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颗粒

2024-05-13

盆腔炎颗粒(精选5篇)

盆腔炎颗粒 篇1

慢性盆腔炎是现代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 现代临床中对于该项疾病治疗的基本原则为清除炎症、松懈粘连, 抗菌药物对于该项疾病的治疗不仅起不到明显的治疗效果, 还会导致患者不良反应的出现。为了进一步分析并探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最佳方式, 为了进一步研究盆腔炎颗粒对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治疗效果, 我院特以2009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为研究对象, 并对其进行了较为系统与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7年12月—2012年4月收治的20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 年龄26~48岁, 平均37.5岁。诊断均符合慢性盆腔炎的相关诊断标准。将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10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病程等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运用传统的治疗方式进行治疗。治疗组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外加盆腔炎颗粒进行治疗, 具体如下:将100~150ml的盆腔炎颗粒放置于60℃的水中溶解, 待药液冷却至37~39℃的时候, 取患者的左侧卧位, 并运用一次性的导尿管插入到患者的肛门中, 在约为10~15cm深的地方将药液缓慢的滴入。在用药治疗之后应该叮嘱患者卧床休息半个小时, 1次/d、8d为1个疗程。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分析, 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显效69例, 有效26例, 无效5例;对照组显效48例, 有效37例, 无效15例。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现代妇科临床中极为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之一, 其主要是指患者的生殖器官, 包括其输卵管、子宫体部、卵巢以及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所发生的一种反复性炎症, 经常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盆腔痛、异位妊娠、月经异常以及低热疲乏等症状。随着现代社会人们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流产次数的增多, 此项疾病的发病几率呈现出了逐年上升的趋势, 它极大的影响着现代女性的健康与生活[1,2,3]。

慢性盆腔炎常常存在着盆腔血液循环障碍的现象, 其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子宫旁组织增生, 粘连甚至是炎症包块等, 从而导致病菌在患者的粘连以及组织增生, 而普通的药物则无法直接到达病灶, 从而极大地限制了该项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4]。此外, 长期的服用广谱抗生素等药物极易导致患者产生耐药菌以及细菌感染等, 从而对其健康产生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治疗盆腔炎的关键在于改善患者盆腔的血液循环, 是药物能够直接到达病灶。而盆腔炎颗粒恰恰具有上述的优点, 它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止痛的重要功能, 且能够直接作用于患者的局部病灶, 从而促进患者的血管扩张, 改善其血液循环, 并促进炎症的消散与吸收, 最终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项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 运用盆腔炎颗粒的方式来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不仅非常的安全和可靠, 且具有相当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在现代的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董悦, 魏丽慧.妇产科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2003.

[2]唐芳, 郭玉芝.盆腔炎颗粒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31 (11) :876-877.

[3]刘瑞芬, 杨晓娜, 李伯勤.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3, 27 (6) :422425.

[4]樊尚荣, 张慧萍 (编译) .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盆腔炎治疗指南[J].中国全科医学, 2011, 14 (4) :1165.

盆腔炎颗粒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方便选取该院在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进行分组研究, 所有患者均与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和中西医诊断标准相符, 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33例患者为1组, 其中对照组最大年龄患者为46岁, 最小年龄患者为19岁, 中位年龄为 (33.5±2.8) 岁, 最长病程为3年, 最短病程为1个月, 平均病程为 (15.7±6.5) 个月;实验组最大年龄患者为47岁, 最小年龄患者为18岁, 中位年龄为 (34.6±2.1) 岁, 最长病程为3年, 最短病程为1个月, 平均病程为 (14.6±6.4) 个月, 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的基本信息, 结果显示P>0.05, 说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证明此研究中对比数据有较强的可比性, 可作为其他类似研究的参考。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给予盆炎净颗粒进行口服, 盆炎净颗粒的组成药方为狗脊、川芎、益母草、鸡血藤、忍冬藤等, 生产批号为20040393, 应用剂量为10 g/次, 3次/d;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该院自制的盆腔炎颗粒进行口服, 盆腔炎颗粒的组成药方为连翘、炒五灵脂、生蒲黄、菟丝子、赤芍及丹参等, 10 g/次, 3次/d, 实验组和对照组用药天数均为4周, 如果患者处于经期, 要停止应用药物。

1.3 评价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观察, 即舌脉变化。月经的色、质、量、带下、下腹腰部酸痛下坠等;给予患者基本的妇科检查以观察期体征, 即压痛、包块、条索、附件增厚、宫体压痛等体征发生的变化情况;经B超检查;检测两组患者的免疫学指标, 主要包括血清IL-2、血清TNF-α、外周血CD4及CD4/CD8[2]。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一般资料及结果中的对比数据验证均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合, 该研究结果中治疗总有效率作为计数数据, 表示方式为[ (n) %], 验证方式为χ2验证, 而免疫学指标对比数据均为计量数据, 表示方式为 (均数±标准差) , 验证方式为t验证, 是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P值进行判断,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2、血清TNF-α、外周血CD4及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 相较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2、血清TNF-α、外周血CD4及CD4/CD8明显较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作为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久治不愈会造成肾脏阴阳失调, 血液的滋养对肾精气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果血液发生停积, 循环不正常, 就会有淤血形成, 无法滋养肾脏, 以此造成肾虚[3]。肾中精气气化构成血的生化, 而肾中元气则对推动血液的运行, 因此, 肾虚一定会导致血瘀, 各种因素的工作作用下, 将疾病的复杂性增加, 同时也将瘀滞发展加重, 形成癥积, 因此, 导致了在临床上该病以下腹刺痛或坠痛为临床表现, 经期呈现严重腹痛, 经血中有血块, 且颜色黯, 同时神疲乏力、腰骶酸痛, 脉沉, 带下量多, 这些均为肾虚的表现[4,5]。慢性盆腔炎长久不治, 会对肝肾进行损伤, 造成阴阳失调, 因此其治疗中要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 该研究给予患者盆腔炎颗粒的作用为补肾培元、理气止痛及活血化瘀, 其治疗效果从研究结果中可以得以证明, 该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 相较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2 (4.54±0.45) μg/L、血清TNF-α (1.21±0.14) μg/L、外周血CD4 (44.62±3.55) 及CD4/CD8 (1.24±0.20) 明显较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研究结果中显示患者通过盆腔炎颗粒的治疗, 不但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改善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 对腰骶酸痛、带下量多、下腹坠痛等症状进行改善。该研究与刘志芳[6], 杨丽娜[7]研究中结果基本一致, 其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 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3.3%, 其他各项指标也较为相近[8]。

综上所述, 在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治疗中采用盆腔炎颗粒具有明显的效果, 可优化免疫学指标, 提升患者免疫功能, 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在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治疗中采用盆腔炎颗粒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对免疫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抽签分组方式对方便选取的该院在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66例进行分组研究, 即对照组和实验组, 每组33例患者, 将盆炎净颗粒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 将盆腔炎颗粒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中, 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IL-2、血清TNF-α、外周血CD4及CD4/CD8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而治疗后, 相较于对照组, 实验组患者的血清IL-2 (4.54±0.45) μg/L、血清TNF-α (1.21±0.14) μg/L、外周血CD4 (44.62±3.55) 及CD4/CD8 (1.24±0.20) 明显较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治疗中采用盆腔炎颗粒具有明显的效果, 可优化免疫学指标, 在临床上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盆腔炎颗粒,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免疫学指标

参考文献

[1]罗云.盆腔炎颗粒对血瘀兼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免疫学指标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6 (10) :169-169, 172.

[2]冯秀艳.盆腔炎颗粒对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药与保健, 2014 (9) :162-163.

[3]王琼.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 2015 (7) :123-124.

[4]姜洁.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研究[J].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5 (8) :32-33.

[5]吴志刚.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 2014 (38) :241-241.

[6]刘志芳.少腹逐瘀颗粒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3, 28 (1) :20-21.

[7]杨丽娜.盆腔炎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及对模型大鼠炎症免疫相关因子影响的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盆腔炎颗粒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4月至2010年4月来本院门诊及住院的慢性盆腔炎患者82例,年龄21~49岁,平均32.6岁,病程6个月~6年,平均2.7年。全部病例均已婚或未婚但有性生活史。临床主要表现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腹反复疼痛、坠胀、腰骶痛、白带增多或脓性白带、月经失调、性交痛等。妇科检查有不同程度的宫颈举痛,子宫活动受限、压痛,附件区压痛,增厚呈条索状或形成包块。B超提示盆腔积液,附件区有包块和 (或) 增厚。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的年龄、病程及病情轻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单纯用康妇消炎栓肛塞治疗,洗净肛门,将康妇消炎栓1枚轻塞入肛门深处10 cm左右,2次/d, 7 d为1个疗程,每1个疗程之间相隔1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蒲苓盆炎康颗粒 (山东翔宇健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10 g/次,3次/d,温开水冲服,7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经期停用蒲苓盆炎康颗粒。

1.3 安全性观察

一般体检项目,血、尿、大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两组用药前后各检测1次,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所定[1]:痊愈为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显效为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明显改善;好转为症状、体征及妇科检查均改善;无效为症状、体征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包,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

治疗组41例,痊愈18例,显效13例,有效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痊愈10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6%,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不良反应

两组病例的血、尿常规检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治疗前后均未出现异常变化。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慢性盆腔炎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如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慢性盆腔炎多由于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不彻底或因患者体质较差,病程迁延所致。其病理改变为盆腔局部组织增厚,疤痕增生粘连形成纤维化或炎性包块。

康妇消炎栓主要成分为败酱草、穿心莲、地丁、蒲公英、苦参、芦荟、猪胆粉、紫草。方中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地丁清热解毒、利湿通淋;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消肿;蒲公英、猪胆粉清热解毒;紫草燥湿止痒,辅助苦参清热解毒,燥湿消肿之功;芦荟泻下解毒,使湿热从下而走。全方配伍,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结,杀虫止痒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方中穿心莲、败酱草、蒲公英、地丁均有广谱抗菌作用。苦久紫草、芦荟具有抗皮肤真菌的作用。由于本药的独特直肠给药方式,药物有效成份,经直肠黏膜吸收,通过直肠静脉和肛门静脉经髂内静脉进入下腔大静脉,直接作用到病变部位[2]。蒲苓盆炎康颗粒是由土茯苓、丹参、夏枯草、蒲公英、车前子、粉萆薢、杜仲、三七、川芎9味中药组成,属纯中药制剂,具有解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调节内分泌等多种功效。蒲苓盆炎康颗粒既能减轻临床症状及体征,又能起到免疫调节功能。通过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进炎性病灶的消退及增生性病变的软化和吸收,使整体功能与局部病变明显改善,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中医整体调节的优势。二者合用,发挥互补效应,提高疗效,本资料表明采用蒲苓盆炎康颗粒联合康妇消炎栓降低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盆腔炎,康妇消炎栓,蒲苓盆炎康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 (新药)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252.

盆腔炎颗粒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7年3月-2011年3月住院及门诊收治的慢性盆腔炎患者120例, 并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年龄17.0~53.2 (29.4±3.0) 岁, 病程为10d~4.3年, 平均病程为 (6.8±0.61) 个月;对照组年龄17.5~54.0 (28.8±2.9) 岁, 病程为9d~4.4年, 平均病程为 (6.7±0.67) 个月。2组年龄、病程及患病类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中慢性盆腔炎的诊断标准拟定[3], 采用妇科病史、检查与B型超声相结合的诊断方法:有急性盆腔炎病史;低热、疲乏, 下腹坠胀、疼痛或腰骶部胀痛, 白带增多、月经不调、不孕;子宫活动受限或粘连固定伴有压痛, 附件区索状增粗或片状增厚, 有压痛;B型超声检查可探及异常回声或不规则暗区或子宫直肠凹有积液。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蒲苓盆炎康颗粒 (山东翔宇健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 国药准字Z20050264) 10g口服, 3次/d, 同时将蒲苓盆炎康颗粒10g用50ml蒸馏水稀释后行保留灌肠, 保留1~2h, 1次/d;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 予以青霉素、头孢类药物及甲硝唑等抗生素静脉滴注。2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 连续治疗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行妇科检查, 包括血、尿常规及B型超声;复发情况;不良反应。

1.5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 痊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 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正常, 停药1个月未复发;显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 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明显改善;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减轻, 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等症状无减轻或有加重, 妇科检查及理化检查治疗前无改善或有加重。以痊愈+显效+有效计算总有效率。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注:与对照在比较, *P<0.01

2.2 复发率

治疗组停药后3、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4.0%、7.5%和12.5%,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5.0%、50.0%和62.5%,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3 不良反应

2组在治疗期间均未发现不良反应。

3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性观念的转变, 慢性盆腔炎发生率居高不下且有增高趋势[3], 给患者的生活、工作、学习等造成了困扰, 同时也影响了家庭的生活质量。慢性盆腔炎主要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 包括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输卵管炎、卵巢炎以及盆腔腹膜炎等, 多为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疗, 导致病情迁延[4], 缠绵难愈。西医对于本病多给以抗生素治疗, 但效果不理想, 存在较多的不良反应且易于复发。中医学并无盆腔炎的病名, 常根据其症候表现归属中医“带下病”、“妇人腹痛”、“痛经”及“癥瘕”等范畴, 为湿热、寒凝、气滞、痰结、血瘀、瘀血留结胞宫、内外湿困阻、经脉不通、冲任瘀阻所致的血瘀症, 在治疗上多以清热利湿、温经散寒、理气除痰湿、祛瘀滞为主。

蒲苓盆炎康颗粒由土茯苓、丹参、夏枯草等共9味中药制成, 具有清热除湿、化瘀散结、去瘀生新、理气止痛的功效, 可促进血液循环, 改善组织营养, 提高机体新陈代谢, 促进炎症消退、组织软化、粘连减轻而达到治疗的目的。魏煊等[5]对蒲苓盆炎康颗粒的组方进行了方解, 并指出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具有解痉、抗炎、镇痛、改善微循环和调节内分泌等多种功效。保留灌肠属于直肠给药, 不需要通过消化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到达病所, 而是药物直接进入直肠后经黏膜静脉丛吸收, 迅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配合药物口服, 可使治疗的有效浓度得以持续, 从而达到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良好效果。

综上所述, 蒲苓盆炎康颗粒口服联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有效率高, 且能有效预防复发, 安全无不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郑钟洁, 侯庆昌, 朱效科, 等.盆腔炎病原体的研究及其治疗效果观察[J].天津医药, 2003, 31 (5) :291-293.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245-253.

[3]田永杰, 汤春生.急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3, 19 (9) :524-525.

[4] Nelson AL, Sinow RM, Oliak D.Transrectal ultrasonographically guideddrainage of gynecologic pelvic abscesses[J].Am J Obstet Gynecol, 2000, 182 (6) :1382-1388.

盆腔炎颗粒 篇5

关键词:前列炎清颗粒,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 (CPPS) ,疗效观察

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和疼痛程度复杂多变, 而且通常发病较急[1], 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文本研究前列炎清颗粒治疗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 为相关医疗工作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取2007年10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患者100例, 将其平均分为两组, I组患者年龄最小的20周岁, 最大的67周岁, 平均年龄为 (39.47±6.58) 周岁, 患者病程最短的4个月, 最长的63个月, 平均病程为 (32.69±4.12) 个月, 已婚患者有36例, 占72%。II组患者年龄最小的22周岁, 最大的64周岁, 平均年龄为 (41.02±7.44) 周岁, 患者病程最短的4个月, 最长的61个月, 平均病程为 (31.97±4.73) 个月, 已婚患者有39例, 占78%。两组患者在年龄、病程、婚姻状况方面比较, 没有显著差异 (P>0.05) 。

1.2 研究方法

I组的50例患者均予以特拉唑嗪口服治疗, 药物采用重庆华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盐酸特拉唑嗪胶囊 (欧得曼) , 国药准字A20070002, 药品规格为20mg×10粒, 50例患者均在每晚睡前口服2mg。II组的50患者均予以前列炎清颗粒口服治疗, 药物成分主要有:败酱草、薏苡仁、黄柏、生蒲黄、生黄芪、王不留行、鹿角霜、琥珀、牡蛎。开水冲服, 用药剂量10g/次, 给药方式3次/d[2]。

治疗期间, 两组患者均不接受其他治疗, 持续用药4周后,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以及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综合评分、前列腺按摩液中WBC和卵磷脂小体数、最大尿流率、平均尿流率, 总结前列炎清颗粒治疗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 (非特异性) 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3辑) , 本次研究中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疗效评定标准如下:相关症状、体征全部消失, 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结果显示WBC<10个/HP,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综合评分比治疗前下降90%以上, 即视为临床治愈;相关症状、体征基本消失, 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结果显示WBC比治疗前减少50%~89%,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综合评分比治疗前下降60%~89%, 即视为显效;相关症状、体征有所减轻, 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结果显示WBC比治疗前减少25%~49%, 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综合评分比治疗前下降30%~59%, 即视为有效;相关症状、体征无改善或者加重, 前列腺按摩液镜检结果显示WBC比治疗前减少不足25%, 或者慢性前列腺炎症状综合评分比治疗前下降不足30%, 即视为无效。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 for windows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 均数采用t检验, 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作为存在显著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的依据[4]。

2 结果

2.1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与I组比较, P<0.05

2.2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内容如表2所示。

**与I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I组比较, P<0.05

2.3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按摩液中WBC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内容如表3所示。

**与I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I组比较, P<0.05

2.4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前列腺按摩液中卵磷脂小体数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内容如表4所示。

**与I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I组比较, P<0.05

2.5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最大尿流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内容如表5所示。

**与I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I组比较, P<0.05

2.6 运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平均尿流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具体内容如表6所示。

**与I组比较, P>0.05;*与治疗前比较, P<0.05;#与I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根据前列腺按摩液中WBC的含量, 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可分为炎症性、非炎症性两类, 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与前列腺内尿液返流密切相关, 且发病多表现为尿频、尿痛、尿道出现白色分泌物等症状[5]。

从中医角度来讲, 其病理机制是湿热虫毒瘀阻, 日久伤及脾肾, 正虚邪恋, 其治疗应该注重清热解毒、化瘀泄浊、扶正托毒[6]。

前列炎清颗粒药物成分中的败酱草, 能够清热泄结, 利水消肿, 破瘀排浊;黄柏则具有泻湿热、清膀胱、排瘀浊等功效;薏苡仁可以清热排脓;生蒲黄具有利小便、消瘀血的功效;琥珀能够消瘀血、通五淋;生黄芪能够护脾胃、益气和营、扶正托毒;鹿角霜则可以温振阳气[7]。

从现代药理的层面而言, 黄柏能够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 防止炎性递质的产生, 从而减少细胞浸润, 消除机体炎症, 促进尿道通畅;黄芪则可以增强机体免疫功能;薏苡仁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 可以消除病灶水肿, 消除炎性梗阻, 软化人体纤维组织, 与其他药物合用, 可以促进药物对人体的渗透, 进而促进治疗效果[8]。

本次研究结果证实, 前列炎清颗粒治疗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医学领域应该积极加以利用,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致力于探索更加有效的医疗手段, 帮助越来越多的患者恢复健康。

参考文献

[1]段予民.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120例[J].中医研究, 2009, 22 (4) :32-33.

[2]邵华江.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慢性盆腔疼痛[J].现代实用医学, 2007, 19 (11) :852-854.

[3]黄晨昕, 夏于芳.前列炎清颗粒治疗炎症性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J].辽宁中医学院学报, 2005, 7 (5) :460-461.

[4]赵玉华.盆腔疼痛与妇科疾病[J].中国医药指南, 2008, 6 (17) :151-152.

[5]范旭阳.盆腔疼痛的中医药治疗[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6, 13 (4) :77-78.

[6]黄晨昕, 夏于芳.前列炎清颗粒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68例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 2006, 37 (2) :9-10.

[7]张景云, 张何, 候慧茹, 等.癃闭消颗粒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8, 28 (1) :9-10.

上一篇:远程教育的风险下一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