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校图书馆文职馆员(共4篇)
军校图书馆文职馆员 篇1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 (以下简称为条例) 于2005年8月1日起施行。总则第一条明确了制定该条例的目的。为了利用社会人才资源为军队建设服务, 规范文职人员的聘用和管理, 建设高素质的文职人员队伍, 适应军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需要, 制定本条例。文职人员制度的建立是部队在人才建设上的一大跨越, 是关系到部队建设的长远大计。
首先是非现役文职人员如何融入部队之中, 每一个群体都有其特定的文化, 部队也不例外。文职人员想融入部队, 最重要的是要理解部队的文化。在文职人员看来, 部队里的规矩太多, 要注意仪表, 不着奇装异服, 女孩子要把头发扎起来, 不能穿太高的高跟鞋等等。一旦进入部队, 就要遵守纪律, 听从指挥。刚来的文职人员可能不太理解, 这已经是二十一世纪, 崇尚个性的时代了, 可部队里总是在要求整齐划一, 同步运行, 一起操练, 一起上课, 一起吃饭, 一起睡觉。其实, 这种训练在部队里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经过严格训练的战士才能在真正的战场上凯旋。文职人员要想更好地融入部队, 理解部队的文化是前提条件。
其次, 要在物质上给文职人员有力的保障, 免去其后顾之忧。《条例》第七章规定了文职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和社会保障。第三十五条规定, 文职人员的工资水平应当根据聘用岗位、工作任务和实际贡献, 参照事业单位同类岗位人员的工资水平确定, 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按照国家和军队的有关规定适时调整。实际上, 很多部队的文职人员的待遇都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事业单位通常有第十三个月工资 (也就是年底双薪) , 部队也有, 可有多少部队的文职人员拿到了第十三个月的工资。也许第十三个月的工资只有几百块钱, 但它却说明了一个问题, 文职人员的福利待遇有待提高和完善。当然, 任何新生事物都需要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 《条例》的切实执行也需要不断地完善。只有保障文职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 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才能使其以部队为家, 调动工作的热情, 全心全意为部队工作。否则, 很可能造成人才的流失。
再次, 要给文职人员提供培训和继续教育的机会。因为文职人员是从地方大学招聘来的, 缺乏保密意识, 当他们来到部队, 就会知道部队里的很多情况, 为防止有意或无意的泄露秘密, 应着重加强对文职人员的保密教育。有些文职人员虽被部队的图书馆录用, 但对部队图书馆的特点并不了解, 所以, 对他们的岗前培训和职业教育就显得尤为必要。另外, 由于图书馆的有些工作是比较单调并且重复性很高, 容易使具有高学历的文职人员产生工作倦怠情绪, 也很难评判自身的价值, 更难从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如何激发文职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是图书馆建设的关键。同时, 也应该重视图书馆文职人员的继续教育问题, 使文职人员认识到, 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获得继续深造的机会, 在同等条件下可以和现役人员平等地竞争和获得晋升的机会。努力工作的人要比不努力工作的人获得更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 如果干好干坏一个样, 干与不干一个样, 那说明工作中的激励机制是存在问题的, 这种制度有待完善。
最后, 要建立文职人员的归属感, 并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如果文职人员在各方面总是被部队边缘化, 比如, 开会不用参加, 工作着便装, 只发现役人员的部分奖金, 没有年底双薪, 竞争中处于劣势, 没有继续深造的机会, 更谈不上个人的发展前景, 那么, 在这样的差异下, 文职人员是很难建立个人的归属感, 更别说主人翁的工作态度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加强。第一, 应该改变文职人员工作时穿便装的现状, 为他们定制统一的服装, 使他们更快地融入部队的绿色之中。第二, 真正地贯彻执行有关文职人员制度, 不拖欠工资, 及时地为他们办理各项保险和住房公积金, 视工作绩效发放奖金。第三, 提供一个平等的竞争平台, 在工作上, 一视同仁, 文职人员和现役军官拥有同样的发展机会。由于文职人员是聘任制形式, 不涉及复员转业问题, 对于部队工作的衔接和稳定更有利。第四, 文职人员制度是一个新生的事物, 在制定《条例》的时候并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出现一些问题是正常的。这也对《条例》的增补提出了新的要求, 条例应该更加细化, 增强可操作性。比如, 对解决有关文职人员问题, 应指定一个专门的部门--总政治部直属单位的专门管理部门, 从而避免因制度缺陷所造成的人才流失。第五, 在执行《条例》时, 各部门应该通力合作, 提高办事效率, 而不是互相推诿。相信随着《条例》的不断完善, 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会选择到部队, 成为一名文职人员, 虽然没有军籍, 虽然不穿军装, 一样会以部队为家, 为国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2005 (6) .
军校图书馆文职馆员 篇2
军校图书馆是我军重要的文献服务平台,文职人员是军校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的生力军,其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将直接影响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在分析了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以完善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促进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1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现状调查
本文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文职人员的学历层次、专业结构、年龄构成等基本情况进行了全面地调查和了解,并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策略, 以加强我军图书馆文职人员队伍建设。本次共发放问卷3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290份,有效率为96.7%。
1.1学历层次
在接受调查的290名图书馆文职人员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有40名,占13.8%;具有本科学历的有240名,占82.8%,两者共占96.6%;本科以下学历且有专业特长的有10名,占3.4%。这一调查数据表明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普遍学历层次较高,这也符合我军人才队伍的学历层次的要求。
1.3年龄构成
在年龄构成上,30岁以下的共191人,占65.9%; 30~35岁的共81人,占27.9%;35~50岁的共18人, 占6.2%。这表明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队伍的年龄层次普遍比较年轻化,这也比较有利于我军图书馆文职人员人才队伍建设。
2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现状分析
2.1 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优势分析
2.1.1学历层次较高,知识构成多元化
在本次调查中,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本科以上学历的占96.6%。在专业构成上也呈现多元化布局,有图书情报专业,计算机网络专业,还有外语、法律、中文、金融、管理等专业,与原先比较单一的图书档案专业相比,专业分布更加广泛和全面,这样的学历和专业结构也是我军在信息化时代更好地开展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有利条件。
2.1.2工作积极、主动,上进心强
军校严谨、扎实的教风和学风在图书馆文职人员身上也有较为充分地展现。文职人员在工作上普遍比较积极、主动,能动性和求知欲较强。在调查中发现, 90%以上的文职人员能胜任图书馆的现有工作,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有些人还因为表现突出,被破格提升为部门领导,还有一些人在某些专业性较强的岗位中成为技术骨干。
2.1.3队伍年轻化,发展潜力大
本次调查的数据表明,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其中30岁以下的占65.9%,成为文职人员队伍中的主力军。并且,在年轻化的队伍中,人员都具有较好的学历背景,基本功扎实,工作踏实,思维活跃,朝气蓬勃。
2.2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劣势分析
2.2.1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制约,从社会招聘来的图书馆文职人员虽然表现出专业基础强、学历层次高等方面的优势,但由于缺乏必要的部队锻炼和正规的军政训练,在军政素质以及某些专业技能方面仍然有所欠缺,特别是图书馆综合管理和综合信息化服务经验不足,知识水平向综合能力转化受限。
2.2.2作风纪律需进一步加强
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的“文职”性质让很多文职人员在作风纪律上产生了松懈。由于是专业技术岗位, 又远离野战区,所以某些文职人员只是埋头钻研业务, 纪律意识淡薄,这与军校的整体氛围产生违和感。
2.2.3角色转变还需加快
虽然文职人员基本素质较高,但是由于对军校的认知上存在某些偏差,因此总会让人有种发展潜力虽大可是发展速度欠佳的感觉。具体体现在: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不足,面对挫折的抗击打能力不够,不适应从地方到部队之后的角色转变。
2.2.4价值取向需进一步修正
根据对刚入职的图书馆文职人员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动机的调查结果来看,97%的文职人员在入职前或者入职之初都是抱着要大展一番拳脚的宏愿。他们希望能利用专业所长施展自己的聪明才智,在专业岗位上发光发热。但是,在入职后,某些人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他们认为,图书馆是一个没有什么“油水” 和发展前景的部门,收入低,晋升难,地位不高。于是, 原先的抱负和热情慢慢退去,呈现出人浮于事、敷衍塞责、得过且过的现象,这与我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完全相悖。
2.2.5团队凝聚力有待加强
21世纪是人才竞争呈现白热化状态的时代。这在各行各业中都有非常明显的体现。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也存在着你追我赶、互相竞争的现象。竞争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动力,但如果一味地强调竞争而缺乏团队协作,只会造成人情淡漠、人际关系紧张的局面,长此以往,也不利于社会的发展。所以,竞争应该是良性的相互促进的竞争,而不是不择手段的恶性竞争。在这方面,军校文职人员之间应该多一些互帮互助,多一些友善和谐,强化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团队凝聚力,这样的和谐氛围也正是我军的部队建设倡导的。
3军校文职人员人才队伍建设对策
3.1抓好源头教育,培养责任感
在文职人员入职之初,必须对其进行必要的入职教育,从源头上抓好思想建设。比如,组织文职人员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解放军纪律条例》《解放军保密条例》和图书馆有关规章制度,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和章程等约束和规范文职人员的思想与行为,使其树立为我军军事教育奉献才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3.2加强管理和考核
图书馆文职人员的读者服务工作必须以人为本, 而对图书馆文职人员的管理和考核也必须做到以人为本。由于文职人员是非现役人员,在思想、行为等方面必然表现出和部队现役军人的差别。在强调部队纪律的同时,也必须充分尊重个性的发展。有时,强制性的命令非但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反而会让文职人员产生对专制的厌恶感。因此,在管理上要讲究方式方法,要多采用春风化雨似的柔性管理,充分尊重文职人员的感情和人格,使其能够安于本职工作,而不至于产生隔阂感。当然,在强调科学和人性化管理的同时,也必须重视对军校图书馆文职人员的考核,要进一步规范文职人员的职责范围,使其树立艰苦朴树的作风和甘于奉献的精神。对表现好、成绩突出的文职人员,要提高其政治待遇,给予相应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以鼓励其更加安心地做好本职工作,同时也会激励其他文职人员,形成良性、有序、和谐的竞争氛围。
3.3强化岗位培训和教育培养
军校图书馆文职馆员 篇3
关键词:青年馆员,团队培养,学科馆员
图书馆学家阮冈纳赞在其“图书馆五定律”中谈到图书馆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 而组成成长的有机部分则分别为藏书、读者和馆员。对于每一个图书馆馆员来说, 在现代社会文明和网络数字资源相交融的时代, 图书馆的繁荣发展不仅仅体现在我们能够利用现代化的理念、技术和工具为读者提供各种不同需求的知识信息服务, 也体现在每个人随即而上的业务素质成长方面, 能够充分依托本身所处的环境, 利用现代工具为读者提供越来越多样化的服务。
一、认识军校文职人员队伍
文职人员在世界军事强国中所占的比重相当大, 在高技术战争中也发挥着巨大作用。我国文职人员的建立是我军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大举措, 是实现强军目标、打赢现代战争的战略选择。2005年6月23日, 由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签署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 规定了在军队实行文职人员制度, 在军队军级以上机关和驻边远艰苦地区以外的非作战部队的教学、科研、工程、卫生、文体、图书、档案等专业技术岗位以及部分管理事务和服务保障等非专业技术岗位上聘用文职人员, 文职人员与现役军人一样, 都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构成要素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军校图书馆馆员的组成特点
由于院校的教育性质, 军校内招收文职人员的比例和数量也相对较多, 而图书馆是文职人员相对集中的单位之一。以我馆为例, 当前人员由现役军人、文职人员和职工三个部分构成, 人员比例1:10:2。文职人员人数居多, 年龄层次比较集中, 但所需专业涉及范围比较广, 研究生与本科生比例基本持平。自2007年我馆第一批文职人员入职以来, 凭借高素质的知识水平和专业服务态度, 图书馆整体风貌更上一层楼。但和其他兄弟院校图书馆相比较而言, 我馆青年馆员的专业学科比例构成较为薄弱, 图书情报专业对口的人员少, 馆员的成长需要经历业务培训和学习期的磨合, 业务上手的周期较长, 但在实际工作中, 弱点也可以转换为优势, 成为图书馆业务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多元化的专业在我们开展服务咨询和其他相关业务时有不可比拟的优势, 可以挖掘更深层次的服务。
三、青年馆员团队的培养和探索工作
(一) 业务能力培养
馆员团队专业结构多元化带来拓宽服务范围的同时, 也伴随着图书专业基础知识不足的问题。针对此问题, 我馆结合总部工作安排, 分批次派出馆员奔赴南京理工大学、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等地方学习图书情报专业知识, 馆员得到系统培训, 同时不间断安排馆员参加国内图书馆学会等相关单位组织的短期业务培训, 提升了馆员的业务学习和职业素养。在日常工作中, 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 实现人员的轮岗制度, 馆员在不同岗位得到锻炼, 并成长为业务骨干。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学院青年教员培训班, 作为学院信息检索课的主讲教员, 每学期不定期组织馆内业务学习, 由业务骨干为全体馆员做业务培训, 对馆员业务能力的提升有良好的收效。
(二) 骨干队伍培养
本馆青年馆员的年龄集中在70后和80后, 成为职工馆员退休后图书馆业务的主力军。大多数青年馆员虽然不具备图书馆专业业务的工作经验, 但工作热情高, 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强, 业务上手快。馆员正式上岗前均要轮岗实习, 结合所学专业特点, 再分配至相关业务部门。例如, 我馆2007年新聘两名中国科学院毕业的图书情报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根据专业学科领域的特点和图书馆业务规划安排, 成为情报服务部, 为学院读者提供情报查新、定题服务、参考咨询、课题研究等专业信息服务;分流安排至基础服务部门的馆员, 具有英语、计算机、法学、历史等相关专业知识, 对图书文献管理、读者服务、信息咨询等工作有巨大的帮助。
(三) 特色团队建立
军校图书馆作为文化的信息载体和军事人才培养基地, 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图书馆利用馆藏信息资源和现代的信息传播手段, 打造以本馆青年馆员为主的特色团队, 进而为教学科研人员提供更深层次的参考咨询桥梁、信息共享等服务。近年来, 我馆借助军队MALIS系统平台, 完成转型模式下图书馆服务创新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建立起以情报与教学组为首的情报服务团队, 提供研究生定题、课题查新、情报资料翻译等信息服务;以数字资源部牵头的数字资源团队, 动员全体馆员参与到原生期刊、原生学位论文等6个原生文献数据库的建设;以流通阅览部为主的读者服务团队, 每年组织“读书月”系列活动。这些特色团队的建立, 在院系与图书馆之间搭起传递信息、互通情报的桥梁, 图书馆不再是单纯的借还书部门, 作为“第二课堂”的作用得到了发挥, 也创建了特色服务品牌。
四、结语
军校图书馆文职馆员 篇4
1 学科馆员的概念
学科馆员是图书馆馆员和学科研究员的有机结合体, 是指具有某个学科的专业知识, 又具有情报信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能在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建立对口联系, 实现相互顺畅沟通, 有针对性地为教学、科研提供深层次的服务和帮助的复合型图书馆人才。学科馆员的主要职责是:注重本馆的馆藏建设, 熟悉对口学科的文献信息情况, 定期分析馆藏资源与对口学科专业的配置比例, 及时更新对口学科的发展动态, 反馈读者对馆藏的需求, 定期推荐新的文献资源, 介绍各种文献及数据的查找方法及开设信息检索课等。
2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在军队院校中的现状分析
军校图书馆的馆藏资源有限, 部分电子资源更新速度缓慢, 尤其是在面临教育转型、教学改革的新时期, 某些具体学科、专业、专题类的信息资源相对匮乏。资源的不足往往使学科馆员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 不能及时、完全、充分地为读者信息需求进行相关搜集和整理, 再加上馆员自身专业学科知识水平的限制, 馆员接触外来信息比较迟缓, 对新生事物及经验的吸收不主动、不完全, 甚至对“学科馆员”的概念模糊不清, 错误地将参考咨询员等同于学科馆员, 学科馆员往往最终又被定义为各系部联络馆员, 并不能深层次地满足专业学科建设所需要的服务, 更别说理解学科馆员的价值和作用了, 使学科馆员服务成为空谈。
3 建立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必要性
3.1 是推进军队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学科建设是军队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科建设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是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军队院校学科建设的不断推进, 对信息的需求日益增大且具有专业性强、学科交叉等特点, 学科馆员服务模式能有针对性地对学科专业文献信息进行收集整理, 并分析研究, 主动为各学科提供高水平、深层次的服务, 是促进军队院校学科建设的重要举措。
3.2 是提高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的有效途径
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资源的快速更新, 令我们查找信息既方便又繁琐。虽然现在的查找渠道众多, 但是各种信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在网上点击一个信息源, 可能会出现上百条或上千条信息, 而要得到有效的信息资源, 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需要一批既熟悉馆内所拥有的各种学科资源, 具有较强的文献信息检索能力, 又懂学科专业知识, 了解学科教学情况的图书馆员, 来承担起专门为某学科读者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工作。学科馆员服务模式不仅有利于学校的学科建设, 方便满足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信息需求, 更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文献信息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 有效地提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
3.3 是提升馆员素质和自我发展的需要
馆员在长期的图书馆工作中, 容易感到工作枯燥单调, 需要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展现个人才智。推行学科馆员服务, 有利于馆员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利用自己的专长, 树立个人品牌, 体现个人价值, 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4 实施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对策
4.1 改善服务模式, 加大宣传与推广
军队院校图书馆推行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必须转变观念, 改善以往单一的服务模式, 建立以用户和知识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拓宽服务范围, 深化服务层次, 不断完善学科馆员制度建设, 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学校每年都会申报各种类型各种级别大量的研究课题和项目, 理应对图书馆学科化服务有很强的需求, 但大部分院校的科研人员对图书馆的服务需求并不明显。这主要是图书馆与学校科研部门沟通不够, 科研科掌握着学校有关科研项目申报、研究进展、成果鉴定等大量信息, 学科馆员了解这些信息, 对开展有针对性的主动的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学科馆员应加强与科研科的沟通, 及时地掌握对口部系的科研动态与信息需求。同时应通过讲座、培训、访谈等方式直接接触读者, 并深入到各部系和教研室, 加大对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宣传, 使之真正成为他们教学、学习和研究工作的信息顾问和助手。
4.2 学科馆员服务嵌入教学, 提高教学质量
俗话说“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学过程中, 学科馆员可以与教员合作将资料查找课程融入教学活动, 通过与部系教员进行充分交流, 在教员开设学科课程时, 学科馆员辅助专业学科教员在教学中将各类信息资源检索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容纳到学科教学中, 在实践教学中提出专业检索问题, 由学员学习讨论、制定检索策略, 改变传统的书本式教学, 同时培养学员的参与意识和动手能力, 在主动、开放、交互式学习氛围中, 实现以学员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学模式。
4.3 建设高水平高素质的学科馆员人才队伍
推行学科馆员服务的关键在于人才, 只有建立高素质的学科馆员队伍, 才能适应高层次信息服务的需求。学科馆员的工作热情、专业背景、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及奉献精神直接决定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成效。目前, 文职人员已经成为军队院校图书馆的骨干力量, 虽然都有各自的专业背景, 但并非军事类, 也不可能覆盖全校所有专业, 因此加强馆员的学习和再培训是当前图书馆发展当务之急, 不仅要注重学科馆员的专业背景、文字表达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信息素养能力、信息获取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督促学科馆员不断地提高自身能力, 与时俱进, 还应加强对学科馆员的科学管理, 实行优胜劣汰, 调动每位馆员的工作和学习能动性, 使之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4.4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奖励
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奖励机制, 一是, 明确对学科馆员工作的考核指标、与用户联络的频率、学科信息资源建设情况、参与咨询课题情况、读者对学科馆员业务能力的评价等;二是, 制定考核评价奖励规章制度, 定期进行考核和评价, 促进学科馆员工作的目的;三是, 学科馆员的薪资分配与考核挂钩, 配套健全的激励机制, 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工作环境。
5 小结
学科馆员服务既是一种新的服务模式, 也是军队院校图书馆管理上的一种创新。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的实施与推行, 使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入和拓宽, 深化了服务层次, 加快科学交流和信息传播的速度, 提高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使图书馆的服务更直接、更有针对性, 使教员和学员能及时学习掌握到信息 (下转第440页) (上接第335页) 检索的方法和技巧并准确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学科馆员服务作为图书馆一项新的服务模式, 还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 只有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学习、努力尝试, 才能不断提高图书馆的创新能力, 做好教学科研的服务工作。SS
摘要:文章通过对学科馆员服务模式在军队院校的现状分析, 阐明了学科馆员服务在军校图书馆实施的必要性, 对推行学科馆员服务模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少芬, 汪敏.高专院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制度实施策略探讨[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08 (26) :41-43.
[2]何青芳, 阳丹.国内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馆, 2011 (1) :53-55.
【军校图书馆文职馆员】推荐阅读:
军校图书馆08-04
军校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论文09-03
数字图书馆馆员06-01
高校图书馆馆员07-24
党校图书馆馆员10-10
图书馆馆员结构10-11
图书馆学生馆员06-12
高校图书馆的馆员素质06-27
图书馆馆员继续教育09-18
高校图书馆员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