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理念

2024-10-13

学生理念(共12篇)

学生理念 篇1

一、美国大学的学生中心理念及实践

(一) 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美国教育发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是其根本性的战略思维。从近现代高等教育发展史看, 美国的近现代高等教育深受欧洲教育的影响, 美国现在著名高校的创办者, 几乎全部在欧洲大学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这些美国人受当时欧洲大学浓郁学术自由和学生中心氛围的深刻影响, 把尊重学术自由和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带到美国, 不少美国高校是按照欧洲大学的组织方式和办学理念创办的。欧洲中世纪开始出现现代大学的雏形, 可以分为学生型大学和教师型大学, 这两种类型的教育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学习中心地位。强调教学和研究的统一是当时柏林大学的基本原则, 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学术研究, 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引导学生开展研究, 通过研究发展学术和培养学生。美国大学秉承欧洲大学的这一传统, 始终把学生视为学校组织结构的中心, 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功能均围绕学生展开, 为学生的学习、研究活动和顺利成长提供尽可能周到、便利的条件。1998年美国人率先提出“学生中心”理念, “学生就是大学”的理念在美国大学表现得特别突出。

(二) 以学生为中心的实践

第一, 教学和学生事务管理以学生为中心。美国的教学管理基本是围绕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建构的, 不仅体现在学分制、选课制、弹性学制、教师配备和评价上, 还体现在学生学习条件的配置、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学生参与教师评价、学生参与教师科研活动、学生实践平台建设和活动上, 也体现在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创业和职业发展上。大学生的创业和职业发展可以得到学校的鼓励和多种支持。美国大学的专业选择制度和选课制都非常灵活,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选择课程和教师, 重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 注重个性化培养。美国大学设立的学生事务中心, 不是严管学生而是帮助学生选课、确定职业规划、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等, 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第二, 班级规模和课程设置以学生为中心。美国高校大致分为四种类型, 而不论哪一种类型, 其师生比都不超过1∶10, 班级规模一般都在20~30人。尤其典型的是斯坦福大学, 全校共有6000多名本科生, 2000多名教师, 开设了6000多门本科课程, 平均每个学生可以单独享有一门课程, 同时确保了学校为每名学生指定导师, 并有效开展教师与学生的充分交流, 而且斯坦福大学著名教授坚持为本科生上好每一门课。

第三, 教学设施的建设和配备以学生为中心。美国高校倡导开放办学, 因此学校的建设都与社会的融合度比较高, 没有围墙, 且大多数学校都在闹市区, 没有向导, 大学往往会被视为社区的一部分。美国大学教室的建设布局别具一格, 多数配备活动座椅, 且配有多种交互设施。例如:50多个座位的教室, 有线话筒就有20多个, 学生课桌上都配有电源插座和网络接口等, 方便教师实施不同类型的教学模式, 尤其是利于互动式教学。

二、我国高校学生中心理念下思想政治课堂建构

(一) 课堂环境和条件

确定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 应该成为大学建设的基本共识。大学的一切设施都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需要, 以是否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为设计、建设、配套和验收标准。具体到思想政治教学对教学设施的要求有两点。第一, 硬件配备合理。教室不仅是听课的地方, 也是开展学术讨论等“活动”的地方, 大学教室的空间布局和配套设施要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为中心, 多设可活动的桌椅, 方便各种教师课型的变化;合理设置互动设施, 如话筒、投影仪和摄像头、以教室为独立单元的局域网。硬件设施以满足授课时师生的实时互动需要为最好。第二, 教室空间合理。大学应有大型讲座和学术活动, 但更需要空间合理的小型教室和学术活动场所。尤其是思想政治课更适合小班上课, 这是由课程的性质和教学目标决定的。充分的互动、质疑、解决问题是思想政治课程的基本教学模式, 方便的师生互动、热烈的课堂讨论与发言应是思想政治区别其他课程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学生人数过多师生互动就受限制, 教室空间过大师生的心理距离也大, 师生互动的效果就要打折扣。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课堂教学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大班上课多、课堂研讨和辩论少、问题解决意识不足、师生互动不够充分。

(二) 授课形式和方法

思想政治课以学生为中心, 核心是以学生的价值观塑造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为中心。为此授课形式应以引导学生的思和辨为主, 以知识传授为辅。这是由课程的教学内容与目的、人类社会化的独特心理过程决定的。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具体表现为促成大学生思想品德的认知结构、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养成良好的思维和行为习惯。教学内容既有相关理论和知识, 更有情感意志的锤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明显的是, 思想政治课除知识性内容需要教师讲授或灌输外, 养成性教学过程靠教师讲基本不会收到实际效果, 这就主要靠学生参与课堂内容, 道德意识、能力和习惯的建构。上述建构过程, 首先是以人类整体公共利益视角对个体思想觉悟、人格特征、道德需要等要素的审视, 从而在个体建构人类公共利益的思维框架;其次是以个体生存和发展需要审视公共利益的个人价值。

因此, 真正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法主要是:情景和问题再现、原则和知识阐释、问题解决过程的讨论和博弈、达成符合道德教育目标的共识。引导学生反思和对问题展开辩论应是这类课程的主要教学方式。当然, 课堂上的博弈要简单很多, 可以说, 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过程, 就是社会由利益博弈达成社会契约过程的重演, 就像胎儿发育过程重演生命进化过程一样, 就是观点的碰撞和价值观的塑造与提升。目前,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课程讲授过多, 引导学生辩论和道德原则重构过程不足, 所以教学的实际效果不理想。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应允许学生随时提出自己的疑问, 最好能实现在教师讲的时候, 学生可以利用教室内的局域网用文字或声音信息向教师实时提问等, 既不打断教师的讲授, 又满足了学生学习的需要。

三、我国高校学生中心理念下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原则

(一) 教学内容的提供原则

这个原则包括4个要求:第一, 学校的教学设施能满足学生课内外学习的需要, 如学校应向学生提供网络教室, 满足学生搜集资料和反复浏览课件的需要。第二, 教师要利用各种有效的渠道提供学习资料, 发布学习要求、提供学习参考文献等, 以便学生巩固性学习。第三, 课外问题的解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要求教师能有效了解并协助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例如: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各种论坛、班级即时聊天群等都是很好的渠道。第四, 教学内容能有效与社会实践融合, 教学和辅导实现系统化和网络化。

(二) 多感统一原则

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包括知识的认知、情感的认同、意志的锤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等环节, 是心理的多重感应和人格的塑造过程, 表现出反思、感悟和内化一体的整体性特点。因此, 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坚持多感统一原则。多感统一体现为:第一, 知识认知过程和道德情感认同过程一致, 知识和情感不能脱离, 是道德教育的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这就要求传授的知识合乎常理、合乎社会发展趋向、合乎人文精神, 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可信性和可靠性。第二, 在讲授知识的基础上突出行为习惯的养成, 重视实践教学, 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反思、展开辩论和问题解决等方式强化其道德意志, 主动提升思想政治觉悟和修养, 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满足多感统一教学要求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具体体现, 也是学生学习主体性的体现。既尊重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又可以更好地解决学生学习遇到的实践性问题, 所以是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则。

(三) 国际化和人文化原则

在信息化时代, 学生的成长是开放性的, 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多地表现出国际化和人文化属性。与此对应, 高校的思想政治课具有国际化特点毋庸置疑, 本文重点讨论人文原则。首先, 无论国内还是国外,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和道德, 道德和思想政治都属于人类的精神范畴, 因此其内容必须符合人性和人类整体作为一个生物种群的生产、生活方式, 即体现人文意识和精神。其次, 网络时代的国际范围的道德评判已经成为一种常态化现象, 任何国家都不可避免地在全球范围被指手画脚。再次, 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文化和教育经验, 尤其需要突出道德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化要求, 思想政治和道德都是人文精神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础内容。所以, 国际化原则有利于对思想政治与道德教育的进行反思和国际视域的关照。人文化原则体现对道德教育客观环境和学生实际发展情况的尊重, 是从更多维度体现学生中心理念, 能更好地推动思想政治教学的改革。

(四) 创新性原则

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都是大学的重要特质, 这一特质是大学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因此, 大学的思想政治课必须坚持创新性原则, 主要体现为:第一, 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 所谓教无定法, 只要是适合的有效的方式方法都可尝试。第二, 教育教学过程创新, 甚至可以尝试师生共同参与教学过程的设置, 让学生在过程创新中融入道德情景, 顺利完成社会化。第三, 教学内容创新, 文化传承是大学的重要职能, 教学内容创新是文化传承的基本要求。例如:在我国社会转型时期新型道德体系尚未完善的今天, 大学生发挥创新精神, 大胆引领社会道德新风, 可以为我国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第四, 发挥大学生的创新动力促进道德建设和道德课题研究。第五, 灵活设置教学计划和强化创新能力训练, 让学生能够学到最新的知识, 是确保教学创新的重要方式。可见, 创新性原则既是思想政治课发展的要求, 更是体现当今大学生发展特点的需要, 是学生中心理念的直接体现。

学生中心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为学生学习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和氛围, 以学生发展实际和要求安排教学, 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保证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权利,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只要我国大学的校园环境和教学设施的建设、教师的评聘、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取舍等, 都围绕大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 把学生中心理念体现在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 使之成为可测、可感、好用的具体环境载体和文化氛围, 我国高等教育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水平就能再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等教育论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张晓鹏.学院建制与管理分权——从国外名牌大学经验得到的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 2011, (2) .

学生理念 篇2

公益理念演讲1

培根曾说,善性是人性与神性最相近的地方。那么慈善,自然也就是人性中善性最确凿的流露。慈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不应流于形式。缺乏关怀的慈善就成了施舍,而施舍,恰恰是毒药。

慈善,不仅仅是助人,更重要的是“省人”。当年,倘若今日的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得到一碗免费的食物,而非劳动得来,那么他大概也会像众多饥民一样濒于困顿。在做慈善的同时,在提供帮助的同时,要使被帮助者振作起来,鼓起生活的勇气。如果不能,勿宁不给,以免受者得之而依之,陷于沉沦。慈善中包含的的是人性的关怀,而非单纯对弱者的怜悯。怜悯是不值一钱的,而关怀却是无价的。

慈善还需以适应受者的心理的方式施行。亚圣孟子有云:嗟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陈光标的高调慈善自然是不提倡的,只因让人觉得像站在道德的高峰进行居高临下的施舍。不谈流于形式之嫌,此举更像在用受者的自尊心往自己脸上贴金。生前曾被媒体批评“一毛不拔”的史蒂夫﹒乔布斯,去世后被发现账上曾有一笔对斯坦福大学的高达25亿美元的巨额捐款,而且是匿名的。我想,流浪汉对玉米、烧饼之需要,应当更甚于也更乐于对五毛、一元之需要。

除了要在施行慈善时注入关怀,又以合适的方式施行之外,施行慈善还必须行之得处。有些人,并不真的需要我们的善意。正因为有人行善不得处,才会有某红十字会人员的疯狂炫富,才会有渔夫和蛇的悲剧。将慈善行之得处,不是吝惜我们的善心,而是为了更高效地利用我们有限的慈善资源,去帮助真正需要的人。

我们都是苍穹下奔碌于浮世的小人物,我们的小慈善无法像盖茨夫妇消灭天花病毒那样一挥而就。我们都有自己的一颗善心,中学生、律师、清洁工、公交车司机,没有谁的善心更高贵。正如布鲁斯﹒韦恩所言,“英雄可以是任何人”,慈善可以流露于举手投足间。搀扶孕妇上公交车,为福利院打扫卫生,甚至与落单的老人闲聊,都可以是善心的体现。

古人根据人创作了神,而人依靠善心贴近了神。善良的心性透过慈善的举动点燃了历史的火炬手手中的火把,照亮了人类的文明。而这其中的火炬手,既可以是白手起家的富翁,也可以是拒绝施舍的穷人。

公益理念演讲2

前天,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和妈妈一起来到了世纪公园,参加花旗银行组织的公益活动(为山区的小朋友募集每天一个鸡蛋)。刚走到,大门口我们就看到了许许多多和我们穿统一T恤的叔叔阿姨们,可见这次活动的意义。

在主办方一系列的活动要求及安全事项宣贯后,大约在9点,活动正式开始了。我们是大力水手队共7人,很高兴我妈妈是队长,所以在她的带领下,我们首先由三个小朋友先蒙上了眼睛,在大人的指引下,前行。一切都是那么地顺利!

当然,募集款项也是我们重要的任务。我和倪再晴、刘烨宁,我们三人合作,你一句我一句的甜言蜜语,把在公园游玩的叔叔阿姨们都逗乐了,你10元、她50元,为我们的募集款不停地添砖加瓦。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大力水手队,总共募集善款为980元。我们很兴奋,真心的谢谢那些好心的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们。妈妈说:“这些钱可以解决山区8个小朋友一年的早餐鸡蛋呢!”我感觉我们很棒,这个活动很有意义,我希望以后还能参加。即锻炼了我的胆量也懂得了感恩!

公益理念演讲3

今年暑假里,我打算做一件十分富有爱心的事——慈善义卖会。虽然学校里有举办过但是我和朋友们也想帮助他们,所以我们也要举行这样的活动!

首先,我找了几个好朋友,我们是分组行动的。我去居委会问问那里可以作为现场,汤雯慧买纸做箱子,剩下的人就去居民那里拿物品,准备工作做的是不是很充分呀!在我们准备完的两天后我们开始了慈善义卖会。那场景可是人山人海,用多少形容人多的成语都无法表现!箱子里的钱越来越多,可以看出现在的人还是非常有爱心的。这时有位阿姨走了过来,她告诉我她十分酷爱音乐,她想要一个口琴,我这有正好有一个,而且十分漂亮,造型也很是别致,原价30元,我二十五元就卖出去里,这里面可是有一段故事呢。

那个阿姨说:“一个口琴也不要三十元吧,便宜点,二十元。”“阿姨,这个口琴做工这么精致,三十元已经很便宜了。”我不肯退让的说,“这个口琴的主人买了不会吹,可以说,口琴是新的。”“稍微便宜点。”我心想:二十元对于平困地区的人,也算好的了,但是少一点不如多一点,于是我就拼命和他讨价还价,最终我一不做,二不休就二十五元卖给了她。哈哈,口琴就这样卖了出去。

虽然我们卖到的钱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我和朋友一起把它给了红十字会,以红十字会的名义帮助着需要帮助的人。“增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能使自己更加快乐,也可以不让那些人挨饿受冻,何乐而不为呢!今天我们也正真体会到“增人玫瑰,手留余香”的真谛!

公益理念演讲4

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乐从人。我非常爱乐从,因为这个“魅力水乡”孕育了聪明的乐从人,充满爱心的乐从人——

在2010年4月14日,从青海省玉树县传来了一个万分不幸的消息——当地发生了两次地震,最高震级7.1级,伤亡人数高达9727人,财产损失3.97亿元。地震发生的第二天,乐从镇就有一位热心的市民向乐从慈善会捐款500元,为灾区人民表爱心,而乐从各界热心人士都不断地向灾区捐款,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我就读的乐从小学也提出倡议,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一份零用钱捐给玉树地震中有需要的同胞们。

仪式当天,老师们和同学们都穿着校服整齐地站在绿茵场上。望着那降半的国旗,想到那受难的同胞,同学们的心都不好受。三分钟的默哀中,大家都十分安静,每个人的心中都在为亡者哀悼,也为生者祈福。

三分钟过去了,每个班的代表拿着班级筹得的现款纷纷走向主席台,把那个装得满满的捐款信封投向捐款箱。那里面装的不只是大家捐给玉树受灾同胞的援助金,还装着乐从人对玉树同胞们满满的关心和爱心。

除了学校,乐从镇的爱心超市也向玉树灾区送去了不计其数的爱心包裹,同时也为玉树地震启动了“玉树灾民抗震救灾生活补贴”项目。

乐从,我的家乡,一个景美、人美的好地方!这里是充满爱和慈善的天堂!

公益理念演讲5

每个人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爱心,就连小动物也是一样的,拥用一颗稚嫩的心灵。每个人的心灵都是美好的,犹如大地一般厚实沉重,犹如天空一般洁净无瑕;她是温馨的驿站,她是幸福的港湾;她有时细腻的叫人不忍触摸;她有时是温暖的心房,让我们受伤的心灵得到恢复与温暖。爱心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爱心是人世间最美妙的东西,心灵是可以感化人的灵药。

在这个世界上默默奉献的人有很多,如在课堂上传授给我们知识的老师,像早起晚睡的清洁工人,像……这样的人物数都数不清。

生命是一片无限的大海,美好的爱心就是他心涌澎湃浪花;生命是一栋美丽的房,美好的爱心就是他光明的窗;生命是一只船,美好的爱心是他迎风飘扬的帆。

就让我们一起去迎接美好的爱心吧!就让我们每个人都怀有一颗爱心,冲锋向前。

运用新理念 培养学生语感 篇3

一、感知,积累

初中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大多文质兼美,鼓励学生读背这些文章,是学生积累知识、丰富语感的很重要 1、听说结合,感知语感。学习音乐要培养乐感,学习语文要培养语感。语感是贯穿听说系统的主线。因此,培养语感离不开听和说。听和说是口语交际的两个表现形式。“听话是凭借语言、理解说话者所讲的意思。听的语言活动不是机械、被动地接受和简单重复反映信息,而是积极主动思考,重组语言材料,创造性的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可见,听是接受信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端正听的态度,培养学生多听,会听。

听是吸收,说是表达。听,要学会听重点,听清语意,听出弦外之音。说,要说清晰,要简单、连贯、得体,这样才便于对方接受。因此,听后还须多说,让学生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把听到的语言材料中所蕴含的内容、意义说出来,以进一步锻炼他们的感知。如此经常练习,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不断提高。

2、读写结合,积累语感。叶圣陶在《写作漫谈》中指出“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渐能驾驭文字。”因此,阅读积累语感的有效途径是多读、熟读、读后深思,能有效地激发语感。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的含义。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建筑材料,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阅读的基础,能否在上下文语境中迅速准确地理解词语的含义,是阅读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志。(2)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文字的含义。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就是要把握关键,既要抓住揭示文章的中心、表达作者观点、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

3、勤记多背,积累知识,丰富语感。“语感要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感知。”显而易见,生活经验和自身的知识积累是语感的源泉。初中学生由于生活经历不足,实践经验有限,所以,勤记多背,积累知识,将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将是积累、丰富语感的重要途径。

二、领悟、分析

由于语感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理性思维的参与,离不开对语言文字的灵敏感觉,离不开学生的悟性。“悟”是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在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的参与下对语言材料的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的深层把握,使主题的“神”与客体的“神”融为一体,达到“物我交融”的境界。领悟的最佳方法是“熟读精思,分析琢磨”。在诗歌单元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熟读,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推敲,让学生独立思考,用心用情去体验去感悟,品悟作者遣词造句的妙处,揣摩作者的思路,情感。

三、内化、运用

这是培养语感的高级层次。它的完成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生体验和积累的知识来获得,需要引导他们联系实际,帮助他们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借助思维和审视能力,对语言材料进行品评与鉴赏。这是学生与作者在生活体验上的一种沟通。它需要学生不仅能充分领会语言文字的字面意义,还要能领会语言文字的弦外之音,言外之意。我在执教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课,课堂上学生的发言,就能印证这个理论。我这样引导:作者和朋友离别,一改以往的送别黯然销魂的情调,而换之以积极乐观的态度给人以精神上的鼓舞。同学们,你有过和朋友、亲人离别的经历么?你是怎么做的?请用最简洁的语言说出真实的想法。当场就有同学结合自己的经历畅谈了感受,他谈到了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谈到的离别后的伤心,但学过这首诗后体会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意蕴。这样通过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学习,升华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另外,对于语言材料的理解,我还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让他们进行多途径的语感实践,语感分析。在此同时,帮助他们掌握语言的法则,巩固从实践中得来的知识,强化已形成的语感,使语感在理性化的指导下,不断得以修正,整理和提高,形成真正敏锐、准确、深刻的语感能力。

关注学生 倡导新理念 篇4

一、关注学生的真实起点, 创设情境培养兴趣

学生在学习某一知识之前, 或多或少有一定的知识经验, 把握好学生的这些知识的起点资源, 即已有知识经验, 极为可贵。创造一个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对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师的预设必须是建立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 这样才能增强教学的体验性和生成性。使学生认识到解决数学问题就是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学习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情感得到熏陶。在不断丰富数学知识的同时生活经验也在进一步的提高。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进步。如:圆的认识的教学, 教师先演示, 甩动系着细绳的二个小球, 球转动的轨迹形成一个圆形, 使学生在感性上认识了圆, 接着教师出示套圈圈的多媒体游戏:15个学生排成一行套花瓶。大家觉得谁套中的机会大? (离花瓶最近的同学机会大) 怎样才能做到公平呢?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得出围成圆形的时候公平, 为什么?学生各抒其见, 圆的特征学生得到深刻的理解和掌握。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既能激发学生的生活体验, 又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 培养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思维方式来观察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关注学生的错疑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的学习是在不断的错误中得到进步的。如何让学生在遇到错疑的时候, 敢于挑战, 克制消极因素, 积极对待。我们要让学生认识到错误是一种尝试和探究的过程, 因此, 教师的引导激励就显得特别重要。教师的促进就能强化学生的进一步思考, 培养学生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学生在做这样的一道练习题:有3行桌子, 每行5张, 另一行3张, 一共有几张桌子?错误的列式有:5×4=20或3+5+3=11或3×5=15, 这些都是学生对题目的理解不够造成的错误, 教师要让学生细读题目, 并根据题意画出线段图, 找出错误的根源。让学生在自己错误的算式上改正, 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三、关注学生的亮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课堂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善于捕抓学生的亮点,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对学生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那怕是一点点的闪光点, 都要给予适当的表扬肯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如:简便计算的教学:578-99= () , 让学生尝试计算, 一般的解法:578-99=578-100+1=479, 但有个别错列成;578-100-1=477, 通过学生的互相交流、验证得出:多减几就要加上几的道理, 从而得到共识。但有个别学生列成:578-99=100-99+478=479, 这样的算法要给予鼓励。并且进行交流探讨, 得出结论:只要接近整百、整千的数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既培养算法多样化的同时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列出这样的算法的学生也是一种激励。

四、关注过程,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学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 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但合作交流就能互补各自的不足, 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数学教学是一个集体的活动, 只有通过交流才能发挥“同伴教学”的作用, 而交流过程中自己的见解就是自主探究的结果, 二者形成互补。而教学过程是生生、师生积极互助的过程。如:长方形面积的教学, 让学生到操场上测量操场的长和宽, 然后计算面积。让学生体验到长方形面积的计算要具备什么条件, 是怎么样的一个过程。让学生在自然之中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注学生, 做到课堂教学的有效, 也充分展现了新的教育理念“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学生”的宗旨。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 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的情感就能促进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就能活跃思维, 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生理念 篇5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而评价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课堂评价,能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使学生学有动力,学有方向,学有方法,使教师教有主导,教有指向,教有成效。总之,教师的课堂评价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促进学生健康、持续的发展,这就我们应当秉持的评价理念。

关键词:教师评价 多样性 多元性 导向性

新的课程推进至今,个性学习、多元解读的理念已被许多老师接受并不断实践着,改变了过去那种以标准答案来解读文本,评价学生的方式。老师们也已经注意到把过去单向性的老师评价转变为老师评价与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等相结合的多向性评价,这是课堂评价的进步。然而,我们并不难发现单一性的、一元性的、模糊性的、程序性的课堂评价仍充斥于我们的课堂,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课堂评价理念,使评价真正成为学生发展的催化剂,使孩子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一、变单一性为多样性

曾经有一段时期,“棒,棒,你真棒!”充斥着课堂,甚至在语文课堂上出现“Good,Good,Very goog!”的格式化表扬。另外,“你真聪明”“你真了不起”也成为很多老师的口头禅,以示他在进行“赏识教育”。试想如果你的学生,整节课,整天,整个星期都只听到这样的表扬,将作何感想?还会每次都暗暗高兴吗?老是以鼓掌拍手高呼口号或用口头禅进行评价,只会让学生感到厌倦,重复评价越多,学生的单调乏味感就越强,就会反应冷淡,感觉无趣。

事实上,任何人都有获得新鲜刺激的需求,对于儿童而言,更是渴望变化,期待惊喜,追求新鲜。我们为何不尝试多种多样的评价,在评价的方式方法上创新求变呢?

首先,我们可以在口头语言的评价上机智多变,进行广泛收集,加强积累,使评价语常用常新、层出不穷,然后时时给学生以因时因情因景因文因人而异的新鲜评价,努力做到让学生学而不厌,听而不倦。

其次,我们可以把口头语言的评价和体态语的评价结合起来,爱抚地摸头、亲切地握手、深情地拥抱、由衷地鼓掌、有力的大拇指,加上真诚的赞语,如此声情并茂,更能传播一种情绪,交流一种感情。其三,我们可以尝试实物评价,可以赠送除小红星、小红花以外,有象征意义和纪念价值的小物品,如一支书签、一片枫叶、一颗种子、一幅书法作品、一张自画的文中角色图片等等,都会燃起学生的希望和期待。

其四,我们还可以结合课文或学生的特点,予以创新的评价。有一位一年级老师在检查学生预习认读生字时,这位学生将几十个生字全都认会了,老师灵机一动,夸她像聪明勤劳而又可爱的小蜜蜂,并奖励她像蜜蜂一样在教室里飞一飞。这位小女孩兴奋不已,其他同学也羡慕不已。当学生在期待奖赏、向往成功、接受评价、主动学习时,直到产生对求知内容本身的兴趣,从而完成了教育的重要过程。

二、变一元性为多元性 所谓多元性评价是相对于一元性评价而言,是适应多元解读文本的阅读教学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潜能,为发展学生的探求能力、独创精神而容纳学生不同的然而合理的认识和思想,允许学生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建构生成新的知识的一种灵活的评价方式。多元性课堂评价拒绝“唯一标准”,提倡用多把尺子衡量学生;拒绝“唯一答案”,期待思想的丰富多彩。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要求教师重视和张扬学生的个性,牢固树立多元解读的教学理念,在深入研读文本的基础上,平等地与作者、学生、文本对话。在开展多元性评价,尊重个性化理解体验的同时,必须防止忽视文本的意义构想和科学的教学价值的取向,防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即从统一模式化的理解走向涣散、混乱的与文章完全背离的解读。教师自身对文本意义构想和教学价值取向上必须有正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思索、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不同观点进行分析、比较,“求异中更求佳”,学会从多角度全面地看待问题。

三、变模糊性为导向性

模糊性评价是对学生的思考成果、发言不置可否、不分正误、不论高下、不作诊断、不予导向,让学生难以从教师的评价信息中澄清是非、分出高下、明确方向、领悟方法。

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评价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导向。但我们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其导向功能的发挥。好的导向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总结学法、深化认识的作用。对于不同的情形,教师应作出更灵活有效的评价。对于非此即彼,有唯一答案的这类问题,老师一定要加强评价的针对性、诊断性,以总结性评价澄清正误,明确是非;对于多元解读见仁见智的问题,更要采用导向性评价,这将直接影响学生思考的方向和思维的深度、广度乃至教学的效果。

四、变程序性为情趣性

所谓程序性评价,是指例行公事式的,为评价而评价,以生硬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如每每学生质疑、发言、朗读必定要予以例行的评价:问得好,问得很有价值;读得很好,读得很有感情;说得好,说得很深刻等。这种评价无所谓好坏,只是欠缺一种趣味和活力,欠缺一种灵动和情感。

如果能深入解读文本,感悟文本的精神,置身文本的多种情境,积极寻求评价内容与知识点的融合,把评价有机地渗透、附着于学习内容,使它们浑然一体,拭去刻意评价的痕迹,使之少了理性与机械,多了感性与灵动,少了程序性,多了情趣性。

五、变及时性为及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

评价要及时,这是任何一位有经验的教师所熟知的。因为及时性评价很易于让发言的学生个体享受思考的愉悦,成功的快感以至步入乐思、善思、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也可能带动和激励全班同学积极思考、争先恐后。

凡事都有两面性,及时评价,的确有振奋精神、一锤定音、明确结论的效果,但也容易挫伤学生群体的自尊心、积极性,使之产生相形见绌的失败感。特别是对于能多元解读的问题,容易导致对问题理解的草率、肤浅、僵化、片面。究其实质,是教师眼中缺乏对学生这个活生生的富有个性充满创造力的“生命体”的认识,缺乏对文本多角度的多元化解读的深刻认识。我们的课堂,应充分关注学生生命的个性化,着力展示学生学习的原生态,尽情让更多学生体验学习的愉悦感,变及时性评价为及时性与延迟性评价相结合的评价。

延时评价,就是在教师对学生正在交流的话题,不立即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是以鼓励的语言,期待的态度,让更多学生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然后适时以更好的方式予以归纳评价,实际上,这也更体现出教师对全体学生的尊重,对学生个性的张扬,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珍视,对文本多元解读的倡导,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六、变预设性为预设性与生成性相结合

新课程教学中,预设性评价仍有其重要的意义。只有在教师的评价语言库中储存足够多的课堂评价用语,掌握多种课堂评价方式及其运用方法,才能信手拈来,运用自如。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也应适当考虑评价问题,不仅要考虑评价方式在此时此地本文本课中如何恰当运用,以至于因文而异、因人而异,自然妥帖,而且要考虑推陈出新,时时不同。教师巧妙的处理,即兴的评价,都是植根于科学的教育理念、深厚的科学文化底蕴、扎实的日常教学功底。那种充满个性魅力、随机应变的课堂评价,创造了和谐融洽的教学空间,激活的是学生无限可能的创新思维。当我们在这方面积累了足够的实践经验,吸取了足够的课堂智慧,形成了足够的捕捉和处理课堂信息的能力,才能完成经验的超越,才能从机械走向灵活,才能从预设走向生成,才能从僵化和计划走向开放创造和自由,才能使课堂变化多姿,充满生机和活力。参考文献:

1、《走进新课程》(理论篇)浙江省教学科学研究院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3、《新课程评价行动理念与策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转变教师评价理念 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唐家庄第一小学

大学生小处践行环保理念 篇6

陈娇的家有两个阳台。装修时,陈娇跟爱养花的爸爸商量,在自己的阳台上安装一个雨水引流储存装置,“这样雨水就可以拿来浇花、养鱼。”爸爸很赞许。

记者在陈娇的阳台上看到,顶上搭着一张斜斜的塑料板,板子的外侧接着一个U型的水槽,通过一个漏斗型的管子一直接到阳台右侧水泥砌的水缸。陈娇说,家里十多盆植物都是靠雨水滋养,缸里的水很充足,有时爸爸还会养上两条鱼。

陈娇家里的衣柜每一层都垫着废旧报纸。“看过的报纸丢弃很可惜,报纸的吸附能力很强,放在衣柜里,可以防潮除去异味。”陈娇喜欢十字绣,她准备自己缝一个枕头。爸爸喝浓茶,每次倒掉的茶叶都不少,“茶叶味道清香,商店决明子做的枕头打折都要几十块一个。”陈娇开始收集喝过的茶叶,晒干准备放进用旧衣服改造的布枕套中。

学校到大学城熙街步行要半个多小时,每次约同学逛街陈娇都是步行前往。她是寝室长,倡导大家随手关灯,她们寝室一年就节约了近400度电。

“小时候大人们常教导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其实我们90后这一代并不缺吃少穿,勤俭节约离我們生活越来越远。”陈娇说,把环保当成时尚,年轻人更容易接受一些。

达人探微

1. 小事不可小觑。环保是个大主题,却事关每个人,落实在每个人的行为上。比如节水省电,比如低碳出行,还比如餐桌上的浪费,都是个人可以做到的小事。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90后学生陈娇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这一点,她的作为也得到了周围人们的好评,成为环保达人和90后心中的榜样。

其实陈娇离我们很近,陈娇的行为告诉我们:我们的一举一动都事关这个社会,小事不可小觑。从小事做起,成就人生的大事。

2. 小处不可小觑。环保是个大主题,陈娇却从小处进行了践行,并获得了她周围人们的首肯。究其原因,是她从小处要求自己的品格。一个人对于这个社会来说是微乎其微,但只要你不排斥“小处”,并通过“优化”小处来完美自己,这个“微乎其微”是能升华成一种高大伟岸的;尤其是无数个“微乎其微”齐头并进的时候,我们的社会就会一天天好起来,中国梦就会一天天地接近。

其实陈娇离我们很近,陈娇的行为告诉我们:重视小处,才有可能成就大处,实现梦想。

丰富达人

3. (补写新观点,并添加论述)

学生理念 篇7

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影响着我国高等教育。分析“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渊源与理论内涵,探寻“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实践途径,对于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演变

19世纪末20世纪初期,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将卢梭“以天性为师,而不以人为师”的教育理念付诸实践,提出以“以儿童为中心”取代“以教师为中心”,强调学生学习的需要、兴趣、主动性等。“儿童中心论”深入人心,在全世界掀起了新教育的浪潮。1952年,在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的“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学术研讨会上,美国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并将其应用到本科教育层面。[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陷入低谷。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后,美国上下共同指责“儿童中心论”造成了教育质量滑坡。美国政府对实用主义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开始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致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和学校教育标准,使美国教育逐渐回归“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在校生人数的急剧增长,世界各国面临教育公平、教育经费不足等问题,学生对教育的不满情绪高涨,“学生消费者至上”的观念形成,于是引发了第二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然而,60-70年代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是教育中得胜最快的,也失败最快的”。[2]1983年4月,美国教育部长泰雷尔·贝尔创立的国家卓越委员会发布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严厉指控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是一股上涨的平庸主义,威胁着国家和公民的未来,号召美国教育重回以教师为中心的轨道。

20世纪末,针对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欧美各国又开始将视角转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1998年10月5日至9日,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在巴黎召开,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和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观念与行动》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3]从此,“以学生为中心”成为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二关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剖析

1基本内涵

1952年,罗杰斯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原理,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他提倡学习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因此,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应该也只能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的延伸,其理论基础是人本主义和建构主义。它充分肯定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强调教学中“学”的第一性,特别指出了教育要承认和重视学生个体差异对学习活动和效果的影响。

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内涵可以表述为:在教育活动中,把学生作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个人特点,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需求,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来,鼓励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2认识误区

准确地把握事物的内涵与实质,是取得良好实践效果的基本保障。当前,教改实践中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将“以学生为中心”等同为教学法。从传统的教育学出发,容易将“以学生为中心”理解为一种教学法。[4]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会带来很多问题。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会使研究者将焦点关注在如何教与学上,导致人们在多种教学法试验中却容易迷失方向;将“以学生为中心”仅仅理解为教学法,可能还会误导研究者和教师将视角停留在课程的教学范围之内,而忽视了教学法之外的学校管理、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和工作。事实上,“以学生为中心”是一种教育价值的终极指向与行为理念,我们应该超越其在方法上的争论。这才是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真正理解。

第二,把“以教师为中心”与“以学生为中心”截然对立。“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对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怎么学习、怎样评价教育结果等问题给出了不同的回答。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演变过程来看,二者容易形成截然对立的姿态。在很多支持者看来,“以学生为中心”意味着对“以教师为中心”的一种颠覆。然而,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并不相互排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同时,并没有否认和低估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任务是对学生发展的“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有赖于教师的激发、培养和教育,只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有机的结合,教学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第三,认为“以学生为中心”忽视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学习。在教育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倡导关注学生个体的经验,重视个体自身的感受与体验,但并不是完全忽视系统化、规范化的知识学习。必须认识到系统的、规范化的学习依旧是教学的本质特征,因为智力发展或者说智慧地解决问题是需要系统知识为基础的,没有知识为素材和原料,思维和智慧只能是空谈。[5]

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实践途径

学生是高校的生存之本,促进学生的发展是高校发展之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的目的,实质是要在各项工作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重视学生的个性需要,真正地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以最大的学习自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教学观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主体之一,是高校所以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没有学生,教师失去了工作的对象,高校教育也就无的之矢,丧失了存在的价值。然而,有些高校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识是不够的,往往口头重视多于实际行动。目前,国内一些机构以科研经费和科研成果为主要考核标准搞高校排名,助长了众多高校只把眼睛盯在科研人才的引进和科研的发展上。高校的“以人为本”变成了单纯的“以教师为本”和“以科研为本”,高校在相当程度上丧失了其人才培养的职能。这是高校教育中的功利主义和形式主义的典型表现。

2培养目标: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学生的发展是人人成才、个人在心智体等方面的充分发展。

传统教学中片面重视学生知识的学习,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忽视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及心理素质的养成。在过重的课业负担影响下,学生的身体素质得不到提高。正因为如此,“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更加强调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心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学生个体各方面的发展,还包括学生的全体发展,即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个性和能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获得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长期以来,我们往往忽视了部分学生的发展,尤其是成绩一般和成绩较差学生的发展,这样的后果是拉大了学生间的差距,对这部分学生是不公平的,换而言之,也是不利于社会稳定的。只有全体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才能体现社会公平,实现社会的稳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关爱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教学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我国课堂教学长期存在着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讨论少、提问少、质疑少,学生无法对知识的学习进行建构,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因此,课堂教学有赖于学生参与,教授们在课堂上不能以权威自居,而是尽可能将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让学生本人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观点。在课堂上应用多种参与性、合作性和实践性强的教学方式,如协作式学习、调查报告、口头演讲、专题讨论、小组作业等,把学生置于实践环境中,迫使他们用以往学过的理论及积累的经验,回答和解决他们不知道或不熟悉的问题,不断挑战自己的智力和能力极限,最后经过总结,获得宝贵的知识和亲身体验。

4教学管理:给予学生更多选择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在教学管理的方面要求就是要给予学生更多的选择。一方面,要给予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学分制度和学生自由择课,不但体现了因材施教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精神,也给教师带来无形的压力,迫使他们想方设法来提高教学质量,以吸引更多的学生选读其所教授的课程。另一方面,要建立一套服务学生学习的支持系统。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环境是一个支持和促进学习的场所,学习者在其中可以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来支持他们的学习,因此,学校在各个方面应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洪丕熙.“以学生为中心”——罗杰斯的教学原则和它的影响[J].全球教育展望,1984(2):23-24.

[2]Chall.Jeanne S.The Academic Achievement Challenge: What Really Works in the Classroom?[M].New York: The Guilford Press,2000.

[3]徐同文.现代大学为什么要以学生为中心[M].中国教育报,2008-01-21(6).

[4]朱欣.“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历史审视与价值定向[J].现代教育管理,2012(4).

渗透新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篇8

一、以“健康”为中轴, 构建多元化课程

新课标中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 对体育课程的性质再次作了强调, 力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而让其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 我们就应以“健康”为中心, 协调好体育与各学科的关系, 发挥好体育运动对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 以体育运动来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首先, 在思想观念上, 要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作用, 要能把体育从“副科”的地位中解放出来, 真正能发挥好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教学实践中, 不能出现“挤占挪”的现象, 要树立学生发展意识, 正确看待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其次, 要统筹好考试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考试只是作为对学生体能、心理素质测试的一种方法, 它能从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反映出学生的现有水平, 却不能成为唯一评价标准。要综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投入、努力等多方面来审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发展。

二、以“改革”为抓手,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 在推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过程中, 很多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这一点, 认为新的就是好的, 传统的就都是不好的, 从而摒弃了很多传统教学中优秀的做法。提倡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 是要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秀做法的基础上, 结合实际而改革创新, 从而体现课程的时代性。改革不仅要从课程内容方面进行改革, 还得从教学模式上进行, 真正做到多管齐下, 激活课堂, 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过程中来。

首先, 在内容上, 一方面是要创新原有的教学内容, 另一方面是要能融入新的, 与学生实际相符的项目。如篮球教学中, 其基本要求是要让学生掌握篮球的运球、传球、攻防等技术, 结合实际, 可将篮球与跳绳、篮球和慢跑等活动结合起来。其次, 在模式上, 要注重从传统的“讲授———示范———集体练习”转变为“引导———合作———小组训练”的模式, 从灌输转向引导, 让学生从被动转变为主动, 通过对其体育运动兴趣的激发而让其主动参与。以“滑步、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练习环节设计为例, 传统教学中是集体训练, 而应用小组训练模式, 则由组长组织成员训练, 训练中相互纠正错误, 分享收获, 然后再由教师总结, 这样更利于学生参与到活动的过程中, 获得技能的培养。

三、以“发展”为宗旨, 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的宗旨是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训练而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但对“发展”内涵的理解要从两个方面进行, 一是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即体育课程教学要能让全体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发展;二是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因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 发展也就不可能同步进行, 教学中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 关注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表现, 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 让不同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要让学生得到发展, 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尤为重要。传统体育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把学生当作机械的物来对待, 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关注不够。首先, 要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 就必须要在课堂中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转变教师角色, 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其次, 对于学生个体, 不能以相同的要求去对待学生, 而要从目标、教学流程、评价等方面进行优化, 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制定目标、分层教学、分层评价, 让学生个体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如目标的制定,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在教学中要求就应该低一些, 而对基础好的学生, 要求则可以高一些。

四、以“终身”为目标, 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所要做的, 是要通过体育教学而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 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阶段性较强, 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程中的发展, 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关注不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落实终身体育, 不仅要能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来构建体育课程, 还得加强对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学实践中, 要能重视终身体育的意义, 把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纳入到学生终身发展的体系中, 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同时, 也要把高中体育作为大学体育的基础, 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的传授, 还要注重培养其运动技能。

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篇9

一、创设自学空间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前提

(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知识、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的本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需要教师从心理上为学生营造出自学的空间,即真正实现从“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教学转变。

(二)创设学生的学习空间。

现代认知观把学习视为知识的建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所以在新课改下,教师不只是把现成的知识教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营造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以学习和“发现”的机会。

例如,在学习“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时,课本上讲得非常简单,我们不妨放手让学生去自学。先给学生留一段时间进行阅读,再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行归纳出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有哪些,其一:元素的总结归纳是:

其二:将元素在细胞鲜重和干重中所占比例由课本中饼型图转化成柱状图:

这样的教学过程既给学生提供了自学的空间,又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最后的图型转换更是对学生自学知识的提升和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启迪。

二、传授方法和启迪思维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

(一)方法传授。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除了要给学生留出自学的空间外,更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传授给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使学生掌握合理的学习策略。例如,在学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时,指导学生阅读和归纳整理的方法;在学习“生长素的发现”时,则指导学生掌握比较分析的方法等。运用科学而合理的方法能让学生的自学活动开展得更加顺利,使学生在自学中获取知识,在学习中感受快乐。

(二)启迪思维。

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必须开启学生思维的门扉,让学生经常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之中,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化“身外之物”为自己的财富。这样,自学能力才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例如,在学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在学生做了相关的实验之后,引导学生思考:

1、是什么现象引起了达尔文的思考?

2、植物出现向光性的外界条件是什么?是不是只要有单侧光照即可?

3、达尔文设计的是一组什么实验?变量是什么?结论如何?

4、达尔文的研究中还有什么不确定之处?

5、后来科学家的研究是怎样逐步完善这些不确定之处?

通过这些富有层次的问题设置,启迪了学生对科学研究过程: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实验——得出结论。体验实验研究的方法和对实验原则的思考,从而达到训练逻辑思维的目的。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判断出因果关系。”由此可见,爱因斯坦对逻辑思维在开发青少年智力中的作用,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它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各学科知识能有一个完整、系统的认识,从而有利于学生在没有教师和家长的指导下进行有效的自学。

三、激发求知欲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关键

求知欲是一种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和不断探究真理而带有情绪色彩的意向活动。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如果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的知识,就会产生探究新知或者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会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

(一)思索始于惊异。

青少年的个性特点之一是容易对吸引他们的事情投入极大的热情,而这份热情可以帮助他们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而教师的职责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学生的好奇心发展为强烈的求知欲。例如,在学习“生长素的发现”一节时,我先请班级的各学习小组进行了玉米苗单侧光照的实验,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幼苗的生长呈现弯向光源的一侧。为什么会这样呢?接下来,我把学生分为6个学习小组,给他们提供一些必要的书籍、器材、用具以及电脑,让他们试着去寻找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探讨以后,我请各小组代表发言,结果我惊喜地发现,他们获得的知识比我想像的要丰富得多。可以说,这一堂课是我从教以来讲得最少的一节,但效果却最好,因为学生不仅找到了问题的答案,而且在求知欲的促使下他们主动思考,积极查找资料,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强烈的求知欲激励着他们对相关问题也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思考,拓宽了相应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对本书知识的领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真正实现了拓宽学生思路的目的。

(二)成就感尤为重要。

每个学生都渴望学有所成,一旦有了成就感之后,就会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自主学习。所以在激发求知欲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或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诸如提供一些简单的课题让学生深讨,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让学生参与,使学生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探讨幼苗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但决不可以让学生去探讨基因的遗传规律,因为前者更容易让学生获得成就感,而后者并不利于学生的自学,甚至会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又如,在为学生提供必要的书籍以查找幼苗弯向光源生长的原因时,我并不是随便找了几本专业书,而是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寻找了一些相应的科普读物。这样一来,就降低了获得成功的门槛,使学生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就感。

总之,学生有了自学的能力,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自己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解决新问题,这样的人才能适应未来学习化社会的要求,才是具备科研素养的科技型人才,才是当今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高中生物新课标》人民教育出版社;

[2]《中学生物教学》2007.第4期唐元廷实验设计;

运用新理念,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篇10

一、更新观念, 强化主体意识

小学语文教学要创新, 首先要更新观念。没有创新的意识, 没有新的教学观念, 创新只是空话而已。要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 首先教师必须有创新意识, 不墨守成规, 敢于向传统挑战。课型要创新, 设计要创新, 课堂组织形式要创新, 教学方法要创新, 教学手段等也要有创新。语文教育只有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上有所突破,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教育。语文教育工作者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在授知的同时, 注重促进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并针对语文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 选择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 使学生在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求知欲中学习, 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让展开想象的翅膀, 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鼓励大胆幻想, 以幻想目标激励, 然后启发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 架设通向幻想目标的桥梁。在课堂中, 我们应引导对事物的未来大胆进行幻想, 并以此幻想目标为导向, 激励改组、迁移、综合运用掌握的知识, 寻找各种将幻想目标化为现实的途径, 从而增进创新技能。例如在教《桂林山水》这篇课文时, 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这句话是对全文的, 概括了荡舟漓江的情景, 内涵丰富。这时教师可抓住词句, 引导想象:桂林山水景色如何?人们荡舟漓江去是怎样的感觉?在此基础上引导创造性地描述游览的情景。有时, 教师要善于利用“空白点”, 引发“补想”, 培养的合理想象能力。例如《长城》第三段写“联想到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 但古代劳动人民如何修筑的呢?课文没有叙述。教师可抓住这一“空白”, 让想象古代劳动人民是如何修筑长城的。从环境、人力、物力等方面展开想象, 深切体会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修筑长城的艰辛。展开想象的方式很多, 还可以抓住结尾, 引导续想。有些课文的结尾犹尽而意未了, 余音不绝, 耐人寻味。教师可抓住结尾循着文路展开合理想象。或是抓住课文“假想”成分, 引导推想。有些课文的体裁是科学小品文, 蕴含着创造思维培养的许多因素和良机, 教者可根据体裁特点, 引导仔细课文, 展开科学而合理的推理。课本中加强文字训练的好课文, 蕴含着培养创新能力的因索和良机, 教师要充分挖掘这些因素, 把握培养良机, 引导主体参与, 培养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 进而培养的创新能力。

三、指导学生设疑、质疑, 发展创新思维

古人云:“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学习的重要方法, 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精心设计难度适宜, 富有思考性的问题, 使学生“跳一跳, 摘果子”。教学中遇到的疑点或难点以及比较含蓄或潜在的内容, 应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解疑, 在探索讨论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如教学寓言《守株待兔》一课时, 在揭示寓意培养发散思维时, 就可以指着画面问:“如果你是种田人的邻居, 当你看到这位年轻的种田人守着树桩等兔子时, 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接着请一个同学上来当年轻的种田人, 让他的“邻居”上来教育他。这样一来, 就形成了众人纷纷相劝, 共同教育“年轻的种田人”的情景, 这就形成了师生互动、相互合作的可喜场面。通过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的兴趣, 使他们积极主动的掌握知识, 并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在情境中境人互动, 实现人境融合的理想境界, 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拓宽学生思路, 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 它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运用这种思维方式, 可以突破常规, 从多方面寻求答案。在教学中, 要变“教师问———学生答”为“学生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一个完整、独立的思维活动应当包括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两部分, “提问”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前一部分, “答问”则是整个思维活动的后一部分。如果总由教师提出问题, 学生机械地回答问题, 那么学生的整个思维活动就是在教师控制下被动完成的, 哪谈得上自主发现、解答问题, 进行发散性思维呢?教学有法, 但无定法,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不断地变换角度, 充分利用学生的旧知, 创设思考、讨论的情境,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学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思考问题, 解决问题, 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 发挥个性创造力。如在教学《鸟的天堂》时, 我抓住“那歌声真好听”这句话, 设计这样的思维训练题:“那歌声真好听, 那就放一段鸟叫声 (配乐) 给你们听听。请闭上眼睛, 围绕课文内容和中心, 想象鸟儿在唱什么?”一段鸟叫声放完后, 孩子们的思维活跃了, 纷纷说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多角度、多层次地解决问题, 既使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使学生领会到文章的中心思想;既发展了学生的智力,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渗透新理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篇11

【关键词】新理念 体育 健康发展

一、以“健康”为中轴,构建多元化

新课标中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思想,对体育课程的性质再次作了强调,力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育运动而让其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以“健康”为中心,协调好体育与各学科的关系,发挥好体育运动对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以真正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首先,教师在思想观念上要正确认识体育课程的作用,要把体育从“副科”的地位中解放出来,真正能发挥好体育课程的育人价值。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出现“挤占挪”的现象,要树立学生发展意识,正确看待体育课程对学生发展的作用。

其次,要统筹好考试和发展之间的关系。考试只是对学生体能、心理素质进行测试的一种方法,它能反映出学生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现有水平,但不能反映出全部水平,不能成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教师要综合学生平时的表现、投入、努力等多方面来审视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发展。

二、以“改革”为抓手,促进学生主动参与

改革并不是全盘否定过去。在推进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并没有正确认识这一点,认为新的就是好的,传统的就都是不好的,从而摒弃了很多传统教学中的优秀做法。新课标倡导对高中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是要在继承传统教学优秀做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来改革创新,从而体现课程的时代性。不仅要对课程内容进行改革,还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真正做到多管齐下,激活课堂,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

首先,在内容上,一方面要改革原有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融入新的与学生实际相符的教学内容。如篮球教学中,其基本要求是要让学生掌握篮球的运球、传球、攻防等技术。教师可结合学生实际,将篮球与跳绳、慢跑等活动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在模式上,要将传统的“讲授-示范-集体练习”教学模式转变为“引导-合作-小组训练”的模式,从灌输转向引导,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以“滑步、行进间单手高手上篮”练习环节设计为例,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直接组织学生集体训练;而改革后则变成了小组训练,即由组长组织成员训练,组内学生在训练中相互纠正错误,分享收获,最后由教师总结,这样更利于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三、以“发展”为宗旨,关注学生个体发展

高中体育教学的宗旨是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训练而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对于“发展”的内涵要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是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即要能全体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得到发展。二是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的发展。因为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发展也就不可能同步进行。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表现,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让不同的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传统体育教学更多的是让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这种教学把学生当作机械的物体来对待,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关注不够。因此,要让学生得到发展,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到体育活动中。

其次,不能以相同的标准要求所有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差异性来制定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和分层评价,让学生个体在体育运动中获得充分的发展。如制定教学目标时,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要求应该低一些;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则可以高一些。总之,要让全体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四、以“终身”为目标,促进学生专业发展

高中体育教师所要做的,是要通过体育教学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传统高中体育教学的阶段性较强,更多的是强调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发展,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关注不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落实终身体育目标,不仅要立足学生的终身发展来构建体育课程,还要加强对学生运动习惯和运动意识的培养。

在体育教學实践中,教师要重视终身体育的意义,把高中阶段的体育教学纳入到学生终身发展的体系中,要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同时,也要把高中体育作为大学体育的基础,在教学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体育运动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技能。

如何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 篇12

那我们的体育课程就要以学生的健康为首要目的。

一、结合不同群体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运动方式

小学生的情况差异较大, 有的身体结实, 活泼好动;有的偏胖, 运动起来困难;还有的身体瘦弱, 需要增加营养和适当地锻炼, 针对学生不同的情况, 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课堂的学习目标。

1. 对于那些活泼好动, 喜爱运动的学生, 教师只要结合新课标准对学生运动的要求, 引导学生掌握各种运动的技巧, 让他们快乐从事他们喜爱的运动, 增强体质, 在运动中愉悦身心就可以了。

2. 对于那种营养过剩, 身体偏胖的学生, 要结合他们的身体、家庭和年龄特点, 来制定恰当的课堂学习目标。这类孩子, 往往在家中娇生惯养,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 但这类孩子一般不怎么挑食。家长溺爱有加, 只要是孩子喜欢吃的, 一定最大限度的满足;只要孩子不喜欢做的事情, 家长一定会顺从孩子的意思。这样的孩子在饮食上没有节制, 在运动上偏少, 在性格上以自我需求为中心。对于这类学生, 要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理念, 让学生认识到偏胖的体形会在以后的岁月中威胁自己的健康, 所以, 要从小养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可以让这些学生坚持每天做那些减肥健体的运动, 同时引导学生合理饮食, 不暴饮暴食, 全方位强健身体。

3. 对于那些体质瘦弱的学生, 要结合他们的特点来制定体育课的学习目标。他们往往挑食, 或者由于先天体质弱, 不爱运动。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到:运动既可以增加人的饮食量, 又可以增强体质。引导学生每天进行长距离的慢跑, 以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也可以让这些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活动中, 参加一些趣味活动, 增加他们参与运动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理念

体育教师要认识到健康不仅仅指身体健康, 还包括心理健康。

1. 让学生树立身体健康的理念。随着现在社会各种传媒的不断宣传, 社会上各种体育培训机构和各种健身场馆的产生, 都从不同角度阐释着运动、健身的重要。教师要抓住这些社会课程资源, 引导学生, 我们与其将来花大价钱去减肥、去健身, 不如我们从小养成热爱运动的习惯, 让运动成为我们身体健康的保护神。

2. 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个复杂的工程, 和身体健康一样重要。我们体育教师不是心理专家, 不可能从专业角度去做学生的心理研究, 但我们可以结合体育课的特点, 组织一些活动、结合体育课出现的情况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组织学生进行一些需要合作才能进行的比赛:足球赛、篮球赛、拔河比赛等, 来促进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 从而培养学生正确认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体育课是学生发生碰撞最多的课程, 因此而发生的学生冲突也很多, 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运动中的冲突, 以宽容的心态来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垃圾电厂安全管理下一篇:旅游门户网站