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理想值

2024-09-09

指标理想值(共4篇)

指标理想值 篇1

0 引言

开发区是区域产业发展和城市化的有效方式,其所发挥的集聚效应、示范效应和辐射效应在促进经济高速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已成为产业升级、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同时也应该体现土地利用的集约效益。2009年起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在全国开展,评价主要依据国土资源部制定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进行。由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在我国是一项全新的工作,针对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特点及标准存在显著差异,从目前已完成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结果来看,在横向可比性及客观性方面受到多方质疑。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方法,提高评价成果的科学性、客观性是进一步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提高成果应用价值的重要途径。

1 辽宁省开发区概况

自1984年创建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来,辽宁省开发区事业蓬勃发展,迄今为止已有57个开发区,其中国家级开发区有15个,省级开发区42个。其中有43个经济技术开发区、8个高新技术开发区、2个保税区、3个出口加工区、1个边境经济合作区。这些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改革试点、发展经济、培养人才、利用外资、扩大出口、服务母城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对内发挥辐射作用,对外发挥窗口作用等方面也收到了良好效果。经过近二十年的艰苦努力,辽宁省各个开发区走出了各自特色的发展道路,在开放型经济建设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借鉴叶文虎(1996)等人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理论和观点,土地集约利用本质上是一个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问题。因此,建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其目的在于由指标体系来评判一个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状况,并与其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横向比较,反映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差距,得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方向和目标。

2.1 现行规程指标分析

各地区在依据规程中的指标体系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开展了评价工作,但从评价结果及实践分析来看,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的评价目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评价结果与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存在不一致。

2.1.1 指标体系缺乏完整性

现行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以现状评价指标为主,并且多以正相关指标为主,缺乏建设用地增长与经济增长、投入产出与建设用地增长等弹性指标和动态变化指标。因此指标体系不能完整的反应开发区土地利用的真实水平。

2.1.2 缺少与区域发展匹配指标

开发区的发展与区域空间的发展紧密相关,我国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平衡是客观存在的,因而也就决定了开发区所存在的区域性特征,区域背景对开发区特征影响的具有多方面。从辽宁省省级开发区评价结果来看,开发区投入产出与区域经济发展情况有密切的关系。需在开发区的评价过程中,设置与区域发展水平匹配考量的指标是十分有必要的。

2.1.3 对规划实施成效的分析

开发区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开发区整体用地的一个设计,是指导开发区发展的依据,科学、合理的实施规划,才能促进开发区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开发区的土地集约评价是综合、全面考虑开发区用地的情况,因此对规划实施情况的分析是不可缺少的。

2.2 评价指标的选取

针对前文所分析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问题,文章结合以上问题及相关文献,在辽宁省省级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4大评价指标,9个子目标,16个评价因子。(如表1所示)

总体而言,本文在辽宁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前文所提评价指标体系中所存在的问题,对指标体系指标进行修改完善,但是针对目前开发区的现状,这个指标体系还是不能涵盖所有,从长远来看应建立不同类型开发区评价指标体系。

3 指标理想值确定

评价指标理想值指依照集约用地的原则,在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和地方制定的技术标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等要求的前提下,结合开发区实际确定的各评价指标应该达到的一种理想状态。理想值是指标标准化的依据,对评价结果具有决定性影响。但在开发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实践中,由于理想值确定方法的缺乏规范性导致评价结果的非客观性,对成果的应用产生了严重影响。规程虽然提供了理想值的确定方法,但在实际评价过程中由于方法或参照的评价标准具有多意性,导致确定的理想值因地方、评价人的主观因素导致结果差异很大,特别是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涉及到考核,各开发区评价时往往依据现状值略高确定理想值,从而导致几乎所有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分值都在90分以上。

结合各指标涵义,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标准值的确定:

3.1 不同的发展阶段

开发区作为特殊的区域,其发展受所在地区和国内外社会经济大环境,以及所依托的城市的区位和城市等级、规模、类型、规划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有自身的发展轨迹,可以根据发展的特点,划分辽宁省的开发区发展阶段。

3.2 不同区域

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进行评价,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和区域建设水平的差异,因而对开发区土地利用情况影响不一致,因此在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过程中,需要对开发区所处区域的环境因素进行相关考虑。根据辽宁省区域发展特点,划分为六类地区。

4 评价方法的建立及等级划分

4.1 指标实现度

单项评价指标分值是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因素因子的评价分值,是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总分值进行评价的基础。由于各评价指标因素因子的计量单位不同,原始数据无法建立统一的综合评价模型,必须对评价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单项评价指标分值。实际计算中是用指标实际值与指标标准值的比值来表示。评价指标实现度分值应在0~100之间,当大于100时,实现度分值记为100。

4.2 扣分项目及标准

为了使开发区土地能够达到节约、集约的高效利用,同时盘活现有土地,充分挖掘土地潜力,以土地闲置率为依据对开发区评价分值进行扣分。本着从严、从节约的角度出发,对土地闲置率不为0的开发区,一律评价为较差,促使开发区在今后的用地上注重合理、高效的用地。

4.3 权重确定

确定单项评价指标的权重采用熵值法与特尔菲法相结合的方法,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开发区评价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利用信息嫡这一工具,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值,科学客观,避免了评价过程中人为确定权重值的缺陷,然后综合各部门专家的意见加以确定,从而使权重的制定具有较高的科学性。

4.4 等级划分

根据计算得到的评价总分值,按照表3的标准划分评价等级。

5 辽宁省开发区评价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评价体系和理想值的确定方法,对辽宁省的42个省级开发区进行了评价。通过分析得到,全省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综合得分值在87.4329.63之间。

从整个开发区来看,有3家开发区达到优秀,占整个省级开发区数量的7%,开发区类型以高新产业园区为主,达到合格的开发区有18家,占整个省级开发区数量的43%。这些主要分布在沈阳、大连、鞍山、抚顺等几个大城市和丹东等沿海城市,这个主要与其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位置以及产业的优势有关,这些为开发区的健康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从而也促进了开发区的节约、集约用地。而得分比较低即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差的开发区大都是由于土地供应率低、开发区工业用地投入产出较低,同时以内陆城市居多,占到整个开发区的50%。

从全省的开发区发展来看,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总体水平不高,工业用地还有较高的挖潜空间。

摘要:分析开发区集约利用评价规程中评价指标体系和理想值的确定方法,根据辽宁省开发区的特点,制定了符合辽宁省实际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对相应的指标理想值的确定做出分析,对省级开发区进行评价,为决策者进行开发区土地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开发区,集约利用,指标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双异,邵永东等.辽宁省工业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8,25(5):43~46.

[2]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规程(试行)[5].2010.

[3]李海玲.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及理想值确定存在问题及改进方法[D].浙江:浙江大学,2010.

[4]于金羽,沈士芹.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研究—以江苏省为例[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06(04).

指标理想值 篇2

同时患糖尿病及心衰的患者并不在少数, 而这类情况往往给患者护理加大了难度。以往, 大多数人都赞同糖尿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内比较理想, 然而日前发表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的一份研究报告认为, 对于同时患有糖尿病及心衰的患者而言, 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4%~7.1%之间, 死亡率要比控制糖化血红蛋白在7.1%~7.8%之间的人要高, 不过假如糖化血红蛋白高于7.8%, 死亡率又增加了。

研究者同时也表示, 仅凭这一研究就断言这类患者控制糖化血红蛋白的理想目标值还为时过早, 不过患者应该与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 以确定符合患者个体情况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指标理想值 篇3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培养

试验于2013~2014年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选用小偃22为供试材料, 2013年10月7日播种, 日常管理参照大田。小麦开花期对同一天开花、旗叶大小相对均匀的麦穗挂牌标记, 花后14天 (小麦进入籽粒乳熟期) 取挂牌标记的所有旗叶, 放入冰盒后迅速带回实验室。自来水冲洗, 冰上将混合样分成4份备用。

1.2 试验设计

采用4种不同方式进行研磨。鲜样、磷酸缓冲液研磨, 鲜样、液氮研磨, 液氮处理、磷酸缓冲液研磨, 液氮处理、液氮研磨。其中, 液氮处理为将叶片在液氮中冷冻10分钟后转入-86℃冰箱冷冻2小时, 液氮研磨为充分研磨后再加等量磷酸缓冲液, 其余步骤均相同。

1.3 测定指标与方法

SOD活性测定采用氮蓝四唑法, POD活性测定采用愈创木酚法, CAT活性采用过氧化氢法,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采用考马斯亮蓝G-250法, M D A含量测定采取硫代巴比妥酸。以上生理指标测定方法参考姜丽娜等方法。每个指标6次重复。

1.4 数据处理

Excel2003整理数据, SAS8.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方法对小麦叶片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由图1可得, 不同处理方法下小麦叶片保护酶活性呈相同变化趋势。其中, 均为A1B2处理下SOD、POD和CAT活性最高, 依次为502.79单位/克、137.02单位/克和52.87单位/克, 其次为A2B2, A1B1处理下3种酶活性最低。可见液氮处理有助于叶片维持较高地保护酶活性。

2.2 不同处理方法对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和MDA含量的影响

由图2可得, 不同处理方法下小麦叶片可溶性蛋白和M D A含量呈不同变化趋势。其中, 可溶性蛋白在A1B1处理下最高, A2B1处理下最低;而叶片M D A含量在A2B1处理下最高, A1B2处理下最低;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3 讨论与结论

液氮因其本身可提供较低的温度常用来作为保存材料的介质。近年来涉及液氮保存的生物材料有原生质体、愈伤组织和种子等。在超低温环境下, 植物细胞内自由水被迅速固化, 酶促反应停止, 新陈代谢被抑制, 植物材料处于生理停顿状态, 这最大限度地保证了复苏后细胞的生活力。因此本研究利用液氮处理材料是可行的。

指标理想值 篇4

1 指标选择

《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云发[2011]7号),2015年水利改革发展的主要目标: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50%左右;《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云政发[2012]126号)要求,到2015年到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到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节水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云政办函[2013]131号)要求,到2020年,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0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73.33万hm2,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3.33万hm2,全省农业用水量基本稳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

根据上述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借鉴其他省(市)小康水利建设取得的成就及经验和国内外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云南省实际及小康水利建设的目标任务要求,以及每类工程建设均考虑指标的前提下,选择拟定小康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指标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每100人农村人口拥有五小水利件数、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率、农村坝塘综合整治率、农村污水处理率等共计11项。

2 指标值拟定

(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和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根据云南省水利普查成果统计,云南省农村总人口为3 456.48万人,已经实现集中供水人口2 596.12万人,分散式供水人口860.36万人。其中饮水达到安全标准的人口达2 725.21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78.8%;按照村村通自来水建设标准,全省现状自来水供水人口达1 319.27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8.2%。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作为小康水利建设目标的首要任务,到2020年拟定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目标值为80%;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必须要达到100%。

(2)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云政发[2012]126号)要求,到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2,2020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此项指标为最严格的水资源“三条红线”的强制考核指标,所以到2020年拟定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目标值为0.55。

(3)有效灌溉率、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率、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根据《云南省水利统计年鉴2011》统计,全省常用耕地面积423万hm2,灌溉面积171.3万hm2,有效灌溉面积163.4万hm2,节水灌溉面积58.8万hm2,其中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6万hm2,现状有效灌溉率为38.6%,现状节水灌溉率为36.0%。结合近年来国家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实际情况和云南省节水纲要目标要求,以及省委、省政府对高效节水灌溉建设的需求,到2020年拟定有效灌溉率目标值为56.8%,新增有效灌溉面积目标值为76.67万hm2,节水灌溉率目标值为56.0%,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目标值为53.33万hm2。

(4)每100人农村人口拥有五小水利件数。根据《云南省水利统计年鉴2011》统计,云南省农业人口3 740.76万人,现状五小水利有253.8万件,现状每100人农村人口拥有五小水利6.8件,结合近年国家、省对山区五小水利投入实际,按照每年省级完成40万件五小水利建设目标要求,到2020年拟定每100人农村人口拥有五小水利目标值为15件。

(5)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率、农村坝塘综合整治率、农村污水处理率。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包括农村河道、农村坝塘和农村污水综合整治工程,目前云南省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还比较落后,刚开始做试点建设。初步统计全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率、农村坝塘综合整治率、农村污水处理率现状值为1%~3%左右,按照小康水利投资权重控制,到2020年拟定目标值分别为40%、36%、36%。各指标预期值见表1。

3 实施效果分析

(1)农村饮水安全。全省农村总人口为3 456.48万人,现状人饮水安全达标人口为2 725.21万人,全省现状自来水供水人口为1 319.27万人,根据小康水利各类工程投资权重,同时结合国家、省级近年来对农村饮水安全的资金投入情况,在全部完成规划投资的前提下,到2020年实施1 445.91万人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将从现状的38.2%提高到80.0%,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从现状的78.8%提高到100%。基本能够实现小康水利的农村水利建设指标体系中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农村饮水安全达标率的目标值。

(2)农业灌溉节水。全省中、小型灌区数量较多,资金需求较大,难于在2020年前全部实施,根据小康水利各类工程投资权重以及水资源总量控制、定额管理的原则下,部分工程只能完成50%左右。到2020年,全面完成12件续建大型灌区和3件新建大型灌区的建设,新增灌溉面积9.87万hm2;完成87件续建和14件新建重点中型灌区以及50%的135件续建和19件新建一般中型灌区建设,新增灌溉面积23.07万hm2;完成50%的2 309个小型灌区建设,新增灌溉面积15.87万hm2;全面完成新增灌溉面积33.8万hm2的山区五小水利建设需求,全面完成新增灌溉面积0.33万hm2的牧区节水灌溉建设需求;全面完成56.67万hm2高效节水灌溉面积的2 312个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建设要求。新增有效灌溉面积82.93万hm2,新增节水灌溉面积82.93万hm2,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56.67万hm2,有效灌溉率提高到58.2%,节水灌溉率提高到57.5%,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55。基本能实现小康水利的农村水利建设指标体系中有效灌溉率、新增有效灌溉面积、节水灌溉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目标值。

(3)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全省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基本处于空白阶段,逐步做试点实施。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分布密集,工程数量多,资金需求量大,难于在2020年前全部实施。根据小康水利各类工程投资权重,以及近年来国家、省级实际资金投入实际,选择效益较好、群众意愿积极性高、急需解决的项目优先实施,到2020年,实施1 777件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使全省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率从2%提高到40%;实施农村坝塘综合整治工程5 528件,使全省农村坝塘综合整治率从3%提高到36%;解决全省1 255.31万人的污水收集与处理工作,使全省农村污水处理从1%提高到36.0%;基本实现小康水利的农村水利建设指标体系中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率、农村坝塘综合整治率、农村污水处理率的目标值,见表2。

4 结语

本文主要在云南省初步构建的小康水利指标体系基础上,指标选择主要考虑国家、省级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意见中的考核指标和节水纲要建设要求拟定。指标值拟定综合国家、省级以及地方今后农村水利资金的投入情况及权重考虑:人饮安全工程按照全面完成地方上报需求;大型灌区按照全面完成地方上报需求;中型灌区按照0.33~2万hm2重点灌区全面完成,667~3 333hm2一般灌区完成50%左右;小型灌区按照333~667hm2重点灌区全面完成,66.7~333.3hm2一般灌区完成50%左右;农村水环境综合整治突出重点、效益较好的完成部分项目的前期下。拟定小康水利农村水利建设指标值,考虑资金投入的不可预见性,新增有效灌溉面积、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有效灌溉率、节水灌溉率等目标值在规划的基础上有所调减,其余指标目标值均按照规划计划投资全部完成情况下拟定。

摘要:在云南省初步构建的小康水利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全省农村水利投入建设实际,以及小康水利建设目标要求,对我省农村水利指标预期值进行预测分析,并对实现指标预期值进行实施效果分析,为全省小康水利建设提供基础依据以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农村水利建设的决策依据。

关键词:云南省,小康水利,农村水利,指标,预期值

参考文献

[1]云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云南省小康水利-农村水利建设规划[R].昆明:2014.

[2]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实施“兴水强滇”战略的决定[Z].云发[2011]7号.

[3]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的意见[Z].云政发[2012]126号.

[4]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农业节水纲要(2013-2020年)的通知[Z].云政办函[2013]131号.

[5]路冠军,邢成举.组织化视角的乡村水利困境解读及破局——基于对荆门王桥村农村水利状况调查[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4):8-13.

[6]吴雪明,张文方,彭星芸,等.我国农村水利建设与管护问题调研报告[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2,(11):160-163.

上一篇:后路腰椎间融合术下一篇:努力就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