阶级, 才有可能使人的才能和个性获得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其依据何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贯穿在社会形态发展中的历史过程。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须从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大形态理论角度作历史回顾与分析。

马克思根据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 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历史阶段, 也就是人的发展的三大形态理论。马克思阐述:“人的依赖关系 (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 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 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 全面的关系,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 是第三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8]

马克思认为, 第一大形态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最初的社会形态”, 人类自身制约和控制自然的能力十分低下, 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在这一阶段, 没有发达的分工和私有制, 人的活动具有与对象浑然一体的自然性。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 特别是随着社会分工, 科学技术在工业上的运用等, 人对自然和自身的制约和控制能力逐步得到发展的基础上进入了第二大形态。在这一过程中, 分工和私有制所导致的劳动的异化, 使人的全面发展在阶级分化和阶级对立中异化成为每个人的畸形发展。因此, 人的片面发展, 具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 这是由于人们是在现有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状态中取得相对的“自由”的, 人们不能超出这一范围。这是第二大形态, 在文中引述的正是马克思对这一形态的分析。

第二大形态与第一大形态相比, 就是人自身的发展, 即人全面发展的能力得到了不断地发展, 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孕育出了消灭异化的物质条件。

第三大形态, 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这一形态的特点是: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 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的“自由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这是我们现在和未来社会追求的目标。

从马克思论述的人的发展的三大形态理论中可以看出, 马克思是站在人类自身整个历史发展的高度来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 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类自身的进步和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是同步的。因此,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提出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其理论依据就是他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大理论形态, 是对人的全面发展作出了本真意义上的历史考察, 我们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也有赖于此。

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关于人的发展的三大形态理论的第三大形态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的。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9]

众所周知, 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以人为本”;社会和谐是指人的自身, 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 归根结底就是人的和谐。因此, 十七大报告的这一提法表明科学发展要求“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实质就是人的和谐, 两者的内在旨归就是“人的全面发展”。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和谐社会, 其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 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片面发展不利于社会和谐, 它离开了人的发展来谈发展, 这样的发展既没有意义也是难以实现的, 是与和谐社会的建设背道而驰的。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强调“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也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核心, 而社会和谐的实质就是人的和谐, 即社会和谐的内在旨归是“人”的和谐。人的和谐关键在于人的内外全面发展, 即内在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外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关系全面发展, 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充分实现每个人的价值, 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人的能力, 使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到每个人。

因此, 要实现“以人为本”的和谐, 关键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人为本”的目的和努力的方向, 两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社会之中。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过程, 从本质上来讲也就是以“以人为本”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人的自身, 人与人, 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 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谛, 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次完成的, 而是与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自然生态等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漫长的历史过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45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20.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5、8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295.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273.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99-400.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 (上) ,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104.

人的发展理论 篇9

1. 1 每个人的个体需要的全面满足

究其本质而言, 所谓人的发展其实就是指人的需要的发展。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五个层次, 由低到高依次是: 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和归属需求、尊重的需求及自我实现的需求。人虽然有生理需求, 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人的生理需求迫切性越来越低, 人的需求结构的比重也在日益发生变化, 从而使人的需求和其他生物的需要区别开来。对于人来说, 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才是人的需要的核心和本质。人的需要具有社会性, 不同的历史阶段, 人的需要实现的程度是不同的, 总体来说, 社会越发达, 人的需要被满足的程度就越高, 但除非到了共产主义社会, 否则, 人的需要不可能得到全面满足, 任何人都不能脱离社会实践, 单纯追求个人需要的全面满足。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 人们的道德修养极大提高, 才能全面满足人的各种需要。

1. 2 每个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

人不是孤立的, 任何人都有和他人交往的需要,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产生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人通过相互的交有彼此发生作用, 一个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之发生各种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其他人发展到什么程度。所以, 只有人的社会关系得到全面发展, 人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1. 3 每个人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充分发展

我国目前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 教育过分功利化, 过分强调所谓的智力发展, 而忽视了人的体力、人的心理、人的道德、人的社交等其他方面能力的发展, 过分追求所谓精英的发展而忽视了更多普通人的发展。甚至以人的发展为名某一己私利, 如被誉为超级中学的河北衡水中学, 最大程度地压榨学生的脑力和体力, 以名牌大学升学率为噱头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学生已经成立GDP的牺牲品。学生连发呆和撕纸都要被扣分, 学生的时间每分每秒都被学校做了详细的安排, 在这样一个没有自由、没有人格尊严的环境中, 学生都成了考试的机器, 谈何全面发展。人的发展应该还是一个都不能少的所有人的发展。

1. 4 每个人个性的全面发展

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 而每个不同的人都是这个世界所需要的, 这个世界之所以多彩多姿, 正是因为人性的多彩多姿。要尊重人的个性、尊重人的特有素质、爱好、特长、气质、性格、兴趣、价值观等, 在遵守法律和道德的前提下, 要让人的个性得到最全面的发挥。马克思认为, 个性即人的一切天赋越能得到充分发展, 国家也越能得到充分发展。

2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

虽然人的全面发展在现阶段不可能得到完全实现, 但仍然是当今社会不懈追求的目标, 如何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活动的终极目标。虽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途径有很多, 但教育却是最重要的途径。毛泽东说过: 落后就要挨打, 这里说的“落后”不仅仅是指生产力, 更是指意志和精神, 意志和精神的培养在于教育。目前中国的教育饱受诟病, 素质教育喊了多少年, 可仍然执行的是功利主义为导向的应试教育, 我们的学生在一遍一遍的题海战术中身心备受摧残, 成了考试的机器。为了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社会的进步, 必须加快进行教育体制改革, 教育政策、方针的制订必须围绕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主题, 同时建立科学的、强有效的教育评价体制, 让教育评价手段作为导向来引导教育体制向良性轨道发展。

第二, 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 物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进而决定一切社会关系,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和最根本的推动力。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够发展, 其最根本的决定力量是物质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发生变革, 随之上层建筑也会发生变革, 正是因为生产力这样的推动力, 人类社会才会逐渐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转变,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生产力的发展是基础, 马克思认为, 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形态, 本阶段生产力不够发达、产品不够丰富, 不能完全满足人的需求, 只有生产力的发展, 才会促进人民物质生活的逐渐改善, 才能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生产劳动者才能产生和新的观念, 造成新的交往方式和新的需要; 才能大大地缩短人的劳动时间, 从而使人的自由时间得到最大限度的延长, 从而使个人得到全面发展有了实现的时间。

第三, 加快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证。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国家而言, 自由都是一种美好和永恒的追求, 有一首诗充分表达了自由的可贵: 生命诚可贵, 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 两者皆可抛弃。但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 都不能随心所欲, 任何自由的实现都需要一定的前提, 那就是遵守法律和基本道德规范, 在行使自身自由权利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的权利, 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建立自觉、有序、面向全体人民的自由; 同时, 我们还应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当我们的权利和自由没有民主和法制为其提供充分保障, 权利就得不到充分实现, 自由也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人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但是, 我国现在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民主和法制的建设和完善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政治体制改革必须要继续推进, 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必须要不断完善, 人民才能真正掌握自己命运,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四,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文化保证。文化是民族的血脉, 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社会的主流, 落后的文化导致落后的一切。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复杂并需要付出长期努力的工程, 在这个工程中文化起着架构的作用, 只有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才能充分支撑起人的全面发展。必须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我们的人民才能学会慢慢形成自己独立的思想, 能够科学地评判、决策和处理问题, 当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出现的时候, 我们才能用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去解决, 我们才不会再犯教条主义和本本主义的错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使人人都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文化成果的充分权利, 文化生活丰富多彩,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人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实现。

第五, 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这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坚固后盾。人不仅具有社会性、也具有自然属性, 人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从社会因素方面去考虑, 人作为高级哺乳动物, 人的动物性生理需求的满足, 很大程度上要在自然环境中才能实现, 如果人们吃不到安全的粮食, 喝不到干净的水、呼吸不到纯净的空气, 还谈何全面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人的生理需求, 还能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试想一下, 处在蓝天碧水绿草红花这样的氛围中, 呼吸着没有pm2. 5的空气, 还有多少烦恼不可以消除呢? 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 还能促进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乃至奋斗目标等一些列领域的改变从而有助于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 无论是经济发展, 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 归根结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 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 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 而人越能够自由全面发展, 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也就越多, 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 随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不断进步, 我们的社会将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内涵丰富, 人的全面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 不是在空中就可以搭建的楼阁, 而是需要具体的条件、历史的推动, 它是一个逐步实现的过程。社会主义作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 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目前, 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个阶段, 在现阶段, 人的全面发展有着令人期待的美好前景, 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生产力不够发达、社会产品不够丰富, 面临着解决三农问题的各种矛盾和困难、严重的环境污染、存在于相当一部分地区、相当一部分人口的贫困, 东西部发展的不平衡、社会转型期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以上种种因素都制约着人的全面发展, 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必须深刻领会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继续紧抓生产力不放松, 但是要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 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扎实的物质基础, 同时积极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建立人权保障机制, 充分实现人的自由, 激发人的创新;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创建先进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加快推进生态环境建设, 制定、完善环境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不断创造与人的全面发展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摘要: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 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如何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从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正是本文需要回答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实现途径

参考文献

[1]俞吾金.“人的全面发展”问题之我见[J].探索与争鸣, 2002 (8) .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3]刘强.以人为本:生产发展的起始点和归宿点[J].学术探索, 2004 (4) .

人的发展理论 篇10

【关键词】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中学生;素质培养

对人的自由的追求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就提出关于”新型的人”即全面发展的人的构想, 1845年马克思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的”自我意识”、抽象的”人”的过程中,形成了包括人的全面发展观在内的共产主义学说的理论。而其后出现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与《资本论》使得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最终成为结构严谨、论证严密的科学理论体系。

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当代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和价值目标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论述,综合其含义,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理解和把握:第一 ,人的各种能力的充分发展。人的能力既包括体力,又包括智力;既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又包括从事精神生产的能力;既包括社会交往的能力,又包括道德修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等。第二, 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是相对于自然关系而言的,指的是一定的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马克思认为,“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社会关系中才能实现。第三,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人的个性,是个人的自我意识及由此形成的个人特有素质、品格、气质、性格、爱好、兴趣、特长、情感等的总和。马克思指出,个性的充分发展就是“一切天赋得到充分发展”。第四,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在人类社会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产品极其匮乏,人的需要只能在一个极其低下的层次上得到满足。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和发展,使人的需要有可能向多方面发展。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剥削制度被消灭,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产品极大丰富,人的需要将呈现丰富性和多面性。

全面发展的人首先是能力得到多方面发展的人。在马克思看来,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能力的发展,它既包括一个人所拥有的自然力,也包括作为主体的人在实践活动中通过锻炼、培养与学习而形成并积淀的知识、经验、情感意志等精神因素。

今天,我们认识和研究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我们承认马克思这一学说在揭示人的本质、掌握人的发展规律上的成就超过了他以前的几乎所有人,他在他所处的时代把对人的发展问题的理论认识远远地推向前进。他的学说中已为和将要为实践检验通过并证明为正确的理论将永远指导我们前进。

2 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离不开当代素质教育的培养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核心理念,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其他方面的发展,归根到底都要体现在人的发展上,促进人的自由发展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互为前提,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条件,而人越能够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物质文化财富也就越多,从而形成经济社会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良性互动。当代社会人的发展总体上仍属于马克思所说的第二个历史阶段,即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个人独立性时期。与这个时期相对应的经济形态是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目前,我们还无法逾越物的依赖性这一阶段,也无法根本消除市场经济中人对物的依赖给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实,一方面通过发展经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外在的环境与条件;另一方面则通过教育的途径与手段,努力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人们的德与智、知识与能力、素质与职能、生理与心理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使人的个性与潜能得到培育与开发,在获得物质享受的同时自觉追求生命与生活的质量、品位与文化内涵,以逐步摆脱人对物的依赖及物对人的支配。当代素质教育正是适应人的全面发展的这些内在要求与尺度而提出的,因而是现实条件下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3 当代中学生素质教育之途径

在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规定与指导下,针对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某些缺陷以及现代社会人才竞争对人才素质越来越全面的要求。在当代高职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应始终贯穿素质教育的思想和理念,从以下几方面促进高职人才的全面发展。

首先,当代素质培育应加强社会主民主与法制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爱因斯坦曾在论教育时指出:”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这就说明,教育培养的人首先应是”社会人”,即具备做人的基本素质。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文化教育,培养人的基本道德,提升人的人文精神素养,塑造健全人格。

其次,当代高职人才素质培育应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塑造具有鲜明个性的人。因此,在当代中学生的素质培养中,应突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仅在课堂教学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激发其创造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而且在课程设置与安排上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同时,通过校园文化与学术氛围的营造,使学生在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环境中塑造其鲜明个性。在当代高职人才的素质培养中应树立现代能力观和技术观,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再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以生态文明的优势来保障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是在自然和社会双重因素中存在和发展的,对人全面发展的内容和条件的思考,不能脱离自然环境孤立地进行。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还能引发人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等一系列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有助于人们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重申了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念,并指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是江泽民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在社会主义国家第一个把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与实质,从而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马克思主义开辟了新的思路,并为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正确方向。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更应以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手段,从人才的培养规格入手,促进当代中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人的发展理论 篇11

一、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最早系统阐述人的全面发展的著作。其后,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政治经济学批判》、《资本论》等著作中进一步完善和深化了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拥有极其丰富的含义,首先是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我们把劳动力或劳动能力,理解为人的身体即活的人体中存在的、每当人生产某种使用价值时就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1]由此可见,实现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提高,是发展人的劳动能力的题中之义。其次是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社会关系直接决定着人的本质,决定着人的全面发展的程度。最后是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就是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满足个人的需要。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实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追求,使人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极大的发挥,使自己作为衡量一切事物的主体,从而按照自己的意愿和需要来改造客观世界。需要注意的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是统一的。社会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平台和活动空间,社会的发展将推动人的发展。不能离开社会的全面发展而孤立静止的谈论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发展不能只是在狭窄的小空间内孤立的发展,个人的发展也不能是封闭独立地发展,必须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作为社会的主体,社会发展的价值追求就是满足人对幸福的追求,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与自由发展也是统一的。个人自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全面发展是自由发展的基础。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和建设的不同时期,对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2]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性的因素,解放生产力归根到底还是解放人本身,使人获得全面发展的机会,从而促进人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精神素养的全面提升。江泽民提出必须“在发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基础上,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3]他还指出通过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发挥群众主观能动性,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塑造优美生态环境等途径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将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这个概念中的人正是中国大地上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就是想人民群众之所想,为人民群众谋利益,让人民群众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人的全面发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以党的中心任务为指针,服务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执行,不断解决人们现实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使人民群众过上富强、民主的生活。这也就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教育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人文社会学科,它的工作对象是现实中存在的每个人,它的目的和归宿说到底还是做好人的思想工作,对人进行教育,不断地引导人,激发人,鼓舞人。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教育者以独有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去关注每一个教育对象,把提高人的素质和不断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作为自身的任务,从而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取向。

思想政治教育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综合协调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4]思想政治教育在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中,起着其他教育所不可比拟的地位及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当代中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最重要的是在思想层面和精神层面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性需要,全面提高个人乃至国家、民族的文化软实力,不断凝练和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指引和思想支撑。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通过涵养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风貌,塑造和谐环境,引领良好社会风尚,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带有特定历史时期的浓厚色彩,它忽视人的主体需求,其失效性、空洞化现象逐渐突出,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人的多样化需求。在当前形势下,迫切需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

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教条化现象的存在,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解,片面地固化在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作为维护国家意识形态而对人民群众进行的政治思想教育。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只是采取自上而下的发动形式,以专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主体,运用政治、行政等方法,以正面、直接的理论灌输法为主,对人民群众进行意识形态教育,以求达到解决人们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的问题。这当然是没有错的,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一元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时,其教育效果自然不错。但是这种教育实践存在忽略教育对象个体创新性的问题,存在只注重国家、集体利益,轻视个人利益,忽视教育对象的主观能动性及其主体需求的现象,容易让人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固化为只谈大道理,不关注教育对象需求的高高在上的理论说教者。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初,思想政治教育受各种社会历史原因影响,收效甚微。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追求,没有充分关注人的主体需求及价值。在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中国的经济背景下,西方普世价值妄图西化国人价值观的复杂情形下,人们的思想意识日趋多样化、复杂化,传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也日益严峻。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变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趋向

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变革,必然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得到大幅度提升。而这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模式、理论创新、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实现转变。

首先,要以人的全面发展思想为指导,坚决摒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权威主义教育模式,积极构建以受教育者为主体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也就是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实现教育模式的真正转变。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指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独创性,以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提升。构建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需要尊重受教育者,尤其注意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虽然在教授过程中,教育者作为传授思想、知识的主体,受教育者作为教育者认识与实践活动的对象,他们处于教育客体的地位;但是从接受教育的过程来说,只有受教育者把思想真正接受了,教育活动才算完成。从受教这层意义上来说,教育者才是真正的主体。也就是说,我们应该真正把思想政治中的受教育者当作主体,构建教育者与教育对象之间平等地位的探讨、交流,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消化、吸收教育内容,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其次,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指导,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创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之所以不理想,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科建立以来,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目的、价值等问题,我们依然没有做出符合社会和人发展要求的一致性的科学回答。尽管我们对这些理论提出过不同的观点,但是绝大多数人采用功利主义价值观来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维护社会意识形态稳定的政治工具,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也是教育人,培养人全面发展的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只有实现其从社会发展功能向育人功能的转变后,才能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吸引力和说服力。

再次,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不断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人的物质、精神需要的双重满足,在物质生活丰富多样的今天,精神需要的满足显得尤其重要。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局限于人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素质等相关方面的内容,实践证明,这样宏大规模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对于人们坚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国家的方针政策,具有重要的引导意义。但是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推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西方不同社会思潮涌入中国,文明的冲突不断扩大,利益主体和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趋势,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没有及时关注大环境的变化,内容的模式化、程序化现象严重,其中泛政治化的现象也普遍存在,注重远大理想,宏伟蓝图的空谈泛论,忽视了人的精神素质的提高,缺少对人的基本关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偏离人的基本需要和生活实际,不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缺少人文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出现内容枯燥、语句乏味的现象。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需要加强针对性,重视人文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设置为提升人的综合素质,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做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还要关注人所生活的现实环境,尊重个人的合法利益,将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即关注社会的宏观发展,也关注个体的自由发展,使每一个个体都能在社会实践中实现全面的发展。

最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方法上更加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实现人的全面的发展,必须重视人的独立性,尊重人的个性的发展。承认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区别,并使每个个体都有条件获得独特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的大一统的教育方法显然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必须改变被动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摒弃教育者居高临下的说教,将对话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入我们的工作过程中,倡导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平等的地位和探讨的方式,大量采用启发诱导、榜样示范、自我教育的方法,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摘要: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自身的内在意蕴,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在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的形势下,以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引导思想政治教育未来的发展与变革,必然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三卷.人民出版社,1972.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

[3]《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

上一篇:Web编程下一篇:微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