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脏器

2024-09-03

盆腔脏器(共5篇)

盆腔脏器 篇1

盆腔脏器脱垂 (pelvic organ prolapse, POP) 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 主要症状为阴道口组织物脱出, 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 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POP伴有的临床症状是医师判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干预治疗的重要依据[1]。目前国外多采用Bump提出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 POP-Q) 判定脱垂状态及评估疗效[2]。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 POP的发病率正逐年上升, 2004年, 法国Cosson教授提出应用网片的全盆底重建手术 (prolift术) [3]。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40例盆腔脏器重度脱垂患者分别进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和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骶棘韧带悬吊术,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 年1 月-2014 年5 月收治的40 例经POP-Q分度为Ⅲ~Ⅳ度子宫脱垂合并不同程度阴道前后壁膨出、非宫颈延长的中老年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 排除标准:合并宫颈延长、严重心、肺、肝、肾脏疾病或者有吸烟及激素替代治疗病史者, 有禁忌证及无法定期随访者[4]。根据患者年龄、脱垂程度、临床症状依据妇产科教材 ( 第6 版) 的脱垂定量分期法、性生活需求、合并症及既往诊疗病史等充分评估后决定术式。随机分为改良全盆底重建术20 例作为重建组, 传统阴式子宫全切术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骶棘韧带悬吊术20 例作为传统组。重建组患者平均年龄 (63.6±7.9) 岁, 平均孕次为 (3.9±1.6) 次, 平均产次为 (3.5±0.8) 次。POP-Q分度:Ⅲ度8 例, Ⅳ度12 例。传统组患者平均年龄 (64.5±9.9) 岁, 平均孕次为 (4.3±1.9) 次, 平均产次为 (2.6±0.9) 次。POP-Q分度:Ⅲ度8 例, Ⅳ度12 例。两组患者年龄、孕次、产次、POP-Q量化分期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术前检查除三大常规、生化、心电图、胸透、宫颈组织学、妇科彩超等检查外, 还进行了尿动力学检查, 测定残余尿量。术前2 d行肠道准备, 发现阴部溃疡及阴道黏膜弹力差的患者需术前进行局部雌激素治疗, 有合并症者予以对症处理。

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重建组采用一张10 cm×15 cm规格聚丙烯网片, 根据患者阴道前后壁膨出面积裁成2 片带4 根固定带 ( 用10 号丝线固定) 的蝶形网片。手术步骤:麻醉成功后, 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留置尿管。 (1) 前盆腔重建。纵行剪开阴道黏膜、分离阴道膀胱间隙, 暴露坐骨棘及骶棘韧带;选取穿刺点1 :平行于尿道外口两侧4~5 cm处;穿刺点2 :位于第1 点外1 cm、下2 cm处, 用自制穿刺锥以坐骨棘为指示点, 沿耻骨降支内侧穿刺, 以10 号丝线作牵引经闭孔牵出蝶型网片的4 个翼丝线, 缝合、固定网片, 荷包缝合阴道筋膜。 (2) 后盆腔重建。骶韧带悬吊:切开阴道黏膜, 分离阴道直肠间隙, 暴露阴道直肠筋膜前壁及肛提肌及骶棘韧带, 选取肛门缘外、下3 cm处为穿刺点, 用自制穿刺锥向坐骨结节方向潜行4 cm向内顶入, 绕过直肠, 在骶棘韧带水平处穿出, 牵出蝶形网片上翼, 再于同一皮肤切口处穿入, 垂直向上潜行距阴道口1 cm处向内顶入穿出肛提肌, 牵出网片下翼, 缝合、固定网片, 荷包缝合直肠阴道旁筋膜, 修整会阴体。肛查排除直肠损伤, 铺平并调整网片松紧度至轻松容纳2 指位置, 缝合阴道黏膜。放置凡士林纱布, 尿管留置2 d。传统组手术步骤见参考文献[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残余尿量及术后并发症, 术后复发率及治愈率等情况。术后1、6、12 个月进行随访, 随访内容:询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不适主诉、阴道分泌物、性生活等情况, 同时行常规妇科检查网片是否有侵蚀, 并根据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度法 (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 POP-Q) 进行分期判定、指标评价手术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 ± 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

重建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后残余尿量均少于传统组,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术后POP-Q测量值比较

根据POP-Q分期进行术前、术后评价, 重建组、传统组患者术前、后阴道各位点均明显改善 (P<0.05) 。两组间术后治疗效果客观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治愈及复发情况比较

重建组术后12 个月的复发率低于传统组,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重建组无脏器损伤, 无院内感染发生, 术后12 个月出现阴道后壁轻度脱垂1 例。明显性交痛1 例, 后逐渐缓解;网片侵蚀1 例, 予局部修剪、可吸收线阴道黏膜创面缝合后愈合。传统组发生膀胱损伤1 例, 院内感染1 例, 尿潴留2 例。术后12 个月出现阴道前后壁中度脱垂1 例, 阴道前壁中度脱垂6 例, 后通过盆底重建术治愈。两组术后均有1 例患者出现大腿内侧疼痛, 1 周后症状自行缓解。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字2=0.21, P>0.05) , 详见表3。

3 讨论

盆底功能障碍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盆底支持组织薄弱, 导致盆腔脏器移位, 连锁反应致盆腔脏器位置、功能异常[6,7]。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压力性尿失禁 (SUI) 和盆底器官脱垂 (POP) , 其中又以POP最常见。在20~59 岁的女性中, POP发生率约为30.8%, 致其发生的因素包括先天因素、年龄、肥胖程度、分娩、慢性咳嗽、便秘、工作压力和早期的子宫全切除等[8,9]。

盆腔器官重度脱垂手术治疗目的为缓解症状、重建正常阴道的解剖、恢复阴道性功能, 防止复发。阴式子宫全切术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加骶棘韧带悬吊术, 是传统手术方式之一, 手术通过切除脱垂的子宫和部分阴道黏膜组织, 即使用韧带悬吊修补脱垂的盆腔, 但没有解决恢复解剖结构的问题, 且有并发阴道狭窄的可能。而且阴式手术较为复杂, 创伤大, 手术时间较长, 对于有合并症的老年患者无法耐受。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应用聚丙烯网片保留子宫的全盆底重建术, 是用一种预先修剪好、不可吸收、轻薄多孔、单股编织的聚丙烯网片悬吊子宫主、骶韧带, 并将网片置入阴道膀胱筋膜和直肠阴道筋膜, 同时进行会阴体的修复以恢复脱垂盆腔脏器原有的解剖位置从而达到重建全盆腔。因不必切除阴道黏膜, 有效保留阴道的宽度和深度, 实现了恢复阴道的功能。手术保留子宫, 减少创伤的同时减轻了患者切除子宫的心理负担。

本研究中,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低, 有尿潴留、脱垂复发、网片侵蚀、性交痛、膀胱损伤、大腿内侧疼痛等神经损伤, 且经过对症、手术等治疗均已治愈或缓解,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两种手术均比较安全。两组术前、后解剖疗效显著 (P<0.05) 。重建组术后12 个月的复发率为5.0%, 低于传统组的35.0%,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重建组术后治愈率为95.0%, 与文献[10] 报道的92%~94.7% 相当, 故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手术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 是一种安全、简便的微创手术[11]。改良盆腔重建术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网片侵蚀, 术中应用的网片仍视为人体“异物”, 故而术后并发症会有网片排斥反应、侵蚀导致网片外露, 本研究重建组术后网片侵蚀1 例, 与曹杰[12]的报道相近, 在给予局部修剪后随访患者未诉不适, 参考相关文献后总结经验为术中应充分分离阴道膀胱及直肠的间隙, 且保留足够阴道壁厚度。其另一常见并发症为性交痛, 本研究发生明显性交痛1 例 (5.0%) , 明显低于文献报道的16.7%, 考虑与研究的小样本率有关。现应用的聚丙烯网片可根据需要进行裁剪, 一片多用, 降低手术费用, 让患者较容易接受此项新术式, 使之得以在基层医院开展。

综上所述, 改良全盆底重建术与传统阴式手术均为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安全、有效的方法, 而改良全盆底重建术是一种可整体重建、简便、经济的微创手术, 疗效确切, 近期随访效果满意, 但期待大样本及远期随访的研究。

盆腔脏器 篇2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盆底康复治疗,疗效观察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来200例已经确诊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 按照盆腔脏器脱垂的程度将其分为Ⅰ~Ⅲ度。在治疗前即产后1~4个月进行第一次检查, 在产后6个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治疗采用选择笔者所在医院最新的生物刺激治疗仪训练配合阴道锥体训练进行盆腔肌肉训练。治疗2~3个疗程后进行第二次的检查, 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来200例根据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iveexamination评价系统已经确诊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 按照盆腔脏器脱垂的程度将其分为Ⅰ~Ⅲ度。患者年龄30~50岁。其中95例为单纯子宫脱垂患者, 30例为子宫脱垂同时伴有程度不等的阴道前壁膨出, 20例为子宫脱垂同时伴阴道后壁膨出, 55例为子宫脱垂同时伴尿失禁患者。治疗前, 单纯性子宫脱垂盆腔脏器脱垂Ⅰ、Ⅱ、Ⅲ度分别有53、32、10例;子宫脱垂伴阴道前壁膨出盆腔脏器脱垂Ⅰ、Ⅱ、Ⅲ度分别有10、10、10例;子宫脱垂伴阴道后壁膨出盆腔脏器脱垂Ⅰ、Ⅱ、Ⅲ度分别有7、8、5例;子宫脱垂同时伴有尿失禁盆腔脏器脱垂Ⅰ、Ⅱ、Ⅲ度分别有20、20、15例。

1.2 治疗方法

1.2.1 盆腔生物治疗

选用笔者所在医院最新的生物刺激治疗仪, 按照该治疗仪的处方使用程序治疗, 首先通过电刺激, 按刺激周期选定刺激时间一般为4 min, 再休息4 min, 电流强度刺激的选择, 以患者出现强烈收缩感并且无疼痛感为适宜;然后对盆腔肌肉活动进行检测, 通过模拟的声音和反馈回来的视觉信号来判断盆腔肌肉的活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帮助患者了解正确的盆腔锻炼方法, 一般2次/周, 每次半个小时, 1个月为1个疗程, 一般需要2~3个疗程。

1.2.2 阴道锥体训练

阴道锥体是由5个塑料并含有金属内芯球囊所组成, 这5种体积和形状相同的球囊一般重量为25~70 g。开始时应选择最轻的球囊进行训练, 放入阴道内进行, 开始为1 min, 之后保留时间逐渐延长, 直至可以保留10 min以上, 在一般活动的情况下仍能保持, 之后逐渐增加锥体的重量, 这种方法可以增加患者阴道收缩力, 2次/d, 15 min/次, 2次/d, 1个月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 按照盆腔脏器脱垂的程度将其分为Ⅰ~Ⅲ度。当程度降为0度视为痊愈, Ⅱ度降到Ⅰ度或Ⅲ度降到Ⅱ度视为显效, 盆腔脏器脱垂的程度无变化则为无效。 (2) 肌力值的测定, 一般要大于等于Ⅳ级。在治疗前即产后1~4个月进行第一次检查, 在产后6个月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治疗2~3个疗程后进行第二次的检查。检查由一名医生完成, 采用通用的肌力测试法 (GRRUG) , 盆底肌力按照0~Ⅴ级进行分类。采用肌电基准值, 患者肌电图上的最大收缩力为最大肌电压值, 肌力0级:Ⅰ类肌纤维的肌电基准值达到40%及以上并且持续0 s。肌力Ⅰ级:Ⅱ类肌纤维的肌电基准值达到70%及以上并且持续1 s。以此类推[1]。 (3) 满意度调查, 应用阴道锥体训练后, 调查其主观疗效[2], 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

2 结果

2.1 盆腔脏器脱垂疗效

本组200例患者中痊愈88例 (44.00%) 、显效56例 (28.00%) 、无效56例 (28.00%) , 详见表1。

2.2 肌力恢复情况及满意度

治疗前, 200例患者中肌力为0、Ⅰ、Ⅱ、Ⅲ级的患者分别有18、75、59、48例;经盆底康复治疗后200例患者中185例 (92.50%) 肌力恢复至Ⅳ~Ⅴ级, 其余15例患者肌力提高1级1例、2级14例, 详见表2。200例患者中满意192例 (96.00%) , 一般满意6例 (3.00%) 、不满意2例 (1.00%) 。

3 讨论

盆腔脏器脱垂疾病的研究越来越得到重视, 出现很多新的理论, 如药物治疗、中医传统疗法、红外线照射等方法。药物疗法缓解症状缓慢且容易复发;中医传统治疗患者由于恐惧不愿意接受, 且还应严格掌握无菌操作技术, 防止交叉感染[3];物理治疗效果不甚满意;因此以盆底康复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应运而生。盆底康复治疗不仅可以治疗盆腔脏器的脱垂还能恢复它的解剖结构和盆腔脏器功能, 更能避免由于手术引起的相关并发症。避免了切除阴道的黏膜, 可以保留阴道的宽度和深度。作为绝经期妇女的多发病, 盆腔脏器脱垂给患者的生活和心理造成极大的痛苦。有报道认为通过阴道超声检查表明, 盆底肌收缩的异常可以导致控尿能力的下降, 因为盆底肌收缩可以使膀胱尿道上提, 严重还可以导致尿失禁或是子宫脱垂[4]。而导致盆腔脏器脱垂的一个主要因素为阴道分娩, 分娩次数越多, 盆腔脱垂越加重。传统的手术只是改良结构异常, 但对盆底神经和肌肉的损伤没有进行纠正, 且痛苦大、并发症多。目前轻度盆腔脏器脱垂建议选择盆腔生物治疗和阴道锥体训练, 疗效确切[5]。可根据盆底肌肉的分类程度和损伤情况进行区别锻炼。通过采用笔者所在医院最新的生物刺激治疗仪, 按照该治疗仪的处方使用程序治疗, 配合阴道锥体进行盆腔肌肉训练不仅能指导患者正确的掌握盆底肌肉收缩的方法, 而且能够进行肌力的评估, 了解肌纤维受损的情况, 按照肌力测试法 (GRRUG) , 通过腹部的突然用力使盆底肌肉恢复良好的收缩, 增强盆底肌肉对神经功能的控制和对脏器的支持[6]。阴道锥体则是一种比较特殊形式的治疗, 通过锥体自身的重量使患者盆底肌自由的收缩,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使盆底的神经系统、组织器官得到恢复, 可以提高生物刺激治疗仪盆底肌锻炼的效率[7], 患者还能够回家自行操作, 使用方便。由于产妇分娩后导致的盆腔脏器脱垂可以对神经肌肉造成损伤, 这种损伤如果不能进行盆底康复治疗, 就会造成神经肌肉的终身损伤, 但这种损伤如果进行笔者所在医院最新的生物刺激治疗仪训练配合阴道锥体进行盆腔肌肉训练是可以得到有效恢复的, 目前认为, 生物刺激治疗联合阴道锥体的治疗方法优于某种单一的治疗方法[8], 根据笔者所在医院近几年来200例已经确诊的盆腔脏器脱垂的疗效观察, 总有效率达72.00%, 盆底肌力基本恢复至Ⅳ~Ⅴ级, 满意度高达96.00%, 均提示该种治疗方式简单有效, 是症状较轻者的首选纯绿色治疗, 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晓艳.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近期影响及盆底肌肉锻炼效果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5, 13 (20) :48-49.

[2]齐惠莉, 李占福.单侧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 (36) :109-111.

[3]梁荣丽, 杨友好, 欧阳小平.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盆底脏器脱垂32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10, 20 (12) :87-89.

[4]刘玉冰, 谭鹰, 曾彩芬.电刺激+生物反馈预防产后盆底功能障碍100例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 2009, 19 (5) :210-211.

[5]周述芳.对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 2016, 14 (6) :12-16.

[6]朱兰, 郞景和.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防治策略[J].中华妇产科杂志, 2007, 42 (12) :793-794.

[7]郭红霞, 蔡冰.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临床疗效探究[J].中外医学研究, 2016, 14 (8) :1-3.

盆腔脏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11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脱垂,同时有阴道壁脱垂的患者共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以下简称阴宫组),盆底重建术组(以下简称重建组),每组99例。入选标准:(1)使用盆腔脏器脱垂定量(POP-Q)分度[6]对患者进行分级,为子宫脱垂Ⅲ~Ⅳ度;(2)患者同时合并不同程度的阴道壁脱垂;(3)患者均没有接受激素治疗。在阴宫组中,患者年龄从45~88岁,平均年龄为(59.11±10.11)岁,绝经时间从2~41年,平均为(16.2±7.73)年,体重指数从18.1~31.0,平均为(23.26±4.42),病程从3~15年,平均为(7.62±10.28)年;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34例、高血压17例、糖尿病2例、子宫肌瘤2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在重建组中,患者年龄从44~87岁,平均年龄为(58.91±11.12)岁,绝经时间从1~41年,平均为(16.4±7.54)年,体重指数从17.5~31.2,平均为(23.03±4.01),病程从3~14年,平均为(7.24±10.34)年;其中合并压力性尿失禁(SUI)32例、高血压19例、糖尿病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子宫肌瘤1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获得所有患者的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包括:妇科检查、阴道镜检查、超声检查及明确子宫及其附件是否出现病变。若患者合并阴道炎治愈后手术,则在术前3天使用0.05%碘伏溶液擦洗阴道,每日1次。阴宫组患者实施经阴道子宫全切手术。

重建组患者使用强生公司的Gynemesh一张,规格为10cm×15cm。患者使用膀胱截石位。前盆腔重建:充分暴露阴道前壁,使用生理盐水注入膀胱阴道间隙形成水垫,纵形切开阴道前壁至距离尿道口4cm,在充分游离膀胱的基础上保留耻骨宫颈筋膜,这样可以增加网片的容受性,降低补片发生侵蚀的概率。向两侧分离至盆筋膜腱弓。于两侧大腿内侧做2个4mm切口:第一切口与尿道口水平闭孔前内侧缘相持平;第二切口于上一切口外侧1cm及下方2cm处。暴露术野,闭孔阴道穿刺器从第一切口穿入,从膀胱阴道的间隙穿出,引导网片上缘顶端丝线(前固定带)穿出。螺旋穿刺器从第二切口穿入,从膀胱阴道的间隙穿出,引导网片下缘顶端丝线(后固定带)穿出。对侧的处理方法相同。后盆腔重建:与前盆腔重建技术之前的操作相同,暴露双侧的骶棘韧带,于肛门外3cm、下3cm做4mm切口。暴露术野,取阴道穿刺器从切口穿入向骶棘韧带进入直肠阴道间隙穿出,引导网片上缘顶端丝线(前固定带)依照上述路径穿出。然后通过同一切口,穿入坐骨直肠窝,通过坐骨结节后,将穿刺器旋转45°从直肠阴道间隙穿出,引导网片下缘顶端丝线(后固定带)依照上述路径穿出,对侧处理方法相同。

若患者合并尿失禁,则同时进行尿道中段悬吊术。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记录患者在手术中的出血量等指标;记录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复诊时的POP-Q评分:治愈:分度<Ⅱ度;复发:分度≥Ⅱ度;患者自觉阴道无肿物脱出为主观治愈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相关情况指标分析

重建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较为顺利,没有出现膀胱、直肠等脏器的损伤。34例患者进行尿道中段悬吊术,21例进行部分宫颈切除术,1例进行腹式子宫肌瘤剔除术,1例进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对比结果无差异(P>0.05),但重建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阴宫组。重建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OP-Q分度的对比

在治疗前,两组患POP-Q各点平均值相比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通过手术后,POP-Q平均值与治疗前相比明显改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2。

注:aa P表示与治疗前相比,P<0.05,bb P表示与阴宫组相比

2.3 两组患者复发率和随访情况比较

根据我们的随访调查发现,在阴宫组中,有16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治愈率为83.84%,在重建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治愈率为95.94%,明显优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阴宫组中有22例患者出现性生活质量下降的情况,重建组为1例,对比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结果见表3。

3 讨论

女性的盆底解剖结构较为复杂,需要肌肉群、筋膜、韧带和相关神经互相支持,才能保证盆腔脏器的正常生理位置[7]。现代解剖学将盆底结构分为:前盆腔、中盆腔和后盆腔三个部分。阴道前壁膨出,同时可能伴有尿道和膀胱的脱垂是前盆腔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子宫或阴道穹窿脱垂,以及直肠脱垂、子宫直肠陷窝疝形成是中盆腔结构功能障碍的主要特征。在世界范围内55岁以上妇女实施子宫切除最常见的手术指征是子宫脱垂[8],而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是治疗子宫脱垂的标准术式。利用手术切除脱垂的子宫和部分松弛的阴道壁,然后利用机体自身进行修复,利用所形成的瘢痕组织能够恢复正常组织50%的强度。但是根据相关的临床报道,该手术后远期的复发率为13%~30%,且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多复发率还可能增高。盆底重建术是在受损的韧带和筋膜位置准确的植入聚丙烯网片,来修补受损的组织,同时消除异常症状,能够使患者损伤的盆底组织连成整体,最大程度的维护盆腔脏器的完整性,从而避免了传统手术可能造成的生殖器官扭曲,同时保留子宫,使患者保留有生育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研究发现,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传统手术相比结果无差异(P>0.05),说明盆底重建手术与传统手术相比,并无明显的不利的因素,且重建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相对于阴宫组患者,重建组患者的创伤更小,恢复更为良好。手术后12个月的治愈率重建组优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盆底重建技术能够降低复发率,有效的保证患者的疗效及生活质量。综上所述,使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能够有效的增强盆底支持结构,恢复其功能,同时可以保留子宫,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值得肯定。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方法 选择从2011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子宫脱垂ⅢⅣ度,同时有阴道壁脱垂的患者共19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阴式子宫切除及阴道前后壁修补术组(以下简称阴宫组),盆底重建术组(以下简称重建组),每组9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的出血量、住院天数等指标,记录POP-Q分级、治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重建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12个月的治愈率重建组优于阴宫组,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使用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能够有效的增强盆底支持结构,恢复其功能,同时可以保留子宫,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效果值得肯定。

关键词:盆底重建术,盆腔脏器脱垂,疗效,子宫切除术,阴道壁修补术

参考文献

[1]王新,李桂友,邓美莲,等.1095例孕妇盆腔脏器脱垂影响因素分析[J].护理学报,2013,20(11):28-30.

[2]段洁,孙冬岩,阳艳,等.老年女性盆腔器官脱垂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0):1562-1564.

[3]廖兵飞,杨琳,邙建波,等.盆底重建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2):3648-3649.

[4]路畅,魏薇,卢丹,等.经阴道传统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复发情况及危险因素[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5,(12):76-79.

[5]谢虹,黄海伟,马新,等.聚丙烯补片在改良盆底重建修复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2):1899-1903.

[6]王慧芳,陈华,折瑞莲,等.经会阴超声评估前盆腔器官脱垂程度与临床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3,22(8):684-687.

[7]陈鑫.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4,20(8):1435-1437.

盆腔脏器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并接受手术的POP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2例行盆底重建组术,年龄35~79岁,平均(59.6±8.7)岁;孕次1~7次,平均(3.1±0.4)次;产次1~5次,平均(2.2±0.6)次;已绝经者26例,占81.3%;其中合并高血压4例,糖尿病3例,子宫肌瘤5例,子宫腺肌病3例,合并SUI者10例;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POP定量(POP-Q)分度法[1]进行评估,Ⅳ度11例,Ⅲ度13例,Ⅱ度8例,其中阴道前壁脱垂14例,阴道后壁脱垂8例,子宫(穹窿)脱垂10例。对照组30例行传统阴式手术(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和会阴修补)。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绝经比例、合并病、脱垂类型及分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术前常规行宫颈细胞学、B超检查以排除盆腔病变,绝经后的患者予倍美力软膏局部涂抹以增加阴道黏膜的厚度、弹性及抗感染能力。脱垂时间较长致组织磨损糜烂者予以高锰酸钾坐浴。术前2 d口服甲硝唑和庆大霉素,进行肠道准备,术前1 d口服缓泻剂并进行清洁灌肠。两组麻醉方式均为气管插管全麻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1.2.2 盆底重建术

术前导尿排空膀胱。阴道前壁注入生理盐水,纵行切开阴道前壁黏膜中线处,向两侧分离阴道膀胱间隙至坐骨棘。将Prolift网片自中区剪断为前后两部分,分别用于阴道前部和后壁。阴道后壁注生理盐水后纵行切开后壁黏膜中线,向两侧分离阴道旁间隙至坐骨棘和骶棘韧带。选取对应体表6个穿刺点,前2个位于尿道口水平两侧4 cm,中部2个位于前述切开外1 cm、下2 cm处,后部2个位于距肛门两侧外、下3 cm处。将导管及导丝自上述两侧6个穿刺点进入,再由导丝穿出网片各固定带,将网片无张力地放置于相应位置。前、后部分网片游离端分别缝合相应阴道筋膜处,阴道前后壁黏膜切口以可吸收线缝合,阴道内置纱条均匀填塞压迫48 h取出,以保证网片贴合。

1.2.3 传统手术

先行传统阴式子宫切除,打开阴道前壁,荷包或褥式缝合膀胱筋膜使其有效重叠,梭形部分切除黏膜并以可吸收线缝合,切开阴道后壁,荷包或褥式缝合直肠筋膜使膨出部分缩小,阴道下1/3处2~3针缝合肛提肌,部分切除黏膜后可吸收线缝合。

注:表中χ2、P值为治愈率比较

1.3 评价标准

于术后3、6、12个月来院复诊,并进行POP-Q分度评价有无复发,以POP-Q 0、Ⅰ度为客观治愈,Ⅱ度及以上为复发[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随访结果

观察组3、6、12个月复发率分别为0、3.6%、9.1%,治愈率分别为100%、96.4%、90.9%;对照组分别为10%、20%、28.6%及90%、80%、71.4%。两组12个月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传统POP手术主要为阴式子宫切除加阴道前后壁修补术,以切除脱垂器官为治疗目的,不能修复盆底解剖缺陷及损伤,远期复发率较高,本研究中术后12个月复发率为28.6%,与黄欧平等[4]报道相近。现代解剖学认为女性盆腔器官的韧带、神经、肌肉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力学系统,不同腔室及水平的损伤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应用生物材料或合成材料修补的治疗方式可通过修复盆底解剖缺陷、建立支持结构以达到盆底功能改善和恢复的目的,其根本在于支持及重建。盆底重建术是利用网片材料进行前、中、后区盆腔及盆底3个水平支持的修复和重建[5],Prolift网片修复系统是采用大悬吊补片通过每侧闭孔穿刺将网片前后部固定于侧盆壁盆筋膜腱弓附近及直肠前方,两侧壁穿过骶棘韧带、坐骨直肠窝以及肛提肌,从而在第一及第二水平支持起整个盆腔,使膨出或松弛脱垂的盆腔器官得以修复重建。该网片结构是根据盆底解剖及缺损特点设计的“蜘蛛状”专用网片,通过配备的穿刺牵引设备,在保留子宫的前提下,简化手术进展并有效解决盆底器官膨出或脱垂,更适合于盆底的三维立体结构,穿刺过程涉及路径均未经大血管、神经走行及重要脏器,尤其适用于阴道前后壁Ⅲ、Ⅳ期膨出和Ⅲ期子宫脱垂者,对于阴道前壁Ⅲ、Ⅳ期膨出而后壁Ⅱ期膨出,或者伴有Ⅱ期子宫脱垂时,也可使用,以防止前后盆底腔隙不平衡[6]。

王家俊等[7]报道42例采用Prolift行全盆地重建术的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在12~36个月的随访中仅1例复发;国外Fatton等[8]、Amrute等[9]对Prolift网片修复系统应用的Ⅲ期或Ⅳ期POP患者进行多中心研究发现患者恢复迅速、主述疼痛感较少,手术复发率均控制在5%以下。本研究中观察组所有患者均获得3个月的随访,术后盆底解剖结构基本正常,相关临床症状如尿失禁、下腹坠胀、便秘等消失或明显改善,治愈率为100%,28例获得6个月及22例获得12个月的随访,治愈率分别为96.4%和90.9%,与刘小春等[10]报道的95.2%相当。网片侵蚀是Prolift网片修复系统最主要并发症,表现为网片裸露于阴道壁形成侵蚀或溃烂,与网片张力、感染及阴道黏膜血运等有关,一般需要手术剪除部分网片,笔者认为做好术前阴道准备、术中尽量减少阴道黏膜的剪除、充分展平网片、围术期良好的抗感染等有助于降低网片侵蚀的发生。

总之,应用Prolift网片修复系统进行盆底修复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复发率低,可依赖原有的阴式手术器械完成盘底解剖及功能的部分或全部修复重建,可作为盆底脏器脱垂简便、微创、有效的术式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7月我院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62例,其中观察组32例行盆底重建组术,对照组30例行传统阴式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以及随访期间POP-Q分期情况。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或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2个月治愈率为90.9%(2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2%(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用Prolift补片系统进行盆底修复,可在保留子宫的同时改善盆底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盆底重建术,Prolift补片系统

参考文献

[1]朱兰,郎景和.女性盆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7.

[2]郭权,李俊,夏志军.盆腔脏器脱垂68例手术策略[J].广东医学,2010,31(18):2425-2427.

[3]陈莉,邱娜璇,焦蓉.全盆底补片悬吊术与传统阴式手术治疗重度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2):1883-1886.

[4]黄欧平,周江妍,方淑芬,等.盆底重建术治疗重度盆腔脏器脱垂疗效评价[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9,25(9):684-687.

[5]邱骏,王弓力,郭玉娜.全盆底重建术在盆腔器官脱垂中的应用[J].上海医学,2010,33(7):670-673.

[6]王晓玉,罗新,帅翰林,等.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rolift网片盆底重建术[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2):952-954.

[7]王家俊,龚健,陈艳琴,等.Prolift TM治疗女性重度盆腔脏器脱垂42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27):6724-6725.

[8]Fatton B,Amblard J,Debodinance P,et al.Transvaginal repair of genitalprolapse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new tension-free vaginal mesh(ProliftTM technique)-a case series multicentric study[J].Int Urogynecol J,2007,18(7):743-752.

[9]Amrute KV,Eisenberg ER,Rastinehad AR,et al.Analysis of outcomesof single polypropy lenemesh in total pelvic floor reconstruction[J].Neurourol Urodyn,2007,26(1):53-58.

盆腔脏器 篇5

关键词:盆腔脏器脱垂,盆底重建,传统阴式手术

盆腔脏器脱垂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以压力性尿失禁及慢性盆腔疼痛为主要症状[1]。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是治疗子宫脏器脱垂的重要方法。但临床实践证实,该手术方法治疗复发率较高,效果不理想,有一定的局限性[2]。近年来利用聚丙烯网片进行盆底重建的手术迅速开展,其疗效受到临床医师的肯定。本院近四年来对80例盆腔脏器脱垂的患者进行分组治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80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均为子宫脱垂。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POP-Q评分系统[3],临床分期POP-QⅢ~Ⅳ度。将患者随机分为重建组和阴式组,每组40例。重建组中单纯子宫脱垂4例,合并阴道前壁脱垂20例、阴道后壁脱垂1 2 例、压力性尿失禁4例;阴式组中单纯子宫脱垂2例,合并阴道前壁脱垂22例、阴道后壁脱垂11例、压力性尿失禁5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手术方法

1.2.1 术前准备

两组患者术前晚常规行清洁灌肠,术前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及B超检查,了解子宫、附件有无病变。重建组患者术前予以雌三醇软膏阴道及宫颈涂抹1周,增强阴道黏膜的弹性及抗感染能力[4]。

1.2.2 手术方法

重建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切开阴道前壁,上端至膀胱宫颈附着处,再将阴道后壁切开,选取穿刺点,从穿刺点引入导管及导丝,再植入聚丙烯网片,将该网片平铺于阴道膀胱与直肠阴道筋膜之间,将阴道完整托起,调整松紧度适当后固定[5]。阴式组患者行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6]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评定疗效情况。疗效评定标准:痊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患处功能恢复正常;好转:患者脱垂器官位置复位>1/2,症状明显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率=痊愈率+好转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重建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阴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1年后末次随访,重建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阴式组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盆腔脏器脱垂是女性器官退化、劳损等因素导致的盆底肌肉、韧带等结构松弛所造成的,临床常见的主要包括子宫脱垂、阴道前壁膨出、阴道后壁膨出[7,8,9]。传统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手术主要为阴式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该术式以切除脱垂的脏器为目的,不能修复盆底的薄弱区域,术后复发率高[10]。2004年法国Cosson教授提出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Prolift系统重建术,该术式是通过对盆底解剖结构的重建和修复来恢复盆底的支撑功能[11]。本院近年来开始开展盆底重建手术,随访结果证明,疗效满意。

3.1 传统阴式手术的弊端

传统阴式手术,子宫切除后影响阴道的固定,无法改善阴道上端缺损,手术也使得阴道缩窄,影响患者的性功能[12]。阴式手术术野小,难以显露,操作困难,术中容易出现周围脏器及血管神经的损伤。阴式手术将子宫切除,使阴道失去有效支撑,使盆底结构缺损加重,术后复发率较高。以上研究及随访结果亦表明:阴式手术相对于盆底重建术,手术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术后复发率高。

3.2 盆底重建手术的优势

全盆底重建术使用聚丙烯网片材料,整体加固盆底,对下垂脏器形成有效支撑。该术式经直肠阴道间隙使网片穿过骶棘韧带,整体托起阴道前后壁及盆腔脏器,很好的重建盆腔的解剖结构,使盆底支撑功能接近于正常,有效恢复盆底功能[12]。

3.3 盆底重建术的不足之处

盆底重建术使用聚丙烯网片,据报道该网片用于人体后有可能出现网片侵蚀。有文献认为术前阴道使用雌三醇软膏涂抹,术中控制出血量,放置补片时尽量平整无张力,术后避免过早的性生活等措施可以降低侵蚀的发生率[4]。

上一篇:学习软件下一篇:初中地理探究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