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精选12篇)
社会融合 篇1
从目前看, 为了加强学生德育工作, 社会与学校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但是效果不佳, 当学校德育做的有模有样的时候, 却与社会德育脱节了, 学生在校内、校外的表现差异极大。那么如何摆脱这种困境, 使学生的道德行为近于“慎独”———有没有人看一个样, 在校内, 校外一个样?然而, 仅仅找到原因是不够的, 怎么解决这些问题, 使两者可以有机的融合?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家庭德育三方面的教育工作
1. 推行公民教育, 加强儒家道德的宣传
如“慎独”的观念, 无论身在何处, 都应要做到最基本的道德要求:讲文明, 讲礼貌, 不随地乱丢垃圾等。从大的方面讲, 则是提倡“仁”的学说, 孔子把“仁”扩展到了爱人, 爱他人, 爱社会, 毛泽东曾说:“‘仁’像现在说的亲爱团结”, 有目的的“仁爱”教育, 使其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及“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作为与他人交际的准则。
2. 将学校与社区的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有计划地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通过一些义工活动, 如帮助老人, 病残人士做一些家务, 共同清扫卫生等, 使二者的教育作用可以有机地连接起来, 使未成年人成为一个“爱国、服务社会”的好公民。
3. 加强有意义的家庭教育
什么是有意义, 即不是唯智化的教育, 即“德智体美劳”共同发展。在家庭内做一些家务, 参加体育锻炼等, 都是学生可以做到的, 同时, 开展“以小带大”的活动, 督促家长以身作则, 如一些学校曾与社区建立“社区道德教育小报告”, 并发至每个家庭, 设立教学开放周, 请家长到学校来听道德课, 让家长理解学校的教育, 并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
二、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并与广义的社会教育结合起来
1. 民族精神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具体要求实质是两个方面:
(1) 民族精神教育
将民族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 不能片面地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丧失民族的尊严和自豪感。学校应当做到:一是通过语文课与历史课宣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和文学艺术;二是宣扬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和传统美德。从这两个方面入手, 使其受到深刻的中华民族精神教育。学校教育要使学生懂得为人做事的基本道理, 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
(2) 心理健康教育
以心理健康教育作为辅助, 学会自我调节, 以积极的心态学习和生活。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应当是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学校德育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使学生具有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健全人格和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2. 用学生可接受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教育学生
许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观念落后, 没有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个别学校只重智育, 提倡“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的观点, 这实质上与德育教育背道而驰。学校应当改变这种办学理念, 以德育促智育, 让活动促学习, 比如, 开展持之以恒的学生习惯教育, 针对学生的言行、仪表等抓出实效, 则学习效果自然变好;针对后进生, 消除他们对学习、对学校的恐惧心理, 重新认识和评价后进生, 让其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肯定;针对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 开展一些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增加学生的法律意识, 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
3. 学校、社会加强联系
构建校内外德育网络, 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延续性与实效性。一方面, 由政府、共青团或社区组织出面, 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 比如“创建文明城市”等, 加强公民道德宣传, 并将其理念传递到学校, 利用社区资源, 开展家、校、社区联合的学生德育教育, 另一方面, 学校组织学生实践课, 参加社区活动, 比如参观、学习、听讲座等, 对学生德育教育产生直观的影响和促进作用。学生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 正确的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从而使德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得以加强。
社会融合 篇2
①融,有形,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浸润着时间的味道,演绎着渗透的传奇。
②融,无形,是一种情感的交汇,凭借着心灵的沟通,形成了彼此的默契。
③生活的圈子,是无数个体在不同领域的交集,让邂逅成为永恒的要旨便是“融”。
④央视《开学第一课》,于丹讲得好:把生鸡蛋、胡萝卜、茶叶分别放在三个锅里煮。第一个锅里,生鸡蛋被煮熟,变得硬邦邦。生活中有些只固守着自己内心、不肯融合的人,最后变成了孤家寡人,被生活煮硬。第二个锅里,胡萝卜被煮得软塌塌,成了胡萝卜泥。有些人因为没有生命的坚持,被生活煮得没了自己。第三个锅里,茶叶在沸腾中自己舒展了、丰美了、滋润了,同时它把无色无味的水变成了一锅香茶,有些人,在煎熬里成全了自己,改变了别人。
⑤其实,这正是社会、个体间正能量、负能量的较量与融合。社会并不完美,个人也不是完人,学会适应,彼此融入,才会统一。有时,坚守,并不合时宜,就要尝试接纳和改变;有时,妥协,就会被现实无情地打败和抛弃;最佳,便是融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生共荣,做一片既能释放、传递正能量,又能承受煎熬、历炼,涅槃重生的“茶叶”。这便是做人、处世的通用法则。
⑥一直有人在置疑,仅一些模范、英雄能否撑社会善美的天空。我无法回答。但我更希望将他们看作“源头活水”,在其汩汩喷涌、涓涓流淌间,滋润、浇灌出周边茂盛的花草,融汇、吸纳无数奔流向海的细流,一起融入浩瀚的湖海。一人、两人、多人,渐渐传递、互融,终可汇成大爱、大德、大义。人与人,融洽和睦,其乐融融。社会,被爱包容,和谐祥和,自会一派融融。
13.请结合全文,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
14.第④段使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5.联系上下文,理解第⑥段中划线的句子。(3分)
13.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只有相互融合,才能共生共荣。(表述完整,意思对即可)
14.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写出其中两个即可)。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诠释“融”的含义,并在对照(比较,对比)中突出了传递正能量,彼此融入的必要性(论证方法1分,作用2分)。
浅析社会工作与民政事业的融合 篇3
【关键词】社会工作;民政事业;融合途径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加速,社会结构及社会关系开始复杂多样,伴随国民生活水平提升,社会建设中一些矛盾与不和谐因素开始凸显,需要民政发挥作用,在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深化社会建设基础力量,强化服务为实现我国发展目标提供保障。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工作作为民政事业的重要部分,既有中国特色又肩负服务重任,在全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与民政工作的契合相融是很重要的,二者融合有利于提升社会服务,有利于促进构建和谐社会的步伐,具有很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民政事业中的社会工作概述
民政工作是我国社会发展进步的基础服务工作,我们的社会经历过数次变革,社会福利保障、军民融合、国防建设及社会管理等都离不开民政工作的统筹拓展。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发展飞速,国民生活水平发生翻天覆地变化,民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民”,服从国家发展大局,强化工作本身,将民政工作推向新高度。全新的发展阶段,民政事业的包容性更强,其中社会服务工作部分主要指社会福利保障,除此之外还有灾民救助、社区服务、维护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等,值得一提的是,社会福利保障与社区服务是目前社会工作的重点,是民政事业中社会服务的重要部分。
社会福利保障服务主要针对“三无”弱势群体,其中主要包括老年人福利、儿童福利及残疾人福利等,中国开始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的福利保障尤为重要,未来社会不仅要实现老有所依更要关注该群体的保健、文化活动等,儿童福利更需要我们重视并做好服务,每年近百万的流浪儿童需要安置与帮助,孤儿与残疾儿童更需要社会关爱,老人、儿童、残疾人,这三者的社会福利是衡量国家发达、文明、进步的标准之一,提升社会服务工作力度,有利于造福人民,提升其幸福指数,能将社会发展成果公平公正的分享开来,给更多人机会,推动社会进步。
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社会工作在民政事业发展中有一定难度,我们知道社会福利服务工作是全民性工作,有包容性,需要科学规划,中国太大,要服务的范围很广,包括的因素也多,由于我国社会生产水平不高,我们只能有针对性的做好社会福利服务,对最低生活保障的对象优先服务,暂时无法做到走全民服务路线。社会工作推动社会经济建设,但同样制约着服务发展,主要表现为,服务滞后发展、社会服务工作范围优先、专业人才不够、服务水平有差异等,这些都为民政事业快速发展带来阻碍。
二、现代民政事业中社会工作的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社会工作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弱势群体的福利保障服务、安置优抚等,二是面对民间组织、婚丧嫁娶及社区服务等,社会工作主体相对多元化,有政府部门、民间组织、企业及个人,通过优势资源整合推动服务开展。
首先从社会工作体系形成角度看,社会福利形成了一个特定的工作局面,我们需要主要针对老弱病残,随着社会救助体系的建立,困难居民的生活基本有了保障,安置优抚的不断深化,社会工作开始从补缺向普惠转型。
其次从工作快速推进的角度看,社会工作是服务的载体,在做社区服务过程中,有效的社会工作促进了民政部门与基层社会的沟通与衔接,形成有效的互动,在做好服务的同时促进社会稳定推动和谐发展。
再次从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角度看,服务离不开科学价值观,离不开专业的高素质人才,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是中坚力量,近年来对于社会工作者的培训不断加强,社会工作因此获得巨大发展,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从发展挑战的角度看,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对社会服务工作要求也水涨船高,我国进入老龄化,养老服务压力沉重,总结可知,社会工作面临多方压力考验,一是供需矛盾;二是结构不合理,如城乡发展不平衡;三是社会工作投入资本有限;四是民间参与有限;五是服务队伍专业程度有限。
三、社会工作与民政事业融合途径
(一)民政部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
民政事业是政府职能的重要提下,社会服务工作是民政工作的重要部分,由此可见,社会工作的实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支持,政府是社会工作的强大力量,结合职能划分,社会工作由民政部门负责,民政部门通过整合资源、增加公共利益等维护社会稳定,其中落到实处,就要由具体的社会工作来完成,从民政事业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解读中,可以明白,民政部门在社会工作中是责任主体,主要体现在政策推创、实施服务、志愿者引导等方面,从政策推创的角度看,民政部门统筹规划帮扶政策、管理并优化工作环境,这些都为社会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从实施服务的角度看,民政事业中社会工作有专业性与非专业性之分,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我们的专业性服务开始增加,从2010年起,民政部开始将传统的“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更改为“社会服务发展统计报告”,足见社会工作进取新阶段;从引导服务角度看,在我国志愿者服务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民政部门作出指引,社会工作才能更加积极健康的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二)社会组织主导民政事业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
社会学中社会组织是个概念,相对于政府与市场的另一个主体,广义上说,社会组织可以是军队或学校,狭义解释社会组织就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社会团体,从社会学角度看,社会组织有利于为政府部门与社会建立沟通桥梁,推动社会和谐,缩减社会运营成本,随着社会进步,社会组织已经开始成为我们认可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很大程度上,民政部从社会组织找到创新突破,在养老服务、社区建设、扶贫安置等方面开辟新途径,社会组织让民政部门对基层有了全新的认识,民政部门发布政策引领社会服务工作更好的开展,可见社会工作与民政事业融合发展,惠及全民。
(三)公众参与促进社会工作与民政事业融合
民政事业针对国民大众,社会服务工作对象也是国民大众,可见我们的服务最终目的是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增加幸福感,基于此,公民不仅仅是被动的接受帮扶,更是参与者。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构建和谐社会成为全民意愿,公众参与有利于民政部门制定合理政策,社会工作更有的放矢,可见,培养公众参与意识,能够引导公民志愿服务意识,只有当参与社会工作成为习惯,我们才能有更好的服务环境,再深一步,我们建立民主参与体制,不仅强化公民权利,更能有效激励公众支持民政事业并积极参与到社会工作中去,最后我们还要建立公众参与保障机制,在此机制下,弱势群体的声音更容易传递到民政部门,得到更多的实质性政策支持,社会工作时效性才更强。可见,公众参与能够将社会工作与民政事业紧密连接。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提升,文明程度加深,社会对民政工作有了全新的要求,发展中的社会要求民政工作融合社会工作,使民政事业服务更科学化、专业化、人性化。我们要提升社会工作与民政事业的融合,即通过民政部门推动社会工作发展,通过社会组织主导民政事业与社会工作融合发展,通过公众参与促进社会工作与民政事业融合,力争从根本上做好社会服务,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参考文献:
[1]苏学愚.民政事业单位转型为社会工作机构的对策探析[J].湘潮(下半月),2012.05.
[2]李春杰.奏议社会工作融入民政事业服务路径[J].社会工作(实务版),2011.09.
[3]编辑.深化民政改革新趋势新视角新思路[J].中国民政,2014.12.
社会融合 篇4
一、挖掘知识载体,凸显情感目标
《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中要真正有效地实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首先教师在备课时就应该努力挖掘那些有助于“情感”教学的材料,并且在“教学目标”这一栏中凸显出来。根据学科的内容目标,教师可挖掘教材中知识载体,凸显四个方面的情感目标,具体对应如下:
教师要以“情感”为切入口,引导《历史与社会》知识的教学,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要善于挖掘《历史与社会》课中材料背后的“价值因素”,寻找“启情点”,找准切入口。
如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教学“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这一历史事件,在学生学习了基础知识之后,就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想象鉴真在海上的情景,并接着设问:你最欣赏鉴真的什么品质?为什么?又如在进行《傍水而居》的教学设计时,笔者较为注重的是情感目标的设定与达成,从水乡孕育的城镇到靠水吃水的大鱼岛村,再到“因水而兴”的威尼斯,体验水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感悟到“水是生命之源”,再补充关于“太湖水污染”的材料,让学生去领悟要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道理,并让学生从写关于“水”的格言,到课外“节水方案的设计”,反思自己的行为,进一步强化这个情感目标的落实。
二、创设各种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产生情感体验,发生态度变化。因而,创设各种有利于学生情感体验的情境是强化知识与情感综合融合的重中之重。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如下的情境,引发情感体验。
1. 故事情境。
就是通过一定的故事阐述,引发学生情感体验。如维新变法失败后,谭嗣同自杀殉国,表现了资产阶级维新志士的革命精神和爱国之心,但学生通过这个史实,是否在情感上体验到这一点,对谭嗣同的行为是否理解,这就必须通过故事情境来解决。教师介绍维新变法失败的形势,说明谭嗣同有逃走的机会,介绍谭嗣同临刑前的话题和“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诗句,引发学生体验。聆听亲历抗日战争的老人们讲述的真实故事中体验和认识战争的真相,如书中所言:“真实的历史被浸染在舞台背景和老人们的故事里,学生们感受到了真实的历史。”老人的故事成了学生思考、讨论的话题,学生急于表达自己的看法。这样便把情感教育目标隐藏在情境之中,而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由此可见,教师可在课堂上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现实社会事件加以故事性的描述,如商鞅徙木立信、赵高指鹿为马、玄奘西行取经、波音飞机制造的跨国性、假酒事件等,文字的描述越具体生动,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2. 媒体情境。
媒体情境主要包括音乐、录像等,在教学中运用与社会学科知识相关的影片等多种媒体创设媒体情境,更能激发情感体验。如在讲《感悟不平凡的变化》一课中可播放《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歌曲,培养学生爱国爱社会主义和坚信改革开放必定会取得更大胜利的情感。再如讲长征,可播放影片《长征》片段,引发学生对红军英勇善战,不怕艰险的情感体验。
3. 问题情境。
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以思启情。如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在讲《秦的统一》时出示了“关于秦始皇的一道题”:秦始皇于公元前259年出生。13岁他父亲秦庄襄王去世,他继承王位。22岁,举行成人加冕典礼,从此开始亲理国事。39岁,实现了国家统一。50岁病死。欧洲人称他为“中国的拿破仑”。有人推测,英语的China一词,可能来源于“秦”(chn)。有一本外国人写的书《影响人类历史的一百个人物》,把秦始皇罗列其中。根据这段材料,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13岁时,你在干什么?22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39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50岁时,你希望自己在干什么?又如他在《傍水而居》的教学设计中创设了三个问题情境: (1) 水对于人类有其特殊的意义,请你讲一讲水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大家开动脑筋,认真讨论。 (2) 同学们在学校中有没有浪费水的行为?如果有,请大家列举。 (3) 课后,请同学们设计一个家庭节水方案,比一比,看谁的方案科学、合理。像这些问题的设计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 实物情境。
实物情境主要是指在教学中运用与社会学科知识相关的各种实体物件、物件模型、情景图片等创设实物情境,引发情感体验。如在讲解《全民族的抗战》时,教师应结合直观《“一二·九”运动的学生举行反日救国示威游行》的插图,创设情境,描述青年学生为了抗日救亡,英勇顽强地与军警搏斗的悲壮场面;满怀激情地歌颂了青年学生不畏强暴、始终站在抗日救亡第一线的革命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并激励学生以“一二·九”学生为榜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振兴中华努力学习,奋发拼搏。这样,使学生在无意识心理状态下受到正面引导,从知识学习中吸取营养,产生感情上的共鸣。
三、采取多种活动,促使情感升华
强化情感体验应采取多种活动,在现实的教学中只有采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引导学生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情感体验。
1. 动口辩论。
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路易斯·拉思斯(L﹒Raths)在对传统道德教育灌输模式批判基础上,提出“价值澄清”课程模式。特级教师唐少华老师认为:“教师可以选择有争议的历史或现实社会事件为导入,引导学生进行价值分析、价值辩论,以发展学生的道德理性思维、价值判断与选择能力。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以及现实生活事例的评判本身就具有争议性,如秦始皇修长城利弊得失、隋炀帝的功过是非、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经济全球化的得失等等,只要教师创设良好的问题条件,学生就应该有广阔的辨析、讨论空间。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地理解与思考历史或现实中的人和事,学会自主判断、决策与反思,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值得注意的是在组织学生进行价值辨析和价值判断时,一定要创设一个师生平等和宽松的氛围,要让学生大胆地说,但同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要有一个正确的价值判断标准,否则就会陷入道德相对主义的泥团之中。”
2. 动手操作。
如在讲古代农耕技术时,可让学生做“铁犁”;讲古代灌溉工具时,可让学生做“筒车”、“翻车”等,引发学生对古代劳动人民聪明智慧和伟大创造赞美的情感体验。在课堂上引领着学生一起回到“人猿相揖别”的远古时代,让学生模拟的历史情境中体验“蒙昧时代”的生活,徒手制作石器、骨品、木棍等,在感受远古时代的生活中心驰神往,自由思考、自由交流。进而引领学生分组研究远古时代的人们是如何建造房屋、如何利用水和火等野外生存的。学生在教师精心创设的“人猿相揖别”的情境中感知、探究和还原历史,这样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使学生很难不喜欢历史课,很难不喜欢思考和研究历史问题。
3. 参观实践。
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参与学习,注重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以行为要素为操作切入口,结合教材及其某些历史专题的内容,设计一定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通过参观历史博物馆或历史文化遗址、社会调查、自办墙报、辩论会、竞赛会、主题演讲会公益劳动等,都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悟。如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学生在脑海中就会再现当年秦灭六国金戈铁马的景象,就会对秦国兵力的强大有一个生动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从中感知远古的历史,触摸远去的历史,以获得直接体验。
4. 角色扮演。
教师应尽量可能多地创设历史或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穿越时空,站在当时的条件下,体验“当事人”的感情,产生情绪态度,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日积月累,积淀为情绪经验,逐步转化为一种稳定的心理状态,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绪感染、耳濡目染”的陶冶方式。如“焚书坑儒”一课时,可组织学生演历史课本剧:四位同学在城门口搜书抓人、焚书的过程,让学生体验焚书的残酷性及危害;生活情景剧:两位同学从说不文明的语言发展到动手打架,让学生观看,从中体验尊重与宽容的重要。学习“规模空前的战争浩劫”的内容,让学生扮演那个时代的人,在模拟“闪击战经验”中的连续轰炸、被围困的岁月、女性从事各种男性的工作、二战和校园生活等几个历史片断和场景中感受战争的残酷,当时人民饱受战争带来的苦难,在战争浩劫中明白生命的意义,反思和平的重要,正确认识“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的内涵。
社会融合 篇5
本调查仅为了学习上的需要,您的信息完全保密,请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回答,在相应的选项上打√或者在_____上填写数字或文字内容。
A 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①男 ②女
2、您的年龄:_____周岁
3、你目前所在的城市是
4、你目前从事的是:①给人打工 ②经营复印店 ③经营办公设备厂
5、您接受教育的年限为 年
6、您的婚姻状况:①未婚 ②已婚 ③离婚 ④丧偶
(选择未婚的请回答)您希望您未来的对象从事:①打字复印业 ②其他行业 ③无所谓
7、您是否拥有本地户口:①有 ②没有
(选择没有的请回答)您希望拥有当地户籍吗? ①希望 ②无所谓 ③不希望
8、您从事打字复印行业_____年了,您在目前所在地_____年了。
9、您有小孩在目前所在城市上学吗?①有 ②没有
(选择有的请回答)您的小孩在哪种学校上学? ①公立学校 ②私立学校
B经济融合
1、您现在的住房类型为:①租房
②买房
住房面积大概为_____平方米。(选择租房的人请回答)您愿意在城市买房吗?
①愿意
②无所谓
③不愿意(选择不愿意的人请回答)为什么不愿意在城市买房?
①买不起
②没有城市户口,所以不买
③以后还是要回家乡的,所以不买
2、您对目前的住房满意度为:①满意
②一般
③不满意
3、您有轿车吗? ①有
②没有,但准备买
③没有,不想买
4、您经营的店铺去年毛收入大概为_____万。
5、您家去年在城市的支出大致为:
店面费_____,伙食消费_____,穿着打扮消费_____,娱乐休闲旅游消费_____。
C社区融合
1、您购买了哪些保险? ①养老保险
② 医疗保险
③失业保险
④都没有
2、您对社区服务的了解及享受情况如何?①了解并享受过
②了解但没享受过
③不了解
3、您参加过当地的哪些活动(可多选):
①选举
②社交活动
③文体娱乐活动
④治安巡逻
⑤志愿者活动
⑥募捐活动
⑦其他(请注明)_____
⑧都没有参加
4、您希望参加当地的哪些活动(可多选):
①选举
②社交活动
③文体娱乐活动
④治安巡逻
⑤志愿者活动
⑥募捐活动
⑦其他(请注明)_____
⑧都不想参加
5、您在办理所需要的证件时自觉性:①很自觉
②不得不办理时会办理 ③总是不办理
6、您愿意参加流动人口自我管理组织吗?①不愿意
②无所谓
③愿意
D社会关系融合
1、您平时交往最多的人是:
①在同一城市从事打字复印行业的亲戚、老乡
②在同一城市从事其他行业的亲戚、老乡 ③从事打字复印行业的城里人
④从事其他行业的城里人
2、在您交往的人中间,有多少个在同一城市从事其他行业的亲戚、老乡? ①没有
②10个以内
③10-30个
④30—50个
⑤50个以上
3、在您交往的人中间有多少个本地人?①没有
②10个以内
③10-30个
④30个以上
4、您平时有困难时,主要求助于:
①在同一城市从事打字复印行业的亲戚、老乡
②在同一城市从事其他行业的亲戚、老乡 ③从事打字复印行业的城里人
④从事其他行业的城里人
⑤当地政府
E心理和文化融合
1、您对本地方言的掌握情况为:
①基本会
②会一点
③完全不会
2、您对本地风俗习惯的了解情况:①基本了解
②了解一点
③完全不了解
3、您对本地人的思想观念接受程度为:①基本能接受
②部分能接受
③几乎不能接受
4、您平时主要的休闲方式为(可选两项):
①上网
②去隔壁老乡店里闲逛
③逛街、唱歌等
④学习与打字复印相关的技术
⑤很少有空闲时间
⑥其他(请注明)_____
5、学校放寒暑假时,你是怎么度过的?
①回老家
②外出旅游
③继续经营店铺,有更多时间去市区玩
④守在店里
6、您感觉自己是本地人还是外地人? ①本地人
②不明显
③外地人
F社会认知与评价
1、您觉得自己像不像个城里人? ①很像
②有些像
③不像
(选择不像的人请回答)您认为自己不像城里人的原因是(可选三项):
①没有城市户口
②买不起房
③城市里的朋友太少
④生活方式不像城里人
⑤自身素质低
⑥没有养老、医疗保障
⑦其他(请注明)_____
2、您觉得本地人歧视外地人的情况如何? ①很少歧视
②偶尔歧视
③经常歧视
3、你觉得自己更像是农民工还是老板?
①老板
②农民工
③都不是
④都有一点
4、您对所在城市的总体评价为:①好
②一般
③差
5、您对本地人的评价为:①好
②一般
③差
6、总体来说,您对目前从事打字复印这一行业满意吗?
①满意
②一般
③不满意
7、您对大学生的评价如何?
①大学生各方面都比较好,读大学是非常必要的②大学生跟其他学历的人没多大区别 ③现在大学生出来找工作很难,还不如不读大学
G未来打算
1、您对未来的信心是怎样的? ①很有信心
②一般般
③毫无信心
2、您希望您的子女将来:
①从事打字复印行业
②在城里从事其他行业
③回老家农村
④其他(请注明)_____
3、以下愿望中,您最希望能实现的是哪个?
①拥有城市户口,尽快成为城市人
②子女有更好的发展前途
③挣更多的钱
④赢得社会和亲友的尊重
⑤其他(请注明)_____
4、今后5至10年内,您的打算是:
①继续从事打字复印行业
②留在城市从事其他行业
社会融合 篇6
【关键词】乡土文化 《历史与社会》 渗透 契合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078-02
杜威说:“历史是永恒的建设性的道德遗产。”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有机地融入乡土文化,有助于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健康的人格,有助于树立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通过对乡土文化的教学和知识挖掘,有利于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学以致用”,锻炼学生观察社会,接轨社会,分析和解释社会现象的能力。本文试就乡土素材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融合教学浅谈一些个人的心得。
一、要实现乡土素材与历史与社会课程的融合,教师首先得熟悉家乡乡土文化并形成系统的教学融合意识
台州的乡土素材十分丰富,传万世而铸人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临海;有道教南宗的发祥地和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天台山(国清寺);有早期人类发祥文明——仙居皤滩古镇……乡土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仅表现为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还表现为各种民间故事、传说、歌谣、风俗习惯等。面对如此庞杂的乡土文化,如何选择最有利、最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往往是成功的进行乡土文化教学渗透的重要环节。选择的前提是教师对乡土文化体系有较深刻的了解,并曾经进行有目的的整合,那在教学需要的时候即可信手拈来而有的放矢,事半而功倍。
二、《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应选好契合点,有意识的渗透乡土文化知识
1.渗透家乡的地理环境教学,掌握实际应用能力。例如新课程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气候一节教学难度大。但若先以家乡的位置分析开始,则教学难度可以大大降低。笔者在执教的时候就是从学生对自己家乡气候的感觉入手开始的。当学生说出了家乡气温和降水特征后,教师适时归纳出亚热带季风气候特征,学生便掌握了分析气候的能力。进一步深入就是要求学生找出家乡具备这种气候特征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层层抽丝剥茧,学生掌握了影响气候的纬度、地形、海陆位置等要素,分析其他气候及其分布便得心应手。
2.在教学中用乡土文化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热爱家乡的情感教育。如在教学“三国吴国”的历史时,可以穿插讲述当年卫温、诸葛直率领一万多人的水师从章安古郡出发,去夷洲即现在台湾的史实,引导学生探索出使的线路,考察这一行动的伟大历史意义,在台湾至今尚未统一的今天,尤其是台独分子和外国干涉势力猖獗的今天,这个历史就如醍醐灌顶的告诉那些人,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学生听到这里往往是热血沸腾,这种沸腾就是对家乡的爱、对祖国的爱的最好升华和诠释。
3.通过学习乡土文化,了解家乡的发展变迁,培养环境保护意识。《历史与社会》充分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密切关系,注重学生树立环境保护意识。“母亲河”就讲到了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的问题,教学中笔者联系台州的母亲河——灵江,展示两组照片,一组是灵江中上游——仙居永安溪清澈见底、人们旅游漂流的情境,另一组是灵江下游河水浑浊、污水滚滚的场面,让学生比较探讨原因,使学生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在情感上引起共鸣,意识到破坏环境对人类本身造成的巨大伤害,从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改造自然时,只要顺应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的和睦共存是可实现的,这样就使教学内容中隐含的教育思想真正深入学生的心田。
4.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调查探究能力。《历史与社会》专门设计了综合探究,目的就是让学生从学校走进社会、走向生活。如在教学“探究身边的历史”时,笔者就与学生一起考察了章安古街。章安古街兴起于两汉之际,勃兴于三国两晋时代,曾出现了许多文人骚客,笔者带领学生走过了古街,考察了享有盛名的“赤栏”,走访了回浦村老人协会,到街道办事处查阅了相关的史料,咨询了古街的复兴开发计划。学生兴致勃勃的做好每一项工作,虽然因此而花费了许多课余的精力,但他们兴趣高涨,竟比较完美的完成了多项实地考察任务。同时,笔者让学生分析古街兴起、发展、勃兴和衰亡的时代及深层原因,群策群力,写一篇古街兴衰史,同时为今天的家乡建设献计献策。从而更加直观地体验了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事物发展中的深深印痕,体验了情感,锤炼了能力。
《历史与社会》教学中让学生走出校园关注乡土文化,笔者认为教师应有效地把握乡土文化,以乡土文化为载体,以教材为依托,充分挖掘乡土文化中的丰富的教育因素,丰富学生的想像,启发学生思维,锤炼学生的能力,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总而言之,就是要让《历史与社会》回归乡土文化,在乡土文化的陶冶中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台州地方历史文化专辑》第六期
2.雒伟.《乡土文化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课融合探究 篇7
一、社会热点解析
( 一) 社会热点的内涵及特征
社会热点是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目前我国正处于体制创新和社会变革的全面转型时期,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许多利益群体和利益关系出现矛盾和冲突,导致社会热点层出不穷。 这些热点一方面体现出当下社会的发展变革,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相关问题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的复杂影响。 对于社会热点一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说的社会热点,主要是指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为社会大众所高度关注、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影响和渗透,并对社会成员价值观和道德认知产生深刻影响的社会现象及社会问题,其源自于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 但是只有那些传播迅速且范围广泛、关注度高且深度足够、影响深刻且力度大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才能成为社会热点。
社会热点作为一种现实的社会存在,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一是时间性,即社会热点总是发生在一定时间内, 其影响总是在一定时期内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退。 二是广泛性,即社会热点在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和变革中广泛存在,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三是复杂性,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的领域较多,产生的原因较多,往往由很多矛盾交织而成。四是可导性,基于不同社会群体和个人的不同人生阅历和社会认知,以及其利益和情感,社会热点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和个人中产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即社会热点并不具有特定的影响力和作用,而是容易被引导,掺杂主观的情绪和判断。
( 二) 社会热点的类型
社会热点根据其产生和发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社会热点问题和学术热点问题。
1.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 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是指在特定的时期内,引起众多社会成员密切关注、好奇、评论甚至争论的社会事件或者现象,如“ 两会”的召开、诺贝尔奖的揭晓、苏格兰公投、香港“ 占中”事件、“ 啃老”现象等,这种类型的社会热点在社会热点的三种类型中属于第一层次,即最浅显的层次,一般会定期或突然发生,最容易因为时间的变化而不同, 具有很强的时间性,也会对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2.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时期和较大范围内引起社会公众广泛关注,并受到媒体舆论集中报道, 产生强烈社会反响和共鸣的社会事件及行为,如收入差距问题、食品安全问题、环境保护问题、社会道德滑坡问题、反腐倡廉问题、科技创新问题、就业问题、台湾问题、中日关系等,其属于社会热点的第二层次,较为深刻, 一般是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比较典型的问题,比较广泛和复杂,会让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困惑。
3.学术热点。 学术热点问题是指受到社会大众密切关注、对社会生活有着广泛渗透、对其价值判断或道德认知有着深刻影响的学术争鸣及其因之形成的文化解析力量[1], 如民族复兴与中国梦、 马克思主义与分配正义、网络时代与虚拟社会治理、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新型大国关系”的意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依法治国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国家发展战略转型、中国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等,其属于社会热点的第三层次,最为深刻,是在社会发展中遇到或出现的新问题, 非常广泛和复杂,同时学术色彩非常浓厚,容易让理论素养欠缺的大学生产生疑惑和不解。
二、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意义
社会热点是现实社会的写真,也是思政课教学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其与思政课教学相结合有着重大意义。
( 一) 有助于丰富思政课的教学内容
社会热点是社会发展的写实,是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因而成为认识社会的切入点。 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本身就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在实践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中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就要求思政课必须关注并科学解答社会热点。 而且,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政课教学, 有助于将枯燥的理论用鲜活的社会生活诠释出来,将抽象的问题用生动的社会实例揭示出来,对于充实和丰富思政课教学内容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 二) 有助于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大学生群体是刚刚步入成年、还不太成熟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其年龄和心理因素的共同作用下,这一群体对社会热点的关注度高,兴趣强烈,再加上比较强烈的自我意识,使得其愿意对社会热点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 结合社会热点进行思政课教学,能够激发大学生积极地参与思考、讨论,真正投入到思政课学习中, 主动地接受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摆脱以往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思政课教学模式,有利于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 三) 有助于提升思政课的解惑能力
目前, 思政课教学主要依靠课堂的理论讲授来进行,即使学生掌握了相关理论知识,也难以将其运用到社会现实中,造成学生“ 学习思政课无用”的错觉。 而且在社会全面转型期也出现了一些现实与理论不太一致的情况,容易使学生产生困惑,对理论的认同和接受产生质疑。而社会热点往往是现实社会各种矛盾的集中反映,通过有针对性地把社会热点引入思政课教学,并结合思政课的相关理论去分析,有助于引导学生将理论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培养用所学理论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新认识思政课的意义,而且通过这样的环节, 也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和理解,消解困惑,实现在理论传输基础上解惑的目的。
( 四) 有助于实现思政课育人的教学目的
在大学生群体中,一些大学生由于受社会环境和自身成长过程中诸多因素的影响,人生追求呈现出自我性和功利化的倾向,社会责任感缺失,甚至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扭曲。 而社会热点教育贴近实际、贴近学生,为大学生提供了了解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感的平台。 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热点问题研讨, 可以加深对社会现象、社会职责的了解,正确把握社会发展的主流,树立起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增强社会政治责任感[2],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思政课“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教学目的。
三、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方式
在将社会热点融合到思政课教学中时,要考虑到社会热点的不同类型,从而寻求不同的融合途径和方式。
( 一) 导入式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 一定要把导入的环节做好,这是一节课的“ 开局”,从一定意义上说是最重要的一环。从效果来说,做好了这一点就能够引人入胜。 采用导入式教学,的确能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感觉,比一开始上课就采用开门见山方式的效果要好得多,能达到“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3]。 基于大学生对社会热点较高的关注度, 可以将其作为思政课特定内容的导入部分。 尤其是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由于其比较浅显,理论性不太强,在与思政课融合时,采取导入式是最合适的。思政课教师可以在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刚发生时,就给予关注,将其以视频、PPT、图片等多种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课程内容的导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判断。 在实际教学中,将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作为思政课课程内容的导入既可以由教师来进行,也可以由学生来进行,教师给予分析和引导。 另外,也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社会热点事件( 现象) ,比如一些重要的纪念日、国际上的一些重大节日和两会召开等,将其适时地作为导入内容融合进思政课教学中,唤起学生的关注。
( 二) 内化式
社会热点问题在融入思政课教学时,可以采取内化的方式,即将其与相应的教材内容结合起来,把教材内容作为主体,把社会热点问题作为重点,在讲授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社会热点问题, 拓宽和延伸教学内容,并将其内化为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比如收入分配差距是目前全社会广泛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教材中也从理论上说明了我国当前的分配制度及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的要求,但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的表述难免于乏味和枯燥的困扰,只有结合社会现实才能使该问题更加易于为大学生所接受,由此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引入最新且权威的有关贫富悬殊拉大的观点、原因和应对措施的分析,和教材上的内容相呼应,使大学生们的思想不仅仅停留在该问题的表象, 而是发现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实现对该问题借助于社会热点形成的感性认识和借助于教材内容形成的理性认识的统一。 在《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中,类似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反腐倡廉问题,可以将其内化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核心理论”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问题可以内化在“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中,中日关系、南海争端可以内化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中。
( 三) 延伸式
学术热点理论性强,涉及面广,将其融合进思政课教学中可以采取延伸的方式, 即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通过学术热点对其进行延伸、拓展和深化,同时注意介绍相关研究成果和最新研究动态、信息,不仅使学生对这一类社会热点形成深刻认识,而且能够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研究的兴趣,尤其是对于文科学生来说。 为此,在理论讲授中,可以尝试结合课程内容将某一学术热点以专题的方式来讲授,实现课程内容的延伸,也可以通过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开设学术热点讲座的方式,将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延伸到课外,作为课堂讲授的补充和深化。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4]。 因此,学术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也可以延伸到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去,借助于社团活动、社会考察、社会调研以及社区服务等来进行。 比如,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可以在讲授理论的基础上,组织大学生进行以“ 我身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社会调查,在实践中加深对于理论的理解。
四、高校思政课与社会热点融合的原则
在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可以融入一些社会热点,但是这种融合必须是在思政课正常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在这个过程之中,社会热点与思政课的融合应当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 一) 及时将社会热点融入思政课教学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一个有心人,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重视、学习和研究一切成为或可能潜在成为社会热点的问题,梳理出一些与思政课紧密结合的社会热点,并探索其与思政课结合的具体形式,在相类似的社会热点发生时,趁热打铁,做出及时的回应,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对社会热点进行解读和分析,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现实性,也在各学科围绕社会热点进行的激烈的解释权和话语权的争夺过程中, 占领自己的一席之地。
( 二) 始终围绕教学活动进行
首先,要选择与思政课程或学科关系密切的社会热点, 即所选择的社会热点, 应该基于思政课的学科背景, 应该属于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或者本学科的研究对象,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思政课程及马克思主义学科的解释力和说服力。 其次,融合社会热点不能影响思政课正常教学的进行。 一方面,社会热点的引入仅仅是对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充实,不能因其而对思政课教学内容的主体地位造成影响;另一方面,社会热点只是对思政课理论的具体化和生动化, 不能占用过多的时间来分析,不能用对社会热点的介绍来代替思政课的正常教学内容。
( 三) 注重辩证的分析评价
社会热点具有可导性,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热点的思想态度和传播行为上却存在着随意性和非理性,单纯靠自己的情感和心情来进行判断及评论,随意将社会热点进行更广范围的传播,如果不及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领,社会热点中的正确思想和正面作用就不能及时地被大学生感知, 所以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价非常重要。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思政课引入社会热点只是第一步, 更为重要的是对所引入内容的科学分析和评价,最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在对社会热点进行分析评价时,要注意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和提升其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为目标;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科学的治学态度,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讲台,统领思政课教学过程;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引导学生对社会热点进行认识与分析,以弘扬正气、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为核心。事实上,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革命性和学术性的高度统一,在对学术热点的分析批判中,更需要体现出其中丰富的科学方法论内涵[5]。
摘要:社会热点是高校思政课教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社会热点与高校思政课教学结合意义重大。高校思政课教学中要正确认识社会热点的内涵和特征,根据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划分类型,并以此为基础寻求其与思政课融合的不同途径,探索两者有效融合的原则。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校,思政课
参考文献
[1][5]王建光.做好思政课教学对学术热点的引入与评价[J].中国高等教育,2012,(18).
[2]陈志远.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5).
[3]李宝玉.试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几个教学方法[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社会融合 篇8
乡镇作为基层政府代表着国家行政权力, 其属性是服从上级的决定, 执行上级的任务, 要对上级负责。这就导致平常我们所说的上面千条线, 下面一根针的现象。上面设置了多少个机构, 下面都要挂上相应的牌子, 并有专人去负责这一块的工作。与此相对应的是, 村委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所选举出来的自治性组织, 其代表的是自治权力, 其执行的是全体村民 (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达成的) 决策, 维护的是全体村民的利益, 而且每一名任上的村委会成员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即三年一次的换届, 这就导致其在执行工作时, 不同于基层政府所代表的行政权力, 出于换届的考虑, 其更多考虑自治的因素会多一些。这就造成了行政权力与自治权力的碰撞, 结合近几年来发生的多起群体性事件来看, 基层政府的因素占了很大比重, 根源就在于国家行政权力的末梢, 与自治性权利属性相异的权力 (利) 在直面过程中, 更容易发生摩擦或者说碰撞, 严重者发生群体性事件。
2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对乡镇基层政府的需要
第一, 现有法律法规的缺位。对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 在国家层面, 我国目前仅有一部偏重于组织的《村组法》, 但在当前中国城镇化的背景下, 如对于某些村改居基层社区, 仍旧存在着部分田地, 或者集体财产, 因此其在治理的过程中还是适用的《村组法》, 这一点在《村组法》中并无相应的规定。地方多以通过地方性法规的方式来对适用法律进行规定。
第二, 农村基层自治主体自身的局限性。因工作原因, 接触到的大多数村干部都具备有相当的能力, 在发展经济、处理村级事务过程中都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但有一点不可忽视的情形就是, 在中国处于转型期的当下, 利益的诱惑使得原有的农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新闻报道中, 我们不乏看到类似于村干部因违法违纪而受到纪委的查处, 或者接受法院的审判而入刑。
第三, 乡镇政府自身的职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相关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政府行使的职权中与村级事务相关的包括执行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 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经济、教育等行政工作;维护社会主义的全民所有的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各种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以上规定表明村级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都脱离不了乡镇基层政府的各项工作。
3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的融合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 村级自治组织和基层政府两种主体的存在, 总会出现博弈的情形, 二者又有融合的必要性及现实性, 关键就是解决好乡镇政府对村级工作管什么以及怎么管。
管什么?依据《村组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 基层政府对村级组织的管可以分为静态管和动态管。静态管指指对村民自治章程、乡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的决定是否有违法或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进行监督。动态管则是指基层政府对村级事务的公开合法与否进行监督, 这种管还包括资金上的支持, 在村委会办理本村公益事业所需经费确有困难的, 地方政府要给予适当支持;动态管还包括村委会成员的任期和离任时组织进行经济责任审计。
怎么管?究竟如何才能实现法律所定位的指导、支持和帮助?通过实践中的一些正面案例, 我们能够得知, 一方面, 乡镇政府的管主要是侧重于对程序的监控。在城镇化进程中, 如何让村干部对法律有所敬畏?光靠书面的普法显然不能达到这一目标, 笔者所在区域实行合同监管和项竞标, 使得村干部的权力运行不能暗箱操作而需放在阳光下接受检验, 使村干部能够从被动最终转向主动守法。另一方面, 基层政府的管也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基层政府只有在全体村民同意作出委托决定并签署委托协议的情况下才可以受托监管公章和三资代理。如果没有这一程序的严格遵循, 则会造成行政权力对自治权利的蚕食。任何瑕疵都会导致村民的埋怨及法学界的指责。最后一点不得不强调的是, 基层政府的管更应该侧重于对村级自治营造更好的氛围, 这种氛围不仅仅指基层政府要为村民自治提供更好的法治环境, 约束自身的权力不要到处伸手, 更为重要的是要对村民自治所应具备的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孕育, 这应该是乡镇政府长期致力的一项任务。
综上所述, 在当前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不得不面对乡镇基层政府与村级自治组织这两个主体的博弈这一情形, 但也不能否认二者中间也存在着融合必要性和现实性这一事实。当前我们更需要关注和解决的就是乡镇政府如何做才能更好地符合融合的需求, 从而更好地实现农村依法自治。
摘要:城镇化进程中,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主体既有自治性村级组织, 还有基层政府的身影, 二者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博弈的情形。但基于当前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以及村级组织自身的原因, 农村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化要求又决定了二者有融合的需要, 这就要求乡镇政府采用正确方法来促进农村依法自治的最终实现。
关键词:社会治理,自治,乡镇政府,融合
参考文献
[1]尤琳.中国乡村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 2013.
社会融合 篇9
农民工, 实质是户口在农村但在城市、乡镇企业工作, 收入以外出务工所得为主, 同时兼顾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群体的代称[1]。农民工在我国整个21世纪上半叶的社会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在《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实施以来, 农民工的状况得到部分改善, 可是, 因户口不同而导致的城乡分离社会保障体系, 农民工这个社会群体的权益保障仍然存在制度性的缺失。因此, 应在不同地域依据具体情况进行社会制度创新逐步消除农民工融入城市的的制度障碍, 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
二、调研的内容:
我们在宜昌对农民工发放了251张问卷调查表, 从中我们了解到总体上农民工收入低、处境困难等基本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再者, 农民工比较强烈的市民化、融入城市的愿望也没有实现。以下就是我们对收集的问卷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到的相关数据, 其中对于是否签订合同问题结果统计如下:
结果显示仅50%的被访农民工目前的工作状况为合同制, 有近40%的被访农民工目前工作状况为未定合同的零时工, 还有10%左右的被访农民工职业是做小生意。可知近半数的农民工的福利待遇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其中对于最希望政府提供的帮助问题结果统计如下:
a.值为1时制表的二分组。
结果显示农民工最希望政府在医疗保障, 失业保障及住房条件上有所改善, 所以从现状来看, 农民工社会融入的制度上还存在较大的问题。下面是具体分析:
(一) 农民工保险体系:
1、农民工面临的工伤保险体系调查结果
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工伤保险是劳动者在工作中或在规定的特殊情况下, 遭受意外伤害或患职业病导致暂时或永久丧失劳动能力以及死亡时, 劳动者或其遗属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但在这一问题的研究上, 调查数据显示有24.5%的农民工对获得工伤保险有强烈的意愿。
2、农民工面临的医疗保险体系调查结果
医疗保险是为补偿疾病所带来的医疗费用的一种保险。这一保险在疾病、负伤、生育时可以由社会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或物质帮助。但在我们“您最希望政府给予的帮助是?”这一调查结果显示:21.4%的农民工希望能在“医保”方面得到更多的帮助。
3、农民工面临的养老保险体系调查结果
养老保险是为了解决劳动者在达到国家规定的解除劳动义务的劳动年龄范围, 或因年老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劳动岗位后的基本生活而建立的一种社会保险制度。据我们调查数据显示, 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总体参保率仅为15%左右[5]。
(二) 国家法律制度:
1、农民工在国家法律制度中面临的合同制问题
合同制度是用人单位合理使用劳动力、巩固劳动纪律、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 是减少和防止发生劳动争议的重要措施。早在2003年1月5日国务院《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4]强调: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竟有50%的受访者没有签订合同制。
2、农民工在国家法律制度中面临的工资问题
工资支付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取酬原则、同工同酬原则、外部平衡原则、合法保障原则, 可是现实中农民工工资被拖欠被克扣的现象屡见不鲜。全国统计局统计的相关数据显示有0.8%农民工被雇主或单位拖欠工资[3]。
3、农民工在国家法律制度中面临的户籍制度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的户籍制度的前提下, 衍生出来的子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福利体系以及社会保障体制, 农民工在很大的程度上不享有和当地市民完全相同的政策, 使农民工在城市生活中无法得到完善的法律保障。
(三) 地方政府相关的就业、房控政策:
1、就业信息与就业平台是农民工进入城市社会的保障
更多的, 更加有效的就业信息和就业平台是农民工进入社会城市的首要问题, 有计划的开展就业培训工作, 搭建农民工失业与再就业的信息网络是农民工的基本保障。我们的“您最希望当地政府给予的帮助是?”中调查数据显示:14.7%的农民工希望政府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就业信息。
2、房价问题是影响农民工步入城市的物质因素
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 但是由于房价的上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居住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民工在城市生活的状况。在“您最希望政府给予的帮助是?”这一问题的调查中得到的结果显示:17%的农民工更希望政府能够改善住房条件, 同时, 我们通过调查了解到13.5%的农民工面临着房价问题。
三、农民工社会融合之制度融合问题的几点合理性的建议:
(一) 加强农民工保险制度的完善, 保障社会公平稳定
1、加强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落实是重点
以西安市不久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工伤保险“五统一”政策, 即统一参保范围和对象, 统一缴费基数和缴费费率标准, 统一财务账户管理, 统一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 统一工伤保险待遇支付标准为例。相关政府也应该建立一个完整统一能适应在不同城市推广的工商保险体系。
2、大力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是根源
以已经在我们国家农村乡镇实行的“农村合作医疗”为例。设立国家农民工医疗保险机构, 引导更多的农民工加入到这一医疗保险的体制中, 允许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一定限度内能预支保险金额, 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 使农民工更加良性的融入城市。
3、推进农民工养老保险政策的实施是发展
以最近在昆明五华区启动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程, 着力构建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三位一体”的保障体系为例。各个城市都应该构建一个类似于昆明市的这样一个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保障农民工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 坚持完善国家法律制度是农民工融入城市的本源
经济问题是农民工步入城市的最根本原因, 合同制度是劳动者实现劳动权的重要保障;户籍制度是决定农民工未来定位的方向标。坚持完善工资制度、合同制度、户口制度是不变的根本。
(三) 地方政府坚持社会公正原则, 创新有特色的地方政策以促进农民工融合
1、加大完善对农民工就业政策力度, 搭建失业与再就业的信息网络
以宜昌市构建的就业信息网和工商维权网为例, 这些网络的构建, 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解决了农民工比较关注的工作, 就业和自身权益的问题, 一个类似的更加有效更有普适性的政策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落实实施农民工住房优惠政策, 切实保障农民工最基本的融入问题
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行的“经济适用房”政策为例, 这一政策在一定的程度上基本解决了农民工的住房问题, 在加强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桥梁作用, 但由于我国农民工人口数量巨大, 更加有效普适性更强的住房政策还有待实施。
四、结束语:
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通过法律制度、社会制度、保险制度等发方面的完善与管理, 结合相应的调控手段, 在今后的时间里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农民工流动在相应制度下的城市中时, 可以更好的享有自己的权益, 融入到城市生活中去, 创造农民工满意的城市生活。
摘要:本文通过对宜昌夷陵区、西陵区等地的农民工进行问卷调查, 发现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新型中坚力量———农民工在进入城市时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和缺乏而使他们无法很好地融入社会, 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的生活满意度。我们从社会制度出发, 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无法融入的原因, 论述有关适于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 思考构建一个完善的有普适性的社会保障网络, 使农民工更好的融入城市, 从而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 促进社会更好的发展, 并提出了合理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农民工,社会制度,社会融合,制度融合,生活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郑大远, 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西安邮电学院计算机系)
[2]《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2006年3月27日
[3]《2011年我国农民工调查监测报告》
[4]《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2003年1月5日
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问题和建议 篇10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一) 新生代农民工
新生代农民工是相对于他们的父辈老一代农民工而言的, 在年龄上, 主要是指20世纪80年以后出生的劳动者子女。在文化知识上, 他们比老一代农民工有知识, 接受过一定的教育但是没有上大学的经历;在居住地上, 常年生活在城市甚至出生在城市;在就业上, 不像他们的父辈主要选择在建筑工地工作, 他们的就业已经延伸到工厂、公司等场所;在心态上, 也不像他们的父辈对农村有着难以割舍的感情最终选择回归, 而是没种过地也不会种地, 对农村感情淡漠, 希望扎根于城市。总的说来, 新生代农民工就是指那些常年生活在城市 (甚至在城市出生长大) 、受过一定的教育、希望立足于城市, 但是没有市民身份的80后、90后。
(二) 社会融合
社会融合 (social integration/social adaptation) 是从social integration衍生而来。杜尔克姆、帕森斯等人首先对社会融合进行了理论阐述, 强调的内容是社会团结。后来学者根据这些理论, 在实证研究中将社会融合的定义进行操作化。Scott M.Myers在《童年移民和成年后的社会融合》一文中沿用Phyllis Moen, Donna Dempster-Mc Clain, Robin M.Williams, Jr (1989) 对于社会融合的定义。Scott对移民的结构整合和社会心理整合都做了详细的操作化。
我国学者朱智贤 (1989) , 张春兴 (1991) , 黄希庭、杨治良、林崇德 (2003) , 陈会昌 (1999) , 贾晓波 (2001) 均对社会融合作了解释。
因此, 本文中的社会融合是指从身份上、文化上、生活上尤其是心理上完全融入到城市生活, 而不仅仅局限在表面上的融合。
二、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主观方面
第一, 身份上角色不清、定位模糊。在中国, “农民”是个苦难性的弱势代名词, 而“农民工”又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早已脱离了农村的生活和劳动, 常年生活在城市, 表面上和城市的孩子一样喝着可乐、穿着体恤衫牛仔裤, 甚至说着普通话, 但是身份很尴尬;摆脱了农村的生活来到城市但是却又不是市民, 亦工亦农, 却又非工非农, 导致身份上角色不清、定位模糊。
第二, 心理上自卑、自我封闭。新生代农民工常年在外, 背井离乡, 大多有被城市拒绝容纳的境遇, 他们到处碰壁, 遭受形式各样的不礼遇、不正看的非正常待遇。犹如惹嫌的弃物盲流一般。城市到处的光鲜靓丽, 却大多与他们无关, 他们大多被社会疏离、孤立、嫌弃、遗忘, 而缺乏被认同、认可、容纳。对城市来说, 他们只是城市寄住者、迁徙者;对他们自己来说, 他们有的只是卑微的身份、打工生活的忙碌与繁重, 因此, 内心的自卑感、怯懦感、无力感不断增强, 久而久之萌生出自我封闭的消极状态, 抗拒与外界沟通。
(二) 客观方面
第一, 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制约社会融合。不统一、不健全、不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工被排斥在城镇社会保障之外, 缺乏失业、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1]。对于农民工而言, 由于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 很难融入到真正的城市生活, 一方面, 在就业、住房上有困难, 不能从实质上在城市扎根, 实现市民化的转移。另一方面, 不得不依靠土地和家庭养老, 所以不能离开土地, 也不会交出土地。这样既影响了城镇化进程, 也不利于农民工的市民化, 特别是对新生代农民工而言, 从心理上又是极力想摆脱农村、融入城市的, 所以时常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纠结, 也使得他们的人生充满迷茫、困惑。
第二, 城市排斥导致缺乏归属感。在就业、子女上学、生活等很多方面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是排斥的。在就业上, 虽然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 但是城市的管理者、用人单位甚至市民对其并不友好, 一些拖欠农民工工资的事件常常发生, 城管对农民工的暴力执法屡见报端, 一些市民在公共场所对农民工恶语相向的事情也时有发生。另外, 在农民工子女入学上, 类似的歧视也时常发生, 虽然政府已经尽最大努力解决这一问题, 但是, 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并不欢迎农民工女的加入。所以, 部分新生代农民工始终以“过客”心理在城市挣扎, 对城市生活采取一种敬而远之的态度, 对城市缺乏归属感、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不愿意融入城市, 也不会创造条件想方设法融入城市[2]。
三、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合的建议
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合问题不仅是农民工自身的问题, 也是城镇化中整个国家、整个社会的问题, 不仅是紧迫的现实问题, 也是长期的历史问题, 因此, 需要政府、社会以及个体多管齐下, 全员参与, 长期努力。
(一) 政府层面
第一, 加快社会改革, 促进城乡一体化。长期以来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格局导致了城市与农村发展的巨大差距, 也导致了市民与农民的巨大落差, 因此, 加快社会改革尤为重要。一方面, 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消除新生代农民工非农非工的尴尬局面, 从身份上消除城乡差距;另一方面, 要建立统一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 消除城乡居民在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的差距。只有从体制上、制度上消除障碍城乡差距, 才能缓解农民与市民的差别, 实现真正的融合。
第二, 创新管理体制, 提高沟通桥梁[3]。对于农民工而言, 在城市最缺乏的就是主人翁意识和归宿感, 因此创新管理体制, 让农民工参与到城市的管理, 对于增强其自信心和归宿感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近几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 已经有了农民工代表, 但是比例太低, 与近2亿的群体极不相称, 不能真正调动农民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政府部门应创新管理体制, 采取多种方法、多样渠道让农民工加入到管理中来。例如, 让农民工加入到社区管理, 加强与市民的交往沟通;建立农民工组织, 使其不在心理上产生边缘化意识等。
第三, 加强职业培训, 提高就业创业能力。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于他们的父辈, 有了更多就业的渠道和就业选择, 但是绝大多数仍然局限在建筑工地、工厂的流水线上或者一些服务性行业, 技术含量底, 发展空间小, 最终也会影响着他们的社会融合。因此, 政府应该成立专门机构, 拨付相应资金, 免费对新生代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和创业培训, 提高其就业创业能力。特别是随着国际大环境的影响, 创业时代已经不可避免的到来, 政府关注的不应该仅仅是大学生的创业, 对于农村转移人口———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也不能忽视。因为在有些行业, 农民工创业的优势更明显。政府还可以在贷款、税收方面给予农民工创业提供便利。
(二) 社会层面
第一, 作为企业, 保障新生代农民工合法权益, 帮助其实现自我发展。作为有着近1个亿数量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个庞大的群体, 在我国的城市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特别是在今天面临着“用工荒”的形势下, 企业帮助新生代农民工实现自我发展, 既是企业自我发展的需要, 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体现。一方面, 从法律上保障新生代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主动和农民工签订工作合同, 缴纳社会保险, 不拖欠、不克扣农民工工资, 不欺骗、不欺诈农民工的劳动;另一方面, 改善新生代农民工工作环境、生活条件, 为其成长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既能为企业发展培养人才, 也能为企业留在人才, 还能树立企业形象, 可谓一举三得。近年来一些企业发生的员工自杀事件对企业的形象的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 所以, 与其事后去花钱去补救, 不如事前预防为主。
第二, 作为市民, 要对农民工加强人文关怀。近年来, 公交车拒载农民工、怀疑农民工、呵斥农民工的事情时有发生, 甚至农民工被冻死在立交桥下的事情也有发生。我们在看这些新闻的时候不能只作为一个“看客”, 应想一想我们对身边的农民工是不是同样冷漠呢。构建和谐社会不是一句空话, 也不单是国家的事, 和谐社会人人共建, 人人共享, 不能只想得到不想付出。更何况新生代农民工无论是在教育程度上、个人素质上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不仅为城市建设付出了汗水, 也不乏英雄壮举, 所以作为普通市民, 尊重农民工既是个人素质的表现, 也是城市文明的方向。
第三, 社会团体组织成立“农民工之家”、“打工之”, 有专门的基金、专门的人员, 为农民工服务, 帮助其成长就业, 解除情感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迷茫, 甚至提供心理援助。
(三) 个体层面
第一, 增强自信心, 实现自强自立。在现实中, 确实有一些新生代农民工存在违法乱纪的事情, 影响了整个群体的形象。因此, 新生代农民工要扭转这一形象, 学会自强自立, 改变消极、自卑心态, 以一种积极的、进取的心态面对生活、迎接挑战。只有自己尊重自己了, 别人才会尊重自己。
第二, 加强学习, 不断超越自我。新生代农民工可能在教育程度上比城市青年略低, 但是成长的历程和条件大体相当, 所以, 千万不要给自己“贴标签”, 如我就是一个农民, 我只能干体力活, 我素质就是不高, 我只是城市的过客, “龙生龙, 凤生凤”, 我没有背景不会成功, 等等。要坚信事在人为、贵在坚持, 我有能力我有信心通过学习、通过努力, 改变自身困境, 不断超越自我, 迈向成功人生。
参考文献
[1]简新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与对策[J].求是学刊, 2011, (1) :60-61
[2]蓝小燕.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分析及破解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90-94
社会融合 篇11
【关键词】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
一、引言
技术创新是一个国家经济健康快速增长的原动力,也是企业形成自身核心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是企业持续发展和壮大的根本依靠。现代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研究出新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并快速投向市场,才能够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现代企业是经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自觉全面考虑自身生产经营活动对社会和环境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主动履行对社会的责任。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有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
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一方面,很多世界领先的跨国公司有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如美国波音公司生产的波音787梦想客机能够在比同类客机节约20%燃料的情况下保持更远距离的飞行;日本丰田公司生产的混合动力车Pirus比传统汽车减少排放90%的有害污染物(Luo X M & Bhattacharya C.B.,2009)。Luo、Du(2012)调查了美国128家公司后发现,社会责任表现综合排名前三位的公司在调查期间平均每年研究开发出47种新技术(或者新产品),而社会责任表现综合排名在最后三位的公司每年只研究开发出12种(个)新技术(或者新产品)。从这些案例可以看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技术创新是相互促进关系。另一方面,一些公司为了利润而进行盲目创新,发生了一系列社会责任丑闻。如2008年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些乳制品企业为了在相关部门的蛋白质检测中表现更高的蛋白质含量,竟然往奶制品中添加三聚氰胺这种有毒物质;2011年央视报道河南双汇集团为提高猪肉火腿肠中瘦肉含量而大量使用瘦肉精。大量的医学研究已经证实,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长期摄入含三聚氰胺的奶制品会使得膀胱和肾产生结石,还会进一步诱发膀胱癌等疾病;而人体摄入肉制品中残留的瘦肉精后则会出现肌肉振颤、心慌、战栗、头疼、恶心、呕吐等多种症状,严重者甚至导致死亡。不管是三聚氰胺还是瘦肉精,都是人类技术创新不当的结果。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谋取利润,罔顾社会责任,将这些物质添加到食品中,引发食品安全危机,产生了负的社会效益。
正反面的案例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和技术创新密切关联,企业应该加强二者的有机融合,共同促进自身可持续发展。而现有的文献很少对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技术创新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吴家喜,2009;周璐、王前锋,2013),关于二者有机融合的系统研究更是凤毛麟角,且大部分相关文献仅出现在一些新闻报道中。因此,本文拟就此选题。
二、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1.企业技术创新
Schumpeter(1912)比较早的提出了创新理论,认为创新实际上就是在生产过程中引入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给函数,把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重新组合,并完善生产体系,开创了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的先河。技术创新理论处于交叉学科领域,现有的文献从经济学、管理学、行政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和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由于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研究角度,学者们和对技术创新的内涵、外延等提出了不同看法。傅家骥、程源(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有意义的非连续事件,这一事件具有构思新颖和成功商业实现这两个显著特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将技术变为商品并投入市场进行销售,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价值,获得了经济效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中发〔1999〕14号)指出:“技术创新是指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质量,开发生产新的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
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大部分学者都认为,技术创新活动是包括从新思想的产生开始,到研发、试制、形成新技术和新产品,并最终实现首次商业化的整个过程(吴家喜,2009)。本文所指的企业技术创新指企业应用新科学知识研究出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出新产品并投入市场,或采用新的生产组织方式进行生产制造、提高产品质量或提供新服务的过程。
2.企业社会责任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发展和社会联系日益紧密,人们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期望和要求也与时俱进。企业己经不是仅以股东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实体,而是应该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社会组织。现代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简称CSR)理论的代表人物Bowen H.R .(1953)指出,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获得股东、员工、消费者、社区、各级政府、各种商务合作伙伴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支持,因此除了要努力为其股东赚取合理利润外,也应该满足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要求,承担对利益相关者的社会责任。企业最重要的目标是履行社会责任,而不是利润最大化。Carroll Archie. B.(1979)根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意愿程度,把企业社会责任由低到高分为四种,即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发责任,并提炼出企业社会责任金字塔模型。黎友焕(2007)系统梳理与分析了一系列与企业社会责任相关的概念,指出企业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对其利益相关者应承担的经济、法规、伦理、自愿性慈善以及其他相关的责任。黎友焕,文志芳(2011)翻译并解读了ISO26000对社会责任的定义,认为社会责任指的是组织通过透明和道德的行为,为其决策和活动对社会和环境的造成的影响而承担的责任。这些行为致力于可持续发展,包括健康和社会福祉;考虑利益相关方的期望;遵守适用法律,并符合国际行为规范。社会责任包含七个核心主题:组织治理、人权、劳工实践、环境、公平运营实践、消费者问题、社区参与和发展。ISO26000这一定义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
本文参考ISO26000的定义,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基础,结合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指的是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兼顾利益相关者的合理利益诉求,最终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利益相关者应该包括:股东、员工、消费者、政府、社区和其他“能够影响企业目标实现,或者能够被企业实现目标的过程影响的任何个人和群体”,其中股东、员工、消费者为核心利益相关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加快公司发展,回报股东利润;(2)保障员工基本权益,提高员工待遇,促进员工职业发展;(3)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4)遵守法律法规,依法纳税,响应政府号召;(5)支持公益慈善,参与社区发展,保护自然环境。
三、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社会责任实践
随着社会发展不断进步,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越来越多,而其中最重要的社会责任是技术创新责任。企业履行技术创新责任能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形成最重要的核心竞争力,为履行社会责任提供重要基础保障和主要途径,从而推动自身社会责任实践不断前行。
1.技术创新是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即将发生,我国面临着重大机遇和挑战,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为有效应对这一趋势和变化,国家正大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一国经济的增长、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生态环境的保护及生态文明的建设都建立在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基础之上。而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应积极履行技术创新的社会责任,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为国家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作出应有贡献。社会责任感是企业对社会责任的深刻认识与理解,以及积极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自觉。一个社会中具备社会责任感的企业的多少,也是整个社会人文精神的发展状况的反映。企业应该把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所显示出的技术优势、知识优势和市场优势充分体现出来,将大量优秀的科研成果转化成新产品和服务,转化为先进生产力,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企业进行技术创新需要大量投入,短期来看面临风险,还可能导致利润的下降,但长期来看这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因此,企业应该主动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履行技术创新责任。
2.技术创新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基础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建立在一定的能力基础上,而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基础就是技术创新能力(Meyer M H,1997;郭斌,1998)。企业必须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才能提高核心竞争力,进而做强做大、科学发展,才有能力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回报社会。企业持续发展才能为社会提供就业机会,有足够的资源保障员工的报酬和福利,向国家上缴税款;企业盈利了才能满足股东要求,才能进行慈善捐赠,无法想象一个亏损的企业能持续支持慈善事业。只有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企业,拥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更好地立足于日益激烈的商业竞争,谋求企业自身的发展,有更多的资源促进员工的发展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发展。
3.技术创新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
企业通过加大创新资源的投入和企业组织制度的保障,进行技术创新,产生新的构思和创意,进而研究出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或者新工艺,顺应市场需求。这能显著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做贡献。比如,随着社会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对绿色低碳技术与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大。企业通过技术创新研发出绿色低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达到了政府环保标准,保护了自然环境,亦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扩大了销量,增加了利润,提高了对股东和投资者的回报。技术创新的结果是企业满足了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要求。如果企业的技术创新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其产品就会失去市场也就创造不了相应的价值。如果企业进行不恰当的技术创新,触犯国家法律法规,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要求,则必然会政府被处罚,被社会舆论抨击,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比如前文所述三鹿集团曾是国内奶制品行业领先企业,因为盲目追逐利润而进行了不恰当的技术创新,导致企业领导层被重判入狱,企业也不复存在。因此,企业成功的技术创新必然会全面地考虑和满足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合理诉求,很好地体现社会责任。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同时也是在履行社会责任,也日益成为履行社会责任的主要途径。
四、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促进技术创新
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能取得内外部利益相关者的支持与理解,容易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保持崇高的社会声誉,吸引包括资金、人才、市场、社区等在内的优质资源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大量学者的研究证实,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升自身技术创新水平(周璐、王前锋,2013;黄珺、郭志娇,2015),企业注重履行社会责任最终必然会促进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1.履行投资者责任能获得投资者的资金支持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种高风险,高收益的活动。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面对的是一个巨大的全球市场,这也意味着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企业要面对来自全球领先企业的巨大挑战,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的不确定不可控因素日趋复杂,成本和风险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能否持续下去并最终成功,极其需要充裕的资金支持。企业积极履行对股东的社会责任,增加对股东的股利支付率,能赢得股东对该公司的投资信心,吸引股东向企业持续注入资金。企业积极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及时地对债权人进行还本付息,能得到债权人的信任,提高自身信用等级,从而降低融资成本(朱金凤、杨鹏鹏,2009)。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提升会吸引来自全球的投资者资金的持续流入,从而获得充裕的资金,为公司的技术创新活动奠定雄厚的财力基础。总的来说,企业履行投资者责任能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为技术创新获得重要的资金支持。
2.履行员工责任易吸引优质创新人才
推动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最关键资源之一是人才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创新创造关键在人”。员工和管理者、员工相互之间有良好协作关系,基于彼此信任、有共同目标,再加上嵌入多样化信息网络,具备上述因素的团队创造力更强(Cooke、Wills,1999)。即使员工的技术知识储备足以达到实现技术创新的要求,然则他们对所工作的环境不满意,彼此之间互不信任,甚至互相充满敌意,那么他们将不愿意与他人分享和合作利用所拥有的创新知识,在创新方面表现消极,不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质(Nahapiet、Ghoshal,1998)。因此企业如果能为员工提供舒心满意的工作环境、投入必要的资金资源等保障,更重要的是建立合理的员工激励制度,将有利于吸引全球的优秀创新人才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支持。
3.履行消费者责任能取得消费者市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履行消费者责任要求企业主动关注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了解企业的市场需求结构,这使得企业能明确创新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履行消费者责任的企业根据消费者的售后服务反馈,为满足消费者需求,有动力对企业的产品、技术等不断创新,这有利于从外部促进企业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企业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才能与消费者建立良好关系,这有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中的认可度和知名度,提高消费者的忠诚度,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周祖城(2007)通过实证研究证明,消费者愿意以高价格购买社会责任表现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的企业生产的新产品。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产出新产品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这就决定了新产品的高成本高价格的特点。而企业履行消费者责任能提高消费者对于新产品高价格的接受程度,有助于企业扩大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销量增加利润,从而加快技术创新成本的回收,维持技术创新的持续进行。这些重要因素都能影响到企业技术创新的成败。
4.履行其他责任能取得政府和社区对技术创新的支持
这里的其他责任指的是企业应该对政府和社区履行的社会责任。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与当地政府和社区产生联系,取得他们的支持(至少不反对)很重要。企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按时按数额纳税、积极贯彻政府政策,必然会得到政府的好感和信任,而这是政府对企业投入政策性支持的基础,这些政策于企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例如获得政府的税收优惠或者贷款等,这样对企业技术创新有直接的促进作用(王明友,1999)。企业对环保组织和慈善组织等边缘利益相关者履行社会责任可促进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意、提升技术研发速度和产品商业化速度,尤其能扩大企业影响力。彭正龙、王海花(2010)指出,企业承担环保责任和慈善责任使得企业易获得社会舆论支持,提升产品的被接受程度。企业履行社区责任,促进当地经济发展,通过加强与社区的联系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社区支持,有利于开拓视野,接触和学习到最新的科学技术。
五、企业技术创新与企业社会责任有机融合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和自主创新互为促进,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田丽媛、张锁祥,2006)。宋天和、杨威(2008)亦指出企业社会责任与自主创新两者之间互为因果关系,相互提升。企业应该将二者的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共同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1.以社会责任理念指导企业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离不开制度创新,要求相应的制度体系与之配合。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6年5月印发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就指出,实现创新驱动要“坚持双轮驱动”,即要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两个轮子相互协调、持续发力”。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如果没有完善健全的的制度,就不能保障技术创新进程持续进行,不能有效的积累技术创新知识,也不能激发员工创造活力,最终必然会失去持续技术创新的坚实基础。而企业进行制度创新,满足利益相关者要求,也是企业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因此企业可以在社会责任理念指导下进行制度创新。第一,不断进行企业组织制度创新。处于不同行业地区、不同发展规模和不同生命周期的企业,都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把社会责任理念体现在制度安排中,不断完善组织制度,推动自身技术创新进程顺利进行。第二,进行具体管理制度创新。企业要制定详细的技术创新目标,让所有员工都能明确创新方向。企业要设计科学的制度进一步强化符合社会责任要求的企业价值观或态度。第三,建设开放的技术创新体系。比如很多国际领先企业都通过在世界范围内成立先进技术研发中心,吸纳当地创新人才加盟,从而提高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践证明,企业打造开放和包容的技术创新体系,能使得技术创新顺利转化成符合市场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社会责任理念已经席卷全球并逐渐成为另一种全球通用话语体系,因此企业应以社会责任理念为指导,完善内部创新体系,同时加强与外部创新体系合作协同,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借鉴全球先进技术经验,形成开放包容的创新体系,全面提高技术创新水平。
2.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技术创新整体流程
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不仅仅是为了获得利润,其终极目标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应是履行社会责任,造福社会。企业应该以履行社会责任为出发点,在进行技术创新时进行长远考虑。企业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技术创新整体流程中,研究出符合社会责任理念和市场需要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促进自身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护自然环境。首先,企业应将社会责任理念与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结合起来。企业无论是研发新技术还是新产品,都应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需求,以满足其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定位与方向。这样,企业就能把要承担的社会责任通过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体现出来。其次,企业应把社会责任理念与创新文化结合起来。社会责任理念本身就是一种与时俱进的创新理念,因此其与企业创新文化存在坚实的融合基础。企业要有意识的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创新文化中,形成鼓励创新的文化。这体现在企业注重长远发展,有意识地保护和宽容技术创新过程中的失败者,从而激发和维持技术创新团队勇于尝试和变革的创新精神。通过这样的措施,企业将获得技术创新的精神动力。
3.将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和自身发展,首先应具备一批有社会责任理念和技术创新能力的人才。企业应秉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理念,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通过各种渠道培养或引进创新人才。企业要积极履行员工责任,将人才发展纳入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一要科学设计员工薪酬激励制度,激发员工创新创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创新人才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和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搭建发挥才能的舞台。二要构建一个宽松的、适于创新人才学习和交流的氛围,以利于创新人才之间的沟通和知识共享。三要建立学习型企业。加大员工教育培训投入,将员工教育和培训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为创新人才持续学习新知识提供制度性保障。比如美国IBM公司是世界领先的创新型企业,每年投入多达20亿美元经费对员工进行培训,创建各类培训学院和网上大学为员工的自主学习提供舒适自由的条件。这些措施从短期来看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从长远来看会持续增强创新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并使得其对企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创新人才队伍将会积极发挥自身主管能动性,多出创新成果,与企业实现共同成长,最终全面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Luo X M,Bhattacharya C. B.The Debate over Doing Good: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Strategic Marketing Levers,and Firmidiosyncratic Risk[J].Journal of Marketing,2009(6).
[2] Luo X M,Du S L.”Good”Companies Launch More New Products[J].Haward Business Review,2012(4).
[3]吴家喜.企业社会责任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视角[J].工业技术经济,2009(12).
[4]周璐,王前锋.企业社会责任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2013(1).
[5] 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6] 傅家骥,程源.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该抓什么?——再论技术创新[J].中国软科学,1998(7).
[7] Bowen, H.R.Social Responsibilities of the Businessman[M].New York: Harper.1953.
[8]Carroll A. B. A Three 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Social Performanc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979(4).
[9]黎友焕,企业社会责任研究[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10]黎友焕,文志芳.国际标准ISO26000解读[M].西安: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11.
[11] Meyer M H.Revitalizing Your Product Lines through Continuous Platform Renewal[J].Research Technology Management, March—April 1997.34-42.
[12] 郭斌.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组合创新理论与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1998.
[13] 黄珺,郭志娇.社会责任履行与企业价值提升——基于技术创新中介作用的实证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5(3).
[14] 朱金凤,杨鹏鹏.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检验[J].统计与决策,2009(7).
[15] Cooke, P.,Clifton, N. Social Capital and Small and Medium Enterprise Performance in the United Kingdom,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Modern Space-economy: Evolutionary and Policy Perspectives[R]. Tinbergen Institute, Keizersgracht Amsterdam, 2002.
[16] Nahapiet J.,S. Ghoshal. Social Capital,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the Organizational Advantage[J].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98(2).
[17]周祖城,张漪杰.企业社会责任相对水平与消费者购买意向关系的实证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9).
[18]王明友.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对策思路[J].经济与管理研究,1999 (50).
[19]彭正龙,王海花.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对开放式创新绩效的影响[J].经济管理,2010(1).
[20]田丽媛,张锁祥.企业社会责任与自主创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6 (12).
社会融合 篇12
一、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内涵界定
在人类文明锐意进取、财务文化逐渐萦积和管理思潮蓬勃发展的同时, 社会公众已逐渐意识到高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之重要, 以及高职教育的风险防控需与社会责任紧密对接、制衡之必要。理论界和实务界也在积极拓展思路, 思考对策, 着力将高职院校的经营理念和风险控制由过去仅仅关注于经济利益的量与值, 而逐渐转向注重学校的社会定位与社会效应, 其中高职院校社会责任的职能定位也随之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内涵界定
所谓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 是指学校财务资源的配置与管理中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影响, 致使学校承受某种经济损失、财务危机、收益偏值和财务困境等可能。学校在办学过程中因资金筹措、基建投资、校企组建和教学科研经费投入都可能与预计发生不同程度的偏离, 进而引起财务资金的周转困难, 这就是所谓的高校财务风险, 只是这种偏离的程度大小决定着财务风险的大小。
高职院校是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 其资金的来源大多还是主要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学费收入, 这些款项基本上只能满足于学校的正常公用经费和员工工资, 而其他庞大的开支还得依靠大量的银行贷款。这对于高职院校来说, 要想按时履行其还款义务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其难度可想而之。为此高职院校必须以现实的责任姿态科学研判、细致斟别和严密控制其财务风险。当然, 识别控制高校的财务风险也绝对不是为了简单地追求会计期间量与值的增减, 而是能够指导高校正确运用SWOT法适时观察自身所处的内外经营环境, 科学评判机会成本与机会收益, 以及正确认识学校经营管理对社会的贡献或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比如从银行这个角度来看, 有些银行对高校贷款也同样存在着偏差, 误认为学校的生源好、知名度较大、社会定位较高, 往往对高校的审贷疏于其财务风险的正确研判和偿债能力的科学分析, 而且这种金融风险同样也会连带影响银行对其他储蓄公众和关联企业的社会责任。总之, 研判与识别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 必须匹配于社会责任的体系建设, 这对加强学校财务资源的合理配置, 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 高职院校社会责任内涵界定
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是指高职院校在创造社会价值、控制财务风险的过程中, 面临社会需要和各种社会问题而应当履行的义务与职责。高职院校为了印证自己笃信的管理理念和宏博的经营宗旨, 就必须构建一套与财务风险相制衡的社会责任体系, 也就是说高校在努力控制财务风险的同时, 必须承当相应的社会责任。首先, 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是一个关联的要素组合。它一般由责任主体、责任客体以及责任关系三个基本要素构成。而其中的责任关系就是责任主体与责任客体之间双向互动的权责关系。在社会与高职院校的责任关系中, 既有社会对高职院校的责任需求, 也有高职院校对社会应该承担的责任义务。其次, 构建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体系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经济关系、法律关系和社会道德关系的主体, 对社会必须履行相应的经济义务和道德援助, 对利益相关者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诚信支持。这种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权责关系实际就是学校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对接、制衡的系统工程。
高校的大量举债无论是对学校自身, 还是对国家、银行、关联企业都可能会造成某种威胁。一些关联企业很容易因为高校的高负债或金融风险直接牵连陷入困境, 形成财务风险。比如西安交大的开元集团就曾在大学城的后勤配套建设项目完成之后, 高校以造价过高为由迟迟不付项目款, 开元因此资金链条中断, 曾经辉煌一时的集团公司负债累累, 为这家企业提供巨额贷款的银行也同样遭受牵连。这就是学校责任丧失引起的系列风险, 并影响了国家、银行和关联企业的正常经济秩序。因此在重视高校财务风险识别与控制的同时, 必须建立相应的高校社会责任机制, 方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与发展。
(三)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关系
当前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和独立性的经营形态决定了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与其所承担的社会责任相互依存、相互制衡, 所以高职院校必须运用对立统一的原理切准其利益与责任、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制衡点。
(1) 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矛盾性。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是伴随学校内部财务资源配置与经济运营的必然结果, 是学校内在价值追求过程中必须防范与控制的关键点, 也是实现高职院校社会效益最大化的趋动力;而高职院校的社会责任是学校外在的社会关联活动, 是高职院校追求价值量变化过程中应当履行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学校的财务风险防范与社会责任履行存在着固有的矛盾性:一方面高职院校如果不顾及其财务风险, 主动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那么学校就会增加更多的管理费用和消耗成本, 加大资金占用, 削减学校仅存的财务资源, 这就加剧了学校更严重的财务风险, 顺势成为了学校的经营负担, 这时的学校也没有生存的资本和继续存在的可能, 这也是目前高职院校不愿自觉承担其社会责任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 如果高职院校为控制财务风险而不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其实同样也会给学校带来更多的负担。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本来就相当艰难, 如果学校固步自封, 只顾及控制风险而不举债, 学校效益欠佳, 对外又势必会恶化学校的社会定位, 降低学校在银行、税务和企业等关联体心目中的诚信;对内也会降低学校员工的积极性, 进而诱发出更多的学校内部矛盾和社会伤害。所以从短期效应来看, 高职院校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性。
(2) 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之间的协调性。高职院校要控制其财务风险, 就必须对支持或忠诚它的社会公众负责, 如银行机构、税务部门等。高职院校考虑社会责任并不意味要否定学校财务风险的存在。相反, 二者是一个相互促进、共生共融的因素。社会责任的履行必须以学校的财务风险防范为前提, 而社会责任的履行在一定程度上又更能促进学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高职院校是以长期发展为战略目标, 在其发展的同时, 必须以不拖延基建工程款项、不污浊金融贷款环境、不恶化社会效用、不偷漏国家税费、不发布虚假信息等手段来自觉维护社会公众利益, 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履责任, 虽然短期内有可能会折损学校的经济效益, 但从远期来看, 它是更有益于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它能让社会公众敬重于学校的职业道德, 从而进一步提升社会公众对学校的忠诚与敬仰, 塑造学校的良好社会形象, 让学校获取更多的机会收益, 这样也就把学校的财务风险降到了最低, 各相关利益主体才会得到和谐发展。因此, 从远期效应来看, 高职院校社会责任与财务风险之间又存在着协调性。
二、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失衡现状分析
目前高职院校的财力相对有限, 有些学校为了规避财务风险而肆意逃避社会责任, 归结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缺乏宏博责任意识引导
为了提升高职院校的社会定位, 增加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各所学校都在积极思变自己的管理对策与经营法则, 力求办出自己的专业特色。但有些学校管理者很容易把眼光瞄向当前现实而短期的资本营运, 注重眼前资产总额的盘拨, 而忽视财务经济运作与社会公众的关联性及其相应的社会责任。有的是因管理层的综合素质而不能正确履责, 有的是因管理层的主观原因而恶意行为;有的是由于客观经济对象的复杂性和一定经济活动主体认识的局限性所决定;有的是由于不正当的经济行为所引发。正是由于这些社会责任意识形态的偏差, 诱使一些管理者采用各种手段将现存的损失转移到将来或转移给国家、公众或利益相关者, 直到这些隐性成本突然显性化时, 给国家、社会可能已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折射出学校忽视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只单方面地看到财务风险对自己的影响, 而没注重学校的财务风险给国家、银行及社会公众可能引发的系列伤害。
(二) 缺乏刚性责任机制约束
财务工作本来就具有较强的政策法规性, 但目前国家还没有具体的政策、法则来制裁高校管理者及相关责任人员的社会责任不作为, 这就使得高校承担社会责任缺乏刚性约束。由于有些学校财务人员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和管理者的经营理念跟不上形势, 财务管理方式也难以跟上时代的节拍, 预算编制相对随意, 资金筹集水平低下, 报出的财务信息有时失真, 这些都可能为引发财务风险埋下祸根, 对社会和公众可能酿成严重损失。另外也存在着部分高校对责任人的惩治不严的情况, 因管理风险给学校或社会造成经济损失而对管理者或责任人缺乏相应的惩处, 特别是对诚信危机的认定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和片面性, 对相关责任人员的违规作假或不作为缺乏一定的震慑力, 使社会责任的体系建设缺少必要的参照和说服力, 客观上促成了责任人经济行为随意操作的空间。
(三) 缺乏严密的内部控制载体
随着教学科研、后勤保障、行政管理、校办企业等业务活动的不断规范, 高职院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与学校的管理活动的矛盾也日益显现, 缺乏相互制约的配套体系, 在某些领域甚至出现内部控制制度的真空, 以至于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财务风险。如有的管理者违反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随意调度资金私用, 或财务资金被盗而制度又无章制约, 这些不法行为或不当行为都有可能为财务风险滋生土壤。报端就曾披露过武汉市某高校财务负责人未经批准, 曾私自挪用数百万元公款炒股票、办企业、到境外赌博而学校竟无人察觉, 这种管理失控给学校造成近千万元的损失。学校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完备, 容易引起学校的财务混乱和经济失控, 使学校管理者的某些经济行为失去相应的内控监督, 当然也就更谈不上学校有能力来对社会公众履行相应的责任了。
(四) 缺乏有效的财务公共关系支撑
学校作为社会成员, 应该以不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利益为前提, 协调学校与社会公众之间的良好关系。但高职院校发展历程较短, 一般都很难顾及财务文化和财务公共关系建设, 人为地割裂开了个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并重关系, 使学校的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严重失衡。在学校财务资源的实际运作中, 缺少学校融资筹资能力和负债能力的测算、经济效益的分析、办学成本测算等会计信息, 无法科学考核学校整体和各部门资金的使用效率, 对高校经济活动和事业发展状况缺乏规律性的认识, 缺乏其有效的财务公共关系支撑, 严重滞后了高校的改革发展, 并与市场经济的要求不相适应。特别是贷款资金的还本付息压力给高校的稳定带来了负面影响, 加剧了学校的财务风险, 严重缺乏其财务公共关系和财务协调能力的支撑。
三、高职院校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对接制衡策略分析
高职院校要想得到可持续发展, 就必须在识别与控制风险的基础上融合对接学校的社会责任, 二者相互制衡, 才能真正推动我国和谐社会建设的进程。
(一) 强化责任意识, 优化学校履责氛围
首先, 在校园全员宣贯和全程实施风险防控与社会责任融合对接的配套机制, 强化高校的社会责任意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离不开社会公众的支持, 塑造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勇气与毅力。只有将学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放在首位, 才能真正履行为国家、银行和关联企业的社会责任, 并避免相互的利益冲突, 促进社会的稳定和高校的和谐。其次, 高职院校要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看待社会责任问题。学校始终是处在各利益相关群体的相互配合与相互制约中的, 应该积极树立主动或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理念, 科学界定学校社会责任的范围, 设立学校社会责任会计制度, 将社会责任逐渐渗透到教育教学和科研的各个环节。再次, 优化学校自觉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 使学校社会责任制度化、规范化, 增强学校全体员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外界的影响力。
(二) 健全制度建设, 嵌入政府导向功能
首先, 加快制度建设, 增强对社会责任的刚性约束。社会责任不能只停留在社会道德层面上, 必须使其制度化、法制化。如果社会责任仅限于道德层面的自律, 只是以良心谴责的方式来约束高职院校的经济行为, 高职院校就会缺失社会责任的刚性约束。其次, 在对照吸收国外企业社会责任认证标准的基础上, 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统一规范的高校社会责任评价体系, 对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的标准化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以及对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再次, 加强激励机制, 建立有效的社会责任激励体系。任何一项政策的施行都需要有效的激励政策, 履行社会责任作为一项特殊的高校行为更需要这样的激励政策, 比如对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好的学校可进行适当的税赋减免激励, 这种政府导向功能的全面嵌入, 能更好地激励高校社会责任的履行。
(三) 强化财务公共关系, 拓宽高校履责路径
高职院校的所有经济活动离不开财务公共关系和财务社会协调的支撑。要增强学校财务的软实力, 就必须重视其财务公共关系和财务协调能力建设。首先, 要了解社会公众对学校的财务评价和态度, 就必须让学校的财务政策尽力符合社会公众的愿望、要求, 从而树立学校良好的财务形象, 争取社会公众的合作与支撑。其次, 要主动承担学校的社会关联责任。学校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 要注重社会公共利益的关联性, 保障学校的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方面的平衡与协调, 使学校的财务行为和个性为社会公众所接受, 真正实现其追求“满意利润”的目标。再次, 学校要进行合理适度的财务协调, 尽力规避学校外界对学校财务的不恰当干预, 提高学校财务活动的透明度, 及时处理各种财务矛盾与纠纷, 提高财务管理效率, 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四) 制衡两者关系, 切准社会利益与经济利益平衡点
高职院校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与必须控制的财务风险之间的关系是协调与制衡的。虽然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与社会责任之间存在着必然的矛盾, 但它们之间的矛盾也并不是固有的, 不要把社会责任当作学校的负担。学校只有主动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 才能更有效地识别与控制财务风险, 并促进学校的教育教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承担社会责任会增加学校的管理成本, 也会为其带来潜在损失。但切准高职院校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平衡点, 必将为学校带来无限的发展契机。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高职院校全局和长远的发展战略中, 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已经成为高职院校发展历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形成高职院校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合力。而学校财务风险的识别与控制必须纳入高职院校的总体战略目标, 它与社会责任理论的结合将是学校不可失推卸的一个关键话题。
总之, 在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与内涵式拼搏的今天, 高职院校做大做强的过程也就是学校提高识别控制财务风险能力与强化社会责任体系融合对接的过程。学校必须在社会责任意识、成本理念、价值取向以及高校经营哲学等方面悉心研究, 保持高职院校的经营环境、战略特色以及物化精神的高度融合, 才有可能真正构筑起与高校财务风险相对接的社会责任体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