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兴趣培养

2024-10-01

历史兴趣培养(共12篇)

历史兴趣培养 篇1

历史教师要完成传授知识、培养智能、进行思想教育三大任务。就必须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中学历史教材内容生动而丰富, 具有自身特有的感染力, 为培养学生的兴趣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论是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可歌可泣的历史场面、血雨腥风的历史事件, 还是多彩多姿的手工艺品、工业品、文学、绘画、建筑、雕刻、音乐、舞蹈、体育等等, 无一不可以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论是雄伟的故宫和万里长城, 还是神秘的兵马俑和敦煌石窟, 无一不令人神往。新编的中学历史教材, 从内容到形式, 都增强了趣味性和可读性, 深受师生的喜欢。因此,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材的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在教材中发掘兴趣的源泉, 唤起学生对历史内容的亲近感, 激发他们探究历史的兴趣。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谈谈个人体会。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一部好的影片, 往往都有精彩的开头, 让观众产生急于看下去的欲望。同样, 一堂历史课, 若有个好的开头, 亦能够使学生产生渴求新知识的要求。所以, 精心设计一堂新课的导语, 是上好历史课的保证。教师课堂导入做到趣味化、多样化。教师从一开始导入新课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是一堂成功课的关键环节之一。设计妙趣横生、形式多样的导入语, 能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理因素。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课, 可以这样开头:“今天英国国家之首是女王。大臣们觐见女王, 小轿车只能停在皇宫外面, 要换乘17世纪式样的马车进入王宫, 赶马车的、手持长矛的卫兵, 都是17世纪的装束, 宛如一个活的历史博物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的象征。”话一讲完, 学生的兴奋点受到刺激, 为导入新课奠定了基础。除了上述这种以历史事件导入外, 常用的导入法还有故事、谜语、诗歌、音乐、电影、典故导入等等。

叙述史实应生动、形象。心理学家认为, 兴趣是青少年学生求知的倾向。兴趣来源于需要, 一旦他们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发生兴趣, 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所以教师应用生动形象的语言, 向学生叙述历史事件, 刻画历史人物, 产生历史概念, 得出历史规律。历史知识的丰富多彩, 为课堂进行生动形象的教学, 提供了取之不尽的内容。我在授课中, 一方面注意讲清楚具体内容, 点出其本质特征;另一方面力求生动、具体、形象。有时为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也可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材料, 如人物生平、战争的经过、农民起义等等。如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我对1649年处死国王查理一世作了这样的补充:1月30日, 成千上万的群众围在广场, 他们将目睹穷奢极欲的暴君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当查理一世绝望的躺在断头台上, 人们屏住呼吸, 只听见“咔嚓”一声, 行刑人把查理一世的脑袋砍下来, 这时, 广场上人群沸腾起来。显然这段小小的补充, 比教师照本宣科, 效果要好得多。教师不仅要力求语言生动形象, 而且爱憎必须鲜明, 像演员一样进入角色。讲到对敌人愤怒时, 自然出现憎恨蔑视的目光, 歌颂英雄人物时, 你要怀着崇敬的心情。讲到古代中华灿烂文化时, 你必须流露出自豪, 骄傲的神色。

充分利用课本上的资源,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新课程标准中使用的教材充分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 精美的印刷、生动的插图、富有趣味性的历史小故事以及探究性问题都让学生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利用课文中的这些资源尤其是插图加以渲染, 烘托气氛, 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例如1848年欧洲革命中有一幅《梅特涅夹着尾巴逃跑》的漫画插图。在讲新课时, 我先让学生看这幅图, 紧接着简短的介绍:“梅特涅是奥地利首相, 擅长外交权术, 他一贯仇视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在十九世纪上半期的欧洲舞台上显赫一时, 而在1848年革命中却男扮女装仓皇出逃, 可见这场革命声势浩大。那么这场革命是怎样爆发的呢?”这种简短的插图介绍, 传达给学生以1848年欧洲革命规模大, 对反动统治打击之深、震动之大的信号。这对整体课文的讲述起到了铺垫作用, 学生的兴趣也就油然而生了。唐朝文化中, 分别有李白、杜甫两张画像, 从他们各自不同的外在风度, 点出李白是我国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甫是一位热爱祖国的现实主义诗人。此类例子很多, 教师若能画龙点睛地抓住特征描述, 对学生理解教材内容有很大的帮助。此外, 课本中不少文物插图, 亦可用作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

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故事”对他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而教材中有许多饶有兴趣的、家喻户晓的历史小故事, 教师如能对它们加以提炼、巧妙运用的话, 可以作为历史的旁证, 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例如, 教材中关于美国莱特兄弟和中国的冯如制造飞机的故事, 教师可用以下内容导入:遨游太空是人类千百年以来的理想, 而古人为了这一理想的实现, 留下了许多美好的想象。在我国有这样一个传说:很久很久以前, 在巍峨的昆仑峰顶上长着一棵高大挺拔的参天大树。这棵树千年不死, 万年不朽, 郁郁葱葱, 硕果累累, 人们不知道它有几千几万丈高, 只见枝头直插蓝天。据说, 谁要是攀上去的话, 谁就上了天, 入了仙境, 成了神仙。这就是“昆仑天梯”的神话。古人生活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 只能把对上天的希望寄托在神话的幻想中。今天人们已能乘坐飞机、载人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自由地来往于“天上”和“人间”了, 是谁最先搭起了上天的“天梯”呢?是美国的科学家莱特兄弟和中国的飞机设计师冯如。这个“故事”不仅有新鲜感, 而且有趣味, 渲染了课堂气氛, 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使学生带着问题和浓厚的兴趣立即投入到学习中, 轻松愉快地掌握了课本知识, 还树立了“冲出大气层去太空看一看”的信念。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对知识产生了兴趣, 就会产生旺盛的求知欲, 积极思考问题, 从而达到教学目的, 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地总结,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 积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并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历史的乐趣, 真正从内心深处体会到学习的愉快。

历史兴趣培养 篇2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启发学生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对此,我在教学中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1.生动具体讲解史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例如在上《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这一课时,学生把我国北宋的民族英雄杨业与评书《杨家将》中的老令公杨继业混为一谈,产生了误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一方面据史实介绍杨业的小故事,分析小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另一方面,我又选择部分历史文献资料向学生讲解,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杨业这一史实人物的认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读史的积极性。

2.以疑诱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法很多,如学生课堂表演、讨论、师生互问、学生中互相答疑等。不同的内容,可以选取不同的激活方式。例如在上《五四运动》这一课时,在课堂上就可以让学生演爱国的学生。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亲身模拟、表演,在表演中感悟历史人物的所想所思,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既能在表演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又提高了学生对事件的认知深度、水平,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更深层次的认知兴趣和求知欲望。如讲完“赤壁之战”后,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都与曹操有关,但是结果为什么大不一样?对此你有什么启示。”又如学习“秦始皇统一六国”时,提出“秦王是怎样兼并六国的?兼并有什么作用?”问题之后可加上这样的环节:“如果你是秦王,面临当时的局势会怎样做?”这样设计问题,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可谓一举几得。

3.情景再现,努力运用多媒体教学

生动的历史场景、活生生的历史人物,仅靠语言的叙述感知,有时是很困难的。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过去的历史人物、场景走进我们的视野,创设历史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讲《第二次鸦片战争》时,可以插放一段《火烧圆明园》的录像,在讲《三国鼎立》这一课的“官渡之战”时,教师可以播放硝烟弥漫的战争场面,在视频音频的渲染下,学生目睹刀光剑影激烈的战斗场面,感到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战火纷飞的沙场。这样,通过直观教学手段代替教师的讲读,取得更好的效果。

4.图文并茂,增强历史教学的直观性

图文并茂是历史教学中最不课缺少的一部分,从传统的历史教学中的挂地图、挂彩图,到现在新课改中的多媒体教学,图文并用一直是历史教学的主轴。

5.以境动情,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

语言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工具,而历史本身就是有血有肉、丰富生动的,在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历史这一特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再现历史场面,就能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在浓郁的情感氛围中让学生感知历史,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6.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历史知识容易遗忘,特别是要求识记和理解的知识。如一味的让学生死记硬背收效甚微,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开展历史知识竞赛就是一剂良药。每学完一单元,教师可以把本单元要求识记的内容汇总起来,每题写一个小纸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历史知识竞赛。按照顺序每组挑出若干个同学上台抽出一张纸条回答提出的相关问题,最后根据得分多少,选出几个优胜组。实践证明,用这种方法复习巩固,比死记硬背,提问排查效果要好很多,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

三、设计有趣味的课内外作业,激发学习的兴趣

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3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我们学习是很重要。好多学生对于历史这门课程都不是很爱学,他们说历史知识错综复杂,千头万绪,学起来很枯燥枯燥。那如何使学生学习历史变被动为主动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原动力,只有学生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积极主动去学习。在历史教学中,我们教师可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

一、激情导入,引领全程 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如果有一个好的导入,是上好一节新课的关键。好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让学生产生一探究竟的愿望,从而就会沿着着教师导入留下的悬念,进入新课的学习。导入新课的方式多种多样,问题导入、故事导入、音乐导入、多媒体视频导入等多种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不同学生精心备课,认真设计导入语。

例一,八年级下册19课《春潮再起》时,我是这样导课的:伴随着《春天的故事》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打出歌词。问同学们,歌词“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那这位老人指的是谁?1992年的春天他去了什么地方做了什么事?自然引到邓小平南方视察,并且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究,为学习新课奠定基础。

例二:在讲九年级上册第14课《美国南北战争》时,首先打出课本小资料里的一段话,通过这段话让学生了解《汤姆叔叔的小屋》一部书。进而指出美国总统林肯在接见《汤姆叔叔的小屋》一书的作者斯托夫人时说:“你是一位挑起战争的小妇人。”一本书如何能挑起内战?美国内战到底是为了什么?由此导入新课。创设疑问,造成悬念,激发学生对要学内容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一探究竟的愿望,把学生引入最佳的学习境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利用文学,影视作品创设学习情境

古人云“文史相通”,要上好一堂历史课,不能简单的照本宣科,那样就会显得枯燥乏味。我们应将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有机结合。在课堂上,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自主的去思考、去探索,进而使学生的思维经常处于活跃的状态,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签订时,在课堂上就可把中日谈判时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对话视频展示给学生,在割占台湾问题上,伊藤博文限令一月内完成并恶狠狠的说:“还没有咽下,饿得厉害!”表现了贪得无厌的丑恶的嘴脸。在这种特定的情景下,学生的记忆知识的能力以及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大提高。

例如:在讲授 “黄海大战”一幕时,首先介绍了“致远号”管带邓世昌的情况。在黄海大战前,他就向部下表示:“如有不测,誓与日舰同沉!”当他沉海后拒绝被救要与全舰战士共存亡,邓世昌的爱犬为搭救主人,显著她的发辫,他竟将爱犬推开,爱犬再次游到他身边,最后邓世昌怀抱爱犬,沉没在滚滚波涛之中。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学习本课知识一定让学生记忆深刻。这样通过资料的补充,能很好的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黄海大战的理解,也深化了爱国主义教育。

三、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多媒体教学有很多的优点,如直观性、动态性、交互性、可重复性等。恰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事件的距离。使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人的认知是从感性开始的,直观形象的材料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储存。通过多媒体,可以再现历史情景,打破时空界限。因此,在课堂上适当的运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接的感官刺激,有利于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識的兴趣。

例如:在讲授八年级上册第17课《二万五千里长征》这课时,将长征路线四渡赤水—金沙江—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在图上一一显示出来,用多媒体打出,再现那一道道难关,再现红军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使图文声像并茂多角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知识,记住知识。

四、形象生动的课堂语言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自己的教学语言实现。教师饱满热情的态度、生动精炼的语言能深深打动学生,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兴致勃勃,这样的课堂学生不记忆深刻都难。一定会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我在讲授八年级下册第五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课时,当我讲到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无数面红旗迎风招展。党和国家领导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这时我就用洪亮的声音学着毛主席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时我看到了同学们喜悦和激动的神情。感到有一种鼓舞的力量,一种对国家、对民族热爱之心的涌动和迸发。在这种氛围下我认为所讲内容也一定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和记忆。一定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

总之,兴趣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学生只有有了兴趣才会愿意学,更好的学习,你培养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生才愿意在历史的海洋中畅游。所以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课堂上活,充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那么,一定会带来大大的收益。

小议历史兴趣的培养 篇4

一、利用学科渗透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处于教学主导地位的历史课教师, 不仅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 而且必须努力创造能产生积极情感的条件,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当前, 大多数学生认为抓分数应在语数外和理化, 在历史上花过多的时间不划算。对此, 我们可以运用兴趣迁移的方法, 让学生把对其他学科的兴趣逐渐转移到历史这门学科来。如一节历史课上, 我发现一个历史成绩不太好, 但却是全年级第三名, 又守纪律的学生入神地看着一本课外书。我强压怒火, 课后找他来询问, 得知他是为了语文老师的一篇作文《英雄, 英雄, 我爱你》寻找写作素材。我本想狠狠地批评他一顿, 但转念一想, 这有可能使他产生逆反心理, 影响他的学习积极性, 不如利用这件事把他往历史这方面引一引, 或许他以后会喜欢上历史, 于是就建议他到历史书里去找。隔了一段时间他兴高采烈地向我报告他从历史书中学到了不少语文课本中所没有的知识, 积累了丰富的作文素材, 并对历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习历史比以前更用功了, 成绩提高得也快。

二、利用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来激发养学习历史的兴趣

(一) 课堂上筛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课前准备上要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 筛选出学生感兴趣的材料。例如:在教学讲川教版8年级下第17课《摘取科学技术的明珠》一课时, 课文中介绍的较简单, 为加深学生印象, 我把“两弹一星”的简介、照片和《两弹一星的爆炸视屏》结合起来了解“两弹一星”, 重点介绍大家熟悉的“中国原子弹之父”钱三强、邓稼先,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赵九章, “中国卫星之父”最后在展示几张导弹的照片。然后展开讨论:谈谈你对两弹一星的认识?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这样既创造了时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又增加了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由此可见, 在课堂上营造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 学生才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 学生的自信心才会增强, 学习的内动力才会充分的带动起来, 而课堂也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沃土, 生长智慧的殿堂。

(二) 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

历史教学, 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声、像、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 唤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 使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与课堂教学融合在一起, 来思考和探索历史知识的奥秘。如:在教学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明清时期的反侵略斗争》中“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一内容时, 播放《郑成功》电影片断, 结束后大屏幕上显示出问题:在你心目中, 你认为郑成功是怎样一个人?他收复台湾有哪些有利条件?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意义?在你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还有哪些抵抗外来入侵的英雄?讲给大家听听?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 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参与意识, 而且现代教育技术又能较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最优化, 能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 既可以放电影录像模范事迹, 也可以是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 还可以将繁琐的内容简单化, 在说明历史事件、概念、史实时简明准确, 省时省力, 不仅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 更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 让学生自己组织课堂教学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新课标》提出“提倡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积极探索多种教学途径, 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教育资源。”让学生自己组织课堂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例如: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2课中《中国古代文化 (上) 》第五课《活跃的学术思想》一文, 理论知识多又深奥, 由老师单纯教是很吃力而且学生也很容易对课文产生厌倦, 而由学生自己在课堂中扮演这些几千年前的哲学家。学生们则把一节枯燥的课学得有声有色的, 让同学们在欢乐之余又对这些大文学家和大哲学家的言论和主张了如指掌, 从而也大大提高了学生们学习历史的兴趣。这样,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也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四) 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人的情绪具有感染性和扩散性, “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正反映了学生的这种心境。学生学习历史永远都是带着自己的情感去学的。如:在教学川教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辽、宋、西夏、金的并立》的“南宋和金的对峙”这一小节后, 学生爱憎分明波动很大, 对岳飞精忠报国的赞叹和佩服、对秦桧卖国求荣的愤恨。通过这种内在的情感和外在的情绪真实反应, 自然就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通过实践活动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教学光靠课堂上的学习是不够的, 要见多才能识广, 因此可以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 不但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 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开发和能力培养, 学生不仅在课外活动中获得成功的欢乐, 而且又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如组织班级兴趣小组、讲历史故事比赛、了解周边的历史遗迹等等。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了解当地的风土人人情, 利用网络技术了解世界各地的历史。

参考文献

[1]吴效锋主编, 《新课程怎样教》, 沈阳出版社, 2004年。

[2]教育部颁布, 《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3]惠安、沈国良, 《学生模拟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教学 篇5

曾向多位教师讨教如何教好历史课这个问题。他们一致谈到一点:在高一未分文理分科之前,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学科在中学里的地位不及语数外、理化等学科,一周的课时量又少。但一项调查显示,仍然有不少学生喜欢这门学科,重点中学的初中生中有67.6%,高中生中有73.1%的学生喜欢历史。其中,有近三分之二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历史学科有着浓厚的兴趣。

那么,在历史处于学科的弱势地位而学生兴趣仍存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和历史学习的效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动学生爱历史的原动力,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是成功的历史教育的关键。

一、兴趣的含义与分类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两千多年前,孔子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千多年后,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做事,学与乐不可分。”可见一个学生对某一学科的兴趣,对其学习这门学科有重要的作用。

兴趣,是一种带有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

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会更主动、直接地参与此学科的学习,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根据兴趣的不同特点可划分为多种类型。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兴趣,一种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有所学的历史知识的内容及其这些历史知识的过程本身给学生带来的兴趣。如历史课本语言生动、排版富有趣味性,老师讲得好、有意思等等。间接兴趣是由学习结果给学生带来的兴趣。如立志选择文科、报考文科大学,渴望拥有渊博的知识等等。

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最有效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因为直接兴趣是间接兴趣的媒介,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当然最可贵的是能把二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兴趣经历最初的有趣、乐趣到最后更具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的志趣,从而能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

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并最终将两者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与课外的辅助是非常重要的`。历史教育成不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与传授者的传授水平。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1、课堂

1.1、饱满的学科热情,良好的上课心态

一个对自己所教学科毫无热情的人,怎能指望学生对此学科产生热情呢!因此,教师应当做学生探求知识道路上的引路人。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乐趣并将此乐趣传授给学生,使他们与你一样对新世界、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着不熄灭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良好的上课心态是一节课成功的必要因素。教师的上课心态是富有传染性的。如果以疲倦、不耐烦的心情给学生上课,再有趣的内容也将成为不良心情的牺牲品。学生也被这种情绪所传染,变得焦躁而兴趣骤减。因此调整好上课心态,以微笑感染学生,把快乐传递给学生。愉快的情感体验才能产生积极的学科兴趣。

1.2、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历史知识丰富多彩,它是通过语言这个桥梁传递给学生。学生是被动接受还是愉快接纳,这就需要语言这门艺术的“打扮”。

北师大附中的历史教师纪连海为什么能够登上央视的《百家讲坛》。为什么他的历史课那么受学生的欢迎?除了他渊博的知识和对本学科的热情与不懈的探索外,他还积极借鉴评书的语言、相声的包袱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例如,他是这样讲解“火烧圆明园”的:“圆明园英法联军找得着吗?从英国、从法国那么老远来,他知道中国有个圆明园吗?肯定不知道!那么问题在于,是谁告诉他中国有个圆明园的呢?肯定不是你,我知道!那么告诉英法联军中国有个圆明园,你们可以到哪儿去抢,去烧的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便是……”这种包袱法真是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这种充满无穷魅力的语言艺术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把教育意义蕴涵其中。

1.3、导入多样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单一的导入方式容易使学生“审美疲劳”。毫无悬念的单刀直入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笔者在执鞭“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时,采用歌曲导入,请文娱委歌唱《春天的故事》,并将对歌词的诠释贯穿课程始终。而讲到“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时则请三位学生到黑板上写下古代、近代、现代的交通工具。这些导入方式不仅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而且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

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情况,多改变导入方式,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期待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1.4、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学习气氛对学生兴趣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景复现法,讨论、辩难,巧设问题情景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展开联想,敢于同学、老师争论,使历史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相互促进的场所。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运用适合的方法,如练习课可采用知识竞赛,单元小结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

1.5、联系生活实际,善于运用乡土资源

从心理学角度看,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需要。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相似,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将历史与现实有机的结合起来。而乡土历史提供了一个“近水楼台”的优势。教师要善于运用乡土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

2、课外

1.1、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感情

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关键,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一旦师生关系破裂,很难设想学生会继续对关系恶化的教师所教的学科发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很重要的。

教师应增强责任感,密切与学生的交往,关心和热爱学生。全国著名教育家,积极倡导“爱”的教育的霍懋征老师曾说:只有学生喜欢你,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才会向你提出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

1.2、兴趣在第二课堂中延伸

课上时间有限,传授的知识也只是一方面。学生在学得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并建立了稳定兴趣以后,就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很自然也把注意力转向课外。他们对课外读物、小组活动、学科比赛都很感兴趣。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观看历史影片,举行知识竞赛、历史表演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不然困难得不到解决也会降低他们的学习兴趣。

1.3、自信心是增强学习兴趣的保障

对学习的兴趣,需要积极进去的精神做支持,而自信心是产生这种精神的保障。对于学习成绩,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要帮助其找出原因,提供方法指导,使学生不断获得因成功而喜悦的体验,以提高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持久性与稳定性。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兴趣的保持,既是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长时间的稳定,是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而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有机结合,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条件。缺少直接兴趣,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也难于使学习坚持下去。

除此之外,历史是一门丰富生动且富于人文色彩的学科。在编写历史教科书的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科学性与生动性的结合,选材的合理性。在排版方式的改进和问题导学的设置方面可以多一些创意。

三、激发学生兴趣的现实意义

如何培养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篇6

关键词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中学历史

一、生动具体讲解史实、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1.故事化、通俗化的讲述

对一些历史教材,教师要善于进行故事化的讲述。所谓故事化,并非为了迎合学生的心理而随意编讲故事,而是通过有细节、有场面的具体描述,用通俗形象的语言诱发学生的想象力,使抽象模糊的历史事件鲜明起来,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从而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例如在讲述皇帝和尧舜禹的传说这一内容时,教师可据史实向学生讲述"三皇五帝"的故事。通过描述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使学生浓厚的兴趣中,既学得了知识,又加深了对祖国的了解,同时也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

2.把历史现象同一定的历史背景、环境联系起来

历史现象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陌生的遥远的。教师在讲授时,可以把历史现象发生的时间、地点、自然、社会环境呈现于学生面前,为学生拓宽了想象的时空,这对学生形成完整、正确的历史概念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3.要善于为学生选择能揭示历史时代的事件

增强叙述的具体性,帮助学生增进史实的时代感。例如在上《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这一课时,学生把我国北宋的民族英雄杨业与评书《杨家将》中的老令公杨继业混为一谈,产生了误会。针对这种情况,我方面据史实介绍杨业的其人其事,分析大说与史实的区别和联系。另一方面,我又选择部分历史文献资料向学生讲解,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杨业这一史实人物的认识,同时也调动了学生读史的积极性。

二、注意教学的启发诱导,再现“历史情景”,以激励学生自觉地探索问题

1.质疑设问,引发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把它摆在学生的面前,使他们先感到“山重水复疑无路”,后激励他们去寻求“柳暗花明又一村”。当学生找到“又一村”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又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只有当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问题时,才能引起他们的思维的积极性,巧妙地质疑设问,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打开学生心灵之窗,从而引发学习的兴趣。

2.幽默的语言,触发兴趣

语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学手段,语言的魅力是一堂课的关键。一句幽默的话语,既像“兴奋剂”一样调动学生积极性,又像“调料”一样调节学生情绪,活跃课堂气氛。如讲鸦片战争清朝的腐败无能时,用幽默的语言讲述“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学生听讲,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朝的腐败无能,官僚的愚昧无知,中国的封建落后。教师应有目的地借助幽默地语言传授历史知识,启迪思维,打破课堂的沉闷,让学生在会心的笑声中主动学习和思考。

3.贴近生活,联系现实,深化兴趣

由于历史学科所讲述的内容大都远离现实生活,而初中生知识范围狭小,抽象思维能力较低,所以许多历史问题是很难理解的,时间久了,他们总感到历史教学老是陈年老帐,尽放马后炮,中看不中用,会产生厌烦情绪。事实上历史与现实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历史的延伸,是正在谱写的历史。作为初中历史教师,应及时捕捉历史教学与现实联系的契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事实证明,一旦历史与时事和现实生活相联系,学生的情绪马上会高涨起来,兴趣被激发,学习气氛变得非常活泼。

4.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采取具体措施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做到"有疑必问"、"有问必解"。教师在充分肯定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可以提供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以及必要的历史文献资料,让学生根据已积累历史知识和教师提供的信息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勤动脑筋思考问题的习惯,可以进一步巩固學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7

一、兴趣的含义与分类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 就肯用全副精神做事, 学习与兴趣不可分”。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 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 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活跃的因素。学生一旦有了学习兴趣, 就会更积极、更主动、更直接地参与此学科的学习, 并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

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兴趣, 一种是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所学的历史知识及学习这些历史知识的过程本身给学生带来的兴趣。如历史课本语言生动、排版富有趣味性, 教师讲得精彩生动、有意义等。间接兴趣是由学习结果给学生带来的兴趣。如立志了解历史、钻研历史, 渴望拥有渊博的知识, 有远大理想抱负等等。

要想让学生喜欢历史课, 最有效的办法是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因为直接兴趣是间接兴趣的媒介, 是提高学习质量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当然最可贵的是能把二者结合起来, 使学生的兴趣经历最初的有趣、乐趣到最后更具社会性、自觉性、方向性和坚持性的志趣, 从而能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那么, 如何激发学生的直接兴趣, 并最终将两者结合起来?本人认为, 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作用与课外的辅助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历史教育是否成功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传授者的传授水平。

二、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 课堂

1.要有饱满的学科热情和良好的上课心态

一个对自己所教学科毫无热情的教师, 怎能指望学生对此学科产生学习热情呢?因此, 教师应当做学生探求知识道路上的引路人, 在不断的探索中体验乐趣并将此乐趣传授给学生, 使他们与教师一样对新世界、新知识、新事物、新问题有着持久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良好的上课心态是一节课成功的必要因素。教师的上课心态是富有影响力的。教师如果以疲倦、不耐烦的心情给学生上课, 再有趣的内容也将成为不良心情的牺牲品, 学生也被这种情绪所影响, 变得焦躁而兴趣骤减。因此调整好上课心态, 以微笑感染学生, 把快乐传递给学生, 愉快的情感体验会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2.要善于运用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间的信息交互过程。在这个信息传播过程中, 语言“在较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历史知识丰富多彩, 它通过语言这个桥梁传递给学生, 学生是被动接受还是愉快接纳, 需要语言这门艺术的“打扮”来提升课堂的吸引力。例如, 讲解“火烧圆明园”时可以这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圆明园英法联军找得着吗?他们从英国、法国那么老远来, 知道中国有个圆明园吗?肯定不知道!问题在于, 是谁告诉他们中国有个圆明园的呢?肯定不是你, 我知道!那么告诉英法联军中国有个圆明园, 你们可以到那儿去抢、去烧的这个人是谁呢?这个人便是……”这种包袱法真是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这种充满无穷魅力的语言艺术不仅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而且把教育意义蕴涵其中。

3.课堂导入方式要多样化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单一的课堂导入方式容易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毫无悬念的单刀直入从一开始就扼杀了学生的兴趣。采用歌曲导入、录音回放、课前小问题等导入方式不仅一开始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而且也给他们提供了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因此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情况, 多改变导入方式, 使学生保持新鲜感、期待感, 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 活跃课堂气氛

课堂学习气氛对学生兴趣也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运用情境复现法, 巧设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展开联想, 敢于与同学、老师争论, 从而使历史课堂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知识、相互促进的场所。可以根据不同类型的课, 运用适合的方法, 如练习课可开展知识竞赛, 单元小结可采用分组合作学习的方法。

5.要联系生活实际, 善于运用乡土资源

从心理学角度看, 与学生关系比较密切或学生比较关注的事情, 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历史与现实有着许多的联系, 学习历史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现在和未来, 所以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历史, 关注当今的社会问题, 将历史与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乡土历史在上述历史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教师要善于运用乡土资源,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关注社会, 热爱家乡、热爱社会。

(二) 课外

1.培养师生之间的积极感情

师生感情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关键, 而且也是培养学生对教与学的内容发生兴趣的关键。一旦师生关系破裂, 很难设想学生会继续对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 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是很重要的。教师应增强责任感, 密切与学生的交往, 关心和热爱学生。全国著名教育家, 积极倡导爱的教育的霍懋征老师曾说:只有学生喜欢你, 才愿意上你的课;只有学生信任你, 才会向你提出许许多多有趣的问题。

2.让兴趣在第二课堂中延伸

课堂上的时间有限, 教师所能传授的知识也是比较片面的。学生在学到一定学科基础知识并产生了稳定兴趣以后, 就不再满足于课堂上所学的内容, 很自然也把注意力转向课外。他们对课外读物、小组活动、学科比赛都很感兴趣。教师可适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文化遗迹, 观看历史影片, 举行知识竞赛、历史表演等。在课外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活动能力, 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必要的时候给予指导, 使他们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3.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的培养, 需要积极进取的精神做支持, 而自信心是产生这种精神动力的保障。对于学习成绩,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 教师要帮助其找出原因, 提供方法指导, 使学生不断获得因成功而喜悦的体验, 以提高学生学习需要和兴趣的持久性与稳定性。因此, 从某种意义上说, 兴趣的保持, 既是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长时间的稳定, 是历史教学成败的关键。而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的有机结合, 是激发学习主动性、积极性的重要条件。缺少直接兴趣, 会使学习成为枯燥无味的负担;没有间接兴趣, 也难于使学习坚持下去。除此之外, 历史是一门丰富生动且富于人文色彩的学科。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历史学习兴趣 篇8

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也是需要培养的。教育改革家魏书生说:“兴趣像柴, 既可点燃, 也可捣毁。”如果教学方法得当, 学生对学习内容就会发生兴趣, 他们的思想就会活跃起来, 他们记忆和思维的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反之, 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死板, 学生就会把学习看成是一种负担, 学习效果当然也不会太好。可见, 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教师的教学是密切关联的。本文就如何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谈点看法, 就教于同行。

一、让学习材料变得有趣

在当今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 学习材料越来越丰富, 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 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材料, 教师在组织教学时, 要尽量使课堂学习材料变得丰富些, 让不同类型的材料穿插呈现, 以刺激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1. 补充细节, 使文本变得生动

教材, 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文本。但限于篇幅, 教材不可能对很多历史事件、历史人物作详细描述。因此, 需要教师加以补充。如古希腊的斯巴达崇尚军事教育, 课文只有寥寥几个字, 于是教学时笔者补充了这么一段文字:孩子出生后先检查他是否有必要活下去, 体弱的扔到山谷;7岁, 国家开始对他们严格控制;12岁, 开始训练, 不能穿任何内衣, 一年只发一件衣服, 很少洗澡, 身体变得坚硬而粗糙, 几个人睡一张床;20岁, 编入军队, 服役到30岁, 吃公共食堂, 喝黑肉汤;30岁以后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投票, 可以留在家里住宿, 但服役要到60岁;不许到国外去, 不鼓励学哲学、文学和艺术。同时, 笔者还补充了古希腊另一个城邦———雅典的教育情况:在雅典出生的男孩, 由母亲带到7岁, 然后开始上学。富裕人家的孩子往往有3个家庭教师, 1个教读、写和计算, 1个教体育, 1个教音乐, 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女孩则在家学习如何操持家务及纺织技术。[1]细节, 可以使材料变得生动, 更能激发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再如, 课文对古希腊城邦的出现只用了一句话叙述, 而对于“城邦”这个概念学生是缺乏认知的, 为此笔者做了细节补充:到公元前705年, “城邦”希腊人称之为polis, 是希腊人生活的中心, 从地理意义上讲, 城邦就是一个城镇、城市, 甚至是一个村庄, 也包括其周围的乡村。这个城镇、城市或村庄是城邦的中心, 人们在那里举行政治、社会和宗教活动。城邦中主要的聚会场所是一个山丘。山丘顶上有一个城堡似的地方, 叫卫城。城邦面积大小各异, 人口数量也各不相同。公元前5世纪, 雅典有30万居民, 而大多数城邦人数较少, 只有几千人, 有的只有几百人。[2]学生通过对这段文字的阅读, 就容易形成比较直观、具体的“形象”, 甚至可以让学生根据文字画出图象, 这样有助于他们对“城邦”这个概念的理解。所以, 细节补充, 还可以帮助学生去理解某些抽象概念。

2. 解释插图, 从图中获取历史知识

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 运用插图教学, 让学生学会从图中获取信息、推导结论, 也是学生应当掌握的重要的学习技能。图, 相对于文字来说, 更加具体、直观、生动, 学生也更乐于去学习, 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在“五四运动”这一内容中, 课本上有幅插图《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游行》, 教师如果能引导学生自己看这幅图, 学生就可以发现, 从学生们打着的横幅标语“还我青岛”“废除二十一条”等内容, 可以推断这次斗争的矛头指向帝国主义, 因此可以判断“五四运动”是一次以学生为先锋的爱国反帝运动。历史插图包含着丰富的历史知识, 我们教师要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学习如何读图, 如何从图中获取信息, 并将“表面信息”转化为“深层含义”。又如, 笔者在教学“春秋五霸”这一内容时, 就让学生猜测参加葵丘会盟的有哪些人, 为什么。学生在读图时, 会尽力调动所学知识, 去猜测参加葵丘会盟的人, 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可见, 插图教学, 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

3. 穿插视频, 激发情境兴趣

由于互联网的普及, 教师获取视频资料也相对比较容易。而视频资料往往又是某一历史场景、历史人物的再现, 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情境兴趣。

总之, 学习材料的丰富多样, 有益于学生对历史学习兴趣的激发。但教师在选择这些学习材料时要注意几点:一是材料的补充、选取, 一定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 不能仅仅考虑学生兴趣, 无限制地补充, 以致于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二是注意材料的真伪, 尤其是因为一些影视、文艺作品所反映的内容, 本身就偏离历史事实很远, 如果教师不加以甄别、截取, 那就有可能是以讹传讹, 让历史教学偏离了历史事实。三是补充材料不宜太多、太长, 过量的文字材料可能会使学生在课内学习时不易消化。而且视频材料更是要紧扣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精心选取。有些课堂, 一放视频就是5分钟、10分钟, 于是历史课变成了观看录像课。

二、让学习方式变得多样化

1. 改变刺激方式, 保持学生注意力

教师的教法单一, 那就意味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单一的学习方式, 使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厌倦之感, 无法集中注意力参与学习。而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 因为注意是学习的门户。一节课一般为40分钟或45分钟, 而初中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一般不会超过25分钟。因此, 教师就要想办法改变刺激方式, 以保持学生注意力, 这样才能产生很好的学习效果。教育心理学研究发现, 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大不相同, 学生对所教内容的平均回忆率如下:教师讲授, 学生平均回忆率为5%;学生阅读, 平均回忆率为10%;视听并用, 平均回忆率为20%;教师演示, 平均回忆率为30%;学生讨论, 平均回忆率为50%;学生实践, 平均回忆率为70%;学生教别人, 平均回忆率为95%。[3]不幸的是, 我们现在使用最多的教学方法竟然是效率最低的。教师讲授, 学生主要以“听”的方式进行学习, 这种方式的学习效率很低。不仅如此, 学生如果以这种单一方式进行课堂学习, 就很难在一节课的20分钟以后集中注意力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这时, 教师应该改变刺激方式, 让学生变换学习方式, 参与到学习之中去, 或说或议, 或练或演, 或教或评。只有让学生以多种方式参与学习, 才能使其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 保证学习的有效发生。

2. 启发思考, 让思维参与学习

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有位哲学家说, 思考是人类最大的快乐。笔者曾做过一次调查:学生为什么愿意做数学题而不愿做历史习题?学生说解出一道数学题有成功感, 而做历史题都是从课本上抄答案。历史学习不用“思考”, 只要“背”书就行。可见, 历史课在学生心目中成了“只要背背”就可以的课了。这确实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思维力度不够, 学生缺乏“思考”的乐趣。而思维训练是教学的永恒主题, 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历史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历史都是过去的事情, 如果教师的教学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去记忆一些历史知识上, 那就失去了历史教育的价值。中国五千年的历史, 史籍浩瀚, 记忆力再好的人, 也不可能记住中国史书中的内容。历史知识仅仅是载体, 是用来训练学生思维的载体, 让学生学会思考、提高思维能力, 才是历史教学的价值所在。那么应该怎样来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呢?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 无非是十大思维方式: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与概括, 归纳与演绎, 具体化与系统化。从思维类型看, 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如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 常规思维与创造性思维等等。创造性思维又可分为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 再造想象与创造想象, 正向思维与逆向思维等具体的思维方式。这些思维方法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就形成了历史思维能力。赵恒烈教授的《历史思维能力研究》与《历史学科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都对历史思维能力以及如何培养, 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和做法, 值得我们每位历史教育工作者去认真研读。总之, 充满着思维的课堂, 一定会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 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冲突与碰撞。而思维的积极参与, 既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 又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3. 精选问题, 思维从问题开始

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出有思考空间的问题, 就显得十分重要。提问是最常见的课堂教学行为, 高尔在1984年的研究表明, 80%的课堂时间花在提问与回答上面。但并不是所有的提问, 都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最近英美的有关研究表明, 在每五个问题中, 就有三个需要回忆知识点, 一个是课堂管理性的, 还有一个是要求更高层次的思维。目前, 我国历史课堂教学中, 低层次、封闭型的问题居于主导地位, 而高层次、开放型问题仅占极少数, 这样的课堂提问, 难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笔者曾撰文提出十种历史开放型问题, 包括: (1) “说明类”, 如金字塔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 “象征类”, 如长征象征着什么? (3) “启迪类”, 如你认为日本明治维新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借鉴作用? (4) “感想类”, 如你对隋亡唐兴有何感想? (5) “想象类”, 如请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垓下之战。 (6) “探索类”, 如请你根据文字和图像做出猜想。 (7) “调查类”, 如请你回访当地老人, 调查“大跃进”情况。 (8) “制作类”, 如请用胶泥仿制一个苏美尔人头像。 (9) “鉴赏类”, 如鉴赏某一历史文物。 (10) “专题类”, 如二战中美国为什么在日本投放原子弹?当然, 不同的划分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问题类型, 笔者的十种类型仅起抛砖引玉之作用。

三、让作业与评价变得有趣

1. 课后作业形式的多样化

学生课后的历史作业应该力求多样化, 如习题, 既要有回忆型、巩固型练习, 但更多的应该是思考型、开放型的习题, 还可以有些研究性学习的问题, 如调查、访谈、地方史专题等等。就目前来看, 学生动手制作类的作业特别少见, 其实历史学科有很多可以让学生动手制作类的作业, 如历史地图模型、历史场景模型、历史人物模型复原等。还有表演类作业, 学生对历史剧表演, 是很有兴趣的, 而真正要学生表演好某一历史事件, 学生会花大力气去学习相关的历史知识, 并将其改编为历史文艺作品, 直至搬上舞台。一些口头作业, 学生也会感兴趣, 如讲故事、评人物、议功过、思得失, 学生都会积极投入学习, 并展示学习成果。

2. 评价的多元化

简谈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篇9

第一,教师上课前要充分准备,精心备课。在上每一节课之前,教师应充分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深入研究“课标”和教材,仔细阅读有关参考书,弄懂教材的思想,结合学习实际情况,确定各章节的教学目的、要求、重点、难点、关键点、障碍点及知识的内在联系等,科学确定教学目的,不断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心理特点、知识水平。有了优秀的教案,还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选择最优教学方法,写出具体可行的教案,并设计好板书及课堂小结。有了充分准备,课堂自然精彩起来,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自然提高。

第二,教师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仪容。那么,教师仪容是否会给学生带来影响,甚至影响学生上课情绪呢? 我曾经见过一些年轻女教师,打扮入时,穿超短裙、露脐装,试想一下,当老师转身写字的时候,身体某些局部就会暴露在学生面前,必然引发一些与课堂不必要的联想。也有一些年轻男教师上班期间穿短裤、背心、拖鞋,我们经常教育学生不要染发、穿奇装异服,可现在自己都这样,还怎么教育学生呢?

教师到底应该穿什么样的服装才算得体呢? 在日本、韩国教师都有专门的服装, 虽然我们国家目前并没有规定教师的职业装,但教师的服装应该得体、大方。男教师尽量穿一些正规的服装,如西服、休闲装等,杜绝穿背心短裤、拖鞋进教室。女教师可以穿西装等职业装,如果觉得太古板的话,也可以穿休闲一点的运动装,这样显得阳光又容易亲近,杜绝吊带衫、无袖上衣等“局部暴露”的服饰。

面对仪容整齐、干净的教师,学生听课兴趣自然会提高。

第三,教师的语言风格应该轻松、活泼、幽默。作为教育工作者, 我们或多或少听过诸如此类的话语:“某某教师上课真没劲,真想睡觉”,“某教师上课就是照着书本念书,听起来一点意思都没有”……那么,教师上课怎样才能避免死板、生硬呢?

我曾经听过一个学校的教师上公开课,课题是《祖国统一大业》,在我看来,这节课应该是庄重、严肃的,然而课堂上,该教师给学生念诗、唱歌、说笑话,他的话语幽默、诙谐,课堂气氛很轻松,一堂课下来,学生都觉得很轻松,没有人打瞌睡、开小差。课后评课时,有的教师批评:“这么严肃的课题应该庄重点,这样上课简直是在搞个人秀,哗众取宠……”

但是,我觉得教师的课讲得再好再庄重,学生不爱听,就是失败的课,所以,历史教师课堂上的语言应当尽量避免死板生硬、照本宣科,适当使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还是可取的。

第四 ,历史教师 要与时俱 进 ,不断学习 ,提高自身 知识水平。随时了解时事、新闻及相关新名词、新词汇。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因此,教师自身学识水平的提高是关键。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圆满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应当经常博览群书,从各种书籍、报刊中吸取与教学相关的精华内容,及时了解本学科、本行业的新知识、新情况,做好读书笔记。

同时,在网络信息时代,我们还要多关注网络上的相关信息,诸如“犀利哥”、“有木有”、“杯具”、“奔奔族”、“闪族”等网络词语,也可以拿来使用,这样学生对我的历史课自然感兴趣。

第五 ,有条件的 学校 ,教师应该 多使用多 媒体教学 ,提高学生的兴趣。毕竟,老是在教室上课,由教师讲课,学生记笔记,时间长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多媒体教学自从九十年代兴起以后,发展很快。多媒体教学不仅有大信息量、大容量 性的特点 ,而且直观 性强 ,图文声像 并茂 ,能够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注意力和兴趣,同学们上课积极性自然能提高。

不过,有的教师特别是年纪稍大一点的教师,往往不愿意制作课件,觉得做多媒体课件很麻烦,浪费时间。很多学校虽然成立了备课组,但往往形同虚设。我曾经参观过江苏省一个非常有名的民办学校,他们的经验值得提倡和借鉴:每一个新学期,教研组的几个教师一起分工,一本教材每一个教师准备三到四节课的多媒体课件, 然后大家把做好的课件放在电脑上资源共享,这样一本书的课件都做好了。以后任何时候,想要上多媒体课的话,对课件做一下简单修改就可以。总之,在多媒体技术发展迅速的今天,教师应当加紧学习,科学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使之更好地为教育教学服务。

如何培养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篇10

一、教师幽默激情

教师幽默风趣的课堂往往充满了欢乐, 课堂氛围活跃, 也最能吸引和提高学生的兴趣。但实际教学中, 很多老师认为幽默风趣是由个人的性格决定的或是一种语言艺术, 与知识丰富无太大关系, 是因人而异的。幽默风趣固然与个人有关, 但我认为渊博的知识是幽默风趣的基础, 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中找到相关趣闻, 然后以适当的语言进行表达, 达到意外的效果。另外, 教师在课堂上如果充满激情, 那么肯定会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可是怎样做到有激情呢?首先要具备历史正义感, 即对于历史的是非曲直必须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 对历史上的丑恶现象应给予无情的抨击, 对正义的行为则大加赞扬, 这对于初中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非常重要。其次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 在讲台上老师就是一个演员, 把自己置身于历史中, 如在分析甲午中日战争战败原因时, 老师尽可能把慈禧对大臣的说话时的丑恶神态充分表现出来。教师应注意语言上的抑扬顿挫。语言上抑扬顿挫直接将老师的情感表现出来, 如讲到近代历史上清政府签订的一个个不平等条约的时候, 表现出对清政府的愤怒, 对国家不幸的惋惜;讲到五四运动时用激昂的语言表达对青年爱国行为的崇敬。最后, 举止得体是激情在肢体语言上的表现, 课堂上除了慷慨激昂的语言外, 肢体语言也非常重要, 讲述历史人物模仿他们动作, 当讲到精彩处可以挥动双手或者紧攥拳头等。实践表明, 充满激情的老师最能感染学生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巧设问题情境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学生学习欲望和兴趣的产生往往是由疑问引起的, 因此在历史教学中通过设疑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造成悬念, 激发求知欲, 是行之有效的。例如:在教学《重庆谈判》一课时, 我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蒋介石为何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接着问学生, 毛泽东要不要去重庆谈判?这些问题情境设置如同推理小说中一个个悬念起到引人入胜的作用, 使学生在认知兴趣的引导下, 通过自己的思考、教师的指导, 最后找到问题的答案, 使之求知欲不断得到满足, 继而产生新的求知欲。

三、重视插图讲解

新编历史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插图多, 直观性强, 形象生动。讲好课文中的有关插图, 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求知欲, 加深学生的记忆, 提高教学质量有重要作用。但在教学中, 由于插图很多, 限于课时, 教师不可能每图都讲, 只能根据教材要求和讲课的需要有选择性地讲解。有些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插图如果没有向学生讲解, 会使学生似懂非懂或一知半解。经过教师讲解, 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又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知识。如第八课《战国七雄》中的《商鞅舌战图》。因为“商鞅变法”是这一课的重点。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 是通过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国的变法或改革实现的。讲好《商鞅舌战图》, 既可以使学生领略商鞅作为改革家的气魄和才华, 又可让学生懂得改革的不易和改革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从而引导学生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即“秦国的封建经济得到发展, 军队战斗力加强, 逐步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的认识, 也为以后理解秦灭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打下了基础。为起到这个作用, 我在讲课时让学生看《商鞅舌战图》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图中就是当时商鞅舌战大臣的情景。中间席地而坐的是秦孝公。商鞅, 这个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家, 正在跟反变法的大臣辩论。你看他手拿竹简, 引经据典, 振振有词。他说:只要对国家有利, 对百姓方便, 就不必效法古代。他响亮地喊出了‘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的变法口号。坐在他对面的是两个保守派大臣甘龙和杜贽, 被商鞅驳得张口结舌, 坐不安席。这一场历史性大辩论, 最后由秦孝公作决定, 他说:“商鞅说得对, 就按商鞅说的去办。”在讲述这个故事的过程中, 学生完全被吸引住了, 达到了激发学生兴趣的效果。

四、运用多媒体教学

初中历史课作为一门社会学科, 如果仅靠老师讲授, 似懂非懂, 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 难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不易接受, 大大削弱学习效果。教师若能根据学生认识特点巧妙地把多媒体运用到相关教学内容中, 新颖直观的教学课件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 吸引和调控学生的注意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而且可以直观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事件, 带给学生五彩缤纷、情境交融的世界,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在讲授抗日战争这段历史时, 就可以有选择性地找一些有代表的意义的抗战影片播放给学生看, 比如:《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 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个深刻的记忆。再例如:在给学生讲授“红军长征”时, 先用多媒体播放歌曲《雪皑皑》导入新课。通过画面上红军爬雪山时场景, 以及过草地的艰辛, 先声夺人。接着提问:“画面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哪次艰苦斗争?”这样学生积极性便被调动起来。

再造历史场景培养学生兴趣 篇11

关键词:再造;场景;培养;兴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它屹立于世界东方,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多项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然而这一切都随着历史的变迁成为过去,为了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文明史、近代以来的屈辱史以及为了追求民主解放、民族独立、抵抗外来侵略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斗争史,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就要为学生再造历史场景,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和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历史具有不可重复的特点。有些事件距今已非常遥远,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电化教学进入了课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设备中的声光电来辅助教学,即把VCD、录像机、电视机、幻灯机、投影机、电影机以及多媒体设备搬进教室,为学生创设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以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电化教学之所以能有此效用,是因为青少年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特点及形象思维能力。而电化教学利用声光电技术,集人、情、景于一体,可以把历史上的人物、事件形象地显示出来,从而激发学生了解历史真相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爱,对假恶丑的恨,从对英雄志士的尊敬和崇拜中,心灵受到震撼,情操受到陶冶,受到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比如在讲授三大战役时,组织学生有选择地观看电影,了解战争的规模和战争的惨烈场面,促使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利用教材中有关资料,引导学生思考,揭示历史事件的本质,从而概括三大战役的历史意义。学生的回答在语言的组织、遣词造句及准确性方面可能不一定相同,也没有课本上的那么准确主动,但知识的来源是学生的切身感受,这样的概括总结才能真正体现课堂的民主,也能体现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由于课堂上改变了教师的一言堂和学生只听只记的现象,而是气氛活跃,学生能积极思维,勇跃发言,敢于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得到的知识,才是学生自己的知识,他们会记得更牢,理解更彻底,同时,也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方法。应该说学生学到了方法,比学到知识更好更管用。因为它可以举一反三,解决类似的问题,使学生受益一生,而不是受益一时。

教师在运用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的同时,还要注意积极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历史上人和事与文学作品中人和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不能把他们混为一谈。因为随着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历史上的许多人物、事件被搬上屏幕,但这些人物与事件的表达与评价大多与史实不符或不尽相同,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必须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引导,以消除学生的误解和疑虑。如在学习有关武则天的内容时,要把她和某些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加以区分,指出某些文学作品说武则天夺儿子皇位、为争帝位杀女杀臣等不符合史实的说法。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对武则天的评价比较客观:武则天当政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选拨贤才的政策,使唐朝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宏治贞观”。虽有政变那只是政治斗争的结果。正如毛泽东所讲: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教师只有这样处理,才能使学生正确认识历史,区分历史与文学作品、口头传说的区别,使学生养成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良好习惯。

历史教师应特别注意帮助学生形成历史表象,培养学习兴趣。从认识论上看,学生的认识发展,往往经历着由近及远、由易到难、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历史表象的形成,既是历史教学中认识发展的开端,也是历史学习和思维的基础。因为表象的内容是丰富的甚至是艺术的,所以学生头脑中表象越丰富、充实、精确,也就越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历史概念的形成。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可以把认知向前推进一步。

只有让学生有了切身感受,学生会记得更牢,理解得更彻底。这样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也获得了知识的方法和技能。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历史、理解历史可以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

论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篇12

关键词:培养兴趣,开启思维,激发求知欲

我国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在这里所讲的“乐之”指的是对事物的兴趣。只要对事物产生了兴趣, 才可激发其求知欲,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目的。

初中生学习历史, 不仅要了解历史, 更重要的是认识历史, 而历史讲的是人类的过去, 是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 它的最大特点是真实。课本又多偏于叙述。学生看不见, 摸不着, 学起来感到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注意如何培养学生兴趣, 激发学生求知欲。下面是自己在历史教学中的的一些粗浅做法。

一、设置悬念, 引起兴趣

1. 导课。

教师为了上好每一节历史课, 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在每一节课上设置一两个与本课时有关的有趣问题导入本课, 让每个问题带上一层神秘色彩, 给学生制造一个悬念, 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 教师不要急于回答。例:在讲《大河流域的文明古国———埃及》时提出:“你想知道埃及的‘狮身人面像’为什么没鼻子, 它的鼻子去哪里了?你想知道金字塔中有什么宝物吗?”等有趣的问题。这样可将历史知识故事化, 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2. 授课。

教师围绕主体设置一系列有层次、有节奏、由浅入深的具有启发性的问题, 诱导学生的学习步步深入。设疑时提出的问题要考虑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 对有些重点、难点要循序渐进, 层层设疑。如:在学习“中日甲午战争”时提出:中日甲午战争是怎样爆发的?学生通过阅读课文, 了解内容以后, 再逐步提出:战争经过怎样?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解决上述问题后, 再进一步提出:这次战争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 巩固。

在课堂教学中的巩固环节, 除回顾所讲的知识外,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进行设疑,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讲“八国联军侵略中国的战争”时, 设疑:这次战争对中国的影响与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相比有何不同?这样会引导学生纵观几次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发现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化逐步加深———半殖民化大大加深———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演化过程, 不但巩固了本课所学知识, 而且巩固了以前学过的知识, 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分组研讨, 开启思维

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要避免照本宣科。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 由教师设置问题。把不同程度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讨论, 他们可以借助工具书进行辩论, 各自发表不同的观点, 从而发挥他们的自主性。在讨论中可以培养他们对问题求异、求新的个性思维能力, 从而逐步取消学生依赖心理, 最终提高学生对历史知识的主观判断能力。

三、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应注意以下几点:

1. 不是任何问题都能激发学生思维的。

要避免过于简单的、学生已知的或脱离学生实际的问题。所提问题必须是学生感兴趣的具有一定思维力度的、富于启发性的问题。

2. 教师不仅要自己提出问题, 还要启发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

学生能提出问题不仅是积极思维的表现, 也是积极思维的结果。

3. 学生提出问题后, 一般不要急于回答, 以免造成其思维的惰性和抑制其思维的产生。

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 注意培养他们独立思考问题、善于分析问题的能力, 使课堂上形成一种师生共同探讨的气氛和习惯。

四、造就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学生在不同的情感和情绪下学习, 效果明显不同。在轻松、愉快、充满信心的情感和情绪下学习, 学生的智力活动能顺利进行, 并能显著地提高学习效率。因此, 在历史教学中, 首先要形成愉快和谐的课堂气氛, 使师生感情融洽愉悦。以下是我从几个方面去努力营造这种气氛:

1. 生活上关心学生, 帮助学生, 经常与学生聊天, 谈心, 与学生一起打篮球、乒乓球等。

2. 时时处处尊重学生, 发现学生的闪亮点, 及时表扬。

3. 耐心指导, 诲人不倦, 和蔼可亲。

4. 课堂上随时注意学生面部表情变化。

如学生表现出木然或不耐烦的神情, 立即改变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积极性。

上一篇:农村学校教育下一篇:斗殴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