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报道

2024-10-13

雾霾报道(共4篇)

雾霾报道 篇1

新年伊始, 一场雾霾天气悄然袭来, 迅速席卷中东部地区, 持续数日之久。雾霾天气的影响, 以往已有, 于今为烈。其性质之严重、覆盖范围之久、影响程度之深,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这引起了人们对这种极端天气的高度重视。而透过雾霾, 也显露了社会对气象报道的更高需求, 气象新闻必须不断拓展, 以增强服务性。

一、增加实用性预报内容

气象预报的价值在于通过预先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帮助人们对工农业生产及居家出行、商业运作做出预安排。面对悄然而至的雾霾天气, 媒体加强了与气象部门的联动, 确保信息的权威、准确。同时增加了预报的频率, 报纸天天有这方面的内容, 网站几小时即更新相关数据, 电视也及时增加或延长气象时段。对雾霾天气的影响程度、波及范围及消散日期, 均提前作出相应的预告, 让广大群众心中有数。

1月7日至16日, 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中东部大部地区相继出现大范围雾霾天气。气象部门通过网站、电视、报纸等媒体及时警示, 对大雾影响范围及消散时间进行动态的跟踪预报。在那几天里, 浓雾天气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 不仅浓雾影响所及地域的媒体予以充分报道, 全国各地的媒体也普遍予以关注和提示。

雾霾天气除了影响呼吸, 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危害外, 对交通出行更造成了直接障碍。道路拥堵、航运受阻、飞机延误, 雾霾天气能见度极低, 交通事故率直线上升, 因此做好出行预警就显得很重要。像新华社12日当天披露中央气象台12日6时发布的大雾预警时, 除了介绍河北中南部、天津南部、山东北部和西部、河南东部、苏皖中北部、浙江西北部、湖北东南部、四川盆地等地的部分地区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 还特别预告交通出行的情况:“福银、昌九、德昌等多条高速多个收费站关闭, 进入交通管制, 南昌昌北国际机场部分航班受影响。武汉多条出城高速公路遭遇交通管制。”

群众通过电脑、手机、电视、车载收音机得知这些即时发布的信息, 能够及时做好行程调整。那些被困在浓雾中的车辆, 司乘人员清楚状况后, 也能够减少恐慌和埋怨情绪。一些媒体还及时提示车辆要打开雾光灯、示廓灯、危险报警闪光灯, 不使用远光灯, 保持安全车距, 使预报多了份人性关怀。

时下在气象预报时, 往往会增加一些生活指数的预报内容。对这些指数, 应该根据节令特点和极端天气的情况, 有选择性地进行提示, 比如阴雨天将至, 可提醒市民外出带雨具;即将急剧降温, 则提醒及时添衣;花粉传扬之时, 则提醒注意息斯敏过敏指数。这次雾霾天气, 很多媒体在发布天气预报时, 除对交通出行状况及时提醒外, 还给出了不宜晨练的建议, 提醒出行者戴口罩。这样的提醒, 显得温馨体贴, 富有人情味, 也使预报更具实用价值。

二、增加科普知识分量

气象是门科学, 但很多内容受众不甚了然, 在此次雾霾天气中, 媒体因应受众的需求, 在预报雾霾天气时, 增加了气象知识及相关防范保健常识的介绍。这些科普内容或作为气象报道的相关链接, 或单独成篇, 有的媒体还在健康卫生等专刊版面上开设专栏, 予以专题报道。

气象知识方面, 主要介绍了什么是雾霾, 霾与雾有什么区别, 雾霾是怎样形成的, 其危害性有哪些, 雾霾如何分级, 其预警信号标志如何区分等。

霾又称大气棕色云, 对很多人而言, 对这种气象还较为陌生。在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规范》中, 霾天气定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有混浊现象, 使远处光亮物微带黄、红色, 使黑暗物微带蓝色。”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 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除了气象条件, 工业生产、机动车尾气排放、冬季取暖烧煤等导致的大气中颗粒物 (包括粗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 浓度增加, 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因素。大量微米级的细小颗粒物, 停留在大气中, 当逆温、静风等不利于扩散的天气出现时, 就形成霾。

对霾的科普知识介绍, 能够帮助身处雾霾中的群众, 明了事件真相, 树立必要的科学意识, 减少恐慌心理。当气象科普占据主阵地时, 各种猜想、臆测和谣言, 便没有了立足之地。去年6月中旬, 武汉市出现严重的雾霾。网上出现多种传言, 如发生火灾、农民焚烧秸秆、青山区域的化工厂事故、2012年末日将即等等。武汉人易某、于某在道听途说后, 又添油加醋虚构“氯气泄露致武汉雾霾”、“武钢锅炉爆炸”等谣言。最终这两名传谣者被警方行政拘留。随着雾霾现象及成因的真相逐渐为广大市民所认识, 谣言便失去了立足之地。此次雾霾天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程度, 但群众普遍能够坦然面对, 不再为“末日论”“化工泄露论”等无稽之谈所蛊惑。

在北方出现雾霾天气之后的一月中下旬, 南方一些地区紧接着也出现了轻度霾, 民间普遍猜测是北方的雾霾随风飘到南方所致, 但实际上这种猜测是缺乏科学依据的。1月16日夜间至17日, 福建出现了轻度霾, 《东南早报》《福州晚报》等及时报道, 采访省气象专家, 披露“这主要是福建局地形成的, 与北方雾霾无关, 公众无需特别防护”。这种实事求是的信息披露, 体现了应有的科学态度。

保健知识方面, 主要介绍雾霾天气对健康的影响和危害, 居家尽量不要敞开门窗, 健身锻炼应该注意避开雾霾天气, 尽量减少出行, 如需出行建议选择林荫小道, 以及如何选择能够过滤雾霾的口罩, 饮食方面应该增加果疏, 有的还介绍了黑木耳及猪血在清肺除垢方面的效用, 美容保健方面应注意对雾霾附着物的清洁护理等。

雾霾中的多种有害物质, 通常是大气水滴的几十倍, 侵入人体后除了易引起咽喉炎、气管炎、结膜炎及肺部疾病外, 同时对人体皮肤也有伤害。特别是霾中的有害物质附着患有痘痘的脸部皮肤后, 往往会引起各种症状, 如脸部瘙痒、红肿、炎症加剧等等。因此, 媒体提供的卫生保健知识, 格外引人关注, 成为群众的“雾霾天生活指南”。

三、增加延伸报道内容

一场雾霾引发了诸多连锁反应, 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很多不便。人们对雾霾的关注, 除了气象本身, 还有气象之外的很多东西, 这就需要媒体拓宽报道视野、拓展报道领域, 以满足受众的需求。

报道对雾霾成因的反思及应对之策。近几年来雾霾频发, 而且间隔的周期越来越短, 从去年9月至今, 中东部地区即发生过12次较大范围的雾霾天气。造成雾霾天气的根源如果没有得到整治, 那么雾霾必将越来越频繁地发作。探究雾霾的成因, 披露雾霾幕后的深层根源, 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责任。由此也引出了一系列与防治雾霾有关的报道。随着雾霾揭去神秘的面纱, PM2.5监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环保部要求2012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开展监测, 2013年在113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和环保模范城市开展监测, 2015年在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开展监测。这其中, 媒体的报道, 对PM2.5引起社会的足够重视,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此次雾霾天气, 面对空气重污染, 各地采取紧急措施, 应对尾气、燃煤、扬尘, 这也成为媒体关注的重点。比如北京要求党政机关带头停驶三成公车, 极重污染区域所属中小学停止学生户外锻炼活动;河北启动了重大气象灾害IV级响应, 加大了对燃煤企业的检查频次;郑州对城区主干道进行冲洗, 每日增加2次洒水降尘;西安重点大气类污染源实行限产限排, 产量和排污量降到原来的50%。媒体及时报道这些应急措施, 让群众感知到党委、政府面对雾霾天气的积极作为。对这些措施, 《人民日报》1月14日还以列表的形式予以集中刊出, 形成了版面的视角焦点。浓雾中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 包括职能部门的麻木、反应迟钝。像昆明长水机场因浓雾航班延误, 导致近万旅客不得不在机场连夜等候, 其中即有信息沟通不畅、没有及时告知和疏散, 以及应急安抚措施落实不到位等原因。新华社载文《雾!误!悟?》, 指出昆明航班延误事件, 警示民航根治痼疾。浓雾和雾霾并不可怕, 对异常天气掉以轻心, 漠然以对, 没有应急准备才是出现恶果的责任所在。

宣扬科学发展观, 引导正确处理发展与环保的关系。要真正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的问题, 必须实行产业转型升级, 节能减排, 对重度污染企业实行“关、停、并、转”, 严格控制车辆尾气排放, 努力提升绿化覆盖率。而这些治本之策将是个漫长的过程, 因此必须长期树立科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保护环境的辩证关系, 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GDP的增长。媒体对十八大精神的宣传, 对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宣传, 正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将继续发挥出纠偏的作用。恰如《人民日报》“人民时报”《美丽中国, 从健康呼吸开始》一文所指出:经济发展再也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城市管理再也不能以“空气不好是小事”的心态来应对突发情况, 居民生活再也不能只图自己方便、不管环境负担。只有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我们才可能拥有天蓝、地绿、水净、风清的美好家园。

介绍国外治污的成本案例。最典型的就是伦敦。19世纪, 英国进入工业急速发展期, 伦敦工厂所产生废气形成极浓的灰黄色烟雾。20世纪50年代最为严重, “雾日” (即指视域不超过1000米的天数) 一年里平均多达50天左右。1952年12月5日至10日, 发生了“伦敦烟雾事件”, 死亡人数高达4000, 肺炎、肺癌、流行性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此后, 英国人开始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 并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以此整治污染企业, 加大绿化建设。到了1975年, 伦敦的雾日已减少到了15天, 1980年则进一步降到5天。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 不然将面临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 早在2003年, 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 并将此笔收入用来改善公交系统发展。

伦敦的案例, 展现了治理雾霾的成功之路, 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重现蓝天的信心。

关注雾霾天气中的众生, 宣扬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尽管天气恶劣, 但生活还在继续, 尽管雾霾遮蔽了阳光, 但人们的心中依然充满阳光。面对雾霾, 人们乐观面对, 互助互帮, 克服困难。媒体在报道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精神, 展现雾霾中的众生相, 宣扬积极乐观的精神。雾霾版的《北京、北京》MTV, 大雾版的《江南STYLE》走红网络, 那调侃的歌词, 充满了幽默的味道。十面“霾”伏、中了“霾”伏, “太阳公公我们想你了”, 这类风趣的标题, 有逗乐、令人放松的效果。雾霾遮住了红绿灯, 车辆算不算闯红灯, 对这类问题的报道, 体现了贴近受众的立场。面对雾霾, 阳光普照、空气清新的南方, 吸引了人们艳羡的目光, 有网友发微博连呼“快打包点空气快递给我们”, 这也体现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关注, 连之前陈光标卖罐装空气的做法, 也被人们拿出来讨论, 原来不被人看好的举动, 现在看来倒是颇有市场前景。也有人选择出游, 空气质量优良的地区成了首选地, 北京的旅行社乘机推出了“福建空气游”, 生态良好的八闽山水成了吸引游客的新亮点。这些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对“美丽中国”的憧憬和热爱。

就像在市场经济的形势下, 气象台在努力做好气象信息的增值服务一样, 媒体的气象报道也不应局限于仅预告温度风向和阴晴雨雪, 还应该在内容的拓展服务上多做文章, 增强贴近性, 增进服务性, 才能更好吸引受众。媒体在此次雾霾报道中, 做了有益的尝试, 今后在气象报道上的探索仍然任道重远。

雾霾报道 篇2

经过软件自动筛选, 得到了995条新闻报道文本。提取地理名词得:

事实上, 在2015年12月中, 除了北京地区有着重度的污染, 北方其他省市同样也遭受着严重的空气污染, 但他们得到的媒体的关注却远远没有北京的多。而保定市这种几乎12月份整月都处于严重污染。同时, 北方的农村的空气污染情况也同样严重, 农村的空气污染状况处于一种失声的状态。

通过媒介的传播, 关于雾霾的负面信息的空间关系被媒介巧妙地改造了。其他北方城市同样遭受着严重的雾霾侵害, 但关于雾霾的负面信息传播中, 北京所占的比例最高。

通过对ROST NAT得到的语义网络分析可知, 北京、污染、气象、城市等几个词汇, 是雾霾新闻议题语义网络的中心, 利用ucinet对此网络的点度中心度进行分析, 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截取前七位, 得到如下数据。

可以从数据分析中得到, 污染、北京、气象、空气质量等信息, 是这些新闻议题首要关注的内容, 而其他省市在此话题讨论中得到的关注则远远不及北京。

而在所有网络节点中, 与雾霾、污染、空气质量、环保这些关键词, 关系最多且联系最紧密的地理名词, 就是北京。北京与污染、空气质量这些词汇, 构成了整个雾霾新闻议题网络的核心部分。这就是雾霾新闻议题中的第一层较为稳固的“地理——事件”议题结构:“北京——雾霾”。

对从搜狗新闻搜索引擎中得到的数据矩阵, 进行处理, 将地理名词保留下来, 而将其他词汇都在此矩阵中剔除, 我们可以得到地理名词之间的共现无向加权矩阵。

通过对地理名词的网络的直观分析, 在整个地理名词中, 北京和中国是整个地理名词共现矩阵的中心。对此网络进行点度中心度分析, 利用Ucinet软件对网络进行点度中心度分析。

通过点度中心度分析, 可以准确且清晰的观察到, 这些节点在所有的议题中, 不同的地理名词在雾霾新闻议题中地位优先顺序。

在雾霾新闻议题的语境中, “北京”“河北”等词汇, 在新闻议题中, 占据着重要的桥梁地位。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在此网络的所有节点中, “中国”这个词汇与北京的直接关系最多, 而与其他词汇的直接相连并不多, 因此可以推断, 在雾霾新闻议题中, “中国”作为国家概念, 需要通过“北京”作为桥梁概念, 来完成在雾霾新闻在地理空间上拓展的。

通过以上分析, 可以总结出, 在传统网络新闻中, 雾霾新闻议题, 在宏观上呈现着特定的跨地域性的空间结构。“北京——雾霾”的地点事件组合已经不再简简单单的是一个单纯的事件报道, 而泛化成为了一个基本的危机传播基本途径。其他地域想要对自己的雾霾危机进行讨论, 就需要对北京的雾霾情况进行传播, 借而引出自己地区的雾霾危机。

同时, 在雾霾危机传播中, 作为国家概念的“中国”并不是直接被媒介传播的。国家概念“中国”, 是通过“北京”这个去地方化的“地点”作为中介概念, 间接传播的。“北京”这个去地方化的地理概念, 已经成为了其他城市和雾霾危机进行组合传播的介质, 其他地区的雾霾危机需要通过它来完成自己地区的雾霾危机传播。

首先, 通过对传统网络媒体传播网络进行分析, 可以发现, 地域性报道他们之间有着诸多的联系。首先, 北京地区的雾霾, 已经脱离“北京”这个具体的地点, “北京”和“雾霾”构成了雾霾危机传播中最基础的传播结构, 承担了在危机传播网络中, 其他地域和危机事件相连接的桥梁作用。这就是在传统网络媒体和微信自媒体平台雾霾危机传播中所共有的第一层结构:“北京——雾霾”的去地点化。

而通过对传统网路媒体的议题结构的进一步分析, 可以发现, 作为国家概念的“中国”在很大程度上, 是通过搭载着“北京”这个中间概念而进行捆绑传播的。利用“北京”作为传播网络中的中介概念的关键地位, 提升北京形象的同时, 将“中国”的环境形象从另外一种侧面进行提升。另一方面, 不仅需要提升北京的环境形象, 同时还需要努力消除危机传播网络中的中介概念, 倡导媒介客观全面地对中国的生态环境进行公平且深入的关注, 才能真正的防止下一个此类环境危机的传播网络中介概念的出现, 以导致外国媒体、国内媒体对于中国环境问题的管中窥豹、以一当十。

参考文献

[1]刘军.社会网络分析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social network analysis[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4.

[2]李洁, 丁颖.语义网, 语义网格和语义网络[J].计算机与现代化, 2007 (7) :38-41.

雾霾报道 篇3

关键词:预警机制,议程设置,雾霾天气

2013年“雾霾”不仅成为了年度关键词, 更是引发了受其影响地区受众的密切关注。从1月初我国部分地区遭遇了严重雾霾后, 一轮又一轮的雾霾不断出现, 2013年12月8日中央气象台将雾、霾双预警降为黄色, 这已是发布双预警的第七天。9日因北风出现, 华北地区雾霾开始逐渐消散。至此, 伴随着12月来临出现的这场雾霾, 已波及25省份, 100多个大中型城市。2014年1月4日, 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通报2013年自然灾情, 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其中。

当环境问题成为自然灾情影响人们的工作、生活、身体时, 人们会表现出对信息的强烈需求, 而纸媒所拥有严格的把关体系和强大的舆论整合功能, 使得它有责任也有义务传达正确信息, 对雾霾信息进行议程设置, 指导大家应对雾霾天气。因此, 本文就选取北京、上海、广东三个地区, 即雾霾天气严重同时信息发达的地区, 并选取它们的主流报纸, 分别以2013年12月5日—13日一周的新闻报道为参考, 呈现出这三个地区对雾霾这种突发的自然灾情的议程设置, 分析出纸媒对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存在的不足及对策。根据2007年《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与传播办法》第十一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接到气象主管机构所属的气象台站提供的预警信号后, 应当及时公告, 向公众广泛传播, 并按照职责采取有效措施做好气象灾害防御工作, 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例证理论是将事件分类, 使得我们可以将数量有限的个案集中起来, 据此推断该类别中其他部分甚至是全部事件的相关信息。该文章正是将雾霾严重时期的六大报纸对其的新闻报道进行整合分析, 可以得出以下问题。

一、预警机制议程设置的界定

1922年李普曼 (Walter Lippmann) 在《舆论学》中提出新闻媒介影响公众对当天什么是最重要的议题的感觉, 这被普遍视为议程设置理论的源头。

1968年,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和唐纳德·肖 (Donald L.Shaw) 在查佩尔希尔研究中, 发现在公众和媒介的议程中, 议题的排序有很强的相关性。在1972年的夏洛特研究中, 证实议题的显要性是从媒介议程转移到公众议程。正如科恩所言“多数时间, 报界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怎样想时可能并不成功, 但它在告诉它的读者该想些, 却是惊人的成功。”这可以看做是对议程设置的简洁概括。

预警机制, 本义上是指预先发布警告的制度, 通过及时提供警示的机构、制度、网络、举措等构成的预警系统, 实现信息的超前反馈, 为及时布置、防风险于未然奠定基础。[1]笔者认为, 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 实际上就是对于需要预警的灾害事件, 如何有效地报道新闻, 尽可能地形成与公众相似的议程设置, 使受众得到有效的消息进而应对突发事件。在本文中就是指针对雾霾事件, 纸媒通过发布消息对当今社会有正确的舆论导向, 使每一个民众都有权了解自己周围的环境和未来的发展, 不隐匿有关信息或者报道虚假信息。大众传媒对事物和意见的强调程度与受众的重视程度成正比, 该理论强调:受众会因媒介提供议题而改变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 对媒介认为重要的事件首先采取行动。面对雾霾, 受众也会通过媒体获取信息指导自己的行为, 因此, 对自然灾害预警机制的报道就变得极为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 媒介议程的形成包含很多因素, 用剥洋葱的比喻, 洋葱的最外层是指那些主要的外部新闻源, 深入洋葱的内部, 是不同媒介间的相互影响和互动。所选的六份报纸分属于三个地区, 可以看出新闻源基本都是有区域性的, 多为当地新闻, 只有类似雾霾贴士是直接转自别家报道, 报道源为新华社。除了新闻源之外, 报道环境、面对的受众群不同, 所报道的内容也会不同。

二、研究设计及框架

我国几个省市同时发生长时间、大面积严重的雾霾天气, 对大家的身体健康以及出行情况都造成了困扰, 信息的作用就是消除对事件的不确定性。此时, 大家更迫切地渴望得到有关雾霾天气的信息。作为传统媒体, 在信息的发布速度上远远不及新媒体, 也没有网页更新或滚动播出的形式, 但纸媒有自身的优势, 其信息的真实客观性比新媒体的把关更为严格;纸媒有更多思考的时间, 深度评论多出自纸媒。

因此本文所探讨的是纸媒对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 选取的六家报纸均为主流报纸:北京地区选取《北京晚报》, 这是北京报业的大哥大, 已脱胎成为面向多个读者群至少是力图面向多读者群的都市报;《北京青年报》是综合日报, 由北大文化发展集团出资5000万元和人民日报联合创办。上海地区选取《文汇报》, 由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 上海出版, 立足长三角, 面向全国, 主流、高端、权威、亲和, 是在国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大型综合性日报;《东方早报》则是面向全国的综合类财经日报。广州地区选取《广州日报》, 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党报之一;《南方都市报》是面向珠三角地区主流人群所创办的综合类日报。

在内容上以2013年12月5日—13日一周的新闻报道为参考。因为新一轮的雾霾在这个时期是本次雾霾中最为严重的时期, 通过分析样本的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的内容来进行分析。

这六家报纸只有《北京晚报》和《文汇报》没有刊登评论, 其余的报纸具有评论, 《广州日报》更是以社评的形式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来解决雾霾。同时六家报纸均有图片新闻, 且都为实拍的照片, 照片不仅可以补充文字报道, 更为生动, 实时性强。但议程设置经常会面临难以处理的经验主义问题, 比如, 传媒总是为公众设置议程呢, 还是公众有时设置传媒的议程, 然而在自然灾害面前, 传媒的设置力量更为强大, 因为公众无法时时掌握雾霾信息, 也没有应对雾霾来袭的能力, 只能依靠传媒的信息群来了解雾霾, 应对雾霾。

面对庞大的新闻量, 版面的有限使得报纸不可能每天都将雾霾作为头版头条进行报道, 在版面设置上可以将雾霾信息穿插在不同的栏目里, 以“雾霾”为整版主题, 用几篇新闻以及照片为内容, 排版上比较灵活。将一些雾霾防治的办法与社会上一些现象结合在一起, 这是纸媒一直使用的手法。

雾霾作为气象灾害, 就必须有预警、通知、应对和反思这四个过程。在2013年的1月开始, 全国大部分地区就出现了雾霾天气, 直接影响了我们的身体健康和出行情况, 但是面对突发的自然变化, 应急措施还没有确立, 大家对于解决雾霾天气都属于摸索阶段。但是到了12月, 当雾霾又一次侵入我国的大部分地区, 媒体不仅要及时跟进, 进行有效传播, 还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自然灾情面前, 要及时开展应急预案, 在第一时间把消息告诉给受众, 要有气象灾害的一系列报道。在这点上, 六家报纸的版面设计上不太清晰。

三、议程设置的重点———有所类同

在报道内容上, 六家报纸因为各自的性质不一样, 可分为两大类:党报和都市报, 《北京青年报》、《文汇报》、《广州日报》属于党报类, 《北京晚报》、《东方早报》、《南方都市报》属于都市报, 但相同的是不管采用的是专题形式、评论、还是照片新闻等各种方式, 各个报纸的重点都在消除群众中的信息不确定性上。

在雾霾严重的短短一周里, 六家报纸的报道数量还是不一样的:《北京青年报》24篇, 《文汇报》23篇, 《广州日报》16篇, 《北京晚报》16篇, 《东方早报》40篇, 《南方都市报》24篇。

《北京青年报》的角度比较广, 同为版面专题, 其他报纸运用的都是区域性的展示, 但该报纸的专题报道是以“雾霾中国”为题, 并配有中国地图;12月10日A02版刊登评论《治污部际协调体现“同呼吸”行为准则》;12月11日A03版刊登评论《雾霾会不会影响明年的经济增长》, 多为政策性评论。

《北京晚报》信息量较少, 有关雾霾的新闻也主要是针对天气报道, 仅仅有两篇是释义的, 12月11日13版《“抗霾明星”到底靠谱不》主要是讲市场上空气净化器的选择;12月13日02版《口罩挡不住防霾靠武术?》介绍了河北石家庄光明路小学自创了一套“防霾”武术健身操。

《文汇报》注重预警变化, 从12月6日头版刊登新闻《雾霾缠“申”》, 上海遭遇2013年以来最严重的一轮雾霾污染, 将黄色预警改为橙色预警。到12月8日头版刊登短新闻《霾预警信号昨已解除申城空气质量今转为良》, 都有清晰说明, 对交通状况也持续关注。

《东方早报》注重应急预案的报道, 12月10日头版新闻《沪大气污染应急预案拟“晚8点早6点”两次发布》。信息趋向释疑, 比如学生是否停课?防霾产品是否有用?怎样锻炼身体?同时, 对于辽宁首开雾霾罚单也有后续的评论。在12月11日A18版刊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5420万》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和空气质量。同时, 辽宁省落实重污染天气市长负责制,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都将处罚市政府。12月12日A22版发表评论《责任链条缺失“雾霾罚单”难有实效》

《广州日报》注重预警机制的报道, 多次提出治理雾霾要超越单干, 以社评的形式提出要在全国建立区域合作机制来解决雾霾, 12月11日02版刊登社评《十面霾伏路在何方》提出合力治霾, 务求必胜, 也有航班延误、雾霾贴士的新闻报道。

《南方都市报》有明确的雾霾预警, 12日、13日的报道集中在如何解决雾霾天气上, 如《治霾不能光靠吹, 源头减污是根本》, GA09整版对此进行详细报道, 附有焦点释疑、连锁商机、专家建议的内容。

四、对雾霾信息报道的差异

报纸对雾霾的报道内容多为以下几个方面:天气状况、出行安全、应对方法。横向对比《北京青年报》在12月10日A02版刊登评论《治污部际协调体现“同呼吸”行为准则》, 12月11日A03版刊登评论《雾霾会不会影响明年的经济增长》, 类似这种来自政府职能消息的新闻都市报基本上是没有的。党报《广州日报》12月9日在02版刊登评论《雾霾连片“抢头条”治理应超越单干》, 类似这种政策性评论, 都市报也是少有。同时, 纵向比较同为上海《东方早报》和《文汇报》, 都很注重雾霾的预警情况, 能够在雾霾变化中及时调整预警, 在应对方面, 《东方早报》12月10日头版新闻《沪大气污染应急预案拟“晚8点早6点”两次发布》。A04版《肆虐10天本轮污染终告一段落》配有一张幼儿出行的图片。同时注重交通安全、出行秩序的报道, 评论较多。12月11日A08版《十大机场飞北京航班提升机长标准:要能在雾霾中二类盲降》。A15版刊登评论《西方治霾经验在中国行的通吗》。A18版刊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5420万》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和空气质量。同时, 辽宁省落实重污染天气市长负责制,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都将处罚市政府。

《文汇报》在应对方面, 注重日常生活的细微之处, 每天都会有雾霾天气变化的新闻, 12月10日头版刊登新闻《今日无霾明后轻微》, 并附有南京一天之内的雾霾对比图说明。05版整个版面刊登7篇文章, 告知雾霾对健康的影响, 呼吸门诊的就医情况等内容。例如《“十面霾伏”下的科学“应对”和“适应”》。06版刊登短新闻《PM2.5每上升5早逝风险增7%》。

即使同一个地区, 每份报纸的定位也不同, 报道的角度也不一样, 好处是新闻同质化程度轻, 但经过对比报纸在预警机制的议程设置上还是欠缺的。

五、预警机制议程设置的不足

(一) 媒介议程缺乏对公众议程的设置

面对大面积的严重的雾霾天气, 报纸在议程设置上并没有确切的应对之策, 六家地区的报纸, 只有《东方早报》在12月11日A18版刊登《辽宁首开“雾霾罚单”5420万》罚缴资金将全部用于蓝天工程治理环境和空气质量。同时, 辽宁省落实重污染天气市长负责制, 各市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都将处罚市政府。结果第二天就刊登评论《责任链条缺失“雾霾罚单”难有实效》。

《文汇报》12月10刊登《“十面霾伏”下的科学“应对”和“适应”》也只是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对雾霾常态化的影响, 对人们心理的一个分析。除此之外, 不外乎是对“雾霾操”、“除霾食物”的辟谣, 除了天气状况的报道与公众的议程设置一致, 大家最关心的如何应对雾霾是没有反映出来的。

(二) 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未形成良好互动

虽然雾霾已经被纳入自然灾害, 但重污染天气的持续出现, 还是为近几年所罕见, 在预警机制、应对反思上还是表现欠缺。造成雾霾PM2.5元凶主要来自汽车排放、工业污染和燃煤, 我国是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结构, 只有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能耗的生产方式, 同时完善法律, 形成完备的法律体系, 建立完善雾霾天气应急预案、PM2.5控制的法规体系。也应看到雾霾天气不是某个城市可以单独治理的, 必须打破区域界线, 采取共同行动。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 都应该参与到节能减排的行动中, 绿色出行、绿色消费。这一点, 从根源上治理雾霾, 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都没有反映出来。

1993年, E.M.Rogers, J.W.Dearing及D.Bregman重新审视文化并指出了议程设置的三种类型:传媒议程设置、公众议程设置及政策议程设置。从议程设置的角度来看, 只有媒介议程与政策议程、公众议程结合到一起, 才能真正解决问题, 将议程设置的功能落实, 不仅仅是告诉大家想什么, 而且可以传递有效信息, 引导受众。

参考文献

[1] .马克斯韦尔·麦库姆斯, 埃米·雷诺兹.新闻对我们认识世界的影响[A].媒介效果:理论与研究前沿[C].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

[2] .詹宁斯·布莱恩特, 苏珊·汤普森.传媒效果概论[M].陆剑南等, 译.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

[3] .韩运荣, 卢曦.“十一五”规划期间我国能源问题的媒介议程研究——以<人民日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 2011 (11) .

[4] .李南.从雾霾报道看我国媒介公信力的提升[J].新闻窗, 2013 (2) .

雾霾报道 篇4

一、关于环境新闻的界定

关于环境新闻的定义, 各个不同的学者都有自己不同的见解。西方的工业革命使欧美诸国较早的面临工业发展给环境带来的严重破坏问题, 因此, 欧美国家对环境新闻的理解相较于中国学者而言会更加全面。

西方较为完整也能够为众多人所接受的是曾在爱达荷、佛蒙特与西华盛顿大学执教的教授麦克弗络姆先生的定义:“ (环境新闻) 是在制定决定过程中,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 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 (最新) 环境问题的作品。”

我国学者王积龙在弗络姆定义的基础上引入了环境风险概念, 将环境新闻定义为:“环境新闻就是为了避免环境风险, 在制定决策的过程中,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一种有目的、为公众而写的, 以充分准确的材料为依托、反映环境问题的媒体信息。”

从这两个定义中可以看出, 它们都表明了环境新闻的制作过程, 也突出了其不同于传统新闻的特征:它更注重科学性、调查性。以上两位学者都侧重于从新闻实践操作的层面上对其进行界定。

二、《南方都市数字报》有关雾霾报道呈现出的环境新闻题材的特性

环境新闻之所以能够被众多学者单独研究, 就说明环境新闻除了具备一些新闻的公共属性诸如真实性、新鲜性、重要性等之外, 它还拥有自己的专业特性即科学专业性、整体性、持久性。

(一) 科学专业性

环境问题与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美国环境新闻的开山之作《寂静的春天》里提到DDT与生物圈的变化的关系、河流湖泊污染与否的半段标准、现在被讨论的火热的全球变暖等环境问题, 科学时常与环境问题相伴, 环境新闻报道中一点一滴都蕴含着科学知识。就因为环境新闻与科学紧密相关, 因此环境问题不同于生活问题, 仅仅依靠个人的生活阅历就能够凭着直觉向公众表述清楚, 它自身也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 如果记者自身没有相关的知识而又必须向公众报道某个专业性很强的环境问题, 不说会影响自身的职业生涯, 还会因为有可能出现的信息错误引导民众走向行为和导致民众出现认知上的错误。

《南方都市报》在2013年10月30日刊登的一篇名为《PM0.5危害大过PM2.5》的文章, 引述复旦大学和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 向民众解释大气中粒径在0.25~0.5微米范围内的颗粒物 (即PM0.5) 的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显著, 且粒径越小, 危害更大的事实, 并且向民众说明PM0.5对人类具体的危害之处。而且该文章的作者为了向民众表明该信息的可靠性, 专门在结尾特别说明介绍此项研究成果的论文已经被某权威杂志收录。类似的文章还有2013年12月8日刊登的《PM2.5污染源两小时内能查出》, 此文也是引述广州市环保局局长杨柳的结论, 然后作者根据杨柳的结论再做详细解释。这表明《南方都市报》的记者们都是很注重科学性的, 明白环境新科学性对于环境新闻的重要性。

(二) 整体性

环境问题是不受地域和人们意识形态等因素影响的, 环境问题一旦形成, 它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绝对不会是局限在一个省或者几个省, 它有可能跨越国界, 造成世界级的破坏性影响。诸如空气污染、温室效应、水土流失等不仅是令全国民众为之苦恼的事情, 而且也是全球性困扰的问题, 任何国内一个区域或者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足够能力去独自应对这类环境问题, 需要国内各个区域甚至国际社会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得到解决。空气, 每个人都需要, 并且没有谁有能力去阻止它的流动, 一旦季风来袭, 受过污染的空气席卷整个中国或者整个世界都不是不可能。因此, 国内的一些环境新闻必然会从全国这个整体的角度去思量和报道环境问题。例如2013年1月20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名为《雾霾中喘息的中国》的新闻, 就是从整个国家的角度去思考如何应对雾霾, 并且也尝试着在平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两方面的关系方面寻找出路。这对于更加准确和客观地向民众传达相关信息是大有裨益的。还有2013年12月3日《南方都市报》刊登的名为《上海出现六级重污染华东发布雾霾双预警》的文章, 主要讲述上海空气污染严重的事实, 但是作者并没有将视角集中在上海一个城市上面, 而是有另外补充了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最新信息, 向民众传达华东整个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和雾霾的严重程度。虽然作者并不一定需要将华东整个地区的雾霾情况向民众公布, 但是考虑到雾霾覆盖的面积之广, 空气污染的整体性, 作者还是更加尽职地尽可能多地向读者传达更多的信息。

(三) 持久性

大自然这个强大而又脆弱的个体,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源源不断地向其索取各种资源, 随着人类在和自然博弈之中逐渐占据主动地位, 人类便不断挑战大自然的容忍极限, 掠夺它身体的资源, 并且还向大自然源源不断地输送废弃物, 如今大家深恶痛绝的空气污染问题便是人类向自然界输送大量废气并且又超过了大自然自我消化的能力的结果。但是, 类似于空气污染这样的环境问题的形成并非一日铸就的, 因此要想在短时间内解决问题恐也不太现实。2013年初, 各大媒体都开始报道雾霾, 直到2014年初, 各种有关雾霾的新闻不绝于耳, 在2013年一整年里, 《南方都市报》对雾霾的报道总共有85篇, 也就是说每隔四五天就有一篇有关雾霾的报道面世。当然, 雾霾新闻在2013年如此高频率地出现在大众面前与雾霾的危害性和根治的强大难度有关, 也就是说, 只要雾霾不解决, 媒体会持续将目光聚焦在雾霾身上, 不绝不休。

三、《南方都市数字报》有关雾霾报道呈现出的环境新闻的功能和作用

作为新闻的一大分支, 环境新闻自然拥有着新闻的公共功能。

(一) 社会守望功能

大众传媒在环境议题建构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扮演着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角色。传播学者哈德罗·拉斯韦尔在其著《传播学的社会职能与结构》一文中认为, 大众传媒的三大作用之一就是环境监视功能。人们生活在这个世界, 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与自然界有或多或少的接触, 自然也要受自然界的制约, 变动的环境可能会给社会活动提供便利, 也可能带来灾难。因此, 媒体如果能够及时而准确地向民众传达环境变动的消息, 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意义重大。大众传媒对变动着的环境信息进行“雷达监视”, 提示可能的风险, 为人们做出有利的趋利避害的决策提供参考, 也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公民环境知情权。例如《南方都市报》在2013年12月9日刊登的一篇名为《冷空气今日赶到下午雾霾或缓解》文章, 作者就转述气象台发布的信息, 告知人们气温会因为冷空气的来临而下降和雾霾缓解的消息。这段新闻的播出, 对于有出行计划的民众来说无疑对他们是否施行出行计划有影响, 也给一些身体状况不是很好的市民提供警报。

(二) 社会整合功能

我国传媒学者喻国明教授说:“社会在其发展进程中常常有种种情绪需要宣泄, 而传媒和传媒人的责任不在于放任这种种的情绪宣泄, 而是要平衡于这种情绪的宣泄。‘哭的时候不要哭出沮丧, 笑的时候不要笑出狂妄’这就是传媒和传媒人的社会良知。”

环境问题作为一个牵扯利益面积比较广的社会问题, 具有较强的复杂性,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相关方面的新闻报道时, 尤其要坚持新闻工作者的职业操守, 以便扮演协调政府、公众、传媒之间复杂关系的角色。政府身兼民族复兴的重任, 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没有很好地兼顾保护环境的职责, 虽然值得批评, 但也属无奈之举;民众在这个社会生存, 更加注重于自身利益的维护, 他们只要求能够让自己拥有一个有利于自身生存的环境, 民族复兴于他们而言似乎可以划归于“假、大、空”议题范畴;媒体与生俱来的“瞭望者”身份使其以维护弱势群体利益为己任, 但是我国媒体都或多或少的与政治纠缠不清, 因此媒体有着平衡政府和民众利益关系的责任, 在报道相关新闻的同时最好给民众多提供些保护自身的好方法才是良道。

2013年12月13号《南方都市报》刊登的名为《雾霾天戴隐形眼镜, 小心结膜炎!》一文就引述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专家的观点, 告知人们雾霾天戴隐形眼镜的危害, 从而减少人们因为缺乏医学知识而给自身带来的不必要的伤害。

摘要:环境新闻在我国发展时间短, 但是也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些自身的特点和功能, 本文通过对《南方都市报》有关2013年雾霾的报道分析其呈现的自身特点和功能。分析认为, 我国环境新闻的特点有科学专业性、整体性、持久性;环境新闻的功能有两种:社会守望功能和社会整合功能。

关键词:环境新闻,《南方都市报》,特点,功能

参考文献

[1]王积龙.抗争与绿化:环境新闻在西方的起源、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0.

上一篇:图书馆2.0下一篇:人的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