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脉络

2024-07-19

经济学脉络(精选12篇)

经济学脉络 篇1

一、国外“新常态”的演进脉络和基本内涵

“新常态”并非中国首创, 而是西方人首先提出的, 是从英文“New Normal”一词翻译而来。一般认为, “新常态”是2004年, 美国人罗杰·麦克纳米提出来的。2004年, 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 同年, 罗杰·麦克纳米出版了题为《新常态—大风险时代的无限可能》的书, 主要讲转型。作者认为, 今天是一个无法预知的时代, 即使经济恢复了, 也无法再回到过去的辉煌状态, 作者把这一时代叫作“新常态”。

之后, 2009年, 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总裁埃里安用“新常态”?这个词描述2008—2009年经济危机、大衰退之后经济恢复缓慢而痛苦的过程, 从此, 新常态一词在经济领域流行开来, 如表1所示。

总之, 国外的“新常态”本意是让人们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和金融恢复不要抱过高期望, 主基调可用“悲观”、“无奈”来概括。

二、中国“新常态”的演进脉络和基本内涵

(一) 中国“新常态”的演进脉络

在中国, “新常态”这种提法也并非新词。从2013开始, 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 并且出现了明显不同于以往的风险表现, 国内很多经济学者就试图从理论和未来宏观政策层面, 用“新常态”一词概括和论述中国经济的新阶段。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两位, 一位是第一财经研究院副院长徐以升, 出版的题为《中国经济新常态:从涨潮到退潮》的书, 另一位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员刘世锦出版的题为《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的书, 如表2所示。

但是, 这种经济的下滑、风险的凸显以及红利的转换, 究竟是后危机时期中国经济危机短期的不稳定表现, 还是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在学术界的争论和分歧一直很大。

在这种情况下, 习近平站在决策者的角度, 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 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 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表3)

自2013年4月开始, 我国就初步确立了中央政治局对经济形势的季度分析制度。经过深入调研分析, 在2013年上半年政治局讨论经济形势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中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阶段的重大判断。2014年2月, 中央政治局在讨论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稿的会议上, 明确强调今后一个时期我国仍具备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良好基础, 从政治高度正式承认中国经济潜在增速已经下降, 中国经济发展不再也不能追求“超高速”增长。紧接着,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调研时, 第一次正式提出新常态的重要判断, 并指出, 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要增强信心, 从当前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 适应新常态, 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为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 在2014年第二季度政治局经济形势分析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对“三期叠加”进行了全面系统分析, 并指出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 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之后, 为回应国际国内的广泛关切, 在2014年11月召开的APEC北京峰会上,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从速度、结构和动力三个方面阐述了“新常态”的基本特征。为进一步提高全党认识, 回答在新常态下实际经济工作中存在的疑惑,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 突出分析了新常态的本质内涵和九大趋势, 并强调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 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并且指出“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 引领新常态,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如表3所示。

所以说, 中国经济新常态重大思想的提出, 是建立在深入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 并且经历了一个逐步稳固和深入的过程。

(二) 中国“新常态”的基本内涵

要理解中国经济的内涵, 需要把握好三个方面:

一是,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语境下的新常态, 既有与国际新常态相同、相通的一面, 也有不同、独特的一面。中国语境下的新常态与西方语境下的新常态相同和相通之处在于, 其一, 都表现为降低增长速度;其二, 中国降速的因素部分受到国际降速的影响。而不同之处在于, 相比于国外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所持有的悲观、消极态度, 中国对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持有的更多是乐观、积极的态度, 欧美的新常态意味着低增长高失业率、经济难以重振, 而中国的新常态是中国经济面临转型升级遇到的新情况、新特征, 但中国仍然具备后发优势。

二是, 从字面上看, “新常态”有着双重的特质:“新”和“常”。“新”意味着和过去不一样, 表明新常态是在旧常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更高层次的经济运行状态, 同时, 这种由旧向新的转化是一种趋势性的、不可逆的转变;“常态”指的是一个相对正常的状态, 所谓正常状态, 就不会是短暂的、突发的临时状态, 而是稳定、持续的长期状态, 表明中国经济会在新的平台上继续平稳的向前发展, 而要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不仅需要增长速度, 更需要发展质量, 这是中国经济新常态内涵的本质所在。

三是, 新常态是动态不是静态, 不能自然形成。新常态不是静态的, 更不是自然形成的, 追求质量的经济发展新阶段不是不用费力就能够自动实现的, 相反, 可能比仅仅追求高速度更困难、要花更大的气力。因为新常态不只是增长速度新, 更重要的是结构新、质量优, 因此难度更大, 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努力才有可能达到。

参考文献

[1]刘世锦.在改革中形成增长新常态[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14

[2]韩康.经济新常态:新观察、新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5 (2)

[3]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制度、结构、福社[M].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6

经济学脉络 篇2

总体目标

一、了解我国小说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

二、学会鉴赏有关的重要小说,掌握小说鉴赏的方法。

三、学会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在阅读中做到融会贯通。

导语:《庄子―外物篇》最早出现“小说”一词。东汉班固《汉书·文艺志》:“小说家者,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之所造也。”

春秋战国时期涌现出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各流派争芳斗艳,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春秋战国时期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农、小说。小说家就是其中的一个流派。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中国古代小说发展脉络

一、孕育萌芽期:

神话是最早从综合艺术中独立出来的文学形式,完全可以被当作叙事文学。可以说,神话是小说的源头。因为小说本来就是叙事的艺术。随着历史变迁,小说创作由民间走向专业化创作,内容也越来越向人自身靠拢,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近。即神话--传说--人情世故小说。主要因素由完整的故事、简单的情节和夸张的想象构成。如《山海经》《淮南子》中的神话故事,后代诸如志怪、志人、传奇小说、《西游记》大都受到神话的影响。

先秦诸子散文收集大量具有讽喻特色的寓言。短小精悍、文笔凝练。日常生活的小事,作者竟能推演出发人深思的哲理。如果现在还存在这样的小说作者,那他只好喝风拉烟了。然而,这些寓言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很多根据寓言写出。

历史继续发展,从春秋到秦汉,历史文学自然出现了。因为文学作为新鲜的事物,优先被贵族阶级接触并享用。也许他们并不属于小说,但是,如《史记》,对人物形象深入细致的刻画描绘,甚至虚构,显示出小说的特质。后代出现许多光彩照人的小说人物,与《史记》的影响是分不开的。当代武侠作家金庸直言不讳的承认自己的创作深受其影响。

二、文学自觉期:

“小说”一词,最早出现在《庄子*外物篇》。将“小说”和“大道”比较。大道:宏观言论,如正统散文、诗歌;小说:琐碎言语,有点发牢骚的味道。班固认为小说为九流之末,但肯定了它作为文学类别的存在。

魏晋时,各种文学类别划分已经很明显,逐渐为人们接受。小说有了比较完整的篇章结构,摆脱了“残俗文学”的粗制滥造,自此,中国文学史第一次出现具有现代意义的小说,也标志着古代小说的产生。

关于“志怪小说”产生的原因,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密切的关系,是文学发展的必然产物。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人们对现实产生深深的恐惧感。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恐惧等紧张情绪往往会导致人类非理性主义滋长。无论是神话传说,还是武侠玄幻等非现实的文学,都是人们 寻求精神寄托的反映。后来佛教传入,神灵怪异和信徒作品显赫一时。文人也不是自觉创作,他们认为神灵怪异与写人记事没有什么区别。承认人鬼同时存在。可见,当时,人们的思想是驳杂混乱的。还有,“志人小说”与当时崇尚清谈的社会风气有关,注重写人,形成笔记小说的传统。代表作品包括《搜神记》《神异记》《世说新语》等。

唐代称小说为传奇。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因为它已超出了记录传闻逸事的范畴,而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唐人传奇大体可分为三类内容:

1神怪故事。这是直接继承笔记小说的神仙怪异小说,著名作品有沈既济的《枕中记》、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这两部作品讽刺了热中功名富贵的封建士子。

2恋爱故事。这一部分是唐代传奇小说中最有价值的作品。如白行简《李娃传》、元稹的《莺莺传》、《霍小玉传》、《柳毅传》陈鸿《长恨歌传》等都是有名的作品。它们大都歌颂坚贞不渝的爱情,谴责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并且塑造了一系列争取婚姻幸福的妇女形象。

《柳毅传》讲的是落第书生柳毅替遭受婚姻折磨的洞庭龙女传书,使她获得解放,后历经坎坷,俩人终成眷属的浪漫故事。人物描写是这部小说最成功的地方。柳毅的正义、龙女的深情、钱塘君烈火般的个性,都刻画得十分鲜明。它用幻想反映现实的手法,对后代文学影响很大。

《李娃传》通过妓女李娃与荥阳公之子这对地位悬殊的恋人历经风雨,终于获得幸福的故事描写,批判了封建门阀观念,歌颂了郎才女貌的爱情标准。小说人物形象丰满,情节曲折,笔法清丽。

3侠义故事。这类作品描写侠客义士惩强扶弱的英雄行为,代表作品有《红线传》、《谢小娥传》等。

唐人传奇不仅在题材、思想上超越了前人小说,而且艺术上也取得了很大成就。在唐人传奇中,很多篇章描述了一个人物某段时期或一生的经历,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及思想发展。唐人传奇是中国风格小说形式的开始,它的体制短小,但初具长篇小说的轮廓。

三、文学黄金期:

古代小说发展到宋代,终于出现了自身的飞跃和高潮。话本出现后,白话小说随之出现,继而元明诞生长篇章回小说,小说达到全盛阶段。

宋代小说仍被称为传奇,但是开始分流。一种是以笔记形式出现的文言小说;另一种是宋元话本,直接源头并非唐五代传奇,虽然吸呐了一些特点,语言更加接近口语。话本产生,是与市民生活发展密不可分,且由市民需要而产生。

宋元话本可以视为一个整体部分。传留下来的长篇有《新编五代史平话》、《三国志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等。这些话本,分别和后来的《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长篇小说的创作有很密切的关系。

明初统治者为免“民急则乱”,减轻赋税,简约商税,扶持工商,农业、工商业都得到发展,大都市经济进一步繁荣,市民阶层进一步扩大,小说创作也在前代基础上进一步得到发展,产生了一批长短篇小说。长篇主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孙悟空这个典型性格的成功塑造,标志着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新的高峰。短篇主要有“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是由冯梦龙搜集、整理、创作、编辑成书的。

清代都市经济继续发展,市民阶层继续扩大,资本主义生产也逐渐发展起来,由作者独立创作的小说大量出现。短篇小说中成就最高的是《聊斋志异》。它继承并发展六朝志怪、唐代传奇的传统,形成想象丰富奇特、故事变化莫测的独特艺术风格,相当多的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作品。它把鬼狐花妖人格化,把幽冥世界社会化,描写人鬼相杂、幽明相间的生活画面,深刻地反映出现实社会中的多种矛盾。

长篇小说主要有《儒林外史》、《红楼梦》、《官场现形记》、《老残游记》等。

古代长篇小说的唯一形式是章回小说。文言短篇、拟话本小说分别达到了高潮,真正进入古代小说的黄金时代。第一个高潮是宋元话本时期;第二个高潮则是章回小说的出现,以《三国演义》《水浒》为代表;第三个高潮以《儒林外史》《红楼梦》为代表。此后,古代小说慢慢衰落,一蹶不振。

四、小说发展的系统:

1、神魔志怪系统:以《西游记》《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为代表;

2、历史传奇系统:两大分支,一是直接取材于史传文学(《三国演义》);二是英雄传奇小说,以《水浒》为源头和代表。中国长篇武侠小说源自《水浒》,到清代出现一系列小说。明中期后,历史演义发展令人瞩目(《杨家将》《说岳全传》),艺术成就一般。

3、世俗风情系统:

明末出现《金瓶梅》这样的里程碑作品,正式步入长篇小说的殿堂。无论是文学的独创性,还是人物形象的塑造,《金瓶梅》堪称第一。

短篇小说的代表作品是《三言》《二拍》,是中国白话小说的典范。

明末清初,风情世俗小说最为流行,但拘于模式:私定终身后花园,颠沛流离梦难圆。多情公子中状元,奉旨完婚大团圆。

五、巧记古典名著28字诀:

东西三水桃花红,官场儒林爱金瓶。三言二拍赞今古,聊斋史书西厢镜。

提问:这首小诗到底包含了多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呢?

明确:东:《东周列国志》(余邵鱼)

西:《西游记》(吴承恩)

三:《三国演义》(明罗贯中)

水:《水浒传》(明施耐庵)桃花:《桃花扇》(清孔尚任)

红:《红楼梦》(曹雪芹 高颚)官场:《官场现形记》(李宝嘉)

儒林:《儒林外史》(吴敬梓)

金瓶:《金瓶梅》(兰陵笑笑生)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明冯梦龙)二拍:《一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

今古:《今古传奇》(抱瓮老人)

聊斋:《聊斋志异》(蒲松龄)史书:《史记》(司马迁)

西厢:《西厢记》(王实甫)镜:《镜花缘》(清李汝珍)

六、简介四大名著

1、四大名著的具体完成时间。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

《水浒传》——元末明初 《西游记》——明朝

《红楼梦》——清朝

2、四大名著的地位和影响。

《三国演义》——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成为我国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

《水浒传》——成为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作品

《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高峰

《红楼梦》——中国小说最高峰的杰出作品

3、四大名著的作者简介,了解写作背景。

《三国演义》——罗贯中

《水浒传》——施耐庵

《西游记》——吴承恩

《红楼梦》——曹雪芹

4、四大名著内容简介(一句话概括),认识作品的现实意义。

《三国演义》——全书120回,集中地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方面的种种斗争。

《水浒传》——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全过程的长篇小说,它的主要倾向是“官逼民反”,局限在于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麦肯锡脉络 篇3

全球有两大公司被称为“CEO的摇篮”:一个是通用电气,另一个就是麦肯锡。

与媒体围绕通用电气铺天盖地的宣传报道相比,麦肯锡显然是低调的,他们不愿意谈自己,更不会谈论自己的客户,他们只愿意谈论他们专业领域的话题——管理原则和思想。

这是一家开创管理咨询业先河的企业,为了保持自己的客观性和独立性,在近80年的历史中,依然采取私人合伙人制度,坚持不上市。

从最初创业的3个人,到如今遍及全球44个国家的85家分公司,7000多名咨询顾问,2/3以上的客户为全球财富500强企业。麦肯锡的发展让世人看到坚守价值观的成功,而麦肯锡方法则为商业人士提供了问题的解决之道。对于胸怀远大理想的中国企业家来说,从麦肯锡公司的发展脉络中,或许能感知商业本质的心跳。

革命性愿景

1926年,芝加哥大学会计学教授詹姆斯·麦肯锡创建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会计和管理工程事务所”。同时提供会计审计和咨询业务。1937年詹姆斯因病去世,留下的是一个分裂的、亏损的公司。由于从事会计审计业务的芝加哥分所不满纽约分所咨询业务的亏损,一直在闹独立。在詹姆斯去世后,两个分部的独立已成必然。

1939年,35岁的纽约分所经理马文·鲍尔联合3个合伙人,买下了只有18人的麦肯锡公司,公司宣称其使命为“管理咨询”。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行业,马文之所以能说服合伙人加入这次冒险之旅,就在于他阐述了一个清晰的愿景:缔造一个全新的行业——管理咨询业;从业者应该保持独立和公允的姿态,以良好的声誉吸引首席执行官们来聘请他们提供服务。

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看,这都是一个革命性的愿景。

当时,几乎所有组织都是按照“指令和控制”关系构建的。马文认识到,要实现自己的专业化目标,就必须在公司内创造一种讲真话的氛围,让资历最浅的人也敢于向上级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甚至让人们不敢不把真话说出来。根据这些要求,马文构想出这样一个专业机构:

分支遍及全国,设有多家地区分公司;

有一致认同的鲜明的公司个性,包括共同的价值观(包括提出异议的权利和义务)、共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以行动为导向的理念;

有才干的敬业的精英人士加入公司共创大业,他们要积极参与体现公司的个性,并且有良好的收入:

对外部因素保持敏感,永不满足;

有不断更新的领导层,绝不使公司的生存发展依赖于某一代领导人。

奠定基业的9大决策

马文是一个行动家,也是以身作则的领导榜样,他在领导麦肯锡的60年中做出了9大决策,其中有很多决策在商界都是破天荒的事情。这些决策都是与公司的愿景相一致的,因为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公司应该有怎样的价值观。一个企业的文化来自于它的商业价值观。而且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企业的成败就取决于它的文化。

企业形象统一的全国性公司(1939-1945年)

统一的内容包括:办公场所的外观、员工和合伙人的穿着、麦肯锡工作成果(报告书和其他文件)的装帧、遣词造句的方式、咨询顾问的薪酬制度、为客户提供服务的方式等等。

当时,公司一体运营是一个全新的理念,企业形象的统一体现出一种专业形象,也是把自治的分公司联合起来的一种关键机制,从而避免形成一种指令与控制式的层级结构。马文为推进各种标准流程和政策,制定了各种指南和进行培训。

麦肯锡的这项决策后来演变成公司一体化运营的全新理念,所有分公司的咨询顾问和收益都被看作是公司整体的一部分,因而分公司愿意为整个公司的整体扩张出人出力。即使到今天,麦肯锡依然是一体化运作,全球只有一张损益表。

招募MBA(1953年)

招募刚出校门的年轻MBA,而不是像以往那样聘用有经验的人。这是马文漫长职业生涯中最具有创新意义的决策。马文坚信,具有良好分析能力和想象力的人,只要掌握了解决问题的标准,就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学到工作的具体内容,为客户创造较高的价值。

但是,马文也意识到招进的人中,十个有九个不会在麦肯锡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于是他制定相关政策,把美国一些机构实行的“不晋升就出局”的理念正规化,并消除其中的随意性,确保所有的晋升或出局决定都建立在通过标准的评估与反馈机制下。这种机制普遍适用于整个麦肯锡,从而为真正的精英主治铺平了道路。

麦肯锡内部建立了十分完善的考核机制,员工每两年或三年要经历一次残酷的考核和淘汰。有时候一个员工刚刚走下国际班机就接到一张纸,告诉你,你的公司评估不合格,公司已经安排了两三个面试机会,而且都是最好的国际大公司。麦肯锡的这种做法不但没有带来非议,往往还使员工十分感激,同时也有更多的人融入商战的大海,成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这也是麦肯锡成为“CEO的摇篮”的缘由之一。

创立麦肯锡管理研究基金会并推出哥伦比亚系列讲座(1955年)

20世纪50年代末期,商业蓬勃发展。大公司忙于国际化,商学院教学研究兴盛。咨询业的污名也被洗刷干净并越来越得到企业的重视。马文看出麦肯锡处于一个独特地位,正好可以把企业领导、学术人士和企业咨询专家联合起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他接受合伙人齐普·赖利的创意,在1955年创立麦肯锡管理基金会。

麦肯锡管理研究基金会将麦肯锡公司从一个实践者提升为一个为商业研究提供支持的机构。基金会为高级管理者提供一个论坛,促成当时的商界要人发表大量演讲并辑录成书以麦肯锡的名义发行。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麦肯锡或哥伦比亚大学系列讲座。

通过这个基金会,麦肯锡与一代商业领袖及其思想,与前沿的研究和知识,都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随后基金会与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合作,加强了麦肯锡与欧洲企业界的联系。这些都对麦肯锡的声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马文看来,声誉是除了人员之外麦肯锡最宝贵的资产。

公司化改制(1956年)

随着台伙人数量以及合伙制所带来的责任和义务不断增加,到了1956年,麦肯锡人不得不重新审视合伙制模式的恰当性与可行性。公司化改制给麦肯锡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改善:将合伙人包括在内的利润分享计划成为了可能;合伙人赔偿准备金建立起来,从此股东个人不再为企业遭到的索赔承担责任;融资使得企业获得了国际化大发展所需要的资金,而在改制前,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合伙人追加资本。

事实上改制后麦肯锡的运营结构基本没有发生改变,包括合伙人的选举方式、合伙人选择客户的方式以及对合伙人进行考核的方式。核心政策依然有效——合伙人一人一票;任何人对公司的所有权不得超过5%;标准化的持续业绩评估。在薪酬方面倒是略有改动,这些改动,尤其是利润分享计划,确保公司在下一代领导人手牛仍能持续发展。公司化改制后,麦肯锡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

新的时期。

以统一的企业形象走向全球(1956年)

是否应该进行全球扩张在麦肯锡公司内部引发了长达6年的争论。麦肯锡和壳牌集团在委内瑞拉项目的成功带来了不小的知名度,促进了麦肯锡于1959年在伦敦开设首家海外分公司。此后数年,日内瓦、阿姆斯特丹、杜塞尔多夫、苏黎士等海外分公司相继成立。尽管麦肯锡的收费与当地竞争者相比有高达10倍的差距,但欧洲企业对麦肯锡仍趋之若鹜,热度比美国企业的海外分支机构有过之而无不及。

麦肯锡的全球扩张大获成功,但与合伙人当初的设想大相径庭的是,机会不是来自于美国公司的全球业务,而是来自领先的欧洲公司。这个马文当初所说的“战略投机”最终变成了管理咨询史上屈指可数的最伟大成就之一。

任用女性管理咨询项目(1968年)

麦肯锡在1964年招募了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而真正决定由一位女性来管理一个咨询项目是在4年之后。对于是否接受专业女性进入领导岗位的问题,马文很少发表意见。随着他对女性咨询顾问的认识逐步加深,他开始把女性咨询顾问看作是一项优势。

后来,马文曾经这样说:“每个小组里都要有女性。完全由男性组成的小组经常会钻牛角尖。有了女性加入后,他们就有可能从问题中钻出来,整个小组会变得更富想象力,能够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意,也能够更好地体察客户的心理。”

不公开上市:向合伙人出售股份(1969年)

20世纪60年代末期到70年代中期,一些服务性公司纷纷公开上市。比如阿瑟·利特尔公司和博思公司。在这样一种风潮之中,眼看着这些上市公司的合伙人赚到了大钱,虽然麦肯锡的合伙人对公开上市并不热衷,但是确实需要对此做出一个明确的决定。

马文认为麦肯锡不宜公开上市,因为上市后就要对股东负责,满足市场大师的期望,由此产生的经济业绩方面的压力会削弱麦肯锡的独立性。此外,上市还会促使人们为了收入季报好看而接受不恰当的客户委托,从而损害麦肯锡的声誉,破坏其长期发展能力。还有一条反对上市的理由是,如果麦肯锡自己是上市公司的话,就不可能成为另一家上市公司的首选顾问。

麦肯锡没有选择“富可敌国”的方向,马文按账面价值将自己所拥有的股份回售给了合伙人,从而巩固了麦肯锡作为一个长盛不衰的专业管理咨询公司的地位,使之能有良好的财务基础结构,可以为其他企业提供独立公正的意见。

坚持世代交替(1967年)

1967年,64岁的他从麦肯锡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的位置上退了下来。马文认为老的领导者必须让位给新的领导者,这样企业才能拥有未来。他说:“在今天的商业环境中,超过65岁的首席执行官很可能在不知不觉中脱离现实。他可能会根据自己业已过时的经验作出决策,往往不知道自己的思想已经趋于封闭了,别人也不会告诉他。”对于企业来说,世代交替的变化是一件好事。变化的很大一部分价值就在于它重新梳理了各种现有的关系。

离开董事长职位的马文也选择了离开董事会,但他仍保留资深董事的职务到70岁。不过从65岁以后,他的这个职务也必须经过每年选举才能续任。这也是他自己所设计的政策保障。

反对与DLJ合资(1969年)

退位后,马文一直有意识地明确避免介入公司的事务。此后的5年中,只有一次破例。

马文的继任者吉尔伯特·克里在1968年突然去世之后,李·沃尔顿成为新掌门人。李上台的早期,许多合伙人都急于追求新的机会,于是李启动了6个项目来探询合作的新方式。其中,与DLJ一起建立一家合资企业的建议在1969年得到董事会的一致同意。

当董事会把建议报给资深董事大会的时候,马文觉得自己再不能坐视不管了。他起身发言反对,认为这个项目将把麦肯锡领上歪路。马文说,如果麦肯锡人为了几个容易到手的小钱而与一些二流乃至三、四、五流的企业合作的话,就成了经营企业的生意人,而不再是专业人士了。然而麦肯锡并不擅长此道。

仅仅几分钟的时间,马文说服了整个公司,避免了最终会损及麦肯锡使命的行动。

马文在麦肯锡工作了近60年,其中担任董事长兼总裁17年(195-1967年),在他的领导下,麦肯锡为自己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直影响至今。马文做出的种种决策不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是为了公司的核心价值观。很简单的一些理念,他始终坚守,不断磨砺,同时将各种人才汇聚在一起,一体化运营,为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们提供专业服务。1992年,马文从麦肯锡正式退休,他将名下全部的股份退还给公司,和一批退休及未退休的合伙人生活在佛罗里达的一个小社区里,一直到2003年1月22日去世。

麦肯铝的解决之道

马文以专业价值观为基础的领导特性是他及其追随者成功的源泉,可以归结为六点:

1.将客户的利益置于首位,把自我与工作相分离;

2.始终如一而又思想开放;

3.以事实为根据,从一线出发来解决问题:

4.从全局背景的角度和后续行动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和决定;

5.激励并要求所有人拿出自己的最佳状态:

6.反复宣讲公司的价值观,确保每一个人都能理解、接受这些价值观并落实到行动上。

马文相信专业的价值观可以形成一种思维定势,指引人们去制定决策和采取行动。它们能够为确定企业目标、以及参与竞争和服务客户的方法提供限定条件,企业的长期收益就依赖于这些价值观。

基于共同的价值观,麦肯锡公司形成了一套如何看待和解决商业问题的方法。

麦肯锡的不推销法则

麦肯锡从来不通过广告或向潜在客户打电话推销自己。麦肯锡认为,只要做到“在恰当的时间,确保有恰当的人知道你是谁”就足够了。

麦肯锡在几个不同的方面进行着市场营销工作,一方面,公司源源不断地发表一些著作和文章,扩大影响力;出版自己的学术杂志《麦肯锡季刊》,免费寄送给客户,还有公司过去的咨询顾问,后者中大多数在潜在的客户中占据着高级职位。另一方面,公司与潜在的客户维持着一个非正式接触的庞大关系网。公司鼓励合伙人参加一些“业余活动”比如担任慈善团体、博物馆或文化组织的理事会职务,因为里面的成员都是目前或潜在客户的高层主管。此外,咨询顾问在各行业会议上发表演讲;偶尔与过去的客户小聚,都可能收获意外的机会。

这些方面的努力都是为了一个目的:确保当一位高层主管遇到问题时,首先要打的电话之一就是给当地的麦肯锡办事处。

哈当地构造项目

当客户带着问题来麦肯锡时,他们恨不得问题马上就能得到解决。很多时候,麦肯锡不得不面临在最短时间给出最优结果的压力。

作为一个组织,麦肯锡特别擅长于计算在一项特定的研究中一个团队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做多少事情。项目经理会同客户坐下来,把问题细分下去,计算需要多少时间和资源才能达到目标,而且从客户那里得到获得这些资源

的保证。麦肯锡人相信,从一开始就恰当地构造好你的项目不一定能保证你成功,但至少可以保证你有一个正确的开始。最忌讳的就是贪多嚼不烂。

由于在客户组织内部花费了时间,所以麦肯锡人总能发现新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可以得益于麦肯锡专家的意见,不过需要在另外的项目中进行讨论。因此,麦肯锡的项目容易产生出于资源的新生意。只要客户对现有项目满意了,麦肯锡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新生意。

如何组建团队

每一个咨询项目都要组建一个团队,麦肯锡人赞同根据项目情况,采用两种团队选择理论中的一种。

第一种理论是:挑最聪明的人,而不管他们的经验和个人习惯。比如有堆积如山的资料要处理,这种情况下,挑两个最好的数字专家,而不要考虑他们是不是会边走边嚼口香糖。第二种理论是:真正要紧的是特殊的经验和技能。比如项目期间要制定很多敏感的决策,具有经验和良好的沟通的人就更适合团队。

但最重要的教训是:在吸收团队成员进来之前,与候选人员面谈,因为一些东西是书面记录无法完全反映的。

如何做研究

麦肯锡解决问题的过程始于研究。在一个团队构造其最初假定之前,在团队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要素并发现关键驱动要素之前,必须要具备信息。

麦肯锡的咨询顾问们不会去重新发明轮子,因为同样的工作在某个地方的某个人已经做过了,关键是弄清他们是谁,与他们建立联系。这样可以节约宝贵的时间。

麦肯锡有一个被称为叩网的电子数据库,里面保存着近期的项目和内部研究,此外,还有一个商业图书馆以及一个由资深专家组成的骨干队伍。这些都能帮助其咨询顾问们能精明而不是艰辛的工作。

如何走访

在麦肯锡的每一个项目中,团队成员都要进行大量的走访。走访是麦肯锡顾问填补知识结构缺陷并增加其关于客户的经验和知识的一种办法。

走访之前,麦肯锡的顾问们都要写出走访提纲,并问自己,最想问的3个问题是什么?麦肯锡对咨询顾问的走访有这么一条规矩:从一般问题入手,再转向特殊性问题。这样有助于培养一种和谐气氛。如果时间不多了,咨询顾问就会放开提纲,问受访者有没有什么要告诉的。受访者一旦有什么,那么咨询顾问就有可能挖到一座“富矿”。

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进行战略咨询的必要条件,它才是客户真正花钱购买的东西。在头脑风暴会之前,咨询顾问们聚在一起,对基本研究之上的“事实材料”进行分类。而项目经理和项目主管,则负责提出团队随后将进行破坏性检验的最初假设。

头脑风暴的关键是产生新想法,所以应该从白板——没有任何痕迹的写字板开始。参与者把所有的预想、等级观和面子思想都留在门外,只把了解的事实带进去,但要找到看待这些事实的新方法。

成功的头脑风暴有以下几条准则:

没有一个主意是坏主意,大胆发表看法;

没有不值得回答的问题;

随时准备好扼杀自己的婴儿;

知道什么时候说什么话,控制下会议的时间;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录下新想法。

如何向客户推销解决方案

再好的解决方法,如果客户不愿购买,那就毫无价值可言。一名成功的咨询专家或企业诊断专家最重要的原则是:不仅要提出“恰当”的解决方案,还要把解决方案推销给客户。

麦肯锡认为,一次好的商业解决方案介绍会不应当包含有对所有听众而言一无所知的事物,在把客户的所有相关人员召集进会议室之前,麦肯锡的咨询顾问引入了“预先打招呼”的方法,将项目小组的发现私下传达给客户企业的所有相关人员。从而避免在情况介绍会上出现有相关负责人被激怒的尴尬场面。

要想情况介绍获得成功,还必须设法让观众沿着一个清晰、易懂的逻辑步骤问下去。麦肯锡靠表格和图形展现信息,并且把它作为与客户进行沟通的一种基本手段。

80年的光阴,麦肯锡通过强化核心价值观和公司的独特文化,借助稳健的、注重长期关系的市场营销定位,采取独到的问题解决之道,牢牢占据着全球管理咨询业的霸主地位。

经济学脉络 篇4

一、主要经济周期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理论的解释功能

(一) 古典经济学的市场经济无危机论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在工业革命初期 , 作为工业资产阶级代表的萨伊等古典经济学家虔诚地相信资本主义是最合理的社会经济制度 , 在 “经济人”、最大化原则、市场出清和充分竞争等隐含假定下 , 萨伊认为:供给会创造出自己的需求 ——“萨伊定律”, 因此而得出结论是储蓄会全部用于投资 ( I = S) , 产出和就业仅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 , 即使可能出现暂时的、 局部的生产过剩和失业的危机 , 但从长期看来绝对不会发生全面过剩的危机。萨伊和几乎所有的古典经济学家都相信自由的市场制度可以解决自身的需求 , 政策主张宣扬自由放任。

市场经济无危机论对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生产力大力发展起着理论基础, 使资产阶级彻底摆脱封建残留势力和生产关系的束缚以及政府的经济干预。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 无危机论给了市场经济以肯定的自发运行、自我调节的作用。在市场经济自由发展的早期, 无危机论赋予其活力和生命力。但应该注意到萨伊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概论》中提出了萨伊定律时, 资本主义经济中还没有出现普遍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二)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

“古典经济学”的正统主流思想——无危机论, 即市场能达到一般均衡, 实现充分就业。这种幻想在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萧条中破灭了。此理论无法解释大萧条现象并且在理论上提不出任何的政策见解。

1936年现代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提出了经济周期理论, 是从心理因素角度来论证它。心理因素包括“边际消费倾向递减”、“流动偏好”、“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递减”等。凯恩斯认为在繁荣、恐慌、萧条、复苏四阶段中, “繁荣”和“恐慌”是经济周期中两个最重要的阶段。在繁荣后期。由于资本家对未来收益作乐观的预期。因而使生产成本逐渐加大或利率上涨, 投资增加。但实际上这时已出现了两种情况, 一是劳动力和资源渐趋稀缺, 价格上涨, 使资本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增大;另一种情况是, 随着生产成本增大, 资本边际效率下降, 利润逐渐降低。但由于资本家过于乐观, 仍大量投资, 而投机分子也不能对资本的未来收益作出合理的估计, 乐观过度, 购买过多, 使资本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危机后, 紧随着经济萧条阶段, 此阶段资本家对未来信心不足, 资本边际效率难以恢复, 银行家和工商界也无力控制市场, 因而投资不振, 生产萎缩, 就业不足, 商品存货积压, 经济处于不景气状态。

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把心理因素引入了经济周期模型, 但心理因素的作用是通过实物因素 (如资本) 来发挥作用的。理论上很好地解释了30年代的西方经济大危机, 它认为经济危机的原因是投资的不合理、过度等, 即生产过剩产生的根源。凯恩斯经济周期的外延被相继的经济学家扩大, 使之理论功能解释功能增强。例如英国经济学家卡尔多从凯恩斯的储蓄——投资关系出发, 分析事前投资、事后投资、事先储蓄和事后储蓄之间的差异如何引起经济周期。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的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则分析了投资与产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引起周期性波动等。

(三)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货币主义第一个公开打出反凯恩斯“革命”的旗号, 其现代货币数量论, 几乎重新恢复了“古典”货币数量论 (费雪方程:MV = PQ) 的权威, 即关于货币供应是外生的, 货币供应量的变化是总量经济活动系列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货币供应量的扩张所导致的短期就业和产出的增加以及长期的价格抬升是由于货币实际余额效应发挥作用以及工人和企业主“货币幻觉”产生的结果。

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解释功能在历史的每个阶段都不能产生完全合意的解释力。因为凯恩斯经济周期理论存在缺陷——导致政府大量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 此理论的产生是为了弥补这个理论缺陷而提出的。他们反对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来选择政策和组合政策的凯恩斯主义的“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 而主张采用 “单一货币规则”, 而这与大量的实证结果存在矛盾。

然而货币主义经济周期理论的产物——中性货币政策, 即不把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目标, 并用利率来调节经济, 而是把物价稳定作为货币政策的唯一目标。从现实来看, 实行这种货币政策的国家 (如澳大利亚) 物价稳定, 经济良好。因此, 货币经济周期理论对经济危机解释功能欠佳, 但也有其实际意义。

(四) 理性预期学派的经济周期理论 (均衡经济周期理论)

理性预期学派的先驱者穆斯在《理性预期与价格变动理论》中首先提出了理性预期的概念。卢卡斯是此理论的杰出代表, 他在弗里德曼货币主义基础上作了进一步发展, 试图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均衡分析的基本理论协调起来, 也就是说经济的周期波动与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个体行为和市场连续出清的价格机制并不矛盾。关键在于他用“理性预期”代替了弗里德曼的“适应性预期”。因为适应性预期意味着经济主体对于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而采取的资产组合调整存在系统的误差和较长的滞后效应, 理性预期假说则是经济主体根据已知的信息所做出的最优预期, 并且隐含地认为, 预期误差本质上是随机的。

该理论坚持货币中性论, 坚持危机具有随机性。它对经济周期的评价是并非需要干预的扰乱 , 而是经济正常增长过程的一部分。它对经济周期中的经济危机的解释功能体现在认为危机是自然产物, 无法避免。由此, 应用在政府的政策效果分析上, 认为由于经济当事人的价格预期是理性的, 如果政府改变总需求的政策是规则的, 能被公众预期到, 那么总供给曲线就随总需求的变动而变动, 从而抵消总需求对产出的影响。理性预期学派得出了规则的货币政策无效性命题。政府的积极行为有可能使得预期价格朝着不利于政策目标的方向发展 从而加剧经济波动。

二、当前主流经济周期理论及其对次贷危机的解释力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都在80年代兴起。两者之间既有经济理论上的分歧, 也有政策主张上的分歧, 但它们都是当前主流理论。同时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与前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可以认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是新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 而世界经济周期理论主要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为基础。这四种经济周期理论能够称为当前主流理论的原因在于对当今经济周期有较强的解释力, 特别是对于次贷危机的解读。次贷危机是当前国际上的一个热点问题, 这是一场发生在美国, 因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 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金融风暴, 致使全球主要金融市场出现流动性不足, 席卷了美国、欧洲、日本等主要金融市场, 可谓是一种较新形式的经济危机。第一部分的四种经济周期理论对次贷危机的解释功能较弱, 无法涉及它发生的主要的、深层的原因, 而新兴的经济周期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对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有较好的解释力。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能够成为此次危机中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是否有效的一个理论基础;反之, 现阶段各国政府政策的有效性也能够成为评价两种具有分歧的理论孰优的经验检验。

(一) 金融经济周期理论

金融经济周期是一个较新的概念, 它主要是指金融经济活动在内外部冲击下, 通过金融体系传导而形成的持续性波动和周期性变化。金融经济周期实际上反映了经济波动与金融因素之间的关系, 体现了金融变量对真实经济周期的重要影响。传统的周期理论认为金融因素不会对真实经济产生实质性的影响, 强调实物因素在经济周期生成和传导中的作用。然而, 历次的货币、金融危机和此次的次贷危机证明, 金融因素对经济周期运行的影响十分显著。

该理论认为经济结构在繁荣过后的脆弱性是导致金融危机的重要原因。最早正式将金融因素引入经济周期模型的经济学家Bagehot把脆弱性归于两方面:一是经济扩张期的价格不断攀升, 几乎所有的生产商都会高估对其销售产品的需求, 从而无形中犯了一个“错误”;二是现代的金融资本和金融中介出现以后, 价格加速攀升往往诱惑人们去犯更多的“错误”。而第二点恰恰是人们带着不满情绪去评判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信贷理论的发展奠定了金融经济周期理论的基础。Fisher的债务——通货紧缩理论将上述“错误”的产生原因归结为信息不对称下的金融市场缺陷。他指出, 经济繁荣阶段的“过度负债”与经济萧条阶段的“债务清算”及“困境抛售”, 是生成信贷周期的重要原因。这完全符合次贷危机的原因——“过度房贷”和之后的贷款无法偿还而造成资金链断裂, 流动性不足等后果。此外, Berger和Udell认为, 由于金融市场中道德风险的存在, 资产价格通常都与其基本价值脱节, 从而产生泡沫。把次级债“打包”发行高评级的债券的行为就可以解释为道德风险的暴露以及债券价格与基础资产价值严重脱节。信贷理论认为金融冲击通过金融市场的内生机制而被放大, 而此次金融危机的严重程度就是许多金融机构不断发行、转手次级债券或为债券作担保, 通过金融杠杆作用和内生机制把危机放大而造成的。

信贷理论突破了信息完全对称的周期理论假设前提, 是一种有意义的创新。经过此次危机的现实检验, 理论的预示能力得到了很好的佐证, 即预示过度负债和外生冲击是经济周期的根源。

(二) 世界经济周期理论

世界经济周期就是在世界经济运行的过程中, 由于某些特定因素的影响, 导致世界主要国家的实际经济活动呈现同步的扩张、衰退、萧条和复苏, 表现出高度相似的周期性运行形态, 这种运行形态会重复发生, 最终形成持续时间不同的世界经济周期运动。次贷危机中的特定因素是美国次级债在世界大范围销售以及美国所特有的世界影响力。

学者提出了世界经济周期的十个主要特征, 其中六点在次贷危机中都呈现出来, 这六个特征为: (1) 多国的产出总量和产出增长具有很强的正相关性; (2) 多国的消费具有正相关性, 但略低于产出的跨国相关程度; (3) 多国的投资和就业具有正相关性; (4) 和19 世纪末期相比, 近几十年所有的衰退伴随着私人固定投资的收缩, 国家间的投资同步收缩, 影响力更大; (5) 投资的收缩对世界经济衰退有重要作用, 在世界经济的衰退和复苏中, 存货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6) 国家间证券价格波动的波峰通常领先于产出的波峰, 而波谷大致同步, 国家间证券价格衰退的同步性比国家间经济衰退的同步性要强。

(三) 实际经济周期理论

1982 年, 罗伯特?卢卡斯首先提出的货币意外模型陷入了理论上和经验上的双重困境, 已经被广泛地认为在当时的工业化国家是不适用的。以普雷斯科特、基德兰德等为首的一些被称为新古典宏观经济第二代的经济学家, 创建了实际周期理论。基德兰德和普雷斯科特将经济周期理论与经济增长理论结合起来, 详细论证了供给方冲击也可能会产生广泛的影响力。其研究成果是对经济周期看法的“革命”——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经济周期, 经济周期是无规则的, 因而, 无法对它作出准确甚至是较为准确的预测。此观点能够说明“创新”是引起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 而次贷危机从另一个角度可认为是金融创新的“负面”产物。

同时, 该理论认为经济波动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选择行为的结果, 是经济主体对技术进步的不确定性所做出的最优反应, 是经济运行的竞争性均衡和帕累托最优现象, 政府人为地抑制波动很可能会降低社会福利。美国在次贷危机爆发前确实采取的是相对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美国政府现在的救市计划的政策效果有一定成效, 但还有待检验。若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成立, 经济周期在现阶段的表现是无规则的, 那么政策效果就无法评价, 即目前是市场逐渐调节经济, 还是政府大力救市挽救金融危机在起作用是难以判断的。价格弹性、市场出清、完全信息、完全市场是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假设前提, 但次贷危机的种种表现形式反映出这四个假设条件与对危机原因分析的主流看法是相违背的, 所以当前各国政府采取的种种措施是背离此理论的。

(四)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

为弥补原凯恩斯主义的不足, 20 世纪80 年代几乎与实际经济周期学派同时期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的新学派出现了, 这就是新凯恩斯主义。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认为, 经济波动的根源可能来自供给一方, 也可能来自需求一方。该理论经济具有重要的非瓦尔拉斯特征:价格黏性、市场不能出清、不完全竞争、不完全信息。这与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的假设是完全对立的。因此, 该理论认为经济活动不应当实行自由放任、政府需要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各国政府面对此次金融危机的行为是符合这个理论的核心思想的。

三、主流经济周期理论融合化的趋势

世界经济周期的体系是复杂多样的, 每一个经济周期理论都没有绝对的覆盖解释力。但各个经济理论都在放宽自身的假设条件和扩展相关因素。例如, 新凯恩斯主义周期理论吸收了理性预期假设并且赞同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所提出的造成经济波动的冲击是随机的、波动是不规则的、不可预测的;而新的实际经济周期中有许多包含了很大程度的市场失灵, 因而政府干预可能是合意的。这种融合化的趋势最大的的目的是让理论有更强的解释力, 并且构造的模型能够更好地预测经济趋势。

摘要:本文以经济周期解释功能分析为视角, 介绍了经济周期理论的发展脉络。在金融市场自由化和全球化背景下, 传统周期理论对经济波动的解释力不足, 而当前主流经济理论——金融经济周期理论、世界经济周期理论、实际经济周期理论、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当期的次贷危机。经济周期理论显示出融合化的趋势, 以加强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功能。

关键词: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解释功能

参考文献

[1]黄险峰.真实经济周期理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2]吴易风, 王键, 方松英.政府干预和市场经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研究.商务印书馆, 1998.

[3]丁纪纲.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脉络与经典学说回顾[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6, (6) .

[4]马俊.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周期理论比较研究[J].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 2007, (2) .

[5]宋玉华, 徐前春.世界经济周期理论的文献评述[J].世界经济, 2004, (6) .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篇5

一、上古——口头歌谣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三、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五、隋唐五代——

1、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2、盛唐

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3、中唐

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 诗境诡谲)

4、晚唐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

哀艳

六、宋代——

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2、苏轼(北宋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

3、“诚斋体”: 杨万里

4、陆游(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宋诗特点(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

七、元代—— 杨维桢(铁崖体)

八、明代—— 高启、李梦阳与前七子、李攀龙与后七子

九、清代——

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2、国朝六家: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等

3、诗界革命(黄遵宪、梁启超等)

词的发展史

1、晚唐:温庭筠、韦庄

2、南唐五代:冯延巳、李璟、李煜

3、宋——

发展(以人物为线索): 晏殊、欧阳修——柳永(长调慢词)——苏轼(以诗为词)

——辛弃疾(以文为词,善于用典,数量居两宋词人之首)

派别:婉约:柳永、李清照、周邦彦、姜夔等

豪放:苏轼、辛弃疾、张元干等

4、金元:元好问、萨都剌

5、清:

清初三大家(陈维崧、朱彝尊、纳兰性德)

6、元曲(小令、“叶儿”)前期(质朴自然)——

关汉卿、马致远、张养浩等 后期(典雅工丽,远离现实)——

张可久、乔吉、雎景臣等

总结诗词发展规律

1、发展规律:

歌而诗,诗而词,词而曲。

2、诗歌形式发展:

四言为主、二二节拍(诗经)

五言为主、二三节拍(汉乐府,古诗十九首,建安时期是文人五言诗创作的繁盛时期,阮籍五言咏怀组诗)

查济的脉络 篇6

而村内街巷宽度主要集中在3米左右;最长的历史街巷为许溪路,601米长,最短的历史街巷仅为30米。除许溪路由于沿河高宽比相对比较低以外,其余历史街巷的高宽比均在5:l左右。村内最重要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段是沿许溪河的许溪路,许溪中部始终是查济最重要的传统商业街,抗日战争时期成为地区性的商业集散中心,到了解放初期还有扇店、理发店三四家,打铁铺,药店三家,当铺、烟馆、布店、肉店、茶叶店、豆腐店、供销社若干处。

查济族人在村落的建设中不慕虚名,不讲究排场,精于劳作,这主要体现在村落的道路建设和排水设施上。青石板路,中间石料35厘米宽,50厘米长,石板连续竖铺称为官道,也叫大路,是重要婚丧、节日活动必经之所。石板路便于独轮车行进,农业生产和徽商运输两相得益。民路或称小路比较窄,为石条横铺,农村道路上常有铁木轮子的牛车往来,容易碾压坏路面,所以很多村落干脆不铺石板路。查济村的农业程度一直很高,土路却比较少见。在大路交汇点或大路的竖铺石料方向常有半米见方的石板,这表明该处是地下排水汇聚地。查济是个风调雨顺的宝地,偶然伴随洪水和暴雨,便会灾害严重,因此村落建设始终被认为是百年大计,头等大事就是排洪涝,保安全,利生活。

存款保险制度的历史脉络 篇7

一、存款保险制度应时而生

很多学者认为, 大萧条破坏了金融系统的稳定性, 使得银行等金融机构不能为经济发展输送“血液”, 从而加重了危机并延缓了复苏的时间。为了防止类似现象重演, 1933年, 美国国会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 主张对金融市场进行严格的监管, 实现分业经营, 其中包括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同年9月11日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独立的金融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 (FDIC) , FDIC为10万美元以下存款提供保险——即一旦某家银行破产, 10万美元以内的存款由该存款保险公司负责偿还给储户。美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 对快速恢复大众对金融机构的信心、稳定金融秩序和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存款保险制度在全世界的扩展

美国并不是全世界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 早在1924年, 捷克斯洛伐克就创立了首个全国信用和存款保险制度,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但捷克斯洛伐克是个小国, 它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非常有限, 而且其存款保险制度的持续时间也较短, 于1938年即停止运转。相比之下美国于大萧条中建立的存款保险制度, 随着美国国际经济地位的上升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和完善, 在金融监管检查和金融风险预警及控制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 对稳定美国金融秩序和经济形势功不可没, 因而, 成为世界存款保险制度的典范。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 世界范围内银行危机和货币危机频发, 世界很多国家深感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必要性, 并相继推出了存款保险制度。目前, 大约有110多个国家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 其中既有发达国家又有发展中国家。进入二十一世纪, 随着二十世纪初的互联网泡沫和2008年经济危机接连发生, 一些尚未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也开始积极研究和筹划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三、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比较分析

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众多, 由于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不同, 他们的存款保险制度也呈现出巨大的差异。但仔细分析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比较不同国家之间存款保险制度的异同, 分析各国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效率和效果, 总结出一般性的趋势和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无疑对我们国家及其他一些尚未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分类

1.按照存款保险机构对参保机构是否具有监督检查的职能可以将存款保险制度分为两类:

一是监管——理赔型保险制度, 如美国、加拿大的存款保险制度。这种保险制度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制度为代表, 其主要特点是将存款保险和投保银行的监管统一起来, 通过存款保险促进投保银行的监管, 通过对投保银行的监管来保证存款保险的初衷。如FDIC有权对投保银行的经营业务和财务状况进行检查并要求投保银行定期向FDIC报告统计数据和信息;FDIC有权对有问题的投保银行进行包括规劝、责令整改、取消参保资格和勒令停业在内的处罚。这种类型的存款保险制度一般在政府主导下运作, 具有较大的权限, 承担较多的职责。当然, 现实中这种存款保险制度下, 存款保险机构对投保银行的监管权限也有大小差异, 如美国和加拿大的存款保险机构拥有较大的监管权限, 而德国和印度的存款保险机构则监管权限相对较小。

二是理赔型存款保险制度, 如意大利、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这类存款保险制度一般不事前介入投保银行的运营监管, 也无权要求对投保银行进行检查, 当然更谈不少处罚了。在机构设置和制度目标等方面, 理赔型存款保险制度也有显著的特征:一是一般通过行业协会的形式履行其职能, 与政府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二是制度目标上, 更侧重于保护存款人, 特别是中小个人存款者的利益;三是参保方式方面, 强制性较弱, 大多采取自愿参保或自愿与强制相结合的方式。

2.按照存款保险管理机构的性质不同, 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政府主导型的存款保险制度, 如美国和加拿大。这种存款保险制度下, 政府直接设立专门机构, 或者设置隶属于中央银行的专门机构对存款保险事宜进行专职管理, 这种机构架构有利于增强存款保险制度的权威性。

二是行业协会管理类型, 如德国、日本和法国。即由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自发成立行业性存款基金组织来履行相关的存款保险职能。这种机构一般通过行业自律协议和银行协会规程设立和进行管理, 有利于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性和独立性。

三是共同管理保障型, 如荷兰的存款保障局、挪威的存款保障基金、比利时的贴现及保障局等。这种架构下, 由政府和银行协作, 共同设立管理机构, 对存款保险事宜进行管理。

3.按照存款保险制度是否设置最高限额, 可以对全世界范围的存款保险制度做如下分类:

一是限额型存款保险制度。现有的110多个建立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中, 绝大多数国家对保险理赔实行了最高限额。但限额型各国的具体方法有所差异, 如意大利、英国等国实行分档分类限额, 而其他国家则实行一次性统一限额;有些国家实行绝对额度限额, 另一些国家则实行按存款比例限额。

二是全额保险型存款保险制度, 如挪威、德国的储蓄银行保障基金和信用合作银行保障方案等。现有世界存款保险制度中, 真正实施这种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较少, 一些国家会在特殊时期实施这种制度, 如日本和韩国曾在亚洲金融危机中就曾短暂实施过此类制度。

(二) 国外存款制度要素差异分析

1.存款保险制度目标比较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是非常多元的, 如保护中小储蓄者的利益、提高公众对金融机构的信任、有助于新设银行和中小银行的生存、减小发生挤兑的风险、减缓银行破产引发的震荡等。英国、印度、意大利等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主要目标在于保护中小储户的利益;而美国、加拿大的存款保险制度将保护中小储蓄者、增强金融体系活力、保持金融秩序稳定共同作为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存款保险制度目标的差异主要与本国的金融体系及传统有关。

2.存款保险制度的法律保障比较

绝大多数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是通过立法机关的法律确定的, 此外围绕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法律配套相应的细则, 这些共同构成存款保险制度的制度体系。存款保险制度体系对存款制度的目标、管理机构及人员组成、职责范围及权限、保险基金来源于运用、参保方式与投资资格、理赔程序及最高限额等做了具体规定。另外, 世界各主要国家往往随着世界经济形势及本国实际的变化而不断修订, 及时的法律法规修订对存款保险制度发挥其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存款保险制度的差异很大程度上与各国的司法及立法根本制度, 以及政权性质有关。

3.存款保险对象及范围比较

存款保险对象是存款保险的具体标的物种类。由于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和金融业务的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各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发展程度存在巨大差异, 所以各国的存款保险对象及其范围也存在重要差异:

(1) 对于不同币种的存款, 有些国家如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国只对本币存款予以保险, 对外币存款不提供保险;有的国家如美国、德国对所有币种的存款均给予保险。

(2) 有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只对同业存款给予保险;有的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日本则不对同业存款进行保险。

此外, 是否对非居民分支银行和本国在外的分支机构经营的存款给予保险, 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也不尽相同。

不同国家的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本国存款及存款人的构成分布特征等方面差异巨大, 这就决定了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的对象和范围出现很大差异。

4.参保方式与投资资格比较

存款保险制度的参保方式主要有两种:自愿与强制参保。由于不同金融机构的经营模式和业务范围有较大不同, 不同层次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及逆向选择的可能性大小不一, 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金融机构都要参保;又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参保所需承担的成本费用, 并不是所有的银行都愿意参保。因此, 各国应该根据本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历史文化传统和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发展现状, 确定哪些金融机构需要参加存款保险及采取何种方式参加存款保险。从现有存款保险制度现状来讲, 世界绝大多数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都采取了强制参保的形式。

5.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与运用比较

国外存款保险基金的来源主要有四项: (1) 保险费收入。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规定, 投保存款金融机构需要向存款保险管理机构缴纳一定的保险费, 这部分收入是存款保险基金最主要、最稳定的收入流。 (2) 基金投资收益。为了保值增值, 提高存款保险基金的利用效率, 各国存款保险制度一般规定存款保险机关在保证基金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前提下进行投资。存款保险基金的资金一般投向国库券、大公司债券、股票等证券产品。在美国、加拿大等国, 投资收益已成为保险基金的最大收入源。 (3) 资本金, 即基金成立初期有基金管理机构股东、会员或相关出资人 (往往是财政部、中央银行、金融机构) 认缴的资金。 (4) 临时收款。在发生较大规模银行破产倒闭事件时, 保险基金往往需要向中央银行借款, 是为存款保险基金的又一来源。

存款保险基金的运用支出主要有五项: (1) 存款理赔支出。按照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的宗旨, 当部分金融机构破产倒闭无力清偿储蓄者存款时, 保险基金需要对满足赔付条件的存款者进行赔付。 (2) 管理费用。存款保险管理机构的日常运作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 这需要从存款保险基金中支取。 (3) 投资。闲置的富裕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渠道进行投资以获取收益, 这是保险基金的一个重要资金运用项目。 (4) 归还借款。由于经济发展和金融行业经营具有不确定性, 一旦出现银行破产倒闭, 保险基金本身的财力往往不足以支持理赔需求, 于是会产生借款。一旦危机烟消云散, 保险基金的现金流又会恢复稳定, 这时就会归还借款。 (5) 向流动性不足的银行提供暂时流动性。一些国家的保险基金在某种程度上会扮演最后贷款人的角色, 这会形成保险基金的一项资金运用。

6.保险费缴纳、保险费率与保险成本负担管理比较

各国对于应缴纳保险费及其缴纳、逾期处理等都有详细的规定, 应缴缴纳保险费一般由保险费率决定。而各国对于保险费率有不同的确定方式:一是单一费率制;二是风险厘定费率制, 即基于风险评估来确定不同投保存款金融机构保险费率。现有110多个已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 绝大多数实行单一费率制, 这种费率制在现实中简单易行, 但容易引发各种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鉴于此, 一些实行单一费率制度的国家如加拿大和美国近年来开始改革其费率制度, 他们对投保金融机构的运用状况和风险进行评估, 而后据此确定每个投保金融机构的保险费率。对于经营稳健、风险较小的投保金融机构收取较低的存款保险费率, 对经营不够稳健、风险较大的则采取相反措施。这种做法不仅进一步增强了存款保险制度的公平性, 而且对减少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要实施好这项制度, 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风险评估机制, 以及聘请相关专业人员, 成本较为高昂。即便实施了评估, 评估结构的准确性也难以保证。正因为此, 除了加拿大和美国等少数国家之外, 其他各国均采用单一费率制。

迄今为止, 绝大多数国家的存款保险成本是由投保金融机构本身承担的。由于金融机构吸收存款的业务属于负债业务, 因而存款人是不愿意主动承担保险成本的。如果一些投保存款金融机构提出分担成本的策略, 另一些银行会选择自己承担成本来吸引存款者。而且, 所有银行要达成一个统一要求存款者分担存款保险成本的协议很难, 即使达成也不能有效运行, 因为它不是纳什均衡。所以, 对投保存款金融机构来讲, 在没有强制规定的情况下, 与存款人分担存款成本是不可能的。而现实中, 最愿意自己独自承担存款保险成本以吸引存款的金融机构, 往往是那些自身金融服务较差、偏好风险的金融机构, 在存款保险制度下, 存款者没有激励去甄别金融机构的优劣, 进而给各种“柠檬”以可趁之机, 而“柠檬”的泛滥会危及金融市场的稳定性, 这就是典型的逆向选择。所以, 一些国家如英国开始尝试国家强制措施来要求存款人承担一定的风险来降低逆向选择。

(三)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的运行经验

国外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运行了多年, 在具体运行的过程中, 积累了不少经验, 及时地总结这些经验, 对我们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根据本国的政治、经济架构和历史文化传统, 建立适合本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各国在建立存款保险的时间和动因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同时上文的分析表明, 各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目标、职能等方面也存在很大差异, 这主要由各国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决定的。但存款保险制度的差异性并不否定存款保险制度的统一, 其统一性就是保护中小存款者的利益, 促进金融秩序的稳定。

2.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要有良好的法律基础

存款保险制度的构建和有效运行需要法律保障。回顾全球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过程, 均专门通过了存款保险相关法律。如美国1933年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日本的存款保险制度也有完备的法律基础, 如1971年通过的《存款保险法》和《农水产业合作社储蓄保险法》等。

3.存款保险制度并不保证不发生银行危机

让基层医疗脉络更通畅 篇8

县级公立医院, 被视作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的龙头, 能否将大部分病人留在县里, 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方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然而, 熟悉基层医疗的人都知道, 过去县域内无序就医的问题一直比较突出, 县乡医疗机构各自为政、争夺病人并不少见。

解决基层医疗的这种结构性矛盾, 首先要对医疗机构主体, 区域信息平台, 人、财、物等医疗服务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从根本上改变基层各级医疗机构视对方为“竞争对手”的局面。否则, 一切改革都将无从谈起。从这个角度来看, 无论是天长以县域医疗服务共同体为载体, 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 还是启东组建医疗集团, 完善县 (市) 镇村一体化管理体系, 让大小医院成为“一家人”, 促上下联动变成“一条心”, 无疑是推进基层医改十分重要的基础保障。

理顺医疗机构分工合作这个大的脉络, 才能安放好医院、医生和群众各自的利益。自2012年启动改革试点以来, 相关地区已经探索了一些配套改革, 比如全面取消药品加成, 加快补偿机制、人事薪酬制度、医保支付制度等改革。这些改革多管齐下, 不仅为老百姓带来诸多医改红利, 也为医务工作者创造了更好的执业环境。一份有关2015年公立医院改革的报告显示, 接受复评的县 (市) 公立医院药占比下降6.2个百分点, 医务性收入提高3.3个百分点。一降一升, 体现的不仅是医院总收入向合理比例的回归, 更是基层医改对各相关主体利益关切的精准把握。

当前, 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顶层设计已基本完成, 但还面临着不少尚待突破的难点。比如, 如何处理、协调医共体、医联体内部的利益关系, 以及龙头单位和政府职能部门间的责任分配?改善村医队伍青黄不接、信息化建设未实现完全互联互通的现状, 又该从何着手?如何改变“倒三角”关系, 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的有序下沉?有人说, 哪里“三医”联动得好, 哪里医改成效就好。解决这些问题, 还是需要理清改革的脉络, 提高医改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以全局视角部署后续的改革方案, 不断扩大医改的受益面。

医改涉及面广, 复杂程度高, 是一项系统工程。在改革中理清脉络的过程, 无疑也是调整利益的过程。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 “拣软柿子捏”、违背医改精神搞小动作、甚至直接抵制医改的情况依然存在。上面推一推, 下面象征性地挪一挪, 这种惰性也亟待克服。因此, 要想充分发挥改革的叠加效应, 还必须进一步厘清改革责任, 防止部分人出于私利不想为、不敢为、慢作为, 影响基层医疗改革的成效。

基层医疗收益小, 服务面却很大, 解决好他们的出路, 是医疗改革的重要任务。只有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打好控成本、降费用、保质量、提效益的组合拳, 形成“首诊在基层、大病在县内、康复治疗回基层”的格局, 才能以科学合理的就医秩序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德奥艺术歌曲发展脉络探寻 篇9

一、德奥艺术歌曲的产生

德奥艺术歌曲的产生应追溯到“利德”。在文艺复兴时期, 德国的复调歌曲称为“利德”。15世纪下半叶的利德有单声部的, 也有三声部的, 大部分是无名氏的作品。到了15世纪末16世纪初, 德国利德才形成自己的风格而日臻完美。16世纪后期, 利德明显受到意大利风格的影响。17世纪早期, 德国歌曲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汉斯·莱奥·哈斯勒。哈斯勒曾在意大利学艺, 并从这个国家吸取了丰厚的营养。他的歌曲旋律线条明晰, 舞蹈歌曲十分迷人。梅尔基奥尔、弗兰克和雷格纳特等人也创作了各类歌曲, 使得独唱歌曲逐步获得重要的地位。而德国歌曲真正的本土特色的奠基人是海因里希·阿尔贝特。他是公认的“德国民歌风歌曲之父”。阿尔贝特彻底地抛开法国和意大利的影响, 反对把意大利歌曲作为创作模版。他的功绩, 是用典型的德国民间音乐风格为同代德国诗人的作品谱曲。然而, 意大利歌剧和法国的精雅风格当时成为德国音乐的标准, 因此作曲家格拉温、台勒曼和阿格里科拉的歌曲仍然效仿法国和意大利的颂歌和咏叹调。随着时间的推移, 德国歌曲中的法国和意大利影响减弱, 德国自己的民族音乐风格逐渐鲜明, 德国歌唱剧应运而生。歌唱剧的创始人约翰·亚当·希勒同时也是第一位“通奏歌曲”式的利德作曲家。他的创作使音乐适应歌词的各种变化, 充分体现歌词的精神。18世纪的柏林乐派代表作曲家C.P.E巴赫、赖夏特、采尔特、苏姆施梯格等人, 也对当时德国歌曲的创作和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他们都强调以音乐为主, 忽视了歌词的作用。总之, 正是经过这一系列的作曲家的不懈努力, 德奥艺术歌曲逐渐产生。

二、德奥艺术歌曲的定型与繁荣

德奥艺术歌曲的定型与繁荣是在西方音乐史上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完成的。古典主义的作曲家格鲁克最著名的附钢琴伴奏的歌曲, 共七首, 歌词为诗人克洛卜施托克所著。格鲁克称这些歌曲为“颂歌”。格鲁克漠视意大利的歌曲规则, 将音乐紧密地与歌词的含义结合起来。海顿创作的艺术歌曲较少, 著名的有奥地利国歌和《母亲叫我把头发束起来》, 但在旋律方面, 海顿的作品表现出大师的风范并具有德国民歌的明显印迹。莫扎特共出版了34首歌曲, 有《渴望春天》《致克罗埃》等等, 其中一些可以算作是咏叹调, 一些可算作民歌风歌曲, 歌曲的情绪范围是从抒情到戏剧性的。其中的一首《紫罗兰》是德奥艺术歌曲中出类拔萃之作。莫扎特在歌曲创作中给予了利德最罕见的创造力。贝多芬是创作德国艺术歌曲的先驱作曲家, 毕生作有钢琴伴奏或乐队伴奏的独唱歌曲、咏叹调和合唱歌曲将近100首。他的《致远方的爱人》由六首歌曲组成, 使音乐史上第一部声乐套曲, 也是为浪漫派作曲家的同类作品开先河之作。贝多芬为德奥艺术歌曲的兴盛起了一定的前导作用。说到真正意义上促使德奥艺术歌曲定型的作曲家, 当推浪漫乐派的奠基者舒伯特。舒伯特被后人誉为“艺术歌曲之王”, 作有600多首艺术歌曲, 其中著名的声乐套曲有《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天鹅之歌》。舒伯特继承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 采用具有德、奥民间音乐因素的音乐语言, 善于从诗歌中得到启发而产生音乐形象和意境, 把人物、剧情、自然景色用音乐语言综合为完美的整体。他在艺术歌曲中的钢琴伴奏同样是丰富多采, 体现了人声与伴奏之间的和谐与统一。他的艺术歌曲具有明显而典型的浪漫主义风格, 因此他开创了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崭新篇章, 也使得艺术歌曲这一体裁趋向定型和成熟。舒伯特之后的写作艺术歌曲的作曲家都是沿着他开创的道路继续前行。舒曼是另一位杰出的作曲家, 舒曼有着更高深的文学修养, 他把艺术歌曲与诗融为一体, 水乳交融, 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气质。他的创作以爱情为主要题材, 歌曲常常具有德国民歌的气息, 钢琴伴奏本身就是一首完整的钢琴曲。对德奥艺术歌曲发展作出贡献的还有门德尔松, 他的80多首艺术歌曲虽短小, 但曲调优美, 充分表现了出色的旋律创作才能, 《乘着歌声的翅膀》成为家喻户晓的传世之作。勃拉姆斯是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 他继承了前辈作曲家的优秀传统, 作品带有浓郁的德国民歌气息。他的艺术歌曲表达了十九世纪下半叶知识分子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它们很少有剧烈的戏剧冲突, 形成了勃拉姆斯特有的内省、感伤的抒情风格。李斯特作为非德国血统的作曲家创作德语歌曲, 他的风格与德奥的其它作曲家迥然不同。他的艺术歌曲用语言旋律替代民间歌曲旋律, 使得旋律兼具歌唱性和朗诵性, 钢琴伴奏简直就是一个庞大乐队的效果。他的《罗累莱》《当我入梦》等都是德奥艺术歌曲的瑰宝。马勒是继贝多芬之后, 将声乐纳入管弦乐之中, 表现出交响效果的又一位作曲家。他的根据中国唐代诗人李白、孟浩然的诗创作的《大地之歌》就是一部交响性的声乐套曲, 另外他还创作了《少年号角组曲》《孩子们的挽歌》等艺术歌曲。但他交响化的器乐使艺术歌曲有些失去了钢琴和人声配合的亲切感。晚期浪漫派的理查施特劳斯的艺术歌曲具有“诗意与戏剧性”相结合的力量, 他使用了各种手段如节奏、力度上的变化来为他的旋律增加某种程度的戏剧性变化, 很多他的艺术歌曲显示出音乐化的歌剧性特征。把德奥艺术歌曲推向高峰的人物非沃尔夫莫属。沃尔夫民歌风格的作品并不直接从民歌中汲取素材, 而纯粹是自我创造的曲调。沃尔夫在重视诗歌文学内容和心理因素方面也有了更深入的发展, 他的艺术歌曲创作, 被人们称为“客观的抒情”。在作曲技法方面, 沃尔夫有许多个人的独特风格, 例如打破大、小调调性体系限制, 大量使用半音阶和声等等。他的艺术歌曲确实称得上是复杂的、更精巧的“综合性艺术歌曲”, 因此推动德奥艺术歌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德奥艺术歌曲在现代的发展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表现主义的代表作曲家、贝尔格、韦伯恩在艺术歌曲的创作道路上继续行进, 但产量并不高, 这和当时公众的欣赏口味及作曲技法、美学相关。勋伯格、贝尔格、韦伯恩都深刻地受到马勒的影响, 他们的一些艺术歌曲与马勒的作品风格相似。但他们的作品更明显地呈现出表现主义的特征, 夸张、病态、怪诞, 采用极端主观的方式, 有的还是自由无调性的。勋伯格的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共21首歌曲, 没有连贯的情节。主人公彼埃罗是一个精神错乱者, 他孤独、痛苦、胡思乱想, 对生活绝望。这部作品在音乐上的最大特点是采用了介于说与唱之间的念唱音调, 也就是演员必须按指定音符的音高开始, 然后立即转化成或升或降的说话的音调。贝尔格作有《阿尔滕贝格歌曲》, 他的作品更能够抒发感情, 与浪漫主义保持了较紧密的联系。韦伯恩共创作了17首歌曲, 他的音乐十分简练, 旋律和声零碎, 织体节俭, 以这种高度浓缩的音乐语言著称。在1920年之后, 德国籍作曲家就很少写作艺术歌曲, 除非为个别歌唱家度身定做。德奥艺术歌曲于是开始缓慢的前行, 把它最辉煌的时刻留给历史。

结语

综上所述, 德奥艺术歌曲的产生、定型、繁荣以及在现代的发展是一个漫长而纷繁复杂的过程。作为欧洲艺术歌曲中不可替代的典范, 作为西方音乐史上举足轻重的体裁, 德奥艺术歌曲还有待于音乐工作者无穷无尽地去挖掘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3

【2】杰拉尔德·亚伯拉罕.简明牛津音乐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1999

【3】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M].北京:华乐出版社, 2003

网络语言生成的逻辑脉络 篇10

一、网络语言肇始的社会心理逻辑

网络语言的泛化是网众社会心理的逻辑再现。在社会交往中, 人们越来越多地以类似数字复制品的形式出现, 这一事实改变着人类的自我认知。[1]网络语言的主体, 即网众, [2]在“新语言革命”的驱使下, 淡化了传统语言文化的严肃性。坐在接驳互联网电脑前的主体, 在开始传播行为前, 人脑与电脑始终在产生一种博弈。计算机显示屏作为一个读写界面, 不仅意味着传播文字的讯息载体发生了变化, 计算机逻辑与键盘逻辑使主体的感觉与意义传播也发生了改变。网众求新、求异、求快、求变的心理以及表述内心情感的诉求, 使他们反抗自然语言的教条与刻板, 排斥或解构自然语言的框架与规范, 使用网络语言来传播自己的世界。网络给了网众张扬个性的广阔空间, 于是千奇百怪的新词语由此而被创造出来。一些网络语汇并非出于简洁目的, 而是“网众群落叛逆、张扬的群体特征使然。”[3]网众标新立异和叛逆的精神折射出其渴望被社会注意、理解和认同的急迫愿望, 刻意与传统文化的含蓄、传统语言的严谨相疏离, 愿意直接表达对社会和生活的理解和批评的率真性情。因此, 他们常以出格的言辞达到一种精神愉悦。

此外, 当下传播语境的限制亦使网众, 特别是青年网众觉得对社会事件或网络事件的传播管道不畅之时, 就会采用改造、变造、创制等方式来冲破语境的限制, 继而实现传播的目的。可见“文字显示声音, 声音显示心灵的体验, 心灵的体验显示心灵所关涉的事情”。[4]网众会使用网络语言来反映自己的内心体验以及自己所关涉的事情。在某些语境下网众使用貌似成语的“卧槽泥马”、“马勒戈壁”来表达内心的愤怒或羞辱他人。2009年, 在“百度百科”中, 出现了“网络十大神兽”, [5]而“草泥马”是“网络神兽”中流传最广的一个。作为脏话的谐音, 其发音妇孺皆知, 该符号文字能指貌似无害, 语音能指则直指文字原意。由此开启了一场全新的“集体戏仿”的浪潮, 而且这种戏仿还不断衍生。网众们不断扩充、再造、传播“草泥”系列叙事, 各种以“草泥马”为名的符号在网络上纷纷登场。网众甚至还创造出了“朝尼族”以及“朝尼族”史诗, 据此创作的“戈壁英雄传”、“草泥马之歌”等多模态文本在网络上流传。

在网络上, 网众往往“编造一个假身份与别人交流, 说自己想说的话, 部分真实地表达自己, 把日常生活中不便表露、不愿展示的真我, 在这个平台上尽情挥洒, 以宣泄被压抑的情绪, 并通过尝试一个虚拟的角色, 自我暂时超脱”。[6]高匿名度促使相当一部分在真实世界中选择沉默的观众在网络中使用网络语言高声喧哗。

二、网络语言即为存在逻辑

在网络传播中,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被演绎成了“我说故我在”, 成为传播介质——网络, 传播主体——网众与传播内容——网络语言的共同存在。网络是海德格尔所言的“此在”与“共在”并存, 即彼此都在虚拟世界中。网络传播的匿名或隐身原本就是一种存在, 因为:“‘不显现’也是一种显现, 即它显现为不显现”。[7]网络语言的产生不是一种语言的“超级”产品, 它依然是来自存在已久的自然语言。在网络传播形态下, 伴以阅读的思考以及书写的美感均随着指尖的局促敲击而消失, 对于机器与机器主体而言, 各种符号“瞬息闪现, 转眼间又无影无踪, 并无一个‘来自’和‘去往’的地方”。[8]藉此, 虚拟并非虚幻更不是虚构, 虚拟也是一种存在, 网络语言是其存在的显现。

网络语言既是语言的存在, 也是网络时代人的又一种存在, 因为“唯有我们能支配的词语才赋予物以存在 (Sein) ”。[9]网络语言是在网络存在之时产生的存在, 但它并非凭空产生, 网络乃其发祥地, 网络传播场域为其壮大声势。人类在可支配的词语范围内赋予了物的存在, 互联网、万维网概念莫不是在人的词语掌控范围内得以生发。因而“词语缺失处, 无物存在”, [10]没有词语的存在, 网络引发的诸多现象则无法表述, 存在表征为不存在。这便是海德格尔的精髓:“词语———不是物, 不是任何存在者;相反, 当词语可用于表示物时, 我们就理解了物。于是物‘存在’。”[11]同时, “词语不光处于一种与物的关系之中, 而且词语本身就‘是’那个保持物之为物并且与物之为物发生关系的东西;作为这样一个发生关系的东西, 词语就是关系本身”。[12]在这种存在中, 语言在不停地说, 而且以不同的方式来说。语言是人最低限度的存在, 传播语言、传播信息、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均在这个存在中而存在, 人的互动交往、支配与被支配、控制与被控制、自由与束缚均在这个存在的舞台中被搬演到了网络生活中。网络时代, 人塑造语言, 也被语言所塑造, 语言的限制成了人自身的限制。网络语言的存在因网络言语传播而存在, 网络言语活动必然有其特定的传播场域, “此在”必然要遵循网络言语传播原则, 与“他在”一道进而实现传播意图。网络语言折射出了网众的超言化、非己化、情绪化、大众化和平面化的生存形式, 与社会人的真实生存形式之间横贯着巨大的鸿沟。点击网络与在线交际既是当代社会人的生存手段, 更是置换了网众的社会“存在”本身。实现这种置换的逻辑前提便是网众拥有了可自己支配的话语场域和传播界面。

三、网络语言遵循碎片式传播逻辑

网络通讯样式的不断丰富促使网众不停奔波, 思维方式愈加平面化、碎片化和零散化。各种网络通讯方式不断消解着人们的理性逻辑表达。网络技术实现的“微”化逻辑导致碎片化生存逻辑主导人们的网络生活甚至现实生活, “微博”、“微信”、“微故事”、“微对话”以及“微阅读”刺激网众再也没有兴趣去花费大量时间创作完整的思想作品, “不断刷新”的浏览方式形成全新的阅读体验。而“微”生活的背后, 则是网众集体生产知识, 形成了强大的传播力量, 传播方式由点对点到群套群, 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传播乃至发散式的多向传播。

在虚拟世界里, 与陌生人的交往, 突破了“自我”和“他者”原有的人际体验方式。每个偶遇者在记忆片断中都是破碎的, 抑或短暂的。偶遇的个体, 越来越扁平化和模糊化。网众自身破碎为脸谱的主体, 细腻与真实、坦诚与谎言、线上与线下表现为截然不同的面目。网众后台行为前移的表征愈加明显。符号生产与消费成为网络语言流行的最大目的, 但凡能够吸引他者关注, 充满后现代符号消费的亚文化便会伺机而出。后现代的网众不断地对符号、语言进行批判、解构与重构, 在对现代性的解构中追逐价值碎片。在“这个虚拟空间中唯一流淌着的, 就只有一种符号:彼此消费着的数字化碎片。我们生活在‘比特与连线的世界里, 没有中心, 没有威权, 没有绝对的统治者。‘玩弄碎片’是这个版本的互联网的本质虚拟的实在并不比自然的实在更虚幻”。[13]

约翰·克拉克曾强调了亚文化的拼贴者彻底改写、颠覆和延伸了一些重要的话语形式的使用方式:物体和意义构成了一个符号, 在任何一种文化中, 这样的符号被反复组合成有特征的话语形式。然而, 当拼贴者使用相同的符号体系, 再次将不同形式中的表意物体定位于那一套话语的不同位置中, 或当这个物体被安置在另外一套不同的集合中, 一种新的话语形式就形成了, 同时传递出一种不同的信息。[14]在网络语言中, 这种不同的信息便是网众试图表达与传播的内心世界或心理愿景。

四、网络语言体现了语言简化与交融的内在逻辑

与传统的语言不同的是网络语言具有超越性、整合性、变造性、特异性、动态性、模拟性、发散性等后现代语言特征。网络语言为当代语言学理论的创新提供了别样的语境、语用以及语义特例。在人类思维能力的演进中, 语言帮助人们认识客观对象、进化思维, 促进了思维成果的积累并加快相互交流。网络语言所具有的杂乱、简易、奇异、谐趣、调侃等表征, 虽然遭人诟病, 但其独特的私人性、公共性、杂合性不能不为语言研究人员所重视。概言之, “网络语言”在培育网络化思维的同时, 隐喻着一场语言学实践与理论的革命。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时尚性很强的语言, 它对构建现代语言学和后现代语言学具有重要意义”。[15]

基于网众需要快速交流, 网络语言伊始便担负着口语与书面语嫁接的尴尬局面。网络语言生产与消费一如艾柯所言———成为“符号的游击战” (semiotic guerilla warfare) 。[16]网络文本往往注意运用日常口语、习惯语或简代码, 这是由于网上交流必须快捷和简便的缘故。网络语言系统的产生弥补了目前真实社会语言交际手段的不足, 网语符号的生成让虚拟世界深度嵌入人们的生活, 在话语的自由嬉戏中, 主客体获得一种全新体验。不断变化更新的语言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多样化的语言正是当代多元媒介化社会的必然产物。网络语言是语言在网络语境下的一种变体, 是语汇的外围部分, 它可与内核部分的基本词语既结合又分离, 互不取代。

从传播的横向发展方向看, 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符合汉语言发展规律和趋势。纵观汉语言发展史, 两汉时期佛教正式进入中国, 佛教用语浸入与日常生活密切关联的语言文字当中, 给汉语言带来了新的文体, 新的遣词命意学理。到了20世纪初, 广播、电影、印刷等传媒技术的普及, 以及许多西方语言进入汉语推动了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风靡于21世纪的网络语言在网络传播技术与语言经济原则的扰动下, 网众通过种种手法把原有词义和网众主观投射的词义杂糅在一起, 不仅是对汉语二维空间的突破, 也是因为互联网本身是综合媒体, 语言运作的空间弹性为表意文字的结构化提供了新的试验可能性。从大众传播的发展方向来看, 网络语言的分化、分流的传播现状需要社会意义上的大众传播有一个更高层级的整合来顺应并引导新的传播形式。这个层级的整合既顺应了网络传播特点, 也顺应了语言发展规律。“整合后的传播方式, 是大众的, 也是群体的, 更是个人的。……在虚拟世界中, 传播主体的变化导致了传播模式的变化, 而传播模式的变化又导致传播游戏规则的变化, 一种完全不同于现实世界的传播旨趣正在形成并不断发展。”[17]最终在整合与改造的基础上, 构建起全新的大众传播方式。在这种传播方式的统领下, 网络语言作为沟通、交流与传播媒介正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发展着。

五、结语

社会进步与传播技术的发展造就了网络语言, 以动态的眼光和胸怀看待网络语言, 方可发现其积极作用及其存在的价值。网络语言对人类认知模式、社会交往方式以及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更加普及, 使用网络的人将会进一步增加, 人们利用网络进行交际的活动也会更加频繁, 网络语言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也将会有更大的影响。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的语言现象已经来到了我们面前, 它成为面向世界的汉语语言文字迅速发展的推动力。

摘要:本文主要从网络语言成因的逻辑脉络出发, 以社会心理逻辑、存在逻辑、碎片式传播逻辑、语言简化与语言交融的内在逻辑为视角, 更加深刻地挖掘了网络语言形成的种种原因。为网络语言的研究提供了又一层面的思考。

关键词:网络语言,逻辑,成因

参考文献

[1]施尔马赫, 弗兰克.网络至死[M].邱袁炜, 译.北京:龙门书局, 2011:87.

[2]何威.网众传播——一种关于数字媒体、网络化用户和中国社会的新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14.

[3]王苹.网络语言形成源流探析[J].深圳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7 (2) :128.

[4][9][10][11][12]海德格尔.通向语言的途中[M].孙周兴, 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208, 186, 186, 156, 155.

[5]百度贴吧.网络十大神兽, 有谁还不知道的?带图[EB/OL]. (2010-05-19) .http://tieba.baidu.com/f?kz=774923573.

[6]吴太胜, 陈业秀.网络语言及网众群体的社会文化心理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 2007 (9) :172.

[7]张志伟, 欧阳谦.西方哲学智慧[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158.

[8]孙海峰.网络读写的主体重构[C].载吴予敏.传播与文化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90.

[13]段永朝.互联网:碎片化生存[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9:259, 封面.

[14][16]迪克, 赫伯迪格.亚文化:风格的意义[M].陆道夫, 胡疆锋, 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129.

[15]唐魁玉.网络化的后果:日常生活与生产实践的劲变迁[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28-29.

青春的脉络 篇11

当我从收旧货的师傅手里接过皱皱巴巴的132.7元后,我知道我和高考作了最决绝的告别。那些承载着我三年来所有惶恐、疲惫、单调和忐忑的书本卷张,在高考后第二天就这样被我果断而廉价地出卖了。

后来我发现,我竭力抛弃的那段高考时光并没有走远,尽管它的轮廓日渐模糊,但仍有一些沉淀下来,变得清晰而明澈。这正契合了聂努达的那句诗:“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九年之后,当远隔了漫漫时光后,回首那段青春的脉络,我惊喜地发现时光有神奇的过滤和屏蔽功能,那些为牛马的艰辛日子没有烙进我的记忆,勾勒我青春的线条都是如花的模样。

充当语文作业“枪手”

1999年夏天,缩水的暑假,但没有人抱怨,因为我们知道,从这个夏天开始我们是高三學长了。这种身份的转变默默地显现在每一个细节上:早晨没有人舍得睡懒觉了;下课后每个人去厕所都是脚步匆匆;自修课的教室变得像冬夜的神殿,寂静而又虔诚;面对扑面而来的试卷时,往昔的欷歔换作一脸沉着以及不辍的笔耕……

但,好景不长。周而复始的两点一线式生活和无止境的单调演练让很多人支撑不住了,“投机分子”日渐增多。当时流行的做法是分工协作,打团体战。每一科的作业各派若干人完成,之后再互通有无。当时,我也被拉下了水,成为了“枪手”。因为在各科作业中语文作业最不受重视,几乎没有人愿意花力气做语文试题,而我当时是语文课代表,自然被迫成了一名“枪手”。现在想来那时很多人还是很有分寸的,一般互相抄的都是陈题和翻书题,那些重要学科重点题目基本上还都是熬红了眼睛自己完成的。但一份付出一分收获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高考语文我考了125分。取得这个成绩或许就是因为我比别人多做了那些被忽视的练习而已。原来,失败常常化身侥幸和懒惰腐蚀着我们。

数学是道坎

可是人总有软肋。数学就是我的软肋。不必掩藏的一个事实大家都明晓,选文科的人大抵分两种:一种是真正热爱的,一种是不得不爱的。我是后者。数学于我,真是一道坎啊!所幸,陪着我跨过那道坎的是我可亲可敬的数学老师,一直以来,我感激着他的不离不弃。

记得那时候,班里的数学成绩“火红火红的”,每次和理科班比较,我们文科班的均分被甩开三四十分是再正常不过的事。而我长久以来以90分(及格分)为最高奋斗目标。所有人上数学课都是一副竭尽全力的样子,我们一次次用尽全力试图握到一把数学的沙,但每次那些沙都从指缝间溜走,最后摊开手掌,一无所获。这种感觉让我们咬牙切齿,我们几近绝望。

数学老师,那个黝黑瘦削的老头有过无奈,有过失望,但从没有过绝望。他说,没有翻不过的山。“拿住基本分”、“最对会做的题”、“大题目第一问、第二问一点也不难”这些是他经常唠叨和叮嘱的拿分秘诀。一道简

单的题目只要我们不明白,讲四五遍也是常有的事。我们从未从他那听到过带有一丝不耐烦语气的言辞和任何拐弯抹角的指责。他的不抛弃不放弃让我们缓步前进。因为他,我们的字典里数学不再是灰色和失败的注脚了。

赶上了“3+X”

转瞬,全世界都在迎接千禧年。世纪之交,革新是个潮流,高考方案也不免俗,我赶上了“3+X”时代。“X”不仅仅意味着政治、历史、地理打破旧例,成为了和谐的“一家人”,还意味着没有考试说明,没有模拟试题,没有对应课程,没有教授“X”课程的老师。未知让人恐慌,“X”让人茫然。此外,英语听力20分加入高考成绩也是2000年的新政策。那一年,我们真是一群新新人类。

史书上“时势造英雄”的成功范例成为我们黑暗里的一豆灯火。于是焦躁不安过后,我们恢复了平静。政治历史地理不管揉在一起还是单兵作战,扎扎实实学好每一科,打好基础才是万能之策——班主任如是说。是啊,厚积方能旁通啊。抱怨在未知面前最乏力,那些最快适应变化的人早已占尽先机。一直庆幸,青春时候,遭遇未知。它教会我,面对未知,路永远在脚下。只要迈步,就在抵达。

迫近高考,神经绷紧的不单单是我。在家里,父母不敢高声语,恐惊读书人。为了增强体力,广告说脑轻松好,我就吃上了那绿白相间的胶囊;家长间交流,说红桃K纯中药,没有副作用,于是我天天喝六管棕色液体;同学说三勒浆效果好,于是家里又多了很多黄色小瓶……我是宁可挨针扎也不愿喝苦药的人,可那时候竟然配合默契地

喝了那么多“糖浆”,不是因为相信药的功效,只是为了宽慰焦虑的父母。

考前发高烧

六月底,停课复习。原打算利用最后一个礼拜再好好梳理几遍知识,结果却遭遇热感冒,高烧不退。那些美好计划都落空了,我不得不成天在医院挂点滴。遭遇这样的突发事件后,每每遇到机会我总劝告那些一直寄希望于明天的人,千万不要巴望明天真能给你所有,最可靠最真实的希望永远是当下的奋斗。尽管看书的气力有限,但我依然坚持着每天做一套数学题,避免丢失“题感”。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我失去很多复习的时间,却收获了一周恬静的睡眠。当踏上考场时,我精力充沛,神采飞扬。

高考前一天,母亲陪着我来到考点,熟悉考场,我透过窗口看着自己第二天战斗的座位,十秒后便离开了。

那三天,没有起承转合的戏剧味,过得从从容容。当然,我也不可避免的紧张过。但那紧张感只在考第一科语文的时候出现过五分钟。专心于做题本身是化解紧张的良方。此外,深呼吸比三勒浆管用。教室里放置的巨大冰块还没有完全融化,第一科便结束了。那三天,我沿袭着停课期间的作息,没有早起,也没有熬夜;照常看着每天必看的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读《中国青年报》和新一周的《南方周末》。

平常心,伴我走过那最为惊心动魄的三天。

考完最后一科,我没有如释重负的亢奋,只觉得最枯燥最单调的生活不过如此,我承受住了,继而站立起来了,我为自己骄傲着。

商业气象兴起背景及进展脉络 篇12

国际上商业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 随着科技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气象服务需求的逐步增大, 商业气象服务也渐次向宽、广、深全方位发展, 20世纪80年代, 商业气象步入迅速发展的快车道。当“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概念在20世纪80年代正面提出后, 我国气象部门内部讨论过“气象经济” (MeteorologicalEconomy) 一词, 这是一个涵义远超“商业气象”概念的内涵丰富而深邃的概念。所谓“气象经济”, 目前业内 (气象部门和同好专家) 比较流行的看法是:靠气象科学技术影响和发展的那部分经济成分, 也可以通俗地说由气象信息产生的综合经济效益它的主要组成部分至少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气象部门利用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和气象信息延伸服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二是气象部门或其合作伙伴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向特定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这里的“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包括气象部门有针对性的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气候应用分析、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气象资料等多种服务活动, 以及一些媒体或服务商借助气象部门的合作, 主动进行的有偿传播深加工、精加工气象信息的服务活动。这里的第二个组成部分, 即是笔者所论的“商业气象”。

目前, 世界上多数国家按气象服务费用的支付属性将气象服务分为基本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基本气象服务指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密切的灾害性天气 (洪水、台风、海啸等) 预报、警报等气象服务;服务所需的费用由政府支付, 产品向公众提供;有偿 (或成本回收) 气象服务指利用基本气象服务所收集的资料和所生产的气象信息产品, 按用户的特定需求加工处理成其所需的气象信息产品, 由基本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由用户支付;商业气象服务指利用基本气象服务所收集的资料和所生产的气象信息产品, 按用户的特定需求加工处理成可使其获增值效益的气象信息产品, 用户需支付由基本服务产品加工、生成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和相应的“利润”。

目前, 我国气象部门先按气象服务费用的属性, 将气象服务分为公益服务和科技服务, 再按气象服务的对象将公益服务分为决策服务和公众服务, 将科技服务分为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公益服务中的决策服务是指为政府领导抗灾救灾、制定发展规划、组织经济开发和安排生产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服务是指利用新闻传媒向社会大众提供天气预报等各种气象服务。公益服务的主要特点是信息高度共享, 一旦发布即为全社会所有人共享, 如每天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科技服务中的专业服务是根据国民经济如行业生产、经营活动趋利避害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不同需求, 提供的各类针对性的气象服务, 如对农业、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部门的服务。专项服务是指为国家、地方某些重点建设项目以及重大政治社会活动所提供的针对性气象服务, 如北京奥运会气象保障服务、三峡工程气象保障服务等。综合技术服务是指各级气象部门发挥自身信息、技术、设备、科研和人才优势, 向社会提供的技术性的服务, 如避雷防雷工程设计、安装和计算机、通信技术开发等, 这类服务是气象部门向社会的科技辐射。目前国际上多数国家所论的“有偿气象服务”和“商业气象服务”, 以及我国气象部门目前划分的“科技服务” (专业服务、专项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 皆可归于“商业气象”一词的涵义。

我国气象部门之所以一开始就倾向于“气象经济”一词而没有选用“商业气象”一词, 既有当时改革的局限性进展在市场经济理论上的阶段性表述所限, 也有其不言自明的行业背景因素和未便明说的利益考虑。为巩固和扩大自身在政府系统和社会发展架构中的地位和影响, 为争取更多的公共财政投入和社会关注, 气象部门必然倾向于这种涵盖宽广、形象正面、能充分凸显气象部门不可或缺作用的“气象经济”概念, 而不宜也不愿选用涵义较窄、易发争议的“商业气象”概念。

应该理智而清醒地看到由于气象信息具有不确定性, 因而依据气象信息进行的决策在决策理论中属于不确定型决策。在这种不确定型决策下所获得的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是一个难度较大且又很专门的问题。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价不像做数学物理习题那样存在着确定无疑的答案以资对照”, 这正是为什么目前国内关于气象服务经济效益的评估理论和方法出现众说纷纭的原因之一。所以,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无法采用广义“气象经济”一词中“气象部门利用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和气象信息延伸服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所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这一层涵义来证己服人。在广义“气象经济”一词中的“气象部门或其合作伙伴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 通过市场化机制向特定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就是本文所论的“商业气象”, 可通过市场机制的精确衡量, 这样更易消弭歧义, 避开来自部门外的质疑和纷争。

目前, 社会各界 (包括新闻媒体) 这些年抱以浓厚兴趣并几番起伏、断续热论的“气象经济”内涵, 更多关注的可能恰是广义“气象经济”内涵中“气象部门或其合作伙伴利用气象信息及其衍生服务通过市场化机制向特定组织或个人提供有偿服务的经济活动”即本文所论的“商业气象”现象。非同道中人的芸芸众生恐怕不易跳出具体经济现象超然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领悟“气象经济”———利用气象预报防灾抗灾和气象信息延伸服务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维护国家安全所取得的社会系统整体经济效益———这一层面的内涵。从此点观之, 本文所论的“商业气象”, 是广义“气象经济”的一个细分概念, 也可以称之为狭义的“气象经济”。

二、国民经济发展的应时之作

商业气象服务于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率先在发达国家起步, 80年代以后在世界各国得到快速发展。它是气象信息固有的经济特性使然, 是各国因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需求倍增的新形势的必然结果。它有赖于科技进步的强力助推, 是伴随着信息经济的发展同历变迁和起伏的。气象服务不论采用何种形式 (如电视天气预报、电话天气应答、各种印刷品等) , 最终提供的都是“气象信息”。20世纪70年代以前, 信息服务以无偿为主, 70年代以后, 信息服务开始由无偿向有偿转变。1969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的主题即是“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1977年, 美国图书信息界经过激烈的辩论, 一度否决了《免费获取信息的决议》。尽管该决议经修改后最终仍获通过, 但这次否决表明传统的无偿信息服务的观点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和挑战。1984年9月在荷兰海牙召开的第42届国际文献联合会上, 有偿信息服务获得与会代表的一致肯定, 商业气象服务的概念得到正面确立

近20多年来,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 特别是工业技术的进步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 气象条件的影响特别是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越来越大, 人们对气象条件在生产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视。同时, 雷达、卫星等遥感探测技术和高速通信技术在气象上的应用, 为及时提供准确、适用的气象资料和提高数据传输能力奠定了基础。大容量、超高速计算机和数值模拟技术的应用, 提高了数据处理、客观分析的自动化程度, 促进了预报水平的提高。这些技术手段的进步从硬件方面为提高气象服务水平, 特别是发展专业气象服务创造了条件。所以, 经济发展和科学进步为气象服务商业化提供了基本条件。

许多国家政府出于国内政治和经济的压力, 纷纷出台结构调整和政府机构瘦身的政策, 大力紧缩公共开支, 公益性事业 (包括气象部门) 的经费被大幅度削减。许多国家气象部门依靠单一国家拨款投资已难以为继, 被迫纷纷开展商业化气象服务。各国商业气象服务的发展过程表明, 国家气象部门开展商业气象服务的直接原因多与政府部门减少气象经费有关。如美国规定政府气象部门只开展基本气象服务, 日本规定私营气象公司可以为各级政府及有关行业提供防灾气象服务等, 实际上都是为了限制政府气象部门的规模不至于过大而采取的。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由里根总统签署法令, 将美国海洋大气局的国家环境卫星局私有化, 新西兰将国家气象部门改组为气象公司, 英国气象局通过建立“交易基金”实行自收自支等。受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对气象服务总需求的牵动和各行各业对气象服务精细化的迫切要求, 各种类型和性质的气象服务得到迅速发展。现在从海上石油开采、远洋航行到城市规划、工业布局, 从工程设计、设备安装到农业生产、畜牧养殖, 各行各业都对气象服务提出了各自的多种需求。具有信息服务特征的气象服务在满足市场需求的进程中亦日趋成熟, 其商业性服务发展势头为许多国家看好。气象部门以商业化形式开展的气象服务, 以及以私营方式开展的气象服务也愈来愈为人们所重视。美国的一些分析指出, 大量工业生产对气象条件的敏感性起因于原材料的质和量、生产和作业的工艺过程、劳动场所的环境质量等。气象部门在努力按照各行各业的各种需求提供服务的同时, 不仅促进了气象服务领域的开拓, 而且促进了气象服务向专业化发展。气象服务商业化就是在气象服务向广度和深度发展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是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气象有偿服务发展到一定程度和近年来国际商业性气象服务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开始的。在我国引入市场经济体制后, 各种制度的积累性效应随改革的递进开始在我国气象信息业发挥作用。为维护我国气象信息业与国民经济发展相协调通过市场化的模式减轻气象信息业对国家过分倚重的局面, 便显得顺理成章。在我国加入WTO前后, 我国的气象信息业又面临必须服从“竞争法则”, 在同其他国家的气象经济关系调整中保持竞争优势的严峻态势。这些因素都促使我国气象服务的某些部分加速了其商业化的步伐。1985年以前, 我国气象部门一直免费提供气象信息服务, 提供服务的资料、预报、情报等气象信息产品, 基本上是已开展业务的直接产品, 如中期、短期天气预报, 雨情 (旱情) 分析等。1985年中央作出逐步推行有偿服务的决定, 积极开拓信息市场, 我国气象部门开始发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 对农业、交通、建筑等各行业的企事业单位要求提供的专门气象服务开始收费, 服务对象涉及农业、渔业、水利、铁路、交通、粮油储运、钢铁、电力、盐业、港口建设、海运、砖瓦生产等行业。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 各级气象部门除继续开展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外, 还发挥自身信息、技术、装备、科研和人才优势, 向社会提供技术性的服务, 如避雷防雷工程设计、安装和计算机、通讯技术开发等。除了各级气象部门凭借其特有的气象设施、气象信息、专业人才等资源优势开展有限的商业性气象服务外, 受国际商业性气象服务影响和启发以及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潜力的巨大诱惑, 社会上对气象服务市场化的呼声日渐强烈, 民间资本在探寻新投资领域的过程中也萌生了进军商业性气象服务的欲望和动机, 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商业性气象服务市场的逐步放开和繁荣。

三、发展的阶段性及其进展脉络

目前, 国际上商业气象服务的运作方式大体可归为四类:一是国家气象部门不开展商业气象服务, 由私营气象公司开展, 如美国、日本等国;二是国家气象部门开展商业气象服务, 与私营气象公司竞争, 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三是国家气象部门改组为气象公司, 整个国家的气象服务商业化, 如新西兰;四是国家气象部门主要从事公益气象, 同时又近乎垄断商业气象服务, 但其服务水平和社会整体商业气象发展水平又相当低, 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各方精细化的气象需求矛盾较大, 如中国。综览国外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其商业性气象服务呈现四个基本特征:一是受本国经济和公共管理体制变革的影响, 气象部门出现经费不足或者政府部门减少了对气象部门的财政投入, 使得开展商业性气象服务的国家气象部门不断增加, 有的国家气象部门甚至转为商业性气象服务公司;二是随着商业性气象服务需求的倍增和日益精细化, 越来越多的国家允许私人气象公司提供商业性气象服务, 与国家气象部门开展竞争;三是商业性的气象服务公司普遍采取集约化、规模化方式运作, 以获取高额利润;四是商业性气象服务正在不断向其他国家进行渗透由为本国服务延伸到国外服务市场跨国经营气象服务产品及技术。

再纵观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气象服务商业化的发展历程, 可以看到商业气象发展历经了三个依次渐进的阶段:草创阶段 (萌芽时期) ;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和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根据各发展阶段基本特征的比照, 我国的商业气象服务还处在草创阶段 (萌芽时期) , 近年来开始显现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的些微迹象;澳大利亚和欧洲一些国家的商业气象服务已进入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 美国、日本、新西兰、英国的商业气象可以说已开始具备蓬勃生长阶段 (活力四射时期) 的特征。这里仅对各发展阶段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应国家的进展脉络做一些介绍。

(一) 草创阶段 (萌芽时期)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家气象部门完全靠政府拨款支持, 以开展公益气象服务为主要任务, 专业有偿服务处于次要或从属的地位。专业服务的收费属于补偿性收费, 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 一般由双方协商确定。收取的服务费上缴财政, 工作人员属于政府雇员。专业服务的产品主要是常规的资料、预报、情报, 一般是使用公益服务产品略加改动或直接向专业用户提供。专业服务的对象主要是本国范围内的用户。个体或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开始出现。在这一阶段, 包括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在内的整个气象服务, 一般是基本气象业务的自然延伸。

(二) 拓展阶段 (热身发力时期)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国家气象部门仍靠政府拨款支持, 但支持力度因政府公共开支的增多而被迫减少。气象部门便转而在开展公益气象服务的同时, 积极开展有偿气象服务和发展纯商业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收取由公益服务产品加工、生成以满足特定需求的专门服务产品所需的“额外”成本, 纯商业气象服务收取“额外”成本和相应的“利润”, 服务的成本有严格的成本核算。收取的服务费用上缴财政, 工作人员属于政府雇员。服务产品专门按用户要求加工生成, 不再直接使用通用的公益服务产品。除直接提供资料、预报、情报等专业产品外, 气象咨询服务开始发展。服务对象不再限于本国范围内的用户, 开始向国外开拓市场。个体或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在参与气象服务市场竞争中得到进一步发展。在这一阶段, 随着服务的发展, 包括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和纯商业气象服务在内的整个气象服务, 已经成为与基本气象业务并列的一项业务工作。

(三) 蓬勃生长阶段 (活力四射时期)

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纯商业气象服务和必须由政府拨款支持的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 (成本回收) 气象服务分离。或者是国家气象部门只开展公益气象服务和专业有偿气象服务纯商业气象服务由私人气象公司承担, 如美国等;或者是公益气象服务、专业有偿气象服务和纯商业气象服务分别由不同的机构承担, 如新西兰, “国家水和大气研究所”负责进行政府资助的有关气象及水文、海洋、生态的基本研究以及这些领域的有偿咨询服务, 同时负责收集和存储气候资料。而“新西兰气象服务公司”则负责按纯商业运作方式为政府、民航和军航、媒体和公众等提供气象服务。公益气象服务、有偿气象服务和纯商业气象服务都进行成本核算, 差异只是具体核算项目的多少和是否计入相应的“利润”。服务产品专门按用户要求加工生成, 气象咨询服务在商业气象服务中占有重要比例。国家气象部门和私营气象服务公司的商业气象服务向全球化发展。在这一阶段, “外包”等形式的采用使得商业气象服务进入了气象基本业务和基础设施领域, 基本业务已成为整个气象服务的基础工作。

四、西方国家商业气象的发展脉络

(一) 美国商业气象发展脉络浅析

美国的私营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40年代。1940年, 美国农业部长任命的1个“天气与私人天气预报服务关系委员会”在为其准备的报告指出:“专门的局地的天气预报对许多公用事业和工业组织有实质性的作用, 为休闲活动服务的专门预报也是公众兴趣所在, 天气局不可能为公众中所有有专门兴趣的群体提供这种详细和连续的服务。私营气象学家或组织应与天气局合作开发作为公共机构的天气局不应做的专门服务”。二战结束后, 为使退伍的气象军官有事可干, 美国气象局无偿为他们提供气象资料, 让他们从事商业气象服务。当时美国天气局本身也开展收费的专门服务。1954年商业部长任命了1个咨询委员会协助天气局制定了鼓励发展私营气象服务、取消对接收资料的限制, 天气局并从收费的专门服务领域撤离的计划。1977年, 国家海洋大气局颁发了关于产业气象学的指令, 要求所属各单位给予私营气象部门适当的支持。同年, 天气局设立了“产业气象特别助理”, 负责处理天气局和私营气象部门的联系。自此, 美国私营气象公司发展迅速。

1983年以前, 私营气象公司接收天气局的气象资料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1990年“预算调解法案”要求, 除天气警报和监视、依据国际协议提供的环境资料和情报产品、向非盈利机构提供的环境资料和情报产品以外, 海洋大气局提供环境资料和情报产品应按公平的市场价格收费。

目前美国大约有300家私营天气预报公司, 小到个体开业, 大到拥有上百名气象学家。其中, 美国阿姆斯风险管理决策公司1996年被评为全美第40个发展最快的公司。该公司1988年创建于美国加洲的斯坦福大学并加盟摩根集团现有职员总数300多名。

(二) 日本商业气象发展脉络浅析

日本的商业气象服务起步于20世纪50-60年代, 80年代以来发展较快。1992年3月, 日本气象审议会发布了第18号通告———“关于适合高度信息化社会的气象服务方式”。指出:面向信息化社会, 私营气象服务将发挥重要的作用。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可以成为局地天气预报服务中心, 提供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预报、闭路电视等新媒体所需的附加价值的气象信息。1993年5月, 日本对“气象业务法”作了修改, 规定日本气象厅所收集、保存的各种气象资料和信息必须向私营气象公司提供。1994年6月日本气象厅成立“民间气象业务支援中心”, 负责向私营公司提供气象资料和信息, 以及实施“气象预报士考试、认证”。日本气象厅总务部现设有“产业气象科”, 负责对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的私营气象公司进行管理。管理的主要手段是:颁发“预报业务许可证”和实行“气象预报士 (即可以从事商业性气象服务的人员资质) 考试制度”。

截止到1998年1月, 获得日本气象厅颁发的“预报业务许可证”的私营气象服务公司已达39家。其中1986年成立的日本天气新闻公司目前有职员770人, 年营业额达300亿日元。

(三) 英国商业气象的发展脉络浅析

1996年4月1日起, 英国气象局不再是政府的财政拨款单位, 全部经费自收自支。主要的经费渠道, 一是商业气象服务收入, 占总收入的15%;二是交易基金 (Tradingfund) , 即由政府相关部门支付的气象服务经费。政府规定这些部门只能使用英国气象局的气象服务, 不能自行要求私人气象公司服务。核算这些部门应付的气象服务经费中, 除了服务的直接成本外, 还包含一定的气象基础设施的建设费和维持费用在内。

目前英国气象局的商业气象服务占英国整个气象服务市场的70%, 其他30%为私营气象公司占有。英国气象局设有专门的商业和产业部, 负责气象服务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

(四) 新西兰商业气象的发展脉络浅析

上一篇:汽车的正确维护下一篇:生物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