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2024-10-26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通用12篇)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篇1

随着社会的发展, 文明程度的提升, 人们对各种服务的质量和品质要求更高了。但通过调查我们发现, 目前, 学校图书馆服务的质量不佳现象是客观存在的。很多学校都存在着图书管理员服务意识不高, 服务质量低下的问题。图书馆的服务危机极大地影响着图书馆的形象和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因此, 探究提升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途径, 促进图书管理人员服务意识的自我培养, 提升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修养, 提高服务质量, 重塑图书管理员的职业道德和光辉形象是很重要的。

一、培养图书管理员的自我服务意识

(一) 使图书管理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要培养图书管理员的自我服务意识, 首先需要使员工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 要能够使员工认同自己的工作, 认识到自己工作对于他人发展, 对于自己发展, 对于家庭发展的重要价值。使员工能够喜欢自己的工作, 积极做好图书管理工作。只有员工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其自我服务意识就可以实现有效培养。

(二) 使图书管理员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在新时期, 图书管理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包括的面很广, 比如, 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能力, 合理的知识结构, 外语能力等等。但并不是每个图书管理员都能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要实现他们服务意识的自我培养, 就需要使每一个员工能够根据自己的情况, 明确自己的长处与优势。馆长要对员工进行考察, 能够使员工在自己适合的岗位上发挥长处, 这对于培养员工的自我服务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

(三) 使员工个人价值能够与组织价值观念保持一致。培养图书管理员的自我服务意识必须要能够通过有效措施使员工个人的价值观能够与组织的价值观保持一致。如果员工个人的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有矛盾, 不统一, 或者会影响到集体能力的发挥, 或者会使员工个人利益受到损害。一旦组织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观, 就要能让全体员工达成共识, 认同组织的价值观, 这样, 员工就能够通过自我调节培养新的价值观, 与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只有使个人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保持一致, 员工的自我服务意识才能得到提升。

二、给图书管理员工作给予支持

要实现图书管理员服务意识的自我培养, 图书馆必须要能够给员工工作给予支持。

(一) 图书馆要能够宽容地对待员工。在知识经济时代, 要能够以人为本进行员工管理, 作为图书馆领导层, 要能够宽容地对待自己的员工, 能够把员工放在合适的位置, 发挥他们的价值。即使在工作中, 员工工作存在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图书馆领导者也需要能够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员工, 要能够给员工以改正错误的机会, 帮助员工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 提升能力。这样, 才能真正发挥人力资源优势, 使员工心甘情愿地提升自我服务意识, 培养自我服务能力。

(二) 图书馆要能够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能力和水平。图书馆只有充分了解自己员工的能力、水平, 才能在员工能力水平的基础上, 为他们安排合适的工作岗位。只有在正确的工作岗位中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挥, 员工才能真正喜欢他们自己所做的事情, 这样的工作才适合他们的个性素质, 只有使员工从事与自己的个性能力相适应的工作, 才能充分发挥员工能力, 做好这份工作。员工做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他们才能快乐工作, 员工才能主动自觉地培养的自我服务意识, 提高自我服务能力。

(三) 图书馆馆长要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要能够给予图书管理员工工作上最大的支持。作为图书馆馆长必须要具有远见卓识的领导能力, 图书馆馆长要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养, 能够从战略的高度对馆内工作进行部署, 对员工进行领导。要具有先进的思想, 能够高瞻远瞩地做出员工管理规划, 做出工作的部署。只有远见卓识的馆长才能真正科学地给予员工的工作以支持, 才能使员工满意自己的工作, 从而培养自我服务意识。

三、培养员工成功者的素养

员工只有具备了成功者的素养, 才能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 才能通过自我管理有效提升自我服务能力。因此, 图书馆要能够经常性地组织一些培训活动, 通过培训使员工具备成功者的素养。这样, 才能实现员工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开发。这里的培训所包括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 除了岗位技能培训外, 还需要能够设计一些相互培训和自我培训内容。要通过相互培训, 使员工能够相互学习, 提高素养。通过员工的自我培训, 使员工能够积极向同事、领导学习, 能够通过书籍网络手段进行学习, 培养员工自我成功成才的愿望, 通过自我培训有效提高员工个人素养和品质, 从而实现员工自我服务意识的有效培养。

总之, 在学校图书馆中存在着服务质量不高的情况, 要解决这种问题, 必须要能培养员工的自我服务意识。通过有效措施, 促使图书管理员服务意识的自我培养。这样, 才能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水平, 才能真正发挥图书馆价值, 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单虹.浅析图书管理员如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J].学周刊, 2014 (02) .

[2]张金俊.现代高校图书管理员必备的基本素质[J].山西教育 (教学) , 2014 (02) .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篇2

大家好!

我叫,今天,我很荣幸能竞选图书管理员,凭着我对自己的信心,凭着我对自己的勇气,我相信我一定能为大家服务好。

我是一个管理能力较强的人,虽然我不是班干部,有管理班级的能力,但我却很想有一个管理的机会,哪怕是一个小小的位子,我也觉得很不错了。如果能管理班上的同学有制度的借书、还书,我是万分荣幸。

假如我是图书管理员,我会让班上的同学有制度的借书,不能借一本书然后再借,这样其他同学就无法看到其他书了。假如我是图书管理员,我会为大家服务,让大家都能看上书,也能让大家增长一些可外的知识,这样课内知识掌握了,课外知识也掌握了,别人不会的你却会,就不会不知道一些课外的知识。假如我是图书管理员,我会让大家爱护好书,不能让他们在书上人乱涂乱画、做记号,也不能让他们在上课时看,看书是好,但课外知识掌握了,那课内的呢?所以我们不能在上课时看书……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如果同学们能选我当图书管理员,那你们就能看上书,请相信我,给我一次锻炼的机会吧!

浅谈图书管理员的自我培养 篇3

关键词:图书管理员 自我培养 学习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28-01

人,在任何时代,在任何技术条件下,都是事物发展的核心灵魂。高校图书馆管理在新技术时代,传统图书管理方式已逐渐退居次位。而主动提升图书管理员的从业素质,不仅是高等院校长期发展的有效保证,更是图书管理员完善自我的绝佳机缘。图书管理员应主动学习,自我培养,改变内因,更好适应时代和高校发展的需求。

1 图书管理员加强自我培养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科研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基地之一,是学校图书的主要储存基地和管理中心。现代化的图书馆更是将学习与交流等功能融为一体,使其服务呈现更加立体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剔除小部分因循守旧不思进取的惰性因素,大部分图书管理员对自身素质建设都有积极要求。因图书管理人员一般都直接服务于师生,特别是服务于广大学生,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服务态度,职业敏感意识和行为都能对学生们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到图书及信息资源的有效使用率。

图书馆,是信息、技术集结的前沿,最新的信息技术发展往往带来图书馆管理上的变革。出版业的兴旺发达,全民阅读的大力推广,高校教学实践的发展,都会带来海量的信息和巨大的工作量。而加强图书管理员的自我培养,才能更好适应工作的实际需求。

2 现阶段图书管理员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国高校图书管理员的学习情况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

2.1 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现阶段,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人员流动性差,内部竞争意识比较薄弱。有的人在图书管理员的岗位上一干就是几十年,他们根本就不用顾忌因为业务水平方面的欠缺导致自己产生物质方面的损失。在这样的形势下,图书管理员的学习主动性普遍较差,不仅学习的动力不足,而且对于学习的效果也缺乏明确的规划和界定。有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上级组织的培训,这使其他们对学习的内容学习不精专,缺乏系统性、专业性和深入性。没有将“要我学”的被动状态转化为“我要学”的主动状态。

2.2 缺乏钻研的精神

面对学校花费重金购置的图书管理硬件和软件,相当一部分的图书管理员学习过程中,仍旧抱着“万变不离其宗”的观点,在将图书的查询、借阅管理掌握之后就“万事大吉”,对于其它方面的管理功能置之不理。学习过程中往往急功近利,浅尝辄止。在某方面刚刚取得一点进步,就觉得已经达到学习目的,不愿再深入钻研。在流通阅览部门,遇到了学生咨询的问题,也是能躲避则躲避,没有主动一种不解决问题不罢休的精神,这与新时期的图书管理员道德素养和业务素质是不相称的。

2.3 缺乏科学的自学方法指导

俄罗斯著名科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过:“有了良好的方法,即使是没有多大才干的人也能作出许多成就。如果方法不好,即使有天才的人也将一事无成。”这句话深刻地阐释出科学的自学方法对于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性。由于人们的实践是受思维方法所支配的。科学性不强,不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只会白白浪费宝贵的时间和精力。而如果在自学的过程中能够以科学的方法进行指导,则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现阶段我国图书管理员在进行自学时,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规范和方法做指导,导致无法准确把握学习的重点。只能力求面面俱到,结果忽视了自己工作需要的重点学习。

3 解决现阶段图书管理员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问题的建议

针对上文提出的现阶段图书管理员在自我学习方面存在的问题,笔者经过认真研究和深入总结,提出以下几方面解决的建议。

3.1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图书管理员要想切实地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就一定要主动增强学习主动性。首先是转换意识,思想的转变往往是改变现实的利器。要提高图情信息和新技术学习的自觉性,培养兴趣,把学习看作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手段,从而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去进行学习;其次加强对于自我的管理与约束,强迫自己没有完成学习任务之前绝对不能松懈,加强自我管理与约束,有效地提升自己学习的自觉性,培养起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一个良好的习惯,只要坚持21天,就能成为稳定的习惯,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再次,要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学习空间。学习中确实存在一定阶段的枯燥和乏味,这就更需要培养学习的毅力和恒心,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坚决抵御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保持学习环境的安静和整洁,使自己能够专注于学习之中;第四要客服自己的惰性。人都有惰性,坚持与懈怠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能够有效地克服自己的惰性。

3.2 培养自己的钻研精神

越来越多的高校新进图书管理员,在学历上,受教育程度高。很多人对自身要求是终身学习要求。引导其对业务的钻研态度,引导其对加深这份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培养起在面对新工作任务的钻研精神和习惯。图书管理人员必须要对图书管理工作充满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之中,不断钻研,大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服务精神。图书馆上级单位也要确立图书管理人员在工作中的主人翁地位,为他们创造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当他们感受到自己在工作中的地位时,就会增加对于工作的积极性,进而感到钻研业务是自己的应尽之责。在这种思想的带动下,他们会千方百计为提升自己而努力,去钻研,充分发挥主人翁精神,而不是以浅尝辄止的态度来对待学习。

3.3 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图书馆管理员由于工作较忙,很难从中挤出大量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因此掌握掌握科学、合适的学习方法时非常重要的。它不但能够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还可以是自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热情。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部分图书管理员因年龄原因,其成人的思维方式和阅读习惯已经形成了固定的模式。图书管理员可以自己确定一个学习的终极目标,并将之分解成若干个小的阶段性目标,以此来循序渐进,不会因为目标难以实现而产生挫折感。在每个阶段结束后进行总结,看看自己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并积极反思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进行解决更为合适;其次要加强预习,在巩固旧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新知识,积极思考,为下一个目标的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形成自我学习的良性循环。

4 结语

总而言之,全民阅读的推广要求和信息时代技术更新快,对图书管理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使其有效地进行自我学习变得更加重要。图书管理员只有加强自我学习的主动性和钻研精神,在实践中摸索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切实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成为满足时代发展的图书管理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陈媛.图书管理员职业素养及其培养初探[J].华章,2013(3).

[2]李青燕.图书馆管理人员的素质[J].内蒙古图书馆工作,2013.

[3]何晓美.网络信息化的图书管理员业务素质研究[J].学理论,2013(35).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篇4

目前, 一些地方, 尤其是偏远县城文化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低, 某种程度上图书仅为摆设, 似乎只供上级部门检查而用。这一现象严重制约着县城的文化建设, 使得精神文明建设少了左膀右臂。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一是国民阅读率低, 读书的人越来越少。早在2006年的“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为了了解国民的阅读状况, 进行了“全国国民阅读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 国民阅读率首次低于50%;与此同时, 网络阅读率大幅增长。这说明网络等新型媒体对传统阅读的冲击很大。

二是文化馆图书馆在借阅权限管理上存在限制过死、操作僵化等问题。一部分地方的文化馆图书馆, 在图书的借阅权限上, 制定了这样那样的的限制规定, 缺乏按照自身资源的状况和用户的实际状况改进借阅方式的创新之举, 从而导致图书借阅权限客观上被限制的状况。究其根本, 在于管理工作上存在保守做法与僵化行为。这与目前图书馆“用户至上”与“尊重个性需求”等管理理念背道而驰, 成为文化馆图书馆最大限度地实现文献开发与利用的一种羁绊。

那么, 采取什么策略才能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图书的借阅呢?为了促进图书借阅, 在管理的层面上, 图书馆应该重点从优质服务、优化资源、从优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1 从优服务

文化馆图书馆是设在县、市等城市中的重要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但是, 由于文化馆图书馆本身资金紧张, 加之文献资源匮乏, 服务形式单一, 在服务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在促进借阅方面所取得的成效不大。这就要求文化馆图书馆树立“从优服务”的理念, 用一流的服务质量, 完成借阅服务。例如, 现在一般县级以上的文化馆公共图书馆都尝试建立图书流动站、科技信息服务上门等服务形式。这些形式超越了单纯扩大图书阅览室、美化借 (读) 书条件等思路, 由定点室内服务转变为文化下乡下基层。县级以上文化馆图书馆只有不断挖掘自身的服务潜力, 改变传统的服务方式和理念, 在争取最大社会资源投入的同时, 创新服务方式, 拓宽服务功能, 提升服务质量, 才能真正在新一轮的文化建设中发挥图书馆应有的作用。

从服务对象上讲,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 是典型的农业大国,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仍然处在特殊的地位, 农民仍然是最广大层面上的服务对象。作为乡镇文化站、县级文化馆图书馆, 一定要结合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 开动脑筋, 转变观念, 把服务眼光投向农村, 把服务重点移到农村, 为新农村建设做出贡献。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文化馆图书馆只有优化服务工作, 才能响应党的号召, 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来进行图书馆管理。

从技术层面上讲, 优质服务还指管理的现代化, 为图书借阅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务。目前, 先进地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均实现了自动化和集成化的计算机管理, 其便捷性、准确性和高效性完全能满足借阅权限随机变动的需要。但是, 一些落后地区的文化馆图书馆并没有这样的服务。为此, 以自动化、集成化的计算机管理来促进图书的借阅, 提高图书利用率, 也是一些地区亟待解决的问题。

2 优化资源

尽管网络阅读不能与传统阅读相提并论, 但是, 借助网络, 可以优化阅读资源。例如, 把一些已经进入到公共领域的经典著作完整准确地放到文化馆图书馆的网上, 以方便网民阅读。另外, 优化网络深层阅读, 也是优化资源的一个方面。国民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已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必须给予重视。在第17个世界读书日, 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项目在京召开成果发布会, 郝振省院长公布了初步调查结果。结果显示, 2011年我国国民综合阅读率达77.6%, 数字阅读接触率各项指标继续呈较快增长势头。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达到77.1%, 图书、报纸、杂志的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较2009年均有增长, 数字化阅读方式的接触率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图书、报纸、期刊的阅读量较2009年也均有增加, 国民阅读电子书超过6亿本。可见, 优化各类阅读资源也是时代所需, 这就要求文化馆图书馆转变图书的呈现形式, 不妨把经典的或极富价值的作品转化为电子版, 以方便阅读, 优化资源。

3 从优引导

首先, 从认识上进行引导。不能因为网络媒体的兴起, 而让国民图书阅读率一降再降。事实上, 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相比, 传统阅读的作用更值得强调。因为传统阅读更利于人们的抽象思维, 图书本来就应该体现出内容的深刻和文化的积累, 虽说现在有图书娱乐化的倾向, 但这绝不是图书的本质。读内容深刻、形象丰满、文化厚重的图书, 对于提高国民素质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其次, 从活动上进行引领。例如开展读书竞赛活动、书信大赛活动、年读书最佳读者评选活动、阅读写作交流活动等, 与相关单位, 如电信局、邮政局、教育局、文学社团等组织进行合作, 在活动上引领, 以促进文化馆图书馆图书借阅工作。最新调查显示:我国18~70周岁国民接近六成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 同时有六成以上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可见, 国民渴望有关部门组织各类读书活动。

第三, 从政策上进行宣传。例如, 宣传党的文化建设政策, 让农民认识到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让他们认识到, 借阅图书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实现农村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然, 以上策略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 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摘要:目前, 一些地方, 尤其是偏远县城文化馆图书馆的图书借阅率低, 某种程度上图书仅为摆设, 似乎只供上级部门检查而用。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多, 有国民读书率下降的原因, 也有图书馆在借阅权限管理上限制过死、操作僵化的原因。为了促进图书借阅, 在管理层面上, 图书馆应该重点从优质服务、优化资源、从优引导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探究。

图书馆开架借阅管理策略探析 篇5

图书馆开架借阅管理策略探析

对学生开架借阅是当前大学里图书馆普遍采用的借阅方式.但开架借闼中易出现乱架、毁书等现象.为此本文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以提高开架借阅的效果,更好地服务学生.

作 者:贺梅梅  作者单位:荆州职业技术学院,434100 刊 名:现代经济信息 英文刊名:MODERN ECONOMIC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 关键词:开架借阅   图书馆   管理与对策  

公共图书馆科研管理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 公共图书馆 科研管理 人才建设 学术研究 湖南图书馆

分类号 G251

Study on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ies:Taking Hunan Library as an Example

Ning Yang

Abstract Taking the exampl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in Hunan library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upport poi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the public library. It points out that the strategi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management of public libraries are institution-building, system construction, project development and talent development.

Keywords Public library. Management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alent development. Acadewic research. Hunan Library.

公共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事业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开放智力资源等重要职能。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内涵及方式有了更为深入的拓展,新形势下,各种全新服务的延伸、用户新的需求以及各种现代化设备在图书馆中的应用都使得学术研究工作成为公共图书馆的重要工作之一。开展学术研究工作,有利于促进公共图书馆各项服务科学发展,提高人员素质以及繁荣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

1 公共图书馆科研工作的现状

长久以来,公共图书馆都将工作的重心和重点放在了日常的业务工作中,没有就学术研究工作对于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培养专业学科人才、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繁荣图书馆学情报学的重要性引起足够重视,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式使得公共图书馆在科研管理工作的体制架构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因此,科研管理机构的设置上通常没有一个常设的、专门的单独组织,在职能描述上也存在不完善的表述。体制层面的不重视,使得公共图书馆各项科研管理制度也存在体系尚未建立或体系不完善的地方,制度的不健全,使得科研管理工作缺乏规范的管理、有效的激励、科学的考评,科研工作难以持续开展。体制机制层面的不完善,使得馆员在思想上也只埋头于琐碎的业务工作,没有科研意识,无法进入学术研究境界,只是迫于职称晋升而仓促开展一些学术研究,研究成果质量不高。长此以往,形成的现状就是各大图书馆学情报学核心刊物上,公共图书馆所占的比例远远不如高校馆等其他类型图书馆,代表较高水平的一些国家课题、省部级课题也没有公共图书馆的身影。其实,近几年来,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日新月异,文化共享工程、古籍保护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及公共电子阅览室计划等都推动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另外,文化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以及启动的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工作,都在不同程度上加速了公共图书馆的发展,使其赢得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因此,我们在公共文化事业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背景下,更加应该要关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积极地开展一些新形势、新环境下的学术研究工作,使公共图书馆持续、健康发展。

2 湖南图书馆科研管理工作实例探析

2.1 以独立的学术性机构为基地,加强学术研究工作的宏观管理

专门、独立的学术性机构的建立,有助于学术研究工作的宏观管理。湖南图书馆除了依托省学会开展一些学术研究与交流活动外,有针对性地基于本馆事业发展的角度,在建立学术性机构上做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早在1985年,湖南图书馆就成立了馆学术委员会,定期对本馆学术研究工作的发展规划、学术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审议本馆相关的学术规章制度、资助出版的学术成果、科研奖励成果以及参会论文等;每年编制《湖南图书馆学术研究课题立项指南》,对全馆的科研工作进行有效的规划和引导。除此之外,湖南图书馆还不断探索,以建设研究所(室)的形式,来管理和带动全馆的科研工作。2008年,湖南图书馆成立文献研究所,负责湖南文献、古旧文献、特藏文献等的整理、研究与开发工作,同时,还负责文献学及相关工作的文件起草。文献研究所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文献学课题研究,完成了由湖南省委、省政府直接领导的大型出版项目《湖湘文库》中的5项子课题,同时,策划出版了《湖南图书馆古旧文献目录丛编》,该丛书共计16册,均由线装书局正式出版。全书不仅反映了湖南图书馆全部的古旧文献资料概貌,同时,对于保存与开发湖湘文献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10年,湖南图书馆又成立图书馆学研究工作室,负责图书馆学、图书馆事业发展及相关工作的文件起草,课题研究工作以及《图书馆》杂志的编辑、印刷、出版发行等工作。工作室成立以来,不仅依托《图书馆》开展学术研究,还组织了2010年的湖南省衡阳市公共图书馆回访调研工作,进一步关注基层公共图书馆的生存态势,展开相关研究,产出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学术研究成果。另外,由工作室牵头,具体展开了《湖南图书馆“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的编撰工作,为图书馆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引领。同时,组织本馆员工积极申报各类课题,近三年来,参与国家级课题3项,承担省级各类课题6项。

nlc202309040340

2.2 以各项管理制度为保障,完善学术研究工作的微观管理

图书馆学术研究管理制度是指图书馆在开展学术研究工作中,所制定的能够有效管理科研工作,激发馆员科研积极性,实现预期科研目标的所有规章制度。早走2005年,湖南图书馆拟定了《湖南图书馆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了“服务立馆、文化办馆、科研兴馆、人才强馆”办馆方针。在“科研兴馆”方针的指引下,湖南图书馆出台了一系列学术研究工作的管理制度,全方位、多角度地保障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如《湖南图书馆学术研究课题管理办法》《湖南图书馆学术成果奖励办法》《湖南图书馆立项资助课题结项鉴定办法》《湖南图书馆出版著作管理办法》《湖南图书馆学术委员会组织条例》《湖南图书馆学术成果(文章类)奖励办法》等;2012年,在以上制度的基础上,湖南图书馆出台《湖南图书馆学术研究课题及成果管理办法》,对科研项目的分类定义、人员要求、管理程序以及资助标准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并在2013年进一步修订完善,使全馆的科研工作得到了科学的管理、有效的保障,馆员的科研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的促进和激励。

2.3 以重点特色工作为方向,推进学术研究工作的全面开展

湖南图书馆是中国图书馆学会地方文献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馆,依托于中图学会,湖南图书馆在业界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地方文献研究的学术活动,对于公共图书馆开展地方文献的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湖南图书馆本身藏有丰富的古旧文献和地方文献,长期以来,我们也将保存地方文献、弘扬地方文化作为本馆的重点和特色工作,湖南图书馆设有湖南文献工作室,负责湖南地方文献、古旧文献、特藏文献等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同时,我们针对地方资源,积极开展各类课题研究,完成了文化共享工程国家课题项目“湖南地方戏剧资源库”“湖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库”“湖南近代人物库”的建设。2008年起,湖南图书馆陆续对湖南地方口述历史进行了专题性挖掘,《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一书是其中的一个阶段性成果。该书共收录了87位湖南籍抗战老兵们的口述,湖南图书馆对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历史的抢救性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在重点工作的带动下,各项科研活动也得到全面推进,近三年湖南图书馆编撰并出版著作13部,如2010年出版的《湖南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志》、2013年出版的《湖南近代图书馆史》《湖南刻书史略》等。各类学术文章百余篇,核心刊物上发文40余篇。

2.4 以“人才兴馆”办馆方针为指导,加强学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

在“人才兴馆”办馆方针的指导下,学术人才的培养成为了近年来的重要工作之一。除了在职称评审的要求中有关于学术成果的要求外,湖南图书馆还通过多方面、多角度的考核制度、激励制度等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的馆员提出了科研目标,使馆员在工作中承担科研担子,增强科研意识。在每年进行的“五位一体”的工作考核中,湖南图书馆就将学习型工作单独列出,其中就规定“每位馆员结合工作岗位撰写论文或调研报告一篇以上,10人以下的部门发表论文(含会议交流论文)2篇以上,其他部门每增加5人加一篇,文献研究所和图书馆学研究室每人发表一篇;部门人员至少有1人参与课题研究项目或参加馆里公布的重要学术征文活动”。考核要求从个人和部门的双重角度加以全方位的评价,科研目标明确、清晰。另外,针对青年馆员和业务骨干,湖南图书馆也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培养措施。在馆内被聘为一、二级岗的馆员,他们都是具有副高以上职称或是工作多年的业务骨干,在任期内,对发表的专业论文及需承担的科研项目都有明确的规定。而对于青年馆员,我馆制定《关于鼓励在职人员进修研究生课程并获取相应学位的规定》,并与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于2014年联合举办工程硕士(数字图书馆方向)研究生班,鼓励我馆在岗在职人员报考,并根据规定获得学费奖励。另外,每年举办“青年论坛”,向40岁以下青年馆员征文,并进行优秀论文交流会。鼓励与压力并重的各项措施,使馆员的科研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科研素质和能力得到提高,也促进了科研团队的组建和全馆科研工作的有效开展。

3 公共图书馆开展科研管理工作的策略

3.1 抓机构建设,对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目前,公共图书馆科研管理机构分为独立型和非独立型。非独立型的机构一般是从属于某一部门或机构(如省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的管理工作只是部门工作的一个模块和分支。独立型的机构是专门负责全馆科研管理工作的独立部门,在权责、职能及工作内容等方面有明确的规定,界限也比较清晰,便于科研工作的管理和开展。因此,在机构建设方面,要尽量成立独立型的管理机构,如果是非独立型的,也要在职责方面有一个较为明确的界定,不要将科研管理工作视为代管或附加的部分。机构建设的类型可根据图书馆自身的情况而设置,如馆学术委员会,是对全馆科研工作进行规划、引导、监督、审核的机构[2];而一些专门成立的部门或是工作室,则是全馆学术研究工作具体负责和执行的部门,它负责科研规章制度的制定、科研项目的申报和管理、科研活动的开展、科研资料的整理归档等;还有一些学术研究机构是为了某一项重要的科研项目而成立的学术团队,具体针对科研项目进行研究和攻关。不论是哪一类机构,都对科研工作的管理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为,只有机构的健全,才能对全馆科研工作进行一个科学的规划、全面的管理和长足的推进。

3.2 抓制度建设,提升对科研工作的有效保障

健全的制度体系是学术研究工作得到全面管理和有效开展的保障。制度建设的种类可根据各馆的管理需求而设。学术研究制度主要包括学术研究管理制度、学术研究考核制度及学术研究奖励制度等。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的制定主要是使图书馆科研项目的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内容主要是对项目的立项、申报、审批、管理、结项、宣传及推广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学术研究的考核制度是指图书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一定时间段对馆员学术研究工作方面的考核要求,考核制度内容一般包括考核对象、考核指标,考核方法、考核结果等,它是图书馆考核员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术奖励制度的重要依据。学术研究奖励制度是图书馆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的有关对科研成果产出的个人或团队进行精神和物质奖励、分配等方面的规范性条文,它通过正面、积极的引导以此来规范全馆科研工作的开展。制度建设要体系健全,并在此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同时,在制度建设过程中,除了考虑到制度对科研管理工作起到的科学、规范管理的作用外,更重要的是起到激励的作用,因此,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科研人才的需求,正向激励与反向激励并用,即奖励性措施与压力性措施并举,才能使科研制度得到真正落实,也才能使科研成果持续产出[3]。

nlc202309040340

3.3 抓重点项目,形成图书馆的科研特色与品牌

公共图书馆的科研实力相较于高校图书馆或科研型图书馆还略显薄弱,要与其在各渠道的论文发表、科研立项、著作出版中竞争,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首抓本馆的特色工作或是核心工作。因为这些工作或是本馆拥有较独特、较丰富的地方资源,科研成果具有显著的地方色彩和差异性;或是经过长年的积累,具有较为丰硕的研究资料,较为稳固的研究团队,能够为研究成果的完成提供保障和基础;或是在新形势的发展下,结合本馆和本地区的情况,在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所做的有成效的新举措、新探索、新实践。这些方向的科研成果能够引起业界关注,引领学术热点、引发业界思考,也较为能够在投稿中得到核心刊物的青睐,在各项学术活动中得到立项指标或著作出版资助。以特色工作或是核心工作为重点项目的科研活动的开展,能逐渐形成图书馆的科研特色与品牌,并可逐步挖掘,形成系列研究成果。在重点项目的带领下,能够积累一套学术研究成果在选题策划、实施开展、科学管理、宣传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经验,以此来指导和带动其他科研项目的产出和完成,逐步、渐进地使科研成果更为丰硕,科研人才也更加成熟。

3.4 抓人才建设,推动科研工作持续开展

人才建设是科研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源动力,只有不断挖掘各类型、各年龄段科研人才的潜力,才能使科研成果持续产出。人才的培养也要区别对待,针对青年馆员,他们需要的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激励。因此,在科研经费、学习奖励等方面可针对青年科研人才进行专项资助,同时,在各类学术活动中,多提供一些交流机会和展现平台,否则,青年馆员容易因资历和经验等原因无法展现自己的学术成果,另外,通过一些考核要求针对青年馆员施加适当的科研压力,使他们较早地养成良好的科研习惯,树立明确的科研意识。针对中年馆员,他们实际上是业务骨干或研究馆员,但因年纪的增长或是职称等已经达到自己的要求而容易产生疲态,因此,要重点分析中年馆员的心里需求,重点以精神、心理层面的奖励与压力措施并举为主,使他们重拾科研兴趣,不断焕发科研活力,保持学术研究境界[4]。

参考文献:

[ 1 ] 《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血与火的记忆[EB/OL].[2013-12-10].http://www.hongshannet.cn/Topics/2013-06/08/content_2385428.htm.

[ 2 ] 罗劲梅.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学术委员会作用的几点建议[J].热带农业工程,2011(3):53-54.

[ 3 ] 李永峰,赵利萍.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视野下图书馆激励机制运用研究[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2(11):15-17.

[ 4 ] 张金国,王梅.专业职称评定价值观下的图书馆人才危机分析[J].新世纪图书馆,2011(12):75-77.

宁 阳 湖南图书馆馆员。湖南长沙,410011。

(收稿日期:2013-12-26 编校:刘勇定)

图书馆效能管理策略研究 篇7

“效能”的最基本含义是指为达到系统目标的程度, 或系统期望达到一组具体任务要求的程度。主要通过效率、能力、质量、效益这四个层面来具体体现。从图书馆的发展层面来看, 效能管理Performance Management (PM) 是通过对图书馆组织和资源效能的一系列改进, 把效能作为图书馆运营管理的宗旨, 强调用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效能标准对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思想进行统一, 针对图书馆组织资源、组织结构以及组织流程的效能进行事前规定、事中评估和事后分析反馈, 目的在于增强图书馆运行过程中的组织效能, 并充分提高资源效率, 从而实现图书馆优质、高效、快速、健康的发展。概括而言, 图书馆效能管理具有如下四个明显的特征:一是管理组织性, 二是管理效能性, 三是管理动态性, 四是管理创新性。

从目前来看, 我国很多图书馆在其内部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人员调度使用等很多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因此, 我国图书馆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并不容乐观, 如此一来, 就无法与互联网等快捷信息渠道相抗衡, 并且随着时间的退役, 人们也就不再愿意把图书馆作为获取信息的第一选择来对待。基于此, 如何有效进行具有图书馆专属性的效能管理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二、增强图书馆效能管理的主要策略

(一) 完善图书馆的组织内部组织职能。

按照流程划分, 图书馆的内部部门一般包含采访部、编目部、流通部、阅览部、咨询部等, 在很多图书馆的实际运行中, 上述部门结构缺乏弹性和抗张力, 尽管不同部门之间分工明确, 组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呈现出单一的线性状态, 并且整体意识差, 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从而导致部门之间由于职能目标不一致而相互推诿, 甚至出现矛盾。具体体现为如下两种低效率状态, 其一, 一项业务功能会由多个部门分担, 其二, 多项业务功能会由某一个部门承担, 。并且,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 一方面, 图书馆的原有岗位职能呈现出不断细化的趋势, 另一方面, 在读者实际需求个性化的影响下, 新部门以及新岗位也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 这些新的趋势在图书馆传统管理理念的指导下, 最终会导致图书馆资源的大量浪费, 图书馆的整体发展目标也自然难以实现。

鉴于上述弊端, 扁平化组织结构是一个值得图书馆尝试的组织结构优化方案。具体而言, 篇平化组织结构就是通过对图书馆行政管理层次的减少, 由此裁减冗余人员, 从而建立一套紧凑、高效的内部组织结构。较之于图书馆传统组织结构中的金字塔型、多层次、职能性等旧有的特征, 组织扁平化也就应运而生, 其优势组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其一, 由于组织的扁平化以及冗余人员的减少, 可明显降低图书馆运营成本;其二, 扁平化可以使信息传递速度加速, 继而使做出更快捷、更有效率的决策;其三, 在组织扁平化前提下, 图书馆的每个中层管理者都能拥有更大的自主权和决策群, 图书馆的分权能够得到有效贯彻实施;其四,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加快了知识流动速度, 而且使社会组织各层面的活动量显著增加, 时间效率的倍增现象越来越明显, 扁平化组织能够使图书馆在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时做出快速反应和迅速决策, 从而持续保持图书馆的综合竞争力。

从国际上来看, 很多著名公司都致力于通过组织扁平化提高竞争优势。例如, 美国GE公司通过组织结构的扁平化来实现“无边界行动”及“零层次管理”运作, 使公司原有的24个管理层次被压缩到仅仅6层, 公司管理人员从原有的2000人以上减少为1000人左右, 公司雇员人数也相应由原有的41万减少到现在的29.3万, 这样一来, 不仅能偶节省大笔开支, 而且还能显著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鉴于此, 对于我国图书馆而言, 可以充分借鉴GE公司的“无边界行动”及“零层次管理”理念, 图书馆高层领导在扁平化组织设计中, 既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各个功能, 突出各部门的职能“个性化”特点, 而且还要体现整体共性, 注意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在充分体现整个组织的自律性、适应性和创新性的过程中提高图书馆的整体管理效能。

(二) 建立有效的工作人员馆员激励机制。

对图书馆员工的管理无疑是图书馆管理中的核心环节。相关调查表明, 整体而言, 目前由于图书馆员工对图书馆管理工作缺乏足够的心理驱动力, 从而很多图书馆都出现了员工在工作中不够积极、甚至跳槽的现象。这就需要图书馆领导者仔细研究和把握员工心理特征, 并总结出其心理活动规律, 再运用心理学和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关原理和具体操作方法来有效激发员工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真正发挥出图书馆员工的潜能。

有效的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从图书馆运营管理的角度出发, 有效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如下四方面要素:一是行为导向制度, 它侧重于理念层面, 是组织对馆员期望的努力方向应遵循的价值观以及行为方式的规定;二是诱导因素汇集, 它侧重于心理层面, 即通过详细的调查、分析和比较, 获得和提取能够调动员工积极性的各种奖酬资源和方案, 具体包括各种外在性奖酬和内在性奖酬;三是行为幅度制度, 它侧重于实施层面, 根据弗洛姆的期望理论公式 (M=V*E) , 要想实现对个人行为幅度的控制, 需要通过改变一定的奖酬和一定的绩效之间的关联性, 或者改变奖酬本身体现的价值。因此, 行为幅度制度是对由诱导因素所激发的行为在强度方面的控制规则;四是行为归化制度, 它侧重于反馈层面, 具体包括两种含义, 一是指对馆员进行组织同化, 组织同化是指把新馆员带入图书馆组织的一个系统过程。它包括对新馆员在人生观、价值观、工作态度、工作职能、工作关系等各个方面的教育;二是指对馆员出现的违规行为或工作胜任力不足的行为进行善意的处罚和教育。具体而言, 图书馆领导层要在事前对各种惩罚制度要及时、准确地交待清楚, 这实际上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预先负强化过程。

(三) 引入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

作为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竞争机制是促进技术创新、提高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优胜劣汰的有效手段。如前文所述, 在目前, 由于我国很多图书馆长期处于人浮于事的低效运行状态, 因此, 要想克服这一问题, 真正引入竞争机制是一个有效办法。有效的竞争机制对图书馆日常工作的良好运行和发展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第一, 能够促使图书馆领导层根据读者需求来组织和安排工作, 从而使图书馆日常工作与广大读者需求相适应;第二, 能够有效促进图书馆所有员工改善经营管理, 提高操作技术、增强工作效率;第三, 能够使所有馆员的个人能力最终转化为图书馆的整体价值和效益。

从具体操作层面上来看, 图书馆在引入竞争机制时, 一是要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来逐渐培养员工的竞争意识;二是为了帮助馆员改进技能和提高工作效率, 就要定期为馆员提供尽可能多的培训机会, 这样以来, 不仅能够扩大馆员的视野, 还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和增加馆员对所在图书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三是要借助读者的反馈信息, 对员工给予相应的奖惩, 并在职位晋级方面加以具体体现;四是为馆员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这一做法事实上具有延长竞争机制的功能。

参考文献

[1]理查德·达夫特, 李维安等译.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M].机械工业出版社, 1998.

[2]Max H.Boisot.知识资产在信息经济中赢得竞争优势[M].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胡承波.扁平化组织:国有大型企业组织结构变革的新方向[J].工业技术经济, 2007.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激励策略 篇8

1 高校图书馆管理中激励机制作用

激励的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组织效率。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有着重大作用。首先,激励是实现高校图书馆管理目标的需要。对于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而言,人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人的行为则是由积极性推动的,通过激励可以提高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其次,激励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业绩。随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图书馆管理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在超负荷工作压力下,员工的超额的付出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容易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而通过激励,可以有效地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让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同时,员工在激励措施的鼓舞下,为了能取得更好的工作绩效,必定会主动熟悉业务,钻研技巧,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

2 高校图书馆管理的激励策略

2.1 物质激励

物质激烈就是运用物质手段来使工作人员得到物质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高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有效的物质激励措施来激励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绩效奖励,高校图书馆可以划拨一笔资金,对那些工作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进行绩效奖励,从而激励他们再接再厉,更好地服务图书馆管理工作。另外,图书馆还可以对工作人员进行一些生活上的补助,如向工作人员发放一些生活必需品,满足他们的生活需求。

2.2 目标激励

所谓目标激励就是制定一个目标,让员工在一定时期内按质按量的完成目标后对其进行一定奖励。从心理学角度出发,有目标才会有动力,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设置适当的目标,可以有效地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高校图书馆可以根据自身的发展确立图书馆经期和长期发展目标,明确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使工作人员愿意投身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从而更好地实现图书馆管理目标。图书馆在制定目标时,应该确保个人目标与集体目标的一致性,目标内容要具体,要量化,目标要符合工作人员能力范围内,从而激励他们更好地工作。

2.3 奖惩激励

奖惩激励是一种常见的激励措施,它讲究的是奖惩分明,对工作表现的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通过奖励激励获得奖励的人再接再厉,同时也激励他人奋发向上;对工作懒惰、偷工减料、不认真的工作人员批评,从而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强化他们的工作责任性。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图书馆可以采取奖惩激励措施来激励工作人员,如经常性地表扬。为了确保员工知道他们做得好的时候被注意到了,管理者必须简单而经常地表扬他们。可采用贴通告或办表扬栏的方法。在表扬的同时,还可以重申一下方向,让员工知道他们的表现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通过这样的激励,可以更好地激励工作人员投入到工作中去,树立榜样作用,激励其他工作人员,从而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4]。针对那些工作不认真的工作人员要给予一定的批评,高校图书馆可以采取通报批评的方式来对那些工作不负责的人员进行惩罚,从而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规范性,提高自己的行为能力,更好地投身到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去。

结束语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发展,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高校图书馆的发展。而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人作为管理的负责人,要想提高图书馆管理水平,就必须针对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激励,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有效的激励措施激励工作人员全身心的投入到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去,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推动高校图书馆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润华.高校图书馆绩效管理中的激励策略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3,15:109-110.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篇9

1.1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来源

自我效能感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 :①自身的成败经验。个体以亲身经历获得成败经验, 是以个体自身的技能和能力为基础的, 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重要前提, 是最有影响力的效能信息源。成功的经验能够提高个人的自我效能感, 多次的失败会降低结果预期, 损害自我效能感。②替代性经验。榜样的成就行为给观察者展示了达到成功所需要采取的策略, 为观察者提供了比较与判断自己能力的标准。③言语和社会劝说。研究表明当员工对自己概括化的效能及其自尊产生怀疑的时候, 言语劝说特别有效。被员工信任的个体在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劝说、鼓励, 将会产生良好的效果。④生理和心理状态。个体对生理、心理状态的主观知觉将会影响自我效能的判断。焦虑、害怕或紧张容易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 疲劳或疼痛会导致与体力劳动任务相关的自我效能感的降低 。

1.2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影响变量

个体在自我效能判断时, 不仅需要比较、整合来自多个信息源的效能信息, 还要受到一些变量的影响。这些变量有:①目标设置。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设置更多的挑战性目标, 而较低的自我效能感则导致更低的与更可能实现的目标设置。②归因模式。自我效能感与归因之间存在互为因果的关系。同样的成败, 个体归因不同, 对自我效能感的影响相差巨大。③能力观。有的人倾向于能力增长观, 相信能力是可变的、可控制的;另一些人则倾向于能力实体观, 相信能力是一种固定的、不可控制的特质。Winter的研究证实, 持能力增长观的人, 其自我效能感显著地高于持能力固定观的人。④反馈方式。研究发现, 积极的反馈会增加员工的自我效能感, 而消极的反馈导致自我效能感的下降。支持性的反馈对那些自我效能感很低的个体而言尤其重要。

2 职业自我效能感对图书馆员的作用

2.1 影响图书馆员对岗位的选择

自我效能感通过影响个体的价值观、兴趣及其对能力的认识等因素来为个体确定发展的方向。在图书馆岗位选择中, 职业自我效能感的高低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馆员的岗位选择范围和对岗位的态度。低职业效能感的馆员会试图回避认为自己没有能力从事的岗位, 而高职业效能感的馆员更勇于承担那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岗位选择范围更为广泛。

2.2 影响图书馆员的动机水平和工作绩效的归因

动机水平反映了个体对任务的努力程度及行为坚持的时间长度。馆员的职业自我效能感会影响馆员工作的坚持性、努力程度、认知投入与工作策略的运用从而影响馆员的职业成就。馆员在所处的某一岗位上, 其职业自我效能感越高, 坚持的时间就越长,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更愿意去克服, 所取得的成就也越高。因此, 用职业自我效能感比用能力能够更好地预测馆员对职业生涯坚持和事业的成功。另外, 在对工作绩效的归因过程中, 职业自我效能感较高的馆员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努力和技能不足, 在寻求困难问题解决之策时, 会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技能, 竭力去解决问题, 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既定目标, 从而带来更高的工作绩效。

2.3 影响图书馆员的职业兴趣和工作情绪

兴趣是人认识需要的情绪表现, 它是在过去知识经验尤其是愉快体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使人乐于积极而持久的去接触、认识某一新任务的一种意识倾向。当馆员对图书馆这一职业领域的效能信念越强, 其兴趣也就越强, 在工作中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较稳定的情绪状态, 摄取新的知识, 主动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从而取得更好的职业成就。

3 职业自我效能感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应用

3.1 吸收、选拔与录用高自我效能感的馆员

图书馆组织人力资源招聘选拔工作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候选人中将未来最有可能产生高绩效的个体吸收到图书馆中来。自我效能感是工作绩效的可靠预测指标, 在人力资源选拔的测评中应加入自我效能感的测度内容, 并将效能感的测量结果作为人力资源选拔录用的重要参考标准。效能感的测量, 也可以应用到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当中。定期对员工进行效能感的测量, 测量结果可以作为员工日后晋升的重要参考。

3.2 培训发展

由于每个馆员的自我效能感水平不同, 对培训的期望也不同。所以在培训之前有必要先了解馆员对培训所怀有的期望, 然后针对性的为他们提供有效的训练项目。例如:①使馆员获得更多的成功经验。馆员在与图书馆有关的各种活动中的成功经验会提高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特别是对于新进入图书馆行业的新馆员, 初次职业任务的成败对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 图书馆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应尽量帮助他们克服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指导他们掌握正确的工作策略, 使其能够有效地掌握业务知识, 进而提高职业自我效能感。②为馆员树立成功的榜样。馆领导根据实际情况, 为不同层次的馆员树立成功榜样, 并尽量使这些榜样在工作中展现出成功的行为, 鼓励个体找到自己与榜样的相似性, 使不同水平的馆员都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替代性经验, 增强其职业自我效能感。

3.3 在绩效评定过程中重视反馈的方式

在绩效管理上, 需要重视绩效反馈的重要作用。支持性、鼓励性的言语劝说可以有效避免成员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的降低, 对促进两者的良性循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 要更多进行积极的绩效反馈, 而对于较差的绩效的反馈则要注意反馈的艺术性, 既能让馆员了解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以后的行为, 又不能损害其自我效能感。馆领导要特别注意对馆员的各种反馈, 努力调动馆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同时给予他们一定的支持和某种认可, 使馆员得到心理满足, 促进自我效能感的提高。

3.4 设置合理目标

工作目标的设置是职业自我效能感和工作绩效之间重要的一个中介变量, 设置一个明确、有一定挑战性并且员工通过努力可以实现的目标, 对员工的自我效能感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图书馆应根据馆员自身的兴趣、能力、个性特质等帮助其进行合理的职业人生整体规划, 并尽量提供准确、清晰的工作任务描述, 让馆员在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同时获得成功经验, 进一步提高个体自我效能感。

3.5 培养馆员积极的归因方式

图书馆管理者应该有意识地请专业人员对馆员进行归因培训, 比如:①学习关于归因的知识及其意义, 让馆员相互讨论在服务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影响成功和失败的因素, 并进行正确的归因。②引导馆员观察榜样成功的归因方式, 注重活动的积极因素, 使馆员消除在归因过程中的自我轻视的偏见, 将自己的成功经验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或努力, 避免将失败经验归结为自己能力的缺陷。

3.6 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创造和谐的工作环境, 培养馆员良好的身心状态。个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都会对职业自我效能感产生影响。图书馆应大力提倡积极向上的图书馆文化, 营造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工作氛围;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公平的馆员评价机制, 合理满足馆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强调上级与下级以及同事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 注重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形成一种发展性的、和谐的集体氛围。

3.7 管理者

研究发现, 员工的职业自我效能感和管理者的工作绩效显著相关。①图书馆管理者应提高自身的管理效能感。相信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工作能力, 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对馆员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②图书馆管理者要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相关领域的知识, 确信自己能够熟悉掌握大多数的业务技能, 使馆员从自己的言行工作举止中感受到管理者对工作的信念, 吸引馆员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来, 促进其职业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与发展。

摘要:职业自我效能感是图书馆员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影响图书馆员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介绍了自我效能感的含义、来源和影响因素, 分析了自我效能感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职业自我效能感,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时洁.图书馆员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9, 8 (24) :125-128.

[2]陶文萍.自我效能感对高校图书馆员职业倦怠的个体干预[J].图书馆学研究, 2008 (3) :68-70.

[3]Wood, R.E., Bandura, A., Bailey, T.Mechenisms gover-ning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n comlex decision2making enviroments[M].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Engle-woodcliffs, M:Prentice Hall, 1990.

[4]Wood, R.E., and Bandura..Social cognitive theory of 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J].Academ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9 (14) :361-384.

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策略探究 篇10

一、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现状

近几年来, 从总体来看,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已经有了很大地进步, 基本上已经实现了从传统管理到现代管理的转变, 主要表现在:一是图书馆馆藏资料全部电脑化, 管理手段普及现代化, 借阅设备先进, 齐全, 方便, 快捷。二是信息化管理的思想基本确立。但是, 我国图书馆的发展管理与我国经济发展之间还有一点距离, 还不能满足广大高校师生的实际需要, 主要表现在首先是图书馆管理员整体水平不高。其次是图书馆管理机制不健全, 不能充分调动图书馆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另外是图书馆重收藏轻应用的思想严重, 还不能真正体现“一切为了读者”和“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思想。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 读者需求的提高, 图书馆管理的创新志在必行, 只有创新并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才能满足新形势下读者对图书馆的要求。

二、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的策略

(一) 创新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

高校图书馆能否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 关键在于图书馆管理观念, 思想的创新, 首先要转变图书馆重拥有轻使用的思想。在如今的网络信息时代, 图书馆在拥有藏书丰富的基础上, 更要注重图书的使用价值。其次是在图书馆的发展上创新。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 电子图书馆, 虚拟图书馆也随之发展起来了, 并向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提出了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 图书馆必须转变思想, 克服传统图书馆封闭的管理模式, 增强竞争意识和发展观, 建立高校图书馆之间的信息联盟, 资源共享服务, 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交流, 以求得共同进步和发展。

(二) 确立馆长在图书馆管理创新中的重要地位。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目前多数采取的是馆长负责制, 馆长是图书馆的主心骨。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 如果馆长对图书馆工作重视程度不够, 那么随之而来的管理人员配备, 管理机制就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 图书馆未来的改革和创新发展就会受到影响, 因此, 作为图书馆馆长一定要爱岗敬业, 有一定的管理经验, 并且能够重视图书馆工作, 为发挥图书馆在高校的重要作用不断创新。

(三) 创新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技术。

首先, 从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趋势来看, 只有加快网络技术, 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才能使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好的满足高校全体师生的要求。图书馆信息资源系统的硬件建设是图书馆技术管理的重要工作, 只有做好此项工作才能更好地满足图书资源网络共享模式的需要。其次, 是要加快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目前高校图书馆重要的组成部分, 数字图书馆就是使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将传统的图书资料及信息经过多媒体数字化处理, 能够进行电子化检索、存储、传播和管理, 而且还能够通过联机信息检索系统来提供外部图书馆的文献检索、书目服务以及电子杂志等多方面的信息。在建设数字化图书的馆过程中, 一是要注意对现有文献要进行深层次开发, 挖掘, 然后创建出自己独具特色的多媒体数据库。二是要通过建设图书数据库、网络检索, 期刊全文光盘等查阅手段, 为高校师生提供方便, 快捷、准确的文献信息服务, 加大图书的应用价值。

(四) 高校图书馆要实行人性化管理。

高校图书馆的管理要向人性化管理的方向发展, 简单的说就是要以人的管理为中心。首先, 要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的管理, 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其次, 将图书馆管理员的实际工作成绩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另外, 人性化管理注重尊重人性, 但也不是离开科学管理盲目地去尊重人, 信任人, 理解人。因此, 图书馆管理的人性化要本着“员工第一, 创新为主”的管理理念, 充分尊重员工, 理解员工, 激励员工, 调动起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发挥员工的潜能和工作热情, 不断推进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服务与创新工作效益的最大化。

(五) 高校图书馆要不断完善图书馆的激励机制。

随着信息社会对图书馆工作要求的提高, 图书馆管理中对员工相应的激励机制也应不断完善。首先, 要进行人事制度的改革, 选拔出优秀的图书管理人才。在公平的原则下, 实行按劳分配制度和绩效制度相结合的办法。其次, 要关心图书管理人员的生活状况, 营造和谐的管理氛围, 使图书管理人员能够安心工作。另外, 大力提倡管理人员全员参与, 实行自我管理机制。使每个员工都能明白图书馆的远期目标和近期目标, 让员工在工作中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中获得满足感与成就感。

结语:当今时代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与创新是一门科学, 也是一门艺术, 这就要求作为高校图书管理者要不断创新, 采取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重视图书馆的人性化管理, 本着一切为了读者的原则, 不断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龚春健;;论高校图书馆的作用与管理[J];重庆与世界;2011年11期

图书馆员自我管理策略 篇11

关键词 高校 图书管理人员 综合素养 提升策略

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信息化网络化程度不断增强,人们对知识对信息的渴求程度更高了,尤其是对于大学生和教师而言,对新知识新信息的渴求度更高了,在这种情况下,大学图书管理工作只有不断创新工作,创新服务,管理人员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为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满足师生对图书信息的需求。

一、提高高校图书馆管理员队伍综合素质的意义

高校图书馆对于高校的发展意义重大,高校历史的传承、文化的积淀、信息的发展都与图书馆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对于一所大学而言,它的综合实力在很大程度上要表现在图书馆的建设和管理上,图书馆对于高校发展的意义是很大的。对于图书馆而言,要想提高自己的管理服务水平,要充分发挥功用,从某种意义而言,要取决于图书管理员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尤其是在现在的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时代,对高校管理员的要求也更多了,传统“卡片时代”陈旧的图书馆管理理念和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时代读者的研究学习的需求,提高高校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就成为图书馆建设中的重要任务,成为提升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众所周知,现在很多大学图书馆的管理人员的管理素养都不是很高。由于种种原因,在许多大学图书馆中,“科班”出身的管理员是极少的,很多管理员都是临时从别的岗位中借调过来的,有的还是在学的大学生,这些管理人员缺乏图书管理的专业知识,在工作中只能按部就班的进行模仿性的工作,工作思想保守落后,缺乏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也不是很高,甚至工作中缺乏应有的主体服务意识,很多管理员的工作只是被动地替读者找书取书,或者是保管藏书,打扫卫生等等。这种工作是没有多大的技术含量的,不利于图书管理工作的发展。

在图书管理员中,一些年龄较大的管理员,他们的思想守旧,只是在图书馆钟混日子,而一些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管理人員,他们认为图书馆的工作单调乏味,不受领导重视,工作的积极性不强,难以实现创新。在图书管理工作中,大多数的管理员都是安于现状,无心研究专业知识,不思进取,图书管理员的综合素养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这样的图书管理员队伍,是不能满足读者的现实需要的。尤其是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图书管理员已经不能适应新时期工作的需求,不能快捷、有效地为读者提供服务,因此,如何激发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如何提高公里人员的业务水平,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综合素养,是图书馆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时代和读者对图书管理人员的要求。

二、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策略

1、图书管理人员要提示自身的道德素养

要提高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自身素养,就必须加强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工作。要做好这个工作,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使图书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责。高校要使图书管理人员明确自身工作的宗旨是为读者提供幼稚的服务,在工作中就要做到忠于职守,要了解读者心中所想,了解读者的需要。同时,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要有默默奉献的精神,在面对自己的工作时,要通过自己的熟练操作,靠自己的周到服务,和蔼的态度和文明的语言为读者提供优质的服务。第二,作为图书管理人员,要具有事业心和责任心,如果缺乏这些,在面对繁重、琐碎复杂的工作时,图书管理员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作为图书管理员要有责任感,要有事业心,要通过不断努力的工作,实现自身的价值。图书管理员要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断砥砺自己的思想品行,提高自己的职业操守,这样,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管理员。

2、通过培训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

作为高校的领导要重视图书管理人员业务能力的培养,要通过有效策略,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使每个图书管理员都能有不断学习的机会,以此方式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只有图书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发展,才能有效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才能为广大师生提供最优质的图书服务。特别是在信息化不断深化发展的今天,对图书管理人员不断进行业务培训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图书馆的领导要根据管理人员的专业、学历和文化程度的差异,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服务。要能够将对图书管理队伍进行培训的工作列入到重要日程,能够通过创新培训机制,加大培训资金的投入,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培训工作。

现在很多院校的图书管理人员的个人素养较低,有的甚至是在校勤工俭学的学生,对图书管理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就更为迫切。高校要鼓励低水平的图书管理者能够进行高层次专业学习,通过学习提高他们的文化知识水平,要鼓励非图书情报专业毕业的图书管理人员攻读图书情报专业的学位,以此方式,提高整体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同时,高校要组织图书管理人员进行各种学术交流会,言谈会,要为图书管理人员提供各种锻炼和学习提高的机会,鼓励图书管理人员进行科研活动,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这样,才能使图书管理人员不断成长为行业的精英。

3、建立合理的管理工作制度

长期以来,高校图书管理工作存在着一定的竞争机制缺乏问题,存在着分配制度单一的问题。这种管理上的问题,严重影响到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制约了他们工作积极性的发挥,影响他们的工作的创造性的发展,影响到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深入发展。因此,高校要想提高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对现在的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工作制度进行改革,建立起合理的图书馆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影响图书管理人员的思想,规范他们的行为。

合理的图书管理工作制度要保证有责任心的管理人员得到重用,同时,对于懒惰无能的工作人员进行淘汰,使能者上,弱者下,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图书管理要有合理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保证图书管理各项工作的顺利高效运行。因此,作为领导者,要努力建立合理的管理工作制度。

合理的工作制度要包括以下内容:图书馆工作岗位责任制度,以此制度激发管理人员的责任心;考勤制度,通过此制度保证管理人员的正常出勤;书刊借换制度,通过此制度保证图书的正常借还,保证图书有效流通,等等。合理的管理工作制度对图书管理人员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激励,通过制度促使管理人员能够不断学习,不断规范自己的行为习惯,端正自己的工作态度,这对图书管理者个人的完善发展有终极大的推动作用,同时,对于良好工作作风的形成也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建立合理的管理工作制度,最需要能够健全考核制度,建立奖罚制度,通过这种制度使管理人员的应得利益得到保证,同时,调动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去,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总之,在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还存在着管理队伍素养不高的问题,要提高高校图书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就必须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高校的领导要重视图书管理人员的素养的提升,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各种条件。作为管理人员个人也要不断努力学习,积极参加各种培训活动,以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康清香.提高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的探讨[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2]杨敏容.信息时代高校图书馆员的继续教育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 2010(30).

[3]丁爱先,曲婧玉.高校图书管理人员的素质构成及培养[J].长治学院学报, 2010(03).

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策略探索 篇12

所谓图书情报就是要为用户提供最先进的知识服务, 还需要对更多的服务进行重新的整合工作, 从而建立起完善、有效的知识服务体系。图书情报知识服务系统主要的特点有整体性、目标性等, 随着用户对知识与服务要求的提高, 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从信息中获得的知识并不断进行挑战, 因此为了更好满足用户的要求, 要建立起完善的服务系统, 才能更好地保证该系统在社会中的可用性。知识管理就是要充分认识企业的价值然后让每位员工都将信息应用到服务中去, 这样就能对提高企业创新能力起到一定的作用。本文就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策略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二、图书情报领域知识服务的系统化管理流程

系统是一个整体, 同时也是由多个独立的部分而组成的, 不同的系统有着不同的结构, 系统的结构之间都有着内在的联系并且各起着不同的作用, 它们相互制约却又不可分割, 在图书情报领域中应用知识服务系统就是对知识服务进行整合与管理, 然后进行充分的分析, 为的就是让知识服务管理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从而实现最后的目标。图书情报的结构是为了对知识服务更好地管理, 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才能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利用上述的系统可以利用其特点来对图书情报知识服务的系统化流程进行设计。本文就知识服务系统模式实现的四个步骤进行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这四个步骤分别是用户需求识别、知识服务创造、知识服务评估以及知识服务传递。

(一) 用户需求识别。图书情报机构为用户提供了知识服务, 还可以对服务过程进行整合, 但是服务机构在进行活动开展的时候也要形成一个完善的方案, 同时服务机构进行知识服务活动中要充分考虑到各个阶段与层次, 充分保证系统的整体性、目标性等流程模式。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要想让用户得到更加全面的知识就需要在众多的文献中找到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 对各类知识也要选择性地理解与参考, 让图书情报机构对用户的需求充分了解与接受, 在用户得到心理的满足之后他们就会发挥出自己的能力, 来对服务中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进, 从而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用户的知识信息不是被动选择, 而是自己决定的, 作为一种积极主动的接受活动, 相关部门与机构应该加大利用对用户群进行研究, 开发出用户的内在潜力达到最佳服务效果。

(二) 知识服务创造。知识服务创造就是指的图书情报机构提供的知识, 同时这些知识对服务效果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为它们具有一定的价值能够吸引更多的用户去关注他们, 并且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用户往往会将这些文献资料收藏起来, 并且如果想要对一个图书情报机构进行质量上的评价的时候就应该将最有价值的部分提供给用户, 这也是每一个图书情报机构都该做到的, 与此同时, 加强与各个部门的相互联系多进行调研的工作, 选择合适的资料就能将传统的工作模式转变为新型的、科学的工作模式, 这样更有利于用户的使用。

(三) 知识服务评估问题。知识服务的整体效果都是由知识服务活动的起点与终点所决定的, 图书情报机构只需要将服务的过程全都整合过来, 这时不能只考虑知识的内容还要对用户的评估进行说明, 在这个知识的服务体系中不仅有对传统服务的分析, 也有对以后服务计划的要求。对知识服务评估问题主要是包括了两个部分:分别是要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还要询问用户对知识服务过程是否满意。对图书情报机构中的不同环节也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如果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要加强互动的机制, 通常图书情报机构会有相应的信息相关人员采取措施将传统的方式改变了就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四) 知识服务传递。在图书情报领域中知识服务传递问题是十分重要的, 传递手段也会对知识服务的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目前, 计算机技术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 互联网等一系列的手段在不断产生, 最新的传递手段主要是通过知识的利用, 信息网络化是当代信息发展的趋势, 传播方式也在慢慢完善, 知识信息逐渐成为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目前的信息高速公路阶段主要能够体现出两个方面, 一是文献越来越数字化所建成的数据库也被更多的人应用, 为用户的查询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二是数字化成为文献的核心部分, 也成为以后信息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三、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策略分析

(一) 拓展服务的范围。将图书情报机构知识服务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发展, 并且逐渐形成体制格局, 同时将图书馆用处不大的资料换掉而改成能够向社会传递更多科学知识与信息的文献与资料, 开发出一系列方便学生进行交流与咨询的系统。并且要秉持着个性化的发展方向, 在充分了解用户的需求之后再进行信息的开发, 从而开发出更加新型的技术, 利用这些先进的技术将用户需要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整合, 然后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及时向用户反映情况, 将检索出的结果整合成用户需要的信息系统, 直到解决用户出现的问题。

(二) 提高管理人员的服务积极性。为了更好地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就需要进行相应的机制, 用奖励的方式让管理人员对工作充满积极性, 同时充分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热情, 利用更多时间去发掘出知识的内在潜力, 在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发生了奖励与处罚的现象, 就要依照规定进行奖惩, 对于自身素质不够高的员工可以通过一些培训来提高他们的能力, 同时要求每一个管理人员都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在进入市场之后, 由于更多的产品被开发出来, 因此要有更多的用户才能保证产品被更多用户喜爱, 因此图书情报机构开发的新产品就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结合图书馆的优势结合用户的需求来开发产品, 真正实现产品的多元化。二是将不同类型的产品进行统一的分层操作, 加强与社会的合作。

(三) 构建知识服务的体系。图书情报机构应该对文献的收藏问题加大重视程度, 对收藏的具有价值的信息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真正实现文献资源管理的数字化与网络化。同时还可以使用导航库的技术以及信息方面的技术, 根据这些问题制定出相应的知识服务体系, 这样在以后的管理过程中就可以依照体系中的规定进行, 方便了用户的操作。

四、结语

综上所述, 知识管理在我国图书情报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知识管理在图书情报领域有了很大的成就, 但是对图书情报方面的研究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 知识管理能够呈现出很多的特点, 相关部门应该让更多的技术人员加入到其中, 共同推进图书情报领域知识管理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现阶段, 我国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社会, 在整个社会中知识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高, 并且逐渐向着各个领域发展, 对知识的管理与信息的管理是有着密切联系的, 但是图书情报在最初发展的时候就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人们都希望能够通过知识的管理来为未来的图书情况工作提供新的突破, 本文就对图书情况领域知识服务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策略进行具体的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图书情报,知识管理,服务系统

参考文献

[1]魏绪秋, 李长玲, 刘非凡.3-模数据网络构建及其可视化探讨---以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文献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 2014, 8

[2]吴应良, 姚怀栋, 蔡凯佳.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管理研究主题评析---基于1998~2014年CSSCI收录期刊论文的统计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 2015, 22

[3]金奇文.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图书情报领域的知识组织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2012

上一篇:创意的教育下一篇:世界贸易组织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