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务发展(共12篇)
警务发展 篇1
1 重视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1.1 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公安院校是为我国的人民警察培养后备人才的院校,作为武装性质的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各个公安院校一定要严格管理,严格监督,使整个人民警察队伍的能力得到明显提升。所以,在各个公安院校在进行日常的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必须坚持“从严治警,从严治校”的方针,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建立一套系统的警务化管理制度。警务化管理对我国公安院校的长期发展,为我国培养合格的人民警察,提高我国人民警察的总体水平有重要意义。
1.2 警务化管理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前提
警务化管理对于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公安院校要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预备人民警察,因此他们从入校的那天起就受到警察理念,警察思想的熏陶,这样的环境下使学员更能够塑造出学员的警察意识,使他们更能够坚定自己人民警察的立场。实行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始终保持优良的职业作风和保持严格的纪律性,经过长期的警务化管理,能够使学员在以后的工作中自主的保持自己的纪律性,形成了忠诚、坚毅、吃苦耐劳的警察品格。这是警察院校与其他普通院校在管理方面的最大的不同点。公安院校有其行业特点,所以在警察院校进行警务化管理的同时还要注重学员的个性发展,在警务化管理的前提下为学员提供足够的个性发展空间,为学员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平台。有时候,学员的个性发展违背了警务化管理的要求,这就需要学员的个性发展服从于院校的警务化管理,要让警务化管理去约束学员的个性发展,没有警务化管理的个性发展,就会使学员失去严明的纪律性,失去警务化管理的意义。
2 正确处理好学生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的辩证关系
2.1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是一种相对封闭的管理,它通过对学员进行严格的训练和管理,为学生营造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有令则行、有禁则止的校园环境,提高学员的警察素质的培养。这种管理模式并不等同于封闭办学。我校长期以来通过开放办学,使得院校的教学质量,教学效率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都明显提高。我校与多个单位建立实习基地,其中包括深圳。通过实行学警结合,校局互动的办学模式,让学生实践锻炼中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个性发展,发挥学生个人的潜能搭建平台。通过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教训,并学习公安人员的工作方法,有利于提高学员的警察职业技能的提升。
2.2 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的显著特点是强调严明的纪律,强调集体行为的统一规范,强调制度条例的约束等,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彰显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而现代高等教育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因此,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需要创新机制,将纪律的规范性、行动的统一性、行为的约束性与培养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首先警务化管理主要通过队列操课、一日生活制度、请销假制度等载体来体现,并且通过经常性的检查来贯彻落实。在某种程度上,警务化管理容易导致学生自我管理的弱化。因此,学校在严格管理、严格训练中,十分注意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让学生在警务化管理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校团委和各大队建立了如督察队等学生自治组织,让学生参与到警务化管理中来,充分发挥学生在管理中的主观能动性,在警务化管理中体现学生主体性,使学生更加明确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更加明确学习目的,自觉性更强,更能有效地自觉进行警察意识的培养和锻炼。其次,积极和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使学生精力有宣泄之道身心有释放之所。所有这些,都使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有发挥之地,同时自身的组织策划宣传发动使学生在逻辑思维言语表达文字写作特长技能等才能在活动中得到全面调动提高。
2.3 社会发展、竞争激烈、学业压力、艰苦警训等带来学生一系列心理问题,在严格的警务化管理面前易感到更大压力,以至违反规章,所以我们在严格在警务化管理同时,建立关怀、人文管理意识。管理要有针对性,要深入学生内心,同时把学生看作是同学、朋友进行平等交流、对话。让学生从管理中学会服从,学会尊重人,学会处事的方法原则,这不是不讲管理原则,而是严格管理的另一面。学生从学校接受到管理严格无情的一面,又接受到管理宽怀感性的一面。
在公安院校强调严格管理的同时,更要充分注重学生个体发展,坚持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在公安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不是对立而是完全可以统一的。高素质创新性人才是一种综合性人才,他不仅拥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技智能素质、社科人文素质、个性心理素质,而且更重要的是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树立科学发展观,不断创新和完善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机制,在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和谐统一中培养创新能力,适应培养公安高级专门人才的需要,是公安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摘要:公安高校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公安院校学生将来从警的特殊性要求使警务化管理成为必然。严格的警务化管理能规范学生的言行、思想、身心,促使他们成才。
关键词:警务化管理,学生,个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卓.从几件小事看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教育研究,2007,(10).
[2]裴仁昌.也谈警务化管理与学生发展.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5).
[3]韦志兆.论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4]胡宇南.浅论公安院校学生警察意识的培养.福建警察学院学报,2008,(4).
[5]陈小冰.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江苏警官学院学报,第21卷第6期.
[6]黄信明,夏德慧.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诌议.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第003卷.
[7]翟焕志.谈公安学员的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的统一.辽宁警专学报,2005年1月第1期.
警务发展 篇2
一、警务公开工作发展现状 自1999年警务公开实施以来,各个单位和部门在上级公安机关的领导下,采取了卓有成效的措施,创造和积累了许多好的经验,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认识统一,领导重视,是搞好警务公开工作的前提。推行警务公开是公安机关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难以避免的冲击到了旧的思想观念,触及一部分职能部门或公安民警的既得利益。因此,要搞好警务公开,首先要统一广大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加大宣传力度,深化对警务公开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为警务公开营造一个良好的认识氛围和工作氛围。二是科学确定警务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这是搞好警务公开的关键。从几年来的警务公开的实践看,除公安机关机密不能公开外,公开的内容可以归纳为:⑴执法依据和制度程序的公开;⑵刑事执法内容的公开;⑶行政执法内容的公开;⑷警务工作纪律的公开;⑸其他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的公开。一些单位和部门在警务公开中,还实行了服务承诺制度,增加了相应的内容。三是抓住要害部门、关键环节、突出问题,选准警务公开的切入口。要害部门一般是权力集中的部门,与社会、与群众接触频繁、有实权的单位和部门作为警务公开的要害部门着重抓好。所指的关键环节对整体公安工作和机关运转都联系紧密,把各个单位部门代表法律进行审核把关的权力实施过程作为关键环节,如交通事故认定,刑事、行政案件的立案标准等,实行办事制度和结果的公开,更好地接受社会的监督。突出问题往往受到社会和人民群众的广泛关注,针对公安工作中社会反响强烈、容易引发矛盾、容易产生以权谋私问题的方面进行公开。从以往的经验来看,把以上三点作为警务公开的突破口,带动力强,辐射面广,在群众中引起的反响也是强烈的。抓好这三点基本上就可以打开局面,促进警务公开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四是建立警务公开的监督体系,这是把警务公开落到实处的保证。在公安机关实施警务公开伊始,都相应地建立了外部评价和监督机制,如设立了警务公开投诉中心,并聘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团体、群众为警务公开监督员,并定期不定期地进行~调查,对警务公开工作进行评估。伴随着警务公开的实行,各级公安机关多次对警务公开进行检查监督,检查的基本标准就是看是否符合群众的要求,是否符合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公开的程序是否规范合法,是否符合公安部及省公安厅关于警务公开工作的通知精神,公开中出现的问题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群众对公开的结果是否满意。通过检查有效地促进了警务公开的开展。
二、当前公安机关警务公开存在问题 通过公安机关近几年的不懈努力,警务公开从形式到内容都日臻完善和成熟,但与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是认识不到位。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单位的民警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警务公开的重大意义,仍然存在着不想公开、不愿公开、不敢公开的想法。有的认为,搞警务公开是走形式,解决不了什么实际问题,没有什么意思所以不想公开;有的认为搞警务公开,一切事情都按程序、规定办理太麻烦,自己给自己带“紧箍咒”,会加大工作量,所以不愿公开;有的认为搞警务公开,不仅会消弱手中的权力,还会加大群众监督力度,怕失权怕暴露问题,所以不敢公开,也仅仅满足于会议开了、文件下了、不下大力抓好落实工作。可以说,警务公开的实施有赖于广大民警对警务公开认识程度还不够,思想还没有上位,工作还没有到位。普遍存在警务公开是软指标、搞形式的思想。多数单位没有成立健全的机构组织,没有专人负责,大部分单位仍处于推推动动,不推不动的状态,没有真正形成自觉公开,主动公开,群众积极监督的良好氛围。二是公开内容不符合要求。按照警务公开的宗旨和公安部的通知精神,警务公开主要是办事制度公开。要求做到“五公开”,即公开与部门、单位职责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和其他规定;公开需要让群众清楚、明白的有关事项和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公开办事过程中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消极~问题的环节和事项;公开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办事程序和办事结果;公开实施警务公开的运行、监督制度和机构。从公安机关目前警务公开的情况来看,多数单位的公开内容虽然与上级要求基本贴近,但还没有做到全面公开。几年来,部分单位一直围绕政策、法规公开绕圈子,都是要求群众怎么做的,缺少如何规范自身的行为、接受群众监督的内容,特别是公安工作中那些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问题,一直得不到公开。有些单位甚至把警务公开栏办成了宣传栏、光荣榜,与公安部的要求和群众的愿望相去甚远。三是存在“重形式、轻效果”的问题。一些单位和部门认为搞警务公开只是个形式,表现在工作上,一是公开不真实,二是公开不具体,三是公开不全面,四是公开不经常,使警务公开没有达到预期的实际效果。
三、警务公开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分析 警务公开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其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观念陈旧,思想不重视。一方面,长期计划经济的工作方式方法和习惯,公安工作神秘化、警务封闭的旧观念依然存在,使我们的一些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对实行警务公开还存有一些疑虑和不同
认识,在公开中自觉性、积极性不够。另一方面,传统工作思维的影响,抑制了公民的主体意识。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较为薄弱,文化素质还较低,维护自身权利的主动性还不强。虽然关心警务公开的实行,但对警务公开的推行,只是持观望态度,只是消极的接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警务公开的热情。二是体制滞后,管理不顺畅。警务公开是一项新工作,法律法规性、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大。目前,谁来管理这项工作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没有一个专门的管理机构,主管部门也是不尽相同,有的靠挂在政工部门,有的靠挂在指挥处(办公室),这就造成了管理体制的不顺畅。虽然大部分都成立了临时的领导小组办公室,但由于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工作开展得当然不会理想。管理体制不顺,管理主体不明确,无疑消弱了对这项工作的领导,不利工作的健康发展。三是形式主义,工作不扎实。由于公安机关的警务公开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少单位抓不住工作的实质性东西,只是热衷于搞一些形式主义的东西,以为建立起了公开栏,就搞了警务公开,公开栏的规格上去了,警务公开也就搞好了。有的单位和部门虽然也制定了警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和方案,但在抓落实方面下力气不够,警务公开的效果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发挥。同时由于警务公开抓得不深入,规章制度也呈现出极不统一的状态,停留在法律法规、办证程序规定等低层次上,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警务公开制度内容,致使难以将警务公开工作纳入正常的公安管理轨道。在今后警务公开工作中,如果不下大力解决制度化问题,将会影响到今后警务公开进一步向深层次发展。四是监督不到,查处不力。在对警务公开的执法的监督上,虽然大都设立了监督电话、监督台,聘请了警务公开监督员,也组织过一些检查,但大多流于形式,监督检查的效果并不理想,仍存在着“上级监督不到,同级监督不着,下级监督无效”的现象,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和约束作用,这是导致警务公开抓而不实,效果不明显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宣传跟不上,对警务公开重大意义宣传力度不够,对实际工作中涌现出的好的经验作法推广不够,对工作不力的单位部门批评不够,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氛围。
民生警务研究 篇3
关键词:民生警务;内涵;现实背景
中图分类号:D63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8-0120-0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众的权利意识增长,民众要求政治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的呼声也持续增强,国家行政管理机关改革已是大势所趋。美国政治学家塞谬尔·P·亨廷顿在谈到组织的适应性时,指出:“通常某一组织是为履行某一个特定职能而创立的,当这一职能不再需要时,该组织就面临重大危机,它要么去发现新职能,要么就坐以待毙”。公安机关作为重要的政府职能部门在社会转型期,既要立足本职工作,致力于预防和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又要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权,维护民利,加强和体现服务意识。民生警务正是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和期盼下,抓住政府机构改革机遇,适应时代趋势提出的新型警务理念。
一、民生警务的内涵
(一)民生。“民生”一词较早地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三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的“民”就是百姓的意思。后来,孟子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断。后世又有“民为水,亦能载舟,亦能覆舟”等古训,昭示了只有解决民生问题才是巩固当权者统治的灵丹妙药。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民众的基本生存和生活状态,以及民众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保护的状况等等。我们平时所使用的民生概念一般都是狭义的民生概念。
(二)警务。西方的“警察”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Politia。“现代警察之父”彼尔确立的警察原则的第一条,就规定了警察的基本任务是预防犯罪和维护社会秩序,这实际上是从狭义上来理解警务。狭义的警务,俗称警察工作,是指法律明文规定的属于警察职权职责范围内的一切事物。这是一种被动型的警务模式,主要体现在公安机关的治安管理和刑事侦查职能上。广义的警务是指警察为了实现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赋予的职权,所从事的一切对稳定社会治安有意义的活动。这是一种主动型、积极型的警务模式,它除了包括狭义警察工作打击、管理的职能外,更侧重强调防范与服务的职能,并且把服务的职能定位为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之一。
(三)民生警务,即指公安机关在开展警务活动中,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公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发展机会、基本发展能力和基本权益的思想和方法体系。
二、民生警务的现实背景
(一)社会结构的变化。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私人经济在内的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伴随着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原来的的社会结构发生显著的分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逐渐形成,各阶层之间的社会、经济、生活方式及利益认同的诧异日益明晰化。中国社会目前存在着十大阶层:国家和社会管理者、经理人员、私营企业主、专业技术人员、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商业服务人员、产业工人、农村劳动者、城乡结合部社会闲散人员。这些阶层存在着如下特点:1、我国大多数人群还属于社会结构的中下阶层,中下阶层的差距不大,可以相互流动;2、社会结构的中间阶层已经形成,并且在不断壮大;3、社会结构的高级阶层掌握着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中下阶层所占资源有限,大大影响了阶层之间的流动性。社会阶层的增加使得过去单纯简单的社会结构土崩瓦解,阶层之间的利益关系也呈现出激化的倾向。
(二)行政体制改革,政府职能转变。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政府职能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其变化发展蕴涵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发展过程中,不可能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必须根据特定历史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及人民的愿望等因素推进政府职能转变。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中国民、私营经济的崛起,中等收入群体不断形成和扩大,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各种市场交易、自由迁徙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市场化组织和社会性组织规模的日益扩大,各个社会群体都一方面希望政府放弃对某些领域的人为限定和控制,另一方面又希望政府提供他们所迫切需要的公共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行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取得了显著效果,不断转变政府职能,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三)群众期待提高。
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对自身权利意识的日益觉醒以及对财产权利保护意识的不断加强,而固有的司法理念、旧的传统做法仍然在束缚着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极大地制约了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为人民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公安机关和广大民警来说,树立宪法理念、法治理念十分关键,特别是在当前的形势下,树立“民生警务”理念则显得尤为紧迫和必要。
(四)警务模式变革。
伴随着经济改革的成功和深入,中国与国际社会的联系日益广泛,社会管理方面的问题逐步显现出来,法律制度、法治秩序、司法体制、人权保护等等无不受到外部的压力与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社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大转型,过去管理过死、发展迟缓的社会管理框架被冲破,内部深层次问题逐步暴露,维护稳定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形势。近些年来我国公安机关警务改革的步伐不断加快,“社区警务”、“民意主导警务”、“和谐警务”、“情报主导警务”、“积极警务”等警务模式被不断退出,各地公安机关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结合实际推陈出新,改进警务工作效率,提高社会治安水平。
参考文献:
[1]尚建荣.民生警务的实践与思考[M].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赵丛肖.树立服务理念,打造民生警务[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9,12.
[3]曹英.积极警务:内涵、价值与限度[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11,5.
[4]曹咏.西方警务革命对我国警务改革之启示[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9.
[5]束锦.“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研究综述[J].云南社会科学,2008,3.
作者简介:石祥(1989-)男、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公安管理学方向。
警务发展 篇4
关键词:ESP理论,警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
引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国际化合作更加频繁,各国间的警务合作与交流日益频繁。如何在国际范围内有效地开展国际警务合作,成功地预防和打击国际性犯罪,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定,对我国的执法者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也带来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要求执法者具备国际警务合作的必要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则要求参与国际警务合作的执法者具备警务英语能力,能够做到和国际执法者顺利进行交流。为了有效处理各种涉外警务活动,及时获取当今世界最新警务讯息,警务人员必须具备娴熟的外语应用能力。警务英语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涉外警务处理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也影响着中国警察在国际上的对外形象。警务英语是在处理涉外警务活动时用到的英语,属于“专门用途英语”或“特殊用途英语”的范畴,即ESP(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如商贸英语、旅游英语、外贸英语等,是指和某类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所学专业方向的英语运用能力及在特定工作环境中运用英语进行工作的交际能力。
教育部相继出台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基本思路》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工程草案》中指出:学生掌握英语的最终目标是为了交流和沟通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摆脱原有以知识为目的的学习方式,重点应转向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上,同时应提高学生在本专业方向英语交流能力。这就预示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重心将逐渐向专门用途英语(ESP)教学方向转移。[1]
作为培养未来警官的摇篮,公安院校越来越重视警员综合素质中外语水平的提高这为英语教师提供了专业发展的空间与平台。学员警务英语水平的提高,首先需要教师水平的提高为前提。如何提升警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公安院校警务英语教师师资现状
目前,公安院校担任警务英语课程教学的英语教师可分为两个类型,一类是由大学普通英语(General English)教学的英语教师担任;另一类是由公安专业英语基础较好的教师担任。但由于专业领域或语言结构的限制,警务英语课程的授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无法满足教学的实际需要。
1.1 英语教学中中知识结构和实践经验问题
大多数英语教师为英语专业的毕业生,熟悉的英语语言学科内容知识和技能,掌握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了解语言教学最新发展研究的动态,具有扎实的普通英语语言基础和较为丰富的语言教学经验。然而缺乏相关的公安实务学科知识,没有公安实践教学经验,公安语言体裁不熟悉,对学生在公安领域的各种需求不很明确。[2]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专业方面的知识满足不了教学要求。警务英语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还要有一定的公安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1.2 公安学科领域中英语语言运用问题
来自公安专业的专业教师,具备公安教学中所需的系统的公安基础专业知识,对公安课程熟悉,有些甚至有相关的公安工作经验与一线业务知识,熟悉本专业的语言特点,了解学生在本专业的需求,但是这类教师在英语语言方面相对薄弱,缺乏英语教学的技能,难以使用第二语言进行专业教学。
由于ESP教学是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英语教学与学习途径(approach),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满足学生的职业需求,注重语言能力和职业、专业相结合。所以,警务英语教学应该以内容为依托,教学要求是通过对语篇的目的进行分析,掌握语言结构、语言功能、语言形式以及语言运用方式。[3]
2 警务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策略
根据前文的分析,警务英语教学的重心仍是语言教学,贴近公安实战的英语师资是警务英语教学的关键。警务英语教师应满足如下的要求:必须要有良好的政治修养;其次作为语言教师,还应具备外语教师的语言教学素质;三是他还是专业教师,还应具备公安专业课教师的专业知识素质。专业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学科基础知识和学科专业知识,这是同普通英语语言教师最根本的区别。[4]如何建立一支素质高、数量够、相对稳定的警务英语师资队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2.1 加大培训经费投入
培训经费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加大培训经费的投入,定期派送英语老师参加公安业务进修培训,这是使英语教师不断完善公安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的需要,也是及时了解公安形势发展、掌握最新公安信息、不断更新知识的需要。学校应加大投入一定的经费,利用社会资源对英语教师进行校外培训调研,提高英语教师的公安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5]
2.2 下基层锻炼
警务英语教师自身要具备公安实战经验和实战能力,了解学生的专业需求,最根本的途径就是深入基层,参与实战。教师深入公安实践,不仅能够优化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还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推进教学改革。建立、健全并完善教师下基层锻炼的公安实践制度,是教师直接深入了解公安业务知识,解决公安教育与公安工作相脱离的有效途径。
2.3 拓宽师资培养途径
加强警务英语师资培养,可以分为长期培养和短期培养。[6]长期培养,主要是学校鼓励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积极为教师创造机会,鼓励教师参加学历教育,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同时可作为访问学者到国内外高校进修,学习国外ESP教学的先进经验。短期培养主要校内培训。它是一种由学校自行组织教师培训模式。培训内容和形式根据本校教师的特点、专业需要来制定计划。可以利用学校自身的资源,多开展公安业务方面的讲座或短期培训班,英语教师的参加可以在短期内高效的提高公安业务知识。
2.4 互助合作式教学
合作教学(co-teaching),是指具有某一特定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共同教学(Jordan,1997)。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ESP研究者(Kennedy,1979)就提出了专业教师和语言教师合作进行ESP教学的思想。合作教学策略可弥补前文中提到的两类教师在各自教学中因专业领域的局限而形成的不足之处,取长补短。在ESP教学中,语言教师与专业教师的信息交流、沟通与合作是非常重要,也很有必要的。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公安专业教师或英语教师各自独立教学中的不足,使双方教师互相取长补短,学生在这样的新的教学模式下既可以学到准确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得到良好的语言训练。使得语言交际能力在与专业相关的语言环境中得到真正培养,进入一个模拟仿真的语言环境。合作教学互惠互利,相得益彰。在公安专业教师的帮助下,英语教师能够对学生的目标情景(target situation)有足够的认识,与此同时,英语教师又能让公安专业教师了解自身所面临的语言问题。[2]
3 结语
掌握警务英语是培养符合社会发展、国际化警务人才需要的必然。与此同时,也使警务英语教师自身发展和提高具有紧迫性和重要性。警务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的摄取和语言教学能力的提高是同步的,而且有相互促进的作用。警务英语教师应努力加强公安专业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为培养高素质的既有较强英语交际能力又精通公安事务的复合型警务人才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2]董桂君.ESP课程与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发展策略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12)
[3]陈亚丽.ESP理论与以内容为依托的英语教学[J].中国ESP研究,2011(1)
[4]童慧萍.大学专业英语师资现状调查分析[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10)
[5]凌晓靖,蔡炎斌.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背景下公安专科院校师资培养的思考[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警务发展 篇5
制
和谐警民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安机关贯彻落实群众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载体,也是公安部“三项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都对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开展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大胆探索,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近年来,**区公安局在实施“阳光警务”建设,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上进行了大胆探索和尝试,先后开展了“引导公众有序参与城镇治安”,建立健全“农村多功能住户型”警民联系点,长期坚持在工厂、农村、机关、学校、车站、码头和互联网上开展“理解从了解开始”等警民互动活动,修订和完善了服务重点企业、便民利民十六条措施,收到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的认同感不强,警民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不和谐,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紧张局面。究其原因既有公安机关自身存在的诸多不适应,也有来自少数群众的误会。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作为区县公安公安机关负责人,通过参加这期公安部组织的培训,结合多年工作实践,我体会到,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缓解警民矛盾,推行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载 体。
一、对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认识
“阳光警务”是对警务公开制度内涵和外延的拓展和延伸,实际就是使公安机关和民警所从事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各项事务“阳光”,即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执法过程,甚至工作理念、思想意识、外在形象等都“阳光”,凸现出各项公安工作朝气蓬勃、蒸蒸日上,组织民警开展的各种公安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等等。
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公安机关切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建立新型警察公共关系,推进公安事业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它既是公安机关坚持“立警为公,执法为民”思想,进一步密切警民关系,实现新时期、新阶段警民关系良性互动的生动实践,也是公安机关在实施已有警务公开制度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公开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活动,主动接受人民群众监督和评议的新突破。
推行“阳光警务”建设,在公安机关内部,一是要最大限度地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执法过程等,尽可能地让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各项公安工作具有“公信力”。二是要进一步规范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行为,最大限度地让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过程高效,尽可能地使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行为具有“慑服力”。三是要努力构建和谐警 民关系,塑造公安机关和民警良好的形象,尽可能地让公安机关和民警具有“亲和力”。在公安机关外部,一是要努力提高人民群众有序参加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参与度”,二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各项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认知度”,三是要尽可能地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支持度”。
二、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一,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改革开放逐步深入、利益关系深刻调整的新形势下,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执法环境变化很大。公安机关作为维护社会稳定的专门力量,处在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前沿,与执法和管理对象发生矛盾的可能性增大,维护和保持和谐警民关系面临严峻挑战。对照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新期待,公安机关自身还存在着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成为导致人民群众对公安执法活动不满意、警民关系不和谐的直接原因。为此,公安部党委果断提出实施“三项建设”,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并多次强调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实施“阳光警务”。加强“阳光警务”是公安工作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实现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阳光警务,将公安机关和所属民警所从事的治安行政管理和刑事执法等各项事物都处于公众的阳光监督制约之下,有利于密切警民关 系,找出公安工作中和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对加强和改进公安工作,带动公安体制改革和队伍建设,推动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二,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平台。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需求是随着社会形态、价值取向、理想追求、形势发展而不断变化。现阶段,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需求主要表现在对平安和谐的渴望。希望公安机关增加社会面见警率,提供人防、物防、技防等多项安全防范措施;希望公安机关在执法管理活动中公正、公平、文明执法,尊重他们的人身权、知情权、隐私权、健康权和生命权等法律赋予的权利;希望公安机关在维护社会政治大局平稳和治安大局稳定中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确保社会公共秩序不受干扰,人民生命财产不受侵犯。因此,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必须紧跟群众的新期望、新要求,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结合点。加强实施“阳光警务”,其实质就是为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搭建了一个有效的工作平台。最大限度地公开办事制度、办事程序、办事结果、执法过程等,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各种执法和管理行为的“公信力”;有利于赢得人民群众长期的理解、支持和协作,实现警民互动,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支持度”,进而达到引导群众参与公安工作,实现“有限警力”到“无穷民力”转换的目 的,从而推动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
第三,推行“阳光警务”建设,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重要举措和有效途径。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这就要求公安机关一是要不断提升群众工作能力,增强为民服务的本领;二是要解决突出执法问题,提升执法的公信力;三是加强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强化舆论引导工作,提高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沟通能力。实施“阳光警务”,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警察公共关系建设,其实质就是以人为本。“阳光警务”的实施,在日常工作中以“阳光作业”的手段,不断增强公安工作的透明度;通过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使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公安工作,更好地发挥其监督作用,提高对公安工作的认同感和支持度;通过广泛倾听群众呼声,征求各界意见,接受广泛接受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监督,推动了公安机关和警民不断提升和改进群众工作能力和执法公信力,从而切实改进各项公安工作,使公安机关与人民群众、社会各界实现双向交流与互动,从了解到理解,构建起和谐的警民关系。
三、“阳光警务”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实施“阳光警务”以来,公安机关将自己的警务活动更多地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出台了更多的便民利民措施,得到了群众的认可。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一方面随着国家法制建设的逐步推进,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逐步提高,对执法机关的要求越来越高,公安 机关面临的执法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各种矛盾利益相互交织,特别是去年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的矛盾凸显,致使公安机关履职压力增大。实践证明,加强实施“阳光警务”,构建和谐警民关系,是缓解压力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实施“阳光警务”中,公安机关自身还存在诸多不适应。
一是公安民警的思想观念与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要求不适应。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政府职能的转变,公安机关简化程序,推行便民措施,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但在部分基层单位,少数民警乃至领导“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理念树立得不牢,少数民警在勤务活动中耍特权的现象仍时有发生,在执法执勤过程中,以执法者自居、管理者自傲,执法时态度不够文明等现象认仍未杜绝,类似的不规范、不文明的行为和语言使得群众十分反感,影响极坏。一些基层领导对“阳光警务”缺少系统全面的理解,简单地将“阳光警务”等同于公安机关政务公开,造成实施“阳光警务”推进到一定阶段后,出现了公安民警受累于片面“为民服务”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阳光警务”的开展。
二是公安民警执法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与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效果不适应。近几年,我们看到,无论是贵州发 生的“6.28”瓮安事件,云南孟连“7.19”胶农事件,还是近期发生的云南“躲猫猫”事件,都是与实施“阳光警务”相违背。这些事件的调查结果表明,少数公安机关的领导和民警执法履职能力与新时期的公安工作要求不相适应,在执法行为中滥用强制措施、案件定性不准,适用法律不当,少数民警“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树立得不牢、管人者自居,导致出现了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公甚至违法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侵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了公安机关和民警的形象,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加之,个别基层民警群众工作能力较差,缺乏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经验,严重制约了“阳光警务”的进一步深入。
三是公安民警体制机制与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进程不适应。实施“阳光警务”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广大人民群众引导到社会治安中来,激发他们参与社会治安的热情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整合社会资源,从而实现警民互动,构建良好和谐警民关系。目前,就内部管理而言,虽然各级公安机关都建立了自己的宣传部门和宣传网络,但是宣传资源的管理和利用缺乏有效的整合,各职能部门之间信息壁垒、缺乏沟通,人员分散、专业宣传能力不强,一方面造成公安宣传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极易导致“谁都管不了、谁也管不好”的被动局面。就组织策划而言,公安宣传工作存在着一 定的应付性和盲目性,缺少宣传上的宏观规划和微观调控。就外部协调上而言,公安宣传缺少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对一些涉警的报道或采访,不采取正当的引导疏通,经常对媒体记者采取堵、躲、捂的方式和态度,不仅造成了警方与媒体之间的关系紧张,而且影响了和谐警民关系建设
四是人民群众过高的期望值和推行“阳光警务”建设的力度不适应。“阳光警务”作为公安机关增强工作透明度,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执法监督,促进执法公正,切实提高公安机关公信力的新生事物,其建立和完善需要一定得时间和过程。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新期待、新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回应群众新期待、满足群众新要求的同时,公安机关由于种种原因,一些部门和警种对公安机关开展“阳光警务”建设认识不到位,推行力度不大,措施落实不力,与人民群众缺少必要的交流与沟通,造成一些群众的期望值过高而得不到满足,从而导致部分群众对公安机关不了解、不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实施“阳光警务”。
四、对加强“阳光警务”建设的几点思考
孟部长指出:“要积极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着力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大力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提高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能力;深入推进公安信息化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实战能力;妥善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着力提高驾 驭复杂局势能力;加强和改进舆论引导工作,实现公安机关与媒体的良好合作”的“五个能力”。作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的区级公安机关,通过多年公安工作实践,我体会到:加强实施“阳光警务”,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最基本环节抓起,以改革创新的理念,深化“阳光警务”机制改革,推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
一要进一步转变执法理念,不断提升公安机关和公安民警执法的公信力。严格、公正、文明、高效执法,是公安工作的生命线,也是提高我们公安机关的公信力、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根本保证。一是要通过大力开展“求真务实铸忠诚,亲民爱民践宗旨”等主题教育,深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大力弘扬“忠诚、智勇、勤奋、精业”的江津公安精神,为民警打牢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思想根基,不断强化执法为民的执法理念。二是要依托“轮值轮训、战训合一”等教育培训模式,加大民警的教育培训力度,提高民警的执法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三是要充分依托网上办案应用系统,对刑事、行政案件各个办案环节的全程实时监督,建立执法问题预警和通报、个案点评、执法质量考核评议、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制度,规范执法环节。四是要采用人大评议,“三述”工作,面向社会聘请警风监督员等方式对执法行为进行监督,不断完善内、外执法监督体系。五是要大力推行执法过程公开,在执法过程中推行阳光作业,在法律规定的 框架内,探索推行公开认定、公开调解、公开裁决制度。六是要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环节,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杜绝“暗箱操作”,以公开促公正,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
二要进一步强化公安主业意识,提高“打、防、控”水平,创造优质治安环境。群众看公安,首先看治安。推行“阳光警务”必须要有一个安全、和谐、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这也是创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基石”。要以“平安建设”为载体,坚持从影响群众安全感最突出的治安问题抓起,认真研究分析治安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不失时机地调整打击、控制、防范工作的重点,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主动性、有效性,既要全力以赴地维护社会稳定,又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一是要以打“护”安。要始终把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牢牢把握社会治安主动权作为守土之责、保稳之职,进一步强化打击破案主业意识,积极建立健全严打整治长效机制,着力增强打击实效、提高犯罪成本、减少犯罪人员、挤压犯罪空间,确保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二是要以整“治”安。要定期排查,及时发现影响本地区社会秩序、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乱点,迅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开展专项治理,涤浊清污,还民净土,确保群众安居乐业。三是要以防“护”安。破案多固然是本事,但发案少才是真功夫。要按照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原 则,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好各项工作机制,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三要进一步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升公安机关和民警的“亲和力”。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是阳光警务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最佳途径。一是要继续深化农村警务机制改革,拓宽警民联系的途径。完善警民联系点制度,更加合理布局农村警民联系点,拓展其功能,把其建设成为公安机关和人民群众建立和谐关系的前沿阵地。组织社区和驻村民警逐家逐户上门入户上门宣传,发放民警联系卡,充分发挥警民联系点宣传、咨询、求助的作用,提高人民群众知法守法意识,建立沟通警民信息的纽带,增强共建平安江津的参与度。二是要根据网络社会的要求,设立网上警民联系点,设置网上报警、警民互动、办事指南、文化长廊等版块,为警民联系搭建一个“零距离”的交流沟通平台,满足群众多种形式报警、求助、咨询甚至网上行政审批的需要。三是要结合开展的各项公安专项斗争,依托社区(驻村)警务、警民联系点、公益广告宣传橱窗,以及手机、论坛、博客等新兴媒体,及时发布各种警情信息,组织在公交车上组织滚动播放“警方提示”、“警情通报”等专题片,在电视台开设《交警与你同行》等栏目,向广大市民提供公共安全提示,传播安全防范知识,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增强警方的公信力。四是要以“公安民警大走访”活动为突破口,建立 健全信访工作长效机制,坚持“一把手”负责制,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合法利益,广泛收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虚心接受群众的批评,着力化解影响和谐警民关系的矛盾和问题。五是要以市局开展的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建建设为切入点,提升群众工作信息化水平。把阳光警务与信息化建设结合起来,把阳光警务工作与入户宣传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开展入户大走访,深入辖区多跑路、多交谈,占有真实有效的基础信息,充实基础警务信息,切实了解和掌握民情。六是要进一步简化程序,提高效率,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改进对策和措施,出台便民利民措施。
四要进一步强化舆情引导,提高公众对公安工作的认知度和参与度。构建和谐警民关系,要求实现警民双向互动,提高人民群众有序参加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参与度”,对各项公安工作与社会治安的“认知度”和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支持度”。一是要成立专门警察公共关系机构,并从人财物多方面进行保障,负责警察公安公共关系工作,树立公安正面典型,减轻负面报道对公安工作影响。二是要提高舆论引导水平。要策划多种形式的警民互动活动,通过互相了解,达到互相理解,从而引导广大群众关心支持公安工作。近年来,我局通过开展“换位体验”、“网民进警营”等方式,请群众到公安机关体验、参观,现场感受我们的变化。开展警民互动活动,既密切了警民关系,又博得了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了解、认同和支持。三是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协调与沟通,构建宣传通道。充分借助媒体力量,全面“推销”公安工作,增强群众认同感。通过正面报道及时消除负面影响和化解社会舆论矛盾。四是要加强公安宣传阵地建设,树立品牌,不断扩大公安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我局资助贵州死刑犯家属的事件,经过包括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的多次报道,就成功塑造了铁警柔情的警察形象,展示了良好的警察形象,受到了很好的舆论效果和社会效果。五是要建立健全舆情跟踪分析、负面报道应对、网络舆论引导和公安新闻发布等工作机制,提高主动应对和引导社会舆论的能力,把握网上舆论主动权,积极营造有利于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良好舆论环境。
浅谈非警务活动 篇6
关键词:非警务活动;危害;措施;警察
中图分类号:D6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108-01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当今的生活中存在着越来越多的问题需要去解决。人民警察担负着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人民的财产,人身等权利。人民警察身上所承担责任之大决定了警察工作具有的广泛性,多面性。但如今公安工作中出现了非警务活动不断增加的问题,这无疑是对公安机关是否能够有效履行职能的关键之一。
其实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一定的重视。2008年7月3日,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瓮安“6·28”事件阶段性处置情况汇报会上指出: “一些干部作风粗暴、工作方法简单, 甚至随意动用警力。他们工作不作为、不到位,一出事,就把公安机关推上第一线,群众意见很大,不但导致干群关系紧张,而且促使警民关系紧张。”石宗源尖锐的言辞,直截了当地指出了当前全国各地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存在的重要问题。非警务活动,作为公安机关特别是基层公安机关普遍存在的久治未果的一大顽症,是中国公安机关的一块心病。一些地方政府依法行政意识淡漠,对公安部门的职责认识有偏差,滥用警察的执法权,让公安机关过多地参加一些与自身职能无关的非警务活动。他们之所以这样做是为了让警察出面为职能部门完成任务“助威”,这样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公安机关事业的发展。
何为非警务活动,它是指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从事和参与非法律赋予的职权范畴内的各种活动,其实质是公安机关和警察职权的越位和错位。如今我国公安机关的现状不容乐观,公安民警干了大量非职责工作,从事了大量非警务活动,浪费了大量警力,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以至于本来就不应由公安机关承担的责任而社会群众认为应该由公安机关处理,给公安机关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压力。
非警务的活动增加一方面说明人民对警察的信任感增强,满意度增加,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对社会有利的。它所带来的社会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首先占用了警力,在當下的治安形势下,基层警力明显紧缺,一线民警缺少。很多地方积极地采取各种措施增加警力,然而尽管是这样,非警务活动依然在增加,占用了大量的警力。其次使人民警察走向偏离职责的方向,警察是国家的暴力机器,是国家治安行政力量的重要组成部。警察本身的职责是打击违法犯罪行为,惩治违法犯罪人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长治久安。但是现在由于非警务活动占用了一部分警力,使得很多的民警的体力和精力大打折扣,使一部分民警并没有投入到真正的需要大量精力的工作中去,做了职责之外的工作,使公安机关整体的工作效率降低。还有一方面的影响就是作为人民警察,的确应该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然而人民警察也不是万能的,介于社会治安管理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警察每天的出警活动次数频繁,精力和体力都在接受考验。他们每天都不辞疲惫的完成着各种各样的任务,非常的辛苦,然而仅有的一点时间都要被用来处理群众的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什么小狗丢了,树上有个马蜂窝,人民群众坚持有事找警察的原则,给警察增加不少任务量。换位思考一下,在这样繁重的负担下,警察怎能高效率的尽到自己的职责。所以我们应该认识到不该由公安机关承担的工作就不应该嫁祸于公安机关,否则即使非警务活动处理得很好,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但是因其主业没完成好,并不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尽到对国家的职责。
那么到底公安机关应该如何处理非警务活动呢,对于当下这种现象的滋生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呢?首先应该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让人民群众从思想上认识到公安机关应当履行的职能,让百姓们弄明白什么是公安机关应该担负的责任,什么不属于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同时让群众能够理解警察为何不去执行非警务活动。其次公安机关内部人员对此问题应该高度重视,并且要向上级反映或者与相关部门协调。向地方各级政府说明公安机关的任务,并要求其应该部署好各机关的工作,各机关应该各尽其职,不要不分场合的就要求使用警力,总是将什么事情都推给公安机关去处理。最后公安机关自身也不要总是为了得到人民的认可而去包揽管理各种事情。尽管出发点是好的,但是介于我国当今警力缺乏的现状,警察有着更重要更艰巨的任务去完成,所以不要将精力用在职责之外的事情上,这是警察对职业的负责,也是对国家的负责。当然除了这三方面的措施,还有其他的方法去处理此问题。
警务发展 篇7
一、司法警务技术战术开展现状浅析
( 一) 司法警察院校警务技术战术课程的发展现状
1.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研究时间短, 起步晚
2007 年以前, 警务技术战术课程在司法行政系统中是一片空白, 2007年8 月,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举行了第三届全国司法警察院校的警务战术培训班以后, 为司法警察院校打开了一扇神秘的大门, 从而掀起了在司法警察院校进行司法警务技术战术课程研究的高潮。从2007 年到2015 年短短的七八年间, 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出了大量的司法干警, 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现阶段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司法警察院校, 比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浙江警察学院等, 警务技术战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大部分集中在这两所高校, 其他省份的司法警察院校对警务技术战术理论的研究较少。
2.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理论研究过少, 不系统, 没有形成司法警务特点
就当前司法警院全国分布来看, 在司法警察院校之中, 开设有司法警务技术战术课程, 并能培养未来司法警务人员的司法警察院校是各省份一个。但其课程研究不够, 特别是警务技术战术课程研究, 很多司法警察学院的警务技术战术课程都是在公安警务技术战术课程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调整, 以适应监所工作的需要, 没有根据司法行政系统基层工作的需要而进行自己的警务技术战术研究, 都是在以前警务技术基础上进行变化, 而实际内容上没有大的更改。大多数司法警察院校警务技术战术教学项目单一, 还是以技术为主, 如警察所需要的技能 “查、抓、防、控、带”, 武器、警械使用技术等; 其他的战术理论课程过少, 如 “警察战术学” “警察战术指挥学”等课程开设只是作为选修课程, 并未列入教学大纲, 使学员不能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意识, 在执法中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有些错误甚至是致命的。其他研发课程, 如监所清查等有内容却没有系统的教材; 有的有教材却没有系统科学的训练体系, 如危机事件处置。究其原因, 一是没有专业的司法警务方面的专家学者指导和协调全国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理论研究工作, 而现有的司法警务学术研究也不适应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理论在整个专业人才培养规划中的需求; 同时, 科研经费无法保障整个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理论研究的需求。二是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理论发展研究体制的不健全。国家以监所安全、罪犯改造为战略重点, 地方则更注重经济目的、监所生产为目标,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理论的发展研究受到制约和牵制。
3.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教官人才缺乏, 培养起步晚
在教官的培养上, 缺乏系统的培养, 要么没有基层实践锻炼经验, 理论跟实际难以结合; 要么有实践经验理论较差, 难以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 提高战术教官队伍素质, 培养出来的警员很难承担起基层执法的重任。
( 二) 全国各省司法行政系统对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认知缺失
1.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培训在全国各省监所各级基层民警培训班中开展情况不容乐观
据调查显示, 全国不少监所单位对基层干警的培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 “重技术轻战术”的倾向, 基层单位警务技术战术的训练场地、设施落后, 警务技术战术培训可有可无; 警务技术战术师资力量缺乏, 基层干警受到的警务技术战术方面的教育少之又少。在一些偏远的监所单位, 连一块正规的战术训练场地或配备相应的训练设施都没有。定期以省司法行政系统名义组织各种警务技能比赛少, 综合的警务技能竞赛活动组织更少, 有的省即便组织开展警务技能比赛, 警务技能项目也较为单一, 其警务技术大都停留在一般水平。
2. 司法行政系统缺乏全国统一的警务技术战术标准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自新中国成立以来, 没有适应时代的变化, 还是借鉴公安工作的需要, 照搬了公安部门的警察警务技术战术的要求, 没有组织人员进行统一的、符合司法行政系统工作需要的警务技术战术开发。司法行政部门从事警务技术战术研究、教学的教官少之又少, 对新生警务力量的培训工作远远跟不上时代的需求, 更谈不上全警练兵。警务技术战术训练没有得到司法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 开展情况令人担忧。
3. 司法行政系统领导对监管技防系统的偏重
监管技防系统是一个多学科、多功能的技术防范管理体系, 随着 “科学强警”的战略方针的提出, 形成了监所执法与日常监控高效结合的监管体系, 监所工作的重点向 “管教并举, 规范管理”的方向转变, 向科技要警力, 是实现监所管理现代化、保障监所安全的必要手段。就目前的情况来看, 各省的大部分精力都致力于监所技防的防控, 把罪犯改造和劳务创利多少, 当作衡量监所工作成效的标准。我国的司法行政体制决定了监所技防的主导地位, 这就大大地降低了司法干警对监所警务技术战术的认可度和认知度。到目前为止, 全国各省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机构, 导致对监所警务技术战术的研究滞后, 影响了监所警务技术战术的发展。相应的, 对监所警务技术战术科研的开发资金投入相对较少。特别是监所行政单位在这一方面的预算更少, 这对司法警务技术战术课程的研发是极为不利的, 也与司法干警的执法风险极不相称。目前任司法警务技术战术自然发展, 而不着重提高干警的人防意识, 作为警察系统的一支, 随着时间的流逝, 很快会意识到代价的惨重, 最终将导致干警自身危机, 因为技防最终也要靠人的自身素质来体现。
二、司法警务技术战术课程未来发展战略的构想
1.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研究应坚持继承、发展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
当前, 深化警务规范化建设是我国政法机关推进的重要工作, 也是新形势下监管工作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 司法警务活动作为警察警务活动的一个分支, 由于司法警察文化内涵形成和发展有其特定的历史时代背景, 受历史的局限, 既有 “精华”, 也有 “糟粕”。我国监所有文字记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 但受封建传统的制约, 在监管理念、组织架构、体系建设上, 存在着制度上、内涵上的封建弊端, 与当今西方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区别。通过监所现代警务规范化建设, 树立监所机关公信力和执法权威性, 提升监所干警形象。其规范化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查缺补漏、总结提高的过程, 是对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失败的总结。虽然我国同发达国家相比, 在基本国情、工作体制、社会成员素质包括被监管人员素质等方面差距巨大, 但认真学习和借鉴他们监管方面先进理念和做法, 无疑会对我国监管工作的开展产生积极的作用。因此, 我们既要保持中国的监所警务特色, 又要适应和满足现代监所管理的需要。
随着时代的发展, 既要发展、创新现有的监所执法理念, 又要充分挖掘和凸显能够满足现代监所警务管理的理念。以此为目的, 在监所警务执法理念的理论层面、技术层面通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积极 “扬弃” 过程, 加以继承、发展和创新。
2.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发展应坚持技术与战术并重的原则
司法警务技术训练的内容包括: 体能训练、警用武器、警戒具训练、擒敌技术训练、驾驶技术训练等。其中警察专项体能是警务技术与警务战术施展的前提, 而目前我国警务技术的来源很多是根据中华武术的攻防竞技技术和岗位工作素材及特点发展而来的, 特别是警戒具使用、擒敌技术等, 吸取了大量的中华武术元素, 如擒拿格斗技术、警棍实用技术、倒功等, 都是从中华武术中的竞技技术中演变而来的, 融合了中华武术的踢、打、摔、拿、击、刺等技击技术; 驾驶技术、部分警戒具的使用、警务战术配合则是根据岗位特点、工作需要, 结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发展而来的。
司法警务战术是司法警察在实际工作中按照法律的要求, 运用所需的技能, 采用一定的强制手段安全而有效完成任务的方法和手段。其内容包括: 执法的安全意识、程序意识、防卫能力、行为习惯等。其与技能的关系为: 技能是基础, 战术是灵魂, 在执法工作中两者相辅相成, 缺一不可。
3.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发展应坚持先进的警务训练理念与基层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训练理念就是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对客观存在的基层执法规律的一种理性认识, 并将这种理性认识通过具体的教学训练体现出来。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训练应该最大限度地与基层司法警务执法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证明, 搞好司法警务基层执法实践教学, 首先要树立起先进的警务执法教学训练理念, 应按照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思维, 针对不同的教学训练对象、教学训练内容、教学训练目的进行积极创新的教学训练方法, 牢固树立起为实战、讲实际、求实用、重实效的先进实用的教学训练理念, 强调教学训练与基层执法实际结合, “训为战所导, 战为训所依”, 切实有效地为基层执法实践服务, 通过教学训练, 培养懂法、按程序执法, 并善于利用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履行职责的民警, 使民警真正认识到执法程序的重要性。
抓好司法警务技能与战术的教学、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是司法警务技能与战术的教学、训练是司法行政系统建设的需要。二是抓好司法警务技能与战术的教学与训练是提高司法干警素质的重要措施。三是有利于提高司法干警在各种复杂情况和条件下的执法能力。
4. 司法警务技术战术的发展应坚持中国司法警察特色原则
所谓中国司法警察特色是指中国的司法警察在执法过程中, 形成的有别于其他警察执法的警务文化特征, 其渗透在执法活动的各个层面, 潜移默化地使之成为一种统一的职业行为习惯, 并以此来培养规范新一代的司法警察接班人, 使之在执法过程中作出符合我国司法警察的警务执法特征。并在司法警察警务行为习惯层面和精神物质层面上都能反映出我国司法警察的独特性。
三、司法警务技术战术课程发展的目标及实施的步骤
1. 总体目标
通过充分挖掘、推广警察擒敌技术、武器警械使用等执法技巧, 来进一步挖掘我国司法警察警务文化内涵, 利用司法警官院校的人才优势积极开展警务课程开发, 并使之理论化、系统化;利用司法警务竞赛活动的杠杆效应, 来推进司法警务理论研究; 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 推动警务课程的开发与繁荣; 以警务课程为纽带, 加强警务技能的交流。
2. 战略阶段目标及实施
第一阶段: 坚持 “走下去, 引进来”的原则, 以基层带动警院, 使司法警务技术战术比武率先在各省级及地区级监所内展开。我国经过三十余年的改革开放,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正逐渐向信息化监所管理单位迈进。应紧紧抓住监所转变的机遇, 实现信息化条件下的司法警务技战术课程的开展与研究, 对司法警务课程的研究, 既要考虑现实发展条件, 又要放眼于未来的发展大趋势, 力求使司法警务研究置于监所发展的需求之上; 符合于监所需要和干警全面发展的需求。
第二阶段: 持续稳步地发展相关警务技术战术研究体系, 以高水平的警务技能拓展, 来促进警务理论的研究, 充分发挥警官院校培养警务人才主阵地作用, 以各种形式进入人才培养环节, 使之迅速形成特有的司法警察警务素质;为司法干警的安全奠定坚实的素质基础; 通过基层监所开展的不同形式的警务技能活动, 拓宽科研覆盖面; 通过司法系统领导的宏观调控, 大力推进警务理论研究进程, 发展的监所警务研究。
第三阶段: 利用警察学院人才优势, 创办有影响的权威性刊物, 加强警务学术研究和监所警务文化交流, 推进和实施监所警务技术战术教学、训练、科研一体化, 形成我国特有的监所警务技术战术课程体系; 并充分运用竞赛影响作用, 加强各省司法监所警务文化交流, 使之成为中国司法警察共享的警务理论资源和警务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
四、建议
( 1) 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应根据警务发展的现实的需要, 建立统一的警务管理工作部门, 专门从事司法警务的战略研究、课程开发、比赛、训练等事宜。对司法警务研究、训练进行从上至下的引导、监督。
( 2) 利用警院人才优势, 加强警务技术战术课程的研究力度, 并在指定监所基层单位进行试点, 形成 “院—监所”相结合的循环反馈机制, 逐步向全国司法监所单位推广。
( 3) 加强全国监所警务的科研工作, 各部门应加大对司法监所管理部门警务基地、基础设施的投入, 改变落后的硬件条件; 全国司法警务专家和学者应该对警务课程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整理发掘, 开发先进的软件, 使之适合基层监所开展的司法警务研究, 以适应现代监所警务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林.警戒具与武器使用[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1.
[2]周源, 潘湘梅.中国武术文化对警校警察体育教学的影响[J].华章, 2014, (9) .
警务发展 篇8
一、“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化发展”内涵以及特征阐述
对于警务化管理的内涵, 很多学者进行了不同的阐述, 有的学者认为警务化管理就是依据《内务条令》《纪律条令》《队列条令》等条例对学生生活、行为、训练进行有效的管理。也有学者认为警务化管理就是军事化管理, 即公安高校按照军事化的要求, 根据人民警察管理条例, 按照军事化、现代化的要求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严格控制的一种管理模式。上述警务化管理的内涵阐述的特征主要有下几点:其一就是依据相关管理条例、规定, 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以及控制;其二就是培养目标方向明确, 公安院校要始终将政治正确放在第一位, 强调培养的学生要政治合格, 拥护党的领导;其三就是管理方法比较科学, 警务化管理方法都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 从而逐步完善, 管理方法比较有效。
个性化发展简单来说就是尊重个体的自由发展, 让学生在自由发展中形成一个独特而稳定的个性特质。从内容层面来看, 个性化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身心自由健康发展、思想政治的个性化发展, 兴趣爱好的自由发展, 道德与思想意识的个性发展。
二、警务化管理和学生个性协调发展的必然性
警务化管理是我国公安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必然选择, 这一选择符合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 公安高校学生毕业以后从事的是警务工作, 这一工作的属性决定了在公安高校学生管理方面必须遵循教育规律, 选择警务化管理这一模式, 确保学生毕业以后, 走向社会能够更好地适应警务工作。推进警务化管理可以让学生能力素质得到全面的提升, 警察是一个高风险职业, 其主要工作就是与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行斗争, 这客观上要求对学生管理进行警务化管理, 让学生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良好的纪律作风。而个性化教育对于公安院校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个性化发展要求尊重公安高校学生的个性, 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 鼓励学生敢想敢问, 这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同时个性化发展对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学生学习不再是被动学习, 而是要主动学习, 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从上述分析来看, 无论是警务化管理也好, 还是学生个性发展也好, 对于公安学校来说都是必须做好的, 这客观上要求警务化管理以及学生个性二者之间要协调发展, 通过二者之间的发展,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从而给社会输送更加优秀的警察。
三、当前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原因分析
随着时代的迅速发展, 固有的警务化管理模式也暴露出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不匹配越来越明显, 具体表现如下:首先就是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重视管理, 忽视教育以及服务, 类似军事化的管理模式背离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使得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 对于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极为不利。其次就是公安院校在警务化管理以及学生个性协调发展方面的能力偏低, 部分高校缺少一支专业的警务化管理队伍, 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警务化管理以及学生个性发展之间的良好协调。再次就是作为高校, 对于一线警察工作信息更新不够快, 对于警察岗位胜任力模型了解不够透彻, 因此在警务化管理人才培养目标方面出现了一定的偏差。最后就是现有的警务化管理以及学生个性协调发展方面的经验积累传播不够, 缺少这一课题理论方面的研究, 这导致警务化管理出现了一定的盲区。
从警务化管理与个性发展问题的成因来看, 首先就是对于个性发展理解存在偏差, 那就是曲解个性化发展的内涵, 片面地认为个性化发展就是放任不管, 这种错误理念之下, 学校管理者对于学生的各种错误行为大都睁只眼闭只眼, 放任了学生的错误行为, 给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再次就是很多公安院校在警务化管理以及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方面管理比较粗放, 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不健全的问题, 制度管理让位于经验管理, 个人意志凌驾于管理制度之上的情况比较突出, 目前制度管理与警务化管理之间的不匹配已经越来越明显, 同时相关制度得不到较好的执行, 从而导致了警务化管理问题重重。最后就是学校一些管理人员流动性比较大, 警务化管理经验做不到积累传承, 学校管理与家庭管理之间没有形成良好的配合, 从而助长了各种问题的滋生。
四、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的指导原则
尽管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 但是通过对那些做得比较好的公安高校经验进行总结可以发现, 以下几个基本原则是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必须遵循的:首先就是统筹好学生共性以及个性之间的关系, 公安高校学生个性化培养既有与普通高校相一致的共性内容, 举例而言, 二者都想要培育四有新人, 同时也有公安高校学生的个性内容。举例而言, 警务工作本身的胜任力目标, 这要求公安院校既要吸收普通高校的学生管理的长处,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陷入一个极端化的处境之中。其次就是处理好学生管理中宽松与严格、奖励与惩罚之间的关系。警务化管理中, 需要宽严合理, 有奖有罚, 不仅仅严格进行学生管理, 同时更要注意推进自主管理。警务化管理中需要尽力做到学生管理以及教师管理之间的有序统一, 引入自主管理模式, 让学生积极进行自我管理, 调动其自我管理的积极性。最后就是把握好警务化管理与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相配合的原则, 警务化管理模式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五、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具体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点:首先就是要树立起正确的发展思想, 对于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以及把握, 在具体协调发展中注意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对于警务化管理以及个性化发展的内涵有一个基本认知。其次就是要注意完善相关制度, 加强制度管理, 健全奖惩制度, 细致管理内容, 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这一工作的规范性。再次就是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警务化管理队伍, 引进相关专业人才, 完善人才的激励管理措施, 加强队伍的培训, 通过这些措施的采取, 稳定警务化管理人才队伍, 提升相关人员的岗位胜任力, 从而更好地开展这一工作。最后就是要完善这一工作开展的长效机制, 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需要公安院校长久不断的努力, 因此必须在组织管理等方面形成一个良好的机制, 提升这一工作的实效性以及长久性, 不断地推进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更好地协调发展。
在目前学生个性发展与警务化管理之间内在冲突不断加剧的情况下, 需要公安院校重新审视警务化管理模式, 秉承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结合公安院校的实际情况, 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 不断探索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基本路径, 从而为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及完善人格的塑造带来良好提升。
摘要:目前我国公安高校学生管理方面采用的是警务化管理模式, 这一模式强调严格纪律、严格管理, 要求学生做到令行禁止, 听从指挥。新时期如何在警务化管理模式下, 采取有效措施塑造公安高校学生完善的人格, 这成为了公安高校警务化管理中必须深入思考的课题。本文首先对于警务化管理以及个性化发展的内涵进行了阐述, 分析了其具有的重要特征, 随后对二者之间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进行了一个系统的阐述, 调查总结了当前警务化管理以及公安高校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现状、问题, 对于问题背后的原因进行了一个探索, 最后基于警务化管理以及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的基本原则, 归纳阐述了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警务化管理,公安高校,人格塑造,措施
参考文献
[1]杨帆, 舒云.公安院校警务化管理与学生个性发展[J].价值工程, 2010 (11) .
[2]姜诗海.关于警务化管理下大学生个性发展的相关思考[J].时代教育, 2015 (07) .
[3]丁忠甫.论警务化管理下的大学生个性发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02) .
警务类节目谨防侵权 篇9
警务类节目经过20多年的发展, 已取得明显成效, 在普法、警示、舆论监督、满足公众知情权、协助破案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
1. 与司法的矛盾
传媒与司法都在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司法通过法律保障人们的合法权利, 打击犯罪, 传媒通过舆论评判是非, 扬善贬恶。但是, 传媒活动与司法活动存在明显的区别, 乃至矛盾和对立。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 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司法要求独立和封闭, 当然也不应受媒体的干涉。但是传媒要求公开和透明。于是, 两者之间的矛盾和对立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例如, 媒体不适当的报道或监督, 与司法实践可能会存在差异, 当传媒的评判与法庭的判决结果不相符时, 就容易把道德与法律的内在矛盾具体展示为公众与司法机构之间的现实冲突, 进而造成司法机构不可信的错觉, 损害法律的权威性。[1]
2. 与侦查的冲突
警务类节目中涉及的某些大案、要案等仅处于侦查阶段, 离审判、定罪量刑等最终定论尚有一段甚至很长的距离, 电视的报道很有可能泄露案情, 增加破案的难度和损失。电视对警察破案手段、侦查方法、工作规律过真过实的报道, 对犯罪方式的详细介绍, 会提高不法分子的模仿能力和反侦查能力, 甚至阻碍侦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3. 对公民隐私权的侵害
警事时常牵扯到家庭矛盾、情感纠纷等隐私内容,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过程中, 暗拍偷拍屡见不鲜。法律规定的不能公开报道的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在电视上屡屡呈现, 是一种侵权行为。
4. 违反“无罪推定原则”
任何人未经法院判决, 不得确定为有罪。由于警务类节目所涉对象的特殊性 (此时的涉案对象仅是犯罪嫌疑人) , 所处的侦查阶段的特殊性 (审判、定罪量刑等为时尚早) , 在法律上还远不能将嫌疑人视为罪犯。节目动辄披露嫌疑人的真实姓名, 暴露其形貌, 这是对无罪推定原则的亵渎, 是对嫌疑人人权的侵犯, 有可能诱导公众乃至执法机关, 导致错案的发生。
5. 诱发犯罪
警务类节目对案件因果关系的分析展示, 对犯罪手段的介绍, 对某些场面的渲染, 可能刺激他人形成用暴力解决问题和冲突的潜意识, 或者直接引发他人作案的动机, 诱发犯罪。
6. 增强公众的不安和危险感
大众媒介把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现实世界投影为一个个人能够亲身体验的“媒介环境”。人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应, 而是对大众传媒所提供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应, 这种反应却作用于行为实际发生的现实环境。[2]节目的频繁播出会给受众营造一个充满暴力、凶杀和血腥的拟态环境, 从而使公众对现实社会秩序产生怀疑, 增强不安全感和危险感。
怎样使该类节目降低其负面效果, 收到更大的社会效益?笔者认为, 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适度
警务类节目不可泛滥, 某些报道应审慎, 报道的强度和广度应有一定限制。当事件发生后, 能公开拍摄、采访, 能用显性方式报道的就尽量不用秘密、隐性方式去报道;能通过合理途径报道, 决不强制报道;需要强制报道的, 也应尽可能采用马赛克或隐去真实姓名、身份等方式处理。实施何种方式的报道行为, 达到怎样的度, 采取怎样的角度, 应以必要性和契合性为限。若存在数个合适之报道可能性时, 应选择一个对于被报道对象、受众抑或两者较少负面效果之手段。
2.平衡
这主要针对节目与司法的矛盾而言。法不但是媒体报道的依据, 也是报道的轨道, 报道活动应在法律的轨道内展开。虽然受到了限制, 但依法从事相关电视活动应成为媒介的自觉。不合法的行为容易导致媒体审判的出现。
3.正面为主
警务类节目对选题要慎重, 应以案例是否具有代表性, 能否收到更多的正面效应为宜。对涉及暴力、色情和血腥等容易产生负面作用的场景, 应作合适的处理, 尽量避免实拍再现;对有关因果关系的分析也应考虑播出后的社会效果。在节目策划和制作过程中, 应坚持以正面导向、教育引导为主, 兼顾其他, 真正贯彻“重在普、根在法、贵在引、淡于奇”的12字方针。[3]
参考文献
[1]罗昕.司法与传媒关系的理性思考.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002-10-1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9:127.
信息时代的“智慧警务” 篇10
一、智慧警务是“社会面”管控与“社会流”管控的有机结合
当前, 人、物、资金等竞相追逐信息时代下最大的生产效益, 社会流动性一天天加剧,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 传统意义上的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都已演变为信息化的社会流。
传统的公安工作, 针对社会面进行管理, 但时空、地域等概念, 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比如:处置一个路面警情, 出警时间可能要5至10分钟, 在以前现场抓捕嫌疑人的几率很大, 而现在民警到现场时, 嫌疑人可能已远离现场几十公里;又如网络诈骗、电信诈骗等非接触类侵财犯罪, 嫌疑人有可能在你身边, 也可能在几千公里之外, 呈现明显的“无地域化”。特别是在深圳这样一个拥有1400万人口、没有冬天、24小时运行的大都市, 仅靠不到两万名执法警力, 在传统警务运作模式下, 已经很难适应特有的超长警务繁忙时间和动态社会治安管理的现状。同时, 由于以警种为主、条块分割、管理为先、技术驱动的公安信息化建设格局, 造成系统之间信息不能共享, 数据不能挖掘, 业务不能交互, 特别是公安信息与社会信息在衔接上存在瓶颈, 落地到派出所后, 懂信息化的民警工作很累, 不懂信息化的民警更累。传统警务运作模式和公安信息化现状, 已滞后于日益动态的社会治安形势。
今年以来, 深圳市委、市公安局党委部署开展“创新社会管理、构建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 是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特区建立30周年庆祝大会上讲话精神, 为实现深圳社会治安根本好转而采取的一项重大举措。从世界警务发展潮流看, 发达国家在应对信息社会动态治安过程中, 都不约而同地把目光集中到如何对动态轨迹实施有效管控上, 如早期提出的“情报信息主导警务”。智慧警务依托人工主导和系统智能辅助, 再造警务运作流程, 以治安要素动态轨迹为突破口和着力点, 实现“社会面”管控和“社会流”管控的有机结合。它是在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架构下, 因应信息化发展步伐, 为提高警务运作效率、提升动态治安掌控能力而做出的具体探索。
二、智慧警务的架构设计
在智慧警务的理念下, 警务工作突破了传统平行或并列分流的模式, 实行对传统工作岗位进行角色定位, 将智能指挥、办公、监督融为一体, 形成一个智慧的“大脑”, 智能指挥是“大脑皮质”, 智能办公是“脑核”, 智能监督是“脑缘系统”, 对传统警务业务流程实施再造。
(一) 三个运行环节
1、智能指挥:
是智慧警务体系中智慧大脑的“大脑皮质”, 是智慧警务的中枢。通过从各个工作平台横截提取所需数据, 进行精确研判, 推送指令, 形成快速、高效、智能的值班体系, 实现指挥、控制、通信与信息紧密联系, 推动警务指挥智能化、扁平化发展。
2、智能办公:
是智慧警务体系中智慧大脑的“脑核”。依靠智能办公系统, 搭建一个工作信息流转、加工、使用的办公平台, 实现各个应用子系统的有效连接, 打通各类循环, 实现日常工作的高效处理。
3、智能督察:
是智慧警务体系中智慧大脑的“脑缘系统”, 是确保智能指挥和智能办公有效运转的保障。根据岗位和角色, 设“两级监督”。一个是内部监督, 由单位领导根据具体工作, 对民警个人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监督可以在事中, 也可以在事后。事中对任务的进展情况进行提醒、告知, 事后的考核则依据系统数据自动生成, 实现公开、透明、非人为的考核流程;另一个是大监督, 即监督部门对工作流程中自动推送超期、违规行为进行督察, 掌控每项业务在各环节中的办理情况和警务活动的具体过程。
(二) 六个运行平台
1、智能勤务管理平台。
按照“警力跟着警情走”原则, 结合警情变化、治安状况、警力配备、辖区面积等因素, 科学分析警情时空规律, 进行分级预警, 实现对勤务的自动调整、警力的科学配置。
2、智能基础管理平台。
依托民警智能采集工作台、社区警务系统、社区民警工作台, 智能分析基础信息, 发现治安管理漏洞, 自动推送处置措施, 夯实基础工作。
3、智能情报分析平台。
对各类信息进行精确研判, 及时总结发案规律、特点, 发布研判预警, 分析犯罪趋势, 实现“情报预警、情报导警”。
4、智能影像应用平台。
参考图书馆检索模式, 依托视频监控系统, 建设音视频证据中心, 创新图像索引应用, 采用人脸识别、纹理检索技术, 与CCIC系统、人口信息系统等进行比对, 纳入涉案音视频主题库。与此同时, 对人口、法制等重要文件数据化、标签化、索引化, 建设分局电子档案库, 方便查阅。
5、智能轨迹管控平台。
整合社区警务子系统、警综系统、网络矩阵系统和即将使用的智能采集工作台、社区民警工作台等, 广泛采集社会信息, 推送以“人”为核心的活动轨迹, 实现“凡有人活动的地方, 公安必须掌握基础信息, 实时有效轨迹管控”。
6、智能手段应用平台。
全面有效整合资源和权限, 最大限度利用资源, 突出智能搜索、深度应用, 为情报分析、刑事打击、治安防控、路面勤务等提供支持。
(三) N个运行系统
支撑智慧警务体系的三个运行环节、六个运行平台由涵盖公安业务的各类运行管理系统组成, 包含公安部推广的八大资源库和16类57个应用系统, 广东省厅、深圳市局研发的56个应用系统 (如情报信息系统、110接处警系统、综合办公系统、社区警务子系统、CID系统等) , 也包括基层分局结合实战需求, 自行研发的系统 (如福田分局的移动警务系统、电子监控系统、行政审批系统等) 。
三、智慧警务的几个关键词
动态轨迹:针对“人、屋、车、路、网、场、组织”等基本要素产生的系统数据信息, 建立庞大、集成的动态轨迹库, 为智慧警务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其中, “人”居于绝对的中心和主导地位, 掌握了“人”的轨迹, 就能有效掌控其它6类或N类要素。
智能处理:智能是智慧的基础, 智能处理 (包括运算和推送) 是智慧警务在技术层面的核心。在智慧警务中, 智能的具体体现就是通过智能运算, 让各项公安业务形成任务单并自动推送到各个工作角色的工作平台, 从而把工作效率提升到原有警务运行机制所无法达到的高度。在这种运行设计下, 信息化应用将成为助推警务运转的隐性动力, 贯穿于民警、单位和各项具体的公安业务, 对日常警务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云平台:智慧警务由若干个信息化工作台、若干个应用系统有机高度集成, 既包括公安网的各类工作台, 又包括外网的各类社会流的工作台, 涵盖信息采集、整理、分析、挖掘、应用等, 实现“纵向贯通、横向集成、流程应用、高度共享”。每个民警在网上都有自己的工作台、有文件夹、有档案柜, 有工具箱, 民警按照云计算智能推送的工作单工作, 既能实现日常办公, 又能实现工具办公, 工作过程自动提示, 全程监督。
横截面:突破目前信息化系统应用管理局面, 通过集成云平台, 对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横截, 通过横截将需要的数据“拉”出来, 为我所用, 形成信息存储库, 同时不影响原有系统应用, 将原来信息重复录入、多次录入转变为一次录入、多级共享, 将信息简单查询应用转变为深度集成应用, 实现对数据实时动态主动挖掘掌控,
有机互联:利用警务工作平台建设, 将现有的系统有机互联, 实现信息流业务流有序的流转, 使信息发挥最大的作用, 促进日常警务更全面地互联互通, 改变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和各岗位民警相互交互的方式, 提高交互的明确性、效率、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四、建设智慧警务的几个重要环节
(一) 要做到分层建设
一是硬件层。硬件层是智慧警务的物质基础。根据作用不同, 又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核心硬件:主要由服务器、骨干网交换机、接入层交换机、路由器组成, 是智慧警务中枢神经系统的硬件基础;信息采集和办公设备:主要由视频监控探头、音频采集器、治安管理信息采集终端、门禁视频信息、CCIC采集仪、DNA信息采集仪、SIM卡信息采集仪、办公电脑等组成, 这些设备链接互联网, 把采集的各类信息实时传入公安信息资源, 是智慧警务的眼睛和耳朵;网络线路:主要由光纤、无线线路、电话线、同轴电缆和其它线路组成, 它们连接着核心硬件层与信息采集终端, 并传输信息, 是智慧警务的神经纤维。
二是软件层。软件层是智慧警务的中间层, 负责激活和运行硬件设备, 管理和维护采集的信息, 进行数据分析、任务推送等。
三是信息层。智慧警务信息的形式包括文字、二维图片、文档、视频、声音、三维图像等, 分布在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用户终端等硬件层中。信息被采集后, 硬件层在软件层的驱动下, 进行数据整理和挖掘, 有价值的将被系统自动提取并反馈到日常警务中。
(二) 要把握三个重点
建设智慧警务是一项综合的系统工程, 必须分步实施, 统筹推进。建设前, 要开展科学的论证和规划, 确保正确的建设方向;建设初期, 要逐步完善各种制度, 建立系统运行、业务流程、信息采集的规范性指引, 完善绩效考核和监督问责制度, 保障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要把握住三个重点:
一是优化警务资源配置。警务资源包括制度资源、财力资源、警察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物质资源等。它们发挥作用的过程中, 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是确保各项警务工作开展和落实的保证, 其中, 警力资源是第一位的。优化警务资源优化配置, 必须坚持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效益性的原则, 因循成本管理规律, 加强成本核算, 突破原来计划性、人为性。在满足基本配置基础上, 要根据治安形势进行灵活配置, 尽可能将人力资源、信息资源分配到效率最高的岗位, 确保相匹配的生产力。
二是建好工作云平台。这是智慧警务建设的核心内容。智慧警务需要构建一个纵向贯通, 横向集成, 互联互通, 高度共享的综合办公平台, 将现有业务有机互联, 以适应动态化的治安形势和信息化的社会环境。目前, 我们正在开展“大情报”建设工作, 要注意的是, 不能仅仅从单一的情报角度去考虑问题, 而要站在全局的高度, 站在动态化社会治安的角度, 站在公安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上, 建设集数据采集、日常办公、执法办案、绩效考核、业务管理、数据交换、情报分析、查询比对、法制监督等功能于一体的真正的警务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从而打造真正的信息化警务。
三是紧紧抓住五个要素。即“人、台、流、库、享”。人:是智慧警务的建设主体和实现主体;台:智慧警务下, 每个人都有工作台, 并配有导入导出功能的工作工具, 民警在工作台上拿单作业;流:依靠对各种社会流的“流管理”, 实现对治安要素的“无地域”管理;库:让具有实名特征的社会流、工作中形成的办公流在流转的同时并储存, 形成由信息集成而形成的生产库、可以进行汇总分析的共享库、按照需求进行智能处理的智能库、抽取关键参数可供检索的主题库等;享:信息资源一体化共享。这五个要素, 是智慧警务的基本建设要素。
(三) 必须具有创新的意识和实践的勇气
公安信息化, 本质上是警务模式、工作方式、管理理念上的一场革命, 这种思想变革不是依靠高超的技术就能推动得了的。对比我们目前与长三角公安信息化的差距, 主要是人的差距, 包含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步伐上的差距。在推动智慧警务建设过程中, 我们必须将人的因素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考虑, 重视并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级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 智慧警务又是一个全新领域, 没有任何模式可以照搬。这种情况下, 应遵循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原则, 允许一个由低向高、不断发展、逐渐完善的过程。这, 既需要在全警培养“敢于创造、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也需要营造一个“鼓励实践、包容挫折”的创新环境。
五、结语
探寻创新警务能力培养之路径 篇11
关键词:创新警务能力 警务化管理 创新型学习组织
一、 问题的提出
当前我国不同利益冲突, 各种社会矛盾突出, 导致现代社会治安变得异常复杂多变、不可预测。面对各种新形势、新状况、新问题,人民警察必须创造性地应对,这就要求必须其充分发挥创新能力。警察院校承担着为公安机关培养输送新时代人民警察的重任,其教育理念和培養模式有其特殊性,但是从许多方面来看,与日益变化、日渐复杂的公安工作实际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单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公安工作需求,创新必须引入警察院校的教育理念中。
二、创新警务能力
创新能力的概念首次从管理学的角度提出,“组织成功采纳或实施新思想、新工艺及新产品的能力” (Burns & Stalker, 1961)。以吉尔福特(J.P.Guilford)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创新能力主要是一种智力品质,并且主要表现为创新思维,强调从智力的角度上来认识创新能力,所持的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创新能力观。艾曼贝尔(T.M.Amabile)和斯滕博格(R.J.Sternberg)则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复杂能力,由创新思维、创新人格和知识技能等因素共同构成的观点。笔者倾向于把创新能力看作运用想象、洞察力、智力和情感等因素,来探究多元、变化而未知世界的能力。
相对而言,国内外对创新警务能力的研究很少,主要的研究都集中在创新警务机制方面的研究,如70年代西方国家兴起的创新社区警务机制(Innovative Community Policing)和90年代开始的信息主导警务机制(Intelligence-led Policing)。本文结合创新能力与警务人才培养的研究成果,主要提出以下观点:
首先,创新警务能力培养路径并非单一、静态、线性的,而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我们应该从变化的、动态的、发展的视角来探讨创新能力的培养;
其次,创新警务能力着重指在复杂、变化的警务环境中创造性地分析问题、解决警务问题的综合能力;
最后,创新警务能力是新时期警务人才的核心能力,是预备警官在反思、批判中不断提升自我、发展自我的动力源泉。
三、创新警务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
笔者认为,目前在警察院校中,造成创新警务能力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宏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微观方面的原因,笔者主要从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学管理、教学方法等角度出发,进行原因分析。
(一)过度标准化的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规格主要指明修完若干年限专业教育的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展开。尽管在警察院校中各个专业所设定的人才培养规格不尽相同,但基本可以概括为“有较高政治觉悟、有警察基础知识、有基本警务技能”等三个方面的要求。如果以同样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每一个学生,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难免会成为生产线上标准化的产品,学生的个性发展、能力培养很难得到足够的重视。此外,近年来在人才培养方式上,虽然一些警察院校已经逐步尝试校际合作、校局合作等各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但是与普通院校相比,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方式显得较为封闭,它们封闭的学习环境、封闭的成长路径、封闭的信息渠道等阻碍了开放式办学的进一步发展。
(二)过度行政化的倾向
早在蔡元培先生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他就提出了“教授治校、民主管理”的。1999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大学是独立法人,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2009年3月的全国“两会”以及全国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第三次全会上,高校的自主办学、民主管理得到了广大代表和委员的高度关注。但事实上,我国高等学校的行政化趋向依旧非常明显。警察院校由于其办学的特殊性,行政治校、行政治学的特点更为突出,如果广大教师受到过多规章制度、行政程序的束缚和制约,那么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很难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他们的求变欲望和创新能力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压。
(三) 过度使用的警务化管理
警察院校的学生管理一般都采用警务化管理模式,所谓警务化管理,就是按照《人民警察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从严治警、从严治校,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为将来成为一名作风优良、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做好准备。从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警务化管理有一整套严格、程序化的规章制度可循,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便于管理者进行严格管理。从被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警察院校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警务化管理的必要性,不可否认,警务化管理对于培养忠诚、严谨、守纪的未来警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尽管警察院校特性决定了警务化管理的合理性,警务化管理对于培养预备警官的基本素质、良好品质确实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也不能回避警务化管理模式与创新警务人才的培养之间存在的冲突与矛盾。警务化管理要求学生行动统一听指挥,在一定程度上无法兼顾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需求,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压制,失去了创新的动力。
四、创新警务能力培养的路径分析
综述所述,创新警务能力的培养是摆在各个警察院校面前的重要课题,但是在培养过程中碰到诸多的问题。下文中,笔者将进行从创新型学习组织文化、创新管理模式、改革评价方式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创新警务能力培养的路径。
(一) 以创新型学习组织为载体,推动创新文化的发展
关于学习型组织(learning organization),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很多相关的研究资料,尽管学者们研究的角度不同,但是他们普遍认为一个有效的学习型组织应该具有共同的文化和价值观、共同的愿景以及该组织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一个创新型学习组织的共同愿景是改革、创新与发展。在警察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上至管理层、下至一线教师,对于“警察”二字赋予太多教育以外的含义,警院学生也因此背负了比其他普通院校学生更多的负担,由此,与普通院校相比,警察院校发展创新文化的路途更不平坦。为了谋求更好的发展,警察院校更加迫切需要创新。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要将创新警务能力的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以“创新、发展”为共同愿景,营造鼓励教师大胆创新的文化氛围;其次,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要紧跟新的形势变化,不断学习、终身发展。
(二)创新管理模式,平衡警务化管理与创新管理的冲突
笔者认为警务化管理与创新管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并非不可调和,因为两者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培养优秀的警察院校毕业生。在学生管理中,管理者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理念,在管理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将规章制度凌驾于学生之上,少一些生硬,多一些人性;少一些束缚,多一些激励,始终以发展的眼光来对待不同个性的学生,以管理促进发展。以浙江省为例,浙江警察学院正走出一条“开放型现代警察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之路,在警务化管理上,坚持严格要求、严格管理的同时,更是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认真总结学生管理体制改革的经验和不足,提高管理育人的水平。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才能营造更加开放的教学环境,营造相对民主、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中,让学生在“安全”的心理中充分发挥他們的创造性思维。
(三)改革评价方式、促进师生共同发展
不管是教师评价还是学生评价,评价方式总是起着指挥棒的作用。警察院校应该改变目前过于注重终结性评价的现状,加大形成性评价的比例,将过程管理和过程评价纳入评价体系。从评价的形式来看,现行的以教学督导听一堂课来评价一名教师教学质量的高低有失偏颇,无法全面、准确地评定教师的教学水平;从评价的内容来看,警察院校应该改变目前过多关注教学规范、教姿教态等形式化的内容,而应更多地关注教师是否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等。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面,要摒弃以卷面分数评定学生学习能力的做法,相反,作为警察院校的教师,我们更应该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努力创设有利于培养创新警务能力的情境,充分鼓励学生分享不同的意见和见解,激发学生珍视自己灵感的价值并及时把握灵感,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李涛.警察职业变革与警察教育:英国现代警察教育的形成与演变[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13.
[2]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3]夏朗,夏察,莱文. 创新学校:组织和教学视角的分析[M].姚运标,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4]王大伟.第五次警务革命:十论世界警务大趋势[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2.
警务人员仪表礼仪之浅析 篇12
一、让警服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警务人员着警服时就意味着其正在代表国家行使国家权力, 象征着法律和国家的权威, 对工作对象有威慑力和强制力。所以着装规范是对警务人员的基本要求, 直接关系到警威、警容和公安队伍的形象。在执行公务期间, 必须严格遵守着装规定, 保持良好的警容风纪, 杜绝衣冠不整、警便服混穿等违规行为。
(一) 警务人员的警服要保持整洁和配套穿着。保持警服平整、干净、皮鞋光亮, 袜子干净不能有异味。上下内外衣制式要一致, 新旧程度也要相近。尤其是不同制式警服不得混穿, 警服与便服不得混穿。警服内着非制式服装时, 不得外露。不得披衣、敞怀、挽袖、卷裤腿。
(二) 警务人员需要规范缀饰, 严整警容。领花、警衔、警号、胸徽等标志需按规定缀钉、佩戴。系制式腰带, 不同制式警用标志不得混用。着警服不得扎丝巾和围巾, 不得在腰上系挂钥匙串、手机和小饰物, 不得佩戴项链、耳环、手链、戒指等首饰和其他与公安民警身份不相关的物品和标志。
(三) 鞋袜搭配适宜。穿警服要着警式皮鞋, 整套穿着才能体现威武、端庄, 除特殊情形外, 应当穿制式皮鞋, 穿黑色或其它深色袜子。若非工作需要, 不得赤脚或者赤脚穿鞋;男民警鞋跟一般不得高于3厘米, 女民警鞋跟一般不得高于4厘米。但如果要着非警式皮鞋, 则皮鞋颜色与式样应同警服相和谐, 黑色皮鞋是首选。不能穿非警用运动鞋、白色、彩色皮鞋或布鞋, 更不能穿拖鞋。男民警应选蓝、灰、黑色袜子, 女民警可选蓝、黑、肉色袜子, 花色袜子不能选择。
二、警务人员着警服时的注意事项
警务人员在工作时间, 通常着执勤服;参加训练时, 通常着作训服;如参加宣誓、阅警、授衔仪式、外事等活动时, 除主管 (主办) 单位有规定外, 需着常服。如警务人员着春秋执勤服和冬执勤服时, 需内着制式圆领恤衫或制式圆领毛衣。警务人员着夏执勤服时, 上衣口袋不宜装过厚、过重的东西;不能戴警便帽。警务人员在着作训服时, 只能佩戴套式软质肩章, 不能佩戴胸徽和警号;内着制式圆领毛衣或制式圆领恤衫。如果需要穿着背心等其他非制式服装时, 非制式服装不能外露。警务人员着外穿式制式衬衣时, 应系制式腰带;衬衣下摆应束于裤子内。警务人员着多功能服时, 里面必须着冬常服或冬执勤服。警务人员身躯有明显伤残或者女性警务人员怀孕后体型发生显著变化的则不得着装。警务人员着装时, 除在宿舍内、办公区或者其他不宜戴警帽的情形外, 应当戴警帽, 而当要进入室内时, 通常需要脱帽。
三、女性警务人员着警裙时的注意事项
警裙, 是女性民警夏季时穿着的制式服装, 它设计飘逸、合体。女性警务人员着警裙, 能显示出女民警的娉婷清丽和柔曼婉约。而女性民警在着警裙时需要注意以下细节:
穿制式裙时, 要将上衣掖在裙子里, 警裙的侧链要拉好, 腰带扣系好正对前方, 女性民警应选择和肤色相近的肉色长筒袜, 不适合穿花里胡哨、大红大绿、带很多图案的袜子, 它将会破坏警服的端庄与威严。女性警务人员着裤装行走时, 走一条直线或两条直线均可, 如果步幅稍大一点会显得更精神, 但在着警裙时则应走一条直线, 步幅不适宜过大, 使裙子的下摆与脚的动作显出优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女性警务人员着警裙入座前, 应将裙子下摆向前收拢, 避免坐下后去整理。着裙装坐下后, 应注意坐姿端庄、优美, 最佳姿态是将双腿侧放或稍做交叉。女性警务人员坐下后要注意保持警裙的平整, 警裙体现的是飘逸, 忌皱褶。女民警入坐后臀部不要频繁地挪动, 避免出现皱褶而影响美观。
穿裙装不宜取蹲姿姿势, 如果迫不得已, 也只能采取侧蹲姿, 蹲下时左脚在前, 右脚在后, 将臀部稳稳落在后脚跟上。
四、警务人员如何着便装
警务人员在工作之外要着便服, 但在选择便服时不能随心所欲、毫无顾忌, 不能盲目追赶时装潮流, 着装可以从一个侧面真实地反应出一个人的气质、性格、爱好和审美观。不恰当的着装则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不穿太紧身, 太薄, 太透, 太性感的衣服。雅致、端庄的服饰可以表示出对他人的尊敬。
(一) 警务人员便装的选择要与身材相协调。比较瘦小的人适合穿牛仔、休闲装, 不适合穿西装。身材矮小者, 要避免穿着水平线的衣服, 可用长线条来增加身高, 不穿宽大的衣服, 可穿着造型简单、色彩明快、小花型图案的服装。身材略胖者, 在选择服装时不宜贴身和宽大, 着装时可使用流畅、流线型的款式, 腿粗的人适合穿黑色或深棕色的裤子, 显瘦。
(二) 服装色彩巧妙搭配。色彩在很大程度上是服装穿着成败的一个关键, 被称为“服装第一可视物”。明代卫泳在《缘饰》中讲到“春服宜清, 夏服宜爽, 秋服宜雅, 冬服宜艳;见客宜重装;远行宜淡服;花下宜素服;对雪宜丽服。”警务人员选择便装也要了解色彩的特性。使人产生温暖和兴奋之感的色彩称为暖色, 如红色、黄色;使人有寒冷、平静之感的色彩叫冷色, 如蓝色、绿色;使人有上升之感和轻感的色彩明度较强, 使人有下垂之感和重感的色彩明度较弱;给人收缩感觉的色彩称为收缩色, 一般来说冷色、深色属收缩色, 给人扩张感觉的色彩为扩张色, 一般来说暖色、浅色属扩张色。此原理运用到服装上, 前者使人苗条, 后者使人丰满, 运用恰当, 可使警务人员在穿着便装时能够扬长避短, 运用不当则会弄巧成拙, 如警务人员是黑色皮肤则不宜穿深色衣服, 尤其不能穿咖啡色衣服, 白色皮肤对颜色的选择性不那么强, 穿什么颜色的衣服都合适, 搭配衣服则比较随意。
在色彩搭配时可用统一法、对比法和呼应法。比如一位女性警务人员穿黄色上衣, 鞋子也可搭配成黄色, 男性警务人员穿灰色西装, 领带也可搭配成灰色色系。即配色时尽量采用同一色系之中各种明度不同的色彩, 以此来营造和谐感。如果在正式场合需要穿着正装, 那么全身上下的颜色不能超过三大色系。对比法即服装在配色时运用冷暖、明暗两种特性相反的色彩进行组合, 突出反差的效果。比如一女民警穿黑色裙子可配一白色提包。呼应法即配色时在服装的某些相关部位刻意采用同一色彩, 相互之间以便遥相呼应, 产生美感。比如男民警在穿西装时公文包、腰带和皮鞋的颜色应相同。
(三) 警务人员服装选择应与场合相协调。要根据不同场合来进行着装。警务人员要参加喜庆欢乐的场合如婚礼聚会、庆祝会、欢乐会等, 可以着装色彩鲜艳、款式新颖、时尚, 但不能比新娘穿得还要耀眼, 以防有喧宾夺主的嫌疑;警务人员要参加隆重庄严的场合, 如参加开幕式、闭幕式、新闻发布会、出席重要的会议, 穿着不能太随便, 都应着制式常服, 女民警不能配带胸针、首饰等饰物;警务人员要参加华丽高雅的场合, 如正式的宴会、酒会、舞会、音乐会, 大多为晚上举办的正式的社交活动, 女士着装应该华丽高贵, 化妆稍微浓一些, 穿上套装或较为端庄正式的裙装, 面料要华丽一些, 在这种正式社交场合女民警可以佩戴胸针、项链、耳坠等小饰品;男士们需要西装革履, 着深色西装参加此类社交活动;警务人员参加悲伤肃穆的场合, 如吊唁活动或葬礼, 服装色彩要选黑色或深色, 全身应是深色或素色, 女民警不能抹口红、不能戴饰物。
五、警务人员便装的饰物佩带
无论是男民警的公文包还是女民警的坤包都应与所穿的服装相协调, 要保持包的清洁和美观。在正式工作场合和社交场合, 男士都应穿皮鞋, 如果穿民族服装和中山装可以穿布鞋。女士的皮鞋在正式场合颜色也以黑色为通用。女士穿高跟鞋的高度一般以三、四公分为宜。在正式场合中, 男士的袜子是裤子与鞋子的过渡色, 尤其是穿西装应穿深色袜子。女士穿正装如套装和套裙时也是如此。如果女民警穿裙装则最好穿连裤袜, 避免袜口低于裙口, 形成“裙子一截、大腿一截、袜子一截”的三截腿的尴尬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