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融合

2024-07-08

纸媒融合(精选8篇)

纸媒融合 篇1

在现代信息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之下, 媒体融合作为时代发展的标志, 是当今时代传媒资源高效整合的新型发展模式, 对资源进行优化合理配置, 将各种资源进行集中化处理, 实现资源共享由此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目前,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改革的攻坚阶段, 纸媒作为我国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潮流, 不断与时俱进, 迎合时代的发展走向并依托新媒体不断加强创新, 以此来获得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 在媒体融合趋势下采取何种创新策略促进纸媒的多元化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1. 融合趋势下纸媒加强创新的必要性

融合趋势下纸媒加强创新是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举措, 媒体融合是落实中共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 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必然选择, 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发展与融合究其本质则是两种文化的融合和创新, 在这种时代发展趋势下纸媒加强创新是其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新媒体的蓬勃发展主要是以信息网络技术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基础, 良好的科学技术能够促进新媒体和纸媒的可持续发展, 并在发展过程中逐渐渗透, 传统纸媒要牢牢抓住媒体融合这一时代发展趋势并已将此作为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契机, 不断加强创新,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竞争中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为传统媒体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带头作用[1]。

2. 传统纸媒的困境

2.1 受众危机

首先, 传统纸媒的受众人群偏于老龄化,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普及, 传统纸媒的受众人群正在逐渐转移, 随着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 受众的阅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 受众更喜欢便捷化和主动化的接受信息。其次, 传统纸媒的信息表现形式过于拘泥, 与新媒体中的文字、图片、音乐等多种载体形式相竞争时, 缺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生活水平的提高相应地带动了受众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化, 在这种情况下受众更希望自己所阅读的信息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后, 纸媒传播过程中受众扮演着单纯的接受者, 而在新媒体时代下, 受众人群由被动变主动, 信息的发布和传播具有较强的随意性, 且言论具有一定程度的高度自由。

2.2 广告衰退

传统纸媒的广告率正在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 在新媒体尚未出现之前, 纸媒的广告运作模式是以报纸的销售为基础, 但是由于受到新媒体的巨大冲击, 纸媒长期处于亏损的盈利状态。究其纸媒广告衰退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受众人群的流失和宣传效果的不到位, 新媒体的出现有效地吸引了大批的年轻读者, 而这些对于纸媒来说本是最具有潜力的受众人群, 但是由于受众的流失在直接影响纸媒广告衰退, 纸媒的宣传方式过于单一, 难以兼容多种素材的传播内容, 无法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2]。

2.3 人才流失

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是传统纸媒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随着互联网科学技术的普及, 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程度的提高, 相应的生活方式也随之转变, 更多的年轻人则选择相对发展较快的新媒体行业中, 传统纸媒因其本身的人力资源机制还不灵活, 无法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 新媒体的发展空间及人才需要, 使不少编辑及撰稿人纷纷跳槽, 传统纸媒发展陷入困局。

3. 新媒体的特点

3.1 新媒体的优点

新媒体具有灵活性、及时性、交互性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纸媒而言, 新媒体的信息发布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免除了传统纸媒排版、采编等一系列复杂的工作流程, 新媒体通过以信息网络技术基础的电子产品, 将信息进行有效和及时的传播。新媒体具有互动性强的特点, 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型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 可以及时接受受众的反馈, 也可以和受众即时互动, 增强了媒体的交互性。

3.2 新媒体的弊端

新媒体具有信息零碎化和真实性欠缺的弊端。比如人们在使用微信、微博、QQ等终端时, 往往将自己的所见所闻以视频、图片的形式进行传播, 有些传播更是加入了个人情感因素以及不可控地对信息进行编纂。在这个过程中, 受众者实现了由接受者到转播者的转型。但是由于此时的传播者所传播的信息较为零碎, 导致受众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间断性, 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受众的信息接收的完整性。其中, 信息的真实性也受到影响。

4. 融合趋势下的纸媒创新策略

4.1 高效整合纸媒发展资源

融合趋势下纸媒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整合能力, 对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人才、受众及功能进行有效的创新。首先, 纸媒行业要不断提高人才的创新能力, 侧重于技术创新, 将网络技术人才作为自身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力量, 建立科技培训制度, 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 纸媒要以新媒体为依托, 不断扩大受众人群的范围, 加深受众人群的广度和深度, 深入发掘市场竞争中的潜在客户, 增强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最后, 纸媒要充分借鉴新媒体发展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创新纸媒的发展运作模式, 充分抓住新媒体这一发展契机, 建立综合性的信息传播平台, 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满足受众的多元化需求。

4.2 创建纸媒数字化报道模式

融合趋势下纸媒要创建数字化报道模式, 不断提高纸媒报道的广度和深度, 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首先, 纸媒要成立专门化的网站, 发行纸媒的电子版网页, 满足受众人群的网络化需求, 在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要逐步建立纸媒数字化网络平台, 并不断设立相应的辅助性网站, 对于受众所提出的问题要设置专门的版面为其解答疑惑;其次, 加强视网融合, 在保证传统纸媒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同时, 继承受众的忠诚度, 实现纸媒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最后, 牢牢抓住全媒体时代这一发展契机, 将纸媒领域逐渐扩大到移动终端之中, 设立手机电子报, 在微博等平台加强与受众者的互动。

4.3 树立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理念

融合趋势下纸媒要树立媒体融合的创新发展理念, 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自身创新能力的重要指导思想, 协调传统纸媒和新媒体的发展关系, 建立符合自身发展和运作规律的营运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纸媒管理者和决策者要对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有效的分析和评估, 明确全媒体时代下传统纸媒的发展走向, 不断凝聚和创新纸媒的核心竞争力, 充分借鉴新媒体的发展优势, 并与之不断融会贯通, 循序渐进, 不断朝着多种平台共存、多元化协作的方向发展, 实现自身的科学化运作。

4.4 加强纸媒媒介的转型升级

融合趋势下的纸媒媒介要不断加强创新, 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在优势, 并不断继承和创新。首先, 传统纸媒要强化自身的宣传力度, 从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 制定有针对性的宣传策略, 走一条全媒体发展之路, 利用新媒体受众人群广泛的特点, 扩大宣传范围, 实现宣传效果的最大化。其次, 延长纸媒的产业链, 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 为受众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对所报道的事件进行跟踪报道, 加强与受众之间的联动性, 提高受众的忠诚度。最后, 重视纸媒的本地市场, 充分发挥纸媒的本地优势, 更好地为受众服务, 形成良好的品牌效应, 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4.5 增加纸媒报道内容的附加值

融合趋势下的纸媒要不断增加自身报道内容的附加价值, 从受众的实际情况出发, 更多地关注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报道内容要侧重于民生问题和社会新闻, 要改变传统化的报道方式, 逐渐扩大报道事件的广度和深度, 注重对事件的跟踪性报道, 保证社会、民生新闻的完整性。同时, 加深报道的深度, 充分发挥传统纸媒的权威性优势, 提升人物报道, 传播社会正能量, 邀请具有权威性的社会评论人员对新闻事件进行有效的评论, 不断提升自身的公信力, 并将此作为传统纸媒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因素。

5. 总结

综上所述, 融合趋势下纸媒加强创新能够有效地促进传统媒体的健康发展, 纸媒作为我国传统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媒体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支柱, 具有政治宣传、舆论引导的积极作用, 为我国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纸媒在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 是其自身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 遵循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媒体传播的客观规律, 是时代发展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蒋梅芳, 吴芳.中国纸媒的“再融合”之路——对上海报业集团成立的几点思考[J].东南传播, 2013 (12) :54-56.

[2]孙明.媒介融合趋势下纸媒的升级与突围——华西都市报媒介融合变革启示[J].新闻战线, 2015 (05) :83-85.

纸媒融合 篇2

而这确实也是真实发生的。报刊亭逐渐成为卖水卖杂物的小杂货店,书店转型成咖啡馆,而一些老牌的纸媒也难以守住自己的百年招牌濒临破产(贝佐斯收购华盛顿邮报)。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崛起,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盛行,纸媒似乎已经难掩颓势,无力回天。

令人费解的数据

就在上个月末,Crain’s New York Business 刊登了一篇《 纸媒毕竟未死:杂志出版纪录上涨 》,称 2014年第一季度对美国杂志业是一个“特别乐观和值得看好的时期”。文中提到,第一季度全美有 35本新杂志出版(远高于去年的 23本)和 10电子刊物上线(去年同期 4本),并且业界称这些新杂志“质量上乘到令人惊讶”;除了新杂志的出版数量高于去年同期,文章声称“主流出版人和广告商已经发现在现今飞速增长的互联网世界,纸媒依旧屹立不倒。”这不仅说明了广告商在纸媒上的投入并未减少,而且前景依旧看好。

有意思的是,在一个多月以前,Crain’s 刚刚披露了《 2013年下半年杂志销量下滑 》,并且对纸媒持悲观态度。文章中提到, 2013年下半年报刊亭(newsstand)杂志销量下滑 11.1%;杂志电子版虽然同比上升 37%达到 1080万,但是依旧只占纸媒总体的 3.5%。

仅仅一个半月,难道市场就有了这么大变化?如果根据 2013年杂志销量的走势,纸媒确实在一路下退,那又是为什么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杂志进军市场呢?

衡量标准的转变

在纸媒的传统时代,报刊亭 Newsstand 的零售销量是衡量杂志影响力的重要标准。如果报刊亭销量越多,证明读者群体越大越稳固,那么杂志的影响力也就越大。与此同时,带来的是更多的广告收入。

然而在当今的互联网时代,报刊亭销量已经不再是衡量杂志影响力的唯一标准;而杂志订阅和纸面广告,也不再是出版商的唯一收入来源。随着互联网打破了资讯交流的壁垒,信息更迭可以说是“秒新分异”。而以月刊为主的纸媒杂志再难以“快”取胜,必须在内容、载体上进行转型,重构杂志与读者之间的关系。

低成本订阅

—— 维持读者群的数量

报刊亭的销量下降的原因之一,就是各大杂志都在自己网站上推行“半年订阅特价优惠”的销售策略。比如说一直以高端和顶尖奢侈品著称的《Vogue》,半年 6期的订阅费用仅为6美金(比一份麦当劳套餐还要便宜),而报刊亭的销售价则是 5.99美金每期。这么比较看来,读者当然会愿意在网上订购半年,而且还是送货上门。

纸媒以极低定价销售杂志,并不是说他们已经不看重以纸质出版来赚钱,而是对于他们来说维护自己的读者群才是最重要的。而在这种情况下,纸质出版物仅仅是杂志和读者保持沟通交流的渠道。杂志只有维持并扩大自己的读者群,才能扩大品牌价值,从而用机会得到更多广告商的青睐。

纸质、电子版捆绑订阅

—— 引导纸质读者向电子转型

近年来随着平板平台的持续走高,纸媒也纷纷推出电子版,并且和纸质杂志推行买一赠一捆绑销售。同样以《Vogue》为例,如果在 Amazon订阅半年纸质版,则会免费赠送电子版。虽然电子版仅仅是杂志的pdf,而用户评分也往往不高,但是没有人会拒绝一份免费的额外礼物。

对于杂志来说,电子版也并没有被给予很高的“期望”。电子版储存在平板内,方便用户在任何时候进行阅读,可以增长读者看杂志的时间和频率。比如说在出差路上不愿意多背一本杂志增加重量,但是如果 ipad里面就有杂志的电子版,那不妨翻开看看打发时间。

然而电子版杂志仅仅是“更方便的扫描件”而已,很少有纸媒投入大量人力财力试图把电子版变成更交互的电子杂志。因为对纸媒而言,电子版只是“无纸的杂志”,但归根到底和低价的纸质版一样,是增强用户粘性、扩大杂志影响力的渠道。

杂志网站

—— 转型互联网媒体

将线下转向线上,这是纸媒在互联网时代的大趋势。美国几大出版传媒集团 Times、Hearst、Condé Nast 近两年来纷纷将旗下的数十本品牌转向线上,并且将线上定为公司的重要战略转型。Condé Nast 更是将原来公司名称后面保留百年的“出版(Publication)”二字去掉,以示转型的决心。

而当纸媒同时成为线上媒体,将会弥补纸媒在信息滞后、载体固定、不易携带等多方面的弊端。互联网使得杂志报道得到更及时的更新,再通过社交媒体的分享传播,反而增加了与读者之间的互动。而这种杂志和读者之间的关系转变,则会带来一系列新的商机:不仅仅是网站定向投放更具针对性广告,并且可以推出广告赞助的栏目和品牌。

纸媒转型为线上互联网媒体,具有其天然优势:庞大且稳定的忠实读者群,以及提供优质内容的专业作者和编辑团队。

纸媒并不仅仅是媒介,而是品牌

如果仅仅是以纸质杂志销量来判断一本杂志的影响力,未免过于片面。世界上知名的杂志都有自己长期在业界积累的口碑,而他们不仅仅是杂志,更是行业的喉舌,也是具有含金量的品牌。对于这些杂志的读者而言,不论是《Vogue》还是《Wired》都代表着他们的人生态度,和他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果Apple、Google的品牌具有那么高的市值,为什么这些更贴近生活的杂志品牌不能重新崛起呢?

内容才是产品,而编辑则是纸媒最宝贵的资源

杂志销售的不是“书”这种纸质实物,而是里面的内容;就像读者买杂志也不是为了得到一本印刷品,而是为了获得杂志里面的信息。以此看来,作为内容创造者的作者和编辑,才是纸媒的核心竞争力。如今网上信息已经泛滥成灾,为什么我们依旧需要作者和编辑?恰恰是因为这个时代信息过剩,我们没有时间自己摸索每一个事情的答案,所以需要专业编辑进行筛训甄别,提供更可靠的内容。

当纸媒转向线上媒体之后,反而大大加重了“作者”的份量。《 New Yorker 》等杂志在网站上都为每位作者建立专栏,读者可以查阅这名作者的所有文章,并且可以用 Facebook、Twitter 等社交网络关注作者,并与他进行互动。

纸媒向线上媒体转型是大势所趋。转型较早的《纽约时报》则是新闻报业的成功代表,而其他杂志也都在探索自己的商业模式。纸媒的实物销量命运依旧未知,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会在互联网的浪潮下寻求重生。

媒介融合与传统纸媒的转型升级 篇3

因特网所特有的开放性、互动性和海量的信息使传统的纸媒出版业无法安之若素, 在这一时代背景下, 全球的纸媒出版业都试图在网络上开拓版图, 欲求发挥纸质与网络媒体的合力, 纸媒出版业通过网络形式正在不断地扩张自身的影响力。并且由于各种媒体形式的不断涌现和变化, 媒体在内容、渠道和功能等各个层面的融合, 使得“全媒体”这个概念开始出现于纸媒出版领域。然而, 传统的纸媒出版如何才能更好地转型升级为全媒体出版模式, 取得更大的收益呢?

传统纸媒的转型目标分析

转型意在满足更多样的分众化需求, 因此需要依托目前的传统纸媒体系, 开发网络传播平台和新型传播终端, 以实现立体化、全方位、多渠道的全媒体传播网络。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集成多种载体形式、内容形式以及技术平台。载体形式上可分为纸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网络、电信和卫星通信等多种传播媒体形式;内容形式上包括视觉、听觉、形象、触觉等用来接受信息的全部感官;各类技术支持平台上包括纸质、声像、因特网、3G网络、手机的相关网络和流媒体技术等各种传统、网络和电信方面。

“出版”产品包容一切个体媒介特性。任意形式的媒体都是全媒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每一类形式的媒体都要能够包容, 在融合运用全媒体时, 对各类媒体的特性和优势都要充分运用。一方面要利用新技术改造传统纸媒产品的形象与表现方式, 另一方面要在大型的媒介整合平台上, 综合利用多种媒介传播手段实现内容的相互推销和资源共享。 (2)

扩大传播覆盖面。全媒体涉及当前所有传播媒体, 能够将人们所能够注意的空间进行相互的整合和填充。因此, 纸媒出版转型之后要做到能够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细化服务, 对于相关的需求提供最佳的媒体和渠道, 以实现最为理想的效果。

转型后纸媒营销策略的整合分析

全媒体出版阶段已经完全超越了纸质媒体网络阶段的各自独立的模式, 纸媒、网络和影视等的互动将为扩大出版物的影响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传统媒体以各种方式与网络等其他媒体进行融合。通过融合, 可以在时效性上实现由定时更新、及时更新、实时更新到全时更新的变化, 在表现模式上可以实现纸媒、影音、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同时发行。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将单一的单向传播模式进行改变, 对读者的反馈意见和参与意识加以重视, 形成“出版产品”与读者的积极互动, 以扩大营销的精准性, 提高营销的效果。

在互动的方式上, 纸媒首先可以推出大量网络互动活动和互动板块, 培养网站和社区的网络人气:一方面, 将纸媒出版物和纸媒出版集团的影响力通过相关的活动和一些特色网络板块转移到门户网站;另一方面, 网站对于相关信息要及时回应, 大量提供类似于相关出版物的信息以及使用多种媒体的表现形式来弥补纸媒在时间上的不足。通过这种与读者的无缝对接和全媒体的表现形式, 可以使出版物和网络的人气上升, 品牌的知名度与影响力随之提升。与此同时推出短信平台, 将会吸引大批读者踊跃参与其中, 短信平台将会极大地加强信息反馈的实时性, 完全可以实现与读者全方位、全时段的互动。 (3)

无疑, 数字时代的来临已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其中尤为显著的是生活中人们每日接触的大众传媒和基本通信手段。以后的信息发出端, 无法得知信息的使用者面前的信息呈现方式 (纸质、电子文档、影音还是其他) , 其最终的体现方式将取决于使用者的意图。出版物的传播模式和营销模式将由出版业单向模式转换为个性化的互动模式。

媒介融合与纸媒出版流程再造分析

传播技术的快速发展加速了媒介之间的合作, 使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数字媒体组织之间, 因为资源的共享与开发利用而逐步形成战略文化联盟。这种融合在纸媒与网络媒体之间表现得尤为明显。

媒介之间的融合改变了纸媒出版的流程, 首先, 就作者资源的寻求以及组稿而言, 传统纸媒编辑已经开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运营商所提供的原创作品资源, 例如盛大旗下的起点中文网;其次, 就编辑工作而言, 已经不再仅仅是对于纸版的行为, 编辑的对象范围明显需要扩大, 一方面要实现传统方式的表现形式, 另一方面要以数字的形式、音频资料的形式、视频资料的形式同步“出版”基于同一内容资源的互联网读物、手机读物、手持阅读器等终端数字设备读物;再次, 就印刷而言, 媒介的融合已经改变了传统纸媒出版流程, 将其划定在了一小部分业务范围之内, 由于全媒体开发的新产品所具有的数字属性, 其载体形式已经完全改变, 相应的复制方式也变得简单易行, 而且低碳环保;最后, 就发行而言, 多种传播渠道的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这一环节的效率, 由于网络传播平台和营销平台的使用, 发行的成本费用明显降低, 营销的目标受众更加清晰、明了, 用户的反馈更容易被获取, 消费行为也因此而变得更为多元化, 相应的, 受众满意度也会明显提升。

由以上分析可知, 为了更好地适应媒介融合环境,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广播、电视媒体、移动媒体的优势, 以实现纸媒出版的升级, 纸媒出版体系内部的流程必须进行再造, 即围绕内容资源的开发, 架构融合多种媒体制作的模块, 共同从选题策划开始, 合作打造全媒体出版产品, 建立统一的业务管理系统, 对选题开发、多媒体产品制作、成本收益计算、质量以及销售营销进行集中的管理与监控, 以实现媒介融合下纸媒出版的科学管理, 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部门调整, 更好地整合人、财、物以及信息流, 实现媒介之间的共享与互赢。 (4)

全媒体出版的经营模式分析

媒介融合处在一种自身不断发展的状态中, 从最初报业集团之间晨报、日报与晚报之间采编系统的融合, 到技术开发商利用网络平台融合纸媒出版资源, 共同打造精品文化与消费高峰, 整个融合的过程逐步深入, 这种资本上的媒介组织合并或是合作, 最终将朝向“全媒体出版”方向发展。这种新的出版方式将是媒介融合的终极目标, 其经营模式可以细分为以下两种:

全媒体运作, 多渠道同步出版。针对一些有思想深度、文化底蕴浓厚、开发价值高、市场需求旺盛的选题, 可采用全媒体运作、多渠道同步出版的经营模式, 通过各媒介进行信息发布, 利用全媒体展开整合营销, 从而使版权价值最大化, 实现传统作品内容的电子版权、无线发布权、影视改编权等统一开发经营, 打造以纸媒产品为基础, 整合影视、版权、无线等多种资源的全媒体出版运作体系。 (5)

跨媒体经营, 按需出版。全媒体出版的运作方式, 并不意味着每一种内容资源都需要所有媒体共同参与开发制作, 更多情况下, 它的形式体现为跨媒体经营、按需出版。因为受众对于某些信息资源的载体形式选择是有一定偏好的, 而且特定的资源本身也有最好的表现形式, 可能是书、报、刊, 也可能是电影、电视、互动性的网站, 所以全媒体出版企业无须浪费人、财、物去开发所有的内容特征, 只需要通过尽可能多的媒介传播渠道, 使营销信息广泛化、受众消费方便化。 (6)

纸媒转型的路径分析

媒介融合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不可能所有的媒介在统一的行政指令干预下短时间内就完成全媒体出版的转型升级, 按照其演变的进程, 其转型路径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媒介之间的战术性合作。不同媒介都有着自身的运作方式, 例如:新闻的采编系统与图书的选题策划系统就有着明显的区别, 而且内容产品本身的生命周期也明显不同。因此, 二者之间以及与其他媒介的互动合作在初级阶段都始于自发的战术性合作, 主要集中在宣传促销层面, 即针对某一内容资源的开发, 充分利用多种媒介的传播渠道为其充分造势, 将其迅速地推向市场, 并借助多种媒体的文化再造功能, 延伸内容产品的视角, 为读者开拓更广泛的消费空间。

媒介组织之间的重构与融合。合作共赢的案例随着媒介融合的进一步深入, 变得越来越多, 而媒介自身也开始意识到了范围经济所带来的可观利润。如何能够更优化地进行内容资源以及人力资源的配置成为降低媒介经营成本的关键性问题, 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可知, 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媒介之间的并购联合与重组来完成。因为只有形成大型的传媒集团, 进行跨媒介、跨行业、跨地区经营, 才能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增加边际成本收益, 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媒介之间业务形态的融合。组织结构的重组与融合是纸媒转型升级的一个基础平台, 在这个平台上要真正实现范围经济效益, 需要彻底地融合与改造各种媒介的自有业务形态。例如:对于内容资源的采集、形式的设计、价值创新点的选取、传播渠道的融合、营销策划方案的整体设计等环节, 都需要各种媒介的工作人员共同参与、讨论和制定, 最终要形成一个集合多媒介优势, 分时分步骤协同打造全媒体出版产品的方案。 (7)

结语

媒介融合, 纸媒出版业与电视、电影、网络等大众传媒业态之间开始了互动与共赢, 实现了各种内容资源、技术资源、传播渠道资源的优化配置, 并因此增加了成本的边际效益, 体现了范围经济的价值。通过融合, 纸媒出版的著作权得到了增值, 品牌得到了增值, 企业文化也同样得到了增值。纸媒出版业自身也通过与其他媒介的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市场融合达到了升级, 并逐步向“全媒体出版”转型。 (8)

然而,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媒介融合怎样改变与促进纸媒出版业的发展, 都要明确一点, 即出版物要传播的是内容, 而非载体本身。故不论其出版形式如何改变, 是印刷形式的、网络形式的、移动形式的还是其他任何形式的, 其核心价值总是不变的, 其根本目的仍然是要使出版物发挥其公共服务的社会价值。 (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指导项目, 项目名称为“黑龙江省出版产业模式的数字化转型研究”, 项目编号:11554150)

摘要:媒介融合态势以及各种新兴媒体的崛起为传统纸媒的转型升级提供了机遇和发展空间, 基于此, 笔者对传统纸媒的转型目标、转型后的营销策略整合以及出版流程再造进行了剖析, 并对完成融合后形成的全媒体出版经营模式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媒介融合,全媒体出版,纸媒转型

参考文献

[1]文森特.莫斯可:《数字化崇拜:迷思、权力与赛博空间》,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0年版。

[2]沈菲菲:《媒介融合对我国出版产业价值链构建的影响》, 《新闻世界》, 2010 (8) 。

[3]郜书锴:《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 浙江:浙江大学, 2010年。

[4]陈伟军:《媒介融合视野中的新闻出版强国建设》, 《中国出版》, 2010 (11) 。

[5]周利荣:《我国数字出版产业链整合模式分析》, 《出版发行研究》, 2010 (10) 。

[6]魏玉山:《关于数字出版领域几个概念的思考》, 《出版发行研究》, 2010 (10) 。

[7]许颖:《互动.整合.大融合——媒介融合的三个层次》, 《国际新闻界》, 2006 (7) 。

纸媒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 篇4

关键词:纸媒党报,新媒体,融合发展

1 党报面临的挑战

1.1 新兴媒介的挑战

党报属于传统媒体, 体现出了极大的权威性, 广大读者更是非常偏爱其的深度报道, 但是党报的时效性较弱, 信息量不足也制约了其发展, 尤其是面对不断发展的科技信息, 传播信息已经进入了新媒体时代, 新闻的时效性被微博和微信抢占了先机, 党报已经失去了自身优势, 已经开始探讨党报的何去何从。

1.2 体制机制的限制

党报一般出现了体制不灵活、机制不顺畅等问题, 有的甚至还采用传统机关体制, 吃大锅饭现象屡见不鲜, 再加之经济实力较弱、严重缺乏办报人才, 发现新闻意识和服务意识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地方党报的发展。

2 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必然性

在信息大爆炸的新媒体时代, 党报的使命依然是传递党的声音, 并且在社会上产生舆论影响力, 获得舆论引导效果。要想实现这一点, 在新媒体浪潮中党报很难独善其身, 必须利用新媒体、建设新媒体, 最终拥有新媒体优势。若非这样, 党报势必在传统社会平台上失声, 在重要事件面前出现缺位, 甚至不能表达党的声音。

进一步分析, 党报面对咄咄逼人的市场竞争与读者老化问题, 若想摆脱“僵尸报”, 甚至成为主流媒体地位, 就需要在新媒体时代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这一优势来自于哪里, 实际表明, 党报对于新媒体不能观望更不能抵制, 必须积极加强与新媒体融合发展。

3 党报与新媒体融合发展对策

3.1 建立报网一体化格局

网络时代的传统媒体, 报纸媒体将移动互联网作为主要趋势, 怎样通过新媒体实现整合信息以及有效传播, 坚守舆论阵营, 把好导向关是不断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纸媒党报可以将采编模式的全媒体改革作为重点, 对组织机构科学调整, 建立数字记者团队, 强化对外平台协作, 初步形成一体化的报网格局。

纸媒党报需要积极调整机构以及培养数字化记者。编委会郑重提出报网一体化的发展观念以及全媒体营销的运营理念, 并且全新定位了各个党报网站, 明确了在独立运营网站的前提下, 为报纸新闻提供优良服务, 同时也对管理团队做出科学调整。此外, 还需要对采编一线积极融合强化, 党报可以从各个部门挑选优秀的记者, 为其配置采访智能设备, 形成自己的数字记者团队。最终还可以对热线部与网站采编科学探索, 形成党报全媒体营销中心, 初步构建全媒体营销格局。积极改革传统媒体。最大程度对新媒体时代报业的创新改革道路积极探索, 整合党报的经营部分, 通过资源的整合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 有效体现特色。

如今, 科学技术不断发展, 党报也可以更多的借用网络科技的力量。从而构建更有利于宣传的传播平台。举个例子, 《人民日报》除了纸质的报纸, 另外还发行了网络版的报纸, 同时和移动运营商合作, 推出了手机版的报纸。这就是网络新媒体所带来的影响和改变。

3.2 构建发布新闻长效制度

报纸新闻具有一定的时效性, 一旦要报道突发的事件, 那么就很容易产生一些限制。因此, 党报也可以通过其他的平台来对新闻进行发布, 从而使新闻不再具有时效性。比如利用新媒体平台、网站等形式发布新闻事件, 除了能够快速的将新闻传播出去, 而且还可以实现和新闻阅读者们的互动。这样就很好的构建了新闻长效制度, 把新闻更好的传递给了受众。

3.3 通过新媒体的互动性吸引大量读者

党报的读者群非常庞大, 除了一般的读者, 同时还包括了一些党政机关、政府单位、事业单位的员工等。但是和新媒体进行比较, 党报的受众群体相对来说非常小, 这使得党报具有一定的限制性。新媒体依靠网络科技而存在, 它可以实现即时互动的功能, 同时也能帮助党报形成完整的宣传机制。党报利用新媒体对新闻进行宣传, 和读者进行互动, 极大的满足了读者的要求。此外, 使党报和新媒体相结合, 除了能够使党报更好的了解广大受众的心声, 而且还在新媒体展示了党指挥的重要作用。因此, 这样的方法非常的可行。

3.4 利用新媒体提高党报引导舆论的能力

党报通过多年的发展, 已经形成了对社会舆论的正确指导。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话题也在一天天增加, 人们对新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 为了保证党报的发展, 党报自身必须提高品味, 并且保证权威性, 只有这样才能稳固党报自身在媒体界的地位。党报除了要以好的新闻取胜, 吸引读者, 还需要利用新媒体这个平台来正确的指引受众的舆论方向。只有充分的利用了新媒体平台, 才可以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近党报, 阅读党报, 接受党报正确的引导。党报在和新媒体融合的过程中, 还要多多宣传正能量, 将正能量更好的传递给大家。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纸媒党报和新媒体的融合除了坚持上述理念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1) 从理念上充分融合。不断加强互联网思维, 从传统的纸媒思想逐步转变为新媒体、多媒体思维。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并不是单一的此起彼落的关系, 而是在一定环境中互融共生的关系。因此, 党报必须从理念上融合新媒体。

2) 从体制上充分融合。需要迅速构建融合发展制度, 在强化纸媒党报的过程中, 要将互联网数字技术作为支撑、内容建设作为基本, 实现高品质的内容与形式的融合。

3) 从技术上充分融合。纸媒党报与新媒体融合的过程, 便是通过新技术提高传播能力的过程。党报应当积极培训采编人员的网络技术, 充分吸取大数据、云计算以及移动通信等先进技术, 建立一体化的技术支撑平台。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 纸媒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是新时期纸媒发展的最终选择, 是一项创新课题和系统工程, 没有可以借鉴的丰富经验。纸媒需要利用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最大程度体现独特性, 体现出中心价值, 创新品牌。

参考文献

[1]慎海雄.“新闻+创意”构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新常态”[J].中国记者, 2014 (11) .

全媒体时代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 篇5

1.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意义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国传统媒体受到了诸多挑战,也激励着我国媒体新的探索与创新。市场经济体制下,媒体产业竞争日益激烈,新旧媒体共存的时代,亟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各自发展自身的优势,相辅相成地促进我国媒体产业的整体发展。而且我国传媒界也在不断为两者的融合与互补积极努力,比如新浪微博、搜狐门户网站和手机客户端的不断推进。它们都具有相近的共通点,比如在确保信息真实性的前提下,传播渠道和应用途径的多元化,信息的时效性与完整性,而且还通过与用户之间互动交流,拉近了媒体与用户的距离,并且这种方式能够被公共舆论监督所督促,有助于媒体形象的塑造,提高媒体的市场竞争力。因此,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意义重大,其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也将是深远的。

2. 传统纸媒存在的问题

2.1 传统纸媒人才的缺失

新时期下,计算机和互联网思维给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极大的变革,而且随着工作压力增加、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来便捷地获取信息,并通过新颖的方式感受最新鲜的事物。相较而言,纸媒信息更新速度慢,信息内容有限,版面枯燥、限制性强。在这种背景下,很多传统纸媒专业人才被迫“下岗”,转战新媒体产业,加之传统纸媒人才体制的不科学,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很多专业人才难以到位,纸媒人才数量和质量日益下滑。人才的缺失成为纸媒发展的重要障碍。

2.2 纸媒广告业的衰败

相关数据表明,我国近几年报刊杂志的发行量逐年递减,纸媒广告也受到了影响。传统纸媒发行特点是“两次销售”,首先是针对那些忠诚的老客户来确保发行量,其次是将纸媒版面的一部分“外包”给广告商,用作投放广告来盈利。但是从新媒体出现后,纸媒读者迅速减少,很多以往的老客户也被新媒体吸引,加之新媒体广告造价很低,很多广告商为了降低成本放弃了纸媒广告。而且由于纸媒广告的局限性,其仅仅只能将信息死板地通过文字、图片、符号等展示给读者,而新媒体却还可以利用音视频、动画、影像等多种形式吸引读者,正是因为纸媒的局限性、新媒体的多样性,造成了纸媒广告业逐步衰落的境况。

2.3 传统纸媒的劣势呈现

传统纸媒从信息采集到发行一般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周期,比如日报一般是前一天发生的信息,而杂志的周期可能需要一周左右才能发行,新闻信息等的时效性较差,在没有新媒体的时候,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就是依赖传统的纸媒。但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与发展,与传统纸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传统纸媒的缺陷不断暴露,比如其时效性和即时性不高、互动性差、形式单一、受众群体范围窄、信息范围受限,读者只能被动地接受信息而不能主动获取想了解的资料。这与新媒体的互动性形成鲜明对比,人们对于两种媒体的选择也自然不言而喻。

3. 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策略

3.1 互补协同,双赢发展

一方面,新媒体优势较多,但是传统媒体也具有自身的优点。因此,应当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比如,传统纸媒应当客观真实地、有针对性地、突出报道当前的社会主流信息,而新媒体应当定位在对这些前沿信息进行多方面、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报道。由于新媒体的受众群体十分庞杂,素质水平差异较大,对于新媒体提供的海量信息鉴别能力不一,此时新媒体就可以借助纸媒,来帮助社会读者“去伪存真”,引导正确的社会舆论,提高新媒体信息的真实度,营造良好的互联网新媒体氛围。而在新媒体报道的过程中,纸媒可以利用“转载”,标注新闻源等方式,借力新媒体,来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并要注重社会读者对相关信息的反映和观点反馈。

另一方面,纸媒与新媒体之间应当加强舆论互动,实现双赢。两者都应当注重信息的承载性和传递性,并通过互动来共同建立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随着全媒体时代来临,读者的言论自由度的提升,很多读者用户可以在不违法的基础上“畅所欲言”,而随之产生了极强的社会舆论环境,且具有极强的导向性。因此,两者应当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媒体的信息化与数字化,加强对读者的舆论审核与管理,并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与用户进行沟通互动,营造良好的双媒体空间。

3.2 自我建设,融合发展

只有新媒体与纸媒两者都能完善自我建设,提升综合素质,才能实现“强强联合”。纸媒应当不断提高媒体宣传及发行道德水平,特别是自身的社会责任感,确保纸媒传输的信息是客观真实的,促进媒体对社会的监督及引导,报道的主题和内容要贴近百姓生活和利益,将新闻和事件的整个过程做出如实的播报,而且要逐步完善信息的采集、筛选、整合、评论和创新服务,提高新闻或信息报道的质量,提高报道内容的深度和价值感。特别是对于一些关系国计民生和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事件要在真实、及时报道的基础上,做出品评和深入的解读,透视事件发生的根源和本质,为受众群体提供广阔、多样的沟通平台。同时,新媒体也不可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嗅到时代发展的气息,通过各种新鲜事物的融合建立自身的发展模式。新媒体和纸媒只有在彼此个体获得更好发展的基础上进行融合,才能让两者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大化的体现,才能在现有基础上能够不断发展和创新。

3.3 深化改革,谋求发展

首先,纸媒应当改进现有的报道方式,提升对民生和社会主流信息的关注度及报道水平。由于纸媒版面有限,因此对相关新闻报道不用刻意追求内容的广度,而应当表述简要清晰,能够客观反映实际即可。尤其是对于一些时政新闻,纸媒更应当在充分把握和了解政府政策的基础上,突出政府的人性化与民生化,引导服务型政府的构建。纸媒报道还要注重报道的深度,深入剖析新闻或者事件背后的故事或本质,因为社会读者对纸媒的信任度更高,以区别于新媒体泛泛的报道特点,抓住忠实读者的心理。另外,纸媒要在充分调研读者多样化需求的基础上,积极拉近与读者的关系,促进互动与交流,以增加纸媒的发行量。

其次,要优化纸媒现有的资源配置。比如走集团化的发展路径,形成新闻事业的多元化发展,并促进正确社会舆论导向。通过加强媒体业界多方的合作,纸媒集团化发展能够有效实现对各类资源的整合、配置与共享,有助于形成纸媒发行、传播与经营、收益为一体的格局,促进纸媒的可持续化发展,提高业界竞争水平。

再次,应当不断探索数字化的发展方向。我国传统报刊自可以利用电脑编辑和打印,其发展已经逾30个年头,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报刊的数字化深度和维度都在拓展,基本上经历了电子报和网站新闻、报网融合、全媒体三个时期,网站新闻报比如中新网、人民网、长城网等,而报网融合期大大提升了报纸经济产能,而且也促进了新媒体发展。现阶段,笔者认为应当紧紧把握手机客户端及手机报方式,提升两者的融合度。

4. 结语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让传统纸媒面临着新的挑战,需要纸媒工作者不断探索新的发展路径,从而让纸媒的“生命”得以延续。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是纸媒发展的重要方向,两者的融合也是纸媒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生存之道。纸媒工作者要探寻新媒体渠道、功能、内容等方面的优势,让其与纸媒的传统特点结合在一起,在原有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创新,并结合人才的引进,让纸媒进行数字化的转型,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媒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我国媒体事业上升到一个新的台阶。

摘要:21世纪以来,计算机及互联网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且与传统纸媒相比优势突出,给传统传媒带来了很大的挑战。本文中,笔者首先强调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对实际媒体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结合当前我国传统纸媒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促进传统纸媒与新媒体融合的可行性策略,具有一定的理论及实践指导价值。

关键词:全媒体时代,纸媒,新媒体,意义与问题,融合与策略

参考文献

[1]李娜.全媒体时代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J].新媒体研究,2015(02):84-85,81.

[2]尹宝君.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中新媒体与传统纸媒的融合研究[J].兰台世界,2015(23):114-115.

[3]陈菁.纸媒与新媒体融合探究[J].学术论坛,2015(09):146-149.

[4]贡振国,朱琨,陈东,卢亚伟.探析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新趋势——以大河报停刊不停“报”为例[J].新闻爱好者,2013(03):13-17.

[5]赵亿.从微信公众号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以《扬子晚报》官方微信公众号为例[J].传媒,2014(10):36-38.

[6]李秀丽.网络技术浪潮下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J].中国传媒科技,2012(12):35-36.

纸媒融合 篇6

关于媒介融合的概念, [1]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安德鲁·纳齐森, 将媒介融合界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中国学者在媒介融合的概念这一方面也有着自己的见解, 通常认为媒介融合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概念, [2]丁柏铨教授则认为媒介融合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物质层面的融合, 即工具层面的融合。媒介作为传播信息和观念的工具, 得益于新媒体技术的发展, 其功能相交融、被打通,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是操作层面的融合, 即业务 ( 包括传播业务和经营业务) 层面的融合。这种融合基于前一种融合, 或者说在相当程度上是由前一种融合决定的, 没有物质工具层面上的融合, 就不会有对工具加以操作的新闻业务层面上的融合, 也就不会有利用工具进行赢利运作的媒介经营层面上的融合;三是理念层面的融合, 即意识层面的融合。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纸媒的现状

媒介融合背景下, 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和发展, 对传统纸媒产生了极大的冲击, 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报业老大”的地位开始动摇, 传统报业面临前所未有的行业危机和困境。在新的媒介生态环境中, 传统纸媒因自身无法克服的劣势, 在媒体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 报刊停办, 发行量减少等现象都是传统报业所面临的巨大困难和挑战。

首先, 报纸的发行量下降。发行量是报业自我衡量的一个标准, 同时报纸的发行量也和广告商的投资息息相关, 报纸的发行量越高, 就越能吸引广告商的投资。所以, 报纸发行量的下降也会影响到报纸的广告收入。

其次, 广告收入下降。在新媒体发展的冲击下, 传统纸媒的广告和受众资源不断被新媒体抢占, 致使广告收入不断下降, 同时由于广告收入是传统纸媒重要的经济命脉之一, 所以广告收入的下降对传统纸媒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

第三, 受众结构变化。在新兴媒体尚未发展的时代, 受众倾向于从报纸上获取新闻资讯以及一些相关知识, 但随着科技和新媒体的发展, 大多数受众已经选择更加智能化和新兴化获取新闻资讯的方式。另外, 受众阅读报纸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报业的发展趋势

媒介融合对报业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 媒介融合使报业的发展面临新的挑战,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崛起改变了传统纸媒原有的媒介生态环境, 这种变化致使报纸的未来发展日益艰难, 传统报业面临发行量和广告收入锐减, 年轻读者不断流失等困境;另一方面, 媒介融合也给报业的转型和未来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传统纸媒应该牢牢把握这次发展机遇, 在内容和渠道两方面进行转型发展, 跨越寒冬, 迎来春天。

(一) 利用互联网技术

网络传播无论从传播速度还是传播范围来看, 其优势都明显高于传统纸媒, 因此传统纸媒要积极向互联网靠近, 善于在网络上开展新闻传播。另外, 网络传播费用也比较廉价, 所以传统纸媒也要将新闻报道的主战场转向互联网。

(二) 利用数字技术采写

新闻的发展从Web1.0、Web2.0到今天Web3.0, [3]在新闻内容上也已经不止文字和图片两种形式, 各种数字技术是新媒体制作和发布各类信息的重要手段, 以数字技术为依托的数据报道具备揭示新闻事件广度和深度的强大优势, 这也正为传统报业新闻报道方式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所以, 传统纸媒应该积极发展数字采写技术, 加大的数据新闻的采写和报道。

(三) 培养数据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的大背景, 对新闻工作者的业务和工作方面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传统纸媒也注重培养新闻工作者在数据新闻方面的采写能力。由于数据新闻是媒介融合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的新兴新闻报道形式, 所以新闻工作者不能只注重新闻的采写, 同时也要加强对数据的收集能力和分析能力, 从而打造出更适合当今媒介环境发展的新闻报道。

(四) 加强与受众的互动

媒介融合之前, 传统纸媒的发展是单向性的, 很少和受众互动, 这也正是传统纸媒的一个弊端。媒介融合背景下, 互动性是新媒体传播的重要特性之一, 从论坛的跟帖、回帖到微博的转发评论, 都是受众参与互动的重要体现。现今, 受众更加注重参与感, 很多网站开通的评论、回帖、投票等功能, 都是为了满足受众的参与感。在这一方面, 传统报业应该向新兴媒体学习, 注重和受众的互动。

(五) 尽可能为受众提供更多信息

媒体的职能之一就是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 因为传统纸媒版面的限制, 所以提供给受众的信息也是有限的。然而, 互联网技术则打破了这一局限, 依靠互联网的便捷性和快速性, 可以为受众提供海量的信息, 满足受众日益增长并对信息的大量需求。所以, 传统纸媒也应该借鉴互联网技术, 增加更富有信息含量的新闻讯息等。

四、结语

媒介融合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作为新闻工作者, 我们不能选择逃避和忽视, 要迎难而上, 根据时代的发展对自身做出相应地调整, 以崭新的姿态来面对和顺应时代的潮流。虽然, 传统纸媒的发展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但只要传统纸媒奋起反击, 积极转型, 传统纸媒的寒冬就会逐渐退散, 从而迎来更加美好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从美国新闻传播的变化谈起[J].中国记者, 2005 (9) :71.

[2]丁柏铨.媒介融合:概念、动因及利弊[J].南京社会科学, 2011 (11) :93-94.

纸媒融合 篇7

一、媒介融合对传统纸媒发展的影响

(一) 结构融合推动了财经纸媒集约化生产

作为媒介融合的一种形式, 结构融合从新闻的采集与分配出发, 以新闻信息为纽带推动不同媒介机构的合作。例如, 美国《奥兰多哨兵报》曾组建专门团队从事多媒体信息制作, 将新闻深度加工组团打包出售给电视台。在这种融合模式下, 传统财经类纸媒与其他媒介实现了从结构到业务上的全程合作, 这就使得传统财经类纸媒一方面不得不对其原组织结构进行调整, 并以结构融合后的实际需求为基础改善经营管理;另一方面传统财经类纸媒开始将传统的粗放型、扩张型生产转型为密集型、集约化生产, 传统财经类传媒以公众的实际需要及合作机构的项目需求为基础, 综合利用机构资源实现财经类纸媒优势发展。

(二) 策略融合要求财经纸媒与其他媒体实现互动

策略融合是指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 所属权不同的媒介机构之间加强交流合作实现新闻信息资源共享的一种方式。在媒介融合背景下, 各媒介机构之间由传统的各自为政独立发展开始走向合作交流共同进步, 传统纸媒、电视、广播、网络等新闻传媒开始实现综合, 同样的新闻信息开始以不同的新闻方式通过各种各样的新闻途径走进读者视野, 这就极大程度上扩大了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的信息采集渠道和新闻报道途径。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为了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 就不得不加强与其他媒介机构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 从而走上策略融合的道路, 只有这样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才能不被激烈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三) 信息融合要求财经记者综合化发展

信息融合是指新环境下, 新闻记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为基础, 综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新闻活动, 其包括新闻信息采集的融合和新闻资讯报道的融合, 这就对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在处理新闻信息时提出了几点要求:首先, 在媒介融合的大环境下, 金融财经类新闻记者要拓展信息采集渠道, 以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实现信息的搜集, 并严格审核财经新闻内容确保新闻的有效性。其次, 财经类新闻在传播中要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设备, 以不同的形式传播财经信息, 满足公众的具体需求。再次, 信息融合对金融财经类传统媒介的新闻记者综合素质提出新的要求, 新闻记者要适应媒介融合带来的变化, 走向超级记者的发展道路。

(四) 新闻表达融合促使新技术的推广利用

新闻表达融合是指新闻工作人员要综合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通过多媒体等新闻信息平台实现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与读者的互动沟通, 完成相关新闻信息的表达。新闻表达融合是新形势下公众对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提出的新要求, 如较之于其他纸媒, 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因其专业特性, 对于此类信息读者并非局限在相关新闻, 而是更加需求真实有效的投资理财指导, 具体而言就是如何指导读者获取利益, 但是按照规定报刊中不允许向公众推荐投资方案, 但金融财经类纸媒可以通过微信等其他平台推荐股票等信息, 这就促使财经类传统纸媒在进行新闻表达时必须加强新技术的利用, 这样才能实现其价值。

二、传统纸媒数字化和综合化转型的思考

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 实现了信息源、媒介、受众的“三位一体”, 加速了信息的交流和传递。面对媒介融合带来的巨大影响, 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必须看清形势并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采取对策, 只有这样才能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战略转型, 实现其向数字化和综合化的转换。

(一) 深化经营管理, 丰富业务领域

媒介融合促使财经等传统纸媒向着数字化和综合化发展, 面对新形势下的变化, 财经等传统纸媒必须深化机构经营管理丰富媒介业务领域。首先, 媒介机构融合背景下媒介与其他组织机构之间开展直接的合作, 媒介开始直接向其他组织机构提供专项服务, 而服务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媒介的外在形象和业务的进一步拓展。因此, 媒介机构要深化经营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其次, 面对机构融合带来的新变化, 金融财经等传统纸媒必须与时俱进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将媒介机构整体纳入到相关制度范围之内, 使媒介发展有章可循有制可依。再次, 在结构融合背景下, 传统纸媒与其他媒体机构联系加深, 传统纸媒向着数字化和综合化方向发展, 金融财经等传统纸媒应充分利用机构融合带来的便利, 丰富业务领域提高信息质量, 实现传统纸媒的顺利转型。

(二) 加强不同媒介沟通, 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新闻媒介策略融合深化了不同媒介机构之间的关系, 推动了新闻媒介的一体化发展。媒介融合背景下金融财经等传统纸媒必须积极转变传统观念, 以新的思维新的眼光接受其他新闻传播方式。例如, 财经报纸类纸媒可以与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介机构进行合作, 构建财经专题类电视、广播节目, 同时财经类纸媒可以通过建设专有网站、微博等平台, 将财经新闻进行专业编辑, 形成财经网页新闻和财经微博等。另一方面财经类纸媒在向读者提供财经信息的同时, 更多的对信息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提出要求。因此, 财经类纸媒应加强与外界的沟通, 通过与各财经类高校、专家、学者、相关机构建立联系, 组建财经网络实现资源共享, 将财经类纸媒所拥有的信息分享, 接受其他机构或组织的点评和建议然后进行改进, 使得财经纸媒新闻信息更加严谨, 同时利用其他机构或组织的相关信息, 弥补和完善自身信息的不足, 从而提高财经纸媒的综合质量。

(三) 加强业务综合培训, 培养综合财经人才

面对信息融合对财经新闻记者提出的新要求, 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必须深化对人才的管理, 加强对新闻记者的业务综合培训。一方面随着现代化设备在新闻媒体的推广, 财经类新闻记者必须加强学习以便能够熟练运用各种新技术设备, 同时财经类新闻记者还应注重新闻收集、编辑等业务素质的提高, 并利用多种渠道促进新闻信息的多样化传播;另一方面由于财经新闻的特性, 对于财经类报刊读者获取信息的同时更多的要求信息的指导性, 这就要求财经类传统纸媒必须重视财经人才的培养, 在提高工作人员新闻素质的同时亦应注重人员财经知识的培训, 财经纸媒机构可定期举办财经知识培训班并可设立财经知识绩效考核,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邀请具有权威的专家学者开展专业讲座, 丰富机构内部财经类书籍的储备, 建立专门阅览室鼓励工作人员阅览专业书籍, 鼓励人员进行教育深造, 综合培养财经人才, 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四) 利用现代先进技术, 拓展财经信息传播

媒介融合背景下媒介机构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先进技术拓展信息传播渠道。首先, 传统纸媒应充分利用媒介融合建立以报纸、报刊为主以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辅的信息平台, 对于一些报纸不允许刊登的信息如投资理财具体方案等, 可以通过财经微博、微信、APP、互联网等新兴渠道进行专业指导, 从而满足读者的具体需求;另一方面金融财经等传统纸媒应综合利用各种现代化信息设备, 建立与纸媒同步的其他传播渠道。例如, 《第一财经日报》作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几大财经类纸媒之一, 其在利用传统报纸方式进行信息传播的同时, 更建立了官方网站和微博, 通过网站和微博分别进行大面积和特定的新闻报道, 从而实现对不同人群以不同方式进行信息传播, 同时网站还建立了互动平台, 可以实现用户和其的直接沟通, 从而便于了解读者的真实需求, 保证财经新闻报道具有方向性和针对性, 使财经新闻真正做到解公众之所需, 进而实现其价值。

三、结束语

对于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而言, 媒介融合即使机遇又是挑战, 一方面其将金融财经类传统纸媒纳入到更为广泛的市场竞争中, 使得各媒介机构不得不在更为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另一方面媒介融合使得各传统媒介的信息采集更加广泛、传播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方式更加多样, 其为金融财经等传统纸媒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和空间。媒介融合背景下, 传统纸媒必须积极做出调整, 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以更加积极向上的姿态迈步向前。

参考文献

[1]邢人洁.浅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纸媒的转型思路[J].西部广播电视, 2015 (01) :84.

纸媒融合 篇8

关键词:网络技术,纸媒,新媒体,全媒体

1 逻辑:进军新媒体是纸媒战略发展的必经之路

在多年互联网浪潮中, 媒体传播介质由传统的文字时代到读图时代再到现在的多元化传播时代, 纸媒一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寻找新的定位。报纸转型的目标是在多种媒介介质中依旧保有权威的和品牌性的话语权。不少媒体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 选择了多元化转型, 如《烟台日报》和南方报业集团。对于报纸来说, 发展新媒体是多元化转型的核心任务, 不少报纸选择创办了自己的网站。然而成功的报业网站却很少, 绝大部分的报业网站都是简单地将发行地报纸内容复制到网上, 成为纸质报纸的电子版, 流量极低, 自然也就没法吸引广告商和更多地受众, 报纸自办的网站只是报纸的附属品, 而不能成为创造利润的工具, 更成为不了纸媒新的形象代言。这与报纸建立网站的初衷是不符合的, 网站既不能创造利润也不能增加媒体的吸引力更不能扩大传媒的影响力那就不是成功的媒体转型。

当今, 微博作为新媒体的佼佼者已经占据信息传播渠道的重要位置, 吸引了大批的受众, 基于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而设计的电子期刊也日益丰富, 传媒行业的竞争日益剧烈, 由此可见, 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 纸媒进军网络媒体, 建立全媒体受众、全媒体受众数据库和全媒体新闻生产体系的基础对促进纸媒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2 思维:纸媒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需改变传统思维

从传媒业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 媒介融合的速度日趋加快, 新传播技术的发展需要传媒人员改变传统的传播方式, 重新设计新的运作模式。传统纸媒传播方式单一, 传播速度、传播广度以及信息的表现手段都没法和网络媒体比较。虽然有人说国内的报纸大多具有网络媒体无法可比的权威性, 这一点只能够让纸媒不至于快速被淘汰, 从长远来说, 纸张成本和印刷成本让盈利十分有限, 且随着不少网络媒体开发出了电子产品的客户端, 纸媒的传播方式从成本和品牌塑造力上而言并没有特别的竞争力可言。

网络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传统纸媒单向传播的方式, 让受众能够与媒体进行互动。微博是网络技术浪潮的产物, 微博的产生改变了新闻是新闻机构专属产品的状况, Web2.0时代, 人人都成为自媒体, 不仅能够与媒体进行沟通, 还能作为媒体发布信息, 形成多级互动和多项传播。当下传媒强调的更多的是新媒体的特质:公民新闻, 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媒体的权威性。例如近期的王立军等热门事件, 权威媒体的发布总是不够及时不够透彻, 受众转而相信微博上的各种小道消息。

未来纸媒在全媒体转型中, 传统媒体人要改变“先报后网”的传播思维, 纸媒若想保住权威性这一利器, 就必须使信息传播足够透彻, 足够完整。比如最近深圳豪车撞的士导致3人死亡的案件, 顶包说法曾经在网上甚嚣尘上, 深圳交警在舆论的呼声和推动下一步一步公开越来越多的证据, 最终证明了警察的公正。在这一过程中, 不少纸媒的表现都很优秀, 例如南方日报官方微博, 没有拘泥于将重要资料保留到报纸版面上的传统思维, 而是第一时间把警方公布的视频等资料进行微博发布, 第一时间把网友质疑进行整理发布, 在整个事件中保持了自己的中立性和传播及时性, 得到了网友好评。

在Web3.0的时代, 纸媒的目标是能够打破平台的拘束, 形成一个产品制作中心, 多个传播介质同步发布的架构, 媒体与众人的信息传播是直接联系的, 不需要平台的限制, 这将是新传播时代的特征。

3 内容:纸媒与新媒体的融合突破新媒体的内容瓶颈

网络媒介大多没有采访权, 在新闻采编、内容制作上相比于传统纸媒处于绝对劣势。但纸媒网站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与商业门户网站也无法相提并论, 纸媒创办的网络媒体极易成为鸡肋。

内容上的创新, “一菜多煮”的新闻加工方式, 外加灵活的策划推广手段, 才能使传统纸媒的网站具有灵魂, 报网才能真正融合。报网融合的核心内容之一便是内容制作一体化, 形成一个统一的产品制作配送中心。报纸的记者要同时为纸媒和网站服务, 这一点, 南方日报目前正在做大胆尝试, 推出“全媒体记者”这一概念。突出的实例是广东省第十一届党代会, 南方日报派出全媒体记者同时到达会议现场以及群众当中, 制作文字新闻、视频新闻以及图片新闻, 内容除了政策解读, 会场情况, 还包括了群众和网友对工作报告的不同反应, 新闻产品除了在报纸上呈现, 还以最快速度在网站上、官方微博上、市中心的多块大型LED显示屏上进行传播。

除此之外, 南方报业集团发行的《南都周刊》、《南方周末》、《21世纪经济报道》等纸媒上的内容都可以在旗下的网站上看到, 网络编辑注意到了不同平台受众的阅读习惯, 将评论、新闻、消息、专题分别制作了不同板块, 采取了“先网后报”的方式, 在整合资源的同时, 节省了运作成本, 将专业报纸杂志内容在同一时间里, 统一安排, 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

因此, 要突破内容瓶颈, 就需要改变内容发展策略, 重新组织纸媒与网站的构架, 走“纸网合一”的路线, 在采编、发型、广告等环节实现全面的融合, 形成一体化、综合化、同步化地运作机制, 让数字化内容不再是纸媒的附属品, 而是成为主流产品。

4 技术:突破了纸媒缺乏用户体验反馈的技术瓶颈

传统纸媒缺乏与受众及时互动的能力, 不能及时了解受众对不同信息和不同栏目设置的感受。用户体验的涵义是掌握受众的兴趣、需求、习惯。从纸媒内容角度来说, 日后可以有针对性地制作受众需要的内容,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 可以更准确地为广告商提供精确的受众人群, 网络媒介的诞生, 让这一愿景成为可能。网络媒介常常强调“用户体验, 技术驱动”, 其实就是强调媒介吸引受众的能力和挽留受众的能力。技术驱动指的是能够让用户获得更好的传播体验和技术能力, 对于媒体来说, 最好的技术不是最新的技术, 而是最适合用户的技术。因此, 纸媒发展未来的突破口之一就是利用网络技术获得用户体验的反馈, 吸引更多的读者, 同时吸引广告商更精确地投放广告。

Web2.0开创了SNS、IM、博客和微博等新的应用方式, 其呈爆炸式发散传播, 一篇微博、一个帖子也许就是一条重要的新闻或者新闻线索, 也许就能在全国掀起讨论热潮, 例如郭美美事件。在引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下, 基于媒体应用的IP技术产品不断被研发出来, 例如近期《江南都市报》率先引用的“云报纸”技术, 用户只需要将手机的摄像头对准报纸二维码就可以在手机上阅读当天的报纸信息, 增加了报纸的便携性。

此外, 网络技术的应用体现在突发新闻报道中。在一个突发事件发生时, 记者在事件现场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有了网络客户端以后, 记者可以通过网友发布的消息准确了解事情发生时的情况, 也可以了解到受众对新闻内容的感受。目前, 不少纸媒的记者开通了实名微博, 他们的粉丝大多在四位数以上, 这也就意味着, 每个记者后面都有一个四位数的受众, 个人微博成为了新的消息平台, 在这个网络消息传播机制下, 记者与受众的关系不再是曾经的传播与接收的关系, 而是互动的关系。

综上所述, 如果纸媒能够抓住这个机遇, 变被动为主动, 从技术上、思想上、制作上、运营上做好转型准备, 才能在未来的传媒世界里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孙朝阳.报纸发展新媒体的一些想法.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新闻研究所.南方传媒研究, 广州.南方报纸出版社, 2010 (4) :66.

【纸媒融合】推荐阅读:

目标融合07-17

融合中心05-11

深度融合05-17

生态融合05-20

融合终端05-20

颜色融合05-22

细胞融合05-24

融合接入05-27

资源融合05-31

融合基因06-05

上一篇:提高工作标准下一篇:异型微孢子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