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外麻醉对比

2024-08-15

硬膜外麻醉对比(共10篇)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1

摘要:目的评价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硬膜外麻醉中的镇静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100例分为两组:A组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 , B组 (氟哌利多复合度冷丁组) 。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及术中镇静和遗忘率。结果两组患者术中血压、心率的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之内, A组镇静效果好的有46例, 占92%, 效果差的有1例。而B组镇静效果好的只有8例, 占16%。A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好于B组。结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可安全用于硬膜外麻醉的辅助, 有良好的镇静作用, 术后遗忘效果满意, 有利于患者安全平稳度过手术期。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镇痛术

硬膜外麻醉即使在十分完善的条件下, 由于患者意识的存在, 常由于紧张和焦虑, 使机体产生强烈的应激反应, 从而影响手术进行和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为此, 使用一定的镇静、镇痛药物十分必要。本文评价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辅助硬膜外麻醉的效果。

1方法

选择100例ASAⅠ或Ⅱ级拟行腹部及下肢手术的患者, 男57例, 女43例, 年龄17~65岁, 体质量42~86 kg。所有病例均无明显的呼吸及循环等疾病, 既往无精神系统疾病, 无长期应用镇静药物史。随机分为两组:A组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 , B组 (氟哌利多复合度冷丁组) 。术前半小时肌注阿托品0.5 mg, 入室后建立静脉液路, 连续监测BP、HR、SpO2、ECG, 患者侧卧位, 行硬膜外穿刺置管。全部病例均于硬膜外阻滞平面确定, 无明显呼吸抑制及血压下降, 手术开始前5~10 min静脉注入辅助用药。A组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0.75 μg/kg;B组:度冷丁1 mg/kg+氟哌利多0.05 mg/kg。所有患者手术过程均给面罩吸氧。

术中连续监测并记录HR、BP、SpO2和镇静及焦虑程度, 直到清醒。镇静程度采用Ramsay分级评估:Ι级, 焦虑状态;Ⅱ级, 平静合作;Ⅲ级, 稍沉默, 有定向力;Ⅳ级, 睡眠, 对呼喊反应敏捷;Ⅴ级, 睡眠, 对呼喊反应迟钝;Ⅵ级, 对呼喊无反应。遗忘程度方法测定:重点了解对手术操作过程的回忆, 能自行正确回忆为不产生遗忘 (Ⅰ级) ;经部分提示回忆为不全遗忘 (Ⅱ级) ;提示也不能回忆为完全遗忘 (Ⅲ级) 。观察术中不良情况, 给予相应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SAS系统软件统计学处理, 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比、性别、体重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两组患者HR、BP、SpO2给药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给药后患者SBP和DBP略下降, 与给药前比较分别降低约6%和9%, HR无明显变化;SpO2在给药后5~15 min较给药前有所下降 (P>0.05) 。

术后随访患者对术中的记忆、术后呕吐情况及患者对术中镇静的评价情况。A组镇静效果好的有46例, 占92%, 效果差的有1例。而B组镇静效果好的只有8例, 占16%。A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明显好于B组。A组患者焦虑评分差只有0例, 而B组有25例, 达到了50%。在对手术的遗忘程度来看, A组达到完全遗忘效果的有41例, 占80.2%;而B组只有6例达到完全遗忘, 占10.2%。可见两组在遗忘程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讨论

手术患者常由于焦虑和恐惧造成交感神经兴奋, 使心率增快, 血压升高, 术中腹腔手术的牵拉刺激也容易引起副交感神经反射, 使患者心率、血压下降、恶心呕吐;术中医务人员的谈话也易引起患者的误解, 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术中长时间的手术体位也给患者造成很大的痛苦和不适[1]。传统的B组合剂虽有一定效果, 但并不理想。咪达唑仑是一种水溶性的苯二氮卓类药物, 是一种抗焦虑和镇静作用良好的短效药, 对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小, 不良反应少, 安全性能高, 有良好的顺行性遗忘作用[2], 但无镇痛作用。芬太尼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所介导, 选择性的抑制某些神经冲动的传递, 解除机体对疼痛的感受和心理行为反应, 其特点为起效快, 阵痛作用强, 增加患者心血管稳定性。两种药合用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的作用。从观察结果看, 咪达唑仑+芬太尼合剂对循环、呼吸影响轻微, 虽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较之B组合剂抑制明显减少。理想的硬膜外辅助用药应达到镇静适度, 基本消除内脏牵拉反应。本研究咪达唑仑+芬太尼作为辅助用药与B组合剂相比, 术中镇静适度, 对抗内脏牵拉反应效果更确切, 对一些镇痛不完全, 牵拉反应重的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尤为适用。

综上所述,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有良好的镇静催眠及镇痛作用, 可消除椎管内麻醉患者的焦虑与恐惧, 使其在睡眠中安度手术, 术后遗忘效果满意, 对患者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对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夏华琼, 吴庆蓉.利多卡因宫颈、宫腔麻醉行人工流产术268例临床观察.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4, 13:112-113.

[2]柳明, 田瑞云, 王美玲.无痛术在分娩镇痛中的应用.社区医学杂志, 2004, 02:67-68.

重复硬膜外阻滞麻醉效果观察 篇2

由于硬膜外阻滞的普遍应用,临床上遇到重复硬膜外阻滞的机会也相应增加。根据我院近五年来所施行重复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资料,对重复硬膜外阻滞的临床规律如穿刺情况、局麻药用量、麻醉效果等作一初步分析。

1 临床资料

重复施行硬膜外阻滞两次或两次以上的病例共95例,男53例,女42例。年龄16~68岁。病种以胃十二指肠溃疡,胆道疾患,肾输尿管结石最多,其次是胃癌,膀胱肿瘤,前列腺肥大,骨软骨瘤的病员等,均为施行两次或两次以上手术者。故95例病员中共施行硬膜外阻滞211次,其中第一次硬膜外阻滞95次,重复硬膜外阻滞116次,两次以上硬膜外阻滞21次,最多1例是骨软骨瘤病员在3年内反复作硬膜外阻滞6次。

重复硬膜外阻滞分析以同一病员第1次硬膜外组滞的资料作对照,但是考虑到病员施行硬膜外阻滞时病情变化和硬膜外操作方法差异,因此重复硬膜外阻滞与第1次硬膜外阻滞相比较时必须符合以下条件:①连续硬膜外阻滞,导管向头端方向插入,留置在硬膜外腔内长度为2.5~3.5cm;②穿刺部位在同一脊椎间隙或相差不超过1个脊柱间隙;③局部麻药液为含1:20万盐酸肾上腺素的2%利多卡因或1%利多卡因和0.15%丁卡因混合液;④病情没有明显变化;合并有休克的病员另分组比较。

本组病员中在麻醉前或麻醉时有出血性休克或中毒性休克的有38例次,占全部211例次的18%。第1次硬膜外阻滞时有休克的6例次,占95例次的6.3%;重复硬膜外阻滞时有休克的32例次,占116次的27.6%。

分析重复硬膜外阻滞与第1次硬膜外阻滞间隔时间对前者操作和用药量影响,根据间隔时间长短分成1、2、3组,分别为2周以内、2周~2个月之间、2个月以上。

2 结果分析

2.1 操作及麻醉情况,见表1:

硬膜外阻滞操作时遇到的问题:穿刺时遇到困难者重复硬膜外阻滞较第1次阻滞增多,在第1次硬膜外阻滞时发生两例,且均是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而重复硬膜外阻滞除此两例外,尚发生在其他病例,在116例次中共发生8例次。药液扩散不好或“阻滞不伞”,包括局麻药注入后20分钟其阻滞平面仍低于预期要求或左右侧阻滞范围和程度有明显差异,或在阻滞范围内有1~2个脊神经阻滞不全。其发生率在重复硬膜外阻滞的病例也较第1次硬膜外阻滞高。此外本组重复硬膜外阻滞的病例还发生穿破硬膜,拔管时导管折断及插导管时有阻力或病员产生异感等。

2.2 药液量分析:有5例次因用双导管连续硬膜外阻滞,分析药液量时未统计在内。

2.2.1 平均药液量:①第1次与第二次硬膜外阻滞各90例相比较,其平均药液量分别为12.28±1.24Iml和12.34±045ml无差异(t=0.185、P>0.05);②两次以上硬膜外阻滞与同组病员第1次硬膜外阻滞相比,其平均药液量分别为1560±2.6ml和14.37±1.23ml,无差异(t=0.297,P>0.05)。

2.2.2 38例次休克病员硬膜外阻滞用药量与该病员没有休克时硬膜外阻滞用药量相比,休克时药量乎均减少2.74±088ml,有非常显著的差异(T=3.11,P<0.01)。

2.2.3 除去休克病员,52例次第1次硬膜外阻滞与同组间隔不同时间的第2次硬膜外阻滞的药液量相比,问隔2周以内,药液量平均增加0.88±1.03ml,尢差异(T=0.85,P>005)。间隔2周以上至6个月之间16例次,平均增加325±16ml,差异非常显著(t=3.06,P<0.01)。

3 讨论

从本组结果看出,重复硬膜外阻滞在操作上遇到的问题,如穿刺困难,导管插入时有阻力或病员有异感等的发生机会均较第1次硬膜外阻滞时增多。而麻醉效果重复硬膜外阻滞又可能较第1次硬膜外阻滞差,如前者发生药液扩散不好或阻滞不完全的机会较多,此点应引起临床重视。

重复硬膜外阻滞的药液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凡是病情较差合并有休克的病员,其药液量较同一病员不伴休克时作硬膜外阻滞的药液量小,但是不伴休克病员的用药量分析,重复硬膜外阻滞的药液量似较第1次硬膜外阻滞有“增加的趋势”。在间隔时间超过半年的病例中,其增加量有统计学意义。分析其原因可能与病情有关,如果病员在半年内重复手术,其病情一般较相隔半年以上手术者较差。重复硬膜外阻滞用药量多少,虽然可参考第1次硬膜外阻滞药液量,但更重要的是根据病员具体情况而定,因此重复硬膜外阻滞采用分次给药法比较安全可靠。

硬膜外阻滞由于穿刺或导管置人时的机械性损伤,或是局麻药液作用,有可能引起硬膜外腔局部反应,甚至形成“组织粘连”,随着时间发展,这些发迹有些病人可能吸收或消失,但也可能残留下来,为日后施行硬膜外阻滞时影响局麻药液扩散或麻醉效果,而致麻醉阻滞不仝。但是可以设想,只要不是“阻塞”硬膜外腔、扩散不好和阻滞不全是可以靠增加药液量或浓度而使麻醉效果改善的。

硬膜外阻滞操作顺利与否,还与麻醉操作者熟练程度,以及病人脊柱解剖特点有关。又困麻醉人员难以完全固定,再加口上时间等因素存在,因此本资料分析仍有局限性。

参考文献

[1] 张晔,李树人.脊髓麻醉-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肾移植麻醉效果的相关问题 [J].北京医学,2004年02期

[2] 吕立波,刘永勤,王定力,华立,余奇光,蔡勤芳,王唯,赵海涛.脊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在妇科手术麻醉中的应用 [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0年03期

[3] 张晔,李树人,张利平.CSEA用于肾移植麻醉的研究 [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4期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8月我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 其中男46例, 女34例;年龄40~72 (47.3±11.2) 岁;其中胆囊切除加胆道探查31例, 肾结石术34例, 胃癌根治术15例;ASA分级为Ⅱ~Ⅲ级;所有患者术前均无心肺功能障碍、神经系统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2组性别、年龄及术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术前30min均予以苯巴比妥0.1g和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 入手术室后常规建立静脉通道, 并常规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组患者予以硬模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 对照组单纯予以全凭静脉麻醉, 2组的全麻方式相同, 以咪达唑仑0.075mg/kg、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5mg/kg及维库溴铵0.1mg/kg进行麻醉诱导。气管插管后连接麻醉机以控制呼吸, 根据手术需要及患者的情况调节通气参数, 使PETCO2维持在35~45mm Hg之间。术中予以丙泊酚4~6mg/ (kg·h) 及瑞芬太尼0.1~0.5μg/ (kg·min) 持续静脉泵注以维持麻醉, 根据患者的心率及血压适当调整维持剂量。观察组在进行麻醉诱导前先于T9~10椎间隙进行硬膜外阻滞麻醉, 常规注入试验量3%氯普鲁卡因5ml, 在确定麻醉平面后进行全麻诱导。切皮前, 于硬膜外注射全量3%氯普鲁卡因10ml。术中予以吸入1%~2%异氟醚维持麻醉。2组均间断性静脉注射维库溴铵0.03~0.05mg/kg。

1.3 观察指标

记录全麻药物的用药量, 采用多功能血液分析仪在麻醉诱导前、麻醉诱导后、切皮时、手术1h及术毕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水平变化, 术后苏醒质量等。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全麻用药量比较

观察组的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的用药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围麻期间MAP及HR变化

2组麻醉诱导后、手术切皮时、手术1h时及术毕的MAP、HR水平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3 术毕直至拔管时的观察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毕直至拔管时的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拔管时间、Sp O2恢复至90%以上的时间、唤醒时间以及完全清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 讨论

麻醉效果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及术后苏醒质量。临床研究发现, 采用单纯全麻时, 患者手术仍存在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反射, 当患者存在强烈手术刺激时, 可兴奋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 从而释放出更多的儿茶酚胺, 引起血流动力学波动。硬膜外阻滞能有效阻滞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系统的传出冲动, 并抑制伤害性刺激对于患者的下丘脑、垂体与肾上腺皮质轴所具有的兴奋作用[2]。相关资料显示, 硬膜外阻滞麻醉复合吸入全麻能抑制术区内神经细胞的兴奋性, 从而降低儿茶酚胺的释放量, 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3]。氯普鲁卡因是临床常用的短效局麻药物, 具有较强的扩散性及较好的浸润性, 麻醉强度约为普鲁卡因的2倍, 而代谢速度约为普鲁卡因的5倍, 其麻醉效果可媲美利多卡因。此外, 其肌松及镇痛作用完全、起效较快、毒性较小, 相比于利多卡因无快速耐药性, 应用于腹部手术能较好地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本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全麻药物的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在围麻期, 观察组患者的MAP以及HR稳定性维持显著优于对照组。术毕, 观察组的拔管时间、苏醒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提前, Sp O2恢复正常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 此外, 吞咽反射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等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总之, 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可减少全麻药物的用药量, 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性, 术后拔管早、恢复快、苏醒质量好, 值得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对比观察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与全凭静脉麻醉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2年1月-2013年8月该院行腹部手术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方式为全凭静脉麻醉, 观察组为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对比分析2组的麻醉效果及手术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全麻药物用药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围麻期间MAP及HR稳定性显著优于对照组, 术后拔管时间、恢复时间以及苏醒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硬膜外麻醉复合吸入全麻用于腹部手术可维持手术循环状况的稳定性, 并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患者的麻醉苏醒质量较好, 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吸入全身麻醉,全凭静脉麻醉,腹部手术

参考文献

[1] 王丽秋, 郭亚忠.硬膜外复合全麻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 7 (2) :87.

[2] 王红梅.吸入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麻醉对开胸手术血液动力学和血气分析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 2012, (30) :135-136.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4

【关键词】高位硬膜外麻醉;靶控静脉麻醉;隆胸手术

【中图分类号】R322.3+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2)10-0028-02

近年来,美容整形手术已风靡全球,隆胸手术需求与日俱增,但隆胸手术选择那种麻醉方法最好,不少麻醉医生或手术医生都感到迟疑,作者本研究对高位硬膜外麻醉,靶控静脉麻醉用于隆胸手术中SBP,DBP,HR,RR,SPO2等生理指标,麻醉效果,安全性及实用性以及术后呕吐,术后恢复(离院)等情况进行比较,为临床医生对隆胸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提供可靠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2012年间我院手术的ASA I级择期隆胸患者50例,年龄25—45岁,既往均为健康女性,无长期镇痛药服用史,无烟酒嗜好史,随机均分两组:高位硬膜外麻醉组(G组),靶控静脉麻醉组(Q组)。

1.2方法: 患者接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通道,常规监测,常规术前用药:阿托品0.5mg,鲁米那0.1g。G组:常规消毒后,25例患者皆行胸3-4或4-5椎间隙侧入硬膜外腔穿刺,头向置管3cm,局麻药选用含1:20万浓度肾上腺素的1%利多卡因(或0.2%罗哌卡因,0.375%布比卡因均可),硬膜外腔注入4ml试验量,观察5分钟无脊麻症象后,根据麻醉平面分两次注入初量约15ml—20ml,静脉注入杜冷丁50mg,氟哌啶2.5mg,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长短追加局麻药,常规鼻导管或面罩给O2。Q组:25例患者皆靶控靜脉泵入丙泊酚200mg+瑞芬太尼400ug,以15—25ml/小时速度泵入,术中根据手术时间长短追加泵入量,常规面罩给O2。

2 观察指标

术中连续监测两组患者SBP,DBP,HR,RR,SPO2以及对麻醉效果,安全性,实用性和术后呕吐,术后恢复(离院)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

3 统计分析

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各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VAS评分比较采用秩和检验。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2年2月至2012年8月拟接受剖宫产孕妇48例, 年龄20~35岁, 平均 (24.5±3.6) 岁, 体质量57~83kg, 平均 (72.9±8.6) kg;入组孕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 排除妊娠未满、过期妊娠以及合并有妊高症、胎盘前置、心肺肝肾功能异常者, 术前血常规凝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均正常。将两组孕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 成组原则需确保组间孕妇在年龄、体质以及麻醉分级等方面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孕妇均在入室后建立上臂静脉快速通道, 输注300~500mL平衡液扩容, 面罩供氧, 术中全程检测血压 (BP) 、心率 (HR) 及血氧饱和度 (SpO2) 等方面变化情况。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CSEA) , 对照组采用硬膜外麻醉 (CEA) , 具体麻醉方法如下:

观察组:先将患者取右侧卧位, 用腰硬联合穿刺包, 选择L3~4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接着行蛛网膜下腔穿刺, 见脑脊液流出后后注入0.5%布比卡因1.5~2mL, 退出腰穿针后硬膜外头向置管3cm备用。一般在注药后即刻, 产妇即可感觉下肢发热, 测试麻醉平面达T8-T6即可, 否则追加2%利多卡因3~5mL。

对照组:用硬膜外穿刺包选择L1~2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 在头端置入3cm导管, 并注入2%利多卡因3mL先行试验, 如果在5min无全脊麻的情况, 继续追加2%利多卡因11mL左右并将麻醉平面控制在T8到T6水平。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 术中两组患者如出现较明显的不适反应, 需立即对症处理。比如当收缩压低于基础值30%, 则可采用8~15mg麻黄碱行静脉注射, 并适当加快输液速度;如出现心率下降到55次/min以下, 则可用0.3~0.5mg阿托品行单次静脉推注。

1.3 观察指标

(1) 术前、术中15min以及术后2h平均动脉压 (MAP) 和心率 (HR) ; (2) 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 (3) 麻醉效果, 以未出现牵拉痛、肌松效果差及使用镇静镇痛剂者例数计算麻醉效果的优良率; (4) 麻醉开始至胎儿的娩出时间; (5) 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及头痛等症状的发生情况; (6) 新生儿阿氏评分 (Apgar) 。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表示, 采用t检验, 比较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术中观察结果比较

组间比较麻醉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以及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1。

2.2 平均动脉压及心率比较

组间比较各时间段平均动脉压 (MAP) 和心率 (HR) 均无显著差异, 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2。

2.3 麻醉优良率、不良反应及相关评分比较

观察组未有1例发生牵拉痛、肌松效果差及使用镇静镇痛剂的情况, 对照组发生6例, 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 对照组为29.2%, 组间比较具统计学意义 (P<0.05) ;组间Apgar评分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详见表3。

3 讨论

在行产科手术的同时, 要实现最理想的麻醉效果则通常需要达到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即是麻醉起效快速、镇痛完善、肌松效果好、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药物对胎儿影响较小。CEA的优势在于可提供足够的阻滞平面、肌松效果良好并能很方便地延长麻醉时间, 但同时也具有麻醉失败率高的特点, 据相关资料显示, 在我国剖宫产方面, 单纯应用CEA的失败率高达25%以上, 同时对发生于盆腔深部的牵拉反应通常也不能做到完全消除, 因此常需辅予静脉给药完成手术, 但这样一来会相应增加麻醉管理的复杂程度[3]。此外, 为扩展麻醉阻滞的范围, 增加局麻药首剂量在临床方面也时有利用, 但此种方法同时也会增加毒性反应的概率, 从而造成更多的不安全因素。另一方面, 单纯蛛网膜下腔麻醉所具有的特点为在少量用药的情况下即可实现效果确切并快速的麻醉效果, 但可控性方面却不如前者, 恶心呕吐及头痛的发生率相对偏高。作为一种新型的麻醉手段, 腰硬联合麻醉综合了腰麻与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的双重优点[4], 是在结合以上两种麻醉方式的基础上, 取长补短, 不仅麻醉起效快、麻醉效果好, 而且有效降低了对新生儿及产妇的影响程度, 具更低并发症发生率, 安全可靠, 可作为剖宫产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参考文献

[1]戴铁军, 李海红.剖宫产手术中3种不同麻醉方式的临床比较[J].安徽医学, 2011, 32 (6) :765-767.

[2]韩俊松, 邹振宁.产科手术麻醉方式的选择及进展[J].西部医学, 2012, 24 (5) :1019-1021.

[3]董丙武.腰-硬联合麻醉与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术的比较[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0, 13 (10) :1508-1509.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挑选在无该院剖腹产手术患者78例, 将其随机分为腰麻组和硬膜外组两组, 两组人数平均。两组一般资料如表1所示。

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麻醉前30 min, 分别采用0.5 mg阿托品及鲁米那0.1g对患者进行肌肉注射。进入手术室后, 对其进行心电监护, 并建立静脉通道, 输入500 mL平衡液。麻醉前, 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腰麻穿刺针经硬膜外进行穿刺, 假如有脑脊液回流就表示穿刺成功。腰麻组患者方面, 推注7.5 mg布比卡因 (0.75%) 在蛛网膜下腔, 1 mL葡萄糖 (10%) 和3 mL芬太尼 (20μg) ;而对于硬膜外组患者, 则在其蛛网膜下腔推注3 mL一般性生理盐水;两组患者的试验剂量推注完成之后, 硬膜外组再推注0.75%布比卡因和50μg芬太尼, 而腰麻组则推入同容量的生理盐水, 进行剖腹产手术在麻醉成功之后。对患者进行硬膜镇痛泵接引在手术完毕时, 输注速度保持在2 mL/h左右, 偏离幅度不能超过0.15 mL/h。

1.3 评价指标

1.3.1 下肢运动功能评价指标

①运动神经无阻滞, 评定为0级;②腿无法抬起, 评定为1级;③膝部无法弯曲, 评定为2级;④踝关节无法弯曲, 评定为3级。

1.3.2 麻醉效果评价指标

①麻醉效果良好, 无疼痛症状, 肌肉松弛安静, 评定为一级;②麻醉效果欠佳, 患者表现出轻微疼痛, 肌肉略紧, 评定为二级③麻醉效果差, 患者疼痛表现明显, 肌肉紧缩, 评定为三级;④麻醉效果极差, 患者疼痛难忍, 呻吟躁动, 需辅助用药才能勉强完成手术者, 评定为四级。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使用Excel对数据统计描述, SAS软件对数据进行检验, 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术中神经阻滞特征的比较

两组患者手术中神经阻滞特征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腰麻组患者的阻滞时间比硬膜外组的阻滞时间短 (P<0.05) , 并且腰麻组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硬膜外组 (P<0.05) 。

[n (%) ]

注:表三显示腰麻组患者的眩晕率比较高 (P<0.05) 。

2.2 不同麻醉方法产生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采用不同麻醉方法产生的特征比较如表3所示。

2.3 恢复效果比较

在术后3 h、6 h后, 腰麻组患者的体能恢复较好, 而在12 h、24h后恢复效果,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3 结论

在剖腹产手术中, 使用芬太尼腰麻, 无论是从麻醉效果还是术后镇痛或者恢复效果上都优于硬膜外麻醉, 值得推广。

4 讨论

对于如何减少剖腹产术中和术后的疼痛, 有许多方法值得研究和推广的。例如, 当采用0.5%布比卡因进行腰麻时候, 还可以运用在硬膜外腔注入10 mL硫酸镁 (5%) 、10 mL布比卡因 (0.25%) 与100μg芬太尼的方式[2], 这样既可以有效改善镇痛质量延长术后镇痛时间, 又可以减少寒颤的发生率。

摘要:目的 探讨芬太尼腰麻在剖腹产患者术中和术后的镇痛效果, 总结治疗方法, 以便推广使用。方法 挑选2008年6月—2012年6月间, 该院剖腹产手术患者78例, 将其随机分为腰麻组和硬膜外组两组。穿刺成功后, 先对腰麻组患者, 蛛网膜下腔推注7.5mg布比卡因 (0.75%) , 1mL葡萄糖 (10%) 和3mL芬太尼 (20μg) ;而对于硬膜外组患者, 则在其蛛网膜下腔推注3mL一般性生理盐水;两组患者的试验剂量推注完毕之后, 再对硬膜外组推注适量布比卡因和芬太尼, 而腰麻组则推入相同容量的生理盐水。结果 ①腰麻组患者术后的恢复效果要明显优于硬膜外组患者恢复效果 (P<0.05) ;②腰麻组患者的麻醉效果明显比硬膜外组患者麻醉效果好 (P<0.05) ;③在阻滞时间方面, 腰麻组患者短于硬膜外组 (P<0.05) 。结论 在剖腹产手术中, 使用芬太尼腰麻, 无论是从麻醉效果还是术后镇痛或者恢复效果上都优于硬膜外麻醉, 值得推广。

关键词:芬太尼腰麻,剖腹产,术后镇痛

参考文献

[1]徐峰, 李法印, 张届新.改良腰麻对孕产妇母婴安全情况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6) :40-41.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收治老年男性手术患者的102 例为研究对象, 将其以麻醉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 (51 例) 与对照组 (51 例) 。 观察组最大年龄78 岁, 最小年龄62岁, 平均 (69.8±1.9) 岁;腹部手术患者47 例, 胸部手术患者4 例, ASA分级 (麻醉危险度分级) :I级23 例, Ⅱ级28 例。对照组最大年龄79 岁, 最小年龄61 岁, 平均 (69.9±2.1) 岁;腹部手术患者48 例, 胸部手术患者3 例, ASA分级:I级23 例, Ⅱ级28 例。 两组都已排除严重精神或神经疾病患者、长期口服镇痛药物患者、有严重呼吸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前30 min均给予0.1 g苯巴比妥钠、0.5 mg阿托品, 肌内注射。 待患者进入手术室且静脉通路建立后, 需对患者心电图、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进行严密监测。 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 使用0.05 mg/kg咪达唑仑、0.2~0.3 mg/kg依托咪酯、3~4 μg/kg芬太尼以及0.1 mg/kg维库溴铵进行麻醉诱导, 待其气管插管完成后进行机械通气。术中间断给予维库溴铵 (静脉注射) 、持续给予瑞芬太尼、异丙酚 (静脉注射) 进行麻醉维持, 并间断吸入异氟醚进行麻醉深度调整。 手术结束前10 min停止麻醉药物注射。 观察组同时复合硬膜外麻醉, 在腹部手术患者第10~11 胸椎间实施硬膜外穿刺, 在胸部手术患者第4~5 胸椎间实施硬膜外穿刺, 穿刺成功后置管, 将3 m L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经导管注入硬膜外腔, 随后追加浓度为0.375%的罗哌卡因, 2~3 m L/次。将腹部手术麻醉平面尽量控制在胸6 以下, 胸部手术尽量控制在胸2~胸10 左右。 术中需根据患者麻醉深度间断追加0.375%罗哌卡因进行麻醉维持。

1.3 观察指标

麻醉前及麻醉后12 h、24 h、1 周分别对患者智力、精神状态进行评价, 采用MMSE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评分实施评价, 评分最高为30 分, 当MMSE评分≤23 分, 即可判定患者发生了POCD, 分值越低, 表示患者POCD越严重。 统计两组患者术后72 h内发生早期POCD情况[1]。

1.4 统计方法

该组所有研究数据均选用SPSS 17.0 统计软件处理, 其中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形式表示, 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 (%) 形式表示, 应用 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早期POCD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72 h内出现POCD患者共11 例, 发生率为21.6%;对照组术后72 h内出现POCD患者共17例, 发生率为33.3%。 观察组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1.821, P=0.184>0.05) 。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MMSE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1 周, 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 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观察组麻醉后12 h、24 h及麻醉后72 h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见表1。

3 讨论

POCD多出现在大型手术及急诊手术后, 严重影响患者术后恢复, 且可能发展为AD (阿尔茨海默病) 。 AD是一种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具有起病隐匿以及呈进行性发展的特点, 主要变为全面性痴呆, 不仅严重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大大增加了患者死亡率[2]。 其中常采用MMSE (简易智力状态检查) 评分法对POCD进行评价, 评价准确率高[3]。 根据相关统计, 除去患者意识异常及情绪因素影响外, MMSE评分法评价的敏感性为87%, 特异性为82%, 一般MMSE评分低于23 分, 可判断患者发生了术后POCD[4]。 其中患者对手术的应激反应以及麻醉药物残留作用是患者术后POCD发生的主要因素, 极低的麻醉剂量就可影响患者神经功能[6], 因此,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如何选择麻醉方式、降低术后POCD成为医学界研究的重点内容。

在该次研究中, 对照组采用常规全身麻醉, 术后早期POCD发生率为33.3%, 明显高于观察组的21.6%;且观察组术后12 h、24 h、72 h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 术后1 周两组患者MMSE评分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提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术后患者早期认知功能状态影响较小。 该院分析认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显著提高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 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率。在该组研究提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早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大,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影响较小。 亦已有大量研究认为,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尤其适合老年患者, 术后POCD较低[3,7]。 因此对于老年手术患者, 根据其病情可尽量选择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并术后给予有效干预, 缩短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最大程度降低其术后POCD发生率。

在临床上需选择科学有效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 优化麻醉方案, 最大程度降低老年术后患者POCD发生率, 促进术后康复。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是能够降低老年术后患者早期POCD发生率的合理麻醉方式, 应根据老年患者的病情优先考虑使用。

参考文献

[1]曾蕾, 贺涛.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0) :2425-2426.

[2]徐亚杰, 鲍红光.阿尔茨海默病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关系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 2014 (37) :99-102.

[3]刘德智.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情况及其对MMSE评分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4, 43 (27) :3577-3579.

[4]余斌, 何康梅, 张晓庆.麻醉方式对老年创伤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0, 26 (2) :110-112.

[5]付春梅, 潘慕文.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 2010, 16 (18) :2780-2781.

[6]张睿, 宋春雨.临床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概述[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3, 36 (12) :69-71.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8

关键词:全子宫切除术,腰-硬联合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蛛网膜下腔阻滞

蛛网膜下腔阻滞、连续硬膜外阻滞是腹腔、盆腔手术常用的麻醉方式, 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 即腰-硬联合麻醉是两种阻滞方法的联合应用, 具备两种麻醉方式的优点, 近年来在子宫切除术中广泛应用。为了探讨不同麻醉方式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本院对86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采取了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 分析、对比其麻醉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86例, 按美国麻醉学会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 分级, 为ASAⅠ级和ASAⅡ级。将86例患者随机分为腰-硬联合麻醉组 (观察组) 和连续硬膜外麻醉组 (对照组) 各43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3~51岁, 平均 (39.20±6.78) 岁;体重45~76 kg, 平均 (66.50±8.02) kg;身高150~172 cm, 平均 (161.12±4.24) cm。对照组患者年龄34~55岁, 平均 (38.65±6.22) 岁;体重46~73 kg, 平均 (65.78±8.36) kg;身高150~170 cm, 平均 (159.80±4.88) cm。两组患者无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 且ASA分级、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常规应用苯巴比妥钠0.1 mg和阿托品0.5 mg肌内注射。建立静脉通路, 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 常规监测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心电图。观察组患者取侧卧位, 皮肤消毒后铺洞巾, 以L2~3椎间隙为穿刺点, 用导针穿透皮肤和棘上韧带, 将硬膜外穿刺针沿导针孔依次刺入皮肤、棘上韧带、棘间韧带, 缓慢推进, 随后穿过黄韧带, 此时有阻力突然消失或出现负压现象, 用注射器回吸无脑脊液流出且注入气体无阻力, 即证明进入硬膜外间隙, 硬膜外穿刺成功[1]。成功后取25 G腰麻针经硬膜外穿刺针内向前缓慢推进, 至有硬脊膜突破感则进入蛛网膜下腔, 此时取出针芯, 见脑脊液流出后匀速推入配好的药液, 药物配置方法为0.75%布比卡因2 ml+10%葡萄糖注射液1 ml, 根据体重和身高的不同决定具体给药量 (2.5~3 ml) 。退出腰麻针后, 以硬膜外阻滞法将硬膜外导管置入硬膜外间隙3~5 cm, 退出硬膜外穿刺针, 固定导管, 并嘱患者取仰卧位, 调节麻醉平面, 控制麻醉平面<T6。术中根据麻醉平面消退情况, 硬膜外隙分次少量追加2%利多卡因至麻醉平面满意, 同时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情况。对照组患者直接实施硬膜外穿刺, 置导3~5 cm, 注入试验剂量0.75%布比卡因3 ml, 注射5 min后如无腰麻症状则确认导管置入硬膜外隙, 分两次每隔5 min追加0.75%布比卡因5~6 ml[2], 监测并记录生命体征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持续硬膜外镇痛, 向手术医生询问并统计对肌肉松弛的整体评价情况;记录术中液体输入量及手术时间, 对两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1.3 麻醉效果评定

术中无疼痛, 宫颈松弛, 无牵拉反应者为优;术中无疼痛, 有轻微牵拉反应, 加少量辅助药物完成手术者为良;牵拉反应严重, 盆底肌肉紧张, 术中疼痛严重, 辅以静脉镇痛等强化得以勉强完成手术者为差[3]。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PEMS 3.1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术中液体输入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比较,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 观察组优31例, 良11例, 差1例, 优良率为97.7%;对照组优7例, 良28例, 差8例, 优良率为81.4%。两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4675, P<0.01) , 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硬膜外阻滞是指将局麻药注入硬膜外隙, 使部分脊神经的传导功能受到阻滞的一种麻醉方法, 也称硬脊膜外腔阻滞或硬膜外麻醉[1], 具有操作时间灵活, 术后镇痛等优点;蛛网膜下腔阻滞, 即脊麻或腰麻, 是将局麻药注入蛛网膜下腔, 通过作用于脊神经根而使相应部位产生麻醉作用的一种麻醉方法, 优点是起效迅速, 作用完善[4]。将上述两种麻醉方法相结合的硬-腰联合阻滞同时具备了两者的优点, 充分满足了子宫切除术对肌肉松弛度以及镇痛效果的要求, 能够明显控制或减轻由于手术牵拉造成的疼痛、鼓肠, 以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5,6,7]。很多麻醉医生在参与包括子宫切除术在内的腹腔或盆腔手术时经常会选择该种麻醉方法, 并取得满意的麻醉效果[8,9]。

本研究的结果再次验证了硬-腰联合阻滞的麻醉效果是值得肯定的, 尽管两组患者在术中液体输入量和手术时间方面无明显差异, 但在麻醉效果评价方面差异显著, 观察组优良率达97.7%,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4675, P<0.01) 。此外, 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这充分说明, 硬-腰联合麻醉不仅能够结合并发挥两者手术的优点, 同时只要麻醉医生注意阻滞平面的控制, 结合患者各项生命指征的观察及时调整麻醉用量, 合理掌控患者各项液体输入量, 一些常见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也是可以控制和避免的。

总之, 通过本研究发现, 硬-腰联合麻醉应用于全子宫切除手术, 手术医生对肌肉松弛的整体评价均较为满意, 麻醉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 临床中可根据麻醉医生对该技术掌握的实际情况进行应用, 如掌握熟练, 可考虑作为全子宫切除术麻醉方法的首选。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临床技术操作规范麻醉学分册[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9:14-19.

[2]刘涛敏.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 2010, 31 (2) :160.

[3]李仲廉, 邓乃封.妇产科麻醉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119.

[4]路强.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子宫切除术的临床观察[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 8 (3) :35.

[5]陈益叶, 蔡伟珍, 江慧群.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经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03, 5 (3) :235.

[6]曹培如, 胡祖荣, 邓显仔, 等.腰硬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J].中国基层医药, 2003, 10 (6) :518-519.

[7]齐琰琴, 壬天龙, 杨拔贤, 等.不同麻醉下子宫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与纤溶功能与变化[J].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5, 25 (5) :326-329.

[8]尚荻.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与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7) :66-67.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9

【摘要】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对产妇分娩的镇痛效果、产程进展及母婴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150例有分娩镇痛要求、无产科并发症及麻醉禁忌症的单胎初产妇为观察组。给予硬膜外麻醉,并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给予任何镇痛方法的 150例初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痛、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的镇痛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第一产程时间及分娩方式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二产程时间、第三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分娩镇痛方法,可达到加速产程、降低剖宫产率,提高自然分娩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分娩镇痛

2007年12月至2009年1月,采用硬膜外腔阻滞分娩镇痛,用于产妇的分娩,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300例足月单胎、头位、无产科并发症、硬膜外麻醉禁忌症的初产妇分为两组:观察组150例、采用小剂量低浓度的麻醉药阻滞麻醉。对照组150例、不用任何镇痛措施。观察组产妇当宫口开大2-3cm宫缩规律且感到疼痛时经L2-L3或L3-L4棘突间隙穿刺硬膜外腔,给予试验剂量0.1%利多卡因5ml,5分钟后证明未误入蛛网膜下腔或血管后再注入0.1%罗哌卡因+芬太尼2ug/ml、6-8ml,以后可根据疼痛程度每小时给药一次,必要时追加3-5ml/15min,阻滞平面保持在T10-S4,每5-15分钟测血压、脉搏、呼吸,待宫口开全后即停止给药,每次注药后观察30分钟评估镇痛效果。疼痛评级根据产妇主诉记录,分为4级:I级(无痛或稍感不适、活动自如、无汗或微汗);2级(轻度疼痛、可以忍受、微汗);3级(中度疼痛,难以忍受、合作欠佳、出汗、肢冷);4级(重度疼痛,不能忍受、呼喊不安、出汗、肢冷)。1级2级者定为镇痛有效;3级4级者定为镇痛无效,此外,观察产程进展、分娩方式、新生儿Apgar评分和产后出血情况等。统计分析,全部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用SAS统计学分析软件包进行t检验,统计学处理以P<0.05有显著性差异,P<0.01为有极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两组比较:观察组150例中,1级130例、占86.67%,2级者20例占13.33%,有效率100%。对照组1级0例,2级者15例占10%,3级者100例占66.67%,4级者35例占2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

2.2 产程进展:在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第二产程时间及第三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2.3 分娩方式: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经阴道自然分娩、胎吸助产及剖宫产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

2.4 新生儿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及产后两小时出血两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

3 讨论

经阴道分娩的产妇分娩时,多数产妇发生不堪忍受的疼痛,这些疼痛主要来源于子宫收缩、宫口扩张以及子宫韧带的牵引等。而疼痛冲动系统通过内脏传入神经纤维和交感神经纤维一起在T10-T12节段向中枢传导;另外在第一产程末和第二产程,胎儿先露部下降使产道和会阴扩张,通过S1-S4的神经传导引起疼痛[1]。用硬膜外小剂量、低浓度的罗哌卡因辅以芬太尼注射,阻滞范围在T10-S4,可阻滞相应传入神经疼痛刺激的传导,且只有最小程度的进行性运动阻滞[2]。经临床应用观察可使产痛迅速消失或明显减轻,而不影响临产妇的肌力和交感神经活动,产妇可以自由活动和进饮食,宫颈扩张速度明显加快,第一产程缩短。本文观察组的剖宫产率较对照组降低,可能与有效的镇痛解除了产妇对疼痛的恐惧心理,使人为性的难产率下降。对某些盆底肌肉和阴道软组织坚厚、宫颈坚韧的产妇硬膜外阻滞降低了宫颈、盆底肌肉和阴道张力,致阴道自然分娩率升高。笔者认为将硬膜外腔阻滞用于产科分娩镇痛完全、持续时间可控、产妇生理影响小、胎儿无不良影响、剖宫产率降低、产妇乐于接受等优点,值得临床采用。

参考文献

[1] 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10

[2] 黎尚荣,罗刚健,马武华等.自然分娩时不同浓度罗比卡因的硬膜外镇痛效应.临床麻醉学杂志,2005,21(6):383-385

硬膜外麻醉对比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的80例妇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 随机平均分成右美托咪定组 (D组) 与丙泊酚组 (P组) , 每组40例。D组:年龄25~73 岁, 平均年龄 (52.3±4.8) 岁;ASAⅠ ~ Ⅱ级;体重47~71.5kg, 平均体重 (56.3±8.9) kg。P组:年龄23~74岁, 平均年龄 (52.6±4.5) 岁;ASAⅠ~Ⅱ级;体重45~73kg, 平均体重 (56.8±8.2) kg。两组年龄、体重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在术前10h禁食, 术前6h禁饮, 进入手术室后动态监测患者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血氧饱和度 (SpO2) 及心电图 (ECG) 等。麻醉前20min均经静脉输注500ml复发乳酸钠, 于L2~L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将硬膜外导管置入3cm, 之后注入3ml 2%利多卡因, 观察患者有无呼吸麻痹。待患者BP下降后按照1ml/s的输注速度注入15ml 2%利多卡因。之后, 患者平卧, 5min后对患者感觉组织平面上界进行测定, 并维持在T8以上。P组患者给予丙泊酚60μg/ (kg· min) 泵注, 并维持BIS 70~80, 用药15min开始手术, 术前5~10min停止给药。D组患者给予右美托咪定0.5μg/kg输注, 控制输注时间在5min左右, 之后按照0.4μg/ (kg·min) 持续输注直至关腹。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给药前 (T0) 、手术10min (T1) 、手术30min (T2) 以及手术结束后 (T3) 时的HR、MAP、SpO2, 并对患者镇静情况进行评分。

1.4 Ramsay镇静评分标准患者不安静躁计1分, 患者安静合作计2分, 患者嗜睡但能够听从指令计3分, 患者睡眠状态唤醒计4分, 患者呼吸反应迟钝计5分, 患者深睡对呼吸无反应计6分。2~4分为镇静良好, 5~6分为镇静过度[4]。

1.5 统计分析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HR、MAP及SpO2变化两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的HR及MAP均较T0时有明显降低 (P<0.05) , 且P组HR降低更为明显 (P<0.05) ;两组患者的SpO2在手术前、后变化不大 (P>0.05) 。见表1。

注:与给药前比较, *P<0.05;与D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Ramsay镇静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较T0时有明显升高 (P<0.05) , 且D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P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给药前比较, *P<0.05;与P组比较, #P<0.05。

3 讨论

本文中, D组手术过程中患者的HR及MAP较P组更为稳定, 特别是D组患者的HR与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D组患者在T1、T2、T3时的Ramsay镇静评分也明显高于P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说明D组患者的镇静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妇科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稳定患者心跳和血压, 镇静效果明显且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抑制, 疗效安全、可靠, 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的辅助硬膜外麻醉药物。

摘要: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 (Dex) 和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接受硬膜外麻醉的80例妇科手术患者为观察对象, 随机平均分成右美托咪定组 (D组) 与丙泊酚组 (P组) , 每组40例。D组患者给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 P组给予丙泊酚辅助硬膜外麻醉, 比较两组患者在给药前 (T0) 、手术10min (T1) 、手术30min (T2) 以及手术结束后 (T3) 时的HR、MAP、SpO2以及Ramsay镇静评分情况。结果: (1) 两组患者在T1、T2、T3时间点的HR及MAP均较T0时有明显降低 (P<0.05) , 且P组患者的HR降低更为明显 (P<0.05) ;两组患者的SpO2在手术前、后变化不大 (P>0.05) 。 (2) 两组患者在T1、T2、T3时的Ramsay镇静评分较T0时有明显升高 (P<0.05) , 且D组患者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高于P组患者,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妇科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过程中给予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有效稳定患者心跳和血压, 镇静效果明显且不会产生明显的呼吸抑制, 疗效安全、可靠, 是一种临床安全、有效的辅助硬膜外麻醉药物。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硬膜外麻醉,镇静效果

参考文献

[1]艾长良, 陈晓芳, 范学峰.咪达唑仑、丙泊酚、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比较〔J〕.当代医学, 2015, 21 (3) :129.

[2]李撰.右美托咪定、丙泊酚用于硬膜外麻醉妇科手术患者镇静的效果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 2012, 2 (23) :110-112.

[3]芦相玉, 王宏涛, 王世端, 等.比较右美托咪定、丙泊酚、咪达唑仑辅助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J〕.子宫新药与临床杂志, 2011, 30 (11) :873-877.

上一篇:工程现场试验下一篇:质量控制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