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基础与影响

2024-10-08

政治基础与影响(精选12篇)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1

19世纪中国社会政治制度均衡被打破, 中国传统政治制度的衰微创造了新的制度需求。西方政治制度及其理论从19世纪初开始了在中国的漫长传播历程:由早期传教士对西方政治制度和理论的介绍到鸦片战争后国人自觉地了解和介绍西方政治理论直至西方政治理论以维新变法为起点进入政治实践层面的表达及传播。未能如人所愿, 西方政治制度的光芒并没有在中国重现。西方政治制度在异域文化区域实践中的遭遇和消极表现的共同性也说明, 政治制度变迁的进程受内在规律的支配。它是社会整体资源运动变化的结果, 单一社会资源的变化不能决定它的进程。从根本上说, 制度是构结社会资源运动关系的框架。政治制度是社会整体资源在效率指引下运动的结果。制度变迁能否和怎样完成效率指引的目标取决于各种资源运动的关系和结果。各种社会资源运动关系通过它的拥有者 (利益主体) 的关系反映出来从而影响制度变迁的进程。

一、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和资源基础

实现一定的社会秩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社会秩序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 它反映的是一种社会关系状态。所谓制度是一个从观念到行动的约束系统。制度是实现一定社会秩序的工具。政治制度是这个约束系统的其中一项内容。由于制度是社会关系的表现, 制度的变迁就取决于社会关系的变化。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是制度变迁的第一动因。“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 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 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 (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根据马克思观点, 制度变迁是从两个层面上展开的: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第一个层次制度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引起第二个层次制度的变化:即包括政治、法律、道德规范等在内的上层建筑的变化。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基本原理说明政治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是经济制度的变迁, 而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变化。马克思指明了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规律, 给理解政治制度变迁提供了基本方向。生产力的变化推动经济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变化从而引起第一层次制度变迁, 这种力量传达到政治、法律、道德等领域内引起这些领域内各种资源关系的调整, 产生第二层次制度的变化。政治制度变迁是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关系调整的总结果。换句话说, 每一个层次资源运动的结果都会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进程。由于第二层次社会资源的对制度变迁的影响, 政治制度的具体面貌便会各具特色的呈现。政治制度不具普适意义的原因也在于此。两个层次各种社会资源的运动通过其代表 (利益主体) 的斗争实现最终的社会秩序状态, 即各层次制度的实现。一种政治制度代表着一种社会整体资源关系的实现状态。政治制度变迁过程中的环境影响实质上就是第二层次社会资源总和。我们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的具体环境称为政治制度环境。所谓政治制度环境由建立政治制度基础的权力、文化、思想和习俗等资源构成。政治制度环境虽然也是可以改变的, 但与政治制度安排相比, 政治制度环境的变迁要相对缓慢的多。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力量来自内外两方面:内部由生产力的变化引起的经济制度变迁进而导致的政治制度安排的调整变动;外部由于政治制度环境变化对政治制度变迁的作用。因而政治制度变迁是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作用结果。内生变量是指政治制度具体安排, 外生变量是政治制度环境。这是从整体上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环境和过程简明描述。为了清晰地了解具体政治制度变迁中的影响因素, 有必要具体地分析一个政治制度变迁是如何发生的。

制度也是一种资源, 而且是社会的基础资源。制度变迁可以运用“需求——供给”这一经典的理论构架来进行分析。可以通过政治制度的均衡来具体考察政治制度调整变化的规律。政治制度需求是基于秩序的需要产生的。由于人能力的有限性和社会生活特性, 社会需要政治制度提供足够的服务以满足秩序的需要。借鉴诺思关于制度供需的分析思路, 制度需求是经济关系的变化引起的。而制度供给是由主体及社会法律、意识形态等上层建筑构成资源体系提供的。而这个资源体系是政治制度存在、变迁的基础。所谓政治制度均衡是指政治制度供给满足政治制度需求的状态。制度变迁实际上是对制度非均衡的一种反应。制度非均衡主要是:制度供给不足和制度供给过剩。因为政治制度均衡状态理论上由政治制度需求和政治制度供给共同决定的, 但是政治制度需求具有一定的相对的稳定性, 因而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主要表现为政治制度供给不足或过剩。具体地说, 政治制度需求是由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引起的生产关系的调整变化最终导致的对政治制度安排调整的要求。政治制度需求的力量来自社会经济的发展状态。但政治制度需求本身未必能够带来政治制度的进步变化, 它仅仅是对政治制度变迁的潜在要求, 这种要求能否真正实现还取决于政治制度供给状态及外在的政治制度环境。如果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没有足够知识、能力提供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需要的新的政治制度设计, 那么在一个阶段上, 政治制度变迁也就不能实现。而政治制度环境也对政治制度变迁主体提供的新政治制度起到相当大影响作用, 它能延缓甚至阻止新政治制度的实现。由于政治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能力和利益的影响, 及政治制度环境的阻碍, 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新政治制度可能会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无法进入实践, 尽管这并不影响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政治稳定。总体来说, 对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都是通过影响政治制度供给发挥作用的。包括对政治制度供给主体和制度内容的影响。借鉴诺思的观点, 政治制度供给包括三个部分:即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与实施机制, 其中正式制度是指由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治、社会和法律的基本规则, 包括宪法、成文法与行为规范;非正式制度是人们在长期交往中无意识形成的、来源于民族文化的伦理道德规范, 主要包括价值信念、伦理规范、道德观念、风俗习惯与意识形态等因素。而实施机制则是监督规则和保证规则实现的一套方法。由于这些内容影响政治制度供给, 这也构成政治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政治制度非均衡状态下, 政治依然可以保持长期稳定的原因在于政治供给主体、政治制度环境仍有待制度需求力量继续推动。但制度供给的进程需要供给主体来推动。制度供给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影响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的认知决定了制度供给的实际状况。诺思把制度供给主体分为“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根据充任“第一行动集团”的差异, 可以把制度变迁分为“自下而上”的制度变迁 (诱致性制度变迁) 和“自上而下”的制度变迁 (强制性制度变迁) 。制度变迁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步骤:第一,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 即对制度变迁起主要作用的集团;第二, 提出有关制度变迁的主要方案;第三, 根据制度变迁的原则对方案进行评估和选择;第四, 形成推动制度变迁的第二行动集团, 即起次要作用的集团;第五, 两个集团共同努力去实现制度变迁。从制度变迁的步骤看, 推动制度变迁主体的“第一行动集团”和“第二行动集团”的共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需求决定了政治制度供给的运动方向和目标, 但这并不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政治制度供给主体、政治制度 (供给) 环境决定政治制度供给的实际状态。

可以把影响和推动政治制度变迁方向的因素称为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因素, 把影响政治制度变迁实现及路径的因素称为资源因素。政治制度变迁是在经济动力推动下, 在本土资源基础之上实现的政治制度安排的变化。西方理论和制度的引入是通过对本土资源的补充和改变来为政治制度变迁提供新资源基础的。这种制度引进能否通过改变原有资源基础达成满足制度变迁新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能否真正实现。尽管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创造了政治制度需求, 政治制度实现的基础却是本土资源。本土的资源基础决定政治制度变迁的实现及路径。正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载体——本土资源的存在使得具体政治制度安排显得尤为复杂。制度变迁的本土资源涵盖制度变迁主体状况、文化环境、现存制度等等。制度需求未必能直接带来相应的制度供给, 政治制度在实现关键取决与它的基础本土资源。只有通过理论补充、制度引进改变制度的资源基础适应新制度的需要, 政治制度变迁才可能实现。资源基础的变化势必带动制度的变化, 是实现制度变迁的前提。政治制度变迁的动力从经济资源关系变化开始逐层改变着社会资源, 创造制度需求, 这种制度需求只有在制度变迁动力改变到制度的资源基础时——为新制度奠定相应资源基础时, 制度变迁才现实发生。

二、西方政治理论、本土资源对近代中国政治制度变迁影响

晚清中国的颓废局面迫使传统政治思想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 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进入了有识之士的理论审视范围, 这就为西方政治理论的涌入提供了契机。近代中国本土资源状态的变化打破原有的政治制度均衡, 在政治制度需求推动下19世纪国人开始对西方政治制度及理论充满赞扬和期待, 把西方政治制度引入中国实践成为不少人的理想寄托和奋斗目标。西方理论的输入是对政治制度供给产生了影响, 政治制度供给根本上来自于本土资源及其改变。西方理论是通过改变本土资源状态发挥政治制度供给方面的影响作用。西方政治制度在19世纪初登陆中国经过近一个世纪的传播到19世纪末, 终于登上中国政治实践的大舞台, 但清末的维新变法、预备立宪没有能够把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度实现于中国社会。在20世纪初清朝政权瓦解之后, 随着巨大实践空间的打开, 自西方的总统制、议会制与政党政治等均在中国社会进行过实践尝试, 然而结果无一例外地都归于失败。形成了光怪陆离的清末民初政治现象。西方理论和制度终归没有完成政治制度供给任务, 新的政治制度均衡没有实现。这是由于虽然在正式制度方面可以通过移植西方政治制度一夕之间实现变化, 但是形成政治制度供给基础的本土资源, 尤其是非正式制度没有像正式制度变化那样同步变化, 新的政治制度供给没有完成。由于制度是构结各种资源的框架, 制度是在各种资源关系变化中应运而生的, 因而本土资源的变化是政治制度变化的前提。制度表现的是一种社会资源的秩序状态, 总体资源的变化打破秩序时意味着制度供需失衡, 要用新的制度来规范变化了的总体资源秩序。而且, 作为社会基础资源, 制度与社会总体资源结构的和谐适应, 是秩序的内在要求。

20世纪初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古德诺曾亲历了西方理论在近代中国的实践。古德诺 (1859~1939) Goodnow, Frank Johnson美国著名政治学家。著作有《比较行政法》、《政治与行政》、《美国的市政府》、《美国行政法原则》等。古德诺1913 年曾到北京任袁世凯政府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 认为西方现代政治制度及其原则对于中国实践并无太大意义, 在中国建立真正的西方民主共和制只不过是一场梦, 他发表于1915年《共和与君主论》总结出西方民主共和制度不适宜中国的结论。这种结论一直贯穿在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及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中。这说明尽管客观上古德诺的结论对袁世凯的复辟帝制起到了辩护作用, 这些结论实质上也代表了古德诺当时对西方政治制度在中国命运真实理解。从政治制度变迁的基本分析理路上来看, 要弄清从一种政治制度向另一种政治制度的变迁, 关键还是在于理解制度变迁机制的动力源。政治制度变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尽管正式制度可能会在一夕之间发生变化, 但融入在习俗、传统和行为准则中的非正式制度却是难以同步改变的。在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中, 人的行为受到正规规则和非正规规则的约束, 后者就是由习俗、道德、文化等所构成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对政治制度供给发挥着潜在而深远的影响。古德诺对中国实行西方政治制度前景忧虑的原因在于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古德诺1926年出版的《解析中国》一书。分析了中国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传统、哲学思想、社会经济及政治生活等各方面情况, 并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变革及前景作了保守的评论。坚持其关于中国国情特殊性的见解, 并根据当时的物质主义现代化观点, 把中西发展差距归结为中国科技落后, 批评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时更多注重于西方的哲学而非科学, 结果是太相信哲学思想上的变革对于中国复兴的重要性。他认为中国人应首先致力于学西方的科技以发展经济, 不必抛弃传统的儒家思想而接受西方的哲学观念。书中将近代中国政治变革的失败与挫折归罪于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的激进, 而对晚清预备立宪因辛亥革命而中断则深觉惋惜, 称若非革命, 中国到1917年就可能建成具有一定的有限君主制性质的代议政体。对于民国政治前景, 古德诺表现出矛盾的态度, 一方面认为需要政治强人出面建立权威以稳定社会秩序, 但同时对于政治强人统治下建立起来的是现代宪政制度还是建立旧式专制制度, 他也无法预测。最后他寄希望于中国社会各方面的整体性进步, 包括经济发展、科学普及、家族观念的淡化等, 由此将可逐步走向宪政, 逐步实现真正的共和制度。古德诺返美后作的《中国新约法论》和《中国的变革》等演说中认为:在中国人尚未培养出纪律性、个人权利观念、社会协作能力之前, 某种具有专制色彩的政府是可以存在的。中国政治制度的变革应当强调的是权威而非自由, 培养人民对权威的服从重于对个人权利的关心, 注重行政效能而非由民众参与的代议制。应该建立强大巩固的政府, 以大力发展工业, 改革教育, 普及科学等。古德诺一方面认识到新政治制度对本土资源的尖锐矛盾, 认识到了制度构建与本土资源关系问题。另一方面他提供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却不可取。他的主张是试图往回走, 为适应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以后退来妥协。他主张建立强大政府、要总统集权、甚至回到帝制上去。实际上, 继续往前走固然要遭遇本土资源压力, 但就此往回走更会遭到本土资源的阻挡, 因为本土资源中已经有些因素发生了某些变化, 西方理论的某些观念和制度设计已经渐入人心, 回头的路已经不可能了。可是继续推行西方政治制度, 本土资源的其它因素又不能接受。难为的是本土资源中各因素对西方理论的“态度”并不一致, 导致进退两难。而古德诺显然对后退更有信心。他主张建立专制色彩的政府。期望通过后退来等待本土资源的变化。20世纪初随着清政权的瓦解, 尽管随着传统政治制度的退出在政治制度上留下了巨大的需求空间, 而由于本土资源的关系, 西方政治制度又不能直接解决新的制度供给, 制度供需大面积失衡就表现出来。政治制度变迁是适应本土资源变化基础上创造制度动态均衡, 制度均衡与本土资源是结合在一起的。制度供需打破制度均衡, 实质是本土资源变化所致。制度均衡有时间和空间的要求。打破制度均衡还不等于能创造新的制度均衡。这正是制度均衡对本土资源状态和变化的复杂要求。本土资源是一个整体, 内部的变化并不一致, 单一资源因素的变化不是本土资源总体变化的标志, 制度均衡对应的是本土资源整体的变化。西方政治理论的传播导致了本土资源内政治思想的变化, 但仅椐此变化就期望能通过引进西方制度重建制度均衡是不可行的。因为制度均衡要求的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没有真实地实现。本土资源的整体变化并不是绝对的, 往往是主要资源的变化和彼此结合状态的变化。古德诺面临的是中国本土资源中单因素变化难题:如果继续推行西方民主共和制度, 试图增加制度供给以构建新的制度均衡, 则本土资源由于大部分不具有单因素的变化速度而滞后, 新的制度无法建立, 也就不可能重建制度均衡;如果回到本土资源原有状态上构建制度则遭遇已经变化了的单因素 (如政治思想) 的阻挡。民国初年, 君主专制解体之后, 向前:西方民主共和制无法真正建立, 向后:重回专制已不可能。进退两难的原因在于制度均衡和本土资源的复杂关系。作为社会基础资源的制度必须适应社会整体资源结构要求, 才能够从整体上规范各种资源关系, 这种基础资源的变化取决于各种社会资源关系的变化要求。考察政治制度变迁必须立足于本土资源的变化, 这是政治制度变迁的规律要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第2卷

[2].诺思.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4

[3].诺思.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 1991

[4].诺思.托马斯.西方世界的兴起[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5].诺思.经济史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4

[6].古德诺.共和与君主论.载古德诺:《解析中国》,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年版

[7].古德诺.解析中国[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85

[8].中华民国开国文献.民初时期文献.国史馆印行, 1998年版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2

2013年考研新大纲已公布,思修法基部分2013年在分值上减少两分,知识点设置和数量无变化。 思修与法基是考研政治理论课中与我们生活实际结合最紧密的课程,其中思想道德修养主要侧重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三方面进行考查,而法律基础这门课程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本课程复习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但不能掉以轻心。建议广大考生在复习中注意:

一、思修抓重点概念,法基分类复习

在思修复习时要抓住以下为几个重点概念:理想信念、爱国主义、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掌握这些重点概念,才能在内容繁多的政治复习的过程中抓住重点。

法律基础复习则根据客观题和主观题将知识点分为两类复习,作为客观题类的如相关法律法规,只需多做一些题目就能掌握,作为主观题类则只需理解记忆。

二、重点核心知识要强记

对于考研政治大纲中的核心知识点,要注意重点复习,再根据对知识的理解,过政治关还是很容易的。政治科目不同其它基础课,虽然难度不是很大,但对重点的.把握并不容易。建议大家还是报一个辅导班,毕竟多年从事考研考试研究的老师更有经验,自己在复习过程中也省时省力。

三、提高主观题答题能力

政治课往往用具体的例子去考查问题。因此,切忌死记硬背。平时要注意理解具体概念、原理及其变式,并注意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政治原理。解题往往要综合三方面的能力:解读题义、选择与之相关的知识、灵活思考组织答案。经常对试题和标准答案进行研究,理解其内在的逻辑联结,举一反三,整合这三种能力对考生解题的总能力有很大帮助。

四、注重结合时事复习

时事政治、历史题材与基本理论相结合是出题的重点、热点,了解一些时事,当题目出现相关内容时就没有陌生感,如果平时还有所结合性的思考,那就更有利了。所以,建议考生在复习时就应该关注时政热点,挖掘事件背后蕴含的东西。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3

关键词:中国 美国 基础教育 教师资格证

一、前言

自古以来,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职责,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为了促进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发展,我国出台了各种教育政策,其中,关于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政策正在不断完善中。而美国也出台了不少有关教师资格证制度的教育政策,将两国的教育政策进行比较,可以发现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优点与不足,以美国政策为参考,设计出更好的制度。本文尝试比较中美两国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希望能为完善我国的教育政策提出一些建议和参考。

二、中国教师资格证制度比较

在世界范围内,美国是最早确定并实施教师资格制度的国家。将中美的教师资格制度进行对比,可以对我国完善教师资格制度有启发意义。

1.中国教师资格考试制度的比较

实施地方分权制的美国对各州的教师资格认证标准并不相同,但书面考试是最常用的方式,具体有标准化考试和非标准化考试两种,由ETS和NES两个考试机构认定,考试内容包括基本知识、一般技能、学科教材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具体学科教学法知识等。

中国也是使用考试作为认证方式,但各省是自行命题,而且没有统一的参考教材,考试内容包括普通话、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说课和健康体验证明。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几点异同:(1)两国的教师资格认证考试都没有全国统一命题;(2)两国的考试内容并不相同,美国根据考试科目安排考试项目,中国的考试内容是统一的;(3)美国主要采取书面考试,而中国有笔试和面试;(4)两国的教师资格认证机构不一致,美国有专门的考试服务中心和国家评估系统,即ETS和NES,而中国并没有安排专门的机构规定教师资格考试。

2.中美教师资格证有效性的比较

美国教师资格证规定了有效期,具体有1年、3年、5年和终身几种,这些年来,美国一些州废除了终身教师资格证的规定,被十年有效期长期证书取而代之。

中国教师资格证没有有限期,只要获得教师资格证,基本就是终身有效,除非受到了刑事处罚,弄虚作假获得教师资格证或品行不端,影响恶劣的,这几种情况会被剥夺教师资格证。

综上所述,中国教师资格证没有有限期,而美国的资格证有时间限制。

三、中国教师资格证制度的缺陷

通过对比中美两国的教师资格证制度,可以发现中国教师资格证制度存在一些缺陷,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教师资格认证条件不够严格

根据《<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的规定,中国对教师的学历水平、普通话级别和身体素质都有明确的要求,但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条件不断放宽,也没有制定更严格的能力标准。从目前来看,教师资格证申请者通过教师资格笔试和面试的做法并不能完全反映出一个“准教师”的专业素质,因为笔试和面试成绩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再加上师范院校毕业生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证缺少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这都导致中国的教师学历综合水平没有美国高,这是造成中国师资队伍良莠不齐的重要原因。

2.教师资格证制度实施终身制不现实

根据上文分析已经得知中国并没有明确规定教师资格证的有效期限。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日益开放,各种新型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层出不穷,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信息快速膨胀,教育对象的身心特征也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这就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终身制意味着教师资格证申请者只要获得资格证,就能够终身从教,不用受到时间限制。这种情况会造成教师养成不思进取、散漫怠惰的教学作风,不会主动学习新技术、新知识,进而影响到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3.教师资格证制度认证标准不够规范

通过对比中美教师资格证制度的认证标准可以看出,中国的认知标准缺少应有的规范性,认定资格时缺少足够的可操作性。目前,中国教师资格证认证主要规定了教师资格考试和学历标准。而考试内容更偏重理论知识,对申请者的说课能力把关不足。仅仅依靠15~20分钟的说课难以全方位考察出申请者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对已经获得教师资格证后的实习能否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也没有行之有效的复核标准,这直接降低了教师资格证的“含金量”。

四、美国教师资格证制度对中国的启发

1.优化教师资格证考试内容

如今,中国师范类院校毕业生无需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就能获得证书,非师范类院校毕业生只要通过理论考试、说课面试和医院体检后就能获得证书。这些考核内容基本只能考察出学生的记忆能力,无法真正考察出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有鉴于此,中国应该借鉴美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制度,考试内容中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测评,还要包括实地实习、录像考察等。理论考试内容不能仅涵盖理论知识,还要考查申请者对现实案例的见解能力,还要增设实习期,实习过关后才能获得证书。

2.打破教师资格证终身制

美国的教师资格证有时间限制,5年一更新,证书到期后要再次接受培训,合格后才能获得新的证书。这种做法值得中国采纳。中国可以对刚毕业的新教师颁发实习教师资格证,有1~2年有效期。通过这段时间的教学实践,再获得有效期为1~5年的短期教师资格证;对表现优秀,在教学科研方面有优异表现的教师可获得长期教师资格证。对于那些有证书但没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人,则注销其资格证。这些做法可以促使教师队伍保持一种紧迫感和危机感,意识到获得资格证并不意味了有了“铁饭碗”,只有与时俱进,不断进取才能适应新形势。

3.提升教师资格认证的权威性

在美国,教师资格认证机构通常是各自独立的,但是有一个统一的认证机构,即ETS和NES。中国要借鉴美国做法,成立专门的统一的认证机构。可以从全国选拔一批优秀教育者组建资格认证委员会,专门研究全国教师资格考试大纲,审核教师资格标准,把关教师资格质量,促进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

五、结束语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所在。”美国奥巴马总统在2015年11月12日也颁发了“力争上游(race to up)”计划,该计划提出美国要对基础教育加大投入,提高教师质量、促进教育问责。由此可见,中美两国都高度重视基础教育师资力量的提升。在教师资格制度方面,中国要参考美国的先进做法,根据自己的国情完善教师资格证制度,以此为基础教育事业的教师队伍不断注入新鲜血液。

参考文献:

[1]赵凤娟.中美中小学教师资格制度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

[2]刘红梅.中美教师资格证书制度的比较及启示[J].教育探索,2008,(11):136-138.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4

关键词:民法,政治文明,法制与文化

一、引言

从人类的历史来看, 在对社会的政治文明进行有效推动的因素中, 除了经济体系即商品经济对政治文明造成了根本性影响之外, 另一项能够直接对社会中经济与政治这两项因素之间造成有力推动的就是民法精神。通过民法精神, 为社会的政治文明进步与发展贡献出了重要的力量。

二、民法作为政治文明的法制与文化基础的根源

在人类社会中, 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其实质就是民主政治。虽然民主政治在某一程度上是一种政府对于政治制度的制定与安排, 但是其所体现出的作用却远远不是政治这一单一的领域所能包容的。无论是民主制度的确立, 还是民主政治在社会中的正常运行, 都需要社会的各项领域如文化、法律、经济等方面对其进行支持。所以, 对民主政治进行建设, 并不是一项单一对民主政治实施运作就能够达到良好的成果的, 而是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共同支持, 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 其同所在社会的基础与社会所在环境是有着紧密联系的。

人们经常会问: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基础才能够使民主政治得到最良好的运转效果呢?自由的民主所存在的社会是有着一定条件的:第一, 在这个社会中, 已经普遍了普通公民的平等权利;第二, 社会中所有可能发生的冲突都已经被合理的制度规范所包括;第三, 社会的利益是由各项关键人物所代表的;第四, 在这个社会中, 人的美德与公共价值观已经成为了社会所主导的核心价值取向。从这几个条件中我们可以得出, 只有在一个对人的根本权利进行尊重、拥有良好制度与社会结构合理的社会中, 才能够拥有民主政治健康发展的基本。而这也正是我们现在所存在的城市社会, 也只有将自身落在这种市民社会中, 才能实现真正的社会与政治文明, 这是因为:

首先, 市民社会是由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对其进行组成的基本方式, 同时其也是城市中个体实现社会化的基础途径。通过多人共同建立起的市民社会, 其所代表的利益也正是所有单独市民利益的集合。它存在的目的就是使这其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能够对自身的权利与幸福进行追求。而这也就是政治文明以人为本、尊重个人权利的一种体现。

其次, 民主政治的源头是因为社会中各部分利益群体的共同利益追求, 如果没有这种特有的多元化结构与多方面的利益, 那么民主政治也势必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当市民社会对其中存在的个体与自身利益进行追求进行激励的过程中, 也将使利益的多元化得到进一步的体现, 而且也将使社会上的组织结构共同向着多样性进行变化, 这也是为民主政治提供发展有利条件的另一种基础。

再次, 市民社会作为在国家同个体间的中间体, 其能将利益作为指引人的方式之一, 使其中的个体能够通过个人间的组织或者集团来对多方向出现的压力以及问题进行有效的抵抗。从而使公众的权利得以有序发展。同时, 它还能够通过对相应制度的制定, 来使得其中的个体对自身权利的诉求与追责活动更为合理, 从而为各方组织的利益表达与抗争做好了途径与渠道, 从而对政治的文明化与合理化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最后, 在城市中个体对于自身权利的不断追求, 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上其他人们对于自身权益的关注度进行增强, 并在这个过程中使人们更加注重自身的公益心与道德精神。市民也将在合理的自身权利下公正、平等的对各项社会活动以及政治活动进行追逐。其对于社会的政治文明也起到了孕育的效果。

社会是由软要求的社会文化与硬要求的国家法律法规共同组成的, 而对于普通的市民来说, 民法就是对他们行为进行保证的硬要求。民法作为城市居民的最基本法律, 其同我国其他的法律而言, 同居民的日常工作以及生活联系的最为密切, 也最容易对人们的日常行为产生影响。所以在民法的运用过程中, 一定要对市民精神进行体现, 同时其也必须成为政治文明法治与文化的根本与基础。

三、民法作为政治文明法治与文化基础的体现

民法的作用不仅体现在社会的商品经济中, 还体现在其精神性、原则性的特点, 而这都是当今社会文明的基本需求因素。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 就能够对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动力, 并对其环境进行良好的塑造。

(一) 民法在政治文明价值取向中的作用

对于政治文明来说, 它是对于社会公共权力以更为合理与人道的方式对其进行安排的过程, 它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以人为本, 对人民的切身利益做出保障。政治文明的另一种体现方式就是制度文明, 所以只有对人权以及社会制度进行保证, 并对个人的切身利益通过人权的方式对其进行保护, 才能够使这个目的得以实现。

而民法的宗旨就是以人为本, 并在这个宗旨的推动下对市民的财产权利与人身权利进行保护, 这也正是为人之所以称为人的最基本利益进行了保障。同时, 民法还是一种开放性的权利, 它会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思想意识的加强而逐渐衍生出更新、更为全面的保障权利, 从而对人的基本权利起到长久的保护。而对于政治权利来说, 其本质就是民事权利的高层次延伸, 是人在基本的生存与更好的生活追求过程中的一种直接体现。在历史的进程中, 人们之所以对政治权利进行强烈的争取与追求, 则正是因为自身最基本的生存与发展, 即人的利益才是最关键、最根本的目标。民法作为人民的基本法律, 能够对每个公民起到最直接、最有效的关怀作用, 其也必然能够对社会价值观以及政治的发展方向起到重要的影响。

(二) 民法对民主政治的作用

随着国际社会进入民主社会, 民主政治也正式成为了社会政治文明的最基本核心。对于民主来说, 就是赋予人民真正的权利, 使人民能够真正的通过自身的选择, 来对可能直接关系到自身利益的问题进行决定, 从而使国家的所有居民都能够真正的对国家的重大事务进行实质的参与。而在这其中, 正是民法制度对这种全社会民主的机制提供了基本的条件, 并对社会的良好民主环境进行了创建。

同时, 对于民主而言, 其最基本的前提就是对个人平等与自由的权利进行承认, 并在承认的基础上鼓励其对自己所能决定的事务进行正确的判断。而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的也只有民法这一最能同人们日常生活贴近的法律。在法律的产生过程中, 是民法最开始将对人的权利以及人的平等地位作为正式的法律法规的, 从而为人的基本生存提供了重要的贡献。同时, 其还鼓励人们对自身的正当权益进行争取, 从而使人们树立起平等、自由、自主的思维与观念。

政治也是关系到人民切身幸福的一种安排, 同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 民主政治的目的就是要对人们对于利益的追求以及争取做出根本的保障。在现代社会中, 对利益进行主张的最直接表达方式就是法权, 因为只有通过法律的承认允许, 才能够得到权力的义务。所以, 作为城市中的普通居民, 只有通过对权力进行充分的尊重, 才会使社会出现真正的民主。而这也正是民法的重要意义。

(三) 民法对于法治的作用

政治文明的根本基础为法治文明, 而法治文明则需要社会中个体拥有司法文明, 由此可知, 民法才是法治社会的根本基础。法治的核心就是对权力进行保障与制约。其中, 对权力进行制约仅仅是为了达成目的所使用的手段, 而对权力进行保障才是法治的根本目的。而这种权力的精神恰恰是来自于民法, 通过民法在社会的公权与个人的私权之间清楚的明确界限, 从而使在对法治精神进行培养的同时, 也对法治的法律前提做到了奠定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说, 权力是由法律对其进行保护的, 而在人们对权利进行尊重的同时, 也就意味着其对于法律的尊重。而当人们对于权力进行斗争的过程中, 也正是为了法律而斗争。所以通过民法对于个人权力以及个人精神宣传推动的过程中, 也能够在社会中逐渐培养出遵法、守法的法治理念。这对于一个国家的法治来说, 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四、结语

总的来说, 民法对于我国人民维护自身权益、维护社会民主法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其对于影响一个国家繁荣稳定的各项因素而言也起着互相加强、互相推动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国家对民法进行更进一步的完善实施, 也需要普通人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尊重、支持民法。并以此来使民法在我国更为良好运行, 从而使我国的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参考文献

[1]秦长胜.浅议民法和市民社会对推动法治建设的重要意义[J].法制与经济 (下旬刊) , 2009 (10) .

[2]庞向锦.市民社会的形成与中国民法典的制定[J].经济视角 (中旬) , 2011 (01) .

[3]于乐平.民法与市民社会——浅谈我国民法的现代化[J].中国商界 (下半月) , 2010 (01) .

[4]徐涤宇.新世纪十年中国的民法典努力[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04) .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5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这门课程对于考研生来说并不陌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在很多大学都开设了选修课,平时在新闻、报纸上学员们也都多少有些了解,它融合了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思想道德修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在复习这一部分的时候只要掌握了我们课程和讲义中的相关知识点,一些需要识记的知识点要做好笔记,基本上应付考试不会太难,新增课程的重点是比较容易准备的.。

2、“法律基础”主要是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这门课程在大学的公共课里大家都接触过,从分值分配上来看,这一部分占的比重不算太高,但也不能忽视。建议大家在备考这门学课程时,掌握好以德治国和以法治国对我们整个国家的意义以及把握好相关的知识要点,考试也不是难的一件事。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6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 品德素质 文化修养

一、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品德形成的作用

在现阶段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中,其以不断加强初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作为根本、核心的任务,这将有助于帮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与道德品质,养成一个非常健康的心理品质,对于学生树立法律意识,有效增强对于社会的责任感以及社会的实践能力,正确领导初中学生在能够遵守基本行为准则前提下,还能够不断地追求更高的品德素质目标,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树立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日渐形成一个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能够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这些正式教学的课程内容中,通过教师对政治课程的教学,能够渐渐转化成为学生的智能以及品德心理结构(也就是品德认识、品德情感以及品德行为)。

1.政治教学内容可帮助学生品德认识形成。学生的认识基础就是相关的文化科学知识。从根本上进行分析,人类社会道德的不断进步、社会中个人境界的不断提高,都离不开政治学科中文化科学知识的飞速进步与增长。而同时,初中政治课程根据该课程的标准要求,从初中学生的文化认知水平方面与生活实际方面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围绕着其成长中的自我、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四条主线,有机整合学生的心理健康、品德、法律常识以及具体的国情教育等四个关键方面的学习内容。

2.政治教学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通过对政治知识的正确传授,能够给初中学生提供与展示一个非常生动并且具体的道德品质形象,帮助他们真实地受到教学课程内容的感染与熏陶。例如,初中政治课程中的“情景再现”就是从现实生活中的个人进行分析,根据具体学生的认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生活特点,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具体经历或者重视的问题设置多种不同的情景环境,通过提问、选择、分析、模拟、实物、评价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形成。这其中图文并茂地呈现出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能够帮助学生在参与该情景的学习中再现活动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阅读和活动”中的阅览人生、感悟名人名言的二级栏目,通过采用紧扣政治课程的本课主题、源于生活更高于生活、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典型的阅读材料,帮助初中学生能够从中得到有用的感悟,产生共鸣。

3.政治教学内容更有助于学生品德行为方式的形成。比如初中政治课程中的“阅读和活动”中辩论时刻、活动体验的二级栏目,通过有效的辩论,能够帮助学生深化对课程主题的认识程度,广泛地拓展学生的认知范围,正确地培养与发展每一位学生的综合合作能力,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与思辨能力。教师还可设置多种不同的实践活动,深化政治教学内容的学习主题,尽量帮助学生逐渐学会收集、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手段与技能,大力丰富初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实践活动,正确地引导学生形成比较良好的行为和习惯。

二、政治课程教学对学生品德发展的作用

政治课程教学是教学实行过程中的关键组织形式。组织比较良好的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品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相关学生的品德养成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些年来,很多初中政治课教师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都积极地尝试与探索各方面的知识教学、情感陶冶以及情感体验的互相联系、交融,并且已经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三、教学艺术对于初中学生品德完善的作用

初中政治课程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内容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具有实效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还取决于该教师的教学艺术以及自身的道德修养水平。比方说,初中政治课程教师需要树立以提高学校全体学生的素质为根本目标的教育观,要以帮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为根本宗旨,要以育人作为根本理念。

四、结束语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7

关键词:中职农业学校,《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改革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文化基础学科, 主要内容包括商品和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结构、财政和金融、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我国的国家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我国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外交政策等共十一章, 其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 培养学生能运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以及按照经济规律、国家政策法规从事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能力。该学科对提高中职毕业生的综合国民素质, 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但实际上, 该学科的课程教学却没有真正得到中等职业学校的足够重视。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新形势下, 为了把中职生切实培养成为具备运用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去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 以及按照经济规律、国家政策法规从事经济和政治活动的能力的新型劳动者, 适应社会需要, 本文对目前一些中职农业学校《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做了一些分析, 并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以期“抛砖引玉”, 供同行们参考。

1 当前本学科课程教学的现状与存在的一些问题

1.1 过于重视专业技能培养, 从而忽视了基础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长期以来, 中职农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重技能, 轻基础”的问题, 思想上总认为中职生教育就是将学生培养成能掌握一门谋生技能的简单“打工仔”就达到目的了, 至于学生走出社会能具备多少基础文化素质则毫不关注。鉴于国家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中职学历教育课程设置中有开设基础文化课程的条条框框, 学校才不得不开设基础文化课程。由于学校对基础文化的课程设置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 因而在基础文化的课程教学上就有应付了事的潜意识。在此认识的前提下, 学校自然对作为一门基础文化课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教学工作重视不够, 具体表现在:一是不重视该门课程的师资培养;二是基本上不开展该门课程的教研活动, 对其教学效果是好是差基本上不过问;三是对该门课程的授课课时一再而三的“缩水”, 最低时还达不到该门课程教学大纲里规定的三分之一。

1.2 教学方法单一、落后。

从近年来对一些中职农校的《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的教学调查来看, 由于学校对该门课程教学不重视, 任课教师在教学上自然不思进取。因此, 当前该课程的教学基本上还是沿袭着多年来教师在黑板上照本宣科、学生死记硬背的传统的老方法。由于教学方法单一呆板, 目前的中职生源素质较差, 加之理论抽象、模糊、枯燥乏味、晦涩难记, 很易导致课堂气氛死板、沉闷, 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听课的积极性, 教师的授课热情也受到压抑。随着IT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些教师也尝试着把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 但由于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课件制作质量差,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 为数不少的教师甚至认为多媒体教学只不过是屏幕代替黑板、鼠标代替粉笔而已。

1.3 教学时偏重课本的纯学术性理论而

忽略学生的专业特点, 与学生专业知识点联系严重脱节。在该门课程的教学实践中, 如果完全按照本教材设置的学习目标、知识要点及图示、学习资料及提示、能力训练与检测等内容“照本宣科”式地开展教学的话, 则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 主要原因是学生总认为该课程与专业不相关, 因而学起来根本没有兴趣。由此导致的结果是, 学生不想学, 教师不愿教, 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笔者长期以来执教的对象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中职生, 对此更是深有体会的。

1.4 该课程的“能力训练与检测”教学环节“名存实亡”。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课程的“能力训练与检测”教学环节是非常重要的, 这有利于学生对该门功课的知识要点的掌握和巩固, 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去分析和认识实际问题的能力, 从而达到该课程教学的目的。因此, 该教学环节的“有”或“缺”, 组织得“好”或“坏”, 教学时间的“充足”与“否”, 对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影响很大。但由于该门课程的授课课时数一再而三的“缩水”, 授课课时数严重不足, 从而导致该课程的“能力训练与检测”教学环节的安排因教学时间的问题被迫“缺失”。

1.5 教学内容没有及时得到补充和更新, 导致该课程教学与时代落伍。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具有明显的时效性, 但上述提及的诸多问题, 如学校不重视该门课程的教学, 任课教师的继续教育和教研活动得不到保障, 授课课时数严重不足等, 都会导致该课程教学内容的及时补充和更新得不到实现, 使该课程教学与时代落伍, 从而不能真正达到该课程教学的目的。

2 对本学科课程教学改革的一些设想

2.1 切实提高该课程教学重要性认识。

目前我国已步入和谐社会建设时期, 大力倡导树立科学发展观, 发展和谐经济, 以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中职毕业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劳动力群体, 与时俱进地向他们灌输经济与政治知识, 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 尽可能把他们塑造成高素质的职业劳动者, 对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因此, 应彻底摈弃“职生教育就是将学生培养成能掌握一门谋生技能的简单‘打工仔’”的狭窄观念。当前是国家倡导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时期, 中职农业学校也开展了“进一步解放思想, 树立科学发展观, 打一场轰轰烈烈的职教攻坚战”的大讨论活动。通过这次大讨论活动, 学校的认识应提高“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较高国民素质的新型劳动者”的战略高度, 努力创造条件, 做到基础文化教育和专业技能教育并重。

2.2 与时俱进充实教材内容。

《经济与政治基础知识》是一门具有明显时效性的学科, 目前虽然有统编教材, 但是统编教材不可能年年新编, 因此, 不同时期的教学仍应根据本时期的特点, 编写出适合于本时期的有针对性的补充教材, 主要是本学科近期的新动态、新理论, 国内外有关本学科的最新信息、新经验、新手段与新方法等, 以保持内容丰富、新颖, 做到与时俱进。如目前的经济与政治的研究热点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经济、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坚持等就没有编进目前的统编教材, 就应当及时把这一热点内容编进补充教材, 力争使学生学到的本学科知识与时代同步。

2.3 教学时应注重与学生的专业特点紧密联系。

长期以来, 笔者执教的对象是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中职生, 曾经按统编教材“照本宣科”式的开展教学, 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提高该课程教学的教学效果, 笔者曾经尝试多种教学方法, 但收效甚微。最终是通过对学生的专业就读背景进行认真剖析后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畜牧兽医相关专业是一个偏门与冷门专业, 在一般人看来, 就读该类专业就等于与“脏、臭、苦”, “工作不体面”捆绑在一起了。愿意就读该类专业的中职生, 大多是都有从事该类行业的社会关系, 并受其影响颇深, 专业思想很浓, 对与专业无直接相关的知识兴趣不大, 有的根本没有兴趣。症结找到之后, 笔者“对症下药”, 在开展该课程教学时尽可能寻找与学生的专业相结合的知识融合点, 如“商品和商品经济”与“牧业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发展牧业循环经济促进和谐牧业”、“企业”与“畜牧企业”、“经济结构”与“牧业经济结构调整”、“财政和金融”与“政府财政和金融政策对牧业发展的影响”、“个人收入的分配和消费”与“牧业经营收益与分配”、“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经济关系”与“入世后我国牧业的机遇与挑战”等, 大大地提高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 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4 精心组织案例示范教学。

该课程教学环节中遇到的最大难题是不易找到适宜的直观式案例资料用于教学。虽然教师在课堂讲授过程中也进行案例介绍, 但这终究是纸上谈兵, 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缺乏感性认识, 不易牢固地掌握案例所揭示的知识点, 一旦遇到该类事件需要运用本学科的知识点去分析、理解时, 便束手无策, 不知从何着手。因此, 应根据本时期的经济与政治热点问题, 精心选择2~3个热点事件组织学生进行分析, 让学生了解事件过程, 观察事件情状, 掌握有价值的知识, 以及运用这些知识点分析问题的方法, 讨论并提出有效的解决意见。需要强调的是, 选择的热点的案例尽量是与学生的专业相关的, 如学生是畜牧兽医相关专业的, 就可选取畜产品安全事件、养殖业环境污染事件等。去年我国东莞市指出, 东莞现有75万头生猪带来的污染排放量, 想当于450万人口的污染排放量, 要新建一座日处理132万吨的污水处理厂才能有效净化处理, 因此, 东莞市决定在2009年1月1日起, 在全市范围内禁止养猪。这是我国第一个养猪业因猪粪污染环境被“驱逐出境”而断送前程的典型案例, 各种媒体竞相报道这一热点事件。笔者及时收集相关资料把这一热点事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应用于课堂讨论, 学生的参与讨论的热情很高, 最后大家达成了共识:如果不选择生猪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解决猪粪便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就无法改变养猪业被“驱逐出境”而断送前程的命运。

2.5 想方设法拓宽教学形式。

一是教师应引导学生到图书馆、资料室中有针对性地阅读期刊和资料信息, 及时接触新信息。二是选择有一定代表性的企业, 让学生进行为期半个月左右的生产实习, 增加感性认识, 同时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使其重视学与用的结合。三是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 特别要重视与本人在本学科的实践经验和感受有机的结合起来, 选择重点内容详细讲授, 其余部分给学生以自学与讨论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学习, 鼓励学生坚持独立思考, 主动学习;在自学时教师要列出提纲, 坚持引导而不是放任自流;进行课堂讨论时, 应选择好专题, 坚持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与当前经济问题挂钩, 通过讨论, 可以对某一问题进行深入具体的探讨。对选题教师要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 诱导学生, 深化讨论。这样可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 也培养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6 双管齐下优化多媒体教学, 改善教学效果。

首先是设法引导教师走出下面几个误区:一是只要教学手段先进, 教学质量就会提高的认识误区;二是过多依赖多媒体课件而忽略师生间的直接交流的误区;三是完全排斥传统教学手段而忽略了其与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的误区;四是多媒体课件只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内涵的误区。第二是采取综合措施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一是学校要设法提高任课教师的多媒体应用技术的整体水平, 如定期组织教师进行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培训, 定期或不定期考核、竞赛等方式促进教师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掌握和交流等;二是设法改善课件制作质量, 将单调乏味的理论课生动而形象地体现在声音、图像、影视、动画中, 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复杂的过程简单化, 枯燥的内容形象化, 从而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而趣味的学习氛围, 大大地调动学生的教学参与意识,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效果。此外, 还应充分发挥校园网的作用, 适当应用网络教学。

2.7 努力做到多种方式并重, 提高教学水平。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8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学生,课程教学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 设立的一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 提高修养和综合素质的理论课程。该课程以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主要内容,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线, 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论基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即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者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息息相关。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现状分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高校教育的重中之重, 我国社会的深刻变革给高校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冲击, 在“90后”开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主要对象的背景下, 社会多元文化对高校学生的冲击进一步加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形势下仍然暴露出诸多薄弱环节。第一, 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过于单一。许多高校仍停留在课堂、讲座、讨论等灌输式的显性阶段, 学生接受程度低, 逆反心理严重, 以至于教育效果达不到理想标准, 再加上当前高校学生网络化沟通现象严重,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此估计不足, 因此利用网络手段加强思想教育的意识亟待加强;第二, 德育和智育的关系处理不当。我国不少高校在德育的投入上严重不足, 相反在科研项目、硬件规模等智育方面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 德育和智育的关系严重失衡, 加之很多客观因素导致高校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成为高校的重点投资领域;第三, 思想政治教育合力不足。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社会、学校及家庭三方共同来担当, 但从当前的形势来看, 三者很难形成合力, 这一方面和社会的消极因素有关, 一方面又和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有关。三方合力的缺失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增加了难度。

经以上分析, 在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前提下, 高校一线教育工作者、高校管理层更需要实事求是, 从基础工作抓起, 从课堂环节抓起, 逐步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起来。这其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课作为高校公共基础课之一, 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重要的基础建设作用, 应发挥出应有的功能。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及影响

政治教育、法律教育、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三条主线, 以下分别从这三个方面分析该课程教学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及影响:

1、政治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作用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精神支柱, 马克思主义可以起到团结人心、引导社会意识、武装人民头脑的作用。对高校大学生而言, 马克思主义可以在多元思想观念的碰撞中帮助其树立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内容, 其承担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方向性教育, 该课程就是对高校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 让高校学生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武装中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政治教育讲授时往往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难点, 一方面教师希望学生有自己的政治观点, 另一方面又担心学生偏离主流政治教育方向, 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首先要准确传达知识理论的系统性、科学性, 又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尽量靠近学生的生活。既不能偏离正轨, 又要对学生人格的塑造留有余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社会的转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政治教育一定要顺应时代的号召, 既不能放弃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思想意识, 也要给政治教育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 社会主义国家在这场全球化变革中既要立足国情, 又要勇于借鉴先进国家的成功经验, 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所以, 课程中的政治教育必须要符合时代的特征。

2、法律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保障性作用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规范体系。法律、政治、道德同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者相辅相成。政治对法律起着主导作用, 而法律则为政治提供制度保障。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的法律教育对培养学生的法律素养、完善学生的基本法律常识起着重要作用, 这也成为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的制度保障性教育。但这种制度保障性教育如果过于强调制度保障本身则会引发一些问题, 例如学生会认为统治阶级的权利凌驾于法律之上、法律教育只重点强调了国家强制性, 未涉及社会成员的自觉性等等。因此, 该课程教学在传授法律知识时不应只立足于法律本身, 而是要把法律教育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融为一体。 (1) 法律教育与政治教育融合。法律内容的传达可以从政治和法律两个角度切入。例如, 让学生明白政治的不断发展必然促使法律的不断发展, 政治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法律也随之得到丰富和完善, 我国刑法内容的不断完善、我国行政法内容的不断修正, 都体现了政治和法律紧密相连;除此之外, 还让学生明白虽然政治主导法律, 但法律一经确认, 统治阶级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社会权不能大于法律; (2) 法律教育与道德教育融合。法律尽管要靠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 但社会成员的自觉遵守更为重要, 这也正契合了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特征, 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只有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共同促进社会进步。所以, 法律内容的传达还要注重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结合, 法律虽然是人们行为的主要社会规范, 但道德的力量依靠舆论、劝导力、风俗习惯及信念仍然在起作用, 如果不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就会出现法律和道德背道而驰的问题。所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关于婚姻法、民法、继承法的内容可以结合道德规范进行讲授。总而言之, 课程中的法律教育必须处理好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关系, 才能真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促进作用。

3、道德教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性作用

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内容和核心内容, 其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不言而喻。社会的发展过程从本质上来讲是人自身的生成和完善过程, 道德是为文明人类而生, 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塑造具备自主道德意识、道德行为的社会个体, 它既是体现人的主体精神的自觉活动, 也是自由活动。道德教育之所以对思想政治教育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是因为政治和法律教育必须在人具备道德的前提下自愿接受的。

当前我国高校的道德教育存在着诸多不完善的环节, 教育中往往不能直面社会现实, 理论严重脱离实际, 道德教育存在严重的教化工具痕迹, 这些都严重降低了道德教育应有的社会价值。我们还应该看到, 尽管我国高校大学生的道德修养、理想信念的主流是符合社会发展的, 但不得不承认, 价值观扭曲、诚信缺失、信念不坚定、社会责任感淡薄、合作能力差、理想不坚定等问题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所以,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道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通过课堂教学,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他相关学科知识的基础上, 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实际问题做出科学系统的分析, 紧紧抓住“以人为本”的原则, 发掘学生的主体思想意识和思维能力。

当然, 道德教育的内容上要坚持道德教育和政治教育相融合的方式, 因为大学生的政治原则绝不能脱离人的道义性, 只有以道德人格做基础的政治性才是坚不可摧的。比如, 道德教育的内容一定要与同时代的社会政治生活吻合, 过去的道德教育以共产主义标准来要求, 现在的道德教育应更具有可行性和时代性;道德教育的内容还要坚持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融合, 在家庭、公共、职场三大领域, 道德同样发挥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甚至道德的调节作用在某些特殊情况下比法律的规范作用更加突出。例如, 婚姻法中关于子女赡养父母的问题、市场经济中的违法乱纪、诚信缺失等违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问题, 都需要在法律规范的前提下运用道德的调节作用。所以, 教师在该课程教学中应在尊重学生个体自主性的前提下, 也要考虑社会的全局性和整体性, 帮助学生理清竞争性与合作性、自由性和规范性的关系, 处理好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综上所述, 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三条主线, 教师只有全面把握好三者的关系, 积极把理论教育和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打通理论教育和社会实践的通道, 才能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够、与实际生活脱节等问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设置正是从基础课堂教学环节入手, 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法律教育及道德教育。该课程教学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两者关系紧密。作为参与该课程教学工作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 也只有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积极构建更完善的知识结构, 才能更好的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钟 璞. 论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有效教学[J]. 中国成 人教育, 2007 (1) .

[2]苏令银. 把思想教育内容落到实处——关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 律基础”课思想教育内容教学实效性的思考[J]. 思想理论教育 (上半月综合版) , 2007 (5) .

[3]姜清明.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政治教育、法 律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关系[J]. 中国林业教育, 2008, 26 (4) .

美术基础对园林设计的作用与影响 篇9

一、园林设计对于设计者能力的要求

1、审美能力

园林景观的设计本身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感,因此,对于园林设计者的审美能力往往也较为重视,审美能力能够帮助设计者更加准确的认识美、评价美,进而在设计中创造美,如园林设计者缺乏审美能力就会导致设计者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不能够准确把握园林景观中美的要素,在进行设计构思时也不能够准确对各可选元素进行审美评价,无法保证最终设计结果的审美价值。同时,大多数园林作为城市公共区域建设,对其设计时还需要满足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如果设计者审美能力不足就难以准确把握群众审美需求的特点,更不能够通过设计给群众带来美的享受,影响园林的功能与价值发挥。

2、景观空间分析能力

园林是一个由不同景观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而构成的整体,因此,园林设计中对于景观的空间布局也是较为重要的,这也就要求园林设计者要具有较强的景观空间分析能力,园林设计作品不论是以平面还是立体模型展现出来,都要涉及到对园林空间的规划,一个景观在整个园林空间占据怎样的位置,如何布置才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便是园林设计者通过景观空间分析能力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如设计者的景观空间分析能力不足,就会导致园林设计中景观布局杂乱无章,既无法保证园林的整体美感,也可能会增加园林建设的难度。

3、创造性思维能力

园林设计本身便是一个创作的过程,要实现高质量的创作,对于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就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设计者在掌握园林设计基本知识与要素的基础上,必须要充分运用自身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头脑中的素材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够形成最终完美的园林设计作品。创造性思维能力也是保障园林设计水平与个性化的关键要素,如设计者创造性思维能力缺乏,就会在设计中盲目照搬已有园林的设计方案,进而导致新建园林毫无新意,大量雷同,也容易给群众带来审美疲劳,更会制约我国园林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

4、形象表达能力

园林设计需要将头脑中抽象的构思形象的表现出来,这就要求设计者要有较强的形象表达能力,能够将头脑中所想象的设计元素、方案,具体的通过设计图及设计模型展示在人们面前,设计者如形象表达能力不足,就难以实现设计构思的准确具象化表达,无论构思的多么精妙,如不能够形象的表达出来,也就无法使设计构思变为现实,而在园林景观建设上,也往往难以达到设计者的要求,难以保证园林的建设水平。

二、美术基础对园林设计的作用及影响

1、提升园林设计的审美价值

审美能力对于园林设计者而言十分重要,而美术本身便是一种美学艺术,美术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培养学习者的审美能力,因此,美术基础与审美能力之间是有着重要联系的,美术基础较强的设计者,往往在审美意识与审美素养方面也相对较高,更容易在生活中发现美的要素,对美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把握,并更准确的抓住广大群众的审美需求,将这种能力带入到园林设计中,对于提升园林设计的审美价值有着积极的影响。

2、保证园林设计空间布局的合理性

美术基础训练中的许多内容都与空间结构关系的分析与掌握有关,因而美术基础较强的设计者在园林设计中往往也更容易准确把握不同景观在空间结构上的分布关系,通过不同景观的空间分析,判断景观在空间结构规划布局上的合理性,并更容易发现景观规划布局中不和谐之处,进而对设计进行优化调整,这也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园林设计中景观规划杂乱无章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美术基础对于保证园林设计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3、有利于园林设计的创新

对于美术创作而言,基础能力水平的高低,对于创作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园林设计作为美术创作的一种,也需要设计者有扎实的美术基础来予以支持,可以说美术基础对设计者的创新能力有着一定的影响关系,设计者在掌握扎实的美术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前提下,更容易利用自身的储备进行创造,也更能够抓住头脑中一闪而过的灵感和个性化的构思,并运用相应的知识与技巧将其融入到设计当中,使得园林设计作品更能够突出个性化的特点,而设计者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增强,这些对于园林设计的创新发展都是十分有利的。

4、增强园林设计者的形象表达能力

园林设计从构思到形成最终的作品,需要设计者通过自身形象表达能力的转换加工来予以实现,而如何能够保证所展现出来的作品与设计者头脑中构思的相符性,也就成为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想要通过笔触将头脑中所想的事物画出来时,常常所画出的形象与想象的有很大差异,对于园林设计者而言,形象表达的准确性常常直接关系着设计作品的质量,而美术基础水平与设计者形象表达的准确性则有着很大的关系,设计者如果拥有较强的美术基础,就能够利用不同的美术表现技法,将设计构思准确的呈现出来,设计的要点与亮点也能够更好的得到突出,这也是优秀园林设计作品创作的必要条件。

三、总结

美术基础对于园林设计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对园林设计者各方面能力的促进与提升上,对美术基础的重视能够帮助园林设计者提升审美、景观空间分析、创造性思维、形象表达等多方面的能力,这也就能够有效的上提高设计者的设计能力与水平,提高园林设计作品的质量,其对于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要:现代城市规划与建设过程中,园林的设计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园林在现代城市中发挥着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的重要功能,具有着社会、经济、生态等多方面的价值。城市园林的建设水平很大程度上要受到园林设计水平的限制。对于园林设计者而言,美术基础对其设计能力有着较大的影响,为提高园林设计的水平,本文将针对美术基础对于园林设计的作用和影响展开全面分析。

关键词:美术基础,园林设计,作用,影响

参考文献

[1]陈怡君,孙波.绘画基础在艺术设计中的作用初探[J].美与时代(中).2012(05)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10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 (简称PHC管桩) , 是在近现代高性能混凝土和预应力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混凝土预制构件, 它是建设部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PHC管桩由于其具有耐打、耐压、穿透能力强、单桩竖向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耐久性好、造价适宜、施工工期短、施工现场文明整洁等特点, 深受业主、施工单位和设计人员的欢迎。由于PHC管桩性能卓越、工程适应性强, 在工程中广泛使用, 具有很大的应用市场。鉴于PHC管桩的大量使用, 在管桩基础施工工程中出现了不同的质量问题, 常见的质量问题包括桩身破坏、断桩、斜桩、浮桩等, 本文通过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产生不同质量问题的原因, 包括管桩产品的质量、施工技术及地质情况等。

2 管桩产品的质量

2.1 管桩产品的质量的影响

一般来说, 由于PHC管桩是工厂流水化生产的, 质量检验比较严格, 桩身质量大多数是有保障, 但也不能保证桩身质量绝对不会出问题, 事实上, 不少管桩基础的质量问题正是由于桩身质量问题所导致的。主要表现为:

⑴端头板质量问题, 如端板四周的坡口不按设计要求加工, 误差大, 坡口尺寸偏小;端头板焊接性能差;端头板翘曲不平;端头板微凹成盆碟状;端头板与桩身轴线不垂直, 即端部倾斜;镦头凹出端板面;端头板镦头孔底被拉脱;钢套箍与端头板连结质量差;钢套箍凹陷等。这些端头板质量问题往往会影响管桩的接头质量, 焊接质量难以保证, 接头极易开裂, 同时也有可能造成管桩施工过程中对接不平, 传力性能差, 打桩时桩顶混凝土应力集中易破碎, 桩身接长后不是一直线而是折线, 导致斜桩和断桩的出现。

⑵预应力钢筋质量问题, 如镦头被拉脱;断筋;内外表面露筋 (包括主筋和箍筋) ;预应力钢筋内移等。这些质量问题会造成预应力分布不匀, 桩身抗弯强度减少, 桩身耐打性差, 打桩时桩身易破裂, 桩基耐久性差。

⑶桩身混凝土问题, 如桩身粘皮、麻面;桩身合缝漏浆;钢套箍与桩身结合处漏浆;桩头内部有空洞和蜂窝;内表面混凝土坍落;桩壁太薄;桩身混凝土分层离析, 桩身混凝土脆性大、强度低;磨细砂掺合料在堆场长时间浸泡后桩身强度损失等。这些桩身质量问题会造成打桩时桩的难打性差, 桩头易破碎, 从而也会导致烂桩和断桩出现。

2.2 管桩产品质量的处理

管桩产品质量的处理包括以下几方面:

⑴严格控制生产材料质量, 加强对原材料的检验;

⑵控制和完善生产工艺, 其中包括各种工段的质量控制和离心制度, 蒸养制度的完善。

3 施工技术

3.1 施工技术的影响

工程施工不当是产生管桩基础施工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施工技术原因造成的管桩基础的施工质量问题主要为:桩位及桩身倾斜率超过规范要求;桩头打碎, 桩身 (包括桩破损, 接头开裂) 断裂;沉桩达不到设计的控制要求;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对管桩基础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⑴施工器械的选择, 柴油打桩锤选用不当, 过轻、过重;桩帽太小、太大、太深;桩帽衬垫太薄或未及时更换;桩尖选用不当, 没有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选用适用的桩尖, 在卵石层中打开口管桩, 下端桩身有发生劈裂的可能。由于施工器械的选择不当会造成施工过程中管桩锤击数过多, 桩头打碎, 桩身断裂, 桩底破碎等质量问题。

⑵施工操作不规范, 测量放线有误;现场放样桩受外界影响变位而未纠正;打桩机导杆不直, 插桩对中马虎;打桩顺序不当;搬运、吊装、堆放过程中桩头严重损伤;开始打桩时桩身未稳定就猛烈撞击, 在淤泥软土层中开始打桩, 一锤击就沉下去几米甚至十几米, 自由落锤落距太大;施打时, 桩锤、桩帽、桩身中心线不在同一直线上, 偏心受力;接桩不直, 桩中心线成折线状, 焊接时自然冷却时间太少, 焊好后立即施打, 焊缝遇水淬火易脆裂;桩身已入硬土层后再用移动桩架等强行回扳的方法纠偏;边打桩边开挖基坑。以上施工中不规范的操作会造成桩基偏心受压, 承载力减少, 倾斜太大桩身会折断;桩头击碎, 不能继续锤击, 桩无法打下去, 收不了锤, 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 使桩基质量存在严重隐患。

3.2 施工技术的影响的处理

对于施工技术对管桩基础质量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处理办法:

⑴选用合适的打桩器械, 根据不同的工程情况选用包括锤击、静压、引孔等不同的沉桩方法;

⑵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施工, 保证施工的质量;

⑶在出现烂桩、断桩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桩。

4 地质条件

4.1 地质条件的影响

不良工程地质条件也是引发管桩基础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不良地质条件, 一般情况, 均指存在着断层发育、岩体破碎、场地地质发生异变及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偏差较大等情况, 其对管桩基础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⑴在软土地基或桩密集处, 土质条件差, 渗透系数小, 沉桩过程中由于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不及, 会产生严重的挤土变形, 先施工的桩易被挤压而偏;

⑵孤石和其他的障碍物可将桩尖和桩身挤向一旁, 桩尖沿裸露岩石倾斜面滑移而使桩尖偏位, 石灰岩地区多见;

⑶贯穿厚度较大的硬隔层时易打碎桩头, 淤泥层太厚, 强风化岩层太薄, 对于软硬土层交接处, 土体性状差异较大, 上软下硬, 施工时往往会在交接面附近引发断裂等质量问题。

以上地质问题可能会导致管桩基础断桩, 烂桩及沉桩达不到设计控制要求等。

4.2 地质情况的影响的处理

对于地质情况的影响首先要以预防为主, 做好勘察工作, 勘察钻孔密度符合规定要求, 勘探报告能提供准确的地质资料。遇到地质情况异常时如果是静压施工, 可通过预引孔的方法解决;如周围环境允许, 可选用锤击施工, 因为锤击穿透能力比较强, 可以穿过厚度较大的硬隔层;通过认真的试桩过程而后合理设计。由于影响桩承载力的因素多而复杂, 且各地的土质情况变化又很大, 所以先通过打试桩后做静载试验来确定单位竖向承载力, 应该说是最基本而且较合理的, 目前也是最普遍的应用方法。试桩可验证地质报告的准确性, 检验该地质条件下某一管桩型号的适用性, 为合理设计提供最为可靠的依据。在认真深入研究地质勘探报告的基础上, 合理选择桩径、合理布置桩位, 可大大地避免出现沉桩达不到设计控制要求的现象。对于一些地质情况相对较为复杂的地基, 建议选用抗弯性能相对较高的桩型

5 结语

PHC管桩基础工程质量的影响因素主要取决于以上三个方面, 通过以上列出管桩产品质量、施工技术、地质情况等方面的诸多影响因素及处理办法, 希望对PHC管桩基础今后的运用提供一点参考, 保证运用PHC管桩基础的工程质量, 将我国的管桩生产和应用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GB 13476-2009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S].

[2]DBJ T 15-22-2008广东省锤击式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技术规程[S].

[3]GB50007-201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S].

[4]JGJ94-200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S].

[5]10G409预应力混凝土管桩[S].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11

关键词: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有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的互联网普及率逐年上升,网民规模与日俱增,在这些网民中,学生群体所占的份额最大,其中高校大学生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最为广泛。由此可见,新媒体对高校学生的影响之大,使广大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新媒体的概念和特征

不同于报纸、广播等传统的媒体传播方式,新媒体是以新技术为依托建立的一种媒体形态,能够通过网络、手机短信、数字电视等终端,为人们的生活提供方便。在新时代背景下,具有交互性及时、信息海量、媒体选择中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等特点。交互及时性表现在人们对信息进行处理时,既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也可以是信息的接收者,能够随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传播,实现及时的交流与互动。就信息资源的海量性和分享性而言,新媒体为海量的信息资源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不论是手机上网还是计算机网络都能对海量信息进行接收、存储、传播等处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高效分享。同时,网络资源纷繁复杂,网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信息进行筛选,真正实现了媒体选择的个性化。

二、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的影响

1.新媒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

(1)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自由发展的平台。在高校中,新媒体技术对大学生的影响甚广。信息化时代下,大学生们不断追求多样化的信息资源,为他们枯燥的大学生活增添了乐趣。很难想象,在信息化普及的今天,离开网络大学生应该如何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种种问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资源,搭建教育平台,让学生在对思想政治的学习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利用平台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信息资源的筛选、处理等选择自己需要的信息,实现对大学生思想的有利影响。

(2)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传统的高校教育中实行课堂教学,但是新媒体打破了这种模式,实现了教育手段的多样化。信息时代下,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增大,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新媒体却能帮助高校利用网络论坛、QQ群聊、YY语音等实现随时随地的教育,用最短的时间就能接收到最多的知识。

2.新媒体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

(1)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尽管新媒体能够为高校教育带来诸多的便捷,但是它在传播过程中却极易对大学生的思想和价值观产生负面影响。就网络资源而言,信息资源更新速度快,周期短。这些信息并不都是传播思想正能量,也有扰乱人思想价值观的负面新闻。高校大学生思想还不成熟,容易造成信息判断上的模糊不清,不能够对负面信息进行积极抵制。

(2)新媒体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网络信息资源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不管是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还是电影视频等都充斥着浓重的暴力、血腥和色情因素。大学生处在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的时期,很容易沉沦其中不能自拔,如不对他们及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三、新媒体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研究

1.强化学生的媒介素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

在新媒体的强势影响下,高校应该注意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使他们在对信息的理解、选择和判断上有所加强,努力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和意识。还可以将媒介素养作为课堂教学的内容纳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当中,成为高校思想教育的一部分,从而营造健康的上网氛围。

2.培养具有较强综合素质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

随着新媒体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教师和学生都享受到了它所带来的便利。但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具备敏锐的媒体触角,掌握先进的网络技术,并把这些技术运用到思想政治教学中,让抽象的文字变得更加直观和具体,以达到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应加强对文明上网的理解和认识,熟悉网络管理的相关制度,确保学生文明上网。

综合上述,新媒体对高校政治教育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必须认识到存在的问题,加强对学生思想观念的影响,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使他们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同时,要提升教师和学生的媒介素养,摒弃新媒体的糟粕,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汪頔.新媒体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挑战[J].思想教育研究,2010(1).

[2]冯刚.新媒体技术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北京教育(德育),2009(10).

政治基础与影响 篇12

曹杨路桥建于1977年,后于1999年进行拓宽,北侧引桥为6孔(A孔~F孔)跨径16m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南侧引桥为9孔(J孔~R孔)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引桥A孔~F孔、J孔~K孔、M孔~R孔由12榀空腹矮T梁组成。老桥的引桥部分桥墩采用350mm×300mm的钢筋混凝土方桩,桥墩采用天然地基;拓宽部分的引桥桥墩采用Φ600mm钻孔灌注桩;桥台为重力式桥台。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土体开挖卸载,另一方面掘进机尾部通过后由于掘进机外径较后续管道外径大2cm~4cm,从而产生环形空隙,尽管采用了注浆填充措施,但仍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土体损失,从而引起地面沉降[1]。排水管道顶管穿越曹杨路桥施工时,施工控制不当,土体损失严重,导致地表沉陷,连接J孔和K孔的10号墩出现险情。顶管与10号墩条形基础相对位置见图1。

2 条形基础安全性计算

2.1 恒载效应

拓宽后引桥断面布置见图2。由于拓宽部分主梁有自己桥墩及基础,因此,假定老桥基础仅承担空腹矮T梁范围内上部荷载。

1)空腹矮T梁(含湿接头)

2)桥面铺装

3)盖梁重量

4)立柱重量

10号墩承受恒载重量为:

2.2 活载效应

曹杨路桥设计荷载为汽车-20级,拓宽后行车道宽16m。根据顺桥向活载移动确定活载反力的最大值。

1)忽略支座位置的影响,单孔布载见图3。

工况:1

工况2:

取用268.7kN。

2)忽略支座位置的影响,双孔布载见图4。

工况1:

工况2:

取用302.7kN。

比较2列车和4列车时的反力得到活载反力的最大值为1695kN。

2.3 计算结果

采用倒梁法计算条形基础的受力。条形基础与立柱相接处设置竖向约束,恒载、活载效应通过基底反向加载于条形梁上。计算模型见图5。

原条形基础弯矩计算结果见图6。由图可知,除去与立柱相接范围外,地基梁内的最大、最小弯矩值分别为115.4kN·m和-85kN·m。而根据地基梁的配筋情况可知,地基梁的承载力分别为436kN·m和-264kN·m。

在顶管施工过程中地基梁底出现脱空现象,为模拟地基梁底脱空,取两立柱间的地基梁为对象,计算当一端发生1mm位移时在梁内产生的效应。图7给出位移法计算理论和弯矩计算结果。由图7可知,当两立柱间发生1mm相对错动时,除去与立柱相接范围外,地基梁内将产生的弯矩变化值为1417.1kN·m,远大于原基础承载力设计值436 kN·m。

以上分析表明,原设计的地基梁还是有一定的富裕度的。但当两立柱间发生1mm相对错动时,会产生较大的弯矩变化值,导致构件丧失承载力。

3 顶管对条形基础沉降影响计算

3.1 建模说明

顶管施工引起地面变形的因素有土体损失、正面附加推力、掘进机和后续管道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等,其中土体损失是一个主要的影响因素[2],本文只考虑土体损失来分析顶管施工对沉降的影响。

目前,顶管法施工引起的地面变形计算方法主要有:经验方法[3]、解析方法[4]、有限元方法[5]等。本文采用二维有限元分析方法[6]计算土体损失引起的沉降,假定土体不排水。采用平面应变模型计算因顶管穿越对曹杨路桥10号墩条形基础产生的沉降影响。

为满足力学的圣维南原理,本模型的计算范围取条形基础中心线两侧各12m、底面以下15m,即24m×15m的矩形范围,有限元实体模型图如图8a所示,位于顶部的四边形为条形基础,其下的扩展四边形为加固土体的范围,圆孔为相应的顶管位置,其余为正常的地基土体。划分网格后的有限元模型如图8b和8c所示,顶管模型如图8d所示。

有限元模型中,条形基础及土体采用平面应变单元,顶管采用2维梁单元,总单元数共有4176个,其中平面单元4144个,梁单元32个。边界条件为土体底部固定,侧边竖向自由,水平固定。

顶管管节为“F”型承插式钢筋混凝土管节,顶管内径为φ2700mm,壁厚250mm。条形基础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5。

现场地基土的物理力学参数见表1(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提供)。

3.2 条形基础沉降计算及分析

在条形基础上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天然地基土体的变形已经趋于稳定,但由于顶管需要穿越条形基础下面的土体,改变了桥梁条形基础下地基土体的应力平衡及状态,使得条形基础产生了附加的位移。此位移的大小对上部桥梁结构及基础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根据现场情况,考虑顶管周围土体流失的体积比为10%。分析计算可得因顶管穿越而导致条形基础产生的附加位移,计算结果如图9及表2所示。

根据上述分析计算可知,顶管位置处于上部桥梁结构条形基础的力学影响范围,其施工对条形基础的附加沉降及内力重分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但由于存在上部桥梁结构的限制,条形基础较大的附加沉降无疑会增加条形基础横桥向立柱之间以及顺桥向条基宽度方向的不均匀沉降,导致基础下方出现一定程度的脱空现象,加大上部结构内力及地基应力重分布,降低上部桥梁基础结构的安全度。为减少顶管施工对桥梁结构安全性的影响,保证桥梁安全运行,需对桥梁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4 地基加固

4.1 加固方案

加固方案为压密注浆法加固地基,其目的是对基础下加密土体并起到侧限作用,以防止顶管继续施工时地基天然承载力的丧失。加固深度为承台底面至顶管底面以下2m。注浆材料为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液,注浆材料配比为水泥誜水誜水玻璃=1誜0.8誜0.005。浆液中的水泥采用P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注浆压力控制在0.2MPa~0.3MPa,注浆过程中应严密监测桥墩位移。注浆点竖向间距为1.0m,相邻注浆孔的注浆点深度应相互错开。注浆后对桥墩位移进行跟踪监测,如沉降不稳定应进一步采取加固措施,测点布置原则是每根立柱一个测点,测点布置见图10。

注浆顺序应按跳孔间隔、左右对称、先外围后内部的方式进行。间距为0.5m的注浆孔前后实施的孔间距不得小于1m,以防止相邻孔串浆。注浆施工应按现行上海市标准《地基处理技术规范》执行。注浆效果可采用静力触探进行检测,桥墩长边每侧的检测点不少于5个,检测深度为10m,检测点应选择在注浆孔之间。注浆加固前应采用静力触探对未加固地基土进行检测,桥墩每侧检测点不少于2个,检测深度为10m。压密注浆法加固地基平面布置见图11。

4.2 加固效果

地基加固施工后开始对曹杨路桥10号墩条形基础进行沉降监测,每根柱下设一个测点,自西到东分别为(1)~(8),加固后每6d测量1次沉降,沉降数据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桥梁基础沉降随着浆液的逐渐硬化而逐渐趋于稳定,并且沉降值逐步趋于0,桥梁沉降得到控制,分析计算符合实际施工中发生的情况,加固处理取得预期的效果。

5 结语

土体损失对顶管施工穿越对条形基础的附加沉降及内力重分布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考虑土体损失这一主要影响因素,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计算基础沉降,并提出地基加固措施。加固后效果表明,该分析计算能解释工程实际情况,加固措施恰当合理,有效地控制了曹场路桥条形基础的进一步变形,满足该工程使用要求,并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魏纲,等.顶管施工引起地面变形的计算方法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5,24(增2):5808-5815.

【2】魏纲,吴华君,陈春来.顶管施工中土体损失引起的沉降预测[J].岩土力学,2007,28(2):359-363.

【3】PeckRB.Deep excavations and tunneling in soft ground[C].Proceeding of 7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il Mechanic and Foundation Engineering Mexico City:State of the Art Report,1969,225-290.

【4】Verruijt A,Booker JR.Surface settlements due to deformation of a tunnel in an elastic halfplane[J].Geotechnique,1996,46(4):753-756.

【5】黄宏伟,胡昕.顶管施工力学效应的数值模拟分[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22(3):400-406.

上一篇:报账核算下一篇:痛风患者的营养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