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价值

2024-06-14

文明价值(精选12篇)

文明价值 篇1

生态文明城市是一个以人的行为为主导、自然环境为依托、资源流动为命脉、社会体制为经络的“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系统, 是资源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发展持续的人类居住区[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建设生态文明, 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

一、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内涵

社会价值是指个人及社会组织通过自身的自我实践活动发现、创造社会或他人物质或精神的发展规律及内在矛盾的贡献。而生态文明城市是个人以城市为依托来实现自我价值的过程, 因此, 生态文明城市的社会价值也是社会价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 城市有良好的社会风气、凝聚力强, 出行方便快捷, 公共服务质量良好, 公众的生态伦理意识普及, 生态化的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形成;第二, 城市里的市民个人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和谐幸福、居住舒适安全;第三, 市民的价值取向不再是单纯追求实现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 而是以实现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 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为目的。

二、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实质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实质主要体现在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城市和谐等方面。

1. 人与人和谐

人与人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城市生态文明社会价值的实质之一。实现人与人的和谐, 充分激发每个人的活力, 让个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 让城市得到发展。生态文明城市和谐要引导人们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从根本上破除影响人们能力发挥的各种体制性障碍。形成鼓励人人干事业、支持人人干成事业的社会氛围。

2. 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人具有社会性, 人通过社会联合的力量改造外在世界, 也改造人自身, 人类也具有天然地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 这就是人的潜能的普遍性和自由性。正因为人具有这些本质, 决定了人自身的内在资源是无限的, 这是人贵为万物之灵长的秘密所在, 也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最终依据所在。罗马俱乐部的博特金等人在《学无止境》报告中指出, 面对自然资源的逐渐枯竭, 人们应该看到人类依然拥有没有束缚的想象力、创造力和道德能力等资源, 这些资源可以被动员来帮助人类摆脱困境[3]。所以,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 面对生态危机, 人应该回到主体, 把解决问题的着力点落在人自身上, 通过开发人的潜在的、处在心灵深处的理解力、学习力、创造力, 用人自身的智慧使人与自然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3. 人与城市和谐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 要把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作为关键, 促进人与城市的和谐。人作为城市的主体, 其主观意识、思想行为可以推进城市的发展, 也可以阻碍城市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使人与城市更好地相融, 城市宜人居住、宜人发展, 并通过城市内部人们各类活动与各类资源、环境的有机统一, 努力实现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与城市人口、城市规模、城市功能、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实现人类在城市这个特定的活动场所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解决公众关心的市容卫生、人居环境、出行条件等问题, 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核心, 将城市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便民、利民、亲民和为民上, 通过倾听民声、吸纳民意、集中民智、解决民需、为民谋福, 使人民群众充分享有城市发展和城市建设的成果, 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条件, 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对城市设施和环境的需求, 以良好的城市环境支撑城市发展, 实现人与城市的和谐。

三、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特性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坚持在平等、交流的基础上进行各种价值观念的对话, 并强调多元性与开放性。价值观念的多元化是当今世界文明的典型特点, 它成为世界文明发展的动力, 推进了世界文化的发展。因此, 我们要求同存异, 尊重世界多样性, 共同促进人类的文明繁荣进步。要坚持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 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通过相互学习, 吸收西方文明的经验, 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重要内容, 坚持在交融中丰富发展自身的价值体系。

四、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的理论意义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对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有着积极的意义。

1. 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社会风气是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是社会价值取向的集中体现。当前, 社会上存在一些歪风邪气, 有的企业搞假冒伪劣、背信毁约, 不讲诚信, 办事要请客送礼等等, 这些风气不改变, 文明就无从谈起。建设生态文明城市, 就是要坚决抓好落实, 净化社会空气, 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 弘扬正气, 自觉维护社会公德, 自觉维护规矩和法制, 形成井然有序的社会风尚。

2. 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奠定基础

学习型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多的可供选择的学习机会和方式, 使人们获得知识, 提高适应社会发展新要求的各种能力。生态文明城市中, 人们的学习不仅着眼于解决当前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且通过终身学习满足人的持续发展的需要, 在学习中不断提高个人素质, 实现自我发展, 使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有能力掌握自身的命运, 并在学习和实践中认识人生意义。

3. 实现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人生的自我价值所满足的是个人的内在需要, 人生的社会价值所满足的是社会需要, 即个体的外在需要[4]。人生价值取向必须符合社会基本的价值目标, 只有在为社会不断创造价值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当人们以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物质或精神产品即做出贡献, 并得到社会的承认, 社会对个人给予恰如其分的尊重与满足时, 人生价值才最终实现了。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为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4.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以人为本, 尊重人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发展动力, 以人的福利增加和价值实现为目标, 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社会对人的终极关怀,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 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 不仅满足生存的需要, 还满足安全、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不仅满足物质生活需要, 还满足精神文化需要。

5. 实现人本文明

人本文明要求运用人性科技, 合理地调节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并把它置于人性升华的导引和控制之下, 靠消耗最小的力量, 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进行这种物质变换, 以满足人的需要, 为人性的解放和自由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城市社会与文明社会在本质、价值指向和最终归宿上是一致的, 它对文明社会的追求, 构成和谐社会的理念导向, 而构建和谐社会的努力, 又必然体现为社会文明和人本文明的不断进步。

参考文献

[1]王良.生态文明城市[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2010.

[2]张文斌, 颜毓洁.从“美丽中国”的视角论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与策略:从党的十八大报告谈起[J].生态经济, 2013 (4) :184-188.

[3]詹姆斯·博特金.回答未来的挑战:罗马俱乐部的研究报告《学无止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4]刘景平.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发展历程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4 (4) :55-57.

文明价值 篇2

论精神文明的价值衡量

精神文明是有价值的,对精神文明价值的衡量,主要是对精神生产的成果即精神产品的价值衡量,因为精神文明是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的.成果,并最终是通过精神产品来体现的.精神产品主要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各种理论学说、思想道德规范、价值理想目标以及它们的物化形态等等,它们都是精神生产和人们的精神交往的成果,凝结为文明形态即为精神文明.

作 者:廖小平 作者单位:长沙电力学院教授,湖南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刊 名:东方论坛 英文刊名:ORIENTAL FORUM 年,卷(期): “”(4) 分类号:A811.1 关键词:精神文明   价值   衡量标准  

仁义文明的传统价值 篇3

“仁”与“义”,原来是两个概念:仁者,人也,人之所以为人而不为禽兽;义者,宜也,人应该怎样为人才符合情理。孟子始将“仁义”并称,以概括儒家的核心价值。他拜谒魏国梁惠王,惠王问:“老人家不远千里而来,将有什么高见可以利吾国?”孟子答云:“陛下何必曰利?我只有仁义而已。”惠王问的是“利”,孟子却跟人家讲“仁义”,好像驴唇不对马嘴。其实,这正是孟子超越流俗的远见卓识。

孟子所处的时代,七国争雄,互相攻伐,战争连年,不是“中国内战”,而是“世界大战”。各国的发展主题,就是富国强兵,开疆扩土。这也是梁惠王所关心的“利”,但对普通百姓能有什么好处呢?无非是赋税更重,死人更多。孟子则主张:“民为贵,社稷(国家)次之,君为轻。”人民至上,而非国家至上,更非君王至上,所以他反对战争,说“春秋无义战”,说“不嗜杀人者能定天下”。他劝君王施行“仁义之政”:省刑罚,薄税敛,使人民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然后好好办一些学校,教以孝悌之义,使百姓懂得尊老敬長。如果能这样,天下的知识分子都想到贵国来发挥聪明才智,农民都想来贵国耕田种地,商家都想来贵国做生意,各国痛恨本国君王的人都想到贵国来寻求正义。仁者无敌,自然而然就令天下归服了。用今天的话说:和平崛起。

这在“以攻伐为贤”的各国君王看来,当然是书生之见,太不切实际,如《史记》说,“见以为迂远而阔于事情”。事实上,不仅春秋战国,而且秦汉以后的改朝换代,都是弱肉强食强者为王的历史,用鲁迅的文学比喻:吃人的历史。正因为如此,“仁义”才成为历代儒家不懈的追求,将其视为超越国家存亡的“普世价值”。明末清初大思想家顾炎武纵观古今历史,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所谓“亡国”,不过是改朝换代,皇帝变了,百姓依旧是百姓;所谓“亡天下”,却是“仁义阻塞”, 也就是道德沦丧,价值崩溃,你吃我,我吃你,互相坑害,互相残杀。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保护国家不致被倾覆,是帝王将相文武大臣的职责,与普通百姓无关;而保护“普世价值”不致被颠覆,即使普通百姓,也有一分责任。

《文明的远歌》的文学教育价值 篇4

以此身份与心态,读毕熊召政散文集 《文明的远歌》,首先感兴趣者, 在腰封所示“多省高考语文赏析选定篇目/考试院长、重点中学校长、特级教师倾力推荐”的缘由上,并且找到了自家的答案,那答案便是“古香古色/纯正美文”一语。

所谓“古香古色/纯正美文 ”, 核心是一个语言问题。“语言本位” 在语文教育界占有相当大的“市场份额”。当今散文车载斗量,怀灵蛇之珠抱荆山之玉者亦大有人在,而熊氏散文格外为教育界青眼相看,个中秘密,兴许就在这里。

就我的体验而言,这是一个需要焚香盥手,静心澄怀,方可渐入佳境的阅读过程。浮躁心态下一目十行地快速扫描,便很难走进作品营造的意境氛围。

何以言之?单看那用词的典雅, 便满目琳琅,迎接不暇:舟子、楼船、花讯、烟岚、烟树、村夫、野老、芒鞋、萧旷、温婉、踏月、趺坐、蹀躞……

一声松啸 ,一缕暮烟,影摇千尺,漱雪推云,冲虚随和……

练词秀句,比比皆是,甚至有几分唯美:“星子跌进深潭”,“不雨的天气”,“紫燕衔来的微雨”,“霜娥尚未展开她七彩的裙裾”……

当然,凡事皆有度,一味的“古香古色”下来,弄不好会被讥为冬烘。于是便有了“轰轰烈烈地撒娇吐艳”,“秋的T台”,“秋老虎尚如木马病毒”……你看,多么“现代”!

还有诸如“目光远举,扭脖儿四下望去”,口语与书面语的混搭,别有一番趣味。

再看书中涉猎的篇目:晚唐段成式的 《寺塔记》,明人朱孟震的 《西南夷风土记》,佛典如 《五灯会元》 《弥勒上生经》 《弥勒下生经》 …… 便大大溢出了一般散文家的阅读范围。

诗赋联语,星布其间,为文本呈现之又一大特色,亦是大有别于当代散文各家者。“最怕风波亭上望,千年侩树自青青”的警策;“杨花凋败李花香”的机趣 (前一花指隋炀帝杨广失国,后一花指李唐王朝勃兴); “峰峦沟壑尽神仙”对山水自然的崇仰,诗与文水乳交融,另成一体。

今人散文 (尤其山水文章) 援引古诗,几成定例。但多为寻章摘句式,目的无非借花献佛,点缀添彩。 鲜见悉录全诗,且依韵追和,赫然列于篇末者。若无旧学功底,诗骚涵养,则率尔操瓠,难免落人效颦。而熊诗与原作相得益彰,殊为不易。追和古人,原自东坡始,但那仅是以诗和诗。而作者踏访严子陵钓台,吟诵琳琅碑刻,随即口占一绝,便恍然与前人携手同游,心驰物外;流连周庄迷楼,当下赋诗一首,便直觉雅人高会,作者也列坐其中,与先贤诗酒酬唱,平等对话。于是乎时空距离顿消,而现代感顿生矣。

《水墨江南》 描摹千岛湖, 《九寨沟三记》 状写珍珠滩,各有一节, 直以赋体入文,铺彩叠秀,尽态极妍;读之抑扬顿挫,琅琅上口。近来写作界有复兴赋体一说,熊文之骈散相杂,不失为一积极探索。

以我的职业感悟,当代青年创造语言的热情,要远大于学习语言的兴趣。创造语言当然不是坏事,但如果不以学习语言为前提,这种创造便极可能变成旋生旋灭的语言泡沫。汉语言本质上是一种诗性语言,诗性语言是历数千年积淀而成,是老祖宗遗留给后人的一份宝贵遗产。可惜我们并未看护好这份遗产。

汪增祺先生曾提出过“散文‘土产’说”,按通常划分的诗、散文、 小说、戏剧四类文体中,新诗与戏剧为外来形式,与格律严整的中国旧体诗词和以虚拟化程式化的写意见长的中国戏曲,其形式与意趣泾渭分明; 即便是古已有之的小说,也因大量吸取了西方小说的观念与手法,与传统说书人演绎的故事大异其趣。如此算来,当代生命活跃的文体中,真正属于“土产”的,便唯有散文一家了。 遗憾的是,即便是散文,也与国际 “接轨”的可以。

在我看来, 《文明的远歌》 当属 “土产”之列,它的语言,便是诗性语言,其文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庶几在此。

毋庸讳言,练词秀句也好,诗赋联语也罢,并不足以撑持起文章的核心价值。换言之,单靠“古香古色”, 还是不足以成就“纯正美文”的。何况山水文章不好写,业内已成共识。 平庸的山水文章,如同刻在景点的 “XX到此一游”的拙劣文字。而 《文明的远歌》 汇集的正是作者云游四方写下的山水文章。

要害是一个“有我”与“无我”, 以及这个“我”的品位境界问题,所谓文如其人,散文较其他文体更胜一筹。

只要读罢 《文明的远歌》,一个儒雅、渊博,甚至有几分忧郁,有几分士大夫气的谦谦君子,便迎面朝读者走来,面目越来越清晰:

“我是背唐诗长大的”,常将诗文名篇,当做“寒夜佐酒的佳肴”。

“因为受家学的熏陶,我从小就偏爱中国的传统文化。”

“诗在中国,首先是一种生存方式,其次才是艺术。”

全书皆可视为作者“艺术人生的体验”。而其间折射出的人生旨趣, 初看似为远孔孟而近庄禅,疏都市而亲田园,轻人为而重自然。即山如芒砀者,牵连刘邦、陈胜、曹操、孔子,皆为“英雄大圣人”之列,作者从中悟出的居然是禅心禅意;

即城如香港者,也非流连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 (作者称“从踏进香港的第一分钟起,我就感到很不自在……胸口发闷,以至喘不过气来”, 相信绝非矫情),而是偷得半日闲, 造访一小小渔村索罟湾。

纵情山水,于游目骋怀,相看两不厌之际,以造化为师,感悟生命, 抒发积极的人生态度。而“积极”也者,非指修齐治平的入世襟抱,更多的是道法自然的深刻体认,亦不乏禅机与顿悟。

“禅的真正旨趣在于把人的单调乏味的生命转换成艺术的,充满真正内在创造的生命。”

“名山如同良药,可以医治人的精神状态方面的疾病。”

《鸟与僧》 分析唐诗中鸟与僧的对举,虽系不足千字短文,对唐诗的解读,却新人耳目;对佛家的要义, 胜过许多高头讲章。

西递村的牌楼“与风雨抗争的姿态”,这极富象征性的一笔,道出怀旧与创新的纠结,传统与现代的缠绕,不啻是全部文明的悖论,而“这西递村在今天存在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则无疑是整个人类的天问。

在我看来,作者虽有“淡淡的出尘之思 ”, 乃至自称 “ 中年皈依 佛门”,而意之所之,却在人不在佛, 更非心持半偈万缘空者。面对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作者的心是红的,血是热的。杜甫草堂一节,便多有愤世嫉俗之语。

作者有感于众多记游文章,“感慨多于反省”,声言兀自沉潜山水, “不是怀旧,而是反省”,进而体悟 “替社稷发声,反省的力量是最为巨大的”。

反省什么?“人类生活的矛盾多得数不清,但基本矛盾只有一个,即灵与肉的矛盾。”作者不无几分嘲讽的语气说:“每一个人似乎都在日理万机。”仿佛那个布袋和尚,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作者深刻指出:盛唐气象,并非难以为继 (这里隐含着对当前发展有限度的肯定),难在“还没有哪一种信仰,能最大限度地凝聚起中华民族的信心和智慧”。分明传达出作者对实体性价值重建的向往,其家国情怀,日月可鉴。正是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明乎此,便可知作者何以对地藏菩萨的誓言心向往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其金石之言,传达的不也是作者的心声吗?因为他很明白,一介书生,做不了“救世的英雄”,那么, 就去做“‘救心’的菩萨”吧。

再回首腰封,诘问文学教育,哪里是一个“语言本位”所能涵盖。说到底,不就是一个洞明世事,净化人心,提升人性的做人教育吗?作者并无意于接引读者皈依我佛,但拳拳之心,希望人人能“有敬畏的活着并相信未来”,“在积极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让我们的内心保持一种祥和安蔼的境界,一种向往幽玄的执著如一的精神”,这不正是和谐幸福的正途吗?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 篇5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1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2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3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4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5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6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1】

“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爱祖国,爱人民,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前胸……”或许我们的翅膀未长有丰硕的羽毛,或许我们谈不上为祖国做贡献,但身为一名小学生,我们能做的,有很多很多。

文明,指维护公共利益,公共秩序。其实,做一个文明的人并不难,但有时就差那一步,就像我遇到的这个故事一样:

一天,我走在路上,看见垃圾桶外堆着一座“小山”,而桶内却空空如也,我想:每逢夏天,一群苍蝇围在垃圾边飞来飞去;若遇下雨,脏水到处流淌;倘若刮风,各色的塑料带在空中飞舞,如躲避不及,还可能会被糊到脸上。这些是谁造成的?难道不是不文明的人?如果那些人再向前迈上一小步,城市会变的鸟语花香,如果那些人再向前迈上一小步,我们的城市就不会那么脏。如果懒惰的人在不向前迈上一小步,影响的不仅是环境美观,更重要的是,来吧,伙伴们,让我们都争做一个文明的小市民。让我们为我们共同的家园——泰安做一些实事,做好每一件小事,让每个旅行者都夸咱们泰安棒,来吧!

社会文明价值观黑板报【2】

文明也是一种风景。这个风景与其它风景不一样,文明是不定的风景,其它风景永远是一个样子。当你文明时,你也为别人创造了风景;当你不文明时,你就破坏了风景,使它失去了原有的美好。

文明的人,总是可敬的。我认为只有自觉的人,才能让人钦佩。我看见一个孩子他正在吃冰棍儿,那冰棍儿纸呢?在垃圾桶里栖身?不,那张冰棍儿纸正在和风一起“跳舞”,有许多人从冰棍儿纸旁经过,可没有一个人愿意去捡起扔进垃圾桶,甚至有一个人看见了那张冰棍儿纸,嫌弃的说:“哎呀,脏死了!”可不去捡。我再看看那个孩子,他已经吃完了冰棍儿,随手将冰棍儿棒一丢,走了。我正在想去捡,咦?冰棍儿纸和冰棍儿棒呢?哦,原来刚才有个孩子见吃冰棍儿的孩子走了,于是就悄悄的走过去把冰棍儿纸和冰棍儿棒捡起来并把他们扔进了垃圾桶里。做完这些事后,他又把旁边的一些垃圾捡了捡,扔进了垃圾桶,然后悄悄的走了。

价值观应兼容世界先进文明 篇6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文化。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诸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诸子百家、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戏剧音乐、中医武术、工艺建筑、饮食厨艺、民俗节日等其他文化形态,为世代所继承发展,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它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古圣先贤几千年经验、智慧的结晶,是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其核心就是伦理(即行为)道德(即观念),其落脚点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华传统文化是有着强大的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通过贸易的方式实现了对世界文明的引入;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基本价值。

中华传统文化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并推动着我们的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这也是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魅力所在。因此,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复兴必将带来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可持续发展。

所谓价值观,就是人们对待是非、善恶、重要性的评判标准。上个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哲学家汤因比就提出了举世深思的论点:“挽救21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中国的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1988年1月,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到2500年前去吸取孔子的智慧。”听到这些报道,国人大多为此沾沾自喜:你看,老外现在找不着北了,世界需要中国古老文化理念的推广和实践,要不了多久,中国又会成为世界的老大。他们哪里去作更深层次的思考,还是那个夜郎自大!殊不知,老外已强烈地意识到,社会的发展必须吸收世界的先进文明。

汤因比及诺贝尔奖获得者提出的这些口号,正说明这些国家的人民面对世界文化的积极心态和高度的觉悟。一种文化往往需要另一种文化来丰富,一种文明也往往需要另一种文明来刺激,至少说需要另一种文明来影响吧,或者说一种文明需要移植另一种文明的基因。一些旧文明的消亡,一些新文明的诞生,这就是人类社会的发展史。

中华文明发展到现在,它太需要移植西方先进文明的基因了,正如西方文化需要移植中国文化一样。总之,世界上一切先进的文明是应该兼容的,也是能够兼容的,兼容的基本原则是“和而不同”。

我们应当如何学习、借鉴世界的先进文明呢?窃以为,除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不同的思辨方式、丰富的文学艺术外,更为重要的是学习他们的民主思想、管理制度、法制精神、自由平等的权利、良好的修养和习惯。我们不能借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特色而去排斥全人类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世界上的一切优秀文明,应该是人类的共有财富,政治制度是这样,经济管理是这样,科学技术是这样,人文文化也是这样。事实也证明,人类社会的优秀文明是没有国界的,它总会通过各种途径向世界的各个角落进行传播和蔓延。一个国家是否健康向上,一个民族是否品质优秀,区别就在于对待世界先进文明态度上。健康向上的国家和品质优秀的民族,对于世界的先进文明总是抱着积极的态度,总能千方百计地主动去学习,最后被自己掌握和运用,并且为本国家和本民族的进步和发展服务;而有着这样那样特点的国家和安于现状的民族,总是漠视世界上的先进文明,甚至还会千方百计地对其进行抵制。思想文化积极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有积极的表现,思想文化懒惰的国家和民族必然会有消极的表现。态度积极的国家和民族总能走到世界发展的前列,而态度消极的国家和民族则必然落后于世界的发展。

1984年,邓小平就明确指示: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把世界古今有定评的学术著作都翻译出版。它表明了一个开放的国家对待人类思想文化遗产的态度。曾翻译了包括《社会契约论》《思想录》《法国革命论》等7种传世甚广的“汉译名著”的学者何兆武先生说:“一个国家之所以伟大,在于开放和包容。无论何时,如果想走得更远,必须先看得更远,而想看得更远,就得站在巨人的肩上。”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冲突,就应该像对待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一样,它们是世界文化的两个面。就像唯心论与唯物论是哲学的两个极,既然这两种论调都在不断地、交替地相互影响、相互兼容地推动着哲学的发展,那么与之相应的东西方文化也一样地在不断地、交替地相互影响、相互兼容地推动着世界文明的进步。

满清政府面对洋人的船坚炮利,面对外来势力的巨大压力,被动地、无奈地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中西文化关系,也掀起了一场洋务运动,但由于其封建体制没有得到改变,官员的思想没有得到根本的解放,随着时间的推移,差距越来越大,最终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时至今日,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让中华民族立于世界之林,面对这样一个高新科技交缘丛生、知识经济迅猛崛起、社会变革此起彼伏、思想观念不断变化的时代,应该以怎样的一种胸怀和态度来对待世界文明呢?这里给出两条公理:

公理一:一切有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先进文明都应该兼容。

公理二:一切不利于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糟粕文化都应该摒弃。

(责任编辑:罗志荣)

基于生态文明价值的政府环境审计 篇7

关键词:生态价值,环境审计,资源匮乏

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重视程度不够,审计内容不够完善,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不够系统,也没有提出专门的评级指标体系。近年来对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催生了我国基于生态文明的政府环境建设的发展。本文探究了我国政府环境审计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并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提出了如何完善政府环境审计内容的对策。

一、我国政府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还处在重点追求经济利益的阶段,造成了很多资源浪费,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政府环境审计作为审计主体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手段,而社会各界在政府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所以建议社会各界多关注政府环境审计,加强对政府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

(二)环境审计的内容还不够完善,涉及的面还不够广。 环境保护的某些重点领域尚未涉及或者涉及很少。我国现阶段对环境的审计大多还停留对环保资金的使用上,在环境绩效审计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严重影响了审计效率。所以完善政府环境审计的内容尤为重要。

(三)目前我国虽然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和政府环境审计取得一些成果,但少有系统性的研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使得我国审计工作的参照对象较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开展。

(四)我国的政府环境审计在理论与实际结合方面比较欠缺,理论对实证的指导意义不大。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目的,政府的环境审计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效用。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一起纳入我国“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民的生活,工作,乃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政府审计履行职责的不可替代性、成熟的审计手段,获取信息的广泛度等对推动生态建设文明具有很大优势。近年来,政府部门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增加,对环保资金的投入也不断增加,同时对环保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也日渐成熟。审计署和地方各级审计机构也在积极组织节能减排,加强资源利用和污染治理等。 如何进一步发挥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作用对作为具有监督和执行环保决策部门的政府环境审计提出了新要求。

三、生态文明视角下的政府环境审计

(一)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宣传力度,加强对政府环境审计的重视程度。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从社会公众和政府部门两个方面宣传生态文明建设,加强对政府审计的重视程度。

(1)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虽然现在社会大众对生态文明建设并不陌生,但大多数人的环保意识还是不够强烈。能够真正做到环保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公众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淡薄,这直接造成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利益,造成过度滥用资源和对环境的破坏。政府应该加大宣传力度,让社会大众深刻了解到生态文明与人民的生活条件,居住、工作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在信息时代,公众获取信息的渠道主要来自互联网,政府应该利用网络媒介大力宣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2)加强政府的环境审计意识。政府作为环境审计的执行和监督部门,更应该加强自身的环境审计意识。国家对政府审计部门的考核应该不止于对业绩的考核,应该把环境责任纳入绩效评价中。现阶段我国很多政府机关为了追求经济指标和政绩,经常忽视环境管理,甚至逃避环境责任。具体来看,政府机构做出经济决策的时候,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综合评价分析有关经济决策带来的环境影响。政府部门具备了强烈的环境意识,才能够在宏观上给社会大众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和示范作用。

(二)建立完整的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目前我国审计评价标准缺失,指标体系也没有统一确定。审计人员很难根据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对项目的深入的进行深度分析。审计内容一般只涉及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难以测定也很少涉及。比如,被审计单位是否承担了社会责任,是否执行相关政策,产生的社会效益如何等。所以急需在以后的审计实践过程中改善和优化设置领域内的评价指标体系,确保能够科学客观的进行审计工作。

(三)加大环境信息披露,增强政府环境审计结果执行的透明度。我国的环境信息并不完全公开,所以急需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采取惩戒措施,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结论

本文从中国的实际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角度出发,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探讨如何在我国开展环境审计,为开展环境审计提供一己之见,通过研究我国环境审计工作的现有问题,对未来开展政府环境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建议。但仍然存在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齐蓓蓓.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政府环境审计研究[D].安徽大学,2014.

[2]郭嘉.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北京市政府资源环境审计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

[3]范静静.基于生态文明建设视角的政府环境审计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5.

[4]王乔羽.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环境审计研究[J].中国市场,2014,12:134-135.

论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取向 篇8

生态文明不是大自然的附属品,而是千百年来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社会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跃迁的产物。 它秉承“道法自然”和“人道相宜”价值导向, 摒弃过度地向大自然无情索取的败德行为,以大自然生态圈整体运行规律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要求人们坚持“自然生态优先” 原则,一切按自然生态规律办事。 一句话,一切经济社会发展都要依托生态环境这个基础,从环境承载力的实际出发,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关系,实现人类与自然协同发展。

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价值诉求始终与人类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水平、发展阶段和发展规律相联系,并契合人自身发展的利益驱动,以人为本的理念成为我们今天不断深化改革开放、促进产业结构提档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真实的价值归依。 在传统的计划体制下,企业和个人的生产活动受限,生产要素配置效率低下,从根本上压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以人为本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与人类社会以往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观念在命运上具有明显的区别。 以往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建立在高度抽象的人的基础上,关注人的外在之物而不是活生生的人的现实存在,而且只有少数人才成为被关注的对象,大多数人的利益服务于少数人的利益,因此人与物的关系被割裂开来,人与人的对立逐渐尖锐起来。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更替演进,这种重物轻人、重少数人轻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也逐渐被历史淘汰。 而以人为本关注的是人本身,尤其是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它与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了明显的同一性,区别仅仅在于程度不同。[1]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要从顶层制度设计入手,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抓手,大力发展高新、绿色、 环保、低碳产业,逐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的经济项目, 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开发和推广环保、 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污防污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 我国是一个资源与环境双约束不断强化的发展中大国,资源供给长期偏紧,浪费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不失为从整体上进一步提高各种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与资本和技术驱动的粗放式发展方式不同,人的发展要求是第一位的,人自身的发展始终与循环经济、循环利用、绿色消费等遵循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价值理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生态文明建设要把人的需要放在首位, 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匹配, 做自然环境的好朋友和守护人。

不论生产力水平和专业化分工发展到何种程度,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联系不仅从来没有中断过,反而更加紧密、全面。 我们人类是自然的主人, 从诞生起就开始接受大自然的馈赠,依靠大自然提供的水、空气、土壤等繁衍生息,当然不能脱离自然界而存在。 在这种意义上,生态文明建设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但是,自然界的良性循环发展有其自身的规律,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因此,我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统一起来,不论是人化自然,还是自然的人化,都必须体现这个原则。 “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报复了我们。 ”[2]工业文明虽然为我们人类创造了极大的物质财富,让我们远离疾病、灾难和压迫,享有尊严、富裕、平等和自由, 但同时也带来了无限度的向大自然的索取,导致诸如全球变暖、臭氧层被破坏、酸雨、淡水资源危机、资源能源短缺、物种灭绝等资源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到我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危及我们人类自身的安全。 “一个建立在达尔文的进步观上的世界观存在着深刻的局限性,因为它集中关注的是我们的特征,而不是我们的生活,并且它要求改造我们自身而不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世界。 这些局限性在今天的世界尤其明显,现在到处可见各种诸如贫穷、失业、流离失所、饥荒和流行病之类可以补救的剥夺、环境破坏、物种濒危、持续的动物虐待以及大多数人类普遍恶劣的生活条件。 ”[3]因此, 我们对自然的改造应当遵循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在获得人类自身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建设生态文明, 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从而实现我们人类的根本利益。

我们知道,人类个体的需要丰富多彩、千差万别,归结起来无非是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两个大的方面。 恶劣的自然环境、极端高温事件、城市内涝、 局部洪涝、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都会破坏我们自己的生存条件,危害我们的身心健康,而蓝天白云、鸟语花香不仅能够淘冶人们的生活情趣,提高个人的幸福指数,而且还能净化人的德性,养成爱护环境、尊重自然的良好素质。 人们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由来已久, 人们在审视自然美的同时,也会自觉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人的意义,人与自然不是对立的两面,和则两悦,损则两伤。 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 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 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4]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一般情况是,在较低发展水平上,环境状况比较好,自然界基本上保持原始状态。 当经济开始起飞时,经济增长迅速,同时环境开始恶化。 但实现工业化之后,环境又会得到改善。 例如,英国伦敦在19世纪直到20世纪初经济发展加速,环境污染相当严重,有“雾都”之称, 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重视环境保护,伦敦的上空又重见蓝天白云。 事实上,环境的恶化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然阶段, 而不是主观上的认识水平问题, 也不是制度、战略和政策的失误造成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可以从发达国家的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避免环境恶化现象的发生。[5](P213)因此,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是一项须臾不可动摇的基础性原则。 值得注意的是,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把尊重自然规律和发挥人的首创精神结合起来,因为在一定意义上,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党领导人民群众自觉地遵循客观规律,正确发挥人这个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科学发展的总开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体现科学发展观这一本质要求, 只有尊重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才有现实的基础。

二、生态文明建设遵循可持续发展路径

作为更高级的文明形态,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很长,它伴随着我们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辉煌历程,从来没有停歇过。 关心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保护的人认为,自然资源的基础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其中通常存在的问题是如何规划有助于维持生态过程的发展活动, 例如土壤肥力、废物消化及水和营养物的再循环。 我们秉承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倡导绿色消费,鼓励资源节约利用,其最终目的既不是为了做自然的仆人无能无为,也不是要凌驾于自然之上为所欲为,而是要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得益彰的理想愿景,实现我们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不可否认,人类通过利用化石燃料和制造材料解决的每一个科学问题,通常被认为是一种对自然的胜利和对经济进步的贡献,但同时也可能是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威胁。 20世纪70年代,人们担心大的环境问题将与资源短缺联系在一起。 进入新的21世纪,有一种挑战我们无法回避, 即我们用来解决资源短缺的方法,包括使用自然资源的替代品、更清洁的环境生产的产品和服务, 都可能会引起下一代的环境问题,从而导致“既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无从谈起。 正如迈克尔·雷德克利夫特所言,“北方国家把许多有毒的废弃物倾倒在贫穷国家,把肮脏的技术推广到贫穷国家,而北方国家的许多需求,像能源、食品和矿石,都来自贫穷的南方国家。 同时,发展中国家的许多富裕和中产阶级人群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是因为采用了以大量的自然资源来满足需要的发展方式。 而这种方式最终会导致代内不平等和代际不平等,我们现在的掠夺,是以将来作为巨大的代价。 ”[6]

目前,不论是土地、水资源的有效供给水平,还是人均资源的拥有量,我国的资源保障水平和能力都比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据相关部门统计,大江大河治理效率低下,黄河等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全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3以上;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进一步恶化,全国有荒漠化土地面积39.54亿亩,对4亿多人口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我国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 北方等缺水城市不断增加,许多城市人口基本生活用水难以得到保证; 北涝南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仍,每年都有近4亿亩农田受到不同灾害的影响。 整体来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防沙治沙、植树造林、打造绿色生态屏障的工作刻不容缓。 许多国外媒体评论说,现在中国的生态现状和复杂程度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中国目前所要应付的挑战是西方发达国家在过去200年里所遇困难的总和。 中国照搬西方工业文明发展模式已经没有出路,要依靠自己的经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社会。 不可否认,“中国政府严格地控制生态保护区和生态能力弱的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作为补偿,对这些地区进行经济上的支持,以使其避免盲目发展。 并且地方人口理性地向富裕地区迁移,以降低其原居住区的人口压力,鼓励拥有大量自然资源且没有环境问题的地区实现经济增长。 最后,还鼓励最发达的地区按照环境能力有计划推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快生态重建、污染物处理和减少资源的消耗,从而保持这些地区的发展速度。 ”[7](P109)因此,当下的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停留在规划层面,要通过转方式调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摈弃那种大兴土木式的上项目、铺摊子的急功近利行为,让生态文明建设规划落地生根并开花结果。 在如何缓解资源环境压力面前,我们每个人最为重要的行动就是节约,节约就是最好的保护。 因为我们现在虽然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大消费时代,但资源有限,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不可能建立在消费无度的基础上,而转变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重要的前提就是节约,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可持续消费,可持续意味着节约。

在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进程中,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包袱沉重, 需要偿还的生态欠账太多,因此党的十八大从战略高度对如何完成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提出了“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的明确要求。 当前,绿色经济浪潮可能会引发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 新型汽车、节能建筑会不断涌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或改变我们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 绿色发展、 循环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的应有之义,政府要搞好统筹规划工作,开源节流,为绿色产业、绿色技术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为“绿色革命” 输血,促进绿色生产技术的开发应用与示范。 应该说,同单纯的政策号召与政府强制措施相比,价格机制在促使人们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来自于市场的价格机制既可以避免道德说教的软约束,又可以大大降低高昂的监督和强制执行成本。 因此,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制度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刻不容缓。 好的决策往往是成功的一半,只有彻底改变低成本甚至无偿使用生态产品的做法,综合运用财税等经济手段,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

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可持续发展强调人类欲望的满足是发展的主要目标,应给所有人平等的机会实现他们过较好生活的愿望。 公平公正原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从主体与客体、历时与共时的关系来看,它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公平公正、 人与自然之间的公平公正、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公平公正,具有三层含义。 (1)国家范围内同代人的公平。 当今世界的现实使一部分人富足而大部分人处于绝对或相对贫困状态。 这种贫富悬殊、两极分化的世界是不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 因此要给世界以公平的分配权和发展权,把贫困作为可持续发展进程优先解决的问题来考虑。 (2)国家之间公平分配有限资源。 目前的现实是占世界人口26%的发达国家占用了地球的大部分资源, 其消耗的能源、钢铁和纸张等占全球的80%。 (3)代际间的公平,即世代间的纵向公平。 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当代人不能因为自己的发展与需求而忽视后代对资源、环境要求的权利。[5](P225-226)我们强调的人与自然的公平公正主要表现为,在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系统平衡的前提下,创新生产生活方式,以人为本,不断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改善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代际公平公正表现为一种奉献精神,当代人要为后代人着想,要为子孙后代留下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绿色可持续的生态环境遗产。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公正原则,还需要完善绿色消费政策,通过消费方式的革命性转变不断拓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融合发展的新的空间。 生态文明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企业或者产业这些生产领域, 还要兼顾消费品、消费习惯和消费政策的吸纳作用。 绿色消费不仅要满足我们这一代人的消费需求和身心健康,而且要满足我们子孙后代的消费需求,从而实现人类社会发展的公平公正。 绿色消费不只是简单地倡导消费绿色产品, 而是从满足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出发,以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和消费方式的统称。 绿色消费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者减少对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体现生态意识, 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相契合,也是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消费不仅可以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而且可以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带动绿色产业的发展,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 一方面,绿色消费以绿色环保为核心,远离各种污染,契合了当今社会转变消费方式、崇尚健康节能的新潮流。 绿色消费关注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感受,主张消费者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不攀比、不崇洋、勤俭节约、健康向上的良好习惯;遵守社会公德和乡村民约,热爱自然,绿色出行,特别要注重生活中的细节问题,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消费方式,促进生态环境的优化。 另一方面,绿色消费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方面,以绿色为标志的消费活动对深化两型社会建设有着特殊的支撑作用。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除了依靠系统的制度建设和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依靠先进环保技术、资源利用技术的研发应用作后盾外,更要依靠全民健康文明的绿色消费方式。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从现状来看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产业的废弃物造成的;另一类是由城市居民的浪费造成的。 其中第一类只要找到了成为污染源的工厂和废弃物质,控制其散播途径,是比较容易防止的。 但是第二类由城市居民的消费生活引起的污染却很麻烦。 所有人都在以某种形式加重污染的发生,而且污染物的种类也极其复杂。 只有当追求环保、节俭、健康和适度消费的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态度时,我们倡导的全民参与保护环境、控制污染,建设两型社会才有了最广泛的最可靠的社会基础。

在践行绿色消费的具体实践中,绿色生产与绿色消费的关系也关系到公平公正原则能否实现。 消费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是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不竭动力,人类一刻不能停止消费,也就一刻不能停止生产。 长期以来,我们漠视了绿色的概念,恪守生产决定消费、 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的定律,没有重视生产和消费本身还有一个内涵扩张的问题。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并日益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资本、技术、原材料、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全球化配置的趋势日益凸显和加深, 各种新材料、新能源、新工艺层出不穷,绿色食品、绿色建筑、节能汽车等极大地丰富了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内涵。 毋庸置疑,有什么样的绿色消费市场,就会催生什么样的绿色生产动力,绿色消费越来越成为引领生产的决定性力量。 应该承认,以绿色消费为核心的绿色生产力为生态文明建设开辟了新路。

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社会责任感

我们加强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是从构建新文明的战略高度来实现经济社会体制转型跨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多维创新,这样的制度创新蕴含着深刻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哲理。 就政治层面而言, 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重大的政治任务, 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明确自己的责任, 踏石留痕, 守土有责, 加强生态文明的执政和社会总动员,建立健全环境监管体制,提高环境监管能力,加大环保执法力度。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环保执法部门也要敢于担当,工作不到位要问责。 “执行环保法不是棉花棒,是杀手锏。 ”就经济层面而言,政府要进一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以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为主线,通过转方式调结构来寻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新平衡,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又能保证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与恢复, 真正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生态效益好、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经济发展道路。 就文化层面而言,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抓手, 大力弘扬生态文化价值,政府主导,全民参与,大兴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之风,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的牢固树立。

社会责任感来自于观念,观念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观念决定成败,观念决定生死。 当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主流价值观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但与此同时,重经济轻环境、 重速度轻效益、重局部轻整体、重当前轻长远、重利益轻民生的传统政绩观和价值观仍然根深蒂固,见物不见人的现象还相当严重。 这种思想观念与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的要求是相悖的。 因此,破除这种旧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前提。 以人为本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要求把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为了人和塑造人的价值取向落实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个环节之中,在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确立起人的尺度,时刻思考“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摈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GDP高速增长的错误做法。 这些主张和要求都是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力量源泉。 实践反复证明,如果不破除种种陈旧的传统思想观念, 代之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思路,并见诸于我们每一个人的具体行动,那么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取得真正的效果。 在树立绿色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同时,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固然重要, 但要让生态文明建设步入制度化、 法制化的正确轨道,还必须使生态文明外在的法律规范内化为企业、政府机关工作人员、普通劳动者的最高信念和具体行动,以此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环境道德水平,增强社会责任感。

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这种文明形态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包含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道德素养,其指向是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与绿色消费方式,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感。 “对一般行为准则的尊重,被恰当地称作责任感。 这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并且是唯一的一条大部分人能用来指导他们行为的准则。 ”[8](P197)生态文明建设过程本身决不是抽象空洞的, 而是真实具体的,包含着各种文明行为准则,包含着人们活生生的生产生活实践经验, 也包含着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感。 这些行为准则、实践经验和责任感都不是自生自发的,有的需要借助法律法规的硬约束,有的还需要道德力量从不同层面来规范和引导。 “人们对他自己的幸福、对他的家庭、朋友和国家的幸福的关心, 被指定在一个很小的范围之内,但是,这却是一个更适于他那绵薄之力、也更适合于他那狭小的理解力的范围。 ”[8](P306)这种小范围的“关心”无疑就是一种“恰当的责任感”,生态文明建设在夯实社会和我们个人道德基础的同时,也会潜移默化地强化这种责任感。 当然,生态文明建设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通过提高个体的道德素质来强化社会责任感。 就我们个人而言,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不可能与生俱来,往往来自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细节,如勤俭、友善、爱整洁、爱动物等品德。 这些品德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 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选题,我们要从总体上对美德教育进行规划,制定行之有效的措施和科学的方法,回应新时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新期待。 因此,要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和大众传媒工具,让“崇尚自然,绿色消费,环保光荣、浪费可耻”蔚然成风。

文明价值 篇9

新一轮的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将在计算思维的课程核心之下实施更加有深度的教学内容, 从现象、事件出发, 对数据、信息、知识进行分析研究, 这将是一种更高、更本质的要求。笔者通过前期的实践探索, 发现除去信息处理技术的原理与过程符合这一要求之外, 还存在着运用技术寻找人类文明价值感的责任, 即让知识获取彰显人类文明的价值。本文不对信息、文化、文明的关系进行论述, 只提供具体的教学设计, 供大家讨论如何在数据、信息、知识的思维重构中表现文明的价值。

● 设计背景

信息科技, 始终站在生产力变革的风口, 青铜、造纸、印刷、光纤……人类文明依靠技术得到更好的记载与传播。人类, 在继承已有文明的同时, 也在不断创造新的文明。技术人作为人类的一分子, 我们承载着双重使命, 一是如何借助技术寻找、保护、发展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 对传统文化、科学思想进行发掘与弘扬, 二是在未来能够创造更优秀的文明元素。

● 项目选题

以项目教学为基本策略, 结合身边的社会文化、体育、艺术等多方面进行自主选题, 运用技术调查、访谈、统计、体验数据与信息的关系, 能够筛选知识, 增强信息获取、判断、分析、存储、转换的技能, 提高科学有效利用信息的素养, 培育基于数据、信息、知识的逐步提升的计算思维的形成。

项目选题参考:“寻找街头的艺术”“调查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文化体育生活”“分析城市的声音”等, 建议学生结合技术学习要求构架自己或团队的项目选题。

● 研究建议

基于数据记录与分析, 讨论哪些文明得到良好的继承, 哪些文化活动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发展而消失, 哪些因素在破坏文明的良性发展等。总的要求就是用数据表达信息, 筛选、归纳知识, 分析问题。

学生通过实践与交流, 确定项目任务、分工, 运用访谈、记录、拍摄等多种形式, 通过访谈不同年龄段的对象, 搜索引擎、社区等方式, 把传统的、现代的各种娱乐活动进行量化记录, 通过筛选、归纳、举例等方式进行主题研究, 最终形成小论文, 结合研究的过程、实物、现场, 提供数据和观点。

●参考项目1:寻找街头的艺术

1.用数据发现问题

(1) 数据调查:运用问卷星, 调查班级同学对街头艺术的关注度和认知基础。

核心技术:在线问卷的创建、编辑、发布与数据分析等技术。

项目活动:设计调查街头艺术的内容、形式等问卷, 创建电子问卷, 扩大调查的范围。

(2) 分享:用链接或二维码, 通过计算机或手机进行广泛调查。

(3) 统计分析数据:从后台分析数据, 统计对文化的了解、保护以及体验等数据, 发现文化的现状与价值认可度等。

2.从数据获得信息

(1) 数据统计。根据整理的数据, 对本地存在的具有艺术特质的街头活动, 如广场舞的种类、人群、年龄等数据进行统计, 交流感受、讨论现象、分析问题。

核心技术:利用电子表格, 通过排序、筛选, 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问题。

(2) 数据挖掘。对比、归纳、感受统计数据, 分析特色、发现问题, 对某项地方艺术进行深入研究, 分析其存在的形式、数量和原因。

核心技术:利用数据生成图表, 对数据进行直观对比, 发现问题。

(3) 知识构建。核心技术:通过对信息的筛选、鉴别, 对传统、现代艺术在城市或乡村的呈现形式进行归纳, 结合相关知识的学习与查询, 分述、对比其发展现状、规律及问题与对策, 形成调查报告或观点。

3.写出数据分析报告

依据分析报告撰写小论文或简要制作PPT, 或者用图表说明问题、提出观点。形式不限, 主要分析数据, 挖掘信息, 形成知识。

● 参考项目2:收集城市的声音

学生通过项目活动, 对声音进行数字化录制、存储、分析、应用, 体验音频编码的应用, 感受数据与信息的具体融合, 总结语言表达方式在学习生活及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经由体验、讨论, 了解自己及他人在信息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 体验不同声音对人的情绪、心理及其他方面的影响。

教师建议各小组选题分头细化界定, 如城市的动物、交通、工业、商业等各种声音的采集类别。学生周密计划, 分头行动, 利用早、午、晚或其他特定时间, 在大街小巷、广场、商场、集市等地进行数字化声音的采集, 收集音频文件, 进行艺术、科学分析。

核心技术:录音设备, 文件管理, 播放声音, 视频波形。

1.记录现实世界的声音

(1) 数字录制。使用手机、录音笔等数字录音工具, 录制各种现实世界的声音。

核心技术:体验数字化技术, 分析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2) 文件整理。使用文件夹, 分类整理音频文件。

核心技术:感受数字文件存储技术, 感受数据与信息的介质关系。

2.统计分析声音

(1) 统计数量。各小组对自己录制的声音文件进行分类统计, 形成表格。

核心技术:使用电子表格进行数据的规划、存储及分析, 并得出相应的信息结论。

(2) 分析声音。形成分类声音库, 讨论现象, 发现问题。

核心技术:简单裁剪音频文件, 深度整理、挖掘各种声音, 认识数字化声音的表现形式——波形数据。探索数据处理对信息的加工, 并感受知识的形成与运用。

3.创造个性化声音

模拟或模仿现实声音。将模拟声音与采集声音进行对比, 感受原始数据的信息特征, 并通过加工为人类文明增光添彩。

核心技术:运用电子琴软件、MIDI软件等尝试用电子化声音来创造音乐类信息, 舒缓情绪, 治疗心灵, 体验创造文明元素。

● 创新项目参考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的研究, 参考“采集声音的瓶子”, 引入数字化技术, 积累数据, 分析数据, 获得信息, 并运用科学知识进行研究分析。

人们往往过于依赖视觉感官, 通过拍照、摄影等方式观察周围的世界, 以至于形成一种对听觉和其他感觉的偏见。要知道其他感觉同样有助于我们去发现、了解真实的世界。荷兰设计师Payam Askari曾在2012米兰国际家具展上展出了《花束N°01》系列作品:五个形状各不相同的透明玻璃瓶子, 每个瓶子里面装有经过特别设计的香水, 分别代表一种气味, 摇动瓶子即可闻到对应的香味, 以此提醒人们不要忽视嗅觉。

再来看看听觉, 日本多摩美术大学的Jun Fujiwara设计了一个名为Re:Sound Bottle的装置, 正如其名字所暗示的那样, 这是一个可以用来采集声音的瓶子, 拿着它你可以像在夏夜采集萤火虫那样去采集声音, 然后混音、回放 (如左图) 。

这个瓶子结构非常复杂, 主要通过软件进行录音、存储和回放, 但使用起来却非常简单:找到你想采集的声音, 拔掉瓶塞之后就可以立刻进入录音模式, 当采集的声音变多时, 这些声音就会形成一个数据库, 然后瓶子会自动选择声音生成有节奏的音乐。当你想重新回放采集过的声音时, 只需再次打开瓶塞。设计师希望通过这个可以采集声音的瓶子让人们采集日常生活中的声音, 亲自参与音乐的制作。

● 项目交流:用数据说话

建议以小论文的形式, 提供数据、材料、实物、照片, 以数据采集、数字化、信息存储及还原等技术研究为主, 无需确定具体的技术步骤, 主要侧重技术运用与项目内容之间的综合收获与个性化交流。

项目1:建议论述地方街头艺术的种类、形式、特色、现状, 根据数据提出相应的结论与方案, 倡导保护和发展优秀的艺术。

项目2:建议论述采集的城市声音数量、质量、内容等数据, 归纳环保、艺术、交通等信息发现, 运用知识针对一种发现进行论述, 提出建议, 关注并改善民生等。

创新项目参考:笔者建议结合创客, 让部分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特长, 深入研究科学技术的实际应用, 感受创新对文明的优化与促进。

文明价值 篇10

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侦查、起诉、审判等各项刑事诉讼活动, 无一不是围绕证据的收集、举证、质证、采信、排除等问题展开。因此, 对刑事证据制度的修改, 是本次修改的重要部分, 下面就修改后的刑事证据制度体现的司法文明价值作一阐释。

一、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彰显了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

司法文明是法治文明, 进而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 同时也是司法文明的精神内核。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 正如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 准确查明案件事实, 有效惩治犯罪, 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 维护司法公正, 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路径。

由于现行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证据方面的规定较为粗略, 在办理案件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运用方面出现规范空白, 导致近年来由于刑讯逼供而产生的冤假错案频频出现, 严重地损害了司法公信力, 侵犯了公民的人身和财产权利, 在人民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也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2010年,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联合发布《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 以司法解释的形式对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程序、证明责任等问题作了初步的规定, 这次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 对刑事证据制度作了全面规定, 也从法律层面上确立了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一) 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的范围

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1款明确了对于通过刑讯逼供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予以无条件排除, 通过严格否定此类证据的证据能力, 避免办案人员为获取言词证据采用刑讯逼供及其他非人道手段, 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证人、被害人的人身权利。对于不符合法定程序收集的物证、书证, 则采取相对排除的做法, 因为物证、书证与言词证据不同, 在查明事实真像的过程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果一概予以排除, 不利于发现案件真实, 不排除又不利于遏制非法取证的行为, 因此对于取证中有重大违法行为、影响司法公正且不能补正或作出合理解释的, 予以排除。这样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兼顾了打击犯罪和保护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 实现了价值平衡, 与我国国情相契合。

(二) 明确办案机关对非法证据均负有排除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54条第2款规定:“在侦查、审查起诉、审判时发现有应当排除的证据的, 应当依法予以排除, 不得作为起诉意见、起诉决定和判决的依据。”这意味着侦查机关、检察机关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活动的各个阶段都负有对非法证据的排除义务。如果只将非法证据的排除作为审判机关的义务的话, 虽然有否定证据能力的不利后果的制约, 但发现真实、侦破案件的首要目的常常使侦查人员对于非法取证抱有侥幸心理, 甚至通过作假来谋求证据的合法性, 这样一方面无法遏制非法取证行为, 另一方面也会因关键证据可能被排除而对审判造成困扰。新的规定从源头上遏制了通过非法手段收集证据的行为, 也从侦查、起诉、审判等各阶段保证了案件质量。

(三) 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的程序

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的启动上, 刑事诉讼法第56条第2款规定:“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对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依法予以排除。申请排除以非法方法收集的证据的, 应当提供相关线索或者材料。”既为及时启动法庭调查、准确查明是否有非法取证行为提供了便利, 又防止部分被告人以声称存在刑讯逼供等非法取证行为为手段, 当庭翻供或有意拖延诉讼, 达到不正当目的。在非法取证行为的调查和证明上, 刑事诉讼法第55条将非法取证的调查权赋予人民检察院, 第57条第1款则规定检察院对非法取证行为负有证明责任。检察机关作为代表国家对犯罪提起控诉的机关, 应当对其据以提起指控的证据的真实、合法性承担证明责任, 同时, 依据权责一致原则, 也赋予其相应权力, 便于人民检察院履行法律监督职能。在警察出庭问题上, 刑事诉讼法第57条第2款明确了侦查人员的出庭义务, 有利于更准确地证明证据收集的合法性, 同时提高侦查人员依法收集证据的意识和工作能力。

二、完善证人出庭制度, 彰显了崇尚法治的思想价值

证人证言是办理案件的重要证据, 因此需要通过证人出庭接受询问和反询问充分质证来验证其真实性。长期以来, 在我国刑事诉讼中, 证人出庭率低是一个久治不愈的问题, 导致案件的质证、辩论流于形式。这次修改, 完善了证人出庭制度, 对核实证据、查明案情、正确判决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对在我国公民中树立履行法定作证义务、支持司法机关依法行使权力的理念, 形成崇尚法治的主流价值观具有推动作用。

(一) 明确证人必须出庭的范围

从尽量保证证人出庭和实现诉讼经济二者平衡的角度出发, 刑事诉讼法第187条规定, (1) 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证人证言有异议的; (2) 该证人证言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 (3) 人民法院认为证人有必要出庭作证的。满足以上三个条件, 证人必须出庭作证。这一规定有条件地明确了证人出庭作证的义务, 保证了证人的重要证言能够充分接受质证。同时该条规定, 控辩双方对鉴定意见有异议的, 鉴定人也必须出庭, 以保证鉴定意见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二) 明确侦查人员出庭作证的义务

刑事诉讼法第187条第2款规定, 执行职务时目击犯罪情况的人民警察, 适用证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这有利于法庭了解案件的侦查过程, 并全面准确地判明案情, 在定罪量刑上作出正确判断。

(三) 明确证人不履行出庭义务的法律责任

任何规范都需要救济程序才能保证执行。刑事诉讼法第188条一方面规定了对于经人民法院通知, 无正当理由不出庭的证人, 视情节给予强制到庭、训诫和拘留的处罚, 另一方面给予被告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免予强制到庭的特权。这种处罚措施, 一方面保证证人出庭作证制度的贯彻实施, 以利充分验证证言;一方面也考虑到了我国“亲亲相隐”的传统, 维护家庭关系稳定、亲属友爱, 体现了人道主义精神。

(四) 为证人作证提供保障

刑事诉讼法第62条对某些特定类型案件的证人因作证面临危险的情况, 规定了应当采取的五种保护措施, 第63条对证人因履行作证义务产生的有关支出予以补助, 并规定工作单位不得因证人作证克扣其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 以消除证人作证的顾虑。

三、完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刑事证据制度中的权利, 彰显了保障人权的文明价值

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刑事诉讼法涉及对公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的不利处分程序, 必须根据作为根本大法的宪法规范解释和适用, 因此, 刑事诉讼法也体现着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在当前的控辩式刑事诉讼中,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代表国家行使权力的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相比, 在力量上处于显著弱势, 所以, 刑事诉讼法赋予犯罪嫌疑人一定的防御权, 以维护其合法权利不受侵害。这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中, 在刑事证据制度上, 也进一步完善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一) 明确规定了不得强迫自证其罪原则

联合国《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3款规定:“在判定对他提出的任何刑事指控时, 人人完全平等地有资格享受以下得最低限度的保证:…… (庚) 不被强迫作不利于他自己的证言或强迫承认犯罪。”在修改前, 我国并未明确这一原则, 而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第50条规定:“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这一规定, 与国际公约相衔接, 要求办案人员不能奉行“口供是证据之王”的取证指向, 不应当把侦破案件的主要突破口放在集中力量获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上, 而是应当主动收集足以证明犯罪事实的各种证据, 包括物证、书证、视听资料和电子证据等, 也避免了办案人员用刑讯逼供及其他非法方法, 为了获取口供而侵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二) 规定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和讯问场所

刑事诉讼法第83条第2款、第91条第2款分别规定, 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立即送往看守所羁押, 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第116条规定, 犯罪嫌疑人被送交看守所羁押后, 侦查人员对其讯问应当在看守所内进行。这主要是考虑到看守所是羁押的专门设施, 各种设备和人员较为完善, 既保护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 改变了以前司法实践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被采取强制措施后羁押场所不规范、刑讯逼供难以受到监督的做法和情况, 也有利于规范和保护进行讯问的侦查人员, 使其依法行使权力, 免于受到无端的刑讯逼供指控。

(三) 规定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

刑事诉讼法第121条结合我国不同地区的司法实践, 对讯问过程中的录音录像作了明确的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 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对于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或者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应当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者录像。”“录音或者录像应当全程进行, 保持完整性。”同样, 这一规定不仅是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保护, 也是对侦查人员的保护。尤其是关于录音录像完整性的规定, 有效弥补了法律漏洞, 遏制了刑讯逼供行为的发生。

摘要:2012年, 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了全面修改, 这次修改通过进一步完善刑事诉讼程序, 彰显了我国民主法制建设的成就。刑事证据制度作为刑事诉讼法的核心, 体现着刑事诉讼法的价值取向, 其变化也与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的精神一脉相承。本文从研究刑事证据制度修改的主要内容出发, 揭示了通过完善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人出庭制度以及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等方面彰显出的司法文明价值。

关键词:刑事诉讼法,新刑事证据制度,司法文明

参考文献

[1]郎胜.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释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2.

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建构 篇11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生态文明价值观;建构

收稿日期:2009-12-13

作者简介:周兆娟(1984-),女,山东诸城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家庭、每个单位”[1]。从理论和实践上对以往生态文明价值观进行反思,自觉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环节。

一、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价值观的有机统一

人类本身作为自然生态的组成要素之一,其生存和发展依赖于自然。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说:“自然界是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2](P.853)世界各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要受其所处周边环境的制约,人类生活在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中。人口、资源、环境等相关问题,都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没有地球多样性自然生态环境的承载,人类难以获得长足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是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过程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不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要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以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界之中的”[3](P.384)。只有建立在尊重规律和合理开发利用自然的基础上的发展人类才能改造自然、造福自身。

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一环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类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又影响着自然。人类为了自身的发展,必须走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改变人类因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导致的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与自然界不协调的状况,以实现人类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协调发展。

(二)优质的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存在是生态文明的独特价值

地球生物、生态和环境的多样性,既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需要,也有其自身存在的价值,是神圣不可侵犯的。[4](P.160)近年来的生态危机需要引起足够重视。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恩•纳斯(Arne Naess)在《浅层与深层,一个长序的生态运动》中,对“浅生态运动”(The Shallow Ecology Movement)和“深生态运动”(The Deep Ecology Movement)作了区分。他将深生态学的基本价值观念概括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有的自然物具有内在价值,生命物种平等”;“讲究而简单的物质需要(物质的目的为更大的自我实现的目标服务)”;“地球‘供给’有限”;“恰当的技术,‘非主宰’的科学”;“足够使用和再使用(循环利用)”;“尊重少数的传统和生物区域”等。[5](P.180)深生态学认为,当今社会应对的是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生态危机,源于我们已经存在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存在的不科学因素。“生态的自我”才是当今社会真正要追求的自我,我们与整个大自然密不可分。每一种生命形式都有“生存和繁荣的平等权利”,要保护地球生物、生态和环境的多样性。人与自然应该友好共处,构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三)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生态文明的价值诉求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6]首先它指的是代内之间人与人的平等,所有民族和国家的平等。其次它指的是代际之间发展的平等。所有国家、民族的后代是平等的,我们不能把单代人利益的满足建立在“自然界赤字”的基础上。人类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新的文化价值观念、消费方式、生活方式和社会政治机制,才能从根本上克服生态危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生态文明价值观的建构

(一)进行全民生态文明的宣传教育,树立人类生态文明核心价值观

这是科学发展观在生态领域中贯彻实施的关键性因素。由于生产力的落后以及人们的愚昧无知,以及“人定胜天”等观念的误导,使得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人类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以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础,重构“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势在必行。首先,从物质技术角度讲,要通过宣传、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营造尊重自然、爱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的良好氛围,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普及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其次,从人的因素考虑,要严格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自觉意识。

(二)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的机制体系,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构建正确的生态文明价值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有机结合起来。制定和完善相应的社会核算、考核、保障等方面的机制。首先,要改变过去单纯以经济增长为指标的发展模式,建立包括资源消耗、环境损害和环境效益、全员劳动生产率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其次,在干部政绩考核机制设置上,既要考虑经济的发展,又要考虑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再次,建立符合客观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决策机制。特别要关注广大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边远地区的良性发展问题,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就业、社会保障服务、治理污染,以及教育、科技等公用事业方面要大力政策扶持。

(三)依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各领导部门和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伟大事业,必须通过党政领导部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去完成。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必然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科学的政绩观就是要把注重经济发展和注重生态环境的改善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政绩,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经济建设中心和人与自然和谐相统一、把高效发展速度与最小资源消耗相结合、把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C].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人民出版社,1995.

[4]刘德龙.科学发展观的树立与生态价值观的重构[J].江苏社会科学,2004,(5).

[5]王正平.深生态学:一种新的环境价值理念[J].转引自新华文摘,2001,(4).

[6]丁伟.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N],人民日报,2004-3.

文明价值 篇12

一、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核心问题,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及论述, 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思想, 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原则, 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和作用。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建立在对人与自然关系科学解答的基础上, 其内容博大精深, 哲理意蕴深长。

1. 从本体论的高度揭示了自然对人的先在性, 决定了人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 从本体论上来说, 人起源于自然界, 是自然界分化的产物。人是自然的一员, 人对自然具有根本的依赖性。一方面“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是站在牢固平稳的地球上吸入并呼出一切自然力的现实的有形体的人”, [1]另一方面人的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是实践。自然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 它的存在是人的实践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 从而也是人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离开自然人就失去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以及人与自然之间进行物质、能量、信息变换的可能性。但是实践从来不是抽象的, 而是具体的, 是和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人应该像爱护自己身体一样爱护自然, 同自然共生共长。“没有自然界、没有外部的感性世界劳动就什么也不能创造”。[2]由此, 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认为人首先依赖于自然, 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 是在他们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一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

2.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从实践的高度揭示了人类

与自然关系的一致性, 决定了人类要与自然共同进化、协调发展。在马克思的视野里, 自然对人的先在性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和受动性。然而人通过自己的活动将自己从自然界提升出来, 又在能动的实践中改造着自然。人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 不仅满足了自己物质生活资料的需要, 并且能同自然建立起一种亲切的伦理的关系, 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爱护和关心。人类对于环境的能动性表现为人类对于自身行为和长远的自然影响和社会影响的预见与调节的统一。对于自然影响, “从20世纪自然科学大踏步前进以来, 我们愈来愈能够认识到, 因而也学会支配至少是我们最普通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比较远的自然影响。”[2]对于社会影响, “我们在这一领域中, 也渐渐学会认清我们的生产活动的间接的、比较远的社会影响。因而我们就有可能也去支配和调节这种影响”[3], 从而达到人类与自然在实践上的一致和统一。

3. 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理论揭示了人类要按客观规律办事, 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人类对自然规律是一个由无知到知之, 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 由会利用到科学利用的过程。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 遵循自然规律, 按客观规律办事, 自然才会向着有利于人类社会的方向发展。否则, 人就会受到自然的报复。马克思说:“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 只会带来灾难。”[4]恩格斯说:“我们必须时时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 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民一样———相反地, 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都是属于自然界, 存在于自然界的。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 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 能够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5]随着人们对自然规律的知识的迅速发展, 人反转过来影响自然的手段也增加了。地球的表面、气候、生物界以及人类本身都不断地变化, 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的活动。只有人才能在自然界打下自己的印记, 他们不仅变更了动植物本身, 使他们活动的结果只能和地球的普通死亡一起消失。马克思恩格斯的论述, 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人类必须同自然规律相一致。

二、我国生态环境问题分析

总结发达国家的历史, 可以看到, 在长期的工业化过程中, 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 利用人类智慧创造的工具和各种绝对精明的手段, 无节制地向自然界攫取, 在征服、改造自然方面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时, 给自然界造成了灾难性的破坏。大气污染、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有毒化学药品危害加剧、酸雨污染、土地荒漠化、不可再生性资源枯竭、野生动物大量灭绝等已成为全球性的生态问题。我国的情况也不容乐观:

其一, 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由于人口剧增和不合理开发自然资源, 造成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因大片植被被毁, 不能起到有效的防风固沙作用, 造成了水土流失、沙漠扩大和荒漠化, 也以此导致北方许多城市每年春天的沙尘暴天气。

其二, 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森林和草原的破坏, 大量野生动物失去栖息地, 加上人们的滥捕乱杀, 物种灭绝速度正在加快。

其三, 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 全球空气污染最严重的十大城市中, 我国占了八个, 污浊的空气已经使很多居民难以见到晴朗的天空。水污染也非常厉害, 大到江河湖海, 小到溪流池塘, 大多数已不同程度被工业废水、生活垃圾以及农药残留物等污染, 造成饮用水紧张, 鱼虾难以生存。

其四, 人口爆炸、能源短缺等等都是我们今天面临的生态问题。生态环境的好坏不仅影响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延续, 关系到整个社会的进步。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 实现经济、社会、人与环境的良性发展, 已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重大现实问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启示

多年来,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基本上形成了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 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 我国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形势还相当严峻。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为我们解决当代的生态问题提供了以下几个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 要进一步认识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关系。生态文明的核心思想是确保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 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就意味要彻底摆脱过去单纯追求GDP增长的发展模式, 要求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维持在资源和环境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以保证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坚持这一原则, 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 寻求“在发展中整治生态, 在生态保护中促进发展”, 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把可持续发展思想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各个领域之中去。

启示之二, 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迫使当代的人类要重新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思想前提。传统的工业文明将人类与自然界对立起来, 将人对自然的无限、无偿索取视为荣耀, 由此而引发了对自然资源的肆意掠夺和物欲主义泛滥, 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推至了征服和被征服的边缘。我们必须承认, 人类仅仅是自然链条上的一个环节, 人们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 不再把自然看作可以无止境盘剥的对象, 而应与自然重新加盟, 建立一种亲善关系。人类改造自然的行为, 绝不能为所欲为, 无所顾及, 必须遵守一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

启示之三, 人类认识到与自然的关系必须改善是不够的, 还应坚持下去, 遵循恒久原则。恒久原则要求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去处理问题。在开发自然资源时, 不能只顾眼前利益, 要从历史长远的角度着想, 为子孙后代着想, 使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我们要加强保护那些受到威胁而濒于灭绝的动植物。我们还要加强对非再生资源开采的管理。煤炭、石油、金属矿藏等地下资源, 没有任何补给能力, 如果在开发时不加注意, 那么掠夺性和浪费性将比再生资源严重得多。我们也要加强对风景名胜、历史古迹、文物等具有特殊价值的资源的保护。

总之, 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 以其丰富的内涵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再一次折射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精神的光芒。目前, 保护生态环境, 保护大自然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马克思的生态伦理思想必将对我们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促进入与自然的和谐, 促进人与人的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显现它不可替代的指导意义。

摘要: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论深刻揭示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辩证关系。为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小康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上一篇:交替治疗下一篇:五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