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2024-07-25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共12篇)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1

一、教学内容

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第98-99页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用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应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2. 使学生在统计数据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

难点:理解用画符号作记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的必要性。

四、教学过程

1. 复习旧知

问:小朋友们,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小客人,看,他是谁?

师:米奇来到了水果超市,他看到了哪些水果呢?

米奇要想一下子就能数出草莓、橘子和苹果各有多少个,应该怎么做呢?你觉得应该分几份比较合适呢?(课件将凌乱的水果分成3份)

板书:分

师:为了看得更清楚,我们还可以再把它们……(排一排),这样我们就能很快地数出橘子有……草莓有……苹果有……

师:这种分一分、棑一排、数一数的方法是我们上学期学的统计,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统计。(板书:统计)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唤醒学生的分类思想,为学习新知识提供必要的方法。]

2.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小朋友一起到米奇的妙妙厨房看一看。

播放课件录音:今天我请客,准备给每位客人发一块巧克力,你们愿意帮忙吗?看,这是做巧克力的磨具,你知道它能做出哪些形状的巧克力吗?

继续播放米奇录音:嗯,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呢?

师:是啊,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应准备多少块呢?米奇决定打电话去问问他们。我们一起来听米奇打电话,看看咱们能不能帮助米奇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播放课件)

米奇:你好,米妮,我是米奇,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形的巧克力,你喜欢哪种?

米妮:我喜欢正方形的。

米奇:高飞,你呢?

高飞:三角形的。

师:其它小动物呢?

电话录音:正方形的、三角形的、正方形的、圆形的……

师:电话打完了,你们有没有帮助米奇记住三种巧克力各要多少块啊?为什么没有记住啊?

师:是啊,那么多的电话,仅仅靠耳朵听,比较难记住,看来我们得想想别的办法了,那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帮助米奇统计出每种形状的巧克力各需多少块呢?

生:用笔记下来。(板书:记)

师:你打算怎么记呢?

生1:打一个电话,就把图形画下来。

生2:按形状分下来记,三角形记在一起,圆形记在一起,正方形记在一起。

生3:用数字记。

生4:写字记。

[设计意图:用故事创设教学情境,符合低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以“声音”的形式呈现被统计的对象,把学生带入随机事件中。学生感到用旧知识已不能解决新问题,“逼”着学生去思考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这种方法的探究又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打电话记事”的生活体验来完成。]

师:拿出老师课前发给你的一张白纸,用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记录,好吗?

展示学生的记录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几个小朋友的记录

这是第一个小朋友的记录

□△□○△○△△○□□△△○□△

问:我们一起来数一数,这张记录单中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有几个?圆形有几个?这个小朋友的记录能帮助米奇解决问题吗?

再来看第二个小朋友的记录

△△△△△△△

○○○○

问:从这张记录单中,我们知道正方形有几个?三角形呢?圆呢?

思考:你觉得上面的两种记录方法哪一种让我们看得更清楚?为什么?

出示第三种方法:

□√√√√√

Δ√√√√√√√

○√√√√

问:你觉得这个小朋友的记录方法可以吗?那你能告诉我正方形有几个?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这里的一个勾就表示……,5个勾就是……

教师指着三角形后面的勾问:这里的一个勾又表示什么?为什么?那圆形后面的4个勾就表示……

随机展示学生其他的记录方法。

比较:第2种方法和第3种方法比较,你觉得哪种方法既清楚又方便?为什么?

师:确实,从这两种记录中,我们都能一眼看出每种图形的个数,但是记录时画勾感到怎样啊?

伸出你们的小手,比划一下,如果画一个正方形需几笔?如果画勾呢?

问:你们想不想用画勾的方法再为米奇记录一次?

拿出老师发给你们的作业纸,用画勾的方法记录。

问:用画勾的方法记录,你感觉怎么样?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用画勾的方法进行记录。(板书:画“勾”)

师:根据刚才的记录,你能填写下面的表格吗?试一试

问:这里的16是怎么得到的?从这张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你觉得上面的两张表哪张看得更清楚?

师:用画勾的方法记录了以后,我们还需要把每种图形的结果填在统计表里。(板书:填)

[设计意图: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通过分步展示学生不同的记录,及时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哪种记录比较清楚?哪种记录既清楚又方便?层层深入的追问使学生逐步认识“画勾”记录方法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又让学生用画勾的方法再记录一次,目的是能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到“画勾”的记录确实既清楚又方便。]

3. 巩固深化,应用拓展

出示一个圆片,认识圆片的正面和反面

师:如果老师把圆片轻轻往桌上一抛,结果可能是哪个面朝上?如果让你抛20次,结果又是怎样呢?想不想试一试?下面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在游戏之前,先请大家看一段录像,看看这个游戏怎么做,每个小朋友做什么。

播放录像:我是组长,我来抛花片,第一次……正面(其他小朋友用画勾的方法记录),第二次……反面。

师:由谁抛花片啊?请各小组的组长起立,你们只负责抛花片,不用记录,注意边抛计数,不能多抛,也不能少抛。其他小朋友打开数学书99页,找到想想做做第一题,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啊?

各小组活动。

汇报结果,填写统计表

问:这一小组一共记录了多少次?符合老师的要求吗?

第二组符合老师的要求吗?为什么?

师:米奇也抛了20次,他反面朝上7次,猜一猜,他正面朝上多少次?你是怎样猜出来的?

各小组检查一下,看看你们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次数加起来是不是也正好是20?

师:抛圆片的游戏里面蕴含着有趣的数学知识,有兴趣的同学课后可以多抛几次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小秘密。

[设计意图:抛花片是学生十分喜爱的游戏活动,在活动中既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增强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同时也有机渗透可能性相等的统计思想,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

师:抛完了圆片,米奇还想带大家到马路上去统计汽车。(录像)

问:米奇看到了哪些汽车?

出示下表

问:米奇要想知道30秒内马路上一共经过了多少辆公共汽车、面包车和小轿车,你觉得应该用什么方法记录既清楚又方便?

出示下表,你觉得下面的记录可以吗?为什么?

师:所以我们在画勾之前,先要做一个准备,那就是在记录单的前面……

生:画图。

师:还可以怎样呢?

生:写字。

学生记录并完成统计表

问:从这张统计表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师:是啊,短短30秒钟,马路上就通过了8辆汽车,可见马路上的车辆怎样?所以小朋友们在过马路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练习中先出示不完整的表格让学生辨析,能有效地帮助学生认识统计表的本质特征,为学生今后的后继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就“如何完善表格”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初步掌握统计的要领,并结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师:刚才小朋友们为米奇解决了很多问题,下面我们活动一下好吗?

出示转盘

师:这是一个转盘,上面还有一根指针,如果我轻轻地转动一下转盘,猜一猜,指针可能指向哪种颜色?还有其他可能吗?如果我们转动10次,估计一下,指针指向哪种颜色的次数可能多一些?哪种少一些?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试一试。请一个小朋友上来转转盘,其他小朋友进行记录,一共转动10次,统计一下,指针指向这三种颜色各是几次?

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记录?记录之前该做什么准备呢?

学生转动转盘并记录

反馈学生的记录单,完成统计表

[设计意图:学生参与转动转盘,并尝试让学生独立进行记录、填表,训练学生独立练习统计的完整过程,既活跃了学生的身心,深化所学新知,也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相机渗透统计思想,培养学生的随机意识。]

四、回顾反思,总结交流

师:今天我们班的小朋友表现真的很棒。你们看,很多小朋友得到了老师奖励的星星。唉,我想一下子知道黄星星、红星星、蓝星星各有多少颗,你有什么好办法呢?

让学生上来棑一排

小结:象这种星星就在我们眼前,我们就可以用过去学习的方法分一分、棑一排、数一数进行统计,而要统计像经过的汽车,抛圆片的结果就不能用分一分、棑一排的方法,那我们就可以用画勾的方法统计。画勾之前,我们还需要先……(分)然后……(记)最后……(填)小朋友们,统计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认真学习,积极思考,就一定会学会更多的本领。

[设计意图:奖励学生星星是调动低年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这既是评价的需要,也是教学的需要。通过把获得的星星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既是对过去所学旧知的复习,也能将新旧知识进行比较,从而使学生隐约发现统计具体的信息可以直接用过去的统计方法记录,而统计随机的信息可以用画勾的方法记录。达到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目的。]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2

一、以“桥”引入,初步感知

1、谈话引入课题:

我们在四年级学习过一篇课文《跨越海峡的生命桥》,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桥》,也是一座生命桥。出示课题──《桥》。

2、请同学们打开课文,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学习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一开始老师的叙述便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师从学过的课文入手,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利于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3、自学课文,要求:

⑴ 自由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⑵学生自由识记字形,并说说有哪些字容易写错,要注意什么?老师指导“肆、奠”字的书写。

⑶ 想一想:课文写了怎么样一件事?尝试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党支部书记----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板书“洪水 老汉 村民”等词。

【设计意图:初步感知,只要求学生整体把握,为后面的细读、品读课文打下基础。】

二、细品词句,感受情势危急

1.过渡:是的,一场可怕的灾难来临了,看到“洪水”这两个字,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播放洪水视频,感受洪水的可怕。)

2.找出文中描写大雨和洪水的句子,读一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⑴默读,找句子画线。

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②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③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⑵朗读,体会。⑶汇报交流感受。(学生自由发言,老师相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点拨,并引导感情朗读。)①这些句子都写出了洪水凶猛,威胁着人们的生命。

②这些句子很多都采用了拟人或比喻的修辞手法,用

一、两句为例,不用拟人或比喻与原句进行比较,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你也能用这种方法来描写洪水狂奔的场景吗?

⑷ 出示句子进行对比:

①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

②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山洪咆哮着,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哪句话写得好?为什么? ③

学生模仿说句子。

3、过渡:

当洪水袭来时,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踏在水里。惊慌失措的人们你拥我挤地逃跑,寻找生路?他们找到了吗?(找到了,北面那座窄窄的木桥。)这是一座普通的桥吗?不,这不是一座普通的桥,因为它窄窄的身躯上将承载一百多号人的生命,整个村庄的生命啊!于是,急于求生的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4、讨论:

⑴如果大家就这样乱七八糟、毫无秩序地拥向窄窄的木桥,会是怎么的结果?

(学生自由猜测可能发生的结果,感受形势的紧张。)⑵学生自由发言。

⑶找出文中描写人们惊慌失措的有关句段,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读后请学生板书从文中找到的关键词。)课件出示:

①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②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③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用去。

【设计意图:阅读教学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这也是学习这组课文的阅读要求。因此,在这个环节,我主要让学生自读、自悟,谈感受。】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3

[关键词]加法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教学重点 设计意图 评析 教学难点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7-03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写出加法算式,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认识加号,会读、写加法算式。

2.使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和交流,初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语言表达、观察、比较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加法的含义,并能运用加法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师(出示下题):我们已经学习了数的分与合,你能说出下面的□里应该填几吗?(生答略)

师:今天,我们就要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新问题。

[设计意图:加法的含义来自于分与合的思想。课始,以6道分与合的习题作为铺垫,让学生初步感受用分与合的知识来解决新问题。这样既能激活学生对5以内分与合的学习经验,又为新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知

1.出示例题

师:瞧!这是我们美丽的校园,原来有几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几个小朋友?谁能把这两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1: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

师:你知道现在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吗?

生2: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谁能把这三句话连起来说一说?

生3: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2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情境,初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5是怎么得来的呢?

生4:数出来的。

生5:3和2合成5。

生6:3+2=5。

师:有很多小朋友知道用算式计算,在算式中的3和2之间用这个符号(板书:+)连接。

师:这个符号你们认识吗?(加号,横平竖直,师演示示范后学生齐读加号)加号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7: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师:表示把几和几合起来?

生8: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

师:这样就写成了一个加法算式。(板书:3+2=5)这里的3、2、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

生9:3表示原来有3个小朋友,2表示又来了2个小朋友,5表示一共有5个小朋友。

师:谁来说说3+2=5表示什么意思?

生10:表示把3和2合起来是5。

师:你能用圆片代替小朋友来摆一摆吗?左边摆几个?右边呢?怎样表示合起来呢?(生动手操作)

师:摆好了吗?请一个同学到台前来展示。(生边摆边说)

师:还想摆吗?考考你,4+1=5,你们会摆吗?(生边摆边说)

师:小朋友摆得真棒!现在给你算式,用画圆圈代替圆片,你会吗?(生操作略)

师(出示练习第2题):2下面画2个圆圈,1下面画1个圆圈,合起来是几个?4下面画4个圆圈,1下面画1个圆圈,大小差不多,中间分开点,明白吗?(学生动手画)

2.校对

师先板书4+1=5和1+4=5,再领学生读。

[设计意图:计算教学的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本环节将语言和肢体动作结合起来,让学生感受“+”的意义就是合起来,从而将形象上的合和意义上的合真正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算式“3+2=5”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解释每个数的意义,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然后将“想想做做”的第1题放到“试一试”前面进行练习,由情境图过渡到实物圆片再抽象到图形,进一步巩固学生对加法含义的理解。]

师:我们知道把两个数合起来用加法计算,那图中还有哪些物体的数量能列出加法算式吗?

生11:左边有2棵大树,右边有1棵大树,合起来是3棵大树。(列式:2+1=3)左边有1只鸟,右边有1只鸟,合起来是2只鸟。(列式:1+1=2)

[设计意图:将书本中的例题做一些改变,由单一的小朋友浇花图变成组合图,并增加了背景大树和小鸟,让学生学习例题后,在图中还能找出其他的数学信息,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与提取信息的能力。]

师:小朋友真爱观察。开心农场去过吗?那儿也有我们今天学习的知识呢!听,农场的公鸡在欢迎我们呢,我们唱着歌出发吧!

三、练习巩固

师:开心农场到了,一起进去看看吧!你看到了什么?左边有什么,右边有什么?你们会说吗?同桌相互说一说。(指名学生小组上台看图汇报)

生12:左边有3只小鸡,右边有1只母鸡,一共有4只鸡。

生13:左边有2只青蛙,右边有2只青蛙,一共有4只青蛙。

师:会列算式吗?

生:3+1=4,2+2=4。

师:继续往前走,看见小兔子在采蘑菇,这里也有今天学习的知识哟!看,原来篮子里有2个蘑菇,小兔子又采了几个蘑菇?一共有多少个蘑菇?(教棒指着图)看明白了吗?谁来说一说?会列算式吗?(生填写后校对)

师:先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再汇报)

师(揭示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5以内的加法”。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教学,引导学生将黑板上的算式进行整理,顺势揭示课题,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能力。]

师(出示右图):农场的苹果熟了,我们一起去摘苹果吧!如果算对了,苹果会掉下来,这个苹果就属于你的了。(生答略)

师:小朋友算得真棒!我们不仅要算对,而且速度还要快。老师这儿也有一些算式,比一比谁答得快!(学生抢答并直接说结果)

……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及设计意图 篇4

教学目标

1.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重点

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征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根据题中所提供的比, 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1.出示一个信息: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5:4

问:从上述信息中你又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

2.出示课本主题图:幼儿园大班30人, 小班20人, 把这些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 怎么分合理?

(1) 要求: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全班交流时, 学生可能会提供以下两种分配方案。

方案1:每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

方案2: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进行分配。

引导:每班分这筐橘子的一半就是按班级进行平均分;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进行分配就是按人数进行平均分。

(3) 通过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认识:按大班和小班的人数比来分配较合理。

3.引入课题

这节课, 我们就来学习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明确比与分数的联系、比与平均分的关系, 为新授做好铺垫。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一) 动手操作、具体感知

出示问题:这筐橘子按3:2应该怎样分?

1.要求:小组合作, 用小棒代替橘子摆一摆, 一人做好记录 (记录分配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自己的分法

补充:分到不能分为止。

3.在这次分小棒活动中, 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我觉的不管怎样分, 我们都按3:2的比来分, 也就是我们每次分的小棒的个数比都得是3:2。

生2:我觉得按3:2的比来分和平均分不一样, 按3:2的比分两班分得个数不同, 按班平均分每班分得的个数相同。

师引导:实际上以前我们学过的按班平均分就是按班进行1:1进行分配的。

师引导:刚才你们横着观察表格有了这么多的发现, 那么竖着观察有什么发现呢?

(从倍的概念体会化简比的过程)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体验时间, 在实际操作中, 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 不断地产生新的解题策略, 理解按一定的比例来分配的意义, 为下一步解决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二) 解决问题、抽象概括

1.出示问题:如果有140个橘子, 按照3:2又应该怎样分?

(1) 自己尝试。

(2) 小组合作。

(3) 交流:不同的方法。

方法一:列表法

方法二:画图

方法三:用方程来解决

解:设每份X个, 那么大班分到3X个, 小班分到2X个。

3X+2X=140

5X=140

X=28

3X=3×28=84 (个) 2X=2×28=56 (个)

答:大班分84个, 小班分56个。

教师引导:怎样验证结果是否正确?学生汇报

方法四:利用比与整数之间的关系来做

求一共有多少份:3+2=5

求每份多少个:140÷5=28 (个)

求3份多少个 (大班应该分的) :28×3=84 (个)

求2份多少个 (小班应该分的) :28×2=56 (个)

答:大班分84个, 小班分56个。

方法五:利用比与分数之间的关系来做

求一共有多少份:3+2=5

答:大班分84个, 小班分56个。

引导学生思考:分别表示什么呢?怎么得到的?

2.比较一下:看看方法四与方法五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相同之处:都要求出总份数。

不同之处:方法四需要求出每份数, 求大班和小班各分多少个就是求几个每份是多少。

方法五需要求出大班、小班分别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 求大班和小班各分多少个就是求总数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小结:其实方法五就是按照比的分配来解决问题的。

想一想:用这种方法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4. (1) 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解决问题?说一说你的解题过程。

刚才做错的同学利用这段时间改正。

(2) 老师强调: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 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 选择适当的方法。

【设计意图】有上面小组合作的经验与发现, 这次可以进一步通过操作、画图、列式等不同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从实践中发现规律, 理解部分量与总量的关系。另外在这个环节中通过设计让学生体会算法多样化, 寻找最优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按比分配。

三、应用实践、储存新知

生活中很多地方存在着“比”的知识, 让我们来看一看:

1.在渔业养殖方面存在着比的知识。

一座水库按2:3放养鲢鱼和鲤鱼, 一共可以放养鱼苗25000尾。鲢鱼和鲤鱼的鱼苗各应放养多少尾?

2.其实在你身上也藏着“比”的学问呢!说说你的身高, 猜猜自己头部的高度大约是多少?

老师曾经看到这样一条信息:12周岁的儿童头部与头以下的高度的比一般是2:13。

看到这条信息, 你想到了什么?算一算自己的头部的长度, 看看你估计得准不准?

3.在建筑业中也有很多地方用到按比例分配的知识。

让我们走进恒生建筑工地现场, 按规定, 混凝土中水泥、黄沙、石子的比例为2:3:5。但经现场测量, 水泥有4吨, 黄沙有12吨, 石子有24吨, 总重40吨。如果由你负责监理, 你将如何处理?

4.有些同学不但数学学得好, 还是个小书迷, 经常到学校图书室借书。

我们学校决定投入3000元, 添置一些科技书、故事书和优秀作文选。现在征求大家的意见, 这3000元按照怎样的比来分配?

估计学生可能出现的回答:

1:2:3代表什么?你为什么要这样设定?

1:1:1表示什么意思? (平均分) 按1:1:1分配就是平均分, 平均分是特殊的按比例分配。

“圆的认识”教学设计与意图 篇5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5-0125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57-58及相应练习。

二、教材解读

在学习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长方形、正方形等几种平面图形了,对于直线图形的基本概念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圆的认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圆是曲线图形,因小学一般不出示圆的定义,因此要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活动去探究新知,建立圆的表象。从研究直线图形好研究曲线图形,对学生而言是一种跨越。通过对圆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思想、方法与直线图形相比,有了变化和提升。

教材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用多种方法画圆,强调圆心和半径对确定圆的位置和大小的作用,是对圆的特征的本质刻画,也是深入学习其他知识的必备条件。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探究活动,进一步理解圆的特征,形成圆的认知结构。

三、教学目的

1.使学生会用圆规画圆,认识圆的各部分名称,理解并掌握圆的特征。

2.使学生从经历发现、想象、比较、理解等认知活动中构建新知,促进其思维品质的发展。

3.使学生感受圆的美及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和感受数学文化知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圆的基本特征。

难点:用圆规轻松、标准地按要求画出圆。

五、教具学具准备

平板电脑、微课、课件、圆形实物、圆规、三角板(有圆洞)、直尺、圆形纸片等。

六、教学过程

1.整体把握圆,感知圆的特征

(1)在直观中感受圆的特征

我们认识了许多平面图形,你能用简单的几句话来说一说它们的特点吗?引导学生分别回忆和说出几种平面图形的特点。

①师:我把这些图形都放进一个信封里,你认为什么图形最容易摸出来?

师:为什么从信封里最容易摸出圆?

小结:我们把这些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叫做直线图形。直线图形都有角。

师:圆是直线图形吗?它是什么图形呢?(说明:圆是曲线图形。)

②如果从这一堆图形中把圆摸出来,难不难?如果我们再次摸,摸出的曲线图形一定是圆吗?

(出示椭圆)它是圆吗?为什么?

我们仔细观察,将椭圆旋转90°后,现在这个图形看起来怎样了呢?

我们再把圆旋转旋转起来,感觉怎么样?

圆看起来特别匀称。它是一个曲线图形。圆与椭圆相比,看起来光滑、饱满、匀称……

【设计意图】通过大量有关圆的素材,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吸引学生,刺激学生的感官,启迪学生的思维,将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亩?实现学生较深刻的理解新知,建立清晰的概念。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接受知识的感官越多,知识就掌握得越牢固、越全面。”

(2)在操作中探究圆的特征

我们以前画过圆吗?你是怎么画的?请同学们再画一个圆。

①用实物画圆

请同学们借助身边的事物圆,描摹出一个圆。

生1:我是用茶杯盖描出来的。

师:你是用根据茶杯盖的外线描摹出来的。

生2:我是用三角尺的圆洞描出圆。

师:你是根据圆洞的内线描摹出来的。

生3:我用圆规画出了圆。

②请同学们用平板电脑拍照上传自己所画的圆。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大家所画的圆,找出问题并进行分类总结。多数同学画得都很棒。不过,也有失败的作品。看,这个圆是变形的,有凹凸;这个不够完整,没封闭。大家反思,他们用圆规画圆可能存在什么问题?

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画圆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③用圆规画圆

今天,我们就要利用一个专门画圆的工具。

A.介绍用圆规画圆。

B.学生尝试画圆。

教师介绍圆规的构造和用法后,请同学们尝试画一个圆,并边画边思考:如何才能画出一个标准的圆?

C.教师示范画圆

教师用圆规演示画圆,请同学们认真观察:

先点一个点,再画完半个圆后,提问:想象一下,照这样画下去,教师能画出标准的圆吗?为什么?(因为圆规两脚间的距离不变。)

【设计意图】学生动手画圆,经历自由描摹、随手画圆到有目的地画圆,从不规范到规范,从紧张到轻松的过程,并结合总结画圆步骤及应注意的问题,再经历从画任意大小的圆到按所给定半径长度画圆。体会圆规的“脚尖”“两脚间的距离”与所画圆的关系。

2.局部认识圆,研究圆的特征

(1)认识半径

提问:从哪儿到哪儿的距离没有变?你能在这个圆上来指一指这段距离吗?

我把你指的这条线段划出来,演示:连接圆上任选一点与画圆之前点的一点,得到一条线段。(板书)可别小看这条线段,它在圆里可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有谁了解这条线段?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吗?

生:这条线段叫做半径,可以用小写字母r表示。(板书)

还有同学补充补充吗?

(2)认识圆心

师:半径是从哪里到哪里的线段?

生:一端在圆心,另一端在圆上。

师:画圆时针尖留下痕迹的地方就是圆心,可以用大写的字母O表示,半径用字母r表示。

(3)认识圆心和半径的关系

关于圆心和半径,你们还知道些什么?

①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②在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都相等。

每一点都启发学生进行说明,教师加以适当补充。

小结:大家的讨论越来越深入,真了不起!

③适时出示圆的定义,内化概念。

平面上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叫做圆。定点称为圆心,定长称为半径。

(4)认识直径

其实在圆里还有一条重要的线段,你知道是谁吗?(直径)

师:怎么样的线段是直径呢?你们指挥我,我来试试。

教师不断出现画错的问题,让学生纠正:

①故意不经过圆心的位置,画出线段;

②从圆上到圆心画一段就停下来;

③教师接着第②条线段继续往下画,接近圆上时突然停止;

④教师明确地把③补充成完整的一条直径。

小结:我们把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板书)。

让学生在圆上画一条直径,并用字母d表示。

(5)比较与想象

①刚才我们研究了半径的特点了,现在大家比较一下半径和直径有什么联系?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直径的长度也都相等;直径也有无数条。

刚才我们的说法都不够严谨,我们的研究应该有一个前提,是同一个圆,或者相等的两个圆,才能得出以上结论。

②介绍墨子对于“圆”的研究

战国著名思想家墨子说:“圆,一中同长也。”他对数学的贡献也很巨大,关于圆的定义与欧几里得几何学中圆的定义完全一致。其中“一中”,指的是圆心。那“同?L”指的是什么?(半径和直径)

3.深入认识圆,深化圆的特征

(1)教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了一个圆纸片,你有办法能在圆上快速找出圆心、半径和直径吗?(学生尝试)

请同学们把一个圆纸片对折一次,看看折痕是什么?

怎么找圆心呢?至少要对折几次?半径呢?

请用直尺测量圆的半径和直径的长度,并进行比较,有什么发现?

师:谁能总结一下直径和半径的关系。(直径是半径的两倍)。

挺好。还能更简洁吗?d=2r

师:圆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生:和半径有关。半径越长,圆越大。半径越短,圆越小。

(2)分别说出题目中各圆的半径或直径。

【设计意图】思维离不开形象和动作。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教师分别从整体到局部一步一步去启发学生思维,让操作衔接算理,层层递进地进行探究,从而发现、探索、获取有关圆的知识,悟出圆的特征。

4.拓展认识圆,内化圆的特征

古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在研究后发出:在一切平面图形中,圆最美。你们有同样的感受吗?

(1)欣赏图案中的圆

学生打开平板电脑,从图库里欣赏各种圆形物体:客家围屋、圆形拱门、圆形建筑物(广州圆大厦)……

(2)欣赏诗词中的圆

①学生在平板电脑中写出几个带有“圆”字的词语:团圆、圆满、方圆……教师选几个词让学生描述与圆的联系。

②出示描写圆的诗词:

“秋荷一滴露,清夜坠玄天。将来玉盘上,不定始知圆”。(唐,韦应物,咏露珠)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唐,王维,使至塞上)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宋,苏轼,水调歌头)

(3)思考生活中的圆

为什么车轮、下水道盖子要做成圆的?

用微课演示以下动画,引导学生说出其中的道理。

【设计意图】再次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不但增长了学生的见识,感受了数学文化,更是把学生的数学思维引向生活、引向深处。

5.实践运用圆,优化认知结构

(1)发散练习:分别说出下图中各圆的半径和直径。

(2)讨论思考:如果在学校要建一个直径10米的圆形花坛,你能用什么方法画出这个圆?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和安排好课堂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达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培养能力和发展智力,达到提升学习智慧的目的。学习新知识后,精心安排发散练习和讨论思考题等不同形式、多个层次的巩固练习,力求在练习过程中,既巩固新知识,又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七、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的收获体会。

八、板书设计

注:本课例系《基于小学生数学认知结构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课题中期汇报课例。

参考文献: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6

知识与能力:通过复习,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理解掌握求圆的周长与面积的计算公式,能灵活地运用公式进行相关的计算,解决生活中与圆有关的数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交流探索,对圆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并形成知识系统,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交流合作使学生养成合作学习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对圆的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有序整理,使其系统化。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圆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复习

1.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出示一张圆形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生:圆。

师:这个学期我们认识了圆的一些知识,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复习“圆”这个单元。板书课题:圆的整理和复习

师:关于圆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指名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唤醒学生回忆,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面教学环节作铺垫。)

2.教给学生整理知识的方法

学生回答后,师小结:圆的知识你们知道的可真不少。那么怎样把这些知识有条理地整理出来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56页,看看这个单元分多少小节学习?

师指导学生画圆,整理圆的认识。

(设计意图:从模仿到创新是人认知事物的一般规律。这一环节通过引导学生整理圆的认识这一部分知识,教给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方法,为学生下一环节独立整理知识奠定基础。)

3.学生独立整理归纳

师:这一小节的知识我们整理出来了,那么剩下的圆的周长和面积你们能独立把它整理出来吗?请同学们认真看书,然后把这两节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整理出来,写在刚才整理部分的旁边。

(设计意图:新课标指出: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有了刚才的铺垫,学生利用迁移方法独立整理剩下的两节知识,既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又让学生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提高整理、归纳能力。)

4.学生汇报整理情况

师:谁来说说你的整理情况?(指名回答,学生互评,完善整理。)

5.教师总结评价

对学生整理知识情况作评价,引导学生将知识点形成条理化、系统化。

(设计意图:在交流与探讨中,学生对知识重新复习了一遍,巩固加深了对圆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为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既提高了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

(二)智力闯关

1.判断对错

(1)半圆形纸片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

(2)圓的半径都相等。( )

(3)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

(4)小圆半径2 cm,大圆半径4 cm,它们的周长比是1∶2,面积比是1∶4。( )

2.拓展提高

(1)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

d=2 cm

(2)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

r=2 cm

(3)湖心小区有一个圆形花坛,直径是8m,现要在它的周围铺一条宽1m的环形鹅卵石小路,小路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π≈3)

(4)李爷爷找来一块边长为80厘米的正方形木板,要用它做一个面积最大的圆形饭桌。请你帮他算一算,饭桌的面积有多大?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坡度、难度适中,平时学生容易出错的练习,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和水平,加深学生对本单元重点知识的理解。)

(三)全课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不但对圆这部分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你们的整理、归纳等能力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希望今后继续努力。

(四)板书设计

圆的整理和复习

认识 周长 面积

圆是轴对称图形,有无数条对称轴。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7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 (下册) 第76~77页。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能够正确地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

2.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 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结合知识的教学, 培养学生的观察、猜想、分析、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

4.让学生获得探索成功的体验, 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三、课前准备

计数器、算珠、计算器

四、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 引出新知

1.复习旧知

出示:周西中心小学四年级师生为玉树灾区小学捐款3860元。

(1) 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2所学校, 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整元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判断?哪种方法比较好?

(2) 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5所学校, 每所学校得到的钱数是整元数吗?你又是怎么知道的?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可以判断?哪种方法比较好?

2.引出新知

如果将这些钱平均分给3所学校, 每个学校分到的钱是整元数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能不用计算3860÷3的方法判断吗?

⒊导入新课

同学们, 3的倍数有特征吗?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意图:一方面通过复习帮助学生回忆2、5倍数的特点, 巩固前一节学习的知识, 另一方面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知识——3的倍数的特征, 自然过渡到新知教学。

(二) 猜想验证, 制造悬念

1.请同学们猜一猜3的倍数的特征可能是什么?

[学生最有可能猜想:个位上是0、3、6、9的数是3的倍数]

2.这只是个猜想, 到底对不对呢?还需要我们干什么?你们打算怎样验证呢?

3.请同学们举出个位上是0、3、6、9是3的倍数的数?

学生举例, 如30、33、36、39……都是3的倍数。

4.个位上是0、3、6、9的数都是3的倍数吗?举例说明。

学生举例, 如:10、13、16、19……都不是3的倍数。

5.个位上不是3、6、9的数都不是3的倍数吗?请举出个位上是1、2、4、5、7、8、的数是3的倍数的例子, 再举出个位上是1、2、4、5、7、8、0的数但不是3的倍数的例子。

6.从这里可以看出:看各位数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教学意图:由于2、5倍数的特征都是看个位数, 所以学生自然会猜想到个位上是0、3、6、9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 这是知识的负迁移造成的。这个猜想、验证的研究活动, 一方面可以打破学生这种思维定势, 另一方面通过制造了认知上的冲突, 激发学生进行深入的研究。

(三) 摆数判断, 探索规律

谈话:下面我们一起来用计数器做一些数学游戏, 从游戏中也许会发现规律。每个6人小组都有个计数器和一些算珠, 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按要求在计数器上摆数。

1.用3颗珠子摆数研究

(1) 用3颗珠子在计数器上摆数, 可以摆出哪些不同的数?

学生先摆数, 并做记录, 最后汇报:3、30、12、21、300、210、201、120、102、111。

(2) 请同学们算一算, 这些数是3的倍数吗?

学生独立计算 (可以用计算器帮助计算)

(3) 谁来汇报一下, 判断的结果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

教学意图:通过学生自己摆数、计算的活动, 发现规律:用3颗珠子摆成各种不同的数, 都是3的倍数。

2.用4颗珠子摆数研究

(1) 用4颗珠子可以摆出哪些数?

学生先摆, 并做搞好记录, 最后汇报:4、40、31、22、13、400、310、301、220、202、211、130、103、121、112。

(2) 这些数是3的倍数吗?

(3) 你又有什么发现?

教学意图:通过让学生摆数、计算等活动, 发现规律:用4颗珠子摆成的不同的数, 都不是3的倍数。

3.观察比较, 寻找简便方法

(1) 把3颗珠子和4颗珠子摆的数联系起来看一看, 有什么发现?

(2) 从这里可以看出, 只要看摆出的几个数就知道摆出的其他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

教学意图:通过对3颗、4颗珠子摆数、判断的比较, 发现规律:摆出的数要么全是3的倍数, 要么全不是3的倍数, 从而寻找到简便的判断方法:只要判断摆成的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就知道其他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了, 为下面快速地判断奠定基础。

4.用n颗珠子摆数研究

(1) 用5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如:104不是3的倍数, 所以摆成的其他数都不是3的倍数)

(2) 用6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3) 用7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4) 用8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的数吗?为什么?

(5) 用9颗珠子摆成的数是3的倍数吗?为什么?

教学意图:通过快速地判断5、6、7、8、9颗珠子摆成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研究, 为下面的研究规律提供丰富的素材, 为发现和概括规律奠定基础。

5.观察比较, 发现规律

(1) 请同学们观察上面的研究, 有什么发现?

(2) 猜想一下还可以用几颗珠子摆成的数都是3的倍数?为什么?验证一下猜想对不对?

(3) 为什么不猜10颗、11颗珠子摆的数?验证一下对不对?

(4) 请同学们想一想:摆成的3的倍数与珠子的颗数有什么关系?

(5) 再请同学们思考:珠子的颗数就是摆成的数的什么?

(6) 把珠子颗数换成“各位上数的和”说说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教学意图:先帮助学生寻找到摆成的3的倍数的数与珠子的颗数之间的关系, 初步发现规律, 再引导学生思考:珠子的颗数就是摆成的数的各位上数的和, 最终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

6.举例判断, 验证规律

师:这个规律对不对呢?怎样去验证?学生举几个例验证 (略) 。教学意图:因为这个规律是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正确与否还需要进行验证, 学生随机举例验证, 从而证明规律的正确性。

(四) 巩固练习, 消化理解

1.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

45 546 776 108 181 802

2.在下面每个数的□里填上一个数字, 使这个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么想的?

4□3□5 12□□12

可以填哪些数?有什么规律?

⒊熊爸爸在狐狸办的工厂干了3个月的活, 月工资856元, 这一天, 熊爸爸带着小熊到狐狸家里领工资。他们通过计算, 得出以下的结果:狐狸:856×3=2468 (元) , 小熊:856×3=2558 (元) , 熊爸爸:856×3=2568 (元) , 你知道谁算对了吗?为什么?

⒋有个很大的数, 如:46091362930, 它是3的倍数吗?你是把所有的数字都加来的吗?有更简便的方法吗?

(五) 回顾总结, 结束全课

“分物游戏”的教学与设计意图 篇8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 使学生感知“平均分”的概念, 知道将物品每份分得同样多, 叫平均分。

2.通过图示 (连一连、圈一圈) 让学生充分经历把物体平均分的过程, 体会平均分的操作方法, 为学习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

3.结合实际问题感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平均分。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初步建立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的表象。

【教学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故事导入。

师:同学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两只小猴子从猴王那里得到4个桃子, 它们可高兴了, 决定把桃子分了。两只猴子抓耳挠腮想了半天, 出现了不同的分法。 (课件出示分桃情境图)

第一种分法:一只猴子1个桃子, 另一只猴子3个桃子。

第二种分法:两只猴子分的同样多, 都是2个桃子。

2.探讨“分”的情况, 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师:观察一下这两种分法, 你觉得哪种分法, 两只猴子都没有意见。

生:第2种。

师:为什么?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说出“同样多”、“一样多”等生活中的词语)

师:说的对!像这样, 每份分得同样多或一样多, 在数学王国里还有一个词语叫平均分。 (板书:平均分)

【设计意图】由学生喜欢的故事导入新课, 告诉学生玩分物游戏, 更能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

二、动手操作, 自主探究

1.摆一摆 (分萝卜) 。

师: (出示图片) 现在请同学们帮小兔子分萝卜, 要求每只小兔子分到的萝卜一样多, 每只小兔子分到几根萝卜?可以借助小棒摆一摆哦! (学生动手操作摆小棒, 教师巡视指导)

组织交流, 引导学生说说怎样分、分的结果怎样。

生1:我是1根1根地分, 分了4次才分完。结果每只小兔分到4根萝卜。

生2:我是2根2根地分, 2次正好分完了。每只小兔子也分到4根萝卜。

生3:我是3根3根地分1次, 剩下的再1根1根地分1次, 正好分完, 每只小兔子分到4根。

师:同学们真聪明, 想了这么多不同的分法。不管用什么方法分, 最后都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生:每份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 。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 让学生在分实物的过程中, 了解分法的多样性, 充分体验“平均分”。

2.画一画 (分骨头) 。

师:现在有15根骨头要平均分给3只狗, 每只狗分到几根骨头?你能不用小棒用画图的方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尝试画图表示分法, 教师巡视了解不同情况)

组织小组交流, 展示学生不同的分法。

第一种:用3个圆圈分别代表3只狗, 然后1根1根地分骨头, 每分到1根骨头就在那只狗的下面画个1, 表示分到1根骨头, 最后每只狗下面都有5根骨头。

第二种:用3个五角星分别代表3只狗, 第一次每只狗分到2根, 在每只狗下面画两竖, 然后1根1根地分, 每分到1根就在下面画一笔, 最后每只狗分到5根骨头。

第三种:用3个三角形分别代表3只狗, 第一次每只狗分到3根骨头, 第二次每只狗分到2根骨头, 正好分完, 最后每只狗分到5根骨头。

第四种:先画15个小竖, 表示15根骨头, 然后用3个圆圈表示3只狗, 接着把骨头每3根圈一圈, 表示每只狗从圈里分到1根骨头, 这样画了5个圈, 表示每只狗分到5根骨头。

师:刚才同学们不仅用平均分的方法为每只小白兔分到了一样多的萝卜, 而且还学会了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了把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的过程。同学们的表现太棒了!

【设计意图】由动手画一画, 让学生经历由实物分法的探究抽象出画图表示分法, 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三、练习巩固, 拓展延伸

1.你能不能用画图的方法帮小白兔再分一次萝卜? (生独立完成后, 集体交流说说平均分的过程)

2.练一练。

(1) 插花 (3个花瓶, 9朵花) 。每个花瓶插的花一样多, 每瓶插 () 只花。

讨论:如果不用小棒能不能分?课件演示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

(2) 分铅笔 (图中有14支铅笔, 2个文具盒) 。平均每个文具盒放 () 支铅笔。

1发现题目中的数学信息, 明确是平均分。

2用摆小棒或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分, 独立思考并填空。

3全班交流分法。

3.变式练习

(1) 出示两幅图并读题: (一幅图有15个杯子;另一幅图有4人, 16个气球)

每层放的杯子一样多, 每层放 () 个。

平均每人分到 () 个气球。

(2) 先用圈一圈、连一连的方法分, 独立思考并填空, 然后选择其中的一道题把分的过程用画图的方法记录下来。

(3) 全班交流分法。

(4) 小结:我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分了许多生活中的物品, 在分的过程中, 你分了几次才把物品分完, 最后每一份分得的结果都同样多。

4.拓展练习。出示一幅图, 看图填空: (一共有18个桔子)

一共有 () 个橘子, 平均分成 () 份, 每份有 () 个。

(1) 数一数有多少个橘子?你能把这些橘子平均分吗?先分一分, 再完成填空。平均分成2份, 每份有 () 个。

平均分成3份, 每份有 () 个。

平均分成6份, 每份有 () 个。

平均分成9份, 每份有 () 个。

(2) 观察思考:观察大家分橘子的四种情况, 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又有什么不同的?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题型的练习, 让学生充分交流、展示平均分的过程和结果, 促进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进而体验平均分的意义。

四、课堂总结 (略)

【板书】

分物游戏

每份分得同样多

平均分每份分得一样多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9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 感知镜外实物与镜内图像的对称现象。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探索、交流活动, 经历镜面对称现象特征的探究过程, 使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解释生活现象,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感知镜子里的图像特征及其与镜外实物之间的对称关系。

教学难点感知镜内图像与镜外实物之间的对称关系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一面大镜子和一个时钟。学生每人准备一面小镜子。每小组准备一个钟表。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同学们爱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请同学们认真听, 看谁是咱班的故事大王, 能把这个故事补充完整。

“晚上, 一个猴子在路上散步, 看到晴朗的天空中挂着一轮圆月, 它走到井边, 发现井里也有一轮圆月, 这个猴子以为月亮掉进了井里, 就……”谁能继续往下讲, 把故事补充完整? (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 大胆发言。)

同学们真会想象, 补充得很完整。那么, 猴子为什么捞不到月亮呢?

学生可能回答:“不是月亮掉到井里, 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或者说“月亮并没有掉到井里, 井中的月亮是月亮的影子”等等。

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让学生想一想、与同伴说一说)

学生可能举出下列现象:

A.照镜子出现的现象。B.路上的积水倒映出的一些影子。C.光滑的地板或家具面也会出现倒影, 等等。

你们真善于观察, 很多表面光滑的物体都能像镜子一样映出它周围其它物体的影子来。你们知道吗, 镜子里面隐藏着许多数学奥秘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镜子中的数学。 (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新课伊始, 我利用寓言故事引入, 意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续讲故事, 给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 既可以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使他们跃跃欲试, 又可以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突出课程的综合性, 达到一石二鸟之目的。

二、探索发现

活动一:初步感知镜内图像的特征。

1. 照一照。

拿出准备的小镜子照一照自己, 同时做几个自己喜欢的动作, 如:举起一只手, 眨眨一只眼, 摸摸一侧的耳朵, 等等。仔细观察镜子里的你是怎么做的, 有什么发现?

2. 说一说。

刚才照镜子时你发现了什么奥秘?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A.镜子里的我跟我本人一模一样, 我做什么“他”也做什么。

B.镜子里的我跟我本人左右是相反的, 我举右手, “他”举左手, 我眨右眼, “他”眨左眼, 我摸右耳, “他”摸左耳……

教师要尽力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镜子里图像的这些特征, 并适时板书:“样子相同, 左右相反。”

【设计意图】这一探索活动, 意在通过照镜子的体验, 引发学生对原有的生活经验和现知发生冲突, 生成“探索的欲望”, 使学生初步感知镜子里的图像特征, 为进一步探索镜面的对称现象打好铺垫。

3. 跟我做。

同学们真棒, 发现了镜子里的这么多奥秘。下面我们要来做一个游戏, 请一名同学到前面来当镜子里面的老师, 老师做什么动作, 你就跟着做什么, 看谁表现得最棒!

(请一名同学到前边, 老师举起右手;学生举起左手;老师踢起左腿;学生踢起右腿;老师用左手捂住左眼;学生用右手捂住右眼等等。然后让同桌两人做这个游戏。

【设计意图】这个游戏, 使学生在玩中进一步理解镜子里面的图像与镜外的实物左右相反这一特征。师生合作, 拉近师生距离, 融洽师生关系, 活跃课堂氛围。同桌合作,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活动二:探索镜内图像与镜外实物的对称关系。

1.示范引导。教师在实物投影上出示王字的一半儿“Ǝ”, 然后把镜子放在虚线上, 让学生在大屏幕上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说一说, 看到了什么?

生:在镜子里看到半个“王”字, 整个图形是一个“王”字。

师:大家想一想, 为什么明明只有半个“王”字, 你却看到了整个“王”字? (引导学生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去思考, 可以给学生以下提示:A.“王”字是什么图形?B.它的对称轴在哪?)

生:因为“王”字是个轴对称图形, 虚线是它的对称轴,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 镜子里的图形实际上是镜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也就是“王”字的另一半儿。所以, 我们就看到了整个“王”字。

2.自主探究。让学生把自备的小镜子分别放在下面三个图形的虚线上, 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想一想, 为什么会这样?

3.汇报交流。 (让学生畅所欲言, 把所见所想都说出来。)

4. 教师小结。大家说得都很对, 镜外的实物和镜内的图像的确是轴对称图形, 镜面就是它们的对称轴。 (同时板书:轴对称图形, 镜面是对称轴。) 如果生活中具有对称特征的物体, 无法对折, 可以利用镜面对称的原理找到它的对称轴。

【设计意图】这一探索活动, 意在转变学生学习方式, 为其创设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 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 通过动手实践, 充分体验镜外实物和镜内图形的对称关系, 逐步探究出镜面对称的特征。

三、解释应用

1. 选一选。

从镜子中看到的左边图形的样子是哪个?画“”。

2. 画一画。

把下面的字母在镜子中的图形画下来。

【设计意图】由于教材中练习较少, 本着活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材的原则, 增加了这两道训练题, 让学生在选一选、画一画的过程中, 加深对镜内图像的特征及其与镜外实物之间的对称关系的理解。

3. 帮一帮。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的老朋友机灵狗吗?它昨天下午要去看一场五点半的电影, 可是没看成, 你知道为什么吗?原来, 机灵狗为了晚上看电影精力充沛, 下午就睡了个懒觉, 一觉醒来, 估计时间差不多了, 赶紧到家中的镜子前化妆, 巧的很, 它家的时钟在镜子对面的墙上, 机灵狗从镜子中一看, 时针刚好指到5。他想, 路上走半个小时, 现在出发正好。就在它兴高采烈地赶到电影院时, 电影院却已经关门了。售票员阿姨说:“现在是7点半, 电影早就散场了。”机灵狗很纳闷儿, 我明明从镜子中看到的是5点, 怎么一下子变成7点半了呢?它百思不得其解。聪明的同学们, 你们能帮助机灵狗解决这个问题吗?

(先独立思考, 再小组合作, 利用手中的镜子和钟表实验, 然后小组派代表到前面用教师准备的大镜子和钟表边演示边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运用知识帮助机灵狗解决实际问题, 进一步理解镜面对称的原理, 同时,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体验到帮助别人的快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真了不起, 不仅自己掌握了镜子里的奥秘, 而且还帮机灵狗解决了问题。谁能把你这节课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10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一篇情感型课文, 是一位中国孩子给联合国秘书长写的信。信中雷利缅怀了父亲———一个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献身的英雄。信以“呼声”起首, 以“悲愤”贯之, 以“渴望”作结, 表达了一个中国孩子失去父亲后的悲痛和盼望世界和平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 催人泪下。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教学应注意情感体验, 注重情感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情感的激发主要依靠语文实践。由于我们的孩子是在和平环境中长大的, 因此, 本课教学必须整合知识、能力和激发情感, 必须以教材为媒介, 创设多维对话平台, 引领学生走进课文, 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搜集的信息对话、与伙伴对话, 在多重对话中理解感悟, 达成三维目标。教学时, 通过反复朗读, 引导学生体会一个孩子失去父亲所承受的巨大悲痛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再通过思维拓展, 联系生活实际, 联系动荡的世界局势, 去体会战争给世界人民带来的灾难。在这基础上, 引导学生谈感受, 抒情怀, 表达自己爱好和平的美好愿望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生字, 会写14个生字。

2.通过搜集相关资料和课堂中品析重点词句, 理解信的主要内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 从小放眼世界, 关注国际形势, 树立热爱世界和平、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教学重点

理解信中“我”的呼吁, 体会“我”对父亲的深切怀念和对世界和平的无比渴望。

教学难点

认识“世界并不太平,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观念。

教学流程

一、自主学习, 孕育感情

1.播放课件, 情境导入。

课件出示: (1) 配有轻松愉快音乐的一组画面, 反映我国人民在和平、安宁的环境里幸福地生活着; (2) 一群儿童在轰炸声中显露惶恐和绝望神态的画面。

导语:同学们, 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幸福的环境中。你可知道, 世界上还有许多地方的孩子无法拥有这一切!你们看, 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环境中的儿童!他们中有的被战争夺去了亲人, 有的房屋被炸, 无家可归, 无粮充饥。战争, 这个恶魔, 时刻都在夺走无数无辜的生命。战争是多么残酷呀!今天, 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中国孩子, 去感受他的内心世界吧。 (板书:22课《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2.自学课文, 与文本对话。 (1) 把课文读通、读顺。生字词多读几遍, 并把它们画出来, 再通过联系上下文或查字词典理解词义。 (2) 小组同学间相互说说, 雷利发出了什么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 (3) 再读课文, 画出自己不懂的词句, 并请教同组同学。 (4) 找出自己喜欢的句段, 在深入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的展示, 学生在幸福与悲惨景象的强烈对照中, 产生心灵震撼, 为本课的学习情感定下“基调”;自主学习给了学生独立地、充分地与文本、与伙伴、与所搜集的资料和与老师对话的时间和空间;读通、读顺课文, 运用学过的理解词句的方法, 初步把握了课文的内容。为情感激发及深入理解课文内涵做了铺垫。]

二、探究“呼声”, 彰显亲情

1.再现幸福生活场景。 (1) 雷利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 他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如果爸爸活着回来了, 父子相处将是一种怎样的情景? (2) 飞机已经在机场上空盘旋, 近了, 更近了……雷利此时在想些什么?

2.感悟父亲的形象。画出课文描写爸爸的语句, 想想爸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引导学生明白: (1) 从“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中,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多么好的父亲和丈夫。 (2) 从联合国秘书长赞扬爸爸的话中, 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卓越的人。 (3) 从爸爸临上飞机时对“我”说的话中, 看出爸爸对维和行动充满信心。 (4) 从“染红了”、“浸满了”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勇敢的、尽职尽责的人。 (5) 从“精通四国语言”, 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非常能干的。 (6) 从“仿佛呼唤着什么”, 可以看出爸爸是一个用生命捍卫世界和平的人。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 再现雷利一家的幸福生活场景, 彰显了亲情, 使教学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的、递进的新情境。学生的正义情感在强烈反差中得以充分激发, 维护和平的观念自然产生。同时, 幸福与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也为突破重点词句的理解奠定了基础。这样, 课堂教学始终让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感悟父亲的形象, 学生对课文内涵的把握和对人物情感的领悟水到渠成。]

三、感悟“呼声”, 体味悲情

1.多媒体播放哀乐, 学生静听教师范读正文第4自然段, 在脑海中再现灵柩归来的情景。

2.此时此刻, 假如你是雷利, 面对爸爸的遗体, 你的心情如何, 你会说些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正文第3自然段, 画出最能打动你的句子, 说说你的感受。

4.感情朗读指导:如, 读“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 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鲜血”一句, 应用低沉、缓慢的语调, 表达“我”对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爸爸临上飞机前对“我”说:“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这一句应用坚定的语气读, 表达爸爸的坚强信念;“我仿佛听见爸爸的‘呼唤’……”是一个长句, 层层递进, 朗读时音调要提高, 特别是连用的三个“和平”更要重读, 以表达强烈的感情, 读出小作者对失去父亲的悲愤, 读出大家对世界和平的渴望。

[设计意图:灵柩归来场景的再现, 语境的想象和移情体验, 为学生走进文本, 实现与文本所透露的感情交流, 与人物内心对话, 与自己心灵对话创造了条件。实际上, 这是营造一个语言和精神底色极为鲜明的教学情境, 以求达到语文课堂应“突出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标要求。]

四、直面“呼声”, 呼唤真情

1.出示句子:“世界并不太平,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你知道现在哪些地方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 (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图片或资料, 认识到当今世界并不太平。如, 海湾战争、波黑战争、美国轰炸南联盟、美国轰炸阿富汗、巴以冲突、伊拉克战争…… (2) 教师播放一段美国轰炸伊拉克城镇的电视报道录像, 让学生亲眼目睹战争的残酷以及人民的苦难。再让学生谈谈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战争画面有什么感想?

2.雷利的呼声, 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3.作为小学生, 为了制止战争,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4.有感情地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升华学生的情感。

5.小练笔, 道心声: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 表达对他们的同情和对战争的谴责。

6.播放“让世界充满爱”歌曲结束教学。

函数的单调性教学设计与意图分析 篇11

【关键词】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意图分析

1 教材内容分析

“函数的单调性”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后接触的第一个用数学“符号语言”刻画的“数学概念”(或说“函数的性质”),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是研究和学习后续很多知识(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导数等)的基础,在比较大小、求最值和极值、解不等式、研究数列性质、函数零点的判定等问题上都有重要的应用,同时,对“函数的单调性”的研究过程及方法,可迁移到对函数的其他性质的研究上,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有奠基意义.

2 教学目标定位

理解单调函数、单调区间的概念,能根据函数的图象指出单调性、写出单调区间,能运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通过对函数单调性的学习,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培养学生养成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来研究问题的思维习惯[1].

3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教学难点:函数单调性概念的生成,特别是用数学“符号语言”描述函数的单调性;某些函数单调区间的正确表示;单调性的证明.

4 教学设计与意图分析

所用教材为现行苏教版[2],课前布置学生在“导学案”引导下阅读教材,本节课是函数的单调性的第一课时,所涉及的题目在导学案和课件上均有,利于学生预习,节省学生抄题、教师板书的时间,给学生更多的时间思考和探究,实现有效教学.

4.1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1如图1为某市某一天24小时的气温变化图,气温y是关于时间x的函数,记为y=f(x),x∈[0,24],观察这个气温变化图,说出气温在哪些时间段内是逐渐升高或下降的?怎样用数学语言刻画上述时段内“随着时间的增加气温逐渐升高”这一特征?

意图分析以来源于生活的气温曲线图创设问题情境,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感受函数的单调性概念产生的必要性和价值,培养学生识图能力与“形”“数”转换的能力,利于引领后续的教学.

问题情境2画出下列3个函数的图象,你能用数学中的“符号语言”刻画这3个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特征吗?

(1)f(x)=2x;(2)f(x)=1x;

(3)f(x)=x2+2x+1.

意图分析(1)从学生熟悉的3个函数切入,通过画图观察,让学生感受到函数图象的变化趋势:随着x值的增大,有的呈上升的趋势;有的呈下降的趋势;有的在一个区间内呈上升的趋势,在另一区间内呈逐渐下降的趋势. 渗透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思想.

(2)通过观察图2,先让学生从“图形语言”上直观认识到函数的单调性,并用“图形符号”表示为“上升:x,y=f(x);下降:x,y=f(x)”;再用描述性的“文字语言”分别对应表述为“y随x的增大而增大;y随x的增大而减小”;最后用数学“符号语言”分别对应表述为“当x1f(x2)”,这个过程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直观感觉”走向“数理逻辑”.

(3)将“y随x的增大而增大”翻译成“当x1

4.2建构数学

4.2.1单调增函数、单调减函数

设函数y=f(x)的定义域为A,区间IA.

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若当x1

如果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若当x1f(x2),那么就说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减函数,I称为y=f(x)的单调减区间.

意图分析 (1)前一定义由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一定义放手让学生独自概括,让学生在类比模仿之中加强对数学概念的认知、内化,既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又培养学生用数学中的“符号语言”刻画数学概念的能力[3].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概念是如何扩充完善的.

(2)当学生表述不到位、语言不准确、理解存在偏差时,教师要耐心地引导学生补充、修正,最后达成严谨、准确、简洁的表述.如学生表述时,可能会漏掉“在某区间上”,借此教师要向学生强调函数的单调性是相对某区间而言的,是函数的“局部性质”.让学生阅读教材,规范表述,找出概念中的关键词“在某区间上”、“任意”、“都有”.

4.2.2单调性、单调区间

若函数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函数或单调减函数,那么就说函数y=f(x)在区间I上具有单调性,单调增区间和单调减区间统称为单调区间.

4.3数学运用

例1请根据图2,写出函数f(x)=2x,f(x)=1x,f(x)=x2+2x+1的单调区间.

例2如图3是定义在闭区间[-5,5]上的函数y=f(x)的图象,根据图象说出y=f(x)的单调区间,以及在每一单调区间上,函数y=f(x)是增函数还是减函数.

意图分析(1)通过例1、例2,让学生能用“图象法”判断函数单调性,并明确“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单调区间”的区别.

(2)通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自主纠错,最终让学生明白函数f(x)=1x(x≠0)在区间(-∞,0)和(0,+∞)上都是减函数,但是在定义域上不具有单调性,并提醒学生注意函数f(x)=1x(x≠0)的减区间不能写为:①(-∞,0)∪(0,+∞),

②(-∞,0)或(0,+∞),而应写为:①(-∞,0),(0,+∞),②(-∞,0)和(0,+∞),③(-∞,0)及(0,+∞).一般地,单调区间是不能取并集的.

思考你能画出函数f(x)=x+1x,x∈(1,+∞)的图象吗?你能用“图象法”判断函数f(x)=x+1x在区间(1,+∞)上的单调性吗?

意图分析对高一新生而言,很难画出此函数的图象,那么对于“图象不明”的函数,用“图象法”判断其单调性已不可能,让学生体会到用“定义法”证明的必要性,自然过渡到例3.

例3证明函数f(x)=x+1x在(1,+∞)上是增函数.

证明设x1,x2为区间(1,+∞)上任意两个值,且x1

f(x1)-f(x2)=x1+1x1-x2+1x2=(x1-x2)+x2-x1x1x2=(x1-x2)·x1x2-1x1x2,

由1

x1x2-1>0,x1x2>0,

于是f(x1)-f(x2)<0,即f(x1)

所以,f(x)=x+1x在(1,+∞)上是增函数.

意图分析(1)此题是教材上例2的变式题,因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画出例2中函数f(x)=-1x-1,x∈(-∞,0)的图象的,为了更好地说明引入“定义法”的必要性,故将教材上例2换为上述的例3,忠于教材又不囿于教材.教师引导学生对照单调增函数的定义,指出函数单调性证明的要点,作差比较大小是常用方法,它的基本步骤是:取值→作差→变形→定号→下结论(其中作差是依据,变形是手段,定号并下结论是目的),培养学生严谨的数学推理能力,增强思维的条理性.

(2)通过这3道例题,让学生分别从“形”和“数”两个方面理解单调性,同时让学生明白“判断函数单调性”与“证明函数单调性”的差别.

思考 函数f(x)在定义域内的某区间I上单调递增,那么对区间I上的任意两个值x1,x2,f(x1)-f(x2)x1-x2的符号有什么变化规律?反之,若在区间I上的任意两个值x1,x2,都有f(x1)-f(x2)x1-x2>0,则函数f(x)在I上单调性如何?

意图分析通过此道思考题,让学生明白“对于区间I内的任意两个值x1,x2,若当x10”是等价的,它们都能表明函数f(x)在I上为单调增函数.

4.4学生活动

练习关于函数的单调性有以下一些说法:

(1)区间(a,b)上,取两数x1,x2,且x1

(2)若函数y=f(x)在区间I上是单调增函数,x1,x2∈I,f(x1)

(3)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

(4)函数 y =f (x)的定义域为[0,+∞),若对于任意的x2>0,都有f(x2)

(5)若函数f(x)是R上的单调增函数,则必有f(2)>f(1).

(6)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f(x)在R上不是单调减函数.

(7)若要说明函数f(x)在某个区间上不是单调增(减)函数,只需在该区间上,找到两个值x1,x2,且x1

(8)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单调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单调增函数,则函数f(x)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

(9)若定义在R上的函数f(x)在区间(-∞,0]上是单调增函数,在区间[0,+∞)上也是单调增函数,则函数f(x)在R上是单调增函数.

(10)所有的函数都具有单调区间.

其中正确的有 (5)、(6)、(7)、(9).

意图分析(1)概念辨析是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这道填空题,帮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辨析、反思,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对概念全面、深刻的认识,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加深学生对概念本质的认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学生先独自思考,再小组讨论,相互纠正,对于错误命题,要让学生说明理由,举出反例.

(3)这道填空题的解决要比直接告知“一个定义,三项注意”的教学模式更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思考的热情.

练习2证明函数y=x在(0,+∞)上是增函数.意图分析巩固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五个步骤,让学生意识到“变形”是最为关键的步骤,其成功的标志是出现因式x1-x2,教师点评时,提醒学生规避“循环论证”情况的发生.

4.5回顾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哪些知识?学会了哪些方法?经历了怎样的研究过程?

意图分析让学生再次体验 “函数的单调性”概念发生发展的过程,掌握判断函数单调性的“图象法”和“定义法”,以及用“定义法”证明函数单调性的五个步骤,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利于学生养成反思、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

4.6课后作业

1.必做题:教材第44页,第4题、第7题.

2.选做题:利用几何画板可画出函数f(x)=x+1x(x≠0)的图象(如图4),

(1)根据图象写出此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和单调递减区间;

(2)证明函数f(x)=x+1x在区间(-∞,-1]上是增函数.

意图分析(1)通过作业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其中选做题是例3的补充,让课堂、课后浑然一体,并让学生初步认识“对勾函数”,利于后续的学习.

(2)通过选做题的第(1)题,让学生明白函数f(x)=x+1x(x≠0)的单调减区间为(-1,0)和(0,1);单调增区间为(-∞,-1]和(1,+∞). 特别地,单调减区间不能写为[-1,0)∪(0,1),但从简洁性角度考虑,单调增区间可写为(-∞,-1]∪[1,+∞).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1.

[2]单墫,李善良,陈永高等. 现行苏教版《高中数学教学参考书·数学1(必修)》[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6:3.

[3] 涂荣豹.“教与数学对应”原理的实践——对“函数单调性”教学设计的思考[J].数学教育学报,2004(11):5-9.

动画设计的意图模式 篇12

我把这节内容的起始课尝试学习电台主持人的风格,设计成游戏形式,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把教学过程记录下来,与同行交流.

一、报数游戏,初闯新境地

本节课一开始,我让某一横行的同学迅速地报数,再让竖列的同学也迅速报数,并用多媒体演示横放及竖放的数轴.对比刚才一行一列交叉的报数同学,形象而且生动.学生兴趣浓厚,大家争相抢着要参与,学生的思维很快进入了运转状态.接着我提问教室里在座的几位同学的行、列数,就这样及其自然地把同学们引入到了新的“游戏”阵地———“平面直角坐标系”.我再引导学生了解这个问题的背景知识.请学生看课件演示,简略地介绍了法国数学家笛卡儿如何创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过程,并由此产生了一个新的数学分支———解析几何.学生们眼睛瞪得大大的,表现出对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渴望.

【设计意图】课前引入的关键就是激趣和恰如其分地引入正题.通过这样的游戏形式导入,把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潜在意义的趣味问题,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参与意识,从情境感受进入理性的思考中.通过课件可使学生产生“自己此刻正与一个伟大的数学家研究同一个问题”的感觉,这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而笛卡儿在重病的情况下,仍然在思考数学问题的精神也激励了学生学习数学乃至做事都得坚持不懈,这体现了本节课情感态度目标的设计思想.

二、协调合作,勇闯主阵营

了解了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和笛卡儿的生平事迹后,学生们对“平面直角坐标系”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学生跟随着课件的演示,练习画直角坐标系,并确定所给点的位置及所在象限.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相关概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这里利用多媒体课件把知识点进一步运用到实际的题目中.突出了本节课的知识重点,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三维目标.

其次,在黑板上展示我预先制作的中国象棋棋盘,横、列标上数字.然后,把全班同学按三人一组分成若干小组,轮流让各小组中两名同学上台对弈,另一名同学解说,每个小组对弈三个回合.

【设计意图】采取这种游戏形式,可以让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把静态的知识,变成动态的游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判断能力,还能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巩固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认识,气氛变得相当活跃.

三、动手实践,增强新体验

为了巩固概念,我也采取了游戏形式.通过课件演示,要求学生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各点:Q (2, 3), S(-2, 3), R (3,-2), T(-3, 2), M(-1.5,-2.5),再顺次连结起来.用课件演示描点的步骤,学生跟随课件的演示动手完成Q点后,独立快速地在我事先准备好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图纸上描出其余点.在学生掌握了描点的方法后,我宣布现在正式进入游戏做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下列四组点(题目略),并将各组内的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观察所得的图形,你觉得它像什么?”在这里我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各做一个图形,并且分别派代表用视频展台展示自己组的成果,并看看别的小组同学作出的是什么图形……描点连线完毕后,各小组代表踊跃发言,气氛浓厚,决不亚于电视节目的现场.

【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让学生练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的位置,通过连线绘制图形的形式去完成这一练习.目的在于把枯燥的练习转变为充满趣味的绘图,同时进一步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突破了难点.

四、发挥个性,展我真风采

运用课件展示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上面的一些点后,让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上哪些点之间的位置比较特殊?是什么特殊关系?

(2) 坐标轴上的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3) 象限中角平分线上的点的坐标有何特征?

最后把本课内容小结了一下,并布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通过图书馆和网络查找相关的资料,拓展知识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与人合作交往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深化对坐标平面上的点的规律性的认识.

五、课后反思

我们知道,许多节目都由媒体来表现,除了主持人的串词、衔接以外,大部分都由现场的嘉宾观众或事先准备好的场外镜头片段来充实内容.这正像现代教学模式中的多媒体组合教学的方式.避免了传统教学的“一言堂”、“满堂灌”.从而我以这种方式尝试类似数学课堂主持人的模式上了一堂课.自我感觉如下:

1. 切入自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进行教学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数学新课程大力提倡的.苏联著名的数学家辛钦,在其《数学分析简明教程》的序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想尽力做到在引进新概念、新理论时,学生先有准备,能尽可能地看到这些新概念、新理论的引进是很自然的,甚至是不可避免的.我认为只有利用这种方法,在学生方面才能非形式化地理解并掌握所学到的东西.”这段话非常精辟,它说出了引入新知识的一个重要原则———学生的资源教学的起点.

2. 形式多样.本课运用激发情趣、启发诱导、实施积极的认知干预等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在感受中去体验.这里有自主学习,也有合作交流.我觉得教师通过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接受性学习与发现性学习能够有机结合,让数学学习成为有意义的学习,这应该是数学教学的基本走向.

3. 过程过于“开放”.本课每个环节体现了互动性特点,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思维的自由驰骋奠定了基础.但在第二关中,通过学生的象棋对弈来学习“平面内点的坐标表示”时,学生们兴致太过高涨,直接导致后续的学习中相当部分学生的心思一时难以收回.“开放”要适度,教师作为主持人的角色,要把这个度掌握好,网撒下了,该收时必须及时把它收回.

4. 课堂欠完整.整个教学过程总体上比较顺利,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十分投入.但是时间上把握得不够理想,在互动合作的环节中时间占用过多,导致结尾草草收场.另外对于难点剖析不够透彻,有些地方还应该及时当堂讲解,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可完全放手给学生.

上一篇:高初中地理教学衔接下一篇:企业中的绿色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