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资源能力模式

2024-07-25

内部资源能力模式(精选6篇)

内部资源能力模式 篇1

1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各跨国公司也越来越重视其全球战略, 并视其为兴衰的关键。全球化的跨国公司为了寻求新的市场和资源, 一直向海外扩张, 而且愈加依赖于国际市场。跨国公司通过规模生产提高效率, 并从具有相对较低成本的生产要素中寻求比较优势, 进而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国际市场上, 跨国公司往往强调低成本和更高的盈利能力, 其研发、生产、营销等活动一般分别集中于各自有利的区位, 甚至其核心能力都分散在不同区位。

根据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跨国公司通过对资源配置与经营范围的决策, 在国际市场上所形成的比其他竞争对手有利的竞争地位就是其竞争优势, 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是跨国公司战略的核心。因此, 从如何形成并保持竞争优势的角度来看, 跨国公司的战略管理模式可分为基于资源的模式和基于能力的模式。各个公司的特殊资源和能力是不同的, 因而在公司试图开拓自身以寻求经济上的收益时, 也能够生成众多不同的战略。跨国公司可以采用基于资源的与基于能力的战略管理模式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获取竞争优势。

2基于资源的战略管理模式

基于资源的观点认为, 公司内部环境同外部环境相比, 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核心能力的形成需要企业不断地积累战略制定所需的各种资源, 需要企业不断学习、超越和创新。企业内部所拥有的资源是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决定了一个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企业可以通过资源关联性增长, 实现企业市场的扩展, 最优的企业成长战略就是实现开发己有资源潜力与发展新资源间的平衡。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管理单元, 同时还是生产性资源的集合。企业是以资源为基础的组合体, 不同的企业资源具有不同的用途, 企业异质性来自于企业内部资源的异质性, 强调资源异质性对其绩效的影响作用, 形成了企业资源论的基本内涵。

基于资源的战略管理模式在跨国公司的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跨国公司在全球利用区位优势、当地物产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的例子比比皆是。但是, 真正能给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的往往是人才。随着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的日趋成熟, 跨国公司往往倾向于采取在子公司建立专门的R&D机构, 实现R&D本土化, 这一般都离不开对当地人才的引进。像这样以当地人才为依托, 才能更好的提升跨国公司的竞争力。IBM、微软、Intel等巨头就纷纷在全球设立了研发机构, 这就是一种基于资源的战略模式, 其优势如下:第一, 设在世界各地的研发机构可以作为跨国公司获取技术信息和全球研发网络的桥梁, 实现全球信息资源共享。世界各地的研发机构不但能更好地了解当地市场的技术动态, 而且还能更加了解全球竞争对手的技术动态。此外, 分布在全球的研发机构还能共享科研资源, 推广科研成果。第二, 各研发机构能在世界各地网罗人才, 满足整个企业对高科技人才的需求。只有掌握并充分利用人力资源, 企业才能具备真正的竞争优势。第三, 各研发机构很好地利用了全球化的分工体系, 将研发放在了知识密集型地区, 使产品能更好地适应并占领当地市场。跨国公司采用基于资源的战略管理模式通常利用东道国当地的原料、劳动力、智力资源等来降低成本, 从而在当地乃至全球取得竞争优势。

3基于能力的战略管理模式

基于能力的观点认为组织是一个知识系统, 在组织中通过学习创造新的知识并把创造的新知识传递到组织层面制度化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动态能力。公司能力是公司所积累的存在于公司成员或职能机构中完成某项工作的可能性, 是一种主观的行为能力。公司之间的竞争本质在于公司能力的竞争, 因而考察公司的竞争战略与竞争优势不能仅从公司外部的产业环境入手, 而应该关注公司的内部, 公司竞争优势来源于公司的能力 (特别是公司的核心能力) 。公司的竞争战略应围绕着公司能力来制定和实施, 竞争战略一旦偏离公司的核心能力, 公司将无法获得竞争优势。公司竞争战略必须具备相当的能力保证, 充分有效地利用和增强公司的现有能力, 并有目标地开发和培育有市场潜力的新能力。因此, 公司的能力决定了公司对竞争战略的选择形式, 公司运用竞争战略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公司现有的资源与能力并推动公司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进而在产业中形成竞争优势。对于成功的跨国公司来说, 跨国子公司以低成本管理广阔网络的能力似乎是最关键的, 也是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Kogut & Zander, 1993) 。

基于能力的跨国战略管理模式的构建对于公司是否能够在持续的基础上保持资产和能力的优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芬兰的诺基亚公司, 是全球领先的移动通信产品制造商, 在移动电话产品市场上, 它是世界头号巨头。最初的诺基亚公司是由一位芬兰工程师于1865年的创立的, 当时主要从事纸浆的生产及造纸业务。1967年, 诺基亚公司与芬兰橡胶厂以及芬兰电缆厂进行了合并, 从而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诺基亚公司。如今, 诺基亚公司开始专注于移动通信相关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截至2006年底, 公司在全球9个国家拥有16家工厂, 并在11个国家设立了研发中心, 雇员人数达到了约51000人。诺基亚之所以能够在芬兰这样一个小国家从造纸厂发展成为今天的世界顶级跨国公司就是因为其对核心能力及国际市场的高度重视。诺基亚首席执行官奥利拉曾说过, 我们不可能在许多领域都做到世界一流, 所以必须要在各种业务中做出一个选择, 在移动通讯方面, 我们有这样的能力, 而在其他领域许多公司可能比我们更成功, 所以我们在移动通讯领域是最棒的。就这样, 诺基亚在明确了其核心能力以后就集中90%的力量大力发展移动通讯业务, 甚至不惜砍掉庞大的电视生产业务, 足以显示发展核心能力对其未来取得成就的重要性。但是仅仅靠芬兰这样一个北欧小国的市场需求很难使诺基亚发展成一个强大的公司, 于是诺基亚面向国际市场需求在全球设立研发机构, 并以其优良的品质和不断地推陈出新, 最终战胜了强大的竞争对手, 取得了手机市场世界第一的宝座。诺基亚正是凭借其对核心能力的专注以及广阔的全球视野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4国际市场中资源与能力的协调运用

从战略角度来看, 跨国公司进入国际市场是建立在对资源的有效利用与核心能力的构建的基础上的。由于跨国经营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因而跨国公司需要发展公司的管理结构以降低资源控制的成本。跨国公司可以通过外国直接投资来降低不确定性, 但公司在未来战略的实施方面增加了资产成本与机会成本并降低了灵活性。进入国际市场的战略是以本土市场经验为基础的, 当跨国公司获得国际经验时, 就能从与更大环境的接触中获得资源并发展能力。然而资源与能力只有在战略实施产生收益时才能被认为是竞争优势的来源。因此, 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资源与能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之前战略所带来的影响, 也就是说, 一个成功的跨国公司往往先以在本国市场上的成功为基础。但是, 不同市场的特质与环境是不同的, 这也是中国很多企业至今未真正走向世界的主要原因之一。并不是所有资源与能力都适合跨国公司, 尤其是在新环境中, 有些资源与能力根本就不适用。比如东道国政府要求实施许可或合作经营等方式就限制了公司运用内部组织资源的资源与能力, 在发达国家发展的技术很可能在发展中国家不适用。只有当资源和能力同市场的特质与环境相兼容时才有可能产生核心竞争力, 并带来经济利润。

宝洁公司就是在国际市场中成功利用资源与能力的典范之一,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其利用全球人才针对全球各地市场的不同需求不断创新改良产品, 也就是利用全球资源提高公司创新能力并最终提升核心竞争力。宝洁分布于全球的18个研发中心共聚集了超过8300名研究人员, 他们来自600多所不同的大学及研究机构。他们通过这个庞大的科研网络分享最新的技术和成功的经验, 不断创新, 开发优质产品。宝洁每年用于技术研发的投资超过17亿美元, 每年申请近20000项专利, 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具创新能力的公司之一。此外, 宝洁还在国际市场上大力建立和发展合作伙伴关系, 以充分利用各方的资源与能力。在同供应商的合作中, 宝洁公司通过吸收原材料供应商的知识和创造力, 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5结论

基于资源与能力的战略管理模式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中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发展离不开对资源与能力的协调运用。甚至可以说, 全球化的跨国公司是市场不能满足其发展目标时, 将资源和能力, 尤其是无形资产的资源与能力, 跨国进行传送的机制。跨国公司要想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 开拓出一片新的市场空间, 就要从资源与能力的角度来分析并实施其战略。综上所述, 在国际市场中合理的利用各种资源与能力才是跨国公司取得核心竞争力从而获得利润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 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5.

[2]王中明.世界500强在华经营战略[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2.

[3]孟卫东.战略管理:创建持续竞争优势[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4.

内部资源能力模式 篇2

高师院校作为培养教师的基地,对于师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相对比较成熟的模式。而对于近年来逐渐增设的师范院校中非师范类理工科专业,由于办学时间相对较短,办学条件相对较弱。而且长期以来受师范教育培养模式的影响,师范院校理工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相对弱于理工科院校的学生。加强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教学改革,探求适合当今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研究,已成为目前高师院校研究的热点。为此,本文以师范院校的非师范的资源环境专业为研究对象,探求适合高师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

一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上,高师院校非师范专业的理工科应建立理论与实践并举的课程体系,适当减少教学中纯理论课及课堂讲授所占的比重,加大实验课教学比重,以加强培养非师范专业的理工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1理论课教学

对于课堂教学内容,传统的教材过于关注学科的系统性、纵向性与理论的诠释,而忽视了知识之间的综合性、横向性与实践的应用性[2]。因此,教学内容应从封闭的、单一学科知识体系的讲解转变为在本学科理论知识讲解的基础上加强学科的交叉与综合运用,使学生了解学科的前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的是知识的讲解与诠释,忽视了学生创新式思维的培养与激发。学生学习过程中缺乏思考与互动,这样对知识的理解不会深刻、从而记忆也不会深刻。为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教与学的互动,加强实例教学方法的应用,围绕教师所提供的实例,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实践,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问题的原理和本质,系统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了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性的学习态度[3]。同时,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考技能,应设计一些简易、直观的实验装置在课堂进行演示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演示实验过程中采用教与学的互动方式传授知识,这样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演示实验内容的记忆,又能使学生在课堂上掌握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并能促进学生的思考与参与意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4]。

2实验课教学

实验课教学是培养资源环境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之一。在大学生培养计划中重视实践实验教学,一方面是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保障,另一方面也是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环节[5]。但在高师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学生实验教学一直是相对薄弱环节,普遍存在着实验设备不完善、实验分组少、学生具体操作时间少的现象,这影响了实验课教学的正常进行,很难保证学生的实践实验效果。而且,教材中安排的实验基本都是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所做的实验往往只是对教师演示实验的重复,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与思维的培养。为此,应针对实验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大经费投入,完善硬件设备和实验场地,在课程设置中逐步提高实验课教学的比重,以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并适当地减少演示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的内容,重视与实验内容相关的学科方向新发展、新成果的渗入,同时还可安排一定数量的实验设计课题,给学生提供思考和想象的空间。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探究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高师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二加强专业实验室开放以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加强高师院校资源环境专业的实验室开放,以便通过实验强化学生动手能力与思考能力,促进大学生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师院校的师范专业,大多不需要或需要较少的硬件设备支撑就可以很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但非师范的资源环境专业的科研与实践需要有一个实践平台,在实验室进行具体实验操作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研究实践能力。为此,高师院校应根据理工学科专业的特点,对资源环境专业加大经费投入,购买先进的实验设备,完善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在此基础上,逐步实行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推进实验室开放工作,使实验室不仅仅面向课程教学实验,而且要实现教学与科研实践资源共享。同时组织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老师在课余时间出题供学生选择教学计划以外的综合型、设计型自选实验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学生可自选课题进行设计与开发,也可参与教师指导下的课题设计与开发,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前沿,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环境。而且,学生通过参与研究创新实验,不仅能接触到学科研究前沿,培养创新意识,而且可以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与沟通能力,使其创新能力与实践工作能力均得到有效提升。

三加强学生专业实习和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

专业实习是资源环境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阶梯式实践教学环节过程中,可以启发、锻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此,可以加强高校和企业联合,如与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发电厂等。建立多个校外实习基地,形成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使学生与生产直接接触,了解当今的生产信息,为学生提供学习和实践的机会。此外,还可以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到与资源环境专业有关的生产和科研单位参观学习,以加强与生产实践的联系,

鼓励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从项目中找出自己可独立完成的问题。在参与科研项目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理解、融汇贯通,培养自己的创新性思维。同时,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题目的设定、申请书的撰写、实验的设计与操作、论文的撰写与发表、结题报告的完成等一系列的科研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四邀请专家举办讲座和鼓励大学生积极开展课外科技活动

高师院校资源环境专业所在的院系可以经常聘请本专业的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学校进行专业知识的讲座,向学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理论、前沿学科的动态。同时在讲座过程中,专家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可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这样既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特点与前沿,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课外科技活动是课堂教育的延续和深化,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可以自主发挥、自主选题,置身于一种富有探索和创造性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发现、思考、分析与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更好地加深学生对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了解和运用,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高师院校应积极组织资源环境专业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并将学生实践创新活动的情况纳入对学生工作的考核评估体系和学生综合测评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五构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资源环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要构建与完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评级体系。坚持在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评价中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进行多维分析尽量全面反映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水平,从而确定所采取的培养模式是否合理。这对于制定更有效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总之,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智力和创新能力为基础的知识经济时代,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融入到高等院校教育的全过程,是当今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本文所提出的高师院校资源环境专业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不是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上,而且具有可实践性,可以为高师院校非师范的资源环境专业提供参考依据,而且对高师院校其它非师范专业以及工科院校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也能提供有益的借鉴,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洪珍,李茂兰.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9(3):294-297.

[2]童爱玲.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122-124.

[3]王凤英.探究性学习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时空,2011(9):101-102.

[4]柴铭姝.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途径[J].科技咨询导报,2007(16):217-217.

内部资源能力模式 篇3

新经济出现以来,亚马逊、阿里巴巴等一批企业的巨大成功以及企业经营环境变化对传统商业规则的剧烈冲击引发了人们对企业商业模式的广泛关注和研究。虽然,至今商业模式还是一个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理论和操作体系,但是,研究者们已普遍认为它是由相关要素构成的价值创造方式,其功能是价值创造、利润获取,目的是企业竞争力提升(曾涛,2006)。

目前,对于商业模式价值和利润来源的研究,大多数研究者依据的都是一般企业管理理论,而从经济租金视角进行理论思考的还不多。罗珉等(2005)开启了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寻求和获取企业经济租金的一种手段,追求的是熊彼特租金。根据Peteraf等(2003)的竞争优势V(alue)-P(rice)-C(ost)模型,企业价值(生产者剩余)就是超过机会成本的收入,亦即企业利润或经济租金。由于商业模式是战略制定的结果、战略实施的依据(Hill,2007),因此,企业经济租金其实是商业模式活动的直接产物,不同的商业模式活动创造了不同类型的经济租金,而不同的经济租金反映了商业模式价值和利润的不同形式和来源。例如,垄断租金是企业通过在产品市场上占据有特权的市场定位和资源、获取政策保护(如专利权)、企业之间的串谋,或通过新产品开发、扩大生产规模等商业模式活动,以此提高行业进入壁垒、降低产业内竞争程度来获取的;李嘉图租金是企业通过在资源要素市场垂直一体化、大规模采购、保持稳定可持续供应商关系等商业模式外购资源活动,以及内部品牌、文化等企业自制资源创造活动产生的;熊彼特租金来自于企业家是基于知识能力创新,通过产品、技术、市场、供应源和组织模式等方面的商业模式创新带来的;而关系租金是企业通过合资、合营、特许经营、战略联盟和业务外包等商业模式活动获取的经济租金。这四类创租活动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但它们之间地位并不均等。相对而言,基于资源的李嘉图租金和基于能力的熊特租金更为基础。因为,企业经营发展必须依赖于必要的资源和能力,垄断地位的获取和战略网络关系的建立都要以它们为基础,同时也以强化它们为主要目的。因此,与李嘉图租金和熊彼特租金对应的商业模式租金创造模型和创租机制则就成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同时,基于经济租金视角的观察和思考,也有利于商业模式理论基础和体系的建立,而后者正是商业模式很多概念和内容尚未得到准确定位的原因之一。

一、商业模式租金创造的资源—能力—活动模型

商业模式租金创造活动的投入要素总体上包括资源、能力和知识三大类型。其中,知识要素分别具有不同程度的资源和能力属性。Barney(1991)提出,资源包括所有的资产、能力、组织过程、企业特征、信息、知识等。Prahalad等(1990)认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以知识为基本构成要素的实体性与过程性相统一的成长协调系统,它的本质是对企业知识的整合。在知识的两大类别中,明晰知识的转移成本低、积聚程度高,而默会知识的转移成本高、积聚程度低。与此相对应,资源和能力之间的一个主要差别在于,资源可以通过某种交易方式在不同的所有者之间实现转移,即资源在企业内部或外部都可以成功获取;而企业的某种能力则仅仅存在于组织和它的业务流程中,是属于具体企业特有的、难以从一个组织转移到另一个组织,除非组织本身的所有权发生转移,能力只能在组织内部培育(Amit等,1993)。可见,知识不仅可以归并为资源和能力,而且其中明晰知识具有更多资源性质,默会知识具有更多能力性质。资源和能力两者之间并非是并列关系,而是先后连接关系。因为,资源是企业存在的物质基础,而能力是对企业资源的配置和运用。

在战略视角下,企业商业模式租金创造活动既表现为微观的流程、交易和惯例,也表现为宏观的价值链、战略网络和商业生态。按照哈默(1990)的定义,流程是把一个或多个输入转化为对顾客有用的输出的活动,流程是一系列结构化的、可测量的活动集合。程愚(2004)认为,交易是企业活动的“细胞式单位”,企业活动可以看做是“交易的总和”。企业惯例可分为三个层次,其中,标准操作程序类似于企业短期内的经营特点和经营规则,投资惯例是决定企业资本量在一定时期内增减变化的惯例,搜寻惯例则是指导企业搜寻新的惯例来对现行的惯例进行修正的惯例。这三个层次的惯例涵盖和约束了企业所有规则的、可预测的经营发展行为和活动(杨玉秀等,2006)。波特(1985)认为,企业价值创造活动可分为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两类,它们构成了一个创造价值的动态过程,即价值链。作为价值链理念和系统的扩展形式,战略网络是企业通过网络形式开展的一种竞合活动,而商业生态系统则是商业系统内企业间的相互协作、共同学习、共同进化活动。可见,流程、交易、惯例、价值链、战略网络、商业生态等都是企业不同方面和层次的商业模式创租活动形式。至此,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抽象的商业模式资源—能力—活动创租模型(如图1所示)。

在这一模型中,企业资源是企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企业资源及其有机结合产生了不同的动力特性,即能力。同时,企业能力又是企业创租活动的基础,任何形式的创租活动都需要以一定的能力为基础的。这一资源—能力—活动模型只是对企业商业模式创租过程的一种抽闲和简化。实际上,资源与能力、能力与活动之间并非只有一对一的关系,同样存在一对多、多对一的情况,而更常见的是多对多的情况。企业作为一个资源和能力集合体所能进行和完成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不同活动之间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关系,同一层次上的不同企业活动之间是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刘东,2006)。此外,企业资源和能力也同样呈现一定的层次性和结构性。因此,企业实际是一个由资源、能力和活动构成的复合创租系统。

二、商业模式租金创造的两种关键机制

在战略管理中,存在资源选取和能力构建两种截然不同的创租机制(Makadok,2001)。根据商业模式资源—能力—活动创租模型以及商业模式与企业战略的相互关系,它们实际是存在于商业模式租金创造活动中的两种关键机制。常见的企业商业模式资源选取机制有市场兼购、战略联盟、企业集团内部整合等方式。企业不同的资源选取机制选取到的资源类型可能不同,而且对其所选取资源价值含量的认识程度也有差异。企业商业模式能力构建机制主要基于信息以及企业所特有的有形或无形的运作过程。Teece等(1997)认为,企业能力构建中存在三大关键要素——组织过程、位置和发展路径,它们共同决定着企业的能力。其中,组织过程有三个作用,分别是协调/整合、学习、重构和转变;位置是指企业的特定资产,包括技术资产、互补资产、财务资产、声誉资产、结构资产、制度资产、生产资产等,不同的位置代表的不同的资产类型和组合方式;路径表示企业的发展方向受制于它目前的位置和前方的路径。

资源选取机制强调企业对外部环境的关注和稀缺资源的选择。这个机制的作用发生于企业决策阶段、资源实际选取之前。因为,根据李嘉图的逻辑,企业业绩方面的差异源于企业对具有不同生产力资源的拥有。对于企业怎样才能拥有具有异质性生产力的资源,Barney(1986)认为,必须运用高超的资源选取技能在资源市场上有上佳表现,也就是要求企业开发出比资源市场上的其他参与者对所要选择资源的未来价值更加精确预测的技能,如信息收集和分析等,才能拥有经济租金的资源。拥有这种技能的企业就区分哪些资源可以产生租金,而哪些资源却会带来损失基于这种区分,这样就可以出价购买前者,而回避后者。因此,资源选取技能能够在实际获得资源之前影响一个企业的利润。实际上,对无价资源的避免比对有价资源的获得对企业经济租金的影响更大。

能力构建机制强调企业内部的修炼和能力的建造。与资源选取机制不同,能力构建机制对经济租金所施影响发生在执行阶段,同时,只有在资源被实际获得之后,它才能产生作用,创造出价值。因为,根据Amit等(1993)的定义,企业能力的作用在于提高其处理资源的生产率。这样,在与竞争对手拥有同等质量和数量资源的前提下,拥有能力的企业其资源的生产力高于对手,进而获取经济租金。因此,如果资源未能被获取,那么,能力也不可能施加作用、产生价值。

资源选取机制和能力建造机制不仅在时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同时也都存在一定的独立性思维缺陷(耿帅等,2003)。例如,资源选取机制将企业视为一个独立存在体。但是,市场中的企业实际面临许多的竞争对手、相似的经营环境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由于资讯的发达,它们往往同时进行相似的决策,采用相似的资源选取行动。这样,其资源异质性和租金获取能力就很容易受到侵蚀。同样,能力建造机制强调企业内部能力建立和资源生产力提升,将企业视为一个封闭资源结合体。但是,企业实际上是一个资源开放体,它时刻需要与外界交换资源。虽然,短期内企业可以通过能力构建机制对内部现有资源优化配置来获取租金,但是,当这些资源失去战略意义时,能力所创造的经济租金也就随之消失。Makadok(2001)的理论分析也显示,当企业对某种资源的价值预期远远高于其竞争对手时,资源选取机制和能力构建机制实际是相互替代。他对这个现象的直观解释是,当企业过于关注资源获取时,会减少对研发等能力构建上的投入,反之亦然。

三、完善资源选取和能力构建创租机制的思路

资源选取机制和能力建造机制的独立性思维缺陷源自传统企业战略和企业理论中的“资源—能力”二分法,即资源与能力可以分别独立存在(于洋,2008)。实际上,在企业外部环境变化日益激烈的今天,只有两者相互补充、有效融合,同时兼顾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才能使企业获得持久的经济租金。假如资源缺乏可开发的效率空间,那么,无论与之匹配的组织能力多么协调、多么强大也难以使企业产生显著的竞争优势;不论资源的效率空间有多大,若没有与之相匹配的组织能力,其创造的竞争优势和经济租金也难以持续保持。没有相关资源或具有互补性特征的资源系统,资源组合、配置等企业能力只能是“无米之炊”;没有能力的组合、配置和转换,资源本身再好也不会自动变为产品和服务。李垣等(1997)指出,企业中的许多资源是依托有关能力而产生效率的,而许多能力又是在相关资源基础上发挥作用的。一些被人们视为战略形成基础的资源恰恰是由企业的某种能力所支配的,而一些被企业家追求的能力又恰恰受资源的制约。那些在企业能力得到某种程度提高的基础上才能发挥出所期望的效果的资源属于基于能力的资源,而在企业资源得到相应改善后企业得到相应增强的那些能力则属于基于资源的能力。

因此,与其将资源选取和能力构建看成企业两类不同的创租方式,倒不如看成一种方式的两个特例:资源包括企业自身资源和外部资源。资源选取机制强调从企业外部选取异质性的资源,来改变企业的资源组合,从而产生异质性、获取经济租金;而能力构建机制则强调通过内部开发直接重组企业资源结构。本质上讲,这两种方式目的相同:企业需要根据市场机会和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以及企业自身的资源和能力状况,通过改变企业的商业模式—资源组合及其效率提升方式,在完全的外部获取与完全的内部构建之间的某个区域范围进行多样化的组合,以提高企业价值创造和租金获取能力(方润生,2005)。其中,资源组合的目标是运用科学方法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资源进行综合和集成,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改善资源的产出效果和效率,发挥资源的协同效应,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和租金获取能力;资源组合的内容包括个体资源和组织资源的组合、传统资源和知识等新资源的组合、内部资源与外部资源的组合(饶扬德,2005)。

在企业资源组合中,最具战略意义的是知识性资源。德鲁克就曾经指出,企业所拥有的、且唯一独特的资源就是知识,其他资源,比如资金或设备,不会带来任何独特性。开发和利用知识性资源,可以强化企业资源的组织嵌入性,因为,知识资源根植于企业日常惯例之中,内含于组织过程,并且与企业历史相关,是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可以增强企业资源的柔韧性,因为,当前的知识存量与知识结构决定发现企业未来市场机会、配置资源的方法。相对传统资源,知识资源使用范围更广,转化成本更低,转换时间更短;可以构筑企业资源的模仿障碍,因为,默会知识的过程性、完整性、不明确性决定了它的不可模仿性;可以提高资源选取和能力构建水平,因为,它们都是建立在信息搜寻和分析、知识的积累和运用之上。可见,知识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企业价值创造和租金获取具有更加持久的保障作用。

由于企业知识积累速度和知识存量大小取决于企业的组织学习和知识吸收能力,因此,完善资源选取和能力构建创租机制固有缺陷,提高企业商业模式价值创造和租金获取能力的根本出路不仅在于加强企业的资源系统组合,更要加强企业知识资源积累以及企业组织学习。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企业既要通过不断的组织和个人学习获取“天生”具有自身特性的知识,又必须通过与外部交流,发掘和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在知识相结合,给获取的外部知识加工企业自身特有的印记,使之在“后天”具有专用性、不可模仿性、稀缺性等特征(魏江,1999),而这正是商业模式系统性和知识性的必然要求。

结语

内部资源能力模式 篇4

一、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概述

1. 汽车整车物流的概念

汽车物流是指汽车供应链上原材料、零部件、整车以及售后配件在各个环节之间的实体流动过程。汽车物流是集现代运输、仓储、保管、搬运、包装、产品流通及物流信息于一体的综合性管理, 是实现商品从生产到消费各个流通环节的有机结合。通过对汽车物流各个环节的一体化管理, 以达到降低流通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 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汽车物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有不同的分类:

汽车整车物流是指以整车作为物流服务标的物, 从汽车在生产制造厂完成组装下线开始, 直到送至最终用户手中为止的一系列仓储、包装、运输、维护和其他各种增值服务过程, 即汽车整车在物流各个环节的实体流动。它是汽车产业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也是汽车销售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分类

一是自营整车物流模式。自营汽车整车物流模式是随着汽车销售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而发展起来的, 是一种封闭性很强的企业内部物流模式。汽车生产企业依靠自身的资源能力, 并结合自身的特点, 建立适合于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负责本企业内部的汽车整车物流。在这样的模式下, 汽车生产企业既是制造汽车的生产商, 又是汽车整车运输的运营商。这种整车物流模式对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物流运作水平的要求都很高, 才能发挥自营整车物流模式的优势。但是由于每个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整车物流体系, 既牺牲了物流的规模效应, 也造成了社会物流资源的浪费。

二是第三方物流模式。随着第三方物流行业的逐渐发展, 以及汽车整车物流市场的巨大发展前景,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开始进入汽车整车物流市场;同时由于汽车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 汽车生产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汽车制造这个核心业务, 把原本属于自营的整车物流业务, 以合同的形式委托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经营。当然, 汽车生产企业在将整车物流活动外包的同时, 也通过物流信息系统与第三方物流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对汽车整车物流活动的全程进行很好的控制。

三是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过渡型整车物流模式是介于自营物流模式和第三方物流模式之间的一种。汽车生车企业在原有的物流部门的基础上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和经营自主权以及自负盈亏的子物流公司, 负责母公司的整车物流活动。如果在满足了母公司汽车整车物流需求后还有富足的话, 可以承包其他汽车生产企业的整车物流业务。国内许多大型汽车集团便利用自己积累的丰富的物流资源以及先进的物流运作水平和管理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公司, 负责集团内的汽车整车物流业务, 从而形成了这种过渡型的整车物流模式。

二、交易成本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本节主要运用交易成本理论来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原因。首先介绍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然后分析企业整车物流交易成本与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关系。最后提出交易成本理论在解释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和不足。

1. 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认为组织的存在是为了节省交易成本, 所以对于制度的选择也同交易成本的大小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单位是交易, 交易是指某种产品或服务在不同所有者之间的转移。如果产品或服务的产权界定清晰, 交易的参与者都是完全理性和相互信任的, 交易就能够顺利地进行, 交易的参与者各得所需;但是如果产权界定不清晰, 参与者是有限理性和具有机会主义行为的, 交易就不能顺利的达成, 这就需要一定的额外费用来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 这笔额外的费用就是交易费用。交易成本经济学就是研究如何有效降低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顺利进行的理论。为了降低交易费用, 首先我们需要对交易的属性有清楚的认识, 因为不同的交易所产生的交易费用是不同的, 有效降低交易费用的方法也是有区别的。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三个维度来区分不同的交易属性, 它们分别是:资产专用性、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认识到交易的属性之后我们就可以为交易设计一种特有的治理结构和治理机制 (也可以称为制度) , 这一治理结构和机制可以有效地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完成。以上就是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下面我们将详细地阐述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一般逻辑。

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行为。前者是指人是有理性的, 不过只是在有限的程度下理性。后者是指人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的进行算计, 以至于损害别人的利益。正式由于这两个假设才带来了合同签订的交易成本。由于交易费用的存在, 我们需要通过制度的设计, 即签订合适的合同来有效地节省交易成本, 而交易成本的大小和类型又与交易的属性有关, 交易成本经济学运用交易的频率、交易的不确定性和资产专用性三个维度来确定交易的属性, 而后根据不同的交易属性来设计合适的治理结构, 签订合适的合同来减少交易费用, 保证交易的顺利进行。交易的三个维度中, 资产专用性最为重要。资产专用性是指保证交易完成需要的专用投资, 这与一般性投资相对应。运用专用性投资从技术上可以有效节省成本, 但有此形成的专用性资产在合同不能如约履行时改变用途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即沉没成本。而若采用一般性投资, 成本会较高, 但不存在专用性资产的损失。采取哪种投资是需要交易双方认真考虑的问题。

交易成本经济学对纵向一体化的解释。威廉姆森认为之所以会纵向一体化的主要原因是资产的专用性。如果资产不存在专用性, 通过市场合同来联结生产的各个连续阶段, 是可以大大节约成本的。但是随着资产专用性的提高, 交易在市场上进行的费用将会不断增加, 这就促使交易在组织内部进行以减少交易费用。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解释纵向一体化。

令B (k) 代表内部组织的官僚主义成本, M (k) 代表相应的市场治理成本, 其中k是资产专用性的指数。假定B (0) >M (0) 。但还要进一步假定, 在每个k点都有M′>B′。这第二个假定就反映了市场的适应性不如内部组织更有效。我们令△G=B (k) -M (k) , 就得到上图所表示的那种关系。由此可知, 当资产专用性不强时, 最好是通过市场采购方式来获得供给, 因为对于控制生产成本来说, 这样既能发挥市场的激励作用, 又能避免内部组织中官僚主义的无能。但如果资产专用性提高.这种条件使得双方要互相高度依赖;这样在强激励机制的作用下, 原来针对一系列干扰所进行的适应性调整现在已不那么容易进行了。这种情况用上图来表示.就是在kˉ点, 价值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这一点, 无论是通过企业还是通过市场来组织生产都是无差异的。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得出了交易成本经济学用来解释交易成本与制度选择的理论基础, 在下一节, 我们将运用该理论分析汽车行业物流模式选择的现象。

2. 市场低交易成本优势引起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根据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 物流外包将承包方置于更多的规则与监督之下, 是介于市场与企业等级制之间的一种中间合约或者说是一种中间治理模式, 与市场相比, 虽然一定程度上牺牲了高激励但是有利于与物流承包方的合作, 与等级制相比, 物流外包牺牲了高级的协作但有利于更大的激励强度。

一般来说, 物流外包更接近一种市场合作模式, 签订更接近市场合约的契约。所以可以简化分析, 只对物流自营和物流外包进行比较。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低,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自营;如果物流自营成本比物流外包成本高, 那么企业将选择物流外包, 同时, 自营成本与外包成本相等的规模即是企业的边界。

关键在于, 整车物流合同的交易成本到底有多大?如何衡量物流交易成本。按照威廉姆森的逻辑, 资产专用性是一体化治理的必要非充分条件。一体化治理必须要求资产具有专用性, 而仅仅只具备资产专用性一个条件则不能导出一体化治理。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三方面的高强度才使得一体化治理显得非常必要。

按照这样的分析逻辑, 首先确定分析单位是整车物流契约。整车物流契约的双方为汽车整车物流供需方, 分析的关键是为完成整车物流需要的资产的性质即资产的专有性强弱、交易的频率和不确定性高低。

资产的专有性强弱往往与资产的沉没成本有关, 沉没成本越大意味着资产专有性越强。沉没成本是指一项资产一旦不再用于本来的用途, 其用于其他用途的可能性, 或者说其再出售的市场价值的贬值程度。并且, 这里的资产专指物质资产, 人力资本专用性整体上没有被威廉姆森纳入考虑范围。对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来说, 有两项资产比较重要:运输工具和仓储基地。运输工具主要包括汽车、火车和轮船等。汽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再出售价值由于存在改装后用于其他用途的较大可能性, 加上其灵活的可移动性质, 一般不会明显贬值, 或者说沉没成本一般较小, 而火车由于其巨大的规模经济而形成垄断或寡头垄断格局, 对于中铁快运来说, 运输业务是作为其相关多元化的一个选择;而对于大部分其他运输公司来说, 与铁路企业合作是必然的选择, 这样资产投入的专用性更差。仓储基地一般来说其占地面积比较大, 而仓储建筑相对土地规模的投入比较小但具有一定的专有性。但仓储基地也可用于其他产品物流运输, 并且, 如果土地价值相对于建筑价值较高的情况下, 那么仅仅再出售土地的价值就使得仓储基地的沉没成本大大降低。总的说来, 对于整车物流契约来说, 其交易的资产专用性强弱在整体上是较小的。而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分析框架中, 资产专用性居于至关重要的位置, 资产专用性较小的事实使得汽车整车物流模式应该是物流外包。

虽然较弱的资产专用性使得物流外包模式选择有了相对明确的结论。但是, 对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的分析可使得分析更加完整。汽车整车物流契约的交易频率居于中等水平, 比一般日常用品和消费品的交易频率低, 但比其他生产资料型机械的交易频率高。不确定性反映出交易的无规律性强弱。如果不确定性越高, 那么临时需要整车物流服务的需求越大, 接着可能有无法获得服务的风险或者面临服务供给方的机会主义行为。比如类似于丰田的汽车召回需求越大, 那么一体化的整车物流显得更加具有优势。但是, 从总体上看, 汽车整车物流的不确定性是相对较小的, 汽车产品受市场突发事件的影响较小进而使得大部分汽车整车物流服务具有可预见性。从交易频率和不确定性来说, 市场整车物流契约不会带来较高的交易成本, 所以汽车企业的整车物流应该选择物流外包的模式。

3. 交易成本理论解释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的局限性

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在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框架内, 整车物流契约的治理应该更多地交给市场。但是目前我国汽车物流企业中的合资企业多选择汽车自营而非汽车外包, 将汽车企业的物流并到企业内部进行, 这与交易成本理论所分析的明显不同, 这也显示了交易成本理论对于汽车企业物流模式选择的解释力的不足, 我们需要更好的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下面我们将对交易成本理论的局限性进行进一步的讨论。

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理论更多地用来解释企业的垂直边界, 对企业的水平边界则基本不能解释。水平边界指的是企业扩大水平规模比如说扩大产品生产, 企业的水平扩张也能达到非常大的规模。就垂直边界的解释而言, 因为资产专用性是用其强弱而不是具体的可度量指标来“定性”分析企业的边界, 那么这种分析由于实际分析的可操作性较弱而使得其有效性大大降低, 资产专用性的相对模糊性使得企业的垂直边界可能是非常大的。科斯一方面认为企业在整个社会来看是可以识别的, 人们自然想到了其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而非价格调节的论述, 科斯不同意张五常的“广泛”契约论而导致的企业无边界。但从另一方面来说, 作为芝加哥自由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认为人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其“企业的性质”一文中对企业内部权威调节的论述上, 从另一个角度推崇市场的力量。

企业在整个社会可基本被人们识别的特质和企业的契约解释导致的大边界甚至无边界冲突的解决需要新的工具。一般的说法是, 对于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一般会置于企业的内部, 而非重要的资源则会通过市场获得。这样就使得资源能力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等演进而非均衡的观点获得了更多的支持。

三、资源能力理论与汽车企业整车物流外包

企业资源能力理论则反对用交易成本来解释企业的边界及企业的成长, 其认为企业的成长需要以现有资源和能力为基础, 企业需要重点发展其具有核心资源和能力的业务环节, 然后利用相同或相关能力的不断重复利用所产生的规模经济, 向相关多元领域进行扩张。汽车生产企业如果其汽车生产核心能力达到一定高度, 那么其将选择相关度高的领域扩张, 并以此形成新的核心资源和能力。

1. 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企业成长

(1)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1984年, Wernerfelt发表《A resource—based view of the firm》一文, 标志着企业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提出。该理论认为企业就是具有不同用途的一系列资源的集合, 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外部的环境因素虽然能对企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维持产生一定的影响, 但并不是决定性因素。但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人们发现不是所有的企业资源都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因为很多资源是可以通过在竞争比较充分的市场上购买得到的, 而隐藏在企业资源后面的企业开发、保护、配置资源的能力是不能通过市场交易获得的, 这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最深层来源。这样, 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就由具体的资源转变为了抽象的能力, 企业的资源基础理论也就发展到了企业的能力基础理论。

随着对企业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 人们又提出了新的疑问, 究竟又是什么决定了企业开发、保护和配置资源的能力呢?即隐藏在能力后面的又是什么呢?通过研究表明, 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企业拥有的众多资源中的知识, 特别是隐形知识。Barney (1991) 认为当企业资源具备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等效替代性这四个特征时, 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Grant (1991) 则提出了要利用外部资源的观点。Grant认为, 企业不仅要关注现有资源和能力的配置情况, 而且由于任何企业都不可能完全掌握和拥有企业所需的资源, 资源的稀缺性就决定了企业必须发展与外部的关系, 以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Penrose (1959) 的《企业成长理论》是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体, 内部资源与外部机会的相互作用影响企业的发展。强调生产性资源尤其是管理性资源的重要作用。内部管理性资源的性质和利用率限制了企业在任一时点上发展的方向和范围。Neil Kay将彭罗斯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成长逻辑应用于跨国公司的分析, 使得人们对资源观的理解更加具体。Kay将企业的资源划分为市场资源、生产资源、R&D资源和国家资源四大类, 每一类里面又包括若干个具体资源。他把公司的扩张分为四个方向:专业化、多样化、出口和跨国公司。这四个成长方向与企业现有资源间的联系越来越弱, 专业化能够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全部资源, 多样化能共享的资源相对较少, 出口与完全国内出售共享的资源包括生产、R&D资源和国家资源, 一旦建立跨国公司, 其能与前三者共享的资源则只剩下R&D资源。依据对现有资源利用的依次减弱, 企业应选择从专业化到多样化到出口再到跨国公司的成长道路。

(2) 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 Prahalad&Hamel在企业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在《公司的核心能力》一文中提出了“核心能力”的概念, 标志着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正式提出。他们认为核心能力就是“企业组织中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技术流的积累性学识”。他们把多元化经营的企业比作一棵大树, 其中, 花朵、果实、树叶、树干和主枝是企业所生产出来的产品, 而给企业的产品提供水分、养料和支撑的就是根系统—核心能力。该理论认为核心能力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能够提高进入多个产品市场的可能性以及能够向终端产品附加实用价值的能力。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和新产品发展的源泉, 企业只有具备了核心能力, 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持续的领先地位。

在Prahalad&Hamel的核心能力理论的基础上, 演进经济学家Prescott和Visscher提出了附属能力这个概念, 并认为附属能力是跟核心能力相对应的。他们认为企业所有的能力是由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共同组成的, 其中核心能力是与特定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具有异质性和不可竞争性, 即核心能力不能在市场上交易, 也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与之相反, 附属能力具有同质性和可竞争性, 既可以被对手模仿, 又可以在市场上购买。

(3) 核心资源、附属能力与企业边界

Maltz (1994) 指出, 企业通过专注于具有核心能力的产品生产和服务, 将非核心业务, 如物流活动通过合同的形式外包给第三方物流, 不仅可以发展自己的核心业务, 同时可以降低物流成本, 也可以提高物流的质量。Barneey (1999) 在《企业能力如何影响边界决策》认为,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一种资源, 并且决定了企业其他资源的使用效率。而当企业内部的核心能力不能胜任某些业务时, 企业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委托给外部组织。

Langlois&Robertson认为, 既然企业的核心能力不能被模仿且无法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 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 那么企业的边界就大部分地取决于企业的核心能力;而附属能力可以通过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学习、积累两种途径来获得, 则企业的边界也部分地取决于在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在市场上通过合约形式来购买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31]如下图所示, 以横轴表示企业的生产活动, 以纵轴表示成本, ΔC表示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的成本减去在市场上通过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成本。

首先, 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了大部分的企业边界, 即OQ。当ΔC小于零时, 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具有成本优势, 此时企业会选择将特定生产活动内部化。随着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多, ΔC也会慢慢地上升;当ΔC等于零时, 企业就会停止特定生产活动的内部化, 企业的边界得以确定在P点, PQ就是企业的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活动。综合企业的核心能力和附属能力所决定的企业边界, 所以OP左边的生产活动就会在企业内部完成, 而OP右边的生产活动就会通过市场交易来完成。

在短期, 企业的核心能力是不变的, 所以在短期内OQ是不会变化的。但是企业的核心能力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如下图, 一方面, 随着企业资源和能力的不断积累和提升, 企业的核心能力也会随之提高和扩张, 核心能力决定的企业边界由OQ延伸到OQ1, 同时企业的边界也由OP扩张到OP1。另一方面, 核心能力由于具有“核心刚性”, 外部环境的变化很容易导致企业核心能力的丧失, 或者当市场上其他企业通过资源和能力的不断学习和积累, 也获得了相似的核心能力, 此时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就变成了可以在市场上交易获得的附属能力, 那么企业真正拥有的核心能力就会缩减, 其决定的边界也会缩减至OQ2, 由此导致的企业边界也会缩至OP2。

总之, 企业的边界主要是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大小, 企业内部形成附属能力和市场交易获得附属能力的相对成本也部分地决定了企业的边界。企业的核心能力越强越大, 其自身决定的企业边界也就越宽广;同时企业自己形成附属能力就有成本优势, 被内部化的活动就越多, 企业的边界也就越大。在企业边界的决定过程中, 企业的核心能力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而附属能力在核心能力的基础上发挥着辅助性作用。企业核心能力的变化决定了企业边界的演进。

2. 资源可获得性、企业能力和企业成长方向

这一节分析为资源角度的企业成长方向提出一个一般分析范式, 认为企业生产所需资源的可获得性和企业现有能力一起制约了企业成长的方向。对企业成长方向而言, 资源可获得性与企业现有能力是相互补充的, 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小, 但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强, 企业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弱, 但新领域的资源可获得性较大, 企业也可以向此领域扩张。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情况下, 企业往往面临资源获得领域的强烈竞争, 企业现有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往新领域扩张的成败。因为企业现有技术能力决定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差异性强弱, 而管理能力很大程度影响着企业新领域中产品和服务成本的高低。

资源的可获得性强弱与资源本身的稀缺程度和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相关。一方面, 资源本身稀缺程度影响资源的可获得性, 资源越丰富, 资源的可获得性越强。比如在中国, 低学历和中等学历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 那么这样的资源的可获得性强, 进而自然有许多企业需要大量使用劳动力资源的领域。另一方面, 在资源本身丰富程度一定的情况下, 对资源的竞争使用程度越强, 资源的可获得性则越小。因为既然竞争性用途的广泛存在, 那么资源的流向将遵循市场法则, 资源的激烈竞争使得资源的可获利性越小。

企业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从资源角度来说, 企业的技术能力一般反映在企业对新产品的开发上, 进入企业的资源与企业生产的产品之间已经发生的明显的差异, 企业的技术能力决定产品的差异性;企业的管理能力一般反映出原材料、中间产品和人员等企业资源在企业内部流动的协调程度, 企业的管理能力可以视作企业内部成本的降低, 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产品的成本高低。

对于企业成长方向, 企业所需资源可获得性强弱与企业现有能力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一方面, 即使面临着资源的强烈竞争, 但如果企业利用现有能力进行相关生产, 那么相似的技术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的资源产生高稀缺和高价值的产品, 类似的管理能力同样可以使得高成本资源在企业内部顺利快速协调和低成本转移, 最终很大程度控制了企业最终产品的成本。另一方面, 如果企业现有能力较差, 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都不强, 现有产品稀缺性和低成本性都得不到满足, 那么并非意味着企业不能进入其他领域。一旦企业发现了新领域, 发现该领域的资源可以低成本获得, 因为一领域资源的低成本意味着低竞争, 因为高竞争必然带来稀缺资源的高价格或者说高租金。那么企业可以依赖这样的机遇而进入该领域而不需要过强的技术和管理能力。但是, 较长时间的获利必须期望对资源有更多的独占权利, 一旦资源放开竞争, 那么已经获得的资源将流向更有效率的生产, 坐享其成的时期如此短暂。

横向一体化中, 如果每个资源市场的竞争程度较高, 那意味着企业往任何领域的扩张得到的资源都是市场成本的, 在这样的领域获得竞争优势必须要求资源在企业内部经过合理快速的协调和技术上高质量加工以形成低成本和差异化产品。这样说来, 从横向扩张来说, 企业的最优扩张路径应该是从专业化到相关多元化再到非相关多元化的发展过程。相关多元化可以利用企业现有技术和管理能力以获得差异化和低成本产品, 当管理能力较高, 向非相关多元化扩张时就至少可以获得低成本优势, 而差异化优势可以借助低成本优势支持下慢慢培养。从中可以看出, 如果企业在专业扩张领域就获得了较高的管理技巧, 建立了规范的公司制结构, 拥有一大批高素质的管理层, 那么依赖其进入非相关领域以至少可获得低成本优势下得以发展。但是, 管理能力和治理结构的完善需要较长时间, 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 他们还需要借助相关的扩张阶段培养他们的管理能力。

纵向一体化中, 如果市场的竞争程度较低, 那么企业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 以可以在自身能力皆较弱的情况下优先占有资源, 但企业接下来的工作就是要让这些资源获得充分的市场承认, 提高这些资源的租金。因为, 竞争者的加入可使得优先进入所带来的利益极快消失。如果市场竞争程度较高, 那么企业至少需要付出市价以获得资源, 接下来当然需要较强的企业能力对这些高成本的资源进行转移和加工才能获得竞争优势。值得注意的是, 企业在专业化发展过程中, 对企业至关重要的一体化环节会有所发展, 如果再考虑这个环节是近似于“乱战”时代, 那么企业对这个领域的投资可能是明智的。

3. 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整车物流模式选择

汽车企业整车物流自营是企业纵向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 其需要以企业在汽车制造领域形成较强的技术能力为前提。以资源为基础的汽车企业成长过程一般是物流外包再物流自营的过程, 其中的分水岭是公司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形成和充分的市场专业化扩张。

按照前文提出的分析范式, 资源可获得性和企业能力对于企业成长方向的选择是互补的。那么我们可以对某汽车国企在汽车制造刚起步的情况下就去从事汽车物流工作可以获得长期赢利抱有希望。因为我们可以注意到, 对国企的竞争一般是不充分的, 其获得垄断性资源的可能性也相对较高, 其可怜的管理能力不会受到竞争对手的竞争。但是, 我们却不能对一家民营汽车企业在没有形成汽车制造核心能力的情况下能出色完成汽车物流工作抱有信心。因为其较少的资金对培养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尚且不足, 如果抽出来在物流领域过多的涉足那么极有可能会因为糟糕的管理和竞争者的入侵而损失惨重。

所以, 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成长要求汽车企业首先集中精力进行专业化生产, 如果不能获得垄断性资源的情况下, 那么就应该在汽车制造领域培养起较强的汽车制造和管理能力, 汽车制造的目标是汽车技术至少在国内范围内领先, 而管理则是建设经理式管理结构, 对大量的进出资源进行快速准确的协调。在这个时期, 企业应该将汽车整车物流外包给第三方企业进行。即使对于汽车领域来说, 汽车销售是整个领域的重要环节, 但是除了采取一体化和紧密合作而建立起销售部门比如说4S店之处, 对于整车物流这部分的确不应该投入过多的精力。

如果一旦建立在汽车制造领域树立了明显的领先地位, 那么企业可以向相关多元化扩张和一体化扩张。一体化扩张之所以与相关多化扩张安排在近似同等可供选择的方向, 是因为一体化扩张与多元化扩张相比, 企业对这个领域一般比较熟悉, 很难想象汽车制造厂商在厂商和4S店之间长期来往而对整车物流的一般技巧和成本一窍不通。

汽车企业在相关多元化扩张领域是有限的。按照本文的分析逻辑, 原因应该是相关领域的高强度竞争和现有企业能力特别是技术能力可用于相关领域的程度, 几乎在所有汽车领域比如说轿车、卡车和工程机械领域都基本上寡头垄断格局, 这样的市场中的资源市价不一定是高成本的, 但会由于寡头厂商的策略行为而在短时间内形成不利于新进厂商的大起大落。另一方面, 轿车和卡车的生产线的相似性是有限的, 这也使得企业利用现有技术发展相关多元产品将极可能无法获得差异化产品。

所以, 汽车企业可以选择整车物流环节的纵向一体化, 特别是在物流领域竞争较弱的情况下。物流领域较弱的竞争意味着企业在进入之初不需要较强的管理和技巧就可以赢利, 而较强的竞争意味着企业要携带着高质量的管理技巧进入这个领域。当然, 最稳妥的做法是即使面对竞争较弱的市场和较大的资源可获得性, 企业需要拥有高质量物流管理技巧以应付自由进入的物流竞争市场。

内部资源能力模式 篇5

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是高等教育的永恒主题。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实践可以验证理论,在两者互相促进的过程中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就要求我们高等学校不但要培养具有高层次理论水平的科技人才,也要注重实践能力的提升,为社会不断输送新鲜血液进入循环。

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教师的科研水平是众多高校一直在求索的问题。

实验设备是高等学校的重要战略性科技资源之一。一直以来,科研设备紧缺和实验设备利用率低的现象并存是困扰高等学校的两大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1)设备未共享,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2)教师科研手段单一,专业仪器少,直接影响了他们的科研水平;第二方面:(1)高校的实验设备远远不能满足高校人才培养和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要求;(2)实验设备利用率低,远远没有发挥其科研效益和经济效益。(1)

实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可以缓解学校实践、科研资源不足的问题。充分利用实验室的教学资源,提高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能够有效解决空间资源和硬件设备资源效益低下的问题,有利于开创一种全新的创新共赢机制;(2)对培养创新应用人才,提高教师的科研实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对学科建设、专业结构调整能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3)对全面提升大学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水平综合素质人才、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重大意义。

2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可行性调研

本次调查对象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三的全日制本科生,搜集到的调查表结果共74份。调查的内容大致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统计结果如下:

在74份调查问卷中,就业找工作的人占64.9%,创业的人占2.7%,出国的人占2.7%,考研的人29.7%;57%的人认为所在专业的教学计划不能否满足个人锻炼实践能力的需要,其中有20.3%的人认为所在专业的教学计划严重不能满足个人锻炼实践能力的需要,74.3%的人认为实验课内容设置难度低或内容单调,62.2%的人认为实验课时太少,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实验设备的数量也比较紧张。

在这样的现状下,我们征集学生意愿,如果实验室对学生开放,看学生是否愿意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调查结果表明50%的学生愿意去实验室,31%的人愿意和创新实践团队一起到实验室进行实践活动。32.4%的学生认为实践动手能力对自己将来的帮助作用一般,63.5%的学生认为实践动手能力对自己的发展方向非常重要。

如果实验室对学生开放,那么管理问题就必须提上日程。学生意见调查表的第二部分是对学生管理意愿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98%的学生愿意在课余时间无偿到实验室值班,并兼顾辅导答疑低年级学生和维护实验室设备和卫生的工作;如果有专业教师愿意开设第二课堂,指导学生参加科技竞赛,81.1%的学生愿意积极报名参加;本次调查是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大三学生,届时该年级学生均已进行过认识实习、金工实习、生产实习三项实习环节,85.1%的学生喜欢实习这种实践环节,原因大多是可以动手做实物、和工程师现场交流、观摩实物等;另外,在参加调查的74名学生中,仅有7名(低于10%)学生参加过大学生知识竞赛(如磐石杯等),仅有1名(占比1.35%)学生参加过专业科技竞赛(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

3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机制的实施

推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对于培养具有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4)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整合与共享有利缓解资源供给不足的问题,有利于解决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有利于开创一种全新的共享机制。(5)(6)共享机制的建立与完善,有助于维护和推动实验室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正常开展,推进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科技训练平台建设和创新教育环境建设。(7)

共享机制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构建组织机构、规范制度、规范设备管理平台和定期举办科技竞赛。

3.1建立实验室管理领导小组

实验教学资源共享初步以学院为试点执行。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建立以实验室主任为组长的领导管理委员会,成员为各实验管理岗的专职教师,分别主管各个实验室的各项事务,改变传统的实验室老师直接管理实验室的模式,形成新的“领导小组—实验老师—任课教师—学生”的管理模式,大大提高实验室各项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价值。该办法不仅推进了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而且给任课教师提供了师生联合进行科学研究的平台,利用实验室现有的设备资源,避免硬件设备的重复购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3.2建立实验室值班管理制度和经费管理制度

值班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灵魂,经费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血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做到有制必遵,有度必行。实验室值班人员由任课教师自主申请产生,根据任课教师自由时间和研究课题,合理安排值班时间和值班实验室。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开展科研创新活动所用到的元件器及相关经费由专职实验教师统一管理。这样也便于日后实验室组织校级或更高级别的科技竞赛,为开展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专业科技竞赛提供支撑平台。

3.3建立内部仪器设备申请使用管理平台

实验仪器设备资源的共享暂时是在一个学院内部进行。以某校电力学院为例,该学院目前有实验室12个,大小设备198台。为了更高效、有序地管理设备,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指导学生开发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信息系统,详细记录每件设备的名称、型号、所在实验室房间号,状态,用户的姓名、编号、类别、身份等信息。

3.4定期举办科技竞赛

科技竞赛能够锻炼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全面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如此,对企业来说,应用其产品开展科技竞赛,可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具有不可估量的广告效应。目前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有NI公司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虚拟仪器技术大赛,STC公司支持的单片机技术竞赛等。

4结论

围绕提升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主题,充分利用学校各项硬件资源和人力资源,已取得科技竞赛获奖4项:校级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河南省二等奖、校级“大学生信息技术”大赛三等奖和河南省教育厅信息技术大奖赛应用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在参加科技竞赛的过程中,第一方面,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升,学习、科研兴趣得到了提高,学习专业知识的信心大大提升,团队协作精神得到了锻炼,这对于即将走向社会迎接各项挑战的大学生来说,如同一次实战演习,锻炼作用不言而喻;第二方面,通过带动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可以促进教师的科学研究工作,提高科研效率;第三方面,实验室资源的共享,提高了实验室设备的资源利用率,解决了实验设备成本高、利用率低的问题;第四方面,学生入驻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资源参加科技竞赛,可以兼顾实验室的管理、设备维护、卫生清洁等工作,使实验室管理更加井然有序;最后,在师生共同参加科研创新活动的同时,师生间的距离进一步拉近,可以弥补由于高校扩展导致生师比越来越高、师生关系冷淡的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创新人格的培养。(8)

总之,实践成果表明,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模式下,合理设置资源共享机制,对于提升学生能力、促进教师发展,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价值和效率、改善实验室管理以及提升学校的社会知名度等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摘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大课题。在实验教学资源共享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入驻实验室,利用实验室的有效空间资源和设备资源开展科研实践,既可以兼顾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实践创新能力。

关键词:资源共享,实验室管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

注释

1杨兆华.高等院校实验教学资源共享的研究与探索[J].泰山学院学报,2008.30(3):57-60.

2王森.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资源共享机制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34-136.

3杜建林.实验教学与资源共享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40-1442.

4徐英莲.建立实验室资源共享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2009.26(6):956-959.

5叶秉良,戴文战,杨蔚琪.高教园区实验室资源共享现状与对策探讨[J].研究与探索,2006.25(11):1469-1472.

6吉东风,李海燕.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97-99.

7吴志华,廖志豪.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5):9-11.

内部资源能力模式 篇6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源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资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作为我国近年来新兴的管理类专业,以培养善于从事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高级人才而成为高校中深受学生青睐的学科专业。当前,社会对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需求量很大,但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虽好,企业对毕业生能力却不甚满意,作为该专业众多课程的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一、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是一门既有理论知识又包含实践内容,因此要真正实现课程的培养目标,就必须要对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有充分的认识,分析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对课堂教学环节和实践教学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但目前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却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教学形式单一,效果欠佳

一直以来,大多数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内容、以课堂为主体,以试卷为评价的,教学形式缺乏多样性、生动性和灵活性,教学过程中信息多是从教师到学生的单向传输。这种方式下,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导致学生身体被束缚在课堂,思维被禁锢在教材。对课程内容被动接收,最终导致学习的兴趣缺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陈旧,学生积极性不高

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普遍以大班授课为主,受学时限制、教学内容繁多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的注意力主要放到如何保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计划、涵盖足够的教学知识点上,除了课前大量的准备工作外,一个案例教学周期需要3—5个学时的课堂互动,但现有的学时分配根本无法满足案例教学的需要。因此,案例教学就畸形化为案例分析阅读和简单问答,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挫伤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更不可能发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教学内容枯燥,实践性较差

人力资源管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需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现在多数高校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的教学都是以讲授为主,仅配有少量的案例教学,理论讲授占绝大部分比例,且求博求全,实践教学比例课时比重过低。对学习的评价也通常是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导致学生为了考试而死记硬背书本,记住了很多理论,但根本不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内课外脱节,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培养

人力资源管理是专业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和真实的工作环境相结合,无法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中,因此人力资源管理课程经常被当作一门高深的知识去讲授。实际上,虽然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不结合真实的案例或者融入对应的环境,只能是纸上谈兵,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大脑中除了一大堆凌乱的理论外,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却能力欠佳。

二、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模式

通过对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以企业人力资源从业人员所需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为课程设计的出发点,对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进行调整,突出了职业能力的全面培养,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训环节的衔接和融合。

各步骤具体内容如下:

(一)以真实企业人力资源人才能力需求为基础,设计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对众多企业的调查发现,企业人力资源岗位主要工作任务为“人力资源日常管理”、“人才招聘与面试”、“人才培训开发分析”和“绩效管理与薪酬”,四部分,因此,笔者将“人力资源日常管理能力”、“引人与留人能力”、“人才开发能力”和“激励能力”四种能力的培养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根据课程的培养目标,设计实训模块和项目

现在用人单位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实际工作技能,希望新进人员最好能够马上上手,有能力解决实际问题。[3]因此,人才培养中就需要对如何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进行研究,加强实践教学尤其是真实环境中的实践(如校内外实训基地实习)无疑是提高工作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设计了“提高人力资源重要性认识”、“人力招聘与面试技能训练”、“培训开发训练”和“绩效与薪酬设计分析技能训练”等四大实训模块。

(三)按课程实训内容和要求,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由于课程强调理论教学的必要性,课程实训必须以专业理论作指导,遵循“必需、够用”原则,因此,研究团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体系进行科学整合,把课程教学也分为四个教学单元,13个章次,力求理论有效指导技能训练。

(四)将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训模块结构严格匹配

本课程把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训模块结构连接成一个完整的课程体系。理论教学的四个单元与四大实训模块一一对应,理论讲授在先,技能训练接后。学生的课程学习和实训紧密相连,环环相扣,循序渐进。

(五)配套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实践课业”教学模式

要落实能力培养的课程目标,必须改革传统的课程模式。笔者设计了“实践课业”教学模式。实践课业突出能力培养的实战性,并以具有可操作性的低成本运行方式,来完成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即立足课堂完成课业训练,把课堂作为技能训练、素质培养的场所;在课堂布置工作环境,营造职业气氛,使学生得到职业体验。

三、结束语

上一篇:专项维修基金下一篇:应力腐蚀敏感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