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2024-08-21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共12篇)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篇1

摘要:本篇文章是基于财务学和会计学的知识,将财务分析与其联系起来,研究基于它们的关于财务分析的情况,让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科学发展财务分析以及如何对其定位,又加之现阶段金融经济市场的变幻莫测对财务分析的影响,所以得出了一些关于财务分析创新、发展和体系改革的构想。

关键词:财务分析,会计变革,科学定位

社会发展越来越好,信息更新替换越来越快,财务方面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涉及到的信息范围也越来越大,那么在这个影响缤纷复杂的情况下,市场对于财务分析师也就会更加的重视,人才需求空间也将是巨大的。目前在国际范围来看,无论是美国还是新加坡,很多大学都在他们的课程中安排了C FA的科目,C FA目前在这方面是最具有权威性的。所以,我们在创新改革中,要根据国内外环境从多方面考虑。要想真正实现财务分析的创新发展,必须要对现阶段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从理论到实践进行结合,从而获得实质性的发展。

财务分析的创新发展主要在于怎么改变教学的模式,财务分析在应用经济学和管理学这两门学科中,它的核心实则就是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所以,本文主要是在会计学与财务学的基础上弄清楚与财务分析之间有什么联系,然后针对其市场现状,得出一套理论体系,知道该如何发展。

一、财务分析发展现状

什么是财务分析?什么是财务报表分析?什么是财务报告分析?它们各自都有什么含义?它们每一个都有什么联系和不同?我们经常会面临这些问题,甚至有时必须要回答这些问题。正常来说,大家对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不在乎,通过目前市面上的书籍名称就可以说明他们之间拥有相近的本质。仔细看来,也存在差异,他们之间存在一些其他关系:财务活动是作为财务分析的对象,财务报表是作为财务报表分析的对象,财务报告是作为财务报告分析的对象。他们之间又具有极大的复杂性,我们目前主要从其教育方面去研究其发展方向。财务分析的方向主要是建立在会计学和财务学的基础上,所以也就包含这两方面的财务分析。

(一)会计学中的财务分析与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

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的多个方面去了解财务分析,首先是从这方面的书籍中去查证,然后从这一方面去进行研究。

1. 会计学中的财务分析。

现在在我们会计学方面的教材中涉及到的章节非常少,并没有太多的进行介绍。但是它应该介绍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对其财务比率体系进行分析和论证。

2. 基于会计学的财务分析。

这个的出发点主要是会计报表的信息,然后找出一些影响因素,再综合其各个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形成一个比较独特的、鲜有少见的科学。

(二)财务学中的财务分析与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

这个我们可以从两方面进行分析和考察,利用财务学的角度去进行财务分析。

1. 财务学中的财务分析。

这里的财务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根据财务分析确定财务管理的职能;二是奠定财务管理的基础,提出财务管理中的有用信息;三是根据财务比率分析,确定这一系列的内容。

2. 基于财务学的财务分析。

其一般具有几个特点:一是独立而完整;二是目标导向性;三是广泛性。

最后从其现状来看,不管是谁之中的财务比率分析都不能体现出其原本的面貌,但是从这几个方面却足以体现出了财务分析学的广泛性、边缘性和独特性。目前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财务分析也发生了多样的变化,变得更加多样性。所以,现在我们需要着重地考虑财务分析的发展以及如何在实战中去应用。

二、财务分析发展和定位的思考

财务分析到底属于哪一个类?是会计学?是财务管理?是金融学?还是统计学?目前一直都存在争议,因为它独特的性质与各个方向都有关系,所以无论是基于哪方面财务分析来说,我们都应该从其性质来考虑它的发展。

从各个方向与它的关系来看,会计学目前对其应用的范围和需求有了一些改变财务分析学也会在所分析的各个方面去提升自己。

不过,财务分析具体怎么定位方向还是需要对其现在涉及到的各个方面进行考虑,包括对它的现状进行分析。未来它的专业方向也将会从会计学拓展到各个与经济、财务相关的领域。

三、经济环境变化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在对财务分析的属性分类和发展方向来看,一定会经历经济环境变化对它的考验,它包括来自体制、市场、制度和会计准则等多方面的变化所带来的挑战。我国必须要突破各种困难,通过创新建立起财务分析这一发展体系,以此对财务分析这一类的地位起到稳固和提升的作用。

(一)金融市场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经济金融化正在不断地加快,我们应该建立和稳定金融体系,让其在市场发展中起到关键的效果,当然也会在这一体系的传统发展中接受到各种各样的难题。

(二)企业管理决策与控制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现阶段,市场上的各类企业都面临生存阶段的改革转变,希望通过资本或者市场来实现本身资本的盈利,都必须在管理上面做出许多革命性的决策,这一切决策都需要财务分析来获取企业想要的信息。由于很多传统的企业在财务使用上的转变都需要付出一些代价,所以财务分析在这方面又会有新的挑战。

(三)会计变革对财务分析的挑战

随着我国经济国际化的发展,现有会计制度也不能坐以待毙,会计学也需要和国际接轨,得到相应的补充,让其更加完善,从而才能不断地发展,所以会计改革这一过程对于财务分析来说也是另外的一种挑战。

四、财务分析理论体系构建

根据上述这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来看,我们必须要对财务分析这一相关体系进行思考和创新,在研究方向设定上添加财务分析专业,以此对财务分析的改革起到积极的作用。

(一)财务分析目标的思考

财务分析信息的多样化以及使用这些信息的人的复杂性,必然让财务分析目标也变得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征。

(二)财务分析的内涵与分类思考

判断它的内涵对财务分析理论体系的建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要以此为基础,利用财务分析技术,对一切财务信息的变化进行分析,为市场经营、管理控制决策和监督等各方面提供依据。

(三)财务分析的体系与内容思考

关于如何构建这一体系和内容,主要在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包括财务分析的原理、财务分析的实务和财务分析的专题,我们可以通过教育改革来分析财务内容整体体系。

(四)财务分析专业设立

我国通过十多年的发展,才让财务分析从零到一得以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创新,才有了今天这样较为完善的面貌,它经历了每一个专业方向都经历过的发展过程,也看到了大家的努力。不过目前,市场发展速度越来越快,财务分析在市场发展中的作用和需求也越来越大,所以通过此文来让人们深切的关注财务分析的发展,多多投入,让财务分析更加积极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教学资源系统建设的尝试[J].中国大学教学.2007(06).

[2]杨辉.新会计准则对财务分析影响的研究[J].科技和产业.2008(08).

[3]苏丽娟.浅析会计教学由实践再回归财务分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1(06).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篇2

管理会计在西方国家研究起步较早,但引入国内的时间较晚,世界上对管理会计这门新兴学科一直存有争议。国内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面临着理论脱离实践的难题,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通过对其现状和原因的分析,本着理论服务实践的原则,给出了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管理会计学研究的方向和发展前景。

一、管理会计的阐述

管理会计是将管理学与会计学结合起来,以现代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对财务管理和统计资料以及其它资料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加工,通过对数据的对比和分析,为组织管理者以及整个组织上下在经济活动中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考核,管理会计是一整套信息处理系统的总称,其旨在为组织管理者在管理组织方面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开展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经济发展的背景下,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管理理念的创新,西方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在实践中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难题,传统的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的信息依赖性过强,使得管理者不能及时集中地处理所获取到了信息,从而影响对组织发展的规划和决策,因此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要跟上时代的变化,进行根本性的改变,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管理理念的发展,为组织管理提供实质性的帮助。

三、国内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现状

在社会主义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的管理模式还处在逐渐完善之中,当下,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在现实中还存在着很多的局限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管理会计在理论上没有形成科学全面的体系,缺乏理论基础作为指导,从而造成理论研究方法不规范、理论成果大同小异、没有独特性等问题;另外,管理会计研究没有做到与时俱进,很多成果已经过时,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步伐。

(2)理论研究成果在实践中有着很大的局限性,理论脱离现实,没有实践性的现象较为严重。因为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是基于社会环境和经济模式而展开的,而经济的模式随着时代会处在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所以“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在这里很难成立,在实践中旧的研究理论很难去解决新产生的难题。

(3)目前已有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成果大都目光短浅,太过注重追求眼前利益和短期化的效益,没有科学长远的眼光,把研究重点放在了控制内部成本之上,而弱化新产品开发的重要性,忽略了社会大环境对组织内部经济发展的影响,没有将组织长期性的利润最大化放在首要位置。

(4)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不能切实满足管理者的需要,在现有的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中,一些理论成果在现实中的实践成本过大,研究没有建立在实现利润的基础之上,因此来自其财务会计方面的.数据对企业管理没有参考价值,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也就没有实用价值,因为所有企业的目标是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四、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1)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在观念上要做到与时俱进,经济环境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企业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存活下来,不仅要加强在成本方面的控制,更要注重企业管理理念的创新。首先,企业要放远眼光,根据市场动向及时调整企业的生产活动;此外,管理会计的研究应把企业的管理当成一个整体去研究,加大管理会计的规范化研究,避免研究理论的缺陷和局限性,将整体优势作为基础,建立起优秀的企业文化。

(2)积累管理会计的经验,结合企业自身的情况,形成自己的管理会计体系。任何理论研究成果都不是全能的,企业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找出管理会计学科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管理会计的发展更加全面和贴近现实,从而找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道路

(3)重视管理会计学科的教育工作,教育部门要加大高等院校管理会计课程的开放,尤其在经济管理院校之中,要将管理会计作为一门专业的主课程,同时在全校将管理会计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去开设,以便让更多的学生去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从而培养一批批管理会计方面的专业人才;只有做好管理会计学科的普及工作,才会使学生认识到管理会计在未来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也使得企业管理者更加关注管理会计在对企业管理上发挥的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等作用,从而提高理论研究的实用性。

(4)完善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体系首先要做的就是确定管理会计的发展目标,其目标也是管理会计研究体系的最高层次,基本目标与具体目标是管理会计研究体系目标的两个层次,基本目标就是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目标就是为企业管理者在经济活动中进行的预测、决策、控制和业绩考核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持;此外,管理

会计的基本原则、对象、内容和方法也是完善管理会计体系的重要部分,管理会计的方法体系包含多个方面,应完善个方法体系中的不足和欠缺。

五、结束语

关于西方财务理论发展的综述 篇3

第一个阶段是财务理论发展的初期,主要是净利理论、营业净利理论、传统理论和莫雷利安尼和米勒等人发展的资本结构理论。

净利理论强调负债筹资的优越性,认为负债筹资资金成本较低,主张使用几乎100%的债务资本。营业净利理论认为,无论财务杠杆如何变动,综合资金成本和企业价值都是固定的,因此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传统理论认为,当负债筹资在一定范围不断增加时,综合资金成本不断降低,但当负债超过一定范围时,财务风险增加,综合资金成本增加,所以最佳资本结构在中间某一点。在此点,不仅企业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位于最低点,而且企业的总价值位于它的最高点。

1958年莫雷利安尼和米勒提出了一种新的资本结构理论,即(MM)理论,这对财务理论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MM理论认为。公司的总价值取决于它的基本获利能力和风险,所以,无论企业的资本结构如何在债务、权益和其他组成部分之间如何划分,企业价值都保持不变。

第二个阶段是随着证券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以证券市场为导向,研究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出现了以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代表的新的财务理论,推动了财务理论的进一步的发展。这一阶段的主要理论有投资组合理论、有效市场理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期权定价模型等。

1952年3月,马克维茨在《财务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组合选择”的长篇论文,提出了投资组合理论的基本原则。文章中主要运用了统计分析方法,其中“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思想深刻地揭示了合理投资组合设计的核心。

1964年12月,夏普在《财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资本资产定价:风险条件下的市场均衡理论”一文,首次提出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一种描述风险与期望(必要)收益率之间关系的模型。在这一模型中,某种证券的期(必要)收益率就是无风险收益率加上这种证券的系统险溢价。用公式表示为

式中:表示第j种证券的必要收益率;表示无风险收益率,通常以政府债券利率表示;表示第j种证券的β系数;表市场证券组合必要收益率;表示市场证券风险溢价;表示第j种证券的风险溢价。

1972年5月,布莱克和斯科尔斯在《财务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期权定价与市场有效性检验”文章,提出了股票期权的定价模型。莫顿在1973年也发表了一篇理论文章,提出了不同类型期权定价的基本规则。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的期权定价模型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它提供了期权定价的简单方法,即在买入和卖出期权定价时只需考虑五个可观察的变量,包括期权的履约价格、公司股票的现行价格、期权合约的剩余有效期、股票收益的风险程度,以及无风险利息率。以前的模型一般都需要有关投资者的平均效用函数或者市场投资组合的预期收益,或者两者都需要。自布莱克和斯科尔斯的文章发表以来,西方在财务经济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期权热”。

第三个阶段是财务理论继续发展,出现了统一的趋势。

20世纪80年代后,西方财务理论出现了合并和统一的趋势。在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理论框架的基础上,各种财务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统一和发展。1992年,莱兰德和鲁宾斯坦将选择权套期应用于投资组合管理,开发了一种新的金融衍生资产,即证券保险,进一步促进了财务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鞅概念被用于描述套利资产定价和阿罗-德布鲁的一般均衡。特布尔和米尔纳在鲁宾斯坦推导布莱克-斯科尔思期权定价模型运动的均衡方法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用于金融资产衍生套利保值的均衡模型。该模型为鞅资产定价能够通过均衡或套利获得的观点提供了有力支持,而且,在这种分析框架下,鞅资产定价可以通过若干可观可变量的函数来计量。同时,罗尔和罗斯采用实际数据测试了套利定价理论,结果表明,在解释资产定价方面,至少有3个或4个基础因素是重要的。罗斯(1983)发现,套利定价模型给出了关于电力公用事业行业权益成本更精确的估计。陈(1983)认为,统称为规模效应的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不规则性可以利用套利定价模型予以修复,套利定价模型能够解决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遗留问题。但是,反之则不然。此外,非对称信息理论用于资本结构的研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迈耶斯和梅杰佛指出,公司在为新项目融资时,应首先考虑内部融资,其次是举债,最后才是发行新股。布瑞理和迈耶斯(1984)指出,从1965到1982年,在美国非金融企业筹资总量中,平均内部积累筹资占61%,债券筹资占23%,新股发行筹资占2.7%,显然,迈耶斯和梅杰佛的融资次序理论和美国企业的经验统计相一致。

纵观西方财务理论的发展进程,我们发现,研究方法对理论研究的发展非常重要,尤其对财务理论研究更是如此。西方学者重视实证研究、经验研究和实地研究的运用,而且,对每一时期财务理论的研究,都注重分析该理论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该理论成立依赖的条件和前提。人们首先在一定的基本假设条件下,建立基本的财务理论框架,然后,逐步研究资本假设不成立的环境下财务理论的走向,进而发展财务理论。

参考文献:

[1]斯蒂芬.A罗斯,伦道夫.W韦斯特菲尔德.公司理财基础[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

[2]卡普兰:公司财务理论及政策[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3]吴明礼:西方财务理论的发展与借鉴[J].财贸研究,1997(2)

[4]成都李树辉:现代财务理论面临的挑战及最新发展[J].财会月刊,2001(4)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研究 篇4

1 财务会计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会计主体

进入新世纪, 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 计算机和网络迅速普及, 数字信息处理技术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会计理论得以突破国界的限制, 进行国际间的联合和分组。这无疑增强了会计主体的可变性, 加大了对会计主体的认证难度, 使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变得更难界定。

1.2 会计基本前提

现代经济下的会计基本前提是指持续经营、货币计量、会计主体、会计分期, 新的经济增长方式对会计基本前提的各个组成要素都提出了挑战。

1.3 会计目标

会计目标主要包括提供信息的原因、提供信息的对象、以及提供信息的主要内容等方面。在传统的经济模式中, 通常将会计信息使用者视为一个整体, 为其提供通用的会计报表。随着互联网的普及, 会计信息提供者和需求者之间可以通过网络及时沟通交流, 信息提供者在研究需求者的决策模型后, 全面思考其财务需求, 进而提供详尽的财务报告, 因此,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会计目标可能会依据不同的决策模型提供专用的财务报告。

1.4 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主要是为了根据企业决策和要求, 及时提供会计信息。在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传递速度已取得飞速发展, 这极大地提高了会计操作和调控的时效性。企业信息需求者可以通过相关网站及时了解企业的相关财务信息, 因此, 在现代经济下, 会计分期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

1.5 持续经营

在知识经济背景下, 企业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内部需求, 依靠互联网相互合作共同完成项目, 在项目完成之后, 合作企业自动解散。在现代经济下, 这种临时性的企业联合已经十分普遍, 因此, 持续经营的模式将逐渐退出会计理念。

1.6 会计要素

在传统的会计理论中, 会计要素主要包括反映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与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 创新已经成为新的经济核心, 无形资产也发展成为企业生存的基础, 知识逐渐成为最重要的会计要素。

1.7 货币量

网络的普及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国际化趋势, 金融活动的国际界限越来越模糊, 在这种形式下, 国际贸易急剧发展, 市值变动的幅度也逐渐增大, 这无疑增加了货币计量的难度。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 可能出现一个全球通用的货币计量单位, 使国际间的金融贸易更加便捷。

1.8 会计权益理论

传统的会计平衡公式主要体现企业财务资本持有者的权益, 对于人力资本所有者的权益则未能体现, 然而,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信息、知识、创新思维能力无疑成了企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企业的财务体系不能只包含非人力资本, 还应切实体现人力资本。因此, 在现代经济下, 必须及时更新会计权益理论。

2 现代会计理论的新变化

在知识经济时代, 会计理论为顺应经济发展需求也产生了新的调整和变化, 若要研究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就必须在熟悉其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了解上述要素在现代经济下所发生的变化, 进而推测和思考其发展趋势, 总体而言, 当前会计理论主要产生了以下变化:

2.1 会计分期概念的变化

会计分期主要是指企业能够及时利用会计信息, 并以此为依据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在现代经济下, 信息传递速度飞速增长, 传递渠道也呈多样化趋势, 许多企业的会计信息通过互联网就可以实现共享。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会计分期含义也产生了相应的改变, 更加注重时效性和专业性。

2.2 持续经营理论的变化

持续经营要求财务会计能够准确把握企业的经营时间。财务会计理论是以企业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但随着知识经济的普及, 许多企业, 尤其是地方性的中小型企业寿命越来越短, 这就使得企业的经营时间存在很大的未知性和多变性, 持续经营的理念不可避免的要发生改变, 较之传统的持续经营理论变得更加复杂灵活。

2.3 货币量含义的变化

货币计量以货币价值恒定为基础, 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国际间的贸易交往日益密切, 货币价值产生了更大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在这种货币价值起伏变化的背景下, 货币量的含义显然也要发生相应改变。传统会计理论中恒定不变的货币计量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时代要求。因此, 货币计量也在朝着灵活多变的方向发展。

3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发现,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 财务会计理论的各个组成要素都在发生相应改变, 原有的概念含义和实行手段都已不能满足现代经济的发展需求, 因此, 我们应当进一步深入探究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以掌握其发展方向, 促进其持续进步。总体而言,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主要有以下发展趋势:

3.1 会计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多元化

会计从业人员作为会计理论的学习者和使用者, 更要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断创新, 拓展自己的知识面,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促使自己成长为一专多能的新型会计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 会计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必须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

3.2 会计基表假设得以创新

不断深入发展的知识经济, 对会计基表提出了新的挑战。在现代经济下, 企业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 这就使得会计主体呈现出“经济利益相联系的组合体”的特点。持续经营的含义也更新为“经济联合体从组建到实现经营目标的存在时间”。会计分期假设在原有定义的基础上, 增加了更多的包容性和灵活性。对于那些临时联合起来的企业, 可以暂时不实行分期假设, 而是将报表报告期直接安排在交易期。货币计量除了原有的计量范围, 还包括非货币计量。

3.3 理财观念得以强化

在现代经济下, 会计理财观念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知识经济时代, 知识成了重要的生产力组成要素, 而人则是知识的重要载体, 知识要靠人来创造、发现和发展, 因此, 人是知识经济的主体。与物资资本相比, 人力资源具有更强的增值性。因此, 现代财务会计理论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 构建权责结合的财务会计机制, 增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激励和评价机制, 充分调动会计从业人员的参与性、积极性、创新性, 进而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在知识经济时代, 影响会计理论的因素逐渐增加, 会计信息的风险也随之增大。在这种背景下, 金融系统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和强化风险理财理念, 增强风险观念, 根据会计理论的内在规律, 合理预测各种不确定因素, 增强风险防范意识。随着数字信息的发展和网络计算机的普及, 信息的获取速度和数量已经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 因此, 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更新信息管理观念, 熟练掌握相关的网络技术, 能够准确、迅速、有效的搜集和分析信息。

3.4 网络会计得到普及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网络会计应运而生。网络会计面临的网络工作环境一方面是指企业内外逐渐加强了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另一方面是指在国际贸易中企业信息的国际化发展。在现代经济下, 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涉及到财务、生产和销售等部门, 而这些部门都需要通过网络进行沟通和交流。因此, 网络会计要使每一笔经济业务以最快的速度转化为会计信息, 以便企业可以随时通过网络了解最新金融信息。

综上所述, 知识经济的深入和发展为财务会计理论带来发展契机的同时, 也带来了巨大挑战, 财务会计理论的各个组成要素也随之发生了新的变化, 为了应对现代经济为会计领域带来的新问题, 财务会计理论必须找准发展方向及时创新和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知识经济逐渐取代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经济发展紧密相连的会计理论也随之发展了重大变化。目前, 我国会计理论总体上已经适应了知识经济的发展需求, 相关的会计细则和措施也得以丰富和完善。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变革, 会计理论势必也将发生重大转变, 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 全面研究现代财务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对于促进会计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在论述会计理论主要内容的基础上, 探究了会计理论的新变化, 并以此为依据, 提出了现代会计理论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敏入.电子商务对财务会计的影响[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

[2]于振亭.对新形势下财务报表改进与发展的建议[J].财会月刊.2001.

[3]郭长平.高职财务会计课的教学现状及改进方法[J].教书育人.2011.

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启示 篇5

学的发展。从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史中,我们可以看出管理学不断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西方的管理学发展分为两个阶段,传统管理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阶段。传统管理理论又分为古典管理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管理科学理论。

古典管理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主要有科学管理理论、一般管理理论和管理组织理论。其代表人物分别有泰勒、法约尔和韦伯。古典管理理论是“冷冰冰”的时代。将人视同机器,将管理者视为安排这些人员与机器的工程师。古典管理理论主张对人严格管理、严格控制,通过计件工资制度、科学的管理过程和理想的管理组织,来提高工人的劳动生产率。机器坏了可以进行维修,工人无法达到必需的产出时,就重新设计员工工作或是提供一种更具激励性的奖金计划,没有所谓的群体和团队的存在。

20世纪40年代,古典管理理论片面强调对个人行为进行组织控制和规范,而忽视了生产中人的因素以及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已经无法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梅奥、马斯洛、赫茨伯格、弗鲁姆、麦格雷戈、利克特等人,结合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等诸多学科,从人的需求、动机、行为与其所从事的工作,及所处环境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研究的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应运而生。早期的人际关系学说理论强调必须重视人际关系和人的因素。人际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早期理论,行为科学在后一阶段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个体行为理论、团体行为理论和组织行为理论。尽管它有各种理论和学派,但是它们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人际关系学说基础之上的。个体行为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由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麦格雷戈的关于人性的X理论和Y理论。这两种理论主要是是研究如何通过不断满足人的需要,从而发挥人的创造性和提高人工作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团体行为理论,主要是研究如何协调团体的行为,不断增强团体合力的理论。在组织行为理论的研究中,西方学者重点对领导行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关于领导者的品质、领导方式等方面的理论,探讨了领导者如何处理好对人的关心和对生产关心的关系问题。行为科学管理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们将人的本身的因素正式引入了管理学理论,从“社会人”和“自我实现人”的基点出发,开始重视对人的需要、动机及行为规律的研究,承认人的社会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进取性,主张用引导、激励的方式调动人的积极性,并通过。参与管理”、“目标管理”和“职业生活充实化”等方式实现个人目标同企业目标的结合。

管理定量方法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用于解决军事问题的数学和统计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管理定量理论的核心是把数学、运筹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等用于管理决策,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其目的是实现管理的科学化、精确化和高效化。但是它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

它无法很好的解释和预测组织中成员的行为,同时受到情景难以定量化的限制。

二战后,以美国为主的许多欧美管理工作者、管理学家、社会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心理学家、数学家等都对管理理论研究发生了兴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期间主要有管理过程理论、系统理论、权变理论、决策理论和企业文化理论等。这是管理已将人看成“复杂人”,注重人的因素。现代管理理论较好的将各种管理学派所强调的观点进行了综合,并十分重视管理过程中的情景因素、文化因素和管理信息的利用,适应了现代管理复杂化、国际化的需要。

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现代西方管理理论对于人的研究大大地加强了,明显地向人性回归。因此,认真探索、总结西方管理思想的内在规律,对于我们的企业管理,无疑有着诸多启示和帮助。

从西方管理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方面的内在规律和启示: 第一,在管理中,要把管理的科学、理性方面同感情的非理性方面结合起来。西方国家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后,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产生了以泰勒、法约尔、韦伯等人为代表的经典的科学管理运动的思潮,对生产力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在当时是符合生产力的发展状况的,在当时没有科学的管理原则,也没有科学的管理依据的情况下,科学管理运动每一次科学地、理性地把管理纳入科学的轨道,使得管理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这次运动,在当时收到了相当好的效果,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发现单纯地注重管理的科学性、理性化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和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因为不论是什么样的企业都是由人组成的,而企业的职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现实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他们不仅有理性,更重要的还有感情,不但要求获得经济上需求的`满足,还要获得感情上、社会地位上和自我实现等方面需求的满足。这样,行为科学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行为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对生产力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过于偏重非理性方面而忽略了理性方面,管理绩效也达不到理想的状态,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是可行的。

第二,要把管理中的正式组织作用和非正式组织作用结合起来。所谓正式组织,指的是企业为了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所规定的组织成员中正式的相互关系和组织体系,其中包括:组织结构、方针政策、规划方案、规章制度等。所谓的非正式组织,是指组织中没有经过正式的上级或一些相关的程序而建立起来的,以感情联系为主要沟通方式的一种非正式的群体和体系。泰勒等人在古典管理理论体系中主要强调了正式组织的作用,而行为科学主要

强调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要想达到理想的管理绩效,这两者的结合是一个必然的途径。

第三,要把管理中的系统性、计划性、程序化等方面与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方面相结合。古典管理理论和管理科学方面的理论是非常强调管理中系统性、计划性和程序方面的作用的。而行为科学和权变学派等强调的,是如果因为企业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墨守成规,不顾存在的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不顾外部环境的变化,把计划、系统看得一成不变,这样就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他们非常强调管理的灵活性、权变性、非程序化等方面。但是企业本身是一个系统,一个系统要正常地运转,就必须是这两个方面的管理学理论发展的启示结合,管理理论有把这两种理论相结合的趋势。

第四,要把管理中的精确性和模糊性这两个方面相结合。在精确性方面,管理理论研究已逐渐成熟,如管理理论中的运筹学、数量学、计算机、统计学、会计学方面的发展,使管理的精确性方面越来越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是靠算出来的,因为任何一个管理的过程都是由人来操作的,在许多情况下,发展和转化的界限是不清晰的,在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不清楚、不确定、不完美的情况。不能只注重精确性,而忽视事物发展的本质,也不能用模糊的方法描述管理行为,在管理上,只有有效地把两者结合起来,效果才会好。

纵观管理思想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看出,一方面,管理学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社会制度的建立和变更,工业革命的发展,战争的结束和人权的发展,对其管理理论的发展都有非常的重要性以及深远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看,实践对管理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从实践的角度考虑问题。将会使得理论更加丰富并且更为实用。另一方面,东西方文化是在相互交融、相互影响中相互促进的。日本借鉴西方的管理思想得到长足的发展,但是如果不注意随着环境改变而不断地调整自己企业的管理思想和文化基础,同样是不可取的;相反,如果西方在其理性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东方的管理思想,则有可能走向新的辉煌。

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应用 篇6

关键词:风险管理;企业;理论

人类认识风险的历史几乎与人类的文明一样久远。人类的发展随时伴随着风险进行。从海洋走向陆地,从深林走向田野,伴随着一次又一次的风险,人类文明一步步走向了辉煌。

然而,对风险的掌握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当人类第一次吃螃蟹的时候是肯定没有明确的风险管理的意识的。人类活动的扩展引起风险日趋复杂,其种类不断增加,同时,风险的发展刺激了风险管理的发展,而风险管理的发展又推动人们向更高的目标登攀。

分析风险管理的起源,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败的德国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造成经济衰竭,因此提出了包括风险管理在内的企业经营管理问题。我们通常将德国看作是风险管理的起源地。其二,美国于1929-1933年卷入20世纪最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经济危机造成的损失促使管理者注意采取某种措施来消除风险、控制风险、处置风险,以减少风险给生产带来的影响。1931年,由美国管理协会保险部首先提出风险管理概念,在以后的若干年里,以学术会议及研究班等多种形式集中探讨和研究风险管理问题。20世纪50年代。美国企业界发生了两件大事,其一为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自动变速器装置引发火灾,造成巨额经济损失;其二为美国钢铁行业因团体人身保险福利问题及退休金问题诱发长达半年的工人罢工,给国民经济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这两件大事促进了风险管理在企业界的推广,风险管理从此得到了蓬勃发展。

风险管理的发展以需求为动力,以重大事件为导火索,但还得以科学发展为动力。其中风险的定量分析做出了贡献。瑞士的数学家贝努利于1705年发现了大数定律。该定律后来成为一切保险的计价基础。以此为基础,世界上第一家保险公司于1720年在伦敦成立。当时英国人已经在定價时使用了抽样的统计方法。标志着风险管理在实际应用中的重大进展。1955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沃顿商学院,施耐德教授提出了“风险管理”的概念。第一个巴塞尔协议。八十年代,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特别是金融衍生产品的使用,银行风险的增大引起了国际上的严重关注。在1983年美国风险与保险管理协会年会上,云集纽约的各国专家学者,讨论并通过了“101条风险管理准则”,作为各国风险管理的一般原则。国际清算银行于1988年发表了第一个巴塞尔协议,提出了商业银行的经营规范。1995年,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制订了AS/NZS 4360明确定义了风险管理的标准程序。此后,对风险管理的研究逐步趋向系统化、专门化,风险管理也成了企业管理科学中一门独立学科。在现代西方发达国家,风险管理已成为企业中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经济管理部门,风险管理人员不仅是一个安全顾问,同时也负担其他管理职责,通过他们的工作识别风险,为企业最高领导层提供决策依据。

但在我国,极少有企业在做重大决策时,能够将结论明确建立在风险评估的结果上。在绩效考核方面,企业依然追求不计风险的业绩表现,包括销售规模和利润水平。直至中航油事件,在国内引发了风险管理必要性的讨论:

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核心业务包括:负责全国100多个机场的供油设施的建设和加油设备的购置;为中、外100多家航空公司的飞机提供加油服务(包括航空燃油的采购、运输、储存直至加入飞机油箱等)。

1997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之际,陈久霖被派接手管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在陈久霖的管理下,该公司在中国进口航油市场上的占有率急剧飙升:1997年不足3%,1999年为83%,2000年达到92%,2001采购进口航油160万吨,市场占有率接近100%。2001年中国航油(新加坡)在新加坡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最初,中航油进行油品的套期保值业务。2002年3月,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时任总裁陈久霖擅自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石油衍生品期权交易。对期权交易毫无经验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最初只从事背对背期权交易,即只扮演代理商的角色为买家卖家服务,从中赚取佣金,没有太大风险。自2003年始,中航油开始进行风险更大的投机性的期权交易,而此业务仅限于由公司的两位外籍交易员进行。在2003年第三季度前,由于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对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判断与走势一致,中航油尝到了甜头,于是一场更大的冒险也掀开了序幕。

2003年第四季度,中航油预估油价将有所下降,于是公司调整了期权交易策略,卖出了买权并买入了卖权。中航油对未来油价走势的这一判断为整个巨亏事件埋下了根源,且没有意识到仅仅一次判断失误将引来一连串不利的连锁反应。

第四季度,油价并未向中航油预计的走势发展,而呈现持续攀升的局面。结果导致中航油期权交易在2003年第四季度出现120万美元的账面亏损(以市值计价)。2004年第一季度,期权盘位到期,公司开始面临实质性的损失。当时正在与新加坡国家石油公司(SPC)、英国富地、淡马锡等多家外国企业谈合作的中航油顾虑重重,最终选择了在没经过任何商业评估的情况下于2004年1月进行了二次重复交易,延期交货。但随着油价持续升高,2004年二季度,公司的账面亏损额增加到3000万美元左右。公司因而决定进行第二次挪盘,新期权期限延后到2005年和2006年才交割;交易量再次增加。2004年10月,油价再创新高,公司此时的交易盘口达5200万桶石油,账面亏损再度大增。10月10日,面对严重资金周转问题的中航油新加坡公司,首次向母公司呈报交易和账面亏损。为了补加交易商追加的保证金,公司已耗尽近2600万美元的营运资本、1.2亿美元银团贷款和6800万元应收账款资金,账面亏损高达1.8亿美元,另外已支付8000万美元的额外保证金。10月20日,母公司提前配售15%的股票,将所得的1.08亿美元资金贷款给中航油新加坡公司。公司因无法补加一些合同的保证金而遭逼仓,截止10月25日公司的实际亏损达3.81亿美元。2004年12月1日,在亏损5.5亿美元后,中航油宣布向法庭申请破产保护令。

这一事件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各界专家通过不断分析,研究,逐渐就风险管理的必要性达成一致认识。2008年5月,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联和发布《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基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企业,基本规范于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基本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公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2012年1月l日,上海、深圳两地主板上市公司实施,鼓励非上市大中型企业执行。国资委把风险管理作为中央企业2012一2013管理提升年的十三项重点工作之一,提出’‘十二五“规划乃至更长时期中央企业改革发展的核心目标是四强四优,且有条件的要争创世界一流。即: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理能力强、人才队伍强。

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由于风险的存在使得建立在正常理想基础上的目标和决策、施工规划和方案、管理和组织等都有可能受到干扰,与实际产生偏离,导致经济效益下降,甚至影响全局,使企业失控,因此在管理中应包括对风险进行管理,才可以在企业面临纯粹风险时,将损失减少到最小,在面临投机风险时,争取更大收益。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篇7

现代意义的企业价值管理 (Value Based Management) 是在股东价值理论与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的较量中产生并不断发展完善的。自1963年斯坦福研究所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以来,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影响逐渐扩大。在20世纪60年代, 已经有许多公司接受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观点, 开始关注员工福利、社区利益并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关注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行为激起了理论界对股东价值的重新关注, 以往被限制在学术圈的股东价值的思想发现了一块肥沃的土壤并且随着财务咨询的活跃而溢出 (Michel Aglietta, 2008) 。一些被Wheeler&Sillanpaa (1997) 称之为“公司劫掠者”的小公司和金融家联手, 掀起了一场“股东价值保卫战”, 将并购矛头对准了那些善待利益相关者的大公司。这次并购自美国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一直到垃圾债券市场崩溃才宣告结束。股东价值理论支持者认为这次并购将导致公司行为的持久变化, 尤其是对那些顽固的、自我防护的管理者, 杠杆收购能够促进公司的变化, 这为公司的CEO提了个醒。要么通过改善公司业绩来提高公司的股价, 要么面对敌意收购的威胁。然而, 从利益相关者价值角度看, 这次并购浪潮带来的几乎是整个经济世界的动荡。在这次动荡中, 无论是公司、管理层、普通员工还是股东几乎没有人完全是受益者, 员工大量失业、管理层被解雇、股东长期利益受损。为了避免被敌意并购, 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只操心把红利分给股东们, 或者通过每股收益和股票价格的上涨来增加他们的收益。……过分强调价格—收益比, 不惜以牺牲对将来必要的投资为代价, 结果是首席执行官们保持免于被接管的最低安全限度, ……却使公司面临竞争性的攻击、迅速的衰败和最终被合并的命运” (Freeman, 1984) 。同时, “这样的直接后果是给社会责任留下更小的空间, 使权利更加集中, 对资本市场的长期投资更少, 而对短期要求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重视” (Wheeler&Sillanpaa, 1997) 。并购浪潮的这种结果引起了人们关于企业价值评估的深入思考。理论界和实务界均看到了以会计数字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所带来的短期利益取向。1994年, Jim Mc Taggar正式提出Value based management (简称VBM) 这一术语, 现代意义的价值管理理论逐渐发展起来。根据Ittner and Larcker (2001) 的研究, 规范的VBM应该包含六个基本步骤:选择能够导致股东价值提升的特定的内部目标;选择与实现选定目标相一致的战略和组织设计;识别具体的业绩变量或价值驱动因素, 给定组织战略和组织设计, 他们确实能够在公司创造价值;发展行为计划, 选择业绩指标, 并且在价值驱动因素分析中优先识别的基础上设定目标。评估行动计划的成功性并且引入组织的和治理的业绩评价。对组织内部目标、战略计划和控制系统根据现有结果进行持续性的评估, 如果需要就修正他们。而当前价值管理理论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业绩衡量指标设计、价值驱动因素识别以及价值管理模型设计等领域。

二、价值管理理论发展回顾

(一) 业绩衡量指标发展回顾

1986年, Alfred Rappaport提出公司价值等于未来自由现金流量的现值, 确定了以自由现金流量为基础的企业价值评估方法。然而, 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方法在实物中因其操作困难, 多为评估公司所采用, 实务界需要更加简单的方法来引导价值管理实践。1989年Finegan提出了“经济增加值” (EVA) 的术语, 并经斯图尔特咨询公司的Joel Stern和Bennett Stewart在接受《财富》杂志采访时宣传推广后, 这一建立在剩余收益基础上的指标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克服EVA指标单期评价时的短期倾向问题, 斯图尔特咨询公司又推出了市场增加值 (MVA, Market Value Added) 的概念。然而, EVA指标中, 收益被定义为NOPAT (net operating profit after tax) , 受折旧方法和资产使用年限的影响, 与ROI一样会随着时间的过去而增加, 即使经营业绩不变 (Strack&Villis, 2002) 。瑞典学者Erik Ottosson和Fredik Weissenrieder (1996) 提出的现金增加值 (CVA, Cash Value Added) 弥补了EVA的缺陷。CVA指标的目的是从股东角度持续衡量公司价值的增加。即从现金流开始, 对战略投资和账面投资加以区别, 并认为只有五年的平均现金增加值指数的折现值等于或大于l, 才意味着创造了价值 (马格丽特·梅, 2002) 。20世纪90年代, 波士顿集团还提出了投资现金流回报 (CFROI) 的概念。Wheeler&Sillanpaa (1997) 曾评论道, “EVA就是芝加哥学派自由市场理论的一个产物。这些方法都没有考虑到执行官更广泛的责任:带动真正的经济活动, 保障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生计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与之相适应的, 还需要其他一些衡量业绩的措施”。Strack&Villis (2002) 也认为这些概念 (EVA、CVA等) 依然更多的集中在投资资本上, 很难解释和管理在今天服务经济和知识经济中的价值创造现象。雇员、顾客等这些新的价值创造资源在当前被广泛使用的资本导向的经营控制标准中没有发挥任何作用。进而他们提出了能够将顾客、供应商以及员工等主要利益相关者纳入其中的实物资产价值提高器 (RAVE, Real Asset Value Enhancer) 来实现EVA或CVA的增加。RAVE不仅增加了顾客、供应商和员工三个价值维度, 还建立了三个维度同EVA或CVA数量上的联系, 能够更加有效的将顾客、供应商和员工管理与企业最终财务目标结合起来。但RAVE只是在价值管理中引入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的元素, 是利益相关者价值理论的最初表现, 但指标本质上依然服务于股东价值最大化。Freeman (1984) 、Blair (1995) 、Donaldson and Preston (1995) 在内的利益相关者理论学者普遍认为, 企业决策应该是平衡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而不仅仅是最大化股东的利益。Jensen同意企业价值管理必须要考虑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观点, 其在对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中的多重经营目标批评的基础上提出了“进步价值最大化”的理念, 并有“当经济中所有公司企图最大化自身总价值的同时, 社会福利也达到最大”的著名论断。然而, Jensen的进步价值最大化, 必然是建立在市场强势有效的基础上, 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统一说来解决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问题, 这实际上依然是股东价值最大化的有效捍卫。从价值管理业绩衡量指标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 从单纯的股东指标, 到重视包括股东、顾客、供应商和员工等更加广泛的利益相关者指标, 价值管理理论在股东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利益相关者理论元素, 呈现出理论融合的趋势。

(二) 价值驱动因素识别发展回顾

在Ittner and Larcker (2001) 提供的价值管理理论框架中, 价值驱动因素是价值指标的细化, 也是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的基础。Copeland (1994) 指出, 价值的根本驱动因素就是投资资本回报率、企业预期增长率。Alfred Rappaport (1986) 通过贴现现金流量模型揭示出企业价值的七大驱动因素:销售增长率、销售利润率、所得税率、固定资本增长率、营运资本增长率、现金流量时间分布和加权资本成本。Morin&Jarrell (2001) 指出EVA指标暗示了企业价值的三个基本动因:一个公司未来现金流量的数量、时间和风险。Strack&Villis (2002) 认为, 除了这些以投入资本为基础的动因外, 还应该对顾客价值增加值、雇员价值增加值以及供应商价值增加值分别进行价值动因的识别。他们提出价值动因分析可以分为五步:评估现有指标;度量新的指标;价值驱动树;场景/行动分析;实施报告系统, 并认为这五步不仅能够分析出价值驱动的显性因素, 还能找出价值驱动的潜在因素, 如顾客价值增加值的潜在动因包括回头率、取消预订和应答率等。但这些驱动因素主要是从股东价值的角度出发得出的, 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使得利益相关者管理对于企业价值创造不可或缺。蒋茵 (2003) 认为企业价值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物要素”, 更主要的还在于“人要素”, 企业价值含量中除了包括实物资本的财务价值外, 还应包括人力资本价值和良好治理结构的价值含量。尹美群 (2008) 认为, 企业价值动因不应该仅锁定企业内部资源, 她在借鉴Kathandaraman等 (2001) 的价值网模型的基础上, 认为除了传统的价值动因外, 顾客价值、核心能力和企业间关系是在供应链竞争时代的价值动因。Wheeler&Sillanpaa (1997) 在其著名的《The Stakeholder Corporation》一书的导论中写到:我们相信, 纳入利益相关者忠诚的关系的发展今后将成为决定企业活力和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关系作为价值动因的重要观点。Lougee&Wallace (2008)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声誉也是企业价值驱动因素。可见, 在价值动因方面, 单纯的股东价值驱动因素正在向更加关注利益相关者价值动因的方向转变, 由完全的财务指标转向关注客户、供应商、员工管理, 甚至直接将利益相关者关系、社会责任声誉等作为价值驱动因素, 显示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对股东价值导向的价值管理的影响。

(三) 价值管理模型发展回顾

价值管理模型的构建是价值管理理论中最富成果的领域之一。Morin和Jarrell (2001) 在《Corporate Value:Driving Shareholder Value》一书中, 提出了一个包括公司战略、公司理财和公司治理以及公司价值四个基本模块的完整的价值管理模型。Morin和Jarrell认为通过这四个基本模块, 企业可以有效的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流行较为广泛的价值管理模型还有麦肯锡管理模型、德勤价值管理模型、阿尔弗雷德·拉帕波特价值管理模型、加利·阿什瓦斯价值模型等[。这些模型虽然各有侧重, 但对股东价值最大化的价值管理目标则达成了一致。Liu和Leung (2002) 提出了一个“软性价值管理模型”, 模型包含利益相关者投入、利益相关者价值、潜在的价值矛盾、目标、行为和项目产出结果五个组成部分。其中, 投入代表了利益相关者通过过去的经验、未来的希望、当前实际环境所形成的个人价值;目标是被个人价值系统所支撑的、对高业绩的特殊性需要;价值管理被描绘为受环境中内部和外部输入触发所导致的决策制定程序, 这个程序决定了结果;而价值管理系统的输出变成了对其他系统的输入。Liu和Leung的贡献在于:一方面将利益相关者因素引入价值管理中, 明确了利益相关者与价值管理目标互动的影响机理, 另一方面软性价值管理模型是一个循环体系, 能够有效体现出企业长期价值的塑造过程。我国学者在价值管理模型方面的论述也十分丰富。杜胜利 (2003) 在总结了国内外CFO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 提出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市场经济中, CFO要扮演五大角色, 并相应地从17个方面构建CFO管理模型及价值管理系统框架, 称为“CFO17BM”。汤谷良、林长泉 (2003) 结合我国实际构建了价值型财务管理模式。罗菲 (2007) 构建了一个以股东价值目标为基础, 考虑期权, 涉及财务驱动因素和非财务驱动因素、包括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业绩评价在内的一套价值管理模型。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支持者侧重于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来构建价值管理模型。Freeman (1984)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模型 (SHM模型) , 从理性、程序和交易层面阐述了在战略制定以及执行过程中应该如何将利益相关者考虑在内。Freeman和Liedtka (1997) 重新阐释了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提出了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模型 (Stakeholder Capitalism Model) , 并认为利益相关者资本主义代表了公司的最好状态。我国学者王乃静 (2005) 将价值链理论和价值分析理论结合起来, 提出了“全面价值管理”的概念, 并设计了“现代制造业中的价值创造型企业”的框架。该框架中的价值包括企业社会价值、顾客价值和企业产品价值。社会价值的提出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本思想。综上可见, 国内外价值管理模型已经开始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利益相关者理论, 将股东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纳入到模型中, 并且从利益相关者价值的角度探讨价值管理问题。然而, 从利益相关者理论支持者的角度看, 在价值管理模型中适度引入利益相关者因素的做法还不够, 关键的问题是企业最终价值应该是实现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 而非仅仅是股东价值最大化。但遗憾的是, 到现在为止, 利益相关者价值依然是一个定性的“平衡说”, 尚未有量化的办法, 这对于以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价值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十分不利的。

三、价值管理理论未来发展趋势

(一) 价值管理目标的多样化

Wheeler&Sillanpaa (1997) 曾指出:生态学的主要原则就是多样化是生物界力量的源泉。在任何地方, 其物种越少, 它彻底崩溃和毁灭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同实体间的相互依赖性是现今许多生态哲学和“体制思考”的中心。我们所处的经济社会正逐渐由单一的物质资本主宰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资本、信息资本以及关系资本并驾齐驱方向转变。与之相对应的是企业所有权形式的多样化将成为一种历史必然。我国2007年6月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伙企业法》中规定的有限合伙制则进一步印证了企业所有权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虽然该类企业依然被称为合伙企业, 但财务资本投资者的有限责任为这类企业适应现代资本市场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将来或许会打破股票市场专为公司制企业服务的现状。价值管理理论也必须要适应所有权多样化的需要, 摒弃单一的股东价值最大化目标导向, 发展出更具兼容性的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的多样化目标导向, 而该多样化的目标导向并非意味着企业同时有多个目标, 只是说不同企业或同一企业不同发展阶段价值管理的目标可能是不同的。

(二) 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归属和计量研究

利益相关者价值是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内容, 也是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的基础。从文献回顾中不难看出, 价值管理理论与利益相关者理论结合的趋势十分明显。但受制于利益相关者价值本身的模糊性和定性性, 利益相关者价值管理理论研究依然十分薄弱, 解决利益相关者价值的归属和计量问题将是未来价值管理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三) 价值驱动因素的系统化、微观化

价值驱动因素是影响或推动价值创造的决策变量Thakor (2000) , 是企业将日常经营活动与价值管理目标, 与企业最终运营目标连结的桥梁。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来说, 其价值驱动因素也不尽相同。不能要求所有企业都按照同一种方式来经营, 因而也不应该要求所有企业都对统一的价值驱动因素进行管理。价值驱动因素应该与价值管理目标保持一致, 并且形成一种完整的、自循环的系统, 即价值驱动因素会直接决定企业价值创造的效果;反之, 价值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也应为价值驱动因素的动态调整提供依据。价值驱动因素还必须尽量细化、微观化, 以最终落实到企业经营活动的基层, 便于管理和控制。

(四) 价值管理模型的简约化、柔性化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篇8

(一) 第一阶段, 萌芽期 (20世纪50—70年代)

此时, 我国学者并未形成成本管理的理念, 只是对最初的成本核算进行探讨研究, 因此这一时期属于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萌芽时期, 对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两个方面:

(1) 成本核算原理与方法

姜开齐 (1951) 和谢咸临 (1952) 对班组核算进行了研究, 认为通过班组核算与劳动竞赛结合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成本管理活动, 可以降低成本, 提高劳动生产率, 解决了西方责任会计难以解决的问题。余绪缨 (50年代) 深入研究前苏联会计理论与方法, 并结合我国实践经验, 详尽研究了成本核算原理。阎达五 (1964) 认为, 计算产销费用是成本核算工作的基本内容, 可以采用定额法对其计算并对计算出的成本进行分析进而提高成本核算质量。易庭沅 (1979) 认为, 成本核算过程中应该采用分步法、分批法分别对全厂范围内的产成品和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及产成品进行核算。翟文莹 (1979) 在其文章中介绍了定额法的计算原理, 并认为这是一种科学的成本核算方法。

(2) 成本管理的目的

此时, 学者普遍认为进行成本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降低成本, 从而提高企业效益。任希文 (1961) 认为要不断加强班组核算水平, 提高成本管理水平, 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周长保, 傅兰台, 郭之和 (1962) 认为, 健全原材料的定额管理、按车间分配材料费用进而加强成本核算, 健全物资管理, 这些方法可以改进成本管理。朱一照 (1963) 认为在成本核算的事后阶段应该进行分析, 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这个时期成本管理研究的主要特点为: (1) 理论研究受实践活动的影响较大, 实践活动在前、理论研究在后。上世纪50年代, 我国的班组核算开成本核算的先河, 继而, 学者对成本核算展开了研究。 (2) 对成本管理的认识尚不充分, 没有形成成本管理理念, 主要体现了早期的成本核算思想, 研究视角也主要集中于成本核算。 (3) 对成本核算研究的范围过窄, 主要集中于成本核算方法, 而对诸如核算内容、原则等问题研究较少。

(二) 第二阶段, 思考期 (20世纪70年代后期—80年代末)

20世纪70—80年代是我国学者研究成本管理的高潮时期, 也是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思考的时期。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成本管理的相关问题, 主要集中于三个方面:

(1) 成本核算

欧阳清、陈福义 (1985) 认为应对成本核算进行改革, 把成本核算与成本目标管理、厂内经济责任相结合。王允孚 (1987) 也提出要对成本核算进行改革, 首先, 要扩大成本核算内容, 产品成本不是唯一的核算内容, 并且要根据不同核算对象汇集和分配费用;其次, 应该完善成本核算程序;最后, 要将成本核算与成本控制、分析、考核有机结合。李天民等人对当时比较先进的变动成本法进行了介绍, 并就如何在我国企业中应用进行了探讨。季秉学对变动成本法、直接成本法及责任成本法进行了比较研究, 分析了三种方法各自的特点。

萌芽期的成本核算研究视角狭窄, 只初步研究了成本核算的简单原理以及介绍了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而这一时期对成本核算的研究是对前一阶段的补充、深化与延续, 研究了成本核算内容、程序、原则等基础性问题, 并对成本核算的多种方法进行了比较, 完善了成本核算的理论研究。

(2) 成本管理基础性理论

当成本管理理念逐步形成, 我国许多学者开始深入思考成本管理的最基础性问题, 即对成本管理基础性理论的研究, 其中包括对成本概念、层次、范畴的深入研究以及成本管理的基础性概念。对这些问题的研究表明我国学者开始真正、深入地思考成本管理问题的本质, 试图从源头对成本管理进行探讨, 基础性理论的研究对于推动更深层次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汤建善 (1985) 细致研究了成本的概念及内容。李安定、焦跃华 (1989) 认为成本应分为三个层次, 基于不同的层次, 成本概念也概括为一般成本概念、功能成本概念及要素成本概念。其他许多学者也对成本的概念、范畴加以研究。很多学者认为成本的范畴应该是广义的, 而不应只局限于产品成本。王庆成 (1984) 认为成本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降低成本, 更在于加强企业管理;成本管理的内容不仅是成本核算, 更应该包括成本预测、计划、控制、考核等内容。李孟顺提出了成本管理的一般目标和具体目标及管理原则, 认为成本管理不是无序地进行, 也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陈胜群、徐政旦提出了成本管理的八个基本范畴, 并试图以此为立足点构建未来理想的成本管理模式。

(3) 引进国外成本管理理论

欧阳清介绍了目标成本会计的核算流程。李家贵 (1986) 从目标成本确定、目标成本控制方面研究了目标成本管理。向金陵认为开展标准成本管理, 对于企业产品成本的考核具有重要意义;在标准成本管理中, 标准成本的核算至关重要。王广明 (1985) 认为企业应采用质量成本核算, 质量成本管理对于产品成本的核算、控制起到了一定作用。

这一时期成本管理研究的特点为: (1) 逐渐形成了成本管理的理念, 注重从成本管理基础性理论展开研究, 对于基础性问题研究很深入。 (2) 仍然认为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 对其研究的视角扩大, 研究的深度加深。 (3) 对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只局限于成本核算层面上。 (4) 研究方法主要是规范研究, 定性地分析成本管理的相关内容, 没有引入模型进行实证研究。

(三) 第三阶段, 引入创新期 (20世纪90年代—至今)

随着国外成本管理的发展, 我国学者将先进的成本管理理论引入国内, 并且加以创新, 试图将其适用于我国。同时, 在这一时期, 对成本管理前沿理论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1) 引入并创新国外先进成本管理理论

陈胜群 (1997) 认为成本企划从管理工程学的角度把握成本信息, 是一种先进的成本管理模式, 并探索其在我国的借鉴与应用。袁天荣、焦跃华 (1996) 认为, 作业成本管理在企业成本管理理念与技术上相对于传统成本管理更加先进, 能提供更精确的成本信息, 做出更准确的成本决策。余绪缨以“超越成本计算的精确性”的视野, 深入地研究了“作业成本法”。他认为, 作业成本法是以生产的自动化为基础, 同适时生产系统与全面质量管理紧密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2) 对成本管理理论前沿的研究

阎达五提出, 价值链成本管理将是成本管理理论的一个发展。价值链所强调的企业价值概念将是一个以顾客为本, 以顾客价值增值为出发点的价值概念。陈柯 (2001) 从基本理论与应用理论两个层面对战略成本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系统研究。林万祥、肖序构建了环境成本理论框架, 认为该框架应该包括环境成本的概念框架、研究内容及学科分类。有些学者还对人力资源成本管理、信息成本管理、行为成本管理等进行了研究。

这一时期成本管理研究的特点表现为: (1) 形成了成熟的管理理念, 研究视野更加开阔, 注重管理层面与系统层面的研究, 而不只停留于成本核算层面。 (2) 在理论研究的同时兼顾应用研究。许多学者的研究关注于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成本管理模式。 (3) 对前沿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热情较高, 体现了我国学者在成本管理领域的研究逐渐开始步入领先行列。

二、我国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 成本管理观的扩展

从狭义成本观发展到广义成本观再到多维成本观。20世纪50—70年代, 只注重对简单成本核算的研究, 认为成本管理的内容就是计量成本、分配费用、报告成本信息。随后普遍认为成本管理其本质是一项管理活动, 应该具有预测、计划、控制、考核等基本的管理职能, 而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基础和前提, 为成本管理提供依据。杨纪琬、陈元燮等学者都持这种观点。随着成本管理理论的快速发展, 我国学者对成本管理范畴的研究进一步深入, 如作业成本管理、价值链成本管理、战略成本管理的提出都体现了多维成本观。

(二) 成本管理模式的本土化

我国的成本管理理论、方法起初都是从西方引进的, 尤其20世纪80年代开始, 国外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 如作业成本法、成本企划。在没有透彻理解这些方法的情况下, 我国学者只是对这些方法进行引进。随着研究的深入, 开始着眼于我国国情与企业成本管理的现状, 开始探索适合于我国的新模式, 企图将国外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与我国实际相结合, 探索属于我国自己的成本管理模式。

(三) 积极研究成本管理前沿理论

我国学者对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从物质产品成本理论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理论, 如对环境成本管理理论、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理论、行为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我国学者适应时代要求, 对成本管理领域中的前沿理论关注度较高, 研究热情较高, 为我国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做出极大的贡献。

三、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学者对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是,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理论研究的视角狭窄

理论研究视角狭窄主要体现在进行成本管理研究时, 缺乏学科的交叉性。我国许多学者认为, 在学科归属问题上, 成本管理应归属于管理会计的范畴, 而管理会计是一门集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于一身的综合性交叉学科, 因此在研究时应结合相关学科进行。而我国的成本管理理论研究体现在就成本论成本, 很少从其他学科的角度去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式将导致研究视角的狭窄, 不能全面深刻理解企业成本管理, 无法很好地指导成本管理实践工作。

(二) 理论研究偏重于内部管理

我国大多数学者仍然认为企业成本管理的职能只是为企业内部的决策提供信息, 而对其研究也主要偏重于内部管理, 却忽视了外部环境变化的要求和影响。无论是对标准成本管理、目标成本管理还是责任成本管理等管理理论的研究, 都针对企业内部, 对成本信息对外披露的关注过少。虽然对战略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将企业战略引入到成本管理中, 体现了先进的战略思想, 但是仍然无法反映适应外部宏观环境变化的需要。

(三) 理论研究难以与实践相结合

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是由学术界完成的, 而学者们往往缺乏到企业中去了解成本管理应用情况的实践经验, 所以理论研究难免落入从理论到理论的套路, 与实践结合的效果差, 甚至有些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无法应用于企业成本管理实践。尤其对国外成本管理理论的直接引入, 较难与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结合在一起。

四、完善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建议

(一) 扩大理论研究视角

依据成本管理的学科属性及范畴, 在对其进行理论研究时, 要结合经济学、管理学、信息科学等学科进行综合性研究, 而不能只局限于对管理会计学科的研究。扩大研究视角, 可以从多角度、全方位地理解成本管理本质, 推动成本管理研究向纵深发展。

(二) 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

理论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活动, 如果理论研究脱离实践只能成为空谈, 而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对于成本管理的研究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 结合我国的特殊国情, 结合中外的实践经验, 以此达到推动成本管理实践活动, 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

综上所述, 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大致分为萌芽期、思考期、引入创新期三个阶段, 我国学者在每个阶段都对成本管理理论进行了研究, 并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 研究日益深入, 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 也应注意到, 目前我国对成本管理理论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需要在以后加以改进。对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研究发展历程的梳理有利于分析出我国学者对相关问题研究的思路, 更有利于推动我国企业成本管理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进而有效指导成本管理实践活动。

参考文献

[1].胡玉明.管理会计发展的历史演进[J].财会通讯.2004 (1)

[2].徐凤菊, 王宏伟.企业成本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 (9)

[3].王玲.我国成本管理理论发展浅议[J].技术与市场, 2008 (2)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篇9

一、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开展

政府管理会计是指管理会计在政府部门和公立非营利组织等公共部门的运用,其对象是公共部门为履行行政职能掌握并使用的公共资源。罗辉(2006)基于管理信息系统的角度,将政府管理会计定义为政府管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为政府经济管理活动过程中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提供有用信息的信息系统。在我国,政府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和实务运用起步较晚,政府管理会计的相关文献仍较少。

(一)我国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主题归纳

政府管理会计的概念由Law rence W.Robson(1953)的“management accounting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文中首次提出,但并未得到社会的广泛接受,其研究直至20世纪70年代才得到逐步发展,并在美英澳等国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府管理会计。我国政府管理会计仍在探索与完善阶段,对政府管理会计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政府预算、政府采购与绩效管理三个方面。

为了研究我国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发展过程,归纳我国在政府管理会计领域的理论成果,本文选择《会计研究》、《财务与会计》、《财会月刊》、《财会通讯》、《财会研究》、《会计之友》六本会计领域核心期刊以及在政府会计和政府预算领域较为权威的期刊《预算管理与会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此七种期刊1980年至2014年期间的刊文,以“政府管理会计”以及政府管理会计下的“绩效”、“预算”、“采购”等内容为关键词进行筛选归纳,得出共刊载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论文750篇。

从政府管理会计内容细分来看,1980年至2014年间政府管理会计的研究主题主要集中在绩效管理(20.27%)、政府预算(50.00%)、政府采购(26.67%)三个方面,此次是政府成本管理(1.60%)和基本理论(1.33%)的分析,而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仅找到一篇。为分析我国政府管理会计研究方向的变化情况,本文根据我国经济体制变化的三个阶段:经济体制转型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将1980年至2014年间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研究分成三个阶段,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其研究内容变化分布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经济体制转型阶段,我国对政府等公共部门的管理会计主要体现为政府预算;在市场经济体制确立阶段,政府仍重点关注政府预算管理的改革,同时也意识到政府在采购制度上的不经济、腐败问题,因此该阶段对政府预算及政府采购理论的研究较为突出;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随着政府管理会计以及政府绩效管理在我国的重视程度逐渐上升,西方国家政府管理会计运用经验的引入,国内对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的研究方向不断丰富,该阶段的研究重点转移到政府预算、政府绩效管理及政府采购方面的研究,同时也对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及政府成本管理方面有所涉及。在对政府管理会计研究的分类中,基本理论是指围绕“政府管理会计”所作出的研究,虽然政府管理会计在20世纪80年代的西方国家已经得到发展,但我国学者引进西方政府管理会计理论及经验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已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由此可知,如何通过政府预算制度及政府采购制度提高公共部门资源配置的效率,降低运营成本是政府体制改革的重点,对其研究不断增加,同时对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得到充分关注。

(二)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专著述评

20世纪90年代以来,政府管理理念由行政管理转变为公共管理,促使我国政府逐步对政府财务会计和预算会计进行改革,对完善政府预算及政府采购制度的理论研究不断深入。随着我国政府财务管理的不断发展完善,政府部门引入了绩效管理、成本管理、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从而使我国预算会计逐步发展成为政府管理会计。

1. 政府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研究

政府管理会计基本理论的研究集中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阶段,主要是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阐述了建立政府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提出政府管理会计基本框架,借鉴西方国家政府管理会计的经验,以及对政府预算会计、政府财务会计、政府管理会计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其中路军伟和厉国威(2007)基于性公共管理运动的内容及特征,通过对管理会计的发展及政府会计目标的阐述,论证了政府管理会计产生的必然性,并对我国进行政府管理会计研究提出了研究重点。刘颖和林继锋(2011)分析了政府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及时代背景,为我国建立完善的政府管理会计提出基本框架以及所需解决的阻碍。

2. 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研究

政府绩效管理是指发挥绩效评价功能,推动政府实体决策从注重投入向注重产出和效益转变。政府绩效管理的研究主要从政府绩效考核制度、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绩效评价指标以及平衡计分卡等绩效评价方法在政府部门的运用几大方面进行。其中常丽(2013)对我国政府财务绩效报告体系的构建提出了整体框架及思路,其中包括绩效报告体系的具体内容、构建政府财务会计和成本会计的具体方案。田冠军和潘松建(2012)基于公共受托责任,提出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的构建思路。

3. 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研究

在本文统计的政府管理会计的相关研究中,只有一篇文献是关于政府人力资源管理会计的研究,李媛和钱俊菲(2010)认为对于政府而言,人力资源是政府改善内部管理和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政府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介绍,对理论在实务中的运用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4. 政府成本管理研究

为建立节约型政府,降低政府经费支出,需要政府部门建立成本管理,其主要包括成本动因分析法、成本会计等成本管理方法在政府中的运用。政府成本管理的研究主要为对相关研究作出研究述评,对建立我国政府部门成本会计提出见解,借鉴国外政府成本会计的经验等。其中邓九生(2012)通过对法国政府成本会计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分析,对我国政府进行成本会计制度建立提供借鉴。杨诚(2012)将成本管理中的成本动因分析、作业成本法等运用到政府中,从而降低政府部门的管理成本,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5. 政府预算研究

政府预算会计的研究一直是政府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现有文献主要是从国外财政预算体制研究、我国财政预算改革及历史进程、财政预算的构建框架、不足及建议等方面进行研究,已形成较为全面的研究成果。例如,张斌(2013)从绩效预算的内涵、评估与结果等方面,探索了我国绩效预算的进展,总结所面临的困难及挑战。张晴(2012)为提高政府预算的透明度,设计了一套科学的政府预算透明度评价指标体系,为预算制度改革提出了参考框架。

6. 政府采购机制研究

政府采购是对政府成本进行管理,提高政府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途径。现有文献的相关研究有对国外政府采购、采购法的介绍,如张惠彬(2013)详细介绍了新加坡政府采购经验,为我国政府采购提供参考。对我国政府采购制度的效率效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对构建我国政府采购机制提出构想及建议等。于骁骁(2012)基于绿色政府采购的意义及存在的问题,对完善我国政府绿色采购制度进行深入探讨。

二、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实务应用的推进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1949~1978)的政府管理会计实践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实行的是权利高度集中的行政管理模式,以政府垄断为基础,严格按照政府规章制度来执行,严重降低了政府追求效率和效果的积极性。该时期政府财务管理采用的是统收统支财政体制,权力过分集中,不利于发挥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性。在预算上,我国实行单式预算制,将全部财政收支汇编在统一表中,按照政府计划进行的采购,在预算内政府无偿划拨,导致采购资金分配与物资使用脱节,采购过程透明度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转型经济体制时期(1979~1992)的政府管理会计实践

20世纪70、80年代,新公共管理理论兴起,政府管理理念由传统的官僚体制模式转变为社会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的投入产出组织。1979年改革开放的实施,我国进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过渡阶段,我国财政体制由“统收统支”模式转变为“划分收支,分级包干”模式,中央与地方财政收支分离,地方可自行安排预算,多收多支,少收则少支。在预算内的基本建设项目实行拨改贷,改变了政府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无偿拨款的制度。

(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时期(1993~2000)的政府管理会计实践

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针对政府会计和预算管理体制做出了一系列改革,在预算上,由单式预算转变为复式预算,将国家预算分为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更好地对建设规模和结构进行宏观调控,各级政府的预算实施“基数增长法”,在既得利益的基础上保持了原有利益分配格局。同时,政府建立政府采购制度,对主要政府机构进行财政和绩效方面的审计,政府财政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监督控制,有利于我国政府财务管理的不断完善,增强财政分配的透明度。

(四)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2001~2014)的政府管理会计实践

市场经济体制完善时期随着我国政府体制改革的不断实施,政府管理会计得到全面的发展。从2000年开始,我国逐步建立部门预算制度,进一步规范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管理,2003年,财政部出台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国预算制度由传统的预算向预算绩效转变。该时期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部门预算框架基本形成,绩效管理在政府体制中越来越重要,政府预算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为协调地区间的财力,我国政府实行了转移支付制度,并不断改进标准财政收入支出,建立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体系。同时,我国一些政府部门也在试点使用作业成本法、标准成本法等成本管理方法。

三、政府管理会计未来发展的思考

(一)探索适用于政府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的方法途径

目前我国政府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方法较为单一,主要运用规范研究方法,通过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等实证类方法进行研究极少,未能对政府管理会计在实务中运用的适用性进行研究。随着管理会计理论方法在政府中运用程度不断深入,研究者应深入政府公共部门调研,提高管理会计理论成果在政府财务管理中的指导作用,促进我国政府管理会计方法的改革发展。

(二)搭建政府管理会计研究成果的理论平台

为提高我国政府管理会计研究水平,促进研究成果在实务中的运用,政府应搭建相关研究成果的理论平台,如设立专门期刊、网络平台刊载相关文献,对具体的研究课题建立研究基金,有针对性地利用高校资源进行课题研究,让研究者到政府部门进行实地调查,为我国政府管理会计建设提出理论及构建框架,并用科学研究方法衡量政府管理会计的效率及效果,从而对指导政府财政体制改革发挥积极作用。

(三)全面推进管理会计在我国政府中的有效运用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篇10

1. 电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战略管理。竞争是实施战略管理的前提。电大教育要想在目前激烈竞争的成人教育市场中创造佳绩并获得持久发展的动力,必须进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一系列的决策和行动,包括构造战略计划、实施战略计划、评估战略结果等。战略管理的过程是: 首先,确定组织的目标和使命; 其次,在分析组织的内外环境的基础上识别机会和威胁,在分析组织的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识别优势和劣势; 再次,构造战略和实施战略; 最后,评估结果。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则是电大作为教学组织对其长远发展目标及行动路线所做的宏观的有预见的构想和安排。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包括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计划、行动模式等。电大教育发展战略主要解决三类问题:一是在电大教育发展的过程中,依据电大所处的地位和环境,抓住机会,面对威胁,对环境变化做出及时且正确的反应; 二是对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进行科学定位,在此基础上对多个教育项目的开展确定优先次序,对进入其他区域市场的办学拓展策略进行客观的决策和选择; 三是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达成,包括如何配置各类资源、采取怎样的竞争方式、构建更合理的管理机制和办学模式等。

2. 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要选择合适的战略。要确定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就必须对电大教育的内外环境进行战略分析( SWOT分析) ,即优势( strength) 、劣势( weakness) 、机会( opportunity) 和威胁( threats) 的分析。通过对电大这一社会组织的内部资源和能力以及外部环境进行评估,识别电大教育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通过SWOT分析,可以进一步修改、完善组织的目标使命,从而构造发展战略。

结合表1 和图1 可知,电大教育的机会与劣势并存,其可持续发展应该选择扭转性战略,抢抓机遇,消除劣势。

3.实施扭转性战略,抢抓机遇,消除劣势。第一,通过扩大招生规模,迅速介入成人教育市场,力争用最短的时间确立电大教育在成人学历教育市场的地位。电大教育处于教育市场最前沿,受市场的影响最直接,要保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就要积极开拓办学领域,努力开展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种各类教育项目,拓展办学思路,创新办学机制,形成自身人才培养的特色,树立“品牌”形象。第二,开展广告宣传,特别是以推介电大目标定位为主的各类宣传,使学校在社会中的定位不断得到强化。要扩大宣传的力度,将电大教育的办学理念、发展定位、办学优势、学校信誉以及办学成果等全方位推向社会,打造电大崭新的形象,从而扩大知名度和招生影响力。第三,抢占职业教育培训这一成人教育的细分市场。在社会培训需求旺盛的情况下,电大要先做起来,然后逐步规范为正规的非学历教育。而且通过职业教育培训,可以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密切联系,深入了解人才需求的基本情况,便于电大根据市场需求及时调节人才培养目标和策略,从而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更多急需的人才。第四,瞄准社区教育这一成人教育的新增长点,在政府推进社区教育的进程中抢旗站位。要建立起完善合理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强社区教育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争取政府对社区教育经费的投入、重视社区教育工作的检查、评估和咨询等。第五,电大教育要立足“市属成人教育高校”这样的站位,全方位争取政府政策支持,树立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主动成为地方政府文化强市的主力军。第六,调整电大系统内部组织结构,使之与其成人教育的目标相适应。以绩效管理为手段,使行政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以成人教育市场需求的有效满足保持电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第七,打造一支与电大教育的目标任务相适应的教师队伍、管理者队伍和技术人员队伍。以实现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全面提升电大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以科学和高效的管理为目标,全面提升电大管理者队伍的整体能力;以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为目标,全面提升技术人员队伍的整体水平。第八,有针对性地补充电大的硬件资源,提升现有硬件资源质量。要建立起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配套的完备的设备和设施,特别是完善的网络平台建设尤为重要,否则不能适应信息技术发展对硬件的要求,会阻碍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二、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是战略实施的重要保证。战略举措的制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分析战略实施的诸多影响因素可借鉴麦肯锡的7S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一个企业的发展受到企业的战略( Strategy) 、结构( Structure) 、系统( System) 、员工( Staff) 、风格( Style) 、技能( Skill)和共同的价值观( Shared Value) 的共同作用,它们是企业成功与否的主要影响因素。在7S管理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诸多影响因素,提出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第一,加快硬件资源建设。依靠发展解决硬件资源短缺和低质问题,硬件资源建设的目标是与电大教育的发展项目相匹配,形成合理的硬件资源结构和配置顺序。第二,完善电大组织结构。机构、人员、联系方式合成组织结构,通过完善组织结构,使机构功能明确,协调沟通顺畅,从而使机构功能与战略适应,资源配置与目标相适应,人员与职责相匹配。第三,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以师德建设和业务素质提高为重点的教师队伍建设,建立具有成人教育自身特点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创新与完善以“服务受教育者”为导向的管理机制,使教育教学方式能不断改革与创新。第四,提升发展管理水平。打造一支具有一定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市场管理知识的管理者队伍,培养干部队伍的开拓创新意识和爱岗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第五,形成良好校园文化。校园文化是一个学校发展的底蕴,良好的校园文化决定着一个学校发展的状态和潜力,为此要不断加强电大的校园文化建设,形成公平公正、文明友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的价值观念,热爱电大、建设电大、发展电大的心理导向,讲正气、促和谐、知善恶、尽职责、做奉献、肯开拓的职业道德,厚德、博学、明志、笃行的行动追求,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文化活动。第六,创建自身的办学特色。电大只有通过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开拓办学思路,创建办学特色,才能树立“品牌”形象,赢得市场,从而为社会发展和地方建设培养更多的高级技能人才。加强与部门、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更加贴近社会需求,实现电大教育发展的与时俱进; 研究探讨向开放大学转型,逐步尝试建立学分银行等更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式。

摘要:当21世纪的历史成为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电大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其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战略管理理论视角下,依据哲学价值观的理论,探究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起点;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在7S管理理论基础上,探索电大教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

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研究综述 篇11

关键词:区域发展能力;能力方法;能力本位;自生能力

作者简介:魏丽莉(1971-),女,甘肃定西人,兰州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区域经济学。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2.10.12 文章编号:1672-3309(2012)10-32-04

一、引言

近年来,贫困、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成为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重要宏观失衡问题,提升区域发展能力是解决区域发展差距问题和贫困问题的根本途径。作为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有关区域发展能力的研究大量涌现,但少有文献对其进行系统综述。另外,现有的区域发展能力研究多以阿玛蒂亚·森(Amartya Sen)的能力理论、韩庆祥的能力本位论和林毅夫的自生能力理论等主流理论为基础,而这三种理论观点相对独立。在这三种能力理论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梳理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内涵、实现基础和培育路径,将加深对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解,为整合区域发展能力理论并构建完整的理论体系提供借鉴。

一、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基础

能力理论强调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1]。能力本位论提出相对于权力本位、金钱本位的能力本位,呼吁将塑造能力人和能力建设作为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新思路[2]。自生能力理论则认为在转型经济和发展中国家,企业是没有自生能力的,不同主体的能力培育都要借助于比较优势[3]。

(一)能力理论

森认为新古典主义忽视了人们对物质财富的主体性地位[4]。他以自由为价值标准,将发展看作是扩展人们真实自由的过程,提出了能力方法理论[5]。能力方法重视中间环节,关注同人们生活直接相关的“能力”和“功能”,各种物(商品和服务)只是实现“能力”和“功能”的手段之一,物要经过漫长的过程才能达到目标终点,期间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对手段和目的间的转化效率产生影响。不同国家和发展阶段的物并没有实质性差异,而中间环节却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因此,这些中间环节在能力方法中具有比物更为重要的作用。

森的能力方法为发展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实践中,森帮助设计的《人类发展报告》提出能力清单和能力贫困指标来度量人类的发展程度[6]。理论上,能力理论的引入在区域发展研究方面形成了区域自生能力理论和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理论。

(二)能力本位论

文化形态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新旧体制转型时期,韩庆祥(2002)提出了能力本位论[7],主张以能力为主导的价值观。为了探索落实能力本位[8]的方法,韩庆祥(2003)提出了“能力人”假设和“能力建设”理念,强调我国未来的发展应以塑造具有能力本位意识、以能力本位为人生价值追求、具有较高能力素质的人即“能力人”为重点[9]。能力建设理论为构建与提升区域发展能力提供了借鉴[10]。

(三)自生能力

林毅夫(1999)定义自生能力为“在一个开放、竞争的市场中,只要有着正常的管理,就可以预期这个企业可以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的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获得市场上可以接受的正常利润率。”[11]。主张把企业是否具有自生能力作为变量,转型和改革成功的关键是创造条件使企业从没有自生能力变为有自生能力[3]。自生能力理论为社会主义转型和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为企业、产业乃至区域的发展理论提供了重要借鉴。已有国内学者由此提出了农村自生能力、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等概念。

(四)小结

上文简单介绍了三大能力理论。研究区域发展能力,从能力方法来看,关键是将发展目标定位于人的发展,拓展人们能够把握的能力集合;从能力本位论来看,关键是以能力本位为价值核心,促进“能力人”的形成,达到“能力建设”的目的;从自生能力理论来看,关键是在顺应要素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要素禀赋结构,最终形成自生能力。

二、区域发展能力理论

基于上文对能力理论的阐释,本文将借鉴由能力理论衍生出的有关区域发展能力的理论,汇总并梳理其内涵、实现基础、培育路径等概念。

(一)区域发展能力的内涵

从区域发展能力的定义来看。李盛刚(2007)认为,自我发展能力是能够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其他方面和谐、平衡、长效发展的能力[13]。王科(2008)定义区域自我发展能力为一个区域的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总和,是对一个区域的自然资本、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积累状况的整体描述[14]。

从区域发展能力的内容与构成来看。杨先明(2004)将能力结构定义为“一个地区或国家在增长要素累积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配置能力、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开放能力等结构性能力”[15]。陈军民(2008)把农村自主发展能力分为农民个体自主发展、农户家庭自主发展和村庄整体自主发展三个层次[16]。成学真、陈小林(2011)认为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包括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区内企业竞争力,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地方政府调控能力[17]。

由此,本文认为研究区域发展能力首先应从哲学层面明确能力、发展能力的概念;其次确立区域发展过程即为能力建设过程的思路。厘清区域发展能力的内涵应明确以下几点: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人的发展,区域要素禀赋决定区域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区域发展能力的发展主体为区域内个体、组织、企业、政府等相关单位,现实载体为各主体的发展能力及不同主体发展能力相互之间的耦合。

(二)区域发展能力的实现基础

从实现区域发展能力的条件来看。马顺福(1998)认为,区域发展能力主要由经济主体的人力资本状况、经济活动的协作方式和程序决定[18]。徐君(2003)和周彦(2006)认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由经济效益和地区积累能力决定[21],包括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以及社会资本的积累[10]。康晓玲、师耀武(2004)将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作为解决西部城市新贫困的目标性措施 [19]。

从影响区域发展能力的因素来看。苏基才(2007)将农村自生能力缺乏的原因归于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基本国情矛盾和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体制矛盾[20][22]。姚晓东、曲福田(2008)认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因素为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23]。李慧、鲁茂(2008)的实证研究表明,西部地区发展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资本配置效率及要素区际的单向流动[24]。

发展能力是主体和客体对象关系中的一种能动力量,本文认为,分析发展能力的实现条件应持两种角度:既从主体角度观察客体,又从客体角度观察主体。分析区域发展能力则应考虑经济基础、社会制度、生态环境、自然条件、历史文化、思想观念等各社会经济运行方面的因素。

(三)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路径及评价

从内部优化路径来看。刘爽(2001)认为,健康生存能力、接受教育与获得知识的能力、就业与经济发展能力、社会认知能力是消除能力贫困,提升地区发展能力的关键[25]。罗晓梅(2007)认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经济主体在经济实践中的能动性的生成、发育、发挥的过程[26]。

从外部作用路径来看。李盛刚(2006)认为,加强西部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措施和途径有:加速农业产业化、弱化城乡二元体制、增强组织保障、重视农业信息化发展[12]。陈军民(2008)认为,提高农村自主发展能力的途径有:强化财政、金融与信贷支持,建立强有力的村庄领导核心,增强农民的村本意识[16]。徐君(2003)指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还包括制度效能的提高[10]。廖国民、王永钦(2003 )认为,企业技术优势、竞争优势、交易效率和规模经济的比较优势同样作用于区域自生能力[28]。苏基才(2007)认为,激发与再造农村自生能力的关键是要统筹借助政府公共财政的非市场外力[22]。

从综合评价来看。顾朝林(2001)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资源与环境方面的指标构建了江苏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29]。杨先明(2007)根据他对能力结构的定义,构建了包含资源配置能力、经济开放能力、学习能力、技术发展能力结构评价指标体系[30]。姚晓东(2008)则从区域层面分析和探讨江苏可持续发展能力状况,从生存支持能力、经济支持能力、环境支持能力、智力支持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体系[27] [31]。成学真、陈小林(2010)根据他们对区域发展自生能力内涵的界定,从区域金融服务能力、区域生态环境可持续能力、区域产业发展能力、地方政府调控能力、区内企业竞争力五个子能力系统出发,构建区域发展自生能力评价指标体系[17]。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发展能力是生存能力的延伸,区域发展能力的培育既要把握区域内的静态禀赋资源,又要考量资源组合效率。探索培育路径既要分析能力发展主体的能动性,又要考虑外部环境的约束。区域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应同时反映个体能力和群体能力。因此,可以由行为主体(个体、企业、政府以及组织)的角度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划分为四个方面,即个体发展能力、企业发展能力、政府发展能力、组织发展能力。

三、结论与建议

上文系统地梳理了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研究成果。发展的本质是生存,生存的主体是人,能力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发展是由内因外因共同决定的[31]。本文认为,在内外因素共同决定区域发展能力的视角下,区域发展能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均为区域发展主体[32],区域发展能力的主体、形成路径和目标存在着内在联系,区域发展能力的分析既要纳入区域要素禀赋的约束,也需要考虑在特定条件下不同主体间的相互作用。区域发展能力理论需要能力本位论对能力概念的哲学解释和能力建设的思想;需要能力方法以人为本的宗旨和能力即自由的理念;还需要自生能力中对要素禀赋结构提升方法及现实目标的解析。但是,现有的区域发展能力研究对这三种理论只是零星的汲取,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囊括所有有关能力的理论精华的理论体系。因此,本文关于区域发展能力的一般性结论,对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发展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借鉴意义。

(一)理论基础的建设

就发展的主题而言,虽然三种能力理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朝着能力差异的方向趋同,对区域发展能力的研究有很大启发:能力的生成基于资源,且现实的能力通过资源的组合效率来体现[33]。研究区域发展能力理论,要明确不同能力理论对区域发展能力理论的意义,并适当借鉴经济转型理论[34]、演化经济学理论[35]。经济转型理论立足于现实,有助于对区域发展能力优化的探讨;演化经济学则提供主体观、进化观、创新观等思维方法[36]。

(二)应处理好的问题

不同研究视角下,区域发展能力理论关键概念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整合区域发展能力理论时,应持开放和发展的态度,平衡兼顾地处理好主体与客体、静态资源与动态资源、结构与总量、培育手段与发展目标的关系。对区域发展能力构成的每一部分都持多元化视角,统筹考虑组合效用。

(三)理论展望

考虑到区域发展能力的政策创新价值,其研究重点还应包括:如何针对性地解决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经济贫困地区、多民族集聚地区、能源资源富集区域、生态屏障地区、综合配套改革实验区存在的问题[37];如何在加强能力与制度关系认识的基础上,拓展区域可行权利[38];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理念下实现区域发展,如何在政府主导的改革中落实区域主体的核心地位[39];如何在后危机金融时代,世界经济力量寻求新平衡,区域经济资源和利益的重新洗牌的情况下完成各方利益的协调。

参考文献:

[1] 阿马蒂亚· 森.以自由看待发展[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3-40.

[2] 韩庆祥.能力本位论与21世纪中国的发展[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5):307—318..

[3] 林毅夫.自生能力、经济转型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反思[J].经济研究,2002,(12):15-24.

[4] 胡怀国.从新古典主义到阿玛蒂亚·森的能力方法[J]. 经济学动态,2010,(10):112-119.

[5] 马克·布劳格.20世纪百名经济学巨匠[M] . 北京: 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7:270-271.

[6] 阿马蒂亚·森.贫困与饥荒[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34-40.

[7] 韩庆祥.论能力本位价值观与建立一个能力社会[J].山东社会科学,2002,(01):64-70.

[8] 李群山、梁媛媛.国内“能本管理”思想研究综述[J].财经政法资讯,2005,(06):55-58.

[9] 韩庆祥、雷鸣.能力建设与当代中国发展[J]. 中国社会科学,2005,(01):22-32.

[10] 徐君.四川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建设问题[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3,(06):41-46.

[11] 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经济收敛[J].经济学季刊,2002,(01):1-44.

[12] 李盛刚.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发展:基于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博士论文,2007:5-18.

[13] 王科.中国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结构与培育:给予主体功能区的新视角[J]. 甘肃社会科学,2008,(03):100-103.

[14] 杨先明.强化能力建设[N].云南日报,2010-10-25:1.

[15] 陈军民.贫困地区农村自主发展能力研究[J]. 广西农业科学,2008,(03):409-412.

[16] 成学真、陈小林.区域发展自生能力界定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01):99-104.

[17] 马顺福.论转型时期贫困地区发展的能力约束和权力约束[J].新东方,1998,(4)21-28.

[18] 康晓玲、师耀武. 发展战略、自生能力与西部城市新贫困[J]. 西北大学学报,2004,(11):49-53.

[19] 周彦、吴一丁.新疆区域自我发展能力分析[J]. 科技信息,2007:338—339.

[20] 苏基才. 激发与再造农村自生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前提条件[J]. 南方农村,2007,(06):24-28.

[21] 姚晓东、曲福田.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06):232-237.

[22] 李慧、鲁茂.西部地区发展能力不强的多因素分析[J]. 科学与管理,2008,(05):83-87.

[23] 刘爽.试论消除能力贫困与西部大开发[J]. 中国人口科学,2001,(05):46-51.

[24] 罗晓梅.论生存方式的变革与西部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J]. 探索,2007,(04):167-172.

[25] 廖国民、王永钦. 论比较优势与自生能力的关系[J].经济研究,2003,(09):32-39.

[26] 顾朝林.江苏省地级市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研究[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01,(05):281-287.

[27] 姚晓东、曲福田.江苏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及协调性研究[J].江苏社会科学,2008,(06):232-237.

[2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 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6-67.

[29] 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45-49.

[30] 闫磊、姜安印.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的内涵和实现基础——空间管制下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J]. 区域经济,2011,(02):213-216.

[31] 王振中.转型经济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89-300.

[32] 熊彼特.经济发展概论[M].1912:2-4.

[33] 朱彤书.近代西方经济理论发展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23-4.

[34] 高国力.关于中国主体功能区划若干重大问题研究[N].中国经济时报,2006-9-1:2.

[35] 林毅夫.关于制度变迁的经济学理论:诱致性变迁与强制性变迁.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78-80.

财务管理理论发展研究 篇12

关键词:管理会计,历史演变,大数据时代,挑战与机遇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进国外的管理会计以来, 凭借理论界的研究和实务界的探讨, 管理会计在我国不断得到发展, 并在企业决策和内部控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有效利用, 不仅可以帮助企业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依据, 还能够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从而使企业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尽管“管理会计”这一名词产生至今已有60多年时间, 但我国管理会计与国外发达的管理会计水平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2014年, 财政部发布文件《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 将中国管理会计的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鼓励研究者们积极创新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

当笔者读了许亚湖教授的《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后, 对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的许亚湖教授, 长期致力于管理会计的研究, 将他丰富的相关教育工作经验和多年的学术造诣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让这本专业性极强的书读起来并不晦涩难懂, 让笔者受益匪浅。在该书中, 他阐述了其所提出的从资金运用管理上认识管理会计和构建管理会计体系的创新观点, 这一观点对推动管理会计的建设和发展是具有重要价值的。本文将就该书中有关管理会计的演变与挑战的内容谈一下自己的读后感。

研究管理会计的历史演变, 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目前管理会计的现状, 还能帮助我们把握其未来发展的脉络,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从1952年在英国伦敦的世界会计师联合大会上首次正式提出“管理会计”这一名词和有了比较正式的体系至今, 管理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但由于管理会计发展环境和认识等因素的影响, 国内外对其发展的阶段划分存在各种不同的见解。

在《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一书中, 许亚湖对国内外关于会计演化阶段有代表性的观点逐一进行了总结, 列举了多种有关管理会计演变过程划分的观点。在这些观点中, 平衡计分卡的创始人卡普兰将美国管理会计的发展按照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分为三个阶段:1825至1925年的产生发展时期、1925年到1985年的停滞时期和1985年以后的辉煌时期。日本的西村明将管理会计划分为管理会计的进化、传统的管理会计、计量与信息管理会计和综合管理会计四个阶段。我国的胡玉明将管理会计划分为20世纪初至50年代的追求效率的时代、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追求效益时代、20世纪80年代的反思时代和20世纪90年代的主题转变时代。最近, 还有人提出了根据企业经营模式、管理科学和科技水平为基准所划分的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的成本决策与财务控制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管理控制与决策阶段和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强调价值创造阶段等观点。虽然上述观点不尽相同, 但他们都是按发展时间的先后顺序划分, 主要区别在于进一步划分所基于的标准不同, 有基于管理会计工具和方法的标准, 也有基于演变特征的标准, 还有基于经营管理目标的标准等。笔者认为各种划分标准的不同源于不同的研究环境和时期, 其目的都是为了正确理解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面对当前大数据接踵而来的互联网时代, 在《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一书中基于发展的水平、认识和信息技术支持的变化, 将管理会计的发展划分为了以下三个时期:一、管理会计1.0时代。初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 初始的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使用时期;二、管理会计2.0时代。深化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及战略管理会计产生与发展, 普遍采用电子计算机的信息技术时期;三、管理会计3.0时代。具有国际影响的管理会计新认识产生及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时代的管理会计时期。

管理会计1.0时代是指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在这一阶段, 管理会计初步具有了统一的理论, 人们受到西方管理理论中古典学派的代表人物——泰罗的科学管理观念的影响, 形成了以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和差异分析为主要内容的管理会计, 不再局限于财务数据的简单应用, 初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体系也基本正式形成, 并且在20世纪50年代前后已经开始采用电子计算技术进行管理会计信息的处理工作。

管理会计2.0时代是指20世纪50年代至20世纪90年代初,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经被普遍应用到管理会计中来, 曾经风靡一时的“科学管理学说”不再适应西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 逐渐被现代管理科学所取代, 一些新的管理决策方法如零基预算法和作业成本法的产生深化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管理体系, 同时, 有关战略管理会计的研究开始全面兴起, 使管理会计开始将管理扩大到长期、全面和根本性的管理上, 突破了传统管理会计模式, 并在90年代产生了以“因果关系”为纽带, 战略、过程、行为与结果一体化, 财务指标与非财务指标相融合的绩效评价系统的平衡计分卡, 从战略上将考评的内容扩大到财务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的非财务绩效考评上, 在这一时期, 面对世界范围内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 在一些企业的管理系统中已经嵌入了成本会计或管理会计的各个方面, 管理会计的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管理会计3.0时代是指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近三十年的发展阶段。管理会计的理念不断创新, 包括从传统的信息处理系统向资金运用或资源运用新观念过渡, 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实现组织增值的目标, 对管理会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由信息系统论向组织资源运用管理过程和技术论, 不再过分强调信息系统, 在预算模式上试图用超越预算模式取代了传统的模式;同时, 相对于作业成本法, 提出了“以资源为中心、密切关注资源消耗量、并且考虑到成本性质会改变”的资源消耗会计,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深度结合,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一个瞬息万变的信息技术时代, 互联网和大数据处理技术从各方面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发展。从管理会计1.0时代到管理会计3.0时代, 经过60多年的演变, 伴随着信息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中, 管理会计在理论框架和推动企业战略决策、改进绩效管理等多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创新, 在未来管理会计的发展过程中不仅要面临发展过程中一直需要解决的理论创新和应用开发的问题, 而且还要面对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新挑战。

伴随着管理会计3.0时代的到来, 人类社会开始迈入了大数据时代, 这一时代的到来, 为以财务数据为基础的管理会计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平台, 管理会计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大数据”是指数量规模巨大、复杂多样和流转速度快, 含有对进行有效经营管理有价值的各种信息资源, 学术界普遍用4个“V”和1个“C”来描述其特征:一、数据规模大量 (Volume) ;二、数据种类呈现多样化 (Variety) ;三、数据的产生以及对其进行理速度极快 (Velocity) ;四、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 (Value) , 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会带来价值;五、数据处理复杂 (Complexity) 。正是由于大数据的这些特征, 大数据的发展和应用已逐步渗透到了包括管理会计在内的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领域, 其理念为企业管理层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决策以及对当前和未来的经济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考核评价等提供了更多可能。首先, 现行的管理会计预测工作往往由于数据的缺乏而大大的影响了其预测的准确性, 以预测为核心的大数据可以帮助企业做好科学的预测;其次, 通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提高企业的决策能力;再者, 以公司内外部各种信息为依据的全面预算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将影响预算编制的各种数据信息挖掘出来, 以编制切实可行的全面预算;而且, 通过大数据技术, 可以使成本控制由事后的成本分析变为对成本的全面动态管理;最后, 大数据时代还有利于企业客观公正地进行业绩考核与评价。

多大的机遇就伴随着多大的挑战, 为了使管理会计能够充分把握大数据时代所带来的机遇, 许亚湖在《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一书中呈现了具体的应对措施。首先, 必须建立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数据处理系统或信息管理系统, 管理会计必须有效地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现代技术对大数据进行收集、加工、掘取价值和加以利用, 以便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价值利用上的重要作用, 如将TPS、MIS、OA、DSS、ERP、SCM和IOS等系统进行整合, 建立大数据系统, 收集、积累和整理大数据, 以充分满足管理会计各有关工作的需要;其次, 要做好数据或信息系统的规划、执行和运行效果的评价工作, 不断改进、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工作, 提高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和投资回报率, 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在管理会计信息技术支持上的重要作用, 同时, 在我国管理会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还应注意以下问题:一、对管理会计的战略信息化系统的构建应有充分的认识, 在管理会计信息系统开始构建时就应重视战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管理, 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战略管理相结合;二、在管理会计的战略信息系统建设和管理的资金、制度、组织、人才、目标、技术等方面要统筹安排, 注重信息技术的投入和应用;三、建设管理会计的战略信息系统的企业应制定和实施战略管理, 通过相匹配的战略信息系统来支持战略管理, 使企业在持久的竞争中能保证信息的提供。总而言之, 在大数据时代, 日益丰富、全面的数据为企业管理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然而, 大数据给管理会计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利用带来的挑战同样不可忽视, 企业必须抓住大数据时代管理会计的发展契机, 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应对大数据带来的困难与挑战, 以在大数据的时代浪潮中站稳脚跟, 实现迅猛发展。

在管理会计的发展演变过程中, 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不仅源于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在《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一书中, 作者多层次、全方面地对管理会计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目标和职能的新发展等进行了阐述, 为全面建设管理会计体系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进一步的研究成果, 也为研究者们在管理会计理论框架上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总的来说, 我国管理会计的发展在面对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挑战, 管理会计的发展任重而道远!

《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一书作者简介

许亚湖, 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 现为中国会计学会会员, 曾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学术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财务系列教材编审委员会委员等职;先后获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和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是管理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理论和会计教育;论文发表在《会计研究》、其他国内及美国和加拿大的学术期刊上;曾获全国高等财经院校商业财会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湖北省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湖北省会计学会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湖北省高等教育研究会优秀高教科研成果二等奖、香港国际会计学会优秀成果奖、湖北省会计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和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学优秀奖等奖项。

2015年许亚湖的一篇题为“管理会计的边界与本质问题研究”的论文, 被湖北省会计学会评为优秀论文二等奖, 该文的观点是《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一书的核心观点之一。

参考文献

[1]许亚湖.管理会计研究——资金运用管理论[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15.

上一篇:大学生创业设计下一篇:企业功能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