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经济学

2024-07-27

就业经济学(精选12篇)

就业经济学 篇1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中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已经持续十余年, 大学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 由此引发的就业问题收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近两届政府都始终把大学生就业放在重要位置。教育部公布的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 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 创下历史新高。

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在答央视财经记者问时提到:截至2014年年末, 全国就业人数达到77253万人。其中不乏归国的精英人才, 其中也包含大量的再就业人员, 这样的人员结构不管是技术, 还是经验都是其胜过大学生就业群体的重要砝码, 也一定程度上提高的大学生就业的难度。

然而, 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下, 很多的HR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 出现了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的现象。

经济学是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问题的科学, 从经济学供需匹配理论看, 政府和高校应积极成为大学生就业的推动者, 即分别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人才培养结构调整, 双管齐下, 创造更多的大学生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 实现大学生就业的供需平衡, 与此同时, 为大学生就业开通绿色通道, 促进大学生求职信息和用人单位需求信息的多渠道交流, 实现有效的供需资源共享。

二、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

从以上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 供求失衡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供求理论强调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的一定时段内, 所有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应当相等, 实现供求均衡。反之, 则是供求失衡, 表现为两种情况, 即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商品供不应求,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相反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商品滞销,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 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是也是商品, 高校是这种商品的供给方, 用人单位是需求方, 如果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较高或者较低就会出现供求不均的现象, 而如果该需求和人才的供给相适应, 则供求均衡。实践中, 往往表现为人才的供给量较大, 人才的需求量较小, 供求不均, 才有我们看到的就业难问题。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 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问题。

(一) 供给方面

供给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 生产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供给的量上看, 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高校的扩招, 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不断增加, 近几年以超过20%的速度增长, 再加上每年滞留下来的待业人员, 这就使得在就业市场上的绝对供给量大大提高。

整体来看, 大学生毕业人员总的数量是在增加, 充实了人才的供给量, 但是, 在大学生泛滥的今天, 用人单位要相中自己的千里马却显得更为困难。在存在竞争的人才市场中, 大部分毕业人才面临的是在面试中落榜, 因此, 就业难的现象被扩大, 进而成为一种社会问题。

(二) 需求方面

需求是指一定的时间内, 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 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从需求看, 在经济学领域, GDP和就业岗位成正比例关系, 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它所带来的就业岗位量是80~100万个, 所以, 我国一直在追求GDP的增速。但我国采取的主要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 对就业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忽略, 才会有劳动力需求有增加, 但增速总是低于经济发展速度的“高增长、低就业”的现象。从就业需求的主体即自主创业、政府、企业来看, 市场的风险, 社会经验的缺乏, 创业对毕业生的吸纳作用微乎其微。政府部门减员增效, 机构改革, 人员需求日趋饱和, 难以吸纳更多的毕业生。现在就剩下企业了, 但是目前高校专业的设置及教育模式又与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严重脱节, 造成结构性失业的现状, 即岗位空缺与失业并存。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的路径探讨

(一) 供给方的行为要求

从有效供给的角度来讲, 高等教育要培养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的产品。这就要求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应服从市场, 正确定位自己的办学目标和方向, 人才培养要与市场紧密联系, 所有教学质量的提高都应当首先以准确的市场定位为基础。合理预测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构, 根据就业市场的需求对职业设置与教学过程进行合适的调整成为高校决策者要做的头等大事。此外, 要针对学生个体, 进行多样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鼓励大学生加强社会交往, 提高对社会和自身的了解, 引导学生全方面发展。

(二) 需求方的行为要求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 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时, 应放眼长远, 适当的采用边际分析的方法。在进行人才选择时, 应改变只注重经验和学历的惯例, 虽然刚毕业的学生, 在社会实践方面锻炼少, 但绝大多数毕业生悟性高、责任心强。用人单位可以改变固定的用人标准, 灵活设置招聘的条件, 给他们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 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会帮助许多的大学生的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

(三) 社会经济环境的塑造

政府是宏观调控的主体, 它应当积极引导高等教育模式的改变以适应市场的需求。使得资源更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服务部门, 应通过对市场的发展分析, 灵活运用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对高等教育的方向进行引导, 调节作为人才供给方的人才培养方向, 防止出现高等教育领域的“通货膨胀”, 形成合理的教育布局和专业设置, 为市场需求服务。

总之, 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去分析供给和需求, 通过社会经济的大环境调整, 把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有效的利用。

参考文献

[1]倪克垒.论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时代教育, 2014 (01) .

[2]胡莹月.经济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J].理论前沿, 2014 (02) .

[3]马延霞.当代大学生就业困境分析[J].山东行政学院, 2013 (01) .

就业经济学 篇2

金融系统主要是银行、证券、投资管理、资产管理等公司,从事的岗位主要是研究、分析类的。

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等,包括跨国大型咨询公司如毕博、埃森哲、麦肯锡、波士顿、贝恩、凯捷、科尔尼、摩立特、德勤、博思、普华永道等,本土知名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和君创业、新华信、远卓、汉普、华夏基石、佐佑等。

证券业主要是各类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华夏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天一证券、原证券、联合证券、上海证券、北京证券、昆仑证券、西南证券、天同证券、湘财证券、兴业证券、南京证券、东吴证券、民生证券、中银国际、西部证券、国海证券等。

媒体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一般而言,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可资选择的媒体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财经媒体中,比如证券时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财经时报、工商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

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篇3

摘要:大学毕业生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整个社会中充满活力、富于创造性的群体。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就业也由计划经济时代的统一分配逐步转变为就业市场调节下的自主择业,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这时就凸显出来,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经济学

0引言

大学生,在计划经济时代曾被人称之为“天之骄子”,成为大学生是当时许多年轻人的梦想,因为进入大学不仅能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而且在毕业时还能收获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大学毕业生作为稀缺资源由国家全部统一分配工作,大学生不必为就业而担心。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计划经济逐步被市场经济取代,大学生似乎一夜之间成了“折翼天使”,国家不再对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每年有数百万的大学毕业生涌向社会,走上就业市场化之路,也就是说大学毕业生将通过人才市场、就业市场来调节、配置就业。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日益凸显出来了,尤其是1999年高校开始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和供需比也呈下降趋势,“十年寒窗苦读,就业之路何在?”成为当代许多大学生最关心,也最迷茫的问题。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从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总量来看,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主要由因工业化加速而导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领域的转移,新成长的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组成,这些人员的就业问题相互交织,短期内形成了“三峰叠加”的局面。再加上自高校扩招以来每年不断增加的高校毕业生,例如,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增幅达22%,2007年高校毕业生则达到495万,比上年净增82万人。共同构成了劳动力市场上庞大的供给流。与供给不断增加不同的是,我国的就业需求总量却变化不大,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也远远跟不上供给的增加,总体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无法改变,供求不平衡的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大学毕业生、新增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以及下岗职工再就业,这些集中起来的供给在短时间内给我国的就业市场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2人才结构和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产业的结构性失衡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以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来说,仍然改变不了低层次生产的现状。加入WTO以后,中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分工中,但主要的产业常常是被固定在技术含量不高的国际分工的底层。因此,虽然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新增的劳动就业大部分是劳动密集型的就业需要。加上我国的技术开发和创新产业发展相对缓慢,因此高端就业岗位比如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岗位以及我们通常所说的“白领岗位”与大量的大学毕业生比出现严重不足。这一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国的大学生就业岗位与扩招之后的庞大毕业生数量之间,形成巨大的落差,造成部分学生在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中,选择延缓就业。

3二元经济和户籍壁垒制约大学生在各地各城市间的流动就业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呈现二元特征——城乡二元结构、东西部地区二元结构、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等。大学生在不同的城乡、地区、行业间就业时,所获得的报酬不仅包括工资收益,还包括户籍收益、社会保障收益,有时差别会很大。大学生因为没有所就业城市的户籍,就会为此付出许多额外成本,比如子女入学、个人权益等等都会受到影响。再看社会权益保障,随着行业性质、效益的差异,不同的就业形式享有的诸如医疗、养老、失业、工伤保险等社会保障的范围和程度差别会很大。因此,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就在于二元经济造成的收入差距过大,从而导致了大量学生对城市就业,尤其是对在大城市就业的过度偏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投身到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就能充分说明这一点。

我国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毕业生的就业。正是户籍制度的阻碍作用,使大学生非常重视第一份工作的选择,即一次性择业。这时,就业概率与寻工时间通常是成正比的,寻工所花时间越长,获得理想工作的机会就越大。对城市就业的偏好,尤其是对在大城市就业通常成为许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因为在大城市就业能够获得较多的收入和较好的就业机会,为了自己的就业目标,许多毕业生表现得非常执着。这也是虽然一方面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毕业前许多学生却并不急于签约的原因之一。

4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就业弹性持续下降

经济增长并不代表就业增长,经济增长只是就业增长的前提条件。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前提下,政府应当争取就业的最大增长量,也就是要谋求就业弹性的最大化。但是,近年来,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高校大学生是求职人群的一部分,就业弹性系数走低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一样很大。就业弹性系数走低与长期以来我国所选择的经济增长模式息息相关。据统计,第一产业已经不再具有吸纳就业的潜力;而曾经是吸纳高校大学生就业的重要领域——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趋于下降,这与各地工业化过程中倾向于向资本密集型方式转变有关;只有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仍保持较高的吸收就业能力,成为目前中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去向。但即使如此,我国第三产业吸纳就业的优势依然没有充分体现;非公有制经济及中小企业发展不足,也影响着对大学生的吸纳。为促进学生就业,应适当调整工资收入结构:促进高等教育就业弹性高、就业效应大的行业发展;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去生产领域,去服务行业,去中西部地区工作,同时放低沿海地区的就业门槛。

4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下降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收益率处于不断下降状态,扩招后的就业难与同时出现的毕业生工资水平下降是最直接的反映。通常情况下高等教育都存在着较高的收益率,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基本上都高于其社会收益率:但随着国家经济状况的提高,高等教育的个人收益率与社会收益率都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具体到实际就业环境中,无论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生都有成本收益问题。对于用人单位来说,维持更为低廉的用人成本是其不懈坚持的目标和原则,对于能够满足他们要求的劳动力来说,其收益是没有差别的,而雇用一个大学生具有比较高的成本,这是他们当然不能接受的。企业的目标很简单也很明确,雇用的劳动力能够带来利润,而大学生具有更高的成本。对于大学生来说,他们在上大学的期间,家庭和本人都支出了相当的费用和人力成本,大学生当然也要考虑其收益。如果大学生获得的收益比接受大学教育前差别不大,是不能够满足他们的预期的。而这种观念下的直接结果是,他们在选择工作机会的时候,必然要求获得比普通劳动者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工作待遇。对于一部分大学生来说,选择成为低收入者等于获得了就业机会,而对于另外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接受和现实的差距,也便失去了工作的机会。故而,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是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下降的过程,教育投资回报率的下降趋势在我国才刚刚开始.大学生就业“难”将会成为一个长期现象。

就业难的微观经济学分析 篇4

一、二元化劳动力市场造成的工资差别

中国经济是典型的二元化经济结构, 整个经济可以区分为两个发展水平显著不同的部门:相对现代化的资本密集的高工资的工业部门与较为贫困的传统农业部门并存。城市的人均收入水平与农村人均收入水平2006年已经达到了3.3∶1。这种收入差别对经济中的劳动力配置产生了重大影响。

工资差别对经济中劳动力的配置, 可以通过一个模型来加以说明。假设相对现代化、资本密集型、高工资的工业部门为制成品部门, 制成品使用劳动力和资本生产出来。相对落后的农业部门生产粮食, 粮食生产需要劳动和土地的投入。于是, 资源配置可以如图1所示的方式进行。纵轴表示工资率和边际产品价值, 横轴表示经济中雇用的劳动力的数量, 制造业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以OM为原点来度量, 农业部门使用的劳动力数量以OF为原点来度量。MPLM是制造业的劳动边际产出, MPLF为农业的劳动边际产出。PM是制成品价格, PF是粮食价格。图1中的两条直线PF×MPLF和PM×MPLM分别代表两部门工人的边际产品价值。在二元化经济中, 制造业部门的工人总能获得比农业部门工人更高的工资水平。图1中WM表示制造业部门工人的工资率, WF表示农业部门的工资率。制造业部门的雇主会选择把劳动力使用量确定在WM=PM×MPLM的OML1, 农业部门劳动力就业量就是WF=PF×MPLF的OFL1。另外, 从图中可以看出, 在不存在二元化劳动力市场情况下, 劳动力在两部门的分配会分别是OML2和OFL2。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有数量为L1L2的劳动力被滞留在生产效率低下的农业部门, 从而造成农村中巨大的隐性失业。

再进一步分析,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导致的制造业部门的高工资和农业部门的低工资, 使得整个经济雇用了太少的制造业工人和太多的农业劳动者, 造成了相当于阴影三角形ABC的生产产值损失。

二、行业垄断导致的高工资对就业难的影响

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形成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转移, 并造成了生产的损失。同时, 持续的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会强化劳动力的市场分割, 加强处于制造业部门的行业垄断地位, 从而使得工资差异更加明显。我国现阶段国有垄断行业居高不下的工资率是导致就业难的原因之一, 它对就业可以产生两方面的影响。

第一, 这些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阻碍了劳动力市场的正常流动, 使得就业量明显低于没有垄断工资时的就业量, 这可以从图2中加以分析。DL表示劳动力需求曲线, MR表示垄断行业中劳动力的边际收入曲线, SL表示劳动力供给曲线, 同时也代表了被雇佣工人的机会成本。由于中国垄断行业中企业所有权大部分属于国家所有, 企业的职工是一个强大的利益集团, 类似于强大的工会组织, 他们的目标同样是为了争取利益最大化。为了实现这个最大化利益, 这些垄断行业会把工资确定在边际收益与边际成本相交处, 即W1上。同时, 图2中的阴影部分则表示工人获得的经济租金, 而这些正是给这些垄断行业带来了令人羡慕的高工资和高福利。而此时, 劳动力雇用量却只有L1的数量, 大大少于竞争性工资率W*对应的劳动雇用量L*的数量。

第二, 国有垄断行业的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向劳动力市场就业者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 使人们向往高工资而不愿意接受竞争性劳动力市场决定的低工资。上面分析了产生高工资的一个原因, 那就是整个行业类似于一个具有强大讨价还价力量的工会组织。其实, 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那就是垄断行业还是卖方垄断者。垄断企业凭借垄断实力而获得垄断利润, 这可以用图3来说明。

在一个完全竞争的市场, 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即PC=MC时的产量QC, 而垄断势力会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 即MR=MC条件下确定价格和产量, 分别为PM和QM, 垄断厂商凭借其垄断势力而获得相当于图阴影部分面积的垄断利润。

国外的垄断性行业工人的工资与其他行业相比并没有像中国差距这么大, 出现这种情况的真正原因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国有垄断企业的资产所有权并不完全属于这些行业中的工人所有, 而是属于全体人民所有, 这些利润理应由全体人民享有, 而不只是这些垄断行业的工人所有。那为什么会出现垄断利润由这些垄断企业独占呢?原因在于国有资产产权界定不明确, 所有权只是笼统地归国家所有, 而缺少真正行使所有权的所有者。这也正是现在要明确国有资产出资人制度, 由国资委或其代理机构行使国家所有权的原因。既然现在已经明确这些垄断行业的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 那么由资产所有权形成的资产收益权理应由所有权人行使。因此, 这些垄断行业的垄断利润毫无疑问应该上缴国家财政, 而不是留在企业, 国家应该把“丢失”的利润“拾”回去。采取了这一措施后, 国有垄断企业的工资率上升就会得到抑制。同时国家扶植其他产业发展, 其工资会同这些垄断行业的工资率趋同。在没有垄断企业高工资预期的情况下, 劳动力市场的就业者也会乐意选择其他行业。

三、基尼系数偏高

基尼系数反映了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程度, 基尼系数越高, 表明贫富差距越大, 大部分社会财富集中在小部分人手中。基尼系数偏高会对微观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导致消费不足, 进而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

除少数生活必需品外, 大部分消费品对于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收入需求弹性是不同的。同一商品对于高收入者的需求弹性较小, 对于低收入者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 (见图4) 。

D1表示高收入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 它的斜率较大, 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小。D2表示低收入者对某一商品的需求曲线, 它的斜率较小, 表示消费者对该商品的收入需求弹性较大。现在, 两个消费者的收入都同时从Y1增加到Y2, 高收入者对该商品的购买增加了Q1Q2, 而低收入者对该商品的购买增加了Q3Q4, 购买增加量Q3Q4明显大于Q1Q2。可见, 低收入者收入的提高比高收入者收入的提高更能增加对商品的购买, 从而增加对产品的一致需求-劳动力的需求。

如果降低我国的基尼系数, 缩小贫富差距, 必将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 缓解社会的就业压力。

摘要:就业难已经成为困扰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就业难问题, 二元化劳动力市场、行业垄断导致的高工资、基尼系数偏高是形成就业难的三个原因。

关键词:就业难,二元化,行业垄断,基尼系数

参考文献

[1].平狄克, 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2].哈尔.R.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现代观点[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3].保罗.R.克鲁格曼, 茅瑞斯.奥伯斯法尔德.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6

经济学就业方向简介 篇5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

职业概况:此职位分布在各行业中,但一般只有在比较大的公司和**中的经济决策部门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随着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调查和分析的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明显。

就业方向二

对外贸易人员

职业概况: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寻找国外货源为国内客户。

就业方向三

市场营销人员

职业概况:只要有产品和服务在出售,就会有销售的职位在招聘。对于以技术为背景的行业里面,例如电讯、软件等,销售的需求仍然会持续走高。即使在非技术领域,销售职位也一直是市场需求最旺盛的职位类别之一。

就业方向四

管理类职位

职业概况: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首先谋得的管理职位大都是一线管理人员,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等,

就业方向五

银行从业人员

职业概况:经济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进入银行业工作,比如开发行、农发行等政策性银行、四大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外资行分支机构等,也可以进入中国人民银行或银监局等监管机构。

就业方向六

证券、信托、基金等从业人员

职业概况:进入证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最好考些资格证书。如:CFA、证券从业资格证书等。

就业方向七

就业经济学 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危机 扩大内需 就业增长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to the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and the influence of employment

WangXiaoLu

Graduate school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on China's export industry blow, make employment greatly affected. In the consumer deficiency, excess savings, investment will only produce short to economic growth of the driving effect. Once the expanding domestic demand investment over, excess capacity, demand spot situation can appear again, the economy may fall aga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we need to focus on the policy as soon as possible to adjust to domestic demand driving economic growth and employment of the track, mainly rely on urbanization and consumer demand growth to drive. It should be a long-term task, and should not be expedient.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 crisis to expand domestic demand employment growth

國际经济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出口产业的打击。由于我国出口产业劳动密集度高,这种打击对就业的影响很大。当前,虽然扩大内需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带动效果已经显现,增长速度正在回升,但一方面,由于这种回升主要还是投资拉动的结果,增长的可持续性仍然是不确定的;另一方面,目前的增长对就业的带动仍然乏力。针对这种情况,需要采取具有长期效果的扩大内需政策和积极的扩大就业政策。在当前,就业目标应当优先于增长目标。并非有增长就有就业。宁要较低增长率情况下实实在在的就业增长,不要高增长低就业。

1 国际经济危机对中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将是长期的

中国在过去一个时期,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最主要带动因素有两个,即城市化和出口的超高速增长。城市化进程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显著加快,其中在1995-2005年期间城市化率平均每年提高1.4个百分点。外贸出口在整个改革时期保持了年均24%的高增长(按现价美元计算),其中在2001~2007年期间货物和服务净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4%上升到8.9%,平均每年提高0.9个百分点。这两个带动因素创造了大量的GDP和新增就业机会。

但由于全球经济危机对国际市场需求的影响。我国的出口额由过去每年增长20%以上,今年1~7月份转变为猛降22%(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经济危机还未见底,真正恢复很可能需要5到10年时间。特别是美国要从超消费调整到正常消费和储蓄,意味着今后若干年美国消费市场是停滞或收缩的。而我国过去对美净出口占了净出口总额的多一半。欧、日的情况也不乐观。这意味着我国出口产业不可能像过去那样高增长。经济增长和就业的两个主要带动因素少了一个。这势必对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形势造成深刻的影响,需要采取积极的、有远见的应对措施。

2 扩大就业首先要给“规模以下”小企业充分的发展空间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从过去的0.4左右下降到0.1左右或以下。这固然有劳动力增长放慢的因素,但与增长模式的变化也是分不开的。在出口下降带来大量失业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投资带动增长但不能显著带动就业就成为一个更加严重的问题。

要促进就业,首当其冲的是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小企业实际是就业的主要承担者,根据2004年底经济普查数据,2004年末全国工业就业人员12209万人,其中大、中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只有3508万人,占29%,小型工业企业和工业个体户的从业人员为870l万人,占全部工业从业人员的71%。其中,所谓“规模以下”(即销售额在500万元以下)的小企业加上个体户从业人员在5300万人以上,是小企业的主体,它们承担了全部工业就业的44%。在服务业中,“规模以下”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承担的就业数量和比重可能更大。因此可以说,“规模以下”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占了我国非农业就业的半壁江山。

但是长期以来,“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基本上不在各级政府的视野和关心范围之内。我国目前的统计系统只公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情况,其中的“小企业”数据,实际上只反映了小企业中规模较大的那一小部分。“规模以下”小企业不纳入正常统计范围,它们的经营状况怎样谁也不清楚,基本上处在自生自灭的状态。

尽管过去各级政府有若干鼓励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但实际从这些政策中受益的基本上是中型企业,而且往往是中型企业中规模较大的那一部分。小企业,特别是“规模以下”的小企业,则很少受益。它们在贷款融资方面,基本上不属于银行服务的对象;在其他方面,其面临的经营环境也远远比不上规模较大的企业。许多地方政府出于追求经济增长的政绩和扩大地方税收的考虑,往往倾向于给规模较大的企业在融资政策、土地供应、减轻企业额外负担、减少干预等方面“吃偏饭”,而“规模以下”的小企业通常是享受不到的。它们与较大型的企业往往不处在市场竞争的同一起跑线上,其发展空间受到了明显的挤压。

各级政府如果不能把关注焦点从大企业转向小企业,我国的就业问题很难真正解决,启动内需也很难持续。

3 扩大内需是长期任务

当前形势要求我们把经济调整到以内需为主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的轨道上来,主要依靠城市化和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来带动。这应当是一个长期任务,而不应是权宜之计。出口当然不能放弃,但那种认为一两年内世界经济就会全面复苏,我们就可以恢复到过去那种靠出口拉动的增长模式的想法,恐怕不仅是过分乐观的,也是危险的。目前我国城市化水平为45%,到发达国家的70%~80%,至少还有30年的路要走,潜力很大。但过去10年中,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由45%迅速降低到35%,而且城市化的速度也在放慢。城市化率由1995~2005年期间的每年上升1.4个百分点,2006~2007年减缓至不到1个百分点,2008年进一步降至0.7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说明我国经济存在明显的结构失衡。这有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需要尽快进行调整。

首先,为什么出现居民消费在GDP中比重持续下降?这一方面是劳动报酬相对比重下降,资本收益和其他非劳动收入相对比重上升,以及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居民的未来预期风险加大,因而导致强制性储蓄的结果。根据国家统计局城乡住户调查数据,从1997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的平均储蓄率从18.9%提高到27.5%,同期农村居民的平均储蓄率从22.6%微降至22.1%。加权平均计算,全国居民储蓄率从20.6%提高到26.0%,还是明显上升的趋势。考虑到近些年来城镇高收入居民的收入调查数据明显偏低,实际的城镇居民储蓄率和全国居民储蓄率上升幅度可能更大。

收入差距扩大,劳动报酬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这在过去一个短时期内并没有影响经济增长和就业,反而由于保持了低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成为加快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这也是一部分人反对改善社会福利和劳动保障的一个理由。但是從宏观经济和长期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我们就会得到不同的结论。因为即便不从公平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劳动者收入伴随经济增长而相应增 长,经济就没有足够的需求支撑,增长就不可能长期持续。

4 扩大内需靠投资还是靠消费?

政府投资、扩张信贷和鼓励居民消费都可以拉动经济。短期内,因为消费不可能迅速启动,需要一定的投资拉动。信贷扩张带动的也是投资。但投资越多,生产能力扩张越快,就越要靠消费增长来吸收产能,否则就会导致供求失衡和更加严重的产能过剩、增长乏力。即便政府投资全部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不用于生产性项目,也无法起到调整消费和储蓄结构失衡的作用;而大幅度放松信贷的结果,更会导致生产性投资迅速扩张。

在消费不足、储蓄过度的情况下,投资只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短期的拉动效应。一旦扩大内需的投资结束了,产能过剩、需求不振的局面就可能再次出现,经济就有可能再次掉下来。现在的4万亿扩大内需计划中,投资占了一大半。十大产业振兴计划也主要是投资,而且事实上不可能不导致产能扩大。现在应当调整政策重点,从以投资为主的扩大内需,转移到调整结构、改善机制、启动国内消费正常增长的轨道上来。

5 启动消费增长靠什么?

导致消费不足的主要原因可以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首先是长期以来在劳动力供应充裕的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竞争抑制了低技术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上升,使普通劳动者的收入增长滞后于经济增长,导致劳动报酬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非劳动收入比重上升,收入差距扩大,限制了可用于消费的居民收入增长。

其次,现行税收体系没有解决资源收益、垄断收益和国有企业利润的合理分配问题,国有企业不分红,资源产业不交资源税,助长了非劳动收入比重的上升和企业储蓄的上升。公共资金管理不当和流失更加剧了上述情况。

第三,长期以来各级政府过分追求高投资、高增长、高税利,使要素配置发生失衡,不利于小企业发展和就业增长,是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一个原因。

第四,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助长了居民储蓄率的上升,这是因为高收入居民储蓄率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在收入分配向高收入居民倾斜的情况下,居民储蓄率自然上升。

第五,社会保障缺失使老百姓不敢消费。医疗、教育、廉租房等公共服务不足,价格居高不下,超过了中低收入居民的承受能力,这些都导致了强制储蓄。有人说近些年居民储蓄率没有提高,这与数据失真有关。近些年高收入居民的收入大大低估了,他们的储蓄率也被低估了。

6 政策考虑

(1)我国现在的社保体系不但没有对城镇居民全覆盖,更由于地区分割,不利于农民工等流动人口的保障。建议加快推进基本社保的全国统筹和联网,尽快实现流动人口的异地接续。较发达地区可以搞附加保障。

(2)扩大教育是长期回报率非常高的社会投资,同时有助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减少居民储蓄压力,提高居民消费。建议进一步扩大和改善中等职业教育和农民工培训,用较短的时间基本普及12年教育,不要等到2020年。这也有利于在近几年推迟新增就业,减小金融危机影响下的就业压力。

(3)现在1.4亿农民工大部分把家留在农村,无法在城市安家,主要是住不起房,孩子上不起学。这不利于城市化和社会和谐稳定。建议将廉租房政策扩大到覆盖全体城市低收入居民和进城的农民工,让他们在城市能够安家,他们才能安下心来,也有利于启动消费。经济适用房、限价房实际上只补贴了少部分中等以上收入居民,造成分配不公平,建议将这部分资源全部转移到廉租房建设和维护上来。

(4)改革财税体制,将垄断行业和资源性行业的超额收入收上来,用于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篇7

关键词:就业,原因,对策,大学生

一、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

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就日益严峻起来。表1是2001~2009年应届大学毕业生人数及就业率:

从表1提供的数字可以看出,大学毕业生数量呈逐年攀升的势头,而就业率却连年下降,这两组数字非常直观地告诉人们:大学生就业形势目前很严峻,且在今后若干年将会持续严峻。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就业难呢?

二、影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

目前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高校、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角度进行分析以找出解决就业难问题的对策。

(一)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高校是一个生产人才的部门,目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扩招)。在市场规模已经成为配置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今天,我国的高校在教学质量、培训结构和教学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其中最重要的表现是我国高校所输出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不能满足当前就业市场的需求。

高校担负着为社会提供合格人才的重任,但目前高校市场化的进程太慢,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我们可以把高校人才培养流程“招生———在校教育———就业”抽象为“采购———精加工———销售”。目前高校就业已由“卖方市场”转为“买方市场”,人才使用的决定权完全取决于市场。从近几年来高校的表现来看,高校已转变了传统观念,开始实施“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制度”,并初步建立了自己的“就业指导中心”,配备得力人员全力抓就业工作以适应变化了的就业市场形势。但结果却为什么不尽如人意呢?

从高校人才培养流程来分析,原因其实还是很明确的:目前高校的教育体制没有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仍是计划经济的产物;高校只注重了“销售”环节,忽略了“精加工”这一环节,也就是说高校“加工产品”者不关心市场需求,只按照有关标准一味地“加工”,能否销售出去或“产品”合不合格,不关自己的事情。试想,这样的“产品”转入“销售”环节后,再高明的销售人员也会一筹莫展,结果最终只能是“积压或处理销售”。这是为什么高校花尽心思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人力资本不被社会承认的最主要的原因。

(二)我国的产业结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积极的引进外资政策,使我国经济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变成依附型,这种依附型产业结构会从两个方面对大学生就业产生影响。

首先,产业利润大量外流,拉大了贫富差距,使“外资更富,内资更穷”,容易导致国内市场需求不足、生产萎缩,造就了不利于内资企业发展的恶性循环。内需不足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其次,这种依附地位,使内资企业经营困难,无力吸纳大学毕业生。内资企业之所以经营困难是有深刻的社会和历史原因的。内资企业同外资企业相比,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由于招商引资的恶性竞争导致优惠政策泛滥,不顾一切地吸引外资的政策大大降低了内资企业的净产值和利润率,加剧甚至造成其经营困难。当外资在最优惠政策吸引下大举进入我国垄断性领域的同时,内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仍然被捆着手脚,得不到应有的国民待遇。大量的外商投资不仅是造成国有企业经营困难、大批工人失业的原因之一,也是内资企业难以吸纳更多大学毕业生的原因。

(三)社会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看,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的需求者, 是高校教育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用人单位通过对毕业生的考查考核,引入人力资本。企业引入人才是为了提高企业自身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战略管理目标。大学毕业生是社会用人单位进行社会再生产的“原料”,用人单位将毕业生纳入到自己的行列中作为自己整体的一部分,这实际上表明社会用人单位是人才产品的消费者,通过对人才“消费”,用人单位使自己的社会生产更加有效率,社会产品的质量更高。可见大学生是企业重要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单位、企业的用人观念还未转变,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分注重文凭。第二,生源地域歧视。第三,过分看重工作经验。

(四)大学生自身因素

首先,造假现象严重。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下滑。第三,扎堆现象严重。第四,职业生涯模糊。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从上面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要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必须对症下药从高校、政府、用人单位和大学生自身出发,把其本身存在的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和缓解。

(一)转变高校人才培养模式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校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就必须重视高等教育工作,以高校作为这个工作的出发点和突破口。高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高校改革最重要的是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

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就要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做到科学合理的设置专业。高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社会需要的多种人才,不仅要注重扩招数量,更要注重毕业生的质量,做到“宽进严出”。

其次,要转变人才培养模式还应该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高校要主动加强对学生就业指导,广泛拓展就业渠道,坚持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人才培养、职业教育、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将就业指导与服务贯穿于四年大学生活的始终。学校应多渠道收集需求信息,采取大小型招聘会相结合的形式,精心组织“双向选择”活动,使之成为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

(二)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发展中小企业

我国只有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鼓励创新型经济,摆脱依附型束缚,给内资企业良好发展空间,才能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国家应努力调整产业布局,提高第三产业的比重并积极扶持和发展中小企业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世界各国解决就业问题的一个普遍规律是通过发展中小企业,来提供岗位,吸纳就业。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是吸收就业的主渠道,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比例已达75%以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75%以上。以上海为例,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虽然已在就业岗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不少企业人员素质低,发展资金紧缺,服务内容有限等原因,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因此,在促进社会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大有潜力可以发掘。

(三)社会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发展的用人观

大学生能否顺利和充分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和用人单位的用人观念有很大关系。因此,用人单位为了自身发展也为了大学生能更好的就业必须改变落后的用人观,树立全新的科学发展的用人观。

用人单位在选用大学生人才时不要一味地追求高学历,要使自己的人才结构达到一个合理的配置,形成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生产力要素的最佳组合。同时,用人单位也要重视人才储备的建设,培训更多的后备力量,使自己的企业后劲十足。在培养人才方面,用人单位有责任也有义务建立校企合作培养的合作机制。因为毕业生是单位未来的人力资本,对企业的发展起着相当关键的作用,高校培养的人才是为用人单位服务的,而不仅仅是高校本身的事,所以企业也应参与到毕业生培养的成本分担之中。

(四)大学生应转变就业观念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和毕业生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校毕业生要想走出“就业难”的困境,就必须摒弃传统就业思维定势和落后的就业观念,树立全新的就业观,以新的思维方式,开辟新的就业渠道。

首先,大学生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更好地将自己推销出去。大学毕业生要注重提高自己在道德、文化、业务、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增强竞争力和自信心,使自己成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其次,树立多元化的就业观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生存和发展机会。大学毕业生要树立灵活就业的思想,淡化传统的在国家机关和国有单位工作,捧“铁饭碗”的观念或“皇粮”意识,敢于到中小企业去,到民营企业去,到个体企业去,到西部去,实现多形式多方式的就业。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要解决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它需要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只有有力地发挥政府、高校、社会用人单位以及大学生本人的各自的优势,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使大学生就业难这一根本性问题得到有效地缓解和最后的解决。

参考文献

[1]刘晖、郭小溪.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与对策[J].经济纵横, 2006, (l0) .

[2]郑现莉.大学生就业为什么这么困难[EB/O L].http://cn.bbs.yahoo.com/m essage/read_books_19380.htm l.

[3]谈松华.高等教育运行机制与大学生就业制度改革[N].就业指导报, 2006-06-24.

民工荒与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 篇8

一、民工荒与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解释

对于目前我国出现的民工荒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可以结合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来分析。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The Dual Labor Market Theory, 简称DLM Theory)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由Lester C.Thurow, P.B.Doeringer, M.J.Piore等人在原有的理论基础上提出的。这种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存在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主要劳动力市场收入高、工作稳定、工作条件好、培训机会多、具有良好的晋升机制;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则与之相反,其收入低、工作不稳定、工作条件差、培训机会少、缺乏晋升机会;对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教育和培训能够提高其收入,而对次要劳动力市场的劳动者而言,接受教育和培训对于提高其收入没有作用;并且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之间的流动较少。

二元制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是基于美国市场的状况提出的,而且这一理论的验证主要是集中在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分割的验证上,但是近几年这一理论在中国的劳动力市场同样也得到了验证,因此我们再次假设大学生主要集中在城镇的主要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而农民工则主要集中在城镇的次要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接下来我们分析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的供给状况与工资的决定机制。

1. 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增加

起初,例如在我国的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由于我国政府的政策导向或者是当时我国大学生稀缺这种状况,很自然的大学生的工资水平Wo是普遍高于市场的出清水平W*的。大学生的供给曲线是S,需求曲线是D,则出清的工资水平是W*,它是低于大学生的实际工资水平Wo的。到了1993年,我国大学生不包分配和在劳动市场上自主择业政策推出,1997年我国高等教育扩招,受这些因素的影响,我国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大大增加,变为S1,而需求量不变或者有增加,但增加的速度远比不上大学毕业生的增加速度,则大学生的工资水平会变为W1,低于市场的出清水平。这时会有两种情况出现,首先是工资水平不变情况下劳动力需求不变,则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其次是降低工资以增加劳动力的雇用数量。这就是目前的大学生签约率低和起薪低的状况的解释。

2. 农民工的就业市场的需求增加

农民工与大学生和其他的普通的城镇就业者不同之处在于他们不一定会在城镇就业,他们随时可以回到农村,这主要取决于他们在城镇的工资水平是否会高于他们在农村的收入,很明显如果在城镇工作的工资水平不高于在农村的收入他们就不会去城镇工作,反之,他们才会去城镇工作。

在图2中,我们看到我国的劳动力长期以来转移一直处于刘易斯所说的劳动力无限供给的阶段,o L0所表示的阶段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民工的工资水平没有变化,这时在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工人,农民的收入水平等于生存工资。只要在城镇就业的工资水平超过农民的生存工资水平,农民就会源源不断地向城镇转移。在这一转移过程中农民的工资水平不变,直到到达拐点A点。超过A点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开始上升。

图3农民工就业市场的劳动力供给与工资决定状况

“民工荒”预示着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已经达到拐点,或者至少可以讲部分年龄段的农业劳动力转移已经达到甚至度过拐点。长期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移至处于拐点A的左侧,也就是农业劳动力无限转移的阶段。这也就导致了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工资十年没涨的现象的出现。近年来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农民收入增加很快,而外出务工的工资水平上升缓慢,很多农民工选择留在农村。另一方面,大量国外资本涌向中国,在中国建立劳动力密集型的工厂生产产品,需要大量的农民工。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共同导致了“民工荒”。具体见图3。供给曲线S与需求曲线D相交于M点, M点对应的工资水平W0。近年来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使得农民收入大幅度上升,于是农民工的供给曲线向左移动至S1。与此同时,大量国外资本涌向中国对于农民工的需求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至D1。这时市场出清时的工资水平为W1, W1>W0。当农民工就业市场的工资水平仍然保持在W0时就会出现“民工荒”现象。

二、中国出现民工荒与就业难的具体原因

1. 高等教育扩招,毕业生供过于求

从1997年开始,中国实行普通高等教育改革,扩大招生规模,使得我国在校大学生数量急剧增长,许多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这是我国出现结构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有关的资料表明,我国1998年招收高等教育人数是109万人,到了2006年,这个数量增长了4倍,达到560万人,在2007年我国在校大学生人数已居世界各国第一达到1900万人。

2. 高校专业设置存在缺陷,劳动力市场失衡

高等院校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的需要,而且专业的设置与社会的需要脱节,导致一方面大学生就业难,另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才,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尖锐。例如,对于需求量大的市场营销人才往往是供不应求,人才缺口比率达到23%,但是企业管理人才有18.8万人供过于求。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专业设置不合理,存在热门化的倾向,院校的培养模式与目标同市场的需求不相匹配。结果造成企业凭高工资找不到需要的人才,而每年有大量的大学生找不到理想的工作。

3. 人力资源状况与目前经济结构不相适应

在我国,民工荒出现的行业主要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就业难大部分集中表现为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业难。民工荒说明了我国目前许多企业需要大量的廉价的普通劳动力,亦即我国企业大部分还是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就业难表明我国目前缺少知识密集型的企业来雇佣培养的知识型人才。

4. 劳动力市场失衡

在经历了08年的经济危机经济全面恢复的当下,不少地区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许多农民工实现就近就业,这样城市已经不再是农民工向往的天堂,在家门口工作钱不少赚,更重要的是可以和子女在一起,减少了留守儿童。但是这对劳动力市场来说却不是那么受欢迎的事,出现了农民工供不应求的危机。受到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追求城市生活的心情更加迫切,他们都愿意在大城市工作生活,这直接导致在劳动力市场上出现大学生供过于求的状况。

5. 农民工由富余资源转变为相对稀缺资源,而高学历的大学生由稀缺资源转变为富余资源

现在新就业人群中55%是初中生30%是大学生, 15%是高中生, 这是一个大体的状况。”我国目前的状况很明显对普通工人的需求量仍然很多,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我国能从事普通工人工作的学历低的人,例如,小学、初中毕业的人的数量愈来愈少,与此同时,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希望从事体面的薪酬高的工作,不会接受普通工人的工作岗位,然而就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白领工作岗位是有限的,不能吸收所有的大学生就业。

6. 响应政府推进西部大开发等政策的号召,中西部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

近几年,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开始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使得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服务业等二三产业得到很好的发展,吸收了大量的当地的劳动力就业。近年来国家取消农业税的惠农补贴政策的实施,使得我国农民的收益明显增加,进一步降低了农民外出务工的意愿。但是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仍然处在一个过渡的时期,对农民工的需求仍然很多,但由于以上分析的原因的影响,使得这些地区出现所谓的民工荒。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们希望在经济水平高的东部地区就业,造成了大学生的供过于求。

7. 经济危机的滞后效应加剧了我国民工荒与就业难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复苏,外贸公司又开始接收订单,但是这不足以吸引被辞退的农民工回来继续工作。这些农民工在城市里既没有户口,也没有最低生活保障,在城市,失业造成生活困难的阴影还没有散去,也是经济回暖后民工荒出现的一个因素。经济危机造成大量民工失业的同时使得大量的毕业生找不到工作,经济危机的滞后效应导致每年新毕业的大学生找工作困难,于是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就业难的现状。

三、解决中国民工荒与就业难的具体措施

1. 加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改变专业设置

观察中国的教育现状,一方面高等院校大多数是按学科专业进行划分的学历教育,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我国急需的实用技术型人才的专业技校数量不足质量也不高,结果造成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严重不符合我国目前的人才需求。因此,高等院校应该调整专业的设置,杜绝没有意义的专业,与时俱进,设立一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大学生,使大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也能增加大学生的就业机会。增加高职院校的投资,增强其师资力量,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高等教育院校建立健全就业指导体系,帮助毕业生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提供就业生充分的就业信息,并且针对应届毕业生开展求职技巧的训练,全面提高应届毕业生的求职能力。

2. 注重职业教育,提升农民工的就业能力

政府重视发展职业教育,鼓励高考失利的毕业生考高职,提高我国工人的技术水平。同时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资力度,更新职业教育的教学设施,同时配备优秀的教师,从而提升高职教育的整体水平。就业能力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技能和工作经验、适应社会变化抓住就业机会的能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就是要使劳动力从供给导向型向劳动力需求导向型转变。在职业教育中加强基础教育,合理安排专业结构,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我国农民工的职业进入能力,职业选择能力,创业能力以及职业适应能力。

3. 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国外的订单依赖严重,这些企业是改革初期带动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现在却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有其表现在劳动力市场上,这些企业对学历低的普通工人需求旺盛,但是对我国现有的大批的高等教育毕业生的吸收却非常有限。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落后,而第三产业是产生白领岗位较多的产业,受高等教育者又不甘心做普通工人的工作。因此我们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转变我国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现状,加快创新,尽快从以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转变为以知识密集型企业为主。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杜绝引进产能过剩的项目,引进技术密集型企业,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发展我国的经济。

4. 政府积极行动,发挥应有的作用

然而,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供求双方是严重不平等的。一方是大量的激烈竞争的剩余劳动力,另一方,劳动力的雇主即资本是处于垄断地位的。任由市场发挥作用,是不利于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一方的。这就需要政府发挥作用,采取积极的行动来解决当前的“两难”问题:一是相关政府部门应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最低工资规定,规范用工环境,维护农民工权益。二是政府部门应该积极推进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三是农民工提供保障其合法权益的机制,深化农村改革,加大惠农补贴政策。

5. 转变就业观念

政府在改善农民工的用工环境的同时,转变农民工与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来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失衡的现状。大学生对初次就业的预期脱离实际,下岗职工的身份意识等不正确的就业意识影响着大学生的初次就业率的提高和下岗职工再就业。受到应试教育的中国大学生的就业观念保守,劳动者应该增强市场意识,创业意识和风险意识,制定相应的职业发展规划,并且确定合理的职业预期,提高就业率。

6. 重视农村的思想教育,纠正农村家庭教育错位

农村教育普遍重视知识的增长,对孩子的成长心里的变化关心不足,致使有些农村孩子有严重的自卑心理,思想道德出现滑坡现象。因此农村教育部门应重视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的榜样,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优良品质,增强孩子的适应能力。同时,加快新农村建设,树新风,提高人民群众素质,使人人能有一技之长,增强他们的竞争力,从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顺利转移。同时在农村应加强职业教育的宣传力度,改变他们的偏见,使他们充分了解职业教育的就业前景,增强他们的就业信心,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政府应加大农村的教育投资,更新农村的教学设备,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

7. 推进西部大开发,东中西经济协调发展

就业经济学 篇9

一、大学生就业困难现状

2015 年, 大学毕业生有749 万人, 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虽然毕业人数逐年增加, 但就业率却持续下降, 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加上2014 年还未就业的大学生, 使得本就严峻的就业形势雪上加霜, 让很多大学生不得不面临毕业即失业的残酷现实。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区域结构、性别结构、岗位空缺与未就业之间的矛盾结构等方面。区域结构上, 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相比较中西部偏远落后地区, 更有利于吸引优秀人才;性别结构表现为男生比女生更容易就业;岗位空缺与未就业的矛盾体现在许多岗位找不到员工, 很多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二、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分析

1.产业结构问题

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平衡, 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 在第三产业中, 基础生存性质的服务业比例高, 高级的生产服务业比例低。这就大大限制了高端人才的吸纳, 进而导致作为高端人才的大学生难以就业。同时由于我国第三产业以传统服务行业为主, 因此知识型服务业岗位需求相对不足, 对低端的工作岗位需求更大, 而对高端人才的需求比较小, 使得大量高校毕业生投向低端就业市场。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目前我国劳动力分布, 非对称流动、区域分布是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在中国现阶段存在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工作紧缺的现状下, 存在着这样一组矛盾:一方面, 经济、社会发展落后地区, 急需引进高层次人才促进经济发展, 改变现状, 另一方面人才不愿意去这些落后地区。

3.大学生的非自愿失业

首先, 人事分配制度不合理, 干部指数、户籍制度等往往成为系统的瓶颈, 毕业生与就业单位达成就业意向, 但是由于没有相应的机组人员指数, 与就业单位失之交臂。其次大学生的就业吸纳能力的传统渠道是一个严重的衰退。近年来, 随着研究生进大型国有企业和机构在减员增效实施, 为毕业生的接收能力已经下降了很多。

4.宏观调控不力

政府在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宏观调控乏力。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 市场机制的“看不见的手”具有盲目性和滞后性, 当市场失灵的时候, 政府应当进行适当的宏观调控。然后现实情况是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政府并没有什么有效措施出现, 有些地区甚至存在政策障碍现象。在教育制度的设计上, 政府也有一定的误差, 导致人才培养存在许多问题。

5.相应的大学教育缺乏实践培训

大学教育更为注重理论, 忽视实际操作。因此刚毕业的学生工作经验很少, 公司需要培养他们一段时间, 这就需要花费一定的成本。所以他们宁愿招收有工作经验的员工而不是大学生毕业生。这些结果表明, 大学教育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 与用人单位的需要不符合。毕业生年创新高数量的学生使他们不再是独立的产品而是广泛同质性的, 这增加了他们的竞争, 导致失业率上升。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

1.从高校方面来看

高校摒弃过去陈旧的思想, 在新的时代要坚持实事求是, 与实际情况接轨, 打破毕业生传统落后的就业观, 加强、完善就业指导服务工作, 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 实现多形式就业。此外, 高校应引导学生“先就业, 再择业, 最后创业”的概念。高校应充分认识到就业服务的重要性, 对学校未来发展和学生得以顺利就业应该深思熟虑, 要把大学生能否顺利就业作为关系到学校存亡的头等大事来处理解决, 对大学生就业指导应贯穿整个大学生活, 提供就业的情况,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期望工资, 改善他们的面试技巧。

2.从大学生自身来看

部分大学生对于就业的认识和准备不足, 没有意识到当前的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竞争, 没有充足的准备, 学习能力不强, 过多依赖网络和他人的帮助, 实操能力与动手能力弱。有些大学生还存在落后陈旧的就业观念, 没能建立有价值的的就业观, 对自身定位也非常模糊不清。

3.从政府方面看

面对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 政府首先应该运用积极的财政政策, 在财政补贴、税收等当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 提高就业率;其次, 大学生毕业岗位更多集中在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可以有效地提高就业率, 缓解失业问题, 因此政府在货币政策上应该向第三产业倾斜, 支持商业银行对第三产业的信贷规模, 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产业政策方面, 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顺应科技高速发展的趋势, 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以及就业机制的变革、高校的扩招,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 引起了社会与相关部门的高度关注。鉴于此, 有必要对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作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在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学角度,大学生,就业难

参考文献

[1]王迎波, 冯娜.警惕经济“无就业复苏”[J].经济纵横, 2010, 1:34-35.

[2]胡磊.产业升级与就业增长的可能性悖论及其解决路径[J].北方经济, 2010, 2:51-52.

经济学视域下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篇10

中国农业大学就业中心主任李洋介绍称, 十年前的2003年, 大学毕业生人数是212万, GDP增长率9.3%, 全年新增就业岗位850万个, 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4倍, 大学生就业形势相当不错。2009年, 我国大学毕业生人数是610万, 当年爆发了世界性的金融危机, 由于我国采取刺激经济和就业的政策, 当年GDP增长率达到8.7%, 新增就业岗位1102万个, 大约是大学毕业生人数的2倍, 顺利度过了经济下滑带来的大学生就业危机。【1】然而今年, 全国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人, 预计GDP增长率为7.5%, 新增就业岗位数为900万个, 仅是毕业生人数的1.28倍, 为历年的最低值, 而且我国每年相当一批归国留学生、中专、职高、高中等毕业生成为就业人员, 再加上累积的待就业人员共同竞争有限的就业岗位, 所以从新增就业人数和就业岗位的数据来看, 今年的就业困难程度要远远高于2009年, “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说法名不虚传。

从经济学角度讲, 这就需要我们进行抉择, 做出适当的决定, 实现资源的最有效配置和利用, 因此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直接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并提出方法来促进大学生就业市场和社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很有必要性。

二、经济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一) 大学生的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出现脱节

在经济学中, 均衡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概念, 均衡最一般含义是指各种力量处于平衡状态。市场上需求量和供给量相等的状态, 称为市场出清。如果商品的供给量多于需求量, 会形成商品的滞销, 会形成买方市场;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商品紧俏, 形成卖方市场。相同地, 高等院校的大学毕业生是供给方, 需求方是招聘单位, 其供求也符合供求规律。从几何意义上说, 一种商品的市场均衡出现在该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上, 该点成为均衡点。如果大学毕业生的供给量与招聘单位的需求量相等, 就业市场实现供求均衡, 一般不会出现就业难;如果出现大学毕业生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大学毕业生则成为滞销商品,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招聘单位, 一般就会出现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2】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商品要流通, 就要有供给与需求, 学生只能算是供给方, 市场是需求方, 因此要就业, 就必须要有就业需求和就业供给两方面。有效需求和有效供给的平衡点就是就业量, 只要不出现供多于求的现象就不会出现就业难问题了。

1. 供给方面

在经济学上, 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 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的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是有限的。这种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 称为稀缺性。面对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无限需求, 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毕业生在数量上逐年增加, 而在质量上, 即有效供给量上却未必如此。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校毕业生质量是下降的。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育投资力度加大却出现学生质量变差, 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 因为知识的积累是逐增而不会递减, 所以认为毕业生质量下降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一种可能的分析维度是匹配分析即供给的质量不符合需求。现如今一些大学毕业生不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 这意味着近些年的高等教育模式没有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产品。近来, 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 设置的专业越来越多, 实用性的却越来越少, 明显出现脱节。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 而大学教育则侧重于片面化的理论熏陶。大学生需要理论知识, 但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因为只有这样才适合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大学教育需注重理论知识和市场需求的结合, 着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的高素质工作者, 这才是我们高等教育模式应该发展的方向。还有就是近年来许多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只考虑眼前利益, 放弃了许多有发展潜力的工作岗位, 也会造成有效供给不足。所谓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它是最后消费的那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就是边际分析法, 它所考虑的不是成本和收益的总量, 而是增加量。

2. 需求方面

近些年来我国综合实力提高很多, 经济实力更是突飞猛进, 创造的就业机会也增加很多。所以从经济角度说就业机会的供给是有所增长的。就业需求主体包括是自身、政府和企业。首先大学生既是就业供给方也可以转化为需求方, 这种转化的节点就是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但创业存在需要困难, 例如市场存在风险, 缺乏社会实践经验, 所以大学生创业占毕业生就业的比例很低。

对于政府方面, 虽然近几年出现“公考热”, 但随着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推进, 编制的减缩, 再加上政府本身人员数量巨大, 所以政府直接吸纳毕业生的方式对就业问题的缓解作用是有限的。对于企业来说, 如今的理论式教育理念与企业的综合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 于是出现有些岗位缺人, 但还存在失业者, 这就是经济学上称谓的结构性失业。这些原因的综合结果就是名义就业需求很大, 实际就业量很小, 从而导致毕业生就业难。【3】

总之,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着手, 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 宏观经济环境制约就业矛盾的解决

1. 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制约

从社会大市场来看, 经济增长带来的工作岗位需求量是大学生就业一个重要的约束变量。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劳务能力的增长, 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结构的变化影响需求数量。经济学原理的奥肯定律很好的阐释了这种关联, 即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 GDP的增长一般会减少两个百分点。这里的失业是指某个年龄以上, 在考察期内有劳动能力、正在寻找工作而又没有工作的人, 如果劳动力总数固定为L, N为就业者人数, U为失业者人数, 则失业率为U/L, 劳动力中的个人在就业与失业之间可以转换。从理论上说, 经济增长速度提高应该会使相应的就业岗位增多。但中国经济发展模式是高投入型, 即持续加大资金和资产的投入, 以经济规模的扩张带动经济发展。由于较低的就业的弹性系数, 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下降。

2.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合理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与制约

经济结构, 是针对一个国家和或一个地区而言的, 涉及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大领域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大环节。主要包括五大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城乡结构、地区结构、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 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关系以及三次产业内部各个行业之间的比例关系。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产业结构演进会促进经济总量的增长, 经济总量的增长也会促进产业界的加速演进。这已经被许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所证明, 特别是在现代经济增长中, 产业结构演进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越来越明显。现代经济增长本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 只有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结构进步, 经济才能保持高速稳定合理的发展。目前中国的产业结构仍然不合理, 尽管中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进程有了很大发展, 但第三产业发展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比重相比, 仍然滞后。中国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量的能力还是需要增强的。【4】

三、经济学视域下的大学生就业的策略分析

(一) 解决大学生的供给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问题

1. 大学生供给方面

(1) 从有效供给角度, 大学生在校学习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现如今一些大学毕业生不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 这意味着近些年的高等教育模式没有培养出适合用人单位需求的产品。社会需要的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人才, 而大学教育则侧重于片面化的理论熏陶。大学生需要理论知识, 但更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因为只有这样才适合社会的需要与发展。大学教育需注重理论知识和市场需求的结合, 着力培养适合社会需求的综合的高素质工作者, 大学生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提早锻炼自己, 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实用人才。

(2) 从资源的稀缺性分析, 大学生应树立弹性就业观

在经济学上, 在一定时期内, 社会可以利用的经济资源总是有限的, 用有限的经济资源生产的满足人类需要的物品也是有限的。这种经济资源以及用经济资源生产的物品总是不能满足人类无穷无尽欲望的事实, 称为稀缺性。因此, 毕业生对就业岗位的无限需求, 再多的就业机会也是稀缺的, 所以大学生应树立弹性的就业观, 不要一味持观望态度, 总想着有更好的职位, 要正视现实但不要急于求成, 要对相应的岗位进行必要的调查分析, 也不要犹豫不决, 理性地做出自己的选择。

(3) 从职业规划分析, 大学生要找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择业方法

稀缺性决定了每一个用人单位与个人必须做出选择, 也就是资源配置问题。对于大学生就业来说, 必须选择自己认为可以认可的单位;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寻找工作, 不要盲从,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用经济学语言说就是每个人都是理性人, 要做出理性的抉择, 实现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所以大学生在择业前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 对有意向的单位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 以及评估对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影响。要服从国家的方针政策, 适时调整自己的就业目标和心态, 不要一味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挑选职业。

(4) 从边际效用分析, 大学生应该把眼光放长远, 不要局限于现况

所谓边际效用是指在一定时间内, 消费者每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消费所得到的效用增加量, 它是最后消费的那一单位商品给消费者带来的效用。经济学中重要的分析工具之一就是边际分析法, 它所考虑的不是成本和收益的总量, 而是增加量。大学生就业时眼光要放长远, 不要局限于现在的收益, 有些边远的地方, 可能从短期利益考虑, 其带来的满足程度不高,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国家政策的制定, 从长远利益考虑, 其个人发展的潜力却大。它所增加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 会在很长时间内不断增加, 能够实现一展宏图, 真正发挥大学生的特长, 实现自身的价值。所以选择就业时眼光要放长远。

2. 用人单位需求方面

用人单位应用边际分析的方法招人。用人单位在进行人员招聘时, 要改变注重经验、注重学历的一贯做法, 要注重应聘者现在的实力和未来培养发展的潜力, 要注重所谓的潜力股, 给那些刚毕业, 社会实践少理论知识偏多的毕业生一个证实自己能力的机会, 不能一棍子打死。所以招聘单位也应设立灵活的招聘条件, 不要一味按照固定的标准招聘, 从经济学角度说, 用人单位的理性选择会帮助许多大学毕业生的资源配置和利用。

总之,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彻底解决需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来着手, 忽略其中任何一个方面, 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二) 改善宏观经济环境

1. 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引导高等教育模式与社会需求相结合

宏观调控主要是指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法律手段和一些行政手段, 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市场机制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十分重要的手段。它能通过供求、价格、竞争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 推动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分配,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从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通常把市场机制的这种客观作用, 形象地比喻为“无形的手”或“看不见的手”。在我国, 这只“无形的手”已发挥了巨大作用。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得不是很全面。

近些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效益不断提高。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 优点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 但也带来了问题, 如果高校一味追求规模, 盲目扩招, 只重视产品数量, 忽视质量, 最终出现产品过剩;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 教学管理方面应注重与社会接轨, 并不是专业设置越多就越好, 重在内容精且实用, 不能华而不实。作为教育主管部门, 针对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充分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高等教育, 防止出现高等教育的"通货膨胀", 使高等教育布局合理, 专业设置结构合理, 健康高效发展。【5】

2. 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切实有效的就业指导, 使毕业生对社会有一个全面及时的认知

学校应该引导大学生们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并引导其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 把基础打牢固, 俗话说的好, 胖子不是一天吃成额, 他需要日积月累的努力, 如果没有做好求职准备, 再多再好的职位也不会属于自己;还有就是, 在找工作时也要保持理智, 不要总是想着有更好更适合自己的岗位, 这也会造成就业难的问题, 因此, 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构, 提高大学毕业生对市场的了解, 不要盲目错失就业就会;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要舍得投资, 增强就业指导课的质量水平, 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和发展变化, 调整就业心态, 合理定位。使毕业生认识到在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 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6】不要盲目的对工作岗位设置过高的标准, 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抓准机会就业。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各高校可根据自身状况设立大学生创业培训咨询机构, 多传授一些经验和知识, 与此同时还需要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支持。

3. 调整中国的产业结构

现代经济增长本质是产业结构变动的结果, 只有各产业之间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整个结构进步, 经济才能保持高速稳定合理的发展。我国应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 增强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量的能力。

总之, 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看, 最重要的还是学会运用经济学的逻辑思维去看待和分析身边的问题。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如何充分利用稀缺资源, 并合理、有效地配置于各种用途, 以满足人类欲望的一门社会科学。本文提出了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近来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并且提出了解决就业难问题的方法, 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 它需要我们从点滴做起, 从大学生自身积极向上的态度抓起, 需要国家的政策的引导, 调控和发展, 需要学校的切实配合国家政策和做好培养引导毕业生做好求职准备, 需要用人单位, 大学生自身等社会全体的共同关注和努力才有可能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我们相信通过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及大学生的共同努力, 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

参考文献

[1]网易.遭遇“最难就业季”[EB/OL].[2013-06-16].http://money.163.com/13/0616/19/91GVHOBR00253B0H.html.

[2]王倩.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E B/O L].[2012-11-17].http://wenku.baidu.com/view/844ca55d3b3567ec102d8a02.html.

[3]新华网.就业形势的说明[EB/OL]. (2013-02-03) .http://www.guancha.cn/Macroeconomy/2013_05_02_142063.shtml.

[4]文东茅.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毕业生就业[J].高教探索, 2000 (4) :16.

[5]吴颖民.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经济学分析[J].广东经济, 2008 (09) :26.

基于就业的经济适度增长探讨 篇11

关键词:经济适度增长;就业弹性;经济周期;潜在增长率

中图分类号:F061.2;F123.16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6439(2009)02-0054-04

On Suitable Economic Growth Based on Employment

GOU Wen-feng

(Economic Situation Analysis and Forecast Institute, Chongqing Academy of Economic Research, Chongqing 401147, China)

Abstract: The driving of Chinas economic growth on employment is obvious but employment growth rate and economic growth rate are not the sam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orld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the subprime mortgage, suitable economic growth to realize employment is very important.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economic cycle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t puts forward the potential economic growth rate to 9.6%, and the economic growth range which is most efficient to boost employment growth is from 8.2% to 11%.

Key Words: economic suitable growth; employment elasticity; economic cycle; potential growth rate

一、引言

经济增长理论被正式纳入宏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始于著名的哈罗德-多马模型,该模型第一次提出了经济增长要适度的问题。索罗和斯旺提出的新古典增长模型认为,经济增长与劳动和资本之间存在函数关系,经济增长可以促进劳动需求的增长。著名的奥肯定律对适度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做出了经验性的定量表述①,认为如果想让失业率下降,实际GDP的增长必须快于潜在GDP的增长,低速增长仍可能导致失业率的上升。[1]以刘易斯、托达罗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从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二元经济(Dual Economy)结构出发,把经济增长过程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过程有机地结合起来研究,对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作了进一步探索。总之,西方经济学家普遍认为,经济增长对就业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理论界关于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的研究文献颇多,但系统地研究促进就业的适度经济增长的文献却甚少,更多的学者侧重于从人口资源结构、产业发展与就业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普遍认为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体呈现逐渐降低趋势。

国内学者关于适度经济增长的研究,主要是围绕“经济是否过热”这个话题对现实增长率与潜在增长率的关系进行讨论。多数学者赞同潜在增长率是指各种生产要素得到充分利用时的增长率,也即经济增长的极限或可持续的增长率,适度增长是一个区间概念。在1986、1988、1993和2004年曾经四次讨论经济过热的问题,2007年年初国家正式明确提出“防止经济由偏快向过热转化”的宏观调控政策。王积业(1990)、袁毅军(1991)等学者认为,适度增长率首先应是增长率波动周期较长、波动幅度较小,能够保证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实现产业结构动态协调的增长率。[2][3]多数学者,如解三明、沈利生(1999)等认为,考虑到资源约束和价格稳定因素,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为9%左右,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实际增长率,并认为潜在增长率呈下降趋势。[4]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宏观课题组(2000)用1979—1999年的数据进行回归,求得对应于零通货膨胀时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为9.1%。谢国忠(2001)认为,中国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本和外汇储备,如果资本分配效率进一步改善,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应该在10%以上(摘自摩根斯坦利来州区董事谢国忠在世界经济论坛第十届东亚经济峰会上的讲话),这是目前我们所见到的最高的估计值。江小娟(2003)认为,从供给层面看,经济增长加速已不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中国经济增长正向潜在增长率逼近,[5]但却没给出具体的数值。袁富华(2006)认为,中国当前经济增长的适度区间为(7.4%,9%)。[6]总体看来,国内学者给出的潜在增长率在8%~10%之间。

可见,很少有学者从促进就业的角度来研究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问题。本文将从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出发,探讨当前我国的适度经济增长问题。

二、我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的实证分析

经济增长与就业的关系通常用就业弹性来衡量,即当影响经济增长的其他因素不变时,每一单位的经济增长就会引起就业增长率的变化。决定就业弹性的因素相当复杂,除了受经济自身的发展规律制约以外,还与一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取向以及产业结构相关。就业弹性越大,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越高,依靠经济增长拉动就业的作用就越明显;当就业弹性水平较低时,单位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的水平就低,即使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也不会对就业有较强的拉动,此时依靠经济增长解决就业不会产生明显效果。本文采用弹性定义差分法来测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进入经济转型加速期的年度经济增长就业弹性。在表1中列出了我国经济增长率、登记失业率、就业增长率、就业弹性数据。

从表1可以看出,经济增长对城乡总体就业增长的拉动作用还是明显的,但我国就业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并不一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登记失业率还呈现上升趋势。从就业弹性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总体呈现出在波动中下降的趋势。1991—1995年,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建立,国有企业改革开始向纵深推进,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城乡隐性失业集中爆发,但当时再就业工程尚未大规模开展,由于我国就业人口基数较高,新增就业、转移就业人数压力大,因此就业弹性骤降,1992—1995年甚至降到0.1以下。1996年以后,尽管国有企业改革导致大批工人下岗失业,但由于再就业工程和积极就业政策的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比例较高,因此,就业弹性又开始回升到0.1以上。从2002年开始,就业弹性重新开始出现下降趋势,到2007年就业弹性仅为0.068。如果按照目前理论界比较一致认可的9%的潜在增长率来划分(低于9%认为是低增长,反之视为高增长),我国1990年代以来的经济增长与就业关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见表2)。

可以看出,在1997—2002年GDP增长相对较缓期间,就业增长或就业弹性相对较高;而2003—2007年较高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带来就业的快速增长。2006年开始,我国已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增长的高峰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高峰期、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职工分流安置攻坚期的三期交汇阶段。但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较低,劳动力需求难以大幅增长,劳动力总量仍然严重供大于求。据专家测算,按照当前经济增长及其对就业的带动能力计算,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 300万人左右。[7]此外,经济增长的低就业弹性趋势还与我国近年来劳动力参与率不断下降有关。劳动力参与率是指经济活动人口占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的比例,年龄结构、生命周期、性别结构、人力资本状况、贫富状况均是影响劳动力参与率变动的重要因素。据政府报告,1995—2003年不到10年的时间里,我国劳动力参与率下降了12个百分点。[8]劳动力参与率的下降无疑减少了劳动力的供给,一方面有利于就业压力的缓解,另一方面则会导致劳动力短缺(刘易斯拐点)更早到来。如果大量的劳动力退出市场,将是对目前人口红利的一种浪费,也意味着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低于潜在的最优水平。因此,适度经济增长对就业至关重要。

三、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探讨

经济增长是治理失业的根本途径,但理论与实践证明,并不是任何经济增长都可以降低失业率。由于许多现实经济因素的不确定性,对目前究竟多高的经济增长率才能有效地解决我国失业问题以及在现实条件下我国经济能够实现多高的增长率进行定量分析十分困难,但对适度的经济增长率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适度经济增长率,一直是理论界长期讨论的问题,在综合我国多数学者观点基础上,笔者对适度经济增长的内涵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增长率波动幅度较小且周期较长,能够保证社会总供求大体平衡、实现产业结构动态协调和基本均衡的经济增长率;(2)国民收入的积累与消费保持合理比例的经济增长率;(3)能促进经济效益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经济增长率;(4)能有效解决失业,具有相对稳定的高就业弹性的经济增长率;(5)接近潜在增长率的经济增长率

从理论上讲,适度经济增长率可以是一个点,即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上述五个条件的最优增长率。但在现实经济中,由于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不断变化,经济增长率处于最优状态是极其偶然的,总是高于或低于适度经济增长率。因此,要确定理论上的适度经济增长率十分困难。比较好的办法就是为经济增长给定一个适度区间,在该区间内,经济增长大体上能够满足上述五个条件,这一区间就是适度经济增长区间。只要经济增长率处在这一区间内,政府就无须对经济做过多干预。

我国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高速增长,主要靠的是投资拉动、在未来的工业化过程中,由于自然资源可供性的约束,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以及由此带动的服务业的增长,有可能在一个相对较低的速度上吸纳新增劳动力供给,但“适度快速增长”仍然不可忽视。袁富华(2006)研究认为,即使不考虑其他要求经济快速增长的因素,仅仅为吸纳新增劳动力供给,在今后10到20年的时间内每年就需要8%左右的增长速度,8.5%的增长速度可以看作中国工业化过程的“适度快速增长”。[6]

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周期变动来看(见图1),第一、二、三、四轮周期峰值分别达到11.7%、15.3%、11.5%、14.1%,波峰均在11%以上。从1998年以来,持续长达近10年的第五轮长周期是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和成熟的重要阶段,也是我国经济活力相对较强、增长波动幅度较小的时期。但由于受美国次贷金融危机的影响,目前已开始出现衰退迹象。这期间平均增长率达到9.6%,该轮周期最低增速为7.8%(2000年)、峰值为11.4%(2007年)。再考虑到我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加快阶段,庞大的人口资源和城市化率的提高必然要求经济的增长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由于美国金融危机拖累全球经济放缓,中国经济增长的外部需求动力减弱,经济下行风险加大。2008年以来,东部沿海城市大量外向型中小民营企业陆续破产倒闭,大量农民工开始回流,进一步加大了内地城市就业压力,因此适度的经济增长也是社会稳定的必然需求。危机的发生客观上为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了动力和契机,启动内需和扩大就业的现实也要求中国经济在今后必须保持相对较高的增长水平。结合袁富华的研究成果,同时考虑到经济适度增长必须满足的第一个条件,即周期长、波动幅度小,可取第五轮长周期的平均增长水平9.6%作为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经济潜在增长率。同时,考虑到外需萎缩的背景和国内资源的约束,经济增长不可能长期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上,故可取适度增长区间的上限为11%,围绕9.6%的潜在增长水平上下波动,波幅以1.4个百分点为宜。总之,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适度增长区间为8.2%~11%。

参考文献:

[1] 保罗·萨缪尔森,威廉·诺德豪斯.经济学[M].17版.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

[2] 王积业.论我国的适度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1990(6):16-19.

[3] 袁毅军.论我国经济的适度增长[J].经济研究,1991(1):12-17.

[4] 沈利生.我国潜在经济增长率变动趋势估计[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9(12):3-6.

[5] 江小娟.向潜在增长率趋近——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J].财贸经济,2003(5):5-13.

[6] 袁富华.中国经济的适度快速增长与就业[R/OL].(2006-01-10).http://finance.sina.com.cn.

[7] 游钧. 2006—2007年:中国就业报告[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125.

就业经济学 篇12

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制度由计划分配向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自主择业转变, 初步形成了“市场导向, 政府调控, 学校推荐,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新的就业机制。特别是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 高校毕业生就业人数快速增加, 使高校出现了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初次就业率逐年下降

据2001年资料显示, 全国高校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为82%, 2002年为80%, 2003年为70%, 2004年为73%。从数字上看, 除2004年就业率统计方法调整外, 2001-2003年初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如果按2004年以前的方法统计初次就业率, 2004年全国本科平均初次就业率应在65%左右。实际上, 初次就业率连续四年呈下降趋势。

2、毕业生的期望收入与用人单位提供的收入存在较大差距, 实际收入不高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对上海地区高校毕业生的收入期望值进行调查, 上海地区本科毕业生预期月收入为2000-4000元, 研究生为5000元以上, 大部分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给本科毕业生的月工资为2000元左右, 研究生为3000-4000元。而实际来校招聘毕业生 (本科毕业生) 的用人单位绝大多数提供给毕业生的月工资在1000元左右, 甚至几百元。

3、毕业生期望的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的岗位存在错位现象, 实际就业岗位层次不高

大多数毕业生都希望到发达地区、大中城市、高薪部门或福利待遇较高的部门、行政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工作、管理工作或教学科研工作, 而这些岗位只是社会提供给毕业生的有限的岗位, 绝大多数的岗位都是层次相对较低, 在传统观念中不是大学毕业生应该从事的岗位。比如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 社会提供的绝大多数岗位是旅行社中的导游、星级酒店工作人员 (必须从服务员干起) , 直接的管理岗位很少;法律专业的毕业生, 社会提供的绝大多数岗位是律师事务所的助理律师。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1、总体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失衡, 是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

供求理论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 其基本内涵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商品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供求均衡;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商品紧俏, 是卖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供给方, 需求方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商品滞销, 是买方市场,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需求方, 没有供给方选择的余地。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力是商品, 大学毕业生是劳动力商品的一种。高等院校是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方, 用人单位是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如果大学毕业生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 高校毕业生劳动力市场达到供求均衡状态;如果供给量小于需求量, 大学毕业生是紧俏商品,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供给方的高校, 用人单位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供给量大于需求量, 大学毕业生不再是紧俏商品, 在市场中起主导作用的是作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 高校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市场上出现前两种情况, 不存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 如果出现后一种情况, 必将出现就业难。

从就业岗位供给看, 按照经济学的观点, 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可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80-100万个, 近几年我国每年新增就业岗位应为900万个左右。尽管我国经济高速发展, GDP增长率保持在9%左右, 但我国主要采取的是增长优先发展战略, 新建项目资本有机构成提高, 对劳动力需求增速慢于经济发展速度, 出现了“高增长、高投入、低就业”现象, 因此, 经济发展实际向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每年不足900万个。从就业岗位需求看, 全国高校毕业生2001年117万人, 2002年145万人, 2003年212万人, 2004年280万人, 2005年338万人, 近五年高校毕业生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长。同时, 除了大学毕业生就业所产生的工作岗位需求外, 还有来自其它类型和层次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岗位需求。据劳动部提供的数据, 2004年城镇新增劳动力约1000万, 除此之外, 还有大量的下岗职工需要再就业, 加上高校毕业生, 2004年各类新增劳动力超过1300万。2005年全社会各类新增劳动力约2400万, 劳动力市场总体上需求大于供给, 出现严重的供过于求的就业失衡现象。由于总体性的劳动力供大于求在短期内无法改变, 供求失衡的严峻状况构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基本态势。

2、供求结构失衡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结构性矛盾

从目前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看, 在劳动力市场总体失衡的同时还存在着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问题, 一方面是毕业生找不到工作, 一方面是用人单位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毕业生就业出现了结构性失衡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毕业生供求结构的失衡。由于高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理念上未能有效围绕市场来进行调试, 没有找好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结合点, 产生了社会需求与高校人才供给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一是社会的有效需求与高校的无效供给之间的失衡。这种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技能结构的失衡、文化结构的失衡、区域结构的失衡、年龄结构的失衡等。”就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而言, 主要表现为技能 (专业) 结构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一方面,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 由于高等教育本身具有滞后性和周期长的特点, 而社会需求却瞬息万变, 加之近年来人才预测工作比较薄弱, 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往往不相吻合, 所学专业往往滞后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 毕业时难免出现一定程度的专业结构失衡。据南京人事局2003年统计, 南京市对工科毕业生需求约为1.3万人, 但只有5900人签约, 尚缺口7000人;另一方面, 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造成不同地域对劳动力素质和对劳动力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两个层面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 造成了就业难的问题。一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要比内地欠发达地区多, 欠发达地区的大学生相对而言要比发达地区的大学生就业难;第二, 大学生固有的“孔雀东南飞”的就业理念, 使部分经济欠发达地区所急需的专业人才又得不到充分的满足, 因而加剧了大学生就业的区域结构失衡。[1]二是社会的有限需求与高校的过多供给之间的矛盾。未就业的毕业生很大一部分是因为与其专业类似的人才一般已趋近或达到饱和的程度。教育部有关数据表明, 近年在高校招生增长最快的十个专业, 其毕业生就业率已全面下降, 艺术类专业就是其中之一。

3、高校毕业生的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削弱了其在就业市场竞争力

如果一类产品具有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 在短缺经济下, 出于整个市场供不应求, 市场对这类产品没有选择余地, 不存在销售难的问题。在供过于求的过剩经济下, 服务好、营销手段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名牌在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而更多的同类产品则出现滞销, 最终这些企业被兼并或重组。目前来看, 高校毕业生是具有广泛同质性、无差异性的产品, 许多高校相同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非常相近, 培养环节没有太大差异, 不同高校同一专业的毕业生从表面上看无太大差别, 特别是文科类专业。这样, 名牌高校的毕业生就表现出很强的市场竞争力, 地方高校、知名度不高的高校毕业生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出现就业难。

4、预期工资刚性引起的就业难

根据凯恩斯等人的观点, 劳动力市场是不完全竞争市场, 工会垄断和非工会劳工的对比效应会使货币工资具有易升不易降的特点, 这样随着货币工资只升不降和劳动力供过于求, 就会存在劳工的非自愿性失业。这种工资刚性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同样存在于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 只是这种刚性表现为大学生的预期工资刚性。

1999年高校扩招后, 高等学校普遍实行成本分担制度。现在一个本科生, 每年人力资本投入, 包括学费、住宿费、生活费和其他相关费用约为1.3万元, 四年的人力资本投入至少要达到5万元左右。这是直接投资。按高中毕业生就业的年收入1万元计, 大学生上学的机会成本为4万元。因此大学生上学的总成本约为8万元。以大学生就业时年龄24岁, 工作到60岁计算, 与未上大学的同龄人相比较, 如果大学生的月工资收入不比同龄人多200元以上, 他就无法收回人力资本投资, 加上人力资本的投资增值。目前, 大学生的预期工资为月薪1500-1800元左右。然而, 很多单位很难保证这一预期工资, 导致了许多大学生非自愿性失业。

5、制度缺失引起的就业难

原国家教委颁布《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 使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运行初步规范化、制度化。但与“市场对人才资源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要求相比, 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方面, 尤其是与毕业生就业市场相配套的政策与制度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实行自主择业制度要具备相应的社会宏观环境和条件, 具体来说, 就是要建立一系列与就业市场相配套的制度。一是市场经济体制;二是劳动人事制度;三是户籍制度;四是缴费上学制度;五是社会保障制度;六是就业服务制度;七是就业保险制度等。但现实是我们在户籍制度、人事制度、干部管理制度、就业保险制度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的地方。如我国人事制度改革滞后, 大学生就业指标的限制, 有的还有干部身份的要求等。民营企业、外企不能根据需要招聘大学生, 企业的用人自主权没有到位。有些高校毕业生还面临出地区、出系统要交费的地方性或行业性阻碍。[2]另外, 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市场还不够健全, 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 市场信息还不够畅通, 市场交易还不够规范, 人力资本价格机制还没有形成等等, 造成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交易成本较高, 交易成功率较低, 最终导致毕业生就业难。

用经济学思维指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1、促进经济发展, 扩大经济总量增加就业岗位总量是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根本措施

“各国发展的实践证明,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总体上是受经济发展周期变化的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是促进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的核心保障因素, ”[3]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从政府的角度讲, 应立足于加强宏观调控, 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保持经济适度增长。据测算:如果GDP增长率保持在7%-8%左右, 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将达到700-800万个, 这就为大学生提供了基本的就业空间。二是调整经济结构,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第三产业, 既是优化经济结构, 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需要, 也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需要。一般来说, 第三产业增加值每增长一个百分点, 市场增加就业岗位达85万个。因此, 要充分挖掘第三产业拉动就业、吸纳毕业生的巨大潜力, 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三是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民营经济作为我国较有活力的一种经济形态,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现有600万民营企业, 一方面, 它们急需高素质的劳动力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 它们机制活、负担轻、重能力、看实绩, 有利于大学生干出成绩、成就事业。因此, 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过程, 应充分发挥民营企业的作用。

2、加强政府宏观调控, 引导高校理性应对市场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对宏观经济的驾驭能力越来越强, 越来越成熟, 根据经济的周期变化适时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经济手段调节经济, 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中, 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发挥得略显迟钝、滞后。近十年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时期, 办学规模不断扩大, 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在看到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 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 如盲目追求规模, 千人大学变成万人大学, 百亩校园变成千亩校园, 出现了继经济开发区建设之后的新一轮“圈地运动”, 最终出现重“产品生产”轻“产品销售”的“产品积压现象”;盲目上专业, 追求大而全, 专科类学校变成了综合性大学, 工科院校开设了新闻学专业, 农科院校开设了金融学专业, 文科类院校开设了机械制造专业, 低水平重复建设。针对这些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 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 通过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引导高等教育, 防止出现高等教育的“通货膨胀”, 使高等教育布局合理, 专业设置结构合理, 健康发展。

3、优化教育费用的分担机制, 弱化大学生“预期工资”刚性

大学生就业难, 从劳动力市场 (就业市场) 的角度讲, 一个很重要的方面是“价格”弹性不够。如前分析, 由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 大部分家庭教育费支出已成为家庭的一项重要支出, 有些甚至耗尽父母的全部积蓄。因此, 大学生的“预期工资”刚性较强, 影响大学生的就业。针对我国这样一个“穷国办大教育”的实际, 对高等教育实行教育成本分担制度, 应该说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但目前来看, 由于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尚不完善, 大部分家庭的教育费用负担过重。为此, 从政府的角度讲, 一是要规范教育成本构成;二是建立合理完善的教育成本分担机制, 把家庭分担的费用限制在一个合理的、绝大多数家庭能够接受和负担得起的范围内。这样即可在某种程度上从投资收益回报预期方面降低大学生“预期工资”的刚性, 促进就业难问题的解决。

4、高校要遵循市场规律, 创“名牌产品”

一是树立质量意识,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抓好教学环节。质量是产品的生命, 海尔集团的质量意识在企业界传为佳话, 产品质量好坏, 生产阶段是关键。如果把高校毕业生看作一种产品, 其质量同样决定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随着高等教育竞争日趋激烈, 高校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学生的竞争, 学生质量的竞争。如果高校培养的学生被社会广泛认可, 用人单位满意, 就业状况很好, 这样的产品就是优质产品, 否则就是伪劣产品。因此, 高等学校要树立质量意识。在当前的招生体制下, 原材料的选择是相对被动的, 教学环节和师资队伍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高等院校一定要加强教学环节的监控, 在实施标准化管理的同时,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培养、吸引一批优秀的师资。同时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尤其应注重学生人文精神、沟通能力、对手能力的培养, 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二是树立营销理念, 重视“产品”营销和品牌营销。作为高校, 要树立营销意识, 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对外宣传的层面, 要按照市场规律组织营销, 一方面要重视“产品”营销, 即对学生 (毕业生) 的营销, 创名牌产品。像企业一样, 老产品有老产品的营销策略, 新产品有新产品的营销策略。企业每推出一种产品, 都有一套符合市场规律的营销策略, 让市场尽快认知, 并让消费者选择它。高校必须树立产品营销意识, 创名牌产品。

5、树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 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作为一般意义上的产品, 只要有订单就一定有销售额, 而高校毕业生却不同。高校毕业生与一般意义上的产品的区别是具有自主决定性。尽管用人单位有需求, 但由于种种原因毕业生不愿意到该用人单位就业, 造成“有业不就”。因此, 要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机制, 提高毕业生对市场的认知度, 做到“有业则就”。

要重视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 保证经费、人员、场地的投入, 加强就业指导课建设, 通过就业指导使毕业生充分了解社会, 调整就业心态, 合理定位。使毕业生认识到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 社会精英岗位与高校毕业生数量相比显得不足甚至短缺。就高校毕业生就业整体情况而言, 进入了“大众化就业时代”, 一部分高校毕业生通过竞争进入了社会精英岗位, 同时必然要有一大部分毕业生从事灰领、蓝领工作, 这是社会发展进步的表现。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副司长刘大为在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上指出, “今天毕业生就业的空间就是明天高校发展的空间”。高等院校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 按照高等教育规律和市场规律办学, 在二十一世纪高等院校激烈的竞争中发展、壮大。

6、加快人事、户籍等制度改革的步伐, 取消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

从2002年开始, 毕业生在就业时未落实单位的, 可以将本人档案、户口存放在学校1年、2年, 找到工作单位后即可办理就业手续。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和用人单位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等方面要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变化, 及时制定切实可行的方便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 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有利条件。打破选人、用人中论资排辈的观念和做法, 促进人才合理流动, 积极营造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

参考文献

[1]章桦.理想与现实间的一道门槛[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3, (5) :33-35.

[2]劳白.深化改革, 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N].光明日报, 2003-04-23, (C3) .

上一篇:高职高专数学论文下一篇: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