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合理用药

2024-09-23

监测合理用药(精选9篇)

监测合理用药 篇1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临床医疗活动中的药物使用问题逐步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1]。用药的合理性在医疗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 对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起到关键性的作用[2]。当前, 因由用药不当引起的危害和损失让我们触目惊心:我国每年约250万人因用药不当或药物不良反应住院治疗, 治疗结果的统计数为死亡率逼近8%。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资料, 仅2007年就有超过50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死于用药不当。据统计表明, 我国目前有1 770余万人为听力语言残障儿, 在如此众多的人群之中, 因为滥用抗生素而导致后天耳聋的人数占35%[3]。我国医院每年因用药不当引起的医患纠纷案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约100亿元。我国2008年人均医药费用为854.4元, 按40%的药占比, 药物费用人均约342元, 如果减少不合理的用药, 使人均药物费用节省5% (约17元) , 每年可节省药物费用总计约239亿元。

用药不当引起的用药安全隐患的源头在于处方, 《处方管理办法》即是卫生部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于2007年发布实施的[4]。合理用药是指根据疾病种类的患者状况和药理学理论选择最佳的药物及其制剂制定或调整给药方案以期有效、安全、经济地防治和治愈疾病[5]。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有力地推动计算机在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6], 医院信息系统已成为医院科学管理和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手段[7]。因此, 在落实相关管理制度之余, 还需要解决处方 (医嘱) 用药把关的技术手段。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包含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4个方面的内容[8]。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作用在于从源头把关, 在医生站建筑“用药安全防火墙”,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处方 (医嘱) 用药的严格把控。

1 项目实现的功能

天津市肿瘤医院所采用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主要实现以下3大功能模块。

1.1 实时监控功能

在医生工作站显示警示灯, 出现问题处方时马上发出警示, 同时弹出问题详细信息。主要监控3类内容: (1) 药物与药物之间:注射药品配伍、药物在体内相互作用、抗菌药联用、同种同类同成分等。 (2) 药物与人体病/生理状态之间: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过敏史等。 (3) 药物应用方法:用药途径、用药极量、要点提示等。

1.2 药物查询功能

药物查询功能主要包括药物咨询、药物相互作用 (指2种或多种药物通过相同或不同途径给予后, 在体内产生的联合反应[9]) 与配伍问题、适应证查询、肝与肾功能不全用药量调整、FDA妊娠期药物分类、抗菌药物指导原则相关查询、抗生素分类及禁慎用症查询、检验值与诊断、常用医学公式、中药用药禁忌查询、用药指南、相关医药法律法规查询。

1.3 统计回顾功能

(1) 再现问题处方:医生在开医嘱或处方时, 如果系统提示有问题, 而医生仍然坚持使用, 系统将自动进行备份。 (2) 问题处方统计:按任意时间段、科室、医生、药品、患者、问题处方的类别进行归纳统计。 (3) 药历编辑:再现提示的问题处方由资深医务人员进行药历编辑、处方点评, 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 系统的技术创新性

(1) 系统通过HIS直接调用, 无须更改HIS界面源代码, 保障了HIS的安全运行。

(2) 系统用VC++开发, 全部打包成一个DLL控件, 只要HIS按要求传递一些参数就可以进行调用, 嵌入过程可靠、简单、方便。

(3) 采用最新技术, 一方面系统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另一方面确保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可延续性。系统在数据、文档交换方面采用XML技术, 使得在跨操作系统平台和跨数据库平台方面成为可能, 不会因为操作系统和数据库的不同导致系统无法实施。

3 项目目标及实施步骤

3.1 项目建设目标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实时监控和药物查询功能覆盖全院的医生工作站, 包括门诊医生工作站和住院医生工作站。统计回顾功能覆盖药剂科下属的各药房和配液中心。系统能做到对医生工作站新开具的不合理用药医嘱 (处方) 实时弹出警示, 药剂科能实时查询不同类别的不合理用药医嘱 (处方) 。系统还能帮助临床医生和药师在用药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

3.2 项目实施步骤

为了保障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成功实施, 且尽可能减小对现有HIS造成的影响, 系统实施计划分5个步骤: (1) 数据匹配:将HIS中的药品、给药途径和给药频次数据导入, 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内部的数据一一对应。 (2) 安装服务器程序。 (3) 由HIS工程师牵头, 合理用药工程师配合开发门诊、住院、药房等工作站的接口程序, 开发完成后联调, 测试HIS传递的XML数据的完整性和正确性。 (4) 通过HIS下发医生工作站的客户端程序, 手动安装药师工作站客户端程序。 (5) 逐步试运行, 组织培训工作。

4 系统软、硬件要求

4.1 客户端软、硬件要求

4.1.1 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XP、Windows 2000 (SP4) 。

4.1.2 硬件要求

处理器:2.0 GHz以上;内存:512 MB以上;硬盘空间:可用空间500 MB以上。

4.2 服务器软、硬件要求

4.2.1 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2000 Server (SP4) 、Windows2003 Server、Windows 2008 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SP4) 以上;其他:Windows IIS中的FTP服务。

4.2.2 硬件要求

处理器:2.0 GB以上 (双核) ;内存:2 GB以上;硬盘空间:160 GB以上。

5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软件设计方案

5.1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与HIS的结合方式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本身不是一个独立运行的软件系统, 它需要依赖HIS的原始数据来进行分析。但是, 合理用药系统提供的患者过敏史、病/生理状态管理、药物查询及审查等功能则是采用独立运行的方式实现。因此, 对于其嵌套平台的数据不会造成影响, 实际的实现形式取决于HIS嵌套时对合理用药系统功能的具体调用方式。当用户保存医嘱时, 合理用药系统将对该医嘱内容结合患者的基本信息 (如年龄、身高、过敏史、病/生理状态等) 进行合理用药审查, 同时在医生下医嘱时, 可便捷地进行药品的查询。合理用药系统以动态链接库方式提供给医院信息管理HIS开发商调用。

5.2 动态链接库说明

合理用药系统与HIS之间的数据交互是通过执行文件dtywzx UI.dll来实现的, 主要用于传递接口参数, 需要在HIS程序调用。

函数名称:dtywzx UI (long, 0, string) 。第1个参数为功能参数, 具有控制调用的功能。第2个参数固定为“0”, 作为保留扩展使用, 暂时不起作用。第3个参数是字符串型式。函数返回值是long, 具体数值为3种 (0、1、2) , 分别代表没有问题、一般问题和严重问题。

5.3 需要调用的接口

5.3.1 关于调用初始化和退出函数

初始化函数为dtywzx UI (0, 0, ‘’) , 作用是在屏幕上显示4个状态指示灯, 通常这个功能应该放在登录HIS的时候调用, 但医生在不开处方的情况下也会需要一些药物信息的查询功能, 因此, 4个状态指示灯应该从登录HIS开始就始终存在。

退出函数为dtywzx UI (1, 0, ‘’) 。退出HIS以后, 4个状态指示灯应该关闭, 要求制作接口的时候在退出HIS的同时调用退出函数。

5.3.2 关于调用刷新功能的说明

刷新功能的函数是dtywzx UI (3, 0, ‘’) , 作用是把4个灯置为初始状态, 变成灰色, 在新开处方的时候调用刷新函数。如果不调用刷新函数, 状态指示灯会一直保留着上一个处方中的问题, 当医生新开处方时就会产生误解。

5.3.3 每个药品开完后调用分析函数

分析函数是dtywzx UI (4, 0, XML) , 调用这个函数分析得到的结果只进行提示, 不进行保存。每个药品开完后就调用分析函数, 方便医生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及时调整处方。

5.3.4 保存前进行判断

分析函数dtywzx UI (4, 0, XML) 有一个返回值long型的变量, 具体数值为3种 (0、1、2) , 分别代表没有问题、一般问题和严重问题。HIS保存前应该调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分析函数, 根据返回值提示医生是否要把处方中的相关问题修改正确后再进行保存。

5.4 系统应用流程设计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运行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 门诊医生工作站或病区医生工作站登录HIS后, 就会发现在屏幕正上方有4个灰色的指示灯, 表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已经成功启动, 开始监测医生工作站的操作。医生输入药品名称后可以查看到该药品的说明书摘要, 这项是要点提示功能。当医生将用药剂量和途径等录入完成, 点击保存处方时, 就是触发合理用药系统对处方内容进行检测, 检测结果如果有问题, 即对医生工作站界面弹出提示, 询问医生是否坚持保存处方, 如果医生需要做修改, 即返回到开药步骤;如果检查后保存处方, 则合理用药系统将该条医嘱保存进药物检测数据库。在药剂科或其他管理部门, 可以按照时间或科室等查询条件查看到所有含有不合理用药问题的处方以及出现问题的详细说明。

6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案

由于合理用药系统的核心运算都集中在服务器上, 客户端只是简单完成信息输入和结果显示, 对客户端的硬件配置要求非常低。目前, 医院现有工作站的配置完全能正常应用。而正因为对服务器性能要求较高, 为了不让合理用药系统对原有HIS的运行使用造成影响, 采用一台独立服务器作为合理用药系统服务器, 能进一步提高运行效率,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硬件部署如图2所示。

7 结语

我院试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一段时间后, 发现系统运行效果良好, 一方面, 为医生工作带来了便利, 不仅能随时查看各类药品说明书和医学基础知识, 也有效规避了医生的误操作为医疗业务引入的风险。另一方面, 也为临床药师的工作带来方便, 系统自动协助药师审方, 在减轻药师工作压力的同时, 也更利于全院性的用药问题汇总、研究分析等。

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落实合理用药制度,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对问题处方的统计分析而设计医院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方法:系统采用C++语言开发, 打包成一个DLL控件, 嵌入到HIS中运行。结果:建立了基于HIS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 实现了对合理用药规则的实时监测。结论:该系统为临床医生和药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便利, 有效控制了问题处方的产生。

关键词:合理用药,问题处方,C++

参考文献

[1]杨希武, 王徐冬.基于冠心病的临床合理用药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医疗卫生装备, 2009, 30 (9) :7-10.

[2]周莲茹, 程颖.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平台建设意义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 2012 (4) :19, 21.

[3]陈务军.医院用药不当的社会因素分析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18 (9) :141-142.

[4]陈芳黔.《处方管理办法》在门诊合理用药中的应用[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2, 23 (5) :629-630.

[5]曾仁杰, 张丽茹.强化合理用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循环[J].西南国防医药, 2001, 11 (1) :1-2.

[6]高照艳, 高晨光.医院信息系统的设计[J].医院管理论坛, 2010, 27 (6) :60-61.

[7]杨红玲.医院信息系统综述[J].信息系统工程, 2010 (10) :41-44.

[8]庄严, 谢邦铁, 翁盛鑫, 等.基于HIS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设计与思考[J].医疗卫生装备, 2011, 32 (11) :52-53, 62.

[9]陈新谦, 金有豫.新编药物学[M].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21.

监测合理用药 篇2

来源:青海卫生厅|日期:2011年05月30日|点击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小

打印页面次

关闭页面加入收藏

青卫药政〔2011〕4号

西宁市、海东地区、各自治州卫生局,各有关单位:

为推进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根据《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全国抗菌药物联合整治工作方案》等文件规定,决定在全省县级及以上医院开展合理用药监测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监测范围

省卫生厅监测单位:省医院、省妇女儿童医院、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省中医院、省藏医院、省第三医院、省第四医院、省第五医院、青大附院、青海红十字医院、省交通医院、西宁市一院、西宁市二院、西宁市三院;海西、海南、海北、黄南、果洛、玉树六州州级人民医院。

州、地、市卫生局监测单位:辖区内县级医院。

二、监测内容与方法

(一)药品使用动态监测制度执行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全院抗菌药物、抗肿瘤药物类、心脑血管类、消化类、生物制品类五类药品使用情况实行动态监测,按使用数量和使用金额定期进行汇总统计,并组织专家对每类药品排序前10位的药品进行合理用药评价分析,通报评价结果。对排序5位的药品实行重点监测。各医院每月要对各科室和医师的药品使用情况进行统计排序,并在全院公示,对排序前3位的科室和医生,要组织专家结合处方、病历等相关资料进行合理性分析评价,通报评价结果,提出整改措施。医院要结合专家评价结果,及时干预科室和医生的不合理用药行为,并将结果报省卫生厅。

(二)药品超常预警制度执行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无特殊原因使用量突然增加的品种,特别是抗菌药物,调查原因,实行重点监测,并组织专家进行合理性评价,定期通报,及时干预。

(三)细菌耐药监测及预警情况。各医院要开展致病菌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建立医院内细菌耐药监测月报告制度,加强对重点患者的检测和监测,提高诊疗水平。并上报致病菌其抗菌药物耐药情况、科室分布情况等。(四)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抗菌药临床使用情况、特别是围手术期用药进行监测,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明确医师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权限,控制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

(五)基本药物使用情况。各医院每月要对基本药物临床使用情况进行监测,加强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解读和宣传工作,大力推广《国家基本药物处方集》和《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按规定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加强对基本药物的使用管理,定期通报基本药物配备使用情况。

三、相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周密安排。合理用药监测工作采取动态与常态监测相结合的方法,及时反映临床用药情况。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医院要高度重视合理用药工作,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要明确专门人员负责合理用药监测工作,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监测工作质量。

1、常态监测:各医院要按照监测内容要求,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干预,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使用,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省、州、市级医院每月要将本单位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总结和对临床不合理用药行为的干预处罚措施报至省卫生厅,州级医院要同时抄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县级医院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

2、动态监测。省卫生厅将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医院临床用药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通报各医院监测情况,并督导各地开展合理用药监测工作,提高临床用药水平。州、地、市卫生行政部门按季度对本地区合理用药监测情况进行汇总分析,通报有关情况,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医师用药行为,并将通报和整改情况于每个季度第一个月15日前报省卫生厅药政处。

各医院要按照监测内容及指标要求,及时收集汇总监测数据,实事求是,认真审核,及时报送相关监测信息。

(二)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各医院要进一步加强药品管理,完善药品使用管理制度,完善合理用药激励机制,倡导使用基本药物,不断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降低药品不合理费用。对不合理用药行为及时干预,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给予处罚。

1、对监测指标不符合相关规定,特别是抗菌药物使用量、使用率、使用强度监测排名靠前医院,医院负责人要向省卫生厅写出书面说明,并进行诫勉谈话;

2、对用药不合理的科室,医院要对科室负责人实行问责制;

3、对用药不合理的医生,医院要通过警告谈话限期改正、限定处方权、取消处方权等进行及时干预。对严重违规使用药品的医生要给予暂停执业3至6个月的处理,对经教育、培训仍无改正的医师,注销其执业资格;对未按照规定调剂处方药品的药师,情节严重的,要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三)实事求是、及时报送。各医院要按照监测内容及指标要求,认真审核,及时报送。2010年度追溯数据监测:各医院于2011年5月10日前,按照附件l、2、3、4要求,填报2010年全年统计数据; 2011年定期监测信息:2011年,实行季报制度。分别于4月10日、7月10日、10月10日、1月10日前报送,纸质文件加盖医院红章,同时报送电子版本发至yaozhengchu@yahoo.cn。有关报表可在青海省卫生厅网站下载。

附件:附件下载.xls

l.药品使用情况监测表 2.药品使用情况汇总表

3.医院主要致病菌及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统计表 4.日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构建与实施 篇3

随着新型药品的不断涌现,用药的合理性在医疗过程中极其重要,用药安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1,2]。合理用药监测系统(prescription automatic scr-eening system,PASS)用来预防药物不良事件发生,是一种规范化、自动化的数据库应用软件系统[3,4]。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是根据临床合理用药专业工作的基本特点与要求,运用信息技术对全面、权威和不断涌现的医药学及其相关学科知识进行标准化处理,是一个涉及面广、高难度的复杂工作。监测系统可以从药物与药物、药物与病症、单药用药、特殊人群等多方面对医嘱进行审查[5,6]和对医药信息进行在线查询,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帮助医师、药师等临床专业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及时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审查效率,使审查从人工完成变为自动完成,从只能人工审查少量患者的医嘱扩大到可以自动审查医院全部医嘱,让大多患者从中受益。每个问题均可追溯到原始处方信息,能查看患者的基本情况及诊断、检验、检查信息和处方的所有药品等信息,方便药师进行分析评估,为医院管理者提供用药管理基础数据及用药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从而提升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的应用价值,为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和药学研究找到了一条有效途径[7,8,9,10]。

1 临床合理用药监测基本流程

1.1 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流程

系统主要在门诊医师工作站、住院医师工作站等HIS平台上运行。通过系统客户端程序以DCOM访问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服务程序来提供药物审查功能。医生保存处方时,加入自动审查功能,HIS根据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结果进行警示变色。通过系统内置的搜索引擎查询所关注的多方面信息,医生开立药品医嘱,查看药品相关属性,调用合理用药系统,按严重程度和问题类型显示审查结果,最后医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和修改。临床医师工作站流程如图1 所示。

1.2 临床药师合理用药流程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药师工作站为药师提供一个用药监控的工作平台。通过系统提供的统计分析模块对全院所有患者的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掌握全院各科室的合理用药状况,及时避免可能的用药错误和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水平和用药管理水平。直接访问系统数据库进行审查结果查询、统计。临床药师工作站流程如图2所示。

2 系统运行模式及系统开发技术

2.1 系统应用模式

系统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混合结构,总体采用3 层结构模式。服务程序这一中间层直接访问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数据库,包括嵌入了合理用药功能的HIS工作站等,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客户端通过DCOM来访问服务程序,所以合理用药系统数据库类型比较独立,可以与HIS数据库类型不一致。

通过嵌套方式应用于医院HIS,系统嵌入程序虽然是通过嵌套方式应用,但对于系统提供的患者过敏史、病生状态管理、药物查询及审查等功能则是采用系统独立运行的方式实现。因此对于其嵌套平台(HIS)的数据不会造成破坏,也不会影响医生对HIS的操作。

2.2 系统运行环境

系统采用独立服务器模式,以视图、中间表及其他数据库访问操作机制,服务器数据库为Oracle10g,HIS为3 层B/S架构,核心交换机采用双核心CIS-CO6509 网络设备。核心设备通过光纤与各楼层和周边楼宇接入交换机级联,与分中心通过汇聚4510 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级联。采用千兆主干、百兆桌面,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

2.3 系统技术创新点

系统核心部分采用了Microsoft公司的COM技术规范来开发,同时采用动态链接库(dynamic linklibrary,DLL)技术,提供嵌入HIS的标准接口;采用先进的3 层结构瘦客户模式,对现有HIS硬件配置无升级要求;系统运行速度快,进行一次处方全面审查的时间在1~3 s内;安装调试和软件升级方便快捷,实现了共享客户端应用方式,在系统服务器上就能实现所有工作站的升级。

2.4 系统与HIS的接口设计

系统与HIS的接口通过视图实现,主要程序如下:

3 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结合我院HIS的具体情况,研制开发一套适合我院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主要为医院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用药审查和药品信息查询功能。

3.1 医嘱实时审查功能

根据患者基本情况信息、过敏史/患者状态信息、用药清单信息进行合理用药审查,在处方药品录入完毕后能立即进行审查,录入单条药嘱时能显示该药的重要安全信息,审查项目包括4 项,现分别介绍如下。

3.1.1 药物与药物

(1)药物与药物相互作用:两药物联用可能产生的不良相互作用。

(2)注射剂体外配伍:提示在同时进行输液的处方药品间可能存在的体外配伍禁忌问题。

(3)重复用药(重复成分、重复治疗):提示患者用药处方中的2 个或多个药品是否存在相同的药物成分,可能导致重复用药问题;重复治疗审查提示处方中的2 个或多个药品具有同一种治疗目的,可能存在重复用药问题。

3.1.2 药物与病症

(1)禁忌证:如果处方药物的禁忌证与患者疾病情况相关时,系统即发出警告,提示医生可能需要调整患者的药物治疗方案。

(2)副作用:如果医生处方的药物可能引起某种副作用,而患者恰好存在相似的疾病情况时,系统会发出警告。

(3)过敏史:在获取患者既往过敏药物信息的基础上,提示患者用药处方中是否存在可能导致类似过敏反应的药品。

3.1.3 用法用量

(1)给药剂量:检查药品的实际用量是否大于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剂量。

(2)给药途径:对处方所开的实际用药途径进行审查,不符合规定的将提示警示。

3.1.4 特殊人群

(1)老年人用药:根据患者年龄,提示处方中是否存在老年人应禁忌或慎用的药品。

(2)儿童用药:根据患者年龄,提示处方中是否存在儿童应禁忌或慎用的药品。

(3)妊娠期用药:提示当患者为妊娠期妇女时(根据生理状态来判断),其处方药品中是否存在不适合妊娠期妇女使用的药品。

(4)哺乳期用药:提示当患者为哺乳期妇女时(根据生理状态来判断),其处方药品中是否存在不适合哺乳期妇女使用的药品。

3.2 医药信息在线查询、学习功能

(1)根据诊断选择药物:根据诊断名称检索出与治疗该疾病相关的药品。

(2)临床检验信息参考:可按检验类别查询,也可按检验项目名称模糊查询。

(3)医药学常用计算公式:提供多种常用医学公式,涉及心脏学、儿科学、血液学、神经学、肺脏学、肾脏学、管理学、动脉血气分析、妇产科学公式、烧伤补液公式、各种电解质和液体补充公式、给药体质量和体表面积换算公式、基础代谢计算公式、胰岛素用量计算公式等。

(4)用药科普知识查询:提供合理用药方面的科普知识,提高医院的服务水平。

(5)肝、肾功能不全用药量调整的相关查询:针对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提供用药剂量调整方法。

(6)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Administration,FDA) 妊娠期药物安全级别查询功能:将抗微生药物在妊娠期间用药时的危害性分为A、B、C、D、X级,可查询药物所对应的分类级别,从而了解药品对妊娠期间妇女的危害性。

(7)药物临床信息咨询:提供药物基本信息和药物相互作用查询,查询范围是软件提供的所有药品信息。

(8)中药用药禁忌查询:提供中药用药禁忌的相关知识查询。

(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系统可查询根据卫生部颁发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概括出来的抗生素、病原微生物、感染疾病三者之间的对应关系。主要内容包括: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各类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原则等。

(10)抗生素分类及禁慎用症查询功能:根据抗生素的分类名称检索出与该分类相关的药品,同时对儿童、老年人、孕妇、哺乳期妇女、肝功能不全、肝功能严重不全、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严重不全的禁慎用药的药品进行过滤。

(11)医药法规查询功能:提供合理用药相关的法律法规,供医生、药师进行查询。

3.3 统计分析功能

医院管理层和专业人员对全院审查结果进行全面、准确的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全院医生给患者用药情况,有针对性地定制出有效的用药管理措施。

(1)再现问题处方并进行回顾性分析。

(2)对监测结果数据进行自动采集、保存,并能提供全面的药物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3)医生根据需要(按科室、按医生、按药品、按时段、按监测类型、按警示级别)设定统计条件和统计范围。

(4)按某一药品、某一患者进行查询和统计问题处方,可对问题处方中的每一种药物使用进行分析。

(5)生成各种统计结果报表,支持数据输出为EXCEL、TXT等文件格式,为医院相关部门提供药理管理和医疗质量的分析功能。

4 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运行效果

系统嵌入我院医药HIS网络无缝化应用,实现了医嘱审查和医药信息的在线查询,通过多种关键词实现了监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许多不合理用药问题得到了及时纠正,每个问题均可追溯到原始处方信息,方便药师进行分析评估。同时,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得到及时更新,药物治疗的规范性、标准化和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5 结语

通过实施本系统,有助于提高医院的综合竞争力,规范了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的同时也完善了监督机制,从而能更好地为患者和医院服务。因药物治疗不当引起的医患纠纷明显下降,使临床用药趋向科学、合理、经济。

摘要:目的:为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帮助医生、药师等临床专业人员在用药过程中有效地掌握和利用医药知识,预防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B/S)与客户端/服务器(Client/Server,C/S)混合架构构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3 SP2,数据库为Oracle 10,开发语言为PB和Delphi。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医嘱自动审查、医药信息在线查询及检测结果的统计和分析。结论:系统的应用保证了患者用药安全,使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得到了及时更新,药物治疗的规范性、标准化和使用效益明显提高。

关键词:C/S架构,B/S架构,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杜艳萍.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促进临床安全用药的意义讨论[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47.

[2]周莲茹,程颖.临床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平台建设意义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2,9(4):19,21.

[3]赵勇,宋世英,魏健.大港油田总医院临床合理用药管理体系构建[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9,30(10):20-21.

[4]于峰.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构建网络信息环境下的合理用药平台[J].中国执业药师,2009,6(4):17-19.

[5]陈莉,刘松青,林晓芳,等.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在我院合理用药中的应用[J].中国药业,2010,19(13):61-62.

[6]陈晟,王惠川.利用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对内科临床住院患者用药医嘱的监测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3,28(2):206-208.

[7]俞明荣,郭正萱.HIS系统与合理用药监测系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115,117.

[8]于敏,张殿勇,蒯颢,等.信息化在医疗费用和药品的监控管理中的作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1,32(7):113-114.

[9]罗文基,韩立,田琳,等.本院上报全国合理用药监测信息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2):259-260.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责任状_ 篇4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遏制过度医疗

漠河县人民医院 2015年4月28日

漠河县人民医院

合理用药、合理检查、遏制过度医疗责任状

为有效遏制我院过度医疗行为,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根据黑龙江省卫生计生委对二级医院以上公立医院巡查指示精神,我院开展《关于开展重点民生工程有效遏制医疗机构过度医疗等行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特制定本责任状。

1.院长是遏制医疗机构过度医疗工作管理的第一责任人,确定此次专项整治工作管理组织机构和各部门职责分工。

2.院长与临床科室主任分别签订专项整治责任状,根据各临床科室特点,科学设定、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控制指标。

3.临床科室主任负责监督管理科室内医护人员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

4.认真执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常见疾病诊疗技术规范,严格掌握入院、检查、治疗、手术、出院、转诊指征和标准。

5.做到合理用药:

①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实行梯度用药、合理药物配伍,不得滥用药物、不得开人情方、开大处方、开“搭车”药。

②因病情需要超出基本药品目录的自费药物,应告知病人或其家属,并经签字同意,使用目录外药品不得超过药品总额的规定标准。

③同种药品只能使用一种。

④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率≤60%,门诊病人抗生素使用率≤40%。⑤严禁使用与住院病种治疗无关的药品。6.合理应用医疗器材:应用相关医疗器材应本着质量可靠、实惠原则,坚决杜绝不合理应用,所用材料首选是国产器械,严禁私自进货采购,外来带入。

7.合理检查,合理诊治:

①坚持保证基本医疗的原则,不得随意扩大检查项目。

②严格掌握大型设备检查的指征,能够用常规检查确诊的不得用特殊检查,不得使用与疾病无关的特殊检查,要求特检阳性率≥75%。

③因病情需要必须到上级医院作大型仪器设备检查的,应当告知病人或其家属并经签字同意,并由科室报相关职能科室做好先申报审批后检查。

④治疗措施应当在基本诊疗项目范围内选择,因病情需要超出基本诊疗项目的自费诊疗项目或部分报销的诊疗项目,应告知病人或其家属,并经签字同意。

6、合理收费:

①严格执行收费标准,严禁分解收费、重复收费、超标收费。

②实行医疗费用清单随到随查,要求住院清单必须与医嘱相符,不准张冠李戴,用可报销药品项目代替自费药品项目等,让患者明白消费。

7.落实责任追究、加强违规处理

如遇科室负责人变更,由变更后的负责人继续履行合理检查、合理用药责任状职责。本责任状一式两份,由医院和科室各执一份。

以上承诺经双方签字生效,并将作为绩效考评的重要依据,对于存在临床不合理用药及检查问题的科室和医师,视情节给予警告、限期整改、暂停处方权、取消处方权、降级使用等处理。问题严重并造成恶劣影响的,由院长或分管院长召集科室主任诫勉谈话,诫勉谈话后仍整改不力的,撤销科室主任行政职务。

漠河县人民医院(签章)科室: 院长签字: 科室主任签字: 2015年 月 日 2015年 月 日

附件:

过度医疗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反法定及约定义务,提供了超过个体和社会医疗保健实际需求的医疗服务,造成服务对象人身伤害及财产损失的行为。

合理用药基本原则:

1、合理用药是指安全、有效、经济地使用药物。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措施。不合理用药会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2、用药要遵循能不用就不用、能少用就不多用,能口服不肌注、能肌注不输液的原则。

3、阅读药品说明书是正确用药的前提,特别要注意药物的禁忌、慎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和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事项。

监测合理用药 篇5

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包含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适当性4个方面内容。这4个要素每一个方面都包含了深刻的内容,其中,安全性是合理用药的基本前提,应重视安全性研究,主要是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控制的研究;有效性是合理用药的根本目标,应建立科学的疗效评价方法,主要是循证医学与疗效评价的研究;经济性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应加强药物的经济学评价,主要是确定不同药物或者药物治疗方案的最佳成本效果比方案的研究;适当性是实现合理用药的基本要求,应按药品说明书规范使用,主要是按说明书确定辨证论治、合并用药、用法用量与疗程的研究。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技术规范分为有效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和经济学评价等几个方面。其中,有效性评价研究包括根据中医病症结合的特色进一步评价中药原有的适应证,发现新的适应病症,淘汰不再适应的病症,进一步明确中药的临床用药剂量、用法和疗程,明确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中药在特殊人群中的使用;安全性评价研究包括对上市后中药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事件报告信息的收集,监测新的或严重的不良反应,对不良反应/事件的评价与分析以及建立用药安全信息反馈的机制;经济学评价研究包括如何将经济学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应用于评价临床药物治疗过程,达到最好的价值效应,充分发挥中药成本低、收益高的优势[1]。

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关键技术与合理用药的基本要素存在着明确的对应关系,合理用药中的适当性元素属于再评价关键技术中有效性评价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因此,课题中构建的合理用药监测系统从这几个方面着手,将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关键技术转化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应用于临床,以更好地达到指导医生用药的目的,进一步发挥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关键技术的实践意义。

2 系统体系架构

基于对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的关键技术和合理用药基本要素的分析,课题构建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2]。系统通过Web服务接口与HIS中的医生工作站结合,在医生开医嘱的同时对医嘱的合理性进行分析和提示。设计思路是将合理用药事后点评变成即时提示,将多种渠道采集到的中药信息汇总形成中药知识库,结合国家药品说明书离散化后的信息共同构成合理用药监测库,通过Web服务接口为前端软件提供业务和数据支持。其中,后台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中药知识库的建立和合理用药监测库的建立。中药知识库的构建是研究和设计的主要内容,数据来源包括课题中采集的多家医院HIS数据进行数据挖掘所形成的分析挖掘结果、现有的中医药知识和科研成果、课题建立的基于HIS采集汇总的不良反应库中的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不良反应信息;合理用药监测库主要是集成知识库和药品说明书并存储业务系统交互的一些数据。前台业务模块主要是利用知识库对临床合理用药进行比对和判断功能的设计和通过Web服务与HIS医生站的接口设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降低后台数据和业务模块与前端医生站的耦合度,使系统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

3 系统设计说明

3.1 HIS接口设计

将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应用于临床的主要手段是建立与HIS医生工作站的数据接口。系统通过基于SOAP协议的Web服务发布相关与数据库交互的接口,用户可自行扩展其已有的接口,接口具有通用性,可支持桌面应用及掌上应用。HIS医生站接口主要完成后台数据库信息调取和合理用药判定提示功能:首先提取所开药品对应患者的年龄、性别、诊断和联合用药等基本信息,然后代入业务判断模块结合中药知识库进行合理用药判断,最后通过接口在前端医生站界面进行辅助提示。提示和判断的信息主要包括: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使用周期、适应证、常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滴速、存放时间、使用温度、间隔时间、成分关联等[3]。

3.2 药品说明书结构化

药品说明书是临床用药的法定文书,利用结构化的说明书结合患者的临床信息可以进行合理用药的判断与监测。系统将药品说明书全部内容离散化,结构化并保存到数据库,在医生开药时,根据从HIS提取当前患者的基本信息、诊断信息和用药信息和结构化的说明书,为医生即时提示不合理用药信息,以达到合理用药提示与监测的目的。从说明书权威信息源提取的信息主要包括编号、剂量与用法提示、注意事项提示、药品成分、禁忌症、用药类型、常见不良反应、配伍禁忌等。其中,用药类型包括孕妇用药、哺乳妇用药、儿童用药等不同人群,实际使用过程中会根据不同人群分类进行判断和提示;配伍禁忌利用药品互作用表存储不合理的药物相互作用信息,阐明相互作用药物、机理与结果、处理方法;成分关联根据中药多成分特点将中药成分分别建表,以便于根据成分相互作用关系判断联合用药和使用间隔等是否合理。系统同时提供药品说明书调取模块,用以展示某一药品完整说明书,供医生查阅。

3.3 HIS数据挖掘结果集成

合理用药的实现必须基于正确的决策,而正确的决策则依靠于数据的连续分析和对信息及信息背后知识的获取。数据挖掘是发现海量数据中隐藏的模式、关联和顺序。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临床用药安全监测,从治疗方案、处方模式、药物监测、不良事件监测和成本控制等临床用药多角度开展信息分析,可以更好地达到促进药物合理使用的目的[4]。系统利用对课题中构建的集成多家HIS数据的数据仓库的分析和挖掘结果,将临床使用归纳出来的常用给药途径、用法用量、使用周期、适应证和治疗效果等信息从正反两方面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给开单医生,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更加丰富的提醒和帮助。

3.4 HIS不良反应监测结果集成

中药成分复杂,很多使用标准不是很明确,容易引发各种不良反应。课题构建了基于HIS的不良反应监测库,将临床一线发生的各种不良反应及其原因都录入到数据库内并采集汇总成数据仓库进行分析和处理。系统利用对不良反应数据仓库数据的分析处理结果,结合国家发布的不良反应报道,对临床医生的不合理处方进行监测和提醒来规范中药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5 现有中医知识和科研成果集成

我国中医药学知识博大精深,同时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中医药的科研成果也层出不穷。将丰富的传统中医药理论与现代研究成果结合起来,以数据库和知识库等现代信息化手段存储并展现,可以将各种研究成果继承创新,更好地将中医药理论应用于临床合理用药。系统将类似十八反、十九畏等中医传统知识结构化进入数据库,同时将已知的中药使用温度、溶媒、制备工艺和质量、注射剂的滴速、注射方法、相互作用药品使用的间隔时间等限制也结构化入库,并不断扩展,构建一个结构灵活、使用方便的中医药知识库为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供数据支持。

4 系统业务流程

构建的合理用药系统与HIS医生站结合,为临床医生提供不合理用药的监测与提醒,其业务流程如图2所示。

医生开方的数据在进入HIS数据库的同时进行合理用药的判断,如果是合理用药,则提示相关注意事项并结束合理用药进程,否则,进入不合理用药的业务流程。首先,根据中药知识库和结构化后的药品说明书提示医生发生不合理用药、显示相关信息并进入合理用药监测库;其次,当医生确定不按说明书使用药物时,软件要求医生输入理由并记录进合理用药监测库以备事后评价;最后,系统提供统计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不合理用药信息进行报表分析。系统通过配置界面设置监测中成药范围,做到高度可配置性。提示的信息可随医生输入不同信息通过浮动窗口做相应提示,软件设计有快捷键以及部分默认值,方便用户输入,提高用户使用体验。

5 应用效果

5.1 功能介绍

将合理用药提示系统嵌入到医生工作站中,其工作界面如图3所示。

目前实现的主要功能如下:

药品说明书显示功能:当医生在医嘱或处方中选择某个药品时,系统会在右侧自动弹出药品的使用说明书供医生参考。

合理用药信息提示功能:在医生开具某种药品时,系统会随医生开药的每一步通过伴随弹出如图4~5所示提示框的形式进行用药参考提示,对于不满足说明书规定的使用,会进行标注,在医生改正或者录入原因后,标注会自动消失。

药品相互作用提示功能:系统会对药品之间的相互作用、成分冲突进行提示,当医生新开医嘱或处方与同一时间使用的其他药品存在相互作用时,系统会自动标注,医生通过点击相应标注会得到如图5所示的具体相互作用的信息。

5.2 应用范围

随着合理用药知识库的不断扩充和完善,构建的合理用药提示系统可以广泛地与门诊医生站、住院电子病系统、护理系统等各种临床应用相结合,使医务人员在实际工作流程中实时智能的获得准确的用药信息参考,同时中医知识库可以为进一步构建中医专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5.3 系统创新性

系统作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的一部分,利用了集成HIS数据仓库的分析和挖掘结果,并与中药说明书、不良反应监测数据等有机结合,构建涵盖广泛的中医知识库,将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转化为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设计思路并与临床应用相结合,发挥了中药上市后再评价关键技术的实践意义;同时,对HIS医生站与中药合理用药的集成进行了示范性的设计与研究,可用于更好地指导医生用药、规避不良反应、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患纠纷。

6 结束语

本文对基于HIS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进行了设计和思考,并构建了中药知识库和提示软件原型系统,为HIS医生站在中药合理用药方面提供了范例。所构建的原型系统首先为中药上市后再评价、中药合理使用提供了研究工具。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结构和数据的不断完善、信息的完善性和权威性逐渐增强,再将研究成果形成的知识库应用到临床,与HIS整合,从临床一线出发,从实用的角度考虑编制出更能适合临床医护人员实际工作需求的临床合理用药监测与提示系统,达到充分利用中药上市后再评价课题形成的成果和提高中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目的[5]。

摘要:目的:为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建设提供科学有效的解决方案。方法:通过对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特点和问题进行分析,从设计思路、体系架构、业务流程和功能等几个方面对该系统的建设进行示范性的研究与设计。结果:建立了基于HIS的中成药合理用药监测系统的原型系统。结论:建立的原型系统具有自身的优点,可以为中药上市后临床再评价课题提供研究工具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同时也为进一步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医院信息系统,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数据仓库,数据挖掘

参考文献

[1]王永炎,吕爱平,谢雁鸣.中药上市后临床评价关键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93-216.

[2]朱志忠,范红春,殷卫清,等.《合理用药自动提示系统》的设计和应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4):398-402.

[3]刘群生.临床合理用药监控管理软件设计[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2):234-235.

[4]傅翔,杨樟卫,陈盛新.数据挖掘在合理用药信息分析中的应用[J].药学实践杂志,2009,27(6):411-413.

儿科合理用药原则及不合理用药 篇6

儿童时期, 是人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时期, 儿童的各脏器功能及各大系统 (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等) 都未发育完善, 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别;另外, 儿童对药物的排泄速度及代谢均异于成人, 与成人相比, 儿童更加容易产生药物不良反应。因此, 临床用药治疗中, 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儿童药物的作用、性质、剂量、用药注意事项及相关的合理用药原则, 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1]。为了探讨儿科不合理用药现象及合理用药原则, 本文特针对如何合理安全使用儿科药物进行分析, 现综述如下。

1 儿科合理用药的原则[2]

1.1 合理药物选择

在给予患儿药物治疗前, 医师必须要先准确诊断患儿的病情, 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 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避免用药后患儿出现药物不良反应, 对治疗效果产生消极影响。一般来说, 临床诊断中, 医师要首先诊断患儿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 才能针对患儿的实际情况, 给予患儿合适的药物治疗。在儿科中, 常见的病毒性感染有病毒性腮腺炎、麻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水痘及病毒性肠炎等, 这些疾病的体征及症状均不相同, 治疗中要有所针对才能取得治疗效果。关于细菌性感染, 医师应该要掌握治疗细菌性感染药物的用药途径、剂量、适应证及药物不良反应等, 保证用药合理性。

1.2 合适剂型选择

目前, 我国儿科药物剂型改革主要遵循以下的方向: (1) 研制口服制剂:原则上, 小儿给药中, 如果能够通过口服给药的, 就尽量避免注射给药;因此, 尽量研制口服制剂, 用于替代注射剂。 (2) 开发口服制剂:针对儿童的身体状况及药物吸收情况, 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多种口服制剂, 并且多次研究改善口感, 提高儿童服药依从性。 (3) 研制缓释制剂:通过研制缓释制剂, 能够将患儿的服药天数及服药次数减少, 从而使小儿的用药依从性提高。

1.3 合适给药方式选择

临床药物治疗中, 一般要针对患儿的病情轻重缓急、药物本身性质及药物治疗目的等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因为, 正确合理的给药方式能够将药物的作用及药物吸收发挥得更好, 给药中要注意下述事项: (1) 如果患儿能够通过鼻饲给药或者可以口服药物, 最安全的给药方式为经胃肠道给药;但是, 有些药物通过肌内注射比口服能够更快吸收, 因此临床给药中, 医师要注意这一点。 (2) 一般来说, 通过皮下注射给药, 可能会对患儿的周围组织造成损害, 并且皮下注射给药可能会导致药物吸收不良。因此, 这种给药方式不适用于新生儿。 (3) 如果临床治疗药物为地西泮溶液, 那给药时可以选取直肠灌注, 通过直肠灌注给药比通过肌内注射给药, 患儿能够更快吸收药物的有效成分, 因此小儿惊厥治疗中, 这种给药方式能够更好地更迅速地控制患儿的病情。 (4) 由于儿童的皮肤结构与成人有差异, 给药时选择皮肤黏膜用药, 药物的有效成分能够很快被吸收, 但该种给药方式也有可能导致患儿中毒, 因此体外用药时要谨慎。

1.4 合适剂量选择

在临床用药治疗中, 导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未选择适当的药物治疗剂量。由于临床药物中, 大多数未规定儿童用药剂量, 因此, 给药时常用的药物换算方法大多根据成人用药剂量进行换算, 换算时会将患儿的体质量、年龄或者体表面积计算小儿用药剂量, 这些换算方法都各有优缺点。临床用药中, 更应该针对患儿的具体情况, 同时结合临床经验, 选用合适的剂量。如果需要给予患儿联合用药治疗, 也要针对具体情况, 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2 儿科不合理用药[3]

2.1 不合理的药物选择

在疾病治疗中, 药物治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治疗方法, 但药物治疗有可能导致出现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及不良反应, 这些均会对机体产生不良影响, 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在我国, 每年大约有3万名儿童由于不合理用药, 导致患儿出现各种药物不良反应, 如耳毒性药物, 严重的会致聋。因此, 临床药物治疗中, 一定要保证合理用药, 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保证儿童能够健康成长。

2.2 不合理的药物剂型

纵观我国市场上销售的药品, 虽然种类繁多, 但仅有不到10%的儿童专用药物剂型。从我国患病儿童的比例来看, 在患病总人数中, 患病儿童的比例大约为20%, 完全不能满足儿科临床治疗的药物需求。儿科临床治疗中, 如果给予患儿成人药品治疗, 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分割剂量, 并且分割药物很容易破坏药物剂型, 还会对药物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 导致药物在患儿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也发生改变, 严重影响药物疗效, 情况更严重的, 甚至还会导致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2.3 不合理的给药方式

在儿科临床治疗中, 往往采用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 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如下: (1) 由于静脉输液的给药效果好, 并且药效快, 这些都优于肌内注射及口服, 再加上医师对静脉滴注对患儿造成的危害认识不足, 临床给药中往往将静脉滴注作为患儿治疗的首选给药方式。 (2) 由于静脉滴注给药效果好, 患儿家长往往会要求医师通过静脉滴注给药, 助长这种现象的发生。给予儿童, 尤其是婴幼儿静脉滴注, 不但会产生严重的疼痛感, 还有可能会导致发生静脉炎及急性肺水肿, 与其他给药方式比较, 静脉滴注的医疗成本更高。

3 结 语

儿科用药是一个值得我们加深研究及探讨的领域, 因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因此儿童保健临床服务应该要受到全民的关注;临床用药中, 医师一定要关注儿科药物的性质、用药禁忌、用药剂量、给药方式等, 熟悉掌握儿科药物的相关知识;同时, 临床治疗中, 还要结合儿童的临床诊断结果给予儿童针对性的药物治疗, 不断提高用药水平, 避免发生不合理用药现象, 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敬运龙.儿科合理用药浅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 (合理用药) , 2009, 7 (4) :135-136.

[2]任冠华.儿科用药存在的问题与儿科合理用药[J].海峡药学, 2009, 17 (6) :183-184.

不合理用药——禁忌证用药 篇7

新修订的加替沙星说明书已明确, 该药禁用于糖尿病患者。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到的病例资料报告显示, 修改说明书后, 仍不断有关于糖尿病患者使用加替沙星并发生血糖异常不良反应的报告。

典型病例:患者, 男, 69岁, 患糖尿病, 在胰岛素控制下血糖平稳。因肺部感染给予加替沙星0.4g静脉滴注, 3日后空腹血糖升高达15.3~16.2mmol/L。考虑与加替沙星有关, 停药且胰岛素加量, 血糖缓慢下降。

基层医院用药误区分析与合理用药 篇8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3000份儿科门诊处方及2000份儿科住院病历, 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 其中小儿外科处方1308张, 病历968份, 小儿内科处方1692张, 病历1032份。

1.2 评定方法

合理用药标准以《中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药品说明书中相关药物的使用方法为标准进行分析和评定。

2结果

3000份儿科门诊处方及2000份儿科住院病历中, 共发现处方不用药处方102张, 占处方总数的3.40%, 发现不合理用药病历53份, 占住院病历总数的2.65%。其中剂量应用错误处方15张, 病历5份;用药时间或方法错误处方24张, 病历12份;联合用药不当处方30例, 病历18份;抗生素滥用处方33张, 病历18份。具体用药误区表现详见表1。

3讨论

3.1 用药误区分析

3.1.1 用药剂量错误

药物的剂量与临床治疗效果有关, 剂量过大会加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剂量过小则起不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因此将药物剂量控制在安全有效范围内是合理用药的重要内容。笔者在审方过程中发现, 药物剂量的使用误区常见的有:①剂量过大:雷尼替丁属于H2受体阻断剂, 其药理作用为强效抑制胃酸分泌, 可缓解胃酸过多引起的胃痛。正确使用剂量为:成人一次0.15 g, 2次/d, 但如果剂量过大, 如达到一次0.3 g, 则会引起胃出血, 增加肝功能损害, 反而加重胃溃疡[2]。②剂量不足:阿苯达唑为高效低毒的广谱驱虫药, 正确用量为:每次0.4 g, 一次顿服, 每片阿苯达唑片的剂量为0.2 g, 但如果用量为每次0.2 g, 2次/d, 则会造成患者一次用量不足, 达不到治疗效果。

3.1.2 用药时间或方法错误

有些药物对时效性及用药方法有严格的要求, 如不能正确用药, 则影响治疗效果, 甚至引起不良反应。常见的误区有:①用药方法错误:酵母片的正确服用方法为嚼碎服用, 不宜吞服, 因为酵母片含有较多的黏性物质, 如不嚼碎则会在胃内形成黏性团块, 影响药物作用;②素在儿科应用较多, 但不可滥用, 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用药方式。用于严重感染并发中毒性休克的患儿, 应大剂量短疗程用药, 同时有效有效足量的抗生素, 并密切注意注意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原因不明的发热切忌轻率使用, 尤其是水痘患儿应禁用。

3.1.3 联合用药不当

联合用药是临床重要的用药方法, 在增加疗效的同时, 还可以降低单个药物的不良反应。但是临床用药中存在较多联合用药不当的现象, 常见的有:①配伍禁忌:如奥美拉唑40 mg不得溶入10%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为偏碱性, 在酸性环境中会生成棕红色沉淀, 10%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为3.5~4.5, 是酸性溶液, 所以奥美拉唑不得与含酸性药物配伍使用;②重复用药:例如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出现心律失常时, 在应用维拉帕米的同时服用尼莫地平和硝苯地平, 3种药物同属于钙离子拮抗药, 同时应用和容易出现心悸、心痛、血压过低等不良反应[3]。

3.1.4 抗生素滥用

抗生素滥用是临床不合理用药中较为严重的问题, 应引起重视。①抗菌药物不对症:如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为病毒感染, 但临床上却遇到上呼吸道感染即应用抗菌药物, 不光不会起到治疗作用, 反而使机体产生耐药性;②抗菌药物档次过高:头孢吡肟为第四代头孢类药物, 只可用于对第三代头孢类药物耐药时, 不得用于术前预防性用药;③违反联用抗菌药物联用原则:如美洛西林钠属于繁殖期杀菌剂, 罗红霉素为抑菌剂, 繁殖期杀菌剂对繁殖旺盛的细菌作用最强, 但对静止期的细菌无明显的抗菌作用, 而抑菌剂可使细菌由繁殖期进入静止期, 减弱了美洛西林钠的抗菌作用。

3.2 合理用药的对策

基于以上常见的用药误区, 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

3.2.1 加强监督

将合理使用药物纳入医院质控管理项目, 制订合理使用药物制度, 定期检查, 及时反馈, 掌握药物使用情况。

3.2.2 加强培训

通过发放用药指南, 举办药物合理使用讲座等方式, 提高临床医师对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 熟悉各种药物的主要适应证、药代动力学、主要不良反应等。

3.2.3 加强沟通

加强医师与患者、药剂科及护理等部门的沟通, 有特殊要求的药物应主动向患者解释交代, 说明用药注意事项及服药饮食禁忌等;遇有疑问的药物, 及时向药剂科咨询, 问清楚后再给患者使用。

总之, 基层医院在儿科门诊及病房用药方面存在较多误区, 应给予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随时对处方和病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纠正, 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

摘要:目的 探讨基层医院的儿科用药误区及合理用药。方法 抽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的3000份儿科门诊处方及2000份住院病历, 对合理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分析儿科常见的用药误区, 并提出合理用药的建议。结果 共发现处方不用药处方102张, 占处方总数的3.40%, 发现不合理用药病历53份, 占住院病历总数的2.65%, 常见的用药误区表现在剂量过大或过小、用药时间或方法错误、联合用药不当出现配伍禁忌或重复用药、抗生素滥用等。结论 基层医院在儿科门诊及病房用药方面存在较多误区, 应给予有效的监督和指导, 随时对处方和病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纠正, 以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

关键词:基层医院,用药误区,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李洪兰.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及对策.中国实用医药, 2010, 9.5 (26) :148-149.

[2]李杰.从临床用药误区谈合理用药.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8, 6.16 (6) :457-459.

老年人用药禁忌与合理用药 篇9

1 患病类型及特点

1.1 患病类型

老年人患病主要包括5类: (1) 发生在各年龄段的疾病, 如感冒、胃炎、心律失常等; (2) 中年起病并延续到老年的疾病, 如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肾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 老年人易患的疾病, 如癌症、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冠心病、痛风等; (4) 老年期起病, 为老年人特有的疾病, 如动脉硬化症、老年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痴呆等; (5) 极少数老年人也可患儿童常见的传染病, 如麻疹、水痘、猩红热等;

1.2 老年人患病特点

(1) 起病隐袭, 症状多变, 老年人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免疫力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均降低, 易发各种疾病, 且临床表现多不典型, 容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2) 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减退, 机体适应能力下降, 故一旦发病, 病情难控, 迅速恶化; (3) 老年患者多种疾病集于一身的现象极为常见; (4) 意识障碍诊断困难; (5) 此起彼伏, 并发症多[2]。

2 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2.1 肾损害药物

老年人的肾功能仅为年轻人的一半, 因此应用抗生素易引起肾脏的损害, 特别应避免应用四环素、万古霉素、磺胺类等药物。应用青霉素类、链霉素、甲硝唑等药物时, 要注意剂量不宜过大, 应用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乙胺丁醇以及巴比妥类药物时需慎用, 必需使用时, 则应减量或适当延长间隔时间。

2.2 神经系统药物

老年人大脑质量减轻, 脑血流量减少, 中枢神经系统耐受性降低, 因此对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特别敏感, 如地西泮, 服用此类药物需注意减量, 每天仅需服用正常剂量的50%。

2.3 降压药物

高血压是老年人的常见病, 服用降压药物剂量不宜过大, 否则会引起低血压。另外晨起血压一般都呈生理性或病理性上升趋势, 因此抗高血压药清晨服用效果较好。

2.4 肝损害药物

肝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毒的重要器官。老年人由于肝脏的代谢及排毒功能明显降低, 使用药物更易加重肝损害。另外有些药物直接损害肝细胞, 可引起类似肝炎的症状, 进而引起肝细胞合成白蛋白能力降低, 血浆白蛋白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 游离型药物浓度增高, 药效增强, 如盐酸普萘洛尔, 由于肝脏分解功能差, 增加普萘洛尔对心脏的抑制作用而易引起脑缺血, 出现头昏、昏迷等症状, 因此老年人在应用盐酸普萘洛尔时要注意减量或延长间隔时间。

2.5 联用药物

老年患者由于同时患有多种疾病, 经常服用多种药物, 增加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如胍乙啶、麻黄碱和丙咪嗪联合使用, 可使胍乙啶完全失去降压作用;中西药同服也会发生相互作用而引起不良反应, 导致严重后果, 如中成药止咳定喘膏、麻杏石甘片与复方利血平片不能同服, 因前2种中成药均含有麻黄素, 可使动脉收缩, 升高血压, 影响降压效果。另外老年男性患者多有前列腺增生、排尿不畅等疾病, 较大剂量应用抗胆碱药物, 如阿托品、盐酸苯海索和巴比妥类药物等, 可抑制排尿括约肌, 导致尿潴留, 因此必须小剂量开始, 逐步增加, 以不影响排尿为宜。

3 老年人合理用药指导

针对老年人患病特点和用药禁忌, 做到老年人用药安全、有效, 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 加强用药指导, 改善服务态度, 提高老年人用药的依从性, 药师要深入临床了解老年人用药情况, 从多角度对其进行正确用药指导, 包括药物的注意事项、效果、不良反应等, 为老年人提供人性化服务。同时还需注意以下几点:①尽量减少用药种类, 避免≥2种药物同时应用;②药物治疗要适当, 多数老年人患高血压的主要原因为动脉粥样硬化, 以血压控制在130~140/85~90mm Hg (1mm Hg=0.133kPa) 为宜, 若更低则会影响脑血管及冠状动脉灌注, 甚至可诱发脑血栓的形成;③根据患者的情况坚持少花钱、治好病的原则, 优先选用疗效相近而价格较低的药物;④老年人轻微不适可通过生活调理缓解, 不可滥用保健药、营养药等。 (2) 合理选用抗生素, 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降低院内感染率, 而耐药菌的发生和传播与抗生素使用频率息息相关, 如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MRSA) 的产生与头孢菌素类药物有关[3], 因此药师要与临床医师一起制定用药规范, 严格选用广谱抗生素或多种抗生素联用, 以减少耐药菌的出现。 (3) 充分发挥药师的作用。药师应不断加强学习, 及时更新药物知识, 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良知, 尽心尽职地为老年人提供药学服务, 做好用药咨询和宣传工作, 认真研究老年人用药禁忌, 根据病情、血药浓度、抗生素特性协助临床医师制定合理用药方案, 从而提高药物疗效, 减少或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 确保老年人安全、合理、经济用药。

关键词:老年人,药师,用药禁忌,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邱碧月.浅谈老年药代动力学的特点[J].海峡药学杂志, 1999, 11 (2) :105.

[2]李大魁.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7:176.

上一篇:体育课程文化下一篇:医学教育应用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