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阶段论文(精选7篇)
形式阶段论文 篇1
当今的地产形式已经不再是黄金时代, 曾经开盘即抢购一空的情景早已不在。房子的高空置率, 同时新楼盘还在不断的涌现, 各地产企业间的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在如此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式下, 地产企业如何更好的生存, 获得更大的利润, 对成本的优化成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1 土地成本的优化
土地成本在拿地的时候就已经一次性支付, 那么该如何优化而减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上的土地价格呢?寻求在固定的成本投入上, 在该地块上创造更大的价值。做足控详要求的容积率, 依据市场需求做好产品的配比。使土地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 创造出更多的可售面积, 从而减少土地的成本。
2 建筑方案阶段成本的控制
(1) 立面的优化。建筑的立面反映了一栋单体的整体品味, 给人们先以最直观的感受, 反映了建筑本身的气质, 营造了整个小区的氛围和意境。地产住宅的立面经历了欧式、西班牙式、古典主义、现代主义各种形式的体现, 现在的客户对立面的关注度也在不断的较少, 立面可以相应的做一些成本的优化。对于客户不太敏感、不经常注意的部位, 可以减少建造成本的支出。而对于客户常接触的地方, 不能因为品质的降低, 而忽略了客户的体验。成本的优化是要建立在不降低客户满意度的基础之上的。在公共建筑立面材质的选择上, 可以把石材用在客户经常接触或者展示整体形象的关键部位。而对于没有主入口或不临街的北立面, 立面材料可以改为涂料。而住宅主要立面的材料为涂料, 但可以在住宅底部主入口处提高涂料的档次和质感, 运用真石漆、质感漆等。减少建筑立面的构件和线脚, 简化立面。
(2) 减少可砌筑墙体。在追求个性化的今天, 每个人对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建筑产品的改造似乎每个项目都会经历, 所以可以减少一些对结构和设备无影响的墙体, 改为用户自理, 减少成本。例如:住宅的厨房与餐厅的隔墙、暖阳台和客厅餐厅的隔墙。既减少了工程造价, 也方便了业主按自己的需求对使用空间重新划分。避免交付时砌筑完毕, 而业主入户后凿掉重新换位置砌筑。
(3) 减少构造柱的设置。1住宅窗洞口宽度在2.1m左右的, 宽度调为小于2.1m。结构专业按图集要求, 当窗洞口宽度≥2.1m时, 应在窗两侧设构造柱。此措施会增加工程造价, 因此避免出现比2.1m多的尺寸较小的门窗洞口;2高层公共建筑为了追求竖向线条, 窗间墙距离较小。而当窗间墙距离小于1m时, 窗间墙就应为构造柱。由于高层建筑, 层数较多, 构造柱数量会增加建筑总造价, 因此要控制窗间墙的距离。
(4) 增加高利润产品的面积。项目的最终利润会反映一个项目的成本, 那么通过提高利润产品类型的配比也是间接对成本的优化。在一个住宅小区项目中, 住宅底商是利润较高的一种产品配比。在条件允许、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 沿用地四周满铺住宅底商。尤其是在小区出入口、住户必经的流线上, 高度重视商业价值。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可加大商服面积, 加快去库存速度, 使资金早日回收。
3 地下车库成本优化
地下车库属于客户不太敏感部位, 但建造成本较高, 却属于销售滞后的产品类型。为了满足停车配置要求, 一般地下车库面积都较大。所以在地下车库的设计中, 首先要考虑减少地下车位的平均面积, 综合考虑地库分期。减少先开发的地库面积, 人防部分尽量避免布置在先开发区域, 减少前期资金的投入量。
(1) 总图控制下的地库优化。在总图设计阶段, 通过调整住宅的楼间距, 使地下车库柱网排布有利于车位布置。提高地库空间合理性, 避免不必要的空间浪费。同时结合总图地面的竖向, 合理设计地下车库的底标高和顶板标高, 减小土方量, 利用现有地形的高差设计地下车库。
(2) 车均面积的控制。地下车库的车均面积是衡量地下车库的一项重要指标, 车均面积的过大会导致整体的地库面积增加, 因而增加了地库的造价。控制车位的平均面积, 首先要综合考虑柱网设计的合理化, 柱网决定了将来车辆停放排布的方式。汽车的停放方式主要有三种:垂直式、水平式和倾斜式。其中经济性最高的停车方式垂直式, 因此在地下车库车位布置方式上主选垂直式。在小区整体定位不是高档住区的情况下, 车位的尺寸采用规范规定的最小限值。车辆的行车道宽度也应采取规范最小限值, 同时主要以沿长轴方向布置。避免行车道在端部布置, 尽量保证行车道的两侧均布置停车位, 减少因单向行车道造成的空间浪费。
(3) 结构的优化。合理控制地下车库的层高, 过高的层高会导致土方量和结构的围护成本的增加。在满足最小净高的基础上, 合理的布置设备管线, 最好管线的综合。结构形式采用小柱网无梁楼盖是较经济的结构形式, 但同时需注意柱帽对设备管线的影响。因此在此结构形式下, 管线一般在远离柱帽处布置。结构另一方面造价较大的地方是结构顶板, 因为地下车库顶板上覆土高度的不同, 将导致混凝土的含钢量等有所不同, 同时顶板上是否有消防车道对顶板的配筋也有一定影响。因此在规划设计的时候, 如果能将消防车道避开地下车库布置, 对建筑成本的优化也是有利的。在景观植物布置方案的时候, 考虑大根茎的植物种植的位置尽量避开地下车库的上方。通过减少地下车库顶板的覆土厚度, 来减少地库顶板的荷载。
(4) 设备用房的布置。设备用房的位置尽量选择在边角部位或坡道下不利于停车的空间位置, 尽量不占用正常停车位的位置。设备用房位置的选择使管线的长度尽量短, 尽量直线布置, 减少管线的转弯和分流。
(5) 外轮廓的优化。地库的外轮廓主要以方正直线为主, 少采取折线和不规整的外轮廓形式。不规整的外轮廓会增加外墙的面积, 同时内部空间也不利于使用, 造成空间浪费。位于端角无法停车的空间, 可以直接取消无用空间, 较少土方量成本。车库的总建筑面积控制在一个防火分区4000平方米的倍数关系, 使布置的占用车位的设备用房利用率最大化。同时防火墙的布置要避免对停车位和行车道的影响, 防火分区的设计尽量选择布置较短防火墙。当今房地产市场城市十分严峻, 尤其是一些二三线城市, 人口的外流, 住宅的高库存, 使房产企业举步维艰。但只要做好成本控制、迎合市场需求、做好设计的精细化, 在如此萎靡的房地产市场中还是可以占有一席之地的。利润是企业生存的根本, 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是基本, 因此做好设计阶段的成本质控是一个项目的关键因素之一。从粗放式管理转变为精细化管理模式将是未来房地产企业的发展方向。
摘要:在地产形式比较严峻的今天, 地产企业如何生存变得至关重要。而成本的控制, 是企业利润率的一个关键因素。文章从土地成本优化、建筑方案阶段成本控制、地库成本优化三个方面, 对设计阶段的成本控制进行阐述。
关键词:成本控制,优化,土地,车库
形式阶段论文 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招生工作有关规定,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全称为广西医科大学,部标代码为10598,主管部门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
第三条广西医科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等学校,是一所全日制公办大学。培养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高职(专科)生、成人高等教育等各层次专门人才。
第四条学校校址为南宁市双拥路22号,邮编530021。
第二章组织机构
第五条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工作委员会是学校“2+3”学年制形式高职试点班(高职阶段)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第六条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是广西医科大学组织和实施“2+3”学年制形式高职试点班(高职阶段)招生工作的常设机构。
第七条广西医科大学纪检监察部门负责对“2+3”学年制形式高职试点班(高职阶段)招生工作实施监督和检查。
第三章录取规则
第八条学校招生录取工作执行教育部规定的“学校负责,招办监督” 的工作机制,在广西招生委员会的统一组织下进行,实施招生工作“阳光工程”,贯彻“公平公正、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录取原则。
第九条录取对象
符合《关于下达我区2012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普通专科)招生计划的通知》[桂教规划〔2012〕24号]规定的我校四所合作中等职业学校(广 1
西医科大学附设护士学校、南宁市卫生学校、北海市卫生学校、玉林市卫生学校)招收的2012年“2+3”形式五年制高职试点班(中职阶段)的中职学生,同时符合以下条件:
(一)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
(二)身体条件符合国家高考体检标准。
第十条资格审核
资格审核材料包括考生入学成绩以及中职阶段录取名册。
(一)入学成绩
以考生中职阶段的每门课程期评成绩作为参考依据,要求每门课程期评成绩合格。
(二)中职阶段录取名册
由《关于下达我区2012年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普通专科)招生计划的通知》[桂教规划〔2012〕24号]规定的对应中等职业学校向我校提供经审批的新生录取名单。
第十一条招生计划及招生专业
(一)招生计划共1200名
(二)招生专业为护理专业
(三)学制为两年
第十二条录取程序
依据中职学校提供的资格审核材料,学校招生就业处按照自治区招生考试院的相关录取要求对符合录取条件的考生进行网上备案录取。
第四章附 则
第十三条被录取入高职阶段学习的学生由我校独立编班,学籍管理按现行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有关规定执行,颁发学历证书的学校名称:广西医科大学。
第十四条收费标准:护理专业8000元/生/学年。最终以自治区物价局最后核定的标准为准。
第十五条学校概况、专业介绍和奖、贷、助学金政策等详细信息请访问我校招生就业网。
第十六条咨询、联系方式
地址:广西南宁市双拥路22号广西医科大学招生就业处邮编:530021
电话: 0771-5359031;5359030(含传真)
网址:http://
小学阶段手抄报的形式与表现 篇3
关键词:手抄报内容,设计形式,制作步骤
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综合实践性活动的重要性, 而办手抄报在小学美术实践活动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其作为信息发布的重要载体, 通过版面优雅的设计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而从办手抄报的形式与表现来看, 它是美术学科中平面编排设计的一部分。
小学阶段学生的基本心理特点是:天真活跃、思维敏捷、好奇心强、创意十足, 一件小事就足以引起他们海阔天空的遐想。因此, 办手抄报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对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还贯穿着各学科之间的综合与应用。
一、手抄报的内容
小学生版手抄报的内容可分为五大类———
1.各学科的教学内容、课外知识。各学科可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制作手抄报。如语文可以选取课文中涉及的诗词歌赋、名人名言、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数学可以选取近期所学的乘法口诀表、应用题、思考题等;英语可以选取课本中的好词妙句、音标发音、单词连画游戏等。这些都能对小学生起到巩固知识, 加深印象的作用。若拓宽一些, 语文可以选取风景名胜、地理人文、历史、介绍著名的文学界的人物或故事等;数学可以选取一些数字歌和一些关于奥数相关的资料, 可以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文化、数学小笑话、数学趣题妙解、脑筋急转弯, 还可以是数学趣味小故事、学习数学中收获的体验等, 内容很丰富;英语方面则可以选取英语小故事、笑话、谚语等作为手抄报的内容。
2.节日、纪念日。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创立了许多民俗节庆, 如春节、重阳节、国庆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再加上在国际范围内开展的单项活动日, 如元旦节、教师节、儿童节、母亲节、世界卫生日、世界地球日等。这些节日、纪念日都可以成为手抄报的主题。
3.环保知识。可以针对小学生日常不良的行为习惯, 选取保护资源、减少污染、爱护花草树木、珍惜动物、保护地球、爱护校园等作为主题。内容则可以涉及一些世界环境状况、环境的污染与危害、全球10大环境问题、环保小知识、标语、广告词等方面。
4.安全、健康、法制。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 小学生的安全健康尤其重要。根据不同的季节小学生频繁出现的疾病、在校内外遇到的危险制定防范与应急措施等, 都可以作为手抄报的内容。在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 还可以“依法治国”、“遵纪守法”为主题出报, 内容可涉及法律小常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自我保护的知识等。
5.学生自由选题。让学生选取一些感兴趣的主题, 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 如选取春夏秋冬、童话世界、未来科技、家乡等具有个性化的手抄报内容。
手抄报可以通过书籍、报刊、网络等途径制作出所需的内容。要办出特色的手抄报, 必须在内容上突出一个主题, 做到主题突出, 内容丰富多彩。
二、手抄报的设计形式
手抄报的设计大体如下:
1.编排设计。手抄报编排设计涉及的范围主要有:版面设计与报头、题花、插图、尾花、花边和色彩设计等。
2.版面设计。版面设计就是利用报头、文稿、各级标题、栏图、题图、插图、尾花、花边等内容进行布局编排、装饰美化的过程。版式的合理性、新颖性是手抄板吸引人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设计好版面, 须注意以下几点:
(1) 根据文稿主次进行版面分割布局。要针对文稿的主次进行大块面的分割布局, 这样才能达到界面编排合理、块面活泼统一的效果。要注意长短文章穿插和横排竖排相结合, 使版面既工整又生动活泼。报头要放在显著位置。
(2) 编排有序。要事先对稿件进行疏理, 精确计算, 合理安排报头、标题、文章、图片等, 画出准确的版样, 照样编排。而不宜随意安排, 文图杂乱, 疏密无序。先排重要文章或长文章, 后排次要文章或短文章。主要文章一般排在整版的左上位置。文章之间的标题要横排且错开, 两个标题不要并在一起。两篇文章要空两行, 并配上花边。字的排列以横为主, 以竖为辅, 行距要大于字距, 篇与篇之间要有空隙, 篇与边之间要有空隙。报面始终要保持干净、整洁。
(3) 版式要新颖。每期的编排要有新意。不仅内容要新, 版式编排也要新颖, 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
三、手抄报的制作的步骤
1.准备阶段。主要是各种材料、工具的准备。具体包括:拟定本期手抄报的报名;准备好一张白纸 (大小视需要而定, 有半开、四开、八开等) ;编辑、撰写有关的文字材料 (文章宜多准备些) ;书写、绘图工具等。
2.编制阶段。这个阶段是手抄报制作的主要过程。大致为:版面设计、抄写过程、美化过程。
(1) 版面设计:根据文章的长短进行排版, 并画好格子或格线, 再画出大概呈现的效果 (一般用铅笔轻轻描出, 手抄报制作完毕后可擦可不擦) 。
(2) 抄写过程:指的是文章的书写。手抄报的用纸多半是白色, 故文字的书写宜用碳素墨水;字体宜用行书和楷书, 少用草书和篆书;字的个头大小要适中 (符合通常的阅读习惯) 。字写得不是很漂亮不要怕, 关键在于书写一定要工整。另外, 文章或标题中不能出现错别字。
(3) 美化过程:文章抄写完毕后, 即可用彩色笔进行插图、尾花、花边的绘制, 将整个版面美化。这个过程是手抄报版面出效果的关键过程。
四、手抄报的作用
1.增强班级与学校文化建设。手抄板评比分两种形式。 (1) 班级手抄报比赛。通过同学之间、组与组之间相互交流, 让学生自由谈论对自己、对他人作品的认识, 从而培养学生一定的评价审美能力。通过师生共同参与, 老师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评价, 让学生了解一定的价值取向。可通过定题、选材、版面设计、绘画、写字诸方面畅所欲言, 评选出公认的优秀作品;再把作品粘贴在班里的专门园地进行展示, 增强班级的文化氛围。 (2) 全校手抄报比赛。把班里评出的优秀作品交到学校进行新一轮的评比;把优秀作品按年级分类, 贴到各层楼的外墙上, 也可以贴在校园的宣传橱窗上, 为校园增添一道绚丽的色彩。同时, 手抄报与各学科间的综合与应用, 是淡化学科界限、贯穿各学科的桥梁。
2.加强亲子关系。小学生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许多问题, 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办报的兴趣, 家长应与学生密切配合, 可以为学生办手抄报出谋划策、提供思路;有电脑的家庭应替学生安装儿童绘画软件, 指导孩子用自己绘制的图片装饰手抄报, 使报纸版面显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低年级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完成手抄报, 通过亲密的交流, 增加亲子活动时间。
3.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丰富学生的知识。在制作手抄报的过程中, 学生能学到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这不但能刺激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 使学生意识到不仅要在课堂上学知识, 还要大胆地走向课外;他们因此会在生活中, 通过广泛的阅读, 从而获取更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2) 陶冶学生的情操。手抄报的主题有学生自己确立的, 有全校统一的, 但主题都应是积极向上的。学生在围绕主题找材料、写感想的过程中, 很自然地会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 从而培养爱祖国、爱科学、爱集体、爱生活等思想情操。
(3) 增强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精神。在进行小组比赛的过程中, 学生要想小组作品赢得大家的赞誉, 就必须在定题、选材、书写、绘画等每一环节中发挥本组同学的特长, 挖掘本组同学的潜力, 紧密合作, 共同出谋划策。这样, 既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长, 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精神。
(4) 刺激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学生精心设计、用心制作的手抄报展出后, 他们在享受成功喜悦的同时, 争强好胜的心理又促使其不断进步, 力求更好;这样他们再办报时就会加把劲, 使手抄报常出常新。另外, 每期手抄板展出后, 学校会从所有作品中挑选出校内优秀作品给予表彰, 并集中展出供学生观赏、阅读、评论。这样一来, 学生的竞争意识大大增强了。
现阶段的档案利用服务形式分析 篇4
1 传统档案利用服务模式
档案管理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有效利用。目前,档案馆(室)为满足用户对档案的利用需求而提供服务的传统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档案原件的直接查阅利用。即档案利用者因某些特定的需求,向档案部门提出申请,档案部门根据利用者的要求,从档案库房直接调出档案原件提供给利用者,表现为在档案阅览室查阅、履行档案借阅手续后的外借服务。在机关档案室中也有电话查询的形式,即由档案人员代替借阅者查阅档案原件。
(2)提供档案复制件的利用。即档案部门对档案原件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通过拍照、摄影、复印、刻录光盘等方式制作成档案原件的复制品,再将复制品提供给利用者。
(3)提供档案编研成果的利用。即档案部门将档案信息按照一定的主题,将大量的、分散的档案内容进行综合、系统整理后,形成档案编研成果,形式有文字材料、照片、录音、录像等。虽然这种形式上改变了档案原貌,但在内容上是完全忠实于档案的原始记载,提供给利用者。
(4)档案证明服务。即根据利用者的申请,档案部门依据档案内容出具相关书面证明材料,证明利用者查阅的档案材料的真实性与凭证性,同样在法律上有效。
(5)档案网站的基本检索。这是还处于探讨、摸索中的档案服务模式。大多数档案网站可以提供简单的目录查询,并且是经过处理过的目录,与档案部门的原始目录是有一定区别的,因为档案信息的公开必须非常谨慎,涉及隐私等信息必须预先屏蔽。
2 主要局限性分析
(1)档案部门始终处于被动式服务中,根据利用者的利用需求提供档案服务,不是去发现利用者的需求,主动地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档案的社会价值不能完全显现,档案的作用不能充分而有效的发挥,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就不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社会的档案意识也就难以提高。
(2)档案利用者为了获取实质性的档案信息不得不到档案部门亲自去查阅,受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直接导致档案利用服务率偏低。
(3)被动式封闭的模式上,在档案利用者和档案部门之间就缺少了相互沟通的环节。档案的利用效果以及档案利用者的意见没能及时地反馈给档案部门,档案部门不能实时而有效地跟踪档案利用者的需求,无法进一步改进档案利用服务质量。
3 新服务模式下的必要转变
3.1 必须树立主动的、开放的、高效的、为大众服务的理念
档案部门要突破“你需我供”模式,将档案利用服务对象要更大程度地向大众迁移而不是行政部门;不同类型的利用需求一直是档案部门关注和分析的重点,也是档案开发和利用的核心。主动出击,发现与预见大众对档案的利用需求,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服务的效率,同时建立与完善利用评价和反馈体系,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
控制档案利用成本,包括降低管理者、利用者成本,提高查全率、查准率,让管理者、利用者尽可能以较少的投入获得更大收获是档案利用工作长期、有序、深入开展的重要保障。
3.2 必须做好档案的基础业务工作
尽快实现库藏档案的数字化,能够大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许多档案网站对案卷目录的电子化进展得都比较顺利,并按照法律的要求公开其中可以开放的内容,可以减少利用者的盲目性,也减少了档案管理者的咨询时间。而对档案内容进行数字化,则可以实现搜索功能的便捷化,减少人力和时间的无意义耗费。加大档案信息数字化工作力度,可以从源头保证档案网站的服务质量,才能提高网站的利用率。一方面通过相关技术与设备,加快现有纸质档案的数字化,另一方面要加强电子文件的收集管理。通过动态网页和后台数据库技术加强和拓展网站功能。当然除了要做好数字化工作,档案传统的八项基本工作也要做好,传统八项基本工作是做好数字化工作的基础。
3.3 建立完善的个性化档案网站
现阶段的档案网站很多,内容冗杂,检索功能不全,服务对象不明确,登录手续复杂,实质内容少等是常见的问题。档案网站的利用率与图书网站相比是很低。档案不同于图书、资料,具有社会性、历史性、确定性和原始记录性,尤其是档案的原始记录性,这是档案的本质特性,也是档案的独特优势。档案网站提供服务,首先应明确服务的主体是公众,找到自己的定位。面向用户的原则,进行宏观栏目规划和微观业务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同时建立完善的档案网站技术研发与实施标准体系,以确保档案网站的不断技术更新与持续建设,不能停留的一时开发上。
在规划时解决好能用平台和面向用户平台之间的接口,在线提问、在线预约、即时交流等各种形式的服务;整合档案信息资源,使之能够通过具体的档案网站向用户提供各种优质的服务,形成以用户为导向的服务平台。用友情链接、注册搜索引擎,电子邮件、新闻组和BBS进行宣传,来扩大档案网站这个平台的宣传。
3.4 通过内外调节手段,引导对档案利用的表达需求
潜在的档案需求是大量而广泛的。利用者一般都是在特定的工作环境和档案环境等因素刺激下开始意识到档案利用的价值和作用的,可以通过档案利用成果展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向社会展示档案利用所产生的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必要时还可通过反面实例说明未利用档案所带来的资源损耗和浪费,从而强化社会利用档案的意识,激发利用档案的愿望,鼓励有效的档案利用行为。
3.5 加强监督管理,保持良好的利用秩序
对档案工作来说,保密与利用两者都十分重要,决不可偏颇。保存档案的根本目的在于利用。在利用范围和对象上应做到最大限度利用档案信息资源。保守国家机密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更是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神圣职责。由于在传统的保密观念影响下,档案工作普遍存在着重保轻用、利用不足的现象。由此产生一些弊端:大批档案得不到充分的利用,甚至有些很有价值的档案长期被束之高阁,变成一文不值的废纸,造成档案浪费;领导不能及时全面地了解情况,有效地利用档案;档案管理人员的管理价值也难以在利用档案的效果中体现出来。
一成不变地看待档案的秘密性。无视档案秘密性的时效和范围,是不对的;但如果缺乏保密观念,对涉密档案无视其秘密性,无限地扩大开放利用范围,也是错误的。因此,在开放档案为社会所利用的同时,应当做好相应的保密工作。这就要求档案业务人员根据本单位工作的需要和为国家积累历史文化财富的需要,全面确定档案的保存价值,准确地判定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公开的一定公开,该保密的绝不擅自公开。把握好中间的尺度。
档案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既受到服务质量和服务方式的推动和促进,同时还取决于社会意识和利用者心理因素。需要从利用服务的改善和利用宣传对需求的引导和激发角度开展工作。最大程度的提供档案利用始终是档案工作生存的保障。
摘要:最大程度的提供档案利用始终是档案工作生存的保障。档案工作中必须突破传统的档案利用服务模式,才能开拓档案事业服务的新空间。
形式阶段论文 篇5
一、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建设项目决策是投资者选择和决定投资行动方案的过程, 是对拟建项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进行论证, 对拟建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经济比选并最终做出判断和决定的过程。在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要抓住两个因素:一是建设规模确定的合理性, 投资者是否有足够实力支付项目建设费用和达到设计生产能力时的流动资金的要求;二是根据工程师提供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是制定投资计划活动、控制投资限额的有效工具, 又是筹集资金和经济效益评价的依据。
二、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首先, 要通过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设计质量从而控制工程造价。通过对项目设计方案逐步优化, 促进施工质量的提高, 加快施工进度, 降低工程成本。选择技术方案之前, 要结合企业能力, 做好经济技术分析比较, 最终确定先进适用、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的工艺技术方案, 从而控制工程造价, 满足企业经济效益要求。
其次, 积极推行招投标制度。推行设计阶段招投标, 引进竞争机制, 这样可以使竞争者对建设项目的工艺流程、设备选型、工程投资等各个方面做出全面分析比较, 进一步优化工程项目的投资效果, 用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参与投标。
最后, 积极施行限额设计。开展限额设计必须增强设计人员的经济意识, 要求在工程方案设计工程中, 既要保证项目投入运营的正常使用功能, 还要有最佳的经济效果, 遵守项目限额设计, 使项目功能与投资达到最佳效果, 最终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三、工程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工程实施阶段是工程项目形成实体的过程, 此阶段涉及的人力、财力、物力非常多, 施工周期长,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也最多。
首先, 要做好经济控制措施。在项目实施过程中, 根据项目投资分解各个阶段的投资控制目标, 做好工程进度中已完工程量的计量工作, 并计算工程进度款, 做好期中支付跟踪, 将工程实际支出额和计划支出额相比较, 找出并分析偏差原因, 做出相应的纠偏措施。
其次, 要做好技术控制措施。投资方通过对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方案进行审批, 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对质量、工期、造价三项经济技术指标进行考核, 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最后, 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的控制措施。在工程实施阶段, 不可避免地发生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 这些变更和签证的发生, 直接影响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 从而影响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因此, 应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和现场签证, 对工程造价影响的因素进行分析, 并做出技术方案比选, 做出经济效益分析。
四、竣工结算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最后阶段。项目各方根据合同、预算及费用定额、取费文件、国家及地方法规、竣工结算资料, 对工程款项进行审核。以合同及政策为依据, 建设方对报审的已完成工程量进行复核, 对设计变更及现场签证部分予以确认, 审核报审的工程综合单价是否与投标时的综合单价相对应, 最后审核竣工决算总额, 使审核后的总造价体现工程实体的实际造价。
总之, 工程造价投资控制涉及工程项目的各个方面, 要从决策、设计、项目实施、竣工结算等方面采取措施, 对工程造价进行动态管理, 加强对工程造价的主动控制, 对提高工程项目投资收益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建设工程的造价控制与管理是建设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通过研究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特征, 加强与完善工程造价管理, 协调解决各个方面资源的合理配置, 实现对工程造价的动态化管理, 为投资者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造价控制,各个阶段,造价管理
参考文献
[1]张震宇.建设单位在控制工程造价过程中的管理[J].甘肃科技, 2004, 7.
形式阶段论文 篇6
一、校规的界定
1. 校规的调整对象及与学校章程、管理制度的关系
校规、学校章程、管理制度,是学校自己制定调整不同行为、不同关系的管理规范。校规调整的是学生的思想、行为及学校对它们的评价和监管关系。校规的地位和效力位阶要小于作为学校“宪法”的章程,也仅是学校众多管理制度之一。校规在章程指导下制定和施行,并与学校其他管理制度一并实践“依法治校”。
2. 校规的表现形式
校规作为一种规范形式,有与法律相类似的表现形式,包括成文的和不成文的。
以上海市兴陇中学(初级中学)为例,该校校规的表现形式有:《兴陇中学学生一日常规》、《兴陇中学学生在校规范》、《兴陇中学违纪学生处罚条例》、《兴陇中学学生自主管理条例》,以及与以上成文规范相配套的执行制度。但实践中,校规还以书面或者非书面的通知、口头要求等不成文形式存在。制定和执行校规一般归为学校德育工作,政教处、团委为主管部门,分管德育的校长、主任和班主任或老师、或被授权的学生为校规的实际执行者,这些部门或者人员对学生行为处理的个案实质也起着校规判例的作用。
3. 校规的内容
以上海市《兴陇中学学生一日常规》为例,校规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进校常规、仪容仪表、升降旗常规、早操常规、上课常规、课间休息常规、作业常规、卫生常规、就餐常规、奖惩条例。校规把学生在学校的每个环节、每类可能做的行为都纳入到了管理范畴,这既是常规,也是全规。
因此,校规是实施义务教育学校依法制定,适用于引导学生思想、品德、行为及学校对它们进行评价和监管的规范总称。
二、校规的现状——现实作用与法律地位极不协调
校规是学校进行学生管理的最直接依据,关系到学生的最广泛利益。它从学生每天进校到离校,对学生的言、行、穿、吃、学、玩等都有规范和约束。它维护了秩序,但也可能损及学生权利,甚至是学生的最基本权利。近期的“短发令逼死13岁女生”即为突出事例。
但校规的法律地位仅是学校制定的内部规则,不属“法”的范畴,不具有法的普遍的和必须执行的约束力,也不是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依据或参照。在现有法律体系中,也找不出对校规有非常明确且具有强制约束力的规范。校规这种最贴近现实教育生活却游离于法律体系之外的处境,使得法律对它的规制极弱,也导致了实践中的乱象及其对学生、对民族教育甚至基本权利的损害。
1. 校规失范与校规恣意
校规失范是指校规内容对法律法规的违反、对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的违背。它表现为各种不合法、不合理的校规条款,如某校校规规定:“对行为恶劣的学生,学校将召开全体师生大会责令其公开检讨,并根据其对所犯错误的认识程度,给予相应的记过、记大过、留校察看处分”。未成年人犯罪的审判程序尚有不公开审理的保护,违反校规却要召开全体师生大会予以集体讨伐,这是严重侵犯学生名誉权的行为。再如某小学校规:“体育课按老师要求上,严禁上厕所、喝水、回教室……”,该校规既违背学生成长规律、教育规律,也是对常识的无视。
校规恣意是指学校某个部门或者个人无视或者忽视学生家长意见、学生意见、普通教师意见,仅依一己之意制定校规的现象。有学者用“校长一怒校规出”来描述,虽然这有点夸张,但很多学校校规的出台基本上没有听取学生家长、学生、教师意见,也是事实。校规恣意加重了校规失范现象。
2. 学生抗争及其高昂代价
学生抗争的事例表现为一些极端事件,2010年10月9日,山东省临沂市第六中学西校区的13岁七年级女生张悦在三次被赶出校门后,以自杀的方式来对抗校规中的“短发令”;2004年4月19日,河南省登封市石道乡郭沟村小学六年级学生郭洪渊因数学考试分数与估分差19分,以自杀方式对抗数学老师的罚款抵分数规定。极端例子虽为个别,但学生对校规的不满或者抗争却是普遍的。一份对某初级中学404位学生的调查问卷结果显示,对校纪校规内容非常不满意的比例达到68%,而满意的仅占5%。而这种非常不满意的抗争会表现在学生对校规的故意违反、心理抗拒上面,学校对学生故意违反校规行为的规制和对心理抗拒的威压,则会造成发生率更高、持续时间更长的隐性伤害,其典型例子是学生心理疾患和人格缺陷。
尽管对极端个案我们可以启动民事或行政诉讼来救济学生权利,或者通过刑事诉讼程序来惩治犯罪事件,但更普遍发生的非显性权利侵害则可能得不到任何补救或救济,或者可能积累到无法补救的状态。迟到的正义和无法补救的侵害,已经损害到了学生个体的正常成长,也将逐步损及我们整个民族的良好发展。因此,校规的现状必须得到改变,它应得到更明确、更有效的法律规制。
三、对校规形式法源的推演求证
校规虽不是法律的范畴,但仍应依法制定。虽然校规所依据的法律很笼统,但通过推演,我们仍能够找到约束它的一系列形式法源。不同位阶法律对校规的规范有详略之别:《宪法》仅明确国家有实施教育的权力;《教育法》、《义务教育法》则将之扩展为国家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实现国家教育权力的具体权力规范,包括可行使的权力内容及对权力约束的规范;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则对这些权力内容及权力约束规范的实施明确了细则或做了补充。
1.《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是校规的宪法法源
《宪法》第四十六条第二款“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它确立了国家教育权。国家教育权的内容包括:教育目的及教育方针政策的推行、义务教育的实施、国家办学权。义务教育学校作为国家教育权的实际实施人,被间接地授权通过校规来实现国家教育权。
2.《教育法》第二十八条、《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是校规的法律法源
法律是对宪法规范的具体化,《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直接明确学校有实施义务教育的权利。《教育法》第二十八条第一款“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七条“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它们没有提及校规,但其中的“章程”、“学籍管理”、“奖励或者处分”、“学校管理制度”、“批评教育”,或隐含了校规名称、或明确了校规内容,但尚不是具体可实施的教育管理规范。
3.《小学管理规程》第十三条、第十五条、第五十八条是校规的部门规章渊源
《小学管理规程》是教育部发布的部门规章,第十三条“小学应从德、智、体等方面全面评价学生”要求校规的评价标准应该全面;第十五条“小学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应予表彰,对犯错误的学生应予批评教育,对极少数错误较严重的学生可分别给予警告、严重警告和记过处分。小学不得开除学生。”明确了校规的评价形式、校规的处置规则界限——不得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第五十八条“小学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本规程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章程”要求学校进行制度建设。
但《小学管理规程》也只是就学校对学生进行的教育评价、评价形式和处置界限做了明确,对德智体评价标准、品学兼优认定标准、错误认定标准和实施这些标准的程序尚未明确。
4.“教育部关于发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的通知”(以下简称教育部通知)和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省学籍管理办法)是校规的其他规范性文件法源
教育部通知和省学籍管理办法在法律体系中属于其他规范性文件,不是正式法律渊源,不能作为在行政诉讼中审判的依据或者参照。但作为行政规范,对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对各地中小学校和全国的中小学生具有约束力。相较而言,它们与校规内容最为接近。
教育部通知明确要求各地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地中小学要“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健全制度,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做到教育的经常化、制度化”,这可以认为是中小学制定校规的最直接依据,制定校规是教育的制度化工作。上海市《兴陇中学违纪学生处罚条例》第二项内容也表明,该条例的制定依据之一《中学生守则》(该处罚条例发布的2007年已经不再适用《中学生守则》,因为2004年9月1日施行的教育部通知已把中学、小学学生守则合并为《中小学生守则》,此为上海市兴陇中学的错误)。教育部通知的附件,即《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明确了中小学生的思想要求、行为要求、着装要求等,但仅是一种倡导性语言,而非强制性规范,且无处分规则。各地制定的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细则,效力范围低于教育部通知,但其内容相类似。
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依据教育部规章《小学管理规程》第十七条授权,制定省学籍管理办法,其对本省的中小学学籍管理有约束力。以2006年4月1日起试行的《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为例,它规定了学校对学生考核与评价规则、毕业结业肄业条件、奖励处分形式程序、学籍管理规则等,其约束力很强。该办法设置了人手一本的评价结果记载手册——《上海市学生成长记录册》,该手册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毕业证书发放、奖励、升学转学相关联,而且一直跟随人事档案。但该办法设置的每学期一次的“学生思想品德与行为规范”评价却无具体标准,对其中的“犯错误”也没有认定依据和程序。
虽然教育部通知附件里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修订)》有倡导性的对与错,但各省学籍管理办法不能想当然地以此来作为认定标准。因此,省学籍管理办法仍不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5. 学校作为义务教育最基层实施者的法律地位是校规的身份法源
以上推演发现学校依据正式法律法源和非正式法律法源的其他规范性文件,仍无法落实对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评价机制,无法落实对学生进行学籍管理权力的行政管理体制,无法落实对学生的奖励和处分机制。依据上的不明确与法律职责必须执行之间产生了矛盾,谁来化解?目前尚无明确法源。
学校作为最基层的实施国家教育权力的主体,获得了公法人身份,它只能制定校规,将上位法源的内容进行“统一”,并落实各项义务教育职责。但实践中统一与否、落实与否,全赖于校规制定者和实施者的自由心证,因为目前尚无国家立法机关或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对学校制定校规的审查机制,也无学生家长、学生对学校制定校规的参与、修正机制。
校规有形式法源,但对它规范不彻底,它引发了各义务阶段学校对上位形式法源的不明确、不遵守和对上位形式法源留下空缺处的恣意填补,导致了校规的现状。为扭转这个局面,我们必须认清校规形式法源、准确解释校规形式法源,并在此基础上完善法律、健全制度,使校规有明晰的、有强制约束力的形式法源链条,并以此有效规范校规制定者和实施者的自由心证。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第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2]王彬,施启胜.试论校规的道德意义与管理意义——以龚超事件为例作分析.教育学刊,2006(12).
[3]曹建民.”短发令”逼死13岁女生三次被赶出校门服毒自尽.山东商报,2010-10-12.
[4]申素平.教育法学原理、规范与应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5]雷思明.校规如何与法律接轨.中小学管理,2009 (6).
[6]张学亮,王荫玲.中小学校规的观察和思考.基础教育研究,2004(9).
[7]茅卫东.警惕“校长一怒校规出”.中国教师报, 2003-02-19.
[8]李晓燕.教育法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9]谭小平.初级中学校纪校规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0.
[10]李晓燕.学生权利和义务问题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11]温辉.宪法与教育——国家教育权研究纲要.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2008.
形式阶段论文 篇7
近年来, 针对上市公司前期财务报告会计差错进行的补充与更正行为越来越频繁, 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会计现象, 学者们将其称为会计重述或财务重述。以中国为例, 从1999到2013年, 每年重述财务报告的公司数量增长了将近10倍, 最为严重的2009年有超过200家上市公司发布重述公告。日益猖獗的重述现象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对重述的研究呈现方兴未艾之势。
尽管研究者众多, 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却难以准确回答“重述为什么会发生”这个根本问题, 没有对重述给出完整的解释。主要的原因在于, 在研究重述动因时, 大部分研究将“重述”等同于“误述”, 忽略了重述本身是一个披露过程, 由误述、误述的更正两个阶段构成。现有的研究多是从误述的角度研究重述, 关注点在差错的发生, 而忽视了差错的更正, 因而无一例外地将重述归为坏现象, 没有体现重述中“重新”表述这一更关键的过程, 因而不能完整地解释重述现象。
本研究试图从重述信息披露, 即差错更正这一更关键的过程研究, 分析利益相关者尤其是管理层在面临误述更正抉择 (即是否重述) 时的策略选择与裁量, 从而揭开重述发生的黑匣子。本文的研究贡献在于:将重述分为差错期、更正期 (即重述期) 两个时期, 从分析重述的发生问题着手, 关注财务报告披露环节的策略选择问题, 研究信息披露中微观主体的形式裁量问题。研究结果能够完整解释会计重述的发生, 实质性地深化财务重述相关的研究。
2 文献回顾
国内外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探讨重述的发生:一是从重述的起源或原因分析, 二是从公司治理对重述的阻止方面研究。重述的动因方面, 大部分学者认为, 重述之所以发生, 是因为前期年报存在误述, 而误述则是经理人员迫于契约压力或资本市场压力的一种盈余操纵行为 (Graham, Li和Qiu, 2008) [1];另有学者认为, 误述是公司的内部错误, 由会计应用时的复杂性及大量判断的运用等引起 (Plumlee和Yohn, 2010) [2]。从公司治理对重述的阻止作用来看, 研究者主要从股权特征、董事会独立性及外部审计、媒体治理等方面展开研究 (Efendi, Srivastava和Swanson, 2007;Romanus, Mather和Fleming, 2008;陈丽英, 2009;戴亦一、潘越和刘思超, 2011) [3,4,5,6]。
上述研究主要从误述的角度分析重述, 将重述作为一个阶段, 较少考虑“重新表述”这一过程。根据Eilifsen和Messier (2000) 的研究, 重述的发生需要两个关键步骤, 一是由于潜在风险导致的误述的发生, 二是误述被发现且修正[7]。Bardos, Golec和Harding (2011) 认为, 应该将重述分期, 即分为差错期与重述期分别研究[8]。由于难以取得全部误述的样本, 现有的研究普遍以重述样本代替误述样本。事实上, 不是所有的误述都会被重述, 只有发生误述且误述被修正才是重述, 因此误述样本要大于重述样本。由于没有明确区分重述和误述, 已有研究的解释力有限。
Callen, Robb和Segal (2008) 认为, 对于部分可观测的现象, 可以应用二阶段的probit回归模型进行分析[9]。Firth, Rui和Wu (2011) 在研究盈余操纵行为时, 同样运用了这一方法[10]。考虑到重述的发生是由误述、误述的修正两个连续阶段促成的, 且只能观察到重述这一结果, 本研究借鉴上述学者的研究方法, 将重述分为误述、误述的修正 (即差错发生期和差错更正期) 两个前后时期, 运用部分可观测的二元probit模型研究, 分析不同阶段管理层的策略选择与形式裁量, 试图完整解释重述的发生, 以弥补现有研究的不足。
3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重述的发生分为两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t, 管理层或大股东误述年报盈余 (误述期或差错期) ;
第二阶段t+n (n>0) , 误述没有被发现直到重述发生 (重述期或差错更正期) 。
P (·) 代表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P (·/·) 表示条件概率。RESit+n表示i公司t年财务报告在t+n年被重述;Mit表示i公司t年度误述年报;Fit+n表示i公司年报没有被发现并修正, 直到t+n年。
假定公司t年度误述年报的可能性与公司可观察到的有助于解释误述发生的特征向量Xi及白噪声项ξit是正的线性函数关系, ξit符合独立同分布, 则P (Mit) 可表达为,
同样地, 假定t年年报误述直到t+n年被发现并修正的可能性与公司可观察到的有助于解释误述被发现并修正的特征向量Zi及白噪声项φit+n是正的线性函数关系, φit+n符合独立同分布, 则P (Fit+n/Mit) 可表达为,
(1) 会计误述, 即P (M)
中国现有的制度背景下, 上市公司管理层要承受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 取得上市资格、进行权益融资均需满足监管机构规定的基准, 以会计盈余指标衡量的公司经营绩效会显著影响管理层的薪酬及职业前景。当公司经营状况不佳发生亏损时, 为了保住上市资格或稳定投资者的信心, 也为了个人职位安全的考虑, 管理层可能利用会计差错操纵盈余, 通过高报或低报收益达到盈余目标。从这个层面来说, 会计误述存在显著的盈余管理动机。另一方面, 与欧美国家分散的股权结构不同,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高度集中, 存在显著的一股独大现象, 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成为公司治理的主要问题, 大股东普遍具有剥夺公司资源、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自利动机, 为了掩盖其控制权收益, 大股东有强烈的动机操控财务报表的编制与披露, 隐藏不利信息。甚至会通过盈余管理活动粉饰公司财务报告, 以误导中小投资者。再加上大股东往往有其他的渠道获得信息, 年报信息对其相对不重要, 所以他们并不鼓励透明的信息披露。因此, 会计误述主要由两方面原因引起, 一方面是管理层面临绩效问题不得不承受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 一方面是由于控股股东享受私人控股权收益的需要, 要维持大股东的私人控制权收益, 其也有动机达到证券监管部门规定的各种会计基准。从这个层面来说, 公司管理层或大股东误述年报主要是为了满足资本市场的需要。
管理层主要面临两种资本市场压力, 一是避免亏损以防止被除名, 二是在资本市场融资。由于资本市场尚不成熟, 上市公司满足财务分析师盈余预期的动机不足, 管理层的补偿计划很少建立在期权激励基础上, 其操纵盈余提高股价的动机也欠缺, 再加上公司债务背离的压力也较小, 因此, 西方国家的契约动机在我国并不显著。在中国, 上市公司的融资尤其是权益融资需求很大, 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包装往往发生在公司权益发行前;而为了避免连续亏损, 防止被特别处理, 公司管理层也倾向于误述年报。Wu (2008) 的调查表明, 中国上市公司误述年报主要是为了避免亏损保住上市资格, 从而在资本市场上生存[11]。Firth, Rui和Wu (2011) 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被重述年度错报的动机, 发现公司操纵盈余主要动机是股票增发以及避免被证监会除名[10]。基于以上分析, 提出以下假设:
H1:避免连续亏损的公司易发生会计误述。
H2:有股票增发动机的公司易发生会计误述。
(2) 误述的更正, 即P (F/M)
误述的修正与披露是会计重述发生的最关键阶段, 即P (F/M) 阶段。在前期年报存在错弊的情况下, 公司重述的策略选择与裁量受以下因素影响:
对公司声誉的考虑。我国上市公司较少因会计信息收到法律诉讼, 对高管层的责任追究制度直到2010年才正式建立, 因此该因素对重述选择的影响相对较弱。
监管机构要求修正。由于无法在重述与非重述公司间进行比较, 不考虑该因素。
降低资产负债表膨胀度 (Balance Sheet Bloat) , 提高未来获利能力的持续性或以后期间盈余管理的空间。我国大多数会计误述为高报之前年报盈余, 且主要通过调高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 (陈丽英和李婉丽, 2011) , 而公司的激进会计选择会随时间累积在资产负债表上[12]。如果潜在的财务绩效没有提高, 没有带来相应的经营现金流的增长, 公司的净经营性资产账户会越来越大, 从而引起当期资产负债表的膨胀。较高的资产负债表膨胀水平预示着未来获利性的非持续性, 减弱了公司以后期间的盈余增长能力 (Hirshleifer, Hou和Teoh等, 2004) , 长期来看, 会影响其稳定性、持续性和未来获利性[13]。从应计会计选择来看, 应计的反转特征使得管理层当期做出的偏离价值的估计和判断减少了他们下一期做出相似估计和判断的能力。应计的操纵结果不断累积在资产负债表上, 成为以后盈余管理的限制, 即管理层以后期间向上调整盈余的能力会随着净经营资产被高估的程度而不断下降。因此, 资产负债表膨胀水平同时决定和限制了本期及以后期间的盈余管理空间。当公司资产负债表膨胀度较高时, 为了提高公司未来期间的盈余增长能力, 或者扩大以后期间的盈余管理空间, 公司倾向于通过重述修正前期年报, 从而降低资产负债表膨胀水平, 一方面提高会计盈余的稳健性, 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后期盈余管理提供机会。基于此, 提出以下假设:
H3:资产负债表膨胀度高的公司倾向于更正前期误述。
(3) 公司治理对会计重述的影响
当前制度背景下, 我国不仅存在着股东与经理之间的代理问题, 而且存在着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代理冲突。要解决代理冲突, 减少会计误述, 提高信息披露的透明度, 不仅需要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更需要治理机制的有效运作。作为公司治理的核心, 董事会治理的作用日益凸显。董事会治理致力于提高董事会决策的水平和监督能力, 是形成年报策略的关键。董事会是沟通公司内外利益相关者的桥梁, 由内外部董事及各专业委员会构成, 其独立董事致力于监督和制约内部人与大股东的操纵行为, 能够减轻和缓和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冲突, 专业委员会能起到决策咨询与强化监督的作用, 有助于确保董事会受托责任的履行。此外, 现有治理体系中的股权结构以及外部审计等都有利于发挥公司治理的监督和决策作用。
公司治理对会计重述有两方面的作用, 一是高效的公司治理能够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减少经理人员和大股东误述年报的机会主义行为, 二是科学的治理决策体系通过改善公司披露行为提高重述披露的透明度。具体来说, 有效的治理机制产生治理强度, 对管理层施加压力从而阻止误述的发生;当年报存在错弊时, 由于董事会具有更换管理层的权力, 能够通过职位变更影响管理层, 迫使其修正前期差错从而提高重述披露的透明度。基于此, 提出以下假设:
H4:在重述发生的两个阶段, 公司治理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误述期, 有效的公司治理致力于阻止误述的发生;重述期, 较高的公司治理水平有助于公司发布重述公告。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本文的重述研究样本始于2003年年报, 重述公告取自2004~2013年, 被重述区间即误述期间为1999~2012年, 共获得重述样本872家。本文选择配对的方法进行研究, 选取误述前与误述公司同行业, 资产相近, 在同一交易所上市且重述期仍存在的未发生重述的公司作为对照样本。公司治理及其他财务数据来源于中国股票市场研究数据库 (CSMAR) 以及锐思金融研究数据库 (RESSET) 。
4.2 变量测度
(1) 重述策略选择的动机
1误述动机。一是避免连续亏损 (LOSS) , 当上市公司误述年度的上一年 (即t-1年) 净利润为负时, 取值为1, 否则为0;二是股票增发 (SEO) , 当公司在盈余误述发生后的年度 (即t+1年) 进行股票增发时, 取值为1, 否则为0。
2更正误述的动机:以资产负债表膨胀度衡量。用行业中位数作为基准, 以年度和行业中位数调整后的年初净经营性资产 (Net Operating Assets, 即NOA) 衡量资产负债表膨胀度1。
NOA= (经营性资产-经营性负债) /收入=净经营性资产/收入
净经营性资产=股东权益-货币资金-短期投资或交易性金融资产+流动负债+长期债务
(2) 公司治理 (Cor gov)
董事会特征Board:用七个变量衡量, 即董事会规模 (BSIZE) 、审计委员会设立 (AC) 、独立董事比例 (INDEP) 、是否有财务专家 (EXPERT) 、董事长与总经理是否兼任 (CHAIR) 、年会议次数 (MEET) 和董事平均兼职家数 (BUSY) 。借鉴Hoitash, Hoitash和Bedard (2009) 的研究方法, 构建了衡量董事会治理的综合指标 (BG) :当董事会规模、董事兼职家数各小于样本中位数时, 取值为1;董事会年会议次数、独立董事比例各大于样本中位数时, 取值1;EXPERT、AC、CEOCHAIR定义同上;BG为7个变量值相加的和[14]。
股东性质:以控股股东是否国有 (STATE) 衡量。
外部审计:当公司外部审计师为十大会计师事务所 (来自中注协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综合评价前百家信息》) 时, BIG10取值为1, 否则为0。
(3) 控制变量
公司特征变量 (Firm character) :公司规模 (lnAt-1) , 以公司期初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来衡量;盈利能力 (ROA) , 以资产收益率衡量;公司负债水平 (LEVt-1) , 以滞后一期的资产负债率衡量;成长状况 (GROW) , 以营业收入的增长率衡量。
同时设置行业 (IND) 和年度 (YEAR) 虚拟变量。
4.3 模型构建
5 实证检验结果
5.1 描述性统计与均值T检验
本部分首先对误述期与重述期相关变量进行了描述性统计, 结果如表1所示。从会计误述的动机来看, 重述公司的避亏变量 (LOSS) 显著高于控制样本, 二者的均值差为0.126 (t值为6.981) , 表明会计误述的重要动机是避免连续亏损, 从而在资本市场生存;两类公司的股票增发 (SEO) 变量不存在差异;从会计重述的动机来看, 重述公司期初净经营资产 (NOA) 显著高于控制样本, 均值差为2.714 (t值为2.952) , 表明会计重述的重要动机是降低资产负债表膨胀水平, 提高公司未来期间的盈余增长能力。
注:公司类别1表示重述公司, 0表示非重述公司;均值差表示重述样本与非重述样本均值之差, 该列括号内为t值;*, **, ***分别表示双尾检验在10%, 5%和1%水平上显著。下表同。
从治理水平来看, 误述期董事会治理水平显著低于非重述公司, 重述期董事会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两类公司的股东性质 (STATE) 不存在显著差异;重述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变量 (BIG10) 均值低于非重述公司, 表明表明外部审计师为十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司较少重述。
5.2 回归分析
表2给出了影响会计重述不同阶段策略选择与裁量的因素, 根据式 (5) 、 (6) 来完成, 依次反映了因变量为会计误述 (P (M) ) 及会计误述更正 (P (F/M) ) 的回归分析结果。会计误述的发生不同于最终观察到的被发现的误述, 许多误报了财报的公司由于没有重述而没有被发现, 因此识别问题使得普通的逻辑回归模型解释力度不够。这部分运用部分可观察的两阶段二元probit模型来验证, 利用STATA软件完成实证检验。
表2的2、3、4列检验了会计误述的选择, 可以看到, 避亏变量 (LOSS) 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回归系数为0.334, 表明上市公司误述是为了避免亏损以在资本市场生存, 防止被证监会特别处理或退市, 假设1得到验证;股票增发 (SEO) 变量回归系数为-0.031, 系数符号与预期假设相反且不显著, 说明公司误述年报并非出于融资动机, 假设2没有得到验证。董事会治理 (BG) 变量与会计误述 (P (M) ) 显著负相关, 回归系数为-0.295, 说明董事会治理质量越差, 公司越易发生误述;外部审计师变量 (BIG10) 与误述显著负相关, 说明国内十大会计师事务所能够有效阻止误述发生。
表2的5、6、7列检验了会计误述修正和披露的选择动机, 可以看到, 净经营资产 (NOAt+n-1) 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回归系数为0.036, 表明上市公司更正财报是因为之前年度的盈余管理行为导致资产负债表过度膨胀, 修正可以提高公司未来期间的盈余增长能力, 扩大以后期间的盈余管理空间, 假设3得到验证。董事会治理 (BG) 变量与盈余误述的修正变量 (P (F/M) ) 显著正相关, 回归系数为0.623, 说明在前期年报存在差错的前提下, 董事会治理质量越高, 公司越易修正前期的年报差错;国有控股公司 (STATE) 更易重述。
为了突出部分可观察的两阶段二元probit模型的优越性, 本研究运用了传统的一阶段Logistic模型进行检验, 以比较将重述分为两阶段与一阶段的差异。表3为一阶段逻辑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一阶段模型只能检验误述为什么发生, 忽略了误述修正的第二阶段。两表中公司治理变量与重述关系存在较大差异, 系数的显著性不仅不同, 甚至可能出现完全相反的结论。控制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 普通的Logistic模型存在解释力度不够的问题, 两阶段二元probit模型能更好地解释会计重述的发生过程。
5.3 稳健性检验
本部分改变公司治理变量的衡量方式, 检验了董事会具体特征对重述的影响。相关的研究结果如表4所示。
可以看到, 假设1、假设3再次得到验证。假设2即股票增发 (SEO) 变量仍然没有得到验证。假设4中公司治理部分变量得到验证。
6 结论
【形式阶段论文】推荐阅读:
英语阶段性测试形式07-27
形式背景论文10-06
政治传播形式论文09-22
形式艺术魅力论文09-24
教学管理形式论文06-26
准备活动内容形式论文06-01
功能对等与形式对等论文08-20
形式与政策论文 国际形势10-09
职称考试的形式主义论文07-20
场景设计的形式美元素论文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