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疑艺术

2024-10-06

设疑艺术(共12篇)

设疑艺术 篇1

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 没有问题就没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不疑则不进”, “于无疑处有疑, 方为进矣”。可见, “设置疑问”对提高课堂效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编人教版《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 我注重创设问题情境, 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 导入新课设疑,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是整体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精心准备导课设疑, 能增强学生有意注意力, 大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 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 活跃课堂气氛, 使新课教学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 “政府的职能”课始, 我是这样导入的:在屏幕上打出常州市市长王伟成的照片, 设问:“王市长在哪里上班?”学生回答:“常州市人民政府。”“同学们, 你们知道市政府的职能有哪些吗?请大家快速阅读课文P37, 找出政府的基本职能有哪些方面。”这一导入既使学生带着好奇心, 迅速进入阅读状态, 激发求知欲, 又引出本课内容。

第二, 跟踪文中的问题设疑, 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学生学的知识已储存起来, 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适当点拨, 引起他们联想和回忆, 达到举一反三、激活他们联想思维的目的, 锻炼他们的归纳和综合能力。例如:在讲“政府的责任”一框时, 课文中讲道:1944年中央警卫团战士张思德因公殉职, 在追悼会上, 毛主席号召政府工作人员要以自身行动实践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在此, 我设了一疑:请同学们列举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公仆”。学生踊跃发言, 纷纷列举了孔繁森、焦裕禄、任长霞、牛玉儒、经大忠等先进人物, 使“对人民负责”这一中心课题, 在学生的联想中而深入人心, 升华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目标, 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三, 质疑问难, 启发学生思维。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 常有疑问, 才能常有思考, 常有创造。”教学中, 提问是常规教学法之一, 只有提问艺术运用恰当, 才能启迪学生思维, 开拓学生思路, 发展学生智力, 活跃教学气氛, 提高教学质量。因此, 在进行教学课堂设计时, 要善于设置问题情境, 有意创造悬念, 启发学生质疑。例如, 在学习“财政收入与支出”时, 教材中提到影响财政收入的主要因素, 为了进一步分析国家收入与个人、企业之间的关系, 我设置了这一疑问:“财政收入是越多越好还是越少越好?”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马上进入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辩之中, 经过讨论得出:“国家应在不断发展经济的基础上, 制定合理的分配政策, 既保证国家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又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采取质疑问难, 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而且有利于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提高。

第四, 巧用插图设疑,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插图是教材编写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往往一幅插图就是一个知识点, 漫画专题也是中考题型之一, 因此, 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堂中几乎每节课都离不开插图, 用插图设疑是我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 在讲“多种分配方式并存”一框时, 有这样三幅插图:图一, “我靠劳动致富”;图二, “我靠科技发家”;图三, “我靠投资获利”。在让学生读完图后, 我设疑:“以上三幅图属于何种分配方式?有哪些生产要素参与分配?”学生经过讨论得出: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生产要素主要包括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通过对这一设疑的讨论, 学生们弄懂了插图的本意, 达到了“设疑”的目的。当然, 插图中设疑只有恰到好处, 才能提升学生的读图能力。

第五, 收课设疑, 余音绕梁。采用设疑收课能给学生以想象和回味, 收到“课已尽而意无穷”的效果。如, 在讲“新时代的劳动者”这一框时, 评价了几种就业观后, 我这样收课的:“同学们, 国家现在鼓励青年人自主创业, 你想创业吗?知道如何创业吗?请听下回讲解!”学生笑声一片, 同时, 也为下节开展综合探究课;“做好就业与自主创业的准备”打下了基础,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延伸。

记得陶行知先生说过:“先生的责任在教学, 即教学生如何学。”教师设疑也是为了学生“学”得更好、更巧,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同时, 设疑也是“教会学习, 教会方法”, “授之以渔”。只要我们带着疑问走进课堂, 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设疑艺术 篇2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思、疑是密切相关,辨证统一的。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有所进取。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惑,可极大地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教师给予解惑,他们就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设疑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也是启发式教学的核心,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了设疑,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联系生活,设置一些精巧别致的小问题,做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教师除了注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知识、能力,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及思想得到升华和发展外,师生间可以互相诘难答题、互相启发补充,形成师生间双向的智慧交流,迸发出创造的火花,从而形成教学相长的氛围。比如,我在讲“维护社会管理秩序”时,根据我校的具体位置,提出了以下现象,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我校外面的电话亭不时有小孩乱报警,让公安机关出动警车;路灯有时被打烂;路边的花园经常被践踏,这些现象给我们的生活及社会管理带来什么影响,这些行为属于什么行为,该怎么处罚,依据是什么?同学们在讨论中表现得非常活跃,甚至还向老师提出了许多新问题,还提出了建设性意见,最后,通过这些发生在身边的事例让学生明白了,社会管理秩序,需要法律来维护,法律规范了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的行为,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行为一定要受到法律的制裁,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处罚,情节轻微的尚未触犯刑律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来处罚。通过师生的共同学习,教师和学生都增强了法律意识,从而规范了自己的行为,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自觉守法,起到了良好的实际效果。

化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艺术 篇3

1.重视始端,设疑于新课开头处

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有疑才能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冲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以及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化学课堂教学的开头处设疑,能使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状态,让学生带着疑问进入新课教学活动中,这样,既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启迪学生的心智,使其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例如,在学习“铁”的有关知识时,笔者就引导学生先阅读下面的自述式短文:

我的名字叫铁,符号是Fe。自春秋时期,人们通过火的洗礼,使我从矿石中现出原形。从此,人类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你们想一想,工业、农业、交通、航天和日常生活,哪一样离得开我?有人说我外表长得很黑,其实,我非常白并具有金属光泽;有人说我长得很丑,其实我很温柔。总地说,我的性格较活泼,虽然比不上镁和锌,但比铜要活泼得多;我与氧气接触时,因反应的条件不同而异。在纯氧中,将我点燃,会剧烈燃烧;在干燥的空气中,我无动于衷;在潮湿的空气中,我将“遍体鳞伤”、锈迹斑斑。如果在高温下,将我“洗个蒸气澡”,会越洗越黑。如果把我投入到稀盐酸或稀硫酸中,我会生“气“;如果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则会变“色”。

然后,教师设疑,从铁的自述中,学生能否回答下列问题:①铁是怎样被冶炼出来的?②铁的物理性质怎样?③铁的化学性质如何?④铁有什么用途?这种质疑,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教师抓住这一契机,顺利地导入新课:“学完这节课后,你们就会得到上述问题的满意答案”。受于求知欲的驱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的学习状态,做好了接受新知识的准备。

2.优选问题,设疑于知识关键处

“学则须疑”,课堂上教师设疑要抓住时机,设疑在关键处。在关键处设疑,不仅能起到对教学内容的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能激发并维持学生良好的学习状态。一般说来,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一些知识的交叉点、关节点,往往是理解和深化知识的关键。在此处设疑,可引发学生多角度、多侧面的思考,帮助学生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系,为理解和深化新知识扫清障碍。

例如,“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节的关键处,就是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

为此,教师首先质疑:学生已学过了哪些气体的制备?待学生回答后,又问:它们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又是怎样的?又待学生讨论、比较、总结后,接着问:这与我们今天学习的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有无相似的地方?通过这样层层设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制取”这一节内容就不难掌握。

3.深挖问题,设疑于知识“无疑”处

北宋文学家张载说过:“于无疑处设疑,方是进矣。”教师不仅要在关键处设疑,更要善于在看似十分简单、没有问题的地方找出问题来。学生往往因粗枝大叶或未发现什么问题而表现出漫不经心,思维处于“低谷”状态。这时,教师应投石激浪,做“无疑”工作。巧妙设疑会再次掀起学生思维的波澜,促进他们进一步积极思考。

在讲“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时,先请学生阅读教材,学生很快就知道了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然后,举例讲解①常温下10 g食盐全部溶解于90 g水中,求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再组织学生练习②求10 g蔗糖完全溶解于4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学生很快就完成了练习,似乎对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已无疑。这时,教师逐步设疑③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 g,现把20 g食盐溶解于3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吗?④25 g硫酸铜晶体全部溶解于75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5%吗?⑤8 g三氧化硫溶解于92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8%吗?

这样的设疑,又激起了学生思维的涟漪,加深了学生对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达到了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4.明确目标,设疑于教学重难点处。

为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就应引导学生把握教学重点,化解知识难点,排除有关疑点。因此,只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思维凝聚在教材的重点上,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巧妙设疑是帮助学生抓住重难点和理解重难点知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在讲授“电解质和非电解的概念”时,单靠教师枯燥无味的讲述效果不佳。据经验可知,为解决重难点,不如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读书、讨论和思考,教师进行适当地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笔者就这样设疑:①判断某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前提、条件、结果各是什么?学生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概念和其中关键词展开讨论。②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能导电的物质都是电解质;(b)不能导电的物质都不是电解质;(c)食盐溶液能导电:食盐溶液是电解质;(d)金属铜放在水里或熔化时都能导电,铜是电解质。③我们知道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三氧化硫水溶液能导电,那么三氧化硫是不是电解质?

整个过程是在教师的步步设疑、循循善诱下,学生阅读思考、相互讨论,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可见,在突出重难点处设疑,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贵在收口,设疑于课堂小结处

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描龙画凤,难在点睛”。结尾设疑,可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发展。例如,在教完“CaCO3与Ca(HCO3)2的相互转变关系”后,在课堂小结时,笔者讲了一个“屠狗洞秘密”的故事。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过这个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山洞就一命呜呼了。因此,当地居民称它为“屠狗洞”。最后,让学生思考回答,其中的奥秘在哪里呢?这一故事的设疑,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以下三个知识点:①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②碳酸钙与碳酸氢钙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③溶洞中钟乳石、石笋和石柱形成的原理。

设疑启思,引导探究 篇4

一于无疑处设疑, 探究炼字之妙

中国古代诗人非常讲究诗歌字句的锤炼, 所谓“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说的正是诗歌语言的锤炼。有的诗因一句出彩而流传千古, 而一句诗往往因一字之异体现优劣。

唐代诗人郑谷经反复揣摩将诗僧齐己《早梅》中的“昨夜数枝开”改为“昨夜一枝开”, 诗意因一字之改而显准确、生色不少, 被誉为“一字师”。类似的因讲究炼字传唱千古的诗句数不胜数, “春风又绿江南岸”、“红杏枝头春意闹”和“云破月来花弄影”等都是古典诗词中炼字的典范。

古典诗词教学中要重视对语言的咀嚼品味, 善于于无疑处设疑, 引导学生通过置换比较, 探究炼字之妙。

以“柳荫直, 烟里丝丝弄碧” (周邦彦的《兰陵王·柳》) 为例, 句中的“直”字看似平常, 却是词人精心锤炼的诗眼。在解读时, 可设疑:词人用“直”来形容柳荫, 是否恰当?你有怎样的理解?引导学生体会用词的匠心。柳荫之所以“直”, 在于柳树笔直成行, 时当正午, 日悬中天。用“直”形容柳荫, 逼真地描绘出春日正午汴堤上柳荫的情状。如果联想到“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还能从“直”中体会出一种单调、寂寥的意味。另外, 就整句来看, 笔直成行的柳荫与烟里婀娜起舞的碧色柳丝, 构成了直与曲、刚与柔、静与动的对照。所以, “直”字不仅准确地描摹出事物的情状, 还渲染出一种寂寞、单调、苍凉的情调氛围, 可谓“平字见奇”。

品读“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时, 可以探究的是:为什么用“落木”而不说“落叶”?学生通过“木”与“叶”不同意蕴的比较, 可以更好地感受诗句所营造的萧瑟意境, 还可读到因生命的有限、消逝与宇宙的无穷、永恒对照而产生的沉郁悲凉之感。

在《声声慢》教学中, 有位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三杯两盏淡酒”中词人为什么用“淡酒”而不是“浓酒”?淡酒如何御寒?通过思考探究, 学生明白了“淡”字别有意味, 不是指酒的浓淡, 而是凸显愁情, 因愁情浓而觉酒淡。

教学中抓住学生容易忽略的关键字设疑引起关注, 其意义倒不在于得到某个确切的答案, 而在于培养问题意识、探究意识, 使学生在古典诗词的学习中自能设疑, 自能探究。

二于空白处设疑, 探究手法之妙

诗歌创作中固然有浅平直露、一览无余的, 但更多的讲究含而不露, 含蓄美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美学追求之一。古典诗词往往因语言凝练、表意含蓄而形成艺术上的空白, 给多元化解读提供了空间。教学中利用诗词的空白处设疑探究, 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古典诗词表现手法之妙, 进而感受古典诗词的艺术美。

《涉江采芙蓉》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出彩的篇章之一。作者已不可考, 加之诗中主人公多种可能性的存在, 给这首诗的教学提供了探究空间。诗中写一个人采花送给心爱的人, 人们习惯上认为是思妇思念在外的游子, 其实这只是一种可能;游子因思念家中的妻子而采花相遗也是合理的。教学中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诗中的主人公是游子, 还是思妇?”引导学生作深入的思考, 从而在探究中理解体会诗歌委婉曲折的表现手法。这种手法也叫“曲揣彼意”“悬想”“婉曲”, 学生很早就接触过,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忆山东兄弟》) 就属此类。诗人不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 而是写远在故乡的兄弟们登高时佩上茱萸而发现少了一位兄弟的缺憾, 表达的情感看似平静, 实则更加深沉。杜甫的《月夜》更是通篇从对方落笔, 和这两句异曲同工。教学中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 学生就能较好地理解什么是“曲揣彼意”, 以及这一手法的妙处。

以景作结是诗词中常见的一种结句技巧, 能收到“此时无情胜有情”的效果。王昌龄的《从军行》就是以景作结的典范之作。诗人以一幅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收束全诗, 给人留下的是“高高秋月照长城”那样苍茫、旷远的“空白”, 以无含有, 情寓其中。至于诗人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 则需要读者驰骋想象加以体味、探究。你可能从中读到无限的乡愁, 也可能读到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忧怨, 还可能读到对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 抑或许这几种情感兼而有之。这就是以景作结而带来的情感表达的“空白”。教学时抓住这类“空白”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加以探究, 可以更好地体会表现手法的高妙, 正所谓“情不可尽, 以不尽尽之”。

古典诗词欣赏是最富有个性、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 不同年龄、不同阅历和不同个性的读者, 对同一首诗的理解是不完全一致的, 诗词中空白处的探究更是如此。在教学中, 教师应尊重学生对诗歌的个性化解读, 重视学生在探究中获得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三前后关合, 探究语言的深意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 每一首古诗词都像一件玲珑的艺术品。有效地解读古诗词, 需要着眼诗词作品的整体把握, 注意各联 (句) 之间、上下片之间的关联, 做到前后关合。

李商隐的《锦瑟》一诗, 由于多采用含蓄隐约的借喻, 诗句本身的意思就是隐约含糊的, 诗的主旨更是众说纷纭。庄子的蝴蝶梦, 杜鹃的春日啼血鸣, 海底珍珠蚌的眼泪, 蓝田玉的袅袅青烟, 这些借喻总让人颇费猜测, 但把开头的“一弦一柱思华年”和结尾的“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关合考虑, 有一点是肯定的, 这些借喻指的是昔日的年华与情怀。往事都如过眼烟云, 繁华一瞬而已, 况所忆皆失意之事, 诗人的怅惘、悲戚、无奈、迷离之情自不待言。由此看来, 尾联看似平常, 却道出作者深意, 大有更上层楼、愁添一重之感, 把全诗的主题投放到更深一层的失落、迷惘和凄伤之中!

韦庄《菩萨蛮》一词用语直白, 表层含意显豁, 似乎无可深究, 但只有全词前后关合, 才能读懂其中的深意。如, 末尾两句“未老莫还乡, 还乡须断肠”, 表面上是说没到年老时不要还乡, 回到故乡只会有断肠的悲哀, 看似为前面的“游人只合江南老”作注脚。可细细读来, “未老莫还乡”在叮咛嘱咐不要还乡的话语之下, 道出的却是还乡的愿望和现在不能还乡的苦衷。虽然开篇便道“人人尽说江南好, 游人只合江南老”, 并极力铺写江南之美, 但旷达的表面之下, 涌动的却是对故乡欲归不得的盘旋郁结的感情, 是“还乡须断肠”的极深婉而沉痛的情意, 这种“似直而纡, 似达而郁”的情感只有关合前后才能理解体会。

四由此及彼, 探究深沉的情感

诗缘情而作, 诗言志。一个优秀的诗人, 一首优秀的诗作, 往往不只是抒发个人的喜怒哀乐, 爱恨忧愁, 也抒写人民和时代的呼声, 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加之诗歌借助意象传情达意, 意象的多义性也带来了情感的丰富性。准确全面地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往往需要展开联想, 由此及彼, 正所谓“知人论世”。

“悲秋”是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主题, 也是杜甫《登高》一诗的感情基调。但是杜甫心中、笔下的悲愁显然不同于他人感伤秋日萧索的闲愁, 虽然诗歌的前两联也是从眼前的景物写起, 然后发“悲秋”之叹。解读这首诗时, 要注重感悟探究, 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诗歌, 并联系时代及作者个人的境遇探究。从这首诗中不难读出, “秋”不仅指季节之秋, 还指人生之秋、家国之秋, 杜甫的“悲愁”, 是因为离乡漂泊 (万里、作客) 、衰老多病 (百年多病) 、孤独穷苦 (独登台、潦倒) 、国运衰微 (艰难) 等引发的, 所以全诗表现的情感有羁旅之思、怀乡之情、暮年之叹、衰病之怨, 更有家国之慨等深沉的情感。

阅读《涉江采芙蓉》, 读者不难感受到游子思妇的相互思念之情, 也往往会为他们真挚笃厚的感情所打动, 但对于“忧伤以终老”所体现的一腔无以名状的忧愤往往较少关注。教学中可以设疑启发思考, 如“何以有终老之叹?”或“‘忧伤以终老’是否只是一对感情深笃的人无奈的叹惋?”引导学生联系时代背景进行由此及彼的探究。

在那个时代, 士人悬梁刺股、寒窗苦读, 只为一朝求取功名。但汉末朝政混乱, 外戚宦官交相干政, 举官不再问品行、学业, 只看门路和金钱, 这就使得一般士人大多投奔无门, 功名无望。所以, “游子”的乡愁和“思妇”的闺怨是当时普遍的主题, “忧伤以终老”的痛苦与忧愤也具有深广的意义。通过这样的联系探究, 学生不难体会到, 终老之叹是东汉末年大多数文人的人生之叹。

设疑启思, 教给探究的方法, 是有效解读古典诗词的重要策略, 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语文教学尤其是古典诗词教学应着力引导学生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 让学生通过探究性的学习, 获得知识, 培养审美、审智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摘要:古典诗词具有语言凝练、表意含蓄等特点, 适合进行探究式教学。注重感悟探究, 是提高古典诗词解读有效性的途径。教学中抓住关键处设疑, 启发思考, 引导探究, 有助于学生理解体会诗词用字之讲究、手法之高妙、语言之深意, 也有助于准确把握古典诗词深沉的情感。

关键词:古典诗词教学,设疑,探究,有效解读

参考文献

[1]郑旺吉.创设情境教古诗——浅谈古诗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师道:教研, 2011 (4)

[2]陈友冰.中国古典诗人的炼字、炼句、炼意——《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五[EB/OL].http://www.guoxue.com/?p=3206

设疑艺术 篇5

河北省三河市第十中学 陈伶

随着教育教学的改革,高效课堂教学是课改的重要内容,而高效课堂教学方法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当今的教学是要学生学会认知、学会思维、学会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设疑・探究・联想・反思”的教学模式恰恰体现了这一点。

一、创造情境,精心设疑

课前预习是很多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所推崇的方法,认为它可以挖掘学生的心力,发展其自主性,带着准备的头脑进入课堂,殊不知有很多学生进行了预习就大大降低了课本的兴趣浓度,也就减弱了教学效果,阻碍了学生思维,预习会使学生思维赖散,思维定式,减少了联想空间。因此我认为预习是不必要的,而复习是对所学内容的再巩固、再提高,是对所学内容的综合。很多同学通过认真复习,会前后联系、发展创新、创造地去发挥、联想。因此,复习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没有了预习,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方法及课堂教学调控上打下夯实基础,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创造情境,精心设疑成为重中之重。好的情境,精的疑问,可以大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好的刺激所学知识的兴趣,教师通过精心设计,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在数学虚拟情境中创设与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的真实情境,引发学生联想思维。学生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好奇心,使学习者能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的新知识,从而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并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而创设情境的同时,往往会伴随设疑的产生,良好的设疑可使学生进入高效思维。例如讲“圆的定义”一节,首先联系,实际展示蓝球、足球的纵断面,自行车车轮等,让学生感知“圆”,然后提出疑问: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不做成别的形状?你知道车轮曾经有过方形的历史吗?还有讲“三角函数应用”时引入故事情节:“我出去旅游,看到一人在一古塔不远处,用量角器看了看塔尖,然后又向前走了几步又用量角器看了看塔尖,当时我想他是在干什么呢?能帮助我解决一下吗?能从数学角度分析吗?”,还有讲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ASA”时这样引入:“有一块三角形玻璃,一同学不小心打碎了,碎成两块,现在要你去配一块同样大小玻璃,怎么办呢?若带一块去可以吗?应该带哪块呢?”等等。创造这样的.教学情境和设疑,从而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创设好的情境,提出好的质疑,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二、探究小结,联想创新

学生通过探究问题,才能发展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中,在精心设疑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究,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合作探究,让他们去追求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他们在探究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就会产生新的想法,新的见解,从而拓展了他们的学习思路,启动了学生的联想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圆的外心、内心”这一部分,中学生通过探究小结,说出了外心的构成: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然后让学生积极展开联想,学生就会联想到几何中的两种线: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外心,那角平分线交点会是内心吗?这样就培养了他们创造性的发展。还有讲四边形中点连线会构成什么图形时?让他们探究说出结论,继而发散思维,大胆联想,由封闭式常规性题目经过变式改造,学生会联想并探索出正方形各边中点连线是正方形、矩形各边中点连线是菱形、菱形各边中点连线是矩形,还可探索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的连线是菱形,这样便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理解和掌握升华到了一个高度。联想是思维的翅膀,有效进行联想训练,有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思维生命力,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三、总体归纳,深入反思

归纳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反思是完成以上三个环节后,回过头再进行思考,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合。此环节我们可首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他们所学知识融为一体,然后放开手让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学会自己归纳、回顾与反思,要让学生“在归纳中学习,在学习中归纳”。这样便能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反思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归纳、反思所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教学知识的形成,一般都是有它的基础背景的。如负数概念的引入,它的出现是由现实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反思负数的形成过程,可以对负数概念的认识更加深刻,更能清楚地认识它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再如:正方形是在长方形的基础上引出的,四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这一连串概念有着紧密地联系。通过归纳比较,有助于理解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逐步分辨出它们的本质特征,能够将知识系统化。

2.归纳反思解题思维,培养学生反思解题过程。(1)归纳应用到的主要知识;(2) 归纳反思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过程;(3)回顾解题的关键之所在;(4)归纳回顾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生解题后的反思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各方面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意义。反思题目结构特征可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反思解题思路可培养思维的广阔性;反思解题途径,可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反思解题结论,可培养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反思过程中形成的知识组块,可提高学思思维的敏捷性。鼓励学生结合解题后的反思,提出问题,并将其指定为反思内容之一,既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能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境,还能培养学生的不断探索的精神,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保护和培养。这无疑对学生“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显”是十分有益的。

3.归纳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与成功经验。学生在归纳反思中既是整理知识、整理思维的过程,又是总结成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和失败的感受,将是学生成长的宝贵财富!所以学完一个知识点或解题结束后,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回过头来检查学习过程,反思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寻找原因,采取弥补措施。假若解答过程是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完成的,那么反思自己未能完成的原因,和别人的差距在哪里?在思维指向上有哪些差距?从而获得改进信息,调整思维方法。若解题过程很顺利,也要归纳成功的经验,也要从各个角度去反思一下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设疑”中出精彩 篇6

关键词 学生兴趣 通过实验 积极思维

“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吸引学生寻根问底,启发学生积极思维,深入到学科知识的核心中去。

一、激趣设疑

乌辛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疑能引思,思则生趣。 在教学,教师适当的设疑,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力和求知欲,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由启示铺垫到逐步放开,层层深化,学生通过解答,不断思考、联想,进而释疑。这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享受到对未知探索的愉快,焕发起学习兴趣。

在“圆的认识”的新课引入中,教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故意把圆心搞“丢”了,发动学生把圆心找出来。但怎么找呢?通过实验,学生发现通过折一折,两直线与圆的交点的连线就是直径。这样两条直径的交点就是圆心。然后,教师启发学生用严密的推理来说明这个道理。于是,顺利地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了课本问题上,学生思维活跃、探讨积极,课堂情趣浓。

二、悬念设疑

悬念是一种学习心理的强刺激,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期待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和引发求知动机。因此,教师必须依据教学目标,充分认识学生心理因素的能动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等心理特点,紧密结合数学学科的自身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问以创造学生“心求通而未得”的心态,促使学生的认知情感由潜伏状态转入积极状态,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实现课堂教学中师生心理的同步发展。

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一个教师设计了以下过程。⑴新课开始,教师指导学生复习了能被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为本节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提供了激疑的源头。⑵教师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老师迅速说出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算或计算器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都被教师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时,学生露出了惊奇、佩服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⑶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39,5739”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迅速说出能被3整除。这两个数确实是能被3整除,但当老师问到为什么时,学生回答说:“我想个位上是3,6,9的数都能被3整除,所以39,5739能被3整除。”学生这样回答,一是受到了根据个位数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二是错误地认为教师之所以能迅速说出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也是以此为依据的。学生的回答在教师的意料之中,因此对学生这样的回答,教师不马上予以纠正。⑷学生回答后,教师又出示了这样一组数:73,216,4729,843,2056,3059,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都是3,6,9。教师要求学生算一算,看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些数中有的能被3整除,有的不能被3整除。于是不用教师说,学生自然对前面的结论产生了怀疑。⑸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教师再出示另外一组数:12,430,2714,5001,7398,9687,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是不是3,6,9,然后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这些数的个位虽然都不是3,6,9,但其中的有些数却能被3整除。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疑窦丛生,百思不解,教师的激疑又深入了一步。

通过对上面两组数的对比观察和验证,学生虽然疑惑更深,不知道究竟应该根据一个数的什么特征来判断它能否被3整除,但也终于发现,用旧方法(看个位上的数)不行了,因而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至此,教师步步激疑的目的达到了。

三、联系实际中设疑

新课标指出:“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对生活起指导作用。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生活和生产的实际而提出问题,创设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看生活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而且能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中,我向学生提出一个生活问题:“你能说出为什么下水道的盖子是圆形的,而不是方形的?”有的学生很快说出:因为圆形的盖子美观。我适时引导他们:“能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这个问题呢?”学生及时地联系所学过的知识去思考、交流。最后得出:因为圆的直径相等,圆形的盖子翻起时,不怕掉下去这一结论。

设疑,要面向全体学生,尽可能给学生创设最佳的设疑气氛。如果设疑过难,易使学生产生失败的体验而丧失学习信心,难度过小,又往往使学生感到乏味,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调动不起学生探索求知欲望。因此,设疑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由浅入深,使感知、深化、迁移三者紧密衔接起来,随着设置的疑点积极思维。

精心设疑, 启迪思维 篇7

一、抓住突破点, 围绕关键问题设疑

抓住突破点, 就是围绕一节课的教学重点进行设问, 这是一节课的关键所在。关键问题解决了, 下面的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例如, 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时, 通过割补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为长方形后, 设计了两个问题。首先提出第一个问题:“大家认真观察, 割补后的长方形与原来的平行四边形有什么联系呢?”让学生弄清楚两图形的内在联系, 是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必备条件。完成了上面的发现后, 转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根据上面的发现, 我们都知道长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怎么样计算呢?”由于学生已经有过自己的具体操作, 明确了两个图形的内在联系, 完全可以独立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就抓住突破点, 使学生轻而易举地攻破了本课的知识点。

二、抓知识的内在联系设疑

数学知识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高度的抽象性、结构的严谨性和联系的紧密性。每学一点新知识都会受到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作用和影响, 都与旧知识有着某种联系。而旧知识又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 也是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出发点。抓住了这些联系也就抓住了解决新知识的突破口。例如, 教学“圆柱的表面积”时, 教师可以把事先做好的圆柱体教具模型的圆柱体侧面沿一条线剪开并展开, 得到一个长方形, 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点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来设疑, 通过计算长方形的面积从而来计算圆柱体的表面积。学生可以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 尝试用剪、卷、滚的方法将圆柱的表面展开, 得到两个完全相同圆形的底面和一个长方形的侧面, 从而通过切实掌握圆柱的表面展开图面积而达到掌握圆柱体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而且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不仅增强了知识的前后联系, 而且改变了抽象和乏味的课堂气氛。

三、利用悬念设疑

所谓悬念, 就是教师要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 从而激发学生思维的热情和情趣。

例如, 教学“小数的性质”时, 先设计一道智力题:提出问题:“谁能加上适当的单位后, 用等号把5, 50, 500这三个数连起来?”学生急于想找到答案, 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探索意识, 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这时,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 有的学生会说:“分别加上元、角、分, 可得5元=50角=500分。”有的说:“分别加上米、分米、厘米”等。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此时又提出问题:“谁能用同一单位把上面各式表示出来呢?”学生一听, 思维会更加活跃, 争先恐后地说:“5元=5.0元=5.00元。”教师接着说:“像5, 5.0, 5.00这样的数的大小是否相等呢?为什么?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新知识———小数的性质。”

四、结合生活实际, 进行设疑

知识来源于生活, 又要服务于生活。因此, 从小就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联系实际的习惯。例如, 教学“小数加减法”时, 精心设计了这样一道趣味题:爸爸身高1.75米, 桌子高0.83米, 如果爸爸站在桌子上, 能摸到2.7米高处的电灯吗?学生首先通过1.75+0.83=2.58的计算, 然后判断能否摸到电灯。当让学生阐述自己的理由时, 有的学生说:“摸电灯时要伸出手, 就能再加上一段长度。”有的说:“他还可以抬起脚呢!”等。可见学生已能打破思维定势, 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 产生了创新思想, 提高了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又如, 教学“有余数除法”时, 精心设计这样两道趣味题: (1) 妈妈给小明10元钱买4元一件的文具, 最多可以买几件? (2) 二 (1) 班40人去春游坐快艇, 每条艇最多能坐9人, 问至少要几条艇?这些问题既贴近生活实际, 又能很好地体现知识点, 同时增加了数学的趣味性和现实生活的联系。

五、故意设障进行设疑

教师要准确把握新知识的生长点, 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设疑置难, 利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创设悬念, 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如, 在教学“循环小数”时, 出示两组题: (1) 1.6÷0.25, 15÷0.15; (2) 10÷3, 14.2÷22。学生很快计算出第一组题的得数, 但在计算第二组题时, 学生发现怎么除也除不完。“怎么办?”“如何写出商呢?”学生求知与教学内容之间形成一种“不协调”。好奇与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这样以“障”造成“悬念”, 使学生在学习循环小数时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 激发了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什么是“学问”?不仅要会学, 更要会问, 只有有了疑, 才会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有了求知欲, 才能学会问。教师要学会精心设疑, 这样才能更好地启迪学生的思维。

摘要: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为主导的知识经济时代, 是科技高度发展的世纪。这种竞争实质上是科技的竞争, 是国民素质的竞争, 是综合国力的竞争, 是一个民族创新能力的竞争。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 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潮流。课堂问题的设计是优化课堂教学的必要环节, 又是一门教学艺术。通过教学过程中灵活有效的问题设计, 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 拓展学生思维, 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设疑”让数学更精彩 篇8

一、设疑要选择适当的时机

成功的教师善于在恰当之处设疑, 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精心的设疑会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反之,如果设疑时机不对则会适得其反。什么时候又是设疑的最佳时机呢?

1.设于开篇 之处。一堂好课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开始以数学的趣味性巧妙设疑,会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有趣,也就能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抓住。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课时,我设计了以下过程。教学新课之前,让学生任意报几个数,我立刻判断出能否被3整除,其他同学用笔验证。当学生说出的数我都判断正确时, 学生露出了惊讶的表情,个个跃跃欲试。学生的求知欲被激起后,我立即组织学生讨论“39、5739”这两个数能否被3整除 , 学生迅速说出能被3整除。我紧接着问:“为什么? ”学生回答说:“因为这两个数个位上是9。”这是学生受“2和5整除的数的特征是根据个位数来判断”的思维定势的影响,回答在我的意料之中,但我没有立即予以纠正。而是接着出示了这样一组数:53、8129、206,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后发现这些数的个位是3、6、9。我要求学生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计算后发现,这些数不能被3整除。于是学生自然对前面的结论产生了怀疑。在学生困惑不解的时候,我又出示了另外一组数:12、2714、5001,并让学生观察,这些数的个位是不是3、6、9,然后算一算这些数能否被3整除。学生通过计算发现 ,这些数的个位虽然不是3、6、9,却能被3整除。这是怎么回事呢?学生疑窦丛生,百思不解,这样设疑又深入了一步。通过对上面两组数的对比观察和验证,学生疑惑更深,因而产生了探求新方法的强烈欲望。至此,我步步设疑的目的达到了。

2.设于重、难点 之处。在知识的重 、难点处设疑 ,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教学的重点处设疑, 使学生产生新问题, 不断激发出学习欲望, 从而有效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难点是学生学习掌握知识比较困难的地方,突破难点是教学追求的目标,在难点处设疑,能有效引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集中精力克服难点,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教“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时,调商是教学的难点,出示例题:430÷62,提问:计算时我们可以把除数62看作几十来试商 ? 应商几 ? 学生试算 ,你发现了什么 ? 这时设疑:为什么不能商7,而要改商6? 让学生对学习的难点问题进行认真思考分析,让学生充分理解除法试商的原理,使难点得到有效突破。

3.设于枯燥 之处。教材中的一些特定知识 ,如概念、定义、公式等,既比较枯燥又属重要知识。教师应在此尽心设疑,深挖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活”知识,“热化”冰点,于平淡中见神奇。

4.设于结尾 之处。一堂好课 ,既要有引人入胜的开头 ,跌宕起伏的中间,又应有意犹未尽的结尾。设疑不失为课堂结尾的一种好方式,它能使课堂词虽尽而意无穷。教师应在课堂将结束时,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既使新旧知识紧密联系,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了充分准备。

二、设疑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设疑”就是要让学生变得乐学 、好学 , 能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按自己的速度,自定步调进行学习。这就要求“疑” 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 , 不能偏难或过易 , 如果所设之“疑”偏难,就容易造成“启而不发”的尴尬局面,从而打击学生“解惑”的积极性,其他的同学也会打退堂鼓:如果过易学生会 觉得没有 挑战性 ,久而久之 就会对“解 惑”失去兴趣。 因此,设置的问题要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 , 刚好能摘到桃子”, 这样才能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上新的高度。

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地、进攻性地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书本知识内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的过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自定学习步调,从而主动争取了学习的实用时间。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无所不在,“设疑”也就无所不在。在数学教学中合理地设疑 ,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摘要:设疑教学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注重自学、自得、自化、自省,将课本上的知识华为学生精神财富的过程。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设疑要注意把握设疑时机,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合理的设疑,有效的设疑时机,必定会使我们的数学教学变得更精彩。

设疑与数学学习 篇9

为了提高学生多角度思维的习惯,提高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养成设疑习惯,我经常在课堂的开始、内容的难点或重点和课堂的结尾三个环节中设疑。将设疑巧妙地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中,紧密结合数学自身的特点,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这样,不但能留给学生思维驰骋的空间,也能留足学生自由思考的余地,可以使学生因疑生趣,由疑诱思,以疑获知,让学生充分享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在课堂的开始设疑。一堂好课首先要有一个好的开头,设疑巧妙会使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得其兴趣陡增,思维闸门顿时打开。同时,也是给学生留下思考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促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在上《轴对称》一课时,以图形导入,先出示一组轴对称图形,问学生,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这些图形都是什么图形?你能再举出几个类似的图形吗?并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对轴对称图形有更加充分的认识。

又如,在讲三角形的时候,我问学生:是不是连接任意三点都可以得到一个三角形。然后让学生用指定的两组角构建三角形。第一组角分别为20°、20°、100°;第二组角分别为:30°、20°、50°;第三角组分别为:60°、90°、80°。一开始学生认为这很容易,肯定能完成,结果却怎么也作不出三角形。开始着急了,但是又不知道是为什么,这时候,有的同学已经开始意识到,并不是给任何三个角的度数都可以作出三角形的。学生也来了兴趣,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上面的角都画不出三角形呢?此刻我就把疑问引导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上面,为什么刚才指定的三组角作不出三角形呢?原因是三组角的内角和都不是180°。然后有的学生都还是半信半疑,我就让学生自己动手画几个三角形,然后量一量,看看内角和是不是180°。在适当的误差内,同学们量出来的都差不多是180°,这时候,学生开始感受到了数学的神奇之处,原来许多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寻的,那么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规律呢?学生的兴趣就被调动起来了。

在难点和重点上设疑。如何解决重点、突破难点,帮助学生顺畅地完成意义建构,这是最令老师煞费苦心的问题,也是最体现教师创造性劳动的价值所在。让学生把握教学重点,是教学的目的;由于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常常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指向困惑之处,所以在难点上设疑也是很必要的。

设疑既不能深奥莫测,也不能过于简单。通过设疑化解知识难点,掌握教学重点,把握有效的设疑时机,采用合理的设疑方法,讲究设疑技巧。古人云:“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尤其对于有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小学生来讲,“疑”无疑是启动他们智慧和思维的一把钥匙。带着疑问去学习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开发学生的智力的。例如,在学习米、分米、厘米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的一米等于十分米,一分米等于十厘米,一米等于一百厘米,并学会对不同单位的化解和比较,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活动:测量出一个学生的身高,是135厘米。接着就问:“除了用135厘米来表示他的身高,还可以怎样表示?”学生回答:“1.35米。”“1米35厘米。”“1米3分米5厘米。”然后我板书:1.35米、1米3分米5厘米和1米35厘米是相等的。

在课堂的结尾设疑。巩固才能提高,我经常在课堂结尾的时候提一些与实际生活有关的问题,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又可以给学生留下无限的想象空间。数学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的数学知识。通过联系生活,有利于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有利于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活动,更有利于学生温故而知新。

巧妙设疑 以趣促学 篇10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探索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 兴趣是求知的起点, 是思维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的内在动力。所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是促进学生勤奋学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动力因素。古人说:“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当学生无疑时, 要寻疑;有疑时, 要解疑。在教学中, 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 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开盘制胜

新教材内容安排新颖活泼, 对学生很有吸引力。只要教师教法得当, 并适时设疑激趣, 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教学七年级数学第一章时, 让学生参与试验, 并亲自动手制作教具。在全章结束后, 利用课外活动组织一次自由讨论, 在讨论过程中, 可提问:你认为数学难学吗?学数学有用吗?数学学习有趣吗?基础弱的学生能不能学好数学?对以上问题展开讨论, 学生相互启发、激发学习兴趣。

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 侧重在消除学生紧张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 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设疑的巧妙性, 让学生感到数学不仅有趣, 而且并不难学, 一开始就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克服少数学生认为数学无用、数学难学的厌学情绪。

二、趣“记”

歌德说得好:哪里没有兴趣, 哪里就没有记忆。人们有一个共同的记忆心理特征:有趣的材料容易记, 记的牢。对于一个概念, 或者一堂课的教学, 尽量做到以很特别的语言, 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比如, 在教学了平行线的概念之后, 可以出一个脑筋急转弯问题:猴子为什么讨厌平行线?答案是:无香蕉 (相交) 。这样, 即提高了学生的兴趣, 又让学生们在笑声中牢牢地记住了平行线的特征。另外根据数学知识的特点, 编拟口诀, 诙谐有趣, 记忆效果好。如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用“己知未知要分离, 分离方法就是移, 加减移项要变号, 乘除移了要颠倒”来记。学了不等式组的解法后, 用“同大择大, 同小择小, 大小小大中间夹, 大大小小解不了”这样的顺口溜来记忆确定解集的方法。

三、巧“问”

提出疑问, 设计一些新颖奇特、富于挑战性的问题, 使其触发学生的新奇感, 使学生主动加入探索性的活动, 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学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 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设问:三角形具有具有什么性质?平行四边形又具有具有什么性质?学生能够回答: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平行四边形有不稳定性。继续设问:为什么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而平行四边形易变形呢?这样为接下来的探索过程做了铺垫。

通过探索学生得到:四边形长度一定时所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并不是唯一的, 这就说明四边形具有不稳定性。教师继续问:在平行四边形的四条边长度一定时, 形状、面积都可能发生变化, 而引起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它面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学生动手实践及合作交流最终探索出结论。通过这样的巧问及实际操作, 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去探索疑难问题, 使所学的知识得到升华, 从而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激“疑”

疑能使心理上产生困惑, 产生认知冲突, 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适时激疑, 可使学生因疑生趣, 由疑诱思, 以疑获知。

例如, 在讲方位、视角时, 读苏东坡诗“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可用多媒体显示诗与画, 设问:作者苏东坡是从哪些角度对庐山进行观察的?学生答道:横看、侧看、远看、近看, 在山中看。教师进一步告诉学生, 苏东坡通过这首诗, 教给了我们观察祖国大好河山的方法:从多角度观察, 才能发现庐山奇妙、壮观的美丽景色。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内容。教师看准时机, 及时导入新课。经过激疑, 打破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 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教学, 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五、留“味”

一堂课的结束, 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和学生思维的终结。“学贵存疑”, 有疑是对知识“学而不厌”的需要。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 对各种事物都充满好奇, 喜欢追根问底, 倘若课堂结束时充分利用课堂的“新、奇、特”之处设置悬念, 则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例如, 在讲“100万有多大”这节课下课之前, 教师可以提问:“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比100万更大的数, 在记录这些大数时, 你遇到了什么困难?”“大数难以表示。”此时, 教师设置悬念“应如何很方便地表达这些大数呢?下节课我们就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 在揭示矛盾的同时设置悬念, 使学生在掌握本节课知识的基础上, 又产生了探求新知识的欲望。

设疑引思,质疑探究 篇11

一、创设问题,以疑引思

创设问题情境是激起学生思考的有效且常用的方法。新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主旨在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在于他是否具有思考的能力,所以我们设计的问题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挑战胜问题”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要完成的一项学习任务或碰到的学习困难,让困难问题引起学生深入的思考,激发学生强烈的思维活动。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不拘一格。打破常规,让学生在激烈的争辩中明辨是非。教师的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法。而不仅仅是为了引出一个正确的答案,所以教师的提问要给学生足够自主创造的思维空间。

例如,学完《卖油翁》后,我问学生:“文章最后说康肃笑而遣之,他的‘笑’里包含了什么?’,全班同学思索片刻后,一学生说:“有无可奈何的笑。”另一学生说:“有歉意的笑,因为此时他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话音刚落,一个平时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小声地说:“还应该含有自我解嘲的意味。”我追问其理由。“因为陈尧咨毕竟在当时算得上有一定地位的人,他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但是又不可能向一个卖油的老头认错,所以只好以笑去掩饰。”此时他把声音提高了些。同学们纷纷点头表示同意他的见解。我觉得他言之有理,趁机表扬了他。话音刚落,平时较自负的陈同学大声地说:“我认为还有嘲讽的意味。”“哪有?”王同学马上质疑。“陈尧咨此时觉得自己被一个卖油的老头比下去了,很没面子很恼火,可能想:你本事再大还不是只能卖油。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碍于身份又不便发作。”“那这样跟文章的主题就不符合了。”侯同学马上反驳他。“但他就是有可能这样想的呀!’,陈同学很不服气的嘟囔着。见此情景,我忙说:“有这可能,但我想既然陈尧咨是有身份的人。按道理心胸是不会那么狭窄的。而且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也是为了突出积极的一面,让我们读者从中受到启发、教育,你们说是吗?”同学们都赞同,那位同学也不再坚持己见了。

二、抓住矛盾。深刻对话

这里所说的矛盾是指学生在阅读中以固定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时,与已掌握的知识在理解文章中所产生不匹配的现状。这种不匹配有时表现为文本本身的前后不一致,有时表现为读者在解读文本时所持观点的不统一。矛盾点是教师引发课堂对话的有效平台,它能更好地促成课堂对话行为向纵深方向发展,进而营造充满活力的课堂。

例如,学习《卖油翁》时,学生翻译完文本后,不免会产生这样的疑问:根据故事的描述。文中描写陈尧咨的句子还更多,文章为什么以卖油翁为题呢?以《陈尧咨》为题可以吗?课堂上我抓住这个引起学生质疑的矛盾点,积极引发课堂对话。首先让学生按情节的发展,用简洁的几句话来概括小说的内容。这个不难,同学们很快就概括好了。其次是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分析卖油翁为什么会对陈尧咨高超的箭术不屑一顾。学生叽叽喳喳地回答开了:有的说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太骄傲了,看不惯他的行为;有的说因为卖油翁看到陈尧咨十箭只中八、九箭;有的说卖油翁酌油的技术更高。所以会不屑一顾。接下来,我引导学生得出本文要告诉人们的一个道理: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没骄傲自满的必要。此时我再问学生:“骄傲自满的是谁?认为熟能生巧的是谁?”学生很快就回答了。我顺势引导:“很明显作者是轻陈尧咨赞卖油翁的,因此以卖油翁为题也就合理了。”由矛盾点引发的对话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走向深刻,走向问题的本质,学生在获得思维训练的同时也懂得了做人要谦虚,强中更有强中手的道理。

矛盾是打开思维之门的钥匙,有矛盾才能激发阅读兴趣。课堂教学中教师抓住矛盾点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对话,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促成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点燃智慧的火花。

三、学思结合。质疑探究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型人才尤其重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是永远无法超越前人的,不敢质疑是难以创新的。所以我上完课后会让学生把自己的疑问写在纸条上。并把有价值的问题呈现在课堂上。

例如,在学习《爱莲说》这课时,有同学提出:“像周敦颐那样不慕名利、洁身自好,具有莲花般品格的人,还能在当今社会上立足吗?”这个问题在课堂上提出来,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立刻引起同学们激烈争论。一个小组的代表率先回答:“不能,如今的社会发展需要有活力、有能力和交际能力强的人才。”另一小组的代表抑扬顿挫地说:“如今的社会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时代,更需要有团结协作精神的人,如果还是孤芳自赏、不与别人合作是很容易被社会淘汰的。”“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做人要诚信。品德高尚才是成功之本。”第五小组的代表终于按耐不住直接站起来反驳。紧接着第二小组的一位成员追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在社会上立足又不失做人的本质?”此言一出,全班同学都结合自己的认识各抒己见。这样既激活了课堂,又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当今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如何适应社会生活。

责任编辑黄日暖

巧妙设疑激发兴趣 篇12

一、教学要从矛盾开始

教学从矛盾开始就是从问题开始。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 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求和公式时, 有位教师先讲了一个数学小故事:德国的“数学王子”高斯, 在小学读书时, 老师出了一道算术题:1+2+3+……+100=?, 老师刚读完题目, 高斯就在他的小黑板上写出了答案:5050, 其他同学还在一个数一个数的挨个相加呢。那么, 高斯是用什么方法做得这么快呢?这时学生出现惊疑, 产生一种强烈的探究反响。这就是今天要讲的等差数列的求和方法——倒序相加法……。

二、设疑于重点和难点

教材中有些内容是枯燥乏味, 艰涩难懂的。如数列的极限概念及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概念比较抽象, 是难点。如对于0.9=1这一等式, 有些同学学完了数列的极限这一节后仍表怀疑。为此,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插入了一段“关于分牛传说的析疑”的故事:传说古代印度有一位老人, 临终前留下遗嘱, 要把19头牛分给三个儿子。老大分总数的undefined, 老二分总数的undefined, 老三分总数的undefined。按印度的教规, 牛被视为神灵, 不能宰杀, 只能整头分, 先人的遗嘱更必须无条件遵从。老人死后, 三兄弟为分牛一事而绞尽脑汁, 却计无所出, 最后决定诉诸官府。官府一筹莫展, 便以“清官难断家务事”为由, 一推了之。邻村智叟知道了, 说:“这好办!我有一头牛借给你们。这样, 总共就有20头牛。老大分undefined可得10头;老二分undefined可得5头;老三分undefined可得4头。你等三人共分去19头牛, 剩下的一头牛再还我!”真是妙极了!不过, 后来人们在钦佩之余总带有一丝怀疑。老大似乎只该分9.5头, 最后他怎么竟得了10头呢?学生很感兴趣, ……老师经过分析使问题转化为学生所学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公式undefined的应用。寓解疑于趣味之中, 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乐趣,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设疑于教材易出错之处

英国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过:“差错人皆有之, 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能原谅的。”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最常见的错误是, 不顾条件或研究范围的变化, 丢三掉四, 或解完一道题后不检查、不思考。故在学生易出错之处, 让学生去尝试, 去“碰壁”和“跌跤”, 让学生充分“暴露问题”, 然后顺其错误认真剖析, 不断引导, 使学生恍然大悟, 留下深刻印象。

如:若函数f (x) =ax2+2ax+1图象都在x轴上方,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学生因思维定势的影响, 往往错解为a>0且 (2a) 2-4a<0, 得出0 <1, 而忽略了a=0的情况。

四、设疑于结尾

一堂好课也应设“矛盾”而终, 使其完而未完, 意味无穷。在一堂课结束时, 据知识的系统, 承上启下地提出新的问题, 这样一方面可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同时可以激发起学生新的求知欲望, 为下一节课的教学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我国章回小说就常用这种妙趣夺人的心理设计, 每当故事发展到高潮, 事物的矛盾冲突激化到顶点的时候, 当读者急切地盼望故事的结局时, 作者便以“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结尾, 迫使读者不得不继续读下去!课堂何尝不是如此, 一堂好课不是讲完了就完了, 而是词已尽, 意无穷。

上一篇:网络新闻标题的制作下一篇:机械设备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