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智力支持

2024-06-24

农村智力支持(精选7篇)

农村智力支持 篇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远的战略工程, 系统庞杂、涉及面广、政策性强,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切实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加快农村全面小康和现代化建设步伐”这一紧迫任务,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重点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一次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传播主阵地责无旁贷。从一般意义上来说, 高等学校具有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三大职能, 而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这三大职能都是十分需要的。所以, 高校应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主要的智力支持来源和人才支撑。

一﹑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文化智力

支持现状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一项宏伟目标, 不仅有利于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更关系到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全社会的关心, 但关键靠的是人才方面的智力支持。近几年来, 虽然各地区大力实施“人才”战略, 较好地发挥了各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也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但在农村人才工作方面, 客观地说还相对薄弱。据调查了解, 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主要是缺乏人才, 尤其是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才。此外, 农村中的文化传播需要进一步提高, 要加大对农民的文化教育, 用先进的文化武装农民的头脑, 使农民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 这才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和农民完全脱贫致富的关键因素。零点调查发布的《2005年度零点中国公共服务公众评价指数报告》显示, 文化娱乐设施和资源在我国农村地区极度匮乏, 尤其是公共图书馆, 在农村普及率仅为5.9%, 90.3%的农村居民表示当地没有任何可供借阅图书或音像的公共图书馆。所以, 要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 必须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 尤其是高校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树立经济落后并不可怕, 文化的停滞不前才是致命的观念意识。

二、地方高校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智力支持

有效对接措施

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工程, 关键工程是新农村建设。大学职能也随之经历着一次历史演变, 现代大学已具有“培养人才、发展科学、服务社会”三大职能, 这三大职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有机结合。因此,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高校应该走在社会的前列, 真正实现与新农村建设的智力支持有效对接。怎样才能实现高校与新农村建设的对接呢?本文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高校要加大为农村培养应用型人才力度, 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 走向农村,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优质的人力资源, 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统计, 2000年, 我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6.79年, 仅相当于初中一年级文化程度;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9.44年, 相当于初中毕业和高中一年级入学的水平;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受教育年限为10.79年, 平均为高中二年级文化程度。”而在世界发达国家, 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并不低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平均受教育水平, 这也构成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现代化过程是变革传统农业, 变革传统农村, 变革传统农民的过程。它依靠农业科技的发展与进步, 也愈益深切地要求高等教育的介入与支持。高等学校具有人才、知识、技术优势, 完全可以大有作为。要加强对毕业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引导和鼓励大学生投身于新农村建设的火热实践。要深化教学改革, 提高教育质量, 为服务“三农”培养、培训大批高素质专门人才和留得住、用得上、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实用人才和新农村建设的组织者、带头人。要发挥学科门类齐全、相互交叉融合、人才荟萃的优势, 突出办学特色, 紧密结合“三农”实际加强学科建设, 开展相关科学研究, 积极投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充分发挥重要的生力军作用。要努力探索各种有效途径, 深入农村一线, 广泛开展技术指导示范、成果转化推广、信息咨询传播等多种形式的服务, 建立和完善示范基地, 积极参与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资源来源, 从根本上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人才瓶颈。

(2) 高校要继续推进“顶天立地”发展战略, 加大科研成果在发展现代农业上的转化力度, 树立“多点合围”教育理念, 弥合城乡观念差异, 培养新型农民。高等学校要深刻认识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抢抓机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科技创新有着强烈的需求, 有许多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解决。故此, 高校要坚持“顶天立地”的发展思路, 在新农村建设中实现高校与农村的“双赢”。一方面高度重视现代科学问题和前沿技术的研发, 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面向“三农”第一线, 特别是着力解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 造福农民群众。要破除偏见, 摈弃鄙视社会服务、鄙视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的错误观念, 在与“三农”紧密结合的过程中, 在解决“三农”问题的过程中, 提高科学研究水平, 把高水平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直接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根据农业部调查, 现有科技成果中, 有23%来自高等农林院校;国家级奖项中, 有27%是高等农林院校获得, 这充分显示了高等院校是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来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地位, 农民是主要人口。虽然高校在对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智力保障支持, 而要从根本上发展和解放农村生产力, 就要花大力气用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武装农民, 这才是治本的办法。要把近10亿的农民武装起来, 并非易事, 这就要创新教育方法采取适应农民特点, 结合农村实际, 兼顾农民利益, 实施“多点合围”的教育理念。从农村发展和农民接受能力的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地开展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 使教育内容真正入耳、入脑、入心。要使科学技术进课堂、进家庭。让高等教育更多地面向农村, 让高等教育惠及更多的农村人, 从根本上消解“城市人”与“农村人”的差异, 弥合“城市人”与“农村人”之间的鸿沟。

(3) 高校要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实现教育、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 需要科技、教育、产业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将给高校提供巨大的发展空间, 存在广阔的市场。高校作为教学、科研单位在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高校要根据新形势下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农民的新需求调整学生的培养结构、科研主攻方向、实现研发理论和农村生产力的零对接。这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具体要求和表现。我国薄弱产业是农业, 薄弱区域是农村, 薄弱群体是农民。充分发挥高校科技的支撑和引领作用, 是促进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中的农林教育承担着为新农村建设培养、输送人才, 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 是实现农村科技进步,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一支生力军。

怎样才能实现农业科技创新, 实现教育、农业、科技的紧密结合呢?一方面, 高校必须要不惜将科技要素切实植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因为新农村建设归根到底就是农业可持续发展问题, 农民增收问题, 农村和谐发展问题。其本质就是要使农村的生产力得到较快较好发展, 而要推动生产力大力发展的关键因素就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在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表现形式就是要把科技要素贯穿于农村生产中。故此, 科技要素植入农村是新农村建设的有效切入点, 要把优化要素配置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科技是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把引导科技植入农村作为农村科技的重要使命, 要致力将现代科技根植于农村一线;加强科技创新, 把科技成果引入农村一线;加强机制创新, 把科技人员引入农村一线;加强人才培养, 把科技知识引入农村一线。科技部将把发挥农林高等学校的作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在科技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另一方面, 在科学研究方面, 高校的科研课题要与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相适应, 地方高校应基于区域性、地方性的特点, 以基础研究为主导, 在强化基础理论研究的同时, 主动调整科研方向、结构, 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 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 把农业、农村、农民遇到的难题作为研究课题, 解决地方经济和农村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充分发挥科技优势, 主动服务新农村建设。在科研目标的设定方面, 也应突出实用性, 要直接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规划设计、指导, 坚持产、学、研有机结合, 通过科研活动, 进一步增强地方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 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 地方高校科研工作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 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 地方高校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力量, 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的过程中, 也将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摘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构想, 新农村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高等教育有着广泛且深刻的需求, 高等院校要主动承担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使命, 提供智力支持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关键, 拓展高校职能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核心, 健全的服务体系是地方高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保证。

关键词:地方高校,新农村建设,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第二版) (21世纪MBA教材)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9:78-85.

[2]李佐军.新农村建设需要理论创新与智力支持[J].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2006, (9) :11.

农村智力支持 篇2

乡村振兴,关键是人才振兴。几十年的改革开放,致使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人才也不断向城市聚集,人才匮乏已成为阻碍农村发展的根源。

人才政策支撑是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引擎,必须抢抓发展机遇、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引进培养,让人才愿意来、留得住、干得嗨,从而激发人才活力,释放人才红利,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驱动乡村创新发展。

健全制度,念好人才“引”字经。吸引大批懂农业、熟农村、知农民的实用人才,以更真诚的姿态、更开放的胸襟、更优惠的政策“筑巢引凤”。通过出台土地、资金、税收等优惠政策,创造良好招商引资环境,凝聚政策优势引力,吸引优秀企业、人才,聚力乡村产业;通过奖励帮扶、提升待遇,健全人才引进机制,吸引青年才俊、乡贤名人为农村发展做贡献,聚力乡村善治;通过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合作,创新合作机制,建立专家工作站、人才实践平台,推进农业科技研发、课题攻坚、成果转化,聚力乡村创新。通过推介会、老乡会等方式宣传政策优势,采用内联感情、外部激励等措施,将“人才外流”变为“人才回流”;通过资源整合,组织本土优质企业到沿海发达地区召开专场招聘、回乡考察等活动,让优秀本土农民工、大学生回乡创业实践,促使人才回归。

优化服务,念好人才“留”字经。破除人才发展束缚,在政策上创条件、在服务上下功夫、在关怀上做文章,扫除人才干事创业后顾

之忧,实现人才聚集和发展。将人才引进和产业发展、治理规划、乡村建设同步推进,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当其时,同时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一站式”服务平台,对引进人才在就医、就业、住房、医疗、教育、子女上学、休闲旅游等方面优化保障。建立人才关怀机制,随时关注、关心、关怀,了解人才工作现状、工作诉求及工作建议,对人才在工作、生活、学习上面临的困难积极处理和解决。留住人才不仅仅是提高待遇,更要温暖人心,畅通人才参政议政、出谋划策通道,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提升他们成就感、归属感,以主人翁姿态来推动乡村振兴发展。

增才提能,念好人才“育”字经。提高人才总量,优化人才结构,既要“筑巢引凤”,更要“深渊育龙”,建立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机制是提升乡村振兴人才造血功能的关键。通过政治教育、政治宣传、政教活动提升人才为乡村振兴发展贡献的信心和热情,让他们充分认识到正在为这个时代贡献不平凡的力量。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库,形成乡村善治人才为主导、农业科技人才为支撑、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田秀才、土专家、能工巧匠为补充的人才梯度队伍。加大与科研院校高素质人才培养力度,整合职业技术学校、农广校、职业高中等教育资源,推进乡村人才培养,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协会等建立人才实践提升平台,让学有所教、教有所长成为常态,同时定期选派优秀人才到知名高校、企业、先进乡村学习,提升能力素质、境界格局、见识见解。

农村智力支持 篇3

一、外贸职院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

按照“以就业这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目标, 我们培养的学生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 应当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 走上职业岗位以后具备持续发展的能力, 还应当具有扎实的、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 培养的人才类型是技术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或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中国要进一步巩固贸易大国的地位, 加大进出口业务,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必须拥有大量具有涉外知识, 能面向国际市场, 适应国际竞争, 富于开拓精神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复合型、实践应用型高等职业技术专门人才。因此, 外贸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具体表述为:

1.人文素养与心理状态。有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深厚的民族感情和国家感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具有与他人合作的意识与合作能力;具有现代竞争意识和积极开拓创新的能力。

2.知识结构上的立体交叉整合。以扎实的文化、科学知识为基础, 以专业为主干, 以世贸组织所需的各种知识为分支。既有较深的专业造诣, 又有较宽的综合知识面;既精通专业与管理, 又熟悉国际惯例和法规;既具备国际经贸、商务行情、国际金融等方面的知识, 又了解一些有关国际礼仪、风土人情、人文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的知识。

3.能力结构上的多元复合。国际市场的竞争, 要求参与者具有较强的综合开发创业和实践应用能力;具有灵活的应变能力和果断的决策能力;具有熟练的外语会话、公关和谈判能力;具有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信息处理、分析、设计的能力。

二、目前外贸职院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整个高职教育专业体系不合理, 缺乏总体规划。这也是目前高等教育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即专业设置讲究大而全, 既不专也不精, 也不能体现一所学校的专业特色与专业优势。一方面造成具备相应教学经验的老师力量分散, 不能集中最优秀的师资来办最强势的教育;另一方面造成整个体系的资源重复, 不能优化资源配置, 其必然的结果就是学生培养的水平不高, 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

2.教材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落后, 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由于高职教育较之成人高等学历教育起步要晚, 教师在教学上更多地沿袭了学历教育的教学方法, 在课程设计、教学方法上还没有完全突破原来中专学校教学模式的禁锢;在教材上基本上采用统一的某一版本的教材, 缺乏特色, 校本教材少, 特色教材少。特别是内容没有及时吐故纳新, 比如说, 有关世贸规则、减少国际贸易摩擦、规避国外针对我国商品的反倾销起诉风险、如何应诉及应对绿色壁垒等方面的知识相当缺乏。同时对高职教育所界定的“技术应用”以及理论上的“必需、够用”的原则作简单、片面的理解, 教学和研究的学术性不强, 课程的结构不合理, 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比重过小等。

3.轻实践, 重理论, 理论与实践的脱节。目前的职业教育教师自己大都是从普通高校毕业, 受到的都是“知识目标”教育。所以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有了知识, 就有能力”的认识误区, 一般想象不出课程的“能力目标”是什么样。教师平时上课、备课的注意力都放在如何传授知识、掌握知识、如何积累知识上;所有的课堂活动都是为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巩固知识, 没有考虑过“能力训练”的问题。而职业教育的根本方向却恰恰是培养具有做事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具备熟练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和本专业中高级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而能力不能传授, 只能训练。用做事来训练、用完成任务的过程来训练, 做学生未来职业岗位上的事, 最好直接解决未来职业岗位上的问题, 把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

4.所培养的人才, 知识面窄, 技能单一, 忽视学生人文素养和健康心理的培养。高职教育有关注学生专业能力和技术应用的培养的同时, 忽视了一些非智力的、非技术性的因素, 如价值观念、道德水准、意志品格、心理情感等等。学生的德育目标要求过低, 人文素养不高;过于彰显个性, 以至缺乏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这种状况将难以培养出“入世”及知识经济所需要的具有多种知识技能、全面的素质和广泛活动能力的创造性人才, 无法满足社会的需要。

三、积极探索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 为外贸事业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1.完善专业结构体系。

针对目前各高职院校专业设置重叠、特色不强的问题, 政府有关部门可以从宏观上加以引导, 集中最优秀的师资来办最强势的具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市场最终也会对各类高职院校进行重新洗牌, 只有最具竞争力的学校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不具备办某些专业的学校最终会回到自己最擅长的优势项目上来。

2.革新教材内容, 改革教学方法。

学生需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与技能, 来自从事外贸事业第一线的企业人员最有发言权, 因此在教材内容的编写与选择要充分征求、采纳他们的意见。聘请外贸企业的业务骨干为学院专业委员会的成员与客座教授, 参与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教材内容的编写、教学计划的制定与到学校授课, 使教、学、企联成一体, 使教育、实践与就业紧密结合, 校企合作, 优势互补, 按需施教, 使专业教学与学生的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充分满足外贸企业的需要, 学校、学生、企业三者受益。也就是说, 学校、老师、学生与外贸企业建立深入的联系, 不断丰富和创新现代教学手段, 畅通就业渠道, 充分发挥高等教育与外贸企业各自的优势, 从实践上全面构建企业与高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沟通与合作模式。对学校来说, 教师们能够了解国际贸易的最新发展动向, 选择最直接的案例应用在教学实践中, 将国际贸易发展中的最新知识及时传授给学生们;学生们可以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早日为将来的就业打好基础。对企业来说, 外贸企业的决策者可以不断进行知识更新,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并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 及时补充品质优秀、业务过硬的优秀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在教学方法上, 要适应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特征,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改变过去“以教师为主体、以传授知识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效果评价标准, 而采用“以学生为主体, 突出能力目标以及能否用恰当的任务进行能力训练”的评价标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 要根据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 灵活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例如:利用探究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讨论式教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创新精神;利用案例教学法直观性强的特点, 把所学知识马上付诸于实践, 使学生容易理解、容易掌握, 而且印象深刻;利用现场教学法,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学习与驾驭能力、沟通能力、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 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等等。实验与实训也不能以“验证理论的正确性”而进行, 根本的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达到每一堂课、每一门课、每一个专业的能力目标。

3.培养满足外贸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通过科学的课程设置, 运用适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力求培养熟悉国情, 具有良好的外语水平、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WTO及国际经贸活动的基本规则, 了解国际经济法律的基本知识;掌握国际经贸基本技能, 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具备一定的国际跨文化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复合型外贸人才。外贸从业人员的业务技能是指谙熟经商之道, 从容谈判接单, 妥当订立合同, 能留住老客户, 发展新客户, 不断开辟商品购销新渠道, 扩大进出口贸易数额, 努力提高市场占有率,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能力。流利的英语也是进入进出口贸易行业的前提, 是从事外贸事业心需的基本技能。流利的英语和沟通能力、了解不同国家人做生意的风格、各国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政治经济非常重要。如果说专业知识与技能、流利的外语是外贸人员的敲门砖, 那么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就是职业发展的推动力。在从事外贸活动中, 与外商有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有利于业务的开展, 而善于沟通的人能够得到信任尊重和理解, 才能够与客户建立良好的关系, 争取到更多的客户。知识经济把国际贸易带入了一个科技信息化时代, 从国际贸易的构成到国际贸易的手段和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革。根据中国入世的承诺, 目前已经实现了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制向登记制的过渡。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直接走向国际市场, 参与国际贸易, 这一切均使得作为新型贸易手段的电子商务成为了一种现实的要求。同时也对外贸行业从业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计算机能力及敏锐的信息发现利用能力。外贸人员需要利用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 开展电子商务, 创建一条畅通的信息流, 链接顾客、销售商和供应商, 以最快的速度最低的成本回应市场, 善于利用网络上的有用信息, 及时捕捉商机, 不断增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李诗.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5

农村智力支持 篇4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教授、国际组织学习协会创始人和主席彼得?圣吉说:“未来真正出色的企业,将是能够设法使各阶层人员全心投入、并有能力不断学习的组织。”当前,我们面临的是钢铁企业薄利的新常态,苦练内功是应对新常态的有效途径。而内功的修炼必须有管理,管理必须有人才。

学习型企业,倡导的是学习与创新,倡导学习型员工的培养。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没有人才的因素必然是没有未来的。因此,面对当前的新常态,企业应当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和学习型员工的培养。

一、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必要性

(一)学习的概念及内涵

学习,是指通过阅读、听讲、研究、实践等方式获得知识或技能的过程。学习包括认识和实践活动。因此,学习是团队、组织行为,学习型员工的前提必然是学习型企业的创建和推进。

学习是学习者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积极地进行意义构建的过程。因此,学习的内涵应当是创新,是利用已有的资源创造新东西的手段。学习如果不能创新、学习型企业如果不能创新、学习型员工如果不能创新,学习将没有任何意义。

(二)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的必要性

1.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是实施人才强企战略、新常态下迎战“钢铁危机”、实现企业奋斗目标的重要举措。

2.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是拓宽人才成长道路、保证企业持续科学发展的重要策略。

3.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是健全完善人才工作政策、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关键因素。

二、当前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中存在的问题

(一)?W习需求问题

部分员工学习积极性不高,存在没有学习需求的问题。这些员工认为上岗后自身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已经足够,没有必要再多费时间进行新知识、新经验的学习。部分员工思想教育没有到位,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二)学习内容问题

在学习内容上,有所学知识、经验与现实脱节的现象,这里有些是管理部门的原因、有些是授课老师的原因。有的学习内容冗赘拖沓,纯粹是拖时间,这些内容往往是照搬教课书,从最基本的定义逐条复读,不能直接有效地解决员工的需要。有的学习内容专业性、知识性不够,有的老师授课技巧不到位,这些是师资力量相对缺乏所导致的问题。

(三)学习效果问题

有的培训课程纯粹为培训而培训,不去理会培训后员工学到了什么、应用到实践中的百分比有多少,导致培训、效果出现“两张皮”现象。不少培训只是片面地追求授课内容达到的即时效果,对培训结果的评估也仅仅局限于培训过程中,缺少实际运用的跟踪。

(四)学习创新问题

员工学习的方向、导向不明确,使得员工学习、培训后只是记住了内容,没有主动去整合、创造发展。学习仅仅停留在考试、考核的需要,停留在办证、获奖的需要,而不是体现出企业学习所需要的员工创新和发展。

三、在新常态下深入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

(一)打造思想素质过硬、技术水平过硬的“双硬”员工队伍,实现员工绩效管理

员工对学习、培训的需求问题,体现出的是员工的素质问题。而员工素质问题,归根结底是企业的引导问题,是企业的责任。因此,要推进学习型企业创建,首要的是推进学习型员工的创建,打造思想素质过硬、技术水平过硬的“双硬”员工队伍,打造综合素质过硬的员工队伍。

学习型企业必须树立并向员工传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思想。成功的学习型企业,不是给予员工多高的薪酬,而是给予员工更多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学习型企业的员工接受的是“培训是最大的福利”的观念。

(二)完善有效的企业学习激励考核机制

员工个人的发展前景是参与学习的原动力,没有这一目标,任何培训都是强加和无效的。企业应该把培训与员工的薪酬、升迁、发展等相联系,形成有效的激励和考核机制。使得员工主动通过学习谋求更高的薪资岗位、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技术等级和业务能力、通过学习选择不同的适应企业发展的职业生涯,达到人尽其才。

除了对参与学习的激励考核机制外,更应该对企业培训管理机构和培训老师加强激励考核机制。要通过工作机制的完善加强管理机构的工作、通过适当的奖励和考核严格评估培训老师的资格和能力。

(三)强调学以致用,建立完整的学习效果跟踪评价机制

培训学习后的效果跟踪评价,理应是企业培训学习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重要性甚至超过前期的需求调查。跟踪评价机制的核心是学以致用。

企业的任何一次学习、任何一个培训,最终目的都是为解决企业当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员工行为、增加企业绩效。如果没有学习效果的跟踪评价,那么学习效果无从说起,也没有办法为下一步的学习提供指导和方向。

(四)提倡学习创新,用工作结果检验员工的学习成果

学习归根结底是要创新,不能达到创新的学习只能说是应试教育的翻版。因此,学习的成果如何,必须要用员工实际的工作结果来验证。

农村智力支持 篇5

关键词:南充,现代物流,物流人才,智力支持

0 引言

《南充市物流发展规划 (2010-2020) 》, 将南充物流发展战略定位为:立足南充、面向成渝、辐射川陕甘的川东北中心物流城市和“一网、两平台、一园区、四中心、七配送中心”为主要内容的现代物业发展框架体系和以“综合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所构成的三层次物流基础设施平台体系。南充要成为川东北的中心城市和成渝经济区北部的中心城市, 必须加快南充人才的培养。南充物流的快速发展, 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 物流人才的培养和发展, 能够加速南充社会经济的发展, 提升南充的经济地位和核心竞争力。

1 南充物流人才基本情况分析

目前全市货运企业1300余户, 注册物流企业1000余户, 物流营业收入1000万以上的企业15户, A级物流企业6户。浙江传化、深圳友信崧峰、重庆大川等国内知名物流企业入驻南充, 顺丰、申通、圆通、韵达等知名快递企业在南通市设立分拨中心, 顺庆宏捷、嘉陵恒生、阆中汇聚等本土物流企业加快发展。但大多数物流企业仍以传统仓储、运输、配送为主, 相关的包装、加工、信息等增值服务不多, “小、散、弱”特点十分突出。尤其是第三方物流发展严重滞后, 物流业务剥离及物流服务外包等现代物流方式的应用几乎“空白”, 没有与工业、农业、服务业形成良性互动。

通过对南充市辖区县数十家货运、快递以及物流公司调研, 目前南充市物流人员结构以一般操作型为主, 其中高级物流人才不足10%, 管理型人才仅占34.4%;其中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 本科学历占极少数, 大专以下学历占大多数;初级职称在物流人才中占到66.7%, 只有少数中高级职称, 物流员在物流人才中占到62.8%, 高级物流师仅占3%。从抽样调查看, 目前南充市物流从业人员人才较少, 主要以操作为主, 物流平台较低, 这也对现代物流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本市物流人才的培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2 南充物流对人才需求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需要大量的物流人才。物流人才已成为我国十二类市场紧缺人才之一。加快物流人才的培养已成为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基础。现代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朝阳产业和新型产业, 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南充是川东北重镇, 是成渝经济区的纽带, 区域物流园的崛起加大了物流整合趋势, 物流企业也对物流人才提出了不同的需求。

经过调研发现, 未来五年对一般操作物流人才的需求依然最多, 占到总数的47%, 物流产业转型在近期还处于过渡时期, 对人才需求依然主要以操作性为主, 不过初级物流人才开始得到了市场推崇和认可, 占到总数的27.6%。学历上更偏重于大专, 占到总数的66%, 大专以下物流人才需求逐渐减小, 仅占到4.5%。从年龄结构上看, 主要偏向于对30岁以下的人才, 占到总数的49.7%, 物流人才队伍逐步年轻化。从岗位上物流企业主要对综合管理和信息单证处理需求最多, 占到64.4%, 运输配送占到21.2%, 仓库管理和采购占比例较小。南充物流对人才需求的层次慢慢提升, 既保证产业转型的平稳过渡, 又为行业深化改革奠定了人事基础。

从走访的物流企业看, 所有的物流岗位人员都需要企业岗前培训, 主要集中在企业内训, 占到55.6%, 委托培训机构的占到34.6%。从数据看出, 物流培训机构在岗前培训中占有一定地位, 而企业内训仍然是主要培训方式。关键在于诸多企业认为高校的培养内容与物流企业实际的岗位之间还存在很大的差异, 这也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革新提供了新的思考。同时从调研中了解到物流企业人才引进不够, 流动性大, 不好管理, 而且政策创业环境吸引不够, 员工培训成本太高, 以至于留下的人员专业素质不够高, 难以满足需求。鉴于此, 物流企业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期望, 具体表现在: (1) 物流人才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比较零散, 落实不力, 人才公共服务不到位, 人才的流动机制不够健全, 缺乏人才信息化工程建设, 人才激励个评价制度不完善。 (2) 由于物流行业的特殊性, 平台之外的成本压力, 导致利润薄弱, 在人才培养投入较小, 员工的生活工作环境有待提高, 薪酬福利还比较低, 也渴望社会资源的整合, 为物流企业集约化发展提供平台。 (3) 期待行业社会能够完善人才评价体制, 建立完善的人才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大力发展人才中介服务机构, 营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 也希望大力发展各类职业技术学校, 完善培训基地建设, 保障物流人才的输送。

3 南充物流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 本文对当前物流行业的人才配置及需求有一定的了解。物流人才的培养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企业的内训, 其次是社会培养, 第三个则是高校职业培养, 其中高校培养占主要地位。反思当前物流行业以及高等物流人才培养现状, 在区域平台物流构建的大时代, 物流人才需求日益旺盛, 物流人才与需求脱离。物流人才培养仍然存在诸多问题。

3.1 企业内训

3.1.1 企业重视不够

物流企业重在运作, 对于新招聘员工重在快速培训上岗, 填补业务流程空白。因为行业的特殊性, 人员流动大, 而企业依托于固定货源生存, 需要继续运营, 所以对物流人员的需求平台较低。同时本身的薪酬福利达不到预期的标准, 留不住人才。另一方面受传统物流影响, 运作过程以操作为主, 现代物流的普及还较慢, 主要以传统货运和快递为主, 信息化水平低, 无需特殊从业经验和技能, 后期并没有开展继续教育以及企业文化的培养, 企业内训直接沦为上岗培训, 对物流人才的提升和培养没有营造一个好的平台。据统计, 在我国只14.6%的企业建立了培训制度, 11.1%的企业按照国家的规定提取和使用培训经费;16.7%的职工参加了培训学习。

3.1.2 企业发展缺乏战略眼光

一些企业认为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不仅要增加企业的成本, 而且要占用员工的时间、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愿意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的意识淡薄, 特别是一些民营企业只想用人, 不愿意进行培训, 只看眼前的利益, 缺乏战略眼光。

3.2 社会培养

3.2.1 物流人才总量偏少

从调查的情况看, 目前南充市的物流人才总量偏少, 被调查物流企业职工总数1311人, 其中物流人才仅285人, 物流人才占职工总数21.74%, 远远低于成都、绵阳等地的水平, 明显低于全省的平均水平。

3.2.2 物流人才结构性失衡

目前, 南充市物流人才呈现出非常明显的金字塔型结构, 从物流人才岗位层次看, “塔基”为一般物流操作人员占54.39%, “塔身”为初级物流人才占28.77%, “塔尖”为中高级人才仅占16.84%, 其中:高级物流人才仅占4.21%、中级物流人才占12.63%。如, 四川省邮政速递物流有限公司南充分公司现有员工210人, 物流人才为12人, 仅占职工人数的5.7%;高级物流人才为2人, 占职工人数的1%。

3.2.3 物流人才培训市场不规范

物流发展在东西部严重失衡, 川东北物流刚刚起步, 加上物流投入成本大, 回收周期长, 规模较大的物流公司相对较少。一般的物流公司都是做专线, 一些物流公司主要还是家族式经营, 他们依附于固定的区域、行业等货源, 小范围经营。对于人才的培养投入较少, 出于成本和本身业务的考虑, 企业更不会托付于社会培训机构。另一方面现在社会诸多的培训机构主要是针对于考证培训, 而证书的考核范围主要是来源理论脱离了实际的运作, 对实际技能的升华意义不大, 而且培训周期较长, 影响公司的正常工作。所以社会培训机构在人才培养方面还严重不足。

3.3 高校人才培养

3.3.1 人才培养模式单一, 缺乏创新

高校的教学方式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学上, 以理论课知识为主, 缺少实践教学, 虽然现代物流实训室在普及, 但是物流实训室内的设备远比企业使用的先进, 原因在于物流规模没有到达极度集约化, 现代物流设备是不能发挥它的作用, 甚至其效率和成本赶不上传统设备和作业。

3.3.2 师资短缺, 教学水平亟待提高

师资水平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人才教育的质量, 现在物流专业的老师主要是由管理学、交通运输学、经济学等其它专业转过来的, 教师并非科班出身, 而且没有从事过物流相关的工作, 缺乏实际的工作经验, 特别是缺乏既懂理论知识又会技能操作的“双师素质”教师。这样的教学方式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效果非常不理想, 培养出来的物流人才也无法满足物流行业对专业的快速崛起[1]。而且一些高校为了生源盲从开设扩招物流专业, 更加剧了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

3.3.3 课程设置不科学, 教材脱离实际

一方面, 课程设置不科学。有些专业课的设置随意性大, 有教师上课的就设置, 没有教师就不上这门课, 不严格按教学计划进行。所授内容与当前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 主要是着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 不重视物流企业的实际情况, 如具体案例的分析应用。另一方面, 教材脱离实际。现在的物流专业教材, 主要是高校的教师编写的, 教师没有或很少有实践经验, 偏重于理论知识;很少有物流企业的专家参与编写;缺少实践知识, 造成理论与实践知识脱节, 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4 加快南充物流人才培养的措施和对策

4.1 强化物流人员的在职培训

4.1.1 量身定做, 加大投入

企业可以采用校企合作、以及加强和社会培训机构合作、加强物流人员继续教育。伴随物流产业升级, 以及大规模物流集约化, 发挥物流的规模经济, 更需要新型物流人才, 企业只有增加人才培养的投入才能解决人才质量不高、人才紧缺的问题。学校、企业、培训机构共同营造一个能够为物流人才理论、实践全能的学习平台, 而且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 针对性地培养符合自身需要的人才。当前物流行业绝大多数从业人员没有受过系统的教育, 面对物流改革, 企业面临流程再造以及信息化的普及, 所以应加快物流继续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步伐, 建立健全物流从业资格认证制度, 提高在职物流从业人员的能力与素质。

4.1.2 支持和鼓励员工参加物流职业技能培训

企业要鼓励和支持员工参加相应的物流职业技能培训, 并根据企业需求和员工职业生涯发展需要, 制订脱产和半脱产培训计划。对参加当地紧缺职业高层次以上的培训, 并获得相应职业资格的人员, 企业可从员工教育培训经费中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被企业聘用在相应工作岗位的, 企业可全额报销培训和鉴定费用。

4.2 完善社会培养, 建设培训基地

4.2.1 建立领导小组

建立由政府牵头和相关职能部门、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参与的物流人才培养领导小组, 积极开展引导性和鼓励性政策研究和南充市物流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 开发物流人才培养方案, 制定物流人才培养规格、数量和质量标准, 并对物流人才在物流领域、层次、结构、规模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4.2.2 加紧制定培养和引进物流人才的政策

积极创造条件, 引进企业急需的物流人才。目前南充市物流人才紧缺, 特别是高层次物流人才的紧缺, 要从政策上加以引导, 鼓励各种类型的物流人才到南充工作。如中共南充市委和南充市人民政2013年10月31日颁布《“嘉陵江英才工程”实施办法 (试行) 》中大力引进一批南充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产业发展关键领域急需紧缺的高层次人才, 重点围绕“4+2”支柱产业 (石油化工、轻工食品、汽车汽配、丝纺服装四大特色优势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两大新兴产业) 、现代服务业 (电子信息、现代物流、金融服务) 、社会事业等领域引进急需紧缺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其他特殊人才及团队。

4.2.3 加强物流人才教育培训, 合力打造物流人才培训链

发挥政府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的作用, 组建南充物流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加强对物流企业在职人员的培训。加强国家水平的物流人才的考证, 行业资质认证, 职业技能鉴定管理。规范市场, 发展物流人才培养物流人才培训机构和提高培训质量。大力推行物流产业资格培训认证, 实行物流人才培养为专业管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与行业协会的联系, 畅通渠道, 对下指导服务。如, 可以利用南充职业技术学院创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的机会,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建立南充物流人才培训基地, 可以解决物流人才的短缺问题。

4.3 创新和完善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4.3.1 加快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建设物流师资队伍, 培养优秀的物流专业教师。首先, 选派优秀教师到专业的物流公司学习, 通过具体的实践积累物流实践技能经验。其次, 建立物流专业专项研究基金, 鼓励、支持专家学者和教师参加到物流专业教育的研究中。最后, 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鼓励教师加大力度投入物流人才的培养。

4.3.2 开展物流特色教育

由于现代物流融合了多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操作性, 所以要求物流人才具备较强的综合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与此同时还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高校培养物流人才的目标既要有广泛的应用性也要有专业的针对性。不同的高校有各自的校园文化、教育特点, 在物流人才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利用高校的特点, 创办具有高校特色的特色教育。

4.3.3 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

在物流人才的培养模式中, 可以采用“双轨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双证书”人才培养模式、“定向招生, 双向就业”人才培养模、“项目教学, 打包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等。特别是在“互联网+”时代, 可以利用微博微信进行教学, 学生通过智能手机能够便捷的获取当今中国物流行业最新的资讯、最有价值的案例、最前沿的趋势、最权威的解读、最广泛的观点。带动学生融入实践性的教学中, 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资源, 同时打通企业的供求, 提前让学生进入实践。

5 结语

物流业作为第三利润源, 未来在产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南充物流的崛起的大好时机, 面对物流产业转型以及现代物流的入驻, 物流人才的培养是抓住物流业发展机遇的关键。所以对物流人才的教育培养必须不断地结合当前物流发展需要, 形成符合产业结构的人才培养体系, 振兴南充物流行业。

参考文献

[1]赵媛媛.我国物流人才培养问题研究[J].电子制作, 2014:233-234.

[2]蔡昭君, 徐勇, 等.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川东北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4, 07.

[3]李莉, 朱向宇, 田菲.我国物流人才的需求及培养模式[J].物流技术, 2009, 28 (2) .

农村智力支持 篇6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 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河南的教育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现代教育体系, 人才培养能力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显著提升。2010年, 全省共有各级各类学校6.14万所, 在校生2766.81万人。义务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 主要发展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职教攻坚强力推进, 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189万人。普通高校107所, 高等教育总规模达232.13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23.66%。全省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8.9年, 初步实现了由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重要转变, 为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为教育的改革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河南教育要加快改革创新, 积极促进教育与中原经济区建设之间人才链、学科链、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一、加强人才培养创新, 为中原经

济区建设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人才支撑。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有基础性作用, 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只有依靠教育, 才能培养出一大批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以2010年为例, 全省各类中职学校共向社会输送59.3万名毕业生, 成人技术培训学校共完成各类职业技术培训453.5万人次, 全省高校为社会输送了57.92万名毕业生。我们必须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教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满足中原经济区建设对高质量、多样化人才的需求。一是高水平、高质量普及义务教育。保证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机会, 确保每个适龄儿童按时入学和完成学业, 到2015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4%, 到2020年达到97%。二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以重大建设项目为纽带, 以职教集团为基础, 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大力推进产教结合、校企结合, 培养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与普通高中在校生规模大体相当。三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调整专业结构、学科结构, 建立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匹配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加强急需人才、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着力培养学术技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才和一线创新人才。争取到202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1%, 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达到20%。四是围绕“人往哪里去”积极构建学习型社会。发挥学校在建设学习型社会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以及对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 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教育需求。

二、加强科技研发创新,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创新性的科技支撑。

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是实现知识再生产的重要基地, 已成为我省高水平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在河南省2009年科技进步奖评选中, 一等奖共有11项, 高校占5项。通过教育系统的理论、技术和知识创新, 可以切实提高我省的科技创新能力,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多的科技支撑。一是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的重要作用, 不断提升科研水平。目前, 依托我省高校建设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3个、省 (部) 级重点实验室49个、国家工程 (技术) 研究中心2个、省 (部) 级工程研究中心18个, 为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增强提供了有力保障。二是发挥高校科技人才聚集的优势, 大力开展校地合作、行业协作和国际合作。目前, 全省高校共引进和培养113名两院院士, 全省15名中原学者中高校占8名。教育系统科技创新队伍的不断壮大, 可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服务。三是加强产学研合作,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坚持教育系统与企事业单位共建实验室、共建工程技术中心的做法, 不断创新产学研组织模式, 促进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三、加强理论创新,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高层次的智力支撑。

中原经济区建设不仅需要人才、技术支撑, 而且需要系统的研究、科学的理论去指导工作、辅助决策。教育系统往往是新思想、理论、文化的发源地和传播场所, 可以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持。我省目前共有国家人文社科基地2个、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地33个, 教育系统的人文社科研究人员和研究成果均占全省的80%以上。鼓励引导教育系统特别是高校充分发挥人才荟萃、智力密集、思维活跃的优势, 努力打造成全省的思想、文化、科技高地。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重大课题积极建言献策, 参与规划调研, 当好参谋, 做好“智库”。

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构建和谐的发展环境。

农村智力支持 篇7

煤气化是煤化工最核心的关键技术。而如何选择适用的气化工艺装备, 关键是要和项目自身的煤种、煤质相匹配。目前, 一些煤化工示范项目的问题, 就是出在气化工艺煤种适应性这个环节上。研讨会就如何提高气化炉对煤种、煤质的适应性, 提高煤炭企业 (或煤化工项目企业) 对化工用煤的针对性, 避免和减少煤化工示范项目企业在气化炉对原料煤适应性上再出现更多的问题, 给出了相关指导。

1 问题研讨:深入、精彩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刘峰副会长的致辞既简洁又联系实际, 点出了此次研讨会的目的, 受到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刘峰说道, 煤炭深加工产业或煤化工产业, 是将煤炭进行高效洁净转化的产业, 一方面可以生产替代油气能源的燃料 (煤制油、煤制气) , 另一方面还可以生产能替代石油化工、天然气化工, 市场上紧缺的化工产品 (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制芳烃等) 。通过高度技术集成和高自动化程度的煤炭化学洁净转化, 可以优化煤炭行业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 提高煤炭行业企业的经济效益, 并可通过先进环保技术对污染物进行集中处理,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为保障煤化工产业科学健康发展,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和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在2013年12月出台了《关于促进煤炭工业现代煤化工产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 提出了2030年前后力争实现10亿t煤炭转化 (不含炼焦) 的目标。

他说, 正是为了提高气化炉对煤种、煤质的适应性, 提高洗选加工企业对化工用煤的针对性, 避免和减少煤化工示范项目企业, 以及即将上马的煤化工示范项目企业, 在气化炉对原料煤适应性上再出现更多的问题, 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才举办了此次会议。会议目的就是加强气化炉技术提供商与原料煤提供企业、煤化工项目方的统筹协调, 重视煤种煤质适应性问题, 在煤气化环节少走弯路, 共同促进气化工艺的技术进步, 为保障煤化工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同时, 刘峰指出, 煤化工产业是一个环境约束和水资源约束非常强的产业, 应倡导发展高能效、节水型煤化工技术工艺。并希望有关部门和组织加快进行煤化工产业各产品能耗的标定工作, 以保障煤化工产业绿色低碳发展。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院长顾宗勤, 从国家宏观层面和煤化工产业科学发展的高度出发, 结合当前煤化工示范项目发展的实际, 为与会代表带来非常解渴的具体指导。他阐述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煤气化存在的问题以及煤气化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顾宗勤表示:我国目前已基本具备依靠自身力量建设大型煤化工项目的能力, 有许多现代煤化的工艺技术已经工程化。但是一定要重视煤气化技术与煤质煤种的匹配性问题, 重视煤化工项目的管理和风险问题, 要积极开发适合国内煤种的多种气化技术, 提高装置运行稳定性, 从而为提高煤炭资源利用率、推进煤炭洁净高效转化发挥积极作用。

中科院煤转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山西煤化所) 李文副主任, 从灰化学角度, 结合目前一些知名的现代煤化工项目, 从煤炭灰熔点和煤灰的粘温特性这两个重要的煤气化指标上, 深入阐述了其对煤气化过程的影响, 既有理论高度, 又有工程实践的佐证, 让与会专业代表受益匪浅。李文在报告中根据煤灰成分组成特点将煤灰分为4类, 以更好地归纳灰化学性质。他发现降温速率、残碳和渣中Fe的形态均对黏度有影响, Tcv由固相最大生成速率决定。而先确定黏温曲线类型和Tcv, 可精确选择分段模型应用的边界条件, 显著提高预测效果。最后优化后的模型可用于指导液态排渣气化炉的煤种选择、调控及操作工艺条件的优化。

国家选煤大师、大地工程集团副总裁邓晓阳, 为代表带来了最新的现代选煤新技术:低阶煤的“脱粉入洗”和“泥化分选”技术工艺。邓大师的讲解让人耳目一新。目前我国优质煤炭资源正在急剧减少, 随着西部煤炭资源的大开发, 生产出的大量低阶煤如何有效洗选和分质利用,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这些低阶煤当中, 有相当一部分为高灰分、高水分、高硫分、低发热量煤, 这些煤, 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洗选, 就得不到很好的利用。而这两种新型的洗选加工工艺技术为低阶煤的洗选加工找到了新出路。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洁净煤与综合利用部主任、中国煤炭工业协会选煤分会会长、中国煤炭加工利用协会副会长张绍强, 从煤化工产业层面分析了煤化工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有益思路。他认为, 我国应有序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 通过示范项目建设, 依托重大示范工程推动自有知识产权技术、装备的创新并实现产业化, 使煤化工产业技术水平大幅提升, 能源转化效率进一步提高, 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降低, 产业发展模式进一步明确。其中应大力鼓励和优先发展高硫、褐煤等低质煤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同时, 他提出要切忌贪大求洋, 努力发展各种经济、实用的煤化工产业。

国家煤炭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煤科总院煤化工分院副院长陈亚飞, 从掌握比较全面的各地煤质资料出发, 集中介绍了我国煤质煤种的总体特点, 并重点分析了山西、内蒙神东、甘肃陇东等重点煤化工项目的煤种煤质情况, 并对煤化工的关键技术及煤化工产业的科学发展进行了阐述。

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石化处副总工程师刘延伟, 从煤化工产品市场分析、对煤气化技术的反思、煤化工项目的最新动态三方面展开了此次的报告。他首先对目前我国煤气化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肯定。他说截止到目前, 我国各类煤气化技术居于世界领先水平, 并成功实现了工业化, 积累了大量现场经验。同时, 他也指出我国煤化工项目工程示范中存在的不足:投产的一些煤化工项目负荷较低, 没有按时达标达产。究其原因, 主要问题都是出在煤气化工段, 根源是煤种问题。最适合煤炭气化的煤种是长焰煤、不黏煤。刘延伟认为:煤气化技术选择是有技术经济边界的, 不顾煤种特点选择气化工艺会给项目投资带来很大风险, 很难保证长周期稳定运行。

除了以上主报告外, 会议还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研讨。陕煤化集团、大同煤矿集团、兖矿集团、内蒙煤炭局、中煤图克大化肥项目部等8个报告, 就煤质煤种情况及其各自企业的煤化工规划情况进行了介绍, 并提出了气化工艺选择领域的相关问题和与会专家进行了互动研讨。

来自16个煤气化技术设备厂家的专业技术人员就各自的煤气化技术与煤质的适应性, 在会上与会议代表进行了充分研讨和互动。参会代表普遍认为, 这次研讨会是一次十分难得的学习机会, 为他们补充了很多相关知识, 提高了对煤气化和煤质煤种适应性的认识水平。

2 参观考察:生动感性、反响热烈

在参观考察方面, 会议组织者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在研讨结束后, 与会人员参观考察了世界首套、全球最大的中国神华集团煤制烯烃示范项目、世界第一套也是唯一一套神华煤直接液化制油项目, 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化肥项目中煤能源集团图克大化肥项目。

在参观过程中, 代表们与示范项目企业的技术领导和专家们进行了很好的互动, 了解了示范项目的整体工艺流程、气化装置的运行情况及其与煤质煤种的匹配情况。他们还具体询问了几种典型的气化炉:壳牌 (神华煤制油气化制氢) 、德士古 (神华煤制烯烃气化炉) 、泽玛克炉 (中煤图克煤制合成氨气化炉) 的运行情况及其对煤种的相应要求, 以及在试车、开车中的主要技术改进情况等。

中煤鄂尔多斯能源化工公司总经理李晓东、神华包头煤化工公司副总经理胡先君、神华煤制油化工公司鄂尔多斯煤制油分公司副总工程师刘东明, 分别在各项目现场接待了会议代表, 并就相关技术问题进行了讲解。代表们在壮观的观礼台前、在令人惊喜的成品车间里、在与示范项目企业领导的互动中流连忘返。

3 后续工作:深入研究、集中报道

上一篇:电控共轨系统下一篇:传统经济学理论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