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与行为调整

2024-07-10

观念与行为调整(精选8篇)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1

消费者自身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因素对消费者均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随着社会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者的需求层次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在心理方面的需要比生理方面的需要对购买动机及其购买行为所起的作用 更加重要。消费观念是属于消费心理范畴,不同的消费观念会导致相应的不同的消费行为,使消费在今天也更加趋向多样化。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市场由企业、产品导向型销售向以消费者、顾客为中心的需求导向阶段的过渡。消费观念与市场营销观念的演变是相互吻合的,需求导致生产,生产促进需求,两者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的变化而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和发展。抓住消费者,引导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对企业来说无疑是生命线。因此,研究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关系,对于企业制定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消费观念的界定及其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消费观念的形成既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又是社会现实的直接反映,可以说消费观念也是一种形式的文化或者说是一种文化要素。它同一定的信仰、价值观和认识哲学相联系,支配着人们的消费选择;它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在影响个人消费观念的众多因素中,主流消费观念和个人因素则是影响消费观念形成的基本因素。

消费观念是一个随着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许多学者在不同的角度上都有深刻的探究,对消费观念都有自己的界定。尹世杰(1995)认为“消费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行为和过程,直接支配和调节这一行为的观念、意识,就称为消费观念或消费意识”。消费观念就是人们对消费持有的态度和意识,包括对消费内容、消费目标、消费方式和消费结构等消费问题的基本认识态度等(蒋亦斌,2006)。

消费观念是在某个历史时期内和某种消费条件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指导人们消费活动和消费选择的价值观念,它是消费生活方式的内部主导因素(张学原,2005)。消费观念(Consumption Concept)是人们对待其可支配收人的指导思想和态度以及对商品价值追求的取向,是消费者主体在进行或准备进行消费活动时对消费对象、消费行为方式、消费过程、消费趋势的总体认识评价与价值判断(董雅丽,2002)。郑红娥(2006)认为消费观念是对不同时代的消费意识形态的反映,她将消费观念概括为节俭消费观、大众化消费观、追求现代物质生活消费观、后代消费观、成就消费观及发展消费观。本文同意董雅丽对消费观念的界定,同时对消费观念进行划分,将消费观念分为超前性消费观念,品牌性消费观念和实用性消费观念。

伴随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必然带来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其结果必然带动整个社会消费水平的提高。反过来,社会消费水平提高了,可以更大幅度地刺激物质产品的生产和精神产品的出现,这就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一个稳定发展的社会从来不反对消费,特别是有计划合理适度地超前消费。炫耀性消费思想是凡勃伦社会思想的重要组成之一,基于这些思想,部分消费群体受到刺激和诱导,产生的超前性的消费观念。沈君彬注意到在我国居民住宅问题上的超前性的消费观念的存在和影响,并对其进行了研究,以及青少年在服装等领域的超前性消费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品牌是一种结果,一种效应,它在涵盖了质量、包装等要素的基础上,更具有附加价值。这种附加价值将成为吸引顾客的魔石以及与竞争对手之间的有效区隔。品牌性的消费观念更多的是关注其体现的品味、档次以及自我满足的作用。何沙洲、华剑对乳制品品牌消费的研究,白成旺对我国建材品牌的消费的研究等等,品牌对于消费的研究深入到市场的各个角落,国内对品牌对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的影响已做了大量研究。实用性消费观念是消费者对所消费产品的实用性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取向,这部分消费群体或者是对某一类产品看重的是质量、方便和实用性。随着经济的发展,产品极大的丰富化和替代性,在某些产品上使得这类消费观念似乎被忽视甚至被搁置,但它在消费者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确确实实的影响着消费者的决策和行为。基于此,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H1:超前性消费观念对消费意向有正的影响。

H2:超前性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有正的影响。

H3:品牌性消费观念对消费意向有正的影响。

H4:品牌性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有正的影响。

H5:实用性消费观念对消费意向有负的影响。

H6:实用性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有正的影响。

本文通过构建消费观念的品牌性消费观念、超前性消费观念、实用性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影响的假设模型,分析消费观念的三个维度是否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向有影响。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对文献的查阅,在新消费文化观念概念构建的基础上,把消费观念划分为以下变量,分别是超前性消费观念、品牌性消费观念、实用性消费观念等几个指标,共涉及21个测量项目。问卷中消费文化观念维度的确定及问题设置主要是依据大量国内外相关文献和众多专家分析。初步的问卷形成之后,为确保调查对象准确理解测项的含义,减少无反应误差,通过对兰州市消费者随机抽取60 人进行试调查, 再对各项语义作了一定的修改, 并对问卷测项作若干修正, 最终形成正式问卷。问卷中除被调查组的基本信息和消费方式的问题外,其他所有的测项均采用Likert 5 级量表(“5”为“完全同意”,“4”为“基本同意”,“3”为“ 一定程度上同意”,“2”为“基本不同意”,“1”为“完全不同意”)。

本次调查以全国为对象,采用面对面的访谈形式、通过调查员直接拦截的方式进行。调查的时间问2010 年2 月,调查员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为减少样本的同质性、缩小误差,我们在全国不同的地区发放问卷。本文采用全国的调查问卷,抽取不同地区的有效问卷1 200份。受访者男性占56%,女性占44%。其中年龄以26-35 岁和36-45岁分别占15.0%、24.2%。受教育程度以高中、技校( 29.3%) 、大专、本科( 44.8%) 为主,占74. 1%。职业以机关、事业单位人员(16.1)、私营或个体劳动者(9.6%)、工人、一般职员(28.4%)、自由职业(9.3%)为主。家庭月收入以1 001-2 000 元(35.2%)、2 001-3 000 元(20.7%)为主,占55.9%。

三、数据分析与结果

(一)信度、效度分析

1.信度检验。

信度指测量结果(数据)一致性或稳定性的程度,其一致性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关系, 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稳定性是指用一种测量工具(譬如同一份问卷)对同一群受试者进行不同时间上的重复测量结果间的可靠系数。在实证分析中,学术界一致普遍使用内部一致性系数,检验数据的可靠程度。本文是通过用SPSS16.0 统计软件对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各变量的信度都在0.6以上,总体信度也在0.7以上,说明该数据具有较好的信度。

2.效度检验。

效度(Validity)即有效性,它是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效度分为三种类型:内容效度、准则效度和结构效度。内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指一问卷是否反应了需要调查的内容或者说所测试的内容是否反映了调查的要求,即测试的代表性和覆盖面的程度。准则效度(Criterion Validity)是指量表所得到的数据和其他被选择的变量(准则变量)的值相比是否有意义。在内容效度和准则效度上,问卷中问题的设置都是在借鉴以往该领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更加合理的改善的基础上,并通过一些相关学者的研讨和检验得出的,因此该问卷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和准则效度。

结构效度是指指测量工具反映概念和命题的内部结构的程度,如果调查问卷能够很好的反应需要测量理论的特性,则数据具有结构效度。本文采用Kerlinger(1986)的建议,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检验结果KMO系数为0.815,并且通过了Bartlett’s球形检验,表明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个题目的归类符合预期,各个变量共同度平均大于0.5,这表明各测量项在其所有测量变量上具有较高有效性。

(二)结构方程分析

邱皓政认为社会学研究所涉及的变量是不能够准确、直接地测量的,只能通过一些显变量去间接地测量。因此,本文运用结构方程进行处理分析,统计软件采用AMOS。

1.理论模型的检验。

对模型的检验一般有三类指标,第一类是绝对拟合度,主要包括卡方(X2)、拟合度(GFI)、近似误差平方根(RMSEA)等;第二类是简约拟合度,包括基准拟合度(PNFI)、和简约拟合指数(PGFI);第三类是增值拟合度,主要包括不规范拟合指数(NNFI)、和比较拟合指数(CFI)等。本研究评价模型主要根据侯杰泰(1996)的建议,采用以下几个指标:卡方(X2)、自由度(df)、近似误差平方根(RMSEA)、比较拟合指数(CFI)、拟合度(GFI)调整的拟合优度指数(AGFI)。

模型拟合的结果如表2所示,从表2中可以看出所有的模拟指标都符合模型的评价拟合的标准。也就是说,本文的假设模型拟合度良好,模型是合理。

2.假设检验。

对结构方程模型利用AMOS进行参数的估计,路径系数如表3所示,结果显示所有假设均得到支持。超前性消费观念( β= 0.26)、品牌性消费观念( β=0.57)和实用性消费观念( β=-0. 27)对消费意向均有影响,且超前性消费观念和品牌性消费观念的系数为正,说明他们对消费意向是正相关,而实用性消费观念与消费意向是负相关。超前性消费观念( β=0.53)、品牌性消费观念( β=0.23)和实用性消费观念( β=0.63)对消费行为也均有影响,且其系数均为正,说明他们与消费行为是正相关的。

四、研究结论及启示

本文依据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影响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进一步研究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 1) 假设模型拟合度良好,说明构建的模型可以解释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的影响。( 2) 假设H1、H2、H3、H4、H5、H6成立,H1、H2、H3、H4、H6 的系数为正,并且通过了假设检验,这表明超前性消费观念、品牌性消费观念与消费意向和行为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实用性消费观念对消费行为也有正相关关系。假设H25的系数为负数,通过了假设检验,说明实用性消费观念对消费意向有负面的影响。

著名的企业战略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差异化战略,即根据市场需求的差异性及其在这方面的竞争情况建立企业优势,这是差异化战略意义的根本所在。面对现在的买方市场,企业应当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有找到自己的差异性和优越性,依托这个来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才能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针对品牌性消费观念的消费群体,企业应当注重产品的品牌的打造,赋予其更深的内涵与更高的形象,能够充分的满足消费者的心理诉求和形象代表。针对超前性消费观念的消费群体,企业则应将重心放在产品的时尚性和潮流的代表性上,以此满足这部分消费者的需求。对实用性消费观念的消费群体,企业则应在产品的实用性和质量上下功夫,力求使产品在质量和实用性上能满足消费者。

摘要:通过构建消费观念的品牌性消费观念、超前性消费观念、实用性消费观念,并在“新消费文化观念构建”的调研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对消费行为和消费意向展开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品牌性消费观念和超前性消费观念对消费意向和消费行为均有正的影响,实用性消费观念对消费意向有负的影响,对消费行为有正的影响。

关键词:消费观念,超前性消费观念,品牌性消费观念,实用性消费观念,营销策略

参考文献

[1]杨魁、董雅丽.消费文化——从现代到后现代[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张太原.社会主义时期北京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J].北京社会科学,2005(8).

[3]Kahle L R,Liu R,WatkingsH.PsychographicVariation Across United States Geographic Re-gions[J].Advances in Consumer Research,1992,19(3):346-352.

[4]郑红娥.社会转型与消费革命——中国城市消费观念的变迁[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5]卢泰宏.中国消费者行为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6]Kahle L R.Social Values and Social Change:Adaptation to Life in America[M].New York:Praeger Publisher,1983:63.

[7]杨魁,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取向[J].兰州大学学报,2009(6).

[8][美]迈克尔.R.所罗门.消费者行为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9]董雅丽,杜振涛.消费文化观念对消费意向的影响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0(9).

[10]洪秀华.超市自有品牌的顾客消费行为分析[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34-37.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2

尊敬的同学:您好!

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理财意识与行为的调查,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在校大学生的消费和理财状况,使大家认识个人理财的重要性,进而增强个人理财意识。调查完全是无记名的,对您不会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对您的帮助与合作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一、个人基本信息

A1.您的性别B

A.女B.男

A2.您所在年级是C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E.研究生

A3.您来自于A

A.农村B.城市

二、每月的消费支出及其来源

B1.您平均每月生活费B

A.500以下B.500—1000元C.1000—1500元D.1500以上 B2.您生活费主要来源是A

A.父母或亲人B.奖学金或助学金C.勤工助学D.校外打工E.其他 B3您每月的支出,除了一日三餐外还有E:

A.娱乐休闲B.服饰化妆品C.生活必需品D.学习方面E.其他 B4.生活之外,您每个月可自由支出的资金大约为:B

A.300元以下B.300—500元C.500—800元D.800元以上

三、理财意识与方式

C1.您平时对消费支出有记账的习惯吗?B

A.从没B.偶尔C经常

C2.您每个月的生活费是C

A.刚好B.超支C.盈余

C3.您对于多余的生活费是如何处置的A

A.用来消费B.闲置不管C.创业D.买理财产品,如基金、股票、债券

C4.您认为自己对理财知识B

A.了解很多,不需要再加强B.了解很少,希望再学习C.一点不了解,想学习,并加以运用

四、理财需求与愿望

D1.您觉得大学生是否应该学着去理财?A

A.应该B.无所谓C.不应该

D2.若有一款针对大学生的理财产品,您的态度是A

A.尝试着投资B.不投资.D3.如果你打算将自己多余的钱做一些投资,你会选择以下那种理财产品?B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3

【关题词】附属高中女生;健康观念;课外体育锻炼;調查研究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本文以丽水附属高中女生为研究对象,对本校女生体育现状进行实际考察,抽样调查了全校高一至高三500名女生.从所选对象的年级分布情况来看,所选对象基本上能反映出丽水附属高中女生群体的基本情况和特征。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目的和内容,我自行设计了“我校女生健康观念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探究”的调查问卷,下发问卷500份,实际回收476份,回收率95.2%,有效问卷459份,有效率96.4% 。其中高一新生的有效问卷为243份,高二至高三老生的有效问卷为216份。

(2)文献资料法

通过收集和查阅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关于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相关论文及文章,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访谈法

对操场上进行体育锻炼的女生和在教室里上课,不愿意出去锻炼的女生分别进行访谈,了解到她们各自的心理状况,即健康观念如何。

(4)数据统计法

对回收的问卷进行整理,并用SPSS10对数据进行统计、比较、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1.我校女生对健康和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态度情况

(1)我校女生对体育活动的喜欢程度。

(2)我校女生对体育课及体育锻炼的看法。

(3)我校女生对现在自身健康状况的认可程度。

通过表一和表二、表三的调查,我们得出62.7%的女生不喜欢体育活动,不喜欢去户外进行体育锻炼,即使大部分的女生都认为自己处在一个亚健康的状态,也不愿意通过体育锻炼来调整,任由其恶性发展。

(4)我校女生对学校的体育设施、设备的满意程度

环境对人影响不容忽视良好的运动环境能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运动场地,虽然比较齐全,但容纳锻炼的人太少。有59.5%的女生已经对学校的体育设备不太满意了。学校体育运动场地不能满足学生运动需要是影响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一个客观因素。

2.我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分析

(1)我校女生最感兴趣的体育项目

表五反映出我校女生课外体育锻炼的兴趣倾向。

(2)我校女生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经常选择的体育项目。

我校女生选择最感兴趣的运动项目主要是羽毛球、网球、健美操等,而女大学生实际经常参加的体育项目却是慢跑居多,占了48.4%。这期间出现了较大的反差,即高中女生并未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项目进行锻炼,而是选择了枯燥的慢跑作为经常锻炼的体育项目,然而慢跑却并非她们最喜欢的项目。其原因是教师的引导,和学校的时间调配以及场地设施的搭配为主。

三、结论与建议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4

“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和行为新特征

人的思想行为活动的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对象之一, 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的规律, 掌握其思维模式和行为特点, 也是对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要求之一。随着“90后”大学生走进校园, 通过与他们密切接触和谈话, 我们发现“90后”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新特点:

1. 盲目自信, 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由于社会的高速发展, 网络信息的普及, “90后”大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快捷, 知识更加丰富, 他们因此认为自己比别人甚至老师知道得多, 对自己的人生表现出的自信远超过他们的前辈, 往往对前代人的批评指正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厌倦和不耐烦, 盲目认为自己懂得最多, 做事最得体, 事实上遇事很容易失败。其次, “90后”的独生子女一代“以自我为中心”的痕迹也十分明显, 重视个人利益, 社会责任意识渐趋弱化。在为人处事方面, “90后”表现出很高的自我性, 不少学生信奉“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 学生间几乎没有相互合作的意识。虽然他们渴望思想上的独立, 但实际在生活中对家长和老师仍然有较强的依赖性。

2. 目光较远, 功利性行为明显。

由于社会开放程度越来越大, 信息越来越透明, 这些“90后”大学生对现实社会了解得较清楚, 忧患意识普遍较强, 他们从一进入大学开始就能认识到就业的严峻, 能够意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 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规划未来的人生发展方向, 这些方面与他们的前辈相比, “90后”的大学生更趋于理性。其次, 市场竞争的压力和利益关系的复杂多变, 让他们更加务实, 认为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 而不是关注无关紧要的部分。因此, “90后”大学生对于大学开设的课程, 凡认为对将来找工作有用的就重视, 没用的就不闻不问, 甚至于挂科。对评优以及入党等对学生个人发展能够起到重要作用的, 成为了最受学生重视的活动, 许多学生在入学的时候表现出对入党不感兴趣, 并不积极, 但当其意识到将来的评优、找工作会受入党影响时, 随后就积极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个别学生还赤裸裸地表达了其入党的动机就是为了将来不会因此而错失提拔、升迁、就业等良机。

3.思维创新, 心理承受能力差。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 信息获取量的增多, “90后”大学生见多识广, 由于接触社会活动的机会多, 他们思维活跃, 创新能力较强, 他们向往民主, 有十分强烈的参与意识, 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对民主管理、民主作风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其次, 由于“90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 缺乏经受挫折的经验, 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 容易受到伤害, 遇到问题及困难时, 如同惊弓之鸟, 导致一步错步步错现象大频率的发生, 在竞争的洪流中屡战屡败, 进而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总体说来, 这些“90后”大学生不具备成熟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 心理调适能力不强。

4.精通网络, 也易沉迷于网络。

对于出生在网络时代的他们, 也更善于运用网络。早在高考填报志愿前, 在学校论坛上就有很多“90后”新生发帖询问关于学校专业的事宜, 咨询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设置课程的情况, 便于选择专业, 到了7月初, 论坛就已成立专门的新生专栏, 有很多“90后”新生登录, 向学长咨询住宿、选课、分班等各种问题, 甚至有些“90后”新生已经开始寻找老乡, 安排进校的向导。然而“90后”的一代从小承受很大的学业压力, 刚刚离开父母的他们, 往往有一种解放的感觉, 容易放松自己, 常常经受不住网络的诱惑, 自我控制力较差, 上网成瘾, 尤其容易沉迷于网络游戏中, 最终导致荒废学业。因此, 网络对于“90后”的大学生来说, 可谓是“成在于此, 败也在于此”。

“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新特征的成因分析

“90后”出生时, 改革开放已显现出明显成效, 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的重要时期, 香港、澳门回归, 加入WTO, 举办2008年奥运会以及即将开办的上海世博会, 这一个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正是见证了中国的发展。

1.社会环境的转变。

“90后”大学生身处这样的社会大环境, 没有经历过历史和政治上的动荡, 也没有经历过大的经济波动, 尤其今日中国的信息发展迅速, 同时由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原因, 全球各地的物品均涌入中国, 各国交流日益广泛, 而“90后”相对年轻, 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强, 在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也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

2.家庭环境的转变。

“90后”的大学生, 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家庭条件比较优越, 没有其他孩子分散父母的注意力, 因而他们与父母的精神接触较多, 爱的需要能够得到充分满足, 这便使独生子女智力发达、情绪愉快、性格活泼, 易树立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然而, “90后”的大学生在家庭中没有兄弟姐妹, 无法建立兄弟姐妹间的伙伴关系, 这不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品质和集体主义精神, 也使他们很难培养起尊重自己、尊重别人、了解行为规范、协作精神、服务精神等良好品德。其次, 现在独生子女是父母期望的唯一寄托, 在孩子成才问题上别无选择, 不能有失误, 家长的期望值偏高, 对于“90后”的学生竞争压力过大, 在进入大学之前一直受学习的压迫, 一旦进入大学, 觉得好容易熬过来了, 大学可以轻松了, 就容易产生松懈的心理, 往往反而会因此荒废学业。

3. 教育环境的转变。

随着素质教育观念的普及和高考的逐步改革, 我国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材编排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青年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90后”的大学生思维活跃, 创新性高, 学校的教育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 教育以启发、引导为主, 而不是一味的填充知识。学校不再以应试教育为主, 逐渐将教学重点转向素质教育, 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他们独立思考, 自主学习的能力, 尤其要学会脱离课本, 多去查阅资料, 了解更多课外的知识, 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依赖于老师的传授, 在这样教育体制培养出的学生, 就算将来走上社会也是自主的。

“90后”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教育研究对策

2008年9月, 随着高等学校新一届大学生走入校园, 第一批“90后”的大学生进入人们的视线。然而, “90后”大学生在思想观念和行为上与“80后、70后”大学生如上所述有许多不同, 传统的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目标、管理制度、管理体系、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已难以与之相适应。因此本文着重针对“90后”大学生特点, 结合新时期思想教育工作目标和任务, 探讨在继承以往优良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 重新构建适合“90后”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1.建构“90后”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机制

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必须把思想政治教育看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 以历史的、战略的眼光来思考、设计这一工作, 通过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完善各项教育管理制度, 健全工作长效机制, 拓宽实施途径, 形成学校、院 (系) 、班级、宿舍、学生代表“五点一线”及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齐抓共管, “条”、“块”结合的教育管理体系, 且全员为“块”即基层服务的理念, 充分发挥“条”对“块”的指导协调作用, 最终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关心支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大合力。

2.搭建自我适应、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大学生创新思想教育平台

处在多元化时代的“90后”大学生, 其思想品质、意志、毅力、生活格调及情感一旦受到干扰, 极易出现颓废、消极状态, 甚至导致了人生的缺陷和悲剧。因此大学教育要使他们的灵魂健全, 到达博雅高度, 具有完整的人格, 就应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使“90后”大学生刚跨入大学校门的同时, 不仅要为他们搭建教导、传授、说服、批评、控制的平台;还应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启发学生、激励学生、聆听学生自身的领悟, 培养他们自尊、自信、自爱、自律、自强的“五自”优良品格, 为其搭建自我认识、自我适应、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 自己解决问题的平台, 增强他们克服困难、接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实现人格的独立, 独立生活、独立学习、独立思考、独立挑战的优良品质。

实践证明一个教育者与学生之间亲和力的强与弱, 会直接影响与学生心灵的沟通、彼此的信赖、教育实效及目标的达成, 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也是一种教育力量, 只有真爱才可获得真心。

摘要:由于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90后”的思想观念有着不同于前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特征。本文就以“90后”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从教育者的角度提出重新构建新形势下适合于“90后”大学生思想教育体系及创新思想教育机制, 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切入点, 为他们搭建心理断乳的平台, 从而使他们灵魂健全, 具有完整的人格。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观念及行为特征,对策

参考文献

[1]李宗贤.略论大学生的“精神成人”.现代大学教育.2008 (6)

[2]西宪民.打造“十心”服务.强化高校辅导员的德育影响力.中国论文下载中心.[09-06-3016:56:00]http//www.studa.net/教育/高等教育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5

“20世纪末,我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进入了新阶段” 的今天,体育消费已成为人们健康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现代生活中既涉及到物质生活又涉及到精神生活的一个特殊的领域,同时也是满足不同人群的一种消费方式。

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体育消费已出现向国际市场接轨的趋向,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已逐步成熟。然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们用于体育消费支出的比例还很低,并没有形成完善的体育消费观念。由于河北省地区经济的差异性,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也不尽相同,将直接影响到体育消费行为。本文从河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现状调查入手,分析影响观念与行为形成的相关因素,探讨体育消费的观念到行为产生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其研究结果将使我省的体育消费市场不断完善和壮大,有利于河北省体育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以河北省11个地级城市抽取18岁以上城市居民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与本课题有关的大量的文献和书籍。

1.2.2问卷调查法

本文在阅读大量的文献基础上,依据社会学调查的理论与方法拟定《河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与行为调查问卷》,并请有关专家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共发放问卷3500份,收回问卷3156份,回收率90.01%,其中有效问卷2837份,有效率为89.9%。

1..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所获得的各项数据,运用EXCELL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处理。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河北省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

2.1.1城市居民对“健康身体”重要性认识

选取了人生追求的五个目标,这五个目标是:“真诚的友谊”、“辉煌的事业”、“丰厚的收入”、“健康的身体”和“幸福的家庭”请被调查者排序。对首选人生目标的统计:63.13%以健康的身体做为首要目标;22.41%的人选择幸福的家庭为首要目标;其次为:丰厚的收入;辉煌的事业;真诚的友谊。以上的结果表明:半数以上城市居民已经认识到了“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可见“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悄发生改变。他们人生目标已由单纯的活着而向着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更能够实现生命价值的思想转变。

2.1.2对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态度分析

“你认为体育方面花点钱是否值得”问题时,对此“认可程度”的判定结果:36.94%的人认为完全值得;50.08%的人认为基本值得;7.01%的人则认为不太值得;4.86%的人认为不值得;1.09%的人不发表意见。表明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观念较为积极,发展体育消费的基础交为良好。

2.1.3对城市居民产生体育消费动机的分析

在研究体育消费动机问题上设立“能够激发您产生体育消费兴趣的因素”这一问题,重点调查消费者产生动机的明确性。结果显示(表1):大多数消费者动机正确:有65.11%的人选择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占第一位;47.67 %的人认为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二位;45.34%的人把强身健体确定为第三位。可见河北省大多数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动机较为明确,体育消费意识逐渐增强,并有待有发展形成体育消费观念,实施更多的体育消费行为。

调查结果表明(表2),按参与多少排前三位的分别为:健身跑、球类运动、健身操。由此可见多数居民参与的活动多为一般性体育项目,从整体上说大多数居民基本具备了体育参与意识和体育消费观念,居民参与动机较明确。

2.2.2城市居民经常活动的体育场所

统计表明:广大城市居民体育活动的场所位于生活圈之内,多以免费的体育场所为主,大多数人们已经具备体育参与意识,但消费水平只是停留在免费的花销上,并没有形成更进一步的体育消费观念,也没有进行相应的.体育消费,这和城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有关。

2.2.3影响城市居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分析

由图一表明:制约城市居民体育消费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体育消费的实际问题:缺乏场馆占52.38%、 收入不高占43.01%、体育场所服务项目少占31.66%、地理位置不允许占25.07%;二是对体育消费的认识问题:没固定时间占39.04%、工作太累没有精力占22.63%、心理上没有足够的重视占11.52%。其中缺乏场馆和居民的收入不高是制约河北省体育消费市场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而以上诸多因素也是需要及时改善。

2.2.4激发体育消费行为因素的分析

从下表3统计显示来看,能够激发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占前三位的有:身体健康的需要、休闲娱乐和消费者的兴趣爱好。可见不单是消费者自身对其行为的产生起决定作用,还有许多的外部因素对行为的实施起影响作用。人们对产生体育消费行为的因素具有多重性,任何一种因素都是促进体育消费者进行体育消费的原动力。

2.2.5对城市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在对居民所有消费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排在消费支出前三位的依次为:子女教育、饮食、家电。“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重中之重,人们的观念重视以人为本的思想。体育消费位于消费结构的第七位,虽然体育消费在所有的消费支出中并不占有重要的位置,但在人们的消费结构中体育消费将会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可见传统的消费观念已经被淘汰新的消费观念逐步被人们所接受。

2.2.6河北省城市居民“月体育消费”分析

通过频数分析得出:我省的体育消费水平基本成正态分布,中间高两边低,可见我省居民的实际体育消费水平并不高,并且看出基本呈上升趋势,收入水平直接决定消费行为,由于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人们的体育消费观念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与河北省在全国的经济地位及居民的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关系,也就使一些具有商业娱乐场所的休闲体育项目,如保龄球和收费较高的网球项目很难在群众中普及。造成这种现象主要是:一、地区的经济水平的差异性;二、人们的消费理念的不健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就我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来看,我省城市居民并没有把自己现有的消费观念完全实施到消费行为中去,这造成城市居民产生观念与实施行为间的差异性。

3.1.2就我省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而言:一部分人已经具备了基本的体育参与意识并且能够落实到行为中去,需要提高总体体育消费观念,促进体育消费行为的实施。

4.建议

4.1适当的调整体育消费结构,正确引导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观念、培养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促进体育消费行为的实施。

4.2各地市进一步开展体育宣传活动,积极的转变体育消费观念,加强引导体育消费行为的形成。

4.3开拓适合不同层次体育消费的活动方式和场所,促进城市居民的体育消费行为形成。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6

在当前电子书包走进校园的时候,语文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有些什么样的转变呢?我认为,要应用好电子书包,必须厘清以下几个观念:

1. 电子书包项目是教育科技技术的一种,其本质是工具。

首先,任何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于教学而言都应该定位在辅助手段,是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而不是取代课堂教学的工具。具体到语文而言,电子书包可以是教师课前的备课资料库。其次,电子书包也可以是教师课堂上的多媒体辅助工具。借助电子书包中的网上学案,教师可将学案直接发送到学生的电子书包中,为课堂上学生学习提供直接的可视电子版文档。再次,电子书包完全可以成为学生课后的无纸作业练习本。语文教师可以通过主题讨论、课后作业和测试题等多种样式布置作业,学生直接在线完成作业,然后无纸化提交,对于选择题的批阅借助相应的软件自动生成,对于非选择题则可借助主题讨论等形式进行网上点评。

2. 电子书包进入语文课堂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当前的电子书包具有四个典型的特点:一是移动便携;二是互通互联,通过网络共享资源;三是课程与资源丰富;四是适用于教学的软件较为生动直观。电子书包相对于传统的的教学手段而言,无疑具有巨大的数据优势,在当前越来越追求资源的节约的社会背景下,肯定会引领下一代教育技术革命的科技创新。

3. 语文教师要有主动开发课堂新教学内容的意识。

语文教师需要结合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科特点等来开发有电子书包参与的新的授课课型。平时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教师的教学内容难免会有缺失,特别是语文课堂,大量的学习实际上需要在课外来进行。然而,学生的课外学习往往带有极大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加之语文学习的短时成效远逊其他学科,语文教师如果能有意识地准备一些教学内容,借助电子书包这一平台,让学生有目的进行课外学习,估计学习效果会更好。

4. 语文虚拟课堂要有生动的引导,不能单纯的以学习任务来要求学生。

电子书包是虚拟课堂的有效载体。而虚拟课堂最突出的特点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空距离,不像学校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可以共同探讨、共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参与程度往往取决于教师的任务引导。语文教师如果能利用好电子书包的虚拟课堂,认真设计有趣的、有意义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往往会取得极佳的效果。

5. 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利用好电子书包。

首先是认识上要有突破。电子书包对学生吸引力最大的肯定是它可以玩游戏的功能,这也是教师最大的担心。尽管教师会强调不能用电子书包玩游戏,仍会有学生偷偷地玩。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引导,让学生利用电子书包来做作业,听讲座,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学生尽可能少的把它作为游戏平台。其次是大胆的放开,电子书包必须通过WIFI上网,而高中住校生在校园内往往会受到这方面的约束,如果学校限定在一个时段让学生自由使用,也能达成较好的利用。再次是要正面、积极的引导。学生思想的惰性和自律意识肯定要弱于成人,教师要经常的提醒督促学生合理使用电子书包。最后,一定要相信学生的自律。对于好学的学生,当他发现电子书包的好处时,他肯定会充分利用,并且会带动其他同学合理利用。

二、电子书包与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变革

教师的观念转变了,随之而来就应该是教学行为的改变,没有教学行为的改变,观念的转变也只能是停留在理想主义的阶段,缺少对现实的革新,不能取得教学效能上的进步。在电子书包应用的背景下,怎样变革教师的行为呢?我认为,教师应用电子书包时,教学行为的变革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语文课堂要发挥电子书包的长处高效地达成教学目标。

不管是什么样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清晰,教师心中一定要有“我准备把学生带到哪里去”的意识。在应用电子书包的背景下,需要教师充分考虑电子书包的优缺点,制定可以充分发挥电子书包长处来高效达成的教学目标。

如果语文课堂上需要学生完成资料搜索、疑问汇集、作业提交和参照学习时,电子书包的优势立马可以显现,语文老师在做教学设计时完全可以在这几方面多下功夫。至于其他的教学内容,由于课堂操作的局限,显然不便于电子书包在课堂上的操作。

而在语文的虚拟课堂上,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有系统性,并且要难易适中。虚拟课堂是对常规课堂有益的补充。虚拟课堂的教学不比常规课堂的教学,教师无法直接约束学生,必须依赖学生的自觉和适当的任务布置。如果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时太过于随意,不成系列,学生的学习就会处于一种断断续续的状态之中,让他们容易形成可学可不学的认识,进而产生学习的惰性。

2. 语文的虚拟课堂要充分结合电子书包的特点来设计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方法、手段,即“你准备怎样把学生带到那里”。很多时候,不同的课堂、不同的教师常常会采用相同的教学策略。电子书包的常规课堂和虚拟课堂采用的教学策略也虽然会因课、因人而异,但也有着一些通用的策略。

虚拟课堂上提问的策略非常重要。常规课堂为了解学生是否落实了课堂知识,教师常常会采用直白的提问。直白的问题往往答案是单一的,这在虚拟课堂上显然行不通。在虚拟课堂上,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某个主题讨论,往往与提出的是什么样的主题有很大关系。

3. 语文的虚拟课堂要通过电子书包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及时的评价反馈。

语文学习本身具有目标的达成的不可测等特性。在传统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情况的评价常常滞后,即很难判断“学生现在在哪里”,这对教师的教学来说往往只能靠想象中的生成来进行,很难有及时、量化的评价。

而电子书包通过作业和检测后的技术统计,可以为语文教师提供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数据,也就是说,电子书包虽然不能达到完全准确告知教师“学生现在在哪里”,但可以给出相对于以往靠想象来判断要科学不少的定位。其主要途径有二:一是依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来判断。语文教师可以在批阅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挖掘和获取大量的教学信息,诊断学生的各种错误、缺陷和问题,据此对学生语文学习形成科学的评价。而教师要做的事情一方面是针对大面积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体解决,另一方面是针对个别学生的问题个别交流解决,某种程度上可以称得上是因材施教。 二是通过学生的各类测试来判断。语文教师可以在网络学案中适当配备测试题目,让学生限时回答,提交,平台自动评判,为教师提供各项准确的数据。依据电子书包的统计数据,就有了对“学生现在在哪里”的相对科学的判断,教师的评价和反馈就可以有较强的针对性,而不是以往的想当然或凭经验来处理,这对提高教学的效率显然有极大的帮助。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7

(一) 调查的目的。本调查的主要目的在于, 通过问卷调查, 了解当前高职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现状, 并对问卷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归纳大学生的消费特点和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寻找有效的对策。

(二) 调查的对象。本调查以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按照三个年级不同专业, 每个年级160人左右, 每个专业30人左右进行抽取对象, 共抽取对象48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涉及到16个专业的学生。

二、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2015年10月, 笔者就“高职大学生消费观念与行为的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次调查采取自制《高职大学生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 其内容包括两部分, 第一部分是个人的基本情况, 第二部分包含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形式采取封闭和半封闭的题型, 有单选题和多选题, 一共有24道题,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答题选择。同时结合访谈法等形式对个别学生进行跟踪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是高职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每月消费构成、日常消费观念和行为等等。

本次问卷按照统一的指导语, 在教室里对抽样对象进行团体施测, 当场发放、当场回收, 每份问卷在15分钟内完成。部分大三学生外出毕业实习, 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中发放问卷480份, 回收有效问卷457份, 问卷有效率达95%。调查问卷中男生所占比例是64%, 女生所占比例为36%, 农村学生所占比例为80%, 城市学生所占比例是20%;大一学生所占比例为36%, 大二学生所占比例为32%, 大三学生所占比例是32%。

三、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由表1可知, 大学生月消费金额在600元以下所占比例为11%, 600~900元占比为31%, 900~1, 200元占比为31%, 1, 200~1, 500元占比是14%, 月消费额在1, 500元以上所占比例为10%。从大学生月消费金额可以看出, 大多数学生的生活水平为中等, 月消费水平过低和过高的都只占少数。

由表2可知, 大学生在基本生活消费中, 饮食和服装这两项消费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 分别占80%和51.4%。其次, 在学习方面的消费占42.2%。在化妆品、游戏以及旅游方面分别占19.4%、18.8%, 这表明近年来,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很多同学都开始注重娱乐、休闲活动。在恋爱方面的消费占21.2%, 这在大学校园里是常见的现象。最后, 在其他方面, 例如, 兴趣爱好方面或有抽烟爱好的男生的“烟费”等等其他消费项目, 占14.4%。

食物支出仍然是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由表3可得, 每月伙食费在300元以下的占9.8%, 500~700元的占38.5%, 700元以上的占26.6%, 显然, 除了300元以下, 其余阶段的伙食费所占比例都差不多。

由表4可知, 大学生每月购买服饰费用200元以下的占71.7%, 300~400元的占7.2%, 500元以上的占2.1%。作为大学生, 即将步入职场, 他们会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

大学生与学习相关的消费, 主要体现在:文具、书籍、复印、补习机构等费用。由表5可知, 每学期在学习方面的花费在100元以下的有54%, 在500~1, 000元之间的有6%, 在2, 000元以上的仅有1.3%。这表明绝大多数学生每学期在学习方面的消费是比较少的, 也就是说绝大多数高职大学生学习行为不是特别积极。

我们可以看到, 大学生在购买产品的时候更注重的是产品的质量, 占81.2%;其次是产品的价格, 占77.8%, 然后才是时尚、流行, 占47.4%;品牌占31.7%, 其他因素可能是产品的折扣、需要程度等因素占16%。这反映了学生具有相对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 但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受到产品的时尚、流行等因素的影响, 这与大学生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相吻合。

另外, 根据其他统计数据可知, 有92%的学生还是有比较合理的消费观念的, 消费前有计划性, 其中30.4%的学生会事先计划好再花钱, 有61.6%的学生有计划, 但没有严格执行, 而只有8%的学生消费没有计划, 想花就花。与此同时, 有74.1%的学生都认为网络购物方便、实惠, 样品齐全;有22.6%的学生认为网购不够真实, 不可完全相信;只有3.3%的学生表示对网购不了解。理财能力也是对大学生消费行为研究的一个重要指标, 因为在一定程度上, 大学生是否有合理的消费行为和理财能力是成正相关的。由调查得知, 有28.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较差, 花钱没有规划;有57.8%的大学生认为自己的理财能力一般;有14.1%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较强的理财能力, 这表明家庭和学校都应加强对学生进行理财教育, 以便引导学生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行为。

四、结语

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问题, 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 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通过对湖北国土资源职业学院大学生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问卷调查, 发现当代高职大学生的消费具有消费结构多元化、经济来源多样、消费行为网络化、消费紧跟时尚潮流等特点。值得肯定的是, 绝大多数大学生具有比较理性的消费观念, 但也存在着某些不合理的消费现象, 例如:消费结构不合理、消费无计划性和缺少理财意识, 经济独立性较差等等。调查发现, 当代高职大学生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主要跟其个人、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有关。那么, 帮助当代高职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产生合适的消费行为, 不仅需要学校进行教育和引导, 还需要家庭父母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同时, 社会消费的大环境也要不断优化, 营造全社会科学、合理的消费氛围, 大力提倡勤俭节约, 合理消费, 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对大学生良好消费观念引导, 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行为, 不仅是塑造大学生自强、自立性格的需要, 更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刘文娟.当代“90”后大学生消费观念的社会学研究[D].山西大学, 2013

[2]方翰青.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调查研究[J].新余高专学报, 2006, 5

[3]张泉.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J].山东大学, 2009, 8

[4]百度文库.大学生消费心理与行为研究——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个案[EB/OL].http://wenku.baidu.c, 2012

[5]百度文库.市场调研研参考资料[EB/OL].http://wenku.baidu.c, 2012

观念与行为调整 篇8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问题行为;关系调整

引言

问题行为在青少年身上主要体现为:青少年的行为表现偏离正常轨道,从而影响儿童的心理和身心的健康发展。青少年的好奇心较强,其问题行为是目前社会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现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如果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不给予一定的关心,或者是处理不恰当,很容易为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带来严重影响,阻碍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严重的问题行为甚至会促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由于受社会影响,大多小学生都过于早熟。小学生群体的问题行为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调查统计,问题行为在小学生群体中发生的概率已达到12.79%。因此,小学生问题行为关注不容忽视。

1 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现状

1.1导致小学高年级学生出现问题行为的因素

据研究表明,小学生出现问题行为主要原因是压力过大多导致。由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社会逐渐多元化。受社会影响,大部分小学生出现早熟现象,从而产生压力。由于压力和青少年外部问题行为以及内部问题行为密切相关,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有着直接的预测作用。甚至可以预测到青少年几年之后的一些问题行为。如一些学生因压力过大,出现消极的态度,对待学习不认真,经常出现逃学现象或者是暴力事件,更为严重者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因此,学校和家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关心,帮助学生排解压力。

1.2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和压力关系的研究

近几年来,小学生的问题行为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许多的研究者对小学生的问题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指明,精神病理学结果变量和压力之间存在着许多的联系。换而言之即:当一个人的压力过大时,心理反应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使问题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增加。除了取决于压力本身存在的属性外,还需要其他变量才可进行压力调节。就一般情况而言,对于面对压力时,积极者往往都比较关注其他的调节变量。许多的研究结果表明,面对压力时,应对策略是影响应激性情绪的主要因素之一。应对策略的不同应激性情绪也会发生着相应的改变。而受地域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应对性策略也存在着根本的不同。因此,对于压力应对性策略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结论。

1.3问题提出

本文主要以小学生的问题行为为主要研究讨论的对象,以关注变量的变化。结合我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对小学生所面临的压力以及问题行为的影响进行分析。讨论小学生在面临压力和问题行为时,正确的应对策略的重要性。从而对小学生面临的压力进行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找出问题行为的解决办法,为老师和家长提供更科学合理的教育方法。

2 研究方法

2.1研究被试

本文主要研究调查对象是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中的五、六年级学生。两个年级一共14个班,研究被试人数一共为591人,(五年级共计283人,六年级共计308人),其中女生人数为296名,男生人数为256名。由于档案不全,其中有39人性别缺失。

2.2研究设计

选择2004年修订的ZhouQ量表,由该校五六年学生作答。该量表一共有60个调查项目,每个项目五分。以计分的方法,测试五六年级学生的家庭、生活、学习、身体健康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压力问题。分数越高,表明该学生压力越大。该量表内部系数分别为:Q 19、 Q 49、 Q 76、 Q 81、 Q 84。

2.3研究过程

2.3.1小学生压力应对策略量表

本文数据分析主要采用spss16.0软件,通过对Ayers问卷进行修改,研究检查学生在近期几个月中遇到压力问题时,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包括积极应对策略、逃避策略、转移注意力策略以及寻求支持等策略)。该问卷一共58个检测项目,每个项目4分。量表总得内部系数为Q 96,其中内部系数为Q 86到Q 94之间。

2.3.2小学生问题行为量表

通过对北美儿童问题行为量表进行修改,使之适用于我国小学生问题行为调查。该问卷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外部问题量表以及内部问题量表,外部问题一般主要包括违纪、攻击以及冲动等,内部问题包括退缩、焦虑以及抑郁等。该问卷量表项目共计32个,每个小学生可就问卷上的问题,详细描述自身状况,每个项目为3分。量表内部系数为Q 89,外部系数分别为Q 71、Q 85。

2.3.3量表数据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经过专业心理老师担任主试老师,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测试。在测试时,学生必须当初进行问卷填写,再由老师进行试卷收回,经过统一数据整理,排除无效数据后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

3 研究结果

3.1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与问题行为的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小学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学校和经济两个方面。其次还有来自家庭和同伴的压力。研究结果表明,许多学生在面对压力时,多采用积极应对的策略,也有学生选择逃避策略或者是寻求支持策略,选择转移注意力策略的学生最少。因此,小学生的内部行为问题明显比外部行为问题多。

3.2小学高年级学生压力、应对策略与问题行为的数据量化

3.2.1应对策略对小学生压力问题行为的调节作用

为了对积极应对、逃避、寻求支持以及转移注意力几种应对策略的调节效应进行检验。本文将调节变量以及自变量作为中心化变换。我们用回归模型做回归数据分析,做Y对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回归,可以得到R12;2,做Y对自变量、调节变量以及乘积项的回归,可以得到R22,假如R22大于R12,则应对策略调节效果显著。

nlc202309032126

根据以上方法,我们先将应对策略和压力中心化,再把中心化的交互作用项做一个回归分析,如果我们把压力用X表示,应对策略用M表示,中心化交互作用项用XM表示,那么可得到回归方程式X&M,然后杂事X*XM。

3.2.2应对策略对小学生问题行为的作用模式分析

就一般情况而言,应对策略对小学生的问题行为有着直接的预测作用。积极的应对压力可以减少小学生的问题行为的发生。其主要原因是,采取积极应对策略的小学生的意志力要比一般小学生高,他们在面对压力时,能控制好自己的言行。这就减少了问题行为的发生。而选择逃避应对策略的学生,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往往也就越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些学生在面对压力时,缺乏应对经验,压力过大时,由于自身无法承受,情绪和行为也得不到控制,从而带来问题行为。因此,老师和家庭对于这类学生要格外关注,在面临压力是,引导他们选择积极应对策略,从根本上减少问题行为的发生概率。

3.2.3应对策略对小学生压力和问题行为的调节作用

在现实生活中,压力无处不在。小学生年龄偏小,思想和认真还不成熟。加之,小学生活动的范围主要以学校和家庭为主。学校和家庭成为学生学习、活动以及娱乐的主要场所。因此,老师和家长应尽量减少学生的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根据小学生特征,根据小学生成长特点,培养小学生压力应对策略训练,从而降低压力过大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

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压力和内部问题行为都是可以相互调节的,在面对压力的情况下,学生应提高情感控制感,积极环节压力,排除不健康消极心理,多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例如:多看电视、多看书、多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或者是与朋友一起玩等,都可以有效的缓解压力,为自己带来愉悦感。总之,压力在生活和学习中是无法避免的,只有学生自己学会缓解压力,正确的面对压力,才能健康的成长。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压力对青少年的问题行为密切相关,是预测变量问题行为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小学生群体的压力主要来源以学校和经济量方面为主。在产生压力时,大多数小学生以积极的策略应对,寻求家长老师帮助或者是转移自身注意力。但同时也有一些学生采取消极的态度面对,逃避问题。这种台币问题的方法非但不能缓解压力,还会使青少年身心健康受到影响。因此,家长和老师应多关心学生,引导学生正确的纾解压力,积极健康的面对生活和学习。

参考文献 :

[1]王美娟.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发展资源与学业适应及问题行为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12.

[2]李玉. 小学高年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与课堂环境的特点及关系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

[3]李婕. 小学高年级学生自尊、他人意图归因与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的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

[4]刘桂荣. 中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5]朱倩云. 小学高年级学生问题行为与家庭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A]. 华中科技大学.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华中科技大学:,2011:4.

[6]唐茜. 小学高年级学生情绪智力、学习自控力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D].广州大学,2012.

作者简介:崔元慧(1988—) ,女,汉族,吉林通化市人,心理学研究生,单位:北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专业,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施工环保土木工程下一篇: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