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文化(精选12篇)
食文化 篇1
《上海商业》杂志2011年首期, 翔华同志写了一篇题为:“创新传承, 破解‘老字号’发展难题——上海雷允上药业西区公司发展思路与实证”文章, 今天, 我们特地把它翻了出来, 重读后感悟许多。
感悟之一, 文章对公司实行“现代医药商业模式”运行实践后对文化的思考, 提出一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感悟之二, 文章对文化是雷允上 (西) 超越发展的灵魂, 价值取向是文化的灵魂, 尽管还没有明白的提出, 但在文章一开头就有这个意识, 这是很了不起的;感悟之三, 文章强调“一把手”应是文化的第一推动者、第一责任人、第一宣传者, 把文化作为“一把手工程”而形成文化领导力;感悟之四, 文章是对中华老字号现有成就本源的追溯, 源于对创新孜孜追求。在实践中形成推崇创新的观点:不创新是老字号最大的风险, 许多老字号墨守成规创新不足, 要生存发展必须创新, 这是对创新的肯定;创新的动力, 既来自实际需求和竞争对手的原因, 又同时来自反击“废医存药”错误观念的需要, 创新观念很重要, 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动力来源问题, 为中华老字号提供了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创新内容重点在技术和管理上, 重中之重是中华老字号要从传统管理跳出来, 推进文化管理这一观点回答了在什么地方创新;在创新方法上, 文章主张有重点, 集中力量, 各个击破。主张团队作战, 不赞成个人英雄主义。这一观点解决了中华老字号创新方式, 集中有限力量为确保创新的成功提供了方法。文章的很多观点, 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意识是不可能提出来的。
“‘中华老字号’曾经是伴随每一个中国人成长的儿时记忆。它温馨、美好, 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 是每一位中国人脚下的鞋、身上的衣、口中的糖, 回味悠长。然而, 曾几何时,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 那些曾令人向往的老字号已与我们渐行渐远, 有些甚至已经湮灭在市场的尘埃之中, 成为往昔沉重的背影。
老字号是中华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见证, 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如何继承和弘扬这些优秀品牌, 是每一个老字号传人的共同责任和使命, 也是振兴民族工商业的重要任务。对于这一点, 相信已经是大家的共识。但是在市场实践中, 面对新兴的市场主体和世界名牌名品的竞争, 很多老字号却显得力不从心, 进退维谷;在不断兴起的时尚潮流冲击下, 更是无所适从, 几无招架之力, 又无遑论腾飞与发展之见!
本文试从老字号经营的共同境遇和实践经验中, 寻找破解发展瓶颈的途径, 借以抛砖引玉, 共同实现中华老字号的伟大复兴。
老字号的传承, 其核心在于文化内涵的发掘与弘扬
1989年, 位于上海南京西路719号的上海中药店找出尘封已久的“雷允上”店招, 把在“文革”中被更名的老字号店牌重新挂了出来。就这一挂, 很快为该店带来滚滚客源:许多老顾客慕名前来, 只为寻找那样一种感觉;留洋已久的华侨们扶老携幼前来观瞻、体验, 也只为找回童年的回忆;而好奇的欧美游客留连于中草药和百眼橱前, 则惊叹医药文化的古老和神奇。为满足顾客的怀旧情感, 同时也是为了恢复“雷允上”的经营特色, 对店内外进行了全面改造和布局, 并专门开设精品饮片柜, 恢复“用料必求其精”的配方传统;请来德高望重的名老中医坐堂。这一系列恢复, 令“雷允上”老店顿时声誉雀起, 销售倍增, 连续多年成为沪上中药单店销售的冠军。
回顾当年“雷允上”复牌成功, 不能不说是一种文化回归的成功。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根植于社会泥土的文化魅力及其生发出来的巨大能量。中医药在传承和弘扬品牌文化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例证, 还有北京“同仁堂”, 它无论在其药品内在质量, 还是对品牌文化的策划宣传, 都显现出一脉相承的厚重底蕴, 散发出浓烈的文化气息。这种文化的力量, 才是真正能够感染和影响人们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的力量, 其作用与现代广告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 每一个老字号的背后, 都有一段品牌发展的奋斗史, 都有一些动人的故事或传说。这些故事和老字号的牌子血肉相糅、相映生辉, 对传播、推动老字号发展具有极强的社会功效。远非现代广告银弹轰炸可比。但可惜的是, 能够把老字号文化精髓融入产品或服务成为内涵, 又能以现代媒介给以发掘和宣传的企业少之又少, 更多企业还处于没有找准发展定位, 或在企业发展根本问题上缺乏统一认识, 从而造成老字号普遍陷入不能发展的困境。
当然, 造成老字号发展困境的原因, 决不止一个文化传承那样简单。正如去年发生在北京前门大栅栏老字号小吃店集体败走的原因, 很多就是文化以外的因素所导致。我们在这里所要探讨的, 主要是老字号企业的发展问题, 如果连生存立足都成问题的话, ……本文暂不做讨论。
应该说, 近年来各级政府为老字号的传承发展都倾注了极大心血, 给了前所未有的关心和支持。但归根结底, 在商海里游泳的是企业自己, 任何来自外界的帮助和支持都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只有企业自身解决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问题, 老字号的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所改观。在这里, “我是谁”重点在于认识自我, 把握特征, 明白优势;“我从哪里来”重点在于把握文化脉络和发展渊源;“到哪里去”则要解决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策略问题。方向和策略, 必须建立在对自身发展脉络剖析的基础上, 真正把握企业文化的特征和精髓, 才是抓住企业发展的牛鼻子。就如“同仁堂”坚持‘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 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制药原则。“雷允上”尊奉“药香九十国唯质量奠基, 店老十万天乃诚信为本”的祖训一样, 在这些制作和服务信条的背后, 真正主导企来发展的就是文化的本原。
老字号的发展, 关键在于产品和经营的不断创新
说到文化, 不能不提及另一种文化, 这就是对老字号形成重大冲击的时尚文化。前不久在一次商业研讨会上, 听到一位全球最大奢侈品企业集团的中国区营销总监的发言。他对中国时尚的变迁作了精辟的分析, 基于时尚品牌对人的研究、对人的观念研究提出“流行无国界”、“时尚是一种感受, 不在洗脑筋而在得人心”、“成功在于保持新鲜’等等, 都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唯独对他认为“老, 只能进博物馆”的说法很不认同。因为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 任何文化都有其本原的内核, 这种内核经过时间的洗礼不断丰富、精致, 始终是延续文化发展的源动力。例如巴黎早在十八世纪就已经是世界的时尚之都一样, 所不同的是, 不过是把贵夫人裙下的鲸鱼骨变成现代女孩的花样文胸罢了。任何把老字号与时尚对立起来的观念都是错误的。今天的老字号, 哪一个不曾是当初的时尚?我们的错误, 在于观念的老旧, 在于继承者的顽固不化, 没有不断给予老字号品牌以时代发展的新内涵、新立意、新表现, 所以才使老字号显得老态龙钟。从抱残守缺的角度看, 也就难怪时尚代言者要把我们的“老字号”送进历史博物馆了。
谈起创新, 很多业者感到无所措手足, 不知从何处下手。就象毛泽东同志曾经讽剌的那样:我们一些同志得到一把宝剑, 只知道拿在手中不停的赞叹:好剑!好剑!却不知道该如何去用一样。现在很多老字号的继承者只是一味强调继承而不懂得创新, 殊不知我们的老祖宗正是在不断的创新中才打磨出一块块光彩的品牌。全聚德的烤鸭为啥好吃?六必居的酱菜为啥出名?我们沪上更是不乏各种响当当的品牌。仔细考察他们的历史, 无不是在激烈竞争中下苦工出奇制胜, 靠躺在老祖宗牌子上想吃遍天下, 恐怕永远是痴人说梦。老字号品牌, 是前人留给我们的一份家业, 其中最重要的是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传承。如果不了解这一点, 那我们拿在手中的, 就只能是一块毫无生气的牌子, 可就真的只能进历史博物馆了。
在创新方面, “雷允上”近年来做了一些初步尝试, 虽不敢说成功, 但对我们的经营工作和思路, 都有一定的启发。大家知道近年来上海掀起“膏方”热, 每到冬令时节, 膏方进补成为一种时尚, 也成为沪上各家中药店争相上马的经营项目。但随着膏方定制业务量不断扩大, 传统的加工方式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挑战:一是顾客对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二是行业之间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三是规模化生产对人员、技术、工艺、场地等条件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死抱住传统工艺不放, 一则难以满足顾客需求, 二则要丢掉市场。经过反复调研分析, 决定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 按照现代工业生产方式制订膏方加工质量标准, 为“雷允上” (上雷牌) 品牌注入规范化、集约化的现代管理理念和科学元素。通过标准制定过程, 我们把‘雷允上’积淀数百年的传统工艺, 经过采集、分析、提炼、筛选, 运用现代科技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检测, 得出最佳工艺方案;在不影响膏方品质的前提下, 尽可能采用新设备和新工艺, 以全面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2010年7月, 在经过上海市中药行业协会、质量技术监督局以及各方专家严格论证后, 雷允上 (西) 《中药膏方定制技术标淮》终于诞生, 受到市行业协会高度肯定和赞扬。经过去年冬令以来生产实践, 按照新标准制作加工的膏方, 不仅产量大幅提高, 而且品质更有保障, 口感、色泽、疗效均超过以往, 受到消费者热烈欢迎。通过制定膏方标准给我们以启发, 只有用科学的思路和方法, 在继承的基础上敢于突破前人的局限, 不守旧、不怠惰, 敢于创新, 才是真正的科学传承和有效传承, 才能赋予老字号品牌以鲜活的生命力。其实, 只要认真观察一下国外老字号的生存之道, 也就不难明白这个道理。君不见可口可乐仅凭一张配方走遍全球, 虽然它的口味保持不变, 但仍不断推出新品;在它每年的创意广告、包装上, 更是融入了超前的时尚元素, 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代手法, 千方百计剌激你的味蕾、唤起你的感觉, 始终吸引和保持着一大批真实的消费者。
老字号重生, 必须借助资本的力量实现扩张与飞腾
众所周知, 我国的老字号之所以形成目前的困难局面, 除了企业自身原因外, 还有一个与外国企业最大不同之处, 那就是由于历史的、政治的原因, 所有老字号无一例外, 都遭遇了人为的经营传统的断层。而这一时期, 正值全球工业化发展的高潮, 各种全新的经营思路和手段层出不穷, 工商业资本积累以几何级数增长, 等到我国的老字号重新走上竞争舞台, 世界早已是面目全非。我们所面对的, 不仅仅是经营思想的更新与学习, 还有着资本实力上的巨大悬殊, 很多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法的应用, 被捉襟见肘的资金所限制, 更不用谈发展与扩张了。那么老字号究竟应该怎样实现自已的发展和腾飞呢?我们认为:除了把握和弘扬企业的文化精髓, 不断创新经营思想和方法外, 还必须充分利用我们的后发优势, 借助现代发达的资本市场机制, 为企业注入发展动力。在这一方面, 北京“同仁堂”药业为众多老字号带了一个好头。他们在充分整合企业的文化资源和经营资产基础上, 利用上市融资这一资本手段, 迅速实现了在全国中药市场的扩张布局, 同时进军海外, 兼顾在养生、美容市场的适度发展, 较快实现了依靠单一资本积累所难以实现的发展布局, 为企业进一步成长、壮大乃至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张翔华的文章是他多年学习汲取中国文化的精粹, 并与老字号企业的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老字号企业的发展不是不可为, 而是大有可为。关键是每一家老字号的经营者, 都必须在深入剖析把握企业文化脉络的基础上, 切中企业发展阶段和弊端, 找准企业发展方向和目标, 敢于创新、大胆创新, 就一定能为企业杀出一条“血路”, 突破重围, 进而实现企业成长与发展。在诸多发展方针和策略中, 最为重要的关键词就是文化与创新。比起众多国外品牌, 我们有更为深厚的文化积淀, 但切勿使之成为负担, 而要为我所用, 使之成为感召顾客、引导潮流的无形力量;对众多后起之秀, 我们所缺乏的, 正是他们所充沛的创新意识, 只要我们摒弃故步自封, 大胆尝试产品、服务、包装、宣传等一切方面的创新之举, 敢于和时尚共舞, 那么“中华老字号”的浴火重生就一定大可期待。”
食文化 篇2
今天,我方的观点是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
我方认为文化自信的确需要有一定基础,但这个基础不是文化自觉,而是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社会群体/对文化的认可状态,是文化被认识,被接受的过程。而文化自觉是在文化上的/觉醒和觉悟,两者相去甚远。对方的定义显然扭曲了文化自觉的定义。
费孝通先生率先提出了“文化自觉”这一概念。之后,在中共中央机关/理论刊物《红旗文稿》中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定义,即: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包括对历史进步中/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充分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心。
我方坚定认为文化自信才能文化自觉,理由如下:
第一,从文化的发展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先决条件。文化自觉的前提是文化得到传承,而文化得以传承必定需要/文化自信。在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过程中,坚定文化自信,才能使我们勇于发现/并剔除自身的文化糟粕,敢于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如若不然,文化何以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潭死水,怎能不腐!文化尚且不知能否延续,何谈发展,更遑论/文化自觉? 第二,从心理学/认知角度来说,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直接推动力。社会认知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表明学习目标价值的内部期望/会对社会学习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也就是说,文化自信作为一种内部期望,直接推动/文化自觉。一方面,只有充分肯定自身文化价值,才有可能对文化倾注极大的热情与精力,进而深刻认识文化在/历史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另一方面,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有坚定信心,才能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正是基于以上两方面,才能通过文化自信做到文化自觉,最终达到/文化自强。
第三,从哲学/认识规律来看,文化自信到文化自觉,是感性认识经实践,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实践过程/的把握和再总结,再提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社会群体而言,没有充分的文化自信,缺乏主动性的文化实践,是没有生命力的,也是不可能推行的。只有不断的文化实践,才能发现自身文化的偏差,最终对自身文化有理性认识,充分把握文化的发展规律,主动担当历史责任,实现文化自觉。
发酵的日本食文化 篇3
先说味噌。味噌的材料是大豆、酵曲和盐。先把大豆煮好,然后把酵曲、盐放在一起发酵,几年以后才可以吃。原来味噌是每个家庭自己做的,因为酵曲、盐的量每个家庭放的不一样,所以各有风味。虽然现在已经没有每个家庭的差别,可是还是每个地方喜欢的味道不一样,如东日本的味道偏咸,而西日本的味道清淡一些。每个地方的味噌都各有千秋,有的美食家喜欢到很多地方去尝一尝。
吃米饭的时候,日本人喜欢有泡菜佐餐。现在当然有各种各样的菜,可是原来没有什么菜,一般来说只有泡菜。日本的泡菜是用糠秕和盐来做的。在糠秕中放盐水,再把蔬菜放在这些东西里,然后天天用手来搅拌,过两三天就可以吃。泡菜的汁水以后可以一直使用。时间越长,泡菜越好吃。人的手有各种各样的细菌,细菌可以起发酵的作用,各人手上的细菌不同,所以泡菜也有每个家庭的味道,我们常说的母亲的味道就是这个味道。泡菜中有种黄色的腌萝卜,叫泽庵萝卜,据说是江户时代一个叫泽庵的和尚发明的。
纳豆是煮黄豆发酵后的一种食品,有点像中国的豆豉,不过有非常独特的气味和黏性。两种的区别在于纳豆是加入杆菌发酵的,而中国的豆豉是加入曲子发酵的。吃纳豆的时候,一般要放一些酱油和芥末搅拌一下,这样黏性更强,也更好吃。纳豆的起源不太明了。纳豆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平安时代,相当于中国的唐宋时期。在《新猿乐集》中还有一个关于纳豆的传说。室町时代(相当于中国的明朝)的将军源义家出征的路上,在水户附近休息,发现本来是马的食料的煮黄豆在豆秆中发酵了,他尝了一下,觉得很好吃,于是命臣下研究怎么做,这就是纳豆起源的一般说法。
进入了江户时代,纳豆被作为商品出售,日本式早餐的米饭、酱汤、泡菜和纳豆的基本形式也在这个时期固定下来,成为最典型、最普遍的日本人饮食内容。最近科学家发现纳豆中含有的细菌有很多益处,可以抑制有害菌、溶解血栓,这大概也是日本人长寿的一个原因。
寿司也是日本一种具有代表性的食品,做法是在米饭当中放醋,然后握成圆形,在上边放生鱼片,但寿司的本源不是这样的。寿司原来是把米饭、鱼和盐放在一起发酵,这样可以保存比较长的时间。寿司的别名叫江户前。江户是东京一百年以前的名字。东京的前边有海,用在这里钓的鱼来做生鱼片。那个时期江户最有名的是火灾和吵架。因为那时的房子都是木头做的,容易发生火灾;江户人性格太急,所以容易吵架。这样急性的人们想吃饭的时间也应该要减少,所以发明了寿司这种速食食品。当然,现在不可能在东京湾里钓鱼,所以只留下来这个名字。
食文化 篇4
坐落在长江之滨的浮桥中学, 是一所有着74年历史的老校。学校建校之初名为“乃德私塾”, 乃德创始人写下了高亢激昂的校歌, 校歌的最后一句为“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70多年来, 学校始终坚持“文化引脉, 德润校园”的办学理念。下面结合校歌, 谈谈浮桥中学乃德文化建设的三路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与文化自强。
一、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唤醒文化的自觉
文化的力量是潜移默化的, 虽然无处不在, 但见之无形, 身处其中的人们最容易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 觉而不察。如何让校园文化从概念走向现实, 首要的是通过各种方式与途径来唤醒校园中每个人的文化自觉。
我校校歌的最后一句话是:“乃德崛起, 复兴中华, 在吾仔肩”, 一种办好学校、振兴中华的强烈责任意识跃然纸上。要把口号化为行动, 不仅需要校长有文化自觉, 也需要全校师生的文化自觉。
学校文化建设不是割断历史式的从天而降, 空穴来风, 必须与传承携手而行。学校文化传承的有形载体很多, 在唤醒全员校园文化的自觉过程中, 必须要有的放矢, 全面渗透, 重点突破。
我校以校歌为抓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初一新生刚跨入校门, 在入学军训时, 一堂必修课就是学唱校歌;每一位新教师加入我校时, 必须要学会唱校歌;每年的校红五月歌会, 常规节目是各班大合唱校歌;中午学校的校园广播, 每天必放的歌曲是校歌。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 每个人都不由自主哼地唱起来。这是一种校园文化自觉的表象, 因为师生, 尤其是学生很难理解校歌的创作背景和真正内涵。对此, 必须要对校歌进行深度解读。我们通过全校教师会、班级主题班会、校园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 变着法让师生更好地理解体会“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的使命与责任。
文化无处不在, 有效载体固然重要, 但唤醒师生文化自觉是一个系统工程, 要巧设计、精安排。为了让师生对校园文化有深入直观的理解, 学校召开各层面的会议, 集思广益, 几经三番, 设计了一个校园文化标志 (LOGO) , 通过图片对校园文化进行浓缩性的解读, 更直观;学校推行课堂教学改革, 评出每月乃德之星;学校展板、画栏等外显宣传资料, 都紧扣校园文化, 学校大墙上张贴“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八个大字;每月小组合作展板边上横批都是“乃德崛起, 在吾仔肩”等。时时处处都能找寻到校园文化的印迹, 人人皆知, 这是提升校园文化自觉的必备条件。
二、敦品励学, 愈困弥坚———增长文化的自信
宏大的文化口号固然有一定的作用, 但校园文化口号只有化作行为, 才具有生命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 始终坚持以传承与践行校园文化为主旋律, 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增长师生文化的自信。
我校前辈就以“乃德”为校名, 提出了“敦品励学”的校训, 学校办学坚持德字为先, 立德树人, 几十年来, 一脉相承。学校的德育工作扎扎实实, 从不虚浮。每天清晨值日班级的学生, 提前15分钟到校, 一班6人, 身披红色值日横幅站在校门口, 笑迎每一位师生;护绿队的学生检查卫生;监察队的学生到班内检查是否有抄作业和违规现象;中午值日学生带着纸与笔, 记录各班浪费食物的学生姓名。每天值日学生会把检查的情况及时反馈给各班主任, 大家各司其责, 工作有条不紊, 虽然事小, 但几十年坚持如一, 是多么的不容易。风正好扬帆, 良好的自我管理文化有利于铸就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
敦品励学的校训, 也深深烙印在每一位浮桥中学教师身上。服饰打扮必须要规范, 不着奇装异服进教室, 不能大声呵斥学生, 同事之间不允许有打骂, 否则会引起公愤, 教学质量相对差一些的教师倍感压力……这些大多不是学校规定的, 而是学校文化传承的惯性使然。
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形势下, 学校如何不断提升办学品质、正视学生日益突出的心理问题、提高社会对学校的满意度等, 这些都要求浮桥中学的管理者和教师要有一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心力, 不断思考进取的发展力, 虽愈困弥坚, 但持续努力。
三、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走向文化的自强
“前程万里, 谁著先鞭”喊出了浮中人办学的气魄和胆识。办好学校, 要有责任的担当, 要有超越自我、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每任浮中校长都深知使命, 勇于担当。
校园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面对生源结构的不断变化, 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日渐显现, 学校提出了“拿着别人的地图, 找自己的路”, 量校而行, 量法而行, 量生而行, 智慧型地吸收, 创生性地实践, 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以“学习用表”为载体, 以“小组合作学习”为突破口, 深入学习, 勇于实践, 有成功的喜悦, 有失败的苦楚, 有理论与实践偏离的困惑, 有家长的质疑和实践的艰辛矛盾交织的忧虑等。但凡是革新者, 困难从来不是止步的理由, 思考和实践才是最好的武器。团结协作, 勇著先鞭, 是学校文化积淀在每个教师身上的显性产物, 也是学校不断发展的精神源动力。
山西面食文化作文 篇5
山面食文化的形成因素
面食文化是以面食发展而产生的文化现象。它是围绕着面食的起源、发展、制作、消费所产生的物质、精神、技能、习俗、心理、行为等现象的总和。在人类发展进程中,饮食被赋予并反映了人的意识、人的思维和人的心理状态。它结合且融人了历史的、地理的、文学的、艺术的以及教育的、科学的精神财富。饮食文化的出现,应该说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
山西的饮食文化以面食文化为主,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
的,其中融入了山西历史的、自然的以及商业的精神财富。
历史因素与面食文化
一种文化的形成必然会有悠久的历史,山西的面食文化也不例外,悠久历史的积淀使山西面食文化达到了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山西沁水下川文化遗址是目前所知山西境内旧石器时代晚期最后一处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址,距今有两万年左右。这里出土了与原始农业相关的几种生产工具,其中就有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等,可以推知,山西境内的粮食加工始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开了面食文化的先声。
面食的出现最迟在汉代之前,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汉代,随着石磨的广泛使用,面食已经大量出现,据史料记载,面食在汉代已经是上至皇宫,下至百姓的普遍性食品。宋代开始,面食发生变化,有了炒、燠(即是焖)、煎等方式,而且还在面中加入或荤或素的浇头。最迟在明代,面食的.制作就已经很精美了。明代程敏政在《傅家面食行》诗中有句云:“美如甘酥色莹雪,一匙入口心神融”,对山西面食大加赞赏。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山西面食整合了诸多地区的面食特点,形成了今天的面食文化。
自然环境和面食文化
任何社会(或地域)的基本生存(谋食)文化模式,是由环境、气候变化、动植物生长等因素长期性变异现象所决定的。该种生存(谋食)模式,既要与环境中的气候、土质、水利资源等自然因素相适应,又要与环境中的社会群体情势相适应。反之,基本生存谋食方式对环境也有巨大影响,通过对环境的不同开发模式,促进了自然环境区域出现变化。山西一省,地处内陆高原山区,届东亚季风区北部边缘,季风性大陆性气候显著,大小旱灾多易发生,有谓十年九旱。山西除汾河两岸外,大都为山区,适宜耐旱五谷生长。早在周代,并州即以五谷为主要农作物(《周礼·职方》“豫州、并州宜五种”)。历史上,交通又不发达,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特别明显。在这样的条件下,取材于当地所产小麦、玉米、高粱、谷等杂粮,限定了饮食向着面食文化模式发展。反之,面食文化模式不断发展也促进了农业种植向杂粮种植发展。再者,山西中北部地处高寒之地,对饮食的要求自然是温热型,且食用方便。面食恰好符合这一要求。它集主食、副食于一碗之内,边吃边添加,各随其便,亦不必拘于饮食礼仪,饭间也费时不多,忙时稠、闲时稀,也很节约,并不断在人们的努力探索之下花样百出,形成了有别于其它地区的特殊的面食文化。
人文因素与面食文化
山西面食文化除上述因素之外还有诸多的人文因素。
任何一种文化,如果缺少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则很难形成气候。山西面食最大的人文因素是百姓的普遍参与性。山西任何一个地区的百姓,特别是农家妇女,都能做一手漂亮的面食。看起来非常单一的面食(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旧社会),在勤劳智慧的农家妇女手里,竟变得多姿多味,通过煮、蒸、炸、烤等手段,把单调繁琐的家务,变成了诗化的劳动,或劳动的诗化,让你从心底赞叹!《河东备录》曰:“并(指并州)代(指代州)人苦于嗜面。”可见,古时并州面食是民间的家常便饭,不然绝不会“苦于嗜面”。正由于有了广泛的群众性,才产生了精美无比的制作技术和品种,以致形成了独特的面食文化。从文化人类学角度看,提高饮食文化的生产技术和丰富有关知识,是每一个文化社会赖以存在并成功的基本保证,而这个基本保证无疑得力于广泛的群众性。
山西曾经是中国商业的中心,山西商人在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地位。他们由行商到坐商,由封闭式经营到联合的垄断性经营,由纯坐商发展到专事金融的票号,反映着封建末期经济演变的轨迹。我们通过衣食住行这些活跃的事象,可以窥见他们有特色的传统习惯和文化特征。山西商家除了具有民间共同的饮食习惯外,还有着自己独特的饮食风俗。在他们的饮食中,主食也以面食为主,烧(包括烤、烙)、蒸、煮、炸的诸般面食,从造型到花样乃至风味,
都达到了精益求精的程度。早期商人长年漂泊在外,熟悉外埠的饮食习惯,当他们积累了一定的资金,由行商发展到最后专事金融票号之后,饮食习惯中自然会整合其它地区的饮食习惯。因此说,山西商人的饮食习惯对山西面食文化的形成也起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山西面食文化的特点
中华辣食文化的魅力 篇6
一、南北辣韵各有特色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由于气候、物产和风俗的差异,各地区人民的饮食习惯和口味爱好亦有颇大程度的不同,从而使“辣食文化”在中华大地上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这是形成许多具有特殊地方风味的地方菜系的最根本原因;这也是中华民族“辣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个性和强大的兼收并蓄能力及旺盛生命力的道理所在。例如,我国著名的四大菜系之一的川菜,就擅长运用辣椒调味,它进一步发展了巴蜀时期就形成的‘尚滋味’、‘好辛香’的调味传统,逐步形成了一个地方风味极其浓郁的菜系。其风味则是清鲜醇浓并重,并以善用麻辣而著称。又如,我国著名八大菜系之一的湘菜,其调味特色是以“酸辣”而著名,以辣为主、酸寓其中。湘菜之辣则与其地理位置有关,湖南大部分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潮湿,古称“卑湿之地”。而辣椒有提热、开胃、去湿、驱风之效,故深为湖南人民所喜爱,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地区性的、具有鲜明味感的食辣习俗。再如,具有代表西北风味的秦菜,也非常注重选用辣椒作为调味料,其味别是以“香辣”和“酸辣”而驰名。像辣椒,别的地方风味或菜系多选用辣椒酱、辣椒砖、辣酱油、泡辣椒、渣辣椒、辣豆瓣酱等,而秦菜则选用干辣椒。干辣椒经油烹后拣出,形成一种“香辣”,辣而不烈,辣而不死,辣而适口,辣得有轻重、有层次,辣得有韵味,达到“香辣味美”的程度。在陕西地方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陕西十大怪,辣子一道菜”,指的就是油泼辣子(是将干辣椒经少许油在锅里焙干碾成细末泼入沸油,即成油泼辣子)这个意思。如果将油泼辣子夹入刚蒸好的热馍(指馒头)趁热吃,那真可谓香辣可口、妙不可言。而“酸辣”是在油烹辣子的同时再烹入香醋而产生的味型,即所谓酸辣味浓,以酸为主,辣味为辅,酸而不酷,辣而不燥,回味悠长。
二、辣椒烹调滋味俱佳
辣椒在我国烹饪原料当中属于茄(科)果类蔬菜,现全国各地均有栽培,以四川、湖南、陕西、江西、湖北等地为最多。辣椒含有辣椒碱、二氢辣椒碱、辛酰香英兰胺等辛辣成分,并有隐黄素、辣椒红素、胡萝卜素,还有维生素C(营养专家认为辣椒中的维生素C为蔬菜之冠)、柠檬酸等微量元素。辣椒的辣味是因具有辛辣物质的香辛调料对人的味觉、嗅觉器官产生刺激,使人产生烧灼感、痛觉、紧张感的感觉。具有发汗、刺激兴奋、帮助消化、促进食欲等功效。通常辣椒在烹饪中可作菜肴的配料,也可单独作为烹饪原料烹制,还可以晒干制成粉末或制成多种调味料(例如,辣子面、辣椒酱、辣椒片、香辣酱、辣椒油、泡辣椒等)。辣椒除入肴调味外,还具有增辣添色、去腥、解腻、除膻、压异、调和滋味等作用。辣椒用于调味,因菜品、季节、原料、个人喜好等不同而要求用量有别。一般原则是“辛而不烈、辣而不燥、辣中有香、辣而有味”。由此可见,辣椒不仅是烹饪原料,而且是主要调味品之一,更是天然的红色素。值得一提的是辣椒对人体有很高的食疗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我国中医认为,辣椒味辛性热,可健胃消食,温中散寒,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机体的代谢作用。当然,过多食用辣椒,对痔疮、肛裂、消化道溃疡、便秘、神经衰弱、皮疹等病均为不利。特别要注意服食之忌。
三、辣食文化魅力独特
中华民族饮食烹饪文化一向重视食味,并且一直把它作为衡量美食的最高标准,从历史的发展看,我国人民素以食味为核心,“以味媚人”。强调“烹饪味为先”。并以此作为衡量菜点质量的第一标准。故而,食为味之本,味为食之魂;也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凡是名食均首先以味取胜,是否美食,首先讲“味道如何”。其他方面再好,味道不好的食品,在中国也不算美食。
常言道:“五味调和百味香”。《吕氏春秋·本味》讲到“调和之事,以甘、酸、苦、辛、咸。”因此,调味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还是一门学问。在五味调和过程中,不同滋味的巧妙配合,其实质就是相互依存,而非相互排斥。因为,每一种调味品都含有区别其他调味品特殊的呈味成分。正因为如此,才能使各式菜点发生“口弗能言,志弗能喻”的“精妙微纤”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菜点的不同风味特色。由此可见,辣味在五味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例如,在川菜中最具有独特的辣味调味品,在烹制菜肴常用的味型有:川菜首创的咸鲜微辣的“家常味型”、咸甜酸辣香兼有的“鱼香味型”、辣咸鲜稍酸微甜的“香辣味型”、咸甜酸辣香鲜各味十分和谐的“怪味味型”,以及表现各种不同层次、不同风格的“麻辣味型”(常见的有:“红油味型”、“麻辣味型”、“酸辣味型“、“煳辣味型”、“陈皮味型”等)。从中反映了中华民族调味变化的精深。
中国的调味文化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以“齐和”为基本的发展规律,以“中和”为基本美性特征的文化模式。“和”就是调和,就是调制美味的过程,我国的调味原本就是一种高品味的艺术创造活动。重庆的火锅,尤以“麻辣烫鲜”的红汤火锅最有特色。通常火锅都是在冬天吃,但重庆人则不然,不分春夏秋冬,一年四季都吃。特别是酷暑的盛夏,重庆的气温高达38 ℃以上,往往要持续2~3个星期,照常吃火锅的客人络绎不绝,从早晨到晚上,热气腾腾。其主要原因是吃火锅最适合重庆的食辣口味需要。去过重庆吃过重庆火锅的人都知道:此乃火锅“麻”得人直咂嘴,“辣”得像口中含了一团火,烫得舌尖感觉迟钝。而重庆人却说:“辣的痛快、辣的舒服、辣的愿意”。我想这口味的需要大概是重庆人的习俗所致。也可能是重庆气候所致,只因吃火锅以热抗热、以热除湿、以热驱寒,求得一身爽快,乐在其中的缘故吧。而这种乐趣,只有重庆人才能真正领略到,也敢领略到。也许这就是“辣食文化”的魅力所在。
我国的调味文化包括辣食文化在内之所以为世人瞩目,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就是她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个性。再如,被誉为“秦菜之乡”的地方风味名小吃西府“岐山臊子面”,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里占有重要地位和旺盛的生命力。西府“岐山臊子面”以“酸、辣、香;薄、筋、光;煎、稀、汪”的特点而名噪三秦,誉满全国。这里酸、辣、香是指口味特点,薄、筋、光是指面条的质感标准,而煎、稀、汪则是汤汁、油水、温度的具体要求。臊子面要求调味酸辣适口,香气扑鼻。从而形成了秦菜中的一支很有个性的地方风味。它以自身独特的魅力风味特色丰富了秦食文化的内涵。可见,中华民族“辣食文化”中的价值体系总是在技术体系中反映出来。
中华民族的“辣食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在中华民族“辣食文化”的技术体系要素上,辣椒作为烹饪原料和辣味调味品,广泛开发和充分利用是对人类饮食文化的一大贡献。今天,如何将辣椒原料和辣味调味品应用到我国的烹饪实践当中去,并运用哪些熟悉的手段和科学技术创造出数不胜数、千滋百味的美食来,是中华饮食文化值得关注的课题。
食文化 篇7
1 电视主流文化的求变
电视在20世纪90年代所突显的主旋律在大众文化或外文化的冲击下, 电视主流文化因其单调和苍白使其优势减弱。从某种意义上说, 它仅仅成为一种姿态和意志而存在, 并没有按文化生产的规律占取应有的文化份额, “弘扬社会正气, 讴歌主流价值观”, 反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电视节目基本是央视新闻节目所表达的意识形态, 也就是主旋律。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 随着大众文化占领文化领空, 主旋律的意识形态的节目受到了冷落, 央视也做了改变, 这一时期《东方时空》《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等新栏目层出不穷, 从内容到形式上增加可接受性, 向大众靠近, 也赢利了受众群体, 这是一个求变的开始, 但是节目题材所反映出来的还是与主旋律、主流价值观相关的。
近些年, 央视求变的过程是向精英文化靠拢, 《新闻1+1》就是求变过程中的栏目。与凤凰卫视《时事开讲》有些相似, 但却不完全相同。《新闻1+1》打破了传统的新闻播报方式, 改变了传统电视评论刻板的说教方式, 大胆触及关系国计民生议题, 充分挖掘评论的功能。采用主持人、新闻观察员共同对重大的、热点的时事话题进行探讨, 采用新闻与评论相结合, 从国家宏观的时事大政策、大家普遍关心的公共话题、国内特重大突发事件等选题中选取当天最快、最新、最热的新闻话题进行解读, 力求以精度、纯度和锐度为新闻导向, 这是在打造精英文化的过程,
向精英文化靠拢的同时, 也贴近大众文化的所需, 通过老百姓所关心的个案问题来反映普遍存在的问题, 站在体制机制层面进行反思。即使是对个案进行问责, 也要抱着与人为善的态度, 举出大量事实作为论据, 议论环节有一定的回旋空间。《新闻1+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 选题大都是采用网络上热议的话题, 着力于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点进行探讨, 并充分尊重不同利益群体的情感诉求。虽然《新闻1+1》升级改版, 但笔者认为, 它还是主流文化占主导地位的一档新闻评论类节目。
2 电视大众文化的精致化
马克思说:“生产物要在消费中才能得到最好的完成。”人们需要在大众文化节目中缓解紧张, 释放压力。而一些理论和思想, 用电视来表现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说电视是更具大众化的表现形式。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身心都处于紧张状态之中。现阶段, 制作的主流文化节目、精英文化节目过于严肃、单调甚至呆板, 而电视的大众化特点为观众提供娱乐消遣, 可以缓解紧张, 释放压力, 这是电视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但电视节目要满足各个层次的观众的娱乐要求, 追求经济效益和高收视率, 迎合观众口味, 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节目走向低俗。大众文化也需要精致化。湖南卫视的《新闻公开课》将大众文化更加精致化。
《新闻公开课》是一档创新型新闻节目。《新闻公开课》并没有游离于湖南台节目风格, 快乐、娱乐、清新、新奇、多样化是湖南卫视节目定位, 更多的是吸引90后甚至00后的年轻受众群体, 因此它打破严肃的新闻节目形式, 具有话题性;同时, 兼具多种时尚年轻元素, 是一档由大学生亲手制作的新闻评论栏目, 其节目形式是在节目录制现场通过在校大学生与资深知名的媒体人辩论的形式, 每期节目都会邀请3名来自全国知名高校的大学生, 还会邀请资深媒体从业人员, 两方进行互动, 并从中选出各自心目中的新闻头条。《新闻公开课》选题方面注重节目形式新颖独特性。每期节目有15分钟是留给大学生的, 甚至会让90后和资深新闻主编展开版面头条间的碰撞。该节目在关注新闻时事的同时, 着力拓展年轻受众群体, 把话语权让步给青年人, 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新闻节目, 收效显著。
湖南卫视《新闻公开课》的节目, 它所呈现的文化特质就是大众文化占有主体地位, 同时兼顾了精英文化, 通过资深新闻人带动着精英文化, 通过大学生的关注点带动同年龄阶段的受众群体, 与湖南台节目定位相符合。
3 电视精英文化的大众化
精英文化在经历20世纪80年代的辉煌和90年代的梦想破灭后, 一方面对主流文化保持距离, 另一方面又跟主流文化一起批判大众文化[1]。长久以来, 电视精英文化一直处于边缘和弱势, 处于“高处不胜寒”“曲高和寡”的境遇。而大众文化却拥有众多的收视群体。之所以会出现两种文化对立的局面, 主要是因为所谓的精英文化节目没有找到一个与大众文化融合的方式, 没有找到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人们看惯了精英文化一贯高高在上而又单一的节目形式, 更倾向于大众文化节目的平民化色彩。凤凰卫视以新闻立台, 《凤凰大视野》《铿铿三人行》《开卷八分钟》《一虎一席谈》这些名牌栏目, 从金牌名主持到学者主持, 处处透露着精英文化, 由于落地等原因, 受众群体很有限, 凤凰网的建立, 增加了一部分受众群体, 但受众群体依然有限, 凤凰卫视精英文化大众化非常典型的栏目就是《倾倾百老汇》的开播, 在《倾倾百老汇》三年的嘻笑怒骂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 这一档曾为凤凰卫视带来不少“迎客松”的时政脱口秀类节目也将迎来新的蜕变, 开始寻求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更多结合点。
《笑逐言开》周播栏目, 由凤凰卫视当家男神尉迟琳嘉主持。节目运用崭新的多媒体手段和独特的串连解读方式, 通过主持人现场脱口秀的形式来演绎各类资讯。栏目紧跟社会热点, 天下大小事无所不包, 或谈笑风生, 或嬉笑怒骂, 或能唱能演, 或敢言敢玩。升级后的栏目加入了现场嘉宾的这一环设计, 根据嘉宾的特点量身定做了当期节目主题, 呈现出极具个人特色的内容和表现形式。
《笑逐言开》评论方式与《新闻1+1》《新闻公开课》虽然都在演播室里, 但形式完全不同, 《笑逐言开》放眼全球热点, 评论方式娱乐脱口秀式的没有太多的主观引导, 更像是幽默式地讽刺, 然而娱乐化地给予一些意见, 视角独特, 形式让大众更加贴近, 但所阐述观点还是精英文化的呈现;《新闻1+1》关注国内热点, 很严肃地播报方式, 带有立场地评论, 更多地是站在国家立场上, 反映主流价值观;《新闻公开课》关注互联网排名靠前的热点话题, 追述新闻头条的方式, 去看哪个热点更热, 大家是答辩式地对决, 得出一个结论, 在争辩的过程中有观点有分析有背景反映了一周的热点话题, 没有太宏观的立场说, 更让普通大众所能接受, 贴近大众文化。
不同于西方的是, 在中国目前特殊的历史环境中, “中国文化出现大众消费文化、政府主导文化和精英高雅文化三足鼎立的新格局”[2]。但电视文化走向大众、走向悦众、走向娱乐是基本趋向, 可能是媒体生存所决定的, 也是大众文化的时代所决定的, 批判也好, 漠视也罢, 不太可能改变它的走向。无论主流文化、大众文化和精英文化有多少差别, 三者都不存在绝对的、明确的界限, 所谓的精英文化不断地被社会大众所接受而成为大众文化, 从而二者之间不断的相互转化。所以, 应该避免将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分化。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各种文化的含义也随之改变, “主旋律”的困境与求变, 精英文化与主流文化的合谋, 大众由开始对主流文化、精英文化的拒斥以彼此寻找契合点, 电视大众文化、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三种文化有继续寻找彼此相互结合的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孔繁华.众神狂欢——世纪之交的中国文化现象[M].北京:中央编辑出版社, 2003.
食文化 篇8
图书馆是文化信息的传播者, 这个物化的建筑集中了古今中外各家的言论、思想和观点, 人类的文化在这里得到汇聚、展示和延续。图书馆是当之无愧的文化使者, 图书馆肩负着服务大众文化、提升公民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使命。
1 图书馆与大众文化
大众文化是“被大众普遍接受的信仰、习惯、和经由它们组织起来的对象, 并被大众广泛分享。包含在政治、经济中产生的大众的信念、习惯和对象。它包含了大众化了的精英文化和地位提高而进入了博物馆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一般都具有通俗性、趣味性的特点, 从而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和诱惑力。娱乐休闲活动在传递现代生活信息、改变生活方式、形成生活能力等方面也具有强大的社会效应。与过去相比, 我国当代大众文化呈现出多层次多纬度特征。从政治说教到智性思考、到反映寻常人生、到表现娱乐的狂欢。大众文化变化很快, 一方面是对市场信号和大众口味的适应, 另一方面是对主流文化所允许的新文化范式的接受利用。大众审美趣味也转而受文化自由主义的快节奏、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的影响。我国大众文化素质和发达国家的大众文化素质相比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实现急需提高大众文化素质。
图书馆是服务于大众文化的场所。图书馆的职能就是首先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休闲的需要, 利用大众文化的强烈渗透性, 不失时机地对读者进行引导、疏导和教育, 以其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 使社会大众在参与和接受文化娱乐时, 自觉地接受大众文化所内含的文化知识、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 从而内化为社会大众的内在精神要素, 成为他们理解社会的思维方式和生活实践的能力。大众文化并不是孤立的行为, 而是群体性的行为, 是社会大众之间相互对话、交流、合作、渗透的过程。现代图书馆环境幽雅, 不仅是良好的学习场所, 它又为大众提供了文化娱乐、文化休闲、会友谈天、交流沟通的良好公共空间。图书馆是服务大众文化的窗口之一。
2 图书馆与公民文化
公民文化是“公民社会内在的精神, 是一种地域型, 臣属型和参与型政治态度的合理聚合, 它强调政治输入的理性参与, 因此是一种参与型复合政治文化”。按照我国著名政治学者马庆钰的观点:公民文化包括公民道德建设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公民道德建设注重团结, 友爱, 互助, 诚信的社会公德的培养:公民意识注重民主意识, 平等意识, 法律意识及主人公意识等政治权利的诉求。公民文化是不断发展、更新、充实的, 各种不同文化不断的冲突和激荡而融合产生更符合与时代要求的公民文化。公民文化是民主生存与发展的土壤, 只有公民文化意识和文化氛围达到一定的水平, 才能与经济、政治相匹配, 才能三位一体的打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社会。西方发达国家的民主历程告诉我们:公民文化是维持和发展民主制度的必要条件。著名学者李慎之先生曾深切感叹“千差距, 万差距, 缺少公民意识是中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我国的公民文化还处在培育阶段, 有待更大的提升。
基于我国社会民主发展的需要和我国公民文化素质状况, 各地图书馆都根据本地区的特色, 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 长期积累, 大都形成了各自的馆藏特色或特定领域的藏书体系。各种关于公民文化的信息, 通过图书馆的筛选序化, 加工处理, 以图书、报刊等形式, 源源不断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可以满足公民文化教育多领域、多层次的需求, 还提供电子阅览室的视听服务和信息网络服务, 图书馆作公民文化信息的集散地, 最大程度的发挥着交流、共享、研究平台的功能。特别是当今社会信息飞速发展, 而其他的媒体如网络仍处于无序化状态, 就更为图书馆提供了展现自我的绝佳时机。图书馆是公民文化的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3 图书馆与和谐文化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融思想观念、理想信仰、社会风尚、行为规范、价值取向为一体, 包含着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和评价, 是社会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和谐作为一种价值选择是人类共有的文化现象。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儒家思想就是“合和”的文化, 她深深地滋润着民族精神及其生命智慧。在古希腊就已把和谐作为美的特征。马克思也认同魏特林把社会主义称为“和谐与自由的社会”, 并认为共产主义是“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 和谐从本质上讲就是“人寻求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是“以人为本”的价值理想的实现。它的表现形式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体制制度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包括六个方面的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每一个方面都对和谐文化有所要求。无论其中哪一项和谐的建立都与人的知识、素质与文明程度相关。广大社会成员对待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态度的科学性, 以及社会成员行为规范的文明与理性, 这一切都有赖于社会成员整体的科学态度的端正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图书馆的公益性和社会教育职能, 决定了图书馆是社会大众终身教育的工具, 图书馆的一系列工作都是在对社会成员进行终身教育, 它完全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局限, 既可以进行科学技术知识教育, 也可以进行思想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等。这是任何学校都不能代替的, 特别是社会大众的终身教育, 图书馆是开展大众终身教育的最佳场所。图书馆是和谐文化持续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重要传播者, 是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图书馆作为社会文化信息聚集的宝库, 成为构建和谐文化的重要基地之一。
文化的冲突是社会不稳定的深层动因之一。脱离了一定的文化与之相应的社会政治经济系统、政治经济体制就很难正常运行。所以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国家、社会稳定的思想和心理基础。文化的背后, 根源仍是利益关系, 但价值观念对人们处理利益关系具有导向作用。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 社会稳定取决于人们由文化决定的诉求得到满足的程度与状态。图书馆自觉满足大众文化需求, 着力公民文化的培养, 努力构建充满活力、蕴含智慧、文明超前的和谐文化。图书馆是服务大众文化的一个窗口, 是公民文化的教育培养基地之一, 是和谐文化建设的主阵地之一, 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参考文献
[1]杨晓伟张景秋谈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西部科技, 2007, 11.[1]杨晓伟张景秋谈图书馆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J].中西部科技, 2007, 11.
[2]邵葆丽[印度]田甜译.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长江学术, 2007, 3.[2]邵葆丽[印度]田甜译.当代中国的社会文化长江学术, 2007, 3.
[3]王栋.改善中国公民社会文化环境的思考及路径选择, 2007, 3.[3]王栋.改善中国公民社会文化环境的思考及路径选择, 2007, 3.
[4]方爱清, 秦在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4]方爱清, 秦在东.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基础初探[J].社会主义研究, 2007, 2.
[5]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 35, 3.[5]韩楠.新时期图书馆与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J].江西图书馆学刊, 35, 3.
食文化 篇9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文化建设,文化产业
我国在国家建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思想道德建设、文化建设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 这也直接影响了我国社会的整体发展。所以, 我国党和政府对于文化建设的要求也在不断增加, 并且对文化建设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 把文化软实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也是我国文化建设发展未来的目标之一。
1 何为文化:直面文化的功能和效果
文化具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 我们日常生活中文化主要指的是人与自然等一些与人有关系的事物, 并且没种具体的事物都可以作为文化来进行表现。而在狭义的概念中, 文化又可以指宗教、艺术、教育以及法律等内容, 这些也是一种无形的文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所进行的生活方式以及工作方式等, 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个人的价值、个人的尊严, 并且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而无论是个人还是国家, 文化也是区别于其他个人与国家的唯一标准, 这也说明了文化不仅是一项重要的事物评判标准, 也具有着较强的传播力。同时, 文化与经济也有着紧密的联系, 在社会经济生活中, 经济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在注重生活质量的同时, 也需要有文化来相辅相成。文化可以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来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做基本条件, 并且在国际事物中, 文化也可以体现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 国家之间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 优势的文化往往更能够决定一切。
2 文化软实力:正视文化的核心性
文化的软实力不仅体现在社会生活中, 同时对于政治、经济、军事等也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在国际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文化的软实力也能够更好的提高人们对于国家的认可度, 通过文化能够更好的获得别人的支持, 这也是一种文化产生的情感, 我国针对文化建设方面也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总书记习近平在讲话里也经常说道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同时, 文化软实力也间接的反应出了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印象和位置, 如果没有文化软实力, 那么我们国家也将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获得别人的认可, 自身的价值也不能够更好的反应出来, 这对于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也有着很重要的影响。
文化软实力, 最重要体现在有没有话语权, 有没有规则制订权, 有没有一些人人都必须要表态的事情的权威评判权。为什么讲中国现在还是发展的初级阶段?在国际社会里, 我们已经成了一个数量规模型的巨人了, 但还是文化价值、文化实力的矮子, 几乎没有什么规则和标准是中国主导的。任何国家都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是物质硬实力, 另一条腿则是文化软实力。物质硬实力不行, 这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败;而文化软实力不行, 这个国家可能不打自败。
大家知道16世纪的欧洲宗教改革的发起者是德国人马丁·路德。那会儿他关于国家文化力有这么一段言论:一个国家的前途, 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 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 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 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及人们所接受的教育、人们的学识、开明和品格的高下, 这才是利害攸关的力量所在。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已经把文化软实力纳入到两个100年的目标。我们要想一想怎么来提高我们个人的、团队的和我们行业的软实力。
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要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 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 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 要注重塑造我国的国家形象, 要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提出了“一条道路”、“一项改革”、“四个自信”、“四种形象”、“树立四观”的稳固“根基”的大思路。我们从党的十七大开始正式把文化软实力引到了我们的国家战略。
3 文化产业与经济:一个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
文化产业在国际上被称为“经济黑马”, 因为它不仅可以赚取利润、创造财富, 还可以起到增加就业、刺激消费的作用, 而且低成本、高收益、无污染, 所以被称作为朝阳产业。在2005年底的时候, 专家们在不同场合下不断使用了文化创意产业概念。作为它的主流骨干支撑的就是文化产业。文化产业的出现带来一个实质性的东西, 就是文化内容和文化价值对各种各样的经济 (只要不是基本生活用品的) 起主宰作用。在发展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们注意到一个痛苦:看起来琳琅满目、非常繁荣的市场基本上都是尾随式、跟进式、模仿式的雷同。属于我们自己的, 属于本地方的、有特色的、人见人爱的太少了。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存在着一个产业链的缺陷, 简单说起来叫做两头弱, 中间大而不强。高端原创研发环节资源汇集度非常低, 下游的营销推广环节很弱, 中间的制作生产环节大而不强。在原创研发环节, 属于我们的品牌的东西真是很稀缺。有人说, 我们现在的状态是一流的设施, 二流的产品, 三流的服务。
4 文化建设:一个自豪而任重道远的时代主题
文化作为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建设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关系到我们中国的未来。在十八大报告当中, 在文化部分的标题就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当前, 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场巨大而深刻的社会转型, 思想文化层面经历巨大改革, 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同时也是一个风向标。
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是我们当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的问题。当年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倒台?说到底其实是由于当时整个苏联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丧失, 苏共失去了文化上的领导权, 最终导致了亡党亡国。如果说没有共同的思想基础、道德基础, 没有共同的价值观, 就谈不上任何的凝聚力, 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都可能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所以对于我们这个国家来说, 我们也是在这个方面做很多的努力。我们在十八大报告当中分国家 (天下情怀) 、社会 (君子文化) 、个人 (塑造的是正直品德) 三个层次提出了24个字、12个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步的提法, 当中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 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 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新时期, 加强文化建设, 就要凝魂聚气培育核心价值观, 固本培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多措并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清醒坚定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文化创造、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 要成为国人的伟大责任和永恒担当。
参考文献
[1]贾磊磊.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主要构成[N].光明日报, 2007 (010) .
[2]洪晓楠, 邱金英, 林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构成要素与提升战略[J].江海学刊, 2013 (01) .
食文化 篇10
一、传统节日概述
传统节日是一种时间性习俗, 它与时序结合构成历法性节日, 也称岁时节日。因为这个特点, 传统节日一般都结合了人们关于自然时间的认识与人类在这个时间点上的特殊活动, 从而使自然时间具有了人文意义。传统节日在发展中逐渐被它的文化意义占据主导, 其人文内涵被提炼和固定下来, 成为人们生活得以依托的“社会的和精神的日历”, 同时在不同的层面反过来作用于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的发展。传统节日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 包含着一个民族历史形成和沉淀下来的性格、心理、信仰、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情趣以及诸多民族文化深层结构内涵的价值取向, 是民族精神在特定的社会土壤上长期孕育的结果和重要载体, 是一个民族生存形态最突出、最具特色的展示。
二、西方节日文化对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在全球化浪潮日益汹涌的今天, 异质文明之间的冲突和整合不断凸现出来, 面对多元复杂的文化环境, 我国悠久的传统节日文化似乎有点步履沉重, 而中西文化激荡了近百年的争辩仍在继续, 其形势越来越隐蔽, 程度却越来越剧烈。
1. 全球化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冲击。
全球化发展到当代, 它对文化的影响越来越大, 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增多, 民族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国际影响也不断扩张, 世界文化向着多元化、多样性发展, 这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但与此同时, 经济全球化中出现的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主义对民族文化带来很大挑战, 优势文化利用自己的影响力强行推销自己的观念、价值和文化产品, 这使得各民族原有的特色文化越来越被边缘化, 甚至有消失的危险。有人认为, 这种文化强势姿态的影响与渗透, 是以西方的经济霸权作为支撑力量来实现的, 也就是说, 经济霸权支撑了文化霸权, 从而导致了文化的侵入与渗透;而东方国家与民族则普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落后, 从而不得不处于一种受控制和受渗透的被动处境。
2. 当代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的情怀日益淡薄, 主要表现在:
一是当代年轻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历史沿革、特点及其社会意义不够了解, 缺乏认同感;二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创新不够, 内容陈旧, 形式单调, 缺乏文化内涵, 对年轻人没有吸引力。从民俗学的角度, 西方的节日大多带有狂欢的色彩, 而中国的传统节日更强调团圆, 许多年轻人便觉得厌烦与累赘, 像是一种负担, 并不能从真正意义上了解、体会、感受传统节日;三是年轻人好奇心强, 赶时髦, 爱模仿, 盲目追求西方文化;四是西方节日文化人情味浓, 个性化强, 对年轻人有吸引力;五是各级对传统节日文化宣传教育引导不够。
三、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自觉
文化的传承是个耳濡目染的过程, 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条件。所以, 要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节日文化, 首要的是创造环境和条件, 来唤醒民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晚年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认为, 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其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特色及他的发展趋势, 不是要“回归”, 也不是要“全盘西化”和“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并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最终适应新的环境、新的时代的自主地位。“文化自觉”的概念对于我们寻找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策略有很强的针对意义。我们提出自己传统节日的“文化自觉”, 就是要充分认识传统和现实, 实现传统节日精华的传递, 而且还要通过对优秀西方节日文化的引入, 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新的血液和营养, 从而使传统节日文化焕发出生命力。
1. 努力在多元文化互动中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
从多元文化视角来看民族传统节日, 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各个国家和民族文化接触和交流的大环境是否和谐、公正。这种环境是民族传统节日及其代表的民族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文化的多样性是有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一种文化生态环境。产生于不同文化和社会体制历史中的多样文化, 启迪人们的思想, 是文明发展的重要源泉。不管每种文化有怎样的特质, 它必然会有某些人类共享的成分。多样文化会提供更多的人类发展模式, 它的充分展示和发展将使得现实生活中的每个人和每个群体都增加选择和学习的机会。多元文化之间的影响是积极的, 会使各个方面都在其中受益。文化多元化追求的目标, 是一个多样文化和谐相处, 共同实现人类进步的现实环境。因此, 我们要努力在多元文化互动中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发展, 其主要原因是:
首先, 从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全球性的多元文化互动使得文化交流和相互影响的机会在增加, 它为民族文化的展示和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传统民俗节日应该保持、弘扬, 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象征符号, 它是让自己精神振奋的力量, 也是让世界了解你、尊重你的必要渠道。
其次, 从文化民主建设方面来看。文化多样性强调, 全球化的文化多样性进程需要民主机制, 需要更民主、更开放地倾听各种文化的声音和利益诉求, 以便把许多群体的要求带入选择和决策的过程。民族传统节日作为一个群体精神和价值表达的代表, 具有文化和政治建设的参与作用。民族节日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理解的过程, 在人们欣赏节日文化的同时, 自然也会带来对民族文化权利、民族生存利益的更多思考。一个有现实参与价值的民族节日建设可以作为民主机制建设的一个有益的成分。
由于全球化时代各国文化会呈现出一元化与多元化共存的发展格局, 因此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自觉就应当是努力维护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个性特色。一方面,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正在受到西方文化的严重挑战, 从而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有一种危机感和责任感。另一方面, 我们要在对外开放中, 积极参与文化全球化进程, 善于学习和吸收国外的先进理念、价值和知识, 将其有机地融入中国文化之中, 为我所用、为我服务。同时, 也通过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良性互动, 对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形成全球价值。
2. 努力把传统节日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相接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 西方节日对我国传统节日造成的冲击, 使我国传统节日西化的现象日益突出。因而要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与现代社会所具有的一定文化精神。例如, 清明节扫墓活动, 不但是对祖先的祭奠、追思, 这种慎终追远、尊老行孝的历史传统同样还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保持血脉相连、心心相印、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重要凝聚力之精神源泉。可以说, 中国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能挖掘出符合当代特质的文化内涵, 它以共同的文化认同、精神归属、理想目标和价值原则, 不断地凝聚人心、鼓舞精神、调动力量, 成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因此, 在当代, 急需扭转传统节日自生自灭的状态, 法定合理的节日布局, 在宏观层面上要营造祥和、浓郁的节日氛围, 形成中华民族共同拥有的民族精神家园。
3. 努力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适应现代化需求
现代化是一个整体性的社会变迁过程, “文化自觉”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文化取舍、文化选择和文化改造的自主能力, 以适应新环境、新时代, 弘扬和培育适应新时代的民族精神。每个民族的文化都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 既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 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又必须学习、借鉴外来文化, 保持文化的时代性、先进性。
面对现代化的挑战,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文化自觉应该以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潮流为大背景, 以对传统文化的理性思考为基础。首先, 要把握时代, 弄清现代化的性质、特点, 它的决定性矛盾, 发展的主要动力和主要方向。其次, 必须熟悉和审视传统, 弄清楚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缺点之所在。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 继承民族文化遗产, 发扬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 加以时代的改造, 使之与时俱进, 推进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转型。同时,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必须与西方文化和谐交流, 赋予时代的内涵。只有保持东西方节日文化的平等对话, 为传统节日文化注入时代的血液和丰富的营养, 才能使传统节日文化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 拥有自己的文化话语权和民族特色。
四、结束语
传统节日是一宗重大而又占有特殊地位的民族文化遗产。它是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集中展示方式, 也是一种隆重举行的标志性民族文化。保护、弘扬传统节日文化, 能够使全体民众拥有强烈的文化共同意识, 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 增强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在强有力的文化旗帜下团结一心, 从而产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巨大文化能量。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今天, 国人应思考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一是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凸显, 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文化支撑, 这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一大趋势。二是文化产品和服务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组成部分已成为独立的贸易形态, 在国际竞争中走向前台, 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主要方面。三是文化领域已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主战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为广泛,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 我们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有效抵御西方思想文化渗透, 就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 不断增强我国文化的总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切实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这正是推动我国传统节日文化进行文化自觉的重要因素。
摘要:中国传统节日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态, 因其文化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已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但是,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频繁, 西方文化包括节日文化不断进入中国, 改变着当代中国人, 尤其是年轻人的观念和行为方式。所以, 在当前多元文化的潮流中, 对待西方节日文化应保持理性的文化自觉, 要与西方节日文化进行和谐对话, 做到中西结合, 共存共融的同时也将不断发展的我国传统节日文化推向世界。
关键词:多元文化,传统节日文化,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费孝通.论人类学与文化自觉[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4.
[2]黄涛.保护传统节日文化遗产与构建和谐社会[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1) .
[3]李丽敏.论西方文化冲击下中国传统节日的回归[J].鸡西大学学报, 2009, (4) .
[4]李欣传.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下语境中的传承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4) .
[5]马国栋.从传统节日看中西文化[J].美与时代, 2006, (05) .
[6]萧放.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雅文化 俗文化 根文化(五) 篇11
国奴制下中国的古代社会分裂成二元社会,一个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社会,主要是由士与官吏组成(此外也包括医生、艺人、出家人这些自由职业者)。另一个是无知识无文化的农民、手工业者、商贩为主体的草根大众。
先进生产力的代表,科学技术的代表和先进文化的代表,是士与官吏中的一部分人。国人津津乐道的中国古代“科技发明”、“优秀文化”大都是他们搞出来的。
发明造纸技术的蔡伦是东汉朝的宦官;发明地动仪的张衡是东汉朝的太史令;写《伤寒论》的医圣张仲景是东汉末年的长沙太守;创立绘制地图理论(制图六体)的裴秀是西晋初年的司空官:算出圆周率的祖冲之是南北朝时南齐朝廷华林学省里的官员;《水经注》的作者郦道元、《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都是北魏朝的官员;大书法家王羲之当过东晋朝的太守和右将军;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任过兵部尚书;《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是北宋宫廷画院的画官;《耕织图》的作者楼寿是南宋的县令;编《授时历》的郭守敬是元朝的高级官员;航海家郑和是明朝的宦官;作《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是明朝太医院的医官……;历朝历代几乎所有的水利专家都是朝廷命官。
以上这些在科学技术文化方面有成就的官吏,在庞大的官僚队伍中只占极少数,绝大多数官吏碌碌无为或以权谋私。皇权专制建立的国奴制极大地扼杀了人的主动性与创造精神,鼠文化异化了人健康心智的发展方向,而向着鸡鸣狗盗、尔虞我诈、蝇营狗苟、为稻梁谋和以权谋私的污途发展。所以历朝历代的亿万富豪,除皇族以外,基本上是朝廷大官或者是与皇亲、权臣联手的官商。
中国专制制度的祖传秘方
社会制度是政治经济综合体,本身又含有文化支撑。任何经济制度必须有政治保障,比如产权(物权)、管理、分配、人身权利、劳动条件等必须有政治一法律的支撑。政治也要有经济支撑,但对经济的依赖小。因此综合体(社会制度)中政治比经济更具决定作用。
政治(暴力、权力、权威、统治)在中国决定经济,因为得到鼠文化支撑。中国没有全民性信仰,但有全民性崇拜。鼠文化使中国人最崇拜权。崇拜的本质是既景仰又畏惧,于是形成权奴心态,具体表现为不问青红皂白地对权的顺从、依赖、巴结、攀附、助长和强化。权奴心态促成了大权归一,先造成公权(政权)私有(家天下),进一步又造成权者运用私有政权使社会物权和人权国有,使中国成为皇权专制大一统国家。皇家成了国家,皇权成了国权,人们从总体上讲是国奴,具体分层、分部、分区、人对人看又是权奴。
中国人不分“国”和“公”,汉语中两词经常通用,(“公”还有别的涵义,这里不详述)为公就是为国,公共利益就是国家利益,公有就是国有。财产公(国)有了,掌控公(国)有财产的权力却没公有,应是公权的却是私权。“家天下”、“打江山坐天下”就是公权私有。
夺取最高控制权、支配权,即政权一造成或维持无物权、无人权状态或模糊物权、人权状态,或者把物权、人权“公(国)有”→然后变公(国)权印政权为私权,就能得到一切。这就是“有了权就有了一切”的奥秘,这就是中国几千年香火不断的专制制度的祖传秘方。
政治——鼠文化支撑的最高级剥削形式
中国传统社会是权力主导社会。纵观中国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部围繞权力斗争的历史,无论政治生活,社会生活,甚至家庭生活都是如此。在政治层面上,宫廷斗争,皇位交替,官场倾轧,农民暴动,改朝换代等等;在家庭层面上。二十年媳妇熬成婆,是指媳妇终于掌握了家庭的管理权。
鼠文化下权与势,权与贵是一体相连的。有大权力和接近大权力的人叫做达官贵人。因此是以贵贱划分人,不是以贫富划分人。远离权力,与“贵”不沾边的“富”是不牢靠的。“宰相家人七品官”,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贵贱是根本标准,它决定了贫富与雅俗。有了“贵”另外两个也有了。
民谣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人上人不是指一般意义上的富人,而是有权有势的权贵之人。何谓“苦中苦”?不是指底层社会的吃糠咽菜,这是几千年来底层社会生活的常态。苦中之苦是指忍人所不能忍,如韩信的“胯下之辱”;如读书人的十年寒窗;如牺牲与抛弃一般人的享受与生活乐趣,做常人所不能为、不敢为及不齿之事,诸如此类。
读书人熟知的一句话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颜如玉。其实这些东西书中并没有。学而优则仕,通过读书当上了官,手里有了权,或者是成为权者的重要工具(如谋臣、幕僚、秘书,也都有权)就都有了。
在中国,“赢者通吃”在权力方面是,“一把手”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可以委任、贬黜包括二把手在内的任何人,并对他们有生杀予夺之权;除此以外,权力还能延伸到所有方面:有了权当然贵,同时也富,也雅,还显,还荣,还有名,“纷华”。“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得了富贵不还乡,正如穿锦夜间行”。马斯洛的五个层次都能满足。舒适、牛逼(炫耀)、刺激也均能实现。
政治剥削或剥夺,比经济剥削效率高,范围广,规模大,种类多,有税、贡、赋、助(役)等多种形式,可征到各种钱财物品、民夫美女、奇珍异宝,剥削到的财物和服务数量大且车富多彩,是一种最高级的剥削剥夺形式。中国人经比较、反复,最终(自秦以后)采取了此种形式。这比拥有几个庄园、几个手工作坊、工厂或者经商做生意利大多了。(战国末吕不韦和他父亲讨论过这事;刘邦当了皇帝后,当着众大臣的面也和他爹说过这事。)
中国人走上这一步是因鼠文化中无“法至上”观念。无“个人权利”观念,无“产权”观念。因为鼠是弱势群体,不愿意也不能负责。弱势群体崇拜、依赖强权、暴力。这种文化支撑强权大于法,否定每个个人的权、责、利;不支撵法大于权,也不愿意为法大于权去承担个人责任。于是,不是经济集团而是暴力集团决定社会制度(政治经济制度综合体),采取更高级的剥削方式:国税是一道大菜,徭役、劳役又是一道大菜;贡赋、“特供”是一道大菜;还有日常红包、送礼、“潜规则”又是一道大菜;挂名、兼职、内部福利等等荣誉和灰色收入也不是小菜。
没了皇帝,贪腐更甚
属西方文明范畴的辛亥革命打倒了皇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官僚集团失去了制约,转手接管了原属于皇权的大部分权力。在鼠文化作用下,原来的“朕即国家”,转变为“官僚即国家”或“军阀即国家”、“党即国家”(党国)。
虽立有宪法,有议会、法院,选举中央、地方行政长官;民有经济、政治组织、社会团体、文化教育、舆论出版均有发展,但不被在血液中溶化了鼠文化的大多数民众认同,只被少数精英认同。鼠文化认同暴力、阴谋、小动作、“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专制,不认同公平规则。在鼠文化影响制约下,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或是南京国民政府,还是各种粉墨登场的汉奸政府等,无论它们标榜什么,鼓吹什么,号称代表什么,均使吏治走向腐败,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更为黑暗,这又导致鼠文化进一步泛滥成灾。
在帝制时代,江山是皇帝“家天下”的,有些皇帝考虑问题还能从长治久安出发,从子孙万世继承出发,还有长远眼光与打算。没有了帝制,官僚们成了脱缰的野马,在鼠文化的支撑下,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官吏成为社会的真正主人。其所作所为犹如大大小小的“土皇帝”,一方面欲壑难填横征暴敛、索贿受贿、官商勾结;另一方面是做事情的短期行为,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不考虑长远,“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所谓“维护稳定”,主要作用是只许人民“老老实实”,不许人民“乱说乱动”,以保障官僚集团及其裙带势力一天天暴富起来。民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教育力量在鼠文化环境中,在鼠文化左右下,要么是投靠、贿买、攀附权力,要么是艰难挣扎以求存活,要么是成为流氓,为“吃喝嫖赌抽养”,去“坑蒙拐骗偷抢”,或者二者三者并举。
班级文化以文化育人 篇12
2013年上学期, 我接管四年级的一个班, 针对本班学生人数多 (有72名学生) , 学生自控能力弱, 随意性大, 上课不能专心听讲的状况。我决定采用适合本班实际的班级文化, 以文化育人, 以美育人, 以情动人, 以理服人, 做一个文化的真正传播者、引导者和执行者。
养成教育月, 我向本班学生渗透两种理念。一是“心与心的距离近”, 一是“延迟满足效应”。新学期第一堂班会课, 我就将这两个理念告诉学生, 并让他们记在了自己的“道德主题日记本”上。当然, 学生对这两种抽象的理念只看字面肯定是理解不了, 我用形象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故事渗透两种理念, 将抽象的理念形象化。
1.渗透“心与心的距离近”的理念。我问学生, 当一个家庭爸爸妈妈吵架, 为什么会一个比一个的声音大, 唯恐世界听不到?学生七嘴八舌, 答案无奇不有。我微笑着对学生说, 你们的答案都不到位, 学生的兴趣高涨, 非让我说到底怎么回事。我的回答是因为他们心的距离远了, 所以声音大了, 如果他们的心的距离近了, 肯定说话和声细语, 有时甚至窃窃私语。学生对我的回答茅塞顿开。紧接着, 我步步为营, 告诉学生教师也希望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近, 将本班营造成一个和谐的班级, 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最高教育境界, 学生都表示愿意和我的心的距离近。
2.渗透“延迟满足效应”的理念, 我告诉学生,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 (Walter Mischel) 设计的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所幼儿园进行的。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 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待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 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棉花糖。研究人员告诉他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 或者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还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作为奖励。他们还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 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对这些儿童来说, 实验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儿童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棉花糖而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 还有一些儿童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 拉自己的辫子, 有的甚至用手去打棉花糖。结果, 大多数的儿童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儿童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 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儿童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 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 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试验之后, 研究者进行了长达14年的追踪。他们最终发现:克制型的儿童社会适应能力较强, 较为自信, 人际关系较好, 也较能面对挫折, 不轻言放弃;冲动型的儿童约有三分之一缺乏这种特质, 反倒表现出一些负面的特征, 如害怕与人接触, 容易因挫折而丧失斗志。学生听完后, 深深地知道班主任讲这个故事意味着什么, 教室里安静了。我知道学生在反省着自己, 几分钟后, 我告诉他们, 善于调控自己情绪和行为的学生, 拥有更好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更大的未来成功希望, 自制力是成功者的重要心理素质, 并将这个道理让学生写在“道德主题日记本”上。
诚然, 只有抽象的理念还不行, 重要的是将理念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去, 这样理念才能有效。养成教育月, 我主要抓“省心” (以文化人, 整顿纪律) 和“舒心” (以美育人, 整顿教室卫生和学生个人卫生) 两项工作, 将“心与心的距离近”和“延迟满足效应”两种理念自始至终渗透在这两项工作中。养成教育月, 学校教师狠抓违纪学生, 抓到的违纪生数要张黄榜公示。学生人人自律, 人人自危, 唯恐自己被抓成违纪生, 受到班主任的严惩和学生的谴责, 影响班级的荣誉。有一周, 我班共有8名学生被抓, 黄榜条高高在上, 显得刺眼而不协调。我想狠狠批评这8位违纪学生, 到了教室, 看到8位学生胆战心惊, 我知道他们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 忽想起“心与心距离近”的理念, 忍住了。告诉全班学生:“谁还不犯个错误, 认识到自己的行为错了, 难能可贵, 是老师没有把你们教育好, 老师也有责任, 老师主动找校长去承担责任。”我找到校长后, 检讨自己没有将校长交给的班带好, 校长没有批评我。学生知道我找校长承担责任, 每个人都悄悄地为班级做了一件好事。运用“延迟满足效应”, 我克制了严惩学生的愤怒, 主动承担了责任, 和学生心与心的距离更近了, 班级文化的作用有效了。
经过一学期的班级文化教育, 学生把教室收拾得干干净净, 无人乱扔纸屑, 见到教师主动问好, 上课倾听的能力大大提高, 师生关系其乐融融。我班一位学生在他的作文《遇上你是我的缘》中写道:“升入四年级, 我们班换了班主任, , 在转角遇见他, 是我们的缘, 是一种荣誉, 是一种快乐, 一个普通而平凡的老师, 却教会了我们人生的真谛, 让我班创造了不朽的传奇, 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 以优异的成绩报答他, 使他的心血不会白费。”一位家长感言:看了孩子的作文, 不禁想起儿时自己的教师。想来好的教师给孩子的是一种感觉, 给人相容、相知的温馨, 像父母, 像同伴。孩子大了, 有了自己的感情世界, 愿如此类美好的情感, 单纯地植入他的心里。
【食文化】推荐阅读:
慢食文化10-30
日本の食文化08-11
云杉: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07-15
秦文化、楚文化和汉文化07-12
文化消费文化产业10-22
企业文化≠老板文化10-28
中原文化齐鲁文化05-24
旅游文化文化产业06-23
地产文化与文化地产06-25
企业文化与老板文化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