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信心培养

2024-06-11

大学生自信心培养(共12篇)

大学生自信心培养 篇1

我在教育教学中发现,由于家庭的残缺,如父母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不敢面对挫折,做事不自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关心儿童的生活和健康,关心他们的利益和幸福,关心他们的精神生活。”一个没有自信心理的人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良好的自信心对一个人的成长十分必要。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其健康、快乐成长。

一是以名人为榜样认识自我培养自信。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伟大的科学家,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在上小学时却是一个“笨小孩”。有一次老师叫每个学生做一个小板凳,当他拿出自己做的板凳时,同学们都大声嘲笑起来。他告诉大家,这个不象样的板凳,是他做的第五个,前几个比这个还要差。很显然,小爱因斯坦有一种自信心理,他相信自己能做好板凳,事实上也是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正是有这样一种自信心,才使得他在科学的道路上不停地攀登,最终取得丰硕成果。我把这个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潜力,相信“我能行”“我很棒”,相信自己通过努力一定会获得成功。

二是在锻炼中挑战自我培养自信。

学生锻炼的方式很多,我平时主要采用以下几种:一是让学生自己组织集体活动。从活动的内容、节目主持人的确定、主持词的创作、活动安排到总结各个环节,老师均不参与,让学生自己做主。这样,每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对自己充满自信;二是实行轮流班长制,让每个学生都有当“管理者”的机会。传统的固定班委制,使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当不上班干部,也干不好班干部,从而产生自卑心理。实行轮流班长制,使每个学生都可当上班干部,参加管理班级事务。实践证明,只要给每个学生提供舞台,他们都可以成为出色的班干部。三是交给学生办的事,老师最好不要插手。这种担心学生“小”做不好事而事必躬亲的做法,恰恰丢失了许多让学生锻炼的机会。实践证明,只要放手让学生去做,他们会越做越好,学生在锻炼中不断增强了自信心理。

三是在集体生活中感受自我培养自信。

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工作。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我”是集体中的一员,那么他们就会自觉地爱护这个集体,时时刻刻想着为这个班集体争光。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集体主义教育。每当班级在学校组织的活动中获得一点荣誉时,我都会让学生知道,这个荣誉来之不易,都凝聚着全班每个学生的心血和汗水。还要开展经常性的爱国主义教育,教育学生从小就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师以学生学习和活动为载体,抓住教育的契机,优化课堂氛围,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使学生全方位地受到赏识,并在不断获得赏识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学习目的,树立自信心,创设展示才能的舞台,让学生在赏识中树立自信心。

大学生自信心培养 篇2

自信是每个人成功快乐的第一秘诀。作为老师,特别渴望自己的学生都可以成功,都拥有快乐。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呢?

管理学理论上有一条“二八定律”,它包含的意思是:促使一个人进步,应该给他20%的压力和80%的动力。20% 的压力来自批评和惩罚,80%的动力来自肯定和奖励。

通常情况下,肯定比惩罚更容易使人建立自信心,更容易调动人的积极性。所以,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肯定他。

1.鼓励学生接受自己,多肯定自己。

接受自己就先不要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人,总是有非常大的一份无力感。

2.提醒自己,多肯定学生。

(1)用平等的态度、轻松的微笑,平静和平稳的声调,可以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肯定。

(2)在学生做的任何一件事中找到值得肯定的地方。比如:肯定他的动机或肯定他的情绪。

(3)经常在学生做事时,不断低声地用简单的言语给他一些鼓励,例如,“好”、“对了”、“做得很好”、“就是这样”

培养学生自信心的其他途径:

1、练习当众发言。

2、练习正视别人的眼睛。

3、练习抬头挺胸的走路姿势。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3

一、打破学困生的心理障碍

升入高中后,由于班级学生的基础差距较大,导致一部分学生认为自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对自己的学习基本没有任何希望,尤其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测试后,成绩的不理想对自信心的打击很大,久而久之在课堂上表现出了厌学的情绪。想打破学生的这种心理障碍,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生物的学科优势。在第一节生物课上,我就让学生知道,由于生物学科在初中往往得不到学生的重视,很多学生初中生物的基础都不是很好,所以在高中阶段涉及到的基础知识我会当成新知识一样给学生进行讲解。这样,可以打消一些学生的顾虑,让他们形成高中生物可以作为一门起始学科进行学习的心理暗示,对他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另外,学困生自信心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也与教师的态度有一定关系,学困生本身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自卑感,内心可能更加敏感和脆弱,教师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应多注意学困生的情绪变化,主动和他们进行感情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当学生喜欢一位教师时,就会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就会尽最大的努力学好这门学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寻找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多一些表扬,当学生有进步时,教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会成为无形的动力,增强学生的信心。

二、让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很多学困生由于初中成绩不理想而存在自卑心理,上课时很少主动发言,要想让这些学生能够重新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就必须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这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1.借助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活动中来。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学好生物、达到学习目的的内在动力,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生物课堂上有一些内容与生活联系十分密切,贴近生活,比如温室效应、艾滋病的预防、器官移植等,利用这些知识引发学生的讨论,能增强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是提高学生成绩的一个好方法。

2.引导学困生加强预习,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学困生应该知道自己在未知的课堂上可能出现哪些问题,但大部分学困生自觉性差,很难坚持主动预习,教师可以在上新课前准备好一些预习题,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预习,提高预习的效率,还可以对预习的效果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测。

3.给每个学困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这一点说起来容易,操作起来却要考虑到学生的种种差异,对于学困生来说,可能很难主动展示自己,多数学困生不喜欢举手发言,其实有时也是没有机会发言,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积极掌控,给学困生制造带来成就感的机会。第一步,在新课讲授过程中,将一些概念性的朗读分配给学困生,有一些学生最初会有畏难情绪,读出的句子不连贯,甚至会有错别字,这时一定要给予鼓励,时间长了,这些学生就会有信心了。第二步,适时给学困生机会,真正参与课堂讨论和习题的讲解部分,最开始提问学困生时,有的题他们明明都已经做出来了,可是由于语言组织能力不强,很难将自己的想法完全表述清楚,这时可以让同学相互补充,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相互促进的动力,一段时间之后,有些学困生会在课堂中主动举手发言,这时候还可以创造多种机会和形式让学生进行展示,学困生一般都会害怕到黑板上板演,而我在课堂教学中却偏偏选一些这样的学生到黑板上板演,从简到难,越来越好,后来他们都抢着板演。慢慢地,他们的学习自信心树立起来了,成绩也越来越好。

三、逐渐训练学困生的解题能力

有很多学困生由于初中基础差,在测验中往往表现得很没有信心,特别是后面的大题往往直接选择不做,可是试题讲解时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有思路有能力把这部分题做对的,这时我帮这些学生树立信心,使他们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解决大题的,而不是像以前一样把选择题做完就交卷,大题连看都不看。但是,信心不能盲目树立,应该建立在知识掌握扎实的基础上,这对大部分学困生来说非常困难,因为一直以来他们都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种现象,我也想了一些方法,最开始的时候是在课前提问,督促他们不得不在课下复习,的确有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样大规模的提问无疑会耽误正常课堂时间,于是,我想到让学生之间相互监督,组长负责,定期抽查检测,夯实基础。接下来是帮助学生学会审题,按正确的方法推理判断。学困生通常因为审题不清而导致错误,因此平时要注重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比如说找出关键词,可以用自己习惯的符号标记出来,提取问题中的重要信息,引导学生善于排除题目中的干扰信息,挖掘隐含题意,培养学生注重点滴积累。

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特别是学困生的学习自信心,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需要我们教师不断努力,运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当他们略有一点学习自信时,要不断鼓励,及时巩固,把更多的锻炼机会留给他们,把更多期待的目光投向他们,使学困生在学习中走出困境,重新获得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4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 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 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 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 能评价他聪明, 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 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 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 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 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 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 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 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 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 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 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 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 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在学校, 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 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 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 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 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 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 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 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 获取足够的自信心, 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 老师就加以指责, 甚至挖苦、讽刺, 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 而且会跟你对立。

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5

嫩江县教师进修学校夏伟

20多年的从教历程,让我深深地认识到,心理健康是何等的重要,尤其是对于充满竞争的21世纪的学生来说更是何等的重要,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据调查,当前的中学生普遍存在着对自己不能正确评价,缺乏自信这样一个特点。害怕失败,经不起失败;一事当前,首先怀疑自己的能力。久而久之,使他们不能自己完善自己,能做到的不敢去做,应该取得的成绩不能取得,对学习和生活失去了信心。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引导学生理解自信的意义

美国著名作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又一美国学者马尔滕说:“自信心是比金钱、努力、家世、亲友更有效的条件,它是人生的可靠资本,能使人努力克服困难,排除障碍,去争取胜利,对于事业的成功,它比什么都更有效。”

自信,心理学上称之为自信感。自信是与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通常意义上讲,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是人们对自己力量充分估计的自我体验。对于学生来说,自信心可以说是学生走向成才之路的第一步。强烈的自信心促使人们自强不息而终于成才。如果缺乏自信心,自己怀疑自己的能力,精神上自我打倒,终将失去主动精神,严重阻碍个人内在潜力的充分发挥,获得失败的结局。

自信心是一个人工作与学习的关键因素,尤其是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自信心更是支持一个人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关键。

自信是胆识、魄力;自信是勇气、力量;自信是财富。

二、带领学生走向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信心是培养学生成才的重要环节,它关系到人一生的幸福和成就。任何一个人要想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首先要做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一)自信首先要自知

古希腊人曾把“能认识自己”看成是人的最高智慧,我们也常说“人贵有自知之明”。然而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会表现出片面性。要么

只看到自己的长处,看不到自己的不足;要么把自己看成“千疮百孔”,一无是处。这两个极端都不能形成最佳的自信。前者会表现出自以为是、骄傲自大,过于自信;后者会表现出低迷萎缩,缺乏自信。

1.客观地评价自我。通过对自身的综合解析,既肯定自己之长,又承认自己存在的弱点,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这种态度应体现在自省与旁证两个方面。一方面个人要通过在可比的情况下,与他人,尤其是同龄人以及自身的成长过程进行对比,从中发现自己的长短;也可以通过对照组织纪律的条款、健康有益书籍的倡导,老师、家长的要求,古今英雄人物、杰出人士、身边榜样等来审视自己。另一方面,要勇于征询他人意见,诚恳地对待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只有如此,才能剥离出一个客观存在的自我,获得真实的“自知”。

2.勇于面对自己。要想深刻、正确地了解自己,就必须采取接纳自己的态度。也就是说,对自己的一切不但要了解、正确地认识,而且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不欺骗自己、不排斥自己,也不痛恨自己,这就是心理学中的悦纳自己。悦纳自己就等于尊重事实,在悦纳自己的基础上可以产生出合理的自信,如同早晨照镜子一样,无论你长得美还是丑,你必须是乐于看镜子中的自己,才能发现自己的哪一点符合出行的标准,而哪一部分还有待于修饰。

(二)用成功的体验培养自信

自信有助于取得成功,而成功又能更加增强和坚定个人的自信。有些学生之所以缺乏自信,就是源于他们屡遭挫折,总是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久而久之,自觉不自觉地就在内心产生了一种“我不行”的消极自我暗示,从而陷入了“失败——怀疑自己的能力——胆怯——更失败——更怀疑自己的能力——更胆怯”丧失自信的恶性循环深渊。这就要求教师要努力挖掘和发现学生的长处,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为他们创造条件,确立合理的期望值,在跳一跳够得着的目标下,充分地利用自己的闪光点,在相对擅长的方面去勇于获得成功、体验成功,去找寻失去的自信,以小成功为基石,筑成通向大成功的坦途。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需避免“自信”的膨胀和浮夸现象的产生,即盲目的自信、过于自信。

(三)在实践中培养自信

自信是人的心理活动,但它却是实践的产物。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总结、不断地产生自信;不同的实践,检验不同的预见、不同的能力,产生多种自信。

1.在集体活动中培养自信。任何一项活动都是相对于班级中的每个成员的,让人人都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才能真正实现集体活动的意义;让人人都能在活动中有所为、有所体验,才能使学生具有成就感。这就需要教师要精心地策划某一项活动之外,还要全面地统筹安排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活动,使不同能力、不同特长、不同水平的每个学生都有闪亮登场、一显身手的机会。这样,就能使活动具有吸引力,变成人人的活动,最终达到开展活动的预期目的。

在班集体成长的不同阶段,也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给每一个班级成员“一寸土地”来表现自己,如善画画的、善写字的,可以让他们去办墙报和板报,善唱善跳的可以负责班里的文娱活动„„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在各自的“领地”得到更好的成长,使之认为自己是有用武之地的、有价值的,在人面前是有颜面的。从而使之在增强自信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其“领地”,逐步走向完善;另一方面,他们会感激班集体为其创造的各种机会,产生回报之情,愿意为班集体出力、流汗,客观上增强了班集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2.在尝试中获得自信。有时我们在做一件尚未做过的事情之前,心里没底,总是不免胆怯,这时就需要自己的勇气、他人的鼓励,抓住时机,大胆地去尝试。在体育课上,跳鞍马时,许多女生一开始总是不敢跳,但经过老师的鼓励,看到别人能成功地完成动作,经自己再一试,却也顺利地通过了,而且越跳越想跳,越跳动作越漂亮。七年级有一名女生,从小学开始就一直父母接送上学,原因是不敢单独过马路、单独骑车。可突然有一天早晨,其母病了,其父必须送其母到医院去,这下,这女生只好平生第一次自己骑车上学了。自那儿,她相信自己可以不用父母陪伴单独骑车了,她的父母自此获得了“解放”。

3.在挑战自我中求得自信。培养个人自信有时是靠战胜自己来完成的。1953年科学家沃森和克里克,从X射线衍射照片上发现了DNA的分子结构,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的假说,二人因此获得了1962的诺贝尔医学奖。可据说,英国女物理学家富兰克林,提前两年,即1951年就发现了这一现象,可惜她怀疑自己,没有相信自己的假说,因而没能得到这一标志着生物时代的伟大发现的殊荣。

为了避免生活中出现类似的遗憾,养成良好的持久的自信,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以多种形式来锻炼自己,赢得自信。如在课堂上勇于举手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在集体讨论中,大胆发表个人见解;在同学面前、在大庭广众之下,大胆地讲话;

关注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篇6

自信心对于一个人的终身发展非常重要,可是我们的好多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一刀切的教育模式下,在人生刚刚起步的小学阶段,就已经丧失了自信心。他们往往以别人眼里的“我”来评价自己。比如,老师怎么看“我”?同伴怎么看“我”?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要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一、让孩子品尝成功的喜悦

自信受到成功率的制约。一个人的自信程度与他的成功率成正比。成功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强;反之,失败次数越多,自信心越弱。每个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亲身经历有所不同。新课标指出:要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特别是后进生,对他们的要求要低些。

教师要对后进生的知识现状了如指掌,用尽可能适合他回答的问题去提问,让他有机会成功,自信心就在一次次的成功中培养起来。

鲁迅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有的是智力发育较慢,有的是心不在焉,调皮捣蛋,教师要拿出全部的热情和他们交朋友,课堂上要有民主,平等,宽松的氛围,课上课下多和他们交流,亲其师则信其道,对教师没了距离感,自然胆量也大了许多。

二、加强孩子自立能力的培养

自信也受能力的制约。能力不足,便难有自信。所以,提高能力是增强自信的必要条件。我曾对班级中那些智商较高但学习成绩却不理想的学生进行分析,发现他们之间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生活自理能力差。他们的家长往往比较重视知识技能、艺术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孩子自理能力的培养,在生活上、学习上包办代替。但是,他们没有想到,他们的孩子不仅在生活自理能力差,而且这也严重制约了孩子知识技能的学习,导致他们面对困难缺乏自信。

班级里有这样一位男生,书包是父母整的,连做作业也非要父母陪在旁边……尽管他非常的聪明,但是他在校做作业就自己找不到文具了,桌子上摊着有用没用的课本,没人督促他就边玩边做,总是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会打扫卫生。既然是生活自理能力差影响了知识技能的学习。我就与他家里达成共识:要全面培养孩子的能力,敢于放手,凡是孩子自己可能做好的事就要放手让他做,并且相信他能做好,使孩子感受到大家对他的信任,他才会产生信心。一段日子后,他在各方面的表现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上了,连做作业也不需要别人督促了。

三、给予孩子积极的评价

自信还受他人期望的制约。他人对个体的期望大,信任程度高,就会增强个体信心。反之,则会削弱个体信心。所以,一个人的自信程度往往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有关。老师在学生眼里,被看成圣人一般。老师的评价,就是最高的评价,是终极的评价,是不可更改的评价。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对学生的评价。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7

自信心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和心理品质, 具有自信心这一人格特征的人有着很高的成就动机, 他们对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斗志,这些人更容易在事业上获得成功。如果说对成功的追求是引力、奋斗是动力,那么自信就是内力,有了这样的内力才能驱动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竞争制胜的行为。

一、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现代学生现状。 在现代孩子成长过程中 ,父母总要求他们必须不断进步, 却很少考虑他们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 是否有信心去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和期望。这就使得当代很多学生对什么事都不敢尝试害怕竞争、害怕失败……

2.培养自信 心的重要 性。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 它是激励人们自强不息地实现理想的内部动力; 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品质。正如范德比尔特所说:“一个充满自信的人, 事业总是一帆风顺的,而没有信心的人,可能永远都不会踏进事业的门槛。”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科学评价,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恰当与否是学生情绪的晴雨表。如果学生的做法能得到老师及时而中肯的评价, 学生就会感到自己被赏识,就会愉快、积极,从而增强自信心。反之,就会情绪低落、被动、缺乏信心。

(1)多作肯定性评价。学生的判断能力较弱 ,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 这在中小学尤其明显, 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老师评价这个学生能干,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就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

(2)多角度评价学生。传统教学是看各学科成绩来全面评价学生的。这样一来,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因为在这方面有过许多次的失败, 直接导致学生出现情绪、兴趣上的波动,影响学生的心理环境和学习效率。长此以往,学生就缺乏自信心,缺乏了上进的勇气。因此,在评价学生学科成绩的同时,不要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评价,如学生的兴趣、口头表达能力、动手能力、计算能力、人际关系等等。

2.运用鼓励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信任激励。巴特尔指出:“爱和信任是一种伟大而神奇的力量,教师载有爱和信任的眼光,哪怕是仅仅投向学生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映出美丽的图像……”就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 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 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的长处,找出他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

(2)尊重激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当代学生的自尊心呈现出越来越强的趋势, 他们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和尊重。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在课堂中的任何情况下都应该以“朋友和共同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相处,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创设一个融洽、和睦、协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3)赏识激励。人需要赏识,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更不例外。他们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进步、能学好、有发展前途, 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对学生的答案或方法,正确的加以赞赏,这是“锦上添花”;错误的也可以从思维方式、答题方式或态度上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8

一、赏识和信任, 树立其自信心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任何人都渴望被赏识, 作为课堂主体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当他们得到老师的赏识和肯定时, 就认为自己是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 就能增强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善于运用激励手段, 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荣誉感、自豪感, 而且可活跃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自信心, 增进师生情感交流,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多表扬、多激励, 就会让他在“我是好学生”的心态中不断变好;而多指责、辱骂就会使学生自暴自弃, 最终逼出一个坏学生来。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瓦拉赫, 在被多数教师判为“不可造就之才”以后, 另一位教师从他的“笨拙”之中找到了他办事认真谨慎的性格特征, 并予以赞赏, 让瓦拉赫学化学, 终于使他成了“前程远大的高才生”, 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这就是“瓦拉赫效应”, 它告诉我们: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有很大的影响。教师的微笑、点头、抚摸等都是给予学生的信任和支持。学生也会在老师信任的目光下和支持的话语中不断树立起自信心。

二、注重实践, 因材施教, 激发其自信心

自信心是在实践中培养起来的, 丰富多彩、轻松愉快的学生活动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途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为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情境, 如演讲、辩论、表演、学科大赛等, 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机会, 引导学生超越自我。每学期初让学生自主提出本学期的安排, 活动由学生来组织, 这样既锻炼学生的才干, 又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在制订活动目标时, 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能力, 不要一下子提出很高的要求, 令学生“望而生畏”, 而应从较低要求开始, 让学生“跳一跳”就可摘到果子, 品尝成功的“滋味”, 然后再加大力度, 让学生“拾级而上”。在活动告一段落或结束时, 给予适当的评价。学生一旦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便会树立起“我能行”的自信心。

三、体验成功, 表扬鼓励, 增强其自信心

心理学告诉我们, 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 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一个孩子, 如果从未品尝过学习劳动的欢乐, 从未体验克服困难的骄傲———这是他的不幸。”因此, 我们应充分利用学生追求成功的愿望,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 使每个学生在不断获得成功的过程中, 产生要取得更大成功的愿望。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还要善于使用鼓励和表扬,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学生判断能力较弱, 老师的评价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 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 或根据老师的要求完成了力所能及的事时, 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对学生任何一点值得鼓励的地方, 教师都应该加以肯定和赞扬, 激起他们的自尊和自信, 并通过持续不断的鼓励, 使其长久地保持下去。

四、引导学生接纳自己、珍爱自我, 点燃其自信心

接纳自己就是认可自己、喜爱自己。一个人如果不能接纳自己, 就谈不上自信心。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 当前我国约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由于长相、智力、性格等原因, 在自我接纳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外貌长相并不是成才、成功的决定因素, 只要勤奋仍然可以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绩, 而性格上的弱点只要下决心矫正, 并且方法得当是可以奏效的。

大学生自信心培养 篇9

一、加强教育, 坚定信念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即使学习再差的学生也有发展的潜能。所以, 我们要让学生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一方面, 积极利用班队会、晨会、学科教学、团队活动等多种途径, 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自信心教育, 让他们懂得成绩不能代表一切, 更重要的是有着充满自信的灵魂。如石油大王约翰·洛克菲勒在校读书时, 一个极没有头脑的教师这样评判他:“小约翰·洛克菲勒不过是个普通的孩子, 学习成绩一塌糊涂, 在他身上我实在看不出任何优点可推测他的前途。”然而, 就是这样一个孩子却创造了世界石油史上最迷人的神话。另外, 我们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 和风细雨地开展个别教育, 通过交心谈心, 帮助他们确立自信。

二、榜样示范, 熏陶自信

众所周知, 中学生的模仿性较强。教育者, 尤其是班主任, 平时工作上朝气蓬勃, 积极进取是对学生进行一切激励工作的基础, 而且必然对学生增强自信心产生莫大的表率作用。当你很精神饱满地、自信地走进课堂, 学生的表现就会大不一样。同时要热情指导家长了解和掌握培养孩子自信心的方法, 以家长良好的人格魅力对孩子施加积极向上、健康有益的影响。

三、挖掘优点, 引导自信

每一个学生都会有他自身的优点, 做老师的要善于发现、挖掘乃至用放大镜去看待他们哪怕是微不足道的闪光点, 随时表扬他们、赏识他们, 去唤醒他们做人的自信和尊严。

在一节心理健康课上, 我让学生写自己的优点以及该优点的具体表现。场面非常热烈, 然而, 一直对课堂缺乏热情的W懒洋洋地趴在桌上, 没有动笔。我走过去, 轻声说:“W, 你也试着写一条好吗?”“老师, 他们都叫我‘薯仔’, 我有什么优点呀?”我真诚地鼓励道:“有缺点, 只要能改就可以呀。”可他的回应依然冷淡, “老师们都说我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呢!”我说, “你真幽默!这不是优点吗?你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 有啥说啥, 诚实不是优点吗?你能愿意改正缺点, 这也是优点吧……”我扳着手指一连为他找了好几个优点。此时, 我发现他的眼里隐隐溢着感动。“还有呢, 你是个容易感动甚至感恩的人……”我相信, 这时候, 我的话已经抵达了他的心灵。

在这种“优点轰炸”的心理调适中, 孩子心灵受到了抚慰, 情感得到了升华, 这一刻, 他重新找回了自信、勇气和作为一个学生应有的尊严。

四、大方评价, 大度赞美

哲学家詹姆士精辟地指出:“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大度地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评价, 鼓励的话语会让学生觉得自己在老师的心目中是很有价值的, 自己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为了让学生更直接地感受到自己的成功, 我在每节课快结束的时候都会对学生进行一个总结性的评价, 说说自己在这节课上的表现, 有没有把握住机会来表现自己等等, 这样更有助于他们自信心的培养。

教师一个赞美的眼神, 一句激励的话语, 一个鼓励的手势往往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班上总有一些容易被老师忽视“遗忘”的学生。有一次清洗窗帘, 小薇同学很细心地用自己带回来的夹子夹住栏杆上晾晒的窗帘, 我真诚地赞扬了她。此后, 我又从几件小事里发现她性格中闪光的地方, 并及时表扬。渐渐地, 我发现她变了, 上课特别认真, 作业完成得越来越好, 学习成绩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还被同学们选为班级卫生委员。

五、自我暗示, 激发自信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生往往会因现实情境中的困难而产生心理上的挫败感, 严重者会产生自我否定、自我放弃。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增强自信, 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如, 赛前站在镜子前, 看着自己的眼睛说:“请相信自己, 我一定能成功, 加油!”开始时, 学生可能会感到难为情, 但多讲几次后, 会发现自己的心情更加积极乐观, 思维行动的效率大大提高。

自我暗示是指个体利用心理语言来暗示自己的方法, 通过心理语言来控制自我的情绪或行为, 从而达到既定的目的。但自我心理暗示不仅是直接的潜意识的沟通, 还包括许多行为习惯方面的因素。比如, 出门的时候照照镜子整理好仪表, 会对自身形象有个积极的评价;走路时挺胸抬头, 会觉得很有精神;说话的时候清晰大方, 让人感到自信沉稳;工作或学习的时候整理好桌面, 摆放好物品, 让人感到从容而有条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地方, 其实都会不知不觉地影响一个人的精神风貌。

此外, 体验成功, 可以改变学生对自己的角色定位, 积累自信。每一个中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需要和潜能。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中、班务管理中、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积极为他们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 这样才能帮助他们不断增强自信心, 全面发展自己健全的人格。

自信心是青少年健全人格形成的基础, 是个体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自信, 是成才、成功的重要因素。培养自信心是一个漫长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其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我们要不断地探索, 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悦纳自我, 从而满怀自信地迎接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参考文献

浅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10

一、适时、适度的激励, 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开展激励性评价重点在于如何抓好契机, 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做“及时雨”, 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去鼓励。在课堂上, 当一个学生尽其所能解答了一道疑难的时候, 教师就应当堂表扬他;当一个学生回答问题错了的时侯, 教师也应先肯定他勤于思考, 勇于回答问题, 然后再鼓励他从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这样适时适度的激励表扬, 学生学得专注, 也学得开心。但我们还必须意识到激励不等于表扬, 批评也是一种激励, 无原则的表扬只会适得其反。当然要注意的是, 批评时不能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要委婉地否定, 有时还要根据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 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进步发展, 才是真正成功的激励。

二、真情的语言激励, 为学生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1. 以表扬鼓励为主的语言激励评价

常言道: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 良好的情绪能促进个体智能的发展, 这时人的头脑清晰, 思维敏捷, 记忆力强, 学习效率高;而情绪低落时, 则思维迟钝, 记忆困难, 学习效率差。

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 班上有做小动作的同学, 如果老师批评他, 其他同学会不以为然, 甚至有的同学也分散了注意力, 而教师如果通过表扬某个同学来提醒那个同学, 其他同学会做得更好, 这就是语言激励的作用。例如, 有的学生在入学时由于以前从没有拿过铅笔, 写出的字很难看, 老师没有责怪他, 而是鼓励他说:“没关系, 老师一看你的手就知道你能写出漂亮的字, 用不了多长时间, 你准能追上大家, 也许还能超过大家呢!”这样的鼓励会使他充满自信, 勤学苦练, 很快就会掌握写字的规律, 写得一手漂亮的铅笔字。试想, 如果教师采取的是批评而不是鼓励的话, 这个孩子不会有进步, 这是教师语言激励的作用。

2. 丰富的语言评价, 活跃课堂的气氛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有着多样、灵活、生动、丰富、非常富有表现力和感召力的评价语, 使课堂内总是有生机。我对学生的一切表现总是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例如, 读完课文后, 我对学生的评价语有:“读得真不错!你不愧是班里的朗读冠军!”“你念得比老师还要棒!大家听了都在佩服你读得好!”“这个句子你读得多好呀!请你再读一遍, 大家仔细听听!”“老师觉得, 你长大肯定能当一个播音员!”

在课堂上, 我尊重每一个学生发表意见的权利, 特别是为学生创造发表与众不同的意见的机会。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拓展思维, 发展个性, 我经常这样启发:谁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谁还有不同的见解?老师特别想听听你个人的看法。将来你一定是一位有名的老师。听了你的发言, 真让我感动。老师怎么都没想到呢?你的小脑袋瓜可真灵啊!你愿意教教我吗?……即使有的同学说错了, 我也会给予热情的鼓励:别紧张, 老师相信你, 请你再试一试, 找个伙伴来帮帮你, 一会儿你想好了不用举手站起来就说, 好吗?

3. 因人而异的评价

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多多少少都有这样的感受:越是优秀的学生对他们的表扬越是多;越是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 对他们越是斤斤计较, 吹毛求疵。我们面对一群活生生的孩子, 他们性格不同, 生活经历不同, 学习程度不同, 也就注定评价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 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 评价应当有所区别。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 尤其是那些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如何对待很重要, 冷漠、责怪、不恰当的批评往往会挫伤学生的自信心, 而学生一旦丧失自信心, 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 对学习也就提不起兴趣了。所以作为教师, 应努力让困难生在课堂上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对于一些学习较差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回答一些浅显的问题, 做一些简单的基本题, 如做对了, 就立即加以表扬, 让困难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进步, 体验成功的快乐。对他们的评价也不宜要求太高, 要在学生不足的背后看到他们的“亮点”———朗读不流畅, 但可能声音响亮;说得不完整, 但可能思路很独特;写得不具体, 但可能字迹很端正……评价学生, 尤其对待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需要教师用放大镜仔细发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三、丰富的体态激励, 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1. 动作激励

在人的信息交流中, 体态语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低年级的学生把教师视为权威,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在课堂中, 我常常情不自禁地对学生精彩的回答、朗读、提问等树起大拇指, 不住地对他点点头, 带头为他鼓掌, 用手抚摸一下他的头等动作, 使他们感受到我对他们的关注与肯定,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不断地树立自信。

2. 神情激励

在课堂中一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激励方法就是常常送给学生一个满意的微笑, 一个赞许的眼神。孩子们是聪明的, 他们会从老师的神情中读出老师的内心想法。教师的积极肯定必然使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鼓舞, 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就要远远大于你的严厉批评。

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篇11

人是一个高度自我调节的系统,一切外来的影响都要通过自我调节发生作用。人们大都根据对自身力量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来指令自己的行为,由此而来的行为积极程度又直接联系着活动的效能。在现实生活中,盲目自信,企求过高,力不从心,导致失败的事固然时有发生,但在学生当中,更多的却是自我评价过低,在能够完成的事情面前,认为自己干不了,于是畏缩犹豫裹足不前,压抑了内在能力的发挥。过强的自我否定评价就是通常所说自卑感。有自卑感的学生行为怯懦,处处依赖老师、父母和同学,活动效率低微。小学生处于生理发育和自我意识迅速发展阶段,情绪的两极性较为明显。老师的疏忽或入教育误区很容易使孩子产生自卑感。那么作为教师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呢?

一、对学生要多作肯定性评价

学生判断能力较弱,老师心理投射是他们形成自我评价的主要来源,这在小学低年级尤其明显,学生需要从老师给予的肯定性评价中确立自信心。如果你在写成绩报告册时,能评价他聪明,能干。写些激励性语言,他就认为自己确实是这样,遇事敢于自己动手去做;如果你平时老是讲他傻、没出息等有损自尊的语言,他就觉得自己真的不行,失去自己动手去做的信心。英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美国一所小学做实验,以18个班的学生,作了预测未来的测验,然后把具备“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交给老师。这种暗示坚定了老师对这名单上的学生的肯定。使这些原本是随意指定的学生感到异样的自信、自尊、自爱,敢于提问、回答。8个月后复试,这些学生进步快、活泼、可爱。实验表明:教师对学生的情感、笑容、肯定评价形成了期待效应。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我们为何不满足他呢?既能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让学生学会自主、自强、自信、自立,还能展示生命的原生态,何乐而不为呢?

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參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提供摆脱失败,虚拟成功的机会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苏霍姆林斯基对四年级以下的学生从不打不及格分数,而让他们重新做失分的题目,让他们在进步中得到好成绩,并从中发现自己的力量。可见教师要在教学中,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如果学生在创设的机遇中没有把事情做好,老师就加以指责,甚至挖苦、讽刺,这不仅会使学生失去信心,而且会跟你对立。

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以健美操运动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篇12

一、健美操的特点

健美操是以健身健美为目标, 以锻炼身体为主要, 用艺术创造作为手段, 把体操、舞蹈、音乐融于一个整体的体育项目。它可以愉悦身心、展示自我、陶冶情操、促进交流、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大学生通过健美操练习, 通过与他人的配合, 可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 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可以培养人的自信心。同时同学间、异性间彼此的接触与磨合, 能够提高人际交往和应变能力, 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二、以健美操运动培养大学生的自信心

根据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 自信, 是个人对自己所作各种准备的感性评估, 将包含他的行为的结果和判断的能力。班杜拉的观点明确说明了自信心在生活中占据了很大的成分, 自信心属于大学生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品质, 自信心强那么一个人对待生活的信心和勇气就强, 代表着一种事业成就感。这种希望, 人们会乐观, 自信面对困难挫折。总之,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现在的大学生正在进行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与变化, 在大学阶段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时候, 不容忽视。现在的大学生普遍缺乏自信和不能够正确认识自我从而导致适应社会的能力相对减弱。对于当代大学生, 健康的人格是成就未来的重要基础, 没有健康的人格, 学业和生活就会偏离方向, 就不会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因此, 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大学阶段, 学生在人格特征方面具有可塑性, 作为教育者要充分利用这个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学生。健美操教学, 在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同时, 也为学生搭建了展现自我的舞台, 学生通过舞蹈动作的学习, 展现了身体的美, 动作的美。健美操动作的掌握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因此, 健美操教学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途径。

(一) 健美操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心理适应能力提高的过程就是自信心逐步形成的过程。能够站在舞台上就足以证明自己的优秀, 要不时的提醒自己:“当自己站在那里表演时, 自己就是最棒的”, 从内心中自我欣赏, 通过自我暗示和接受暗示来提高自身的自信心。更多的同学在舞台上展现过自己之后, 对自己的思维, 价值观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学生在健美操的学习中, 在音乐的伴奏下, 通过优美的动作大胆地展现自己, 逐步克服了怯懦、忧郁等不良的心理, 让自己充满自信, 在他人的肯定中建立了自信心。

(二) 健美操教学培养学生健康的形态。从人体体格发展特征来看, 人的体型是可塑的, 大学阶段, 学生的体格指标中的长度、宽度、围度三个指标中, 宽度和围度指标是可以通过有效的锻炼发生改变。现代大学生追求身体的美, 希望通过运动塑造优美的形体, 从而提升自信。所以, 健康的形态美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有着重要作用。许多学生在校外参加一些健身俱乐部大多数也是为了能够塑造优美的身体姿态, 希望在形体美的练习中培养高雅的气质, 相信大多数选择健美操作为选修课的同学也考虑到这方面的原因。健美操中的形体训练让学生对自己更加自信, 改变了学生诸多不良的体态。总之, 健美操课使他们将来能以健康的体魄、优雅的气质、开朗的性格和高品位的欣赏能力迈入竞争的社会。

(三) 大学生在领操带操过程中自信心逐步提高。带操在健美操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带操要求身体的协调性要跟上, 对动作的理解要更深刻。因此, 在进行带操之前, 学生要反复练习。通过观察漳州师院健美操专修班及健美操公共班的学生的带操情况发现, 经常带操的学生做动作总是充满自信, 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拥有足够的能力完成。而第一次带操的学生往往扭扭捏捏, 不敢大幅度做动作。在观察学生上了一段时期健美操课后, 发现大部分学生在平常的健美操课中只需要跟着老师的动作做, 不需要认真思考自己做的好不好、到不到位。但是自从自己带操之后, 就更加注重自己的动作是否优美, 力度是否适度。因为自己所处的位置不同了, 知道很多人看着自己而不得不表现得优秀, 同时为了更好地表现自己就必须要在健美操课后增加练习的次数, 提升自己的健美操水平, 在不断提高健美操水平的同时, 使自信心也得到了增强。在带操的过程中, 也能从同学身上看到自己的不足, 从而完善自己。

(四) 健美操创编过程中学生自信心得到提高。随着能力的提高, 学生发现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完成任务, 还能够突出自己的独特性,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 无形之中增强自信。如:选择一段音乐, 表现音乐, 尽其所能想象, 发挥其独特的风格。而在编排中出现的动作造型和动作组合, 在得到健美操老师的承认及发现不足改正后, 就能够明确自己有健美操的天赋, 就会更有信心去创新, 更加大胆表现自己好的一面。根据这一特点, 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为学生创造展示和发挥自己的创新环境和氛围的条件下, 即让学生掌握了一些基本知识, 还要鼓励和诱导。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提高学生学习和练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健美操是一种针对健身项目的技能, 所以没有完美标准的编排, 学生在创新中得到教师的认可, 可以增强学生不断创新的信心。同时, 在多次创新后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也更加自信了。由此可见, 健美操的创编对自信心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 健美操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交流的平台。在体育教学目标中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无论学生的智商多么高, 如果社会适应能力不强, 就不能很好地融入社会, 就无法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健美操教学在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优势。健美操教学一般是以集体学习为主, 尤其在创编、练习的过程中, 需要大家一起合作学习, 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交流沟通的机会, 学生互相观摩, 找出不足, 共同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这种交流, 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沟通能力也得到了极大改善, 很多学生平时不愿意说话, 不愿意与他人交流, 但是通过健美操这个教学平台, 他们的交往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这是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手段。

三、结语

总之, 健美操是人们愉快心情的表达方式。优秀的艺术作品能够培养和提高人们高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能力。大学生通过健美操练习, 从外在形态直至精神内涵都能得到愉悦和陶冶。健美操不但能够促进身体健康, 而且能通过舞蹈进行自我展示, 抒发感情, 达到娱乐心情的效果。通过与他人的配合, 可以学会如何与人沟通, 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 可以培养人的自信心。同时同学间、异性间彼此的接触与磨合, 能够提高人际交往和应变能力, 进而不断提升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能力。

参考文献

[1]赵芳.浅谈大众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自信心的影响[J].科技资讯, 2011

[2]全祖馨.浅谈健美操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作用[J].价值工程, 2011

上一篇:网站责任下一篇:子宫良性病变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